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2024-08-19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精选8篇)

篇1: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让学生在通读历史的角度上真正地做到了解历史,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校课堂进行简析。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历史无论是老师的教学重点还是实际教学内容,都基本上完全侧重于重点历史时间节点的信息记忆为主,即便是学生有主动接触历史信息的兴趣和愿望,都会被繁重的课业压力所影响,从而并不能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兴趣。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尤其是当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出之后,高中历史教学无论从方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教师需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高中生的历史素养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在实际培养高中生历史素养时,教师需要站在高考的视角,解析历史课程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选择新颖的教学视角命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突破传统表达形式,进而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有益成分,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在人类前行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历史信息的存在帮助人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分析和解读不同人文环境下信息的价值,真正地让人做到“以史为鉴”。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举措。

其一,以尊重历史的态度来确定学生的“唯物史观”。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历史事实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的,对于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事件人们的视角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但是对于那些仍然缺乏有利证据的历史信息如何进行解读就显得比较棘手。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相关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站在尊重历史的角度上帮助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历史》必修1(人教版,下同)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对于首次以农民起义性质为主的中央集权压迫行为进行了解读,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种起义行为是必须持否定态度的,但是在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上来分析,打破封建阶级的压迫又必须予以肯定,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而且还要肯定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有些信息必须要高度重视,有些信息则需要借助历史资料来进行进一步考证,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是正常的,毕竟站在不同的视角上对历史信息的认知的确存在着的偏差,但是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的是,在没有历史佐证的前提下,不能杜撰、捏造历史,这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态度。

其二,以正确的世界观来确定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在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而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当下这种和平环境中,尤其是在这些新生代年轻人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很难真正地理解战争的残酷性,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借助历史信息建立一个对比性极强的社会信息环境。《历史》必修2的《开辟新航路》一课中,阐述了哥伦布为了资本主义实现有效扩张,达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航海活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明确哥伦布通过航海行为为社会环境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资源有效利用迅速崛起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可能对于高中生来说比较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这样老师就可以将其与基本上同时期的郑和下西洋进行横向对比,一个是以掠夺为目的的肆意扩张,一个是以开辟远洋航路为目的的官方外交行为,其对南洋地区、非洲地区所造成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极为直观且生动的对比,能够鼓励学生在饱满的家国情怀中去解读、认知历史,或许才是对历史信息的尊重。

其三,以精准的判断能力来确定学生的“时空观念”。不可置否的是,由于有些历史信息的确同现代社会太过遥远,学生要想仔细解读的确要完成很多历史事件的具体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秩序,而且还要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做好课外信息的补充与交流。忠实于教材,挖掘出隐藏信息后,就要联系教材内容,当然,教材内容不仅学生要熟记,老师也要有一个精准的实践节点判定,历史知识要点需要测评的的确不少。比如说,《历史》必修3中有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樗夭模?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完整统一。”与材料中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诗经》B.《离骚》

C.《马拉之死》D.《老人与海》

在这个简单例题的背后,是学生需要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有精准的认识,而这些备选内容中不仅涵盖了中国史,还有世界史,不仅有史学还有文学范畴的相关信息与内容,这对于学生历史知识的把握与了解的检验是极为明确的。解析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必须要明白四个备选项都是代表了历史不同时间、空间概念上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和出现的,尤其是其所统属的流派到底如何界定必须要有明确的了解和分析。没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根本不可能灵活自如地完成这个简单的例题。

综上所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知历史,在高中阶段鼓励学生掌握历史核心素养来分析历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灵巧的历史信息解读能力,更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做出积极贡献。或许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历史信息仅仅是一个个的时间碎片,但是对于未来的高校生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体系建设来说,正史清源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历史内容基本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孙敦顺.锐意创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J].成才之路,2014年15期.[2]周洪琴.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J].时代教育,2014年10期.[3]徐晓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中国教师,2014年16期.作者简介:

张强东,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东高级中学。

篇2: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2017-08-30 06:31:11 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8期

谭方亮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历史时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角度,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自觉地将这些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 1.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且相互联系的,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单个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历史现象等,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主流,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識体系。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涉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制度,这些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图1就较好地揭示了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线脉络。

2.注重历史事件的关联

要关注历史的古今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早已被废除了,但其历史影响一直得以延续到今天。分封制的历史遗存影响到中国的姓氏和地名,很多姓氏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今天不少的地名简称源于西周的诸侯国的国名,如山东简称为鲁、山西简称为晋等。宗法制被废后,留下不少宗法观念,包括: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的思想观念;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修建、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的社会习俗等;当然也滋长了裙带关系、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气。还要关注历史的同期关联和异期关联。同期关联即同一时期的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联系,同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官吏任免方式之间的联系,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等。异期关联即不同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封建与马克思主义的封建社会、秦汉郡县制与元代行省制、科举制与官僚政治等。

