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2024-07-23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共8篇)

篇1: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扶贫实习顶岗支教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在百底小学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从刚来时的不适应到现在的依依不舍,这里的经历已经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一笔。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不知道,半年的支教时光是否让自己变得成熟,但半年的支教时光让我明白自己未来在从教生活中的教务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为一个老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忙碌中,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的支教工作已接近尾声,回顾半年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受援学校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受益匪浅!下面是我支教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支教之前,偶尔听到过比我们高一届支教回来的学哥学姐谈论起支教的酸甜苦辣,这次轮到自己头上,意味着自己也要离开学校,到乡镇中小学起早摸黑,心中难免有种畏难情绪。既然支教,也只有硬着头皮上阵了,人有时是磨出来的。支教开始,没有支教经验,我就及时向支教过的学哥学姐们讨教,我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流水教师”,而是把自己当作本校正式老师对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的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跟同事相处的特别融洽,对学生处于一片爱心。半年的支教时间,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可以说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对一种挑战,我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走过这半年的历程,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也是对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极大的丰富,更是我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获,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生命的精彩。

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更应该树立自身形象,因为你带去的不仅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方法,还有良好的师德、劳动纪律和敬业精神。首先,我坚持走教育方针的基本路线,根据教育大纲进行教学。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政治学习,并且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总结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地完善自我。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多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成为同事们的知己,学生们的良师益友。维护学校团结,尽量少发表自己看法,不做不说有损与学校形象的事和话。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大学生来说,是一次磨练,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我们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平时,我能主动的与其他的任课的老师沟通交流,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事事讲奉献,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以学校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理性地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工作方面

这一学期的支教生活使我在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曾经的我因自己是大学生,对教育教学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很出色的完成学校布置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当真正进入这一角色之后才懂得远非之前想的那么轻松。要想在教学方面表现的出色,首先应使自己从思想上正确看待教师这一职业。教师并不仅仅是一个职业,作为一名教师要甘为人梯,愿意作一枝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在业务上要不断加强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及实践学习。因此我便在教学之余着重加强这几个方面的学习,不断向老教师请教,多听他们所讲的课,勤向他们请教。并把自己所要讲授的课吃透、备好,用心于每一堂课。

其次就是教学对象也就是学生,要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态度等了入指掌。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当然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的。要想尽快使自己和学生都进入状态,就要多用心、勤思考、善交流。因此,我还经常向所授课学生的班主任请教,以求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此外,还多找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所需,这也是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好办法。我了解到乡镇小学的学生底子薄弱,学习自主性较差,对次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之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新课程标准有关教师要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原则和要求,并考虑到学生实际,我对教材内容做了一定取舍,对教材难度大的教学内容不做教学考虑;同时根据教材的不足增加了某些内容。在常规教学中,我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学情、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一一俱到,对教学效果不断加以反思,对于学生的意见一一采纳,不断和学生交流沟通。我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对于纪律性较差的学生,我对之晓之以理,言明利害;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我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尊重,对他们重点辅导;对于中等生,我努力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培优工作中,我鼓励他们放远眼光,开拓知识面,抓住亮点求更高的发展。

最后就是教材,一个工匠不熟悉自己所使用的工具,就不能制作出好的工艺。而对于老师,教材就是工具,不对所用的教材了如指掌,又怎能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呢?因此,我借助学校所发的各类教参教辅,对教材进行了先全面再细化的研究。先就整本教材进行分析,进而对每个单元、乃至每一堂课都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教案,并反复进行分析与研究,必要时还会借助于网络等外部资源对所要教授的知识加以扩展与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除教学工作外,我还积极支持与配合学校的其他一些工作。

