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4-08-19

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SLLH小学 SLC

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我们班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各科任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班队课、思品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提高他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培优补差工作,使全班学生能共同协调发展。我班的语文教学成绩一直很差,平均分也很低,前景不是很乐观。本班学生成绩差异很大。高的很高,低的只能勉强及格。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着重“抓两头,带中间”。注重拔高优生,培养优生。让优生在掌握好本册语文知识的同时,鼓励这部分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积累。对待后进生,注意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多进行课外辅导,从基础知识抓起,课堂上多给他们创设发言、表现的机会,以此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在班级里精心安排学生座位,在放学回家后成立学习小组,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这样,形成了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好的风气,全班的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分利用教材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总之,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汲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尽量做到最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篇2: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宁德富

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我们就此告别了三年级。这个学期的工作是繁忙的、充实的、也是充满希望的。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心中有无限感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

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保证。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也不可能安下心来学习。由于三年级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因此,我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采取多鼓励,常激励的教学手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主动改正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本班部分学生书写习惯慢和差的缺点,我在班里评选出书写最认真的几位学生,不仅给他们奖励,而且把他们的作业经常在班里进行展览,为其他同学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并对几位书写特别差的学生严格要求。这样,大部分学生的书写都有改观,书写较上学期进步了不少。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无论多忙,只要有机会,有时间,我就会下载一些相应的语文教学课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彩的教学课件,形象直观的画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

境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爱上语文,主动的学习语文,开启了学生学习之门。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保证,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语文素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在本学期,我继续利用网络这一广阔的天地,吸取他人之所长,进行电子备课。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我提前翻阅资料,备好每一节课教案,做好每一节课课前准备。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运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加上新颖形象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提高他们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正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现在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比较浓。

三、注重夯实基础,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1.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写字本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2.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引导学生自学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在进行课文学习时,我首先进行范读,发挥示范作用。其次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

3.重视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正式开始。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词句积累入手,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记好词好句。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4.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肯说会说才会写作。因此我重视每一次口语交际的机会。在每一节上,要求学生说话完整、围绕主题。每一节口语交际课带领同学们创设交际情境,全员参与交流,重视说与听的训练。

四、重视培优补差工作,使全班学生能共同协调发展

由于本班优生连续转走,我班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前景不是很乐观。高的很高,但少。低的不能及格。特别是几位学生,成绩简直令人是伤心。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着重“抓两头,带中间”。注重拔高优生,培养优生。让优生在掌握好本册语文知识的同时,鼓励这部分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增加他们的课外知识积累。对待后进生,注意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多进行课外辅导,从基础知识抓起,课堂上多给他们创设发言、表现的机会,以此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五、注重课内外结合“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

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篇3: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案例描述

《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用了多种修辞把秋雨拟人化。教学伊始我就播放秋天美丽的景色, 让学生直接感受秋天的美好, 随风起舞的落叶、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 还有那淅淅沥沥的秋雨,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给全文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情感铺垫。欣赏完之后, 我问:“你欣赏到了什么?你欣赏了景色之后, 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呢?”学生非常感兴趣, 用了很多学过的词语:景色宜人、层林尽染、春华秋实、瓜果飘香、金秋时节、叠翠流金。学生说出了许多描绘秋天的精彩词汇, 让人感觉仿佛秋天真的到了。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感受秋天。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他们借助字典以及以前学过的一些记字方法, 互相指正读错的字音, 不一会儿便把整篇文章读通顺了。

接着, 我来个问句式陈词:“孩子们, 秋天的雨美吗?”所有的学生都说太美了。我接着追问:“美在哪里?”学生们的概括能力都很强, 有的说是颜色美, 有的说是气味香, 有的说是秋的信息美。于是, 我顺着学生的思路, 说:“秋天的雨好美, 带着它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把颜色都送给了谁呢?”有个学生脱口而出:“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我拿出一片画好的银杏叶, 说:“作者真会观察, 大家看, 这片叶子像什么呀?”学生抢着说:“扇子!”十月深圳的天依然有些热, 我下意识地用银杏叶扇了几下。有个孩子注意到了, 高喊:“老师在扇扇子!”在场听课的老师都乐坏了, 我觉得有点窘。不过, 恰巧为我解释“扇”多音字和“炎热”作了很好的铺垫。于是, 我更用力表演。“是呀, 我用这把扇子用力地扇哪扇哪, 才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马上说:“老师, 扇是多音字, 扇子是第四声, 扇了扇是动作, 所以是第一声。”我还没有来得及表扬这名学生,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夏天实在太热了, 所以‘炎热’的‘炎’有两个火呢!银杏叶不用力扇, 又怎么能把炎热扇走呢!”于是我改变由我出示生字的做法, 随机调出了“炎热”和“扇子”这两个词语, 让学生由声音回归到生字。很多老师在课后对我这点评价很高。