3.加强中外历史的比较

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分权的思想,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也有着根本区别。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产物;明朝内阁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西方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

4.重视历史地图的使用

如学习秦朝疆域图,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秦朝政局的特点:实现全国的大统一,珠江流域、西南地区首次纳入中国版图。②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③秦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北方沿边境一带设郡较多、南方相对稀少,目的是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④秦朝长城的规模: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二、展开多向思维,强化历史解释 1.多角度解读历史事件

如:秦修长城一事,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结合下面的材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尸骸相支柱。”——秦朝民谣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 “秦人北筑长城,畏其南下,防之愈严,则隔绝愈甚。”——乾隆皇帝语 “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孙中山语 “孟姜女用眼泪拆了帝国的墙角。”——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

“修建长城,是古代人类反战争、保和平、求生存和发展的伟大战略。”——网友

多角度的解读既能还原历史,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深层次发现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隐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之中,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探求历史问题,不能包办代替。如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但西周实行分封制,维持了至少200年的稳定统治,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什么原因?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大家都会从政治、经济、思想上寻找原因,有没有考虑过,它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即黄河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欲望。因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迫切。3.全方位辨析历史概念

如古代政治制度的重点特点之一是家国同构。它是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本质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系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找寻情境史料,成就实证意识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原则。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若干史料中得出历史史实,在若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史料的权威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运用史料的科学性、解读史料的客观性,避免出现过度运用史料、歪曲史料及孤证不立等现象。

1.图片证史

很多图片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它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无需更多的语言描述。如明朝服饰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设计并取名的,从服饰的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政局的统一、皇权的至上,可以借助图片理解明初政治制度。

2.地图证史

图2是从周到元的四幅地方行政区划图。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四幅图的历史时段及相应的地方行政制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名家证史

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可以直接运用,因为这些都是在反复比较、判断、分析之后才得出的,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度。如:关于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的描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这些描述说明了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的特点,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4.史料探史

史料中也不乏非史家所作,如旁人描述、时人日记、媒体报道、家谱族谱、文学作品、后人整理等,这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判断、分析。

四、挖掘制度精髓,培育家国情怀 1.制度自信

中国古代有很多制度都是世界领先的,为后世历代及各国所沿用,这些制度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如:秦朝所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为此,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治黑暗、朝政腐败是一般人的印象,但在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2.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古代中国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说:“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历史关键时刻,制度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薛明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谈到:“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文中反映了科举制的三个创新点: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制度监督

单卫华等的《中国廉政文化史》说到:“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反映了秦朝监察制度显著特点:监察制度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

4.主流价值观

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古代各个时期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主流价值观,这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如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社会习俗,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同情、宽容的待人观念。这些都是今天仍要弘扬的。

五、巧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1.掌握重要的唯物主义观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偶然性与必然性、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和总规律、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辩证的观点把握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2.利用唯物史观梳理历史 如: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按照唯物史观可进行如下的梳理:

(1)演变历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汉到明清)。

(2)演变特点

①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②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③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④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⑤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

⑥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王朝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3)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①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社会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这些梳理中,包含继承与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象与本质、辩证分析等唯物史观和论从史出等史学方法。

3.切忌片面看待历史问题 在运用唯物史观时常犯的错误有:

(1)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过分夸大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绝对化思维: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敌即有,非此即彼,善恶两分。(3)以偏概全:只看到局部,不顾全局。

(4)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

总之,核心素养与中学课堂的有机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中学老师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找出最有效、最有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篇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红军长征的历史是中学中国近代史教学的重要章节和内容。值此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提出“时下如何进行红军长征的历史教学”有其重要意义和价值。对于“时下”,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呢?

首先,要分析“时下”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当代社会是多元社会,不同的人或群体受其掌握史料的来源与多寡、认知角度和方法的各异、文化观念和水准的差别的影响,对红军长征的认识会有不同,呈现纷杂、多维的现象。

其次,时下是互联网社会,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海量信息,包括历史资料、历史观念和历史研究方法,大大超出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内容规定,这些多少会影响到学生认识红军长征的立场选择和价值判断。面对真伪交错、正误驳杂以及碎片化的信息,如何甄别、筛选、处理这些信息,如何不受偏见、歧义甚至是激进论调的干扰,运用史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红军长征的真实、客观的历史认知,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时下在中学课堂中长征历史教学的现实要求。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方面素养。如何在长征历史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 在时空架构中叙述长征

