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2024-08-12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通用9篇)

篇1: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绛县横水中心校 东山底小学 李美琴

浅谈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

关键词:数学意识 数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企业家的“经济头脑”、科学家的“数字地球”,现代人生活工作的“现代化”,种种迹象表明,一个数学化的时代已经展现在眼前,那种远离数学、远离数学生活,固守过去传统的人不仅会被时代所淘汰,而且连基本的生存也潜藏危机。要唤醒国人对数学的关注,在数学教育培养和提高数学素养上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一、什么是数学素养

对于数学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数学素养”是人在先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数学教育等影响,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品质等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用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的话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出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一个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人,在生活和上作上常表现出对数的敏感和适应,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事例中分离出数学因素,建立模型,通过数学进行观察分析,善于用数学的观点说明问题。其个性品质往往给人以精明、精细、富有逻辑的感觉。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可能。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打开北师大一年级数学课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示,我们在得到这一套教材的时候,我们就深深地被其中的情景图所吸引,他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蕴藏在情景图中,而这些情景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听得懂,体会得到的,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去安排教学内容。教材注重在教学中诱发学生大胆思维,猜想、控索、尝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这些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什么是”数学意识”呢?举一个例子,假如学生会计算‚48÷4,说明学生具有除法的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解‚有48个苹果,平均每人分4个苹果,可以分给多少人?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都不能说明学生具有数学意识。而在体育课上,48位学生在跳长绳,教师共准备了4根长绳,由此学生能想到‚48÷4这个算式,这就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意识了。

1、培养数感

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数感对数学教学和数学的运算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数感来自于数学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数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数感呢?

(1)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1千米的距离,深深体会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以及走了多长时间;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2)在交流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10的分成”这个知识点时,我创设了一个分糖的情境:妈妈买来10粒糖,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小明的表弟吃,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每人各5粒,因为这样公平。有的说:给表弟6粒,自己4粒,因为表弟年龄比自己小。有的说:我3粒,表弟4粒,还剩3粒留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等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3)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如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我组织学生比画实际长度的比赛,看谁画得又对又快。比赛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比,分组比,同桌比,闭着眼睛比,等等。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生很快掌握1米,1分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了1米、10分米、100厘米一样长,1分米和10厘米一样长;还能迅速比画出9分米,20厘米,99厘米等实际长度。掌握了比画长度的本领,学生在解答有关长度的习题时就较顺当。

(4)在应用中增强数感

一方面,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数感的培养就是对学生数概念的敏感性的培养,它需要在更多的应用中得到强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放时空,为学生设置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数感。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当学生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教师可设置一个购物情景:我们班在新年时要举行联欢会,给每个同学10元钱去购买食品,可以怎样买。

食品 香肠 果冻 面包 蛋糕 牛奶 水果

单价 2元 4元 1元 3元 3元 5元

联欢会是一件足以使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运用刚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相信随着学生数感的建立、强化和升华,他们的整体数学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而且这也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培养符号意识

所谓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1)创设情境,理解符号意识。

创设具体的情境,联系身边的事情,帮助学生去认识与理解符号,要尽可能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如在现实生活中,商店的招牌,医院的红“十”字标记,公路上的交通标志„„各种各样的符号处处可见。在这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学生获得的生活经验已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符号存在的现实意义。(2)数形结合,树立符号意识。

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就必须树立符号意识,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在一年级“认数”单元,教材十分注意加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认识了1—5以后,教学几和第几的认识,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教材还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大小概念,把握数的大小关系。在教学“=”“>”“<”的认识时,例题提供了童话场景“动物乐园”,从不同动物只数的比较中,抽象出数的大小关系。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与少,基本方法是一一对应、数形结合。通过一一对应的排列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只数,以此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抽象出“4=4”,认识并理解“=”的含义,使学生知道,当两个物体个数“同样多”时,可以用“=”来表示。接着引导学生比较运动会上松鼠和小熊的只数,通过一一对应的排列,使学生明确松鼠只数比小熊多,小熊只数比松鼠少,从而建立“多”“少”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还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抽象出“5>3”和“3<5”,认识理解“>”“<”的含义,学会用“>”“<”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3)灵活运用,强化符号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数学符号意识的形成同样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在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后,及时写出字母表达式:S=ah÷2,便于记忆和使用。在应用这一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解决类似的问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三角形的底为16厘米,求三角形的高。这就需要学生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变形:S=ah÷2→S×2=ah→S×2÷a=h,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高为:40×2÷16=5(厘米)。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样的符号运算,教师可以再次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体会“S×2”表示的是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2÷a”表示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就等于高,也就是三角形的高。对符号的灵活使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符号意识。

