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2024-08-16

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共10篇)

篇1: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教学改革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称电化教学,是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手段在教学领域里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对提高教育质量及教学效率都有一定意义,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弊与共,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多媒体对教学仅是辅助而非替代,不能全依赖于它。所以,应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辨证地看使用多媒体技术。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的方面 1.信息量大

多媒体网络信息量大,便于教师调用,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将生活中丰富的数学资源与数学课堂联系起来。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书本教材知识涵盖面小,容量有限,而且教材统一使用,体现不出多元性、均衡性和地方性.要做到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统一,利用多媒体网络采集信息是一种较好的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采集信息、选择与学生现有水平相等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2.形象、直观

多媒体有强大的视听效果,富于动感的动画设计和友好的计算机界面,便于人机交互,易调动学生参与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和探索能力,适应于当前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便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3.课堂容量

多媒体强大的记忆、存贮能力可以使教学过程重现。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记忆贮存能力,可以简单快捷地调用所需的任何知识,将各个相关的知识点都展示在同一窗口下,让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对比,不仅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对于个别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可以将课堂内容复制之后慢慢学习。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弊端 1.缺少情感交流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过多,会使课堂缺少情感交流。多媒体技术使课堂交流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但这种省略过程的、静态的、冷漠的交流会导致课堂情感的缺失,而且抑制了创意思维的产生与健康心理的培育。2.教学流程不灵活

教师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已在最少的时间内将知识用最省力的方式教给了学生,于是自主性自然而然就消解在这一精心设计的流程中。教师囿于既定的设计之中而失去自主化,学生的创新性无疑受到遏制,与教育要求相悖。而当学生在学习时有创新和重大发现时,我们又不方便改变既定的教学内容,束缚了学生的思维。3.内容保留时间短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教学内容都是以电脑屏幕的形势放映的,教学内容放映后,难以持续保留在屏幕上。学生在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对这一堂课只有一些印象,缺乏整体感,不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不便于总结。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 1.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第一任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兴趣积极主动地求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可使学生积极思考,惊奇可使学生兴奋。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声像结合功能,正好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如: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2.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巧妙掌握、巩固知识

概念教学和命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由于数学概念和命题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对于一些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和命题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如果运用多媒体、网络的强大功能把这些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和命题,把动与静、数与形、内与外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多媒体课件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联系的事物区别出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3.使用多媒体技术能突破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只通过老师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很难顺利掌握。结合教材特点,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利用其丰富的媒体不仅可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例如:在学习圆锥曲线的定义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挖掘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条件图像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定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4.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加强练习密度、强度

练习有多种类型,基础练习、反馈练习、强化练习。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容量很大,黑板上常常写了再擦,擦了再写,这样大大减少了课堂练习容量,降低了训练的密度,也给教师增大了强度,而多媒体技术则可弥补这些不足,它可大大节省教师的板书和擦写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堤供大量的练习,容量可大大增加。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有针对性的系列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然而对于每个新生事物我们都必须认清它的价值,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上自然有很多优势,它能使学生从这个小小的窗口领略到优美的数学课堂教学,但也应该清楚看到不适当应用所产生的弊端。我们只有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我们的课堂,才能让教学活动更具声色,锦上添花。

篇2: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作者:耒阳市金华学校刘立娜

为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我国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确立面向21世纪的适应时代要求和本国国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先后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并审查通过了一批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我校所用的教科书为S版的。

我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学教师有幸参与了这次课程改革实验,作为改革的试行者,切实感受到了这次改革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成绩有所下降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怎样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日趋紧迫的任务。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但在推行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许多教师埋怨学生的基础太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我认为应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的出现,笔者就此略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参考。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巴班斯指出:“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有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而妨碍另一些目的。”教学不只是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传统教学与新课程对教学目标的确立有所不同,新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方式,不仅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更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和过去的应试教育相较,获取同一结论,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可以一帆风顺,而接受创新教育的学生则要经历许多的曲折,走不

