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艺术系列讲座之十八

2024-08-15

演讲艺术系列讲座之十八(精选4篇)

篇1:演讲艺术系列讲座之十八

拿破仑说过:“兵家成败决定最后五分钟。”我们同样可以说,演讲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演讲的结尾。这是因为,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演讲开头和高潮精彩,再加上有一个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好结尾,那么,就如同锦上添花,会给听众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相反,如果演讲者设计和安排的结尾没有新意而平乏无力,没有激起波澜而陈旧庸俗、索然无味,那就会使听众深感遗憾,失望而去。因此,演讲的结尾要比开头和主体部分要求更高,内容要更有深度,语言要更有力度,方法要更巧妙,效果要更耐人寻味。可见,演讲的结尾是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它在整个演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演讲结尾的方式。

好的结尾能揭示题旨,加深认识,给听众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能收拢全篇,使通篇浑然一体;能鼓动激情,促人深思,令人觉醒,能让听众在反复回味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所以,每位演讲者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演讲结尾的艺术技巧,而且要善于设计,安排出既符合内容要求,又符合演讲的时境的新颖而又精彩的结尾,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演讲取得全面成功。

演讲结尾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演讲者可根据自己演讲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听众及自己个性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结束演讲的方法,使之有效地为演讲的思想和目的服务。归纳起来,常见的演讲结尾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十种。

1、总结式

以总结归纳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对演讲内容和思想观点作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总结,以起到突出中心,强化主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演讲稿《永照华夏的太阳》的结尾:

我们是从哥白尼日心说中认识太阳的,我们又是从历史的迁徙中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过去了,八十年斗转星移,日月变迁。太阳的辐射仍依托马列主义的热核放出它巨大的能量,从而去凝聚着属于它普照的民族和人民。月亮离不开地球,地球离不开太阳,人民离不开党。祖国的未来,中华的腾飞,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就是永照华夏的太阳,也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

这个结尾高屋建瓴,总揽全篇巧妙地从自然界的太阳到华夏儿女心中的太阳的对比中,总结归纳出了“地球离不开太阳,人民离不开党”的结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太阳的希望与向往,对共产党的歌颂与赞扬。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号召式

用提希望或发号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是演讲者以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语言,对听众的理智和情感进行呼唤,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或展示未来,以激起听众感情的波涛,使听众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如演讲稿《一位纪委书记的“小家”和“大家”》结尾就是用提希望的方式。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黄金时代,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需要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特别是共产党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正确处理好“小家”和“大家”的关系,严格地按党性原则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党旗下那神圣的誓言激励自己,那么我们党的形象将会更加光彩照人,我们党将会更加坚强伟大!

这种结尾的方式是演讲者用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向听众提希望,发号召,能使听众,精神为之一振,具有动人情,促人行的作用。

3、决心式

以表决心,发誓言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感情饱满,态度鲜明,激情奔放,有助于坚定听众的信念,增加演讲的感召力。如演讲稿《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同学们,让我们高举起“五四”的火炬,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用我们的热血和汗水、青春和智慧,甚至是生命,向我们的先辈和后代,向我们的祖国和民族呐喊:我们将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无愧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将无愧为跨世纪的中国人!谢谢!

这种结尾言简意赅,语言真切,充分表达了演讲者鲜明的立场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有力地鼓舞着广大听众朝着这一目标奋进。

4、余味式

以留余味、泛余波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语尽而意不尽,意留在语外,像撞钟一样,清音有余,余味袅袅,回味无穷,三日不绝。余味式结尾好像秋天瑰丽的晚霞一样,收得俊美漂亮,并且伴有“鱼舟唱晚”的娓娓之声,让听众留连忘返,久久回味。如演讲稿《人生的价值何在》的尾结:

我们的雷锋,在他短暂平凡的人生中,创造出了巨大的人生价值,给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那么,亲爱的朋友们,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之路上,我们将做些什么?创造些什么?留下些什么呢?

这个结尾采取对比和提问的手法,听后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叫人不得不扪心自问,三省吾身,给听众留下了哲理性的思索和回味。

5、抒情式

以抒情怀、发感慨的方式结尾。演讲本身是一种思想和激情的燃烧,用抒情怀,发感慨的诗情画意的语言结尾,最易激起听众心中感情的浪花。如演讲稿《奉献之歌》的结尾:

啊!奉献,这支朴实的歌,这支壮烈的歌,这支深远的歌,这支永远属于母亲——我们的祖国的歌,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来唱这支歌吧!

