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2024-08-14

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通用10篇)

篇1: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是吉林省惟一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土建类高等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吉林,面向全国,服务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培育了4万余名土建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建设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企业管理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校具有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业设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4000余名。

学校土木建筑优势突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学校现已成为以土木建筑为优势和特色,以工科为主,理、工、文、管、法多学科相互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建设大学。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8个院(部);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设有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筑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省部级工程实验室)、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东北建筑文化研究中心(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14个教学实验室;有具备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院、建设监理公司、勘测公司等6个校内实习基地和62个校外实习基地可供实践教学,并与省内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通过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艺术设计等四个专业被评为吉林省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次,标志着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为学校承担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较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质量保障。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44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70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16名。导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15名;有吉林省高级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等12名;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省优秀青年建筑师等5名;吉林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3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学校现有红旗、净月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00万元,图书馆藏书77万册,配有现代化电子阅览室,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

“十五”以来,学校依托学科和地域优势,着眼于建设行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应用研究,为建设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最近三年,学校共计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96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3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95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且被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检索机构刊物收录计640篇;获国家专利63项。,学校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十五’全国建设科技进步先进集体”。

我们热诚欢迎有志之士报考我校研究生!

 

篇2: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E-mail:jljgyjsc@126.com

联系电话:0431―84566037 84566435 84566436

传真:0431―84566037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5088号

邮编:130118

报考说明:

一、招生人数

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00人,其中含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大专毕业后有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学习、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的同等学力考生,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且仅限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④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时间及地点

1、网上报名时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以教育部具体规定时间为准)。

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2、现场摄像时间、地点

摄像时间:11月10日―11月14日(以教育部具体规定时间为准)。

摄像地点:考生到网上报名时所选报名点指定地点摄像。

四、考试科目及有关内容:

1.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考试均采用国家统一试卷,其考试大纲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2.专业基础课试卷由我校自行命题。

五、考试及调剂时间:

1.年12月25日-201月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试时间年1月7日至1月8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9日进行)。(以教育部具体规定时间为准)。

3.调剂时间2012年3月(以教育部具体规定时间为准)

六、复试说明:

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外语测试、综合面试和思想政治考核。同等学历人员取得复试资格后,还须加试两门本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报考考生取得复试资格后须加试一门本专业主干课程。具体复试方案另行通知。

七、注意事项:

1.考生在网上填写信息时必须认真、准确。如考生在网报时填写虚假信息,一经查证取消其入学资格。

2.实行师生互选制。研究生入学后进行研究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网上报名时不用填写指导教师。

3.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填写信息时,一定要认真填写详细地址、邮编及长期联系电话(固定电话及手机),以便发放准考证、复试通知、录取通知等。如因联系方式变更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己负担。

4.公费比例以省招办下达的指标为准,跨专业考生、同等学历考生原则上均不享受公费待遇。2012年我校对统考数学科目的考生均给予公费待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发放助学金。

篇3: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随着社会对于体育硕士研究生需求的变化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 研究生课程设置也面临着由科研知识型向创新实用型的转变。孙卫国等分析了我国体育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在科研思想、教学计划、教学科目与内容、教学手段改革以及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五方面的挑战。因此, 对于目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分析, 以便对于体育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挑战做出积极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吉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校对于体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类似, 部分高校将课程总体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然后细分为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跨门类选修课等。如延边大学规定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 其中专业学位课学分要求不少于十二学分, 专业选修课学分不低于六学分, 跨学科选修课、跨门类选修课所得学分不低于两学分, 其课程还包括前沿讲座课程, 要求研究生必须选修前沿讲座课程, 研究生参加选修前沿讲座课程经考核合格的计两学分。部分高校为了突出实践环节, 将实践教学专列出作为课程设置的一个部分, 如吉林师范大学则将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划分为学位基础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 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另有部分高校将硕士研究生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主干课、专业发展课等类别。如东北师范大学将硕士研究生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主干课、发展方向课等四个模块, 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课为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至少三门共计六学分, 专业主干课也是至少三门共计六学分, 发展方向课则可是全校公选课、跨专业专业课, 也可以是本专业的方向课, 由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及自身培养需要自愿选择。

