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2024-08-18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精选13篇)

篇1: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最高级别)。(河外星系不包含太阳和地球)

2、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

彗星是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外表。(哈雷彗星:周期76年)

3、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4、(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存在生命)。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中;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地球的大气层;③液态水

5、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2)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辐射。

7、太阳活动的概念和分类:太阳大气层由外到里分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约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

⑴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⑵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⑶影响地球的气候。⑷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9、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2)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真正周期)。1太阳日为24小时,为一日的时间。(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每小时15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0、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

11、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12、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

13、地球的圈层组成: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岩石圈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组成

岩浆来源与软流层

26、季风:东亚季风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区(原因是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十分显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重要原因),东亚的冬季风吹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吹东南季风——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的夏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冬季吹东北季风——干季,夏季风吹西南季风——雨季,一般而言,冬季风是从高纬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寒冷(温暖)干燥的;而夏季风则是从海洋吹向陆地,性质是高温(温暖)湿润的。

27、气候: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

是从每年的六月。伏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因受副高影响而出现的干旱天气。

3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人类影响的主要环节是地表径流。

34、水循环的意义: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物质发生迁移。(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过程)

37、根据水温(洋流的热力性质)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38、洋流的地理意义: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实例: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海港终年不冻,也是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沿岸的荒漠带是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寒流的作用。)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暖流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成因秘鲁寒流为上升流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如哥伦布航海)

39、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

(2)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相协调一致,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3)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性体现例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和影响:因为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以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黄土高原一方面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引起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洪灾严重)以及三角洲不断向海中前进。

40、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篇2: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 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 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农业地约的形成

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项目 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 多为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普遍应用现代科技(划区放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

农业专业化 专业化程度高

篇3: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知识储备是学生在接触某一具体知识之前所掌握的相关辅助知识, 可以是在本课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 也可以是其他学科所学的内容, 甚至还包括学生的课外知识。可以想象, 如果学生具有较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储备, 在学习某一新课程时, 这些之前储备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工具。如果学生并不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此时的课程教学就必须回到教材的具体编写顺序, 通过调整不同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组合方式, 利用前面讲授的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知识储备来解决这一问题[1,2]。

二、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阐述知识储备与教学顺序之间的关系, 现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海水运动”为例进行分析[3]。水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纽带。本章以地球上的水循环开始, 介绍了地球表面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最后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束。“人水关系”成为构建本章知识主体的脉络。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要素之一, 所以本课在本章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本课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目标展开。

1.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洋流的形成原理, 学会利用地图归纳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案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锻炼学生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案例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知识迁移与类比、思维综合的能力。

3. 教学重点。

①运用气压带、风带解释世界表层洋流成因, 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模式。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四、教材分析

1. 案例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洋流概念, 并按其性质进行分类, 讨论了洋流成因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 结合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析洋流的动力机制, 最后结合洋流模式图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第二部分以实例的形式, 分析了不同性质的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即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虑洋流等相关知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较少, 因此学生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可以对本课内容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先讲授第二部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案例对暖流和寒流产生感性认识;再进行第一部分的知识讲解, 学习洋流的产生原因、主要驱动力和分布模式。

2. 教学过程设计。

①导入。利用玩具鸭子海上漂流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新闻报道, 引入新课, 使学生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 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强调洋流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稳定性。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首先, 用PPT展示几处同纬度大陆东岸和西岸的景观, 使学生直观感受洋流对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再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分析具体情况。得出结论, 洋流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降湿。其次, 介绍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指导学生从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上找到寒暖流交汇处, 学习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再次, 利用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遇冰山沉没的事例, 介绍洋流对航海的相关影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导出结论———洋流影响航海, 顺流航行船速快, 逆流航行速度慢;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大雾, 对航行造成不利影响。最后, 结合墨西哥湾的石油泄露污染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洋流会加快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 但同时把污染带到别处,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③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首先, 通过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复习, 学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是形成洋流的重要原因。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赤道两侧, 南北半球的信风分别驱动海水由东向西流动, 形成南北赤道暖流, 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 受到陆地阻挡, 一小部分回头形成赤道逆流, 大部分向较高纬度流, 至中纬度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到大洋东岸时, 一部分折向高纬度, 加入极地环流, 一部分折向低纬度, 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全球形成了分别以副极地, 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次, 介绍不同性质的洋流, 向学生说明中低纬度大洋东侧是寒流, 西侧是暖流。中高纬度反之。最后, 介绍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的方向在冬夏季节会发生转变。北印度洋夏季顺时针环流, 冬季逆时针环流。④相关拓展。洋流深刻地影响了地理环境, 同时洋流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1998年中国南方地区洪水的相关案例, 引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以此加强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为今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五、小结