这个结尾,感慨万千,诗意浓浓,情真意切,情理俱在,给听众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6、名言式

用哲理名言、警句作结尾。这种结尾方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谚语、格言、诗句等作为结尾,这样不仅使语言表达得精炼、生动、富有节奏和韵律,而且还可以使演讲的内容丰富充实,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时还可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别开生面之感。如演讲稿《谈毅力》的结尾:

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毅力是漂越苦海的舟楫,毅力是理想的春雨催出的鲜花。朋友,或许你正在向成功努力,那么,运用你的毅力吧。这法宝可以推动你不断地前进,可以扶持你度过一切苦难。记住:“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语)

用名言式结尾,能给演讲者的思想提供有力的证明增加演讲的可信度,显得更加优美、含蓄,睿智大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鼓舞作用。

7、高潮式

在演讲的高潮中结尾。即把演讲的高潮设计在最后,在高潮中结尾。演讲结束时,演讲者设法最后一次拨动听众的心弦,打开听众的心扉,掀起高潮。如演讲稿《改革需要我们理解,时代呼唤我们奋进》的结尾:

亲爱的朋友们:改革正在呼唤着我们,克服改革面临的困难,实现四化的历史重任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九十年代正在呼唤着我们,这将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多希望并存的非常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吧!朋友们!祖国和民族考验我们的时代到了,每一个有爱国之心、民族之魂的炎黄子孙起来吧!让我们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把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变为强国富民的创造性劳动,把加速民主政治建设,消除腐败现象的愿望,化为维护安定团结大局的实际行动,为共渡难关振兴中华,起来吧!前进!前进!前进!

这种采用高潮的方式结尾,从内容上讲,要有一定的高度,因为它是全篇演讲的概括和总结,从语言角度上讲,语言的含义要一层高过一层,语言的力度要一句比一句重。

8、祝贺式

诚挚的祝贺和赞颂本身就充满了情感的力量,最容易拨响听众的感情之弦,产生和谐的共鸣。所以,用祝贺或赞颂的言词结尾,能造成欢乐愉快、热情洋溢的气氛,使人在愉快中增加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人们满怀信心去创造未来。如《在迎新茶话会上的演讲》的结尾:

最后,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借此机会向全市的父老兄弟,姐妹们拜个早年。祝老年人春节愉快、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祝中年人春节快乐、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祝年轻人春节欢乐、爱情甜蜜、前程无量!祝大家年年幸福年年富,岁岁平安岁岁欢!谢谢大家!

人一般都喜欢听赞颂的话,因此,相互之间的赞颂成了人们交往的最好手段。通过这些赞颂的话,会场活跃的气氛可达到一个新高潮,讲者和听者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了。这样,讲者的思想便给听者留下了一个满意的印象。但要注意演讲者在说这些赞颂的话时,不要过分的夸张和庸俗的捧场,否则听者就会认为你有哗众取宠之嫌。

9、点题式

用重复题目的方式结尾。演讲的题目或标题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个性和特色的标志。在演讲结束时,如果重复题目,再一次点题,那么,就能加深听众对演讲的印象,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演讲稿《我爱长城,我爱中华》的结尾就是用点题式:

雄伟啊长城,伟大啊中华!我登上崇山峻岭的高峰之巅,我站在万里长城耸入云端的城楼之上,我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在祖国的山川大地,向世界的大洲、大洋,向天外的星球宇宙,纵声呼喊:“我爱长城!我爱中华!”

这种结尾方式,即表达了主题的需要,同时又对听众产生振聋发聩的冲击力。

10、幽默式

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尾。除了某些较为庄重的演讲场合外,利用用幽默结束演讲可为演讲添加欢声笑语,使演讲更富有趣味,令人在笑声中深思,并给听者留下一个愉快的印象。

如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讲演》的结尾:

“以上是我近年来对于美术界观察所得的几点意见。今天我带来一幅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请大家欣赏欣赏。”(说时一手伸进长袍,把一卷纸徐徐从衣襟上方伸出,打开看时,原来是一幅病态十足的月份牌,引得哄堂大笑。在笑声和掌声结束了他的演讲)

这个别出心裁极具喜剧性的结尾。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听众对那种拙劣的美术创作加深了认识,同时也给听众留下了许多演说者没有讲出来而又令人深思的空白,并让听众在美的享受和回味中,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会场。

演讲者利用幽默结束演讲时,要做到自然,真实,使幽默的动作或语言符合演讲的内容和自己的个性,绝不要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否则只会引起听者的反感。

演讲结尾的方式除以上提到的常用的10种以外,还有不少,如:可以用歌声结尾,使听众在美妙的歌声中陶醉而流连忘返;可以利用动作(无声的语言)结束演讲,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方式;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结尾;可以用提问题的方式结尾;还可以用诗歌朗诵甚至舞蹈表演的方式结尾等等。

二、演讲结尾的要求

1、不可虎头蛇尾、草草收兵

演讲的结尾要有一定的高度,要尽量将全文的内容升华到新的层次,既能照应开头,总结全篇,又要突出重点,深化主旨,要给听众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有的演讲者在演讲中,一开始东拉西扯,海阔天空,不着边际,临近结尾时,不作强调,不作必要的概括,就匆匆忙忙结束,草率收兵,使演讲失掉了应有的光彩。这种结尾是应该避免的。