学习方面

毕竟初为人师,因此要下大功夫进行业务方面的学习。对自己教授的课从内容到方法等各方面都应不断加强学习与研究。作为一名大学生,小学知识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难事,但当其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时我还是缺乏足够的方法与经验的。因此,我会不断的向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并多听他们所讲授的示范课,以其从中受益,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常常在备课时,边参考教学用书,边考虑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的教学模式。我坚决不允许自己搞特殊,从来不迟到、不早退,绝对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所训练的学生对全校学生形成了榜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学校、村委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半年的支教工作快要结束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在校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在同事朋友的支持下,刚来时孤单寂寞的感觉很快就荡然无存,在这里工作,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深刻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划下永不磨灭的记号。这次支教活动让我亲身体验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不仅磨砺出了坚强的品格,锤炼了意志,而且对农村的情况也有了更真切的了解,让我在人生这条漫漫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半年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是它让我受益匪浅,更使我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下乡支教半年,我觉得值!现在自己半年的支教时光马上就要结束了,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苦涩,有抱怨,但也有快乐,有喜悦,最终在愉悦的心情中结束了自己的支教生活。岁月无痕,但我知道自己这半年的时光,不会是没有痕迹的。因为它真实的在我生命中,成为了我的记忆。这半年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历程,无论这中间,我有过怎样的情绪,我都要认真的把自己的感受写下。因为半年的时光,给自己留下了很多的思考。

最后感谢在这半年里带队的老师,支教学校老师们,谢谢他们在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四年级这个班的孩子们,谢谢你们给我留下的烦恼和快乐,让我更加知道自己在未来的教师生涯中的方向和信念。

篇2: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8月2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我的支教旅途,开始我的支教生涯,初为人师的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把我所知道的都交给他们,我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8月27日党校长开着车把我们接到了一个我还叫不全名字的小学,刚进校门,看着那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此时我感觉我的责任重大。

我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老师及班主任,下面我说说我的支教生活:

教学方面

刚开始我用“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理念来教他们,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这种方法不可行,孩子们上课很积极,感觉课堂效率很高,可是课后我发现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其实他们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很少,突然间我发现现实跟理想的差距真的很大很大,顿时我就傻了,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后来,我向其他老师请教,并请马老师、党老师各自上了一堂课,我开始尝试着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简单通俗的语言、事例来讲解课本中比较深奥的知识,慢慢的发现,讲课的时候孩子们能听懂,可课后做题还是不会做,当时的我被吓傻了,脑子里一片空白。接着我就开始尝试着将做题的方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儿歌”,有一半的学生成绩开始有所提高、、、、、、虽然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好,但是我问心无愧了,我努力了。

生活方面

我们刚开始是在六中的食堂吃饭,虽然那儿的伙食不是太好,但是那儿的老师对我们很好,给我们盛饭的叔叔阿姨对我们也很好,这些让我感到很欣慰。第一个星期天,六中放假了,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热水,没有饭。当时的我不知所措,心理特别委屈,特别想放弃这次支教。站在窗户前望着那一座座高高的山,我想到了孩子们,如果就这样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最后我还是决定坚持。后来,我在新高的那个女孩宿舍里找到了一个电饭锅,可恨的是热了一锅水,锅就坏了,我们骑着自行车去了代县城里四处找修锅的,最后锅没修好,却累了个半死。后来新高的校长给了我们一个电饭煲,党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个电饭煲,这下我们最大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天气渐渐变冷,我们就在学校做饭,刚开始我们三个人一起做,最后队伍壮大到六个人,李干妈、刘老师拿着材料给我们变着花样的做各种好吃的,我们校长还给我们做了一次蛋炒饭,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温馨很快乐。

虽然每天骑着自行车很累很冷,但是我很高兴,去了学校老师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小孩儿,无时无刻的呵护着我们,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学、一起玩。回了宿舍和我的同事聊天、向初中的老师们了解教育以及工作方面的知识。虽然住处很冷很冷,但我没有抱怨过,有党老师的小太阳、毛毯,心里暖暖的。

班主任方面

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后来我发现学生语言表达方面不太好,于是我每个星期让学生自己组织开一次班会,主题是“得与失”,每个星期留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支教总结:现在,静下心来,扪心自问,为什么要支教?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儿需要支教,因为那儿需要帮助。正如“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一样的简单。无论你支教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踏踏实实做好支教,真正能做出自己的贡献,真正能看到支教的效果。在这里,我发表下个人想法。我觉得支教的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要有爱心、热心、激情;

二、要有教育别人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有在枯燥简单生活条件里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要长期坚持下去,面对的更多是激情和冲动,过后是落后的村庄、枯燥的生活,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内心剧烈的矛盾冲突——当初美好的想象和初衷,与真正乡村支教生活的大相径庭!