由于初中地理中对洋流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较少,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没有世界表层洋流系统的概念。因此本次课在教学顺序上对原教材进行了一定调整, 先进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和案例的介绍, 再转到洋流的成因、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洋流系统模式, 学习如何利用洋流的性质和特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和灵活掌握的教学目的。

摘要: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授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此本文以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1为例, 分析了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课的教材编写顺序和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教学过程的展示, 论述了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 灵活调整教学顺序的重要性。本研究结果不论是对于出版机构编写中小学教材, 还是一线教师在具体授课模式和方法的选择上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地理教材,知识储备,海水运动

参考文献

[1]黄显华, 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1-58.

[2]金祖孟, 陈自悟.地球概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208.

篇4:地理必修1第一章潜在知识点注解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和不连续界面,人们依据对地震波的分析,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界面,而后根据这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划为三个层次。endprint

现行人教版地理必修1教材,经过数次整合改编,简明、凝练,这一点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正因为精减,使教材中存有不少潜在知识点。虽说这些知识点并不要求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全部涉及,但也绝非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全面回避的,有些甚至是必须加以补充的。作为答疑解惑的教师,对这些潜在知识点,更要了然于胸,才能更好地把控知识、指导学生。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为例加以说明。

一、“宇宙中的地球”潜在知识点

流星:课文对流星是这样描述的:“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事实上,人们有时能看到的并不是流星本身,只是看到了流星在空中燃烧的现象,我们平常是无法看见在太空中的流星的。关于流星其实有三个层面的描述。如图1所示,流星体存在于外太空,单个就是流星体,多个称之为流星群。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描述。当有流星个体(或群)游荡近地球并被地球引力捕获时,就身不由己地向地球飞来。在地球引力加速下,越来越快地闯入地球大气,在大气中摩擦产生高温并发生燃烧现象,于是人们看到了流星现象,单个闯入地球大气燃烧的是流星个体现象,当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并燃烧时,就是流星雨。大部分流星个体或流星群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都燃烧殆尽,化为齑粉,在地面上不留痕迹。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描述。只有极少数质地坚硬或个体巨大的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燃烧之后,并未烧尽,就会有残骸降落至地面,称之为陨星。其中,石质的称为陨石,铁质的称为陨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描述。

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方式之一,当然属于天体一类。这在课文中并未提及,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该知识点。星际物质又可分为行星际物质和恒星际物质,存在于行星和行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行星际物质;存在于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气体、杂质、尘埃就是恒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按其成因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等。人造天体是指运行在宇宙中的人造卫星、太空实验室、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行星,所以地球上的一部分或其附属物就不能称为人造天体。如地球上按航线飞行的飞机、地表或发射架上的航天器 ,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课文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两个方面加以阐述,在此对地球自身具备的条件作两点补充:①地球自转周期适当,昼夜更替只有24小时,以致白昼增温不过分炎热,黑夜降温不过分寒冷,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②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促进了海洋的形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的收缩,使地球内部温度升高,结晶水汽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火山爆发,加速水汽从内部逸出的过程,水汽经过降温、凝结、降雨,落到地面低洼处,形成原始的大洋。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中。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潜在知识点

太阳外部大气特点:太阳外部大气从里向外划分为三层,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这三层由里向外潜藏着这样的特点:厚度越来越厚、亮度越来越暗、温度越来越高(逆温现象)、密度越来越小。如图2所示。

