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练习教师版

2024-08-16

送别诗练习教师版(共5篇)

篇1:送别诗练习教师版

送 别 诗 练习

1、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⑴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⑵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别 董 大 王昌龄

高适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送魏二》全诗四句都有写景,一、二句和三、四句所写之景有何不同?

(2)试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作者所抒发的离别之情是否相同。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一、二两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写得好吗?请说出理由。

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目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1)请从现实与想象交融的角度,说说作者在尾联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2)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的理解和评价。

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6、(2010年江西)(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7、(2010年天津)(6分)

峡口送友人

送 蜀 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答: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答: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答: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答:《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清新乐观的色彩。

3、答:这两句写景,增添苍茫萧瑟之意,渲染离别时悲凉、暗淡的气氛,凸显自己的孤独。

答:写得好。“冰心”“玉壶”都是纯净无暇,用它们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志节。诗人以此告慰亲友,更表达了他对亲友的深情。

4、答:就要分别了,主人与归客开怀畅饮,期盼着别后再相逢。表现出思念友人的情感。

答: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古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5、答:这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之景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

答:结合诗的意境,言之成理即可。

6、(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解析】A与B是否矛盾的一类鉴赏题宜结合诗歌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景物的美好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词人读书的结论似乎是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把一切古人圣贤都骂倒了,但联系前句可知词人是借醉求欢,以醉后的笑闹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理解要服从整体,便可知,所谓“全无是处”是愤激之语,是反语,是词人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借醉后狂言的反语,清醒地指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统一、不用志士、颠倒是非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诲的。杜甫此诗为写景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情由景生,景为情设,二者从理论上应是和谐统一的,故而前两联应与“孤”“忧”相和谐。首联从写法上看是运用了对比,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可以看出这个对比只能理解为抒发诗人内心的悲怆。颔联,以想象奇特的“坼”“浮”写出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巨人形象,这壮阔雄浑不能理解为诗人由此就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不能肤浅地理解为诗的感情基调就转为昂扬振作了,此处应是反衬的写法。孤老病弱之人在无边的天地间不停游荡,在浩瀚的江湖上接连漂泊,这宽阔宏伟更反衬出诗人的无尽悲怆和悲凉。

7、(1)暮春

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篇2:送别诗练习教师版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②。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③。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④。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⑤。心事俱己矣,江上徒离忧⑥。[1] 作品注释

①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范云当时去做零陵郡的内史,可能是被贬出去的,所以作者在这诗中写出两人临别之际无限忧愁。本来范云希望能够受到国家的重用,谢朓自己也希望能够施展才能,但范云因谪而远去零陵,自己也因病而呆在家里,两人的心事都不能实现,因此,江上送别,十分调怅。新亭:在今南京市南。零陵郡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

②洞庭张乐:传说古时黄帝曾在洞庭演奏咸池之乐。潇湘帝子:传说帝尧的二女娥皇女英曾随舜前往南方,没有赶上而死于湘水。这两句是说,洞庭是古代帝王奏乐的地方,潇湘是娥皇女英曾游的地方,而范云赴零陵正要经过这里。

③苍梧:山名,即九疑山。传说舜南行死于苍梧之野。这两句是说,行云正在远去,江水却在归来。比喻作者与范云一去零陵,一在建业。

④停骖:即停车。骖(cān参):古代四马驾车,两旁的马叫骖。夷犹:犹豫不前。这两句是说,自己送范云,车子停在江边,怅望不返;而范云也停船江上,不忍离别。

⑤广平:指广平太守郑袤(mòo冒),晋朝人,曾做广平太守,有政绩,为百姓所爱。听方藉:声望将高起来。藉,甚、盛。茂陵:指司马相如。相传司马相如作《子虚赋》,汉武帝读了,大为赞赏,经杨得意推荐,遂被召见。这两句是说范云本想能像郑袤那样有声望,自己也想象司马相如那样被赞赏。

