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2024-08-1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精选6篇)

篇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学 校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平顶山分校

姓 名 马立军

学 号 041120083

指导老师 张建军

目 录

一、保险专业法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

1、《保险法》调整的对象

2、《保险法》的主要特点

二、保险合同形成纠纷的成因

1、保险立法滞后引发的纠纷

2、保险法规解释不当引发的纠纷

3、如实告知义务不清引发的纠纷

4、合同签订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三、保险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

1、协商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2、仲裁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3、诉讼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四、规避保险合同纠纷的措施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199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保险不健全、无法可依的局面,使保险业步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经营、依法监管的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十几年来,以《保险法》为主体,以相关法规、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保险法制体系基本形成,但由于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保险业恢复经营的历史较短,相关业务领域的管理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增强,造成许多保险合同的法律纠纷问题。本文就保险法形成的过程,保险合同法律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论述解决法律纠纷的途径。

关键词:保险合同 法律问题 解决途径

论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一、保险专业法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点

新中国保险业开始于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保险业走过了艰难的发展道路,1958年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必须立法工作不断给加强。在规范保险合同行为方面,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对保险合同作了专门规定;1983年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产保险合同条例》;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对海上保险合同作了规定。在规范保险经营和管理方面,1985年国务院制定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以上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保险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95年6月30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同年10月1日实施。作为保险业的基本法律,《保险法》把保险业法和保险合同法合并到一部法律中,它的颁布实施,对规范保险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保险法》调整的对象

保险法是以保险关系为调整对象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是调整国家与保险企业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市场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有竞争就要有竞争的规则,否则无法保障保险企业的正常经营,无法租金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必须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对保险业进行监督管理。二是调整保险活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以保险合同为纽带,将保险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联系起来,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属于契约行为的法律关系,是保险合同最基础的关系。保险法对这种最基础的关系进行规定,使保险关系主体双方的保险行为受到法律的规范。三是调整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笔筒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经济成份的保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以期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利益,但同时个保险企业之间又存在着对保险市场的经营协作关系,保险法对保险企业之间的这种经营协作关系也作了明确规定。

2、《保险法》的主要特点

保险法被概括为具有技术性、社会性、国际性等共同特点,作为我国保险行业的第一部根本大法,则主要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采用了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法合一的立法体例。目前国际上存在着两种立法体例,一种是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法分别立法;另一种是将保险业法与保险合同法合一。我国《保险法》采用的合并立法的体例,《保险法》由两部分组成,保险合同法,调整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横向的法律关系;保险系业法,调整保险管理机关与保险业经营者之间的监督管理的纵向法律关系,二者有机结合,组成一部完整的商业保险法。二是突出体现了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宗旨。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关各行各业,牵连万户千家,并通过保险的形式转嫁风险,用一定的保险费支出来解决未知风险造成的损失。三是明确了保险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保险业务的经营,涉及诸多化解,涉及专业知识与技术,需要专业人员为其服务,必须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它们是维系广大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的纽带,也是保险人推销人。《保险法》对保险中介机构予以了高度重视,对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古人的涵义、特征、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监管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四是体现了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的结合。《保险法》吸收国外保险法的精华,兼容国际通行规则,具有较强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前瞻性。

二、保险合同形成纠纷的成因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保险诉讼案件急剧增加,这不仅给保险企业的正常管理带来诸多不利,而且给保险企业社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而引发保险合同纠纷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保险立法滞后引发的纠纷

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并明确规定由国务院制定《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配套实施,但两年过去了《条例》仍没有出台。随着《道交法》的实施,将保险公司卷入了相关诉讼漩涡之中。其重要原因在于各方对《道交法》第七十六条的适用有不同的理解。《道交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有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监管部门明确说明商业第三者保险不能代替强制保险,保险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这一规定并不适应目前的第三者。然而,在保险纠纷案件中,第三者往往直接起诉保险公司,并要求按照强制保险的规定执行,司法部门也按照强制给予判决,造成商业保险履行强制保险的职责,扩大赔偿范围,给保险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

2、保险法规解释不当引发的纠纷

在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有很多案件司法部门在裁决时经常应用《保险法》中“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进行判决,从而造成了大量不合理裁定。鉴于保险条款格式化及附和性的特点,《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这就是常说的“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一是不恰当地引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尽管保险合同语义清晰,订立合同意图明确,合同内容完整。但司法部门却片面强调“保护弱势群体”,往往给予保险人不利的判决。二是保险合同解释不规范。由于《保险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最高法院尚未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加之法院的一些审判人员对《保险法》和相关法规比较生疏,导致相同的条款在不同的地区解释不一致。三是在条款解释时,忽视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且不注重合同的整体性,断章取义,导致法律适用错误,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

3、如实告知义务不清引发的纠纷

当前很多保险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在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互相指责对方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一是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未将免除责任条款部分向投保人解释清楚,没有书面认可,产生疑义而形成的纠纷,这是投保人向法院起诉的主要原因,也是判决保险人败诉的主要原因。二是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操作不规范,甚至保险工作人员代替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上签字,一旦产生疑义,或者如实告知义务未履行,将会给予不利于保险人的判决。三是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隐瞒事实未如实告知,如:机动车辆发生事故后再到保险公司投保,在处理保险事故时,保险人发现先出险后投保,保险标的与实事不符而产生的纠纷。

4、合同签订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由于保险公司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操作不严谨,埋下了纠纷隐患。一是超规定、超权限承诺。有些业务人员,尤其是保险代理人员在展业中为了承揽业务,随意向投保人承诺超越理赔权限的责任,随意向投保人承诺超越条款内容的规定。一旦被保险人发生事故,承诺无法兑现,从而引发纠纷。二是由于保险业普遍采用格式合同,并由保险人制定条款,所以,专业性强,被保险人很难理解条款的全面内容,加之条款用词有歧义,保险术语无解释,甚至主险于附加险表述不严密,从而引发合同纠纷。三是在签订合同时,特别约定不明确、财产坐落地址无明细、合同生效时间无约定等问题引发保险合同的纠纷。

三、保险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

1、协商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协商是指在保险纠纷发生后,由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在自愿和互谅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政策的规定,通过以实事为依据讲道理,以一方或双方作出妥协的方式来解决保险合同纠纷。协商处理保险合同纠纷应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不论保险双方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如何,都要平等地对待对方。另一方面是达成的协议要符合法律和政策的原则,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达成的协议不得损害第三方的利益,不得纵容非法行为,也不应给今后的理赔工作带来连锁反应。

2、仲裁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仲裁并非是解决保险纠纷的唯一途径,但相对于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有很多优点,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利用仲裁方式解决保险纠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仲裁实行开庭不公开制度,保密性较强

按照我国《仲裁法》第39条、第40条的规定,仲裁采取开庭不公开的原则和制度。开庭有利于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上相互辩论、澄清是非,但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不开庭,仲裁庭根据书面材料作出裁决。不公开决定了仲裁庭的开庭不向公众开放,除了当事人等仲裁参加人外,不允许无关人员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如果保险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与客户的纠纷,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对自己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

二是仲裁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强

仲裁机构都备有分专业的仲裁员名册,仲裁员都是来自法律、经济和保险等领域,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对保险行业来说,因为其专业性较强,普通的法官和律师并不熟悉该领域的法律实务,诉讼中对保险公司自然不利。仲裁时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熟悉保险业务的仲裁员,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三是仲裁排除了诉讼,更具有独立性

仲裁和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一旦选择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只要仲裁协议有效,即排除了人民法院的管辖权,该纠纷只能通过仲裁解决。只有当事人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对保险公司而言,只要在保险合同中制订了有效的仲裁条款,就排除了法院的管辖权,与客户发生的争议就能通过不公开的方式解决。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构,仲裁机构之间也没有相互隶属关系,仲裁能够独立依法公正裁判,不受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干涉,具有最大的独立性。