少弯路。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方式已不适应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反映出来,它反映的并非全面且真实的情况。纵观古往今来任何一种改革,既有它的理想追求,也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各种障碍,通往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今天我国处在由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型期,学生考试成绩的下滑,不足为奇。如果在推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稍有下降,就认为学生的素质下降,对创新教育进行全盘否定,那么我们的脚步就会深陷“分数”这个泥坑,教育改革就会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甚至重新回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不掌握一定的知识,创新就成了空谈,成了无水之源。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辩证否定,是要纠正传统教育忽视学生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偏向,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的优点。如果借创新教育之名,忽视教学质量,放任学生自由,导致学生成绩大滑坡,学生不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这是有悖于创新教育的初衷的。这样,我们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出一代创新型人才,而且还会荒废广大学生的青春年华,甚至还会出现新的文盲、科盲。

当然,学生成绩的下滑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厌恶学习,态度懒散等;某些教师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穿新鞋走老路”,继续推行旧的教育方式,等等。

学生的考试稍有下降,这是改革过渡期必然产生的,是无可避免的,属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该清醒乐观的看待它。总之,我们在推

篇3: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寓教于乐, 培养学习兴趣

现代认知心理表明:一副形象的画面, 一组动听的声音, 一段动态的视频, 往往可以诱发认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热情.同时这些情境可以成为思维活动的向导, 从而牵动着人对认知对象的想象.

如, 在教学“温度”一课时, 我采用了“出示中国地图———苏北地区闪动-———预报苏北气温”, 通过画面、动态场景、声音, 构造天气预报这一生活实际场景, 从而引入今天最高气温10摄氏度, 最低气温零下2摄氏度.巧妙导入, 生动有趣, 贴近生活.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 只有创设新奇有趣,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激发聋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 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 让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这些聋哑孩子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 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来就比较抽象、枯燥, 聋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 加之学生年龄的差异 (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就是图、文、像并茂, 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 能把聋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此拨动聋生的心弦, 荡起思维的火花, 使聋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时, 我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一个完全由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机器人, 机器人的一个手臂可以动作, 并配上了字幕, “咳, 大家好!我是机器人小天星, 这节课谁表现最好我就和谁交朋友.”恰当利用现代教育创设这样的情境, 诱导聋生参与学习.然后, 我让聋生指认机器人身体上长方形和正方形, 有了这样的导入,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使聋生能轻松、自然地学习

传统教学是“教教材”, 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只重视教师的“灌”, 一般只按照教材“照本宣科”, 不重视实践, 无视聋生的感受.在这种教育氛围中, 孩子们变得消极, 对学习往往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思想郁闷, 知识面狭窄, 综合素质差的人.“高分低能”正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物.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将教材具体化、形象化, 并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在画面的映衬下, 将教学内容变成活灵活现的生活素材, 并以生动活泼的动漫形象展现于聋生面前, 从而使聋生身心愉悦地融入教学内容中, 声情并茂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教学:“利息”中的导课部分我是这样安排的: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新年好》的旋律, 师生同唱, 意在把聋生带到过年的氛围中, 然后提问过年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在互动中引出压岁钱的事情, 随机提问你如何处理压岁钱, 然后投影出示“小丽2001年1月1日把1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 整存整取一年.到2002年1月1日, 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 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1.8元, 共101.8元.”这样的幻灯片课件, 马上问“看到这些, 你能提出哪些有关的数学问题?”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和问题引导, 揭示“银行多付给的1.8元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利息.

这活泼的旋律, 温馨的色彩, 唤起了聋生数学的情感, 这种数感的意境,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尽管在特校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有着诸多的优点, 但在运用过程中, 部分教师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我认为存在的问题有:

1. 重结果, 轻知识的产生过程.

