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治宣传口号

2024-08-13

民主法治宣传口号(共8篇)

篇1:民主法治宣传口号

民主法治宣传口号

1、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

2、学法知法,为国为家

3、遵纪天地宽,守法日月长

4、人无诚信难立身,国无法治难太平

5、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6、金山,银山,法治是靠山

7、种法治树,开和谐花,结幸福果

8、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9、当法治卫士,做和谐先锋

10、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11、有益书常读,违法事莫为

12、法律似剑又像伞,惩治邪恶保平安

13、人生规划千万条,遵纪守法头一条

14、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15、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

16、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17、情动人,理服人,法育人

18、日忙夜忙,学法不忘

19、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

20、立身德为首,处事法是先

21、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

22、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23、学法铭于心,守法践于行

24、学好法律明是非,依法维权不吃亏

25、学法立行,守法做人

26、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县

27、长安如皋,普法先行

28、开创农村普法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9、关注民生普法惠农

30、放飞青春,与法同行

31、情动人,理服人,法育人

32、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

33、法律意识心中藏,尊法守法走四方

34、法为家书一生读,律为良田一世耕

35、律己无关事大小,守法不分家贫富

36、东西南北中,法律最受用

37、法治如皋万象新,小康路上千家乐

38、您不依法,法不依您

39、遵法守纪和为贵,与法同行天地宽

40、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一条

41、法是良师,律是益友

42、知法懂法,一生无忧

43、法是铁,律是轨,不循法律要出轨

44、书到用时方恨少,法到用时不嫌多

45、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

46、学好法律明是非,依法维权不吃亏

47、有事都不怕,问问法老大

48、今年任务是个啥?大家一起学学法

49、法如亲人,伴一生;法似明镜,正言行

50、闲时学学法,有事能用它

篇2:民主法治宣传口号

篇一:法治宣传标语口号

1.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2.法律知识进农村,依法办事促和谐;

3.加强法治咸阳建设,优化社会发展环境;

4.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5.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6.大力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让公民成为法制宣传教育的主体,让遵纪守法成为社会

8.维护司法公正,匡扶公平正义;

9.深入推进“法治咸阳”建设,全力打造“法治城市”

10.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执法为民;

11.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12.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13.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民主法治国家;

1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15.强化法治理念,共建和谐咸阳;

16.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17.创建法治咸阳人人参与,构筑和谐城市人人受益;

18.实施阳光执法,促进依法行政。

19.学法正人,守法正本,执法正风;

20.守法、护法,建设平安社区;

21.和谐社会人为本,黑白乾坤法当绳;

22.同心同德创法治社区,群策群力建和谐家园;

23.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大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24.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25.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6.和谐咸阳以民为本,科学发展以法为基;

27.筑牢法治堤防,守护幸福家园;

28.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29.金山,银山,法治是靠山;

30.遵纪天地宽,守法日月长;

31.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32.学法、懂法、守法,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

33.以良法善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34.法治咸阳,共建共享;

35.构建大普法格局,开创法制宣传教育新局面;

36.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7.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建设社会

3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人民群众共享司法改革成果

39.建设法治咸阳,提高执政能力;

40.社区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4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42.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43.风雨同舟建设法治咸阳,并肩携手打造法治城市;

44.法治教育进万家,普法责任你我他;

45.、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46.和谐咸阳是我家,法治建设靠大家;

47.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48.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理;

49.人无诚信难立身,国无法治难太平;

50.学法用法、依法办事;

51.加强法制宣传,为建设法治咸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5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53.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4.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5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8.同筑法治长城,共建和谐社会;

59.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60.加强法制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

61.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62.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咸阳”建设;

63.法治咸阳你我同创,和谐新城人人共享;

64.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普及法律知识;

65.种法治树,开和谐花,结幸福果;

66.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67.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68.推进依法治市建设,建设平安、法治咸阳;

69.建设法治咸阳,发展人民民主;

70.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71.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市民;

72.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73.诚信在心,法治在行,和谐在望;

74.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同法治实践相结合;

75.提高公务人员法律素养,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76.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77.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二:法治宣传标语口号

1、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4、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民主法治国家;

5、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7、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8、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9、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0、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1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4、学法用法、依法办事;

