用爱心构建和谐班级 (六年级下册)

2024-08-14

用爱心构建和谐班级 (六年级下册)(共5篇)

篇1:用爱心构建和谐班级 (六年级下册)

用爱心构建和谐班级

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何亦工

一、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一所好的学校,需要一名成功的校长,更需要若干名优秀的班主任。众所周知,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而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影响者。海姆.吉诺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总结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我在课堂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和幸福的权利。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激励的朋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学生心灵危机的增加或减缓,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因此,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应定位于“知识传授者、终身学习者、主动探究者、有效沟通者、积极助人者、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二、用爱心走进学生心里:

可畏不如可敬,可敬不如可亲,可亲不如可爱。可爱是班主任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是真诚地热爱你的学生,从心眼里欣赏你的学生,你就会随时随地地不断地发现孩子身上迸发出的可爱的火花。班主任应以博大的爱心去宽容接纳学生,因为孩子的行为背后有他认定的想法,我们要试着去了解他,不要急于去批评他,发挥同理心,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去想,你才能了解他眼中的世界,以耐心的态度,关注的神情,积极倾听,让孩子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同时给予温馨的回应。学生被称赞、接纳、了解、欣赏、爱护、关心、肯定、关注、支持、期待,这将成为学生建立健康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学生就是这样,哪怕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祝福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他们都很在意。作为班主任,只要我们经常注意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就一定会走进学生幼稚天真的心灵。

三、关爱特殊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和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一条通道。”爱如一缕阳光,给别人带来光明,给自己带来快乐;爱如一盏明灯,它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老师们经常感叹:“所教学生毕业后或走进社会,能记住老师或很尊敬老师的,往往是在学校里调皮的,经常受老师批评的学生。”细细想来,这话不无道理。我曾经教过一名以“调皮捣蛋”闻名全校的敬某某同学,这名学生在很小的时候,被重物砸伤头部并开颅治疗过,智力显得比同学略低,家长认为只要他能坚持到校读书就行了,至于成绩、表现怎么样就不管它了,因此该学生在班上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还经常以大欺小。很多科任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上课时就把他送到我的办公室来。开始,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他,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多,我发现这名学生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某些时候还透露出可爱之气。我主动与他交谈,问问他家里或课外的一些情况,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慢慢地,他也愿意与我交谈了,甚至还主动把他的所见所闻讲给我和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听。见时机成熟,我便给他制订了一个易于完成的学习计划,当他完成了某项学习任务时,我就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表扬。渐渐地,这名学生有了自信,课堂纪律也有了好转,很多时候还主动打扫办公室,老师、同学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转眼间到了毕业阶段,同学们要在小学过最后一个儿童节了,大家都很兴奋。在班级的庆祝会上,敬某某同学自告奋勇地当起节目主持人,节目安排井井有条。在节目的最后,他还带领全班同学向任课教师表达深深的谢意,令在场老师深受感动。连从教室外走过的老师、学生对他的表现也大为震惊。因此,我认为学生的心灵单纯得如同小溪中的清泉,他们总想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引起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期盼着老师对他们的认同与赞许,如此简单而已。

四、信任学生,放心让学生参与管理: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理应参加班级的管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组织引导和管理作用。要主动接近学生,走到他们中间去深入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是被管理者,但是从整个教育过程的进行及个体发展来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有权对各项管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推行了“学生班主任制”,这是一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良好手段。学生班主任可由学生毛遂自荐,全班学生表决通过,全面实施班级管理,每周一轮回。如果管理得法,成效显著,还可以连任。这项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学校举行的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冬运会、六一庆祝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知道我是班级的小主人,班荣我荣的烙印深深扎根于心中。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重要的是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会冲破师生之间的冰封;信任会使师生心灵交融;尊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爱护会点燃师生之间的友谊之火。

[用爱心构建和谐班级 (六年级下册)]

篇2:用爱心构建和谐班级 (六年级下册)