通过对吉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可以看出, 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其课程设置大多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等不同的模块。总学分均要求在36学分以上, 与国家有关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一致, 同时部分高校出于对教学质量的考虑, 对体育硕士研究生总学分做出要求。如吉林师范大学对学科教学 (体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总学分至少达到36学分, 该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学分不少于36, 不超过38分。

2.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 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相比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更加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吉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与学科教学 (体育) 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看出,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包括了公共学位必修课、专业学位必修课、非学位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选课、跨专业课程、补修课、实践活动等。而学科教学 (体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基础课中更加突出教育硕士的基础理论, 包括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其学位基础课学分高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公共学位必修课学分, 其实践教学8学分, 也多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术活动1学分, 教学活动1学分及社会实践1学分共计3学分。

吉林省多数学校对于体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类似,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划分类别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 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主干课、发展方向课等。而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更加突出实践性, 实践课程设置比重较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高, 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相一致。

3. 吉林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再构建

通过对吉林省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可以看出, 体育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划分类别包括学位课、非学位课, 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主干课、发展方向课等。目前的课程设置较多的局限于一个学科领域, 虽然突出了课程体系的专门化和专业化, 但对于学科设置的综合性还有待加强, 因此在今后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 除了参考一级学科进行设置专业基础课外, 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 突出学术学位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价值, 设置重点突出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篇4: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一)招收对象

在体育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从事专业运动训练(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运动训练人员,各级运动竞赛的管理人员、中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是体育硕士专业培养的群体。

(二)报名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2004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三)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招收办法

针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培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从2006年开始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实行单独招生,录取规模不超过本院当年招生名额的20%。

(四)报名时间及招生名额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上、中旬。

招生名额:50人

(五)其他

1学制:一般为2年。

2学位: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3授课形式与时间:一般采取寒暑假或阶段性集中授课。

篇5: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一、录取至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可参评研究生新生入学奖学金,具体评选条件见《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其中一等奖学金8000元,二等奖学金5000元,三等奖学金元,新生奖学金在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一次性发放。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经我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直接享受一等奖学金8000元。

二、凡录取至我校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国家及学校相关政策可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不低于6000元/年・人,按10个月发放。

三、录取至我校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学校相关政策可享受“研究生学年奖学金”,其中校长奖学金10000元,一等奖学金8000元,二等奖学金5000元,三等奖学金2000元。

四、录取至我校的国家计划内全脱产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国家政策或相关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人)”和其他专项奖学金。

五、录取至我校的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从事“三助”工作的可获得相应的“三助”岗位津贴。

六、家庭特别贫困或发生重大困难的硕士研究生可获得特别困难补助和助学贷款。

七、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本人为第一署名人获得的各类成果与学校老师享受同等的奖励政策。

篇6: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吉林财经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

为深入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7月1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吉林财经大学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仪式在吉林财经大学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苏忠民、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校长吕英华、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周知民、校长宋冬林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这次与吉林财经大学签约的有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长春财经学院、吉林警察学院,将建立研究生教育联盟体系,由吉林财经大学发挥牵头、统筹、主导推进的作用,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长春财经学院、吉林警察学院三所高校将各自发挥特长优势培养硕士研究生人才。从2016级学生开始,吉林财经大学在硕士相关专业内,根据需要聘任合作兄弟院校符合学校标准的教师共同担任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同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此次签约是落实吉林省“高教强省”战略有关政策,建立研究生教育联盟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四所学校都是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这一合作模式将会卓有成效地推动四所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共同发展,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生教育联盟体系的构建,对进一步提升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研究生教育联盟体系的建立,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改革重点专业培养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教育厅规划部署,结合新的发展形势,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的一次积极有益的创新和探索,为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智力和科技支撑。

据悉,吉林财经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国家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

篇7: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2012年全日制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热烈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95年,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高校,2010年圆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省内唯一的省级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同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学校已成为吉林省培养应用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占地76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7831人,自有专任教师456人,其中外籍教师53人。拥有国内唯一的大型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可以同时使用5种语言的同声传译厅和同声传译实验室,建有能同时播放11种语言节目的校园电视台,有139个多媒体教室,17个语音室和32个实验室。学校建有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重点学科;9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34门省精品课程及省优秀课程;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奖中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学校设有18个院(系、部)、中西文化研究中心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有2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经、管、教4大学科门类,10个外语语种,是东北地区外语语种最全的本科院校。

