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2024-08-18

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精选6篇)

篇1: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在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设某校有20名队员准备参加竞赛,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要选出18名优秀队员分别组成6个队,每个队3名队员去参加比赛,选拔队员主要考虑的条件依次为有关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智力水平(反映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动手能力(计算机能力的使用,编程能力和其他方面的时间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能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其他特长,每个队员的基本条件量化后如下表

队员基本条件量化数据表

水平Ⅳ

写作能力

队员

Ⅰ 8.68.28.08.68.89.29.27.07.78.39.09.69.58.69.19.38.48.77.89.0

Ⅱ 9.08.88.68.98.49.29.68.08.28.18.29.19.68.38.78.48.48.38.18.8

动手能力

外语水平

协作能力

其他特长

学科成绩智力水平

A B C DE FG HIJK L M NO P QRS T 8.28.18.58.38.58.29.09.88.48.68.08.18.38.28.88.69.49.29.69.58.06.58.59.67.77.97.26.26.56.97.89.98.18.18.48.89.29.17.67.97.97.79.29.79.69.09.18.79.68.59.08.79.09.08.88.68.48.79.07.79.59.19.69.79.29.09.29.79.39.49.59.79.39.09.49.59.09.29.69.***567896

现在的问题是:

1.在20名队员中选择18名优秀队员参加竞赛; 2.确定一个最佳的组队使竞赛水平最高;

3.给出由18名队员组成6个队的组队方案,使整体竞赛水平最高,并给出每个队的竞赛技术水平。

篇2: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敬告:本习题集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考生提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毕开颖老师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不得发布到公共网络空间。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第一部分 初中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

阅读: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阅读:

6、理想(流水河)

7、*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论语》十则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阅读: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14、*秋天(何其芳)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2016年1月】

1.济南的冬天

(1)要求:十分钟左右,要求板书简单明了,有重点的讲述文章内容。(2)描写山的两段,要求有感情朗读,并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体味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

第四单元

阅读:

16、化石吟(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18、*绿色蝈蝈(法布尔)

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20、*山市(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阅读:

21、风筝(鲁迅)

22、羚羊木雕(张之路)

23、*散步(莫怀戚)

24、*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冰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第六单元

阅读:

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28、*女娲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30、*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追寻人类起源

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

名著导读:《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注:篇目前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标有*的是略读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

阅读: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3、*丑小鸭(安徒生)

4、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5、伤仲永(王安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2015年6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要求:朗读并分析“先生”的思想性格。

第二单元

阅读:

6、*黄河颂(光未然)

7、最后一课(都德)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0、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2016年1月】

1.木兰诗

(1)要求:朗读前三段,重点解释一句话。

(2)要求:朗读4~7段,然后说一下木兰形象的丰富性。

第三单元

阅读:

11、邓稼先(杨振宁)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第四单元

阅读:

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20、口技(林嗣环)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

【2015年1月】

1.口技 要求:试讲《口技》这篇文章中的一段。

【2016年1月】

1.安塞腰鼓 要求:朗读一部分,分析把握安塞腰鼓的特点。

第五单元

阅读: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荒岛余生(笛福)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24、*真正的英雄(里根)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2016年1月】

1.夸父逐日 要求:多角度分析夸父形象。

第六单元

阅读:

26、珍珠鸟(冯骥才)

27、斑羚飞渡(沈石溪)

28、*华南虎(牛汉)

29、*马(布封)30、*狼(蒲松龄)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

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

论诗(赵翼)

名著导读:《童年》 《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

阅读

第一单元

阅读:

1、新闻两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

2、芦花荡(孙犁)

3、蜡烛(西蒙诺夫)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5、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芩)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015年6月】

1.百万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要求:说说新闻的特点。

【2016年1月】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嘞上蔚的信,品味语言美。

第二单元

阅读: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7、背影(朱自清)

8、台阶(李森祥)

9、老王(杨绛)

