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

2024-08-12

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精选6篇)

篇1: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

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

宜宾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丁应虎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结合宜宾县实际,更加深刻认识到宜宾县必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中大有可为。

一、夯实基础,完善功能,以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型工业化

宜宾县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富有文化内涵、清新亮丽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四个新提升”。

(一)城乡规划水平实现新提升。县城控规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7个乡镇控规和75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全县城镇规划面积达到91.73平方公里、扩大了12.19平方公里,其中县城规划面积达到13.15平方公里、拓展了24.76%。

(二)城市“两翼”形象实现新提升。城北新区50米和40米主干道及景观工程快速推进,西北地块土地整理开发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滨江路综合开发项目全面推进,完成防洪堤填方13万立方米。

(三)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新提升。全面开展“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完成旧城道路整治、偏街小巷治理和旧城截污干管建设,二二四城市入口景观节点打造工作有序推进。

(四)中心场镇发展速度实现新提升。高场、白花、蕨溪等中心场镇发展势头强劲,观音镇南部新区土地整理开发工作已经启动。仅2010年开工房地产建设项目21个60.55万平方米、竣工项目18个35.88万平方米,新增建成区面积

1.7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了2.4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43.7%,占GDP的12.15%。

二、加快发展,增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

宜宾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不动摇,新型工业化强势推进,工业经济实现“四个新突破”。

(一)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组建向家坝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引进了天磊公司投资5亿元实施城北园、豆坝园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2.6亿元,城北园50米和40米大道、高捷园入园道路以及豆坝园重件码头及连接道路工程全面竣工。

(二)落户企业建设实现新突破。宜宾纸机、常达机械、志源电子等14户新建企业竣工投产,吉鑫制酒、粤华集团等7个新建项目快速推进,长虹红星电子工业园、四川香酒坊等2个项目已交付用地,中韩合资建中精密机械加工、晶鹏玻璃和天工机械整体搬迁等3个项目征地工作积极推进,杨柳滩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大鱼孔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完工,重啤集团宜宾公司啤酒灌装生产线等15个技改项目全面完成。

(三)企业集团培育实现新突破。出台了《培育工业大企业大集团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仅2010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惊雷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产值已达23亿元。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5亿元,增长36.18%;利润总额9.3亿元,增长40%。

(四)工业招商实现新突破。成功引进投资15亿元的江苏华西集团与晶鹏玻璃战略合作等项目26个,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8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9.37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实现38亿元,增长22%,占GDP的35.51%。

三、规划引领,园区承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

宜宾县坚持“三化”联动的发展思路,尤其是通过“三抓三强三提升”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

(一)抓规划、强龙头,提升城市扩张力。首先,对县城控规进行修编。坚持实施“北拓、南进、西延、东融”四大战略,即:北拓,跨越铁路向北拓展建设城北新区,打造未来中心区,带动城北工业组团开发,发展物流产业;南进,跨越金沙江南进发展江南用地,发展金沙江南岸普安三角地带,建成宜宾县城与市中心城区全面融入的承上启下战略地带;西延,向西延伸至豆坝工业园、向家坝水电站和安边镇,构筑一条完整的金沙江滨江景观带和经济发展轴;东融,全面向东融入中心城区,依靠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加速发展宜宾县。其次,对全县工业产业发展进行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城北园、豆坝园产业发展规划,正在编制高捷园、孔滩园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始终坚持城市建设规划与产业规划有机结合,突出产业集聚和城市建设相融共促。

(二)抓要素、强基础,提升园区承载力。首先,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城北园作为全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示范园区,交通骨架已基本形成,入厂连接道路正加速推进。其次,狠抓要素配置。城北园工业发展的水、电、气、通信网络等要素保障已基本到位。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思路,一区四园发展势头强劲。城北园重点发展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等产业,高捷园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农林副产品精深加工,孔滩园重点发展金属复合材料及重大装备制造产业,豆坝园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和仓储物流产业。

(三)抓机制、强融资,提升资本保障力。充分运用市场的手段,把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有机结合,切实做好经营城市这篇文章,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盘活土地资源。2010年土地收益达10亿元以上,直接入库超过6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征地拆迁超过

3亿元。二是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采取土地整理代行业主和BT、BOT等投融资模式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园区基础条件建设。三是创建投融资平台。利用土地储备获得了农业发展银行投放2亿元用于城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创新市政建设承建方式。滨江防洪堤综合开发项目以带方案控价差额的土地出让方式,成功实现防洪堤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地产开发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使滨江防洪堤建设和滨江综合开发快速推进。

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宜宾县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实现了发展、平稳、突破、求变的结果,但也同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新型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城镇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产业拉动力量,城镇化加速发展进程中带来的民生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一)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一是狠抓平台建设。抢抓全省产业园区调整升级契机,力争将向家坝工业集中区纳入省级重点园区规划发展。进一步创新园区建设机制,积极探索企业主导的园区建设、管理模式。完成城北园50米二期、40米高速公路下穿、长虹24米、纸机16米、东区30米等道路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引进民间资金投入高捷园基础设施建设,并适时启动豆坝园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狠抓产业培育。积极配合做好向家坝水电站、溪洛渡左岸换流站等国家重大能源项目,启动伏龙口电站和李场液化石油气等项目建设,推动综合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惊雷科技新研发产品产业化进程,完成天工机械、天瑞达电子搬迁入园和长虹红星电子、建中精密机械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关联产品和配套产业,促进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壮大;加快红楼梦酒业技改扩张,促进吉鑫制酒、香酒坊酒业建成投产,不