二、教学随感

1. 联系上下文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 从秋天的到来写起, 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丰收景象, 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语言优美, 画面、音乐的渲染很容易把学生带进美丽的秋天。但是课文里有许多新词, 如果都放在第一课时学完, 可能要占去大量的时间, 老师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 刚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情境中, 就会被这些对学生来说因为陌生而觉得枯燥的文字拉回到现实中来。学生学习的情绪一旦低落, 学习的效率自然会降低。所以, 在词语教学时, 我采用了分课教学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把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几乎流于无形。如一开始学道:“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钥匙”这个词本意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在这里却是一种把秋雨拟人化的写法。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懂得了它深层的意思。如果单独把这个词拿出来, 可能学生只能体会到它的表面意思。

2. 学以致用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通过欣赏录像, 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对秋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时学习课文中的写法, 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 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运用刚才学会的词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在学到的知识与真正的需要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学以致用, 把知识运用到平时的说话、写作和日常生活中去, 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案例点评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情境入手, 采用动作、实物等手段, 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丽的秋天里, 把一个个生字、一个个词语变成秋天的种种色彩、种种信息, 满足了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整堂课上, 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效率高。

2. 意境识字, 生动有趣

篇4: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4.找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

扬长避短()——()

自始至终()——()

转危为安()——()

阴差阳错()——()

5.选字、词填空。

着了过

中国人民志愿军罗盛教正好走()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十分安全。

()爸爸的回头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日积月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用动物的名填空,补充成语。( )视眈眈 画( )点睛 老( )识途

3.名人名言填空。

______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梁实秋多责备_______,多原谅_______。——谢觉哉

快乐读书屋

1.选择人物填空:

本册书第一篇课文就讲述了爱国将领邓世昌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些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吉鸿昌宋庆龄华罗庚贝多芬

选择人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从小就深知对人要讲信用的_____________

死也不倒下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

才华出众不畏权势的音乐家_____________

冲破阻力回国工作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

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季的美丽景色。分别描写了树木、融化的积雪、_______、溪水、_______五种景物。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像______。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顺序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读短文,回答问题。

爸爸告诉小华

(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f5i)警(jing)电话,119是火警电话。 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______”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b6)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按顺序重新排列上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 )里。

在_______上中填标点。

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你知道吗?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在哪,可以拨打______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________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_______报警。

以《我喜爱的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习作。

篇5: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任课教师:王皎皎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英语课,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为了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按单元形式整体设计和编写,采用“教案式”编排体系。全书共6单元,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教师可自由地选择并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全书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体现了对传统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比较、分析和研究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一)、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包括动物、食品、数字、同学、家庭成员、数字等6个话题)的单词,并能简单的运用;

3.能听、做、演游戏;

4.能听、做TPR活动; 5.能学会书中的小制作

6.能唱书本里的英文歌曲;

7.能听、说、唱书中的歌谣;

8.能完成8个形成性评价活动;

9.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10.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2、活用四会句型,3、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二、教学目标.强调语言运用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运用功能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注重能力培养力求用生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目标鼓励学生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

3.突出兴趣激发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重视双向交流选编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5.融合学科内容十分重视在学习内容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并蓄,精选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兴趣的,最易学会的,最有普及价值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如语言材料之中。重视灵活扩展运用有效的编排形式,使教师充分发挥特长,使学生能够各得其所。实现整体设计运用整体系统的合理编排力求达到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自然衔接,以确保各阶段的顺利过渡。

