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典型例题

2024-08-08

实验探究典型例题(精选9篇)

篇1:实验探究典型例题

中考“综合运用与探究”典型例题

一、语文综合运用(15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8.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分)

19“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 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5分)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节选自茅盾《沦“人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20.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4分)

21.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4分

篇2:实验探究典型例题

一、成长中的我(一)认识自我1、分组讨论当自己情绪冲动或低落时,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嘲等方法,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二)自尊自强

2、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的事例,或以身边同学自己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例题:某校七年级(2)班在学习了《做一个自强的人》一课后,决定以“在自强中拥有精彩人生”为主题召开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策划:

(1)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种活动形式。

演讲比赛、辩论会、图片展。

(2)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自强才能真正拥有精彩的生活、自强助我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

(3)观点辩论:甲同学认为,我特别想自立自强,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大人管。

乙同学认为:学习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先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求助于老师和同学。

甲同学观点片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依赖别人是走向自立自强的表现。作为未成年人,事事不让大人做是不现实的,一意孤行也是危险的。独立做出决定不是意味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毕竟他人的意见是外貌自主决定的重要参考。

乙的做法本身体现了自立自强。遇到难题,不急于寻求别人的帮助,而是独立思考决定,有助于提高他的自立自强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相信你对自强有了深刻的理解,请你说说你打算怎样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见教材

(三)学法用法

3,搜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4、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例题1:抵制不良诱惑拒绝违法犯罪

案例:青少年犯罪„„

为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能力。某学校政教处准备在全校组织一次以“呵护雏鹰 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活动,现面向全校招聘组织策划人。假如你有兴趣参与,请完成下列问题设计。

(1)请你帮助政教处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危害。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父母教育的方法比较粗暴、简答;父母离异等。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厌学。自身:不能抵制不良诱惑。

危害: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给家庭带来痛苦;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2)请你帮助政教处设计三种合理、符合主题的活动形式

(3)请简要写出政教处组织本次法制教育活动的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法制和法律意识,提高他们明辨善恶美丑、抵御不良诱惑,拒绝暴力的能力,争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少年。

(4)请为本次法制教育活动设计一个号召力强的标语口号。

(5)请你根据其中一种活动形式,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简单合理,操作性强的活动程序

法制图片展览会:(1)准备活动。包括:从网上,书籍,报刊上搜集相关法制图片或精品案例,制成版面;聘请嘉宾和宣讲员;明确活动目的,要求;等(2)活动过程。包括:将版面有规律放在展览会场;参观学生分组、有秩序地入场;听宣讲员讲解;学生代表发言、表态;组织者总结发言,提出希望要求(3)活动结束.(6)活动后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展示你的活动成果?

撰写活动报告、活动感想、品德小论文等在同学中间百级之间传阅。

例题2:材料:某校针对校园中常见的不良行为(道德)表现,决定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1)青少年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

(2)青少年这些不良行为有什么危害?你认为要怎样改善?

这些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会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会腐蚀心灵等。

怎样做:①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国②另一方面要在公民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诚信教育③努力学好各门功课,认真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道德和纪律观念,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请你为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4)请你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设计系列活动。

①活动形式:主题班会、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图片展览、出黑板报等

②活动步骤:①课前调查,搜集资料②展示校内不文明现象的图片及相关资料。③请同学谈谈不文明行为的危害④对克服不文明言行提出合理化建议。

③学校开展过的道德实践活动:

参加升国旗仪式、观看爱国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四川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等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一)交往与沟通

5、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

例题:运城某中学准备在2011年“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一次以“跨越代沟,回报父母”为主题的系列短剧活动。请结合自身实际,帮助该班完成以下问题。

(1)请你为小短剧设计一个恰当的标题。

如:“悠悠寸草心”“冲突”等

(2)为了使小短剧更切合学生情况,某班小记者要进行班内调查,请帮助他们设计几个调查题目。

(3)短剧里“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见教材

(4)小短剧结束后,和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分享孩子和父母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你今后准备做些什么事情来孝敬父母。

帮助父母打扫卫生、给父母做一次饭、给父母洗脚

6、交流“在与人交往中使用、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体会讲文明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题:时间:2011年3月5号

地点:阳曲县步行一条街

事件:一个穿着T恤衫的中年男子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记者前劝阻,该男子理直气壮地反问:“不吐出来,难道要我呑下去”?“你知道‘临猗城镇居民十要求’吗”?记者追问。该男子两眼一瞪:“关你什么事”!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我县有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维护公共环境意识较差。

(2)针对上述现象谈一谈,要创建文明临猗,我们应如何努力?