断壮大酒类产业;积极推进伊力集团100万吨PVC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优化提升威力化工、伊力射钉、天源离子树脂产品结构和升级,并依托丰富油樟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化工产业。全面落实加快培育工业大企业大集团的各项政策,通过招商引进和技改扩张做大做强惊雷科技、长虹红星电子、伊力集团、吉鑫制酒、晶鹏玻璃等企业。三是狠抓要素保障。切实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全力争取用地指标,不断强化工业发展用地保障。全力完成城北园供水加压泵及管网建设,推进豆坝220千伏变电站及高场110千伏、城北110千伏、观音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及改造升级,不断优化电源及网络结构,积极争取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指标。完善融资贷款机构和担保机构,健全企业融资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立足工业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集聚发展、集中发展、集群发展的原则,编制完成向家坝工业集中区产业规划。四是创新工业招商。瞄准产业定位,加大优势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招商力度,形成优势产业链。突出重点区域招商,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发达的8个省及北京、重庆两个市作为招商重点区域。坚持对外开放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项目招商、会展招商和园区招商。

(二)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宜宾中心城区重要组团。一是强力推进“三片齐动”。加快推进北片城北新区开发,不断完善城北新区西北地块一期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中央”开发,积极探索“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三方合作模式,高标准打造城北新城。加快推进南片滨江路综合开发,确保县城金沙江防洪堤在洪期前达到设计高程,稳步推进沿江房地产开发,高标准打造滨江生态休闲带。加快推进东片旧城改造,完成二二四进出口通道打造规划设计和项目招商,启动天工机械、晶鹏玻璃旧厂区开发,完成重啤集团搬迁入园方案,强力推进二二四棚户区改造,高标准打造县城入口形象。二是全力做好“城乡联动”。坚持规划先行,加快中心城区各层次规划编制进度,扩大重点地块、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乡镇近期建设性控详性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覆盖面。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开展城镇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燃气普及率。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加大资金投入,突出抓好集镇垃圾处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不断提升城乡形象。三是着力抓好“两手互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做好城市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体系,坚持推进政府规划、审计、结算,企业参与建设的城镇建设模式,切实规范企业建设行为,用政策推动乡镇场镇加快发展。切实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调节市场资源和资金走向,用市场手段激活民间资金投资活力,促进城镇化加快发展。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整顿秩序,规范管理,引进国内一线品牌房地产企业参与我县城市建设,推动本土房地产企业不断壮大。

(三)推进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服务业发展拉动非农就业增长而带动城镇化率的上升,而城镇化的加快也能够促进服务业的较快扩张。积极探索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多角度、全方位提升第三产业层次。一是打造物流、贸易中心。二是发展新兴餐饮业。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着力实现旅游业发展的规划、项目、宣传促销、监管执法“四个一体化”,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格局。四是着力改造传统服务业。立足于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人口向城镇集中所带来的就业、教育、就医和社会保障需求。

篇2: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

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遂宁市委

遂宁市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们在百忙之中莅遂视察指导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工作,使我们深受鼓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省“两化”工作会议精神的基本情况

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后,我市庚即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市委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研究具体贯彻措施,向区县、园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出题目、交任务、提要求。在先后召开市委专题会议和“两化”互动工作专家座谈会,听取区县、园区、市级相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工业、城建、规划方面专家,人大、政协相关领导以及离退休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于9月19日召开了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暨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工作会议,全部市级领导、各区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市级三园区和市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市乡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共5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全市“两化”互动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出台遂宁市《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进“两化”互动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举措;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专项工作任务分解》,将5个大项17个小项的具体任务分解到相关市级领导和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主要思路

我们理解,推动新兴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核心是“新型”、关键是“互动”、要义是“发展”,必须做到“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方法正确”。

(一)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城镇化为载体,以工业化为核心,以互动发展为根本方法,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发展。到2015年,全市人均GDP达27778元,工业化率达46.5%,城镇化率达到48%,非农就业比重达70%,形成以市城区为中心,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式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空间和功能布局。到2020年,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双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建设现代产业高地。一是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坚持建设一个园区、壮大一批产业、崛起一座新城。2015年全市产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80平方公里以上,从业人员达到29万人,聚居人口达到84万人。加快园区“扩区升位”,推动遂宁 2 经济开发区尽快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河东新区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2015年,力争建成国家级产业园区3个、省级产业园区7个,工业集中度达到85%以上。

二是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 “5+4”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制造业和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绿色食品、油气盐化工、高档家纺及服装、机械配套等传统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到全部工业的50%以上;电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物流量达到1.4亿吨,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成100亿企业4户、50亿企业5户。