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定位,一直致力于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在麦可思公布的2009非211本科院校就业能力排行榜上,学校位列第三。学生在2009年大学生韩国语演讲比赛中获全国总冠军;连续四年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吉林赛区第一名;获第二届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大赛总分第五名。在2010年接受教育部评估时,国内知名专家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培养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学校是一所有境界、有品位、有追求、讲究修养、很阳光、很有定力的民办大学,是“全国民办高校的旗帜”。

结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建设,学校将同吉林省外事办公室联合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外语,懂管理,通晓专业,具有较强的翻译能力,礼仪知识好,职业素养高,“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能够胜任经贸、旅游等领域翻译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性、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口笔译人才。采用“外语(英、俄、日、朝)+专业方向”和“双外语(日朝双语)”两种培养模式。在“外语+专业方向”模式下,外语教学突出实训,强化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口笔译实践能力;专业方向以市场需求和职业需要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经贸、旅游和相关行业背景

课程,侧重翻译实务。“双外语(日朝双语)”模式招收日语专业考生,要求考生的朝鲜语达到朝鲜语高级水平,采取“1(强化语言)+1(国外留学)+1(国内实践)”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双外语双强,具有较强中、日、朝互译能力。

2012年我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计划招生125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指标为准),学制2年,日语口译的日朝双语方向学制为3年。

一、2012年招收专业学位类别和领域:

专业学位类别:0551 翻译

专业学位领域: 055101 英语笔译

055102 英语口译 055104 俄语口译 055106 日语口译

055106 日语口译(日朝双语方向)055112 朝鲜语口译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且须最迟于开学报到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7、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8、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9、在校本科1—3年级学生一律不准报考,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试资格

和录取资格。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2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

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进行网上报名。

(二)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1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人员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手续。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四、初试

(一)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参加初试。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2年1月7日至1月8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三)初试科目为四门,即:思想政治理论、翻译硕士外语、外语翻译基础和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1月7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 100分

1月7日下午 翻译硕士外语 100分 1月8日上午 外语翻译基础 150分

1月8日下午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50分

报考我校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科目如下: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参加全国统考)

第二单元:211-翻译硕士英语,212-翻译硕士俄语,213-翻译硕士日语,216-翻译硕士朝鲜语;(自命题)

第三单元:357-英语翻译基础,358-俄语翻译基础,359-日语翻译基础,362-朝语翻译基础,(自命题)

第四单元: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自命题)

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参照“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五、复试:

复试具体时间和内容届时以网上公布为准。

六、录取:

按照国家政策接收调剂生,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

七、其他:

1.请各位考生及时登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网页,以获取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最新信息。

2.本简章如与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信息有出入,以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为准。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也以教育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

学校网址:http://

通 讯 地 址: 长春市净月大街3658号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科研处)

邮 政 编 码: 130117 联 系 电 话: 0431-84533651 0431-84565032 传 真 号 码: 0431-84533598 联 系 人: 隋丽爽 杨培珍

篇8: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吉林体育学院是集“教育、竞技、科研、企业”四位一体的新型体育院校, 在办学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办学规模、制度创新、教学改革等领域都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在教学实力等方面在同类院校排名中, 位于国内中上游水平。图书馆作为这样一所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科研的主要支柱之一, 应为学院提供更高层次的、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性较高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将图书馆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并且应逐步培养学科型馆员。作为这样一所发展中的高等体育院校的图书馆中的一员, 不应满足于现状, 应该居安思危, 发挥创新精神, 在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 还应将所学的图书馆专业技术知识与各学科乃至各体育项目相结合, 为学院师生在科研、教学、训练方面提供较为专业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发挥图书馆以及馆员的潜在能量, 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薄力。

二、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科型馆员的意义

(一) 图书馆学科型馆员的定义

国内对学科馆员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 一般是指高校图书馆委派的一些熟悉馆藏资源, 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或较深专业功底和较强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服务能力的馆员, 其职责是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主动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2]

