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2024-08-06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精选10篇)

篇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文章标题: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企业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加强队伍建设,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

加强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发展能力的是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归根到底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因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去创造企业的辉煌业绩。

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开发员工的潜能。管理员工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让员工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一个企业,不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在地当然的应当使人受到最大的尊重。使人们的权利得到最好的保护。尊严被看作是人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当每个员工被尊重,被肯定时,会产生一种自尊意识,他会对自己严格要求,他会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其次,精心设计每一位员工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工作岗位,使之能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本文出自-http:///]

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每们员工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就是要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落实首问责任制。

加强队伍建设要严明纪律,落实到工作中要穿标志服,佩带工号牌,保持仪容整洁,礼貌待客,耐心、准确全面解答客户的业务询问,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资费标准,不擅自立项收费,不强迫用户使用高资费业务的搭售票品等等。

加强队伍建设还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工作。干劲才会更高。其次是工作本身的条件和环境。人的大半生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必然会影响到员工的心情,如完成工作必备的工具、设备、器材等的先进水平和完备程度,工作场所的洁、舒适程度。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让所有员工在欢畅、快乐的心境中工作,不仅会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也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来源于,欢迎阅读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篇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加强队伍建设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是当前社会中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源。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如何从企业队伍建设中把企业的文化体现出来,把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分析队伍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队伍建设中

年龄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队伍建设中年龄结构应当老、中、青三代呈阶梯状排列,这样是因为老职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办事沉稳、老练,但是缺乏年轻人的创造性,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比较慢;中年人应当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他们既有经验又有干劲,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者,执行者;青年人是企业的未来,他们具有接受新鲜事物快、反应灵敏的特点,是创造精神充沛的一个群体,所以企业在建设队伍当中应当老、中、青三者按比例有效的结合,使企业既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又不缺乏开拓创新的干劲,同时在年龄上的建设结构,可以使企业不至于断档,能使企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的开拓新局面,使企业的竞争力始终如一的保持前进、提高。

二、队伍建设中文化程度结构对企业竞争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文化底蕴,企业文化是企业多年以来沉积的精华,如长虹提出的“产业报国”,海尔服务质量要求等无不体现企业强大竞争力。因此,建设队伍中文化程度的结构对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建设企业队伍时,应当把文化程度分阶梯排列在不同工作岗位,同时把文理科的文化区分在同一层面的不同岗位,从而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使企业的各方面能够有效、机动、快速的发展起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有用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还能使他们能够很好的做好下属工作,从而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更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就是要提高凝聚力,它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

队伍的凝聚力大小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息息相关。这也是近年来社会上广为提倡的“团队精神”。只有队伍有强有力的团队精神,才能劲往一处使,办事情才能高效,大家的思想才能统一,同时团队精神又与上面提到的两点密切相关。企业中只有从年龄上老、中、青结合才能使决策不冒进,不武断;从知识上,高、中、低分开,才能形成决策层、执行层、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使其各尽所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当然,队伍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还有很多方面,这里我仅就以上三点,结合我们邮政企业现状,谈一谈如何建设好我们的队伍,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一、邮政企业中现代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从年龄结构上同样要求老、中、青结合,老同志对市场了解,比较熟悉,对服务水平有很好的评判能力,但对计算机等新生事物有些“感冒”,这就要求我们老同志也要不断学习,同时把好的经验、市场信息教给年轻人,站好最后一班岗,传递好“火炬”。中年人是邮政企业的骨干,他们既有经验,又能接受新鲜事物,办事既不冒进,又不过于沉稳,是企业中的干将。青年邮政人应当虚心学习,认真的从老同志那里学习经验、技能……以便能够更好的接好班,使邮政企业的竞争力长久不衰。

二、邮政企业文化偏低,这是影响我们发展的瓶颈,因此,队伍建设中应当把这一点突出来,提高邮政人文化素质,就是提升邮政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要使在职共员不断学习提高,同时向社会广纳贤才。这样才能使企业中人员的文化程度结构趋于合理,才能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才能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三、加强团队建设同样是邮政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一方面。

企业面临困境,职工心理不平衡,人心涣散,只有通过加强团队建设,使职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这样在行动中才能整齐划一,才能使企业有活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地位。

总之,加强队伍建设对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邮政企业更是如此,所以加强我们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大家快点行动起来吧!

