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

2024-08-09

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8篇)

篇1: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

人们常说: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故事源远流长。”看完了以上的精美展示,相信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正是我们经常耳熟能详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节日。_在十七大中说过: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需要坚守的是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富有民族精神的东西,物质文化如国画、书法、碑刻,精神文化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坚守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很多传统节日都被冷落了,诚然,圣诞节、复活节等“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跃的西方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从而忽视了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工业文明转化的时代,传统节日仪式上的淡化虽难以避免,但节日若是被人们淡忘,甚至寻觅不到一息对传统节日的记忆,那将是危险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不尊重不善待传统文化,难免逐渐丧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坚守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在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寓意,每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里面所蕴含的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下,只要我们记住传统节日内涵,牢记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刻韵味,改变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未尝不可。

当然,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意在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并不意味着墨守陈规或固步自封,而应是呼应时代、顺应发展要求、创新形式和突破。

★ 保护传统节日的演讲稿5分钟

★ 保护动物的作文高三

★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 高三保护古树的作文

★ 传统节日作文三年级

★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 三年级作文传统节日

★ 传统节日作文500字

★ 传统节日作文200字

篇2: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应化093主题团日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流失。本次活动从学校、个人做起,目的在于唤醒青年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活动意义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浅薄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缺少民族文化信仰,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族文化教育薄弱、全球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密切相关。传统文化不能丢,传统文化要弘扬,这关系着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力量的凝聚,因此传统文化应得到大力弘扬和广泛重视,应该采取顺应传统文化发展的措施,使之在当今社会重放光彩,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响应全国十二五规划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

力和创造力。,我班决定搞一次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动,从现实出发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可能接触的都是“现代”文化,把以前的文化都给忘记了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很有意思的。

三、活动时间

2010年11月26日晚6:30

三活动地点:待定

四、具体活动安排

(1)、前期宣传

活动前一周,张贴大、小海报。同时,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倡议书”和“活动日程”两块展板放置在宣传栏进行宣传

(2)、活动流程

第一部分:开幕式1、2、主持人宣布“传统文化节”开幕式正式开始,并介绍到场嘉宾。邀请徐华老师出席开幕式,并上台讲话。

第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孝悌1、2、1、2、3、4、5、节目视频《跪羊图》 集体朗诵《弟子规》 书法展示---校庆晚会李亭老师现场书法作品《神气》展示 篆刻欣赏 九连环比赛 大家一起学转“陀螺” 汉舞表演

第四部分:闭幕式第三部分:中国传统文艺

篇3:中国民居保护的文化重要性

一、中国民居的分类和历史沿革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民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 尚没有专业机构或国家权威机构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我想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1. 按中国历史朝代分:

根据有史料可查的中国历史, 可以分为:秦汉时期民居、唐代民居、宋代民居、元代民居、明代民居、清代民居、民国时期民居、近代民居、现代民居和后现代民居。

我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最后三种分类的界定方法。民国时期民居比较有特色,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西融合。近代民居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改革开放。现代民居是1979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 这一时期, 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收入高速增长的中国人富裕了, 城里人买房、乡下人盖房。后现代民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 中国人民族自信心的重新建立, 并且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中国的设计师开始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文化回归的问题。

2. 按地域分:

中国民居的分类按地域分可以分为:海南民居、广东民居、湖南民居、四川民居、广西民居、贵州民居、黔东民居、浙东民居、江西民居、安徽民居、闽东民居、泉州民居、赣州民居、湖北民居、川西民居、拉萨民居、云南民居、山西民居、陕西民居……

3. 按民族分:

中国民居的分类按民族分可以分为:汉族民居、回族民居、维吾尔族民居、白族民居、傣族民居、朝鲜族民居、鄂伦春族民居、蒙古族民居、彝族民居、藏族民居、哈萨克族民居……

4. 按构造方式分:

中国民居的分类按构造方式分可以分为:井干式、干阑式、穹窿式、环形土楼式、窑洞式、天幕式、绑扎式、干打垒、土坯砌筑式、穴居式, 另外有合院式 (三合院式、四合院式) 、连排组合式等等。

二、中国民居建筑生态现状

随着周庄古镇、同里古镇、绍兴水乡、徽州古镇、凤凰古镇、婺源古镇等等一大批古镇旅游景点的兴起, 似乎中国各个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些文化概念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巨大商业收入, 大部分的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所看重的都是以商业为目的的经济效益, 而非文化保护。因此我们古镇开发的品质也越来越低俗化和商业化。大规模的扩建和新建后, 游客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生态的破坏要大于经济效益。一味地追求门票收入是毁灭性的开发、是寅吃卯粮。如何控制与自身资源相对应的游客规模, 才是对文物古迹最好的尊重与保护。

目前, 国内的民族化建筑太过于定型化。北京的城市规划和民族建筑便显僵化。中国文化丰富多彩, 为什么北京的设计师只揪住“大屋檐儿”和“四合院”这二个简单元素不放呢?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必将出现中西文化之间的选择与融合。在“西化”和“复古”这二个文化取向之间, 如何融贯中西是现代设计师需要努力的方向。最早将建筑设计得有中国韵味的是贝律铭先生。随后涌现出一批当代设计师如:张永和、崔恺、马清运、王澍等等, 在这些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看见了当代建筑设计的进步和未来的希望。

作为一个设计师, 我和中国很多开发商都有战略合作和业务合作关系, 在他们遍布全国的开发项目中大多数推行的都是以外国生活题材和概念的符号文化, 诸如什么欧洲风情小镇、加州风情小镇、英伦风情小镇等等。殊不知, 我们创造的建筑到现在为止都是在表面现象做文章, 并没有学习到西方建筑设计的灵魂和文化本质。当下社会急需与国际接轨的不是硬件, 而应该是软件——西方的思维模式。我们的开发商建造了无数的小区, 大多都是僵硬的驱壳, 我们对西方建筑及文化的灵魂一无所知。财大气粗的开发商绑架着媒体一起宣扬他们的主流价值观, 引导大众接受他们创造出来的所谓审美取向。当我每每乘坐列车在祖国大地上旅行时, 发现中国的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雷同, 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四不像,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各种各样别人的文化里, 这是一个伪文化。

