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2024-08-14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通用8篇)

篇1: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四:综合性学习

主题一:献给母亲的歌

实践活动:

1.请写出2个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并写出作者。《游子吟》(诗歌)——孟郊 《献给母亲的诗》(诗歌)——刘廷蔚 《母亲》(小说)——高尔基 《我的母亲》(散文)——胡适

2.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3.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天地宽大,父母恩大。

课后练习:

1、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写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提示: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且语言组织流畅,有可行性即可)

2、每年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博爱的象征。请你想想你所知道的关于母爱的诗歌、格言、俗语,与同学们一起赏析: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参考答案: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母爱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受到清凉爽快。

主题二:寻觅春天的踪迹

实践活动:

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春雨惊春清谷天)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2、请围绕某个春天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2个)

立春:A、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B、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雨水:A、雨水修渠道,抽水把麦浇。

惊蛰:A、惊蛰闻雷米似泥。B、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春分:A、春分有雨病人稀。

清明: A、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谷雨: A、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3、请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2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然《咏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4个)

春暖花开 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春意盎然

课后练习:为画题诗

春天是一个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季节。画家喜欢描写春天,诗人喜欢歌唱春天。你能不能也张开艺术的翅膀,面对这个美丽的季节,展现出你的才华呢?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按照示例,为下列图画配上相应诗句。

篇2: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积累运用

(14分)28.2、根据文意和注音填写汉字。(2分)

这种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lǎng()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zǎo()子脸,满口白白地 nuò()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 cōng()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

8、诵读中国古典精美诗文,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让我们再一次含英咀华,接受美的洗礼吧:“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身处逆境,不失进取之心;“人长久,_____

_______,望峰息心;,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远望泰山,壮志豪情油然而生;“但愿_____”——苏东坡把酒临风,缓歌徐吟,唱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也唱出了对天下人的祝福;“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

”——文天祥面临生死存亡,舍生取义,直抒胸臆;“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辞官还乡,以花为喻,表明爱国心志;……这些古代贤人高贵的心灵、博大的胸襟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的心灵也变得更加纯净,让我们的胸襟也变得更为宽广。

1、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抒发的“

,”的政治抱负,生命就是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表达出的理想信念,生命就是龚自珍笔下的“

,”的无私奉献。(3分)

12.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

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

15、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的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句话中,你听出了那三种信息?(6分)

② ③

29.5.请将下面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2分)

【湖南日报5月27日讯】今日又有一种新型客机在长沙升空。自此从长沙乘坐南航班机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旅客,就可以坐上由南航公司引进的首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开始更加舒适的空中之旅了。

第 1 页

据南航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张和平介绍,南航公司斥资13亿元引进的波音737-800型客机,是波音公司737飞机系列中最优良的机型。据悉,另外两架客机年内到货后,也将投入湖南分公司运营。

22“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

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人只有经历磨练才能使自己更加成熟。(意思对即可

46.8、目前,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手机短信的特点是简明、得体,好的还要富有文采。暑假一过,就是教师节了,请给你的老师发一条60字内的短信,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把你的温馨祝福提前送给他(她)。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

②诉说你心中的爱

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②①

30.3、读《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作家是,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 作家。它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②、读了《名人传》后,你对生活中的磨难是否有所改变?

③、《名人传序》主要阐述了什么哲理 43.2.综合性学习。(8分)

鸟是人类的朋友。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三至五个字)。(2分)我的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3分)

我的评价:

(3)听说学校附近的一些饭店最近推出了“油炸麻雀”、“红烧野鸡”等“特色菜”,你爸爸来学校看你时便想带你出去到这些饭店尝尝鲜,你该怎么婉拒你爸爸呢?(3分)

我的说辞:

阅读理解(47分)

(一)2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_________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_________,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_________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_________毕竟不是大海,_________,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

第 2 页

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一般①,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鲲鹏看待斥一般”出自《庄子·逍遥游》,鲲是庄子想象的一种大鱼,当它化而为鸟,就叫做鹏。鹏鸟向南海飞去,水击三千里,乘着旋风一下子就飞九万里,由此可演化为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从选文①段找出一个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把它完整地抄写下来。(2分)

4.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原因是什么?(4分)