篇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求得生存发展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很多企业利用品牌战略在短时间内占据市场, 获取企业利润。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品牌建设问题上发展滞后, 缺乏一定的品牌意识, 最终被市场淘汰。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调整战略, 针对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分析解决, 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将从企业建立品牌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给企业建设品牌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企业建设品牌的必要性

品牌既能体现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形象, 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的生命力, 必须进行品牌建设。本文将从三大方面分析企业建立品牌的必要性。

(一) 品牌能体现企业的经济实力

一般情况下, 企业品牌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 它以企业注册商标为发展载体, 并不断体现出企业特有的经营理念和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品牌中反映出来, 品牌同时也能体现企业的经济实力。因此, 企业为了提升经济实力, 必须进行品牌建设。

(二) 品牌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市场经济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的市场导向是产品消费, 而现代的主流是品牌消费。为了适应市场需求, 必须加快企业品牌建设步伐, 利用品牌本身具有的价值, 开拓市场, 占领市场, 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 在全球化背景下, 品牌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只有努力建设品牌, 才能求得生存之地。

(三) 品牌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而建设品牌能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有效占领市场, 从而使企业赢得利润。品牌还能起到增值作用。一般情况下, 企业生产环节能增加百分之三十的利润, 而百分之七十是靠企业研发和营销品牌使企业产品得以增值。因此, 可以说品牌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保证, 必须努力建设企业品牌。

三、当前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并积极投身品牌建设工作中。但是, 由于每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发展状况不同, 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并且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三大方面分析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以便更好的提出解决策略。

(一) 缺乏品牌意识, 品牌附加值低

企业为了获得长远发展, 必须把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特别是品牌建设这一问题上。品牌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并得到市场和顾客认可, 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很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 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没有考虑品牌长远的发展效果, 只注重眼前产品的实际销售和收入。此外, 有些企业倾向于生产低端产品, 有些不惜从事贴牌生产, 进而导致品牌附加值低下, 影响企业品牌的长远发展。

(二) 缺乏品牌精准定位

很多企业只是单纯的建设品牌, 但普遍忽视对品牌建设的定位工作, 使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处于弱势状态, 不利于吸引消费者。品牌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果企业只是无目标的建设品牌, 最终只能导致浪费资源, 难以占据市场。因此, 准确定位品牌, 集中资源定位发展, 能有效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三) 缺乏品牌战略管理人才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方面与国际品牌建设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与品牌战略管理人才缺乏相关联。很多企业的品牌建设人才的品牌战略理论知识不够扎实, 并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品牌战略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品牌建设出现一定的问题, 如战略决策失误, 进而影响全局规划等。

四、企业如何进行品牌建设

针对上述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依据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实际情况, 提出解决企业品牌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 强化品牌建设观念, 提升品牌附加值

企业领导人首先得树立起正确的品牌观念, 把眼光放长远, 注重企业长期利益。此外, 企业必须注重生产产品的质量, 往中高端产品发展方向发展, 为提升品牌附加值创造有利条件。市场竞争条件下, 很多产品趋向于同质化, 并且有很多仿制品。但品牌具有独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 可以帮助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辨别产品真伪, 迅速定位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 企业就能凭借品牌提升自身产品的知名度, 并提升品牌附加值。

(二) 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 创造品牌个性

只有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观, 才能帮助迅速定位产品消费人群, 占领市场, 实现企业利润。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 必须经过市场调研,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并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发展状况, 准确定位品牌核心价值观, 形成强有力的企业竞争力。准确定位品牌之后, 开始创造品牌个性, 实现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可以以设计创造品牌个性, 但必须基于产品和服务特征基础之上。最后, 从整体包装、广告拍摄风格等方面塑造品牌个性。

(三) 引进品牌战略管理人才, 使决策科学合理化

企业品牌建设想要有所建树, 必须引进经验丰富的品牌战略管理人才, 并且注重在企业内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实践丰富的品牌战略管理人才一般能依据市场情况迅速做出科学合理的品牌战略决策, 使企业品牌建设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外, 企业还必须进行科学化管理, 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品牌战略管理, 培养品牌文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立足之地。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 应该不断依据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 及时结合企业实际状况, 调整建设方案, 加快企业品牌建设步伐。此外, 企业品牌建设还必须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进行, 建设独具特色的品牌, 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赢得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松福.基于AHP的中小企业品牌升级战略协同推进路径分析[J].企业经济, 2010 (09) .

[2]杜苇, 周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

篇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关键词:职业教育培训;职工队伍素质;企业竞争力;策略

职业教育是提升企业职工基础素质的最直观路径,不仅能借助相应的教育培训提升其理论知识框架的质量,也能优化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素质,强化人才根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国家给予了大力重视,其中各个机构接受和参与职业培训项目的人员超过一亿,借助专业化的技术和教育培训,顺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提高专业人员数量。

一、提高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的理解和落实能力

(一)要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企业结构调整的推力

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优化的产业发展结构框架,就要在结构优化的同时,强化产业升级项目的处理机制,提升团队中员工的基本素质。在高科技产业以及新兴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技术人员素质能得到优化升级,借助新兴技术提升职工的操作能力,确保职工提高技术水平以及新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的运行,在员工职业培训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其知识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能在提高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优化现代技工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利用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和教育项目能优化企业的转型能力,顺利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1]。

(二)要认知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建立,面对新机遇以及新挑战,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在增多,一方面是由于职工人员的素质不同,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组成结构不同,也就导致企业的发展框架和结构运行出现偏差,企业要想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强化管控机制的实效性,就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价值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