①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加强学习,提高自己遵章守纪意识

③敢于同不文明行为做斗争。

(3)结合上述情景,某班拟以“我们与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告别”为主题举办一次班会,请你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让同学们通过活动感悟文明礼貌的魅力。

(二)交往的品德

7、交流在与同学发生争吵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来化解矛盾。

例题:(新课程)为了培养同学们沟通能力,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感受沟通的意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七年级(3)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沟通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

(1).情景共鸣:同学们为班会设计如下几个场景,请大家用表演小品形式交流沟通技巧在下面的小品表演中,你会:

①由于误解,你与同学们发生矛盾,你会 要保持镇静,倾听对方的意见,用批评的眼光看待自己。

②当你的朋友为一件小事对你喋喋不休,打扰了你做功课时,你会 尽可能少说话,给他诉说的机会,而自己甘做一个好听众

③当你拿着不及格的考试卷,面你父母关切的目光时,你会 请父母帮助分析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并表示以后一定努力,争取好成绩,请父母放心。

④当你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你会 及时向老师道谢

(2)建议看台:生活中你有哪些与同学沟通(化解矛盾)的好方法,请你告诉大家。

沟通的方法:谈话、聊天、短信、电话、贺卡、书信、拥抱、握手等。

化解矛盾的方法有:主动向同学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可请另外一个同学去转告自己的诚意;可通过写字条、打电话的方法来消除朋友之间的误会。

(3)你来我往:请你就沟通交往方面的内容写一句“凡人小语”

沉默并永远不是一种美德;你的面部表情比你的衣饰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搜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权利与义务

9、搜集有关资料,讨论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

例题:材料一:免费义务教育„„

材料二:王尚同学父母因家庭困难,不让她上学了„„

(1)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政府依据那部法律作出上面的决定的。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王尚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给父母讲道理和法律知识,找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帮忙,找当地政府解决,到法院起诉等。

(3)作为即将毕业的你,准备如何做?

10、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例题:请你参与:2011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是:“消费与民生”。下面是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展开的以“消费与民生”为主题的“3.15”宣传活动。如果你有兴趣,那赶快来参加吧!

(1)你认为漫画《变脸前后》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什么现象?

消费者盲目消费,商家销售不合格产品或以次充好等不正当行为。

(2)要解决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你有哪些好建议?

第一:首先解决诚信问题。经济活动所有参与者都要讲诚信,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信任。第二:执法要严格。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第三:消费者在消费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等。

(3)请你设计以“消费与民生”的宣传口号。

(4)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协商②协调③投诉④诉讼。

11、就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进行讨论。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2、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与同学交流。

例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承载着13亿华夏儿女千年奔月梦想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划破长空,飞向月球„„

某班决定开展“关注 奉献 共荣”的主题系列活动。

(1)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某班同学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国家大事,感受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

①信息获取途径:上网、看电视、浏览报刊、专家讲座等。

②十七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010年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京沪高速铁路通车等。

(2)通过参加这次主题活动,你肯定受益匪浅,假如就这次活动写一份总结,你可能会涉及到课本中的哪些知识?

①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能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③为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小公民,中学生要养成亲社会行为,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为使这次活动延续下去,你打算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去做。

参考上面的知识点回答。

13、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例题:(新课程)2010年5月14日,西安机场。一群穿着黄色T恤的20岁左右的女孩子们,手拿明星照正在为参加“超女演唱会”的“超女”们送行„„

某班思想品德老师为了教育学生正确把握从众心理准备搞一次活动。

(1)知识抢答:上述材料反映当今社会中的什么现象?