3、培养空间观念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他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他们见到的楼房、纸盒、箱子、书、烟囱等,他们初步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形象;他们玩的皮球、乒乓球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因此,在认识立体图形的时候,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通过看、摸、说、画、比等方法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

(3)让学生在观察联想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察联想是小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有序、细致的进行观察,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景。例如:在学习了基本图形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拼摆出喜欢的物品或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由一种图形变成另一种图形,可以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可以变成怎样的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创造力。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中,概念、法则等即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的特长,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学习“角的认识”显示屏上先出一个会闪烁的亮点,然后用不一样的颜色让边延长,延长的过程用非常慢的速度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看到边无论是延长还是缩短,角张开的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一知识难点。

4、培养统计观念

(1)选择有效的生活实例或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培养统计观念。例如可以请同学们作“关于对食堂菜肴口味的调查”,经历对菜肴口味调查的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并作出分析,做出合理判断,从而改进食堂菜谱或菜肴的烹制方法。

(2)处理好统计过程中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化的关系。只有懂得了统计方法,才能产生正确的统计思维和有效地处理与统计相关的问题。教师既应尊重到学生的个性及独创性,更应该对统计的事例作一全面总结,使作出的决断更富现实意义。

5、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1)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就是让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如在《小数的意义》一课中,教师创设了一个简单的情境:呈现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 110 米栏决赛中的图片。这个情境学生熟悉,但刘翔的具体成绩学生并不关注,老师把这段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体验小数的大小。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中的夺冠成绩是 12.91 秒,在洛桑田径大奖赛上创造的最好成绩是 12.88 秒,把成绩提高了 0.03 秒,击掌体会 0.03 秒这一时间的长短。紧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视力 5.2,体重 35.6 千克,一包奶 1.40 元。虽然学生对这些小数并不一定理解,但这样的引入设计能让学生体会到:新的数学知识并不生疏,在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能激发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生活问题“数学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只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找出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提出用数学解决的问题,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1、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1)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思维。如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2)联系新旧知识,发展学生思维。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分析、综合、类比方法的训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法的思维过程,比较切合学生的思维实际,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易于找到解题的途径。而综合法的形式便于叙述。所以,解题时最好边分析边综合。这对于较难较复杂的问题,就更为适用。类比的方法将把思维对象与已知的知识、解法联系起来,从它们相似关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

2、培养数学理解能力(1)延伸旧知识,渗入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是教师的最高技巧所在。” 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善于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引用”旧知识,从而启发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

(2)探索新知识,培养参与勇气。作为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宽松的气氛,使学生无所顾忌、大胆参与。

(3)灵活运用新知,提高参与意识。学以致用是提高学生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有了兴趣学生的参与意识才会加强。

3、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数学语言,用它特定的符号、词汇和句法去交流,认识世界。

(1)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有交流。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并把它当做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实、抓好。

(2)学会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是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3)学会交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耐心引导,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和观点,使学生爱说,乐说,勤说,正确、精练地说,在数学交流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创造数学,逐步达到说话有根据,思维有条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心理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给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发现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如果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这些问题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讨论得到解决,不仅能使提出问题的学生解决了疑难也会促进全班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2)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课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题目,而每一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几个比较常用的方法,具体主要包括几种:展示实物或模型进行举例的方法;画图的方法;列表的方法;假设的方法;总结规律的方法。

(三)注重学生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1、和谐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则强调既要重视在活动中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技能,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数学问题,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自信心。如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在数学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与行为,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和自信程度等。