三、对未来的展望

1. 建筑设计作为文化价值观传播的载体, 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重视。

中国大部分现在的都市人对于历史的痕迹已无处可寻。曾经的老村、古镇、旧宅、残祠或可以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一丝回忆。可是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越来越遥远。因此我认为中国应该加大对现存的历史民居建筑遗迹的保护和立法。这些历史民居都是中华传统以及地域文化的活字典和博物馆。居住文化是中国古代近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经过中华民族五千年演变, 形成了自身的个性与特色。它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它是中华文明体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文化文明构建之一。保护中国的民居种类的多样性才能使中华文化得到延续。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真古迹的保护;一方面我们要减少对假文物的建设。

对民居建筑古迹保护做得好的国际城市有日本的京都、捷克的布拉格、意大利的威尼斯、秘鲁的库斯科、美国的旧金山……这些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首先是把老城和新城分开, 新的商业区和摩天大楼都盖在新区。老城区只能维修不能改建。但是老城区并不是“城中村”, 老城区里的居民一样拥有现代化的生活条件, 在这里生活的居民赋予古迹新的生命元素。

2. 在教育领域应该加强年轻人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的美学艺术品位的课程, 从而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 珍惜我们的历史。

教育是中国的未来, 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鼓励高校成立专门的学科, 也鼓励民间成立专门的民间行业组织协会, 对我们珍贵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并且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更具有鲜明文化先进性的、科学的、艺术的、新时代的民族建筑和文化价值观。建筑必须根植于历史、根植于本土文化、根植于文化传统基因。在这些基础之上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我认为国家应该设立专项基金或奖励机制, 奖励那些为民族建筑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3. 塞缪尔·亨廷顿, 是美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他和其他十几位美国智库精英联合撰写了一本书叫《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他在书中论证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文化能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 文化具有的内在价值观可以引导民众, 文化价值观与政治表现及经济表现之间存在着强有力的联系。他们之间发展是互相关联的, 一方面的变化反过来就会影响另一面。态度、价值观和信念, 这些因素合之称为文化。这些因素在人类行为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一个社会中, 人们行动的方式与该社会的经济制度所给予的信号和诱因有很大关系。

篇4: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将会日益发展

西学东渐的文化改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冲击。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冲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奥林匹克运动虽然是近代国际体育运动的最高代表,但并非真正容纳了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它在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民族的体育运动时,也充当了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理论、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原理、社会习俗等影响,因而它具有封闭性,而且在长期的封建中央集权限制下,比较重视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共性的东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2〕。西方文化是在希腊城邦制中发展起来的,它看重平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心修为、自然、继承传统、安逸。西方文化复兴的是个性、自我超越、创新、奋斗、反传统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呈现出:(一)民族传统武术中的部分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开始消亡或逐渐走向消亡;(二)“西学东渐”使我国各民族文化被外来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已经逐渐消失;(三)因西方竞争体育的传入,篮球、足球等项目已抢走民族传统体育的观众和参与者,使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减少;(四)民族传统武术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之中的生活点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的选择有了更快的节奏,人们的目光瞄准了NBA的飞人和足球世界杯的绿茵,他们的兴趣逐渐离开了武术。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将某种技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处于不同区域的民族体育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独立成长的,在封闭的环境中,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主体,血缘维系的人际关系重点是敬祖,存在着强烈“辈份主义”色彩,人们行事严格讲究辈份,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权利是严格按照辈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涵盖内容纵横交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拳种人物等方面千差万别,研究内容非常宽泛。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农民生活适合于血缘家族的世代延续,因而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倾向甚为明显。师徒之间的关系血缘化倾向导致各门派在技艺上的千差万别,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在各门派之间相互保密,成为“祖传秘方”的封闭状态〔3〕。传统武术的区域性也非常明显,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与世界的交通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由师徒授受制改为学校教育制,武术交流更加普遍、武术门派是一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那么这个环境一旦开放,当更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

2 努力构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体系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武术文化。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尊,是对民族武术文化的认可,对民族武术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依恋和从容的把握。要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须依靠一定的武术文化张力。武术文化张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于人而产生的观念形态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靠弘扬武术文化、传承先进武术文化激发出来的。传统武术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外,还有许多富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知识的重要来源〔4〕。近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要使传统武术在民间更好地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间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如何在民间创造一个习武氛围。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笔者认为,长期浸淫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个人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某种人格结构,并会由于得到社会的鼓励而不断得到强化。营造一个好的习练传统武术的社会氛围,这需要并非少数的老武术家和更多寂寞的、传统武术传承者忍耐住现在生活的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明天传统武术文化复苏的希望。同时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武术文化有清醒认识。对于民间武术文化,我们不应也不能只把它囿于练武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关爱武术文化传承,因为武术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拥有认识武术文化、享受武术文化、创造武术文化的权利。尽管他们对武术文化传统的诠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层次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上却是一致的。

传统武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大有希望,我们要珍视和立足于这一十分有利时机与基础。一个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与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国家首先应该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当今时代的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条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武术传统文化。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武术要想引起国民的文化自尊,政府决策、媒体宣传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系统地宣传武术文化教育思想,加强人们对武术文化思想的深刻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应该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并出资扶持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巳经呼吁过多年,问题现在依然严峻,并未得到明显改变。对武术历史的轻薄态度很容易导致丧失民族自尊和自信,丧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剑道为什么在日本发展得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家高度重视,日本为了向我们国家灌输剑道,可以做到路费住宿费等由传教者出,只要给日本人提供场所和学生就可以把剑道技术免费送人。这种“金钱加技术”的特有传播方式,使剑道得到了快速发展〔6〕。

3吸收外来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强

传统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术创新”时,却忘记了武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将西洋体操嫁接到武术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由于历史的原因,武术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受民族传统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影响与渗透,精华与糟粕并存、先进与落后共进,已是明显的武术文化现象,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发展传统武术的过程中,只求与外来文化的接轨,而忽略武术的文化内涵,我们拿什么复兴传统武术呢?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用全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文化,并寻找扬弃的方法和途径。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民族文化的自强,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的自强。当前,唤起全民族的武术文化意识,使武术文化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成为全民族认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这必将大大推动武术的发展。

