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2024-08-19

教师随堂观察记录(精选8篇)

篇1: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智慧教师 幸福家园

教师观察记录

教师姓名

杨爱心

班 级

中二班

观察时间

2021年6月17日

观察地点

活动室

观察对象

高乐 张靖竺

观察目的

创意搭建游戏是否能提升幼儿游戏专注性

观察内容

观察1:

高乐和张靖竺来到益智区进行优卡积木搭建游戏,高乐说:“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个奥运场馆吧!”张靖竺说好啊,说着拿出一筐优卡积木,紧接着,高乐说咱们先得把最下面一层给搭出来,然后你看看这个图片,它越来越大,

那个园越来越大,张靖竺说:“它是怎么变大的呢?”高乐说:“咱们试一试吧!”紧接着高乐在搭建好第一层以后,又开始搭建第二层,在搭建第三层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高乐说:“你看,就得把这个积木盖住下面积木的一半就可以了”

观察2:

高乐和张靖竺又选择了优卡积木搭建游戏,在进行游戏之前,高乐说:“今天,咱们把这个奥运场馆搭在积木区旁边吧,那里需要一个场馆”,

于是高乐和张靖竺蹲在了积木区开始进行搭建,张靖竺说:“咱们开始先搭建最下面一层吧”然后拿了几个优卡积木进行搭建。

观察分析

1、幼儿对于优卡积木搭建游戏的热情很高,2、幼儿在搭建技能上有所提高,搭建的细节需要进行提升

实施措施

1、利用区域点评的环节与幼儿一起观看幼儿搭建的作品,激发幼儿进行游戏的兴趣

2、利用录制幼儿游戏小视频的方式请幼儿一起发现游戏中发现的问题,并分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篇2: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教育目标 激发幼儿对表演的热爱,促进幼儿思考、认识自我及周围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戏剧欣赏和表演能力以及礼貌交往能力。体验与同伴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快乐。

主要措施

⒈通过观察幼儿的言语、表情、行为表现来了解幼儿的反应,并进行分析。⒉通过观察与分析来调整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途径和方法。⒊通过教师的引领提高表演的质量。

语言活动在阅读绘本时的情况

基本情况分析:子墨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爸爸妈妈在上海工作,每个星期都会回家陪小子墨。子墨活泼开朗,善于和小朋友交往,但也常常被小朋友告状,说子墨打人了……在每个活动中,子墨都很认真,并且积极举手回答。观察人:HTY 观察时间:20120912 观察背景:语言活动(绘本)

观察目的:子墨在阅读绘本时的情况

观察一:

今天在语言活动中给大家讲了《月亮船》的故事,孩子们熟悉故事后,我便请他们坐回自己的座位上,自己看图书试着讲讲《月亮船》。

第一组的激烈讨论将我吸引了过去。磊磊大声地讲着故事,其他小朋友看着图书,认真地听着: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蒲公英不知道怎么回去,急得哭了。螳螂说:“别哭别哭,听我们唱歌……”“不是的!是好心的蟋蟀说,别哭别哭,听我唱歌;善良的螳螂说,别哭别哭,听我来唱歌……”子墨着急得帮着同伴纠正错误。

情况分析:

虽然子墨的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她身边陪着,但是只要回家,她们都会好好地陪着子墨,一同看绘本、一同去动物园、一同玩游乐园……这不仅让子墨大开眼界,而且得到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所以子墨一直表现得很博学、很大胆开了,就像今天在对一些细小的词语,她都能很精确地记住。

采取措施: 1.在阅读时,可以给幼儿加强一些词语的意识,幼儿对叠词等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将一些词进行小小的改编,让他们对这些词更有印象。2.对于像子墨这样的小朋友,他们知道很多好看的绘本故事,而且对绘本中词的掌握得很好,我们可以经常请他们上来讲讲故事,通过儿童自己的语言,将故事中的意义和一些知识传达给更多的小朋友。

幼儿园第一学期集体活动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对童话剧的兴趣。

观察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是否积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象描述:

今天我们进行了班级特色活动:童话剧欣赏《丑小鸭》。在欣赏之前我问幼儿:“你们听过丑小鸭的故事吗?”孩子们都说听过。然后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重温了一遍。听故事的手管梓烨很认真,脸上的表情还会跟着书中的情绪变化呢。听完故事我问道:“故事里讲了什么事情呀?”很多小朋友都举手,讲了故事的一些片段。当我问管梓烨时,她慢慢的站起来,轻轻地说:“别人都说丑小鸭长得难看,它很伤心很难过。”于是我又追问:“那他伤心难过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表演给我们看看吗?”她把头一低,嘴巴一厥,就表现出了不开心的样子。于是我接着鼓励全班孩子一起来表现伤心难过的样子,大家都学着她的样。