部分教师完全把电脑当作活动的黑板, 把现成的结论投映到屏幕上, 甚至把所有的内容都投影到屏幕上, 没有真正揭示知识产生的过程, 使学生缺少感知、理解、记忆、训练的过程.

2. 重机器, 轻学生.

部分教学内容, 过分依赖多媒体, 僵化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 使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 学生成为缺乏活力和思考的观众, 忘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 重形式, 轻实效.

篇4: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运用计算机的软件进行帮助教学数、理、化、生物等科目中某些抽象的知识。同样,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英语语言知识中的重难点也要容易些。英语学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某些词汇、短语所表达的意义上,以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概括能力上。如:教学"There be结构"时,伴随着轻柔的音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呈现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山、水、树、房、人等,山脚有水,水中有船,岸上有房,房边有树,树下有人,……。教师每指向一处,就启发学生用There be造句,由此导出be动词的单复数变化,并适时呈现在屏幕上,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呢感由被动变主动,由单纯的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顺利地获取了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对外语教学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集成性,即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数字于一体,将结果综合地展现在屏幕上,形声兼备,声情并茂。这一特点有利于对学习者的感官形成刺激。而刺激反应是语言习得的必备条件之一,这对于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提高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大有好处。

所以,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可以把语言句型和课文段落设计成幻灯片,并配以图片或动画效果,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以醒目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者用单元中重要的词汇、短语写一篇文章;或者把课文内容设计成填空题,然后以各种动态效果在屏幕上呈现答案,必要时配以鼓励性或祝贺性的音响效果,这样学生不仅在异彩纷呈的课堂练习中掌握了知识,而且还体验到学习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

利用多媒体技术,启发学生的深层理解能力。近几年英语试题的阅读理解题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对于某些深层理解题,学生不易把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除了平时多读、多练之外,应该在每单元阅读课文的教学后,积极组织学生讨论,长期进行训练,与此同时,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给学生补充定量文字的阅读材料或视频文件,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广阔的想像空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当然,借助电化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每节课都适用多媒体教学,它只是常规教学的辅助手段,决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解、板书设计和简笔画等基本的教学手段,更不能影响到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所以英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把握好"精"与"度"的问题,要找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既要有助于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又要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动性。

(作者单位:河北遵化市平安城镇中学)

篇5: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 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 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 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 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 探索的过程, 继而对其进行延拓, 创新的过程。于是, 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 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 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 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 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 学生通过探索, 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 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 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 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 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 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 现场添加线条, 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 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 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 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 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 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 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 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 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 通过整理资料, 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 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 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 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 视野开阔, 多彩多资, 浩瀚无穷。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 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 一页一页的翻, 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 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 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 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 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 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 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 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 如:出题、评定等, 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 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 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 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 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 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 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 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 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教师, 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 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篇6: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75-01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和教育理论基础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实践性,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最能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之一。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入教育的每一块领地,冲击着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加快变革。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整合、相互渗透,如何用好信息技术及相关课程技术软件,开发、研制与其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等问题是摆在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在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很好地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就此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简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借助于书本、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这些相对单一的模式,比较适合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或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也飞速发展。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机遇。“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种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根据对多媒体技术定义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结出其三个显著特点:

1、多种技术的集成性,并且是建立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

2、信息媒体的实时性,基本上可以说是包含了当今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3、处理过程的交互性,即实现复合媒体处理的双向性。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优势

学习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感知能力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感观刺激手段,以便使学生形成完整而牢固的表象,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所追求的目标。多媒体教学就是使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要活泼有趣得多。

1、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它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

3、能充分发展网络优势,将授课内容上网,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

4、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

5、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要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不能过分强调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得当。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不能只强调外观的美观,华而不实;也不能过分强调各种媒体的应用,把大量的声音、图片、视频堆砌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不明朗。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突出重点、难点,适当的使用各种元素,以服务课堂教学为主要目的。

3、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除精通自身专业知识外,还需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中设计到的各种硬件设备和相应软件的使用。这样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钻研。同时,也需要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技能,使得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为教育提供服务。

4、对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明确。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自己的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学生就能学的好,这样恰恰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目的要明确,切忌不考虑教学实际,把课件制作的色彩艳丽、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声音轮番上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延续性有违多媒体使用的初衷。

5、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高中生有了一定电脑基础,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回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小结

多媒体信息技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也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手段,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教学中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6(03)

篇7: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

1.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欣赏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数学似乎早已被人们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难讲难学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数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考试的需要,一些教师也经常会面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尴尬局面。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m的取值范围为(-∞,9].