提高武术文化层次,需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武术文化的认识,阐析其内涵,把握其精华,发掘其价值;需要把中华武术文化同火热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千秋大计;需要将中华武术文化建设变成大家关心的事情,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通过共同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武术的复兴。我们的武术文化自觉,明确主张选优汰劣。但要淘汰的,应是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负面劣质,而绝不是淘汰那些目前暂时落后的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要选择的,应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技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而绝不是对着某一个国家的技击文化顶礼膜拜。“武术文化自强”也是指一种武术文化心态,这种心态的最高层次要求深刻反省旧武术文化的痼疾,适时展望新武术文化的前景,从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付诸实践。传统武术文化昭示于世人的是东方特有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尺度,其中饱含着传统文化精华。当然,传统武术文化中也有消极的、糟粕的东西,特别是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内容,如武术文化中传承的封闭、落后与保守性、故步自封等历史局限。培养国民的武术文化自强精神,就是要切实做到把中国武术文化里的好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现实的社会中间去,把我们武术文化中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东西。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但从另一方面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也预示着这些宝贵的武术文化拳技的濒危性。国务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它提醒世人,武术保护工作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反观现在,从武术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来看,还有相当数量的武术拳种需要重点保护,需要进入国家级受保护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对于一些阻碍我们对武术发展正确认识的历史问题和现象,我们要大胆探索,精心考证,还武术以本来的历史面目,在这方面,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进,取得了新的有价值的成果,这主要是得益于许多默默奉献和对我国武术发展前途担忧的武术学者的长期艰辛研究考证和探求,这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结语

在不少地方传统武术特别是一些稀有拳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这些拳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亟须尽快扭转和改变传统武术的这种生存局面。我们特别应该注重民族武术文化自身能量的发挥,努力提高我们的武术文化自尊与自强,使绵延数千年的武术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要警惕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和戏剧化倾向,更要精心守护我们最后宝贵的武术家园。因此我们再也不能麻木不仁,任凭传统武术的自生自灭,留下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郾找原因不是我们今天的真正目的,保护才是真正的目的。拯救我们濒危的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清保护文化遗产的正确思路,保证我们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8.

〔2〕谷世权,林伯原.中国体育史(上下册)〔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3〕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310-311.

〔4〕田祖国,钟海平,白晋湘.论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J〕.体育文化导刊2002(3).

〔5〕蔡宝忠.少林武术之谜的形成与破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

〔6〕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篇5: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

找回丢失的传统

——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陈斌 2013)

一、引言

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新鲜时尚的西方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传承久远的传统节日,你更热衷于哪一个?当很多年轻人感觉端午没有圣诞重要时,感叹月饼没有麦当劳好吃时,对春节的热情越来越少而对情人节念念不忘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节日正在猛烈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那么,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撞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文化交锋呢?是全盘否定,全盘接受,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精华和糟粕又如何区分呢?本文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比较作为个案研究,着重剖析节日的政治性以及人们在对待两种节日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试图在两种节日的交融交锋中寻求到共识,并就如何正确对待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上提出几点意见。

二、传统节日面临的危机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能够很清楚地记得去年、前年甚至多年前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但却很难记起十几天前发生的事情。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这是因为,我们的记忆被一套时间系统有规律地记录着。正如社会学家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揭示的,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深深地根植于他们所采用的历法当中(保罗·康纳顿,2000)。一年中,总有一些很普通的日升日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正因为历法如此近距离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传统节日也成为国人呼唤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和个人的记忆一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特定日子的周而复始,就产生了节日。这些节日一方面影响着人们在当天的活动,另一方面则加深了我们对一种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这是超越个人回忆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并不一定是一个群体对其经历的共同回忆,因为即使没有亲身经历,我们也同样可以和别人拥有共同的记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总有一些故事、总有一些物品被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每一个群体,都需要一份能将所有成员凝聚起来的向心力,一个共同的神话传说、一组发黄的老照片、一座体育比赛的奖杯,总能将人们心底的情感唤起。

中华民族分布地域广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以时间之线将民族和文化有机串联。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传统年节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魂魄,它将中华文化鲜活地展现在人们具体的节日行动之中。“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悠久的农耕社会中形成的,重视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的传统节日基本上按照气候设置,不管是春节、清明,还是 端午、中秋,都标志着不同季节的轮流登场。传统节日把我们起居动静的时间表安排得井然有序。劳作与收获,欢庆与庄重,人和自然达成了一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份默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些节日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周南焱,2008)

中国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以“阖家团圆”、“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春节。它是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内容和仪式最多、节奏感最强的一个节日。回家过年,作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情结,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期盼。春节有一个高潮起伏、令人激动不已的过程:有序曲、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有对美好前景的展望。通过无数个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书写着“辞旧迎新”的篇章。仅以除夕“守岁”那一刻为例:祭祖、吃年夜饭、给压岁钱、放鞭炮、全家守岁等仪式,庄重而充满激情,深情又富有浪漫。而年夜饭则成为一家人在一年中最享受的精神与物质大餐。

清明节,一个庄重的节日。清明到,儿尽孝。它是悲哀祭祀的日子,祭祀先人,追贤思孝表达情思,认祖归宗表示孝心。在祭奠追思中,更多地领悟对亲人和长辈的亲情与义务,增强对家庭的认同感,这是一种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体现。同时,它又是播种希望的日子,在大地复苏、万象更新的时节,亲近自然,热爱生命,也应是其中之义。

端午节,一个最具有内涵与活力的节日。本质上蕴涵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情怀,屈原的这种精神人格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由于全民族的共识,保证了其传承千年。端午节包含的对民族品格的追求,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无价之宝。端午吃粽子是其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全民族的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

七夕节,一个象征着美好爱情的节日。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这一传诵千年的佳话,将中华民族的爱情理念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赞美的是牛郎织女不看门第出身,不看金钱权力,没有朝朝暮暮,只有忠贞不渝,传递的是地久天长的爱情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人类情感,神圣、高尚并且充满魅力。这种传统美德至今仍为很多人所认同和追求。

中秋节,一年中最迷人的夜晚。“天上一轮才捧出,地上万姓仰头看”,几千年约定俗成的天上与人间的特定景观,十分壮丽和浪漫。人们由天上的月圆联想到人世的团圆,因此,中秋节代表了一种特别的期盼。团圆、团聚是中秋节的中心意义,中秋团圆,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和追求。

重阳节,值秋高气爽登高时节,九九重阳,祈求长久长寿、实现人生境界步步高的美好愿望。现已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或叫敬老节。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在节庆活动之中既浪漫又真诚。