三是积极承接现代产业转移。实施招大引强“248”工程,各区县、园区每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和专业化招商,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着力引进技术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生产环保、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开拓日韩市场,巩固台湾市场,力争今年引进日韩台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业等企业50家。近三年,我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9家、国内100强企业6家、上市公司20家。今年1-8月,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5亿元,增长42.1%。

四是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 3 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狠抓节能降耗减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争“十二五”期间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1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4%。大力建设生态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电子、文化、物流等生态产业园区,“十二五”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区3个。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以绕城高速内258平方公里区域为核心,4个县城及蓬南、沱牌镇为辅助增长极,5条生态绿色经济走廊及城市延伸带为骨架,32个国省级重点小城镇、50个重点中心镇多点支撑的城乡空间结构。运用“反规划”理念,划定已建、适建和禁建三类市域管制空间,明确不建设区域,为城市和产业预留100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

二是坚持重点推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5年累计投资1380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船山区、河东文化新区、经济开发区、创新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龙凤新区、金桥新区、安居区等“一城八区”发展格局,构建特大城市发展骨架。到2015年市城区人口达到80万,2020年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

三是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市规划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传媒中心、会展中心、金融中心、民生综合服务中心等“五馆六中心”。规划建设环山、环水、环岛生态健康步道和自行车道、风雨走廊等慢行系统,打造城市20分钟生态社区。突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启动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4 构建便捷高效、绿色人文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公共交通占城市交通结构比重达到40%以上。

四是注重发展特色。推进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的融合,高质量编制重要区域城市设计,塑造城镇个性,形成城镇特色。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球绿色城市等“新五创联动”,城市湿地达到22平方公里,城市绿地率达到42%。

(四)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坚持以现代生态田园城市规划为统领,通盘考虑、有机衔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交通枢纽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农村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等,力争形成具有遂宁特色的“两化”互动发展规划。

二是推进产城互动。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坚持产业布局与城镇体系相一致,在沿涪江流域和成南高速公路、遂渝铁路等重要交通沿线集中布局工业,打造沿成南高速、涪江流域遂宁段2条千亿产业带。积极探索“园在城中、城中有园”的组团式发展模式,把园区建成产业新城和城市新区。制定“十二五”楼宇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产业楼宇,到2015年建成产业楼宇150万平方米。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三次产业、居民 5 分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发展,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结合点,大力发展优质柑橘、绿色蔬菜、高效林业、道地中药材等生态农业,建成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标准化产业基地17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0个。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公共服务、优美人居、乡村文化“五位一体”、粮田区、蔬果区、养殖区、加工区、生活区、文教区、休闲娱乐区“七区合一”的新农村综合体,集中连片推进“农房上坡”工程,“十二五”末集中居住率达到60%。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多规衔接”

先后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英国奥本辛斯公司等国内外一流规划机构,统筹制定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生态田园城市、产业园区和生态基础设施4个规划,注重“多规衔接”,实现“四规合一”。综合交通规划方面,立足现代产业和物流发展需要,加快建设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推进“7向21线”铁路大动脉、“1环9线”高速公路大通道、“3纵5横”市域干线公路大网络建设,着力打造以铁路、公路、城际轨道、市域快速通道为骨架,水运、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建设规划方面,围绕城市总体规划,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布局与城镇规划有机对接,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建立绿色经济产业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市城区为中心、沿交通干道东西和南北两轴、涪江流域经济带“一心两轴一带”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1条千亿产业带和2个五 6 百亿、1个千亿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方面,按照存量发展、关联发展、聚集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五种模式,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园区向城镇集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面,实施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满足产业发展、生态防洪、生物保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和游憩等综合功能需要。

四、推进“两化”互动发展重点工作情况

(一)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一是突出园区特色,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初步建成了以电子产业为主的遂宁经济开发区、以化工产业为主的大英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射洪美丰工业园、以白酒产业为主的射洪沱牌生态工业园等特色园区13个。二是加快园区提质升位。成功将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申报列入全省“1525工程”重点建设园区,全市纳入全省“1525工程”园区达3个。三是加强园区功能配套,用好用足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积极支持园区功能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突出抓好重大产业项目。一是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加大投入,着力催生一批重大项目;瞄准产业转移导向,主动承接一批重大项目;紧盯中省支持重点,努力争取一批重大项目。每年滚动储备并加快实施一批对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有较大作用的重大项目,推动产能配套建设,确保工业投资年均增速不低于25%,到2015年全市工业投资规模突破400亿元。

二是强化项目管理和服务。强化重点项目跟踪管理,分解落实部门工作职责,协调推进项目进度。强化项目个性化服务,严格落实项目秘书制度,强力保障重大项目的土地、资金、电力、交通等要素需求,确保天齐锂业锂材料深度开发、台湾昶辉集团电脑系列项目、台湾志超电子项目快速推进,尽快启动实施盛马化工500万吨燃料油技改、东乘汽车技改搬迁等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尽快投产。

三是加强项目引导和支持。精心指导、帮助企业包装项目,全力争取国省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扶持中小企业、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技术研发、工业节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资金支持,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大投资。