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追星”现象。

(2)自身查找:中学生身上是否有这种心理,请举例说明。

(3)献言献策:请你给材料中的女孩子几点温馨的提示。

①喜欢追“星”的女孩子们,可别望着天上的“星星”,却丢进地上的“坑”里②要正确看待明星,应将明星的内在的优良品质和才华转化为自己奋斗的榜样和动力③与其右激情崇拜别人,不如把激情用到提高自己上,学好本领,做好自己。

14、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例题:材料:抗雪救灾和抗震救灾中牺牲的英雄人物„„

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某校8(1)班同学准备组织一次辩论会活动。

正方辩题:xxx的做法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反方辩题:xxx的做法是不可效仿的假如你是本次辩论会的积极参加者,请你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请为本次辩论会的会场设计一条横幅,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个人在集体的怀抱中成长,集体在个人的奉献中发展。努力你我他,集体靠大家。

(2)请结合材料,为正方辩手写一个发言要点,并为正方辩手搜集论据。

教材中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3)请为反方写一个发言稿。

围绕我们是中学生要珍爱生命等方面做答。

(二)承担社会责任

(三)法律与社会秩序

17、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讨论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例题: 2010年12月4日,为了配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某校准备选拔九年级的学生组成调查和宣传小组„„调查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1)假如你是调查组一员,请你设计几个相关的调查问题。

(2)你打算采取什么形式来宣传宪法。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8、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例题:材料一:据统计,在检察机关立案侦察的国家公务员贪污受贿案中,80%的线索来源于群众的举报„„

材料二: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假如你所在班级要组织一次“我是中国公民”的主题活动,请积参与其中。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三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

(2)如果请你发言,请你说出发言的提纲。

发言提纲从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政治生活权利方面回答以及我们中学生如何学法、执法、守法和用法方面做答。

(3)假如你所在班级要举行“初中生是否应参加社会活动”辩论会,请你写出正反两方的辩题。

(4)参加完本次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通过参加这次“我是中国公民”活动,我人身到了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积极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为祖国富强、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19、搜集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巨大变化的资料,讨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例题: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达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某校九年级

(2)班思想品德老师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身边的变化,准备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

(1)请你为本次调查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感受变化、喜迎奥运

(2)在调查活动中,你会采用哪些调查方法。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调查。

口头调查、问卷调查、开调查会。途径略

(3)请设计一个合理的,操作性强的活动程序

第一步:对组员进行分工,明确各自任务

第二步:设计各组的调查方法及调查问题

第三步:开展调查

第四步:汇报交流,写出调查报告

篇3:中考实验典型探究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型

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考查内容来看,有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进行实验操作顺序的设计;有验证某一化学原理的设计;有测定物质纯度的设计;有分离提纯的设计,有验证某一成分的设计;有定量或半定量实验的设计等。实验方案的评价,就是对给出的实验方案作出选择、评价或找出最佳方案,包含的知识点很多,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1) 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实验时需要用到两种物质性质的不同点,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Ⅲ: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方案序号) ,分析该方案表述的实验现象,其不合理的理由是_。 (若你认为有多种不合理方案,只需选择其中一种回答即可) 。

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及现象。

考点分析:根据CaCO3和Ca (OH) 2的性质及实验现象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解析: (1) CaCO3难溶于水,与酸反应生成气体。Ca (OH) 2溶液显碱性,遇CO2变浑浊,与酸反应不产生气体等。 (2) 方案Ⅰ中加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一定有CaCO3,但不能确定Ca (OH) 2有还是没有;方案Ⅲ中要注意Ca (OH) 2微溶于水,不要认为不溶物一定是CaCO3,也可能是Ca (OH) 2。 (3) 利用Ca (OH) 2溶液显碱性和CaCO3遇酸产生气体来设计实验。

答案: (1) Ca (OH) 2溶液显碱性,CaCO3难溶于水[或CaCO3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a (OH) 2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 (合理即可) ]

(2) Ⅰ、Ⅲ选方案Ⅰ:若样品为混合物,滴加稀盐酸也会产生气泡,因此无法确定该粉末就是CaCO3。[若选方案Ⅲ:Ca (OH) 2微溶于水,加水振荡也会看到不溶物,滴入酚酞溶液也能变红,因此无法确定该粉末就是混合物。]

(3) 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上层清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倒出上层清液,在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合理即可)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测定物质成分的实验方案的理解,涉及实验药品试剂的选择、实验操作步骤的要领等内容。题目设计新颖、考查角度独特,体现出了活用教材、注重能力、利于创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掌握各步实验操作要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二、物质验证型

