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2024-08-12

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共9篇)

篇1: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陈吉兰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师资素质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在过去的教育现实中,有的教师曾经肤浅地认为教师的存在只是为向学生这一中心进行单向的传递,而忽略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重要的环节。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教师的角色需要转换和重构。因此,“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需要迫切的要求教育研究者在专业化发展方面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

2.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我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就我校而言,尽管平时十分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但尚未从专业化发展这一高度去研究和关注。因此中青年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增强我校教育实力,推进我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3.我校子课题《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开展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调研”,调查数据的完整、准确可为课题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调查目的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教师队伍状况,探索新形势下“有效推进教师

专业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推进学校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工作部署,开展了全校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工作。本项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香格里拉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掌握不同成长时期的教师,不同的专业成长需求;了解和掌握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观点和看法,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征,为有针对性的“有效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策略奠定基础。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

我校采用信息统计、教师座谈、网上交流等形式对香格里拉小学的全体教师进行了调查,座谈交流主要从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及认识、教育观念、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及发展状况、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及需要学校所创造的条件等多个方面展开的。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从教龄可以看出,江口小学师资的主体部分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和具有较长教龄的中年教师,其中教龄低于5年的高达10%,教龄超过10年的也有70%,两者合计80%。这一方面说明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说明也有很多具有可塑性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很容易重新塑造。

从学历层次看,教师中以大学专科居多,占80%,而具有本科

学历的占20%,教师的学历已百分之百达标,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这表明学校在提升教师学历方面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

从职称结构看,中学高级0人,小学高级占40%,小学中级占60%,小学初级占0%。由此可见,学校教师的职称层次总体中等偏低,这给中级教师的职称晋升带来了机遇,也把“如何保持高级教师的专业进取精神”的问题摆在了学校管理者面前。不过,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来看,教师群体中高层次的拔尖人才仍然缺乏。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

1.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们基本上都上过公开课,但多数是校级的,上过镇、县级公开课的较少,并且都获奖。没有人能够开设市级以上的公开课。说明学校的师资武隆县内的影响力尚不够,这种局面的改变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为教师积极争取机会。从教师发表论文的情况看,大部分教师发表过论文,但数量较少,这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情况是一致的。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教育科研,给予教师有力的专业支持,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能够迈上一个台阶。

2.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向

从总体上看,教师的发展态势是好的,但也有13.3%的教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可喜的是,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愿,但有46.7%的教师的改革尝试并不成功,另有13.3%的有愿望但不知从何入手。这证明在香格里拉小学教师有着较强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改革愿望,但需要有效的专业引领。

通过调查的情况来看,教师们普遍认为,通过专业发展能受到学生欢迎和获得同事认可,同时也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可见教师们对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改变现状寄予了很大希望,同时也说明教师们认为只有专业上获得权威,才能真正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如鱼得水。

从具体的专业发展目标来看,多数教师倾向于“改进教学实践”,这与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清映芙蓉,泽润万家》是吻合的。只有一名教师急迫地想提高学历学位,而其他教师在这方面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其中的原因还有待研究。只有13.3%的教师希望成为学科带头人,表明具有较强实力的教师并不多,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为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注重学校师资的整体提升,更好地开展“有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题研究,为优秀师资的涌现积聚力量;同时,要对 “好苗子”加强培养,加速他们的专业成熟,尽快催生出拔尖人才。

五、建议与对策

鉴于目前我校教师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具体合理的个人成长目标是教师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如今大部分研究都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为教师安排学习内容,制定考核标准进行考核,使很多老师都在被动接受着学习,没做到因人而宜,制定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个人目标,这对教师的终身发展是有着不良影响的。“凡事预则立”,而且教师因根据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制定科学的目标。不能人云亦云。以保证少走弯路,快速发展。目标制定之初,学校先组织“三会”的召开,即:青年教师思想动员大会,优秀外调教师经验座谈会;教师理想畅谈会。以帮助教师明确

自身的地位、价值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便于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人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出科学的教师发展目标体系。在此目标体系的引导下,教师建构个人年度成长目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月会”汇报制度,以保障目标的有序实施。

2.要进一步构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体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专家的智慧引领、同事的合作互助,应势而生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加油站。在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上要注重教师个体的学科性与差异性,比如实行分层培训,对于教龄短、教学经验贫乏的青年教师采取集中培训,提供更多观摩名师、听取专家报告的机会;而对于已经形成一定经验和风格的教师则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等校本培训方式。另外,要通过开展积极有益的读书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读书成为支撑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3.要进一步搭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交流平台。

教师都是工作在教学一线,有着共同的经历,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搭建各种形式的教师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继续抓实“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如香格里拉小学一直坚持的“集体备课”、“学科教研沙龙”、“拜师学艺”、“骨干教师论坛”等均给予了教师相互学习、切磋,共同提高的机会。其次,要让教师有机会走出校园,合作、探讨,进而促进教师队伍的凝聚与合力。如每学期举行一次片区教学交流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校观摩学习。再次,要加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扩大教师交流空间,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4.要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发展成长的关键。教学实践是内外因作用于教师发展的聚焦点,也是推动教师发展成长的直接与现实的力量。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以开展各种科学研讨活动为主渠道,以学科教研组为抓手,推进“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的案例研究,新老教师互动的传、帮、带为主的结对策略,青年教师基本功对抗赛的竞赛机制,“送教下乡”的课堂教学展示等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有效实践,让青年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充分锻炼,才华得以充分展示,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同事的认同,领导的赏识,以期进一步的发展,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既满足了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又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5.要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将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提炼,作为小课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学校在此基础上可建立校级课题库,组建课题领导小组对实施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使教师做到边实践边总结。并根据学校财政收支状况健全教科研奖励制度,积极推行“科研兴校”策略。