思考与分析

在这次的欣赏活动中,我的重点放在了欣赏剧本上,也就是分析故事。所以孩子们对故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都听得很认真。在分析故事的时候孩子们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管梓烨在听故事的时候比较认真,但是在我提问的时候她不太愿意举手。于是我故意让她来回答,她就显得有些拘谨,声音小小的,但是回答的还是比较好的。还模仿了伤心难过的样子。案例中管梓烨还是比较胆小,不敢表达,虽然她都知道,但是不愿意说。以后我们要多鼓励她,多给她表达的机会,让她提高自信。

在午睡时引导孩子及时睡觉

观察环境:午睡室。

观察策略:在午睡时引导然然及时睡觉,不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观察实录:

午睡时间到了,然然刚躺下一点也没有睡意。只见她一会儿仰着睡,一会儿卧着睡,不一会儿干脆爬了起来。我叫了好几次让她快睡,可她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间在悄悄流逝,声音也几乎没有了,其他小朋友都睡着了,我以为然然也睡着了,凑过去一看,只见她两只眼睛睁得滴溜溜圆,正在被窝里认认真真地玩刚才老师奖给他的小红花呢!我看到她这么喜欢小红花,就说:“然然喜欢小红花,是吗?你睡好了等一下起床老师再奖给你小红花,好吗?然然一听到还要奖给她小红花,马上侧过身子睡得一动也不动,不一会儿,她已经进入梦香了。

分析:

然然小朋友是新太仓人,平时都是由奶奶来接的。我就这件事和她奶奶聊了起来。原来然然在家脾气很犟,非常任性,奶奶又太宠她,养成了她任性的性格。奶奶说她在家午睡很晚,要到下午三点以后才睡一会儿,所以在幼儿园可能一下子还不太适应午睡。

措施:

1.提高幼儿的认识。我经常与然然单独谈话,让她明白中午睡觉有利于自己的生长。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鼓励她睡觉,并适时地表扬她,给她奖励小红花。

2.与家长取得共识。为了让然然能健康地成长,我特意与她的父母、奶奶交换了意见,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请他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让幼儿中午十二点以后及时睡觉,养成爱睡午觉的好习惯。

小班观察记录:《学习穿鞋子》

观察背景:最近几个下午,总发现几个宝宝的鞋子反着穿着,每次在老师的提醒下,有的宝宝很快换过来了,可有的宝宝无论怎么换,穿到脚上后鞋子还是反着的。小班的宝宝认识能力较差,鞋子的反正分辨起来确实有难度。所以,培养宝宝正确区分鞋子的正反是关键,掌握快速穿鞋子的技能是最重要的。

观察实录一:

前天下午,君儒从厕所出来,鞋子反着穿着,我提醒他:“君儒看一下你的鞋子怎么了?”他马上意识到穿反了,并且坐到椅子上,立即换了过来。紧接着,承泽也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看我的鞋子对了吗?”我说:“你自己看看啊!”(其实,承泽穿的是对的)他便走开了,可没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换成了反的。很明显,他们对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

观察实录二:

今天下午,我刚到幼儿园,就发现文轩的鞋子反着穿着,我说:“文轩,你的鞋子反了,快换过来吧,”他把两只鞋子一起脱了下来,在那儿比划了半天,可穿到脚上的却还是反着的。

观察分析:

由于现在的宝宝在家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忙于工作,爷爷、奶奶溺爱孩子过渡,在家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至于衣服怎么穿,鞋子的反正,那是大人的事,宝宝只管像木偶似的等着就好,所以致使他们的自理能力较差。

实施措施及效果:

面对宝宝的情况,首先,我想到了一首学过的儿歌《鞋宝宝》,儿歌的内容就是教宝宝如何区分鞋子的正反,对宝宝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我先是在黑板上画了一双鞋子的示意图进行了讲解,区分;然后,用一个宝宝的鞋子做了演示,宝宝们也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还让宝宝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宝宝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还对在幼儿园午餐的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宝宝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宝宝们都很感兴趣,也表现的特别兴奋。为此,我还让宝宝们进行了穿鞋子比赛,通过活动,宝宝们不仅能分清鞋子的对错,还大大提高了穿鞋子的速度。

篇3:“观察记录”助幼儿教师成长

一、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

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发展状态,探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解儿童的内部需要,与儿童交流,因人施教。这样有助于与家长沟通创设和调控教育环境,设计和调整教育活动计划,支持儿童的学习,促使儿童实现发展的目标。