2、注重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为调动学生情感意识提供民主环境。在课堂上,学生认同教师,才会跟着老师学习。在教学中,师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并不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与相互启发的关系。我们应该提出师生间相互学习、交流,要让学生“如沐春风”。应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坚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努力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使他们进行坦诚、和谐的情感交流与价值观交流,这样,课堂中进行的价值观教育才可能更有成效。

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是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如信心、毅力等)的参与中形成的,而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遇到难题时往往表现出缺乏耐心与信心,没有对目前解题策略与方法是否有效进行必要的调整,产生放弃或等待老师解决的心理;他们在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之后往往表现出欣喜与完成任务的心理,并没有自觉地对成功解出难题进行解题过程的必要反思与总结,真正体验到经过自己一番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快乐。这问题的实质是学生对学习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关系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件大事。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应该从小学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的日常工作做起。

篇2: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科学思维,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性——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数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数学教师必须面对而又困惑的问题。为了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协调发展,我做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抓好课堂教学,结合数学教学进行科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各学段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这些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在数学课中,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中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把科技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课,教师用“神州七号”发射升空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火箭升空是什么现象”,把学生带进科学研究的氛围中。练习巩固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我的神州号”的发射图等一系列的科学尝试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要想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有良好的数学知识作基础。学生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会产生创造发明的“火花”,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实践证明,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能很好的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大大提高科技教育的效果。

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1、抓住学生特点,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华罗庚说过:“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探究的欲望,就相当于给了学生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这就需要教师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数学教学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以后,选择一些学生思维的空白点作为研究课题,让学生“调查一下你跑步后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块多少”“周三本地会下雨这种说法对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去探究,主动去探究,在探究中慢慢走进科学研究领域。

2、创设和谐环境,营造科学探究氛围。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发自肺腑的赞美都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入不竭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权威。

3、引导鼓励学生,加注科学探究活力。

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正如巴甫洛夫所说“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结合学校春游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游览计划。面对大量的相关信息(乘车所需时间、车型及 租车费用、每 个同学需要缴纳的费用等),学生要学会科学整理信息,学会倾听别人的需求,学会全面的考虑问题,从而创造性的设计活动计划,对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变化。如:对学生在探究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三、重视实践,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基本的科学方法。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有潜能的学生。”数学课中很多知识都为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低年级学段图形的拼组、测量长度、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等;中年级学段测量物体体积、表面积,图形的变换等。这些数学概念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1、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就是要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图形面积的计算,训练学生认真审查题目给出的信息,明确解题的目的,把握解题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进行多方位的科学的思考。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一个实际应用题,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面对大量的信息,应该怎样合理应用信息,如何进行整理,设计解题的思路。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数学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四、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数学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内容。如绳子是农村孩子经常见到的,用它也可以围成我们研究过的线段、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扇形、轴对称图形等任意一种平面图形。进而可以帮助探究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规律;在学习《圆的认识》后,可以启发学生用一根绳子作半径画出很大的圆;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用绳子帮助测量出圆的周长,同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进而还帮助计算直径或者半径;通过折叠可以用绳子表示出多个分数;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可以用绳子作为学具帮助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还可以将绳子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写比和化简比;或者任意分成两份,测量实际的长度,写出长度的比再化简;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表示绳子的长,再改写成小数,可以证明小数的性质。

篇3: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一、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逻辑思维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数学课程更是重视逻辑的学科。皮亚杰首次提出儿童学习数学的所谓“逻辑中心观”。这一观念揭示出儿童在学习数学时通常碰到的困难很多都与基本的逻辑思维有关。儿童要想理解数学学习中的本质要求,就必须有基本的逻辑思维。

守恒原则是小学生需要理解的。一定数量的物体经过了形式的转换数量依旧如初。例如,桌上堆成一堆的苹果有五个,当它们摆成一排时依然是五个,虽然它们的空间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数量并没有变。掌握了守恒原则的学生自然能够理解。