四是仲裁具有自愿性和灵活性

仲裁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协商为基础的争议解决方式,仲裁庭管辖权的取得以当事人同意仲裁的协议为依据。自愿选择的方式决定了双方解决问题的诚意和友好氛围。整个仲裁过程中都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譬如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和仲裁规则等,与诉讼相比,仲裁更具有灵活性。通过仲裁解决保险纠纷,保险公司将获得与客户友好协商和调解的坚实基础,从而更有利于分歧的解决。最后,仲裁具有快捷性和经济性。仲裁比诉讼程序更为快捷。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普通程序为6个月,重大疑难案件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仲裁程序一般可以在仲裁庭组成后3个月内作出仲裁裁决;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在1个月内作出裁决。另外,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仲裁裁决或者调解书一旦作出即为终局裁决,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任何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为一级终裁一级收费,并且花费的时间比诉讼要少得多。

3、诉讼解决保险合同纠纷

诉讼是指合同当事人将纠纷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对纠纷进行裁决。在解决保险纠纷的众多方式中,诉讼的功能与优势是极为明显的,它具有较强的终局效力和执行能力。诉讼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无疑是人们愿意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最根本原因。

四、规避保险合同纠纷的措施

针对引发保险合同纠纷的多种原因,应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范化解矛盾,减少和避免保险合同纠纷。

一是增强保险法制意识。保险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保险业主体加强《保险法》的贯彻执行,以法律法规来规范在市场中的经营行为,强化内部管理,逐步使保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规范合同签订。在承保工作中,严格按照保险条款和相关要求,把好签单、验险和核保关,解决因承保不规范、操作失误而引起的法律纠纷。三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险条款规定和解释。保险条款是格式条款,是由保险人制定的,有些条款的用词不严密,易使客户在理解上产生歧义。因此,保险公司要及时总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容易引起歧义的条款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做出的解释也要以适当的方式让客户理解,以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综上所述,保险合同引发的法律纠纷,既有保险合同采用格式合同的特殊性,又有保险合同签订的不规范,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环境亟需改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逐步修订完善保险法律、法规,规范保险市场行为,做好《保险法》的贯彻执行和普及;同时,进一步明确合同当事人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保险合同的签订的程序和标准,避免合同中的瑕疵,减少保险合同的法律纠纷。

参考文献:1、2、3、4、5、袁力,《保险法》修正解读,中国物价出版社。杨利田、夏雪芬,《中国保险法》,海潮出版社。王卫国,《商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李忠信、周晓红,《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国物价出版社。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篇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小议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姓 名:王 蕾 铭 学 校:周 口 电 大 学 号:*** 指导老师:靳 保 良 定稿日期:2 0 1 1 年 1 2 月

小议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

王蕾铭

摘 要:路遥小说中的道德意识以其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其作品中,他是在首肯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向读者展示现代道德观念的。他赞扬具有传统美德的人物,也热烈地歌颂那些既具有传统美德又能够追求个性自由和纯真爱情的人物。对于传统道德观念中存在一些糟粕问题的人,路遥没有完全给予否定,而是让他们在传统美德的感召下自责、自罚,让他们在自责中回归到善良的本质。总之,在作品中,路遥始终是以道德是否完善作为评判人物的标准的。

关键词:路遥小说 道德意识 传统美德 现代观念 交叉

一位优秀的作家的意识世界应该有着广泛的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以致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感受等等,无不包含在其中。这些多多少少都能在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足踪。路遥是一位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有他的独特看法的作家,他的小说是乡土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因为他受传统文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所以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时代意识、政治意识、苦难意识和道德意识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读者。本文试图对其小说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加以论述。

一、其思想意识是由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决定了路遥始终“是一个血统农民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农村度过,他从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乡亲那儿得到的不仅仅是创作素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营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传统道德意识。作者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自觉地流露出对传统美德的欣赏和眷恋,即使后来他受到现代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没有改变他对传统美德的崇敬之情。在面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道德观念冲突时,作者进行的是冷静客观的分析,力图使两者达到最完美的协调。

纵观路遥的所有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传统道德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传统美德,例如勤劳善良,尊老爱幼等等;一层是传统道德中落后保守的思想,例如对个性的扼杀,对婚姻爱情的门第观念等。而路遥对现代道德意识观念的理解则是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纯真的爱情生活。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作者体现出的是在首肯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向读者展示现代道德观念。

二、农村传统的文化和苦难的生活经历使路遥一生都对传统美德富于特殊的感情

在他的创作中总是表现出对这种感情的向往和追求。路遥曾经在评价刘巧珍、德顺爷爷 2 时说过:“通过这两个人物寄托了我对养育我的父亲、兄弟、姐妹的一种感情。这两个人物,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传统的美德……这种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路遥对传统美德的热衷追求,他试图使他笔下的人物在传统美德的滋补下,显得更加成熟完善。正因为如此,“在路遥的情感世界中,是非判断的标准往往是以传统的道德观念为依据。”这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孙少安可谓是传统美德他是作者笔下普普通通的、最真实的农民。他善良、能干、头脑又好,本来读书很好,很有发展前途,但是为了帮助父母,供养弟妹,他十三岁毅然辍学种田。即使后来生活富裕了,分家的时候他仍然痛苦不堪,“他已经习惯于自己在家庭中扮演保护人的角色:一旦没有他,其他人怎么办。”这是传统的长子长兄的道德观念,路遥对此持赞扬的态度。孙少安善良地对待村民,为了维护乡亲的利益,他冒着极大的危险“扩大自留地”,为此,他招来了处分,但毫无怨言。富裕后,他首先想到的仍然是村民,“作为同村邻舍,怎能自己锅里有肉,而心平气静地看着周围的人吞糠咽菜。”他自觉地承担起领导全村脱贫致富的神圣职责。他让没有人管的傻子憨牛在他的瓦厂干体力活,并帮助村民化解矛盾。作者在此塑造的是一位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纯朴的农民形象。小说的最后,孙少安出钱重修学校,从这一点来说,孙少安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了作家崇高而完美的儒家“仁爱”道德理想。而孙少安最后也成为双水村居民真正的精神领袖。在爱情方面,孙少安深深地爱着润叶,但是他没有勇气冲破彼此身份的不同,“一个满身臭汉的泥腿子,你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他非常理智地牺牲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了一位能够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农村姑娘——秀莲,这又是一种传统的农民门第观念的心理。

为了让孙少安成为令人同情、令人赞扬的形象,作者让孙少安在自我牺牲中展现传统美德。但是,像孙少安这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只读完小学的农民,很容易受到传统道德中腐朽思想的影响,路遥出于对这个人物的喜爱,试图使少安的形象有所保留,因此,作者自然而然地淡化了少安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展现给读者的不仅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农民,而且是一个积极进取,具有拼搏精神的农村创业者的形象。

路遥同样在传统美德理念下塑造了一大批农村妇女形象。他笔下的女性往往成为传统美德的化身。美丽、聪明、善良、贤淑、孝顺等等,所有传统女性的美德都能出现在路遥的主人公身上。像《人生》中的刘巧珍,她美丽得“不像个农村姑娘”,而且能干、贤淑。她用最朴实的方式向高加林表达自己的爱情,“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你在家盛着,我给咱家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当她被高加林抛弃后,她痛苦但不怨他,不但阻止姐姐对高加林的“报复”,而且想帮助高加林再回到学校教书。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在《平凡的世界》中,兰花、秀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们长期接受传统思想的熏陶,对生活从来没有过分的要求。兰花婚前是孙玉厚的好女儿,吃苦耐劳、毫无怨言;婚后她是一位标标准准的贤妻良母,对丈夫唯一的要求就是能够多陪陪她,即使不劳动也可以。秀莲大老远从山西跑来,不怕苦、不怕累,尊敬老人,与少安一起支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庭。这些妇女都是可敬可爱的形象。

路遥正是通过塑造这一系列纯朴的人物,表达他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敬仰和对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传统美德的肯定。故土情结一直支配着路遥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三、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特点决定其作品意识

路遥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较熟悉身上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以及在这些方面和这样的人有联系的城里人和乡里人。”[4]事实上,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交叉地带”的人物被塑造得确实成功。作者在塑造“交叉人物”,处理“交叉关系”时,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怎样协调来自城市的和来自农村的观念之间的冲突。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你怎么也想不到》中的薛峰,《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润叶、兰香等等都生长在农村,3 而后来都经受了城市的洗礼,在他们身上既有传统的道德品质,又受到现代道德观念的影响。路遥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用了巧妙的方法——在首肯传统美德的同时,企图使人物突破传统而具有现代道德意识。路遥在做这一尝试时,是以传统美德为基石的,他笔下的人物(例如少平、润叶、晓霞)都是在具有传统美德这个前提下,追求个性自由和纯真的爱情生活的。

