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24-08-09

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篇1: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思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2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从各班成绩来看,整体上比较为理想,说明学生在小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牢固。但是升入初中后,学生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接触新的课程、新的学习任务,学习科目增多,新同学面临许多不适应,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本学期主要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转变学习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热情,努力提高各班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

七年级上册教材包括五个单元包括10课内容。

第一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生活 热爱生活。本单元是思想品德课的开篇第一章,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全面认识与评价自己,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的销售生活。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新的学习环境,感受新生活的变化,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科学的方法去适应,并学会融入新的班集体,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全面、迅速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第四课‚知识让人生更亮丽‛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转变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

第二单元青春的脚步青春的气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学会接受这些心理和生理变化

。进行‚我能行‛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说‚我能行‛,是本单元的生活主题。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第五课‚做自尊自爱的人‛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爱的重要作用及赢得自尊和获得自爱的方法途径。第六课‚人生当自强‛主要介绍自信、自立和自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立,进而从自立走向自强,做一个自立自强、服务社会的人。

第四单元经历风雨 才见彩虹,勇于面对挫折,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磨砺坚强意志是本单元的基本目标。第七课‚风雨中我在成长‛包括两个项目‚人生难免有挫折‛和‚就这样风雨兼程‛,分别讲如何认识挫折和怎样战胜挫折。第八课‚宝剑锋从磨砺出‛阐述了坚强意志的重要作用和磨炼意志的方法等有关内容。

第五单元走近法律 与法同行,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让学生感悟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离不开法律,理解有哪些基本权利,哪些基本义务,怎样行使权力,怎样履行义务。第十课维护法律的尊严,学生知道违法和犯罪的联系和区别。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法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2)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老师正确交往的方式。

(3)认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性,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关系,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

(4)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怎样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2、难点:

(1)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2)树立正确的朋友观;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3)掌握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的能力。

四、主攻方向

1、严格要求,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爱国主义、尊师守纪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形式。

五、方法措施

1、加强自身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修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革创新。

2、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随机通达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等。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为学生的终身服务的教学思想;

5.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6.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培养学生坚强意志,能够坚持学习。

7.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8、运用教学媒体,努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六、教学进度安排:

每框安排一课时。教学学内容过多的适当延长为二课时。

篇2: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第六单元 相逢是首歌

第11课 我与同伴共成长 第1课时 友谊伴我同行

1.真挚友谊的重要性

(1)真挚的同学友谊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2)真挚的友谊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3)真挚的友谊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4)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需要友谊的滋润 2.怎样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的闭锁心理

(1)闭锁心理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正常心理反应

(2)如果不及时调适,任其发展下去容易形成自我封闭和自我孤立的性格,有碍自己的身心健康,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相处和交往,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积极调适闭锁心理,打开心灵之窗,才能迎来友谊的阳光。

3.怎样调适闭锁心理

(1)调适闭锁心理,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

(2)调适闭锁心理,需要我们敞开心扉,开放自我,主动与同学交往。

第2课时 让友谊之树长青

1.建立和发展真挚的友谊的办法(1)朋友相交,贵在真诚(2)接纳差异,欣赏他人(3)互相帮助,乐于付出(4)把握原则,善交益友

2.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

(1)必要性:男女同学各展优势,各尽所能,我们学习生活才能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建立纯洁的友谊,是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重要性:可以扩大我们交往范围,拥有更多朋友,可以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可以在学业上取长补短,有利于学习进步。

3.男女同学交往时应把握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1)提倡自然,适度

(2)要注意交往的场合,时间和频率。(3)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第12课 我和老师交朋友 第1课时 感恩师爱

1.师爱的具体表现(师爱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

(1)老师的爱给我们温暖和力量。学校生活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倾注着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2)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习上的指导者,更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3)那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2.尊敬老师的原因(为什么要尊敬老师?)