历史是发生于特定空间的过去的事,特定的史实烙上了特定的时空印记。“长征”一词本身就显示时空特征:“长”说明时间的延展和空间的距离;《辞海》解释“征”,有“到很远的地方去”的含义。一般来说,我们大致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时空信息,即时间的起讫和行军的路线和端点。但是,80年前,红军为什么要离开瑞金,要到哪里去,要走多久,如何才能到达目的地等,要切实解答这些疑惑,让学生生成关于长征的准确历史认知,就必须在时空的坐标轴中,对长征作出符合逻辑的叙述。但历史毕竟是过往的事情,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为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要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领学生从中体会当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面临的困苦际遇,感叹到红军百折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指战员坚持道路、坚守信仰的力量。

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手段是地图结合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长征路径。运用这样的技术手段辅助长征教学是需要的,但只是像镜头切换似的浏览并加以泛泛点评,其结果是,学生对长征的了解只能停留于点到点的简单记忆层面,很难达成理解长征和认同长征精神的深层目标。怎样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形成对红军长征的全息图像?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以问题为指针,建构长征途中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央红军主力为什么于1934年10月全面转移?为什么是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撤离的?比较1933年10月前后由于党和红军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变化所造成的不同效果。这是在解答“为什么走”的问题。红军主力于1934年11月遭遇湘江惨败,八万多指战员减员至三万多,还坚持去往敌人布好口袋只等红军自投罗网的湘西吗?处于绝境中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通道、黎平等一系列会议的激烈争论,毛泽东同志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的西进战略,逐渐占据了上风。这是在解答“要到哪里去”的问题。红军西进途中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和决议是什么?此次会议在现代军事史、中共党史和革命史中的地位怎样?这是在解答“如何走才能走得好”的问题。此后,红军主力又历经了九个月的艰难跋涉,克服了哪些种种人为的、自然的危险阻碍?这期间,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在1935年5月《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出现“长征”一词,反映了红军指战员战斗士气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体现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振奋与自豪。)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到达了陕北,一年后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表面看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即解答“走了多久”,实则回答了“为什么最终目的地是陕甘地区?红军为什么能在万千困苦中坚持这么久”的问题。由此疏通了叙述长征的时空逻辑,这是纵向串点成线、横向铺展延伸的过程。

“作为一门时间的学科,历史学内在地与叙事不可分离”。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来自简单的故事。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叙述长征历史,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课前搜集红军长征的故事、遗留的实物,或采访健在的长征亲历者等,在解答一个个问题中有温度地叙述长征。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要素,创设以自主学习和探究为主的历史情境,学生走进长征、了解长征、叙述长征的主体活动,是学生理解长征、认同长征精神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背景分析——过程略叙——评价意义”的教学模式,更能走入学生心灵,更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一般情况,如果征询学生“学习历史最难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会答“时间难记、事件难记”。师生针对适合的历史知识,在时空架构中叙述史事,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克服机械记忆历史的困扰和乏味,进而理解历史,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搭建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宏观的格局。

二、在史料辨析中理解和解释长征

自然,叙述历史要基于可信的史料。因此,有关长征史料的辨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辨析史料,认知史料作者的意图,判断史料的真伪与效度,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以此建立对历史的合理想象和理解。另外,“叙述历史体现了叙述人的情感、倾向,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牵涉到价值评判”。那么,如何在叙事中依据可靠史料实事求是地认识长征、理解长征、解释长征?

红军长征距离现在并不十分遥远,长征史料的来源多元,有国民党方面的记载,有中共的汇编,有当时本国或外国新闻媒体的报道,也有民间的辑录,体现了不同的立场、角度和方法。长征史料的类型也是多样的,文献资料如档案、报刊、当事人回忆录(或著述或文集或日记)、地方志等,还有为数不少的实物资料,以及亲历者的口述。因此,叙述不一,议论杂陈,甚至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长征的影视作品、诗歌以及民谣也会被当做证据或要素来还原长征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年龄决定其心理特征,充满求知欲且猎奇心也很强。在信息来源及获取渠道复杂化的时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辨析史料信度、效度的基础上,正本清源,驳斥偏见。同时,只局限于记忆教科书上的历史结论,于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无益。因此,师生要基于对长征史实的初步了解,用实证方式分析史料,用可靠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对长征的认识,用实证精神解决客观事实与主观臆断之间的偏差,在提升历史思维品质的同时正确理解、解释长征。如:长征是“有准备的战略转移”,还是“仓促逃跑”?1934年5月瑞金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议提到了红军主力撤离转移一事,并强调了做好转移准备的必要性。6月共产国际密电中共中央“如果说主力部队可能需要撤离中央苏区,为其做准备是适宜的,这样是为了撤出有生力量,使之免遭打击”,还可以梳理“三人团”筹划转移、留守部队各项事宜的资料。通过阅读上述史料,综合信息,客观分析,拨开认知的迷雾。史料选择要典型且信息丰富,证据充足,说理充分,避免“孤证”。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当时党中央战略转移“准备不足、部署不周”的弊病,可以透过有关史料的表述,辩证看待“有准备”或“仓促”的问题。