解后思:最值法是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其解题原理是:f(x)≥a恒成立圳f(x)min≥a;f(x)≤a恒成立圳f(x)max≤a.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解f(x)的最值容易求出的不等式恒成立题型,对于某些最值不易求出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先实行参变量分离再求其最值.

四、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换元后构造函数证明

例4.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不等式ln(1+1)>1-1都

nn2n3

成立.

解题分析:本题是与自然数相关命题,很多学生习惯性思考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但是从所证结构出发,只需令n1=x,则问题转化为:当x>0时,恒有ln(x+1)>x2-x3成立,现构造函数h(x)=x3-x2+ln(x+1),求导即可证明.

解后思:整体代换,再做差后构建新的函数h(x),这是解决比较不等式左右两边均含有未知数的一种常见方法.

解答过程:略.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想学,才会乐学,才会主动去学。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魅力和兴趣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有形的、可感知的动感内容。

例如:在新课改之后,教材中新增加了一个内容———《算法》。这一部分的内容与之前所学习的知识点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从认知手段上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由于不能及时适应,感到有些吃力。这时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式,利用教室配有多媒体这一有利条件下载演示了scilab语言,在课堂上按照编写好的程序上机演示。多媒体技术对课堂的优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引入多媒体辅助之前,学生对scilab语言中的后台及编辑器的不同作用区分不清,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演示,学生加深了对scilab语言的理解。另外,在scilab语言中,输出语句是否加“;”,在输出时有很大的区别,通过利用多媒体区分加“;”与不加“;”两种情况,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区别,加深学生的记忆。

2. 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过程。

教师合理地处理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关键点。在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观察事物不全面具体。因此,教师要采用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达到知识的迁移。而多媒体技术就是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一课中,我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精心制作了动画过程,把“轴动区间定”和“轴定区间动”两种情况很好地演示了出来。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得出结论:不管是哪种情况,其实都是由对称轴和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决定的,即分为对称轴在区间内和对称轴在区间外两种情况,从而彻底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五、形如“f(x1)

x1,x2∈[-2,2],都有f(x1)

解题分析:∵对任意x1,x2∈[-2,2],都有f(x1)0得x>3或x<-1f′(x)<0得-1

∴f(x)在[-2,-1]为增函数,在[-1,2]为减函数.

解后思:此类问题中不等式左右两边的变元变化并无关联,适合构建两个函数分别求最值.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体会到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问题,就是利用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联系,将不等式部分或者全部投射到函数上。直接或等价变形后,结合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构造相应的函数。通过导数运算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或利用导数运算来求出函数的最值,将不等式的证明转化为函数问题,即转化为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或者函数值在给定的区间上恒成立等。

函数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司永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在函数教学中选择“几何画板”和“Excel”能使信息技术应用落到实处。本文作者就信息技术在函数教学中的使用谈了一些体会。

关键词:数学函数教学信息技术应用Excel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人教版数学必修1共三章内容,每一章都有信息技术应用,分别为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像,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性质,借助信息技术求方程的近似解。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文章很多,但如何选择信息技术及其深入应用的文章却很少。下面,我谈谈在函数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些体会。

一、要用“几何画板”精确绘制函数图像,纠正“手工”制图所得的错误结果。

例1:当0

大多数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应该选择B,因为画出等号两端的函数图像如图1所示。其实我们只要利用“几何画板”让底数适当调整就不难发现还会有4个交点的情况(如图2),这可能会使很多人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像这种“怪异”的图像估计是很少有人能手工绘制出的。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过程。