16、遵纪天地宽,守法日月长;

17、筑牢法治堤防,守护幸福家园;

18、学法正人,守法正本,执法正风;

19、诚信在心,法治在行,和谐在望;

20、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21、人无诚信难立身,国无法治难太平;

22、同筑法治长城,共建和谐社会;

23、和谐社会人为本,黑白乾坤法当绳;

24、法治教育进万家,普法责任你我他;

25、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好市民;

26、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27、守法、护法,建设平安社区;

28、社区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29、同心同德创法治社区,群策群力建和谐家园;

30、构建大普法格局,开创法制宣传教育新局面;

32、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同法治实践相结合;

33、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

36、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40、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41、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普及法律知识;

42、法律知识进农村,依法办事促和谐;

43、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45、种法治树,开和谐花,结幸福果;

48、学法、懂法、守法,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49、让公民成为法制宣传教育的主体,让遵纪守法成为社会风尚;

50、提高公务人员法律素养,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5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2、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53、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55、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理;

56、学法、知法、守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57、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执法为民;

58、维护司法公正,匡扶公平正义;

59、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大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60、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61、加强法制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

62、金山,银山,法治是靠山;

63、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全力打造法治政府;

64、实施阳光执法,促进依法行政。

篇三:法治宣传标语口号

1、学法懂法,心明眼亮;不学不懂,迷失方向。

2、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3、赚金山,赚银山,法律法规是靠山;你有理,他有理,学法守法是真理。

4、日忙夜忙,学法不忘。

5、正确行使宪法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6、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7、健康发展,依法经营,与时俱进,步步为赢。

8、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9、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诚心护法。

10、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

11、天天学法明是非,时时想法强观念,处处守法树文明,事事用法维权益。

12、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13、金贵银贵平安最贵,千好万好守法最好。

14、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5、立身德为首,处事法是先。

16、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法律举步维艰。

17、知法明礼,用法维善,护法除恶,守法心安。

18、大事小事依法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

19、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

20、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1、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22、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23、以人为本营造和谐,以法为准彰显公正。

24、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25、学法懂法源自一点一滴,守法用法始于一言一行。

2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27、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28、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

29、知法铭心智,懂法正言行,守法创和谐。

30、法是铁,律是轨,不循法律要出轨。

31、尊重宪法,崇尚法治。

32、普法情系千万家平安惠及你我他。

33、祖国在我心中,法律伴我成长。

34、手拉手践行法治,心连心共建和谐。

35、情动人,理服人,法育人。

36、遵章守法事事顺,违法犯规时时难。

37、为人守法,为事依法,为公护法,为国弘法。

38、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

39、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40、41、学法让人生更美好,守法使社会更和谐。

42、依法保障食品安全营造放心饮食环境

43、人人都是弘扬法制的宣传员,处处都是和谐景线。

44、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的风

45、学好法律明是非,依法维权不吃亏。

46、学法、守法、知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47、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

48、学法、守法、知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49、知法守法用法,和平和美和谐。

50、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51、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52、诚是做人之道,法乃治国之本。

53、播下法治的种子,收获和谐的果实!

54、做人以和为贵,做事以法为本。

55、经营似行船,守法似船桨;只有撑好桨,才会不翻船。

56、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57、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58、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一条。

59、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60、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61、知法守法你我他,幸福平安千万家。

62、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3、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科学发展。

64、假日出游依法维权。

65、违法,法如一把利剑;守法,法似一盏明灯。

66、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67、学法用法,做遵纪守法好少年!

68、一言一行遵纪守法,一生一世清正做人!