10、信客(余秋雨)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让世界充满爱

【2015年6月】

1.背影 要求:组织活动,分析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第三单元

阅读:

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12、桥之美(吴冠中)

13、苏州园林(叶圣陶)

14、故宫博物院(黄传惕)

15、说“屏”(陈从周)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

【2016年1月】

1.故宫的博物馆

(1)要求:联系故宫博物院指导大家学习说明文,主要讲说明顺序(2)根据《故宫博物馆 》上写作课。

第四单元

阅读:

16、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17、奇妙的克隆(谈家桢)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梅涛)20、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

阅读: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

【2015年6月】

1.桃花源记:指导学生背诵《桃花源记》。

【2016年1月】

1.爱莲说。要求不详。2.春望。要求不祥。

第六单元

阅读: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怎样搜集资料

【2015年6月】

1.湖心亭看雪 要求不详。

【2016年1月】

1.记承天寺夜游 要求:有感情朗读,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2.归园田居 要求:分析古诗的美。

课外古诗词:长歌行(少壮不努力)(汉乐府)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野望(王绩)送友人(李白)黄鹤楼(崔颢)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尧臣)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一单元

阅读:

1、藤野先生(鲁迅)

2、我的母亲(胡适)

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5、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

阅读:

6、雪(鲁迅)

7、雷电颂(郭沫若)

8、短文两篇(巴金)日

9、海燕(高尔基)

10、组歌(节选)(纪伯伦)浪之歌 雨之歌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寻觅春天的踪迹

【2015年6月】

1.海燕 要求:有感情朗读,分析思想感情。

第三单元

阅读:

11、敬畏自然(严春友)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刚)

13、旅鼠之谜(位梦华)

14、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15、喂--出来(星期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

阅读:

16、云南的歌会(沈从文)

17、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18、吆喝(萧乾)

19、春酒(琦君)20、俗世奇人(冯骥才)刷子李 泥人张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

阅读: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2015年6月】

1.马说 要求不详。

第六单元

阅读: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背起行囊走四方

【2015年6月】

1.岳阳楼记 有全文,要求:分析叙事,写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2016年1月】

1.岳阳楼记 要求:分析叙事,写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运用。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问题:杜甫把别人孩子称盗贼,自己孩子称娇儿,为什么?另外他真的获得广厦,会分给天下寒士吗?

要求1.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2.让学生体会本课主旨3.限时10分钟左右

课外古诗词: 赠从弟(其二)(刘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无题(李商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登飞来峰(王安石)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名著导读: 《西游记》 《海底两万里》 《名人传》

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阅读:

1、沁园春·雪(毛泽东)

2、雨说(郑愁予)

3、星星变奏曲(江河)4、*外国诗两首 蛔蛔与蛐蛐 夜(叶赛宁)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2016年1月】

1.星星变奏曲。要求不祥。

第二单元

阅读:

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

7、《傅雷家书》两则

8、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阅读:

9、故乡(鲁迅)

10、孤独之旅(曹文轩)

11、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2、心声(黄蓓佳)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

阅读: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15、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邓拓)谈读书》(培根)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 读好书

第五单元

阅读:

17、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18、杨修之死(罗冠中)

19、范进中举(吴敬梓)20、香菱学诗(曹雪芹)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

阅读: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2015年1月】

1.唐雎不辱使命 要求:分析最后一段。

课外古诗词背诵:《观刈麦》(白居易)夜》(刘方平)《商山早行》(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陆游)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名著导读:《水浒》 《傅雷家书》 《培根随笔》

人教版《九年级下》

第一单元

阅读:

1、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

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4、外国诗两首 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2015年6月】

1.我爱这土地 要求不详。

【2016年1月】

1.乡愁 要求:朗读,结合意向,体会思想情感。

第二单元

阅读:

5、孔乙己(鲁迅)

6、蒲柳人家(刘绍棠)

7、变色龙(契诃夫)