我们或许帮不了他们什么,但是我们尽力了,这样我们心里才能消除些许不安,我们或许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至少我们可以带给他们希望。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村民,还影响着你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种爱传播出去。

我没有什么要去拯救教育、拯救他人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希望自己确实能做点什么,哪怕是影响一个山区的小孩子,都会让我心境坦然,温暖,纯净。总之,希望自己在这个功利的年代里,能做个真正的麦田守望者,踏踏实实去做,哪怕会很艰辛很寂寞甚至很委屈。我守望麦田,却不是为了收获,而只是为了欣赏那一种天地间大自然的杰作,乐于把自己融入那无尽的麦浪。在喧嚣的尘世给自己的心留点空间,让那种感恩长存于怀。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与无数把这样的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山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

篇3: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一、农村教师队伍现状

1. 数量不足, 质量偏低。

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生活艰苦, 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都很难保障, 致使师资流失严重, 特别是年青、优秀、高学历和热门专业的教师大量流失, 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严重冲击。在被调查的小学中, 平均每所小学不到9名教师, 甚至5所小学只有1名教师。多数学校凭有限的几名教师根本无法代满五个年级的课程, 只能勉强上够语、数、外等主要课程, 而政、史、音乐、美术、体育只能让主课老师勉为其难地充任或者让初中刚毕业的学生代教, 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调查显示:被调查的45所小学中教师总数为392名, 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仅占全部教师的14.8%, 其余教师学历都是专科、中专或高中, 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不到教师总数的40%, 大大低于2007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66.9%的比例, 而且年龄老化, 不少教师教学理念、知识结构陈旧, 教育教学手段、方法落后。

2. 缺乏自主发展意识, 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 发展受限。

农村教师大多生活负担较重, 多数教师在农忙和课余时间还要耕地、搞养殖, 甚至有些教师还做点小生意来补贴家用, 沉重的家庭负担使他们对教育新思想、教材新内容、教学新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在工作中, 无奈地放弃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没有教学研究意识, 只是靠惯性和经验被动盲目地工作。再加上受地域的限制和影响, 使得教育信息闭塞、学校管理不规范, 造成他们眼界有限, 知识面狭窄, 难以与时代接轨, 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局面。

3.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落后, 教学管理水平低下。

农村学校迄今为止基本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调查表明, 多数小学教师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所传授的知识往往脱离生活、违背学生志趣, 只能强迫学生硬性背诵以应付考试和升学, 而无法真正掌握知识。调查发现, 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 硬件教学设备明显不足和落后, 教师最常见的教学手段莫过于挂图、实物等传统教学手段, 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和视听装置、有一定藏书量的图书馆更是凤毛麟角。忻州市五台县门限石乡黑崖堂小学, 竟然连校舍都严重缺乏, 桌椅破旧, 连最基本的活动场地都没有, 更谈不上其他设施了。设备不完善使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受到严重限制。

二、实习支教促进了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

实习支教使农村教师队伍得到了明显的充实, 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 实习支教使农村教师队伍得到补充,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现实, 客观上实现了教学交流。