(三)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坚持以现代化为导向,统筹规划新型城镇,发展现代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增强承接现代产业转移、集聚优势资源、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以生态为基础,实施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五彩缤纷路湿地公园、联盟河观音文化园等城市公园、生态湿地50多个、20多平方公里;以田园为特色,规划建设主城区和周边湖泊、城市湿地、浅丘,以绿廊和绿道联通山水、串联景区,将席吴二洲和圣莲岛、圣平岛打造成生态田园城市的典范。

(四)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将我市重点工程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系统接入国、省平台,提供公众查询服务。大力 8 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引进上海晟峰软件有限公司与日本宝司大集团合资建设遂宁市软件研发及外包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抓好通信民生工程,今年1-9月,解决114个行政村通宽带问题,占任务的120%。

(五)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大力实施“坚强电网”工程,500KV输变电工程、110KV双堰—蜀秀双回线路相继投运。加强天然气指标争取,盛马化工与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力争每年新增2家上市企业。强化企业融资协调服务,加强银政企合作,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力争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首发成功,多渠道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五、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两化”水平较低。2010年,全市工业化率为44.2%,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为38.4%,分别低于全省、全国1.78和11.3个百分点。

二是“新型”发展不足。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新兴产业比重小;中低档产品、初级产品多,优质产品特别是高利润、高附加值产品少;信息化程度、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三是“互动”基础较弱。产业园区建设滞后,部分园区还处于低 9 水平和起步阶段,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备,产业承载能力有限;服务业发展滞后,2010年第三产业比重仅为26.5%,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8.59、16.47个百分点。

四是“推进”制约明显。土地资源方面,工业用地储备较少,新上工业项目土地申报困难,今年我市已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334.9亿元,需用地845公顷;拟签约重大产业项目10个,投资总额188亿元,拟用地516公顷;通过主动挖潜已解决用地270.8公顷,尚有项目用地缺口1090.2公顷,很多项目无法落地;能源方面,电力供应在枯水期高峰段受压电影响较大,天然气供应指标争取困难;环保方面,环境容量压力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迫切。

(二)推进“两化互动”的几点建议。一是要高度注重规划衔接。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推进两化互动前提,科学设计规划体系,注重产业、园区、城市、交通、环保等领域规划的融合。要按照全省两化互动工作要求和建设成渝经济区实施意见要求,做好省市规划之间的衔接。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完善城乡规划。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连续性和前瞻性,确保各项规划20年站前端、50年不落后、100年无遗憾。

二是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本土化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基金、信托、股 10 权投资等新兴金融工具。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培育上市公司,规范利用民间资金,形成立体化的融资格局。

三是要继续强化优势产业培育。坚持“产业无缝对接、区域互动发展”开放合作之路,加快新型工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壮大产业支撑。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举,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园区建设,打造承载量大、入驻率高、带动力强的特色园区。

四是要切实解决重点项目用地问题。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纳入国家、省“十二五”重大专项规划的省级重点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其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在省级预留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农用地转用指标向重点项目倾斜。

篇3: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

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 增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工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始终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 以工业的大发展促进经济的大繁荣。

一要增强工业实力。“十二五”时期, 要围绕“实现天然气两大净化厂产值100亿元, 天然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和八座水电站清洁能源转化利用产值100亿元, 武当、紫云两大工业园农林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及相关配套产品产值100亿元, 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目标。要主动融入全省、全市产业总体部局体系, 主动承接国际国内无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建设三大产业, 打造三大基地。改造提升农林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基地为依托, 做大做强以红心猕猴桃为主的特色产业, 打造全省有机鲜果出口基地和川北农产品加工基地。突破发展清洁能源利用业。主动服务天然气净化厂建设, 打造四川清洁能源转化利用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工业。到“十二五”末, 引进和培育规模企业达到50家以上。二要集聚壮大园区。集群发展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载体。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 促进设施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 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 县工业集中发展区达到5平方公里, 市县共建天然气工业园达到10平方公里, 建成2个各占地1000亩以上的天然气净化厂园区。突出“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 进一步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岐坪、元坝等规模工业园建设。三要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 充分发挥我县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取得重大突破、天然气等资源优势更加凸显的有利条件, 把最好的服务用在招商上, 把最优的资源配置在最具潜力的项目上, 打造一批产业旗舰。

二、高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经济发展承载环境

城市是新型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要着眼破解“城市带动力弱、城镇化率低”的问题, 坚持走“宜居宜业”的路子, 实行新建拓展、改造提升并举, 高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承载发展的能力。一要着力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按照“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推进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 探索构建以县城为“核心轴”、重点场镇为“带动轴”的“两轴发力”模式, 把县城定位为广元副中心城市, 场镇定位为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集聚区。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 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和适度超前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和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二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骨架。围绕五年基本建成县级市的奋斗目标, 坚持“东拓、西跨、南跃、北延”的思路, 加速拓展“一江两区三湖四桥”城市发展主骨架, 到“十二五”末, 县城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以上, 逐步建成面积3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0万的中等城市。三要着力打造田园城市特色。要突出山区县城“山水相依、田园相联”的地理风貌,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 有规划的融入体现苍溪特色产业、人文精神的符号, 打造“一城居中、四园拱卫”的“花朵型”城市地理景观, 塑造出特色鲜明的城市品牌。