(三)要分析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企业员工就业的影响

在推进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企业也要综合分析自身的人员结构以及市场就业情况,特别是针对日益强化的就业压力,要保证企业自身发展态势的稳定,才能在强化企业发展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实际运行结构,提升企业自身运行框架的实效价值。但是,在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企业的工作人员无事可做,或者是企业内部一些精细化的工作没有人做,这都会导致企业实际运行结构出现严重偏差。而针对这样的问题,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强化职业培训项目的实际效果,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真正以践行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基准,优化企业的实际发展框架,顺利推进企业的良性发展[2]。

二、明确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的新时期任务

(一)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促进职工素质升级

在我国,新兴企业在不断增多,针对大幅度提升的人员构成,若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劳动力职业教育机制,就不能优化参差不齐的专业素质,势必会导致企业运行结构出现问题甚至是项目隐患。而且,据不完全统计,随着职业技术院校的普及,现在有部分高中毕业生[3]。在接受了一部分职业教育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工作能力都并不高,这也就导致其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诉求,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受到冲击,因此,新时期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在实际工作运行和推进过程中,强化专业培训以及监督工作的管控效果和力度,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员工的基本素质,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也是提升企业实际运行框架,顺利推进企业规避失业风向项目的重要路径,也是对社会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助力。

(二)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优化工种培训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专业人才是稀缺资源,也是企业需要特别重视的人力资本,因此,要保证其接收专业化的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并积极实践的项目。企业经营中运行的技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是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方式,因此,利用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和教育项目,提高员工基础素质,强化就业人员的专项能力,推进优化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路径[4]。企业要针对专项人才设置一道“门槛”,以保证其树立自身发展目标,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借助政策引导的力度,充分践行工种和岗位就业资格认证的实际效果。例如,我国上海宝钢集团,就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利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将职业鉴定项目和企业生产实际情况连接在一起,运行优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框架,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员工参与专业培训的积极性,也能提升团队的整体竞争意识和管理机制。确保适应性培训项目的优化,强化基础素质和劳动管理水平以及效率的优化升级,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建立以员工素质和企业发展目标为根本的项目管控框架,实现最优化的管理效果。

三、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项目中组织领导的策略分析

(一)突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市场导向

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企业要积极的调研市场需求和经营导向,建立健全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强化企业一线员工的基础素质,保证正确的运营导向指导下,建立更加健全完整的市场发展框架,真正以面向市场和面向企业为基准,确保产业运行框架和企业竞争力的双向升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进行仔细分析,并和经济管理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分析结构,强化市场信息结构的处理机制。建立有效的职业运行结构,就能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提升职业培训的运行机制和方式,确保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优化[5]。

(二)合理化运行人才和培训资源

企业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确保改革思路健全完整的同时,利用最优化手段提高员工的参与积极性,保证职业培训项目的实效价值。另外,在建立对应职业培训项目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强化特色课程,合理化的配置项目运行框架,真正以服务精神和提升员工自身素质为根本,最优化发挥培训资源的应用价值。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企业是项目的组织主体,也是职业教育项目效果提升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企业要以优化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优化发展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完整的职业教育框架,顺利推进企业内部员工素质升级的同时,企业市场影响力更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纪,企业要充分把握市场发展需求,强化建立有效的企业发展路径,在积极应对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优化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实际效果。从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功在当前,惠及长远”,在提高企业内部员工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杰,王玉娟.浅谈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是工会组织长期的战略任务[J].才智,2014,23(19):223-223.

[2]李庆芳.工会组织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中如何发挥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3,37(14):37-37.

[3]齐太生,房可乐,卢国栋等.山东省职工队伍素质的调查、分析以及相关对策[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7(02):1-6.

[4]唐小俊.探寻职业教育之“根”,构建职业教育之“基”——读《职业教育名著导读》有感[J].职教论坛,2016,36(06).

篇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竞争,企业要抢占市场制高点,谋求稳定、快速、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人才兴企、人才强企”的战略。中国国旅(宜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五年来,日渐形成了一种“快乐工作、工作快乐”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历经五载,在“安全是天,质量是命,管理是根,效益是本”的指导思想下,在全体员工不断奋进、努力拼搏下,凭借CITS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深耕细作,夙夜匪懈,一步步成长为依托长江三峡、辐射渝东鄂西的杰出典范。近年来,为了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满足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竞争力强的旅游人才队伍,中国国旅(宜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更是把“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做为公司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用人综合素质。

根据公司整体发展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公司始终注重三支人才队伍培养,即:一支有战略眼光、运筹帷幄、驾驭全局的高层决策队伍;一支贯彻公司高层决策、精通企业管理、财物管理、市场营销,能把握并不断丰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层管理队伍;一支兢兢业业、多专业并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操作技能的业务骨干队伍。

在人才培养上,首先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培养,使人才各尽其能。其次通过带薪学习深造、企业内部培训、以师带徒培养、岗位锻炼成材、个人自学提高等多种方式,加快人才培育。最后是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有效防止高层次人才流失。在人才引进上,首先把吸引、发现和发挥人才作用作为