有些教师认为:“天天在看,还有什么好看的?看到的就这些事,那有什么用?班上孩子那么多,我怎么观察得过来?我对孩子是很熟悉的,观察不观察还有什么不同吗?”幼教体系一直都忽视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长期使用购买的课程,导致教师忽视观察, 大量的时间付出也让一些教师选择无视观察。实际上,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观察需要教师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因此, 是否坚持观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尺度。观察不是随便看,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教师的视线和反应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依据。

二、观察记录的方法

《纲要》指出 : 采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收集幼儿发展的资料是教师每天都必须做的。老师要具备观察记录的意识,不同老师对观察记录的理解是相同的。可见在进行记录前,首先要明确观察记录的意义和价值,有目的地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意识。

1.随机记录。即将自然情感中幼儿有代表性的行为记录下来。每个幼儿的性格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哪怕针对同一件事情,幼儿做出的反应都会大不一样。秋游活动开始了,我们互相检查整理每位孩子的服装和背包,发现魏成峰小朋友没有准备秋游食品。魏成峰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性格孤僻,不善于表达。我询问时,他低着头说:“奶奶没有帮我准备。”看到这里,我想到教师在进行观察记录时,自己是与被观察者有互动关系的人。此刻我想他的心里一定非常难过,一定希望自己有一份秋游食品。于是我决定把消息告诉小朋友:“有谁愿意主动分享背包食物。”有小朋友出于不舍心理,有小朋友举手并从包里拿出饼干、饮料赠送给魏成峰小朋友。他哭着说:“谢谢大家,谢谢你。”之后又笑着吃香喷喷的饼干,开心极了。我立即把这些都记了下来,每次想到这件事心灵深有感触,弱小的心灵需要受保护,需要更多人关爱与支持。

2.随时记录 。为即时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 ,并同时与家长达成共识,我园自行设计的《成长手册》就是一本集全面、快速、有效、沟通于一体的成长档案册。在《成长手册》中,我们分为三个年龄段,针对不同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教育观察侧重点。如在小班年龄段以打钩记录生活方面 (如进餐、午睡、礼貌、情绪等)为主,有需要时则加入简短的文字记录;而中大班则从与同伴相处的合作性方面、解决困难的独立性方面、活动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着手进行文字记录。 同时我园的《成长手册》包括孩子们每学期身体发展方面的各项测查记录,这样家长不仅可通过记录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当天的在园情况, 还可系统性看到孩子生长发育的情况。

3.记录孩子 的作品。主要是记录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及数学课上的分类记录练习等, 促使孩子们更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蒙台梭利提出:每位老师都要将自己的眼睛训练得如鹰眼般的敏锐、能观察到儿童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儿童最般切的需要。可以不受线路限制,但要从作品中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

三、观察记录的交流与体会

教师凭借详细的观察记录, 得以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最终准确、科学地分析、评价幼儿,找到适宜的教育对策。

1.与幼儿的交流 : 起先 , 孩子们对于记录工作很好奇 , 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整天拿支笔在记录,为什么拿相机拍他们?每当我们冲他们对准镜头时,敏感的孩子会躲开镜头,大方的孩子却摆个Pose,让我们啼笑皆非。渐渐地,聪明的孩子们感觉到我们的记录是与他们有关的,就会上前来问:“老师,你在写什么呀?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消除他们的疑虑与不安,我们把记录的读给孩子们听, 把拍下的照片夹进他的档案袋给他看,师生交流就自然和谐地开展着。孩子们自从知晓老师是在记录他们进步的地方,就更积极地投入活动,尽量把自己优秀的方面展现给老师看。我们读记录的方式也受到幼儿的欢迎,每当宣读记录时,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也安静下来,他们会为自己的出色而感到骄傲, 也会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高兴,他们分享着各自的快乐,自信心在老师对他的关注下悄然树立。

2.与同班老师的交流 :班上的两位老师 ,平时都各自记录各自发现的点滴,到周末了,就会坐下来进行交流,根据记录进行各案分析,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商讨对策,联系家长,共同教育,最关键的是反思再教育。

篇4: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关键词】观察记录法 观察幼儿 能力提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8-01

前言:在幼儿教育当中,观察记录法指的是教师对幼儿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举止进行记录和描述,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幼儿进行评价。在该方法的应用中,能够体现出对不同幼儿之间差异性的关注,同时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也能够对幼儿的行为细节进行捕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观察幼儿的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观察记录法,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观察幼儿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一、幼儿教师观察幼儿能力的现状