69、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

70、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篇3:民主法治宣传口号

桂维民,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委党校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 民政部应急救援中心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1995年以来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省、市软科学课题研究, 陆续出版了《探索与创新:中国现实问题思考》、《应急决策论》等多部专著, 并在《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采访中, 桂维民秘书长从理论和政策的高度, 结合陕西省人大宣传工作的实际, 就如何加强人大宣传工作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记者: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请您谈谈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桂维民: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综合判断了国际国内形势, 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的党情、国情、省情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人大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 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重要职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也要积极地应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具体说来:

一是要适应新形势, 积极应对传媒多元化的趋势。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传播媒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对象的分众化是一个大的趋势。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新疆“7.5”事件等等, 我们均以一种坦诚开放的姿态欢迎中外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 收到了非常积极的成效, 得到了国际舆论的广泛认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书记这段话针对的是所有新闻媒体, 对我们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摆出一个架势, 居高临下地灌输。人大的信息必须第一时间准确提供, 人大新闻作品也必须更加鲜活生动, 更加富有人情味和感染力。

二是要深入研究和落实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十一届全国人大以来, 吴邦国委员长对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这集中体现在三次讲话中。第一次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 他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加强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宣传报道, 普及法律知识, 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第二次是在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闭幕会上, 吴邦国委员长就继续推动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发表重要讲话的时候指出, 要加强法律草案审议过程的宣传报道, 使立法过程成为普法的过程。第三次是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闭幕会上, 他强调要争取在提高监督工作水平、加大监督工作力度上迈出新步伐, 同时要求进一步增加人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吴邦国委员长的这些要求和指示, 应该说从内容上、方式上、方法上以及效果上, 都给我们从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全面明确的要求。

中宣部2009年6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宣传报道的意见》, 也就加强和改进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常委会会议、法律法规、监督工作、代表工作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以来, 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人大宣传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杨永茂分别就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许多重要的指示和要求。在他们的关怀和亲自指导下,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去年转发了省人大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和重要履职活动宣传报道的意见》。这个文件, 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个《意见》精神, 不断探索创新, 努力把人大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记者:最近几年, 陕西省人大宣传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请您谈谈省人大宣传工作的主要做法及认识和体会。

桂维民:近几年, 我们在深化新闻宣传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也积累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是从制度上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换届之初, 省人大办公厅在认真总结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和重要履职活动宣传报道的意见》, 赵乐际主任对此非常支持和重视, 亲自批示省委办公厅转发了这个文件。这个《意见》一方面对于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特别是解决以往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都做了规定。比如, 明确规定了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消息不受领导同志排序的限制, 且都要在《陕西日报》和广播、电视的重要版面、重要新闻时段刊播, 对人大的立法、监督等重要履职活动的情况以及监督法要求对社会公布的事项都要及时予以公布等等。《意见》下发以后引起了省里主要新闻媒体对人大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 也引起了市县人大同志的关注。我听很多同志讲, 这个《意见》出台以后让做具体工作的人底气足了, 心里更有谱了。另一方面, 制度上的理顺还包括我们对人大自办媒体的整合、管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的《民声报》、《法治与社会》杂志和陕西人大网站三个自办媒体平台, 是省人大联系市县人大、代表、委员、社会公众的桥梁和纽带。本届以来, 我们完成了对网站的改造升级, 成立了专门的网站工作室, 实现了对“一报一刊一网”的资源整合, 在人员、设备、运行、管理上逐一理顺, 巩固和加强了人大自身的宣传舆论阵地。

二是围绕省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做好宣传策划。策划是对未来行动和结果的理性思维和准备的过程。在任何工作流程展开之前, 能够对整个过程和结果做到事先心中有数, 是使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宣传策划尤其如此。本届以来, 我们要求每一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重要履职活动, 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方案。一些重要的执法检查, 除了省里的“一报两台”全程跟踪报道外, 近年来还吸纳了《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等省内有影响的都市类媒体参与。像今年在陕全国人大代表跨省调研“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落实情况, 我们就邀请了新华社在内的一些中央驻陕媒体参加。另外, 我们还逐步开放了网络媒体参与人大常委会的履职报道。从去年开始, 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法规草案和专项工作报告等的审议意见都会及时在网上对外公布, 在省人代会和陕西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 我们都允许和鼓励一些正规的网络媒体开设网络访谈室、网上直播间、网络信箱等, 充分发挥他们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形式灵活的特点, 把过去人大新闻一般性、程序性报道居多的情况逐渐扭转了过来。现在, 我们每立一部法规都会在网上事先公布法规草案, 广泛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2009年我们就《陕西省物业管理条例》召开的立法听证会, 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当时许多媒体开辟专版、专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也进一步增加了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省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组织对一到两部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做重点检查, 以往通常是主要媒体发一条消息, 很难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足够重视, 现在, 我们强调要把人大监督同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欢迎媒体采访报道, 对一些严重违法行为我们支持媒体进行监督和曝光, 这是对人大工作也是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有力促进。目前, 新闻媒体都更加注重动态的、不同视角的报道, 新闻作品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实际上是人民群众、人大工作和新闻媒体的共赢。