太阳活动标志:课本上对太阳活动标志的描述,只提及黑子和耀斑。至于其它的活动标志,未明确提及,只在P10 图1.10上画出了日珥,很隐晦地涉及到太阳活动的其它标志。其实,就太阳活动而言,太阳大气的每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标志。在光球层除黑子外,还有光斑;在色球层除耀斑外,还有日珥(图3所示);在日冕层还有太阳风。黑子和耀斑只是太阳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标志而已。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时除书上描述的四种影响外,还有一种影响,即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周期为11 年,而在亚寒带地区的树木年轮就呈现出11年规律性的疏密变化。充分证明了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的运动”潜在知识点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②60°纬线上的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③同纬度、同海拔高度上的点,线速度相同;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点,海拔高者,线速度快,海拔低者,线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任何地点,无论纬度高低、经度大小及海拔高低,其角速度都相同,为每小时约15°。

晨昏线的作用:①确定地方时,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确定日期和季节,若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若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③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将地球分为昼夜半球,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θ,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θ(南北纬视当时的日照情况而定);④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课本对此知识点作了简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知识点就不用掌握,恰恰相反,这一知识点在日后高三复习过程中,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步骤小结如下: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求时间差;第三步,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在某时、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即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四、“地球圈层结构”潜在知识点

篇5: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 、( 1 )环境问题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 更新速度 。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 自净能力 。

环境的发生与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 ”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 2 )环境问题的表现:

城市主要表现为 环境污染 ,乡村主要表现为 生态破坏 。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 过分消耗资源 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 发展 与 人口 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 严重 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2 、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 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 危及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 生态 持续发展(基础)、经济 持续发展(条件)、社会 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观念: 发展的观念 、公平的观念 、环境的观念 、权利的观念 。

3 、( 1 )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自然资源相对紧缺 , 利用率低 ;环境问题严重 。

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西北地区: 荒漠化 ,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我国 南方 , 我国华北的水 资源短缺。

( 2 ) 循环经济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 全过程 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 末端治理 。

篇6: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2) 对应的时间是公元1770年以前,1770年至1950年,1950年至今。

(3)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加速增长;人口爆炸式增长。

(4)原因:古代(1770年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缓慢。

近代:(公元1770-1950)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出

生率保持较高,人口呈加速增长。

现代:(1950 年以后)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进一步改善,国际环境稳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民族解放,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事业改善,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呈爆炸式增长。

2. 能根据“三率”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即人口再生产类型),四个阶段的名称及对应的三种模式。并会说明每个阶段人口增长的特征及原因。

(1)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对应模式: (原始型)

第二阶段: 对应模式:

第三阶段: 对应模式:

第三阶段: 对应模式:

(2)特征: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第二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

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自然增长率逐渐

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

第四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些国家人口出现零增长或

负增长。

(3)原因:第一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下。(目前只有极少数

分布在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第二阶段: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平均寿命上升。

(目前主要是东非一些国家:如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发达国家则在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属于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

导致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目前大多数

发展中国家处于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则在20世纪50年代处于这一

阶段)

第四阶段:生活水平高,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进一步降

低,出生率与死亡率差距很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呈零增长或

负增长。(目前主要是发达国家处于这一阶段。)

3 明确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同;人口问题政策不同。

(1)发展中国家主要是: 。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

(2)发达国家主要是: 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4、正确辨析什么是人口迁移?

(空间改变——由迁出地到迁入地、居住地改变、时间长期或永久性改变)

5、明确掌握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动因:

二战前:方向:由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旧大陆→新大陆。

路线:欧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

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②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 二战后: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贫穷国→富裕国;

特点:定居移民减少,外籍工人增加。

路线: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美→北美洲

原因:主因:①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力供求关系不平衡;

特殊原因:②政治性移民

6、人口迁移的效应:

对于迁入地: 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市场。

不利影响:造成就业、环境、住房、医疗、交通压力增大。 对于迁出地:有利: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和环境压力

不利:造成人才外流。

7、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及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方式主要是有组织的从东部城市和人口稠密区调往农村和边

疆人口稀疏区。

特点:规模小

原因:①计划经济;②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③政策限制农民进城

(2)改革开放后:人口自发迁移为主(民工流):①由农村迁往城市;

②由内地迁往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

沿海、城市地区,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

8、注意辨别世界上主要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向:美国、日本、德国、中国、俄罗斯