3.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上课前,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通过多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球》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我结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球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球的深刻理解。球的概念、定义及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因此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凡事有利皆有弊,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容量多,所以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缓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2.既要重视人机互动,更要重视人际互动。

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先进不等于教学思想的先进,多媒体技术只能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它无法也不可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互动,因为电脑与设备是物,没

例2:方程x-1-lgx必有一个根的区间是(%%)

这是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三章的一道检测题,这道题只要利用函数在所给区间上有零点的判定定理就不难得出答案为A。但有些学生甚至老师认为这是一道错题,理由是画出图3得此方程只有实根1,在(0,1)上无实根。事实上,用“几何画板”真正的图像却是图4。

有生命特征,而学习的主体是人,是有喜怒哀乐的生命体,只有人与人之间交流才能直达心灵深处。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重视人机之间有效互动外,更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运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把静态的内容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又轻松地突破了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4.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能代替板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推理的演算过程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看,而不能只是一点鼠标,整个结果全部出现在学生面前。有些教师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忽略板书,甚至舍弃板书,这是不科学的。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节课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另外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

篇8: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局限性 反思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07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学领域内迅猛地开展。我校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说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灵活性、直观性、仿真性、高容量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尚需进一步转变,现代教育思想尚待进一步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尚有不足,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媒体教学应遵循认知规律,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要以哲学的认识论为指导,它同样也遵循人类认识基本规律。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由于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些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比拟的。例如:如《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一课中,我利用网上下载的多米诺骨牌的视频引入新课。在同学们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思考多米诺骨牌全部依次倒下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形象的演示,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第一块要倒下;当前面一块倒下时,后面一块必须倒下;当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多米诺骨牌全部倒下。学生类比多米诺骨牌依次倒下的原理,师生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共同探究证明有关正整数命题的方法。

像这样,播放一段视频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受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和限制,而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程序,影响教学思路。一节好课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使用多么先进的教学媒体,如果教学方法落后,即使使用了先进的教学媒体,这样的课也称不上是一节好课。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椭圆的定义的时候,引入的时候,像放电影似的列举了很多椭圆形的东西,图形是生动有趣,但是学生很容易被那些椭圆形的建筑图形吸引,讨论哪是欧洲的,哪是美国的,从而背离教者的本意。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课件内容华而不实 ,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觉得好奇,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所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材料的合适性,取决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在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恰当设计,不应该是为了电教而进行“电教”,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联系起来,摆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交互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做到有的放矢、适可而止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对于教学那些内容抽象、学生理解吃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奏效的而且有适于多媒体技术形式的内容,其效果较好,但只有适时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则画蛇添足,效果往往不佳。例如在教学《棱柱、棱锥》时,教师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棱柱的模型,告诉学生这就是棱柱,从而归纳其特征,这样的直接显示,就跳过了学生的具体感知,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抵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把多媒体运用到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应以动画和图形为主,并辅以简明的文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动画对人脑的刺激最强,其次是图形,最后是文字。多媒体技术就是要给学生“强刺激”,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刺激时间过长,也会疏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使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住“度”,把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做到适可而止。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应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课件使用最有价值的地方应该体现在别的媒体或教师本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上。例如:在讲?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这节研究课时,橡皮膜的变形问题,现有的模型及教师的讲解都不能很好的说明这种变形的过程,但若用 FLASH做一个形变,我们能看到简单多面体逐渐变成一个球,另两类分别变成一个环和一个对接球,在证明欧拉公式时,我们能让一个简单多面体的底面剪掉,再将其拉在一个平面上,轻易的就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新奇的环境下印象深刻地学到了知识。