一、班级文化氛围的创建

班级文化,就是一个班集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承认并遵守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在本质上它反映着班级发展过程中全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在建设一个和谐班集体过程中,班级文化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建设和谐班集体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具体可有以下一些做法:

1、在新学期伊始,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或格言,然后粘贴在自己的桌面上或让老师装订成册,然后教师提出自己的期望,这样班级成员就有着鼓励和鞭策作用。

2、可以创办班报或班级日记。让每一位学生都发挥特长,粘贴学生的作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在班上张贴名人名句与时代的风云人物,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时事,也受到文化的熏陶。

4、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装扮教室,让教室在学生心中成为一个“和谐之家”,让学生对集体,同学都有一种归属感等等。当然,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进行。

班级文化是否浓郁,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这些充满精神文明的浓郁文化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慰藉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二、班规班纪的健全、倡导民主与人性化的管理

首先是班规班纪的制定。可以将制定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然后班长收集各组记录,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待班主任答应后,第一任班长将“班规班纪”工整抄成三份,一份交班主任保管,一份由班长保存,另外一份张贴在教室,望大家遵照执行。第一任班长任期满后,将“班规班纪”交给第二任班长,后面依次类推。然后是班规班纪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互相监督。违规者,先自己反省认识,再用书面材料写出改正措施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老师,便于老师对照检查;一份留给自己,便于自己对照实施;一份张贴在教室,便于大家监督。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约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是班集体管理中的主体。过去那种“保姆式”的管理已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管理的主人,实施民主、人性化的班集体管理,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1、让学生共同参与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而班级目标是全体学生前进的动力,由学生参与确定奋斗目标,可以使其更切合于实际,增强可行性;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主人”,增强激励性,而在与学生共同确立目标过程中,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增进感情的机会,让学生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也看到了本身的不足,从而受到教育。

2、让学生共同来制定班规。陶行知说过:“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学校所立的更加易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自己共同所立之法,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他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所以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大于一人独断的法。”因而,班规的制定,可以交由学生起草,在班上讨论,修改,最后让班主任定案。这样,班主任所立的法规,更能让学生接受。

3、班干部的任用,实行轮流制。班干部是学生中的主体,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协调、协助、树立榜样的作用,在班干部的任用上,可以实行“轮周任用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当上班干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这样,不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建设班级。

4、班级问题大家解决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一个班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有了问题怎么办?专制型的教师可能就会自己说了算。这样表面上看问题好像解决了,但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很可能对老师的处理并不满意,但碍于老师的威严,不敢跟老师提意见。老师也不了解学生的心思。长此以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开展班级工作就会困难重重。我觉得在处理问题前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要个证据确凿,然后再做决定才行。在工作中,我努力地向这个方向发展。当班里出现问题时,我总是先找一些相关的同学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建议。一个人所想的总是有限,但通过分析和比较学生们的意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更有说服力。把自己的管理意愿以集体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集体去影响每一个学生,学生会真切感到集体对他们的关注和监督,想到自己与集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集体,必须管好自己才行。

5、班级学生的学习

学生作业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在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按“优、中、差”,实行分层、分量作业。即把全班学生分层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每个层次作业的深度、数量不同),但无论哪个层次的作业一定要融“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时,允许与老师、爸妈、小伙伴和其他人合作完成。这样他们没有心理负担,乐于完成,乐于学习,和谐了他们的心理。检测时,可以分成A、B、C三类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对号入座。考后不念分数,不排名次。没有考好的学生可以重新测试,甚至可以重测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学生满意为止。

6、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当时所任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活动能力一定能得到和谐锻炼。

三、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挥教育合力作用,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育合力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有机地联系与相互促进所形成的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力量。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不单单是靠班主任或学校就能形成,还必须有社会、任课教师、家庭等多方面的联系。