(二) 学科馆员现状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 通常由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担任。学科馆员以开发专题信息资源为目的, 深入学科专业领域, 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学术层面上的服务, 解答科研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对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内在结构、学科历史和现状、学术前沿、学科的主要支撑着、学科经典文献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 对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目标、最新成果、未来发展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将繁杂无序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整理后, 提供给重点学科用户。我国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是近几年开展起来的。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十所重点大学为首的图书馆率先开展了学科馆员对重点学科的信息服务, 与国外比较, 我国学科馆员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工作开展大多停留在表面, 服务模式相对单一, 在提供服务的层次上还不够深入。[3]

(三) 高等体育院校的特征 (以吉林体育学院为例)

1、类别特征

(1) 按系别分类

我院由九个系和附属中专, 以及省体校组成, 分别为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体育人文社会系、运动人体科学、冰雪系、竞技教育一系、竞技教育二系、体育艺术系。

(1) 体育系:主要培养专业体育教育人才, 学习的知识、技能广泛。

(2) 运动系、武术系、冰雪系、竞教一系、竞教二系:主要培养各体育项目专业教练员人才, 专业运动技术水平较高。

(3) 体育人文社会系、运动人体科学系:主要培养体育与社会交流方面、人才, 学习的知识广泛。

通过以上特征能够发现, 图书馆面对的服务人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需求的内容方方面面, 涉及的内容广泛, 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要有丰富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 以及各学科乃至各体育项目的专业性知识。

(2) 按项目分类

包括田径、游泳、球类、体操、轮滑、跆拳道、摔跤、柔道、拳击、武术、散打等涉及范围广泛, 促使图书馆藏书范围逐年扩大。

2、学生文化素质特征

(1) 体育系、体育人文社会学系、运动人体科学系都是通过高考入学, 知识积累丰富、文化底蕴厚实, 对于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容易, 但运动技能相对较弱。

(2) 运动系、武术系、冰雪系、竞教一系、竞教二系的学生是通过体育单招考试入学, 专项技能水平较高, 但理论知识相对较弱。

(四) 培养学科型馆员的途径

1、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技能

在为学科建设服务时, 不仅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学的知识, , 还需要围绕图书馆的各种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加以深入了解和学习, 以便及时准确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所需图书、影像资料。由于我国信息资源相对匮乏且技术比较落后, 长期以来许多宝贵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散乱分布, 缺乏系统性, 教学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工作时要获取这些资料和数据, 主要是通过图书、杂志、会议等几条渠道, 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工作效率特别低。学科馆员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 仅靠提供丰富的馆藏文献和海量的网络资源是不够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内容繁杂多样, 既包括资源的提供、项目的管理, 更包括人员的组织、协调和沟通, 如果不对这些内容加以系统组织, 必将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利用效率。因此, 学科馆员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时, 应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将这些宝贵资源转变为电子化、数字化资源, 并依托校园网搭建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平台, 将这些杂乱的信息、项目归拢在一起, 按逻辑关系和功能作用对其进行整理, 使之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运用方便快捷, 成为可共享和再利用的优质资源, 才能更广泛、更高效、更科学地被利用, 教学科研人员之间才能及时交流和沟通, 才能互相借鉴, 共同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1]

2、针对某一学科建设进行系统地学习, 全面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学科型馆员应针对某一学科进行系统学习, 以便了解和全面掌握本学科教学、科研、训练的实际内容以及未来发展, 客观地提供所需文献资料。以吉林体育学院为例, 运动系乒乓球教研室某教师申请课题, 需要乒乓球项目从其历史发展、规则演变、器材更新等方面文献资料。学科馆员必须要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规则, 以及此项运动目前发展状况、发展方向等, 这样才可以提供出有效且切实可行的文献资料, 提高图书馆的职能, 发挥学科馆员的潜能及作用, 为重点的学科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3、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加强与学院各系在学科建设方面的联系

学科馆员平时通过各种渠道有意识地多结识、多接触对口院系教师, 向他们作自我介绍, 征询他们对图书馆的意见与建议, 了解需求, 有针对性地推送图书馆信息。一些院系教师也时常主动联系学科馆员, 咨询问题或寻求帮助。为了减轻教师顾问的负担, 不给他们安排过多的琐碎任务, 因此转发图书馆信息通报邮件的工作委托系科研秘书或资料室人员协助完成, 这也使学科馆员与院系的接触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4]