⑥心事:指上面所说的两人的愿望。离:同“罹”。遭受。这两句是说两人的这种心愿都没有实现,因此,江上分手之际,只有忧愁而已。[2] 作品鉴赏

新亭是东吴时建筑的旧亭,在建康(今南京)郊外。水边陆地为渚;诗中又有“江上”云云,可知新亭是江边上的一座亭子。诗人在这里送别他的好友范云。

与范云都是竟陵王萧子良的“竟陵八友”之一,他们友情深笃,过从甚密。好友离别,已属难堪,而这次分别又非同一般。这从诗的题目可窥探到些微消息。零陵郡治在今湖南零陵县北,范云此次是去赴任零陵内史,所以谢朓称他为“范零陵云”。荆楚古来被视为蛮夷之乡,京官外任荒远之地,很有点贬谪的意味。当时,范云写了一首《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末有“沧流未可源,高颿(同帆)去何已”之语,虽颇含蓄委婉,但很有不胜惆怅之情。那么,作为谢朓,好友远谪而去,他的心情当然也是很不平静的。

诗一开头,就将诗笔放纵出去,从范云将去之地湖南着笔,从彼地的往古之时写起:“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洞庭,山名,又称君山,在洞庭湖中。张乐,犹言作乐。潇湘,水名,湘水至零陵县西与潇水合流,故名潇湘。这里,诗人写了两个古老、美丽而又动人的故事。相传古时黄帝曾在洞庭奏《咸池》之乐;帝尧的二女娥皇、女英曾追随舜前往南方,没有赶上而死于湘水。诗人以此来代指友人将要去的地方,用心良苦。本来,蛮夷之地,瘴烟湿热,无乐可言;但,如果照实写来,对将要前往赴任的朋友来说,该是非常大的刺激。所以,诗人灵心一动,从这两个古老的传说写起,巧妙地引出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既回避了触目惊心的刺激,又兼顾到了诗本身结构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可谓精巧至极。“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苍梧即九嶷山,传说舜南行就是死于苍梧之野。第三、四句,仍承上那个古老的传说写下来,但笔势已开始收束。悠悠白云,飘然远去,轻烟弥漫于苍梧之野;而滔滔江水,滚滚而来,波涛汹涌汇集于建康城边。通过云水往还的景色描写,诗人将诗笔悄悄地收拢回来,从彼时彼地逐渐聚束到此时此地。他的那颗忧愁之心,先到苍梧之野萦回了一圈以后,现在,宛如乘着思绪的木兰之舟,沿着滔滔江水,徘徊到新亭江边。离别就在此地、就在此时。诗人仿佛猛然从浮想联翩中清醒过来,停车驻马,目送已泛舟江中的友人。骖,古代的三驾马车,停骖即停车。辍棹,停止划桨。夷犹,即犹豫。五六两句一写友人,一写自己,用了一个大的镜头:一个岸边立马,怅然若失;一个江中辍棹,犹豫不舍。形象含蓄地表达出了深沉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种离别,交织着复杂的感情。失意,怀才不遇,便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成份。最后四句,明白地道出了这一心迹。广平,指晋人郑袤。郑袤曾为广平太守,有政缋,为百姓所爱。籍,盛、隆的意思;“听方籍”意即声望将高盛起来。诗人用郑袤的典故,是勉励范云,希望他到任零陵后,能像郑袤那样,政有显绩,声望日隆。而“茂陵”句则是自喻。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晚年谢病,居住茂陵,汉武帝曾遣人求其文章。诗人以司马相如自比,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受到赏识。这与其说是写理想、抒怀抱,不如说是强打精神,互慰衷肠。因为,现实毕竟是冷酷无情的。好友远往他乡异地,自己寂寞都城,这才是现实,不可能海阔天高,奢谈理想、抱负。所以,透过表象,读者不难体会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意绪,滋滋漫溢出来,以至最后化作了无可奈何的感叹:“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离,同罹,遭受。远大的抱负,宏伟的理想,都已随着滚滚波涛,飘然而逝了,而今只有江上离别,只有无穷无尽的忧愁而已。离别的痛苦,加上失意的寥落,在诗人的心头上蒙上了一层巨大的失落之感,忧愁、苦闷、沉寂、怅惘,多重意绪深深地纠缠着诗人,使他始终怅然独立新亭,望着滔滔江水,任凭它带走诚挚的友情,搅扰五味俱全的情怀,荡涤无限渺茫、无限悠远的“心事”。