8、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2016年1月】

1.孔乙己 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

阅读:

9、谈生命(冰心)

10、那树(王鼎钧)

11、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

12、人生(勃兰兑斯)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阅读:

13、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14、变脸(魏明伦)

15、枣儿(孙鸿)

16、音乐之声(勒曼)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 阅读:

17、公输(《墨子》)

18、《孟子》两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孟子)20、《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惠子相梁(《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庄子》)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阅读:

21、曹刿论战(《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3、愚公移山(《列子》)

24、《诗经》两首(《诗经》)关雎(《诗经》)蒹葭(《诗经》)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2015年6月】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要求:整体讲,让朗诵第一段。

课外古诗词背诵:

1、从军行(杨炯)

2、月下独酌(李白)

3、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4、登楼(杜甫)

5、走马川行奉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7、望月有感(白居易)

8、雁门太守行(李贺)

9、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10、别云间(夏完淳)

篇3: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在高考年间,病句作为高考语文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点经历了比较显著的起伏变化。从“考不考”到“考什么”,从“怎么考”到“考多少”,都在调整变化中。透过这种调整变化的考查我们发现,它不仅涉及语文教育的问题,而且与当时的语言( 学) 观念、语言规范观和规范研究状况、大众语言生活状况以及语文水平甚至语言本体( 主要是语法和词汇) 研究的热点息息相关。有鉴于此,我们对高考年间的高考语文试题做了全面的统计分析( 地方自主命题出现后仅统计当年的全国卷试题) ,系统考查高考语文病句试题的演变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并试图探讨命题所反映出的语言观及语言规范观的变化、语言生活和语文水平的状况、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等问题。

一高考语文病句试题的演变路径

图1展示了高考年间病句试题赋分情况在当年试卷总分中所占的比例变化( 为方便统计,文理科试题赋分不同时以文科为准) 。不难看出,病句类的试题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多到少、从波动较大到渐趋稳定的变化过程。根据历年病句类试题的数量和考点的变动情况,我们将高考年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 一) 探索阶段( 1952—1959 年)

1952—1959年是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命题的探索阶段,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以用关联词语填空和在原文上修改病句两种题型为主,试题分值总体较高,但波动幅度大,受社会思潮影响大; 从内容上来看,这一时期的病句试题一方面重视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对病句类试题命题内容多样化的探索。建国初期,人们的语言文字水平普遍较低,党和国家迫切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都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同时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2年9月教育部又提出学习苏联的语言、文学分科,虽然实行不久即因各种复杂的原因而终止,但学界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规范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1952—195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便极好地体现了这种“重语法,抓基础”的要求。全国统一高考的最初四年,相关题目涉及大量选择关联词语填空的问题,题型单一,考点也比较容易,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1955年10月25日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罗常培、吕叔湘的主题报告《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第一次系统探讨了语言规范工作的意义和一系列原则。次年的高考中,病句类题目的分值一下从往年的4 ~ 10分上升到1956年的20分( 占整张试卷的20% ) 和1957年的16分,考查的内容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多样化,尤其是注重句法搭配和结构关系的考查,如1956年的“我决心改进自己的缺点”( 动宾搭配不当) ,“绿茵茵的海水上卷起雪白的一阵阵浪花,船追逐浪花急驶着”( 多层定语层次关系错误) ,等等。然而,1958年和1959年病句类题目的分值迅速回落,这可能跟《语法修辞讲话》等所体现出来的“匡谬正俗”观受到一定的质疑有关。但这段时期内容多样化的考查方式则被延续了下来,并在新时期( 1978年以后) 逐步丰富起来。

( 二) 迟滞阶段( 1960—1965 年)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人们对文学教学与语法教学的关系做了新的梳理,认为语言知识只是起辅助性作用。1963年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明确规定语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辅助手段,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种教育理念给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1960—1965年间高考语文只考查了作文和文言文阅读,未见与病句相关的任何考查; 如果说还有对语言文字能力的要求的话,也只是间接地表现为能在作文中进行正确的表达。这种命题模式持续了六年,直到1966年高考中断。