这种集证辨据的史学方法还可以用来理解和解释“红军在反复探索、排除万难中坚定信仰和坚守革命道路”“红军长征途中的三十余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勇于检讨、善于纠偏,起到了凝聚力量,保证决策正确,指导长征胜利和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等历史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遵循史料出处多元的原则,避免一味“自证”,力求“旁证”,比照不同信息,甚至可以是相对相悖的信息,在比较中对长征作出正确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至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些纪念长征和弘扬长征精神的文学和文艺作品,是后人艺术化的追忆和再加工,由于缺乏时效性,是否能作为直接证据印证长征,还需慎重斟酌。但可以将其用于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和技巧,拉近学生与长征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当代学生更容易贴近过去的长征,在理解长征、解释长征中逐渐聚合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寄希望于道德说教的教育是无趣的;满足于由狭义知识直通价值观的教育存在着危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相应地,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收集材料、课前备课、把握核心、教学设计、提出问题、引领方向、尊重多元等方面,不失为一种高水平的考量,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认知,改进教学方法。

三、在现实与实践中认同长征精神

“在时空架构中叙述长征”“在史料辨析中理解和解释长征”是教师和学生在诠释过去中提炼长征精神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什么是长征精神?概括而论,就是: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认同长征精神,绝不是喊喊口号、讲讲大道理而已,绝不是走出教室就历史虚无了。要让长征精神在学生心中生长、扎根,就应该与现实和实践相结合。

宏观层面而言,结合前面的简要分析,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听到对中国发展道路、秉持理念的不同议论,甚至是反对的声音。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中国发展迅猛,但由于中国的崛起,作为国际规则制定者和话语权控制者的西方利用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唱衰中国。中国周边环境云谲波诡,时时阴云密布。同时,中国自身发展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校和课堂不是封闭的象牙塔,不少学生也视野开放,心系天下事。面对此种情形,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硝烟虽已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更需要我们高擎长征精神的火炬,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红军那样在漫漫征途中去不断开创新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生要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及对国家民族所走道路的自信。事关培养中学生的信念与信仰,教师作为成熟理性的社会人,要直面当下,站稳课堂明确宣示道理,鼓舞学生“以历史的智慧分析现在,以时代的担当成就未来”,而不是欲说还休、羞羞答答的状貌。

中观层面而言,每位学生都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以后会面临自我发展道路和职业的选择,会遇到各种挑战,甚至大小挫折,人生路即个人的长征路,如何正确选择,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坚持终身学习,如何关爱生命,也需要发扬长征精神,走稳走好漫漫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微观层面而言,中学生在中学时代,如何培养对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如何育成善良大方、团队合作、热心公益的良好品性,如何激发创新意识,如何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都是聚沙成塔、积累点滴的过程,需要耐心、坚持和毅力。因此,我们要激励中学生将长征精神融入现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中,为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构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课堂生成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素质教育、高效教育等字眼也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但是,仔细想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改理念了吗?我们的教学是高效的吗?恐怕会有很多教师都会摇头。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还存在着穿“新衣”演“旧戏”的现象,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只留下新课改理念的空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有必要探究一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乐学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被动接受知识,全无兴趣可言。新课标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提高。针对高中历史课程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挖教材中的趣味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情境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其集中精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巧设一个扣人心弦的“开场白”,这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导入方法。教师可以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上的动人故事以及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尽情地展现历史本身的魅力,紧紧吸引学生,使其急切地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以及与此相关的都有哪些内容。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场面宏大、内容丰富,集声音、图像、文字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让学生走进历史、亲历“历史”,这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思维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采用新奇的教学方式

喜欢新奇是人的共同心理,更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每次的授课方式都是介绍背景、讲解内容、总结影响等,学生一定会感到没有新意,即使是新事件、新内容也很难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如果教师能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变换一下呈现方式,即使是平常的事件、学生熟悉的内容,也能够让他们眼前一亮,产生新奇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复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一课的时候,就采用“角色扮演”法。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基本的史实,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关键点。然后让学生分为4组分别代表英、美、法、德四个国家,经过几分钟的准备,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扮演本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介绍自己的权力、职能和本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个个激动万分,发言积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并巩固了基本知识。另外,笔者还经常让学生利用课前两分钟时间进行演讲活动,让学生提前搜集好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台讲讲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或者历史故事。这样,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以史为鉴,让学生积极地关注社会现实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满腔热血,激情澎湃,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国家大事很感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进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及时把握生成,构建灵动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设到所有问题的发生。从某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就要注意灵活掌握情况,遇到没有预设到的问题时,也能够保持镇静,从容应对,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用心倾听,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并适时引导和鼓励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已经不只是在进行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感受课堂上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也会绽放创造的光芒,这样的课堂也必定是高效的课堂。