高加林也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的儿子,当他的民办教师的工作被挤掉后,他能够很快地面对现实,融入农村劳动,特别是和巧珍相恋之后,“他主动上自留地给父亲帮忙;回家给母亲拉风箱,他并且养了很多兔子,想搞点副业,他忙忙碌碌,俨然像一个过光景的庄稼人了。”但是作者之所以让高加林以悲剧收场,是因为他进城后完全抛弃了作为传统美德象征的刘巧珍。《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相比较,作者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作为一个完美的人不管经过怎样的变化是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美德的。

孙少平也像他哥哥一样出生在农村,长期受到传统道德的影响,“他严格地把自己放在„孙玉厚的二小子‟的位置上。在家里,他敬老,尊大,爱小;在村中……他主要按照人情世故,滴水不漏。”在他身上同样表现了美好的传统美德。他和高加林有着许多共同的外在特征:一样地忍受饥饿和贫穷,一样地怀着苦闷和躁动,一样地“爱看报纸”,一样地对父辈的活法表示否定,并向往外面的大世界。但是孙少平不像高加林那样虚飘浮躁,那样轻率地割弃传统美德的滋养。作者塑造孙少平这一形象重点是为了突出他的现代道德意识。主要通过两方面来表现:一是孙少平那种不安于现状,追求个性的闯荡精神;一是和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早在他毕业时就说过,“……我现在特别想到一个更艰苦的地方去。越远越好,哪怕是北极的冰天雪地里……”而后来当他结束教师生涯回家种田后,这种表现更为激烈。“他内心为此炽热地燃烧。有时激动得象打摆子似的颤抖,……哪怕……头破血流,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聊以自慰了……”路遥在他身上重点塑造的正是这种强烈追求个性生活的性格。他的父亲和哥哥怎么也想不通:在家里有吃有喝,还有亲人的关怀照顾,为什么想出去受苦呢?这正是孙少平不同于传统,不同于父兄之处,作者把这个归结于“知道的太多,思考的太多”。路遥曾经通过孙少安不敢冲破门第观念的行为,展现了传统思想所造成的爱情悲剧。而孙少平则大胆地接受了田晓霞的爱,虽然这经历了很长的、痛苦的斗争。“如此悬殊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怎么可能仅凭相爱就能结合呢?”“命运是否也要我重蹈我哥哥的覆辙……我也决不会像哥哥。”这种内心世界的斗争也正是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道德观念的斗争,最后少平终于冲破阻碍,踏上追求个性的征途。

但是在路遥创作的整个指导思想中传统美德仍占着主要地位,而现代道德观念只作为社会发展趋势的点拨,在当时不占主流。因此,作者在《人生》中让高加林以悲剧收场;在《黄叶在秋风中飘落》中让刘丽英又回到了高广厚的身边;在《平凡的世界》中又造就了惠英的守寡,少平出于传统的责任和义务感选择了惠英,当然这与晓霞的死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即使晓霞不死,少平选择的也是前者,作者正是为了避开这个矛盾,才让晓霞壮烈地死去。

作者以传统美德为基石,然后展现现代道德意识的创作风格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另一个体现者是润叶。为了自己的爱情,润叶勇敢地放下少女的羞涩向地位悬殊的少安求爱。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婚姻爱情观念的反叛。作者对这种处于时代前沿的观念的描写是很强烈的,“她顶住各种压力追求自己幸福的爱情”。但是这种追求现代爱情的结果是失败的,是痛苦的,它伤害了一大批人。当向前失去双腿时,润叶突然得到人生的感悟,“人性,人情和人的善良,一起在她的身上复苏。”善良的天性和强烈的同情心使润叶顽强地挑起照顾向前的重任,并鼓励他顽强地生活下去。这对传统道德的受害者和受益者终于得到了他们的幸福。他们的受害不是路遥造成的,是时代造成的,因为现代道德观念在当时并不占主流,它还没有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虽然它是先进的,正确的;他们的受益,同样是时代造成的,是传统美德促成了他们的福。

路遥正是深深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所以把思想的天平更倾向传统道德。同时路遥也 4 深深地知道,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现代道德意识必然成为主流,这在他的一些小说中也有小小的暗示。《平凡的世界》中润生冲破重重阻力和成份不好、又守寡带孩子的郝红梅结合;卫红不顾两家“世仇”,毅然选择了“身世困境”的金强。卫红是一个农民的子女,从来没有上过学更没有经历城市的洗礼,但她选择了纯真的爱情。作者用“爱情的藤蔓可以越过任何篱笆而盘缠在一起”来预示现代道德意识观念发展的必然性。

四、以同情的姿态赞美

纵观路遥的小说不难看出,路遥似乎执意要挖掘他笔下人物潜在的传统美德,而对深藏在平凡人身上的民族劣根性,他也是以一种同情的姿态表现出来的。高玉德面对自己心爱的儿子被人挤掉了工作的情形,他在痛苦的同时却对儿子说:“……你不光不敢告人家,以后见了高明楼还要主动叫人家叔叔哩!脸不要沉,要笑!”在老汉的心里,“人家通天着哩!公社,县上都踩得地皮响。”这种官官相护的思想在老一辈的农民心里扎下了根,让我们感觉到他的可悲的同时也同情着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对传统道德中糟粕的问题路遥也说得很少。作者在几位理想人物身上追求的是人格和道德的真善美,像少安、少平、润叶,他们基本上都是善良、纯朴、有责任心的好青年。他们在思想上难道说就没有缺陷吗?当然不是。路遥出于喜爱和创作人物的需要,把他们的缺陷淡化了,而理想化了他们的人格和传统美德。这一点不难理解,但是像作为“恶人”来塑造的人物,作者似乎也不乐意给予完全的否定,而是让他们在传统美德的感召下自责、自罚。孙少安、孙少平、巧珍、德顺爷爷等无疑是完善人格和品行的代表,而田福堂、孙玉亭、王满银、高明楼等有明显缺点的人,哪一个又是极恶的坏人呢?他们身上有着传统农民的淳朴善良,他们的本性并未泯灭,只是一时的私心支配他们做出了一些不太善良的事已。

对这些人路遥没有从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进行反映。作者通过高加林的悲喜剧来批判高明楼利用职权为己谋利的行为;通过润叶与向前的爱情悲剧来遣责田福堂、小霞妈、老徐等一大批人的保守思想;通过乡邻的笑话来批判孙玉亭那种盲目追求政治生活的思想。通过乔伯年书记反衬出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固守陈规的保守落后的观念。对这些腐朽的思想作者没有进行强烈的批判,而只是进行必要的反映,因为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错,这是社会历史造成的。

崇尚道德完善的倾向一直支配着路遥的整个创作过程,他判断人物以道德是否完善作为标准。那些触犯、背逆这种道德的人,心灵一定是负罪的,但他们的本质是好的。乡土政治家田福堂在双水村一手遮天,但是当他告密查猪饲料后,心里是自责的,“……这种做法不太美气,这无论如何是件亏心事,等于给自己心里放了一条虫子,骚得灵魂不能安宁。”而“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孙玉亭在把田二推上批判台后,他心中也是苦涩的,“一种对别人……的怜悯使得孙玉亭心中泛起一股苦涩的味道。他迟疑了一下,走过去对这父子俩说:„快走吧!‟”无论是田福堂,还是孙玉亭,作者都试图说明他们原本是善良的,只是在道德上具有某种缺陷而已。作者在描写他们时不是带着批判、憎恨的态度,而是出于理解,让他们在自责中良心发现,回归到善良 的本质.遥以一颗善良的心坚信世上没有纯粹的坏人,人性总是善良的,从而塑造出一个个令人叹息而又让人同情的人物形象,使小说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五、用完善的道德去评判人物角色