在实习支教过程中, 每一批学生都有完整的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 他们能充分地完成农村学校整整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正好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的现实。支教学生的到来是不计报酬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紧张, 无力开展教育教学交流和教师培训的现状, 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调查显示, 忻州市董村镇定兴寨小学在支教前, 音乐、体育、美术和英语课程不能正常开设, 支教后以上课程均能正常开设,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2. 实习支教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学校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对于农村许多落后的传统观念, 如重男轻女, 读书无用, 大办丧事等, 由于支教学生接触外界多, 给学生带去了大量的新信息, 进而改变了学生特别是女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况, 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愿望。再加上他们作为当地教师的助手, 学生的老师, 利用这一特殊身份, 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协商合作”。他们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 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走出自卑、封闭、焦虑的心理阴影并健康成长。此外, 支教生还通过“家访”的形式使家长对教育更加重视和支持, 带领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清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等宣传, 在“六一”“元旦”等节日, 还举行文艺节目, 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调查表明, 实习支教后农村教育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多数农村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始意识到史、地、生等课程以及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人性化管理, 不但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 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更可喜的是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学生和教师的流失状况有所缓解, 如原平市苏龙口镇刘家庄村小学在支教前有三个年级, 支教后增加到四个年级, 教学水平大幅提高;代县阳明堡镇马站小学在支教前成绩在全镇的排名总是倒数的, 支教后学生各科成绩特别是英语成绩显著提高;定襄县受录乡上汤头小学在两名支教生的严格训练下, 广播体操荣获全联校第一名。支教学生的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农村学校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深刻影响着农村教师, 大大强化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

3. 实习支教生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潜在力量。

自主择业的时代, 愿意进入农村学校长期任教的大学生特别少,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待遇偏低, 很多人往往只是呆上个把月就一走了之, 优秀的人才进不来成为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师范类大学生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使支教学生与农村和农村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大大增强了他们对中国农村现状特别是教育现状的了解, 进而更加坚定了服务于教育的决心。在此次被调查的148名支教大学生中, 100%的人表示愿意毕业后到农村任教。可见, 实习支教生无疑成了未来农村教师队伍的潜在力量。

篇4: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中国的希望在农村,农村的希望在教育。然而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现状如何,这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级政府的深思。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改善并提高师资水平。早在1997年忻州师院就借鉴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师范教育下乡去”而提出了“411 工程”。 所谓的 “411工程”是根据当时的专科层次而制定的教育教学综合方案,即专科生在学校的三年(六个学期)内用四个学期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扶贫支教,最后一个学期回校再进行针对性的提高。2000年升本之后,学校又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411 工程”拓展为组织全院所有本专科学生轮流参加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据统计,从2007年春到2008年春三个学期已经有4208名学生参加了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他们的身影遍布忻州市各郊县区的368所中小学。

忻州师院为师资紧张的贫困地区提供免费教师的做法可看作是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输送新鲜的血液。顶岗实习让那些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师能够腾出时间来进行充电,部分被顶下来的教师可以参加忻州师院组织的免费培训。实习生经过充分的教育实习,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实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增强了受援地区教育的造血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援地区的师资水平, 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现状。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后,我国适龄儿童入学率逐年上升。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保证了适龄儿童有学上,然而广大农村学生受教育情况如何呢,农村教学质量又如何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笔者走访调查了忻州市忻府区90余所农村中小学,其中小学约64所,中学约17所。(忻州地处山西西北部的贫困地区,辖区内所属的县多为国家级贫困县,忻府区是忻州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经济教育水平在全市相对较高。)调查发现,有大约20所小学仅有3名以下(含3名)专任教师,约占被调查总数的31.25%,有38所小学有教师包班上课的现象,约占被调查总数的59.37%,另有2所小学实行复式教学(一名教师在同一节课给同一地点的两个年级上课),全区小学中90%的学校都没有或缺乏专业的英、音、体、美等课程的老师,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从来没开设过体育课,学生没过过六一儿童节。

如果说小学缺少的是教师的数量,那相比之下初中缺乏的是教师的质量。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教师数量相对较充足,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就是教师在科目配备上有一定的缺陷,传统科目如语、数、理、化等配备较充足,但英、音、体、美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的发挥。

这些枯燥乏味的数字给我们揭开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教育正在面临挑战,如果我们不予重视,不予改革,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将大打折扣,许多潜在的人才将会消失!面对此现状,忻州师院的扶贫顶岗支教正如雨后春笋般及时。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实践效果

陶行知认为教育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办学和改造社会是同一件事情,乡村学校是乡村生活的中心,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而目前农村是阻碍我们现代化发展的颈瓶,农村教育又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这一做法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为当地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缓解了师资匮乏的局面