三是对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鼓励创新, 敢于尝试。去年是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 我们采取了省、市、县联动的方式策划了庆祝大会、书画展览、知识竞赛、文艺晚会等一系列的重要宣传活动, 省里主要媒体开辟了为期两个月共六期的系列专栏, 积极组织了许多专题采访, 一批有分量的纪念文章和深度报道稿件陆续见报, 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前不久闭幕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 我们还首次为常委会会议组织了新闻发布会, 由人大法工委和省司法厅、省气象局联合回答记者提问, 这是我们首次在法规通过后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由负责立法的部门同新闻媒体做面对面的交流。国内几家大的新闻网站都发布了相关的消息和图片, 这种方式很受新闻媒体的欢迎。他们感觉法律的解读更加准确和权威了, 也觉得立法工作跟老百姓的生活贴得更近, 信息的获取更透明更平等了。这场新闻发布会不仅舆论导向把握得很好, 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记者:结合人大办公厅的服务职能, 请您谈谈省人大宣传工作的思路和发展目标。

桂维民:今后, 我们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总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 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讲到的, 要支持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 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前不久, 全国人大副秘书长李连宁同志在人大新闻宣传培训班上的讲话中谈到, 贯彻落实中宣部文件精神要做到“善待媒体、善管媒体、善用媒体”, 从人大宣传工作的角度就是要做到尊重媒体、合作媒体、服务媒体。他还提出要用公共管理领域的公关理念去审视人大的新闻宣传, 我对此深表认同。因为人大的新闻宣传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政治认同感、民主法治建设、人大公众形象的树立和舆情的疏导等紧密相关。从这个方面来讲, 我们人大的新闻宣传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并且大有可为。

概括地说, 今后我们的人大宣传工作应该结合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心工作, 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改进宣传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舆论导向、宣传意识、信息平台和沟通管道。

第一, 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把提高人大宣传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弘扬民主法治精神放在突出位置。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加强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的宣传报道、普及法律知识、促进人大工作创新, 这是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贯彻始终的宗旨和任务。

第二, 要进一步增强人大的宣传意识, 提高人大机关应对媒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敏锐性, 要着力改变以往一些对新闻宣传工作固有的观念和做法。缺乏新闻宣传意识, 不懂得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会打折扣, 我们跟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就会出问题, 就要丢分。要以公众传播、信息交流、塑造形象的公关理念让我们的各项职能和工作成效为社会公众所熟知, 让我们的工作始终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从而保证我们的工作始终在民主、法治、科学的轨道上运行。

第三, 要重视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具体地讲就是要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信息发布作为一项常态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来做, 迅速、准确地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媒体和社会公众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也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 舆论上占据主动的先决条件, 我多年从事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 对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尤其体会深刻。

篇4:自由民主法治

基于对本课的如上理解,笔者尝试以自由的精神作为引领课堂的教学立意,以民主的形式、法治的保障为两条辅线穿插其中,引导学生探究北美人民如何在自由的感召下进行民族独立战争,以民主的形式保障自由的本质。

一、导入自由女神:引出立意

笔者选择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导入。在简单陈述了自由火炬、《独立宣言》和打碎的手铐、脚镣等细节之后,笔者先引出材料一。

材料一:欢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贫困了的,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那熙熙攘攘的被遗弃了的可怜的人们。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我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美国诗人埃玛·娜莎罗琪撰写的雕刻在自由女神塑像基座上的铭文

设问一:

(1)法国送给美国建国100周年的礼物为何如此地强调“自由”?