路遥的这种以道德是否完善作为评价人物的标准的创作方法,对其作品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影响。他总是歌颂勤劳善良的美德、自尊自爱的人格和努力奋斗的精神。他写的人生虽然是各种不同形态,处于各种不同环境之中,有着不同的艰难曲折,但都是对积极人生的肯定,对消极人生的否定;然而他作品中所体现的这种人生追求过于理想化了,使他的作品少了些 5 曲折,使其作品中的人物显得太单一而没有更深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在《你怎么也想不到》中薛峰身上看到高加林的影子,在《在困难的日子里》高建强的身上看到孙少平的影子。而《姐姐》中那个始终没露面的高立民又是另一版本的高加林。

和路遥一样同是乡土作家的陈忠实在其代表作《白鹿原》中也塑造了一种坚守中国传统自仁规范的人物形象,即白嘉轩。他勤劳克俭,严于律己,他做事持正,把名声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但是为了个人利益,却巧施妙计,换了鹿家的“风水宝地”。他率先在原上种植鸦片,大发横财,但对儿子染上鸦片烟却深恶痛绝。他用传统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同时也用它来要求别人,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家族和家族的名声。当他所忠爱的长子和幼女违背他的意愿后,他终生对他们不予原谅,但对打断他腰杆儿的黑娃却宽宏大量,毫不记仇。这种矛盾使得他的形象比路遥笔下同样具有传统道德观念的人物更显丰满深沉。

同样,这种判断人物的标准也影响了路遥的作品思想。作者对传统观念过于执着地追求,对许多道德观念给予了否定。黄亚萍,一位现代女性,却被置于“第三者”的位置。她的穿戴、谈吐和爱好,也往往被赋予了否定性的描写,甚至有明显的嘲笑和讽刺,从这里可以看出路遥对于女性的认识仍是传统的,没有超出伦理道德范围。另一方面,像刘巧珍、田润叶这类贤妻良母型的代表,她们只求给予不求回报的行为分明是一种女性自我意识的泯灭,是对自我人格、自我尊严的主动放弃,这一点体现出路遥在爱情观念上的陈旧与保守。

纵观路遥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仍然是那些具有传统美德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让读者在高建强、孙少平等人物身上得到奋进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一、试点学院改革面临的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1985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机电系轻工机械专业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机械专业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5月23日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名单的通知,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成为我省首批16所试点学院之一。

1.培养模式制约了学生自由发展

在扩招和规模教育背景下, 统一的培养方案、大课堂教学、统一教材教法、统一的教学与管理、相同的课程与考试方法, 形成了大规模化教学, 这种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方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展。

2.实践教学不足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但校内受管理体制问题、经费、教学方式、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等问题的影响;校外企业实践受到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实践教学未能与企业紧密结合, 致使学生不能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 影响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3.校内管理体制不合理导致优势资源未充分发挥作用

学校在机械及检测方面拥有诸多平台, 与学校相关专业密切相关, 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合理, 导致这些平台不愿参加本科人才培养, 或参加人才培养但效果较差, 导致这些优势资源没有在培养人才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4.教师的考核体制导致教师教书育人精力普遍投入不足

当前对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体系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育人。教师将科研当主业、教书育人当副业。教师大多数精力用于搞科研、发论文, 教学工作被轻视,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工作被忽视,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难以创新, 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难以更新, 教学研究与改革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的分心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

5.高考招生制度和学生管理办法对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重视不够

目前的高考招录制度使得高校选择范围较小, 不能按照高校的实际情况选拔人才, 尤其难于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质。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学分制实施不够。专业培养计划考虑卓越人才的成长办法不多, 配套的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自主选择机会不够等。

因此, 立足学院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上述存在的问题, 克难奋进, 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思路和试点方针

(一) 总体思路

按照“瞄准标杆、分类培养、校企协同、资源整合、开放引领、项目驱动”改革思路,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及“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为抓手,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改进自主招生和优秀学生校内选拔办法, 实施以建立“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的教学改革试点;构建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成立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协同创新培养理事会, 拓宽学院与社会协同培养人才的路径。通过试点学院的综合改革, 力争将机械学院建设成为湖北省学院改革示范单位, 提升机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二) 试点方针

1.瞄准标杆:树立国际国内机械学科专业的标杆, 借鉴其人才培养理念和经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瞄准哈尔滨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科瞄准浙江工业大学, 国际瞄准普渡大学盖莱默分校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2.分类培养: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 结合社会需求, 实施“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3.校企协同:与全省质检行业及机械行业相关企业建立联盟关系, 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为企业提前量身定制应用型高级人才, 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资源整合:整合校内在机械及检测方面的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的所有资源, 成立机械工程实践协同教育中心, 让这些机构与部门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解决实践教学的需求。

5.开放引领:坚持开放合作, 汇聚国内外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坚持开门办学, 主动接受企业对人才的检验;坚持合作共建, 依托大中企业同培养人才;坚持国际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

6.项目驱动: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特色专业等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湖北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 积极推进学院综合改革。

三、改革内容

坚持育人为本,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制, 按照优化整合、协同联合、交叉融合、应用复合精神, 以人人成才、因人施教的理念, 以“分类培养”为改革方针, 按7:2:1的比例, 将学生专业分为应用型、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三类, 针对不同类型, 设计不同的培养目标, 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习年限为“456”, 培养方式为“3+1”、“1+X”、“4+2”, 全面推进“721”梯级、分类、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针对70%左右的学生,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与质量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服务湖北省农业机械、轻工机械和汽车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高素质“无缝对接”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

复合型:针对20%左右的学生, 实现跨学科专业协同培养具有一专多能、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中坚人才。

拔尖创新型:针对10%以内的学生, 通过创新拔尖人才计划、卓越计划等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实施精英式人才教育,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高创新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机械行业未来的领军人物。

(二) “721”人才培养方法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采用统一招生、分类培养方式进行, 即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招生, 根据学生志愿及学院专家组考核进行动态遴选, 按“721”模式分类分班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则采用模块式培养方式, 即在学习完成本专业核心知识基础, 根据学生志愿选修不同知识模块, 进行“721”分类培养。

1.应用型:以“项目驱动、校企协同”为改革方针, 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依托湖北省品牌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教学改革项目, 以就业为导向, 学校与企业联合进行培养方案设计与协同培养, 培养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机械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

2.复合型:以“项目驱动、校企协同、国际合作”为方针, 全面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

以湖北工业大学“双学位”、“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项目和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国际合作项目为支撑, 大力实施“1+X”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拔尖创新型。以“瞄准标杆、校企协同、项目驱动、开放引领”为方针, 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瞄准国内外机械工程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标杆, 制订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结构。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教学改革项目, 进行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小班化, 双导师制等方式, 同时探索“4+2”本硕贯通的6年制培养, 实行动态进出管理, 培养高素质的机械行业未来领军人物。

(三) 人才培养措施

1.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新体系

改革传统的以系统化的知识教育为目的设置课程体系的方式, 建立以培养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以“优化基础、调整口径、强化能力”为指导,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增强人文教学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重;加强课程改革, 建立课程联系, 整合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 建立20门专业核心课程, 实行核心专业课程教授负责制, 组织专任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编写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开发专业实践指导教材;依托专业核心课程, 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 组建专业教学团队。

2.实施“三元一体”的三维教学新模式

在教学中体现“科学引领工程, 工程进入课堂”的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倡导开展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 实行小班教学, 强化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 把原有的教师主导型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训练能力与技能的学生主导型教学模式。强化机械设计基础、质量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

改变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脱节现象, 采用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和行动导向实施教学, 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 设置一、二、三级教学项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把课堂搬到实验室, 搬到生产现场, 使学生被动式学习到学生主动学习, 实现学生“学中想, 想中做, 做中学”。鼓励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改革, 如尝试“师徒传承式”教学形式, 实现学生能力、实践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建立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融合, 工程应用与研究能力互补, 智力因素与综合因素逐层深化的“三元一体”的三维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技术”三模块及“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三层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采用“六步教学法”, 即示范指导—工程实训—理论讲解—技能测试—创新设计—综合测评, 并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展示教学、实战教学等模式进行实践教学, 开展以任务导向的工程训练计划, 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依托专业核心课程, 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 结合学校南湖学者和名师培养计划, 组建教学团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构建与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新体制