2、不可画蛇添足、节外生枝

演讲结尾要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而绝不应平庸无奇,画蛇添足。要讲究内容的含蓄、深沉,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演讲结尾该断时,必须断,切忌节外生枝。有些演讲者,该讲的话明明讲完了,听众听上去似乎已经结尾了,但演讲者却又喋喋不休,拖拖拉拉,没完没了的讲下去。比如“前面我说的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我还想强调一下,再罗嗦几句”。这样的话语就是典型的节外生枝。这势必会造成听众心理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困倦,让听众产生不满甚至反感。

3、不可冗长拖拉,漫无边际

演讲的结尾要像豹尾一样,干净有力,短小精悍,简洁明快,新颖别致。要以巨大的感染力,使听众以情绪激动起来,振奋起来。最忌拖拉罗嗦,漫无边际。演讲者有活则短,无话则免。有的演讲者一上台,不管有事没事,一开口就要讲几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没完没了,好像说话的时间越长越能体现自己的级别、水平和存在,而事实上,人人都反感说大话,说长话,说空话,说假话的人。

4、不可千篇一律、废话连篇

有的演讲者开始说得不错,但一旦要结尾时就落入俗套,尽说些故意做作的、令人生厌的客套话,其结果,就像使听众吃了一粒发霉的花生,把满口的香味全破坏了。比如说:“今天我讲到这里,本来是不准备发言的,但主持人一定要我说,我就恭敬不如从命,由于时间关系,本人水平有限,加上没有准备,对情况也不了解,所以就泛泛而谈,随便说说,以上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谈得不对的请批评,说的不好的请指正。”这种结尾就是典型的陈旧、庸俗、平淡无味、废话连篇的套话。是演讲结尾之大忌。

5、不可旁敲侧击、讽刺挖苦

有的演讲者,由于发现个别听众在演讲中不太注意听,加上某些听众对自己的演讲不感兴趣,或者在下边看报纸、织毛衣,或者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因而在演讲结尾时,演讲者就故意说上几句旁敲侧击的讽刺挖苦话,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这种作法不仅是多余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了演讲者思想素质的低下,缺乏职业道德修养.

篇2:演讲艺术系列讲座之十八

美国第16任总统、世界著名演讲家林肯就是一个特别讲究演讲稿修改的典型。林肯在他发表第一次就职演讲前,对草稿进行了多次精心地修改。后来,他把这份演讲稿拿给国务卿西华过目。西华坦率地指出:演讲稿的结尾太过于直率,太过于鲁莽,太具刺激性。于是林肯又在西华写的两种结尾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这样一来,林肯在第一次就职演说,改变了过去那种刺激性及鲁莽的演讲习惯,而呈现出友善的气氛,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一致好感。著名的演讲尚且这样重视,认真修改自己的演讲稿,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更应该不厌其烦地对自己的演讲稿进行认真地加工修改。

(一)修改的内容

1、从主题(思想、观点、意向)着手。首先要看看你确定的主题是否健康、正确、再看看文字是否把你的主题表达出来,是否充分,是否新颖,有无片面性。有时即使主题正确无误,在修改时也会出现一些预想之外的闪光思想和语言,比原来的要深刻和精彩,修改就是弥补和扩展发挥的极好机会。

2、审视结构。从演讲结构的一般模式看,结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开头、正文、结尾是比较明确的。修改时主要审视的是正文部分。主题有了变化,结构必须随之变动,即使主题没什么变化,由于起草时只是作为一种构想写出来的,一旦落实在纸上,反复审视、推敲,就会发现一些毛病,如逻辑性不强,前后位置不当,层次不清,上下文重复,材料和引文用得不是地方,段落衔接不紧密等,这者需要重新调整和修改,有时还要“动大手术”。

3、推敲润色语言。修改演讲稿写作语言的目的,一是减少语言方面的毛病,二是保持演讲语言的特点。在草稿上,由于当时意念完全集中在主题的表现,事件的陈述等方面,往往无暇顾及语言的运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句子残缺、用词不准、丢字错字等,都需要修改,这是其一。其二,按平时定型的习惯写稿,容易出现书面语言较多的倾向,如句子太长,诗歌化、散文化等。只有经过修改才能保持演讲语言的特点。

推敲、润色语言的主要目的有:

一是把话说得明白。演讲是演讲与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一句话表示不明白就有可能使交流中断,甚至会影响下面的交流。做到明白,首先要做到正确,即选择意义恰当而确定的词语。其次是用现成的、通行的口语。再次是用简明易懂的话,方言、术语尽量少用或不用。

二是把话说得有力。有力是指每句话、每个词都讲得是地方,与语言环境配合得好。这与思想修养、文字功夫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应在怎么讲才能把话说得有力上下功夫。

三是把话说得动听。动听就是使听众愿意听。这是作用于听众感情的结果。要让语言动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用词造句的感情色彩和韵味,表现出诚恳、热情、振作的风貌,利用词句自身具有的那种和谐优美的韵味,把话说得流畅、响亮、生动。