篇5: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教育可以分为技术教育、导入教育和人文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生存の技术;导入教育主要是将学生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更具有社会性;人文教育则关心人の各种潜能の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の人。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の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の主人。”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の永恒目标。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五点依据

1符合中国社会发展の要求:人文素养是科学时代人应必备の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の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の今天,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の今天,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の历史课程,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促使青少年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顺应现代教育の发展趋势: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在重新界定基础教育の使命时,提出了为最终实现真正の世界公民の目标而必须予以思考の几个问题:1)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の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の价值观念 2)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3)学作世界公民,是以把共同の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の。由此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の崇高使命。遵循历史教育の本质目标:历史学科の本质是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の普及教育。历史教育应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の权利、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该做出何种贡献。历史教育の本质,即承载人文素质の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の基础性作用。履行课程改革の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以极大の篇幅和字数突出地彰显了历史课程之人文性质属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の血肉,成为教学过程の灵魂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の新特点之一,即在于,促进学生の全面发展。

5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の需要: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の人,他们有半生不熟の社会经验,有正在形成中の个性,有尚待养成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重要の是,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生活,渴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点,使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の有力手段,也可成为个人发展の巨大障碍。历史教育应促进学生の健康成长。

二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基本内容 人文素养教育之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の偏失”2。历史教育所谓の人文素养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对人文知识の掌握,更主要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の人文精神,同时又通过人の具体语言、行为外显出来の人文素质。

“人文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不同の社会和时代,对“人文性”有不同の界定。我们所提倡の历史教育の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の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の情境性。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の形成经历了五千年の漫长历史,由世世代代无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培育而成。古代历史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の爱国主义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の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联系起来の忧患意识。都是中华民族精神の写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不断继承丰富发展原有の中华民族精神の基础上,又培育了新の民族精神。民主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了井冈精神、长征精Fpg

Fpg 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培养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の新时期,培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の精神,勇于改革、开拓进取の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の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の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の伟大民族精神”の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の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の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の人生理想。培养和健全公民意识

随着时代の进步,对公民素质の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发展追求の基本精神是社会公正,而造就合格の公民是实现社会公正の基础。历史学科の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の作用,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关于公共精神の思考,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の产物,又能形成在认同国家、民族概念の基础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の思想の基本观念,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の这样那样の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开拓与完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指の是站在世界の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の命运、评价本国の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の权利和义务の意识。中学历史教育中完整の国际意识应包括:1)国家平等の意识 2)对外开放の意识 3)宽容尊重异域文明の意识 4)全球利益の意识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の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の国家、地区或民族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の典型素材,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の嬗变和当今国际社会の现状,是进行国际意识教育の绝妙载体。

在进行中国史の教学中,应将中国史和相应の世界史联系起来,以进行国际意识の教育。近现代两次原因不同の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の是与世界越来越大の差距。痛定思痛,我们确立了对外开放の基本国策,决定向世界全方位の开放。

中学历史教育通过国际意识の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の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の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の优秀文明成果の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塑造健康の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の总和,是个体所具有の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以及其他行为差异の混合体。3历史教育在教养上关注人の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の综合。

我国有悠久の历史,有许多宝贵の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の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の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の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进行人格教育の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の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の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の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の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の意志品格。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の突破之所以将发生,Fpg

Fpg 不是因为科技の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の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の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の最终目の。

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策略 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 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の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の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の旧中国而进行の新探索,培养学生の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の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思想の近代化,使学生得出先进の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の推动作用历史结论。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学生の责任与使命。

3)通过新文化运动の代表人物事迹の介绍与交流,学习新文化运动の战士身上敢于怀疑、挑战の勇气,批判精神,善于反思,勤于学习先进文化の珍贵品质,使学生形成要学习先进文化,敢于创新の精神和态度

4)通过对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の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の科学态度。中学历史教育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の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の生活态度、求实の科学态度、宽容の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の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の统一;不仅强调科学の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の统一不仅强调人类の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の统一,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の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の理念。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

如《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一课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有三种方式:讨论、交流、分析。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技成就影响の讨论,认识科学技术の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の道理。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の观念。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家の事迹の交流,感受刻苦,钻研,创新精神在他们研究中の影响。明确刻苦,钻研,创新精神更应是当代中学生所追求の人格境界之一。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の负面影响分析,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の今天,人类更应有全球利益意识:关注地球环境の保护,关注人类和平,关注人类の共同发展,关注人类自身の道德建设。

历史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の积极性,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の课堂氛围, 教学语言要富于激励性、启发性,使学生有参与の热情和勇气;问题の广度和深度要切合学生の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对探求知识の责任感,唤醒学生の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の力量;采用多种让学生参与の形式,如谈话、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材料研习、调查访问,以及采用国际上流行の案例教学の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等,使学生成为学习の真正主人。这样の教学活动合乎人性の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の需要。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须要改革传统の“一刀切”式の历史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个性化、多元化の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の纸笔书面测验法之外,还应当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考试形式上,亦可以采取开放式(开卷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在评价效果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の量化评价,更应当关注Fpg

