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2024-08-17

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精选11篇)

篇1: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08级音乐表演班毕业专场音乐会方案

尊敬的艺术学院领导:

按照艺术学院关于举行08级音乐表演毕业音乐会的通知精神,我们08级音乐表演专业1、2班的同学积极行动起来,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目前节目均已成型,我们初定于12月4日周日进行节目联排和彩排,12月5日晚7:30正式演出。附节目单如下:

1:大合唱《青春舞曲》

表演:08级音乐表演1、2班全体同学

指挥:周晓露 2:舞蹈:《欢聚一堂》

表演 : 罗琼、帅婷等

2.男声独唱:《老师 》 表演:高哲

3.小提琴协奏曲:《一步之遥 》 表演: 黄乔华、万珂、葛从文等

4、歌曲串烧:《梦女孩 》 表演:王雅静、郑雯雯等

5、双钢琴:《黄河船夫曲 》 表演: 王嫣婷、冯恒

6、原创歌曲:《浮游》

表演:黄乔华

7、萨克斯独奏:

表演:蒋剑

8、歌曲:《饮酒歌 》 表演:潘敏、项立坤等 9:戏曲联唱

表演:陈冰、纪智旺、陈泳铭、杨星星等 10:舞台剧:《白雪公主》 表演:侯昊、孙美玲、李婷等

11、歌曲:《放心去飞 》

表演:罗欢、董得辉、蒋剑、万东辉

12、大型歌舞:《梦想起航》

伴奏:王嫣婷

表演:陈玉安、李静芳 伴舞:侯永珂、夏雪等 谢幕

附演出经费预算:

1.背景幕布1000元 2.横幅200元

3.节目单及请帖300元 4.宣传海报200元 5.

服装500元 6.化妆、道具200元 7.摄影、摄像300元 8:三角钢琴搬运 500元 共计:3200元

由于班级财力有限,希望艺术学院能够鼎力支持,迅速下拨专项资金,不胜感谢。

08级音乐表演1、2班全体同学

2011-11-28

篇2: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杯盘碗盏,觥筹交错,祝酒词在你耳边回响,“一路顺风”,“经常联系”,“有事通知一声”……酒杯撞击酒杯,“啪啪”的声响像是在演奏一首钢琴曲……

回到寝室,推开门,你惊呆了,室友全等着你,啤酒开好了,“给!”啤酒递到你手里,一切尽在不言中,“咕咚咕咚” 一饮而尽……

邮箱里收到一封信,八百多字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她就在一旁,轻声对你说“谢谢你给我的.幸福和感动……”噢,这是多么婉转动听的歌声,顿时回忆占据了你的脑海,四年,是的,四年……

决定回一封信,一千来字,几乎是一气呵成,你敲着键盘,“噼里啪啦”的按键声像是动听又忧伤的音符……

“一起把书卖了吧?”哦,是的,该卖了。你和室友一起把书抬下去,当成废纸,4角一斤。“卖来的钱怎么花?”“呵呵,这还用说……”

“陪我去买车票吧?”“好!”……“什么时候的车?”“明天下午2点……”“嗯,我送你……”“嗯……”

“这个给你!”是一幅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谢谢!”“留着啊,以后就值钱了!”“恩恩,哈哈!”“你送我啥呢?”……

篇3: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为了寻找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 有效地引导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端正他们的就业观念, 更好地为高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我以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对就业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调研, 以期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新思路和切入点。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以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已毕业的2009届和2010届学生为例, 毕业学生共计118人, 其中男生17人, 女生101人。以下为毕业生基本统计资料。

从表一可以看出, 我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比较稳定, 但签约率呈下降趋势, 这基本上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以及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相吻合。前些年, 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绝大多数从事教师职业, 并且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高校就业。而近两年, 本科学历毕业生已经基本上进不了高校就业, 甚至进入中小学校就业都比较难。这也充分说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也要求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趋于理性与现实。