(二)修改的方法

1、反复修改。演讲稿修改的方法与一般文章的修改方法大致相同,都需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但演讲稿的修改更应该在文字的口语表达上下功夫。因此,对于比较重要的演讲稿不妨多看、多读、多听、多改它几遍,力求文字和语言上都完美无瑕。

修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绝对满意的时候。如果有条件,就应争取一直修改到演讲之前,有机会一边讲,一边改,使之更加成熟。反复多次之后,嘴里讲的、手中写的,耳朵听的就会完全统一了。这样上台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临场不慌,即使有临场发挥的成分也能得心应口,不会使结构紊乱。

2、边讲边改。就是一边讲,一边改;一边改,一边讲;手、口、耳并用。用嘴讲,可以使句子简洁、顺口、有韵味,符合口语特点;用手写,可以去掉口语中罗嗦、重复等毛病,使之精炼、准确,达到文学化的要求;用耳听,可以发现那些纸面上虽然顺畅但听起来费解,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句,可以发觉那些意义相近而平、仄却不相宜的用语。对这些部分的修改,有助于达到入耳、动听的目的。

篇3:演讲艺术系列讲座之十八

《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句话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造物的总法则。听我一项项道来。

1,顺应自然

中华传统造物讲究顺应天时地气,顺应自然。《荀子·劝学》里说,"以为轮",制轮牙要利用木性,行驶于沼泽地的车轮要木心向外制轮牙,轮牙才比较柔滑。《考工记》则说,做箭杆要选圆的树干,圆的树干中要选重的,重的树干中要选没有结巴的,没有结巴的树干中要选颜色深的。多么合理节约的造物观啊!这些年,从国外刮进了一次性用具之风,把森林里的大树劈成一次性筷子,毁坏了生态,造孽啊!一次性用具制造了大量垃圾,垃圾与人类展开了争夺地皮的大战。中国的漆器用天然树汁大漆髹涂,大漆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之下才能干燥,战国时候,楚国的气候适合大漆髹涂,所以,楚国的漆器登峰造极。日本今天还保留着从中华学来的木材烧瓷工艺;木材劈好要分堆:向阳的一面年轮比较疏,放一堆;背阴的一面年轮比较密,放一堆。有的瓷器窑烧的时间要长,就用纹理缜密、耐火的阴木;有的瓷器窑烧的时间要短,就用纹理疏松、不耐火的阳木。充分利用大自然造就的物性,多好的文化传统啊!现在,用各种人工手段强迫自然改变运行方式,打乱运行规律,大自然从万能的造物主沦落为人类的奴婢,大自然在哭泣!作为我国水利部门负责人的钱正英,眼见塔里木河上建起西大海子水库大坝以后,西面碧水盈盈,东面河道干涸,下游成为沙漠,悲痛地问自己:"难道断流才是我们治河、用水的最终结局?"从而提出"将水资源投资的重点转向节水,防污和环保"[3]。人类在饱受大自然惩罚以后终于认识到,还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好啊!

2.取自自然

中华传统造物,材料都取自自然。古代漆器工艺著作《髹饰录》里有一段话叫"大化之元,不耗之质",就是说,自然材料最终都变为泥土而不会污染环境,泥土是永远不会损耗的,它是万物生长的基础,万物就是这样,通过泥土循环不息。中国的乐器用土、木、丝、竹、金、石、皮、葫芦做成,农业社会人们使用的家具、竹篮、漆器、藤编……哪一样不可以变为泥土?甚至粪便可以肥田,树叶可以沤泥,一切都在合于规律地循环,没有大自然消化不了的垃圾。现在,大量的化工材料污染了环境,昨天建、今天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建筑,更制造了汪洋大海般的混凝土垃圾,真要把人类吞没!

我们一起来欣赏农业社会的中国古代民居。我国北方大量可见的是生土建筑。所谓"生土建筑",就是不用烧砖,而用土敲成土坯砖。陕北、陕西、豫西、陇东的生土窑洞,有地坑院,有靠崖窑,还有一种平地垒叠而成的锢窑。它们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不破坏自然生态,地坑院还有庭院,供人采光,生息。我去过新疆和宁夏,那里的生土庭院围墙不高,屋面低平,以减少风害;门特别大,以方便骡马进出;墙体很厚,只开天窗不开壁窗,以抗风沙,抗温差。赣西、福建、两广等省山地的土楼,有非常好的防卫功能,适应了家族聚居和防御外敌的需要。大家熟知的福建圆楼,大门里面有许多家,每家各据扇形楼层,有分有合,也是生土建筑。