篇2: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自查报告

自2009年1月我校成立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以来,我校根据唐县教育局《关于建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为依托,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学习、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推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开展示范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创建工作,我们对照《河北省示范性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评估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汇报如下,敬请指导

一、组织领导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师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组织管理机构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服务者、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主管教学副校长负责具体实施,严格管理。我校实行班子成员分包教研组制度,分管领导负责本教研组的教师学习活动,参与课题,组织、协调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培训等工作,确保每一项制度在学校都能够执行到位。并保证在带领全体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班子成员个人也获得了相应的专业发展,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头雁。另外,按照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确定了研修组、教务处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

3.总体规划:我校在唐县进修学校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学习和领会教师专业化学校建设的文件精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三年规划》,并在每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末做好总结,使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

二、运行保障

1、学校建有网络计算机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个。图书室藏书2.3万册生均37册(其中教师教育教学用书5千余册),报刊21种,电子图书5.67万册,教育教学资源库200G,音像资料410小时。2012年我校有投资15万元购买电脑50台,实现了微机教室电脑的全部更新。基本能满足教师备课、学习、研讨、交流的实际需求。

2、经费及时间保障:学校支持教师的各类培训学习,每年都组织有关教师有针对性的外出学习或聘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培训。此项开支每年都在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以上。同时学校每周都安排了不少于3小时的校本教研、培训时间,每年累计都在60个学时以上。

三、制度建设

学校建立健全了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制度。

1、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队伍优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并积极鼓励教师岗位学历进修,积极参加进校组织的各类继续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了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继续教育的出勤和成绩列入每年的量化考核。每年的继续教育参训率和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均为100%

2、教研制度:近年来,我校先后进行了“课例研讨”和“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1)落实、完善了集体备课制度。做到了集体备课应做到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四有”,“五议”,“六统一”。(2)认真组织研讨课、示范课。课后授课教师进行说课,听课老师、教研组长及主抓领导进行评课。

3、科研制度:以科研为先导,形成教科研一体化。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教科研为先导,全面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思想。先后有三项省级课题、十余项市级课题通过验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丰硕成果。

艰辛的探索获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我校教师的论文、课件及说课讲课都取得了很多成绩。

4、导师制度

我校有骨干教师37 人,其中市级 14人,县级23人。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坚力量。我校制定了《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和使用制度》,注意科学的选拔,认真的培养,充分的使用。骨干在教师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我校长期坚持开展了骨干教师一对一的“带徒活动”。坚持开展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课”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四、教师专业发展

1.岗位学历情况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师58名,其中专任教师56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52人,其余均达到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有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29人,保定市骨干教师2人,保定市魅力教师1人。唐县中心教研组成员2人。几年来我校60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

2.校本培训提高

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进行新知识、新理念,新成果,新信息的传播,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使全体教师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其实践。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新课标、新观点、新理念,按照唐县教育局11228工作要求,学校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不少于一次的专题讲座。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把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带到学习中找理论支撑,把所学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自觉地将工作过程当作学习过程,将学习过程当作工作过程。

3.师德教育

教师队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学校根据发展目标和教师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教师队伍。

4.骨干教师

我校有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 14 名,县级23 名,在教师总数的比例是 45%,有名师3名,教学标兵9 名,师德标兵6 名,占教师总数的22%。

五、特色与创新:

学校每学期都进行成果总结,包括学校的教师发展总结及教师个人的总结反思。

学校把“目标管理”作为特色。学校有学校的管理目标,班级的班级的奋斗目标,学科有自己学科的教研及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学上又严格实行“课堂目标”教学,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年年提高。

六、对照评估标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科岗位学历达标情况不乐观,制约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已进行多年,有了一定成果,但在教科研上没有特别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3、没有教师被聘为市级及以上培训项目的主讲教师或报告人;向其他学校进行成果的辐射与示范指导只停留在公开课的范畴;很少开展校际间的结对子互助学习活动等。

我们将进一步规范我们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大发展,争创一流学校。

篇3: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一、现状分析

为使调查结果客观、真实, 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有针对性地调查了区内不同层面的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对全区160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材+课标) 组织了统一考试, 将教师专业水平的外显现象作如下分析。

1. 值得肯定的成绩

(1) 教师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全区小学数学教师1600余人均以取得中师以上学历, 其中取得专科及本科的共有1395人, 占84.7%;二是近几年培养了市、区和校级骨干教师343人, 占21%;三是小学数学教师都参加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

(2) 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 业务素质有较大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一是目标意识增强了;二是教学方式上教师正努力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开始注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三是优化了教学手段, 一些教师的课件设计巧妙、形象生动, 充分展示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真正体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2. 问题及成因