( 三) 徘徊阶段( 1977—1989 年)

徘徊阶段的病句试题除了采用与探索阶段相同的题型,还出现了判断病句的考查方式,即仅要求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而不要求做出修改,这种考查方式大多应用于病句本身难度比较大的情况。从命题和分值来看,1977—1989年的考查断断续续,赋分情况也很不稳定,呈现出与探索阶段相近的特点,特别是1984—1989年,病句再次被命题人“抛弃”,消失了长达六年之久。这是因为语言学界和语文教育界对语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展开了观点不尽相同的讨论。一方面是对语言规范和语法教学体系的新探讨。1978年《中国语文》刚复刊即展开了对“贵宾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是否为病句的广泛讨论,同年,《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出版。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在哈尔滨召开,经过修改,1984年《中学语文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试用) 》公布。随后,初中《语文》课本的语法知识已经开始采用这个系统,随年级增长而逐步展开知识体系。这期间的五年,正是高考语文不考病句的时期。另一方面,无论是在语言规范研究方面还是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都出现了对既往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反思。在规范研究方面,随着《语法修辞讲话》的再版( 1979) ,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规范研究。《语法修辞讲话》再版序言里这样写道: “这本书的缺点有‘过’与‘不及’两方面。‘过’是说这里边有些论断过于拘泥,对读者施加不必要的限制。‘不及’又有两点: 一,只讲用词和造句,篇章段落完全没有触及; 二,只从消极方面讲,如何如何不好,没有从积极方面讲,如何如何才好。这样见小不见大,见反不见正,很容易把读者引向谨小慎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路上去,然而大家知道,这样写文章是不可能写好的。”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何为病句”“何为规范”“教什么样的规范”“考什么样的病句”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在语文教育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语言知识教材由于过于追求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使用一大堆实用性较差的术语和定义而为教育专家所诟病,中学的语言规范教育不能等同于大学的语言学教育,“淡化语法”的呼声随即兴起。认识上的变动带来的是高考考核内容的徘徊。

( 四) 相对平稳阶段( 1990—今)

1989年全国高考开始正式实施标准化考试,语文知识基本上以“标准化试题”即选择题形式出现。这种命题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对考试内容产生了影响,即那些便于“标准化”( 选择) 的内容容易成为高考的项目。随着标准化考试的全面推开,1990年开始至今,高考语文病句命题便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病句通常以3分一题、每题四选一的选择题形式考核,在整张试卷中大多也只出现一道这样的试题,题干多要求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这种命题形式常常通过不同选项的设置来考查几种病句类型。同时,有关关联词语的考查也逐渐退出高考语文试卷,在2000 - 2013年间的27份全国卷试题中仅见2次,也分别都以标准化试题的形式和其他病句一起充当正确表达的陪考项,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考查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高考语文病句试题的主要类型

病句生成的路径和可能性多种多样,因此,分类角度不同,对病句系统的认识便有同有异。如可以从用词、造句、谋篇的角度来分析病句,也可以从语法、修辞、语义、逻辑、事理的角度来分析病句。《语法修辞讲话》在病句理解和分析方面是两者的综合。此后,病句的分析和整理一直是语言研究和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论著纷呈迭现,其中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如《中国语文》杂志社先后编辑出版的《语文短评选辑》( 中华书局,1959) 、《词语评改五百例》( 语文出版社,1984) 、《词语评改千例》( 语文出版社,1992) 。以《词语评改千例》为例,其内容包括: 用词、指代、虚词、词语搭配、句式、成分、语序、事理、修辞、数量、汉字、标点、常识、广告、杂例、文章评改、编校、争鸣。广义地理解,凡是语言文字表达中有问题的句子都可以称作病句,因此标点、汉字使用中的错误也常被病句修改类论著列入其中。

