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复习

2024-08-14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复习(通用6篇)

篇1: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复习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考点1 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考点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②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考点3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原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的关 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③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考点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原因: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 ①培育“四有公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②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目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以“讲文明树立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C.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练习: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完成下题。

1.(2016·课标Ⅲ)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4·山东文综)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练模拟—明趋势]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公布,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回答4~5题。3.(2017·广东广州综合测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是因为()①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运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

③群众的喜好决定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17·广东广州综合测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计划,推动学校与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扶持中华文化基因校园传承工作。强调实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计划,旨在()①培养农村青少年的健全人格

②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

③涵养农村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④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艺术作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这告诉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①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

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持其特有的建筑风格

③注重城市气质与其物质载体协调发展

④优先开发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7·湖南岳阳模拟)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当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要对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应担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责任

④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2017·吉林一中月考)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身影在哪里?不能说这一百多年中国没有文化创造和积累,但与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相比,与同时期世界文化的蔚为大观相比,我们的分量确实还不够重。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我们应该()①在实践基础上创新,努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②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③恢复民族自信,全面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④作出正确选择,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开拓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7·西安第七十中学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对二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者是一致的,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

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相反相成③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唯一正确道路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9.(2017·泰州中学月考)《理解中国》丛书于2016年4月12日在英国图书博览会成功发布。丛书通过梳理及介绍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理解中国》丛书在英国成功发布()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展示了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表明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分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7·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近年来,许多综艺节目不仅热衷于引进版权、模式,就连节目组工作人员,甚至细到节目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都要原装引进,生怕一丁点的“土味”影响了“舶来品”的整体格调。这一现象警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①要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

②应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③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④要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7·咸阳一模)经济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土地、资金、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人类自身知识、智慧与创造力,为经济提供了可持续的无限增长潜力。全面提高人类自身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最重要的措施就是()A.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B.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 C.积极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D.大力发展现代大众传媒

12.(2017·临沂期末)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平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④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17·潍坊一中月考)在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科技创新成为一个热词,科技创新议题呈现井喷态势,成为论坛的一大亮点。人们之所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科技创新()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③是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2017·广州模拟)“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某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注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这一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该省()①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明 显改善

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与均等性

④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本省的支柱性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17·无锡一中月考)近年来,“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深切体会。“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城市为体、文化为魂”,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战略;“充电”“考本”“学习型”“知识型”,成为社会时尚。“三下乡”“村村通”“手拉手”“心连心”“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百县千乡文化工程”,进一步深入展开。好述情况表明()①文化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越来越起决定性作用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③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一家网站对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显示:36.7%的农民工用睡觉打发闲暇,31.4%的农民工无任何文化开支,25%的农民工业余生活是“闲聊”,四成农民工一本书都没有,六成农民工对文化生活不满。针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度匮乏和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国家应该()①着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③支持各种娱乐性综艺电视节目

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6·课标Ⅲ,39(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答案

1.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工匠精神”不是理论,也不是现实路径,排除①③。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2.D 考点定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系列举措,启示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D符合题意,故选D。A不准确,农村通俗文化不一定是腐朽文化,不应该一律抵制。B错,对于农村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排除C。

3.A 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应该考虑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而非喜好,③说法不科学。反映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应该是多种多样的,④说法错误。①②正确切题,故选A。

4.A 实施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计划,旨在使农村青少年受到艺术教育,培养农村青少年的健全人格,涵养农村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①③正确切题。②④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②④。故选A。

5.B 题干主要强调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保护传统建筑,留住文化基因,使城市气质与其物质载体相协调,①③符合题意。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保护文化遗产也不是保持其特有的建筑风格,②说法错误。优先开发文化遗产做法错误,排除④。6.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排除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不合题意。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③④正确切题,故选D。7.B 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文化在创新中得以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④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没有直接关系,②排除。对传统文化要“扬弃”,“全面继承和发扬”的说法错误,③排除。8.C ③④是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表述,入选。①错在“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上。②错误,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9.C 《理解中国》丛书在英国成功发布,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入选;丛书通过梳理及介绍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③入选;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排除;④错在“消除”上。