表二表明, 我院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被迫做出更多的分流, 专业对口的职业选择比例在下降, 不能进入教师行业的学生比例在上升。具体而言, 116名毕业生的总就业率是92.24%, 其中12.93%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幼儿教育工作, 18.10%从事各种音乐、舞蹈培训工作, 6.9%选择继续学习来缓解就业压力, 16.38%进入企事业单位, 23.28%选择自主创业, 14.66%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 (如大学生村官、公务员、社会工作者等) , 从统计结果看,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向社会培养合格师资的职能已经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表三是对我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统计。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离职、薪资方面。工作与专业对口的比率越高, 体现出专业培养帮助毕业生得到的市场价值实现越高;离职率低, 稳定性较强, 反映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匹配度较高, 说明毕业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用人单位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薪资的高低, 也反映出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在市场价值中的高低。表中显示, 我院的专业对口率呈平稳发展趋势, 近两年平均专业对口率为71.53%, 与74%的省音乐教育专业对口率较为接近, 这也表明我院实施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虽然略有成效, 但我注意到我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长期存在“重专业训练, 轻理论学习”的观念, 并且在说课、试讲能力和面试技巧方面存在不足, 这也是专业对口率平稳不走高的原因所在。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解析

社会舆论将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音乐类专业扩招政策降低了大学的门槛。尤其是音乐教育专业填报的“高烧不退”, 虽然增加了全民教育普及率, 提高了人民综合素质, 但在发烫的“艺考热”背后, 严重的就业难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客观来说,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总量的阶段性猛增, 的确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自然增长形成了一定冲击, 总量性的矛盾有所表现, 但这并非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根源。我认为, 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学校乃至大学生自身的结构性矛盾, 主要体现于以下三点。

(一) 扩大招生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国普通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 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提高, 很多父母都鼓励孩子学习音乐, 使得学习音乐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技能要求又比专业音乐院校稍低, 且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教师工作, 社会地位和薪资高, 所以很多考生在报考学校时都会选择音乐教育专业。

一边是轰轰烈烈的扩招, 一边是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对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说, 就业门路狭窄是大家一致的观点,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不受重视, 音乐老师趋于饱和的现状使毕业生们忧心忡忡。在目前应试教育气息浓郁的氛围中,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块鸡肋, 除少数重点中小学比较重视音乐教育外, 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只是做做样子, 一个学校有个两三名音乐老师足以应付全校的音乐课。在这种大气候下学校提供招聘音乐老师的机会就少之又少了。

(二)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 是与高校培养符合中小学校音乐教育需求的合格师资这一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然而, 目前高校教育体制僵化、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高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能力培养, 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 教学技能不足, 仅仅会一两项音乐表演技能, 与中小学校音乐教育需求严重脱节, 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三) 毕业生择业设想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

目前导致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家长和毕业生对就业岗位期望值太高, 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难、择业难”的局面。许多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便开始培养其艺术素养, 买器材、请老师, 参加各类等级考试, 投入比一般学生要大, 从初中、高中到大学毕业, 可以说, 音乐生除了学校正常科目的学习外, 学生和家长在时间和金钱上都付出了更多。所以, 在找个专业对口单位很难的情况下, “有业不就”的现象就较突出了。

三、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一) 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在当前这种就业困境大环境下, 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拥有知己知彼的能力和正确择业的观念。所谓“知己知彼”指的是正确分析自身的能力, 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格局。绝大部分毕业生一方面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使得用人单位连连感慨毕业生普遍眼高手低, 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对本专业对口或可挂钩的行业、单位、团队的总体状况、战略发展、行业前景、优劣势比较等缺乏较为宏观、全面的了解, 往往只看重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前要引导他们明确目标, 平和心态,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就业遇到困难时要能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 摆正心态。另外, 毕业生应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念, 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值, 只要是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 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 只要是能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地方都可以尝试考虑。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开阔就业视野, “先就业, 后择业”。一些“非学校不进, 非教师不当”、“只考公办学校, 不进民办学校”的陈旧观念只会让自己陷入就业迷局, 错失良机。

(二) 加强自身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时, 能力普遍较弱。因为中小学校要求毕业生具有“一专多能”的特质, 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音乐教学上比非师范院校的学生要优秀, 但是在钢琴、声乐、小器乐等表演, 以及组建学校管乐团、合唱团等方面, 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要比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逊色许多。

为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必须教育学生摒弃专业上的“主项”意识,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使之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精通一种音乐技巧, 掌握多种音乐技能, 并且拥有既能上讲台又能上舞台的综合素质。

