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方式抓好督查 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024-08-06

创新思维方式抓好督查 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精选4篇)

篇1:创新思维方式抓好督查 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创新思维方式抓好督查 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督查工作是强化决策落实,提高执行力和执政力,促进事业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教育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超前意识,围绕决策主线、深入基层一线、完善机制保障,真督实查,较好地落实了上级关于教育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立足超前思维,转变督查方式。

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把握教育规律,强化超前意识,视角前移,将督查与研究分析相结合,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督查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通过调研向局领导提出一些建议被采纳,并转化为局党委决策,实现了督查方式由机械被动型向积极主动型转变。如县政府将2011年确定为“打造教育名县年”,局连续几年将全县校安工程、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县重点百项工程中,作为“民心、民生工程”实行强化督查。局督查办在落实局党委决策中,在充分运用发函督查、电话催报、听取汇报等基本方法的同时,更多地采用:一是倒计时督查法。对各项重点工程,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任务目标,以“倒计时”方式按月排出进度计划时间表,细化工作方案,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时间表和细化的工作方案,进行逐项督查,并通报各项工作进度与计划时间表规定进度相比较的情况。二是现场督调法。对重点

难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会同有关部门现场“解剖麻雀”,抓住问题的症结,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由教育局督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督查人员、相关学校及乡镇组成“三位一体”的督查组进行包案督查,并将情况以《督查反馈》或《督查通报》的形式向有关领导汇报。三是重大会议会前调研督查法。在每次重大会议召开前,根据会议主题,组织督查人员深入相关单位、项目现场、企业、群众,了解工作进展、查找问题节点、研究针对性措施,以文稿形式呈供领导参阅。四是抄告督办法。主要领导直接批示督办的,对各科室领导发送抄告,对各学校发送督办函,初次督查后发现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以局督查办名义发送催办通知,并要求回复未按时完成任务的原因和措施。五是以惩促进法。对各单位未完成相关工作任务的,责令一把手向局主要领导作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者应处罚相应的罚金。如在校安工程建设督查中,发现现场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施工单位未设置防护网等违规现象,应立即对施工方警告、责令整改并按相关规定处罚一定的金额,以此端正相关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从而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决策主线,紧紧围绕教育重点工作开展督查。坚持把推动上级决策和重大工作部署作为督查的主线,根据局党委中心工作要求,按照每年的重点工作目标,本着

“决策目标项目化、执行责任具体化”的原则,将重点工作分解任务,压死责任,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处室、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求等,构筑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执行责任体系。推进中,在加强日常监控的基础上,每半年对全面工作进行一次集中督查。对校安工程、民心工程、提升教育质量、招生收费等重点工作,视工作进展,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现场督查,总结工作,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分类施策,认真改进,更有效地推动了局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三、深入基层一线,在协调处理问题中抓好落实。

一是坚持督查与服务相结合。注重寓督查于服务之中,深入基层协调解决问题。二是坚持督查与指导相结合。在教育重点工程和教育现代化创建督查过程中,教育局各位领导分头带队,深入各单位,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督查,定期通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机关作风建设、校安工程、学校安全、规范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工作,更加突出暗访,为督查人员配备车辆、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不打招呼直接进校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处罚整改通知书》,并挂账督办,跟踪问效。问题严重的对责任人实行处理前置。

四、完善机制保障,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了督查工作网络。局督查办公室负责全县教育

系统的督查工作,各学校也要明确专职督查工作人员。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网络,为督查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二是健全督查工作机制。我局健全完善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督查通报、督查调研、督查考核、社会监督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督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社会监督方面,每年定期将全县教育质量、教师队伍、教育现代化等重大工作事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把群众参与的过程变成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监督落实的过程,促进了督查工作的民主化。三是健全督查考核评价机制。把督查结果与对各学校的年终考核挂钩,对工作落实成效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落实较差的通过批评,责令整改。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督查工作。四是加强督查队伍建设。以创建学习型、效能型、务实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机关干部特别是督查队伍建设,从选拔、配备、培训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并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督查人员,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以富有成效的工作推进领导决策的落实,促进教育发展。