传递性是小学生需要理解的另一个逻辑规则。按照数字大小排列一组数字时,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整体规律。例如6>4,4>2,那么6>2。没有掌握传递性的儿童不能掌握这一规律,他们可能能够对相邻的数字进行比较,但是一旦数字不连续,他们就无法判断。传递性对于成年人而言似乎是理所当然就能理解的问题,但是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是具有一定困难的。因此,老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学习常规方法

小学生需要培养的数学素养中常规的数学方法也是其中之一。所谓常规的数学方法就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些方法,形成时间很长,贯穿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例如十进制,普通测量单位等。这些常规方法和生活接轨,体现出人类进步的文化。例如一厘米的距离,它等于十毫米,十厘米等于一分米,这些规定和单位没有理由,就是一些常规概念。在遇到类似计量问题时,就要利用这些概念和规则。这些常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和算法,但是这些常规计量单位在我国十分常用,运用范围广泛。小到生活用品,吃穿物品,大到房屋建设,空间丈量,都需要这些计量单位。懂得计量提供给学生另一个了解生活,了解现实的途径。十进制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学生只需要记住1——9这9个数字,然后按照十进制继续叠加,他们可以数出成千上万的数字,庞大的数字具有十分震撼的效果,远离日常生活,这种方法扩宽了学生的眼界。总之,学生掌握这些常规方法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问题上,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信心,激发兴趣。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做一些纸上的题目,而是需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也是引导孩子更好的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并且是以数学的眼观看待生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种现象即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情景中的问题。简单的加减法学生都能做出来,但是放入具体的情景中他们似乎不能写出将数学步骤,计算题目。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应用题当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通常比较弱,不能理解题目所对应的计算方法。但是单纯的让他们计算却都会做出来。也就是,学生不能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他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没有成为思维的一个部分,应用能力不足。因此,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发展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里主要体现在应用题,当学生慢慢成长,他们就需要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或科研当中。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综合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面对新的事物,如何逻辑地和有创意地思考,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如何获得信息并有效地加以处理,如何与别人沟通等”[1]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应用能力,解决了生活中一定的问题,就会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提高了自己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动力。

数学素养的这三个方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将有帮助。数学素养的这三方面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数学思维是这个整体的本质,数学教学应当给予学生新的思维方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其它学科知识的积累逐渐就能掌握数学常规方法,提高应用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养,最后学好数学,应用数学。

摘要:数学课是一门长久的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涯的课程,数学学得好坏对学生的升学和生活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因此,除了应该学会具体的数学知识以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其次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常规方法,最后应该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范文贵.小学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戴莹,刘东芝,张莉.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篇4: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数学教学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数学素养,是新课标所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

一、数学素养之一:逻辑思维能力

皮亚杰首次提出学生所谓“逻辑中心观”,并使世人注意到数学所必须的基本逻辑思维是引起较小学生学习时具有较多困难的原因。但他的理论中毫无争论的一点是:学生要理解数学的意义,必须掌握一定的逻辑规则。这一点表明了逻辑思维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本质要求,也是学生综合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培养学生积极性的思维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经历体验的过程。激发数学思维情趣,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去认识探究未知,获得探究、发现、成功的乐趣。思维的积极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教师设计“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说一说”等多种活动,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将亲身体验与生活中认知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根据“创设情景,积极感知,形成认识”的原则,在教学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地探索知识,在探索中不断充实完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应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思维度,让学生积极思索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抽象性的思维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只有摆脱具体形象,才能使思维用算法化的方式得出新的结果。如一年级学习“9加几”的加法,当学生有一圈十、凑十的实物操作基础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回到算式,抽象出算法,要算9加几的加法,先要想9加几等于10,再把第二个加数进行分解,最后再进行9+1+( )的计算。

其次抽象除了可以使思维概括、简约、深刻以外,还有发现真理的功能。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用抽象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中可以表现为由原型匹型到抽象提升。

3.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思维

学生综合性的思维的由思维得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四个方面来决定的。

思维的敏捷性,指的是思维活动的速度,它表现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反应灵敏,接触实质快,学习时由旧到新、由易到难的“台阶”少,“跨度”大,思维效率高。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①对四则运算式题要求学生能口算的要口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②开展“接力赛”,就是对某些文字题或应用题,采取第一个同学读题目,第二个同学口算列式,第三个同学口算结果;③笔算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做的题目多,做完一定数量的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④判断正误比赛,教师出一定数量的正误题,看谁判断的准确、迅速。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善于根据条件与问题的变化而转换思路与方法,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进一步学习时,有较好的迁移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培养思维灵活性。