(2)在埃玛·娜莎罗琪看来,“自由”对于美国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段导入虽然并不出奇,但有两处恰到好处。其一,单刀直入,体现教学立意。自由女神像有两个基本的象征意义:①美国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②美国人民的自由是通过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获得的。选择自由女神像,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立意和教学导入的对接。其二,开启学生的愤悱之心。学生对自由女神并不陌生,但是对自由女神的细节、象征意义及其与独立战争的关系却一知半解。利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认知现状恰好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他们思考的火花。

二、阐述历史渊源:点明立意

趁设问一构造的悬念引起学生愤悱之机,笔者选择了英国早期移民诸多事件中的典型代表“五月花号事件”作为突破口,从源头上对美国人民何以如此看重“自由”的缘由做了剖析。据林剑鸣先生所著《奠基时代》相关陈述,1620年9月4日,在英国的普利茅斯,104位英国人因为不堪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尤其是迫害清教徒的宗教政策,乘坐“五月花号”驶往北美。经过66天的苦熬,他们带着对宗教信仰的虔诚,抵达了北美科德角。

对那片全新的土地,这104位移民会如何治理呢?

材料二:在上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组成一个实行公民治理的政治团体。为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和平等法律、法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引自《五月花号公约》

设问二:

(1)这批清教徒远赴北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他们意欲通过何种方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带有什么色彩?

(3)他们以何种形式确保赴美的主要目的和管理方式得到落实?

本环节的设计直指美国的自由传统,从根源上探究了自由对美国的深远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早期英国移民,特别是清教徒移居北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免受宗教迫害,获得信仰自由。正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描述的那样:“到新英格兰诸州落户的英国人多是受过良好教育,讲道德守秩序的清教徒,经济状况差别不大,基本平等的自由人。”为了防止英国的专制政策再度降临新大陆,他们在彼此磋商之后,通过签订契约和恪守契约的方式,达成了自愿的社区自治协议,即“公民治理的政治团体”这样一种带有直接民主制色彩的管理方式实施管理。同时,社区自治协议的产生途径是彼此磋商,订立契约,通过对契约的恪守来保障权利的自由和社区的自治。

从此,北美以自由为核心,以民主为自由的形式,以法治为自由的保障的政治架构开始搭建,自成特色。但如林剑鸣在《奠基时代》中提到的,此时英国移民心目中的“自由”“自治”和“契约”更多的是英国原有思想和做法的延续,带有较强的传统色彩,并非有意进行政治制度革新。所以,应平和地估量“五月花号事件”和《五月花号公约》的历史意义,切忌夸大,以免让人误以为英国移民在远赴北美之时已经建立了民主制度。

三、国家意志,凸现立意

上承北美地区悠远的自由传统,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北美新英格兰地区民众的政治和社会现象,如民众参与,启蒙思想,地方自治,议会下院的崛起,等等,引导学生对北美的17、18世纪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有所认识,并以1766年3月埃德蒙·伯克的一次演讲点破北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意识中的“自由”精神,顺利过渡到独立战争教学。

材料三:在美利坚人的这种性格中,热爱自由乃是一个突出的特征,它是他们全体的标志,使他们卓尔不群;……一旦他们觉察到任何用武力夺走或用诡计骗取的微小企图,他们就会变得忧心忡忡、桀骜不驯和难以驾驭。

——引自《奠基时代》

埃德蒙·伯克的语意恰好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自由为精神为纽带,促成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同时,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使得北美人更加注重自由,一旦自由受到侵害,就会不惜代价加以捍卫。这为英国的殖民政策和北美殖民地自由传统的尖锐冲突埋下了伏笔,如北美民众对《糖税法》的反应。

材料四:当《糖税法》尚在酝酿之际,北美的请愿活动就已展开;待到法令公布,抵抗之声更是响彻各地。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约、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和南北卡莱罗纳的议会下院均通过了正式的抗议书。

——引自《奠基时代》

设问三:

(1)英国政府是如何看待北美殖民地及其移民的?

(2)英国政府的强制实施《糖税法》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由于英国只是视北美殖民地为自身的利益生产地,而不给予其类似于英国本土的对等权利和地位,当财政或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北美殖民地往往成为英国转嫁祸水的对象。1775年独立战争的爆发,既反映英国殖民压迫与北美资本主义、民族独立之间的矛盾,更反映英国与北美自由传统之间的矛盾。1776年,北美的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发出了掷地有声的历史声音。

材料五:我们认为以下的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引自《独立宣言》

设问四:

(1)《独立宣言》强调了哪些权利是不可侵犯的?