这首诗的艺术结构很奇特。一般说来,送别诗都是从此地遥想彼地,从现时憧憬将来;而谢朓此诗,率皆反其道而行之。他在时空的安排上设置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大逆转:时间,从往古的黄帝奏乐、二妃南行写起——先将时间倒退回去,然后再慢慢收束回来,一直写到与友人送别之现时;地域,从范云将在之地洞庭潇湘(实指零陵)写起——先将地域推宕开去,然后再悄悄拉拢过来,由江汉之水,顺流直下,一直写到离别之此地。在此基础之上,再由物境而入心境,将诗笔深入到心灵 深处,抒发怀友之思和惜别之情,描绘失意之志和失落之感。这样一条由远及近、由景入情的线索,蜿蜒络绎于诗的始终,表现出诗人构思上的精巧和诗篇结构上的戛戛独造。很有意思的是,韩愈有一首送别诗《送湖南李正字归》,其艺术结构竟也与此诗基本一致:送别地点是在河南,友人将往之地也是在湖南。韩愈着笔也是从彼时彼地开始,用了十句的篇幅描绘彼此的山川风景和风土人情,最后二句才写到送别之地的此情此景。韩愈是不是取法于谢朓,没有更多的证据,似乎不能断言。然而,同是送别诗,同是送友人往湖南,结构方法竟又相同,这一些,当不会是偶然的吧。[3] 作者简介

谢朓(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亦称小谢,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出身世家大族,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竟陵王萧子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现存诗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诗的成就很高,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且佳句颇多。明人辑有《谢宣城集》,今人郝立权有《谢宣城诗注》。

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1] 作品翻译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创作背景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1] 作品鉴赏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想象大胆丰富,比喻自然贴切,感情深切浓郁。

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 手,心情尤为抑郁。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

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

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唐诗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

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

卜算子①·送鲍浩然②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yān)波横③,山是眉峰聚④。

欲⑤问行人⑥去那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书法作品

眉眼盈盈处⑦。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

②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⑤欲:想要

⑥行人:指作者(王观)的朋友(鲍浩然)

⑦眉眼盈盈处: 山水交汇的地方。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诗所见自然山水化成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攒的眉峰了。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两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春语意双关。

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送 魏 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 作品译文

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后送友人上船。

好像看到了友人远远的在潇湘的月照下难以成眠,愁绪里听到两岸猿啼声而感到夜长难眠。作品鉴赏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 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潇湘月”:一作“湘江上”),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峡口①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②,天涯去住③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1]

词语注释

① 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 欲尽春:春欲尽。

③ 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这两句说,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后两句说,来的时候他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作品译文

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2] 作品鉴赏 唐时,以相互送别为题的绝句颇多,或写景寄情,或直抒心怀,在写作上手法多样,千姿百态。这首《峡口送友》,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客中送客,自难为情,况又“万里”之远,“同为客”呢?作者身为客人却反客为主,淋漓尽致地表露了自已送客惆怅心情。

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时时间、地点。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绘,写到“客”、“主”双方。说明该诗词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三句转写“来时”,为下句铺阵,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选材一般,写法却比较别致。可见,作者匠心独用,想象力较为丰富。表达出作者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该诗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调。“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泪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哀伤自己异乡为客,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没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总感觉人在虚里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骨。作者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复杂。[3] 送蜀客

剑南①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注释译文

剑南此时正是腊月前的春景

山中的鸟儿伴着江风细雨让人顿感清新的春天气息。

篇3:送别诗练习教师版

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一、鉴赏要点: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②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二、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景色(雄奇、奇丽、壮阔、凄寒等)(2)主题情感:

A: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批判

B:将士:①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②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

③是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思念; ④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常用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三、鉴赏示例: 出关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四、实战演练

1、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①江总(518~590):南朝文学家,字总持,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本诗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何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怎样的情感?