(二)西方节日盛行,传统节日丢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接触西方文化并随着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冲击到中国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金升霞,2005)如果你在百度里键入“圣诞节”搜索全部图片时,会有217,000个结果,而你键入“中秋节”时搜索出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的全部图片只有62,400张,仅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还不到。百度是中国人开发的中文搜索引擎,其搜索结果足以见出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落寞。

有人说,春节前夕寒风中长龙似的购票队伍,拥挤的列车;中秋节月饼市场的火爆和越来越华丽的月饼礼盒包装;清明节的交通堵塞等等,无不说明这些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传统节日似乎没有真正远离我们,人们照样热衷于过大年,吃年夜饭,照样热衷于中秋节的团聚。然而,中国传统节日确实在淡化。“它的淡化表现在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狂热追求上,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负担和沉重感上,以及节日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缺失上。”(晋巧珍,2006)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看着迪斯尼动画片长大的孩子们,他们很多都更热衷于过圣诞节,而不是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春节。他们知道圣诞节有圣诞老人和圣诞树,却不知道过春节门上要贴红对联,大红的窗花和点上红红火火的爆竹。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他们清楚的记得2月14号是情人节,在这天一定要给恋人送上一束玫瑰和一盒巧克力,可是他们却不曾知道七夕节的由来以及荷包香囊的涵义。

三、传统节日丢失的原因

西方节日为何如此盛行?面对他们的流行,中国传统节日为何显得如此苍白而没有吸引力?众所周至,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传统文化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日韩两国。论西化,日韩两国的西化程度超过中国,然后这两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依然保持了自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己的旺盛的生命里。韩国的“端午节”一到,韩国人都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并举办荡秋千和摔跤比赛等,常年如此。日本的茶道和花道等也经久不衰。他们为何能将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的共存在一起?面对国内西方节日的盛行和传统节日的淡化,笔者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社会背景的变化

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节日产生和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这些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自然也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陈建胜,2007)因此这种传统节日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男性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并对民间风俗长生了长期、重大的影响。于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农事”、“祈福”、“驱邪”等主题以外,又添加了“祭祖”、“团圆”等元素。节日与社会伦理,生产关系,生产力有着必然的联系。“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被逐渐解构了,而新的社会伦理并没有很好的重构。中国原有的社会机制、结构已经瓦解,但新的社会尚未发育完全。”(陈建胜,2007)在这一转型期中,农业文明的节日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内涵,而仅是一个形式,如果它不被赋予新的意义,它必然会在历史的车轮中销声匿迹。

(二)西方文化的相对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相应的西方文化也会成为强势文化,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对本土文化构成冲击,使得西方文化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成为流行风尚。美国的第一出口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电影、娱乐之类,这是显性传播,而还有一些隐性传播,比如快餐、节日之类。所以有了中国巨大的文化赤字。“并且西方节日的一些文化是我们缺乏的。比如说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与现代快节奏、简约的生活方式的适应性。”(金升霞,2005)但是全球化不可能走向一元化,如果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话,全球化不可能继续推进,那也将是文明的倒退与灾难。

(三)西方节日形式的多样化

西方节日的庆祝仪式比中国传统节日更具多样性。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礼物、愚人节的玩笑等等正好迎合了年轻一代受西方文化冲击而满怀憧憬的心情。比如说情人节,虽然中国有七夕节,但是在年轻人眼里这个节日是对忠诚爱情的赞美,对长辈们更适合。可是情人节却更推崇对爱情的追求,是真正的年轻人的节日。中国有压岁钱,西方有礼物,前者基本限于长者对晚辈,但后者就没有那些讲究了。而且,礼物更能体现彼此之间心思的揣摩,更能体现之间的关爱。愚人节在中国的古文化里是不允许的。诸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总是一些严肃的词藻,更因为历代诗词家们在节日里对离别、惆怅的绚烂抒怀使得人们在这些日子里过得格外小心。

(四)单一的传统节日活动

传统节日活动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的举办。“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的吃文化。”(蓝巧燕,2006)一谈起过节,中国人最能想起的就是,过节要吃什么,而不是玩什么做什么。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喝粥,春节吃饺子。每个传统节日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都变成了一个吃文化。然而由于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发展,目前,人们对过节吃新的那种观念不再盛行了。当仅剩下的吃文化也激不起人们的兴趣时,新颖的西方节日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些节日里,看电视是除了吃以外的人们唯一的精神文化享受。可是年复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兴趣和口味了。当看电视无法满足人们节日文化需要的时候,其他的传统节日活动也早已被人们遗忘了,比如踩高跷、赛龙舟、灯会、舞龙舞狮等等。

(五)商家的推波助澜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商家惯用的炒作方式,为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商家抓住年轻人的猎奇心里,赋予西方节日(尤其是情人节和圣诞节)消费、享受的特点,营造浪漫美好的节日氛围,并且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以吸引大批青年消费群。”(刘晨芳,2005)这种行销手段使得传统的民风民俗在文化传承上出现了断层。

(六)其他原因

西方节日是针对于个人所表达的意愿,而中国传统节日更倾向于团体性,随着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他们的个人意愿一般占主体。并且在全球文化的冲击下,许多年轻人认为西方节日更讲求人性化,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所以更容易被接受。除了青少年,白领阶层也是西方节日很重要的一个消费群。他们对国际潮流以及西方文化有更高的敏锐度,并且自身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庆祝西方节日。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四、找回丢失的传统:兼容并包,和谐发展

西方节日立意简明突出,时尚元素鲜明,庆祝形式多样,并且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推广性,所以深受年轻人的推崇。正如一杯可乐,喝起来很过瘾,给人的感官刺激很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积淀,就像是一杯浓茶,需要人们去品味。韩愈说过,“民俗既迁,风气易随”。苏轼讲过,“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可见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石和精髓,风俗的好坏对国运的昌盛有密切关系。“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座皇冠,民俗是皇冠上面的宝石的话,那么传统节日就是宝石中最大最亮的那颗。”(蓝巧燕,2006)所以我们必须让传统节日重现光彩,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的底蕴深厚,广大的青少年群体需要在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浩漫的历史长河中涤荡出来的,具备超乎寻常的社会和历史认可度,经得起推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要想让传统节日恢复往日的光彩,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说清明节,其文化内涵表现了中国人对前人的尊重,祭奠我们的革命先烈,或者祭奠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做出贡献的人们,这是一中情怀,永怀对先辈的感激。中秋节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它代表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望,而且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是推崇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所以说,过传统节日不是单纯的休息,而是要回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味文化,体味文化。“传统节日放假是一种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并不是一种物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人们要在节日里提升陶冶自己的情操。”(蓝巧燕,2006)