高考语文病句分析也有此背景。但限于高考形式的制约和语文教育的重点要求,高考语文病句的呈现类型往往集中在几个方面。根据我们的统计,最主要的病句类型有四种: 与搭配不当相关的病句、与关联词语相关的病句、与成分残缺相关的病句以及与歧义相关的病句。当然,有时病句的类型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区别,这既是一个语言现象本身的问题,更是一个认知角度的问题。本文归类的依据来自对试题中考点意图和陪考项目的分析,如有些“搭配不当”可能是成分残缺或者成分冗余( 即平时所说的“一对多/多对一”) 的问题。为体现问题的全面性,统计时本文将这类病句同时计入各自的小类。

( 一) 与搭配不当相关的病句

高考语文病句类的考点总计出现了252次( 选择题中每个陪考项分别记作一个考点) ,其中考查最为频繁的是“搭配不当”类的病句,共考查96次,占所有病句类试题的38. 11% 。

搭配不当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考点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从语言使用来看,语义上的搭配失误容易给人带来最直接的违和感,因此搭配是评价语言表达、语言知识水平的基本标准。1956年对搭配不当类语病的第一次考查( “我决心努力改进自己的缺点”) 考的就是这种最基本的语义搭配。其次,从语言内部来看,搭配不仅是词汇、语义问题,而且是语法、语义、语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语病都可以以搭配不当的形式出现,或从分类理解上划归为搭配不当。这从同一个与搭配相关的病句在不同病句分析论著中归属不同类型就可看出,高考语文病句试题中此类题目也常常和其他类型的错误交叉在一起考查。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句式杂糅可以造成结构上的搭配不当,例如“……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的可能,所以……”( 1978) ,既可以看作是“能使”和“可能”搭配不当,也可以看作是“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和“有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的可能”两个句式杂糅。其二,成分残缺也可以造成结构上的搭配不当,例如“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 1997) ,“推广”和“喂猪”搭配不当,缺少宾语“技术”。其三,平时所说的“偷换主语”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结构上的搭配不当,例如“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2013新课标I) ,先说“作者”,又说“清潭、流水、歌声”,而其后的“激发”和“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显然不可能与同一主语搭配。

在96道搭配不当类题目中,又以动宾搭配不当和主谓搭配不当为主,分别占该小类的37. 50% 和36. 46% ,此外出现较多的还有定中搭配不当、状中搭配不当,介词结构搭配不当则出现了一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多对一/一对多”类搭配问题,这类病句经常在主语或宾语位置出现“好坏、与否、能否、能不能”等代表正反两面的词语。如“那些书摊的图书内容的好坏、环境卫生和经营作风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 1991) ,以“好坏”对“影响”造成了语义和逻辑上的不搭配。这一考点始见于1991年,之后又在1993年、1996年、1997年、2005年全国卷( 一) 和2013年新课标卷( II) 中有所考查。

图2是搭配不当类题目的历年考查数量统计。不难看出,随着病句类题目数量的变化,搭配不当类题目在探索期和徘徊期或显或隐,但若出现时总体数量则较多; 而在相对平稳阶段则基本上成了高考语文的保留节目,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波动幅度就很小了。虽然搭配不当类题目考查的次数有所下降,但在当年病句考题中所占的比例却有增无减,甚至多次占到80% 。就试题内容来说,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随着病句类试题难度的提升,单纯的搭配不当类病句在近年的考试中已鲜有耳闻,正如上文所述搭配不当常与句式杂糅和成分残缺等问题综合地表现出来,近年来这种在一句话中综合多种语病考查的试题有所增加。