2.读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回答问题。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两首诗都表达了

主题。

(2)试分析“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诗句中的形象。(3)“沙似雪”“月如霜”有什么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旧别情”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4.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际,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从军行》和《渔家傲•秋思》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两首诗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貂锦指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抒怀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常见特征: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送别抒怀

季节

时间

地点

景物

秋季或春季

清晨或傍晚

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

杨柳、酒等

二、主题分类

(1)直接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南浦别白居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李白)(2)间接写别情: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杜牧)(通过写宴席上燃烧的蜡烛与故乡的江水,借物抒情,表现自己留恋惜别之情。)(3)坦陈心志的告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4)情深意长的勉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川 王勃)(5)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柳永)

三、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四、赏析示例: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①借景抒情:“春江渺茫”“日暮”。

②虚实结合: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五、实战演练

1、和练秀才杨柳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邹明府游灵武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答: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4、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魏万:又名颢。上元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②游子:指魏万。③关城:指潼关。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砧声:捣衣声。

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3)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5、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边塞诗歌鉴赏答案

1(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2(1)思乡

(2)在碛里出征的三十万士兵因听到《行路难》哀怨的笛声,顿生思乡之情,情不自禁同时望月的形象。

(3)两个比喻写出边塞的荒寒凄冷,描绘出触发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

3.(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4.(1)都以戍边为题材,都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辛。

(2)相同点:都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的角度写。不同点:诗偏重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等词语;词侧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片尤为明显。

(3)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显得悲壮。5.(1)精锐的部队,用了借代的手法。(2)“可怜”句紧承前句,“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意。“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已成枯骨的凄凉,一边是梦中相见的欢愉。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送别抒怀诗练习答案

1、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2、【答案】(1)(4分)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4分)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3、答: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笛”、“离亭”。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4、(1)明确:“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2)明确: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明确: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篇4:人教版四下诗画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①学生在语文素养积累中已背诵了《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山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②学生自查资料,了解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

③学生片段写作:关于自己与朋友的友情。教学目标:

①学生乐于吟诵这组送别诗。

②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查阅资料,理解诗意,感受不同送别诗的情感。

③以诗唤醒生活,通过绘画或文字表达自己与好友分别时的情思。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诗意,感受送别情感。教学难点:

以诗唤醒生活,通过绘画或文字表达自己与好友分别时的情思。

一、古诗诵读,导入新课(1分钟)

1、回顾诵读:让我们一起进入素养积累时间。(出示ppt:《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山中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学生回顾诵读)。

2、揭示主题:诗如画卷,诗文不同,画面各异。但是,却有着相同的主题(送别),没错让我们在诗画中送别(板书:诗画送别)。

3、导入品析:谈及送别,爱饮酒,喜交朋友的李白向我们走来(出示李白介绍),随诗文走进他的送别,请大家自读古诗(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自读古诗)。

二、品析古诗,感受别情(25分钟)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理解重点字词,想象画面,诵读体会送别情:你从诗文中发现了哪些送别信息。(随着学生的分享,出示相关重点字词理解的ppt)

学生预设1:

生:送别的地点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他要去广陵。

【追问】请你注意断句正确朗诵诗题。(指名学生读诗题)

学生预设2:

生:烟花三月下扬州,感觉送别的季节是春季。

【引导】为什么看到烟花想到春天?结合注释理解烟花的意思很重要(板书:理解诗意),想象繁花似锦的画面再读一读前两句(板书:想象画面,指名读前两句)。花团锦簇的春天,富庶繁华的扬州城,你能否再读一读这两句。(出示扬州繁花图片,配乐自读前两句)

学生预设3:

生:我发现了他们是在江边送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追问】江上船只往来,为什么李白眼中只有孤帆?“尽”字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查字典思考。

【点拨】尽:尽头。后来孤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水滚滚东流,为何?原来送别时李白不舍孟浩然离去。请你读一读后两句诗,把这份不舍之情读出来。(指名学生读后两句)