4、针对学生特点, 发挥学科馆员的职能

体育院校学生有很强的专业性, 即体育的功能十分突出, 由于专业不同, 学生来源渠道多, 文化层次参差不齐, 文化基础差别较大, 因而开展主动服务的出发点也必须有层次, 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基础进行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教育为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书籍。

(五) 高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科型馆员的意义

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过硬, 科研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 而且还需要一批高素质、懂业务的图书馆学科馆员的配合。学科馆员应是学科信息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 在院系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较好地解决了当今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对口服务、针对性服务的问题。[1]可以使图书馆更多地完善自我, 从而与之积极配合, 提供文献资源的支持, 共同促进鲜明的特色校园文化, 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意味着更加贴近于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和培养目标, 同时也促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精神的形成。只有立足于特殊要求, 才能有效的培养专门人才。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所有成员共同努力长期建设的结果。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 应从学校建设的目标和教学发展的需要出发, 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把工作中的点滴做好,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和教学等工作人员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从日常工作和学习的点滴做起, 为校园文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结论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在网络和数字信息环境下, 提高服务质量, 赢得发展机遇的重要选择。学科馆员的许多工作都应有预见性。为保证教学科研服务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应对服务整体工作计划与具体工作方案进行细致的制定;为提高信息服务的超前传输效果, 应对教学科研人员潜在性需求进行预测。学科馆员必须善于预测分析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发展的方向及未来前景, 要善于发现、挖掘出具有权威性、代表性、争鸣性及前瞻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加强业务能力建设既是我们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加强图书馆员业务能力建设, 才能把握变化的速度与规模, 主动适应变化, 迎接挑战, 实现图书馆管理、技术与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锦:《浅析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超前意识》, 《内江科技》, 2008, (11) 。

[2]张志莲:《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综述》, 《晋图学刊》, 2008.12。

[3]邱锦:《高校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2009.5。

篇9: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立足吉林,面向全国,艰苦创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出了一条注重内涵,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学院主动适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自身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科学定位。在总结长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崇德尚学,育人达才”办学理念。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了7万余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院针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群,学院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设有15个教学院(部),本科专业30个,是以农业(特产)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教等多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函授生、成人教育学生20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近百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51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39%;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76%。其中,有一名教师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一名教师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一名教师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有两名讲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10余名教师荣获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称号。

学院占地面积3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布局合理,规划别致,环境优雅。固定资产总值5亿多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26万余元。配有现代化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80余个,建有28个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和一个集教学、科普、观赏于一体的东北地区高校最大的野生动植物标本馆。

近年来,学院完成国家、省级课题100余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建成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试点专业2个,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公开出版教材和著作180多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教研论文454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长白山区新农村科技实用人才开发与培训”项目被确立为科技部国家级星火重点项目,“碧香无核葡萄”项目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填补了我省早熟无核葡萄品种的空白;制定了吉林省黑木耳生产地方标准5个,填补了省内空白,并作为国家级地方标准;有两名教师参与了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项目。

学院还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法国奥弗涅大学、韩国全北大学和江原大学签署了互派留学生协议,并长期向日本选派研修生,为学生出国深造搭建平台。同时,注重学生德育观念和人文观念的培养和塑造,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学院大学生在国家及省、市举办的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30余项,充分显示出学院大学生的实力和水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成绩喜人,就业形势一片大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2006-2008年,承担了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6个专业1600余人的人才培养任务,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较高的办学水平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誉,学院荣获了“吉林省优质人才项目”二等奖。同时,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有效开展科教兴农工作,在吉林省十几个县市开展科技人员培训和项目推广工作,大力推广实用技术,扶持一批种养大户,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农村干部和实用人才10000余人次,选派优秀教师到45个乡镇进行科技指导,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其中,双辽市水稻研发项目为农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学院多次被评为“吉林省科教兴农先进单位”。

篇10: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后备干部队伍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选拔后备干部的基本条件

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个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本职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改革意识。