(1)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建设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2)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

(3)热爱尊敬老师,就是尊敬知识,就是尊敬人类的文明和进步。3.尊敬老师的做法(怎样尊敬老师)(1)要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2)要体谅老师,关心帮助老师

(3)要听取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

第2课时 沟通增进师生情

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亦师亦友”关系。

(2)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2.主动与老师交往沟通的原因及要求

原因(为什么要和老师沟通交流?):

(1)能增强师生间的互相了解,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感情。(2)有助于我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能使老师了解我们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要求(怎样与老师沟通交流?):

(1)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寻求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消除对老师的敬畏心理,克服对老师“敬而远之”的错误做法,把老师当作朋友。

3.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1)理智地看待老师的“不公”。(2)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3)恰当地对待老师的过错。

第七单元 让快乐围绕在我身边

第13课 让快乐围绕在我身边 第1课时 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1.最常见的情绪有哪些?

喜 怒 哀 惧

2.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人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而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事与愿违时,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2)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处在不同的情景当中,自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而我们所处的情景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情绪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

3.情绪对人有什么影响?(怎样理解情绪不同结果不同?)(1)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对人的影响也不相同。(2)积极的情绪能够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常地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还可以超常发挥。

(3)而当人们情绪消极时,情况则相反。

4.为什么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积极情绪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长期保持积极的情绪,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若长期处

于抑郁,紧张,焦虑等情绪之中,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2)我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会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

第2课时 我的情绪我做主

1.为什么说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1)每个人得而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难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2)产生消极情绪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学会及时调节和控制情绪。

(3)情绪产生变化是有原因的,人们在情绪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对它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4)对于消极情绪,我们可以针对情绪产生的原因,根据自身特点灵活地选择调控情绪的具体办法。

2.调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化法,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幽默化解法,合理宣泄法 3.合理的宣泄方法有哪些呢?

(1)哭泣宣泄(2)倾诉宣泄(3)运动宣泄(4)书写宣泄 4.宣泄消极情绪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第3课时 正视压力 轻松向前

1.我们为什么保持适当的学习压力?(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影响?)(1)适当的学习压力能促使我们努力学习。

(2)过大的学习压力,则会使我们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长此以往,还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2.我们如何减轻学习压力?(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正确看待考试等,都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3.如何正确面对考试?(如何从容的面对考试?)(1)从容面对考试,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考试(2)从容面对考试,要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3)从容面对考试,最重要的就是把学习搞好。

第14课 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第1课时 多样的情趣 多样的生活

1.为什么说生活处处有情趣?

(1)自然之美气象万千,变化无穷,带给我们无限的怡情雅趣,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和幸福,工作,学习之余的休闲娱乐活动,也充实着人们的内心世界。(2)可见,生活处处有情趣。2.高雅情趣有什么积极作用?(1)拥有高雅情趣,能使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精神享受。从而提高生活品位,提高生命质量。

(2)拥有了高雅情趣,可以促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可以拓展我们学习和活动领域,开阔我们的事业,发展想象力,做事更加持久,专注,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

第2课时 追求高雅情趣

1.在生活中要怎样以乐观的态度培养高雅情趣?

在我们生活中,既有阳光,也有阴云。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的人,才能对生活的诸事感情趣,才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感受生活,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乐趣,从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

2.什么是好奇心,你对好奇心的认识,好奇与兴趣,情趣有什么联系?(好奇心对我们什么作用?)

(1)好奇心可以驱使我们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各种奥秘,获得新的感受,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

(2)好奇是兴趣的开始,而有益的兴趣爱好,又可以陶冶高雅情趣。3.丰富的文化生活对培养高雅情绪有什么作用?

丰富文化生活,是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4.如何丰富文化生活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时间的可能性,更多地选择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从而使自己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知识面不断扩大,获得美的体验,美的享受,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所在。5.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高雅情趣?(1)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2)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3)丰富文化生活,获得美的体验。

第八单元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

第15课 呵护宝贵的生命 第1课时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1.为什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1)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生命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存在着。

(2)生命构成了世间最美丽,最动人,最丰富的风景,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

2.生命之间有什么联系?