2、分享学生自查背景资料(板书:查阅资料),诵读深度体会送别情:你查到了哪些关于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故事。是啊,他们因为对彼此才华的欣赏,一见如故,友情深厚,李白曾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因此送别时才会如此不舍,请带着不舍之情再读一读这首诗。(自读全诗)

3、过渡引入:(呈现地图)李白送孟浩然前往繁华的扬州游玩心内如此不舍,而有人西出阳关去往安西,路途更遥远,景色更荒凉,这一别王维心中感受如何。让我们依循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读品悟这首诗,你又读懂了什么?(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自读)

(二)教学环节——《送元二使安西》

1、品析重点字词,感受景物,了解诗文,分享学生自查背景资料,理解诗文,诵读体会送别情:你读懂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分享,出示相关ppt)

学生预设1:

生:送别的地点在渭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追问】当时的渭城环境如何?雨后清新湿润,柳树依依,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前两句。(指名学生读前两句)

【提升】柳树还有一些景物在送别诗中很常见,如长亭古道边,芳草萋萋处,饮酒作歌时,折柳吟诗相依别。

学生预设2:

生:诗人送别的是元二,他要去安西。题目:送元二使安西。

【点拨】注意断句,正确朗诵诗题。(指名学生读诗题)

学生预设3:

生:诗人想挽留,送别时跟元二喝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出示更尽:再饮完)为什么一杯又一杯的饮酒?

【追问】为什么一杯又一杯地饮酒?体会王维的不舍之情再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后两句)

2、对比品悟别情: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不舍),又有什么不同? 【借助图片资料】(呈现扬州和安西图片)孟浩然是去繁华富庶之地游玩,元二是去黄沙漫漫孤寂荒凉之地出使,送别友人感情有什么不同呢?李白不舍之中有羡慕,王维不舍之中有担心。

3、过渡引入:那么学习单上的这4首送别诗,你又蕴含怎样的离别之情呢?

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体悟别情(14分钟)

1、小组合作要求:请自读4首古诗,它们同为送别诗但又有什么不同?

①赠汪伦 【唐】李白(感激)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不及:不如。

②山中送别 【唐】王维(期盼)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③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思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④别董大 【唐】高适(鼓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曛:日光昏暗。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

2、请4人小组合作,交流你所品悟的送别之情。

3、小组分享。

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李白的友情深,李白心中满是感激。一个追问,春草年年都能绿,可是朋友啊你回不回来啊,道不尽王维的期盼。都以为这只是关于草的诗,但草枯了又荣,荣了又枯,可是朋友却又要离去,诗中更有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

凭你的才华和品行,还怕没有朋友吗?你一定会扬名天下的!高适临别给董大的都是鼓励。

【总结】我们今又品悟已经积累过的旧文,却有了新的感悟和发现,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了。请你有感情地再读一读(学生自读)。

五、板书

理解诗意

离别之情

想象画面 送

六、教学反思

篇5:格调高昂的送别诗(教师中心稿)

李茂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王勃的一首送别名作。此诗一直被人们用作离别时互相鼓励的赠言。

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是因为其别具一格、一反通常的写法,是因为其不同一般离别诗的壮阔气势和高昂格调。

首联“地名对”,从三秦到蜀州,点出了送别之地和友人欲到之地,用“辅”“望”把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显得雄浑壮阔,气势磅礴。

颔联点题,写“离别意”,但不显低沉,以“同是宦游人”相慰藉。一抑一扬,情绪上出现一个大的转折,一扫离别时愁绪。

颈联在上一联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格调更加高昂,使听者和读者的情绪为之一惊,精神为之一振。“海内存知己”,用友情来冲淡离愁,用相知来化解别绪。“天涯若比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哪怕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咫尺。至此,常见的`离愁别绪化成了相互鼓励、积极进取的热情。此联在诗中无异于奇峰突起,全诗的有感情到此达到了高潮。此联大概语出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但到了王勃这里,点铁成金,始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前三联,劝慰友人:少儿女之情,多丈夫之志。也就顺理成章了,有前三联营造氛围,抒如此之情,就心有灵犀了。

上一篇:物业环境部管理制度下一篇:五年级上册《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