2、政治责任感强,勇于负责,具有潜在素质和外在能力,院级后备要有拟任职务下一级两个以上岗位或部门的领导工作经历(教师和技术干部不受此情况限制)。

3、领导工作能力强,熟悉高校管理工作基本规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职以上技术职务,35岁以下年轻干部可放宽到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4、年富力强,身体健康,能承担繁重工作任务。

5、后备干部原则上从下一级干部中产生,但在教师和技术干部中产生后备干部可不受此条件限制。

二、后备干部数量和结构要求

1、院级副职后备干部按规定的领导职数1:2的比例配备;处级后备干部按规定职数1:1的比例配备。

2、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注重体现结构的合理性。专业知识尽可能较均衡分布,年龄要有梯次性,院级后备干部一般在45岁以下,处级后备干部在40岁以下,以35岁左右的为主,对具备近二、三年内可进班子的后备干部年龄可适当放宽。

3、院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都要注重选拔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三、后备干部的选拔程序

院处级后备干部的选拔、考察工作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党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要坚持的六条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推荐出来,加强锻炼和培养。

1、民主推荐

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参加院级后备干部推荐的人员为:院级领导、中层以上干部、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学院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和侨联负责人代表、院教代会代表团(组)长、院工会负责人等。参加处级后备干部推荐的人员为:院领导、科级以上干部、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员等。

2、民主测评

对民主推荐票数过半的同志要在本单位(或所在党总支、党支部)和服务对象范围内进行测评,测评内容主要是现岗位工作表现,测评票设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个等次,测评结果称职以上要达到三分之二为合格。

3、组织考察

考察工作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考察被推荐人选近年来的工作实绩、管理水平、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廉洁自律、品德修养及实践锻炼等方面的情况。

4、形成考察材料

考察结束后要根据考察情况形成个人考察材料,用写实的方式高度概括被考察人的优缺点,考察材料还应包括测评情况等内容。

5、集体讨论决定

后备干部人选由院党委会讨论决定。并将院级后备干部个人简历和考察材料上报省体育局和省高校工委。

四、后备干部的培养措施

1、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通过实践锻炼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计划地安排到校内外挂职锻炼,境外、国外学习考察等,加强锻炼和培养。脱产培训要学用一致,针对性强,以短期为主。

2、加强后备干部的理论学习。组织和引导后备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把学习理论同改造世界观、增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同时,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增强现代化管理技能。

3、有意识地安排后备干部做一些时间紧、任务重、突击性较强的实际工作,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对院机关职能部门工作的后备干部,要分批安排到教学、训练、科研等一线去工作,向基层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各系的后备干部要安排到机关党政职能部门工作,全面了解学院的工作,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干部交流换岗,使干部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增加多方面的才干。

4、重视关心后备干部的成长,经常了解思想情况,及时发现各种思想倾向和问题,及时进行帮助教育。对工作和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学院领导及组织部门要及时谈话,帮助分析原因,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大胆工作。

5、制定对后备干部的定期集中学习和教育培训计划,布置自学书目和学习任务。

6、实行后备干部谈话制度。院级领导和组织部负责人每年要对所分管的后备干部谈话一至二次,并将谈话内容作为培养考核后备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

五、后备干部的管理措施

1、后备干部实行分级管理。院级后备干部由省委组织部、省高校工委、省体育局和党委共同管理,处级后备干部由院党委管理,党委组织部协助管理。

2、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院党委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级一级抓落实,坚持常抓不懈。

3、以近期可进班子的后备干部为主,把培养教育措施的落实作为重点环节来抓,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培养,严格要求。

4、加强考核工作。后备工作每年要向组织部提交学习与工作总结,对后备干部的考核与现职干部考核相结合,从德、能、勤、绩和廉政等方面综合考核,逐人形成考核材料。

5、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不符合要求的后备干部,及时补充新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

6、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监督。建立和完善后备干部诫勉谈话制度、意见反馈制度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促使后备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7、选拔各级领导干部应首先从后备干部中进行挑选。

8、建立健全后备干部考核管理档案,包括《后备干部登记表》、后备干部考核情况、学习培训情况、工作成果、奖惩情况等。本方案由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中共吉林体育学院委员会

上一篇:希望梦是反的高三作文下一篇:XX社区防汛隐患排查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