成立由企业家牵头的学院人才培养理事会, 加强与深圳五鑫模具、宜昌长机科技、京山轻机、京山金模捷科技公司、武汉人天包装、台湾敏实集团、东莞沃德精密机械公司等企业合作, 共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 开展人才定制、联合培养、人员互聘等合作, 将协同中心建设成学生创业、实训基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企业根据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制定更结实生产实际的专业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教材, 安排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 (如机械制造技术) 的理论教学、关键实践环节 (如企业实习) 教学指导。企业提供学生就业机会, 推进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模式, 根据企业参与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 学生到企业完成累计1年的企业实践及上岗实习等教学内容后, 直接到企业就业。

引进公司, 与企业在学校联合创办公司, 成立了武汉湖工精密模塑研究院有限公司, 解决学生实习只看不动手的现状, 毕业设计提出“实体设计”,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整合校资源, 机械工程实践协同教育中心, 该中心由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院、湖北省农机质量检测鉴定站、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基地、湖北省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站等机构组成, 承担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采用任务驱动, 项目教学和行动导向实施实践教学, 具体由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认知实践培养, 由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院负责产品设计能力培养, 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负责产品制造能力培养, 由湖北省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站、湖北省农机质量检测鉴定站负责产品性能测试与分析培养, 由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基地负责创新能力实践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制造、性能测试与分析等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学生在产品开发中经济分析和质量意识, 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二年多时间的改革, 取得了如下成绩①形成人才培养的新模式;②建立和实施校企合作机制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③建立和实施校企合作机制下灵活的教师选聘及考核机制;④整合校内优势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⑤扩大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学生创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学生获得全球三大工业设计大奖i F概念设计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累进创新金奖、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0多项、大学生科研成果奖10多项。2013-2014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三大检索科研论文8篇, 发表核心和一般期刊论文4篇, 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 获授权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32项, 申报发明专利2项。

创业精神与理念得到提高, 2011年13名学生创办深圳大一科技有限公司。

学习风气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学生报研率45.10%, 考研上线率31.41%, 学生上研率17.34%, 有6名学生出国出境深造;2014年学生报研率50.65%, 考研上线率34.48%, 学生上研率15.59%, 有5名学生出国出境深造。2013年有3个学生宿舍全部考取研究生, 2014年达4个。

篇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关键词:教育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困境;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7505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由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逐步走向大众化,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

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已有普通本科高校要由“传统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更要落实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的改革上。新形势下,探索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

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综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42条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社会议题之一。国际著名教育改革理论专家哈维·洛克(R. G. Havelock)教授曾对“教育改革”作过如下定义:“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1]。梳理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历史,我国的教育改革实际上历经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拨乱反正时期(1978-1980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开始,恢复高考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育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第二阶段是教育改革黄金时代(1980-198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在祖国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是百花齐放,各种教育思潮纷至沓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知识就是生产力”不仅成为口号,更成为了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三个阶段是教育的飞速发展阶段(1989年至今)。九年义务制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列世界第一,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居世界第二,年授予博士学位数居世界第三,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2]。三十年来,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改革作为一个持续而持久的历程,在各个阶段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是在第三个阶段,而高等教育质量日益下滑,人才培养屡遭诟病也是在这一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背后,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非理性,正如著名教育家刘道玉所说:“西方国家往往需要50到100年才能完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我国仅仅用8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这种跨越式发展,虽然对中国教育事业起到了一定作用,却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教育质量出现‘泡沫化。”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中,对于世界范围的改革做了评价,它说“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已不再是可取的。”[4]从此点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虽然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办学模式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些改革均作用于教育外延,并未触及教育的本源,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没有形成直接的积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跨越式发展的高等教育虽然带来了表面高等教育的大繁荣,实际上其人才培养质量却始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大学同质化现象严重,“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的大学生比比皆是,高等学校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还明显不足。

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阶段,经济改革早已进入“深水区”,而教育改革却依然滞留在“浅水区”,滞后的高等教育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和社會发展程度,影响“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正如梁启超所言,“变法不变本源,而变枝叶,不变全体,而变一端,非徒无效,只增弊耳”[5]。若想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势必要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全面推进部分研究型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切实落实高等教育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困境表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经济,更受制于经济实力和社会制度。尤其是当今社会已成为知识型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对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需求,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再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定位明确,其人才培养必须强调“通”而非“专”,强调“全”而非“窄”,在转型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人才培养的全面改革,才能有效破除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传统教育价值观导致人才培养的功利化

所谓教育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价值的追求,以及凝聚教育价值的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价值的尺度和准则,是人们评判教育价值有无、高低和大小的标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受儒家学说的影响,重实用而轻理论、重文凭而轻能力、重传统而轻创新、重视教育的工具价值而忽视教育的内在价值。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影响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把知识作为“谋生的工具”,学习被异化为“谋生的手段”,能否顺利“谋生”则被视为大学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准则。在“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大潮中,人才培养与“就业”被直接划上了等号,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这实际上是对“应用型”的误读。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必须为社会服务,从教育的社会属性看无可厚非,但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将导致高校完全屈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压力之下而丧失自我价值,沦为知识性社会的工具。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全面工具化”时期,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其理论本身的界定存在理解误区,为“应用”而“应用”导致高校无论是在学科体系、课程结构还是培养目标上均局限于“专业”,关注“适度、够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跨专业甚至转专业的基础能力被忽视,人才培养在功利化、实用化的偏狭道路上越走越远。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明确指出,“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性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6]。这一论断表明大学的根本属性在于“独立”和“自由”,其培养的学生应该在“追求真理”和“学术”方面有所成就。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化直接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必须彻底扭转传统教育价值观,回归教育本质,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传统教育理念导致培养模式的单一化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7]。从教育本身的发展角度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稳定性、独立性特征,又具有多样性、可变性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经济发展制约,同时又体现和反映着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

考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可见,我国早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主要效法西欧、美国和日本,以蔡元培和张伯苓、梅贻琦为代表,主张通才教育模式,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要求学生兼具自然、社会和人文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关注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出路。可以认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兼顾了构成人才发展潜力的“自由扩展度”和“适应度”两个方面的要求[8]。配合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民国初期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考核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体现着“自由扩展度”和“适应度”两个方面的要求。建国后,在传统教育理念和功利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目标、重功利轻人文的价值取向成为主流,单向的知识传授、封闭的培养方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僵化教条的管理制度、千篇一律的考核评价机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9]时隔十余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西方高校的差距却日益增大,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无法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质量饱受诟病,远远无法满足创新型社会的建设需求。

三、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及策略

近年来,围绕着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进行了阐述。笔者以为,现阶段深化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说,必须要解决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这三个根本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问题

1.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培养理念。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是其服务于社会的基本职能,发展科技文化、开展社会服务等其他职能都应该服务于培养专门人才的功能。尽管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已经形成共识,但对“专门人才”的定义却莫衷一是。新编《辞海》对人才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德才兼备的人”,这一解释强调了人才的“才”与“德”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这一提法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在于“创造性劳动”和“能力与素质”。

应该说,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在于“能力”,尤其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必须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社会与企业需求,满足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但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的提升,过分强调“掌握”的结果而轻视“思考、探究、质疑、辩论”的过程,必然导致大学生沦为“知识的工具”。实际上,正是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全面考虑,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才更应该注重人才的全面与均衡发展,强调人才的创新与创造能力,这一切,均需秉承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基本原则。

2.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从认识论哲学角度而言,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技术生产工具,“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10]。 20世纪美国教育家约翰·S·布鲁贝克曾指出,大学应“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11]。大学培养的人,不应仅仅满足于掌握某种专业知识,有更好的就业前景,还应该有着“闲逸的好奇”,有着对知识的追寻和敬畏之心,有创新的思维和创造的能力,能够引领知识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回归到高等教育的本质上看,大学应该致力于培养“精神贵族”(雅斯贝尔斯语),大学生应该成为“品德高尚、个体精神永不枯竭和才华横溢”的人。应用型高校从高校性质归属看,依然属于高等教育系列,其人才培养理应与大学人才培养理念相符,关注人才的和谐全面发展,奠定人才的自由发展基础,培养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真正成为知识社会的引领和推动者。

3.创新与突出个性的培养模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潘懋元教授指出,“在诸多教育规律中,有两条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成为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成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1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要按照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将已经偏离教育主旨的教育拉回正确的方向,不仅培养现在有知识能就业的人才,更要培养将来有潜力能发展的人才;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通识知识的融会贯通。正如教育专家陶行知所说,“我们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一个真善美的活人,不仅仅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健全的人格,身心健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3]