(1)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2)大自然创造了缤纷的生命,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又一个神奇。3.我们为什么要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1)人类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人类和其他众多生命均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

(2)种类繁多的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世界。

(3)我们既要尊重人类自身的生命,又要尊重其他生命,保护生命多样性。(4)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保护生态,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如果题目是怎样保护生命,加上:我们应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植物和动物,言之有理即可。)

第2课时 生命最宝贵

1.为什么生命是最宝贵的,怎样理解生命中的苦与乐?(1)生命是宝贵的。

(2)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我们才能创造和享受美好的生活。失去了生命,我们便失去了一切。

(3)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4)当然,生命过程中也有一些困苦,它同样增添着我们的人生体验。苦与乐都让我们品尝着生活的滋味,丰富着我们的生命历程。2.怎样理解珍爱生命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1)我们的成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家庭,社会的关爱。

(2)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属于社会。珍爱生命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亲人,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第3课时 珍爱我们的生命

1.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1)“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关心自己的生命健康,爱护自己的身体。

(2)不断提高自救自护的本领。

(3)我们既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2.我们怎样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危险?怎样自己救自己?(1)沉着冷静,切忌慌忙。(2)安全避险,迅速自救。(3)学会向他人和社会救助。

3.永远不放弃的生的希望要求我们怎样做?

(1)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境遇,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2)当遇到危机和挫折时,我们要勇敢,要坚强,要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生命的力量。

(3)我们在肯定,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第16课 让生命更精彩 第1课时 生命因奉献而美丽

1.为什么生命的价值取决于付出和奉献。(为什么我们要懂得付出?)

(1)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自己每一天能否好好地活着,更取决于生命过程的付出和奉献。

(2)当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快乐,减轻痛苦,为国家做出贡献时,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

2.为什么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如何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

(1)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

(2)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逝去,可由于他们为他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其生命价值得到延伸。

(3)而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生命便失去了应有的光彩。3.为什么说付出是一种快乐?

(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是一种奉献,虽然需要时间,精力和汗水,但是我们在帮助别人,奉献自己一片爱心的同时,内心会产生助人的快乐。(2)有的付出很艰难,有的却很简单。将来,当我们用劳动和智慧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时,更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

第2课时 精彩生活每一天

1.怎样让青春和生命更有价值?

(1)美丽的青春需要一笔一笔去描绘,生命的价值需要一点一点去创造。(2)让生命更有价值,让生活更有意义,让每一天都更加精彩,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追求。

(3)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家庭中,在学校里,在社会上,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多做有益于他人,社会的事,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添上亮丽的色彩。

第九单元 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第17课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第1课时 特殊的我们 特殊的保护 1.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等方面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受到不法的侵害。(3)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关系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

第2课时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1.法律怎样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并且制定了哪些法律?

(1)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收养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为保护未成年人,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3.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的保护?

(1)家庭保护涉及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等内容。(2)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等方面的内容。(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社会各界都肩负着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4)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18课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第1课时 依法保护自己

1.青年少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未成年人怎样进行自我保护?)(1)当面对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一般侵害,侵害的程度较轻时,可以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法来解决,还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

(2)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慌张,采取记住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3)当遇到自然灾害,认为事故等突发情况时,可以实施紧急避险。2.我们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1)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求得法律的帮助。

(2)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它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途径。

(3)当通过非诉讼途径以及其他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要勇敢地到人民法院起诉侵权者,通过诉讼讨回公道。

第2课时 为自己设置一道“防火墙”

1.导致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1)不知法导致违法犯罪。(2)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2.不良心理有哪些? 盲目好奇心理、消极模仿心理、盲目攀比心理、嫉妒心理、逞强好胜心理、从众结伙心理、报复心理等。

第3课时 点滴做起 防微杜渐

1.一般违法统一与犯罪的区别,相同点,联系是什么?