10.B ①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可选;②③是文化自觉的体现,与题意不符。

11.A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教育抓起,优先发展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质,A正确。其余三项对公民的素质有一定影响,但不如A重要。

12.B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甚至深远持久地影响人,②入选;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为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平台,说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③入选;优秀文化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①错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④错误。

13.B 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②不选。①③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符合题意。④是文学艺术的作用,不选。

14.A 材料说的是某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的举措,涉及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所以,①应选;②与题意不符;“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说明③可选;材料涉及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④排除。

15.D “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城市为体、文化为魂”,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战略,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故③符合题意,②排除。“充电”“考本”“三下乡”“村村通”等内容,体现了④。文化不起决定性作用,①错误。

16.A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其中,①②正确。③中“各种”说法错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没有直接关系,④错误。

17.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结合教材中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从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意义等方面列举理由即可。

篇2: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复习

编号:F19编写人:王清华 王德春审核:隋旭玲 使用时间:2013年12月8日

【重点知识记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目标提出的背景依据?(建设文化强国的原因)3.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及必要性)4.必由之路和文化强国的关系?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文化强国目标前进的关键是什么? 6.文化自觉含义?文化自信来源?两者表现?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根本任务?措施? 8.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整合提示】

(一)如何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②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③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典型例题】

材料一:山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3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材料二:山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山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山东特色、齐鲁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反馈练习】

1.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2.2012年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叫停某地方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原因在于其违规制作播出低俗娱乐节目而造成不良影响。这告诫我们()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②要发展经典、高雅的大众文化 ③应弘扬主旋律,培育文明风尚④必须克服文化市场的盲目性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站在文化发展角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据此回答3-4题。3.当前,我国之所以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包括()①我国的社会制度②继承各种传统历史文化的要求 ③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④我国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某市贯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作出具体规划。这一规划中可能提出的发展措施()

①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将文化发展作为本市工作的中心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6.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7.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档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

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2020年我国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

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5年。这是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体现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①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把握文 化发展规律、科学执政

③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教育 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1周年。51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这说明学习雷锋精神有利于 ①提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②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

③传承其凝固不变的道德内涵④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材料一:2012年6月25日《甘肃日报》报道,《在浙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查报告》表明,47.9%的被调查者没参与过社区文化活动,33.6%没参与过单位文化活动,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开支主要用于上网、手机,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喝酒吃饭、看电视、打牌和搓麻将。

材料二: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培训;希望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10分)

12、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而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我们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为什么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5:CBBDD6-10:CDCDC

11.[解析]解答第(1)问,可从“没参与过社区文化活动”、“没参与过单位文化活动”可知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满足。第(2)问,可结合材料一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开支主要用于上网、手机”和材料二的“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开展技能培训等角度展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得不到满足。(2分)

(2)①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2分)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文体、志愿服务活动等。(2分)

③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更多的文化场所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娱乐生活需求。(2分)

④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以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2分)

⑤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日益增长的学习成长需求,支持企业和社区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他们合理规划和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创造条件。(2分)

12(1)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这一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③有利于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之梦。(2)

①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就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为我们进行文化创造了浓厚实践基础,这都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从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材料一:《纲要》强调: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二:山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3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

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材料三:山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山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山东特色、齐鲁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课堂探究案答案: 第一问: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我国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④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逐步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二问: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篇3: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发表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集中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首次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 深刻蕴涵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鲜明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愿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必将成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文化强国的政治方略

早在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就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作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

2007年10月15日, 党的十七大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 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

2010年10月,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再次作出战略部署……

可以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所作出的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决策、方针和部署, 无不使我国文化创造活力前所未有地竞相迸发, 让民族文化创造源泉不可阻挡地充分涌流, 极大地满足了全国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极大地丰富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涨热情。