三、清醒认识多媒体与教学的主次关系

教学中是否使用计算机,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多媒体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选择使用。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是辅助教学,不可喧宾夺主。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课件也就不可能取代常规知识的阐述。在一些学校、一些地区的“好课”评比中,把“是否使用了电脑”作为评比标准之一,使得教师不管是否需要电脑来辅助都用上了电脑。“把电脑搬进课堂就是电脑辅助教学”是对“电脑辅助教学”的误导,不可取,这甚至让电脑操作水平还不太高的教师闹出一些笑话。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应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见到的课件,有很多是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40分钟面对着屏幕,甚至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使电脑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高效性,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以上优点,但数千年来的运用和改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误认为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到,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四、多媒体课件展示不能代替板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推理的演算过程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看,而不能只是一点鼠标,整个结果全部出现在学生面前。有些教师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忽略板书,甚至舍弃了板书,这是不科学的。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跳过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整节课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影响了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

综上所述,教师如果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就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遵循适时性、主体性、互补性、适度性等原则。另外,教师要努力提高多媒体的制作水平,正确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综合高中的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篇9: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概述

1.定义。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具体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 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 集成一个系统, 并具有交互性。简单地说: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 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

2.特点。

(1) 集成性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结合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的一种应用, 建立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它不同于一般传统文件, 是一个利用电脑技术整合各种媒体的系统。

(2) 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色之一, 可与使用者进行交互性沟通是它和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

(3) 互动性

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及机器间的互动, 具有互相交流的操作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 人们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的优势

1.多媒体技 术运用于 高中物理 教学之中 , 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变化的科学, 在某些方面, 用传统教学媒体不易表现物理学“动”和“变”的特点。物理学中有许多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 如力学中的运动位移, 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概念, 光学中的干涉、衍射等, 单凭语言是不易讲清楚的。再如一些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实验, 如天体运动规律等, 教师只能用语言讲述运动的过程, 无法体现各天体的运动规则,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若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演示实验教学, 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运动过程, 使许多传统演示实验教学无法表现的现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增强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之中, 可以突破重难点。

长久以来, 物理给人的印象就是“难”, 教师觉得难教, 学生感到难学, 难字当头。其原因就是学生生活经历的缺失与物理同生活密切相关的矛盾、学生抽象思维的缺失与建立物理 模型的矛盾。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能把抽象的知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 将漫长或瞬间的物理过程变为可控的、有序的演示过程, 使学生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物理现象, 用直观的影像弥补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和生活经历的缺失。比如, 在机械波传播的教学中, 先用水波发生器演示水波, 再用绳子演示绳波, 学生对机械波传播形成基本印象, 但不知道它传播的本质。利用课件将波传播过程中各个质点用蓝色小球代替, 将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变长,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各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 相邻各质点因相互作用力而被带动, 很好地揭示波传播过程中质点没有“随波逐流”, 而是把振动形式传播下去的本质。除了观看再现的波现象之外, 在机械波这一章的教学中, 利用课件可以重现波的传播, 还可以就某一个状态暂停, 讲解机械波问题时, 不仅节约教师讲解画图的时间, 还使波形图更形象, 生动, 由定态变为动态, 而这一点正是机械波教学要求的, 是传统教学没有办法做到的。

3.多媒体技 术运用于 高中物理 教学之中 , 可以创设教学 情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 在讲解《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时, 老师播放了一段“牙买加短跑名将鲍威尔再次打破男子一千五百米世界纪录! ”的视频。学生受运动激情的感染, 纷纷讨论起来, 接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进行新课学习, 教学进程顺畅欢快。又如讲解“瞬时速度”时 , 教师首先播放了摩托车行驶中速度表指针转动情况的视频,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理解了瞬时速度的定义。在讲解机械振动的传播时, 利用视频和音响播放大海汹涌的波涛声和海浪澎湃的景象, 让学生有了水波的基本感受, 然后开展新课教学, 学生处在热烈积极的学习氛围中, 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讲解“交流电的产生”这节内容中, 利用课件播放银川的美丽夜景和晚上没有电时漆黑一片的景象, 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生活中没有电是万万不能的。进而引导学生探究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提出自己的猜想, 在轻松、愉快的探讨中高效地学习。