三、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5名,其中男生21人,女生14人。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日常对话用语和一定量的词汇。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困难,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1、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形成学习对话的良好氛围。

通过复习与新授对话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对话,为新对话教学作好辅垫,并可以以此导入新对话教学。从而达到以旧引新,更好地为新授打好基础。对话的方式可以有:教师与全班对话(个别学生也可),或是让学生问候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2、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场景,表演对话。

在教学对话前为学生设计场景,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语言动机。让学生发言,教师稍稍加以引导,将他们的句子串联成对话。请学生跟读。然后操练几遍,便可让学生在设置的场景里进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而下面的学生当“观众”并打分,并请打分的同学说说为什么打这个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更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么说?对不对?应带怎样的表情?怎样演会更好?学生无论是表演的还是看表演的,都会在打分时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

3、通过娱乐、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小学生中,就是在高年级的学生还是非常爱玩。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对话教学中,设计各类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比中学,猜中学,玩中学,唱、跳中学。如:藏卡片、快看快说、快听快指等。印象会特别深。

4、注重在教学中,运用手势。

把一些单词、短语、甚至是句子与手势或是肢体语言相结合,让学生全身活动,手脑并用,即加深了记忆,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篇6: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班级情况:

三 年级(二)班现在有学生39人。我班学生活泼、热情,学习踏实,上进心强,团结守纪,上课能做到专心听讲,平时作业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好。能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表现突出。纪律、卫生、两操等方面评比中成绩好。已逐渐形成良好班风,学生能配合各科老师上好每一节课。但是班内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学习、纪律方面还需要严格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他们的努力相信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二、班级管理目标:

1、思想: 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上事,继续培养良好的行为及学习习惯, 树立我以兴华学校为荣,兴华学校以我为荣的思想。

2、学习: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好各门功课,掌握学举一反三 争取更大进步,

3、纪律: 早晨:各课代表安分工组织同学自觉读书、背诵国学、值日、收作业本。

上课:听讲做到“四管”,积极发言。

课间:做到“三轻”。注意轻声快步靠右行。

两操:“快、静、齐”,

4、卫生: 热爱劳动 自觉地保持自己的环境卫生区

积极认真参加小组值日劳动,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思想方面:

1、充分利用晨检等时间进行各种思想教育。

2、每周一召开班会,做到日评,周总结,月总评。

3、建立家校联系本,每天评比,每周总结,优秀者上班级光荣榜,及时进行家校联系。

4、继续培养班级小干部,引导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5、积极开展各项评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二>学习方面:

1、设立六人小组长,在家校本上,每天分、作业、发言,纪律,卫生几项天天记录,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2、作业得五星满10颗换一朵红花,评优秀作业。

3、考试数学100分、语文95分以上得红花一朵。

4、红花满10 朵领一份小奖品。

5、自主学习作业者随时领取红花。

6、课堂上积极发言,回答精彩的给一朵红花。

<三>纪律方面:

1、 六人小组评比,每天在红花本上记录。

2、 每周进行大组评选优胜组每人一朵红花。

3、设立班委会,试行班长轮流值日,设立评比台,及时进行星级评比,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4、评选纪律之星,人人建立星级档案。

<四>劳动方面:

1、由值日组长负责给值日生打分,周总结,期末总评分,评选优秀值日生。

2 实行值日生岗位负责制。

<五>活动方面:

1、各项活动班干部负责组织,积极参与,奖励积极分子。

篇7: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宁德富

班主任工作很神圣。一个学期来,我能时刻牢记“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总旨,在实际工作中不辞劳苦地主动开展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配合学校工作,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就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班主任在学校里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在学生面前自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学生7:30——7:40到校,我就每天在这个时间段到校。上课不接打电话。讲台前的垃圾自己顺手捡起等等。让孩子相信老师说到就能做到,增强师生间的信任度。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而要先靠各种力量的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工作,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我利用家校互动平台与家长沟通,或电话联系,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教育工作

我们三年级班共有36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6人。男孩多且差。但班级凝聚力强,班级集体荣誉感强。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首先结合班级评比制定相应的制度,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明确学生责任意识。