篇2:创新思维方式抓好督查 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依法治教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依法治教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定》) 中要求,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务, 教育改革关系千家万户, 当前我市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攻坚期, 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异常突出, 教育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大。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要把握好改革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教育改革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需要以改革精神推进教育法治, 以法治方式保障教育改革。

(二) 依法治教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

教育管理, 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 还是学校内部管理, 都是一种行政性、执行性的管理活动, 要求有很高的效能。而传统的教育管理中, 政府各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之间的职权存在交叉、责权管理并不明确的状态, 导致履行职能时会出现越位、缺位的现象。只有通过立法确立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对学校的权利和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责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才可以依法规范教育行为, 减少对学校直接管理和学校微观管理过程的干预, 进而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运行。

(三) 依法治教是协调教育领域内各种关系、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途径

教育管理过程中, 必然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关系, 如: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学校与教师及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的关系、学校与社会上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协调好这些关系, 才能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办好学校。有效地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 就必须对教育关系主体各方的权利、义务、职责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要求各方依法行使权利并依法履行自身的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从事教育活动。一旦出现教育纠纷, 法律手段则是解决教育纠纷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沈阳市开展依法治教的实践与探索

(一)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1.推进简政放权, 提高行政效率

按照编委办的统一部署, 我市依法共分三批下放和取消三项行政权力。下放的两项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公办) 设立、撤并的审批”“民办学校 (非学历) 的许可及管理权限”, 取消的一项即“学前教育机构审批备案”。同时, 我们做好各项下放权力的培训, 保障区县能够正确行使权力。简政放权, 既规范了审批事项, 又提高了教育部门的行政效率。

2.梳理责权清单, 明确主体职责

今年, 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全力开展责权清单的梳理工作, 在原有 《行政职权目录》 的基础上, 结合“三定”工作及简政放权工作, 梳理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旨在形成“权责对等”的教育管理机制。此外, 各区县还从反面梳理学校的责任清单, 明确学校“不可为”的范围, 以此来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 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3.配备法律顾问, 加强队伍建设

作为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市一直非常重视中小学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工作。市教育局常年聘任法律顾问, 中小学也已普遍配备了法制副校长, 协助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日前, 市教育局下发了 《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 要求各区、县 (市) 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实现市、区、校三级法律顾问制度的全覆盖。

(二) 全面启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推进依法治校

1.落实全会精神, 确定改革重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要求改革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正是体现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紧跟国家教育改革思路, 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确定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项目, 以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的下发为标志, 全面启动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

2.以章程为抓手, 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章程在校内规则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 是学校内部治理的“宪法”, 也是学校自主办学、民主治理的根本法和重要依据。去年, 我市出台了 《沈阳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要求全市中小学校依据该办法制定学校章程, 要求区县 (市)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章程进行核准, 使学校办学有章可循, 避免随意性。目前, 所有区县 (市) 已全部完成了公办中小学校章程的核准工作, 实现了我市中小学校章程的全覆盖。

3.梳理各项制度,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质是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要求学校有运行良好的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目前, 全市中小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梳理和完善各项基本制度, 预计年底前形成“一统三配”、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三) 加大法治宣传教育, 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1.做好法治教育的师资准备工作

法治教育, 师资为本。为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自觉性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我市着力开展了法治教育培训工作。同时, 要求各区县、各学校积极开展区本级、校本级培训, 确保“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校长、教师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法治培训。培训有助于提升校长及教师依法治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也为深化我市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2.做好学科教学中法治教育的渗透工作

《决定》 中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青少年抓起,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这也意味着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列入国家课程。当前, 我市将继续落实好现有学科中的法治教育内容, 小学以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为主, 初中以 《思想品德》 为主, 高中以 《思想政治》 为主, 确保开齐、开足课程, 并且鼓励在语文、历史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治教育。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 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法懂法, 树立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还可以使他们浸润在崇尚法治的文化氛围里, 培养自身自觉、理性地遵纪守法精神。我市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高中宪法通识系列讲座活动、法治大讲堂、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保护“两法一规”宣传活动等, 对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促使全市中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法治意识。

三、几点启示

(一) 应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 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必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进一步简政放权, 改进管理方式, 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构建三者之间良性的互动机制, 进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 应加强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的建设, 充分发挥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作用