物质验证型是从某物质具有的性质角度上求证的一种实验设计题,其设计的方法与性质探究题相类似。

例2某同学设计了利用废旧电池中的锌皮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该气体中杂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实验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除此之外还可能含有的气体杂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 如果用E装置检验该杂质,则E中所放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E应连接在上述装置中_______ (填字母) 之间。 (3) 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所放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考点分析:此实验题考查了氢气的制取、干燥、验证和除杂,极好地训练了学生对气体制取等实验操作和分析,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解析:制取的氢气中因盐酸的挥发可能含有HCl气体也可能含有水分,这样利用B装置可检验水的存在,因无水CuSO4遇水后立即变蓝色,要用E检验HCl的存在可加入硝酸银 (AgNO3) 或紫色石蕊试液,这样E应连接在B与C之间,而C用于除去从E中逸出的HCl气体,D用于干燥氢气多数浓硫酸。

答案: (1) 白色固体变蓝HC1。

(2) 硝酸银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BC。

(3) 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

点拨:物质的检验包括物质的鉴定、鉴别和推断。这部分内容常以离子的检验、气体的制备和检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材料的组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进行考查。

三、定量实验的计算型

化学实验中纯度的测定是一个定量实验设计题,通常是利用主体物质与所含的杂质的不同性质,加入一定的试剂,使其中的主体物质或杂质转化成容易测定的沉淀、气体等产物,通过测定产物的质量或体积进而利用所测数据求出主体物质或杂质的含量。此类实验考题要求考生对主体物质或杂质的性质充分了解,并能选择合理的试剂和方法才能完成。

点拨:试题信息给予为非直接方式,需要考生对文字、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再通过思考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关联、整合方能作答。这一类试题情境新、联系实际,能有效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篇4:“供求曲线”典型例题探究

一、供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需求)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用图形表示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P(Price)表示价格,Q(Quantity)表示数量,S(Supply)表示供给曲线,D(Demand)表示需求曲线,其中纵轴OP是自变量,横轴OQ是因变量。

二、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供给和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

把图1、图2整合后得到图3(供求曲线)。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的交点E(P0,Q0)表示某种商品供求平衡(市场均衡),P0就是均衡价格。但市场上商品供需数量和价格并非一成不变,所以曲线会出现左右平移现象。

1.供给影响价格

假定:人们对西瓜的需求量不变,西瓜刚刚上市,由于供给数量少,价格会上涨;当西瓜大量上市时,由于供给量增加,价格会下跌。这就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此时供给曲线S则会向左右平移,如图4所示。

(演绎作品)设置的情境:假设甲和乙都处于球的同一端,绳的同一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是多么晦涩难懂的概念,但通过演绎的漫画把矛盾的同一性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打消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畏难情绪。

二、运用漫画教学的反思

1.选择的漫画,首先要符合教学内容,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漫画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再次,漫画一定要直观、简单,但又寓意深刻。尤其对于哲学来说,选择一幅恰当的漫画比任何语言都具有表现力、震撼力。

2.漫画素材的选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钻研教材。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要想充分发挥漫画的作用,激活政治课堂,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点把握准确,寻找知识点的内在逻辑,通过一系列漫画,顺着一条主线把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总之,巧用漫画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袁 妮)

对于文科生来说,经济学计算题就是一个“痛”,同时此类题也是高中一线政治教师教学的难点。 “供需曲线”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与数学结合等特点,侧重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备受命题者青睐。笔者认为“供需曲线”类选择题近年来大有取代计算题之趋势。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自己对“供求曲线”及其相关内容的浅薄认识。

一、供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需求)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用图形表示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P(Price)表示价格,Q(Quantity)表示数量,S(Supply)表示供给曲线,D(Demand)表示需求曲线,其中纵轴OP是自变量,横轴OQ是因变量。

二、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供给和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

把图1、图2整合后得到图3(供求曲线)。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的交点E(P0,Q0)表示某种商品供求平衡(市场均衡),P0就是均衡价格。但市场上商品供需数量和价格并非一成不变,所以曲线会出现左右平移现象。

1.供给影响价格

假定:人们对西瓜的需求量不变,西瓜刚刚上市,由于供给数量少,价格会上涨;当西瓜大量上市时,由于供给量增加,价格会下跌。这就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此时供给曲线S则会向左右平移,如图4所示。

(演绎作品)设置的情境:假设甲和乙都处于球的同一端,绳的同一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是多么晦涩难懂的概念,但通过演绎的漫画把矛盾的同一性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打消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畏难情绪。