(一)观察幼儿意识缺失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当中,在幼儿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采取的态度较为漠视,缺乏对幼儿的关注及幼儿发展情况资料的搜集,较为忽视幼儿的个体和群体的需求。或者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不知道应该着重观察什么,因而难以捕捉到幼儿在活动中的闪光点,也没能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或者观察之后没能形成系统的文字记录,观察幼儿意识方面有所缺失。

(二)观察幼儿策略不佳

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观察幼儿策略,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运用。在观察策略当中,主要包括程序性、陈述性等知识,而在实际情况下,教师对于观察幼儿的陈述性知识有所欠缺,对于观察幼儿的步骤、类型、方法等知识不够了解。另外,在观察幼儿的程序性知识方面,很多教师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对于事件取样、时间取样等观察幼儿的策略,往往难以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在观察之前的准备阶段,不能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制定,对于场景描述、观察时间、观察者等观察记录中的必要信息,也往往会忽略,因而难以有效的对幼儿进行观察。

(三)观察幼儿能力不足

在一些幼儿园当中,要求教师每个月需要对保教笔记进行提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于笔记的上交十分不积极。经过研究发现,上交不积极的教师,普遍缺乏观察幼儿的能力。因此,在保教的过程中,这些教师无法有效的观察幼儿的各种细节,因此对于保教笔记也不知道如何书写,往往只是随便应付了事。而对于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对于其所观察到的内容,通常会使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其中的细节之处,也没能够进行详细的记录。随着幼儿成长档案袋计划的逐步推行,教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资料的记录能力,但是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其能力仍然有所不足。

二、运用观察记录法提升观察幼儿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

在观察记录当中,对幼儿的行为过程较为重视,而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则转移到了内容记录者,也就是教师的身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观察幼儿的意识和能力,对观察幼儿的策略进行更为良好的应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教师的记录被其他教师重新创造,从而形成了集体性的知识构建。在集体的沟通和交流之下,记录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和广泛。而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察幼儿意识,提高观察幼儿能力。

(二)加强观察记录能力培训

对于观察幼儿的内容,教师应当客观的进行描述和记录。对观察内容进行收集、观察和记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然后其他教师和相关专家对该教师记录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研究,记录内容是否能够体现出真实情况,最后还要对观察记录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以记录解释为基础,教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和研究,利用相关的理论给出相应的解释。在记录当中出现的关于幼儿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的内容,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幼儿教育策略进行改进。这样,通过对观察记录法的应用,能够逐渐锻炼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幼儿能力,使其在教学当中能够更有针对性。

(三)对观察记录文本进行充实

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法的应用,应当对观察记录的文本加以充实,明确观察内容的来源和后续观察的设计。在记录当中,应当对多方主题提供的信息加以运用,对观察内容的原因加以记录,从而使观察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锻炼和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例如,可以记录采取一些措施后幼儿的某种行为是否得到改进、与幼儿家长的交流心得、幼儿常见问题的验证、与其他教师交流验证的共性等内容。通过对应用效果的分析,判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如果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后续设计可以不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还应当确定后续的观察思路,例如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的适应性、后续观察的地点和时间等。

结论: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性格等都没有成型,因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对此,教师应当基于对幼儿细致观察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为此,应当科学运用观察记录法进行观察幼儿,不断提升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亚英.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调查[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2:89-94.

[2]谈心. 观察幼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J]. 当代学前教育,2009,02:22-26.

[3]王丽萍.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2,02:69-70+109.

篇5:教师教育笔记和观察记录

一、幼儿园教育笔记写什么?

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孩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笔记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孩子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由于我们身在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记教学得失。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 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

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孩子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三)写教育偶得。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四)记学习所悟。

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在听课、配课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配课的机会是很多的,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孩子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笔记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教育笔记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笔记。

教育笔记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1、随手: 笔记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

2、随便:

笔记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3、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笔记是笔要随脑。

笔记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孩子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笔记,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笔记。有感而发是笔记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笔记。

如何写好观察记录

作为一名教师,应学会写观察记录,写好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幼儿,改善教育目标,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我写观察记录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确定观察原则

首先,通过本次观察,希望能解决某方面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解观察目的,才能在观察过程中有意地、完整地、具体地记录下来,根据观察记录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次,在记录过程中要注意如实记录幼儿的表现。这是幼儿真实情况的表现,教师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进去,以免影响观察的效果。无论好坏,但记无妨。从而使观察记录真实化。

最后,写出自己对本次观察的分析,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无论幼儿在观察过程中表现是好是坏,都要仔细分析,找出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幼儿的个性特征、家庭教育等等,考虑加强或改善哪些教育行为,制定或调整哪些教育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选择观察对象