推进依法治校, 首先要有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要不断强化和巩固章程作为“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相关制度为配套的学校制度体系, 使各项改革探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此, 应该加强宣传、学习和落实, 更好地发挥章程在学校建设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校中的重大作用, 形成依章治校、按章办学的良好氛围。

(三) 应完善教育追究问责机制, 依法、依规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追究、问责

在依法治教的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教育的相关主体都存在对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缺乏尊重的现象。在教育管理、学校办学中,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在依法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 必须做到依法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 依法办学。对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教育职责的、超越或者滥用教育行政职权的、违反法定教育行政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 都应该依法对其追究、问责。

篇3:创新思维方式抓好督查 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几年来,陈家店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循序渐进,统筹发展,和谐推进,大力实施工业带动、牧业拉动、文化推动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4年全村实现工业产值761萬元,农业产值2149万元,蔬菜及特色收入1390万元,农民打工收入2500万元,其它收入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4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6000万元。

陈家店村在2005年发动54户村民集资入股192万元,建成了第一个集体性质的股份制企业———众一红砖厂。第一步的成功使村民对党总支有了信任和依靠,也促进了未入股村民走向组织联合。在两年的时间内,陈家店村先后成立了三个股份制企业和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2009年成立了农安县第一家以农业类型注册的集团公司———吉林省众一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下属九个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为陈家店村的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让村民享受安全、健康、舒适、幸福的生活,完善村民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方面的需求,陈家店村争取项目资金,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总投资近2.7亿元,新建社区及文化广场。

投资2260万元完成了村新社区的供暖管网、排污管网、自来水管网的铺设,管网总长度达12853米。

投资545万元铺设水泥路23公里、砂石路16公里,建成主干道“四纵四横”路网。

投资550万元,先后对主干道路、社区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达27公顷,栽树品种主要有云杉、白桦、梧桐、曲柳、黄菠萝等。所有林业资产全部纳入吉林省众一集团,并由下设的长春市众一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林业的专业化管理,并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投资63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99000平方米幸福公园,其中休闲广场占地10000平方米,内有葫芦岛湖一个,凉亭两座,配置太阳能路灯23盏,普通路灯80盏,高杆灯一盏,硬化面积12000平方米,种植草坪36000平方米,公园内种植景观树及草坪,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2.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

为促进陈家店村进一步发展,实现全村农业机械化全程作业,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全村共流转土地480公顷,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61%。租金一年一付,每公顷的年租金为15000元。预计五年内全村的793公顷耕地全部流转,土地流转整合后将新增耕地80公顷。农民收入渠道增多,由单一种植收益为主向多元化收入方式转变。农民收入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实现:一是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的租金收入;二是作为本村企业股东的股金收入;三是农民在公司工作的工资收入;四是农民的福利待遇,包括住楼房补贴等。流转土地中苗木花卉基地占地18公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吉林大学农学部农业推广示范基地20公顷。现代农业推广示范基地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创富增收提供了条件,众一蔬菜合作社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目前已建设现代日光温室大棚101栋,占地300多亩。

3.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

陈家店村从本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全面推进股份制,用股份制打造农村经济,整和组织资源,内培外引,全方位、全角度合力共建新农村。

3.1基本农田逐步实现现代化耕作经营

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该村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合作社拥有大型农机具48台(套),并建农机库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将继续增加投入购进大型农机具,为全村土地流转后全部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打好基础。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周边村屯共同致富,土地流转在未来几年内将扩大到周边地区,推动周边村镇农业现代化发展。

3.2大力实施万亩棚膜蔬菜建设

借助“长吉图发展规划”提出的“长东北开放开发先导区”发展机遇,规划棚膜蔬菜产业园区的建设,现已完成建设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101栋,投资1500万元。2014年年产各类蔬菜150万公斤,花卉40万株,创产值1260万元,利润545万元。种植合作社将逐步引导全村棚膜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蔬菜基地建设基础上,利用项目资金并自筹进行蔬菜保鲜库、冷藏库以及速冻库建设,建成之后,该村将重点打造蔬菜产业,建成集生产、冷藏、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棚膜产业经济链条。