9、能从图表中分析世界或某个国家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密度相同但人口分布格局不一定相同。

10、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历史、宗教、习俗等)

1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

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

12、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

值,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适宜人口数量,其值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1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又是相对确定的。14、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根据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预测我国的人

口合理容量约为8~9亿人。

15.会判读金字塔图、三角形图,四个坐标轴的图,雷达图、八卦图(学案测评P18,8)等

篇7: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共同决定的。[ 记忆 ]

2 、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70 亿人口日”( /10/31 );中国 13 亿人口( /1/6 )。[ 记忆 ]

3 、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4 、20 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 100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 、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 人口自然增长率 和 人口基数 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措施: 发达国家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 、人口增长模式由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8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9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记忆 ]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 死亡率 下降开始的

10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 ]

口诀:欧 ( 北 ) 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 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记忆 ]

5 、人口迁移的意义 [ 理解 ]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 理解记忆 ]

对人口迁出地: 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 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记忆 ]

( 1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经济因素 往往起重要作用。

8 、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 理解记忆 ]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 理解 ]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 [ 记忆 ]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 、合理人口容量概念:[ 记忆 ]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 、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篇8: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根据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大量使用案例来实施教学,对于现成的案例,需要充实、改进和迁移。除了吃透案例并归纳出方法和规律以外,还要走出案例,在生活中发现新的案例,运用所学加以解决。

一、课标导航

课标中“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表述,“分析”是将事物、现象、概念分门别类,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举例”、“结合实例”属于行为条件,“说明”属于行为动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内容。

根据本段课程标准行为动词的表述,确定本课标中,农业区位因素属于理解层次要求,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迁移水平层次。所以,表述中的举例、结合实例并不是由老师提供例子,学生对例子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解决这么简单,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提出实例,并加以分析阐释。

二、充实案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开篇即是案例: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做出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对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利用,由图3.3将区位分析的各种要素做出梳理。明显的,在这里案例并没有被充分剖析,也无法具体分析,因为方法的缺失,只好先将方法提纲列出来。后面的活动安排则显得非常必要,表面上是一个活动框题,其实安排了三个案例: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对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的要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布局模式;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变迁。

在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与气候区分布案例中,涉及气候资料分析,需要相应的知识铺垫。比如气候要素分析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力求使学生接触完整的思维角度。这些要素条件反映在统计上,最主要的是分析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而数据的呈现可以是数字,更多的是直观的图表,因此对于地理统计图表的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能力,应该得到强化。对于教科书上提及的三个地点,应该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去寻找地理位置,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训练读图能力。在这里,除了教科书上提供的案例信息,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实更多的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以提高整个案例的信息量,帮助学生将案例分析得更加透彻,同时运用更多的方法技巧。因此,我们在必修2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科书上的案例需做足功课,将案例的背景材料、案例分析中所需要的地理规律方法等充实进去。这种充实内容有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呈现,有些则仅仅是教师的知识储备。

三、改进案例

在上述学生活动中并不涉及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我国拥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处于这一气候条件下的学校也是很多的。可否根据学校所在地情况,适当调整?与其直接套用书中的例子,不如修改为本地的素材加以分析,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建构新的系统的知识。本活动学生经过探究可以明白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在此过程中,学生由对本地的水稻种植业的直观感受而综合归纳出来的规律,对后面第二节专门讨论季风水田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区位条件有着非常好的方法积累。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选择还可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从而提供给他们一种地理的思维角度。同样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教科书选用美国中部平原的案例。其实我国东北地区或者西北地区,同样存在这一形式的农业地域类型,何不干脆由身处该地区的案例来作为教学的素材。又如教科书讲述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时,选用了西欧的乳畜业作为学生活动的案例展开,在此我们可否考虑替换成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城市周边的乳畜业。很多城市郊区都发展了乳畜业,并形成了乳产品企业,在当地超市销售乳产品,这一生活常识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地理。在学习立体农业时,也可采用其他地区的农业案例,如西南地区用横断山脉的立体农业,重庆湖北选用库区的立体农业,青藏高原的河谷立体农业,珠江三角洲的桑基、果基、蔗基鱼塘(广义的立体农业)。