其次,健全一人一岗,并做好岗前培训。班级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固定的人去管,有人去做,我也从繁重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三,我取得了家长对我的支持和信赖。认真准备家长座谈会,站在家长的角度谈孩子,和家长达成了共识,无论是家里发生的事,还是学校发生的事,家长都愿意和我说一说。正因为如此,我们班才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有不少人对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为此本学期本人是这样做得:首先教育他们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要端正的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其次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是提高他们的学习的自觉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争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班级中也存在不少后进生,在学习上他们总是不努力,无任你怎么教育他,他们只是做他们自己的,不太听老师的话。在次方面下学期还要加强教育,争取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负责,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课业学习,而且还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本学期我积极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科技和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习惯,增加社会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增长实际才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一)注重教室文化的建设

开学初,我组织学生把教室布置好,让教室的墙壁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在具体布置时,针对班内学生的特点,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制定班级文明行为评分表,张贴小学生行为规范歌谣,使学生行有可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并设立评比栏。班组设置由专人管理的“图书角”,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及时反馈学生情况,设置了班级日记,由班长负责记录。

(二)注意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换届重新选举,由学生民主投票,产生了一支能力较强,有一定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待班干部,我积级引导,大胆使用,注意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各守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外,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布置新的工作和任务。

这样,由于班干部积级配合,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全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三)注意养成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结合由于春节假期回来,个别学生纪律松动,一些不良行为随之而来,如迟到、打架等,面对这些违纪情况,我的具体做法是:

加大学习、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我借助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配合德育处召开班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关心爱护每个学生 用爱心转化后进生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我觉得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恢复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班级后进生无非包括三类:

1、学习困难的学生;

2、行为习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

3、既学习困难又行为习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然而,她们表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自卑、孤独、缺乏做人的自信、不合群,或刻意的捣乱。通常我会多跟他们接触、交谈,有空的时候常跟他们谈心,如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谈谈他们假期怎么过;谈谈他们父母、家庭的情况,当然也谈一些学习方法,这些有意无意的谈心,往往会增进师生的感情,使学生觉得老师很在乎他们、很看重他们,从而有一种心灵的归属感,特别是他们点滴进步,我都要在班内大肆宣传,使他们成为班级核心,让他们有自豪感,从而鼓起他们与人交往的勇气,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在班内,我还常开展“火眼金睛”活动看谁发现别人优点最多,并互相说一说,使我班学生始终能处于发现别人的一种状态。我始终坚信,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最有效地班级管理办法。本学期,我始终爱字当头、以情动人。事实证明,我班学生,爱意十浓,无歧视他人现象,班风良好。

篇8:小学三年级春季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谢江峰,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上海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三期双名培养工程小学语文一组副主持人,松江区拔尖人才。在教学中,他努力倡导并践行“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上对学生有用的语文课”的“为儿童语文而教”的教育理念,追求小学语文课堂的“有趣”“有用”“有情”“有法”,参与编写《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小学写作学本》等,出版专著《相约课堂》《为儿童语文而教》。

[前端分析]

儿童诗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一定的分量。以上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为例,两个学期各有4首儿童诗,占课文总量的10%。儿童诗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简洁的语言、自由的节奏描述了儿童的生活世界和所见所闻,表达了儿童独特的情感。

《雨后》全诗一共4个小节,记录了雨后的广场上一群快乐得像神仙一样的赤脚孩子。在这群孩子中,有小哥哥和小妹妹这一对兄妹,哥哥在水中玩得很是尽兴,他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一边喊着“妹,小心,滑!”一边自己却摔了一跤。尽管摔了跤,但心中的那份喜悦却是溢于言表。小妹妹小心翼翼地跟着小哥哥,但在她的心里“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短短的四个小节,19行诗,161个字,把儿童在雨后的广场上玩耍、嬉闹的场景真切地描绘了出来,同时孩童之间、兄妹之间的那种对自然的热爱及相互之间的情谊也在诗句中尽情地表现了出来。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这样的儿童诗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因为除了个别的字词需要读准确之外,诗歌的内容写的就是他们的生活,反映的就是他们的情感。但是阅读这样的诗歌,如果仅仅停留在读懂层面,那这一节课上与不上都一样,因此,这一类的儿童诗在教学中更要注重把诗歌描绘的童趣真正感染到学生,要把诗歌表达的童真真正留在学生心里。