二、运用漫画教学的反思

1.选择的漫画,首先要符合教学内容,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漫画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再次,漫画一定要直观、简单,但又寓意深刻。尤其对于哲学来说,选择一幅恰当的漫画比任何语言都具有表现力、震撼力。

2.漫画素材的选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钻研教材。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要想充分发挥漫画的作用,激活政治课堂,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点把握准确,寻找知识点的内在逻辑,通过一系列漫画,顺着一条主线把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总之,巧用漫画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袁 妮)

对于文科生来说,经济学计算题就是一个“痛”,同时此类题也是高中一线政治教师教学的难点。 “供需曲线”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与数学结合等特点,侧重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备受命题者青睐。笔者认为“供需曲线”类选择题近年来大有取代计算题之趋势。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自己对“供求曲线”及其相关内容的浅薄认识。

一、供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需求)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用图形表示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P(Price)表示价格,Q(Quantity)表示数量,S(Supply)表示供给曲线,D(Demand)表示需求曲线,其中纵轴OP是自变量,横轴OQ是因变量。

二、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供给和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

把图1、图2整合后得到图3(供求曲线)。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的交点E(P0,Q0)表示某种商品供求平衡(市场均衡),P0就是均衡价格。但市场上商品供需数量和价格并非一成不变,所以曲线会出现左右平移现象。

1.供给影响价格

假定:人们对西瓜的需求量不变,西瓜刚刚上市,由于供给数量少,价格会上涨;当西瓜大量上市时,由于供给量增加,价格会下跌。这就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此时供给曲线S则会向左右平移,如图4所示。

(演绎作品)设置的情境:假设甲和乙都处于球的同一端,绳的同一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是多么晦涩难懂的概念,但通过演绎的漫画把矛盾的同一性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打消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畏难情绪。

二、运用漫画教学的反思

1.选择的漫画,首先要符合教学内容,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漫画要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再次,漫画一定要直观、简单,但又寓意深刻。尤其对于哲学来说,选择一幅恰当的漫画比任何语言都具有表现力、震撼力。

2.漫画素材的选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身,钻研教材。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要想充分发挥漫画的作用,激活政治课堂,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点把握准确,寻找知识点的内在逻辑,通过一系列漫画,顺着一条主线把知识点串联在一起。

总之,巧用漫画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5:典型例题十一

(ab)2ab(ab)2

ab例11 已知ab0,求证:. 8a28b

分析:欲证不等式看起来较为“复杂”,宜将它化为较“简单”的形式,因而用分析法证明较好.

(ab)2ab(ab)2

ab证明:欲证,8a28b

(ab)2(ab)2

ab2ab只须证. 4a4b

abab2即要证(a),2a2b

即要证22ab

2aabab

2. 即要证a2a1ab

2,即要证ab

a

2abb. 即要证12a

b1,即b1aa. b

即要证ba1(*)ab

∵ab0,∴(*)显然成立,(ab)2ab(ab)2

ab故 8a28b

篇6:高考典型例题分析

A. breaks B. has broken C. were broken D. had broken

分析:该题考查 as if引导的从句的用法。 as if引导的从句若与事实相悖,则用虚拟形态。因此C为正确答案。

2. Betty ______ a red shirt ______ today.

A. puts; on B. has; on C. dresses; up D. wear;/

分析:短语动词 have on与 wear一样,意思是”穿着“、”戴着“,表示状态,但前者无被动式和进行式;dress用作及物动词时,后面接人作宾语,而不接名词作宾语;本题不选D是因为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故B为正确答案。

3.The weather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______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A. it B. which C. that D. what

分析:本题考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选用,正确答案是B。it和what均不能用来引导定语从句,that不能用来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注意;该句中的标点很重要,如果把逗号变成句号,就可用it或that来指代前文。

4.They live in a large house, in front of ______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flowers.

A. that B. which C. it D. this

分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中介词后面的关系代词的选用,很明显,A项不正确,因为that不能用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英语中,介词后的关系代词只能用which(指物)和whom(指人),因此本题只有B项符合要求。

5.After living in Paris for 50 years he returned to the small town ______he grew up as a child. .