立足点,在公司中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和氛围。多渠道、多层次吸引各类人才加盟,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我们建立和完善了高校毕业生引进机制。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只要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公司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我们都会努力去发现、选拔和培养。

公司成立至今,先后培养出十多位省、市级金牌导游员以及明星导游员。在历年导游业务技能大赛中,荣获各类奖项20余次。

二、实施人才竞争机制,争强企业凝聚能力。

我们建立了人才“赛马”机制。积极改革用人制度,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员工在竞争中成长,公司在员工竞争发现人才。具体做法是对公司所有岗位编写详细的《岗位职责》,进行岗位描述。根据《岗位职责》,公司招聘各级岗位的人员,并在岗位人员招聘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公平竞争、择优录用。通过建立人才平台,使员工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增加了公司的凝聚力,员工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人人争取向上。

目前全公司员工共计9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大约占70%,在管理层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一些原在同行业的业务骨干,也纷纷加盟到我们公司。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公司对高素质、能力强的中高层技术管理人才采用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和按业绩提成以及年终奖等多种分配方式,鼓励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做到智力资源资本化,实现一流人才以一流业绩赢得一流报酬,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公司努力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基本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以及住房公

积金等各项规定,坚持做到了在聘用人才的同时,落实好人才的各种社会保险,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给人才购买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保险,保障人才的合法待遇,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人才有归属感,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营造快乐工作氛围,大力发展企业文化。

“快乐工作,工作快乐”是公司对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以“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为内容,从加强宣传引导、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健全岗位培训制度等方面入手,努力为员工营造整洁、安全、舒适、快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员工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收获成功。

“快乐工作,工作快乐”同时也是我们企业文化的延伸。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激励和辐射作用,增强人才对企业的情感归属和成就依托,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重在推广和落实。我们不仅要从制度上对职工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做好薪酬分配工作,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努力使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而且更要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来调动职工的创造力,鼓励职工勤奋学习,不断创新,使职工能够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篇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字数:2508字号:大 中 小

[摘 要]煤炭企业作为国家基础能源生产企业,它的发展,不仅与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关,也与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煤炭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着眼于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有效地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煤炭企业 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加剧的时代,所有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都“身不由己”地把竞争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煤炭企业是国家基础能源生产企业,它通过开采蕴藏地下的、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为冶金、电力、建材等行业提供能源产品。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一、煤炭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1.煤炭企业文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发展,不仅与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关,也与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煤炭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全体员工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人际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制度、行为方式的总和。

煤炭企业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深层的精神文化,中层的制度和执行文化,表层的实体文化。

(1)精神文化是煤炭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信念等。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如企业提倡的“诚信、团队、合作、创新”等;信念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理念决定行为,而行为决定了结果,这是企业文化存在的理论基础和意义之所在。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和信念一旦形成,将起到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神奇作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2)制度和执行文化是支撑企业价值观、信念的各种规章制度和企业的行为方式。煤炭企业劳动条件艰苦,事故多,伤亡大,职业病严重,健全的安全生产、职业病预防等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切实执行是企业制度和执行文化建设的重点。只有把优秀的文化理念转换为企业的各项制度、各种工作流程和员工的日常行为,才能形成有效的制度和执行文化。

(3)实体文化是指企业集团内部的物质状况。实体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如厂容厂貌、建筑风格和结构布局、安全环境、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设备设施等等, 它反映的是企业各种有形的文化特征。

一个正常发展的煤炭企业必须是这三个层次文化的有机统一,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都不可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2.煤炭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般地,煤炭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出的重要作用是:

(1)导向作用。煤炭企业文化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全体员工的行为、心理,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和信念,并将它作为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自觉地将个人目标与国家和企业目标、个人需要与国家和企业需要保持一致。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根纽带,它把企业员工的理想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都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这种凝聚作用,使员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不停息的原动力。

(3)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强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拼搏的献身精神。

(4)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全体员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加有序,更易于协调,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5)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在其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能逐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公认的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对员工会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从而实现了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有效地保证了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C.K.Prahalad 和Gary Hamel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提出,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

企业文化之所以成为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在于企业文化最恰当地体现了核心竞争力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1.能最终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有效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全面地、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企业文化提供了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和指导思想、规章制度和行为方式,明确地告诉员工目标是什么,哪些能做或不能做,如何做,从而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努力实现客户的价值最大化,让客户在消费自己的产品时就感受到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产生激动、乐趣、认同和共鸣,从而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2.具有不可模仿性、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应不易被他人所模仿、复制或很快建立,由于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企业员工所总结、积淀出的文化与管理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在范围上它无处不在,在概念上也非常简单,但难度就在于谁也找不到适合所有企业的文化理念和具体措施,可见,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和独特性。

3.具有持久性、可延展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是培养员工积极性的动力,它是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源。一方面,企业文化把广大员工的潜力发掘出来,使之服务于企业共同的事业;另一方面,它又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得到统一,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的时候,员工就能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就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所以,企业文化具有持久性和可延展性。