Fpg 其学习过程の质性评价。

个性、多元、开放の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和科学の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学生の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将是具有极其重要の关键性意义の。教育最终要解决の是人の发展问题,诚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の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の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の东西——人の智慧、才干和人对人の爱”。《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学历史教育从提升人文素养着手,激发起学生の民族精神、爱国情操,懂得“为何而生”、“何以为人”,具备与人为善の品质,求真の精神,爱国报国之心,自理、自立、自强の能力,具备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承担责任の人生态度,具有开阔の胸怀,健康の心理和完整の人格。这些正是学生今后为人处世、立足社会、贡献社会最需要学习の内容,也应是中学历史教育の永恒目标。引注:

篇6: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立足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加强史料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教学

历史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1-02

伴随着高考选科改革的大潮,培育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人逐渐成为中学历史课程目标的核心诉求,在这种情况下,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通过理论引领和向课堂渗透,努力改变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缺失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历史核心素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吴伟教授对“历史素养”的解释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表现方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新的整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史证意识、批判性思维、正确的价值观等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重的要组成部分。

二、如何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引导学生由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到生成历史知识,使学生充分把握和理解核心知识。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还要通过讨论和探究,能够生成新知识,进而开拓自己的思维和视野。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时,在最后部分,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既使得课本基础知识得到了升华,生成了新知识,巩固了所学,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能力。

2.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知识进行再处理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历史核心素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理解和领悟课本知识点、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体系的再整合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整合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中的核心能力。

3.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历史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奠定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

学习小组的设立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关注不愿表达和参与的学生;要层层递进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要及时作出评价和鼓励;要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切实加强史料教学,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课前要精心选择课堂所用史料,亦可发动学生搜寻相关史料,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得到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例如,在讲授启蒙运动一节时,可以通过启蒙运动背景史料、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言论、启蒙运动的影响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启蒙运动的背景、观点和影响;在课堂练习环节,则设计有梯度的材料解析题巩固所学;在材料解析题的讲解过程中,要重点讨论和讲清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要加强材料解析题专项训练;要开好材料解析题专题讲座,以实现史料教学的突破。

5.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和阐释能力。

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能够理解历史和阐释历史,这就需要我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性质、地位、意义等能够深入剖析、认真归纳和总结。在新中国初期外交一节,人民版教材讲述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国际会议两个名词,但仅凭课本知识,面对以引用史料和理解史料为命题方向的选择题,学生无法做出有效的正确判断,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过提供史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事件,深入细致地把握好历史知识。

6.要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不同人物因为立场不同、方法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对历史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表述,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学会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准确把握和理解历史知识。如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既要批判它专制的一面,又要肯定它在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性。

7.要加强历史价值观的培养。

历史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正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历史价值观的培养,这完全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当今社会,我国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利己主义、拜金主义、道德感的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通过历史历史教学,加强正确历史价值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正确认识和看待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通过潜移默化的引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7: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摘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而优质高 效的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发展学生 核心素养需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理清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理 解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从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课堂教学效果实效化,课 堂教学效率最优化三个方面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关键词: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一些国家陆续开始关注公民素质的提升,对学校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培养逐步聚焦公民能力、关键技能和核心素养,提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抓手来培养21世纪的合格公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核心素养是个人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石。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立了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中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改变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主线,对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质量要求进行了相应改革,从高中教育到义务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展开。课堂教学要发挥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就必须以优质高效的方式开展起来。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首次从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角度探析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面对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多个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关教育改革措施以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促进个人实现成功和社会良好运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绪和价值观的集合体。欧盟(European Union)指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人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21世纪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以及学会改变。美国提出核心素养包括生活与职业生涯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科技技能等。英国英格兰认为核心素养是年轻人为了适应将来的生活需要具备的关键技能,以及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资质。钟启泉教授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林崇德教授领衔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综上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不是指数量众多的、满足人基本求生需求的素养,而是指少数的、能促进人向上发展的素养;核心素养需要通过社会生活,特别是学校教育进行培养,而又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得以体现;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含能力、态度等要素,并且超越了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总之,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人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关键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表现。

二、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

探讨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需将它们置于更加广阔的教育背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中观的学科分化,更依赖微观的课堂教学。如图1所示,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发挥课程的功能,即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改造和固化,而这种经验的改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根据相关调查,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发展的贡献可达到70%左右。而且,相对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更加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其更能有效地传播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学生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因此,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育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学生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空间条件,而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总之,抓好学校课堂教学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然而,课堂教学若不加以精心地设计就难以发挥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因此,本文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出发,阐释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三、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激发并维持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