(1)区别:一般违法行为违反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对社会危害性比较小。犯罪行为违反的是刑法,对社会危害较大,应受到刑罚处罚。

(2)相同点:一般违法和犯罪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联系:一般违法与犯罪虽然有着严格的界限,但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2.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1)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2)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品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3)对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同学,不能歧视他们,应伸出热情双手,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和他们一同健康成长。

第19课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怎样理解不同行为有不同后果?

①每一种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后果。

②由于行为者的动机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行为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后果也是不同的。

③凡是讲文明、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行为,其后果必然是对他人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受到人们的赞扬。反之,则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受到人们的谴责。

2、怎样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预判?

①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预判,我们可以从观察生活入手,提高判断能力。②要时常审视自己的种种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③还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④平时还要注重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3、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①增强责任意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②如是自己的错误行为给他人或社会造成了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即使与同伴一起做了错事,也不要推卸、逃避责任。

第20课 做理智的选择者

1、真善美和假恶丑分别对个人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①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②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给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会使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无罪; 还会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2、怎样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

①首先应做到心中要有“一把尺”。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②用“慧眼”辩是非。我们要坚持独立思考,坚持正确的标准,不人云亦云;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不被假象所迷惑。

篇3: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 比较反思, 形成技能

教材上从例题到习题, 方程的形式改变了, 但是解方程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都是利用等式的性质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这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方程并不是简单的计算, 其过程要比计算复杂, 往往需要将方程进行转化、变形, 最后才是进行计算。因此, 解方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进行系统学习时, 通过自主反思感悟转化的思想, 在比较中体会转化的方法, 并形成思想方法的积累。

【教学实践】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后, 教学解方程。

(1) 进行比较, 启发转化

师:2x-22=64与2x=64有何不同?它复杂在什么地方?

生:多出了减22。

(学生一般观察到的是多了22, 而不是多了-22, 教师可在板书中用色笔突出这一点)

师:能把左边的-22直接去掉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2) 引导转化, 强化方法。

(1) 说出跟形如ax=b的方程相比, 下面的方程有何不同, 然后完成填空。

(2) 你能不能把下面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并说一说是怎么转化的。

(3) 总结反思, 形成技能。

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很快地转化,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比较再转化。

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有人将其分为“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前者指“只管公式, 不管理由”, 后者指“不仅知道要做什么, 而且知道理由”。在方程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分析等量关系上, 这样就会大大缩短解方程的教学时间, 把解方程当作“非重点”来处理, 弱化为解决问题教学时的“衍生品”。对此, 我们可以在初次教学解稍复杂的方程时, 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工具性理解”。因为这时学生还没有积累相当的感性经验, 不可能充分体会其中的转化思想并将付诸实践。而在单元复习时, 学生有了相当的经验, 有足够的能进行比较归纳的素材, 这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就容易帮助学生将一般的解题方法提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 并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 从而实现“关系性理解”。此时, 可以出示适当的变式, 以促进学生异中求同, 突显转化的思想,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教学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逐渐习惯解方程的书写形式, 容易获得成功感。部分数学教师有一种误解, 认为“工具性理解”应该避免。实际上, 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调查发现, “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都非常普遍, 而且各有各的用场。但是斯根普也强调, “工具性理解”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关系性理解”。

2. 提炼思想, 积累经验

学生在获得“工具性理解”的同时, 已经积累了“关系性理解”所需的感性经验, 这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反思, 将技能提炼上升为思想方法。例如, 在《整理与复习》的单元教学中这样的比较就显得必不可少。

【教学实践】

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在比较其相同点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转化的基本思想。

学生解方程:

师:这两题解方程的倒数第二步, 即3.4x=6.8和4x=24有什么相同点?

生:最后都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师:能具体说说这两题各是怎么转化的吗?