三、加煤炭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要提高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其基本思路是:由表及里、由简至难、逐步推进、长期坚持。

1.以企业实体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水、火、瓦斯、煤尘及顶板五大自然灾害随时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并且煤炭企业一般地处偏僻,员工生活条件艰苦,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员工积极向上、勇于拚搏的激情。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建设的刚性要求较高,与资金的来源、数量和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只要建设资金有保障,实体文化建设相对容易一些。所以,煤炭企业应多方筹集资金,首先做好企业实体文化建设。

(1)加大投入,改善煤炭企业员的生活条件。要努力提高员工收入水平,改善员工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完善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等。

(2)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的硬件条件。煤炭企业的生产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安全设施等,它们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企业必须加大投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努力实现煤炭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硬件基础和良好的物化环境。

2.以制度和执行文化建设为工作重点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度规范、严格执行是企业有序运行的保障。企业制度和执行文化建设是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都需要化大力气去推动。

(1)以安全文化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无小事,要将企业的安全价值观转变为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量化考核细则,做到工作有记录,操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2)严格检查、考核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的执行情况。定期对企业各单位安全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考核各单位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工艺流程与操作环节等要素是否实现最佳组合,是否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合理的组织、流程保证。

3.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具有内容广、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应融入实体文化建设、制度和执行文化建设过程之中。

(1)坚持“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第一要素,企业员工的素质、士气、积极性和献身精神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企业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员工、爱护员工、保护员工,关注员工的培育与成长,通过企业员工的发展而促使企业发展,才能建立起全体员工共有的价值观体系,也才能真正构建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利用多种手段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和信念。利用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板报、黑板报、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充分发挥宣传的作用,努力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使员工的价值观、信念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信念保持一致。总之,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高瞻远瞩的设计者,还要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煤炭企业只有把握好企业文化在制定上的合理性、员工理解的广泛性并结合企业现实三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起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海军.浅议和谐煤炭企业文化的构建[J].品牌,2011年12期

[2]雷国明.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之我见[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第3期

篇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加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农村信用社生产要素,引导农村信用社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形成和谐发展氛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农村信用社在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急待提速。这一现实要求是与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背景和未来发展需求密切相联的。结合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大环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农信社不仅要向社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要树立一种信合信念:“诚信、团队、牺牲、创新、奉献”这五种企业精神。这也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现状和思想培养。应确立凝聚职工的精神支柱。一是选准和把握好宣传导向。主要是把握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不管是党的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还是经济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都要及时向广大职工宣传,组织职工学习,用正确的方针政策去引导职工,以增强巨大的说服力。二是占领职工的文化阵地,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部,各单位要派专人负责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激发职工审美情趣,培养职工意志,增强职工灵性。应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需要突出解决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把爱国、爱社、爱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诚实守信等思想观念注入企业文化建设中,注入职工群体价值观念中,打牢企业发展的基础。加强“育人”机制,主要是以利益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以职工自我控制为基点的约束机制,以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活动机制,其目的主要是加强职工主人翁地位,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要在学习全国性和外单位典型时,树立和培养好自己身边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保证企业精神的体现。

二、加强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在运作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实践文化。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折射和反映。也就是说企业信奉的价值理念,真正地在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真正地在约束企业的运作行为,在现实中真正地起着规范作用。企业行为文化应本着以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来建设。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职

工中树立和形成本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观,加强现代合作金融企业新型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的强大凝聚力。二是加强职工业务技术培训,加强相应的培训机构,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要有计划地组织广大职工学文化、学业务、学技术,特别是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增强职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形成系统管理思想,把管精神文明与管物质文明结合起来,把管业务与管人结合起来,把管工作与管思想结合起来,让企业文化渗透到管理科学中去,使各项管理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加强企业形象文化建设。利用煤体广告宣传“农村信用社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尽快确定自己的“社歌、社训、社徽、社服”从自身外在形象上宣传信用社,密切与农民群众的交流联系,坚持文化下乡,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都非常重视农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其中也包括农村信用社要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农村信用工程,构建农户资信评估管理体系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牢固占领广大农村阵地,加大支农力度,各级农村信用社都要把业务经营重点放在农村,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使信贷支农政策深入人心,这就必然要求组织文化下乡,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支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对象,以农业为依托,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密切社群关系,从而为打造信合知名品牌锦上添花。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建设,确立职工生活工作的优良环境。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职工办公、营业、住房、娱乐、用车及工作设备等基础设施,都应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建设,创造有企业形象的基础条件。二是树立社会形象,扩大知名度,除加强宣传外,要培养行业整体形象,增加服务设施,增强实力竞争。作为农村信用社来说,就是广泛筹措资金,增强企业内部资金和效益实力,使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崛起。

五、加强 “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各级农村信用社应当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管理机构,确保建设工作组织得力,开展有序。机构主要负责人由分管人事教育,宣传推介工作的相应部门领导担任,也可由兴趣广泛、学有专长的文化修养高的干部担任,同时要配备专门管理人员若干名,这些人员必须个人文化素质高,懂得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应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及时掌握基层建设动态,快速反馈各