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有的好表现自己,有的性格内向,还有的活泼好动,所以要先确定观察的对象,再采用个体观察或全体(小组)的观察,也可以连续几天的观察。

例如观察幼儿任晓芸张志睿,观察时间:2012年9月28日 目的:帮助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衣服,要求孩子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观察实录:下午午睡时,张志睿脱掉鞋子、外裤、坐在床上开始脱衣服,先将头往下缩,衣服往上拉,拉了一会儿脱不下来,再拉袖子,由于两手配合不熟练,就是脱不下来。旁边有同伴看见,开始帮助她脱,由于用力不对,还是没有脱下来。最后请求老师帮助。

分析:从观察中看出,张志睿平时在家根本不自己脱衣服。原因有二:

1.家长包办代替太严重了,在家里她母亲都代她做了,因此她觉得不会做可以让老师和同伴帮助代她做。

2.孩子本身依赖性太强,一遇到困难就不动了,影响了她的动手能力以至于什么都不会。

措施:

1.帮助张志睿学会穿脱衣服,先教她正确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利用课间休息或游戏时间让她练习。

2.和家长联系,告知孩子在园的情况,争取家长配合。过了一星期,再次观察张志睿,发现有明显进步了,但穿脱衣服的动作还是不熟练,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再次与家长联系,不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以鼓励、表扬为主,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又过了半个月,家长高兴地告诉我:“她现在在家自己穿脱衣服了,再也不要我们帮助了。谢谢老师。”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也很高兴,但马上我又为张志睿制订了下一个目标:提高动手能力,为同伴做好事,继续进行观察。

三、详述观察内容

幼儿在活动中的各方面表现都可以观察。如幼儿的兴趣、好恶、特长、与同伴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等等,以发展的眼光观察幼儿,根据教育目标决定观察内容。如幼儿顾成,由于年龄小,家长教育不当,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脾气又很倔。“我”确定他为观察目标。

妞妞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时与小朋友互动的少。第一次,有一天早上,她一进来对我看了一眼,马上就跑到自己座位上去玩了。我知道他的个性,如果这时一定要让他喊我,他一定又会心情不好,呆呆地站在那儿。所以为了让他感觉到我在注意她,我就故意和他靠近。这时,其他幼儿进来向我问好,我也热情地回答。顾成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小声地说:

“老师,早。”于是我在班内又进行了一次礼貌教育。过了一个月,我第二次观察妞妞,那天,眼光看见妞妞走进了活动室,她一直走到我身旁对我说:“宋老师,早!”我抬头高兴地说:“妞妞,早!”她快乐地跑过去玩了。以后几天,我观察到她每天到园时都很有礼貌地说:“宋老师,早!”我觉得她有进步了,又进一步提出要求:“以后声音响一些,好吗?”他点头答应了。果然以后他每天都大声地喊我。有时放学时或路上看见我也很有礼貌。家长都说孩子懂礼貌了。

四、写好观察记录 为了写好观察记录,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作出分析,可以利用设计好的表格来进行观察。

例表:

观察时间 :2012年9月22日

观察目的 :帮助蒋伟杰建立活动规则

观察实录 :早晨小宝较晚来园,他进来先对老师说了声“老师,早!”就站在活动室内看同伴活动,然后有同伴喊他一声,他走到那一组玩了一会儿,什么也没做成。于是到美工区,可是由于他不会握彩笔以至于在涂色的过程中涂的不好看,同伴笑他,他就停下来和小朋友打闹。当老师讲评时,小宝一直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别人不理他,他一个人讲。忽然,他发现小朋友去小便了,他马上起身去小便。

分析记录 :从观察中看出,小宝参加活动的规则意识不高。因为他大多数来园较晚,参加游戏活动太少。对一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不好,这就影响了他参加活动的动机和兴趣,以至于象蜻蜓点水一样。什么都玩,什么都玩不好。

采取措施 :

1.通过个别教育,教会他如何握笔和涂色技巧。

2.提醒孩子早一点到园,参加游戏时帮助他建立活动规则意识。3.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在家为孩子提供一些练习、涂色的机会。

按照以上方式,每天认真地写好观察记录,一学期就积累了一些对教育有益的资料,对自己的教育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也能更好地写好观察记录了。

教育案例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主题不鲜明

 定题过于随意,让人看不明白

 主题涣散,有的案例为记录而记录,没有根据需要进行恰当地取舍,看不出作者要研究的问题

2、结构不合理

 写成教学设计,案例不应是对一个教学活动设计的评价,它不等于课程的评价

 写成教学实录,把一堂课从头到尾详尽地记录下来,再写上作者的看法

 重记录轻分析,在过程描述时用了很大的篇幅,分析却只有廖廖数语,看不出案例研究的问题

案例:

存在问题

 解决问题是以教师为主导,解决问题的措施没有什么新意  描述的比重多于分析  分析与描述脱节

如何选择教育案例/  一日生活中的事件都是教育案例的来源  教学活动案例

 可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教学理念等  生活活动案例  游戏活动案例  区角活动案例

格式一  幼儿姓名、性别  记录时间  记录人

 观察对象行为描述  分析与思考

格式二  观察对象  表现特征  家庭情况  健康史

 建立个案的原因并分析问题形成的因素  初步计划  观察实录

 分析及提出进一步的措施

篇6: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为了充分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能碰到的困惑,观察记录可以让老师了解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教育趋向合理和科学。

一、在检查、督促中发现问题

在日常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教师最希望园长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因此我在检查教师的观察笔记时发现小利老师的某个记录: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现象:

6月3日下午户外活动时,伟伟发现我们班上有一辆平衡车,于是就把平衡车搬到了操场上去玩,但他不知道怎么玩,以为只要用手去推,然后人跟着车走就行了。但推出去几步后,他觉得很没趣,便把车停下,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推球走的游戏。

分析:伟伟在想玩平衡车,但是他没有动脑去想怎样玩,扔下平衡车就去和其它小朋友一起游戏,老师也没有及时指导。教育措施:多关注一下伟伟,帮助他找到正确的方法,在成功中提升自信心。

二、开展教研研讨 提高理论知识

通过上面的观察记录我开展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在教研活动中研讨“如何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 就以上的记录我展现在大家面前进行研讨分析,每位教师积极发表自己宝贵的意见,王老师说:小利各方面表现均较好,在对她的观察记录中,我很难发现有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杜老师说: 要注重儿童在多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比如:技能、习惯、态度、兴趣、自我概念、适应能力等;李老师说:教师要确定自己的观察内容,有选择的对某个孩子进行观察记录;程老师说:教师要带着目的去观察孩子,就会减少细节的错过机会。

(二)幼儿园对教师进行有关如何观察孩子、做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培训。

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和有关幼儿教育的杂志上学习,观察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记录内容的选择:观察记录的内容要有依据,能够反映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做好观察记录的先决条件。

教师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观察内容,有选择的对某个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这样的记录才能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为后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基础。

现在就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表现的不同,说一下观察的重点:

小班:此阶段的孩子对物品的需求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对相同物品要求多;矛盾的焦点主要在幼儿与物品的冲突上,因此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

中班: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中班的幼儿处于游戏的归属阶段。虽然选择了一个角色,但想做多个角色的事情,想 与人交往但还没有交往的技能,是人与人交往出现冲突的多发期。因此观察的重点应该是幼儿与幼儿的冲突的规则上、交往技能上、使用物品上等。

大班:随着生活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幼儿综合能力的增强,大班幼儿不断产生新的主题。因新主题与原有经验之间的不和谐而产生矛盾,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并创新成为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是观察的另一个重点。

另外,老师也可以以幼儿成长档案中的指标作为观察的方向。

2、记录的方法:运用白描的手法进行记录,教师要记录的是某一个孩子在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表现,让别人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不是老师的转述,不要添加任何感情色彩。

对事件的描述要尽可能客观、准确,这就意味着要用具体的、非评判性的语言来叙述。教师要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推测的语言:如伤心、悲哀、忧愁、愤怒、害羞、敌对、固执、自私和懒惰等,教师在原始真实的记录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3、分析的方法:在记录的基础上,教师要以专业的知识为依托进行分析,找出幼儿出现这种表现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在分析中,教师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结论,更忌讳在开始就给孩子插上一种标签,然后再进行记录。老师对孩子的认识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做法,如果老师在开始就对孩子有了评价,那么后来的观察记录就很难做到客观,这样的记录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要说明一个问题,要对孩子这方面的发展做追踪记录,多次相同的表现才能让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每个人,每个孩子都会有发挥好和不好,表现正常和失常的时候,老师不能只凭一次的记录就给孩子定性,那样的做法是很武断的。

4、教育措施: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兴趣,挖掘相应的教育价值,实施有效的教育。

三、理论联系实际 进一步拓展

我通过教研的研讨和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学习,小利老师再次对观察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

观察目的: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现象:

6月7日下午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纷纷自选玩具,小朋友都对新投放的平衡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别的小朋友玩的过程中,伟伟似乎观察到平衡车上的两个脚踏板的作用了,他跑过去拦住了正在玩的小朋友说:“我们轮流玩下好吗?”对方点点头并松开手把车递给了他。于是他尝试着把一只脚放上去,另一只脚就向后蹬,车子向前滑动了,这样一来,他似乎觉得有趣多了,老是用脚往后蹬是很累的,玩了一会儿,他就停下来喘气。他尝试着将另一只脚也放在踏板上,并小心地用手扶着车把,这样做并不容易,重心没把握好,他整个人就向前倒了下去。他尝试了一次,还是不行。他又反复尝试了几次,都没能让两脚站稳在平衡车上。杨某过来了,他看见伟伟不能再平衡车上站稳,就给他做了一个示范。他还告诉伟伟一个诀窍:“要 先把一只脚放在较低的踏板上,双手要扶稳扶手,然后再把另外一只脚也放上去,像骑车一样,双脚上下蹬踏板。”看了杨铠铭的示范,照着他的指示,伟伟再次做了尝试。这一下果然有效果了,他踏着车开始慢慢地向前进了。平衡车虽然走的很慢,但他似乎觉得也比刚才好玩多了,虽然杨铠铭只有五岁,但是他却像个小老师,在旁边不断的鼓励着伟伟:“对了,就像这样子,慢慢就行了。”伟伟的感觉越来越好了,他已经能够站在平衡车上,他开始挑战自己,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分析:

伟伟是动作发展比较弱的一个孩子。但在这个玩平衡车的案例中,可以发现伟伟的动作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他有很强烈的尝试欲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第一次他失败之后,还是很密切的关注着玩平衡车的方法,仔细观察同伴的动作。虽然遇到困难,但是也能在同伴的帮助下重拾信心,勇于尝试,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而此时教师的细心观察和耐心等待尤为重要,如若一开始他失败后教师就及时的指导他,就发现不了他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自学的潜质。因此问题并不在于孩子的发展水平怎么样,而在于有没有机会让他去发展。

教育措施:

在发展孩子相关动作的教育活动或户外活动中,适当多关注一下伟伟,帮助他找到正确的方法,在成功中提升自信心。同时,要继续注重同伴间的互助教育,这样,是两个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分析与评价: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的帮助和示范很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同伴之间的互动是在比较接近的发展水平之上,使幼儿的学习更为有效,而且也因为这样做有益于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与他人建立很好的同伴关系,因为他可能会认识到自己既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帮助,也可以去帮助别人,是他们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和关爱。

四、反思:

篇7: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片段一:

四岁的小钎正在教室的一角玩沉浮游戏。只见她把一个小盒放在水中,当小盒浮在水面上时,她就往小盒里装水,小盒慢慢地往下沉,最终沉到了水底。然后她又把小盒内的水倒出,使小盒重新浮在了水面上,接着她又拿了一个玻璃小球放在小盒内,观察它的变化……

片段二:

小钎在妈妈的朋友家玩磁铁飞标。在玩的过程中,她无意间把两个飞标的顶端(飞标的头)碰在一起,结果发现两个飞标的头总是碰不到一起(互相排斥)。接着她将所有的飞标头碰在一起,想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然后她又分别将飞标放在靶子的正面和反面,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发生。

片段三:

小钎每天去幼儿园都要经过威宁小区,小区内停着许多轿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轮子中轴的不同花纹吸引了她。每天,她都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妈妈,后来她还把不同的中轴花纹画下来。一开始,她是看到一个不同的就画下来,过了一段日子,她开始根据车辆品牌的不同进行分类后再画……

思考

好奇、好摆弄是幼儿的天性,这种天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上述三个片段中不难看出,小钎对事物的好奇探索存在于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会有探索行为产生,在作客时会有探索行为产生,甚至在去幼儿园的路上也会有探索行为产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探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获得发展的。对幼儿而言,探索就是玩,而玩是幼儿的天天性。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于直接经验,通过摸、看、闻、尝、听、抓、举等行为进行探究。幼儿通过摆弄实物来发现问题,并根据已有经验,运用初步的逻辑推理,来假设可能的情况、可能的结果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幼儿的认识能力就是在不断的试验、尝试中得到发展的。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在不断地摆弄物体,提出问题,继而进行下一步的探索。

篇8:教师随堂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一直是一线教师的短板, 有一定意识但比较随意无目的性, 即使记录也是比较的粗浅。但我们都知道区域活动是教师了解幼儿情况, 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良好场所。坚持观察记录并分析这些情况, 可以真实地了解幼儿群体或个体的特点, 掌握个体差异及“最近发展区”, 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育才是适宜的、有效的, 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最终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目前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观察与记录, 还没有很好地把握科学的方法, 以致影响了学习型区域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教师的观察与记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观察记录随意性较明显