1、处理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任课教师也是班级的一分子,班主任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只有得到任课教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班级才会出现一股融洽、合作的氛围,班级的建设才更有活力。班主任要协调好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2、注意与学生家长沟通。教师仅凭着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片面的,因为,有些学生在学校与家里是完全两样,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才能真正全面了解学生,且老师和家长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地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家访、书信联系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在对学生的教育观方法上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创设一个融洽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健康成长。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些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和谐的教育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篇3:用爱心构建和谐班级 (六年级下册)

从爱心出发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老师爱学生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一位教师只有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崇高而神圣的爱, 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 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比如,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 我要求值日班长对每天班级内的好人好事、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情况、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等内容进行通报, 对上述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大力表扬, 在班集体中大力宣扬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学风,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们、爱他们的, 师生感情不断加深, 充分发挥了情感教育的作用, 从而形成了好的班风。

当然, 在爱学生的基础上也要管教学生, 不要一味的廉价表扬, 只求他听话, 不给自己惹事, 而是要讲原则的管教, 要严而有爱。有时, 适当的处罚也是很必要的。例如, 我班有一个姓赵的学生总喜欢在他的课桌上和身边的墙上乱涂乱画, 班委和我虽然找他谈了多次, 但始终不见效果。于是我决定对赵同学进行适当的处罚。我要求他担任班级中的文明监督岗一职, 任期一个月 (别的同学都是担任一天, 轮流进行) , 专门负责监督大家的不文明行为 (如乱丢垃圾、损坏公物、乱写乱画、辱骂欺负同学等) , 到期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投票, 看他是否胜任此项工作。最初几天, 在晚上的班级日常总结中, 赵同学都能提出一两件其他同学不文明的现象, 有的同学欣然接受, 但也有同学反唇相讥, 说赵同学自己也有许多不文明行为, 弄得他面红耳赤, 很难为情。这时我并没有安慰他或给他以建议, 而是静静地观察他, 期待他的变化。果然, 在随后的几天总结时, 再没有哪个学生以赵同学为反例, 为自己辩解了。这时我深深地知道, 我巧妙的惩罚见效了。一个月后, 赵同学以高票通过了评价, 光荣地卸下了文明监督岗这一“重担”, 并成功当选为本月的班级文明标兵。

这件事让我明白, 其实只要你公平公正, 罚得有分寸;只要你在处罚前后把道理给学生说清楚;只要你尊重学生, 不侮辱他们的人格, 学生就能感受到你的爱, 从而主动克服自身缺点, 更快地进步。

二、耐心是实施德育的基本条件

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 要有耐心, 要把教育的敏感点放在学生的优点上,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责任感, 教师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已的长处和责任, 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信心。要寓德育教于生动形象的、充满哲理的可感事例当中, 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荣辱感, 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觉悟。要依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因人而异制订阶段目标。最初的目标可以制订得很简单, 使得他们稍加努力便可完成。要循序渐进, 而不能要求学生一夜之间彻底觉悟, 任何急于求成的做法, 都是有害的。

例如, 在班级生活中, 同学间经常会出现分岐或矛盾。这就需要班主任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 人生在世, 各种矛盾冲突也是难免的, 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 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 即便是自已有理, 也不能得理不饶人, 如果因为自已有理就去“据理力争”, 不愿退让, 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 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 那更应该主动认错, 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矛盾双方心理换位, 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 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 减少误会。这样, 学生就会认识自身欠缺, 主动与他人协作, 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三、细心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精髓

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多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寄宿制学校, 班主任德育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运动、健康、安全等方方面面。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烦人的日常事务, 更要看到教室里是几十个活泼的年轻生命, 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愿望、有诉求。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 与他们交朋友, 尽可能地进入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 倾听他们的心声, 分享学生的喜、怒、哀、乐, 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懂得他的孤独、懂得他的失望, 理解他们的气愤等。要求班主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要善于从“细微”处见精神, 要能够拨开尘雾发现问题。如果是粗心大意、昏头昏脑, 或是孰视无睹、放任自流, 那是发现不了问题, 也解决不了问题的。