篇8: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企业文化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并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企业潜在资源,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 它通过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 明确价值取向, 高尚道德境界的企业员工群体, 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素质,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1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1.1 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长期凝结在企业内部, 共同自觉遵守的观念和行为的总和。因此, 我们不难理解企业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企业宗旨、环境选择、空间布置、建筑风格、色彩处理、产品设计、质量与服务、企业人员构成、企业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管理者和职工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职业道德、企业哲学、企业的英雄人物、企业的人际关系、福利状况、厂徽厂歌、产品标志、职工衣着和习俗礼仪等等;从狭义上讲是指企业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实践逐步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生活信念和发展目标等, 它主要体现为企业在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企业文化结构具有系统性, 它包含物质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 其中精神文化层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 也是企业真正达到内控和自控的关键。

1.2 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

(1)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人的因素,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相信人, 任何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尺度, 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塑造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 给员工强烈的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并使之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标杆。

(2) 凝聚作用。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 就会成为成为一种粘合剂, 从各方面把企业员工聚合起来, 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 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 引导作用。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

(4) 约束作用。整洁有序的企业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硬的约束、有形的约束, 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等是软的约束、无形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要达成的目标就是使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内心信念, 表现为员工的行为习惯, 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的统一。当员工的行为违背企业的信念时, 其心理会有一种内疚感, 并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5) 塑造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企业通过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 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并通过自己企业文化被社会的认可, 使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宣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 是企业组织中知识、理念、技术、文化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是一个企业能够拥有, 而竞争对手却没有的资源、能力和优势。

企业是鱼, 社会是水。企业文化是鱼激荡于大海的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 既是一种资源, 也是一种生产力, 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具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及推动作用,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建设企业文化, 不是指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和体系, 而是指造成这种结构和体系的文化理念, 不是指企业的规章制度本身, 而是指规章和制度所显示的企业宗旨和使命;不是指产品、产值和利润, 而是指产品、产值和利润所体现的企业价值观取向;不是指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而是指以何种企业哲学来调节这些人际关系, 不是指企业员工所处的生产工作环境, 而是指蕴涵在环境中的美学意识和审美效益等。

用企业文化的建设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就是从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蕴涵的软性精神因素出发, 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大作用。

2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盲目效仿, 形式化严重

一些企业家并不明白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看到别的企业抓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了, 就跟着效仿, 为了装扮门面, 或为了赶时髦, 热衷于作表面文章, 提出几个口号, 张贴几条标语, 定个条例, 写一曲厂歌, 定一个标志, 统一公司服装, 再搞一些文体活动, 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将在市场条件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文化作为能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 而仅仅作为一种面纱来对待。这就是相当多企业文化建设形势上热火, 收效却甚微的主要原因。

2.2 概念模糊, 形象化泛滥

一些企业把企业形象 (CI) 推广活动看成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活动, 导致企业只热衷于通过各种社会活动, 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外在的物质活动, 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企业形象的推广活动, 只是企业文化“外显”部分, 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质绝非如此, 只把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和理念, 这样的企业文化空洞难以持续。

2.3 领导文化, 缺乏员工认同

企业文化应该是被整个企业, 上到企业家, 下到普通员工乃至企业临时聘用人员所接受的文化, 但在一些企业里, 企业文化都是“领导式”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构建适应的对象是领导的意识而非市场的意识。这样就扭曲了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使企业文化建设既缺乏稳定性也缺乏系统性。这些企业文化表现一种浓厚的“人治”色彩。

2.4 追求表象, 忽略了内涵

符号是本, 观念才是源。而观念则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个形成的一整套观点原则和方式, 它深深扎根于员工心中, 并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个高速创新, 实际上却有错不纠的文化氛围怎么可以完成新产品研发?一个等级森严, 行政命令一统天下的企业怎么可能实现资源的正常流动。

2.5 企业精神, 等同企业文化

一些企业认为, 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 使企业文化脱离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 脱离了企业管理本身。在一段时间, 社会上很多事情都与文化挂上了钩, 出现了一种泛文化现象, 什么酒文化、舞文化、苹果文化、茶文化等等, 过多的将企业文化停留在精神层面, 而脱离了实体组织。

3 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与措施

企业是树, 文化是根, 企业竞争, 文化制胜。企业间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观点, 已为企业界所共识, 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和培养, 最终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它是一个优秀企业文化区别其它企业的无法模仿和复制的主要标识, 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3.1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企业的发展来说, 人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 还是企业文化的发展丰富者。因此广大的企业经营者要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 必须牢固树立“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意识, 以人为本着力营造以依靠人、关心人、塑造人、激活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理念, 培养全员参与, 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