(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怎么改?结合知识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笔者以为主要应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设置要打破“行业”和“专业”界限。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提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与社会工作领域相协调,与预期社会需要相适应,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为特征的社会变革中,“高等教育与工作领域或社会之间的联系应建立一个全新的基础”,并在长期面向工作的需要中“促使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同时,培养、开发学生的“创业的能力和精神,必须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以便促进毕业生就业,使他们不再是求职者,而应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

我国现阶段应用型高校课程设置学科界限分明,行业对应性明确,专业局限性明显,理论课程占主导地位,实践技能课程比例小且实际实施少,远远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必须彻底推翻传统的课程设置标准,设立新的标准和原则。为了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应“超越对学科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并加强“学科间和跨学科”性质的“可持续人力开发的课程”,“课程必须包含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独立思考,集体工作的技能。”具体来说,应用型高校可以立足行业和岗位需求,开设三级课程:一级行业的理论基础课程,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理论知识并融会贯通;二级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为了增进大学生对专业岗位的理解、认知并掌握相关技能;三级转行业转专业的通识课程,目的是为了奠定大学生从事不同岗位的能力基础,为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提供途径。“三级课程体系”中,第三级是重中之重,人才培养质量与可竞争性的高低取决于此,必须作为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加以设计,力求能够突出特点,展现优势,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模式要打破“课堂”与“学校”空间。传统教学模式定位于课堂教学,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教师以传授理论知识点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一人讲,多人听”的教学模式作为学校主流教学模式,历经了三十余年的高等教育改革,至今没有大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的课堂与小学的课堂并无二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知识习得的被动与僵化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匮乏,无法满足新时期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高校教学模式必须突破“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局限,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突破点,真正打破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壁垒,努力帮助在校大学生能“在教室中学理论”,“在企业里学操作”,“在岗位上学经验”,牢牢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线,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的各种有效教育条件,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高校首先要切实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按照理论实践1:1,甚至1:2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标准和水平,为“应用”奠定基础;其次要真正走出高校象牙塔,主动与企业、行业对接,将专业设在企业,引入行业标准,为“应用”提升层次;再次要创设“大教学”环境,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学生社团、技能比赛、职业资格认定等手段,为“应用”扩宽渠道。

3.评价手段要打破“考试”与“分数”局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评价方式普遍采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体系一般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能力测评四个方面,德育、能力测评对象本身较为抽象,难以形成统一标准,而体育测评一贯为高校所忽视,故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际上以智育评价为主。经历了无数考试的大学生,进入到高等学府,依然要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能力的主要标准。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结果应该以“是否能应用”、“是否善应用”、“能否创应用”为标准,必须打破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准,引入全新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高校要以行业需求为背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评价方法,力求每一个课程体系内部均有符合自身特点和要求的评价策略;采取社会调研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评测标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标准、大学生就岗转岗能力考查标准等相关内容,在教学环节中引入实践工作机制,以工作内容的完成度、工作业绩的贡献度、工作能力的提升度、创新工作的灵活度、创造工作的可能度等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推进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德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4.

[2]孙霄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就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35-38.

[3]刘道玉.中国必须创新教育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3-10-15(5).

[4]李廷宪.教育伦理学的体例与案例[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6.

[5]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88.

[6]刘道玉.创造:一流大学之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74.

[7]关玉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教与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34-135.

[8]贺金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与協同育人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118.

[9]刘道玉.谁来回答“钱学森之问”[J].大家思考,2010(11):25-26.

[10]蔡元培.教育独立议[J]. 新教育,1922,4(3).

[11]郑春生.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地位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意义——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248-249.

[12]潘懋元.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09(4):1-7.

篇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年检自查报告

二00五年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年报年检自查报告

根据中央电大《关于开展XX年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年报年检工作的通知》(电校教[XX]71号)的精神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我校XX年年报年检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试点工作指导思想与地位

1、试点项目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我校自开展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工作以来,就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始终把试点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以试点办学为龙头,以成人学历生、普专生等办学形式为辅,突出试点的探索与带动作用,强化开放教育试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试点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不断改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使开放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稳步、健康的发展。在XX年度,我们以迎接试点总结性评估为动力,认真理解评估各项指标的精神内涵,把开放教育试点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电大作为学历教育的阵地,开办开放教育试点是为今后寻找更加广阔的办学出路,这一点我们思想认识明确,行动到位。在当前生源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竞争的实质就是办学实力、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竞争。为此,学校在硬、软件上加大了投入,努力提高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树立电大形象,赢得社会对电大的认可。

2、试点项目开展的总体情况

我校于XX年秋季开始开设了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所辖直属部、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金川、小金、马尔康、阿坝、若尔盖、红原十一县工作站,均开设了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截止XX年12月底试点项目共招收学生共计2315名,其中本科开设了法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教育管理、数学教育、计算机科学技术、卫生事业管理、土木工程、行政管理、小学教育10个专业466人,专科开设了护理学、法学、计算机应用、行政管理、会计学、金融、小学教育、教育管理、药学、现代文员、工商管理11个专业1849人。

3、深化试点项目改革的基本思路

XX年我校对试点工作确立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着眼于电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试点终结性评估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系统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有所突破,在开放教育试点内涵发展上有所突破,在办学体制由管理型向教学实体型转变上有所突破,促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把电大建成当地终身学习、服务、资源、指导和管理的中心。

二、试点队伍建设

1、试点专业专、兼职教师队伍变化情况

经过10年的发展,我校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由于编制的限定,全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24人,由于我州今年进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退休部分教师,新进人员还未调入,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为了适应试点管理工作,弥补教学力量的不足,保证开放教育试点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共有试点教学专职教师114名、外聘教师122名,按要求给各专业配备了合格的专业责任教师及课程辅导教师。

2、试点教学管理技术和科研队伍变化情况

我校试点专业有教学管理人员为5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为本科学历及中级职称以上。

今年初,报经州编委批准校本部成立信息中心配备技术人员2人。

XX年我校校本部设立了远研室,配备科研人员4人(一名副校长,三名专职教师,),其中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

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1、选修课程多种媒介体教学资源自建和共建共享的情况

在教学资源的选用上,学校严格按照省电大教材处的教材订单订购教材。根据开放教育试点的办学特点,凡是配发的文字教材,选修课程统服部分均向省电大征订教材,自开课程也主动与省校教材处联系,尽量采用中央和省电大的多媒体资料,以保证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2、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综合应用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在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与综合运用方面,我校也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成立了信息中心,建立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责任教师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中央电大在线、空中课堂、卫星小站,建立阿坝电大网络教学平台,包括阿坝电大网站、阿坝电大在线、阿坝电大VOD点播系统、阿坝电大教学资源展示系统等平台。通过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和试点教师对课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目前我校已基本建立起了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以此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综合应用,在保证学员个性化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招生与入学测试

1、试点招生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多年来,我校对招生工作非常重视,由校领导直接负责,成立招生领导小组,每年分两次,制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张贴招生简章等形式进行媒体宣传,扩大招生影响;成立了招生办公室,配备人员2名,专职搞招生;同时抽调人员分组下基层、下乡、下企业、事业单位宣传,扩大招生面。制定招生奖励办法,充分调动职工的招生积极性。

2、入学测试情况及学生基础状况分析

入学测试是试点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了解学员入学前的水平知识,以便分层次教学。为了认真落实省电大关于做好入学水平测试工作的有关精神,我校严格组织水平测试工作。首先是提高认识,纠正入学水平测试无关要紧的错误观念;其次是严密组织,把入学水平测试当作正式考试来要求,严肃考纪考风,严格考务管理,提高入学水平质量,减少生源流失。

3、入学资格审核的组织和管理

在招生报名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省校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由招生办公室对报名新生认真审核申报表的各项内容,按要求审核身份证、毕业证,严把入学生源审核关。并由学员填写有效学历保证书。坚决杜绝无毕业证或持假证者报名入学。

4、试点本科专业补修课程教学的组织和考核

在新生报名入学初,我们就按照省校招生简章对学生进行了宣传,非本专业的专科学生,要进行课程补修。XX年学校已安排职能科室和班主任对学员的专科学历进行了统计,并给每个学员做出了补修课计划,根据学员应补修的课程,为学员购订了相应的教材,安排学员随相应班级参加必要的辅导。近期,对临近毕业学生的补修课程考试已做了安排。