区域活动中教师对观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无预设目标, 导致教师记录随意性大。

2. 观察记录不全面不深入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全面、不深入, 不能兼顾全体观察与个别观察的操作情况。要么教师为了了解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就会忙于全面的巡视, 从而被动、琐碎地去观察和记录, 无法对某个孩子的发展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要么顾及个别孩子的观察指导, 不能兼顾全体的观察, 未能全面了解全体幼儿的基本操作状况。

3. 对记录信息的分析运用不够

教师对观察记录资料的价值认识和提取运用不够。教师未能很好地分析观察中的记录内容, 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了解幼儿当下的能力及需求, 调整材料投放与指导的方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差异性地教学。

所以,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与记录, 最后能适时、适度、有效地介入指导, 最大可能地发挥区域的教育功能, 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最基本的观察记录方法

1. 学会观察是进行游戏指导的关键

观察的要点:寻找观察视点, 设定观察目标、划定观察范围,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

2. 有效记录, 高度把握幼儿

班上两位教师每次各选取几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教师跟随他们更换区域内容, 了解他们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创新性、专注性及兴趣等方面的情况。这样, 每一个月教师能对全班幼儿都观察一次。两位教师还可以分工负责, 各自参与到某个区域中, 以幼儿个人或自然形成的小组为对象进行观察记录, 主要记录该区幼儿合作和使用材料等情况, 详尽了解幼儿在特定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 从而方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提供更适宜的材料。

3. 反思调整, 集聚能量

教师要及时地收集并分析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留下的各种痕迹 (记录纸、计划本、语言等) 。同时, 还要及时吸收来自幼儿方面的其他“信息”进行分析, 以了解幼儿的想法、思路, 明确幼儿探索的方向。在观察记录中发现幼儿有问题或障碍时, 不要急于进行指导, 而要采取多形式的“问”与幼儿互动。

为分析投放材料与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做出调整, 观察记录时必须进行反思。如在结构区幼儿合作建构城堡, 要求幼儿分工要细, 并记录在计划纸上。果果负责搭围墙, 在建构过程中他说:“这好像体育场。”于是他转向建构体育场, 结果围墙无人搭, 这与预成的计划产生冲突。在建构体育场时, 他又搭看台, 又搭火炬, 投入更多的热情。

三如何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观察记录能力

1. 教师的观察记录如何从粗到细

刚开始时, 教师的观察记录往往是粗枝大叶或烦琐无重点。具体表现在教师对观察重点的表述过于概括, 而这恰恰是造成教师观察无目的、指导没有可操作性的主要原因。

2. 教师观察记录行为如何从随意到有意

教师在进行区域观察时, 最初往往是无目的和被动的, 而当他们有观察意识时, 却又常常出现为观察而观察, 对于信息缺乏主动分析和应对的意识与能力。

我们建议老师们在进区时带上笔和本, 方便随时记录幼儿的操作情况;当幼儿遇到一个操作问题, 教师要先在旁边观察, 而不是先着急去指导, 让自己有时间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幼儿现有操作水平和材料设计的适宜性进行观察。教师从随意观察到有意观察的转化, 提高了对观察区域的全面把握, 以及针对观察计划中观察重点深度挖掘的能力。这样, 教师对个体幼儿的水平把握和整个区域活动的设计就更加明确了。在有意观察中的有效记录也改变了教师固有的工作习惯, 促进教师整体教育行为的形成。

3. 教师的观察记录如何从散乱到有序

有些教师由于观察经验的不足, 往往会匆忙奔走于各区之间, 以致对观察信息的捕捉和处理过于散乱无序。缺乏关于孩子操作的过程信息;当不同孩子操作同一套材料时, 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完成情况, 却没有关注不同孩子在操作材料时的差异, 把握的只是孩子表面上的操作信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了解如何筛选观察中的有效信息, 帮助教师明确观察目的, 如了解孩子“最近发展区”, 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 如孩子对投放新材料的反应, 关注孩子的问题解决过程, 从而把握材料的层次性;了解孩子的合作交往水平等。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 观察先行。”没有细致的观察, 就谈不上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有效的观察记录, 合理分析、调整, 且不断的循环往复促使区域活动良性发展, 为孩子们搭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平台, 让幼儿在自由、自主、创新的活动空间里、真正体验成功, 感到受快乐与满足!通过孩子自主学习、探索、发现, 使得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土, 进而在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中, 体现更大的价值。

摘要:很多时候教师在观察幼儿行为的过程中, 会有很多的困惑, 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观察和记录增加教师对儿童的理解程度, 更好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更有效的指导措施等, 这些都是一线幼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观察记录,有效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作文梦想教案下一篇:社团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