师院此次支教的地区基本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其经济条件、教育质量等落后的程度令人惊诧。据资料反映,忻州市2005年中小学教师编制为32231人,而实际上在岗教师为38445人,教师进编困难,新教师难以补充,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音体美英等科目老师缺乏,多数学校的这些科目都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任。有的学校在支教生没到来之前已经不能正常开课了,由于缺乏体育教师,体育课都改上自习课了。支教生的到来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他们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第一次上了音乐课,第一次过上了六一儿童节,第一次升国旗,第一次开运动会,第一次上网冲浪….. 几乎所有扶贫支教点的校风校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为地方政府节省了教育经费并提高了师资水平

“扶贫顶岗支教”实现了管理学上强调的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根据原平市的资料统计显示,如果一个正式教师一年按照10,000元成本来计算,三百个岗位就是300万元,而原平市每年付给支教学生的补助总共才近30万元。 可见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为当地政府节省了开支,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加快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

大学生的顶岗实习可以使受援学校的部分教师腾出充分的时间来充电。师院主动承担了教师培训任务,目前已经对受援学校的教师有计划地分批分期进行培训。从2007年秋开始,已经开办英语、语文、数学三个班,共150人进行了免费培训。这样一来,受培训的教师就可以安心学习,不用为调课补课而烦恼,也能在节假日和家人呆在一起,享受生活情趣,而且也免除了自己掏钱接受培训的难题。

(三)提高了当地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不仅减少了教育成本支出,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师院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积极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极大的热情不断奉献爱心,尽其最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据五台县反映,第一批支教学生所带的班级期末全县统考,全部进入联校前三名。河曲县赵家沟乡初中由于师资缺乏,教学效果十分差,支教学生扩充了师资队伍后,学生的成绩也由全县倒数第三变成了正数第二名。扶贫支教学生作为服务贫困地区的志愿者,给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推进了“普九”进程,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

师院学生支教不仅帮助受援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水平、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前缩短了师范生走上讲台的磨合期、加快其角色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经过实习支教,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习支教其本身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条件相当艰苦的地方学习和工作,锤炼了师范生的品质,提高了他们的素养,使他们真正做到了带着感情下去,加深感情回来。例如,忻府区横河小学某支教生由于从小缺乏锻炼,自认为不能适应当地艰苦的生活环境,刚到支教点的第二天早上就私自跑回学校。经过带队老师的耐心教导后又返回到支教点重新认识、体验支教生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该同学终于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态度,教学成绩显著,从一名支教“逃兵”转变成标兵。据统计目前已有85%的师院毕业生已成为扎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骨干教师。

第二,实习支教也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多数学生不仅任课,还带班主任,在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更好的和学生沟通。在教学实践中,他们热情洋溢,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得到了学生们的爱戴,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也解决了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难题。以前学生毕业农村不愿意去,城市又难以留下,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现在采取这种政策以后,部分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上课的反馈当场拍板签订就业协议,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真正实现了就业与实习相挂钩。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可以看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它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搭建了一个平台,架起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基层教育合力育人的桥梁,开辟了高等师范院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一条切实可行、一举多得的好政策,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创新型模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我们应全面地认识它,尽管目前扶贫顶岗实习支教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在实际中,它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支教点环境较差难以保证支教学生的安全。支教点大多都是贫困地区,取暖条件较差, 2007 年冬天,曾经发生过煤气中毒事件,尽管及时采取了措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这依然是个隐患,另外,大多数受援学校交通不便,有个别学生在返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这些问题都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到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 资金问题,充足的资金是支教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虽然忻州市各区县财政和师院都为支教工作投入了很多,但仍然是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这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和依赖于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第三,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与保障问题。扶贫顶岗支教的目的之一是支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提高受援地区的教育质量,但是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却影响这一目的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支教学生一般都是大三的高年级学生,部分学生面临着考研,支教工作又与其考研计划相冲突,所以学生无暇顾及其他,支教质量难以提高。这就要求师院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指导下与打算考研的学生之间达成协议,如有特殊情况可以考虑暂缓或者免除实习支教。其二是个别学校申请学生支教是为了节省开支而不去招聘新教师或者是直接让支教学生替代个别比较优秀的教师上课。当地学校过于依赖支教学生,使其师资水平将可能长期处于动荡之中,教学质量缺乏可靠保障。加之由于小学不开设物理、化学等课程,下去支教的学生只能任受援学校所需要课程的老师,这也使得教学质量难以有效提高。因此要认真选择支教点,把那能真正起到扶贫支教作用的确实需要扶助的试点作为扶贫支教基地。