(二)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凝聚力

传承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再次成为世界最强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备光荣是使命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刻指日可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更为我们展示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舞台,文化需要交流,如何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我国分别与法国和俄罗斯举办的中法、中俄文化年,对传统文化的交流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真正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华古国的风采,培养了民族自信心。

(三)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品位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有两个特点:一是喜闻乐见、全民参与;二是循环往复、无穷延伸。它不是一次性的活动,是一个民族永恒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存在的方式。它对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振兴、文化认同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怎样提升传统节日的文化品位,专家提出几点意见。一是举办传统的活动,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纪念屈原之外,龙舟竞渡,突发向上、力争上游,是一种团结的力量,是值得提倡的非常好的活动。并且要通过媒体和商家等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多种方式宣传和普及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二是节假日的庆祝应当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将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同时也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创新。比如建国以后,清明节我们不光扫墓祭祖,还扩大到祭奠烈士,祭奠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做出了贡献,也理应为他们扫墓。(姜杰敏,2006)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如何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历史地、辩证的哲学眼光和态度,去批判的吸收。在如何借鉴西方外来文化这个问题上,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在他的政论名篇《拿来主义》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综其两端,我认为,对待一系列西方节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盲目崇拜,不迷失自我;既不全盘西化,照单全收,也不全面否定,刀枪不入;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尽管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就不好对这些节日做出什么硬性规定。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丝活力。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五)社会各种力量共同保护传统节日

与传统的土壤分离之后的传统节日,以文化象征物的形式存在于现代的生活空间。它们在当代人眼中代表着自身的文化传统,代表着美好遥远的过去,在外来游客的眼里则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是异文化的象征。“我们保护传统节日,一方面是为了留住传统,确保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得以代代相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合理地利用传统,让传统服务于今天。”(姜杰敏,2006)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第一,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节日从来都不是一种自发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文化行为。一个节日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就不太可能大范围地流传和兴盛起来。政府的干预可以有多种形式。除了舆论和道德的支持之外,把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可以说是最为适中的一种。这样一方面可以为人们过节庆祝提供时间保证,另一方面又把节日的具体实施放手给民间,从而避免了过多干预之嫌。

第二,地方政府和民间协会等机构的主动实施。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以地方性和乡土性为特色,由各地政府或民间组织出面来操办,可以避免搞形式主义和机械化,把节日办得有声有色,达到宣传地方文化和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第三,专业人士的参与。文化学专家、民俗学家和精通地方文化的当地人士,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对于节日活动的设计和导演中来,对节日的内容、行头道具、情节结构和上演效果进行安排和调控,以保证节日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效应。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第四,媒体的加入和宣传。媒体的渲染不仅能提高节日的公共性和公开性,加强节日的戏剧效果,而且还能起到引导过节方式的作用。在民主化的国家制度下,官方对于民间文化的干预总是有限的。对于节日行为的控制和引导,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媒体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报道来实行。

五、结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愿望都会自然地通过各种节日流露出来。节日作为一个民族的活态文化,一年一度地传承着它独有的气质与文明的神圣的方式。当代中国人对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民俗节日虽然仍保持着巨大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在不断消磨。“因为国家对节日的安排淡化了民族民俗性的节日(除了春节之外别无其他),缺乏对民众生活感觉和生活伦理的关注,因此难以应付人们希望节日带来生活的情趣与高潮的需求。(陈”建胜,2007)

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减退,和一些西方节日影响的上升,与其简单地说中国民众对本土传统没有了热情,在文化上丧失了自信,不如说这种现象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心理需求更为丰富的趋向。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仍然有着活泼的生命力,大部分民众仍然通过传统的节日自发地表达着他们的情感和愿望。问题只在于民众的传统生活方式被忽视了,民众日常生活对于文明传承和国家政治的意义被忽略了。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国家治理和政治建设的一个最终目标就是要让民众平和、快乐和幸福地生活。而民众享有幸福生活的方式,经历世代积累,凝聚了这个民族的文明传统,特别是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节日正是民众表达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的很重要的途径,从其中正可看见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很难想象,如果无法形成和延续传统生活方式,一个民族会有普遍的幸福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中补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这些活态的无形遗产看作一个民族的标志、一个民族社区发展的生命源泉。节日就是其中的一种。”(蓝巧燕,2006)

因此,国家不能忽视节日这种大众生活的仪式在塑造民族认同方面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国家政治和国家的伦理价值必须建立在民众的生活方式之上,建立在民间传统之中。“由于国家体制对民族传统的态度有着相当大的移风易俗的作用,民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是否能够得到尊重和保护,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蓝巧燕,2006)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底蕴深厚,许多方面我们了解的都不够,传统的节日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传承和发展的。然而辨证地来看,传统文化之中不乏粗劣的成分,传统的节日文化也有拖沓冗长的地方。再者,一味排斥外来文化也是不理智的做法,不管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采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相信辉煌是属于我们的。

找回丢失的传统——浅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

参考文献:

保罗·康纳顿,2000,《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建胜,2007,《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理论界》第9期。

姜杰敏,2006,《论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晋巧珍,2006,《中国传统文化的淡化》,传媒视野。

金升霞,2005,《略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蓝巧燕,2006,《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许昌学院学报》第3期。

刘晨芳,2005,《当传统节日遭遇“洋节”》,《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

薛晓萍,2001,《从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谈中西文化交流》,《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3期。

篇6: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

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走向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传统节日中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心理、审美旨趣和生活方式.在欧美节日日渐东来而我国传统节日日趋式微的今天,复兴我国传统节日就和保护民族文化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蓝巧燕 LAN Qiao-yan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许昌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25(3) 分类号:G03 关键词:中华民族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保护   传承  

篇7: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一: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者:周建明

传统村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村落,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成了社会发展建设的绊脚石。在房地产开发时,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村落,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今天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保护、文化资产活用、地方特色维护等课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大量的文物古迹、近代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遭遇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假古董泛滥成灾、欧陆风盛行不衰,人造景观蔓延各地;大广场,大草坪,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成为少数领导者与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等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设计手法,城市管理目标,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本书的写作即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在对中国传统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我认为全书可以是分为四部分来阐述的。分别是 ①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② 传统村落的保护 ③ 传统村落的发展