3.3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生态园区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益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由于该村距长春仅12公里,且紧靠302国道,借助地力位置和交通优势,该村计划进行现代观光旅游生态园建设,该村充分借鉴域外农家乐的成功经验,在科学规划设计下,计划建造占地1000亩的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区,园区功能分布和旅游路线设计都将聘请知名专家进行规划。建设完成之后,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由专门人员进行日常管理,打造成为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园区。

3.4结合合隆镇整体规划,打造新城区

合隆镇南区重点打造成工业园区,北区主要建设现代城镇社区。陈家店村正好位于此规划区之内,3.8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设落在了陈家店村十社南部,靠近合隆镇街道。未来,这里将建成为集居住、商贸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居住新区。

到2020年,陈家店村规划要建成占地646公顷的现代农业园区和物流区,占地380公顷的新型城镇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100%。按照“三化”统筹战略,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各项经营,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借助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旅游等相关产业开发,促进城镇化建设。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

篇4:创新思维方式抓好督查 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 依法治教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 一) 依法治教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以下简称 《 决定》) 要求,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 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事务, 教育改革关系千家万户。 当前我市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 攻坚期, 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异常突出, 教育决策的难度明显增大。 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要把握好改革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法治在教育改革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需要以改革精神推进教育法治, 以法治方式保障教育改革。

( 二) 依法治教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

教育管理, 无论是教育行政管理, 还是学校内部管理, 都是一种行政性、 执行性的管理活动, 要求有很高的效能。 而传统的教育管理中, 政府各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之间的职权存在交叉, 责权管理并不明确, 导致履行职能时会出现越位、 缺位的现象。只有依靠法治, 通过立法确立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 对学校的权利和职责、 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责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才可以依法规范教育行为, 减少对学校直接管理和学校微观管理过程的干预, 进而能够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 保障教育事业的顺利运行。

( 三) 依法治教是协调教育领域内各种关系、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途径

教育管理过程中, 必然会涉及各个方面的关系, 如: 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学校与教师及其他职工之间的关系、 学校与学生及其监护人之间的关系, 还涉及学校与社会上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的关系, 只有协调好这些关系, 才能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办好学校。 要想有效地协调和处理好这些关系, 就必须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的权利、义务、 职责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要求各方依法行使权利并依法履行自身的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从事教育活动。 一旦出现教育纠纷, 法律手段则是解决教育纠纷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 沈阳市开展依法治教的实践与探索

( 一)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1. 推进简政放权, 提高行政效率。 按照市编委办的统一部署, 2014 年依法共分三批下放了两项和取消一项行政权力, 即“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 公办) 设立、撤并的审批”“ 民办学校 ( 非学历) 的许可及管理权限”两项权限下放至区县, 并取消“ 学前教育机构审批备案”。 同时, 做好各项下放权力的培训, 保障区县能够正确行使权力。 通过简政放权, 既规范了审批事项, 又提高了教育部门的行政效率。

2. 梳理责权清单, 明确主体职责。 今年, 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全力开展了责权清单的梳理工作。在原有 《 行政职权目录》 的基础上, 结合“ 三定” 工作及简政放权工作, 梳理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旨在形成“ 权责对等” 的教育管理机制。 此外, 各区县还要从反面梳理学校的责任清单, 明确学校“ 不可为” 的范围, 以此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 事实上这也是对学校和校长的松绑, 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3. 配备法律顾问, 加强队伍建设。 作为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我市一直非常重视中小学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工作, 市教育局早已常年聘任法律顾问, 中小学也已普遍配备了法制副校长, 协助学校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宣传和教育。 日前, 市教育局下发了 《 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 , 要求各区、 县 ( 市) 教育局及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到今年11 月底, 实现市、 区、 校三级法律顾问制度的全覆盖。

( 二) 全面启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推进依法治校

1. 落实全会精神, 确定改革重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 依法治国” 的主题要求改革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 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正是体现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手段。 市委、 市政府紧跟国家教育改革的思路, 将“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确定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项目, 以 《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 ( 沈教发[ 2014] 71 号) 的下发为标志, 我市已于2014 年9 月全面启动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作。

2. 以章程为抓手, 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章程在校内规则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 是学校内部治理的“ 宪法”, 也是学校自主办学、 民主治理的根本法和重要依据。 2014 年, 我市出台了 《 沈阳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 要求全市中小学校依据该办法制定学校章程, 要求区县 ( 市)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章程进行核准, 使学校办学有章可循, 避免了随意性。 目前, 所有区、 县 ( 市) 已全部完成了公办中小学校章程的核准工作, 实现了我市中小学校章程的全覆盖。