优质主要指的是教学效益佳,教学效果好,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实现了三维目标,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优质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的教育目标。毋庸置疑,教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以三维目标为中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三维目标,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高效是指教学的效率高,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学生在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上获得了最大的发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与“如何培养人”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强调“以学定教”,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恰当使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三维目标和发展核心素养。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有效教学的三个衡量维度(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进行建构。以下将从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三个方面解读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学到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效果较多关注学生显性的、考试考查的学习获得,如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学生隐性的、考试不测查的学习结果;而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将以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为教学效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效果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获得实际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效果观往往只关注终结效果,即学生在教学完成后发生的变化,且效果判断的准确性不高,以为讲完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教学的效果就达成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强调三维目标的完成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效果和终结效果并重。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进行动态的把握,适时进行教学调整,而且要给予学生反馈学习效果的机会以提高教学效果判断的准确性。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效果与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比。重视教学效率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每时每刻都在迅猛增长。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为减负提质,一方面可以精选学习的内容,而另一方面就需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上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是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考路径。首先,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教学的思维起点,目标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关注教学目标就要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效益,使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于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其次,在确立具有教学效益的教学目标之后,下一步就要思考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并确立标准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教学效果。最后,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已经有了初步的教学方案和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上取得发展,即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是环环相扣的,具有逐渐上升的内在逻辑。三者的内在关系,为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思考路径。当教育目标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时,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实现该目标,以下将从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四、优质高效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

(一)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在教学效益方面要求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实现三维目标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一方面需要教师仔细研读相关指导文件,如核心素养框架、学科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文本,吃透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本意,特别是要把握住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知识、能力和品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具备整体的课程观,了解某一阶段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脉络,能够准确定位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析取出主要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心。陈重穆等教授提出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教学原则,为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该原则指出教学目标要淡化一些名词、术语的烦琐文字叙述和不必要的形式理论的掌握要求,而要关注提升体现数学本质的核心素养如数学建模。如以义务教育阶段方程的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主要在于使学生领会方程的思想,即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含有未知数的事物间的等量关系。特别是要抓住学习方程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这一数学素养的核心要素。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教师纠结于一些名词术语的教学,如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苦思冥想“x=l”是不是方程,致使师生的精力耗散在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上,导致教学重心偏离,错失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良机。正确的做法是教学目标应紧扣方程的思想和数学建模素养,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学会列出方程进行关系表达,让学生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带来的思维便捷,不断加深对方程思想的理解,提高运用方程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从而聚焦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二)课堂教学效果实效化,落实核心素养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在教学效果方面力求学生在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上获得切实的发展。首先,课堂教学要从关注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达成度,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实际变化。低效的课堂教学往往将焦点放在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而不重视评价学生通过教学后是否获得了切实的发展。再者,课堂教学要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轨迹,逐步分解、细化成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注重教学过程性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稳步进阶,最终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反馈。

数学诊断式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效果实效化,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教学设计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学的诊断和调整活动,按照教学进程进行了统筹安排设计。例如,在《分式》这一课,其主要教学内容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涉及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等逻辑推理素养。根据诊断式教学设计,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过程目标: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推理),掌握分式约分的规则(训练演绎推理)以及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强化类比推理)。在第一个过程目标教学中,引入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来帮助学生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初步训练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在第二个过程目标教学中,在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时强调其使用的条件以训练学生演绎思维的严密性。在完成第三个过程目标时,通过对比最简分数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再次强化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每个过程性目标结束后,都设置相应的题目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思维训练效果,并要求学生先同伴交流再汇报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补救教学。由此,借助分式的诊断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得到切实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发展核心素养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在教学效率方面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上的受益最大化。优质高效课堂教学遵循高效率的学习观,强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设计、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并维持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对话、批判和反思等活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达对事物本质和原理的理解,这些原则切合深度学习的要求,符合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也与脑科学对有效学习的启示相一致。以小学数学文化丛书《游戏与数学》一书中< 24点大战》-课为例,说明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24点大战》-课以彩色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四个卡通人物玩扑克牌凑24点的游戏,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四则运算法则开展游戏进行计算,使得结果等于24,通过游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游戏先从两个一位整数算24,再过渡到四个一位整数计算24,其中针对同一组四个整数,要求运用不同计算方法算24,再引入其中有一个整数是两位数,最后引入小数,游戏中鼓励学生之间交流算法。这堂课的设计,从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设计由易到难,合理过渡,从一位整数的四则运算,再到两位整数的四则运算,最后拓展到小数的四则运算,既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也以不断出现的挑战性任务维持了学生的兴趣;教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强调同伴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法则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运算思维的灵活度,感受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高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发展。