生:第1题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减相同的一个数。

生:有时也可同加、同乘或同除以相同的一个数。

生:第2题是先计算5x-x。

师:是的, 能先算的可以先算, 也就是先把未知数进行整理、合并。

篇4: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 Topic: How to keep healthy

2. Teaching Aim: According to Unit Five, write an article about how to keep healthy.

3. Key Points: Teach students to use effective sentences to write a good composition.

4. Teaching Method: Discuss in groups

本节课是在学完第五单元之后设计的一节写作课,目的旨在复习巩固第五单元所学内容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任务前——Review and make a summary

Lead-in:

Teacher: 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be healthy? Do you know how to keep healthy? I want to know your ideas. So, this class we’ll write an article: How to keep healthy.

Teacher: Can you remember the language points about health in Unit 5? Let’s talk about them together.(Ask the students to say one by one) e.g.

任务中——分组讨论写作的思路和步骤

Step 1: Discuss in group of four

Teacher: You did a good job. Next, you’ll work in group of four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y does someone often feel tired and weak? And why does he/she often have a cold ?

2. If you are ill, what should you do?

3. Which habits are good/bad?

4. Which food is healthy/unhealthy?

5. If you want to be healthy, what should you do?

The teacher goes around the classroom during their discussion. If they have new words, encourage them to use a dictionary. After they finish.

Teacher: OK, let’s share your answers. (Ask one of the group members to read their answers to the whole class,

Step 2: Oral composition

Teacher: Well done! Now let’s discuss how to write the article. (讨论怎样开头、结尾,中间怎样展开,然后小组由组长带领口头操练,鼓励每个成员大胆说,勇于开口。)有的小组成员练习中还巧妙地使用了first, second, then, next, at last ... 等连接词。

Step 3: Writing (在讨论和口头练习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文字。)

(Let the whole class write their own 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ir oral practice. The teacher moves around the classroom affording support as needed.)

Step4:评价阶段:

(1) 自评:通读全文,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2) 互评:小组之间互评(指出词、句、标点等错误)。

Teacher: OK. I’ll ask two students to show your work, the others listen carefully and see if they have mistakes.

Present two students’articles to the whole class as models and correct their spelling or grammar mistakes with the whole class.

任务后——把修改后的作文上交老师批改。

Step 4: Rewriting

Write the articles in their exercise books and hand in.

教学反思:

1. 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紧扣本单元所学内容,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能,达到了预期目的.

2. 从教学方法上看,打破了传统的单调的方法,采用了group work, 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加强了,学生在互相帮助中语言交际水平得到了提高,收到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效果。

3.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发挥了其主体作用,激发了写作热情。

4.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敢开口说,参与热情不高。

5. 应搞清楚不开口学生的原因,提出相应措施。

6. 活动要规范化、常态化。

篇5: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p6教材原文】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解读】《礼记·大学》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P8教材原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解读】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苟自强不息,亦何远而不届哉?”意思是: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3.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P12教材原文】相关链接。

【解读】节选自《格言联璧》。释义: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意志所向,没有不能攻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不能抵抗。

4.“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p12教材原文】努力需要坚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如果不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

【解读】《尚书-周书》中有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P13教材原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我们怀揣梦想,从这里起航!

【解读】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P22教材原文】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解读】语出《孔子·雍也》。释义: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P23教材原文】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解读】《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释义: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P23教材原文】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切磋中共同完成任务。

【解读】语出《礼记·学记》。释义: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9.乔哈里视窗

【P31教材原文】拓展空间——邀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人,请他们谈谈对你的看法,并将他们的看法以及你的自我认识填写在下图相应位置。

【解读】所谓的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个窗子,它被分为4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人的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域的有机融合。

开放区: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信息。例如你的家庭情况、姓名、部分经历和爱好等。多说、多问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同时也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如果想赢得别人的信任,就要多说,同时要多提问,寻求相互的了解和信任,因为信任是沟通的基础,有了基础,就不难建设高楼大厦。

盲目区:是自己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例如性格上的弱点或者坏的习惯,你的某些处事方式,别人对你的一些感受,等等。