5.人类挖掘出大自然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作者为什么担忧地说,那些矿坑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4分)

(二)谁来为最大的恐怖主义买单8 ①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了沿海各国15万多人的死亡。这场灾难再次验证了一句名言——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

②从表面上看,这次的地震和海啸好像是与人类无关,但细细考察和分析,席卷东南亚、南亚沿海的印尼、斯里兰卡、泰国、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大灾难背后不乏人祸的因素,而且这是大自然在借这种威力向人类发出又一次强烈的警告。

③人类对这次大灾难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升高、海水污染、珊瑚礁损害等都造成了沿海生态的脆弱,沿岸居民抗灾防灾能力的减弱。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自然的威力在脆弱的生态和人类面前比以往要强大得多,其肆虐、逞凶和毁灭人类的程度也要比过去巨大得多。

④人类生活、工业生产所使用的石油以及其他燃料和能源排放到大气和自然中的结果是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结果是使海平面升高。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已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新的报告指出,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到2100年,海平面还要上涨9—88厘米。

⑤海平面上升的结果必然使沿海国家更容易遭受海啸、海浪、风暴和台风等的破坏,从沿海居民的住宅、交通和基础设施到农田、工厂企业,从本地居民到旅游者,无一不受到危害。更为可怕的是,海平面升高的危害不只是地震海啸,而是将要淹没马尔代夫这样的国家。同样,这种家园和栖息地被淹没的危险还直逼有1700万人口的孟加拉国,那里的居民只生活在高出海平面约一米的陆地。即使海水还不至于淹没那里人们的家园,但逐渐升高的海平面也必然污染他们的淡水系统,使他们的生存面临威胁。

⑥那么,谁应为这次的自然恐怖主义负责?消耗了全球最多能源的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占世界第一,为全球排放总量的1/4,但是,却死活不肯签署“京都议定书”,理由是会束缚美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美国经济竞争力。由此可见,人类既是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帮凶,又在不同的经济实力下遭受不等量的损害与生命和健康损失,同时还要不平等地为大自然恐怖主义的后果付出不同的买单费。

⑦如果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为自己所居住的这块栖息地负起责任,在面对大自然这个最大的恐怖主义时,人类才有能力应对它,当然最好的结局是人类减少自己助纣为虐的行为,避免“恐怖主义”的产生和出

第 3 页 现。

13、第③段说“人类对这次大灾难所要负的责任是助纣为虐”。简要概括“大灾难”和 “助纣为虐”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1)大灾难:

(2)助纣为虐:

14、第④段画线的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5、第④段画线的语句中“按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对石化等能源的使用情况推算”一语为什么不能去掉?(2分)

16、细读第⑤段,说说海平面上升会造成哪些危害?(3分)

17、你同意“自然才是最大的和终极的恐怖主义”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三)1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猿则百叫无绝()...(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经纶世务者()....

10、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2分)

13、第二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2分)

第 4 页

1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4分)

[四](10)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范晔《后汉书·陈王列传》)3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39.用自己的话回答陈蕃为什么不洒扫庭院?(2分)

40.薛勤认为陈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篇3: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内容编排由六个单元组成。其中, 第六单元的“诗词诵读”一栏, 编选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可在参考《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时, 却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将其中一段内容抄录如下:

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内容是追叙一次夏日出游的欢乐情景,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构思十分巧妙, 作者不重写出游的全过程, 只写溪边饮酒后归途中的经历, 充满了诗情画意, 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词作中新奇的意境、动态景物的美感, 以及语言的清新流畅, 使这首词堪称佳作。

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回过头来再次仔细研读教科书, 依然觉得两者毫无内在联系, 几次对照之后, 才恍然大悟。原来《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是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 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随即找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加以对照, 证实本人判断正确无误。

篇4: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一.梳理课文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课文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内容都是表现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学生一起梳理课文内容,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些文章内容所留下的印象,结果多数同学说出来的是“吃”字。针对这个词,我问同学们:咱们监利有哪些好吃的?这些食品背后有什么文化内涵?接着,我出示了本次活动的课题及学习目标: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