4.多媒体技 术运用于 高中物理 教学之中 , 可以促使 学生参与。

多媒体教学程序包括学生的合作过程、反思过程和表述过程。对于多媒体交互式教学, 要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 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 以提高多媒体教学效率。特别要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 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 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 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 学会思考和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从而达到升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将学生分组, 一起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 确保学生有机会清晰地表述, “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 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10:在高中数学教学辨证地看待运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高中历史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70-02

一、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特点

一般来说,高中历史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超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把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再进行教学内容情境模拟、对学生提问、答案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影像动画、声音、图形、文字等特点,把教学内容信息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教学中包含了多种信息的应用,而且它可以与课堂学习活动连接起来,为学生提供比较简单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帮助学生创建自己的学习系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选择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把教学内容做成各种形式的教学实用材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把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出现的误区及对策

1.老师认为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越多的资料,学生的能力就提升的越快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的信息,但是有的老师在做多媒体课件时,放入他所有找到的资料。在上课时,一次性把所有的资料都展示出来,这就会使得教学效果与老师预想的效果截然不同。高中生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接受庞大的信息量,心理上会产生不适应,甚至排斥老师的教学内容。即使学生一次性能接受得了这么多信息量,学生也会产生疲劳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也就无法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老师一节课展示过多的资料,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重要知识。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做课件时,应该挑选出重要的资料,并且保证这些资料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只有控制好课堂上传递的信息量学生才有充足的时间去分析材料、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师为了做到多媒体良好的演示,而不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抓紧时间展示课件,会快速的切换课件,学生就有可能对上一个问题还没来得及思考,甚至还没阅读完全文,课件就切到了下一张。学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是无法思考的。还有一些老师为了展示自己的多媒体技术,把课件做得栩栩如生,甚至声情并茂的展现教学内容,这种完美的课件从材料内容和最后的答案分析都展现给学生,导致学生感觉课堂内容与自己无关,只是一个忠实的观众,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养成一种思维的惰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课件为学生的思考做准备,在课件中尽可能的设置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后,老师也可以布置多媒体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课件中演示的内容不要过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演示的内容也不要过于完整,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司南的时候,用一张司南的图片足够把司南介绍的很详细,而不是用一个把它介绍得很详尽的视频。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中的好处

1.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和重构、形成历史表象,具体的、正确的、完整的历史材料是历史形象思维的基础依据。学生合适的心理活动,可以把历史的本来面貌在大脑中展现出来,让学生对那些从未接触过的、已经消逝的历史事实更进一步的认识。就是说,历史形象思维以历史材料为基础,让已经逝去的客观历史在人们头脑中再现。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点是,历史是过去的,不可逆转的。由于历史不能重复出现,学生也不能直接体验,只能依据历史材料,再加上心理活动让历史事实出现在大脑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课堂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形象思维,学生运用历史形象思维,把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场景、和历史事件在大脑中进行具体的描述,才能把历史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历史活过来。例如,教师在讲解《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当时航海家的图片、原始文字资料等,通过相关的链接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创造合适的历史情境,进而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形象思维,有效快速地掌握教学内容。

2.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新文化运动》这节课中,课本内容充满了政治味道,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但是教师如果把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以及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转变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课上可以选择袁世凯祭孔和祭天两副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幅图当时发生的背景,学生这时就可以推理出袁世凯要恢复封建制度。这样,学生在历史形象思维基础上,又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四、总结语

多媒体课件展现出直观的历史画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学生在观看课件时会主动地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还可以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知识面,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最终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广生.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126-126.

[2]韩盼.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23):189.

上一篇:焦作宠物食品市场调查报告下一篇:辽宁广播电视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