(三) 改革学校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专业音乐院校模式, 开设的专业课程有钢琴、声乐、器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和声、音乐史、曲式分析等, 其中钢琴和声乐占了绝对比重, 而其他课程教学时间较短, 这就使得学生只是“一专”, 即专长钢琴、声乐或器乐, 许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 由于在校的专业学习太专一, 无法胜任中小学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使得毕业生能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出“新”, 开设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专业, 要适当打破专业界限实现“通才”教育, 培养出符合市场标准、顺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 强化就业导向作用

随着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 高校也开始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但目前的就业教育方式相对单一、教条化, 普遍把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理解为毕业前进行的就业指导, 认为是短期培训, 无须进行系统化学习和培养。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通常就是就业讲座而已。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宣传和求职择业的方法技巧指导等功能。高校应建立和培养一支既懂业务、又热心为毕业生服务的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互补性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加大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力度, 完善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体系, 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从而提高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 帮助毕业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摘要:在当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 就业现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从社会、学校和毕业生自身等多方面入手, 采取综合措施。

篇4:天津师大毕业生音乐会求新

上半场二人各自演唱了中外歌曲和歌剧咏叹调;进入下半场的演出,也是本场音乐会的高潮——中外歌剧片段和地方民歌对唱,在同届毕业生李世桐、杜军的配合下,表演了中国歌剧《白毛女》《原野》;外国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晋中地区左权县民歌对唱等形式多样的演出。这种形式的演出,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尚属首次。

这台音乐会的创意者和指导老师是他们二人的专业教师张淑珍副教授。

篇5:音乐之声范文

文学院汉语言07级3班:徐明学号:07016110

故事讲述了热爱音乐的修女玛丽娅在退役海军上校范普森家中做家庭教师的故事。善良的心灵和美妙的音乐帮助玛利亚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进而改变了冯范普森家中严肃冷酷的气氛,并因此打动了范普森,与他终成眷属。最后,当德国占领奥地利后,上校一家又凭借参加音乐节的机会逃离了纳粹的控制。作为音乐剧的《音乐之声》,音乐自然是这部剧的亮点。

电影开始部分,便是女主人公一首深情的《音乐之声》,身后是秀丽辽阔的阿尔卑斯山的自然风光,与恢宏壮丽的交响乐效果融为一体,生动地向观众展示了主人公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而修道院里,其它修女正在议论令他们哭笑不得的“玛利亚”。她们的对话亦采取了演唱的方式,使整个场景看上去轻松、活泼而生动。既描绘了剧情也调动了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兴趣。

歌曲《哆唻咪》。这首歌曲是由“1 2 3 4 5 6 7”等最简单的音符组成,与词的结合几乎是一字一音。乐曲非常简单且容易上口。它与电影中流动的画面相结合,为人们展开了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图卷。关于这首歌曲,就影片的内容来看,因为玛利亚要教的是从没有学过音乐的孩子们,所以音乐必须简单易懂;然而就整部电影音乐的风格来看,这首歌曲则显示出这部电影音乐通俗性的特点。《孤独的牧羊人》,乐曲欢快活泼、热情幽默。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提线木偶戏的配乐,然而结合剧情内容,我们会发现这首歌曲以它热烈欢快的气氛衬托出上校一家精彩愉快而又祥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反衬出玛利亚带给这个家庭的精彩生活,为两人的最后结合埋下伏笔。

篇6:音乐治疗处方范文

1.疲劳——《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维伐尔地的套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大海》、海顿的组曲《水上音乐》、《十五的月亮》、京剧《八月十五月光明》等。

2.失眠——《平湖秋月》、《烛影摇红》、孟德尔颂的《仲夏夜之梦》、莫札特的《催眠曲》、德布西《钢琴前奏曲》、《二泉映月》,《银河会》、《军港之夜》、《春思》、《宝贝》,莫扎特《催眠曲》、德彪西《梦》。

3.躁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鞑靼人的舞蹈》、《幽兰》、《塞上曲》、《空中鸟语》、《仙女牧羊》。

4.心绪不定——《春江花月夜》、贝多芬的《第八交响乐》、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塞上曲》、《平沙落雁》、《仙女牧羊》、《小桃红》、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

5.精神忧郁——《三六》、《步步高》、西贝柳斯的《芬兰颂》、莫札特的《第四十交响曲B小调》、盖希文《蓝色狂想曲》组曲、德布西的管弦乐组曲《海》、《黄莺吟》、《百鸟行》、现代京剧《蝶恋花》、《喜洋洋》、《江南好》、《春风得意》、《春天来了》、《啊,莫愁》、西柳贝斯的《悲怆圆舞曲》、莫扎特《 D小调第十四交响曲》。