对全书进行概述和总结如下:

二: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村落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程,尤其是农耕文明历程的最佳见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产生地和传承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创造性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文化以及周边环境的独特优势,并围绕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同时,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选址、布局业务不显示出高超的技术和智慧。传统村落正是我国传统营造文化最重要得载体。

1.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2013年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评选时,专家们发现评选材料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楚。②有较多存疑的村落。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概念模糊。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所谓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好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较大变动,保存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人们仍聚族而居的村落。作为完整的生活单元,他们由于历史发展中偶然兴衰因素的影响,至今空间结构保持完整,留有众多传统建筑遗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为新型的活文物。所以,传统村落是历史遗存,却不是遗址,是农村乡土文化的活文物。2.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2.1传统理念

梁漱溟认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伦理观念关系到人与人、人 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中表达的淋漓尽致。2.2空间逻辑

传统村落的布局讲究伦理关系,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崇尚“中”的空间意识。祠堂宗庙作为宗族权威的载体,大多占据村落的中 心位置。建筑的群体组合往往强调一种源于伦理关系的结构秩序。2.3社会形态

与现代社会“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不同,在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它主要体现在同宗同源的血浓于水,和谐互助的友邻关系,人与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突、患难相恤”的传统道德准则。2.4特殊需求与风水民俗

由于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些传统村落需要满足居民的一些特殊需求,例如防御需求。例如村落选址在周围起伏变化得丘陵地形,有效地阻碍着入侵者的长驱直入。与水为邻,天然屏障明显,防御性大大增强。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从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形态结构、建筑朝向以及理水的走势都深深地打上了风水的烙印。其布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得水为上”而非常重视水的营造。与风水相关而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是民俗信仰。如同氏族聚落的祠堂宗庙一样,民俗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占据中心地位,如侗族的鼓楼、回族的清真寺,它们往往在空间上起着统领全村的作用。3.传统村落价值评析

传统村落的价值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①情感价值②景观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艺术价值⑤科学价值⑥社会价值⑦经济价值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

1.传统村落的生存保护现状及问题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00年时拥有363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时只剩271万个自然村。2012年缩减为230万个,村落消亡迅猛势头不可阻挡。

1.1传统村落的“自然性损毁”

长期以来,对传统村落稀缺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了乡土建筑“自然性损毁”。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有的地方对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传统村落建筑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蚀及灾害能力差。由于受到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众多已无人居住的民宅、祠堂面临着倒塌的威胁。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1.2传统村落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状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传统村落的老龄化、空巢化,使得传统村落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动力,传统村落发难以为继。很多村落的现状是:交通闭塞,许多田地长满了杂草,村里只有几栋被遗弃多年的破旧农舍,残垣断壁横亘在高高低低的草丛里,很多民居已经人去屋空,村落偶尔可看到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大都搬到附近的镇上去住。许多村庄由于无人居住面临着消失的困境。

1.3大量并村导致传统村落迁移消失

村落规划无序性使传统村落频遭撤并扩张性破坏,失去了可印象性。异地脱贫、下山移民、海岛和库区整村搬迁,使不少传统村落迁移消失;城镇化扩张性发展使许多村落被圈进城中村;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误区及其对传统村落实行萎缩管理,使不少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和衰败。

2.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框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3.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

3.1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保护

传统村落的选址一般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方景观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村落布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包括沿江、抱湖、靠山等几种选址类型,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和地域背景,并与维系村民生产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的保护,首先要对传统村落的选址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村落的选址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山体、河流、植被等要素,通过图解分析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特点、轴线对位、视觉廊道等;其次应该对村落的自然景观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村落有直接的视觉关联的山形水系、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农作物等的形态和种类特征进行考察与分析,对主要景观特征及其内容构成、形态特征、人文内涵等进行分析。

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进行保护分析应该至少得出如下成果: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分析图、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影响因素分析图。通过对环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识别,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2传统建筑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传统的乡土建筑往往是最能体现传统村村落特征的关键要素。这些传统乡土建筑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结,是美丽中国的核心景区和 景观基因,具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

在传统建筑中,民居是最主要也是特色最鲜明的建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因此传统民族在不同地域间有巨大的差异。基本上按照地域可以分为:华北民居、东北民族、西北民居、西北窑洞、江南民居、西南民居、闽粤民居。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如维吾尔族阿以旺、藏族土库房和碉房、彝族土掌房等民居。

对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制定保护措施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的以下特征进行分析:①类型分析:对传统建筑的时代功能形制构造类型等进行分类归纳。②布局与形制特征:对传统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尺度、屋顶形式等进行分析。③构造特征:对传统建筑的台基、地面、墙体、构架等特征进行分析。④材料与工艺特征:对传统建筑的主要建造材料及建造工艺特点进行分析。⑤装饰装修特征:对传统的装饰装修细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⑥相关民俗特征⑦建筑综合特征:通过对前面的布局形制、构造、材料、装饰等特征的梳理,总结出建筑最鲜明的特征。

传统建筑特征分析成果包括:传统建筑形制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构造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材料及工艺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装饰装修细节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营建风俗特征分析图档。3.3村落形态保护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营造文化,同时能够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村落整体格局保持完整的乡土特征。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包括:①村落传统格局演变分析②格局特色分析爱③街巷河道分析④公共空间分析⑤整体风貌特征分析⑥影响因素分析。

3.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内容包括: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内容,以及其他所依托的场所和建筑、用具实物的保护;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等。

四:传统村落的发展

“村落的发展是永恒的,他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或急或缓,但新与旧、传统与更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传统村落之中(吴良镛,1994)

1.传统村落发展的内涵

中共十八大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村落的发展尤其重要。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村居空间,他们一般都依山傍水,其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空间布局非常完美,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内涵。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保障传统村落健康发展的基础。2.传统村落发展的特殊性

2.1历史原真性与外来文明的矛盾 历史原真性是国际评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真实而原生态的风貌。但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现代文明和外来人员的冲击与碰撞,外来文化入侵逐步破坏传统村落原生态平衡机制,进而破坏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2传统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

如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传统村落原生道路产生较大的破坏,村落居民改造房屋多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割断了建筑风貌的延续,新住宅的建造多采用现代风格,影响整体景观风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2.3原生态与商业化的矛盾