二.寻找监利特色,了解地方文化

说到好吃的,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各种食品纷纷“上桌”:干鱼腊肉香肠,水饺米酒汤圆……我打断了他们:请关注监利特色。大家立即哑口。是啊,这些东西似乎别的地方也有啊!哪些是监利所特有的呢?还是一些在外地待过一段时间的同学阅历丰富些,大家一致认为有一样东西不仅北京上海广州没有,就连监利周边如荆州、岳阳、武汉也极少见到,而在监利却是天天见面、人人爱吃的大众化食品,绝对算监利特产,那就是团子。

接着了解地方文化:监利的团子有什么文化?大家面面相觑,团子还有文化?我提醒他们:团子是什么做的?体现了监利的什么特色?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并不只有监利,以鱼或米为原料的各种小吃和菜肴却有无数种,何以团子成了监利特产?同学们纷纷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团子的形状、寓意、做法、吃法等方面说开去,从监利的地理气候、监利人的性格特点等方面说开去,这样,自然就形成了关于监利团子的“地方文化”。当然,每一样监利特色食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三.描述关注对象,提升语文能力

随便说不行,还得上升到语文学习的层面上。接下来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完成:①描述团子,做到色香味形俱全,要让人垂涎欲滴;②说明团子的做法,要让人一听就会;③讲述你吃团子的经历,要让人羡慕不已;④设计团子的吆喝语或广告词,要让人听了就想买。面对“要让人……”的要求,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思考。交流展示阶段,果然是人人有话说,特别是吆喝语,不仅有文采,更是有特色,再加上当场吆喝,想不笑都难。

四.重温大师作品,抒写个性文章

接下来布置作文题目: 的 。半命题作文,要求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但总不能都写“监利的团子”吧!监利的“特色”还在哪里?于是,我带领同学们重温本单元作品,开启智慧:云南有歌会,监利有庙会(农历二月二敬土地菩萨);汪曾祺的高邮有鸭蛋,我们的监利有粽子;过去的北京有吆喝声,现在的监利有叫卖声;琦君的家乡请喝春酒,我们的家乡请喝喜酒……粽子非监利独有,但鸭蛋也非高邮专利,汪曾祺的笔下有了高邮端午的习俗,有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那鸭蛋也就似乎只是高邮的了;喝春酒也不仅是琦君家乡的特色,但因为有了琦君对家乡特别是对母亲的思念,才让人甚为感慨。可见,融入对家乡对亲人的感情,写出家乡的特色,就可以做到“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了。

学生思路豁然开朗,各种符合要求的文题纷纷出笼:“端午的粽子”“奶奶的团子”“外婆的鲊胡椒”“监利的吆喝”“家乡的二月二”……我并没有急于要求学生下笔,仍是带领他们分析本单元的文章特色,从内容到结构,从主题到情感,从语言到手法,力求有效借鉴。同时,要求他们利用周末放假回家时间,去调查了解所写对象的相关知识,力求让文章写出对象的特点,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果然,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们都有内容可写,又有现成的范文,知道如何去写,交上来的文章大多达到了要求。后来,有几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还发表在各类刊物上。

综观整个活动,结合了地方文化与课本知识,依托课本知识,借鉴地方资源,彰显文化特色,撒播情感种子,培养语文能力,这应该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向吧。

篇5: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献给母亲的歌1、5月9日是母亲节,母亲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我们理应为母亲精心准备一份礼物,你想送给母亲怎样的礼物呢?请说明理由。

礼物:一瓶护手霜

母亲为了我们,每天都辛苦的劳作,那曾经双温润细腻的手也变得粗糙皲裂。母亲的手呀,见证了她对我们的爱。希望这一瓶护手霜,能够滋润母亲的双手,使她的手不再粗糙。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难报母亲养育之恩。假如你们班要以“献给母亲的歌”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你被推选为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班会设计一段导入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她用无私的爱关怀我们,我们沐浴在母爱的光辉下茁壮成长。面对日渐衰老的母亲,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母亲献上一首爱的赞歌吗?

3、你准备编一本《母亲伴我成长》的小册子,你准备从那几个方面表现这一主题呢?