6.神经衰弱——《喜洋洋》、《瑶族舞曲》、海顿的《G大调三重奏》。

7.食欲不佳——《欢乐舞曲》、《花好月圆》、《嬉游曲》、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穆素尔斯基的钢琴曲《图画展览会》、巴赫的音乐作品。

8.纾缓压力:艾尔加《威风凛凛》、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

9.振奋精神: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博克里尼的大提琴《A大调查第六奏鸣曲》、《娱乐升平》、《步步高》、《狂欢》、《金蛇狂舞曲》。

10.缓解悲伤:柴可夫斯基的第六号交响曲《悲怆》、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命运》。

11.对老年人具有康复作用的歌曲:可选择《浏阳河》、《茉莉花》、《八月桂花遍地开》、《南泥湾》、《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二泉映月》等。

12.通大便:莫扎特《小步舞曲》、肖邦《马祖卡舞曲》。

13.降血压:《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苏行》、《江南好》、小提琴协秦曲。

当你身体不适后,不妨试试上述音乐“处方”,绝对没有副作用。

篇7:音乐系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音乐的作文:音乐让我沉醉

我,一点音乐细胞都没有,但我喜欢听音乐。在我看来,听音乐是很放松的事,戴上耳机的那时,繁杂的世界与我无关,我只活在音乐中,音乐让我沉醉。

我不随韩流,但我会听一些韩国组合的歌,像Bigbang、f(x)的歌是我经常有听的,听起来酷酷的,带来快感,很有活力;有时也会去搜搞怪、搞笑的歌曲或是“神曲”来听,随音乐乱舞、哼唱,感觉超棒超开心;下雨天,待在家里,很应景地翻出一些伤感、忧愁、缓慢的歌、轻音乐,缩在一个角落,装深沉;在手机上看视频,听到喜欢的背景音乐会想方设法地找出来听,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受„„

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学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每天与拼搏作业的同时,我不忘时常放起音乐来放松自己。虽然妈妈不同意,认为这样会分心,但我把音量压到最低,悄悄地乐着。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在写作业时适当地放一些音乐也未必都是坏处,有时也可提升效率,这让我更加有勇气在写作业时听音乐。我认为在写作业时,神经一直紧绷着也太累了,听听音乐,调节一下,算是忙中偷乐、自娱自乐吧。

平时一个人在家时,我一定会把音乐开到最响,自嗨一下,有没有吵到邻居也不管了,也许有点疯,但这应该算解放天性;我是一个很怕孤独的人,更不用说单独行动或做事,但戴上耳机听到音乐好像就不那么无聊了,感觉一个人独处也是很潇洒的,有时跟着音乐节拍走路也超有趣,自得其乐。

我知道长时间戴耳机对耳朵不好,但我仍喜欢,听音乐也许会占据我很多时间,但我仍坚持。对我来说,出行其他东西都无所谓,但必带音乐与耳机,如果没有这两样,行程就没什么乐趣,而我就像失去魂魄,没有音乐相伴的灵魂是多么孤独啊!

篇8:对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本科设计,毕业论文,音乐会

毕业设计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总结,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所学,提高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有效训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检验。完成好毕业设计,事实上就是完成一次专业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飞跃。

音乐学是一门侧重实践与舞台表演的专业,需要演唱、演奏者对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从而大胆演绎出来以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基于学科更加注重舞台表演和社会实践这一特点,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采用独唱音乐会、独奏音乐会、作品音乐会、舞蹈专场表演等等形式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还可以全方位的表现音乐专业的特色。也能更好地结合专业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保山学院为例,音乐学专业学生在四年学习中,后两年的专业方向各有不同,有理论作曲、声乐、键盘(钢琴、手风琴)、民乐(琵琶、古筝)、舞蹈等。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专业方向,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毕业设计思路。

一、毕业论文写作思考

从近几年的毕业论文开题及答辩来看,大部分同学的写作基础较差,从论文的题目、框架开始,更多的同学依赖论文指导教师。自己提不出见解,更不清楚究竟要写什么。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更多采用的都是网络拼凑、资料的照搬等等,没有起到论文撰写的实际作用,很难达到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另一方面,音乐专业学生从进校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始终围绕音乐专业的特点,融入大量的实践实训类课程,学生的学习侧重点本身就在专业学习和舞台实践上。对于文化学习,写作能力的培养尤为欠缺。基于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音乐学专业毕业生本科毕业设计选择毕业论文写作的同学可以占少数,侧重于理论方向和理论功底、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上也应该选择科研能力较强的老师担任。在选题方面,更多应该结合地方特色以及专业学习的体会和感悟等等,题目不大、一目了然,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表达流畅足以。