在商业化过程中,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各相关利益方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回报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导致只注重开发而不顾保护的局面,造成传统村落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

3.传统村落发展原则 3.1原真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首先必须体现历史环境原真性保护的原则。封尘的历史遗存携带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信息,是古村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载体。如果失去了这些真实的载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3.2整体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要遵循保护历史风貌完整性的原则。风貌保护的对象是有特性的组群景观,其中不一定有特别重要的文物或古迹,但作为一个整体,这种景观的载体、形象已成为某个地点、区域,或某种文化的标志。风貌保护的目标则是基于对文献和遗存实物的研究来反映历史场景,以获得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整体性原则正是要求注重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功能的完整,建筑环境的完整,新与旧在整体上的平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向平衡。

3.3因地制宜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地方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的调配合理利用资源,对传统村落的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管理。

3.4持续发展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以服务民生、提升效益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核心,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的保护”的良性循环,其宗旨是技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参考文献:

篇8:中国传统民居的价值与保护探析

作为一部石刻的历史书,古代建筑是研究社会发展史的有力实物凭证,也是研究建筑发展史、科技史和文化艺术史的实例和佐证。保护古建筑,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保证。正如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失去的建筑》中说道:“翻开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马其顿亚历山大的成功,大流士的改革与专制,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的说教以及中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丰功伟业,都如大江东去,一去不返。然而,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罗马的神庙、剧场,亚洲的佛寺和欧洲的教堂,秦皇汉武的高坟巨冢,却还巍巍屹立。……它们都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反映了各个时期科学技术与艺术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力量。”俄罗斯作家果戈里也曾说过:“建筑同时还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

人类生存的建筑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是共生的。社会文化生活是在建筑环境中进行的,建筑环境作为社会生活的舞台,天长日久而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信息,在每一个生活圈里,建筑环境都是一部综合全面的史书。文化有上层和下层之分,历史也有帝王将相的历史和民众的历史。建筑环境所书写的历史同样有两步。宫殿、坛庙、苑囿、陵墓、府衙和都邑写的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而民众的历史则由乡野间的村落,有组成它们的住宅、祠堂、土地庙、义学、文昌阁、水碓、风雨桥和凉亭来叙述和印证。

没有民众史的历史是残缺不全的。而只有宫殿、庙宇、陵墓的建筑史,也只不过是半部建筑史。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的大宗。不研究民居建筑,中国建筑史就是残缺不全的。中国两千年农业文明的基础是农村,它培育了整个社会,以血液和精气滋养着辉煌的华夏文化。不研究民居文化和民居生活,失去民居建筑,就意味着失去大部分历史。

2. 民居建筑——多元价值的综合载体

2.1 美学价值

秩序美:民居建筑强调整体和秩序的美。单一民居以堂和院为中心,通过轴线渐次延伸演变。堂是向心意义的实体,院落是构成空间单位的虚体。通过虚实相间的互补和渐次变化的轴线,构成市井、街坊、邻里以及整体聚落的秩序格局。乡镇聚落以大雄宝殿(庙)和正堂为中心,作为标志物及构图的中心和街与巷等空间构成环境形象的控制网络。这种以强调理性布局秩序的手法,追求一种既定的“礼乐秩序”。这种形式的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情态有机的相互结合起来,美的客体融入了伦理道德和强烈的社会情感。

和谐统一美:传统民居建筑是追求和谐美的典范。民居建筑聚落在选址、布局及营造单体建筑时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和自然天成的美学意念。在传统的民居建筑中,通过处理建筑的个体与群体、情与理、人工造物和自然造物等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力图创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无论各自不同风格特色还是展示各自地方人文特色的民居建筑,向往和谐统一,进而构成一种民居建筑的固有的精神。如江南水乡的曲桥碧流、小巷人家与灰瓦白墙的秀丽,关中民居的古朴、秩序与敦厚,以及边远地区传统民居的活泼洒脱等等。各地区民居虽在风貌和意象上各具千秋,却都呈现着异曲同工的、和谐统一的美感。

意境美:民居建筑在其象征意义的表现上更多采用了情与理交织的艺术表现方法。传统民居建筑,讲求简朴新奇大雅之美,不尚纤巧烂漫。运用理性控制的、人间化的情感,化实在为空灵、简朴而生动的形式,创造出了一种如音乐节奏美、如舞蹈姿态美的韵律。民居建筑之美,还体现在一种含蓄曲折美的创造。如传统民居多采取“欲扬先抑”的空间布局手法,来创造一种含蓄的美。通过领域的分界或纡徐委曲及步移景异等序列空间的组织手法,创造一种艺术境界,呈现一种暗含哲理、给人一种流转委曲的心灵体验。著名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写过一个院落的意境美:“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天井,给了郑板桥这位画家多少丰富的感受,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乡土建筑的这种意境美,是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采,但是含蓄的光采,这种光采是极绚烂,又极平淡,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

装饰美:民居建筑虽然朴实无华,但有很精致的艺术处理,也有很华丽精致的细工。如:富有雕塑美的墙垣,辉煌的藻井,柔和流畅轻快的月梁,雕刻精美的梁饰、隔扇,飘逸生动的屋顶。装饰虽不多,但却给了朴实的建筑以美的魅力。

2.2 文化价值

民居建筑构成一部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史。打开民居建筑这部巨著,为认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供了线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地区在语言、文化及自然条件等方面差异较大。在各民族寻求生存及发展的过程中,民居建筑是多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一个具体的体现。民居建筑蕴藏着各民族传统思想、精神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是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组成部分,记录着各民族文化艺术历程。

民居建筑是凝聚民情、民音、乡土特色的一部地方风俗画卷。当代社会正面临着文化传统的遗弃,以及文化自证的危机。发掘民居文化传统,对于维护社会的凝聚力、满足人们对于社会及文化体系的认同,是特别重要的。民居建筑及文化作为人类文化较原初的一种,正如同人类美好和富于创造的童年。对于现代人来说,浓重的乡土、民情,古老而又和谐。富于文化特色的乡土环境是生命躁动之向往的希望之乡,构成人们对未来、对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

民居建筑是儒家文化精神气质的写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精神、礼乐仁政、天人合一等文化思想,与建筑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特有的文化意象与情趣。因此,民居建筑是人类传统智慧与文化精神气质的伴生物。