事实上, 正如全会指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革命战争年代,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高度重视文化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940年,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 多年以来, 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 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 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 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 而且有新文化。”他说, “一句话, 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这里, 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任务。这项任务提出8年之后, 我们迎来了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 也迎来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改革开放以后,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文化建设。1980年,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他还强调, “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 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这里,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成为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反复强调的指导改革开放的经典名言。党的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续高度重视。1996年,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 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 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同时, 我们必须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 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这里, 两个“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 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003年8月,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 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 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则是胡锦涛同志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做的一个崭新的结论。

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显著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强国的当代经验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全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一是抓住思想理论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抓住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主线, 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融入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 融入新闻宣传报道之中, 使之转化为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和全民族的自觉追求, 进一步夯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三是抓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 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 文艺各个门类异彩纷呈, 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抓住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和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五是抓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 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 从2003年确定北京等9个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到2006年3月又一次确定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 再到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改革全面推开, 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 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其中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应转制的419家地方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402家, 2412家地方发行单位全面完成转制, 29家地方电影制片厂已完成转制27家, 362家地方电影公司已完成转制327家, 460家地方电影院已完成转制411家, 需转制的57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已完成转制52家, 38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已完成转制32家, 2118家国有文艺院团中已完成转制590家, 3000多家地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完成转制595家。此外, 北京、江苏、安徽、陕西、河北等省市已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任务。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 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对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 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 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 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 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 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中央和地方先后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 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 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 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和基层倾斜, 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 占全国的26.6%, 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此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83万个服务点覆盖90%的行政村, “农家书屋”已建成近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数字化, 年放映达800万场。

整个“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地各部门把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作为工作重心之一, 现有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区”的口号并进行大胆实践, 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如果说, 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 我们的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的文化“大航母”相比只是一条“小舢板”, 甚至全部出版企业的出口产值抵不上一个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全部传媒产业的海外营销收益比不上一个默多克新闻集团、全部院团的出口演艺收入比不上加拿大的一个马戏团的话;那么, 自2009年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并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 经营性文化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并呈现“井喷”之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蓝皮书可知, 201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1.1万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到“十二五”期末, 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占有中国GDP的5%左右。2008-2010年, 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24.2%, 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广东已经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实现8000亿的产值将占GDP的比重达到8%。其中, 新闻出版业2010年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同比增长20%;日报年出版总量440亿份, 出版规模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年出版图书27.57万种, 总销售额1456亿元, 出版品种与销售总额位居世界第2位;印刷复制业总产值5746亿元, 位居世界第3位。再如, 影视业从2003年电影产量不到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从2000年电影票房不足10亿, 到2010年的100亿, 中国电影产业的票房从此进入“百亿时代”。又如, 全国26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分别在A股市场和H股市场成功上市, 仅2010年就实现融资额104亿元。除了传统的文化产业如火如荼, 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兴业态的文化企业正方兴未艾。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也赋予文化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2010年,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达到349亿元, 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23.7亿元, 比上年增长26.3%。国产网游产品不但在国内站稳了脚跟, 赢得了近70%的市场份额, 还出口美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出口规模比2009年增长116%。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 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还将迅速崛起, 文化产业的领域还将不断延伸, 文化产业的奇迹还将应运诞生!目前三网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国家专门成立了三网融合协调小组, 并且确定了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试点方案及12个试点城市。毫无疑问, 这些文化产业的新业态, 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文化和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中是天然的合作者, 不仅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而且会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 势必形成新的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同样, 当文化创意融入传统产业即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 既可让传统产业涅槃再生, 也可让中国制造和加工业重放光彩。有专家称, 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已初步确立, 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需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提升。一旦植入民族文化之“基因”, 就会大幅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必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新的途径、新的领域和新的境界。还有,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 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 在演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印刷复制等领域, 已基本实现对国内非公有资本全方位全过程开放。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现有民营出版物连锁经营企业8家, 民营出版物发行企业11万个, 民营电视节目制作企业2800余家, 民营电影制片发行公司近400家, 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近7000家, 可以预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将产生更为充沛的动力、更为涌动的活力、更为强劲的生命力。我们完全可以算这样一笔账: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200美元, 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 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将刺激文化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按国际经验测算, 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可达4万亿元, 但实际消费不足1万亿元。这就是说, 富集的文化消费潜力有待挖掘, 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拓展, 空前的文化发展繁荣有待进一步推动。