二、毕业音乐会设计思考

以保山学院为例,音乐学专业从2010年招生,至今毕业了三届本科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改革,我们才刚刚开始并在不断完善。从以往的毕业生论文写作能力不难看出,未来本科毕业设计需要大胆革新。结合音乐专业的特点,凸显专业特色,也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毕业音乐会将成为一项改革的重点内容。

(一)音乐会的目的和意义

音乐会的举办是对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一次总结,一次反馈。也对音乐会的中演唱、演奏、策划、人员调度、现场进度控制以及舞台临场发挥等方面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历练和提升。同时也为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设定了形象化的学习目标,专业努力方向,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也为后来者们提供一个参考模式和依据。

(二)音乐会策划

一场音乐会的准备工作,从大三甚至更早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音乐会的策划无疑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以声乐方向为例,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学生的演唱能力、表演能力、作品风格把握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挑选曲目、拟定音乐会名称、时间地点、经费计划、宣传手段等等的确定,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音乐会的准备也极大的锻炼了同学的实际动手能力、协调能力。比如一份节目单的制作,从设计到排版,都锻炼了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

(三)曲目设计思路

从曲目的选择、设计与思考着手,要完成一场成功的音乐会,曲目设计是核心内容,从曲目的创作时代、创作背景、演唱、演奏风格进行了解分析,比如中国声乐作品,要考虑是近代艺术歌曲、古诗词、改遍民歌、创作歌曲还是歌剧选段。曲目安排的顺序也颇为讲究,是选择节奏明快、热烈,旋律欢快的曲子,还是抒情悠扬、甜美宁静的,这些都要综合考量。作品的安排需要经过长期反复斟酌而定,其中任何一首作品,任何一个出场顺序的背后都要有缜密的思考。

(四)曲目分析

众所周知,要演唱、演奏好一首曲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技能、技巧,除此之外,需要对曲目的创作背景、歌词内涵、旋律特征等细节方面进行详细的作品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作品,对每首作品的练习感受以及对乐曲内涵的诠释,是真正决定着一场音乐会质量的关键所在。正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音乐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一场音乐会,他所涵盖的内容如此丰富,所有这一切,足以表现一位歌唱者、演奏者、舞蹈者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音乐学专业的特殊性,舞台实践、社会实践等的历练尤为重要,本科毕业最终成果的展示,可以有多方面的选择。选择依据便是“扬学生所长,而避其短”。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专业老师给予指导,采用毕业论文写作、音乐会等任何方式,只要能很好的展现学生四年的学习能力、专业功底,就是一份优秀的本科毕业设计,就能为四年的大学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篇9:音乐院校毕业生就业艰难为哪般?

今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虽然还没有统计出来,但看看去年的数据也可略知一二。截至去年8月,2009年的全国平均就业率为68%,而艺术院校的就业率仅为18.4%。

北京

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段老师透露,2008、2009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均是自主灵活就业。表演类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剧院团、学校、少年宫、活动中心等,音教系学生以考研、出国留学为主,就业者多偏向学校、琴行,少数进入文艺团体或选择自主创业。

武汉

“只有10%的学生能跻身专业院团,这看似残酷的现实却早就被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坦然接受。30年前,全国音乐类院校只有9所,现在有1400所;我就读武音时全校学生400人,现在有5000多人。”武汉音乐学院民乐系党委书记坦言。

云南

云南人力资源中心资料显示,2007至2009年的云南艺术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的仅为12%。

学的高雅 做的低廉

一般说来,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音乐表演类(包括演唱类、器乐演奏两种主要形式)、音乐教育类(分为钢琴方向、声乐方向和综合方向)、作曲与指挥类、音乐学类和艺术管理类。音乐表演类的毕业生主要倾向于报考专业音乐表演及演奏团体;音乐教育类毕业生则主要倾向于学校音乐教育方向;作曲与指挥、音乐学类理论性较强,因此最理想的发展方向是专业的理论研究领域;而艺术管理类属于新兴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主要方向为剧院团经营管理及文化产业类的经营管理等。然而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并不是一种完全理想化状态,以上所谓“主流”方向也演变成了“非主流”。