通过对案例的自主选取和加工,学生从生活中所熟知的地理事物归纳出地理的各种规律与方法,其知识建构在已知的客观事物认识上,必然会产生更加牢固的知识网络。而且,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地理,反过来也促使其在生活中主动发现地理。这样不仅符合新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能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迁移案例

我们对教科书案例不断充实、修改,其出发点是因为这些案例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特征,学生知识建构非常有效率。由于这些案例具备非常广的代表性,因此我们要利用分析过程中掌握的一般方法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对地理思维方法的掌握和亲身体验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科书经典案例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去迁移。新的案例是必需的,可以由老师提示,更提倡学生自己去寻找。这样的案例,有的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的可能会不那么典型,从而需要我们对各种干扰因素做出相应的考虑。这时,学生的思维要求非常活跃,要求其完全参与到活动中来,其活动主体性展现无遗。

受学生能力水平的制约,不同层次学生对案例的提出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时,教师作为活动的主导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案例的客观材料。比如学习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这一案例,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对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以强化他们在学习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案例时所掌握的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分析思路。

篇9: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总结

【关键词】地理必修一 教学建议

引言 新课改后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要领。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决定高考采用全国卷,为准确把握全国卷,必须从我们日常教学做起,加强教材研究,以下是我对必修一教材教学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教材分析:

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它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通过地理必修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地球和宇宙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在后面的课程中深入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学建议:

1、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同事交流中学习。

2、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改的更是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不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最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即:突出模块性。相对而言,模块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模块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在知识的深度上缺乏系统化,使学生对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了解甚少,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从高考备考的角度对课本作一定的补充,在教学中板书要清晰,知识结构完整,要求学生做笔记,在书上对重点内容要由一定勾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在课标在每节教案中必须列出,学习钻研教材;在收集优秀教案的基础上,撰写符合学情的优质教案,教案环节要完整,大致要有十个环节:

(1)课标要求;(2)教材内容分析;(3)教学目标;(4)学生学习情况分析;(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6)教学重点和难点;(7)教学资源;(8)教学过程设计;(9)教学评价;(10)教学反思

南川地理必修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中图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8课时);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7课时);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课时);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9课时);

3、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组成情况,包含初中就学于何种学校、学校开设地理的情况、家庭情况等;其次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4、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通过新课改实践,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运动”等,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

5、网上的课件需重新编排,每节课图片不要多。

6、作业和练习:高一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不需要订练习或对资料进行一定删减后使用,可利用填充图册,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作业进行合理删减,做到统一;

7、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地理学科的图表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主,难度大,课时紧,重庆的区县一般每周2课时,完成课程难度较大的,可每2周在晚自习中安排1节。

8、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实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选择案例,如:地 震、台风、寒潮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9、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最好每周1次),相互听课,不论校内、校外,共同交流,相互提高;

篇10: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东北三大省,黑吉辽简称。

黑北漠河镇,“极村”“不夜城”。

地形之特征,外山平原中。

大小兴安岭,西北“人字形。

东部长白山,天池绮丽景。

东北大平原,松辽三组成①。

肥厚耕地阔,“沃野千里”平。

(2)气候与农业

气候之特征,冬长又寒冷;

河冰坚且厚,航运半年通。

积雪和冻土,水丰好墒情。

夏季短且暖,七八月为盛。

农作物玉米,大豆最著名;

春小麦甜菜,苹果产辽东。

一年一熟主,农业基地重。

(3)自然资源

木材基地重,长白兴安岭;

红松木优质,落叶松有名。

貂皮鹿茸参,东北“三宝”称。

东北之水库,最大松花湖。

河流流量大,水能亦丰富;

白山水电站,丰满须记住。

本区矿产多种,石油煤铁为重。

辽河吉林油田,最重须记大庆;

鞍山本溪铁矿,阜鸡鹤煤著名②;

露天采煤抚顺,矿产综合利用。

(4)城市、工业、交通

东北三大省,工业类型重。

哈尔滨机电,长春“汽车城”;

沈阳属机械,鞍钢最著名。

铁路稠密网,骨架“丁”字形;

哈尔滨沈阳,南北枢纽重。

大连不冻港,航线八方通。

①松辽,松辽平原。三,三江平原。

篇11: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①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 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同,其中影响比较的大是海洋和陆地