(1) 问题

(1) 专业素养不强。我区小学数学教师虽然都达到了学历要求, 但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是非数学专业的专、本科学历, 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数学素养。从教师专业水平考试的试卷反映出:一是一些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上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未完全掌握。如, 涉及“三角形的分类”“梯形的面积计算”“运算定律”等一些基础题, 一些教师都不会解答, 不及格的占17.3%;二是部分教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如“一个正方体它的高增加5厘米变为长方体后, 表面积增加240平方厘米。若把这个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锥体, 削去部分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该题错误率达到86.3%;三是部分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水平考试中“解决问题”共5个题, 抽样分析的200份试卷中, 失分率占64.7%。这表明, 教师数学素养方面存在问题, 尽管课堂上, 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参与, 也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以显示学生思维的活跃, 但教学效果却不乐观。

(2) 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不透彻, 把握不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及特点, 不能很好理解教材, 处理教材。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对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不能很好整合, 忽视育人功能;片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一味盲目地让学生去探究发现。一些教师甚至重于片面理解“数学生活化”, 使得数学课缺乏数学味。

(3)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强, 课堂教学内容密度不够, 练习题量也不够。一些教师教学中缺乏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和措施。教师讲解多, 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 合作交流少;强求一致多, 发展个性少;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基本上都只是粉笔、黑板、课本, 较少使用教具、学具及多媒体辅助手段。

(2) 成因

(1) 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 很多年轻教师对教师职业感到不满意。调查显示, 有24.59%的教师对教师职业感到不太满意, 有13.11%的教师是感到很不满意。

(2) 管理部门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主管部门缺少教师培训学习的经费投入, 学校无力支付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经费开支, 调查发现:有26.23%的小学数学教师近五年没有参加过任何外出培训学习;学校订阅的供教师专业学习的教育杂志也很少。

(3) 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一是教师培训机构重学历培训, 而对“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培训内容重视不够;二是校本教研的方式不新、制度不力, 一些学校还完全停留在集体备课、上课、评课, 缺少专题研究及教师培训。

(4) 当前学校对教师工作评价主要是看考试成绩。调查显示, 教师疲于应试, 对自己专业发展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规划的占72.3%;教师平均每天用于学习专业书籍的时间:不到半小时的占26.2%, 半小时~1小时的占32.79%, 1小时以上占11.8%, 几乎没有时间的占29.5%。

二、策略和措施

1. 贯彻落实《教师法》, 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管理部门要切实解决教师待遇普遍较低的问题, 让教师真正热爱教育工作。

2. 教育管理部门要抓紧、抓好教师的培养与管理

切实组织在职教师培训, 让教师的知识能得到不断更新;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评价制度, 鼓励教师加强学习;进一步培养和打造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工作。

3. 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我们认为, 教师的专业态度应居重量级的地位, 教师如果没有对专业的热爱, 那他的专业成长将永远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有了对教育、对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才会主动地工作, 并从各方面努力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

4. 加强校本教研, 培养教师的研究习惯和能力

校本教研是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宗旨, 以课程改革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研究为主体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教师的自我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 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力量。

5. 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

篇4: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情况概述

在本次调研工作中,主要工具有:沙坪坝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资源现状调查统计表、沙坪坝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队伍现状调查统计表和沙坪坝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情况调查问卷。在调研中重视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通过数据,分析本校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和校本研修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调研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工具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师资配置情况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队伍现状调查表从骨干教师、学科教师、管理队伍和学校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结合研究前期和后期进行对比,进行了如下分析:

1.学校学科教师队伍更加专业。

从教师的基本配置上看:大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人数有所提高。学科专职教师人数增加,兼职教师人数减少,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

沙坪坝小学学科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研究前期)沙坪坝小学学科教师学历结构统计表(研究后期)

从教师的学历结构上来看,各学科教师的学历结构有所提高,我校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加强。

2.学校管理队伍能力强。目前我校管理队伍共14人,其中校级4人,中层干部10人,本科学历占92%;中高1人,小高9人,中高级职称占92%;1人是国培对象,5人是市级骨干,1人是区级骨干。

可以看出,我校的管理队伍综合素质较高,是各学科中的骨干力量,无论在教育教学还是科研中,都起着良好的带头和指导作用。

3.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自从进行课题研究以来,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数据上能看出,我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师的配置上,从原来的大多数教师兼职其它学科到无一人兼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性;在教师的引进上注重了学历层次,第一次出现了硕士学历的教师,本科学历大大增加,教师的学历结构得到提高;在职称上来看,中高职称由1个增加到3个;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注重了校级骨干的培养。整体上来看,教师更加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1.严格按照规定开设课程。我校按照规定开设了相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各个课程的课时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确保课程的执行,用科学管理扎实推进课程的开展。

2.坚持开发特色课程。我校长期坚持有特色校本课程,每周开展活动,课时为2课时,约80个组,分为校级组和年级组,其中铜管乐团、古筝队、艺术体操、民乐队等多个校级组外聘了优秀的指导教师,年级组由具有特长的校内教师悉心指导,学生们自主选择课程,充分激了兴趣,培养了特长,获得了发展。多个活动组代表学校参加了各级比赛和活动,得到广泛好评和肯定,特别是钢管乐团远赴奥地利,参加“相约维也纳一奥地利中國艺术节”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并在著名的金色大厅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生能在其中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展示自我,这正是特色课程的目的和成功之处。