A. which B. that C. where D. when

分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中关系副词的使用。关系副词 where代替 in the small town,在定语从句中充当地点状语。答案为C。

6. The newly-built bridge __________ the beauty of the city.

A. is added to B. adds up to C. adds to D. adds up

解析:add to,增加;增添。add(the figures)up将(这些数字)累加起来;add up to指数目、数量总计达……;add(sugar/salt)to(the water)往水加些糖/盐。根据题意,答案为C。

7 .On the way home, he was _______ in a storm. As a result, he developed a cold.

A. met B. caught C. kept D. left

篇7:典型例题十六

例16 已知x是不等于1的正数,n是正整数,求证(1xn)(1x)n2n1xn. 分析:从求证的不等式看,左边是两项式的积,且各项均为正,右边有2的因子,因此可考虑使用均值不等式.

证明:∵x是不等于1的正数,∴1x2x0,∴(1x)n2nxn.① 又1xn2xn0.②

将式①,②两边分别相乘得

(1xn)(1x)n2xn2nxn,∴(1xn)(1x)n2n1xn.

篇8:不等式(组)典型例题解析

例1 (2013·广东佛山,6分)已知两个语句:

①式子2x-1的值在1(含1)与3(含3)之间;

②式子2x-1的值不小于1且不大于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个语句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不用说明理由)?

(2)把两个语句分别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分析】本题涉及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 注意分析“在1(含1)与3(含3)之间”及“不小于1且不大于3”,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2) 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组.

解:(1) 一样;(3分)

(2) 式子2x-1的值在1(含1)与3(含3) 之间可得1≤2x-1≤3;(6分)

或:式子2x-1的值不小于1且不大于3可得(6分)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抓住题干中体现不等关系的词语,准确进行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化. 这类问题是中考中的基本题,只要理解正确,转化准确,即可得到满分.

例2 (2013·四川巴中,6分)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解集的数轴表示. 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求解.

解:去分母得:2(2x-1)-(9x+2)≤6,(1分)

去括号得:4x-2-9x-2≤6,(2分)

移项得:4x-9x≤6+2+2,(3分)

合并同类项得:-5x≤10,(4分)

把x的系数化为1得:x≥-2.(5分)

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可表示如下(如图1):

【点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在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要注意向右或向左、圆点或圆圈的确定, 方法是:大于向右,小于向左;圆点包括该点,圆圈不包括该点.

例3 (2013·贵州毕节,12分)解不等式组:

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

【分析】本题涉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先分别计算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找出解集范围内的非负整数即可.

解:由①得:x≥-1,(2分)

由②得:x<3,(5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3. (7分)

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2所示.

(10分)

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为2、1、0.(12分)

【点评】解不等式组就是先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找出其解集的公共部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也可用口诀来确定:“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 大大小小是空集.”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一般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解集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特殊解.

例4 (2013·江苏扬州,8分)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0,y>0,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方程组的解并用含a的字母表示出来,再利用x>0和y>0构造不等式组,最后解不等式组求字母a的取值范围. 在解方程组时,可以用代入法或加减法,下面给出用加减法求解的完整过程,用代入法求解请你自己完成.

【点评】构造不等式组来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方程组的解,不少考生因为无法理解方程组的解可以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而无法解题.

例5 (2013·江苏南通,8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有三个整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和不等式组解集的逆向应用. 应先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不等式组解集,再由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解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最后得出a的取值范围.

解:由不等式,解得x>-2/5 ,(2分)

由不等式3x+5a+4>4(x+1)+3a,解得x< 2a. (4分)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5 <x<2a.

因为不等式组恰有三个整数解,所以其整数解为0,1,2,所以2<2a≤3,(7分)

所以1<a≤3/2 . (8分)

【点评】解决本题也可以借助数轴分析解集的情况,确定a的取值范围.

例6 (2013·湖北孝感,10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k=0有两个实数根x1、x2.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x1x2-x1 2-x2 2≥0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已知条件建立不等式,在解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数值的正负与不等号的变化关系.

解:(1) ∵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k+1)]2-4(k2+2k)≥0,(2分)

∴4k2+4k+1-4k2-8k≥0,

∴1-4k≥0,∴k≤1/4 . (4分)

∴当k≤1/4时,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5分)

(2) 假设存在 实数k使得x1·x2-x1 2- x2 2≥0成立.