思维的独立性即创造性,指的是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独立地探求新的知识或解决某个问题,能够运用一般的逻辑方法和思维形式,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有意识地调节、检查或讨论自己的思考过程。思维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对某个问题,有不同于别人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狠抓了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这一条主线。

二、数学素养之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1.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把具体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再把它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例如,“用正方形的纸折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教学时先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通过操作、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交流验证等活动,得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对求解的过程进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各方面知识的联系,经历了发现问题,从数学角度分析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1.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认识理解事物,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从数学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找到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探索其中的规律,进一步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通过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搜集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也可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知识应用的具体案例,并互相交流。例如:在学习了统计中的众数、中数、平均数、频率等概念之后,教师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调查、收集本市去年的气温变化数据,这就需要学生自行分工收集资料,对去年每月的气温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和频率分布表,并对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表述,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总之,数学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我们应在生活的源泉中汲取数学这一瓢,灌溉学生求知的心田,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在乐趣中以数学的思维去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通过数学的应用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数学,这样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才能不断强化,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不断地提高。

篇5: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有效性

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是指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数学学习和实践认知,内化为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意识、解决问题能力、数学信息交流、创新意识等。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谋划,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怎样上出有实效的数学课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及实践,我总结出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围绕生活创设情境,有效启蒙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是一种享受。“数感”是指学生对抽象数字的感受,“数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在情境创设中,多运用儿童实际生活中画面的情景,如大家一起去公园观看动物,去划船,去骑木马……当学生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活动的画面,老师和学生一起来数一数。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头大象,2个猴子,3个小朋友在划船……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再如,教学质量单位时,让学生模拟买菜活动,看一看,称一称,估一估各种瓜果、蔬菜的重量等,让学生充分体验数感。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将问题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中,有针对性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探究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由问题开始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从情境入手,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m当地梳理问题,先行解决简单问题,借助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思考较为复杂的问题,最后梳理问题解决的经验这样一个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这样的学习经验对学生来说将终身受用。

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四、巧妙地应用多媒体,培养数学信息交流能力

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其他教学设施所无法替代的服务,为我们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班班通教学系统的功能,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创造环境,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如在教学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就利用课件演示“小猴摘桃”的视频过程,从而唤起学生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天摘30个桃,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关键条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要解决问题,需先从第二天算起的策略,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回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有效地改善了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过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氛围,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个学生的正确想法。当老师提出一个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学生争先恐后列举了多种方法时,要充分肯定:“你们真棒,想出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当课堂上个别学生因某种原因没说对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如摸摸他的头说:“是这样吗?”或者“你再想想。”既否定了回答又不伤自尊心。当基础不太好的孩子鼓起勇气举手时,即使回答不尽人意时,教师也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不敢再举手发言。课下老师给他多一份关爱,使后进生尽快扫除知识难点,引导他早日赶上班集体。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时代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小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要因需定法,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培养数学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最短时间内追求更大的教学价值,就是数学课堂的真正意义,这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永远值得探究的课题。

篇6: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界逐渐考试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转变了以往以成绩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本文重点围绕“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教学实施”这一课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 教学实施

引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所具有的有利于自身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品质。高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1]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所谓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以学生的遗传基因为基础,在学习与应用数学知识时,通过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实现数学知识能力的内化,使学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来理解事物与思考问题。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却不具备知识的特性,主要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学习水平有着直观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

1.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以学习为乐

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设置课堂悬念,引发矛盾冲突,并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现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使学生充分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在几何体表面积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相关教?W软件将空间几何体平面展开,使学生在表面积计算过程中更加的直观,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设计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计算出生活常见物体的表面积,画出它们的三视图,使学生具备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当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运用变式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变式教学对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出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数学核心素养。例如,《圆锥曲线与方程》是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但是相关的数学习题在解答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解题的过程中假设出点的坐标,然后从点所组成的圆锥曲线与直线方程切入,对圆锥曲线方程与直线方程进行求解。学生在掌握这类知识的解题规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创新思维来探索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创新实践能力。