篇5: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学号:xxx 姓名:xxx

系班:xxx 支教学校:xxxx

支教的学生积极响应忻州师范学院支教工作的号召,于2011年秋季学期,xxx到xxx参加为期一学期的支教工作。

一个学期以来,他担任四年级语文、科学、音乐、体育教学工作,并兼任三年级体育老师工作。在xxx支教期间,积极服从校领导安排,教了语文、科学及其他,并都以成功的教学回报了领导的信任。

本着以作为支教生对学生为引路人的原则,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经常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并适当加以改变运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

努力学习,大胆创新。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地参加学校的教学研究以及班级管理等各项工作,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工作,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就是为了更好地干好教育工作,教到老,学到老,才会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

谁在教育上领先一步,谁就拥有辉煌的明天。他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学习,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方法。

育人为本,热爱教学。小学教育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要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作为引路人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培养,并在此过程中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老师就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教育工作的。支教半年来,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心中装着学生。当小朋友有什么不开心时,他去安慰小朋友。开学不久发现班中一个同学性格内向,平时与其他学生来往不多,显得孤僻郁闷。一天,这位学生写日记说:“看到其他同学与朋友一起游戏,学习,我好羡慕啊!老师,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我呢?”他找这位小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该学生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小班会课上,他让这位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特长,这让这位学生自信大增,也让其他学生重新认识这位同学。许多学生愿意与这位同学一起玩了,这位学生也融入了这个集体,开心多了。

因人施教,永不放弃。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他接的班级中一个男同学,是全校有名的双差生:根本不想学习,破坏课堂纪律,下课调皮好动惹是生非,十分淘气。面对这样一个男孩,无时无刻都担心男孩会惹出事端来。于是,采用了各种方法说服教育男孩,并请家长配合。为了鼓励男孩,利用男孩胆大的优点,让他当语文科代表,男孩跟别的老师说过“语文老师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要学好语文。”经常和男孩谈心,小到男孩的行为举止,大到谈理想抱负,在男孩身上花去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心血总算没有白费:期末男孩的成绩进步较大,行为习惯也有很大的改变。

当然对于学习本来就好的学生,在完成基本功课的同时,也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及强化训练,使学生们的基础更扎实。

加强运动锻炼,丰富业余生活。小学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在体育课上先教学生们打乒乓球与打羽毛球的基本动作、规则。然后在课下加以锻炼熟悉要领,几周后有好多学生已经打的很不错,然后继续影响其他的学生,给学生们的课下业余生增添了色彩,改变了学生们单一的在校园乱跑运的动方式。

不问苦乐,不问得失,尽他自己的力量去奋斗,有辛苦的付出,就有幸福的收获,感受着支教赋予生命的精彩。

篇6: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培训心得

生物系 戴丽

通过一星期的支教培训及平时和老师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忻州师范学院的一项伟大创举,是对忻州师范学院学生的一次历练,也将是我青春年华里最美的篇章。在我步入忻州师范学院的第一天,学长学姐就告诉我,在大学四年里最有意义的两件事是支教和考研。经过了这次培训,我对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理解是: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大学里的一次历练,是青春里的一次洗礼,是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一步,是人生中充满回忆的一段岁月。

一、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意义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是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主导,地方政府支持,中小学校参与而进行的一项工程。一方面,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服务乡村教育事业、提升教师技能、完善自我的平台,是我们人生中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我认为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对我是一种挑战,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能培养我的实践能力,能锻炼我的毅力,磨练我的意志,将对我今后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我期待下学期到乡村支教的生活。另一方面,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改善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促使城乡均衡发展;解决了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提高了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培训之前,我认为只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我就能把我的学生教好,现在想想,那时 的我是无知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不单单只会自己专业以内的东西,还需要掌握其他技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只是一个“单面手”,而应该具备多种技能。在培训的时候,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老师。