例如我每个月坚持组织学生为那些不能回家的寄宿学生集体过生日;我带领班上的学生在教室前面养了金鱼, 在电视柜和讲台上放置了几盆花草, 在教室的墙上布置了几张班级活动时的集体照和学生作文专刊等;在天气变化、气温突降时, 我利用利用早操的时间, 让班上的几个体弱多病的学生注意添加衣物……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 但因为有了我的爱心和细心倾注其中, 让长期寄宿学校无法回家的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感受到班级就是他们的家,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篇4:用爱心构建和谐校园

俗话说:和气生财。另有一首歌曲叫《家和万事兴》,我把它们所包含的意思引申到学校,理解为“和谐出成绩”“和谐出质量”。基于此,我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做文章。着力打造奉献团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把学校建成全体师生发展的沃土,建成他们愉快工作、学习的乐园。让他们工作得舒心、顺心,生活得安心,学习得开心。无论是学校领导对待教师,还是教师对待学生,我们都坚持这样一个理念:“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关爱;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热情。”

一、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

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和谐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校长首先要以亲情、温情、真情激励教师创业,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工作中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从而增强广大教师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形成一个你追我赶、勇于创新、挑战自我、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其次,校长要成为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既能解决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又能在“传、帮、带、引”方面为教师做出表率。通过学者风范、人格魅力去影响教师,凝聚人心,会聚教育合力。再次,校长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物质生活达不到,精神生活一定要让其得到满足。要给他们提供事业上的用武之地,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等问题。因为“乐道”未必“安贫”,从事“爱”的事业并非不需要“爱”,投身到温馨的“大家庭”并非要舍弃甜蜜的“小家庭”。学校应尽其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让每个教师既有事业上的成就,又有体面、甜美的生活。

二、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

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和谐需要责任化管理。打造敢于承担责任、真诚奉献的团队,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并举,“爱,是我们的共同语言”,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只有爱,才能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孕育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牢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校兴我兴,校荣我荣”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形成一个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和行为规范、利益相关、荣辱与共的事业命运共同体。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既要注意竞争,又要注意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一位哲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也有人曾说过:要让你的学生爱你,首先你得学会去爱你的学生。有经验的教师会发现,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并不完全因为这个教师教得有多好,好多是因为喜欢这个教师才喜欢上他的课的,这就是“爱屋及乌”吧。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喜欢自己。因此,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不论在什么场合,喊学生只喊名不叫姓,让学生感到学校像家,老师像家长一样亲切。这个活动的开展收效很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有一句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面对那些学困生,教师只要真正了解了他们,很可能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也爱钻研,也有体贴和同情别人的好心肠,这就像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它既不会让人看了高兴,也没有希望提供最起码的收成,可是来了一批地质工作者,进行了一番勘探,结果在地表深处发现了巨大的矿藏。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恰当批评,善意指导,就像一泓清泉,给学生自尊的田地里带来一丝清爽。有人把这种批评叫“绿色批评”,我认为这是一种创意。这种善意的“绿色批评”,会对学生的“心灵环保”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就拉近了,关系就和谐了。学生改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篇5:用爱心构建和谐班集体

热爱学生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优秀教师霍懋征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倾注爱心是教育学生的起点。作为班主任只有怀着对受教育者满腔的爱,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班级营造轻松、积极向上的氛围。用爱心构建和谐班集体,我认为需要关注三类学生:

一、用爱心转化学困生。

1、主动接近,建立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困生在心理上长期备受冷落和歧视,他们对别人有戒备,疑心重,有对立情绪和对抗态度,要转化这种态度,老师应怀着深厚的爱亲近他们,使他们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具有感情色彩的教育环境中。真诚的爱会成为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当学生把你当作知心人,流着泪对你说内心的困惑时,你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2、消除自卑,重建自信。

帮助学生重建自信,首先要尊重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有的孩子之所以暂时比较落后,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和土壤。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成长的沃土。只要我们用“心”执着地去爱,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我们要拿着“放大镜”去努力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倍加珍惜。如有的学生虽然调皮,但大胆泼辣,口才好,这就是优点,可大加赞赏。人无完人,但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要让学困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的,自己也是有优点的。