三、创新推进机制, 促进“两化”持续快速发展

篇4: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

关键词: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39-03

引言

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在发展阶段上保持协调,就是工业化的发展要在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之内;同样而言,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也要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相匹配[1]。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首先是二者要在发展速度上的均衡性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次,要始终把保持二者在发展方式、发展阶段、发展手段和发展目标上的协调性不断贯穿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就是说,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手段和方式要保持一定的契合度;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也不能互相矛盾;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不能相互超越。始终抓住协调这一主线,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有序发展[2]。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个发展路线,二者的协调有序发展对中国尽快尽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者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二者在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并且提出相关对策是本文研究的基本要义。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新型工业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源泉

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发展有一条规律,工业化发展对城镇的诞生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钱纳里等人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出发点,调查了1950—1970年约100个国家,结果显示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呈现相同的发展趋势[3]。城镇的规模随着产业集聚的不断扩大而发展。我国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业总量不断增长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工业增长的拉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两种力量综合拉动下,农村人口涌向城镇,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其次,我国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在促进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工业要以创新为基点进行发展和改造,发展重心不断向新兴的战略性产业转移,最终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工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新兴产业高技术含量、高效益、低污染、低耗能的优势,这不仅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实现了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同时,其发展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带来的财富可以不断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能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

中国特色城镇化就是要实现人力资本、经济要素和技术资源在城乡间的优化配置。在集聚过程中,人口集聚作为最原始的动力,不断吸引人才和科技资源等发展要素凝聚成一股力量,促进技术改革创新和升级,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优配置,重构产业链,合理减少发展成本,实现大中小城市发展资源合理分配,切实保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产生一种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高的综合效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者相关知识技能水平要与其发展需求达到很好的契合。中国特色城镇化在文化上定位为实现文明的多样性共存,培养与时俱进的城市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文化发展目标是: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融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城镇人民接受教育的比例越来越大,全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现存问题和原因

(一)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工业和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作为衡量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参照这一标准对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后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例如:2008年,我国制造业产值比重约为34.4%,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为88.7%,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63.4%和65.8%,而200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45.7%,低了约20%。从就业比重来看,2008年我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60.4%,其对应的城镇化水平为52.7%,依然比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高出7个百分点[4]。由此可以看出相对应的城镇化率水平较低。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就业方面所做贡献不大,工业化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化发展滞后。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6.59%,工业化率62.78%,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为25.79%。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2003年以后有所改善,为了改善两者发展不对称的状况,国家及地方相继推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也出台了一系列减免农业税、取消农民工进城限制等政策,使得城镇化发展速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扭转,但是仍旧追赶不上工业化的发展速度。

(二)城镇化发展缓慢与支撑产业不足

支撑城镇化发展的相关产业能力不足。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紧密结合,良性发展。一些地方只把提高城镇化率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城镇配套设施的发展,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化最终难以持续发展壮大。一些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和发展支持力度不足,促进就业的能力不高,难以有力支撑城镇化的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在城镇化的中期,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地区的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目前仍然没有摆脱资源依赖性的发展路线,第二产业中采掘业的比重仍然较大,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多、环境污染大,而且吸纳劳动力有限。制造业发展能力弱,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率低,生产经营未形成产业链;制造业内部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差,对国外技术装备有很大的依赖性;在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为主要竞争力的优势还未形成。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较低。以2009年为例,第一产业对GDP的增加值拉动为0.6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一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38.1%;第二产业对GDP增加值拉动为4.8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27.8%;第三产业对GDP的增加值拉动为3.9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为34.1%[2]。这充分说明,从总体上看,由于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支柱产业,我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力不足,致使其发展缓慢。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两化的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在促进和推动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浪潮的推动,第三产业已经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三增长极”。但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我国第三产业不仅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其他产业偏低,而且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相比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作为主要支柱,而中国仍旧依靠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并且我国的第三产业总体上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对GDP的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自身发展能力弱也就削弱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自身发展结构不合理也阻碍了工业化的整体演进和城镇化的进程。在未来几年间,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相对有限,而城市服务业成长的前景很广阔,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应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市场中介和高层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也将带动工业和农业的结构升级。我们要充分认识服务业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促进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二元结构导致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缺乏内在的协调性

城乡二元体制影响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及协调性。1978年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变化对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影响具体表现为:1978—1984年,农村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工业化水平相对下降,城镇化进程缓慢推进,二者发展呈相反趋势,但二者发展协调性较好。1985—2002年,乡镇企业突起,市场机制逐渐建立,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与就业制度有所松动,工业化与城镇化均呈现一致的快速发展趋势,但两者的协调性降低。2003—2010年,户籍制度与就业制度继续放松,土地制度是改革重点,工业化进程放缓,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化依旧快速发展,二者发展的协调性较差,但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状况已经不那么明显,二者的协调程度逐渐提高[1]。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尚未根本消除,我国是典型的二元制社会,城乡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上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等方面,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还未破除。目前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面临的最大体制性障碍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只有不断减小由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异,不断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农民消费市场,解决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促进国内需求扩大和升级必须破解的难题。