如果一个人的盲区最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不拘小节、夸夸其谈的人。他有很多不足之处,别人看的见,他却看不见。造成盲区太大的原因就是他说的太多,问的太少,他不去询 问别人对他的反馈。所以在沟通中,你不仅要多说而且要多问,避免盲区过大的情况发生。

隐秘区:是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例如你的某些经历、希望、心愿、阴谋、秘密,以及好恶等。

未知区: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例如某人自己身上隐藏的疾病。

未知区大,就是关于他的信息,他和别人都不知道。这样的人,他不问别人对自己的了解,也不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封闭使他失去很多机会,能够胜任的工作可能就从身边悄悄溜走了。

所以每一个人要尽可能缩小自己的未知区,主动的通过别人了解自己,主动的告诉别人自己能够做什么。

10.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P34教材原文】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解读】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务正》。发挥人才的特长,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败;不挑剔人才的短处, 那么世界上就没有被遗弃的贤才了。

11.“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

【P36教材原文】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这是中学时代的成长课题,它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

【解读】释义:路途漫长遥远,只要心志所向,即使距离远,也不要阻挡。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一)古文类

12.“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p38教材原文】“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带着对这友谊的憧憬,让我们走进友谊的天空,探寻友谊的真谛,缔结真挚的友情。

【解读】[出处]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颜渊》)

[翻译]曾参说:“君子以合乎礼仪的标准和方式来选择、交往朋友,以与朋友的交往来辅助仁德的修养。”

《论语通说》中解释:“‘文’是礼文、节文之意。‘以文会友’,即是说在交友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朋友的素质,还要注意交友的方式,始终以礼相待。能做到以上两点,交友的过程不啻是个成仁的过程。”

《论语今读》说:“为什么要‘以文’才会友?注家又有各种讨论,如‘文者,礼乐法度刑政纲纪之文’,‘布帛菽粟之文,非古文之文、时文之文,雕虫藻丽之文,会友以收摄身心,此学人第一切务’(《反身录》),仍‘一是以修身为本’。今天则是以学术之‘文’(世界一年多少学术会议、多少学术论文!)来会朋友,以切磋琢磨,发言讨论,而所辅者并非‘仁’,而是‘知’了。” 为什么“以友”能够“辅仁”?李泽厚在书中还引用了康有为《论语注》的一段话,其解释可谓精当明了:“人情孤独则懒惰,易观摩则奋历生。置诸众正友之中,则寡失德;置诸多闻人之中,则不寡陋。故辅仁之功,取友为大。”就是说,多跟好人、仁人交朋友,以“仁”的标准来交朋友,是成仁、达仁的重要途径。《论语》开篇第一章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乐淘淘于远方的朋友来与他相会,想必是出于“辅仁”的原因。一帮仁人朋友欢聚在一起,其所论、所做自然离不开高尚的仁德。就像现在慈善家们聚在一起做善事,“志愿者”们结成组织做义工,大家互相勉励帮助别人,使自己的灵魂也得到升华,岂不是快乐无比的事?

13.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p43教材原文】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与正直、诚信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解读】[出处]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论语•季氏篇》

[注释]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

[翻译]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4.《木瓜》——节选自《诗经·卫风》 【p45教材原文】阅读感悟 木瓜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解读】《诗经·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词语注释] ① 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朋友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④木桃: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无枝刺。⑤木李:果名。即榠樝[míng zhā],又名木梨。[作品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作品评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此诗,将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的,——自然这是《诗 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琚(瑶、玖);我以琼琚(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木报琼”无异。

15.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P45教材原文】探究与分享: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如何看待这两个观点。

【解读】君子之交淡如水,亦作” 君子之接如水 “。亦作” 君子之交淡若水 "。谓贤者之交谊,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辩义]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如水”不是 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

[出处]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翻译]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