∵x1、x2是原方程的两根,∴x1+x2=2k+1, x1·x2=k2+2k. (6分)

由x1·x2-x1 2-x2 2≥0,3x1·x2-(x1+x2)2≥0, (7分)

∴3(k2+2k)-(2k+1)2≥0,即-(k-1)2≥ 0,(8分)

∴只有当k=1时,上式才能成立.(9分)

又∵由(1)知k≤1/4 ,∴不存在实数k使得x1·x2-x1 2-x2 2≥0成立. (10分)

【点评】对于存在探究型问题,首先假设条件的存在,然后再通过证明推理及计算,探究自己所假设存在是否与已知条件或推理过程矛盾,若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否则假设成立. 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某些代数式的值,关键是将所求的代数式恒等变形为用x1+x2和x1x2表示的代数式. 基本步骤:第一步:求出x1+x2和x1x2的值;第二步: 将所求代数式用x1+x2和x1x2的代数式表示; 第三步:将x1+x2和x1x2的值代入求值.

例7 (2013·江苏无锡,8分)已知甲、乙两种原料中均含有A元素,其含量及每吨原料的购买单价如下表所示:

已知用甲原料提取每千克A元素要排放废气1吨,用乙原料提取每千克A元素要排放废气0.5吨. 若某厂要提取A元素20千克,并要求废气排放不超过16吨,问:该厂购买这两种原料的费用最少是多少万元?

【分析】本题涉及用方程、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由“要提取A元素20千克”可以得到一个方程,由“废气排放不超过16吨”可以得到一个不等式,进而可以求出一种原料的取值范围,再求出购买这两种原料的费用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费用的最少值.

解:(1) 设购买甲、乙两种原料分别为x吨和y吨,则

(2分)

答:该厂购买这两种原料最少需要1.2万元. (8分)

【点评】在联合运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审题, 找出表示题目全部含义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不等式(组)确定自变量的范围,再根据题意建立函数模型,最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求函数最值.

例8(2013·湖南益阳,10分)“二广”高速在益阳境内的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 现有大量的沙石需要运输.“益安”车队有载重量为8吨、10吨的卡车共12辆,全部车辆运输一次能运输110吨沙石.

(1)求“益安”车队载重量为8吨、10吨的卡车各有多少辆?

(2)随着工程的进展,“益安”车队需要一次运输沙石165吨以上,为了完成任务,准备新增购这两种卡车共6辆,车队有多少种购买方案,请你一一写出.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寻找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再建立方程或不等式模型来求解.(1) 根据“‘益安’车队有载重量为8吨、10吨的卡车共12辆,全部车辆运输一次能运输110吨沙石”组成方程组求解;(2) 利用“‘益安’车队需要一次运输沙石165吨以上”得出不等式,求出整数解就可以得到所有的购买方案.

解:(1) 设“益安”车队载重量为8吨、10吨的卡车分别有x辆、y辆,由题意,得

答:“益安”车队载重量为8吨的卡车有5辆,10吨的卡车有7辆.(5分)

(2) 设载重量为8吨的卡车增加了z辆,由题意,得8(5+z)+10(7+6-z)>165. (7分)

解得z<5/2 . ∵z≥0且为整数,∴z=0、1、2;

∴6-z=6、5、4. (8分)

∴车队共有3种购车方案:

①载重量为8吨的卡车不购买,10吨的卡车购买6辆;

②载重量为8吨的卡车购买1辆,10吨的卡车购买5辆;

③载重量为8吨的卡车购买2辆,10吨的卡车购买4辆. (10分)

篇9:实验探究典型例题

一、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物典型的探究实验有23个,其课时数占实验总课时的45%以上,比重非常大。但由于生物教师师资缺乏,很多学校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来兼任,这样的兼任教师实验技能差,导致实验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1)实验的开设率较低,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无从入手,探究实验一带而过或干脆不做,使做实验沦为讲实验。(2)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没有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帮助学生根据问题和实验条件去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对实验原理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已经做过的实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3)实验结束后,没有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使学生不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不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仅靠教材中现成的答案填写实验报告。