(2)相比于初上大陆时,北美人民关于自由的认识有怎样的深入?

(3)《独立宣言》是如何保障上述权利的?

《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公布了进行独立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捍卫造物主赋予的权力,其中之一就是自由权利,以及对自由行使合法权利不受干涉的权利。相比于《五月花号公约》从习惯和传统角度认识的“自由”,《独立宣言》中的“自由”无疑更多地具有了启蒙思想的意蕴。如《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等角度入手,弘扬了近代意义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否定了专制压迫,为组建能够保障公民自由权利的民主政府提供了法理依据。就法治的角度看,《独立宣言》从国家意识的高度,表明了新诞生的美国反抗压迫、捍卫自由和组建民主政府的态度和决心,较之于《五月花号公约》的民间契约方式,国家意志更庄重、更威严、更具有法律效力。

四、根本大法,巩固立意

教学时,对1787年《合众国宪法》产生的原因,笔者选取“谢斯起义”钩沉史实:八年艰苦抗争,换来民族独立。出于对于自由的信仰,对专制的恐惧,新生的美国奉行《邦联条例》,即邦联制。这种做法的确使自由得以保障,但由于州的权力过大,甚至架空了中央,使得独立的美国形同散沙,难以在险象环生的境遇中立足和发展。

如上讲述留下了教学悬念:对于美国人而言,没有自由不行,过度自由也不行。那么,如何找出自由的“度”呢?笔者在讲述2013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的“关门事件”后,导出1787年《合众国宪法》。

材料六:(序言)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御,增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身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特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七:(1)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各州的权力是保留的。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2)联邦宪法是全国最高的法律,任何州的宪法和法律都必须服从联邦宪法,不得与联邦宪法和法律相抵触。(3)联邦和各州有各自的政府班底和律法。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免州长或州级官员。

材料八:(1)本宪法授予的全部立法权由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2)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任期四年。(3)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六、七、八均引自《合众国宪法》

设问五:

(1)美国颁布《合众国宪法》的目的是什么?

(2)《合众国宪法》是如何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以及中央内部权力的?

(3)美国以何种方式保证权力制衡和自由民主的实效性?

1787年《合众国宪法》序文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本宪法制定的目的,概括起来有三条:建立联邦制度;维护公众利益;保障自由权利。“自由”自始至终是美国坚持不懈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很明显的是,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实行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和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史无前例地将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所建构的民主制度付诸实践,将《独立宣言》中宣扬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化为实际。中央与地方分权原则的确立,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充分地调动了各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制衡原则,美国把秩序和自由合二为一,使政治进入有序运行的轨道。同时,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的确立既明确了三者的职能分工,又平衡了权力分配;而总统和众议院议员以选举的方式产生则带有非常明显的民主成分,杜绝了专制,维护了自由。

回顾本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笔者在思想上经历一次回归历史教学本真的洗练。

首先,历史教学要追本溯源,探究历史原点。早期的英国移民奔赴北美的直接原因是出于对宗教信仰自由的追求,对专制宗教政策的反抗;到达北美之后《五月花号公约》中的“自治团体”也只是英国自治传统的延续,并非启蒙运动之后的“民主”。

其次,历史教学要明确定义,厘清历史关系。自由与民主的关系,从启蒙运动开始基本上就有明确的定义,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或者政权形式,其价值存在于对公民自由权利和公民行使合法权利的自由加以保障。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不是平行的关系。

篇5:民主法治宣传教育计划

宣传教育计划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我局实际,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推进“民主法治”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区“大干2011,建设魅力滨城”等重点工作,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国家法律法规,为创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而奋斗。

二、目标任务

(一)普法学习宣传的目标是:通过深入扎实的普法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增强依法治理的自觉性,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二)普法学习宣传的主要任务是:

1.紧贴中心,大力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法规,向社会公众传播依法维权、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的理念,引导他们有序表达诉求,做好有关诉讼、信访、申诉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宣传宪法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

和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围绕重点,深入学习宣传以价格法为主的规范价格工作行为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持之以恒地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好民主法治宣传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制度落实是保证。充分重视民主法治学习宣传工作,召开会议,开展督查,确保民治法治学习各项任务得到落实。