三、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措施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推进我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促进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提高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契合程度。城镇化要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那种不顾条件,只为提高城镇化率的做法会使城镇化因为缺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而出现“半城镇化”;另一方面,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会对产业集聚和经济结构优化造成影响,从而迟滞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要促进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就需要加强产城统筹,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以工业发展需求促进城镇功能不断优化,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城镇的规模和水平。工业发展离不开城市为其提供的各项发展资源,工业发展和城市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关系,不能不计城市发展的得失单方面发展工业。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带动优势,城市新区要根据产业园区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发挥城市新区对产业园区发展的服务作用。以建设产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为基础,不断完善区内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形成城市的雏形,最终建设成为综合产业和城市生活为主的新城和新区。

(二)推进产业集聚化发展,强化产业支撑

首先,将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工业经济区域联合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现代工业发展大都依靠产业集聚提高资金、资源使用效率,要以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为目标。要在发展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培育壮大开发区,建成具有区域性强,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产业内不同级别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新型产业链条,围绕价值链发展“以大带小,以小补大”的产业集群。围绕关联产品聚集企业,实现中小企业规模化发展,增强中小企业联合竞争力,齐心协力打造特色产品和区域品牌,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科技推动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工业化的层次和水平。

其次,发挥产业支撑作用。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和区域型城市群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抓住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这两个重点,改造传统产业内部结构,焕发传统企业活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挖掘新兴企业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切实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三产业作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推动力,一般地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表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但当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会趋于相对的稳定,特别是密集型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会导致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有限性增大。因此,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其提高到战略高度。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积极选择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强、就业弹性大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等。结合中部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势,还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激发就业创业的活力,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有力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四)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

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对于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延缓作用,打破这一体制性障碍必须依靠国家和地方共同推进。国家层面的改革应居于主导,一方面它控制着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法律法规方面的底线的设定,户籍、土地、财政、金融、社保等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解决地方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公共政策统筹推进涉及制度性安排的改革举措。而地方则应在国家的统一制度安排下对具体实施机制进行创新。如在明确了户籍改革的总体方向的基础上,对户籍改革的实施步骤及公共服务配套改革措施进行创新,在现有土地制度规范下对具体确权颁证方法、流转模式进行创新,在现有的金融制度规范下对农民融资方式和渠道的创新和拓展,等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农民来说不再是梦想,给予农民更多的发展机会,保障农民社会阶层的上升渠道通畅,加快建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一元化体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李霞,朱艳婷.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2,(3):109-115.

[2]兰勤.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之我见[J].探索与争鸣,2004,(5):124-126.

[3]苗建萍.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机制[J].商业经济评论,2012,(1).

[4]付保宗.“十二五”时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0,(6).

[5]洪名勇.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1,(6).

[6]唐敏.城镇化关键期战略谋划[J].瞭望,2012,(9).

[7]李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措施[EB/OL].http://www.chinaacc.com/new/287/294/354/2008/7/wa3153213917141780026324-0.htm.

[8]姜爱林.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9]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篇5: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

作者:龚关 来源:人民论坛 添加日期:14年04月10日

【摘要】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但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任务。文章在阐述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发展经验 政策建议

城镇化两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一次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相关章节中,强调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另一次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指出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决策层对城镇化给予如此高度的关注,恰恰说明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为起点,以全面开放为主要动力,1984年,国家出台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开启了政府对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改革。城镇化率从17.9%提升至27.5%;第二阶段为1992~200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为起点,以城镇土地市场化为主要动力,克服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和就业容纳能力低的限制,城镇化率从27.5%上升到39.1%;第三阶段为2002~2012年,该阶段的城镇化以产业升级为基础,以政府经营土地为主要动力,多元化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指导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针,城镇化率从39.1%上升到51.3%。①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②

第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③

第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美、日城镇化的发展经验

虽然美国、日本已经进入城镇化的后期,但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可为我们提供许多宝贵经验。

美国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2011年,其城镇化率已经超过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美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单

一、孤立地进行城镇化建设,而是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以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为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是通过工业化引导大量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转向工业和服务业,通过人口和产业的聚集效应,为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协调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发展联动机制,重点推进城镇化的内生增长模式,为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活力。

三是通过信息化用产业的升级改造来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水平。此外,美国在其城镇化过程中既强调市场的作用,也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把市场和政府调控相结合,推行双轮驱动政策。

2011年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91.1%,城市化程度非常高,位居世界前列。日本城市化突飞猛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日本也是以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率与人均GDP和工业产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是日本在进入城市化饱和阶段之后,第三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力,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转向金融、信息、服务中心。

二是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为主导的城市群,集中了日本70%的人口,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资源、交通等问题,日本政府颁布了《青年振兴法》、《促进不发达区域发展法》、《促进新工业城市建设法》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的推动了日本城市群的均衡发展,东京人口占日本总人口的比例逐渐下降的23%。在此期间,日本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从1960