二、利用“典型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我校生物组进行为期三年的省级教研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教研实践活动,利用初中生物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以“研中教,教中研”的实践方式,在实验教学上不断探索,三年来我校生物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以几个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引学生入探究实验之门,帮助学生形成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例1】 “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实验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活动。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是由于缺乏探究经验,在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时候,往往会无从入手。因此,在上第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时,需要教师手把手地引导学生入门:通过巧设问题,按照设疑、质疑、解惑的步骤,让学生带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去体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实验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从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在翻开石块或移动花盆时,鼠妇很快爬走了。根据这个现象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为什么鼠妇喜欢在石头或花盆下?翻开石头或花盆的时候鼠妇迅速跑掉,鼠妇是不是怕见光?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石头或花盆底下土壤是潮湿的,土壤潮湿情况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引导学生从可能影响鼠妇的分布因素中选定所要探究的因素,然后根据选定的因素提出问题,假设预计问题的结果。再通过小组思考和讨论完成实验的设计。

(1)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你探究的实验因素是什么?

(2)根据你探究的因素可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假设?

(3)在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大概是多少只?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和用20只鼠妇做实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什么?

(4)在你选定某个因素探究后,对于其他可能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你是怎样处理?如何保证你的实验结果只是因探究的实验因素不同所引起的?

(5)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实验设备?怎样有效地使用实验设备?

(6)怎样进行实验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

(7)组内成员如何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实验效率?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例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这个实验的特点是探究活动涉及多个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有序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做到严谨有序、步步深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从众多的因素中,明确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挑战多个变量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从最初的想法慢慢形成完善的实验思路,让后续的探究活动变得水到渠成。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从中领悟探究活动的意义,让学习目标成为一种有力的探究动机。也通过系列的问题导学,让学生在问题讨论、分析中提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理清实验思路,使探究活动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明确、过程更科学,加深学生对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的理解。

1.引导学生联想农民播种的情形,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学生提出各种因素,如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肥料等。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以上哪些因素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条件是不必要的?)

生1:用黄豆培养豆芽时,要用布盖好遮光。证明种子萌发是不需要阳光的。

生2:发豆芽的时候不需要种在土壤中,证明没有土壤,种子照样可以萌发。

生3: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储存有营养,可满足萌发时种子对于营养的需要,所以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肥料。

2.通过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计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

(1)你最想探究哪一个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这个实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你打算怎么操作?(提醒:实验中要注意的原则)

(3)回顾种子的结构,对实验所选的种子有什么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要求相同吗?除了种子自身条件之外,还需要具备哪些外界条件?

(4)如何控制变量?(温度、水或空气)

(5)除了教材中介绍的控制变量的方法之外,你还有其他做法吗?endprint

(6)需要观察哪些实验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7)你还有什么新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亲身所见所闻的实例证明对“光”和“土壤”的排除,对“肥料”的排除则是用所学的知识来举证的。排除了阳光、土壤和肥料这些不必要的条件,而水、温度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大家比较认同的。引导学生用适当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暗示学生假设需要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让学生意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三)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能力的升华

在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方法后,还需要启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以实现能力的升华。

【例3】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而引导学生对此实验稍加变化延伸就可变成“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了。把原来注入等量淀粉糊的编号为a、b的2支试管,改为分别各注入1mL和2mL淀粉糊;然后2支试管同时加入2mL唾液。振荡,同样也同时放入约37℃水中恒温保存10秒,再同时取出2支试管冷却;最后向2支试管中各加2滴碘液,观察2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淀粉糊量为2mL的仍然变蓝,而淀粉糊量为1mL的不变蓝。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很容易得到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唾液过少,或与食物没有充分搅拌,都会影响消化,也就证明了暴食暴饮会使食物不能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又如,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这个实验中,由于鼠妇这种小动物外界诸多因素都对它产生影响,不太好控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用了蚯蚓。蚯蚓对光反应非常敏感,蚯蚓的可控性更强,利用蚯蚓不到1分钟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与教材高度一致,这对于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实验的成功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总之,农村生物教师要以“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为契机,在帮助学生形成实验思路、掌握设计实验方案方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所涉及的问题和衍生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实验探究具有延展性和增殖性,并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莉君,赵晓燕.部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中学生物学,2011,27(6):48-49.

[2]黄贞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J].实验探究,2008(12):127.

[3]王翠微.改进初中生物实验展现探究教学魅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0(3):99.

[4]朱强.贴近课标大胆尝试[J].新课程·中学,2011(9):41.

[5]钱维.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1(2):17.

上一篇:快乐的售货员叙事作文下一篇:第13课彩墨游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