[问题提出]

儿童诗怎么教,它和一般课文的教学有什么区别?这是教师感到比较困惑和拿捏不准的问题。小学教材中的儿童诗,一般都是叙事诗,但其诗歌的特征决定了儿童诗的教学又有别于其他课文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感。相比于教材中的其他课文,儿童诗的情感更为浓烈,其表达的意境也更加深远。因此,在儿童诗的教学中首先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感悟等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领会诗歌的情感。其次,要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学习诗歌的语言,尤其是诗歌简洁、凝练的语言风格,并进行一定的语言实践和训练,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基于以上两点思考,本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四个生字:踩、溅、撅、辫,学习带儿化音的词语和句子的读法。

2.朗读诗歌,边读书边思考:雨后,广场上的孩子们有怎样的快乐?并抓住小哥哥的语言、小妹妹的动作等语言因素进行言语实践活动。

3.感受诗歌描绘的孩子们在雨后广场上的快乐之情。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借助多媒体,揭示课题

1.教师多媒体出示下雨的场景和下雨后的画面,请学生交流: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童诗——雨后(板书课题)。

3.教师提问:雨后的空气特别新鲜,景色也特别美丽,诗歌里是怎样写的?读一读。引导学生找到诗歌第一节中的第一、第二行: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个别读、齐读,在朗读中感受雨后的清新和美丽。

设计意图:课的导入,用图片和声音让学生感受下雨的情景,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朗读中体会雨后的景色是那样迷人。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学习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儿化音:水花儿、小辫儿、唇儿、裙儿(读好带儿话音的这几个词和有关的句子)。

(2)学习生字“溅”,注意字形,找一找,课文中带“三点水”的字(海、洋、滑、淋),知道这些带“三点水”的字都和“水”相关。

(3)朗读“赤脚”“踩水”“撅着小辫儿”这三个词语,填一填,说一说“赤脚的______”“踩水的______”“撅着小辫儿的______”了解课文中记叙的人物。

设计意图:要读好诗歌,首先要认读诗歌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在这一个环节,词语学习主要分三部分。一是读好带儿化音的词语。对于上海学生来说,带儿化音的词语和句子比较难读,本课中这样的词语又比较多,需要在朗读中强化。二是学习生字“溅”,让学生注意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并找一找课文中出现的带“三点水”的字。三是朗读“赤脚”“踩水”“撅着小辫儿”这三个词语,其中的“赤”“踩”“撅”是课文中的生字,同时利用填空,引出诗歌里写到的几个人物。

环节三:朗读诗歌,感受快乐

1.赤脚的孩子

(1)读读诗歌中写“赤脚的孩子”的句子(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想象当时的场景:神仙是怎样的人?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又是怎样一幅场景?

(2)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表达训练:赤脚的孩子在水里______。在单句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下面的句式练习说一个长句子:赤脚的孩子在水里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

(3)练习朗读写“赤脚的孩子”的句子,读出“神仙”一样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首诗歌先写了一群赤脚的孩子,尽管只是两行、一句话,但孩子们在雨后广场上的那种自由自在和玩耍后的喜悦尽情地流淌出来了。这样的经历相信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融入到这群孩子中去,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你会在雨后的广场上和伙伴们做些什么,然后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式进行表达训练,在语言训练的同时体会了诗歌的情感。

2.踩水的小哥哥

(1)指名读第2、3两节。

(2)找出小哥哥说话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教师出示范例:他喊:“妹,小心,滑!”嘴里说:“糟糕——糟糕!”教师同时提示学生,关注小哥哥说话时的标点符号,读好这两句话。

(3)在读好小哥哥这两句话的基础上,引导读好第2和第3小节。

设计意图:朗读是体会诗歌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小哥哥的可爱、兴奋,以及对自己的妹妹的关心。在朗读指导中,重点指导小哥哥说的这两句话,尤其是注意小哥哥“喊着”“嘴里说”时的标点符号,让学生模仿小哥哥也来喊一喊,小哥哥的情感传递给了学生,课堂上情趣浓浓,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3.撅着小辫儿的小妹妹