砖、木、石灰等自然材料,手摸上去触感温暖,给人可亲可近的美感,江南民居的材料,主要是砖、木、石灰,人们常常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格扇窗"来形容江南民居。我在婺源的青山绿水之间行车,不时看见山凹里一丛徽州农舍(像山凹里长出似的!我用"一丛"来形容,算是妙手偶得),灰墙黑瓦与青山绿水是那么谐调,墙上的石灰经过风雨剥蚀,有水墨画般的美。歙县是当年徽州州府所在地,上世纪我去看,老房子前面就是水泥马路,马路两边的住家和店面都用造厕所的瓷砖砌造。频繁的政治运动把老百姓折腾到了锅底朝天,马马虎虎活着吧,马虎到好像明天就要搬家,后天就要地震,有房子住住就不错了。现在,中国人终于富起来了,人们终于重新忆起了中华祖先精致生活的方式和悠闲生活的趣味了!我们喜欢江南小镇,因为自然材料的建筑与自然如此地和谐,烟雨之中的江南到处像水墨画,给人亲和感与家园感。南京秦淮河边,当年河房栉比鳞次,夏日的晚上,推开临河的排窗,明月清辉,清风徐来,秦淮河波光粼粼,桨声灯影,画船箫鼓,真是"天地入吾庐"啊(图14)!;石头冰冷,缺少人情味,被中华古人大量用于阴宅也就是陵墓建筑。

湘西的吊脚楼,用竹杆、木棍高高低低地插在山坡上,上下木板一架,房子就成了。如果炸平山地建房,要多少工本、多少人力?吊脚楼省钱省力,仿佛深情地偎依着湘西的山水,与山水达到了水乳交融。它是苗家适应山地的创举。西双版纳潮湿炎热,傣家竹楼就地取材,楼下四面透空,人住上层,潮气不到,虫蛇不入,大挑台四面透风,大披檐挡住了太阳。我见某体育馆,仿傣族竹楼又有新创,上层大披檐供来宾观礼,下层是运动员更衣室,民族文化活在了当今。今天的人就该这样,不是照搬洋人,而是在消化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

近三十年来,西式建筑反客为主,在中华大地全面开花,本民族、本地区乡土建筑退让,城市千城一面,百姓直把故乡当他乡,这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最大失误。许多景点竖起发泡塑料搭成的假山,刷的是化工涂料,塑料瓦搭建的棚子横在公园里,太煞风景了!人到风景区来,是亲近大自然的,不是来亲塑料的!搞几个草棚子,原木柱子,不必涂漆,多温馨!现在好了,各城都知道珍爱并且挖掘自身在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个性了。

三、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怎样形成的?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观的成因,主要得追寻到中国的农耕文化和中国的哲学。

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农耕文化为主。中华古人每天感受到的是天地混沌,四时交替,阴雨明晦。年复一年,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每日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伴随着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昼夜交替而作息,养成了人与自然特殊亲密的关系.人不能不感觉自己的渺小,感激大自然的恩赐。《春秋繁露》记载,汉代就有求雨舞龙的习俗,我国各民族都有"祈雨"的民俗活动,北方干旱地区更有句话叫"望天收"。请看这幅清代桃花坞年画上,赫然题着"靠天吃饭春牛图",请注意,这是在苏州,在风调雨顺的江南水乡。可以想见,在打井都出不了水的中国西北,农人是怎样地畏惧苍天了。这种对天地感恩、敬畏的自然崇拜,久而久之,积淀成为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靠海洋经济起家的西方,怎么可能有农耕生活中的人们"望天收"的深切感受?孔子说"天、地、君、亲、师",对天地的畏惧和敬仰在君、亲、师之上。李大钊把东西方文明归为南道文明和北道文明。他认为,南道文明也就是农业文明受自然赐予厚,所以与自然和解;北道文明也就是工商文明受自然赐予少,所以与自然奋斗[4]。我则以为,"民族"才是文化面目差异最为重要的因素。而民族个性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中华哲学共同铸造。中华哲学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其中两个时段最为重要:一个是先秦,百家争鸣;还有一个是宋代,系统整理了儒家学说。

虽然夏商先民对于天地的崇拜已经潜伏了天人合一的原始模式,而"天人合一"成为一种学说,肇始于先秦。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徐无鬼》);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荀子说:"大乐与天地同和"(荀子《乐论》)。儒家与道家都强调天人相通,天尊人卑,人必须合天,不同在于:儒家立足于人,道家立足于天;儒家强调人的能动性,道家提倡顺应自然。

我要向各位郑重推荐《易传》,我越读,越觉得这是了解中华传统哲学、了解中华传统艺术的一把钥匙,除了诸子的书,《易传》是先秦最为重要的哲学著作了。我研究中国艺术几十年,越研究到后来,越通到中国哲学,越通到《易传》。《易传》说,人类活动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也就是说,应该遵循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什么呢?"兼三材而两之"。"三材"是天、地、人;"两之"指阴阳之气,天、地、人都要按"道"也就是阴阳相调的规律运行。不仅世间万物必须效法天地,人的立身行世也应该效法天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把道家的天道与儒家的人道糅合了起来,推天道以明人道,观天文以成人文。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华民族整体观照的思维方式、中华传统艺术浓厚的形而上意味、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宇宙大生命感、中国人朴素的辩证法乃至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都可以到《易传》去寻找源头,寻找理论依据。孔子都说五十岁学《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对《周易》,我到今天也没有全部看懂。怎么看?对人生、对艺术有了些感悟了,再看《易》;再行万里去考察,去感悟,再回头看《易》。看了再跑,跑了再看,如此反复……我就这么读《易》,慢慢地,懂多了。