2、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3、形式多样,有机结合。民主法治学习与宣传应结合工作实际有序开展,充分利用集体学习日共同学习,工余时间自行学习。充分利用报刊、黑板报、标牌等多种媒体工具,广泛开展公共性、公益性和专业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法制学习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努力掀起学习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新高潮。

篇6:民主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重点任务。

1、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既要坚定不移实施,又要积极稳妥推进,特别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全会《决定》从三个方面提出和部署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二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三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2、人民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

全会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三个更加”意味着,今后国家会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通过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3、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会《决定》鲜明地提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就是推动两个方面的创新,一个是理论方面的创新,当然也包括实践层面的创新,目的就是要更好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们国家根本制度的作用。

全会《决定》强调:“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近年来,我们辽宁省人大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去年以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就教育经费支出、大气污染防治、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进行了专题询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的论断。协商民主的推进有利于人民民主权利的实践,从而更好地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那么其次就是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有就是协商民主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而确保各级党委和政府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最后就是协商民主的推进还有助于我们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全会《决定》对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明确提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

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系统阐述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度要求。“法治中国”将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了重大提升,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

1、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法治中国”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有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版”、“综合版”和“升级版”,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和法治基本精神的“具体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平台。

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法治中国建设,应当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意味着“法治中国”建设将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系统工程。

2、行政执法体制:权责统一、权威高效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两大支柱。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会《决定》针对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提出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司法体制改革:公正、高效、权威

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为了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改革主要侧重于立法的审查、执法的监督和司法的独立,做到这三点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我们司法的公正,让老百姓在整个司法的过程中、执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对他们权益的保障,体会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有助于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全会《决定》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等三个方面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了具体明确的部署。

4、劳动教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实行50多年的劳动教养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在历史上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确保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应当看到它的弊端非常大。中央废止劳动教养制度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央对人权的高度尊重。”

篇7: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我国虽然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农村基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国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新时期,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建,特别是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重点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继续推进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

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法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建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土地征用、村委会直选,以及家庭、债务、违章建筑、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农村社会稳定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事业建设后遗症是新农村稳定的重要隐患,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新农村肌体的毒瘤。近年,党中央以解决民生为根本,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减免了农业税,实行了种植粮食及油菜补贴,10亿农民群众受益,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但在不断建设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农村群体性事件,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及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一是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工作中要坚持把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农村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现实动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大力推行问责制度,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做到干部依法办事,不以权利谋私。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要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理农村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发现、解决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纠纷,防止矛盾激化;要深入贯彻“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村治安秩序的犯罪活动,特别是黑恶势力团伙,要坚决打掉。二是要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事情的真善美,人起到决定的作用,村镇干部的素质决定着农村经济事业发展,继续解放思想,改变干部作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群众的贴心人。大力推行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按正常的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镇。

二、农村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把“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作为今后农村工作必须加强的六项制度建设之一。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也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保护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历来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活跃农村民主生活,保障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员和群众对干部的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引导农村干部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正确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政策,按章办事,做好工作。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要注意双向制约,不仅要“约民”,更要“约官”。各级各部门都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建立健全村民和村民代表议事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程序,凡是与村民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要进入民主决策程序,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保障群众当家做主。

(一)实行民主选举机制,实现村官村民选

实行民主选举,实现群众的愿望,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亲民为民之举,安民为民之道。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实行“两推一选”,即党内推荐、群众推荐、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委员、主任、副主任,实行“公推直选”,即由村民公开推荐、村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针对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不同方式选举产生,两者群众基础各不相同,导致互不“买帐”的问题,采取民主管理的办法,着力理顺村“两委”的关系,确保“两委”协调运转。村干部是老百姓自己选举的,自然信得过,村民就会齐心协力支持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能够迅速地步入快车道。要抓好“两个规范”。即规范干部行为:针对少数村干部讲“人治”不讲“法治”,擅长下命令,不愿意搞服务,重政策、轻法律,说话办事随意性大等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干部行为。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加强教育引导,使村干部工作理念上由“人治”向“法治”和“德治”转变,工作方法上由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要加强制度约束,制定完善《村民委员会工作规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对规范干部行为的作用,把各项工作真正纳入“公开、民主、规范”的轨道。规范群众行为:针对少数村民只要权利,不尽义务,重物质利益,轻精神文明,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等问题,着力规范村民行为。