[故事] 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 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16.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P47教材原文】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古人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解读】孟子说:“仁者如射”。意思是说:“仁者(的行为)就如同射箭一样,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再放箭。”那么,到底要调整哪些“姿势”呢?这又要回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理论核心:关于“仁”的内容。孔子认为有五种品德,即恭、宽、信、敏、惠,具体来讲,恭就是庄重,宽就是宽厚,信就是守信,敏就是敏捷,惠就是慈惠。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尊、互爱、互信。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孔子把“仁”阐述成贤能政治的一切准则,又阐述成最高道德标准,它概括了一切善良的品德。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构成了自己全部思想的核心。因此,要成为“仁者”的关键是要“首先端正自己”。

如果射“不中”怎么办?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告诫我们:如果射不中,就做两件事,一是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二是要反过来找自己的问题。孟子的这段话,一下子就把仁者的标准给确定下来了。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呀!

17.“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P51教材原文】呵护友谊——“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被,需要精心养护,经受风雨的洗礼、时间的磨砺。

【解读】结交朋友要意气相投,要能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切磨:本指加工玉石等器物,此引申为学问上的探讨研究。箴(zhēn):劝诫、劝勉。出自《千字文》中谈的是五伦中的“朋友道”,是兄弟之道的拓展。一个人果真能够做到“兄友弟恭”,一定能够结交到良朋益友。如果手足之情都处不好,哪里会有真朋友呢?所以“十无益”中的第二条才说“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五伦中的其他几伦都好理解,唯独“友道”不好理解。为什么朋友也算一伦呢?人在一生之中会遭遇无数的痛苦与烦恼,有的痛苦上不可对父母师长言说,下不可告妻子兄弟,只能向朋友倾诉。人在一生中没有几个知心朋友是很痛苦的,也是做人的失败。

交朋友一定要投分,也就是投脾气、投缘分,不是一类人就千万不要聚到一起,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况且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彼此不是一类,就格格不入。朋友之道讲一个信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朋友。现代社会是工商时代,凡事都讲一个利字,无利不起早。这种名利场中的酒肉朋友,与此处讲的“友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一定要辨别清楚。

朋友相处,应该像曾子说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弟子规》中说“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朋友之间有进步要互相鼓励,有过失要互相规劝,有困难要互相帮助,有心得 要互相交流,这就是“切磨箴规”。切磨是“切磋琢磨”的缩略形式,意指对学问的探讨与研究。“箴”字的本义为竹针或石头针,可用于针灸治病。箴文是一种告诫类文体,起规劝、纠正作用,箴言就是有哲理作用、能激励人的座右铭。规是劝告、建议。

朋友间的规劝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这是“交友投分”的另一重含义。“分”是本分、分量,“投分”就是要恰如其分。朋友间相劝要适可而止,不听也就算了,我们作为朋友的责任尽到了,再劝就会结怨。所以孔子在《论语》中告诫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过分了就会自取其辱,那又何必呢?

“切磋琢磨”这四个字,本义是指玉石加工过程的四道工序。从昆仑山采来一块石头以后,第一道工序就是“切”,从中间剖开看看石头里面有没有玉,有多少块玉。有的石头里面根本没有玉,有的只有星星点点的小玉,只能做戒指面。有的石头里面真有大玉,可以做成价值连城的工艺品。第二道工序是将石头中的玉“磋”出来,这种未经雕琢的原料玉石叫做“朴玉”。接下来要按照朴玉的形状进行雕琢,或雕凿成玉佩首饰、杯盏盘碟、佛像神像等等,就叫“琢”。最后一道工序是磨光,就是“磨”。前两道工序一个人干不了,所以要“两个人切磋切磋”;后两道工序可以自己干,因此说“让我琢磨琢磨”。

(二)警句类

18.有人说:“能结交的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19.有人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

20.“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

【p60教材原文】 导语部分: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古人云:安其学而亲其师”。很多成年人回忆青春往事,常常把与老师共处的校园生活看成一生中一段美好在经历。