??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北半球)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②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

?? 赤道地区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全年雨量充沛

??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在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下,常年干旱

?? 大陆的西岸有两种情况,以亚欧为例,地中海地区(亚热带),夏季处于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边缘,气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热带高压向南移,此地受西风带的控制,多气旋活动,湿润多雨。欧洲地区(温带),终年盛行西风,各月降水量较多,而且比较均匀

?? 大陆的东岸,以亚欧大陆为例,处于季风环流的控制下,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的影响,降水不多,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 大陆的内部,以亚欧大陆为例,终年受大陆气团的控制,降水比较少

?? 两极地区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全年降水少

2)气候的类型(课本47页的图2.26)

3)主要10种气候类型的判断(课本48页图2.27)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篇12: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①气候: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集中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的需要。

②土壤: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

③地形:地形种类多样,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④工业基础好,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均耕地多。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分为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耕作农业区(分布在平原区)、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的西部)

3、商品粮基地: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

4.东北地区农业的主要问题

黑土退化、水土历流失、湿地面积减小,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

5.东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平原: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西部草原: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天然林保护;开发多元特色农业产品;发展特产品加工业。

篇1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指瑕

一、总星系是不是天体系统

在必修1教材第3页图1.2中,关于“总星系”有如下描述: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也是目前我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我们都知道,天体系统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次不同的系统。很显然,总星系的范围受限于人类的观测水平,它并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所以笔者认为,总星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体系统,而应该是某个未知的天体系统的一部分。

二、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必修1教材第12页的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中说: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众所周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而每小时300万千米其实是太阳风暴爆发时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的速度,所以说,“喷射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合适的,容易引起误解。

三、“时”与“小时”的争议

“时”与“小时”这两个单位有没有区别?笔者以为区别是有的。一般而言,“时”指的是时刻的单位,比如“现在是上午8时”,而“小时”是指时间长度的单位,如“会议持续了2小时”。对此,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很好地区分,但在很多教材中却非如此。如必修1教材第13页中“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还有第19页图1.23中的白昼长短亦是以“时”为单位。教材为什么会如此表述呢?其实,教材中将“时”与“小时”混为一谈并非编者失误所致,因为从1993年起,我国量与单位标准中就明确规定,时刻和时间长度必须都用“时”作为单位。但有时候,我们按此表述很容易引起误解,如“飞机7时能到达北京”,这句话是指飞机会在7点钟到达北京,还是飞机需要7个小时能到达北京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以避免使学生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四、海滩的形成

必修1教材第71页图4.5中,关于沙滩的形成有如下解释:在沙质海岸,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会将大量的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对此,笔者质疑如下: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否一直在减慢呢?我们可以将海岸视作一个粗糙的坡面,波浪在向岸运动的过程中,受坡面和摩擦力的影响,速度是在逐渐减慢的,直至静止后,再向海回流,回流过程之初,波浪肯定是在做加速运动的,然后才在摩擦力和海水顶托作用下速度逐渐减慢。因此,教材中所说的波浪在向海运动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慢是不合适的,而且沙滩的形成也并非如此简单。实际上,沙滩是波浪及其派生的沿岸水流综合作用的产物。外海波浪传入近岸浅水区,受到海底的摩擦作用,波锋变陡,波谷变缓,水质点运动轨迹呈现往复流动,而且向岸进流速度通常大于离岸回流速度,导致底部泥沙向岸搬运,并被上冲水流帶至海滨线上堆积,从而形成沙滩。

五、火山锥的形态

必修1教材第75页中关于火山锥的形态描述如下: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这种说法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从本页中图4.15“日本的富士山”中得到验证。但本页的图4.14“火山示意”中所显示的火山锥形态却非如此。图中的火山锥坡面是一个典型的凸形坡,即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陡,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直观印象。

上述“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显然是取其狭义。作为师生共用的核心教学材料和课程载体,教科书理应具备本源性、学术性、权威性等众多属性,而其对知识表述的准确性乃是最为基本的要求。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出,当是教师的务实之态。

上一篇:月份实习鉴定下一篇:党建群团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