3、对待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热处理”。

尽管他有很多缺点,但他爱劳动,有奉献精神,就要热情洋 1

溢的赞美他。不要用“有色眼镜”去找他的缺点,而要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发现和挖掘他的优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光,也要悉心支持,让他发扬光大。

4、家校结合,全方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转化学困生,只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与家长多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与家庭配合,对学生实施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家长自己的行为和品格来影响孩子。

5、注意抓反复和反复抓。

要使学困生真正克服某种不良品质,改正不良习惯,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这需要坚定的信念,当学生进步时,不能自我陶醉;当学生旧病复发时,不能灰心丧气。当我们带着一份爱心和责任走进学困生时,就会发现这块土地上也会硕果累累。虽然他们未必是学生中最优秀的,却是我们心目中最难忘的;虽然我们未必是教师中最出色的,但我们是最爱和最理解他们的。

二、用爱心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随着人们价值观、婚姻观的变化及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孩子在再婚或单亲家庭中长大,这样的一个群体,学生的性格往往趋于自卑、孤独、敏感,对于这些“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给予孩子一份诚挚的爱与信任。离婚家庭的孩子不但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和爱护,而且易过早地受到外界的伤害,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受到别人的冷落,最缺少的就是一份真诚的关爱。如果教师能够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他们就能从教师的爱中得到鼓励,获得前进的动力。我班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后,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外出打工,只留下她跟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她的学习成绩一度下降,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斗、多疑。一次在

2上学途中与几个女生发生争吵,最后打了一架。因为她受了委屈,于是她便纠集社会上的无业青年从中帮忙。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及时制止了她的错误做法,对她进行了一番耐心的劝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根据她乐于助人的特点,我有意安排她收作业的工作,当她完成任务时,便及时给予表扬,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信任,有事开始和我商量,在我的因势利导下,她的心理开始向健康方向发展。

在父母离异的家庭中还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因为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同学,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做事胆小怯懦,对生活和学习没有信心。对于这类学生,我就给他们创造机会,培养成就感,恢复自信。

2、捕捉教育良机,研究工作艺术。

对待“特殊家庭”的学生的错误要冷处理,尤其是发生恶性突发事件。因为这个群体的学生孤僻、敏感,在控制局面的基础上,使学生保持冷静,给自己留下时间理智地分析思考面临的问题,寻找教育的契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关心“特殊家庭”的学生,使他们抵抗不良诱惑。中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疏导,孩子很容易受到伤害。“特殊家庭”的学生,父母离婚或再婚后,在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上,有很多的疏漏,就给一些行为不端的人创造了机会。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婚后都分别建立了新的家庭,这个男生有时跟父亲住,有时跟母亲住。由于两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好,所以他的零用钱从来都没断过,但父母忙于生意,无暇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于是他开始进游戏厅,并结识了一些“哥们”,并渐渐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旷课,甚至彻夜不归。我找他父母了解情况时,他父母根本就不知道他这些情况。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才摆脱了网络游戏,重新回到课堂上。

三、用爱心为留守学生打造美好的未来。

3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热潮的兴起,农村留守学生的数字越来越大。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突现出来了:

1、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再加上年龄还小,自控能力差,一些留守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也下降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留守学生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在生活上经常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告诉他们:苦难是一笔财富,也是一种考验,应该把这种经历当作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2、留守学生往往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特别任性,特别是表现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中,自己不愿意参加的活动就随便不参加,不想做的作业就随意放弃,我行我素。对此,我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需要用一定毅力坚持的活动,并引导他们善始善终。根据学生能力及知识基础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让学生完成一些定量定质的具体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自我控制的心理表现形式,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及要求,使他们在不懈地坚持中实现教育的内化,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不恰当的心理与行为。

上一篇:英语学科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开店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