汉代出了个大儒叫董仲舒。他把初始阶段的"天人合一"学说推向了"天人感应",以人的身体与天比附,说人有十二个大关节,与一年的月份相当;有三百六十六个小关节,与一年的天数相当;五脏相当于五行,四肢相当于四时他还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也就是说,"天"规范着人世间的一切运动变化。同学们,我们不要把中华形象思维的话语体系简单理解成为迷信,也不要拘泥地数一数自己的骨头是不是三百六十六块,而要学会全面地理解中华话语体系,全面理解董仲舒对于天人关系的强调。"天人感应论"有一定的合理内核,人的生理节律与自然规律确实有某种对应,如女人有月经,如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各国科学家对长寿老人进行研究,发现老人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强求自己,而是顺应自然节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董仲舒把"天"从自然偷换成为君王,是为维护皇权的安定,为君权神授制造舆论。他把"天人合一"引向了神学唯心主义的泥坑。所以,董仲舒被后人称为"官儒"。

如果说董仲舒只是个效忠君王的"官儒",宋儒则把儒家的政治学说引向了道德和审美,也就是说,宋儒以后,儒家学说真正为整个中华民族服务了。这是宋儒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宋儒张载首先写下了"天人合一"四个大字,提出了"民胞物与"这个命题。什么是"民胞物与"呢?"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宋]张载《张子正蒙·乾称篇》),老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天下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儿的"与"不是助词,是名词"朋友"。《中庸》说"与天地参",已经有了强调人参与天地运行的意思,宋儒邵雍说得更好,"与天地参"要"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强调人的作用是"参天地之化育",担负起"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使命([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之二》)。各位,"参天地之化育"这句话好生了得,它比"为人民服务"境界更高,思想更深邃!"为人民服务"好啊,但是,"人民"的内涵和外延是用阶级分析的眼光划定的,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到底谁是"人民",为谁服务,是服从政治需要的;而"参天地之化育"是要参与天地的运行,在领会大自然运转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帮助自然,平等化育众生。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两句也隐含着"参天地之化育"的使命。这可是全人类的永久使命啊!经过宋儒的解释,"天人合一"靠近了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晚明,中国出现了一股情感美学思潮,李贽提出"童心说",汤显祖提出"唯情说",公安派三袁提出"性灵说"。他们接过宋儒天人合一的旗帜,在合天的旗号下行张扬天性、解放个性的实质。他们所说的"天人合一",不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也不是庄子的"绝圣弃智",更不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摆脱封建束缚,大胆张扬人欲。

以上可见,"天人合一"的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中华民族对"天"的解释越来越宽,有指宇宙,有指自然,有指天理,有指天性,有指命运,"天"成为一切非人为因素的总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里的"天",就是指非人为因素的总和。新儒家冯友兰把中国人对"天"的理解归纳为五个方面:物质的,主宰的,运命的,自然的,义理的,他说,"中国的哲学特别突出地讲人。它主要讲的是人有天地参的地位,最高的地位,怎样做人才无愧于这个崇高的地位"[5]。中国的哲人都知道,人类只能"与天地参",不能与天地对着干!

四、“天人合一”哲学观是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最为杰出的贡献

如果不是人类已经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不会反躬自省。谢天谢地,人类终于忏悔了!还来得及。

(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当今,全球变暖,台风和海啸加剧。抵抗台风的英雄事迹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台风还会卷土重来,没有被英雄事迹吓垮!这就需要人类反思,台风怎么会愈演愈烈了。近一百年来,人类对自然的毁坏,超过了人类诞生以来毁坏自然的总和;近一百年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超过了人类诞生以来掠夺资源的的总和。由于全球变暖,威尼斯在不远的将来,将从海面上消失。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超高速增长,片面地强调走西方工业文明道路,用虐待自然的方式开发科技。农村化工使环境严重污染,遍地放牧使植被破坏,挖地寻金使水土流失。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种粮变买粮,带来儿童留守、老病无依、田园荒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民和农民工的心理亟需慰藉!留守农村的,改种田为进厂,高污染、高损耗的乡村企业,毁灭了许多田园诗般的村庄。要治理污染,挽救生命,恢复村庄的自然面貌,需要投掷的费用远远超过几十年来的赢利!《新华文摘》披露说,20多年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已经给中国人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统计显示,中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6],"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高消耗、高成本的破坏环境的高增长经济,是一种自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7]。