【解读】古人云: 安其学而亲其师, 出自《学记》篇,原文:“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大意是说:因为这样,所以能“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今后即使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其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2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p60教材原文】老师是一个古老的在、的职业。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类数千年文明在延续,在很大程度上靠教育来传承。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解读】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得可贵品质。“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在平时的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同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身为老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如果内容有点枯燥,那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任务更好的进行下去。

“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对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使他们很好的走出困惑。在解惑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解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师德高尚,源远流长。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者必须依法执教,以德育人,爱岗敬业,尽心竭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22.古人云:“教学相长”

【p66教材原文】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过程。一方面,我们在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解读】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2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p74教材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1)出处是: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

(2)解释为: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24.“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p74教材原文】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 内涵。《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在法律义务。

【翻译】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出处】《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理解】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悌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25.“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p88教材原文】古人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我们如和看待自己的生命?

【解读】出自《荀子》。意思是:水和火是气构成的,但是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智慧,动物有智慧但是不讲仁义道德,人则是由气构成,有生命,有智慧,也讲到的,所以是天地间最尊贵的。

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义:这里泛指仁义道德 2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p90教材原文】生命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解读】出自《庄主

知北游》,意思是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不过一瞬间罢了。意思是说时光飞逝,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不要轻易放弃,努力作出一番事业来。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的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7.“未知生,焉知死”

【p91教材原文】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解读】出自《论语 先进第十一》,意思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28.“仁者爱人”

【p95教材原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解读】出自《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意思是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29.“推己及人”

【p95教材原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 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解读】出自《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释义 推:推想;及:到。意思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3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p97教材原文】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四种道德的潜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解读】解释可见原文下方。(略)

这是四端学说的一个概括。,四端学说是孟子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提出四端说同当时人性善恶的争论论密切相关。孟子主张性善论,故提出四端说予以论证,同时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批驳。在孟子那里,人性论与仁政论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孟子提出“四端”说,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他宣扬仁政寻找理论根据。(1)仁,义,礼,智 “仁”是“仁爱慈善”

“义”是“正义奉公”,“礼”是“尚礼守法”

“智”是“崇智求真”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p109教材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挫折,发掘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篇6:鲁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六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六年级两个班,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其次,从上学期期末测试情况看,解题能力和速度有较大差异,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二、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百分之七十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四单元经历风雨才见彩虹:教育学生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培养开拓进取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逐步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做一个不畏挫折的强者。初步形成学生自我调控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树立磨砺坚强意志的信念,养成勇于磨砺意志的优良品质。能够充分体会坚强意志的重要作用。树立磨砺坚强意志的信念,养成勇于磨砺意志的优良品质。第五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体会生命的宝贵,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自觉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体验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点滴做起,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热爱生活,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的生活点滴做起,实现人生价值。培养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具备体验生命价值的能力。第六单元走进法律与法同行: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理解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与联系,从而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运用典型案例,进而培养尊重、遵守法律的习惯,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懂得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在适用法律方面人人平等。运用典型案例,进而培养尊重、遵守法律的习惯,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做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公民。了解违法行为及其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知道违法犯罪的危害,明确违法必究的道理。理解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重要性,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学法守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律尊严。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5、认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6、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加强闭卷降分考试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考试的要求。

五、教学进度、时间、教学内容 :

1、第一周 人生难免有挫折

2、第二周 就这样风雨兼程

3、第三周 我们选择坚强

4、第四周 在磨砺中走向坚强

5、第五周本课自主评价 单元检测

6、第六周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7、第七周 生命最宝贵

8、第八周 珍爱我们的生命

9、第九周 生命的价值在哪里

10、第十周 让生命更精彩、第十一周 本课自主评价 期中考试

12、第十二周 感受法律 13、第十三周 生活离不开法律

14、第十四周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5、第十五周 本课自主评价 16、第十六周 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17、第十七周 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

18、第十八周 执法于心守法于行

上一篇:先进个人表态发言下一篇:化学老师一回头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