母亲的照片(收集母亲从年轻到现在的照片,从照片的对比中感受母亲对我们的付出)母亲的唠叨(精选出母亲平常对我们爱说的话,从母亲从小到大对我们说话的变化中感受母爱)母亲与我的故事(写出母亲对你关爱的几件事,感受母爱)

4、自古以来,赞美母亲的诗词不计其数,通过次活动你也一定知道了不少,请你写出有关母亲的诗歌、格言、俗语各一句,并自己也仿写一句献给自己的母亲。诗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俗语、格言: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

春天的踪迹

1、请写出两句描写春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请写出有关春的谚语、俗语各一则。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雨贵如油

3、写一句话形容一下你心目中的春天,并且对你自己的这句话作一下点评。

小草们揉揉惺松的睡眼,头一抬,便顶开了春天的大门。

点评:采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科海泛舟

1、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不仅优美,还包含着一个物候学的现象,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是因为地势的高低不同所造成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因此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也不足为怪了。

2、思考下面大自然动植物的举动,想一想能给我带来怎样的启示。

野山菊花一般生长在悬崖峭壁边,那里营养缺乏,阳光缺乏,水分缺乏,但你很少见到有早衰的野山菊花,这不是偶然的巧合,那么奥秘在哪里呢?原来,野山菊从不单独生活在一起,它们都是一簇一簇、成片成片地生活在一起,它们的根须缠绕着根须,形成了一个地下的运输通道,那里缺乏水分、营养便往那里输送,除非是遇上了天灾,一般情况下它们会生活得很好。启示:团结才能产生力量。

3、市科技馆刚刚落成,请同学们为科技馆写一则宣传语。想体验科技的奥秘吗?科技馆将会让你领略到科学的魅力。

古诗苑漫步

琴棋茶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风花雪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风帆济沧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夏秋冬: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篇6: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宛在水中央 夏 秋 秋 冬 山水花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白日依山

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

绿

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灏《黄鹤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五单元语文综合活动

同学们很小我们就接触了古诗从古诗中我们感受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超拔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摩诘的诗情画意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古诗如同面对良师益友可以聆听教诲可以受到熏陶如同在花海中徜徉可以感觉艺术奇葩的芳香得到艺术雨露的滋润 聆 听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 追根寻源 有一次孔子问他的儿子孔鲤学诗乎 孔鲤回答未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诗不能开口说话孔子如此推崇的诗就是《诗经》孔子曾用它来教育学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公卿大夫常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增加语言的分量由此可见它在那时的重要地位 关 关 雎 鸠 在 河 之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 好 逑 逑配偶 首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爱情和愿望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过年时我们吟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雨时我们吟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中秋时我们吟 明月几时有 思念时我们吟 每逢佳节倍思亲 送别时我们吟 劝君更尽一杯酒 喜悦时 我们吟 漫卷诗书喜欲狂 慷慨时我们吟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激越时我们吟 凭栏处潇潇雨歇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夏 春 夏 冬 春天美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感 悟 四 季 美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 江水暖鸭先知 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 草才能没马蹄 春 夏之情韵在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 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马致远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 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对愁眠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曹操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忽如一夜春 风来

瀚海阑干百 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冬描绘了塞外风景 冬抒写了北国风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 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落日比喻游子 的思乡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

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亮 是思乡的代名词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燕子双飞经常用来反衬离人的孤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燕子到来往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喜 用燕子来表达喜悦之情 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杨花落尽子规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花鸟 植物 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 物名 1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 2采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明月 间照清泉石上流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花始盛开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 满皇都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答案1桂 2菊 3松 4桃 5烟柳 6红杏 动物 很多同学家里一定养过小动物吧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1山光悦 性谭影空人心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 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归来 5春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答案1鸟 2鱼 3燕 4蚕 5蜻蜓 色彩 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

未了 2 山横北郭 水绕东城 3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 总是春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

柳色新 6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答案 1青 2青 白 3白 绿 红 4紫 红 5青青 6碧 红 思乡怀亲之情 和羁旅伤感 夜闻归雁

欧阳修《戏答元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鸿雁指代书信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五古诗中的成语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古诗中也有成语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怒发冲冠 青梅竹马 不拘一格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心有灵犀 人面桃花 老骥伏枥 悲欢离合 古诗中的成语