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老师对学生能产生十分大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要规范我们的言行,不能随心所欲,要认真负责地把学生教好。认真负责不仅只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这是做任何事所应具备的品质,不管以后我们是否当老师,我们都应该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支教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要有奉献的精神,既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平台,我们就应该好好利用这一学期的实习支教时间,为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三、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在乡村,有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我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关怀,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对他们我们要有耐心,有爱心。要经常表扬学生,鼓励学生。

三、培训对我的帮助

一、注意安全,遵纪守法。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生命的价值是高于一切的,要珍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角色转换。虽然只是短短一学期,但是我们要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在忻州师范学院,我们是学生,在当地中小学,我们是老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为人师表,给学生做一个好榜样,要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工作。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永远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要勇于创新创造,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要锻炼高尚的品质,善于明辨是非。

四、班主任工作培训。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制定合理的班规,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注意并了解班上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成绩。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

我们学院的校训“厚学启智,修德树人”很好的阐述了教师的本质—教师不仅仅是起传播知识、解惑答疑的作用,更重要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所以,教师应该将高尚的品质、思想渗透于教学课堂实践。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才能的人。

我非常感谢这次培训,感谢每位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使我更深刻了解到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意义,并对我下学期的支教及今后的生活有很大作用。

篇7: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转眼间,半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几个月的生活中,苦甜相伴。即将离开,留下只言片语,只作青春驻足的回忆。

一段勇敢而浪漫的旅程

支教是一段勇敢的旅程。如果离开家上大学让我成长,那么半年的支教生活则让我成熟。回想培训的那段生活,聆听老师的教诲,与室友一同收拾行囊,互相激励,依依不舍。我们带着一份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支教的旅程,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我们是勇敢的,离开了学校的象牙塔,开始了生活之初体验。

支教是一段浪漫的旅程。热烈的掌声,隆重的欢迎仪式,可爱的笑脸,亲切的问候,真诚的关心……无疑都是一朵朵火热的玫瑰,是给远离故乡的人们最好的礼物。

一次内心与灵魂的洗礼

韩愈《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教师,自古便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初为人师的我,能否做好这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心中不免打起问号,不禁有些不安。初来的几日,惶惶终日,恐有差错,每天煎熬无比,抑郁无比,心中压力可想而知。每至深夜,辗转反侧倍思亲。

而每人人生之所以不同,在于压力,在于磨练,在于心境。既来之,则安之。生活的质量在于心态。何不一鼓作气,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呢?

此后的日子里,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与班主任谈心,与同学交流经验,渐渐地,我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眼见着,孩子们日益与我亲近,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小心思。这些孩子,是我的安慰。最是那一声老师的温柔,胜似水莲花的娇羞。此时,脑海中浮现了课间与他们嬉戏的场景;仿佛感觉到了课堂的欢乐;看见了我教训他们,他们依然对我嬉皮笑脸的感动。

突然懂了,教师之道,取于心,取于爱心与真心。教师之道,不在于知识渊博于否,而在方法,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一场社会责任感的呼唤

何谓责任,即吾辈肩上之重担也。何谓重担,即国之前途也。国之前途,则吾辈之责任也。结束支教的我们,又回到了学生的身份,只希望我们的支教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能让更多人投身这项事业。

篇8: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总结

在西部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中, 存在着扶贫顶岗实行形式。具体而言, 学院在安排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时, 充分与所在地域贫困区县的教育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一学期 (20周) 的一线教学实习, 不仅达到了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也有效改善了当地师资困乏 (特别是英语和艺术类师资) 的状况。同时, 随着这种实行形式的持续展开, 就产生了教师岗位轮换的局面, 进而减轻了贫困区县学校招聘教师的压力。

尽管上述做法已在本校开展, 但其是否具有推广的价值则需要论证。不难理解, 本校之所以形成了这一教学创新模式, 实则在于所在地区县教育局的需求拉动。因此, 该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在于高职人才培养效果的反馈, 也需要接收扶贫顶岗学校的教学效果反馈。不然, 这种创新模式极易流于形式。为此, 本文将在经济学视角下来展开论证。