3.2 企业管理者要做企业文化发展的表率

要建设优秀的文化, 首要的因素是企业领导者。有一位管理学大师在他书中指出, 企业领导的最终行为是创造一种企业文化, 并能在创造者离开之后继续存在。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着和模范者, 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 企业领导的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3.3 健全制度, 在执行中落实和提升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而不是它的影子,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脱离了制度, 局限于党群系统, 停留在思想领域的所谓企业文化, 不过是一种表面的、虚幻的主观的文化现象, 要使其真实起来、落实下去, 必须从制度入手, 从执行入手。高雅的语言未必于高尚的心灵, 行为才是最有感召力的旗帜, 企业文化要内外兼修, 以理念转换为企业的制度、流程和员工的具体行为, 而后理念才能成为制度的升华, 行为规范才能成为文化规范。

3.4 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市场经济时代是文化制胜的时代, 现代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无不渗透着文化, 新的文化型企业管理模式的出现, 要求企业家们必须建立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能否创新发展, 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3.5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塑造某种文化,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 实现文化与管理的融合, 以文化提升管理水平, 使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更高的市场价值。企业管理作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利措施和手段, 是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和载体。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 管理的活力源自于企业文化, 二者的有机结合, 才能达到物质和精神的和谐统一。

3.6 企业文化建设要在企业整合的冲突中实现融合

企业的整合与重组是产业优化和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现象或一个过程, 企业整合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目前, 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已是发展趋势, 多种经济成分相互渗透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要在企业文化的冲突中, 实现重组企业的文化对接和融合, 还要有一种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度量, 坚持求同存异, 取长补短, 科学整合文化资源, 尽快形成一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适应重组企业的独特但又有共性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美}威廉.乔伊斯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9: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人才资源 企业文化 质量管理 战略 创新能力

企业竞争力就是能够使企业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推出各种各样产品的一系列能力。它涉及到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我们只有从它的基础入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质量、战略、创新能力等的管理上。

把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质量、战略、创新能力等方面更科学合理体现出来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不断壮大,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 人力资源的管理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靠人推动和发展。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完全取决于全体从业人员的智力、素质、潜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人力资源的管理:第一用人的原则。首先要德才兼备、择才而用,其次扬长避短、充分信任,再次要竞争用人、流动性用人。“人挪活,树挪死”这是句俗语,企业在用人过程中需要注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部门壁垒,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让人才做合理流动,让人才在各方面学习,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发挥作用,这也是一种培养全面人才的手段。第二用人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原则要公平,要客观实际,要适时。不公平影响职工的情绪,降低工作积极性,甚至会离开企业组织。不客观实际,就不能将激励达到好的效果。激励的适时,会使被激励的者情绪更加饱满,工作热情更高。第三要想法留住人才。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想要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光是引進人才,更应该留住人才。在很多职工心目中,报酬可能会占很重要的地位,以高报酬满足要求,才能留住具有才华的人才。也可以建立共同体,采用一定的制度,促使员工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留住人才。员工被委以重任,就会使员工有一种被认同感,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自然会留在企业。福利制度是否良好,是很多选择公司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作为企业新型的领导者就要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配置,发挥“保健因素”的积极作用,有效的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无限力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 企业文化的管理

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它能凭借一股无形的引力让企业全体员工团结在企业管理者周围,从而使整个企业上下士气高昂、意气风发,使得企业的发展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要想建立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应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是企业领导层要转变观念,以新的观念、眼光和要求去选拔、评价和配置、使用人才。随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人才来打理。第二是加大培训投入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规划和设计一套与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使员工真正树立起现代管理意识,促进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第三是把企业文化融于企业内部管理之中。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彻底抛弃“人治”的做法,强调按纪律、制度办事,每件事都形成清楚的业务流程规范,人人都以此标准而行。同时确立着重纪律与管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第四是尊重员工,向员工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使人的显性智能和隐性智能更多地发挥出来,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第五是要注重用统一和谐的“感情管理”代替传统的“合同管理”。感情投资的直接收益是密切企业中人与人、职工与企业的感情关系,树立群体精神,激发和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

(三)质量的管理

企业生命力的来源就是质量管理,它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好质量管理,企业才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竞争力才可能稳健增长。推动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就要塑造企业的质量形象,而质量形象是一项具有高艺术和技术性的工作,在沟通信息、交流信息、传播信息中充分利用一系列的组织方法和传播手段与技巧,通过连续不断、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活动,才能树立起企业的良好质量形象。

在塑造企业质量形象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质量形象是企业的公共关系的重要标志,质量形象将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形象实质上是一种反映企业与业主之间联系程度和联系性质的标志,质量形象的提高,企业就会拥有更多畅通的渠道。第二工程产品的可靠性是质量形象的基础,工程产品的耐用程度直接影响质量形象,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协作的深化,对工程产品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三职工素质是质量形象的关键。首先是企业领导的质量意识、质量方针、近期和远期的质量目标;其次是管理人员和底层作业人员的质量思想、操作技术和操作中可控水平的高低;再次是质量检验人员的质量责任和技术素质水平;最后是质量教育情况分析。第四企业的质量精神。企业有的名气、组织有的士气、员工个人有的志气,这“三气”凝聚成一种精神——质量精神,“名气”要以质量为保证;“士气”以质量为诱因和结果;“志气”则是拿出高质量的工作绩效来谋求个人发展。