篇7: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雾霭(ǎi)褶皱(zhě)眼眶(kuānɡ)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狩猎(shòu)蛮横(mán)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龟裂(jūn)彷徨(páng)接踵而至(zhǒng)....D.撺掇(duò)堕落(duò)萦绕(yíng)络绎不绝(zé)....【点拨】A项“眶”应读kuànɡ;B项“冗”应读rǒnɡ;D项“掇”应读duo,“绎”应读y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束缚

翡翠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扶植

赋予

分崩离析

纷至踏来 C.帷幕

模糊

世外桃园

人情世故 D.骨骼

严峻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A.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B.年近九旬的他,行将就木,所以需要子女服侍他。....C.向优秀的人才学习,你才有可能出类拔萃。....D.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廖俊波即使批评人时,也是和颜悦色的。....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B)(2分)A.《社戏》——鲁迅——中国现代——小说 B.《桃花源记》——陶渊明——中国汉代——散文 C.《登勃朗峰》——马克·吐温——美国——游记散文 D.《卖炭翁》——白居易——中国唐代——古体诗

5.(吉林中考)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__;__(,;)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④只有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1分)(2)“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有语病,请改正过来。(1分)“阻塞”改为“阻挡”

(3)给第④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2分)示例: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6.(临沂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4分)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的“他”是指保尔(保尔·柯察金),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战胜自我(战胜懦弱__摆脱困境__坚定信念)的心理历程。

7.古诗词默写。(7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写静的名句是: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离人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泰州中考)综合实践活动。(6分)近日,全市各地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1)【老师献爱心】

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对出下联。(2分)下联: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或:同学苦练本领报师恩)。(2)【同学在参与】

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活动宣传语,你的同桌写的是“让寂寞的花朵也在春风中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希望孤独、寂寞、自卑的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中快乐成长,绽放自己的美丽,表达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

(3)【你也在行动】

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泰微课”资源自学高中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2分)示例: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一起学习“泰微课”。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学生,到我家来免得他孤独寂寞。所以,我想邀请小华来我家,好吗?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4分)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9.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2分)断桥、黄昏、风雨

10.词的下阕最后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以梅自喻,表达了作者虽历经艰辛,但不会趋炎附势,仍会坚守节操、立志报国的决心。

(二)(13分)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选贤与能(同“举”,推举).

(2)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3)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4)是故谋闭而不兴(兴起).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2分)A.盗窃乱贼而不作

潭西南而望 ..B.天下为公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故人不独亲其亲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货恶其弃于地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力气,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14.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分)15.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3分)人人都能受得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6.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2分)示例: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

(三)(龙东中考)(11分)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量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17.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2分)第一,土地制约;第二,能源制约;第三,环境制约。

18.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打比方,把摆在城市街道两侧的车比作长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汽车之多,占地面积之广,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19.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不能删除,“超过”表范围,说明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高于50%,去掉表示确数,与原意不符,“超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0.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3分)①建造地下多层停车场;②生产太阳能汽车,减少环境的污染;③研发可折叠的汽车,减少占地面积。

(四)(青岛中考)(12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2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月光下读书。

2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2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2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三、作文(50分)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有我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2)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热土,我们处在一个共享时代。朋友间的交往,亲人间的欢聚,课堂上的掌声,网络世界的畅游……最难忘,我们一起走过的那段美好时光。

请以《共享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篇8: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

“写和读密切相关。它们各自的过程并非孤立地发生发展,而是互相作用、互相转移的。”我们的教材虽然把阅读和写作分开,但它们实际是紧密连结的,有着共同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以学习阅读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阅读教材来指导学生写作。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笔者在学期初就思考着如何构架课文阅读教学和单元写作目标之间的联系,在备课过程中心中始终牵挂着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在具体的教学中适时调整自己阅读教学的步骤及相关内容。以下便是笔者践行读写结合,将单元写作指导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的几个方法。

一、水到渠成,课后归纳总结写作方法

当写作目标与该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一致之处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来个“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地将其作为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比如,第一单元的写作目标———记叙的线索。它包括以下内容:

1. 记叙文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2. 记叙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一个具体的事物、情感的发展变化等。

3. 写作时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

4. 记叙的线索应该隐含在文章中,与文章内容吻合。

其中第三点提到记叙线索可以设计明、暗两条线索,这也是该单元第一课《藤野先生》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点。《藤野先生》的叙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另一条是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已经讲解清楚了,那么在总结课文内容时,就可把它作为写作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等进入单元写作训练时,学生对这一方法也就驾轻就熟了。