这里需要指出, 扶贫顶岗实习作为学院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的产物, 其本身是具有显著公益性质的。也正是如此, 对此展开经济学分析时应将视线植入社会资源的配置领域;或者说, 通过经济学思考试图阐明这种实习形式能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节约, 从而在提升贫困区县基础教育水平的同时, 并不一定增大当地经济资源的付出。

鉴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2 经济学视角下的外部性分析

“外部性”是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其在于经济主体在实施经济行为时, 其所创造的收益并没有完全被自身所获得, 而部分收益则耗散在了该经济主体的产权范畴之外, 被社会公众所无偿获取了。由此针对扶贫顶岗实习而言, 则具备产生上述外部性的条件。

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 关于外部性的分析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

2.1 贫困区县师资增量方面

以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为着眼点, 他们在教学实习中有一个重要环节, 即获得真实的教学情境体验。该环节是在微格训练的基础上, 更加具有实战性的专业技能训练。为此, 在充分整合校外实习资源的情况下, 便自然建立起了扶贫顶岗实习模式, 该模式在地方教育部门的牵头下实则构成了事实上的支教活动[1]。因此, 在开展这种教学实习时就解决了贫困区县师资的数量缺失问题, 特别在学生轮换制的作用下更是促进了当地基础教育的师资增量变革。

2.2 贫困区县教育水平方面

众所周知, 受到西部贫困区县基础教育软硬件资源的限制, 其教育水平整体上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随着国家扶贫基金大量投入到西部基础教育领域, 近年来许多地区的基础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观。但与此同时, 师资缺乏仍是当地提升教育水平的瓶颈[2]。对此, 在高职院校的实习模式创新驱动下, 以及植根于当地基础教育现实的情况下, 则能在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同时, 逐步提升贫困区县的教育水平。

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表明,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效应, 从而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 分析基础上的优化措施构建

结合本校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 并建立在以上分析基础之上,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3.1 完善岗位轮换制度

在经济学分析中可知, 扶贫定岗实习支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效应, 其本身也包含着诸多正能量。然而, 若无法形成岗位轮换之间的无缝衔接, 则将严重影响到贫困区县的教育平衡。为此, 高职院校应根据师范类专业结构和学生人数, 建立起完善的岗位轮换制度。以本校为例,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初等教育”专业, 该专业的2011级拥有8个班。因此, 学院、教务处和教研室进行了三方协商, 决定在根据小学一学年的教学周数, 以学期为单位均衡安排8个班的学生, 从而在内部调整了以往的校内实训计划。

3.2 强化实习岗位督导

强化实习岗位督导是实现外部性的关键, 而督导的主体除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 还包括区县教育部门的督导人员。在督导过程中应关注这样几类事件: (1) 是否将学生安排在了教学和教学辅助岗位。本校在督导中曾经发现, 某小学把学生安排在门卫执勤, 这对学院与地方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2) 是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传帮带指导。 (3) 是否给予了学生一定的独立完成教学和班级管理的任务。总之, 强化实习岗位督导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履行的工作, 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 也是对地方教育部门负责。

3.3 增进校地间的互动

之所以提出增进校地之间的互动在于, 贫困区县基础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师资引进活动, 特别在西部计划的实施中缓解了当地师资困乏的局面[3]。因此, 对于任教课程、课程方向等信息, 需要当地教育部门与高职院校进行及时互动。不难看出, 这也是提升学员办学实力的重要素材。

综上所述, 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尽管本文是课题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的总结和拓展, 但其中的结论仍适用于其它地区和其它类型的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需要。

4 结语

本文认为, 高职院校在安排师范生进行顶岗实习时, 充分与所在地域贫困区县的教育实际联系起来。对此展开经济学分析时应将视线植入社会资源的配置领域, 并在外部性形成机制中进行措施优化。

参考文献

[1]梁俊.顶岗实习视角下高职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改革——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M].中外企业家, 2013 (3) .

[2]邹勇.关于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思考[M].高教论坛, 2013 (4) .

上一篇:供热工作方案下一篇:经典英语歌曲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