总之,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三者的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只讲教学效益,轻视教学效果和效率,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可能未在核心素养上获得切实的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假想的发展”;只讲教学效果忽视教学效益和效率,可能事倍功半,增加师生负担,造成“低效的优质”;而只讲教学效率,不考虑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可能“误入歧途”,偏离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沦为“盲目的瞎干”。

篇8:高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追求高效课堂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是成功的思想支持的,变革的先导在与思想,若想要改变高中历史课堂的现状,将低效课堂清理出历史教学的进程,就需要教师首先转变思想,摒弃旧教学、旧方法的束缚,反思教学观念,重新在大脑中构建新的教学观念,用新观念引导学生,建立高效的历史课堂。

转变教学观念的第一步,是不再依靠传统教材,传统教材以枯燥而被学生遗弃,教师想要让学生在高效的历史课堂下接受知识,就需要转变以教材为本的观念,在改革的深度下树立新的历史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历史真正的人文价值观与学术价值,考虑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教学的方法性, 历史中蕴含着许多人文资源,教师通过传统的旧教学很难将其传授给学生,容易被教师忽视在教学中。因此,教师要做的是转变历史教学就是教学生提高分数的观念,不仅仅关注分数与高考升学的排名,而是应该把历史当作一种国家责任感来传授,通过高效的历史课堂丰富学生阅历,促进学生对于国家的忧患意识,关注学生的人格品质,将爱国主义情操深深植根入学生心中,在学习历史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等全面协调发展。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还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激励者,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只是参与者,师生应该在和谐的环境中互相交流学习。

二、授课精心准备,讲课目标明确

古语有云: “预则立而不预则废”,教学也是如此。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精心准备的课件,授课内容等,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对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进行明确,整合知识结构的同时设计教学培养方案,设计科学的授课环节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在课堂授课的准备中,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钻研把握: 首先,教师应仔细钻研教材,弄明白教材的内容范围,在教学任务的规定范围内设计教学,充分弄懂历史教材的编排与历史脉络的构建,在教师个性与学生创造性改变教材传授方式,拓展教学内容。其次,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教学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重点相对明确,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将学习重点向学生告知, 结合教学重点的同时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设计出适合学生使用的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环节。适当取舍教材,将非重点的历史部分简单讲述,帮助学生重点攻克难懂生涩之处。再次,授课准备应面向学生,为学生服务,打造出适合学生使用的授课准备,结合中学生跳跃发展的思维方式灵活授课, 这要求教师了解班级情况、学生个性,基础掌握情况,制定出适合使用的讲课方法。最后,教师应尽量在一起集体备课,目的是开阔教师发展思维,取长补短的一起进步。

三、教学形式灵活,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成功的教学并不是教师强制学生记下该记得重点而考得的满分卷子,而是学生以饱满的兴趣参与课堂,积极求知的欲望。因此,高中历史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拥有求知欲的情况下愉悦的接受学习。首先,教师需要力求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导入课堂, 以饱满的感召力将传统的历史课堂赋予生机与兴趣。设计互动环节帮助学生互动热身,新旧知识交替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乏味的照本宣科,让学生对历史失去兴趣,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导入悬念刺激法、图像生动导入法、歌曲吸引导入法、古代诗词导入法,等等。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以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结合历史的教学特点选用最佳方法。

四、科学方法指导,对学生授之以渔

帮助学生掌握多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记忆方法上帮助学生能够轻松记忆历史知识点,利用联想记忆、口诀记忆等多种方法记忆历史时间点、具体时间、产生影响等多个题型类型,在主观题的记忆中应提取出关键词进行背诵记忆。同时,提醒学生时刻做好笔记,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升华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把已经学习的历史知识运用在具体生活中,在新旧知识中、学科之中迁移,在历史热点与社会热点中迁移,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在高考中取得历史好成绩。

1. 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由教师灌输的模式,不再完全依赖教师,而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自己亲历并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其次,学生应进行合作式的学习。将学生能够分组学习的章节按小组分配给学生,学生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教学中通过讨论课或研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通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继而调查、收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交流、讨论等探究的活动,最终获得知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2.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应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己的评价结合起来,正确运用学生评价的作用。如学生在提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课后与同学交流等各个阶段对自己的掌握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这更能够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高效”顾名思义就是效率高。在“高效课堂”上,要求老师做到的是尽量用最简明的方式使学生收获最大的成果,获得最多的效益。高中历史教学的高效课堂构建,不仅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力求创新,还需方法的变革,效率的统一,行为的修正与能力的完善。教师应在高效历史课堂上精心思考领悟,在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中培养学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构建高效高中历史课堂。

摘要:构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历史教师的教学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做到以下几点:转变教学观念,追求高效课堂;授课精心准备,讲课目标明确;教学形式灵活,激发学生兴趣;科学方法指导,对学生授之以渔。

上一篇:高二学生在优秀随笔下一篇:有关于秋游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