(二)要抓好民主决策制度的落实。从深化村务决策机制入手,以规范村民代表会议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从制度上保证村民的民主决策权。凡对关系村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的事项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本村各类经济合同完善、变更和解除,集体财产发包、处理,土地承包、税费征收、财务收支等重大村务事项,都实行民主决策。由村“两委”会议商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做到会前向村民广泛征求意见,会后公布表决结果。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前,村民代表主动征求村民的意见,让村民代表真正代表村民。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酝酿是否切实可行。遇有重大事项,根据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议,随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策,决定重大问题要进行票决,获得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赞成票方可通过。意见分歧较大,一时难以决定的事项,先缓议,待意见基本一致后,再讨论表决或请示上级组织裁决。实行民主决策,村干部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民主决策,体现了民意,集中了民智,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要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实现村事村民管,村情村民知。要加大对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年初,对每名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目标进行全村公示,请村民监督。年底由上级党委派人主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对村党支部成员、村委成员进行民主评议,综合考虑德能勤绩情况打分,评议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以达到干部有压力,群众有动力,干部服务群众、群众监督干部的目的。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村务、财务公开问题,将“两公开”作为落实“四民主”的重要内容列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要将村务、财务及党务工作中不涉密的有关内容,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救助、合作医疗、土地征用、财务收支状况、农村“两个直补”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内容进行公开对财务公开这个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要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公开模式、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以提高财务公开质量,增加工作透明度,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约束。这样,可以有效密切干群关系,激发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进村级组织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只有健全完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才能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

三、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教育

首先要抓好村级党员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和党建远程教育网络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第三,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抓手,加强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大力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要求,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方法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要重点抓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动态管理,落实监管、帮教和安置措施,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要充分发挥村级关工委的作用,努力把辍学生、失学生、学校中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社会闲散青少年等作为关心的重点,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综合教育作用。结合“严打”整治斗争,继续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标志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农村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农民从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三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能不能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至关重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人和机制是两大重要因素。党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治理新机制,经过不断创新、规范和完善,已经成为一套比较科学的治村好机制。有了好机制,还需要有好人,特别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支部书记队伍做保障,这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和基础,抓住了这个根本,新机制的运行才能有肥沃的土壤。只有好人与好机制实现有机的结合,才能开创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又概括出“五个好”的建设目标,即: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培养锻炼一支好的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这“五个好”中,最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尤其是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书记。有了好班子、好支书,还要选好一条带领群众致富的好路子。这在当前显得很重要。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不少:一是许多后进村一般都地处偏僻地区,条件差,基层干部观点滞后,思想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式,转化难度大。二是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村级基层组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方法和手段滞后,与村民之间缺泛沟通。三是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存有一定问题,发展新党员任务很艰巨。近几年农村新经济组织大量发展,而党的工作跟不上,有的至今还是空白点。农村基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和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建设具有较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我们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乡镇工作发展的整体规划,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在基层有人抓能落实,要大力加强派出所、法庭、司法办等基层政法组织的建设,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治保调解会等配套组织建设。切实做到组织、人员、工作、报酬的落实,使其真正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要重点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班子建好,同时要选准、配好治保会和调委会主任,只要他们“两个人”真正负起责任来,许多治安问题不出村就能解决。

篇8:民主法治宣传口号

赵北庄村目前采用了办村民夜校、发放法制宣传册、法制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教育。村里投资30余万元, 建起一座200多平方米的村民学校, 结合实例, 由浅入深, 定期考核, 使村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节假日, 赵北庄村还充分利用民间花会、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同时, 配合公安津南分局南洋派出所开展法制宣讲课, 在村内明显位置建立法律宣传栏, 张贴法制宣传挂图和法制宣传资料、报刊, 并定期更换内容。

此外, 村委会每月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每季度定期举行民主议政日, 由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汇报近期所做的工作, 以及如何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村委会还成立了调解小组, 为村民发放《民事纠纷法律知识手册》, 说案说法, 依法调解。

上一篇: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细则下一篇:高考祝福短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