年的841亿元增加到1975年的9685亿日元,日本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使得更多劳动力愿意离开农村,到2012年,日本20%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但农民只占到全国居民的4%。富裕的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④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拉动中国经济的潜能有限。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1.3%,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镇化率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大部分学者、官员普遍认为,城镇化将继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寻找工作,中国经济未来二十年仍然可以保持8%的增长速度。但是假如中国的城镇化数字并不像官方公布的那样会有更多年轻人进城务工,那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又在何方?目前官方统计城镇化率是按常住人口划分的,城镇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城镇常住人口(居住超过6个月)。这种划分方式,一方面容易忽略城市流动人口,少算城市人口;另一方面容易混淆农村全职和兼职人口,多算农村人口。如果城镇化不以常住人口的概念来划分,而是以“城镇非就业人口”加上“全国非农业就业人口”除以总人口来计算城镇化率,则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这就意味着未来城镇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前的动力比较有限。

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衡量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大小,关键是看制造业和服务业能为农民进城提供多少就业岗位。2011年我国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为2.66亿人、2.25亿人和2.72亿人,从占比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人数偏低,农业从业人数过高。从市场需求来看,制造业需求最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次之。在制造业中,工程师和高级技工的职位需求大幅高于各行业平均值,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现在的知识密集型,对员工的技术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要想进入制造业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此外,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美国提出制造业回流计划,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始和中国争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这些外围因素均导致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吸收能力大幅下降。⑤

失地农民就业难。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面积逐渐扩大,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为非农业用地,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土地征用1至3年之后,60%的补偿款被农民用于建房、还贷、医疗消费、治病和消费。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民仍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失去土地之后,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在城市寻求工作也会更加困难,失地就等于失业。因此如何让众多失地农民稳定就业自然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⑥

夹心层的新一代农民工处境艰难。流动的农民工人口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演变群体。最早一批的农民工大多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接受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省吃俭用往农村老家寄钱,对他们来讲,家才是自己的归宿。而现在占主导地位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的受教育水平远高于上一代农民工,他们期望能留在城市生活,改变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份。但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他们的教育水平仍然很低,缺乏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所需要的时间和经济承受力,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低工资和社会保障的缺乏以及高房价让他们无法在城市安身立命;另一方面,他们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经验,让他们回家务农已经不太可能。因此,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并积极引导返乡创业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⑦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是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城市提供的福利和公共服务远远高于小城市,假如可以找到解决进城农民户籍问题的有效路径,无疑将极大的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在我国现行的财税体制下,要求一线大城市开放户籍几乎不可能,因为这将带来巨大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开支。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出,中央政府不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均以本辖区户籍人口为基础,所以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新增的流动人口,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例如基本养老金、教育支出等。如果现有的财税体制不做重大调整、户籍不开放,那么未来没有多少农民愿意去城镇发展,为此,中央政府在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应该重点考虑当地流动人口状况,调整纵向、横向的财政关系。⑧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起点和支点是农业的现代化,集约、高效的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使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是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二是通过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来提高农民收入和财富。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关键是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完善生产模式、加快产业化经营,具体表现为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养殖(种植)规模化、绿色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通过经营方式转变,大幅提高土地利用能力,为实现城镇化提供起点。

工业化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工业化的大幅提高会极大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发展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工业布局,增加就业岗位,使城镇化与工业化达到良性互动。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产业基础、区位特征等条件,发展符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扩大农民创业空间。二是制造业的转移与升级,中西部地区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而东部地区则应该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尤其是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服务业。城镇化的发展一定要有服务业的发展作为支撑,否则会出现偏低城镇化的现象。如我国西部城镇化率偏低,服务业落后也是主因之一。⑨无论是上文提到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中等收入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服务业在这些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也是逐步提高,美国和日本在80年代表现的更加明显。2011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3.1%,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体,而我国城镇化率也仅为51.3%。因此,城镇化的过程也是我国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过程,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远高于工业和农业,而且人均资源消耗量比较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人口聚集也必然会推动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到城市,餐饮、娱乐、商业、交通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都会大幅增加。

努力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农民工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发展城镇化的基础保障。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政策上支持、内容上创新、建立农民工培训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有关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法律法规,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加大培训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民工专项培训基金,并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民工的培训中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免费帮助初中毕业的学生到正规的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建立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及时公布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的信息,帮助农民工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企业介绍服务。只有解决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作者为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李浩:“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1期。

②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③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2期。

④刘立峰:“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⑤李静,刘英基:“城镇化进程中的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⑥朱莉芬,黄季焜:“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⑦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⑧张翼:“农民工„进程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学》,2011年第2期。

⑨王娟:“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篇6:宜宾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思考

2013年08月22日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10期作者:张红岩

产业集聚区及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马歇尔在提出产业区概念的同时,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二是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三是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地理学家韦伯最早提了集聚经济的概念,并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集聚因素。此后,廖什(A•Losch)、萨根特•佛罗伦斯(P•Sargant Florence)对集聚经济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聚区就是一个或者几个相关产业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形成的区域。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传统城镇化强调的是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尺度,而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一个“新”字,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与区域内农村、农业协调发展,同时强调以人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终实现城市和农村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统一。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区互动发展现状

(一)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在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上不统一

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在处理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关系时,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一种是重产业集聚轻城镇建设,把发展和加快工业促进产业集聚与推进城镇化隔离开来,这就会造成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状态。另一种是重视城镇建设而缺少核心产业的支撑,其结果是有“城镇”而无“市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人口、资源、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较差。