质量形象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关键,需要企业的领导者以身作则,统一部署,中层主管与广大职工配合协作,实施企业的战略和方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走向成功之路。

(四)战略的管理

如果没有一个发展战略对企业未来作出明确方向指导,不管企业的规模多大,地位多稳,却将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和经济的大变革中丧失生存条件——托夫勒,由此可见战略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加强战略管理可以从以下四点来看:第一建立更加完善的成本分析系统。成本的大小,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每一个工程的投标,拿出前几年工程投标的标书去衡量近期要投标标准,这种成本战略的优势很明显,但随着工程的结束,市场在变化,成本的变化就不仅仅是一个小数目了,这就要进行一个详细的成本利润分析。第二加快生产工艺的革新。加强对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创新,一些临建性质的,一些不是关键工序的,在达到应用要求上应进行低成本设计,开发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开发更先进的,更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制造和安装工艺。第三向外扩张。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企业都是面向全国投标,而且已经延伸到国外。我们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所以不能盲目投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四联合竞争战略。企业联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一个企业的跨省作业,会削弱企业的资金流动,占用资金量较大,尤其是面广摊多的时候,分散技术力量,人员不足来回调动,必造成时间、资金上的超支。企业联合,有效的利用规模效益,使技术、人员、资金的集中更加明显,更能有效的利用资金和技术力量,也利于跨省建设的行业竞争。

我们的企业要在行业发展的状况、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进行详尽调研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按照远虚近实的原则,合理制定和实施明确的发展战略,并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五)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把生产要素按一种新的方法组织起来。这就是说把一种从来就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从而推动企业迅速发展。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形式,也是一个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过程。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经渗透到了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个角落。企业管理思维的源泉是创新思维,企业竞争战略的精髓是创新战略,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管理学教程》 周健临 等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现代心理学》 程正方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超脱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我们必须注意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的产物,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和高度的标志。它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中,又超脱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上。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种推动力。企业文化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没有好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就不能称其为现代企业,企业就不能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践也证明,凡是搞得好的企业,其成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它视为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企业重视文化因素在生产经营中的能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作用,就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的精神、经营之道、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是企业享有的、特有的、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时时刻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建设好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可以形成市场的竞争力。现在烟草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大力开拓市场空间。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使现代商品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使科技文化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就应突出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发挥这个无形资产或者资源的作用,从而使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断扩大自己在市场中的空间。

山东中烟工业公司济南卷烟厂近几年来,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把建设优秀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搭建企业员工发展平台,打造优秀企业团队、培育和弘扬企业精神、营造积极向上个性化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企业长足发展,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是树立新观念。包括树立法制观念、市场竞争观念、质量第一观念和成本效益观念等。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办好企业,离不开法制的引导、促进和保障。而法律的有效实施,又有赖于人们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和提高。法和道德既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办好企业还要有明确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使员工具有与企业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意识,理解、支持、主动地参与改革的意识,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人。[!--empirenews.page--] 第二是培育新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无形力量,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企业基本信念、目标和理想追求。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要特别培育企业新精神,把企业的经营之道转化为全体员工的理想追求、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搏击风浪的能力。济南卷烟厂坚持以人为本,融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管理为一体的管理文化,是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上下同心、整体最优的团队文化。“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正是适合济烟改革和发展的企业精神。

第三是搞好新规范。企业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具体的规章制度来调整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搞好行为规范,以保证企业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企业中,“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家,企业发展靠大家”等已成为员工的行为规范。[1][2]下一页 第四是塑造新形象。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赖,更有利于占领用户和消费者的心理市场,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内增员工凝聚力和外争企业知名度上下功夫。这就需要通过一整套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的个性特征,包括领导群体、员工队伍、改革发展、企业标识、企业信誉等,从而建立企业的崭新形象。

第五是打造新品牌。在市场经济的新情况下,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形象,就是竞争力,就是占有率,就是市场。麦当劳、肯德基联锁店遍布全球,靠的就是品牌的影响力、竞争力。山东中烟工业公司要跨越式发展,也离不开品牌意识的树立和杰出品牌的创造。

第六是培养新人才。人才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才高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市场对手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注重企业人才要做到:用好在岗的。充分挖掘现有的内部资源,人尽其才、发挥作用;留住有用的。取其所长,在使用上、感情上、利益上、企业氛围上留住人;引进急需的。特别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后备的。从企业长远出发,可持续性发展出发,为未来的需要,前瞻性培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同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要打造人才公开招聘、公平使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第七是开发新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发展空间多大,取决于科技实力有多大,所以企业必须十分注重科技开发。在思想观念上要牢牢树立科技生存观、科技发展观。坚持把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坚持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把科技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培养爱护;确保企业装备、技术、人才的科技含量。

第八是开拓新市场。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开拓更宽更广的市场,各用所长、各取所需,达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共赢的效果。

上一篇:未来的世界精彩片段摘抄下一篇:学生篮球比赛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