整个“十一五”时期, 从中央的战略部署到地方的独特创造, 从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到农民在家门口享受电影大餐, 从眼花缭乱的旅游文化节到热闹非凡的周末大舞台, 从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嵩山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到陕西临潼的“长恨歌”, 从北京的“功夫传奇”到上海的“时空之旅”, 从杨丽萍的《云南映象》等众多经典艺术远赴海外演出大受追捧到350多所孔子学院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落户遍起青睐,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缓缓流动的“中国水墨”到巴黎埃菲尔铁塔飘逸的“中国红”, 中国的“文化航母”已经起航, 中国的“文化之旅”开始出征, 中华文化正以更加自觉、更加自信、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

就我区整个“十一五”时期文化建设而言,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十一五”前便及时作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决策, 把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 相继提出“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文化建设任务, 开创性地加强草原文化研究, 努力加大文化财政投入, 持续加速文化基础建设,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事业和草原文化产业,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从而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从起步就走上又好又快的创新与发展之路。由于目标明确、理论创新、政策对路、措施有力, 内蒙古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区特点的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的文化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文化基础设施普遍建立, 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文化产业茁壮成长, 文化市场渐趋繁荣, 文化精品、文化品牌和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在过去的5年中, 不仅民族文化事业充满无限生机, 譬如陆续建成以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内蒙古体育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文化展示、文化服务、文化交流和文化经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地标, 精心打造出以成吉思汗、王昭君为代表的民族历史题材、以乌兰夫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民族民俗题材、以内蒙古人民收养南方3000孤儿为代表的民族团结题材等一大批颇有影响的草原文化艺术品牌, 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30多个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观光旅游等形式多样又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和艺术节, 成功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以及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2012年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 等等, 呈现出自治区成立以来堪称大发展大繁荣的可喜景象;而且草原文化产业蒸蒸日上, 譬如全区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文博会展业和民族工艺业已经成为其中的重点门类和主导产业群, 与后来逐渐兴起的广告和文化信息服务、文化艺术培训、文化工艺品生产销售等行业共同构成生产、传输和销售一体化的完整产业体系, 涌现出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等一大批大型文化企业, 同时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业已成为推动内蒙古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新的增长极, 增加值现已超过百亿元, 年增长率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 达28%;预计“十二五”期末, 增加值将达到1000亿元, 将占GDP的4%左右。事实证明, 内蒙古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发展与保护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实现了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总体目标的历史性跨越。

文化强国的高度自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已成潮流。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认为, 我们正面临一个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兴国之魂, 反映了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高度自觉。自觉之一, 是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及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自觉之二, 是充分认识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自觉之三, 是充分认识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 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 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 牢牢掌握思想文化领域国际斗争主动权, 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自觉之四, 是充分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我国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不相适应, 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 必须把文化改革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硬道理, 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行动, 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和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除了“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和“三个关系”之外, 还可以分别概括为“十个不够”:即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一些职能部门对导向把握和舆论监督不够, 一些相关领域对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遏制不够, 一些社会成员对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重视不够, 以及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力作还不够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城乡、区域之间文化发展不够平衡, 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文化技术人才队伍不够壮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不够, 等等。而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则可以概括为“十个亟待加强”, 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亟待加强, 文化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亟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建设互联网和互联网管理亟待加强、文化产业体系建构和主导产业群形成亟待加强、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创造元素亟待加强、文化艺术批评亟待加强、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力度亟待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亟待加强。所以, 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抓紧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篇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现实要求,更是时代主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和创新,人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认识不断深化。要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个深入全面的理解,必须准确把握“文化强国”的本质内涵。