(三)校本研修情况分析

本次校本研修情况调查问卷,共发出40份,回收40份,其中领导问卷5份,教师问卷35份(含5份教研组长问卷),教师问卷的调查注重了老、中、青的比例和各学科教师的参与,充分注重了调的全面性。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教师眼中的校本研修。35%的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持“满意”的态度,60%的教师“比较满意”,5%的教师认为“能够接受”。

57.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很有特色和成效,完全满意”;40%的教师认为“有一点特色,比较满意”;2.5%的教师认为“多是形式主义”。

8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氛围浓厚,7.5%的教师认为缺乏教研氛围,7.5%的教师认为除了组织的听、评课,较少走进别人课堂。

综上看出:大部分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组织和效果持肯定态度,校本研修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也存在部分教师没能参与其中,对校本研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校本研修中教师的需求。在“您认为现在教师专业成长最缺乏的是什么?”调查中,有40%的教师选择“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构建”,45%的教师选择“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掌握和运用”,42.5%的教师选择“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培训因素的调查中,95%的教师看重培训的实用程度。

在“您最希望参加的培训类别是什么?”调查中,95%的教师希望“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在“您觉得参加什么样的教研活动更有效果?”的调查中,四种活动:

“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研究课与集体研讨”、“有专家指导的研讨”和“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对四种活动的看重程度基本一样,认为都有价值。

从这几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们在研修活动中,更倾向于研修的实用性,倾向于对教学有直接帮助的内容。

3.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自我选择。在“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是什么?”调查中,80%的教师选择了“与同事讨论”,还有部分选择了“翻阅书籍或上网查找”。

在“你经常采取什么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查中,有87.5%的教师选择“和同事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有50%的教师选择了“在脑中回顾一下”。

在“你阅读教育类书籍的情况”调查中,32.5%的教师“经常阅读”,67.5%的教师“有时阅读”。

在“你是否愿意承担各项工作,是否愿意自我加压”调查中,25%的教师“非常愿意”,52.5%的教师“比较愿意”,22.5%的教师“不太愿意”。

从调查结果中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教学的反思,与同事进行交流方便又及时,自然成为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当问题需要得到更专业的帮助时,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成为更佳的选择。从对自主发展和加压的态度上看,一部分教师主动性较高,大部分教师愿意发展但主动性不高,少部分教师持排斥的态度。

调研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提出以下对师资配置、优化课程设置和深化校本研修的对策:

(一)优化师资配置的建议

1.深入推行学科教师专职化。学科教师专职化,有利于教师对本学科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能更好地傳授知识和技能。虽然目前我校教师都是学科专职的,但由于实际需要,有些教师实际是才开始接触到某一新的学科,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得到学校的关注和帮助,促进他们尽快地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所以,我们要继续维持学科教师专职的师资配置,同时要加强学科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培训,让专职教师更专业。

2.进一步优化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加强人才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的学历结构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应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的引导,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

推出优秀教师,提高职称结构。我校的职称结构中,小学高级职称以上的比例不高,应着力提升。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制度,推行科学的评价机制,给优秀教师提高职称的机会。

3.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引导中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形成有良好竞争机制和学习氛围的团队,共同进步。市、区级骨干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给予中青年教师更多的观摩和学习机会,促进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的提高。

(二)优化课程设置的建议

1.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有好的课程设置,必须要有好的教师去实施。因此,有必要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从而达到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2.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颇具特色,尤其是校级组,无论师资还是生源都有良好的保证,这一点应继续保持。而年级组课程的开发,对于一部分并不专业的普通教师而言,显得有点勉为其难。我校在年级校本课程的开发上,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开发,但这个特长精通到什么程度,如何去教学给学生,学生有无基础等因素,都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呢?学校可以精选几个课程,自主开发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对课程实施教师进行的培训,从而让校本课程更规范、落实。

(三)深化校本研修的建议

1.营造良好研修氛围。研修活动要关注教师的需求和心理,如果一味地让教师觉得是负担,被动地学习,取得的效果会减弱,久而久之对研修活动会产生厌烦情绪。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让教师主动参与研修是校本研修的重中之重。为了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应注重业务领导与教师的平等关系,这是沟通的前提;注重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注重实事求是的研讨风格;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等。

2.改良校本研修模式,提高校本研修实效。坚持我校以往优秀的教研模式,同时,更多地将专家请到课堂中、活动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研修活动中,忌形式化,要注重对教学有实际作用、便于操作实践的内容,将校本研修更加落在实处。

3.形成有特色的校本研修文化。通过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实施,在校本研修中重视问题的提出、理论的学习、教学的研讨和自我的反思,形成有特色的校本研修文化。

篇5: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一、选题依据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和开拓者。近年来,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改革力度等不断加大,教师队伍也在逐年扩大,尤其是女教师的人数在教师队伍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据统计显示从1951年的22%提高到2010年的45.47%。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但是,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和城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使得农村地区教师的生存状况较城镇地区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农村女教师,由于环境和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其生存状况应引起社会极大关注。