表演类毕业生中声歌专业和钢琴专业比较好就业。声歌类专业分为民族声乐和美声两种,像国家大剧院、警官合唱团等每年都有需求。近几年钢琴在我国大量普及,不论小孩还是成年人,都兴致勃勃的投入到学琴大潮中,“钢琴家教”队伍也迎合市场不断壮大,许多钢琴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已经从事钢琴家教的工作,且收入可观,以每节课的课时费在150元左右计算,一个月至少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是基于稳定的考虑找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工作”,钢琴系同样面临着困境。

其他器乐表演类毕业生则只能哀叹自己“入错行”了。这些学生4年来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器乐演奏的学习上,对他们而言,最对口的就是考进专业演奏团体,然而如今各大专业性演奏团体基本饱和,根本无法容纳一年又一年的毕业生。因此,这些毕业生在考团就业道路行不通后,只能变成北漂一族,去酒店、商业演出、婚礼等活动中跑场赚钱。而且,如今学民乐、管弦乐的人并不多,这些毕业生从事的家教工作也收入微薄。有的只能干脆转行与进城务工人员抢饭碗。有位学生某次与武汉音乐学院的同学说起就业情况,武汉的同学说:“男生不知道,女生都就业了,都去私企做前台招待了”。

音乐教育类毕业生也不轻松。毕业生越来越多,应聘的学校用人标准也水涨船高,研究生文凭、北京户口等硬性标准,硬是把大部分音教类毕业生卡在了门外。招聘条件不苛刻的又大都是周边的区县乡镇学校,去那里就业又令名校毕业生们心有不甘。

作曲与指挥及音乐学类的大多数毕业生最希望从事的工作是大学教师,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必须选择考研、出国等途径继续深造。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因为有一技之长,平时帮人写个曲子或评论、配个和声,好些的能在唱片公司、报社、电台、电视台谋个职位。

艺术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学科,课程设置兼顾基础性和实践性,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立的学科。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进入剧院团体从事管理、策划工作,也有一部分进入娱乐产业从事相关的策划工作等。这一专业属于交叉学科,因此专业壁垒相对较低、择业面较广。

合理合法“潜规则”

每年音乐学院中人数最多的就是表演类专业,可表演乐团又有多少需求?在艺招之前,供需双方实际上并不沟通,形成学校闭着眼睛招,学生削尖了脑袋考的盲点。一位音乐学院二胡专业毕业生介绍,自他2006年入学时,毕业的学长就已经考团无门了。我国大部分民族乐团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演奏员大多都是年轻人,而半个世纪过去了,老人们空出来的位置早在本世纪初就被填满。乐团中演奏人员长期排练形成的默契和乐团自身的规模使得乐团极少进行人员变动。像二胡这种乐团需求量最大的乐器近几年进团的机会也渺茫,而像唢呐这类冷门乐器更是就业无望。这样缓慢的人才代谢周期和倾向稳定的思维模式为近15年内的毕业生造成了难以突破的就业屏障。

这位毕业生还透露,这一屏障并非一视同仁,现在乐团也有所谓的“潜规则”。他讲了一个很有对比性的故事:某乐团招聘,他们器乐系差不多组团报考,结果初试就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几个“漏网之鱼”侥幸钻进了复试环节,最后也都“泥牛入海”。然而班里有个“无声”得连报名表都没填的同学最后却高调进团。他不得不感叹,实力到底是个啥?然而就算是托关系,花N万元迎合了这样的规则,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每月800元钱的最低工资和一纸没有任何福利保障的聘用合同。当记者询问是否考虑其他城市时,这位毕业生更是百般无奈,他说,前段时间大连某乐团来招聘,问过之后发现待遇同样不高,而且他了解过大连的二胡家教行情,课时费不到北京的1/2且学习二胡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学校、学生 应双向适应市场

如今音乐院校持续培养着“专才”,然而市场对“专才”已经消化不良了,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许多毕业生也希望多学点像作曲、即兴伴奏等非常实用的学科,可学校都将其归为专业必修课,以本系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度为标准,外系旁听生只能知难而退。学校开设的类似选修课又太过基础,学生收获并不大。有位学习民乐的学生不得不在音乐学院里自己花钱请老师学习作曲。此外,不是每一个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都能成长为著名演奏家,大部分学生毕业时也只能成为一个技术较好的演奏者。而音乐学院又不允许学生转专业和副修双学位,这对于那些天赋一般、前景渺茫的学生来说,4年的大学时间就显得有些浪费了。市场千变万化,而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却从上世纪延续到现在。