近三十年来,城市刷新,多拆快建,市民与噪音、粉尘、立交桥、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玻璃幕墙相伴。玻璃幕墙的写字楼,门窗密闭,能源浪费,对市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行政机关的空调,冬天开到像进炕房,夏天开到像进地窖,哪管它全球变暖,空调费用成为全年最大的办公开支。中央台十套节目说,中国的肺癌上升了四倍。记者采访医生,说以前看到五六十岁的病人还是粉红的肺,现在看到三四十岁的人就是灰黑的肺,不吸烟的人也得肺癌。我拟了个提案:打开江南的窗户,限制公共建筑空调使用日和使用温度,没出笼就被枪毙了。又据中央台披露,"地王"囤积土地抛荒,房价超过了市民接受能力,造成房屋空关。当人们用水泥大量覆盖地面的时候,人们有没有想过,泥土里有无数无辜的生命?有没有想过,少铺一平方米水泥,就挽救了一平方米的生灵?有没有想过,当代人是在欠债——欠后人的债。用完了土地,用完了石油,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如果地球全部为建筑和公路覆盖,没有了森林、湿地和沼泽,地球也就走进了坟墓。

想想过去吧,中华先民曾经如此地节用每一寸土地!他们把土地和资源都留足了给后人,让他们"可持续发展"。去年,许倬云院士来南京参加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座谈会,他在发言中说:"人类曾经像恐龙一样称霸地球,也使地球走向毁灭。人类如果不思悔改,最终难逃像恐龙一样的命运。"我在我的书中,也曾经向社会发问:"我们是否需要照搬别人的现代化?""难道现代文明的价值,在于以人生为代价,远离悠闲生活的趣味?难道现代文明的价值,在于以生命为代价,再也、难喝到洁净的水,吃到洁净的菜,呼吸到洁净的空气?"[8]今天我们再谈"天人合一",已经有着几多沉重,几多忧虑。人类首先是要生存,是要活命,然后才谈得到"诗意地栖居"。"天人合一"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必须!进一步说,自然作为存在,是否仅仅是为人类所用?有没有它自身自为的意义?

(二)全世界对中华传统哲学的重新发现

西欧在资本膨胀、饱尝工业文明恶果之后,返身回顾传统,寻找与大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德国美学家海德格尔在《追忆》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诗意地栖居"这一美学命题;在《筑、居、思》这篇文章中,又提出了"拯救大地"。什么叫"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就是回归自然,审美地生活,它与"技术地栖居"相反:前者身心自由,后者身心疲惫。什么叫"拯救大地"?大地需要摆脱人类的征服与控制,休养生息,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循环运转。"诗意地栖居"就是"拯救大地",只有"拯救大地",才能"诗意地栖居"。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话只取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之一杯。中国古代,人们汲山泉,烹茗茶,会邻里,问桑麻,看樵夫晚归,夕阳在目,牧童短笛,山歌盈耳,就是"诗意地栖居"。李白当年下山问农,伴随他的,是层层叠叠的绿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面对原生态的自然,李白能不诗兴大发吗?他不是在空调酒吧里喝酒,烛光幽幽,卡拉OK吼着,汗臭味和香粉味拌着;他是在"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的自然环境之下,在星星和月亮的柔光之下,在松影和竹浪里喝酒!我好羡慕李白,他一生都在"诗意地栖居"。王安石当年常在紫金山麓的定林寺读书,山门上挂了一副他写的对联,"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只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这就叫"诗意地栖居"。现在皖南、浙南的山村,仍然是家门一推就见青山绿水,农民们"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真正令城市人羡煞!

人类在过往的活动中,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的主宰,无度地糟蹋自然,无度地戕杀其他生灵,人类已经被大自然推向了道德法庭,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股"绿色"旋风,环境伦理、"生态美学"、"共生美学"成为新兴的热门学问。西方发起了绿色食品运动、包装净化运动,先行研究无垃圾包装和垃圾的回收利用。德国要求工业产品每一个零部件都要标上材料成分和销毁方法,以达到工业无垃圾的目标。西方曾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客对立,率先以工业文明毁灭了自然文明,又率先于发展中国家觉醒,发现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是多么地既合情又合理,为"可持续发展"预留了无限的空间。今天,我们的民族也终于重新觉醒,重新发现了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天人合一",知道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才会给人健康的生命、轻松的生活和无尽的收获。

应该承认,西方今天的觉醒,并不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完整照搬。西方"环境伦理"、"生态美学"、"共生美学"等等,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依据是科学;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依据是直觉。中西方都想用"天",西方人重视的是物质层面;中华民族不仅重视物质,更有着"诗意地栖居"的传统,人在和大自然"合一"的过程之中,人自身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