( 二) 与关联词语相关的病句

考查频次名列第二的是“关联词语”,共考查79次,占病句类试题的31. 35% 。除去选择关联词语填空的试题无法判断错误类型,在所有以语病形式呈现出来的相关考查中,关联词语的误用占首位( 22. 78% ) ,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因为祖国而把自己的生命贡献出来的民族英雄们”( 1956) ,应用“为了”却误用为“因为”,又如“‘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能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1979) ,误用了关联词语“之所以”。这都是关联词语误用中反复出现的类型。

图3是高考年间对与关联词语相关病句的考查呈现出非常特殊的变动情况。在探索阶段,多次考查且分值较多; 徘徊阶段虽断续出现,但也呈现高分值分布; 相对平稳阶段的前期也比较注重关联词语的考查,但在新世纪就难得一见了。这实际上与当时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有直接的关联。如在探索阶段,由于人们语言文字水平普遍偏低,关联词语这样关注语义和逻辑的考点是有效的区分点。随着语法知识的大普及和语文水平的提高,关联词语的考查已经难以满足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所需要的区分度,于是考查次数大大减少。1978、1979两年的命题数量有明显回升,是因为这两年开始考查语篇中的关联词语,实则也是加大了考查难度。

( 三) 与成分残缺相关的病句

考查频次位列第三的是“成分残缺”,总计36题,占总题数的14. 29% 。高考命题中出现了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介词结构残缺和副词结构残缺( 按考查次数由多到少排列) ,共计5类,其中主语残缺占这一类的51. 43% 。

从图4来看,成分残缺类病句在探索时期和徘徊时期偶有出现,而在相对稳定时期则多有出现,但大多数年份只出现在一个选择项中。这里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学界对句子完整性的认识影响了成分残缺的考查内容,这跟学界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调整有关。如“对一切都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 1959) ,当年被认为是主语残缺的病句,而从今天的语言观来看,则完全可以看成是祈使句中省略了主语“我们”。也就是说,人们对成分残缺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严到宽的变化过程。

( 四) 与歧义相关的病句

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考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病句的考查中增加了对歧义句的判断,歧义现象一时间成为高考语文的“新宠”。这种新考点自1992年首考后,断断续续考查了十几年,后又基本消失了。详见图5:

概括起来,共考查了7类歧义: 结构层次不明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明造成的歧义、否定辖域歧义、代词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省略不明造成的歧义、一词兼类造成的歧义和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按考查次数由多到少排列) 。常见的歧义类型都考到了。这充分显示了出题者“语言学”的学术研究型背景。有的学术型背景在试题中彰显得特别鲜明。如代词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2005全国卷二) ,表现出生成语法约束理论的研究热点对命题内容的影响。2又如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2003) ,这来自一则新闻标题,题目中的“看不上”,既可以理解为是“瞧不起”,也可以看成是“没有条件看”的意思。

三历年高考语文病句试题演变的影响因素

病句的生成往往是语言系统和语言交际中某些特殊现象的呈现,而对这些现象的理解和把握、对这些现象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不容易。因此,高考语文病句考什么、怎么考,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变动中调整。这既是语言问题,又是教育问题。说它是语言问题,可从两方面来看。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它必然受到来自语言使用者和语言研究者两方面的影响,使用者在现实交际中高频出现的错误、研究者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取向、他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以及研究最终的发展,也都会在病句试题中有所体现。从语言的内部系统来看,它必然受到语言本身特点的影响,对特定的语言系统而言哪些问题是影响表达准确性的基础,哪些又是左右交际流畅性的核心,这些必然在本质上影响高考语文病句的命题。说它是教育问题,是因为它所面向的对象是中学生,病句试题的设计与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教材上的内容以及一线教师教学心得、语文教育专家们的教育思想会反映到高考试卷上,高考试卷又会反过来影响教学的内容选择和人们的语文教育观。因此,我们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影响高考语文病句试题命题的因素。