河北省滦平县位于承德市西南部,处于京、津、辽、蒙的省市“金三角”交汇地,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下辖22个乡镇,225个行政村。2011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278所,其中农村学前教育138所,县直幼儿园1所,特教学校1所,小学127所,中学8所,高中2所,职教中心1所。教职工总体人数2977人。其中女教师1597人,②占全县教师总数的53.6%。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女教师总计630人,占全县女教师总数

③的39.44%。滦平县在2006年之前一直是承德的重点扶贫县,财政状况不好,经常拖欠

教师的工资,物价长期居高不下,学校和家长要学生的成绩以及竞争的不断增加,这些都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教师尤其是女教师要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其生存状况堪忧。近年来,由于铁粉的冶炼和输出,财政持续好转,不仅还清了拖欠的工资,教师的待遇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物价房价等的持续升高,工作压力不减反增等多方面的原因,女教师的生存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笔者想对滦平地区农村女教师的生存状况做一个详细了解。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对滦平地区农村中小学女教师的生活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有助于丰富我国农村不同地域女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成果,扩展农村女教师发展状况的研究视野,丰富教师教育理论。

(二)应用价值

1、了解滦平县农村地区女教师生存的现状,了解农村女教师在生活、工作、学习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及教育部门今后的改革提供资料。①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2010年统计数据 滦平县教育局2011年统计数据

③滦平县教育局2011年统计数据

2、为我国农村女教师的生存状况的了解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依据。

3、通过对农村女教师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深化教育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OA图书馆及goole学术中里输入Survival status of female teachers in rural areas在搜索结果中没有找到确切关于农村女教师生存状态的研究结果。可见国外对于农村地区女教师的生存状况还没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笔者梳理了一些关于国外女教师研究做了简单的总结:

1、关于女教师地位

国外关于女教师的研究主要探讨女教师的地位。Walsh(1995)认为整个美国社会推崇的是自我实现的男性,其各种传媒都强化了教师工作没有意义的观念,从而贬低了女教师的工作。Sikes Scering,Grace E在《Teacher Education for Democracy,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中指出“在学校中,学校管理体现出鲜明的父权制特征,女教师总是在男性管理者的手下工作。学校行政是男性占统治地位的领域,学校中的劳动分工则反映了女性与男性的垂直距离。”

2、关于教师压力

在国外,教师一直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研究者发现,各国教师的压力水平普遍在提高。加拿大的林德、诺曼和约翰斯于2003年对近800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2000年中几乎有5O%因为压力而无法留在安大略省,并且在过去5年内,有4O%的教师感到压力在逐渐增大,与压力相关的疾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加。

3、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王晓燕的《关于农村教师能力培训等等创新模式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中提出:“美国主要采用以大学为本的培训模式,大学为农村教师的职前、职中、和职后培训提供所需的资源。英国采用以学校为基地的校本培训。而日本主要采取的是“行政”与自主相结合的二元培训模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从村女教师生存现状的研究有很多,都提出了很多关于农村女教师生存状况存在的问题。例如:《甘肃农村女教师现状调查研究》中提出甘肃农村地区女教师人数较少,具有年纪轻、教龄短、学历低的特征,她们承受着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

马晓娟2007年的《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女教师群体比较年轻,对教师职业自我认同较高,她们普遍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比男教师更为明显的优势,但面临的心理压力比男教师大,与校长的沟通机会少,参与学校管理作用不够。

吴健雄、吴海丽等2006年的《中国农村女教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农村女教师严重缺失、队伍年轻化、自身素质偏低、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太少、身心状况堪忧。

玉丽2006年《农村缺少女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女教师的现状分析报告》从家庭、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村女教师发展的深层原因:农村女教师年龄趋于年轻化、半数以上从事语文和外语学科教育。对男女教师比例失调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为农村女教师创造发展环境。

总结这些研究揭示了农村女教师生存中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1、农村女教师的生活水平低,工作条件差。

2、年龄趋于年轻化,自身素质低,专业职称偏低,教龄短。

3、参与学校管理的比例低。

4、工作压力大,身心状况堪忧。

此外,这些研究还提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和意见。比如: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 女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保障身心健康等等。

(三)对以上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价

1、优点

国内外研究都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国外有其本土化的策略和方案,能够为有效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供保证。而我国则在这方面没有成体系的策略或方案。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制定适合本国发展的策略。

2、不足

(1)研究结果的适合性和差异性

我国的地域广阔,国情复杂。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明显。这就形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一些研究结果有较强的针对性,只适合特定地区的发展。而一些结果针对于我农村地区女教师现状的总体研究,又不能完全适应于所有地区。

(2)研究结果丰富性不足

在知网中输入关于教师研究的检索有1,236,942条搜索结果,但是其中关于农村教师的有3,704条结果,而其中关于农村女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仅有十余篇结果。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农村女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还很少,研究结果和不够全面和具体。

(3)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从国内现有的关于农村女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结果来看,多是以调查报告为主,方法较为单一。

(4)研究范围局限

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甘肃、江苏、福建、广西等地,研究范围不够广泛全面。

(5)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从研究内容来看,较少涉及到专门针对农村中小学女教师身心健康、职业压力等方面的研究。

四、本研究基本内容

本研究根据滦平地区农村的特点,对滦平农村地区女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自主提高意识,并对滦平地区农村女教师存在的问题探索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