2.3 科技价值

传统民居建筑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在实践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于乡土地域条件的民居建筑方法。民居建筑因地制宜、相地构屋的营造方法,亦包含了珍贵的科技价值及朴素的居住环境生态以及民间建筑科学理论。民居建筑在借用自然、因地制宜方面反映出以下几点:①聚落布局、营建充分考虑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获取人居环境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建宅观察风水,仿效自然,力图与山川景物同构。聚落布局要接近水源,充分利用各种地表水资源。②住宅与植树绿化密切结合,改进聚落生态系统的小气候,美化了环境。③聚落布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充分利用日照条件。④巧妙利用地形,有效节约土地,依山建村。建筑布局密集,以节约耕地。

3. 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3.1 民居建筑的研究及现状

以梁思成、刘敦桢为首的一批学者,创建了中国建筑史这门学科,从20世纪3 0年代的中国营造学社建立起,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当时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研究对象集中在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和宗教建筑几个部分。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营造学社搬迁到大后方云南和四川,调查研究的方向开始转向农村,转而调查一些城镇的住宅建筑。

建国后,从事建筑历史学科研究的人多了,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和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刘敦桢,一南一北分别建立了建筑历史研究所,开始把研究领域从城市拓展到乡村,研究对象从宫殿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走向了居住建筑,走向了民居研究。刘敦桢领导他的科研集体对南方的住宅研究,出版了一本《中国住宅概论》,成为建筑科学上一本重要学术著作。梁思成领导一批学子,对浙江民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浙江民居》。

1965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建筑学术会议,梁思成带的研究生王其明代表中国建筑学界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中国民居》,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轰动,人们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么多的宝贝。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对民居的研究掀起了高潮,几乎每年都要开展民居研究会议。尤其是陈志华、潘谷西、李秋香等所做的乡土建筑研究,则是以乡村聚落为研究单位,把建筑和乡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等联系在一起来研究。

3.2 民居建筑的飞速消亡

人们总以为,经历过建国后多年的反反复复的政治运动折腾,民居建筑早已所剩无几,殊不知,这种折腾,越折腾越穷,广大农村的亿万农民造不起房子,倒意外地保存了大批的老房子。中国广阔土地上的几百万个村落,有许多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却始终整齐、清洁,公共设施配套,房屋完好无损,村落四周绿树成荫。即使遭受了千百年的动荡和战乱,在交通相对封闭的山乡里,建筑文化遗存也极其丰富。然而,近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手中有了钱,满堂儿孙不可能再挤在一两间老屋里,于是纷纷烧砖制瓦盖房子。这样一来,古老的民居就大批大批地被拆毁。于是,蕴涵着无比丰富的历史信息,蕴藏着不计其数的文化珍品,寄托着深厚的人性记忆的民居建筑正在消失,一丝不留地消失;正在毁灭,永远不能再生的毁灭。

3.3 如何保护民居建筑

3.3.1 保护民居建筑精品,发掘民居建筑文化

民居建筑聚集着浓郁的民音、民景和民情。迅速的城市化,对民居建筑及文化意义的破坏应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保护民居建筑及其文化,不仅仅在于再现民居建筑艺术或乡村式的人文地理环境,更在于加深人们对于既往的历史及文化、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的一种历时性理解。民居建筑是认识历史、人生、社会,以及标识出乡土中国的历史史书和艺术博物馆。保护和继承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特色与价值,并对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保护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构以及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3.2 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生活模式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差异较大。因此,乡土文化的保护要注意将保护与重构、保留与发展相互有机结合。民居建筑中,凡具有人文艺术价值的,应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民居建筑的保护,应与传统的文化生活以及传统民俗风情的保护相互结合起来。在民居文化模式保护较好的地区,应特别注意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与习俗,使民居文化保护和新的建设与开发互相协调。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建设。民居建筑综合性的保护,即有益于保持文化的多元与融合的样态,也有益于当前乡村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现代化建设。

3.3.3 保护民居建筑的自然环境景观

民居建筑及聚落布局与建设,把自然环境作为总体运筹的组成部分。自然山水,赋予乡村环境神奇的魅力。要把民居聚落的保护同景观环境的规划与建设紧密结合为一体,再现大自然青山绿水的独特魅力。大自然的清风、光影、物影、色彩、天光、云影、山川姿态、石形树态、山泉水声,均应纳入规划思考的范畴。保护人文景观与民居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是保护与开发地区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以认识传统文明与体验乡村风土人情为特征的民俗风情旅游区规划建设,推动民居建设的保护与再利用。

3.3.4 居民参与建设,再现纯朴民风

民居聚居环境目前面临着保护文化价值同居住生活现代化的突出矛盾。对于那些民居建筑的精品,要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对于那些濒临危机的民居建筑精品,应及时进行抢救,保护这些民族乡土文化的“博物馆”。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原有居民点布局区位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建设新的居民点,要特别注意认真保护乡村的文化习俗,在继承乡土文化优良传统的同时,促进乡村的现代化。乡村环境的更新与建设,不仅要尊重居民改善物质生活的要求,更应注重提高环境文化品质,创造新时期乡村建设环境,再现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弘扬古朴民风。

3.3.5 加强民居建筑的研究

广泛开展关于民居建筑的研究,应该倡导以下几个主要内容:①加强有关民居建筑的综和性研究,为保护和发扬民族建筑艺术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成果。应结合自然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系统深入地对民居建筑进行探索,全面深入地了解民居文化的宝贵财富,以利在建设及设计实践中运用。②加强对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从地理学、地区开发以及景观规划的角度,对民居建筑及环境进行综合研究,推动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③加强保护民居人文资源,使乡村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摇篮。让民居建筑及文化研究成果,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复兴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摘要:遍布神洲大陆的中国传统民居,记载着整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传递着正统史书中没有的信息,集多元价值于一体。然而,大量优秀的民居建筑正在遭受着“扫地出门”连根拔式的毁灭。我们必须抢在他们毁灭之前,保护一部分民居建筑精品,作为整个民族灿烂创造史的见证。

关键词:民居建筑,价值,保护

参考文献

[1]陈志华.乡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J].建筑师,57期.

[2]李兴无.江南居住文化思考[J].建筑师,61期.

[3]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陈志华.楠溪江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女儿百日宴答谢词下一篇:你还记得我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