(二)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和城镇规划不科学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不能以“镇”论“镇”,对于小城镇应运用现代化理念来科学系统地规划。如果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其功能定位就不明确,最终结果就会导致城镇与城镇之间,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缺乏关联性。所以在城镇规划中,一是应该把中心镇、经济强镇、普通乡镇和中心村进行合理规划,梯度性、层级性相结合,否则就会导致城镇功能定位趋同,千“镇”一色,缺乏特色。二是要考虑产业规划和城镇规划的配套衔接。产业集群与城镇建设功能如果互补性差,就会造成城镇建设特色不明显、产业集群优势强、镇城形象不佳、品位不高等问题。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在服务、政策体系上不配套

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就要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就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消除传统的制度障碍,这就要求土地、资金、资源等要素配置和税收、信贷工作涉及土地流转、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相配套,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部门在这些方面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政策导向不明确。

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践经验

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由市场自由选择的,其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是良性互动、以点线面的加速度推进方式为特征的从乡村、集镇、小城市迈向大中城市的一种模式。1984年,义乌提出“兴市建县”的方针,放宽企业审批政策,掀起了义乌经商办厂的热潮。义乌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最明显特点,是以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的产业集聚效应的累积,及其扩散过程中城镇化的积极响应和反馈。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是以外来投资为驱动,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开发,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专业镇为载体的要素聚集及实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耦合联动。

江苏昆山经济开发区建设则是政府有规划的产业集聚举措,这种有组织的经济集聚活动不仅引起区域性经济密度的变化,而且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是在开发区内的土地开发规模大,进展速度快,能很快地产生吸引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来聚集的“洼地效应”;二是开发区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生产性服务行业,如交通、通信、金融服务等行业支持,因此,也就天然性地加强了城市与开发区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促使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而形成了团块状城市空间结构的新的生长点。这也是由政府部门规划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最明显例子。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区互动关系

首先,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是开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城镇化的发展与工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城镇化水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人在对1950-1970年约100个国家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做调查,得出城镇化的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表现S型上升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的发展速度高于城镇化,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机制;进入工业化中期之后,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当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城镇化发展速度才开始放慢,也就是说,当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城镇化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作用超过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发展则主要靠产业。产业集聚区是工业空间集中发展的平台,因此,建设产业集聚区可以引导产业向园区内集聚,产生集聚效应,引发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就可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从而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发展就会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产业集聚区是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空间载体。

其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经济生产要素和技术资源的空间集聚过程。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就在于通过人口的聚集来带动人才、科技资源、产业、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使资源的集约和节约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新型城镇化直接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新型城镇化还创造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环境上的外部经济效应,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服务工作上的完善。由此可见,在经济上实现集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点。新型城镇化的集聚发展,一方面可以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供了经济生产要素和技术资源。最重要的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等也会逐步完善和发展,这也为产业集聚区搭建了一个通向市场的桥梁。

再次,产业集聚区是人口集中的平台,产业集聚不仅仅是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同时也是人口的空间集中,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这就要求劳动者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准。而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最终实现城市和农村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统一,因此,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城镇的居民有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区互动发展策略

第一,加快农民市民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职业转变的基础上,解决进城农民的户籍、住房、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身份和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充分融入城市,真正转化为市民;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配套服务,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新城区的增长内核。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的必备条件,优化发展环境是一流产业集聚区的关键要素。一方面把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住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以电网、通信网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强化产业集聚区与区外设施的互通对接和共享。另一方面健全资产评估、物业管理等中介服务机构。

第二,要提高农民脱离农村的能力。大规模推动农民进城,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对城中村、城边村、产业聚集区涵盖的村和其他有产业支撑区域的村的城镇化改造力度,实现整村城镇化。同时也要探索推动一般农区单户居民向城镇迁徙的条件和机制。按照产业定位,整合规模较小的单位,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使同类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形成规模,做大做强。选择竞争力较强、能够形成规模优势和带动能力的产业作为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龙头企业。做好产业关联配套。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发展的要求,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配套和集聚能力,形成集中度高、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依托高新技术提升现有传统产业,同时积极吸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入驻,开发出稳定、持续、超强的竞争优势。

第三,以土地利益保障为核心,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导向,提高土地利用率。新型城镇化表现为人口、产业和设施在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和合理变化,必然发生土地功能和权利主体的改变。土地利用增效,维护农民土地利益,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是推动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积极引导高效益、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占地少的工业项目入驻集聚区。想尽办法增加土地供给。企业改建、扩建厂房,充分挖掘现有厂区土地的潜力。

第四,构筑创新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集聚区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产业集聚区依托现有基础和优势产业,建设重大科技设施,发展创业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中心等各种创新载体。二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体系。发挥财税等政策杠杆的导向作用,引导鼓励区内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三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大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解决集聚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条延伸。四是完善科技创新机制。鼓励兴办科技型企业,创办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培训基地;在研发经费、住房补贴、家属随迁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张洁云.城乡一体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左雯.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协调互动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

上一篇:大学生辞职调查下一篇:银行客户沙龙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