(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第4小节,一边读,一边根据诗歌说一说:

小妹妹撅着______跟着______喊着______。

她咬着提着______想着______。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4小节,读出小妹妹的可爱、快乐。

设计意图:如果说前面几个小节的教学以教师的“导”为主,那么,本段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说说小妹妹是怎么做得,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

环节四:自我体验,感知主题

1.假如你也在雨后的广场上,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试着写一两句。我在雨后的广场上,______,______。

2.写后交流。

3.了解课文的作者——冰心,出示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一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孩子们的那种纯洁无暇的童心。

设计意图:我根据课后练习题的要求,让学生也来学着诗歌的样子,写几句诗,再一次让学生感受雨后一起玩耍、嬉戏的那份自在与快乐。同时,初步尝试用诗歌的形式来写一两句话。在此基础上,再读一读冰心的名言,想一想,作家所说的“爱”指什么?也许学生当时还不能完全体会,但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不失为教学的另一层要义。

[自我反思]

1.进入角色,触摸童年的心灵。这首诗歌没有难懂的词句,但所描绘的那种快乐怎样让学生读出来?在目标的定位上,我以“雨后,广场上的孩子有着怎样的快乐?”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感受到这样的情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说一说、乐一乐、喊一喊。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们笑开了,他们真正进入了角色,读出了味儿,读出了感情。只有将文本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两相融洽,课堂才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2.强化实践,触摸灵动的语言。语文课,应该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只有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在《雨后》这一课教学中,我重点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一抓朗读指导。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一,读好了,学生的理解也就到位了,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朗读。因此,整节课我让学生在朗读中读懂诗歌,体会情感,感受到作家笔下童年的那份快乐。比如“他(指小哥哥)喊:妹,小心,滑!”“嘴里说:‘糟糕——糟糕!’”是这首儿童诗中仅有的两句人物的语言,对理解小哥哥的活泼可爱、充满爱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三年级的孩子而言,光讲意义不大,我就用“标点符号入手,读好句子,引出整节,带出人物”这样的教学思路,训练学生根据标点读出韵味,同时指导学生“破折号用在人物说话中一般表示声音的延长”,既是朗读的指导,又是语文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所接受。

二抓课文空白点。“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如此快乐,他们会做些什么?让学生们自由畅谈,先说一个单句,“赤脚的孩子在水里——”。在单句练习完成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说一个长句,“赤脚的孩子在水里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这样的训练,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说话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同时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三抓人物表现。小妹妹是个充满灵气的小姑娘,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着读读课文,做做填空的形式,感知小妹妹当时的表现。“小妹妹撅着______,跟______,喊着______,她咬着______,提着______,想着______。”一连串有趣的训练,让学生沉浸在读书中,一边读一边寻找答案,初看起来,这个训练难度不高,似乎诗歌里都能找到,但一旦沉浸下去,学生就发现小妹妹怎么喊,她又是怎么想的,在诗歌中是无法找到的,需要自己补充,因此,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再次沉浸诗歌,沉浸到小妹妹的情感中,在感悟和体验中得到思维和语言的训练。

[专家点评]

《雨后》的教学以情感为主线,以学生的入境入情的感受体验和语言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特点鲜明。

1.联系生活实际,激活主体经验。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即利用图片和声音让学生感受下雨的情境,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丰富在水中快乐玩耍的场面,致使文本的情境、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产生视域融合。学习者置身其中产生视界融合“入境”是基础。

2.多感官活动,多角度体会。为了让学生真切而又深入地入境入情,教学过程与语言练习有机结合,尽量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学习,多角度地进入文本,以增强学生对形象、语言、情感的感受强度。教学过程中,有直观的“看”,有充满童真的“仿”,有思想飞翔的想象,学习活动充满童趣,学习感受体会真切,入情入心。

3.突出朗读,以读带动语言实践。整堂课朗读贯穿始终,无论是在读准字音,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上均下了功夫。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又侧重从语言形式和人物行为表现两方面让学生进行语言练习,通过朗读和语言练习的有机结合,学生对《雨后》的形象、情感和语言表现特色有了切实的感受与领悟。

上一篇:质量部职位说明书下一篇:武汉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