文化强国的内涵有三点。一是文化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占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不仅在经济和军事等实力上过硬,而且文化实力也较强。二是文化对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更加重要,文化可以兴国和强国。三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主体是人民,要充分发动人民。四是建设文化强国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从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层面。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文化强国的概念之上,还提出了鲜明的指导思想,这就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本质内涵有了更为准确的界定。

二、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文化与政治经济有着密切联系。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统一,共同发展,文化更加具有经济价值,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政治更是不可分割,文化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竞争的重要形式,只有通过文化市场才能保持政治优势,增强国家政治影响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则是动力和支撑。

(二)解决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突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人才储备不足,且缺乏高素质的文化创意和管理人才;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人才分布以及供给矛盾尖锐。一些地方政府在文化建设中问题突出,文化建设形式化、政绩化严重。而上述问题的合理解决,必须始终立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一个健康的社会,包括较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较为健康的精神文明。没有文化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同物质文化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社会思想的主流,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事实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先进成分以及人类文明成果而发展起来,深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属性。

(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才能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使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互促進相互发展,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发展适应物质文明的发展要求,物质文明的发展也要满足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

(三)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一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使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全民族文化发展和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高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换保障。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体系,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社会主义文化熏陶下享受到文化的成果和乐趣。三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全方面的文化需求,切实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参考文献:

[1]任洁.软实习硬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1)

[2]陈晋.如何建设文化强国[J].学习月刊,2012(2)

篇5: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复习

5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梳理与巩固精练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依据)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特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

(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什么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5、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决定因素:

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的唯一正确道路,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6.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知识整合)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2)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城阳三中2014高三文化生活复习导学编辑:于可岱2013.12.2

5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梳理与巩固精练

(5)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科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7、知识联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8、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含义、来源与表现)

9、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条件?

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科学指导理论、宝贵资源、深厚实践基础

10、怎样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表现可转化为要求:

(2)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强国、文明发展道路的关系)

(2)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对各项事业的重要性)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中特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培育„„文明风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文明风尚,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篇6: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复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深圳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一直先行先试,探索出了国有文化资产监管的“深圳模式”。通过“效益集团”围绕“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加强管理运营。“深圳模式”说明()A.文化发展要满足大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B.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经济效益最优化 C.文化体制改革可以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文化发展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解析】选D。解答本题要读懂题干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化”的原则,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B、C两项表述错误。

2.2014年8月,海南省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改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A.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C.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选C。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这一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C项正确,A、B、D与“关键”要求不符。【知识拓展】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并不等于把“事业”都变成“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3.(2014·济南模拟)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从文化角度看,这项主题活动()A.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B.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时代精神 ④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①④正确;②③材料未体现,选D。

7.(2015·长春模拟)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启示我们艺术创作()A.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B.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C.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济文化发展

D.要以满足人们文化需求作为检验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

【解析】选A。材料强调文艺要在思想上、艺术上成功,同时也要在市场上成功,因而答案为A。B、C与材料无关,D表述错误,检验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是社会实践。

8.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实现文化复兴,没有文化的复兴,就没有中国梦。实现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是()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D.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解析】选B。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且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此选B;A项是指导思想,C项是具体做法,D项是目标,均不符合“道路”要求。

9.山东省17市共同承办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办艺术节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了“全民参与、文化共享”。“全民参与、文化共享”()①能够使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是现代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2014·四川文综)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解析】阅读材料,依据分号划分层次,抓住五项具体措施的关键信息,分别对应文化生活的知识点:措施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措施二——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措施三——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措施四——发展文化产业;措施五——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作用。

答案:(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3)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4)依靠人民群众,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14.(26分)(2015·扬州模拟)材料一 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嫦娥”工程是我国在发展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之后,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它对引领中国科技和文化不断创新、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材料二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植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上一篇:高中班主任评语100下一篇:电阻定律优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