3. 梳理各项制度,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质是依法治教、 自主管理、 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要求学校有运行良好的教代会、 家长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 目前, 全市中小学校正在紧锣密鼓地梳理和完善各项基本制度, 预计2015 年年底前形成“ 一统三配”、 系统完备、 科学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 进一步理顺学校内部关系, 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即以学校章程为统领, 以学校机构制度、 工作制度、 人员制度为配套制度。

( 三)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1. 做好法治教育的师资准备工作。 法治教育, 师资为本。 为全面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自觉性和依法办事能力, 我市着力开展了法治教育培训工作。 2014 年, 全市467 名校长顺利完成了“ 依法治校基础能力” 的培训任务, 2015 年还将面向义务教育学校德育副校长, 再培训近500 人。 同时, 要求各区县、 各学校积极开展区本级、 校本级培训, 确保“ 十二五” 期间中小学校长、 教师接受不少于30 学时的法治培训。 通过培训, 有助于提升校长及教师依法治校、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为深化我市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做好学科教学中法治教育的渗透工作。 《 决定》明确提出“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青少年抓起, 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这也意味着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 列入国家课程。 当前, 我市将继续落实好现有学科中的法治教育内容, 小学以 《 品德与生活》 《 品德与社会》 为主, 初中以《 思想品德》 为主, 高中以 《 思想政治》 为主, 确保开齐、 开足课程, 并且鼓励在语文、 历史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治教育, 待国家出台法治教育大纲后, 及时调整我市的法治教育课程。

3.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法律、 践行法律的重要途径, 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法懂法, 树立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 还可以使他们能够浸润在崇尚法治的文化氛围里, 培养并形成自觉、 理性的遵纪守法和护法精神。 我市通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 高中宪法通识系列讲座活动、 法治大讲堂、 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 青少年保护“ 两法一规” 宣传活动等课外活动, 进行法治宣传教育, 促使全市中小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法治意识。

三、 几点启示

( 一) 应进一步推进管办评分离, 构建政府、 学校、 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 当前, 政府管理教育还存在越位、 缺位、 错位的现象, 学校自主发展、 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和评价还不够充分。 要提高政府效能、 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必须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进一步简政放权、 改进管理方式, 厘清政府、 学校、 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 构建三者之间良性的互动机制, 进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 二) 应加强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的建设, 充分发挥其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作用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推进依法治校, 首先要有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因此, 要不断强化和巩固章程作为“ 基本法” 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形成以章程为核心、 相关制度为配套的学校制度体系, 使各项改革探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目前, 仍有部分学校领导对章程和配套制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文本上, 其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这样就容易出现两层皮的现象。 为此, 应该加强宣传、 学习和落实, 更好地发挥章程在学校建设发展、 深化综合改革和依法治校中的重大作用, 形成依章治校、 按章办学的良好氛围。

( 三) 应完善教育追究问责机制, 依法、 依规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追究、 问责

在依法治教的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教育的相关主体都存在对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缺乏尊重的现象。 在教育管理、 学校办学中, 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在依法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 必须做到依法履行职责, 依法行政、 依法办学。 对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教育职责的、 超越或者滥用教育行政职权的、 违反法定教育行政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 都应该依法对其追究、 问责。

依法治教任重而道远, 因此必须要找准着力点和薄弱环节, 明确攻坚方向、 坚定法治理念、 突出工作重点, 将依法治教作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此外, 还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不断推进教育法制建设, 提高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加快形成我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摘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对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也是提高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 更是协调教育领域内各种关系、解决教育纠纷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依法治教工作实践与探索的研究, 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依法治教,教育改革,教育治理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N].人民日报, 2013-12-17.

[2]杨银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若干思考.教育研究[J].2014 (1) :4-19.

[3]孙绵涛, 王刚.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J].2013 (11) :27-34.

[4]劳凯声.教育体制改革与改革伦理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16.

[5]满建宇.管、办、评分离: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系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 2014 (9) :25-30.

上一篇:110联网报警系统简介下一篇:销售工作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