五、教学模式改革与实施

1、试点教学文件的完备程度,结合实际和改革创新的特点

我校一贯十分重视对上级电大的各类教学文件的管理工作,对中央、省电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由专人管理,并制定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同时还制定了部分教学管理文件,尤其是对课程实施方案的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进度、教学媒体的应用、平时作业的次数、布置、批阅、成绩登记、上交时间以及课程单元测试与考核等做了具体的要求,使试点教学文件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

2、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我们坚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导学原则,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讲重点难点、讲学习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以课程为单元组织教学活动,为使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更加适应开放性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根据不同地域和专业课程特点,组成学习互助小组,使教师面授辅导、小组协作、学生自学、个别答疑等各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在教师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分别采用面授辅导、分组讨论、案例演示、上机操作、实地考查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适应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及效果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方面,我们采取的具体做法:一是注重入学教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在指导教师的第一次指导活动和辅导教师的第一次教学活动中,反复给学生讲解“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模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教学管理方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开放教育,明确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函授教育的不同特点,从而为学生入学后转变学习观念打下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及课程介绍,使学生对所开课有个初步了解,便于自主、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二是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多种媒体学习的技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信心。新生入学后,专门安排计算机操作与上网培训,使大多数学生能尽快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网上浏览、收发电子邮件、下载教学内容和信息,增加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三是发挥指导教师导学的作用。指导教师在熟悉教学计划、了解课程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了解学员个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以利于完成学习任务。四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贯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情况

我校在开放教育试点专业培养目标、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专业和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内容改革中努力贯穿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突出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培养目标。试点专业各项教学指导性文件都有关于“转变学习观念”、“培养学习能力”、“突出应用性”等要求和措施。通过入学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电大,熟悉远程教育学习方式及手段;坚持上好“两课”,认真做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学校安排领导及政治专业教师担任《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

5、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情况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营造学习环境的具体措施,为了适应开放教育办学需求,我校利用一切可用渠道,努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在学校主页上将学校的工作思路进行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和办学特色,建立了校史展览室,并制作了阿坝电大专题片。阿坝电视台、阿坝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经常宣传报道电大的办学方式和开设的专业。

六、实践性教学

1、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我校重视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管理。根据开设专业情况,先后同城关小学、县中、县法院、县农行、镇政府、县电信局、县医院等单位签订了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合同,充分利用本地有关单位的资源为我校实践教学有偿服务。同时,注重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如计算机实验室等,基本解决了试点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的需求。

2、试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完成情况

按照开放教育试点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各专业教学进度情况,我们已完成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护理、药学基础课程实验、金融专业课程调查、法学专业模拟法庭实习、英语专业课程实习、会计专业课程模拟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单位已做出考核成绩作为实践考核的依据。

3、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指导和考核

我校严格按照省电大有关教学文件的要求,又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对实践环节的操作进行认真地组织指导和考核,学校由职能科室教学处具体负责组织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工作。首先,由教学处具体承办业务工作,聘请指导老师,按时填报指导教师审批表,报经省校同意后,才进行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其次,学校对每学期的毕业生由教学处负责组织集中实践领导小组,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论文答辩工作,严把质量关。集中实践环节考核成绩由教学处审核后,统一报送省校教学处。

4、毕业资格审定及申请学位的组织

每期学员毕业资格审定由教务处负责。方法是:先由各班班主任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员向教务处领取填写《毕业生登记表》,由教学处负责集中实践环节成绩的审核,教务处负责课程合格情况的审核和毕业鉴定审核。各教学班学员毕业资格的审定,由班主任(课程管理员)提交毕业学员毕业生登记表,分别由教务、教学、财务等科室进行审核。毕业学员学位的审请,先由学员提出书面报告,教务处依照学位管理有关规定,对审请学位的学员各科成绩及学位英语考试成绩进行审核,教学处对审请学位学员的集中实践环节成绩进行审核后方可填写学位审请表。

七、学习支持服务

1、为学生提供助学服务的措施和效果

我校为进一步提高助学服务的效果,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做了统一要求,即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为试点学生及时提供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信息和学习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导,为学生提供自学和学习小组活动的场所及多媒体设施;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信息中心、课程管理员、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辅导教师、学校领导的电话号码及邮箱地址;在网上为学生发放课程表、课程教学安排、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1、2节电大课程播出表;提供中央电大、省电大和我校的网址及其功能简介、电大在线实名注册方法,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逐步形成了这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2、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服务的措施和效果

学校为每一位试点专职教师都提供了一台专用计算机,并随时为兼职教师开放计算机网络教室,使教师一有时间就能上网浏览,这就为教师的备课、助教活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学校还积极引导教师探索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提倡“学导式”和“答疑式”教学方法,加强面授辅导课程的教学研究,认真总结和推广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3、教学资源的发送、接收和使用状况

XX年学校已通过专线接入互联网并完善了校园网建设,安装了电大在线远程教育平台,完成了卫星小站建设,拓宽了教学资源的接收和发送渠道。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教学需要,今年我们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多方搜集、整理、制作、整合课件及复习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阿坝电大网络站点(平台)发布,供学员远程学习。已开通使用的有四大站点(平台):①阿坝电大网站;②阿坝电大在线;③阿坝电大VOD点播系统;④阿坝电大教学资源展示系统。

4、辅导(专、兼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学生学习反馈的渠道及实际效果

我校开放教育各专业均按照开放教育的要求,配备了专、兼职教师,目前,试点项目全州在校生为809人,专、兼职教师人数为236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渠道主要是通过组织教学检查活动,对学习小组自学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向课程管理员及面授辅导教师了解掌握的情况,并将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课程管理员和辅导教师反映给学校职能部门,学校职能部门提出解决办法,通过行政会议及时予以解决。

八、课程考核与考试工作

1、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及检查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电大、省电大有关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的要求,加强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及检查工作,改革作业布置、收交、批阅、讲评、成绩上报、成绩认定等环节工作,使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与检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落实提供制度支持。课程考核册由课程辅导教师评阅,课程管理员负责成绩登记、造册,教学处管理人员结合抽查或检查情况,负责成绩认定,教务处负责成绩录入、上报。学校每学期对直属班学员的课程考核册都要组织两次抽查或检查。

2、考点清理整顿情况

根据省电大转发的中央电大《关于清理整顿电大系统全国统一考点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根据文件要求,对所辖各考点进行了认真清理整顿,确定了各考点所能组考的类型和专业,符合中央电大规定的设置条件,履行了审批手续,加强考点建设的具体措施得力,中期评估后未出现考试成绩异常和严重违纪现象。现有直属部、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金川、小金、马尔康、红原九个本科考点,其中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金川、小金、红原考点为师范类本科考点。

3、严肃考风考纪的措施,对违纪学生处理情况

质量是电大的生命线,考风考纪是长抓不懈的问题。我们以整治考试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规范要求,措施上常抓不懈,严明考纪,严肃考风,严格管理,严密组织。建立考卷保密室,实行双人双锁,做到保密室不离人。抽选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监考人员,扎扎实实搞好考前监考培训工作,每次考试前学校组织监考人员学习省校有关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传达学习省校下发的其它学校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通报,以免我们犯同类的错误。搞好考前考生教育工作,在每次首考第一堂,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规定,给学生重申考试纪律。对违犯考试纪律考生,我们决不手软,当场取消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建议取消考核成绩,以警示其它学员,所有这些都在考试记录上有相应的记载。

4、对课程考核和考试质量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形考和终考课程的分析,合格率呈正比趋向。凡是组织进行了认真辅导的课程,学生的形考、终考成绩都比较好。如小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管理、法学、行政管理等专业考试成绩都比较好。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构成中中小学教师和行政干部多,文化知识基础好;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三是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不论上面授辅导课、还是电大在线的网上辅导都能按时到;四是学生的考试适应能力强;五是平时作业做的比较认真;六是入学教育宣传到位。

对其它专业合格率较低,形成各专业终考考试成绩全科合格率不平衡,反映出教学过程的实施不平衡,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以下措施:扎实搞好课程辅导环节的各项工作;提高支持服务质量;实行考前集中辅导,进行模拟考试;依据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总结,抓好本学期重难点课程的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解决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平时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九、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教学点的设置与管理