想想已经失落的昨天吧,那些天然材料的手工制品,曾经给我们多少人情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想想已经失落的昨天吧,谢灵运有东山别业,王维有辋川别业,白居易有庐山草堂,王安石有半山园。我们的先人就是这样,每天每日与大自然共生息,欣赏着青山绿水、夏蛙秋虫、天光云影、日出日落,享受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9]关心其他生命,也包括曾经被列为四害的麻雀。人类从自然的征服者转而成为地球生物中的普通公民,人与其他生物动态平衡,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和谐一致,被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回归自然,成为人类永远的守望。

(三)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最大的贡献

现在我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文化最为杰出的贡献,不会有同学提出异议吧?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东西,比如民胞物与的思想、厚德载物的胸怀、安贫乐道的精神、对自然的尊重与亲和、诗意的生活态度等等,都要通到"天人合一";我在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传统艺术所有的文化特质、包括我下面要讲的各讲,几乎都通到"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命题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包括"天人合一"的许多支命题,比如民胞物与的思想、厚德载物的胸怀、安贫乐道的精神、对自然的尊重与亲和、诗意的生活态度等等,成为拯救人类、疗救工业文明痼疾的灵丹妙药。季羡林说,"东方文化之精髓在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只能为友,不能为敌。'敌'、'友,二字之分,实即东西方文化根本区别之所在。如能弘扬此种思想,实能济西方文化之穷,并使东方文化为人类造福,为人类未来造福,使人类免于破坏大自然之灾难,其意义不可说不大矣"[10]。

我要以布道者的虔诚大声疾呼,同胞们,节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掠夺,放慢追赶工业文明的脚步,改糊涂地赶路为安闲中沉思,重铸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重建审美的、诗意的生活态度,营造一个和谐、平衡、健康、安全、体现人与自然互相尊重的生存环境!

第一讲结束了。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参天地之化育!请回忆一下我刚才讲的话,"参天地之化育"是怎样一个至高无上的伟大使命?谢谢!

参考文献

[3]钱正英、马国川.中国水利六十年.读书, 2009(09-10)

[4]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 1918(03)

[5]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140页

[6]冰点时评.中国青年报,2005-12-2

[7]邓隶文.中国正为环境付出惨重代价.扬子晚报,2005-12-3

[8]长北.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5页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见:保持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篇4:演讲艺术系列讲座之十八

浦捷教授指出:“美术学院的学生仅仅接受学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与社会结合,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当下艺术的基本状况;而艺术教学同样必须与社会发生某种必要的关系,艺术教学只有研究社会,研究时代,才能有效地将社会知识转换成有系统的学术知识,培养有学识的艺术家,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6年5月26日下午,系列講座之三,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418演讲厅举行。本次演讲邀请宣一氢先生主讲,题目为“艺术、生活、设计”。宣一氢先生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艺术家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喜盈门集团监事长总策划,其专著有《新商业地产实战金典》和《全球70个购物中心成败解码》。

宣一氢先生的演讲围绕“对话趋势”这一核心,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深入社会、研究趋势、明确目标和抓住机会”。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唯有理清思路,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紧跟社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如今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做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而艺术的审美标准早已不是停留在作品“像与不像”的阶段。一味地模仿只能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和认识。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不能不动脑筋,除了埋头苦干,还要思考如何从一个“画匠”成为一个画家。越来越多的装置、影像、声光视频、行为艺术等出现,这恰恰证明了传统的技法时代已经过去,合格的当代艺术家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法,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识。

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艺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艺术,作为设计师恰恰是沟通艺术与生活的纽带。设计不仅仅是为生活带去美,更要为生活带去便捷。合格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素养,艺术的眼光,而且需要懂得适当地迎合生活和市场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大部分设计公司还停留在造型的美观上,更多的是从艺术家、设计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出发,而不是用设计理论满足产品需求,这成了大部分艺术院校出身的设计师的通病。只有满足客户需求、美观大方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宣一氢先生以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卫生间为例,为我们剖析了现代设计理念。日本的大多数设计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美观大方,他们在设计上注重以理论解决需求问题,同时在人性和美观方面具有周全的思考。

宣一氢先生说,在当下,最重要的是看清趋势。只有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掌握未来。我们可以容忍错误的发生,但我们的方向绝不能错。导师会教我们技法,讲述艺术的过往,但绝不会教我们如何去创作。因为社会发展很快,越是得到确切的答案,越会将我们自己束缚在已知的答案中,从而无法使我们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这无疑提醒我们在积攒知识的同时,不要被知识束缚;在研究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同时,不能被过往以及当下的艺术理念所局限,要积极思考,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努力实践。

在最后的互动讨论中,宣一氢先生建议我们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他指出,不要盲目兼职,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选择兼职。兼职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要在其中锻炼吃苦精神,实践理论知识,思考生活目标,明确自我定位,确定发展方向。

最后,浦捷教授着重指出:“艺术研究是见识和智慧的发展过程。”他激励我们多多思考,一定要以“学识、思辨、智慧”锤炼自己,“只有具备学识,能独立思考,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具备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争当科学发展观发展排头兵汇报材料下一篇: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