五、拟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调查滦平地区农村女教师生活状况是否良好,工作压力状况,定期培训和自主学习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求其原因,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河北省滦平县的农村女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文献法。查阅、分析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结果,为本文提供思路和依据。

七、研究步骤

1、搜集资料:多渠道搜集有关农村女教师的研究文献,通过阅读后对该课题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确立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2、组织并整理内容:整理资料,撰写本课题的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编制调查问

卷,拟定论文框架。

3、发放问卷,实施调查,回收后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查证资料,以论证所述论点。

3、成文并修改论文:将结论和前一段时间所搜集资料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并针对所研究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使论文初步成型,之后反复修改,直到定稿。

八、参考文献

[1]玉丽:《农村缺少女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农村女教师现状分析报告》,《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7期。

[2] 杨和稳:《新课程背景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教育研究(河北)》,2009年第6期。

[3] 刘琼华:《男女平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4]颉俊祥:《甘肃农村女教师现状调查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年第1期,35-37。

[5]张永华:《关于我国农村女教师发展的几个问题》,《教育探索》,2006年第8期。

[6]李建雄 吴海丽 黄正明 屈鸿翔:《中国农村女教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第3期,33-36。

[7]马晓娟 王慧:《西部农村女教师的生存状态——来自甘肃的调查》,《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2期,3-6。

[8]郑茸 高慧敏:《“人”与“专业”:教师生存状态的分析与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第11期,74-75。

[9]王玉秋:《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2-34。

[10]张培:《让教师诗意地栖息在教育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第7期,34-38。

[11]吴霞飞 黎雯:《关注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年第4期,15-17。

[12]杜萍:《农村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问题研究的新视野》,《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23期,39-41。

[13]杨艳萍:《农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困境与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4]张亚玲 张达:《农村小学女教师职后教育现状分析》,《知识经济》,2012年第17期。

[15]陈钰萍:《聘任制背景下中小学女教师的权益现状及维护》,《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第24卷,第12期,93-96。

[16]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10年。

[17]梁松枝:《我国农村女教师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以郑州市新密为例》,《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8]薛维学 匡中祥:《浅谈女村女教师的主动发展战略》,《求索》,2004年9月,27-29。

[19] 王敬怀:《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半边天”》,《中国三农》,2005年第8期。

[20] 蔡丽金:《爱的充盈与疲惫》,《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6月。

[21] 李炳南, 李亚南:《一位农村小学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叙事研究》,《内

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6月。

篇6: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研工作简报

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瓶颈。有的.教师肤浅地认为教师只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略了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因而,在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下,这些教师在角色的转换、重构中已经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了。教师要获得较好的专业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参与学习与培训,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扎实掌握学科的性质、规律与特点。

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已经步入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的继续教育新阶段。随着培训次数的增多,容量的增加,如何使培训在体制、模式、方法上有所创新呢?

桐乡市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分别制定了《桐乡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桐乡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桐乡市中小学90学时集中培训管理制度》《桐乡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办法》等。在制度上为我市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桐乡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桐乡市教师培训的主要机构,一直致力于扎实有效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开放式、人性化的培训服务。首期开设了中小学语文、数学,小学英语、初中科学、后备干部等七个班,在实践中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在回顾总结中创新培训方法,力争培训工作卓有成效。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不同特点的学校是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实施教师专业培养方案,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学校的引领和扶持下,挖掘潜力,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从而逐步形成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学科的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愿景与需求;听取已经参与培训的教师对培训机构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校作为调研对象(城镇、农村,中学、小学,九年一贯制,规模大、规模小)。采用一看(实地查看)、二听(领导、教师的声音)、三座谈(领导、已参训教师、未参训教师)的调研方法。

篇7: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自查报告

自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以来,我校根据教育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对照《2013年甘州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项目阶段性工作学校自查细则》,对我校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自查,结果如下:

一、组织领导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校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2.组织管理机构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服务者、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校教师的学习活动,组织、协调教师的教学、教研、培训等工作,确保每一项制度都能够执行到位。为了更好的落实各项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学校制订了各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各任课教师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开展相应的活动。学校组织每月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学年有评价、考核、奖惩。

二、教师专业发展概况

我校共有教师10人,老中青结合,团结协作、干劲十足。教师们热衷教师职业,热爱教育,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谦虚好学,能自觉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能够胜任小学各阶段学科教学工作。但教师缺乏理论学习、教研教改缺乏热情和动力,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因此中青年教师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增强我校教学实力,推进我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

1、岗位学历情况: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师10名,其中专任教师10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4人,其余均达到专科学历,学历合格率100%。有中学一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5人。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

2、校本培训提高:

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进行新知识、新理念,新成果,新信息的传播,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使全体教师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其实践。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新课标、新观点、新理念。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把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带到学习中找理论支撑,把所学理论用于指导教学实践,自觉地将工作过程当作学习过程,将学习过程当作工作过程。

3.师德教育:

教师队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学校根据发展目标和教师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教师队伍。

4.“校际交流”活动,为校本培训拓宽渠道。

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并非闭门造车,应该广为吸取兄弟学校的经验,从而使我校校本培训更为有效。为此,我们联系了一些比较不错的学校,登门拜访,了解他们校本培训的措施;听课议课,学习他们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校际间的交流,让我校教师们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