1、根据试点要求和特点,新制定和修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

我校一贯重视制度建设,开放教育试点以来,根据试点教学管理的要求,先后制订、修订了一系列教学、教务管理制度。XX年结合迎评工作,我们新研究制订的制度有《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意见》、《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开放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补修课程管理规定》、《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办法》、《开放教育试点专业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制度的制定和修订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管理信息的通畅和时效性

开放教育现代信息管理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信息的提供上要有极强的时效性,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信息畅通和快节奏,要求接到上级下发的文件要及时处理,一般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我校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不论是网上下载的或通过信件收取的,都在三个工作日以内下传到各教学班。

3、试点教学点的清理整顿情况

阿坝电大及10县工作站根据中央电大[XX]74号、75号文件要求对教学点进行了认真清理工作,按时上报了清理自查报告及教学点清理表。我校及所辖十县工作站无未经批准设立的教学点。

4、保证试点教学质量的监控措施

我校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措施,主要是对各教学班的教学及考试工作巡查,教学资源使用情况检查,平时作业及课程试验集中实施情况检查,课程辅导及答疑情况检查,通过以上检查及时掌握教学信息,反馈情况。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学导式”、“答疑式”教学,督促教师使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支持服务方面,为学生提供媒体教材的借用及网络学习的登记,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教与学的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以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加强形成性考核的管理与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阿坝电大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形成性考核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考试的前提,学生未完成规定的作业、实践、试验,均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到了有效监控。认真组织实施集中实践环节各项工作,不论是分校直属班和各县工作站的毕业论文答辩,分校领导和职能科室均到场参加,对考核质量进行把关。考试工作是质量监控的最后环节,我校加强考试工作的管理,严格考试纪律,重视质量分析,并有相关的实施细则和考试情况记录材料。

5、对不合格教学点的整改措施

我校无不合格的教学点。

十、自我评价

1、本年度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主要进展

二OO五年对我校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首先是我校校本部经过多方筹资,投入30多万元,新购置50台多媒体计算机,新建成48座计算机网络教室1间,现校本部已能为学生提供144台联网计算机,为每个教职工配备了办公用电脑一台,接入互联网,校本部及各县站已基本建成百兆校园网。校本部已建成电大在线平台和卫星小站,形成天地合一的电大教学平台。XX年进一步加强了师资的配备和培训工作,认真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试点工作的适应性培训。学习支持服务在机构、职责、设施、制度等方面逐指导与咨询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根据试点的要求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建或修订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起到了保障和推动作用。教学信息化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日趋丰富.2、XX年度年报年检专家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

通过试点项目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试点项目代表了电大的发展方向,电大能否在激烈的高校招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在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习终身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取决于试点项目能否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改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按规定下大力气解决试点教学师资配备不足,素质、能力和结构等方面不适应试点办学规模和层次要求的问题,进一步有计划地对专任教师进行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岗位培训,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培训,以及专业和课程教学培训,不断完善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和培训制度。

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狠抓教学环节的落实。加强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管理、监控和评估,花大力气狠抓教学过程的落实,并且通过试点的实践,对其特点和规律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把握,进而逐步形成教学过程的标准或者规范。高度重视教学过程设计,积极探索教学组织形式,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努力应用多种媒体手段。

加强对面授辅导课程的指导和检查。对面授辅导课程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建立面授辅导课程听课、检查、评估制度以及学生评议制度。使面授辅导课程作为采用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进行设计并组织实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抓好教学设计,对平时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提出实施方案和具体要求;抓好基地建设,建立能够满足试点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校外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抓好实施过程,包括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师资配备、虚拟实验的探索等。

加强形成性考核设计与管理。制定或修订统设课程及选修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应包括该课程形成性考核的目的、基本形式和方法,设计原则和要求,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以及成绩管理等内容。把形成性考核的各个具体环节落到实处,使形成性考核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改革、改革考核方式、保证教学质量的作用。

加强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继续重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教育卫星电视和多媒体手段开展远程教育的能力,加紧进行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建立实时交互式教学的电视或网上直播课堂和双向视频会议系统。通过阿坝电大网站,对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保证试点教学点顺利接收并向学生提供中央电大和省电大通过网络和教育卫星电视传送的教学资源与信息的设施条件。

加强对学生综合应用各种媒体教学资源的指导。引导辅导教师和学生综合运用中央电大、省电大提供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加强招生工作管理,严格执行招生方案。严格按照中央电大统一制定招生宣传提纲进行招生宣传。按照要求开展试点招生宣传,认真实施《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招生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入学资格审核、毕业审核及毕业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和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的要求,严格审核学生入学资格。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严格按照中央电大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考试,强化考试监考环节和试卷保管、保密工作的管理,重视考试质量分析,不断提高考试组织工作质量。

篇6: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本科

《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

国家赔偿法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选修课程,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2、课程媒体

(1)文字教材:本课程采用由刘嗣元、石佑启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赔偿法要论》。

(2)网上资源:“新疆电大在线”平台将提供包括直播课堂、IP课件、平时作业、重难点辅导、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教学辅导资料,并根据教学需要提供网上答疑。

第二部分 教学目的及学习建议

1、教学目的

国家赔偿法课程系统阐述了国家赔偿法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家赔偿法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关法律制度,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国家赔偿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有三编十五章。第一编为总论,包括七个章节,总体上介绍国家赔偿的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第二编和第三编分别是行政赔偿编和司法赔偿编,各包含4个章节,对行政赔偿与司法赔偿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具体进行了阐述。

2、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体系完整、内容明确,网络资源相对较全面,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很好的围绕教材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国家赔偿法与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以及刑事诉讼法学都有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这些学科的理论衔接。同时,注意分析我国具体实践,加强案例分析教学的运用,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的落实,也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国家赔偿法概述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重点掌国家赔偿与国家赔偿法的概念、性质及特点,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渊源与作用,理解国家赔偿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国家赔偿法的起源与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法的起源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的发展趋势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法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 国家赔偿的归则原则和构成要件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的归则原则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含义、种类及我国的规定,重点掌握国家赔偿法的构成要件的理论及主要内容。

第四章 国家赔偿的范围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范围的确定原则,重点把握国家赔偿范围的类型及国家赔偿的免责范围。

第五章 国家赔偿的方式、计算标准和费用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赔偿的方式 第二节 国家赔偿的计算标准 第三节 国家赔偿的费用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的各种方式,把握国家赔偿计算标准的种类与具体标准,了解国家赔偿费用的来源。

第六章 国家赔偿的时效制度与国家赔偿法的效力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时效制度 第二节 国家赔偿法的效力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赔偿时效的起算鱼期间,明确国家赔偿法的时间、空间及对人的效力。

第七章

国家追偿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国家追偿概述 第二节 行政追偿 第三节 司法追偿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明确国家追偿的概念及性质,掌握行政追偿与司法追偿的具体内容。

第八章 行政赔偿概述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的概念与意义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归则原则与构成要件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行政赔偿的概念与意义,重点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第九章 行政赔偿的范围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范围概述 第二节 侵害人身权的赔偿范围 第三节 侵害财产权的赔偿范围 第四节 行政赔偿的免责范围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赔偿的具体范围与免责范围。

第十章 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 第二节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行政赔偿主体的具体规定与制度。

第十一章 行政赔偿程序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行政赔偿程序概述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行政程序

第三节行政程序的诉讼程序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行政赔偿两种不同程序的具体内容。

第十二章 司法赔偿程序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司法赔偿的含义和特点 第二节 司法赔偿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司法赔偿的概念、特点,了解其形成与发展,重点掌握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第十三章 司法赔偿的范围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刑事赔偿的范围

第二节 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赔偿 第三节 司法赔偿的免责范围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司法赔偿的具体范围及免责范围。

第十四章 司法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司法赔偿请求人 第二节 司法赔偿义务机关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于司法赔偿双方主体的主要规定节内容。

第十五章 司法赔偿程序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 司法赔偿程序概述 第二节 司法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三节 先行处理 第四节 司法赔偿复议

第五节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决定

本章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上一篇:党员示范岗示范内容下一篇:学习革命精神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