除此之外,音乐院校毕业生不像普通高校是应聘时的“万金油”,由于专业性太强很难找到有效的招聘信息。就拿就业相对比较广的艺术管理系来说,有位同学网上投了简历,到了面试公司才发现对方招聘的是电视节目推销员,造成误会的源头只因招聘广告上有“媒体”二字。还有许多同学查到的唱片公司招聘,其实只是签艺人拿提成的传销性质皮包公司。

其次,毕业生的心态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除了需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向基层单位外,毕业生更应提前培养就业意识。很多毕业生就业思路很窄,只盯着本专业而忽略了许多潜在的就业选择。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往往也过高、择业观不正确,宁愿北漂也不愿去基层、地方就业。2008年,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编制内留京率本科生为9.1%,研究生为75.0%,整体毕业生为16.21%。声歌系本科生编制内留京率为44.7%。负责人段老师介绍说,根据有关精神,北京城八区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很难留京。音乐学院毕业生求职时不妨把眼界放得开阔些,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二线城市也许更易找到位置。

董艳艳

篇10:小学音乐培训心得范文

作者:彭 艳 时间:2012-08-03 14:20:21 这次音乐暑期培训学习,让我颇有感触.,在经过了培训学习后,自己逐步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践与学习,深刻地感受到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带来了课堂新气象。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二、全面贯彻精神,改革课堂教与学

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真正地“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1.开放座位。

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单调刻板,只能让学生感到纪律的约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活动与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为了让学生在每堂课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唤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半圆形、方形、台阶形等座位模式,有时因活动需要,干脆移开方凳,师生围圈坐在地中央,尽情地唱啊、跳啊,从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学习中,我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全新、自由的座位编排方式。

2.板书设计。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多层次美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结构美;音乐语言的简捷美;音乐表现的形象美。在以往的教学中,自己不重视板书的设计,认为音乐课重在教唱歌曲,进行表演,再加之自己缺少美术细胞,很少去设计、构画板书。在新一轮教改中,把音乐审美摆在了核心位置。起初是逼迫自己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板书设计,创设情境,逐渐尝到了图文并茂的板书为音乐教学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每堂课都尽可能地变换花样地设计板书,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既体现了新课标“潜移默化培养美的情感”精神,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喜欢音乐,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和空间。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尤其是处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点“交往”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共同去探究新知、获得新知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这层思想上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就比较注重学生小组学习与竞赛的环节设计,抓住教材中生动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合作创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都分享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

3.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同时又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对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为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培养了各种能力,达到新理念的最终目的。

经过培训学习,聆听到各位专家精彩的讲座,品尝到课改结出的丰硕成果,深深地喜欢上新课标、新教材,也深刻地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我愿意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做一名称职的“美的使者”,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改进音乐教学做出贡献!

二、参加完暑期的国学培训后,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的学科国培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学习,让我改变了很多教学观念。在国培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思想认识,学习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中提高思想认识

在农村教学很多年了,在学生心目中音乐课就是唱歌课,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叶都以教唱为主。通过本次的网络学习,让我彻底改变了一直教唱为主的观念,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二、通过培训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农村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运用到多媒体教学,在这块都还是薄弱环节。通过本次的培训让我意识到音乐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音乐。对于有些农村缺乏的器材之类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进行直观的欣赏,这样学生的兴趣也就相对的提高了。多媒体教学也弥补了农村中资料不足的缺陷。

三、通过培训夯实了专业基础知识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应该是全面系统的学科本位知识。我是一名中师音乐专业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这次的学科培训,学习内容一目了然,科学系统,有标可依,有律可循,学习起来方便至极。在第三模块中针对每册的音乐教材进行得了教材分析,分析评论了有些优质课,专家的评论让我感受很深,知道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哪些方面,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意识到要教好学生就要先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了很多音乐教学新方法,新手段,并能有效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四、通过培训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