二、移花接木,将单元写作目标渗透到阅读教学中

有些单元写作目标可能不是课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它与课文内容又有一定内在的联系。这时需要教师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给予“植入”,也就是将写作训练目标部分迁移到课文阅读教学中。

如第六单元的写作目标——学写游记。具体要求是:

1. 写游记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

2. 在写景时,可以移步换景,也可以定点观察。

3. 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

4. 还可以适当介绍与游览地相关的知识。

该单元的四篇文言文以游记为主,但很难说以上四点是它们阅读教学的重点。毕竟又是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很容易忽略其写作方法的指导,那么就可能错失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良机。

因为有了单元写作目标这个“纲”,所以笔者从一开始备课的时候,就在寻找它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契合点,最后发现完全可行。就单元写作目标的第一点而言,要写清楚游览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柳宗元写《小石潭记》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的:“从小丘西行……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中鱼……潭西南而望……坐潭上……”其中既有移步换景也有定点观察。教师可以边讲授课文内容,边补充说明这便是游记的写法之一———交代清楚游览的经过。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单元写作目标也迎刃而解了。

再举写作目标的第三点来讲,游记要注意详略得当,同时还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可以举《满井游记》为例,课文对满井初春的景色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山光水色,最后作者用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画龙点睛地表明了自己对初春景色的喜爱。如果仅仅依据教参的要求,只要解释清楚这议论语句的内在含义即可。但如果教师能把其作为游记的写法之一传授给学生,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又部分完成了单元写作目标,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只要教师心中有写作教学这根弦,并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将单元写作目标这朵“花”移植到课文阅读教学这棵“树”上,那么植根于课文阅读教学的写作指导必将“盛放”。

三、深入挖掘、提炼、归纳和总结

教材编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里都附上了“写作导引”,它一方面简要介绍单元写作的要求,另一方面还结合具体的课文篇章加以举例分析。这样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的确容易理解和体会。但仔细研究:“写作导引”里所举的课文实例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那么,是否可以引用单元课文内容来作为写作指导的实例呢?回答是肯定的。

以第四单元为例,其写作目标是: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具体要求为两方面:其一,写记叙文时,往往要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加入适当的描写。描写能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还可以突出重点和中心。其二,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抒情,能使作者的情感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为了说明描写的作用,教材以冯骥才的《泥人张》(第四单元)为例,即作者通过对“海张五”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目中无人的恶霸形象。对于抒情的作用,编者以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文中几句简短的抒情,道出了作者的追悔、思念,及内心的五味杂陈……

如果教师仅是把这两个案例和学生交流或解读一遍,学生对写作要求的理解很难说是深刻的。其实,我们阅读教学的课文资源既丰富又鲜活。

就这个单元而言,教师可以举的课文实例是不少的。《云南的歌会》中作者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分别侧重于人物、环境和场面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其中对人物(年轻女子)的描写是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

还有《端午的鸭蛋》中的“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一个简单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把吃鸭蛋的动感和快感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语言诙谐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和自豪。而《春酒》中描写和抒情的语句更是俯拾皆是。结尾“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可见,这些记叙类文章中描写和抒情的手法都运用得十分巧妙。教师可采用串讲的方式,将其写法加以提炼、归纳,经整合后传授给学生。比如,以《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中有关描写的语段为例,告诉学生记叙文中描写所起到的作用,也可以举《端午的鸭蛋》《春酒》等中有关抒情的语段,和学生阐述记叙文中抒情的意义所在。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写作技法的认识,而且也是对文本的又一次解读,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材在与时俱进,无论是作为阅读教学的课文篇目,还是单元写作设计都在改变,日趋完善。而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也必然是一种趋势。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笔者先摸透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再将单元写作目标分散、渗透到单元课文阅读教学中,或是根据单元写作目标的要求,对单元课文的相关写法做提炼和整合。这样的过程算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吧。

摘要: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为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将单元写作目标或渗透或归纳或补充到课文阅读教学中,这既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又能让写作指导课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目标,课文阅读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M].苏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上一篇:运动会小记者新闻稿下一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