5.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培养

我校开展了与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及教学新秀的教研活动。坚持开展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课”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四、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我校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教研教改意识淡薄,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缺少探索和研究。

2.学校缺乏教研教改意识较强的领头人。

篇8:江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情况概述

在本次调研工作中, 主要工具有:沙坪坝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资源现状调查统计表、沙坪坝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队伍现状调查统计表和沙坪坝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情况调查问卷。在调研中重视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通过数据, 分析本校在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和校本研修中存在问题, 并提出解决策略。

调研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工具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 师资配置情况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队伍现状调查表从骨干教师、学科教师、管理队伍和学校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 结合研究前期和后期进行对比, 进行了如下分析:

1.学校学科教师队伍更加专业。

从教师的基本配置上看:大部分学科的专业教师人数有所提高。学科专职教师人数增加, 兼职教师人数减少, 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

从教师的学历结构上来看, 各学科教师的学历结构有所提高, 我校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加强。

2.学校管理队伍能力强。目前我校管理队伍共14人, 其中校级4人, 中层干部10人, 本科学历占92%;中高1人, 小高9人, 中高级职称占92%;1人是国培对象, 5人是市级骨干, 1人是区级骨干。

可以看出, 我校的管理队伍综合素质较高, 是各学科中的骨干力量, 无论在教育教学还是科研中, 都起着良好的带头和指导作用。

3.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自从进行课题研究以来, 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从数据上能看出, 我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教师的配置上, 从原来的大多数教师兼职其它学科到无一人兼职,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性;在教师的引进上注重了学历层次, 第一次出现了硕士学历的教师, 本科学历大大增加, 教师的学历结构得到提高;在职称上来看, 中高职称由1个增加到3个;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 注重了校级骨干的培养。整体上来看, 教师更加专业, 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 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1.严格按照规定开设课程。我校按照规定开设了相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各个课程的课时都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确保课程的执行, 用科学管理扎实推进课程的开展。

2.坚持开发特色课程。我校长期坚持有特色校本课程, 每周开展活动, 课时为2课时, 约80个组, 分为校级组和年级组, 其中铜管乐团、古筝队、艺术体操、民乐队等多个校级组外聘了优秀的指导教师, 年级组由具有特长的校内教师悉心指导, 学生们自主选择课程, 充分激了兴趣, 培养了特长, 获得了发展。多个活动组代表学校参加了各级比赛和活动, 得到广泛好评和肯定, 特别是钢管乐团远赴奥地利, 参加“相约维也纳—奥地利中国艺术节”大型国际交流活动, 并在著名的金色大厅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学生能在其中培养兴趣, 发挥特长, 展示自我, 这正是特色课程的目的和成功之处。

(三) 校本研修情况分析

本次校本研修情况调查问卷, 共发出40份, 回收40份, 其中领导问卷5份, 教师问卷35份 (含5份教研组长问卷) , 教师问卷的调查注重了老、中、青的比例和各学科教师的参与, 充分注重了调的全面性。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

1.教师眼中的校本研修。35%的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组织和管理持“满意”的态度, 60%的教师“比较满意”, 5%的教师认为“能够接受”。

57.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很有特色和成效, 完全满意”;40%的教师认为“有一点特色, 比较满意”;2.5%的教师认为“多是形式主义”。

85%的教师认为校本研修氛围浓厚, 7.5%的教师认为缺乏教研氛围, 7.5%的教师认为除了组织的听、评课, 较少走进别人课堂。

综上看出:大部分教师对校本研修的组织和效果持肯定态度, 校本研修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但也存在部分教师没能参与其中, 对校本研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校本研修中教师的需求。在“您认为现在教师专业成长最缺乏的是什么?”调查中, 有40%的教师选择“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构建”, 45%的教师选择“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掌握和运用”, 42.5%的教师选择“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培训因素的调查中, 95%的教师看重培训的实用程度。

在“您最希望参加的培训类别是什么?”调查中, 95%的教师希望“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在“您觉得参加什么样的教研活动更有效果?”的调查中, 四种活动:“同事之间的随时交流”、“研究课与集体研讨”、“有专家指导的研讨”和“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对四种活动的看重程度基本一样, 认为都有价值。

从这几个调查结果中, 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们在研修活动中, 更倾向于研修的实用性, 倾向于对教学有直接帮助的内容。

3.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自我选择。在“您遇到教育教学问题时, 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是什么?”调查中, 80%的教师选择了“与同事讨论”, 还有部分选择了“翻阅书籍或上网查找”。

在“你经常采取什么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调查中, 有87.5%的教师选择“和同事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 有50%的教师选择了“在脑中回顾一下”。

在“你阅读教育类书籍的情况”调查中, 32.5%的教师“经常阅读”, 67.5%的教师“有时阅读”。

在“你是否愿意承担各项工作, 是否愿意自我加压”调查中, 25%的教师“非常愿意”, 52.5%的教师“比较愿意”, 22.5%的教师“不太愿意”。

从调查结果中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教学的反思, 与同事进行交流方便又及时, 自然成为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但当问题需要得到更专业的帮助时, 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成为更佳的选择。从对自主发展和加压的态度上看, 一部分教师主动性较高, 大部分教师愿意发展但主动性不高, 少部分教师持排斥的态度。