21世纪倡导的主旋律是“和谐进取”,新课程倡导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在以前的教学中,我都是自己备课,不懂的就查阅资料上网,通过这次国培,我彻底打开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无所顾虑的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开拓了教研视野。在交流中我感觉老师的评价建议非常重要,学生的信息反馈也很重要,只有在老师的评价学生信息反馈中才能取的进步。

学科培训的时间很短,在不知不觉中就即将结束了。这次的学习我感受很深,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基础上有很大的区别,我真希望这样的学习多开展,多培训农村老师的知识技能,新的学习方法,多多重视农村的音乐教学。

ww w.莲山课件

篇11:音乐经验材料(范文模版)

自从任教以来就与音乐教学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热爱音乐教育工作,在这里一干就是20多年。当时,小学段的音乐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我们是中心小学也没有一间像样的音乐教室,只有一架破风琴。为了使学生有更宽广的活动空间,我发挥农村教学特有优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有时把课堂搬到操场上,有时带孩子们融入到校外,体现了“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特点,把教学任务融入游戏中,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承担起对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任务,对于条件好的学生,我免费对他们进行指导。经过几年的努力,韩晓萌、魏娜、韩晓鸽等同学在全郑州市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在她的熏陶下,许多孩子喜欢上了音乐,并且也从事了音乐教育工作。他们说,成绩的背后,少不了位老师的言传身教。我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一拨又一拨年轻的心。

在我心目中,音乐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传知”的主要组成部分。我根据孩子活泼、渴望成功的特点,以富有特色的音乐教育为载体,为孩子提供熏陶的机会,在传知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当音乐教师20多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音乐能给予美的感受’,音乐不仅仅对自己也对旁边的人以美的享受。从教之初,我觉得音乐课只要教会孩子们会唱就行,而20多年之后的我,作为一名有经验的音乐教师不但要教会孩子们会唱歌,还得教会孩子们体会音乐中的美,并进行发自内心的表演。”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中的美,音乐中的爱,18年里,姚丽雅做个音乐教育的有心人,不但挖掘音乐中美的音符,爱的音符,也引导学生把音乐与各个学科紧密联系一起。在1996年的时候,姚丽雅就发现孩子们虽然喜欢上音乐课,但是对于音乐测试却很畏惧,于是她就尝试着创设轻松、愉快的测试氛围,安排丰富多彩的测试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测试方法,运用“音乐乐园”等形式,体现“寓考于学、寓考于玩、寓考于动、寓考于乐”等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今,孩子们提到“小小音乐会”就会神采飞扬,在这种情境中孩子们尽情表现,展示才能。

“能感受音乐中的美所带来的愉悦是无与伦比的。”每节音乐课,看到孩子们沉浸在音乐之中,看到下课铃声中孩子们眼中那份恋恋不舍的眼神,特别是调皮的学生也能沉浸于音乐中,流露出的自然感情,姚丽雅心里就无比欣慰。姚丽雅教的班里有个学生叫陈小俊,很调皮,上课总是调皮捣蛋,只有上音乐课他最认真。姚丽雅经常请他上讲台当小指挥,陈小俊表现得有声有色。于是,姚丽雅抓住这个契机经常找他谈心,对他讲贝多芬、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的故事,并告诉他,一个音乐家若没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就不可能写出鼓舞人心的作品,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聂耳、冼星海在小时候都是好学生,样样功课都很好。也许是音乐的力量在感召他,他学习用功,毕业时成绩还名列前茅。

打铁须得自身硬。作为一个教师,姚丽雅深知学习和科研的重要性。她一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一方面拜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陈蓓蕾为师,到她那里听课、学习。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自参加工作以来,她的积蓄基本上都用在拜师学艺上,18年来,她几乎每个假期都自费到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及杭州等地学习。几年来,姚丽雅共承担了10多项课题,其中1项获省一等奖;1项获省二等奖;1项获省三等奖;5项获市一等奖;2项获市二等奖。撰写的论文有60多篇,其中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有50多篇。

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音乐的美,体会到音乐中的爱。作为省特级教师,姚丽雅发挥了带头、指导、帮扶作用,通过说课、上课、评课、沙龙、青年教师读书会等载体,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近几年,她上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等有40余节,为全省、全市、全县教师开设的讲座有30多个,通过实验研究成果推广、“送教下乡”、讲座研讨等形式,把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辐射到全县各乡镇学校,带动全县音乐教育的发展。

上一篇:小说阅读高考下一篇:如何编写qc小组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