3.课后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

课后归纳总结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学生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并及时进行改善,使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进行《直线与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课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与归纳,使学生清楚的了解运用方程式表达直线的各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索所学的几种直线方程分别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并且应当怎样有效的应用这些直线方程等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所学的重视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并且进行自我反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通过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差异,学生在交流探究过程中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进而实现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课堂的要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来探究问题,交流解题思路。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进行《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解题时碰到的解的个数等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并且能够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不断的进行探索,运用创新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教育的根本,使学生能够成长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7: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杨小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面就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备学生再备课

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职责是教学生先做人,后求知。所以教师要用心备学生。想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先了解你的学生离具备核心素养还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师的体验,都是用心备课,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心,轮带几届学生,基本都是同样的授课模式。教师备好课不容易,教好课更不容易。我们也许应该改变思路,在以人为本的课堂,备好学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个新班级,了解学生的性格、家庭及学习情况至关重要。在数学学习方面,可以从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做初步评价,对某方面表现突出或者欠缺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或者偏见需要正确的引导,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不排斥这门学科,慢慢地产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创新和科学精神的载体。每个老师应以人文关怀为起点,让学生健康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习的习惯,课前准备的习惯,主动发言的习惯,集中精力听课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认真审题和验算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勤于动手、团结协作的习惯,归纳总结反思的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本人是主体,家庭环境和学校氛围是影响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关键,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共同协作,保持交流探讨,才能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加强数学课堂的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很强,计算也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严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布置课外练习时,应多提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漏洞,进而给予准确的指导。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多安排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考问题、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不断完善,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下面列举几个教学实例:

数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题,22页第4题。题目如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此类型题是有多余条件的减法问题,让一年级学生去甄别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排除多余条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情景安排,如安排20个学生为一组,本组学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动玩捉迷藏游戏,在室外活动的学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学生藏起来。通过游戏体验,每个学生有固定的角色,游戏结束再回到课堂来解答这个问题,就相对容易很多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余条件,是“我们班一共有20人”。这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初步培养,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全面思考能力。对低段学生来说,通过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也是效果显著的。

4.帮助学生制作“错题集”

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教师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每学期安排几次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在数学学习中,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积累一些解题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题集的具体选题范围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习题;特别易错的习题;难记题;教师指定的典型例题,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应在其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补充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正确的心理素质很有作用的习题。总之,选题量不一定要多,选题要尽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抄题目,留下足够的空间解题和注释。注释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解题关键、原则、方法等。学生在整理错题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纰漏和困难,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同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后,逐渐形成独立思考、思维缜密、不畏困难、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科学精神,在文化基础的积累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自主发展能力。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树立一种正确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意识到:做好、用好错题集是自主学习的迫切需要。

篇8: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如果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抓住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创设“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使之产生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需要。选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 激发兴趣, 使之产生学习的动机, 形成学习的有效内动力。例如, 教学“商的不变规律”时, 先播放猴王分桃的动画:花果山上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 它让一个小猴子把24个桃子分给4只猴, 小猴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顿一顿说:“那好吧, 给你120个桃, 分给20只猴, 去吧!”小猴得寸进尺, 挠挠头皮, 用试探的口吻对猴王说:“大王, 您再多给点行不行?”猴王跳起来一拍桌子, 慷慨地说:“给240个桃子分给40只猴, 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一听, 乐得合不上嘴, 蹦蹦跳跳地走了, 这时猴王也笑了。接着出示例题:

让孩子们观察比较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变化规律?很快孩子们联想到猴王分桃的故事, 原来猴王也懂商的不变规律:在除法里, 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有趣的故事使孩子们不知不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 愉快地获得知识。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培养孩子们数学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反映, 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的核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疑, 启动思维, 巧妙安排教学内容, 重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只有感到疑惑, 有解决问题的需要, 才会开动脑筋去思考, 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提高。比如,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可以创设让学生“考考老师”的情境: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量出每个角的度数, 报给老师两个角的度数, 要求老师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然而老师都准确无误地回答了, 学生很快活跃起来, 奇怪老师怎么会全知道呢?这样, 学生不自觉地参与思维活动, 老师揭开秘密, 顺利地完成了枯燥的“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这一方法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 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使得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以训练,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学法指导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的目的在于达到不教。”教师的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学习能力, 可从多方面入手。譬如:培养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乐学、自觉学、习惯学;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 让学生会学、学得懂;指导积累, 使学生学而有识;培养技能, 让学生学而会用。教学中, 指导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例如, 教学“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时, 指导学生根据a+b=b+a, a×b=b×a, (a+b) +c=a+ (b+c) , (a×b) ×c=a× (b×c) , (a+b) ×c=a×c+b×c的公式, 用数学语言表述清楚;教学应用题时, 指导学生运用分析法、综合法找出数量关系, 理清解题思路, 用数学语言来表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也能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养成。

培养学习能力, 注重引导观察、看清题目、诱导思维、考虑选择解题途径、鼓励质疑、领悟其意。例如,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教材编排是根据商的不变规律, 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为了让学生掌握算理, 突破难点, 可引导启发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化为整数来计算呢?设例分析:5.628÷0.67=_, 把除数转化为562.8÷67=8.4, 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 则为5628÷670=8.4, 比较两种计算, 结果完全相同, 前者较简便。若以被除数转化为整数, 除数可能出现小数, 如10.44÷0.725=_变为1044÷72.5=_, 除数是小数, 商的小数点难以确定, 只好将被除数与除数再扩大10倍后才能计算, 即10440÷725=_, 由此可见, 教材编排是科学合理的。经过分析比较, 疑问得以解决, 学生便融会贯通。俗话说得好, “宁要点石成金的手指, 勿要现成的金子”, 证明了指导学生学法的重要性。

篇9: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教学论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素养 专业成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身处教学一线的我们认识到了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的重重挑战。其中最需要关注的便是“核心素养”这一重要问题。从延续多年的“素质教育”到如今需要重新认识的“核心素养”,作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该如何应对呢?从数学教学的角度讲,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在总目标中有这样的表述:“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不管是从学科教学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都离不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鉴于此,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素养的提升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与信任,往往能够让自己的学识与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在培养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重的其实就是教师素养的提升。那么,该如何提升教师的素养呢?首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武装教师的头脑。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中数学教师早些年所接受的教育思想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现实和学生发展,因此要鼓励教师多读书,多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时代潮流,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其次,要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夯实自身的素养基础。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之后,已经拥有了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在人文艺术、学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不一定能够拥有和数学专业基础知识相匹配的学科能力。因此,高中数学老师要博览群书,培养博学、文雅的教师气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第三,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学生素养培养工作。作为数学老师,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不能仅仅站在数学的角度,我们更应该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自主、互动、探究,注重合作、交流。教师引导非常关键,教师所站立的位置决定了学生能否攀上更高的平台。有教育家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言下之意是说,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更高水平的学生。在高中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要用更高素养的老师来引领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注重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积淀知识,提升能力的主阵地,要新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必须紧紧地依靠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教学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朴实原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具体的数学问题延伸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后,再将这些知识和概念应用到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去,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去感受,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与能力有直观的映象,最终达到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能力的目的。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还体现在让学生自己动手,注重思考,教师要学会放手、敢于放手、乐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只有学生成为了自己学习的主人,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领悟才能够有更深刻的体验。

其次,教师要加强数学思想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数学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让学生从教材着手,大胆地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质疑,大胆地对教师的授课和讲解进行质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例如,在椭圆性质的教学过程中,离心率是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作图,并对所画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从而归纳出椭圆的离心率与椭圆形状的关系。有数学家曾经说过:“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更有意义”,对学生来讲,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决一个个现成的数学问题。数学素养能力的高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上。而其中尤为关键的又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某一方面数学知识的纯熟演练,但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

三、高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要注重课外拓展

上一篇:对企业的认识以及建议下一篇:卫星定位信号接收机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