调研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 提出以下对师资配置、优化课程设置和深化校本研修的对策:

(一) 优化师资配置的建议

1.深入推行学科教师专职化。学科教师专职化, 有利于教师对本学科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虽然目前我校教师都是学科专职的, 但由于实际需要, 有些教师实际是才开始接触到某一新的学科, 这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 需要得到学校的关注和帮助, 促进他们尽快地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所以, 我们要继续维持学科教师专职的师资配置, 同时要加强学科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培训, 让专职教师更专业。

2.进一步优化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加强人才培训, 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的学历结构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还有提升的空间, 因此, 应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的引导, 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

推出优秀教师, 提高职称结构。我校的职称结构中, 小学高级职称以上的比例不高, 应着力提升。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制度, 推行科学的评价机制, 给优秀教师提高职称的机会。

3.发挥骨干的带头作用, 建设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引导中青年教师不断成长, 形成有良好竞争机制和学习氛围的团队, 共同进步。市、区级骨干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给予中青年教师更多的观摩和学习机会, 促进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的提高。

(二) 优化课程设置的建议

1.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有好的课程设置, 必须要有好的教师去实施。因此, 有必要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学习, 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从而达到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2.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的校本课程颇具特色, 尤其是校级组, 无论师资还是生源都有良好的保证, 这一点应继续保持。而年级组课程的开发, 对于一部分并不专业的普通教师而言, 显得有点勉为其难。我校在年级校本课程的开发上, 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开发, 但这个特长精通到什么程度, 如何去教学给学生, 学生有无基础等因素, 都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呢?学校可以精选几个课程, 自主开发教材, 制定教学计划, 对课程实施教师进行的培训, 从而让校本课程更规范、落实。

(三) 深化校本研修的建议

1.营造良好研修氛围。研修活动要关注教师的需求和心理, 如果一味地让教师觉得是负担, 被动地学习, 取得的效果会减弱, 久而久之对研修活动会产生厌烦情绪。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让教师主动参与研修是校本研修的重中之重。为了营造良好的研修氛围, 应注重业务领导与教师的平等关系, 这是沟通的前提;注重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注重实事求是的研讨风格;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等。

2.改良校本研修模式, 提高校本研修实效。坚持我校以往优秀的教研模式, 同时, 更多地将专家请到课堂中、活动中,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研修活动中, 忌形式化, 要注重对教学有实际作用、便于操作实践的内容, 将校本研修更加落在实处。

篇9: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在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角色,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的专业结构,所谓教师的发展就是在教学专业领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还不够成熟,本文结合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研究。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概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认可教师是一种专业的前提下,探究教师如何发展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一种自主选择,不管动因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部,都会表现为教师主动的个人选择。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文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小学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得到支持的背景下,形成新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同时不断更新、扩充原专业结构,最终实现自我专业发展。这种专业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种主动行为,外部环境和发展背景起着促进作用。小学语文专业发展具有自律性和他律自律性的特点。

三、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结构包括:一是教学信念,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观、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观、师生观、儿童发展观等方面的教育观念的总和。教师的教学信念形成于教学实践,具有稳定性和内隐性的特点,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二是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语文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等,专业知识结构限制着教师思考问题的视野,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规定了教师的实践工作范围。三是专业能力,即教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四是教学经验,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教学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具体变现为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和经常性主动自我反思,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原动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因素

首先,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比较低,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教师队伍很难吸纳高素质人才,因此,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其次,教师的专业培训缺乏针对性,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培训的机会非常有限,即使有机会参加培训,培训教师多为理论研究的学者,与教学实践相脱离,授课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难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再次,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教师法》作为调整和规范教师行为的最高法律,仅对教育教学做了简要规定,缺乏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稳定性、神圣性的有力保障。

(二)内部因素

首先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精神,表现为自觉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对自己职业的负责精神、敬业精神和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因素,体现出自身敬业精神,对小学生的爱与奉献,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尚的道德,职业道德高尚,就体现在对学生的热度和自己的专业的热爱。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具有的知识特点,小学语文能够在儿童发展上给予学生极大地快乐,小学语文通过文章的渲染力,来对小学生学习给予知识传授。教师的专业的规范性与其自身的知识体系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过去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到实践理论。

五、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1.校本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对于在小学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来说,这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大学里已经接受过高等师范教育理论的培训,充分的掌握了小学语文教学组织教法,教学目标,教学专业知识,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培训,他们拥有这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理论。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进,这些教师专业知识需要新鲜的理念来补充他们的头脑。因为现代的小学生对知识认知的比较广泛,需要生动教学课堂来调动他们学习的动机,只有教师自身不断的开发自身的知识和课程,才能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因此,如何使入职的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再不断的研究教材的情况下,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学校教师要认识到立足自身校本课程开发和立足校本专业,研究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出路。

2.非校本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对于我们所分析研究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内容中,应以学校为本的专业发展,这是由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和小学语文专业特点所决定。但非校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也必须予以考虑,校本与非校本的发展途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为中小学校与其他一些教育研究机构也是相互联系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非校本途径,必须注重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组织为基础。

六、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不断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师不断培训的过程,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是语文基础知识传播的主导者,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发展。本文分别从教师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上一篇:家长会经验做法下一篇:工作自我表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