( 一) 大众语言生活和语言水平对病句试题的影响

社会大众的现实语言生活和语言水平往往对高考语文病句命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真实的语言生活是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来源。从命题内容来看,病句考查的语言点多是人们当下容易出错之处。如,早期关联词语误用的现象比较多,1957年的考题中就出现了“他们介绍了先进的地质勘探方法和帮助我们解决了目前石油生产中的许多困难”这样一道试题; 后期的日常表达中“多对一/一对多”和“歧义”等问题较突出,高考病句试题亦有所体现。从命题形式来看,病句的命题也多与当下语言生活中活跃的语言形式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病句试题所涉内容多为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基础的日常表达; 80年代以后的考查则大大减少了政论语体,增加了科技语体的比例,新增了部分文艺语体的内容,其中,2003年病句试题还考查了新闻标题中的语病。

其次,大众的语言生活水平对病句命题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这种作用在探索阶段和徘徊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建国初期,人们的语言文字水平普遍较低,高考所涉语病多与关联词语、句法成分完整性以及简单的搭配问题相关。随着语文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语言文字水平显著提高,这样的考查已难以更好地体现应试者语文水平的差异,更复杂、更多样的考点应运而生。

( 二) 语言研究观念、内容及成果对病句试题的影响

语言研究的观念和内容也影响着高考语文病句的命题方向。语言研究观念对病句试题的影响相对比较间接,主要体现为以“暂拟系统”为核心的教学语法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语言研究尚属传统语言学的范畴,这一时期的研究观念以描写为主,不太注重解释,而且在语言规范观念上比较重视认识上的“一致性”,规范方式上主要是“匡谬正俗”。正如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指出的那样: “……要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得这全民族的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减少它的分歧,增加它的统一性。”( 郭沫若,1956) 这种观念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和社会语文生活中。在教学语法领域,人们为了编写中学《汉语》课本,从1954年开始着手拟定“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年《语法和语法教学———介绍“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和中学《汉语》课本出版。随后,《汉语知识讲话》与《汉语知识》相继出版,共同构成了一套互相补充的教学语法系统,即“暂拟系统”。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上再次修订了“暂拟系统”,这个系统在长达30年的历史中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语法教学,高考病句试题的构拟和答案判定标准基本上以此为本。

语言研究的热点和成果在高考病句试题中的反映虽有所滞后,但也常常有所体现。需要指出的是,比较不同时期具体的病句试题就会发现,学界语言观、规范观的调整所带来的研究热点和成果的变化常常折射到高考病句试题中。正如我们前边提到的“对一切都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 1959) 一题,当年被认为是主语残缺的病句,随着人们判定句法结构完整性认识上的调整,今天已被视为合乎语法的主语省略句了。又如1983年有这样一题: “不少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是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一句被作为正确选项,而陪考项则是“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第二句实是“一种小夸张,把接近全部或顶点夸张成全部或顶点”( 于根元,1982) 。现在看来,这两句话都是可接受的,甚至后一句还更好一些。此类表达虽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常作为病句出现,但在高考试题中很难一见了。这体现了人们对病句的判定标准也由规则本位走向语用本位( 施春宏,1999、2005) ,逐步重视语言现象的交际价值在判断语言现象规范与否中的根本作用( 于根元,1996: 210; 施春宏,2000、2009) 。随着学界对语言本体认识的不断加深,对语言规范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逐步调整,人们对病句的判定标准也逐步走向稳定,以上这些反映语言观和语言规范观变化的病句试题在探索阶段和徘徊阶段或有出现,但在1990年以来的相对平稳阶段则难得一见。然而,在我们接触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将它们视为病句的情况仍很普遍,这是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三) 语言系统中的特殊现象对病句试题的影响

病句是对语文水平的考查,必然从根本上受到语言系统自身特点的影响,反映语言本身的特殊现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高考病句试题中对搭配问题的考查。搭配不当之所以能成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考点,正是由它在语言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语言表达中的一般性问题,从根本上看,往往都可以归结为搭配问题,因此它既是词汇问题,又不是简单的词语搭配问题,既是语法问题,又不是简单的成分组合问题,既是语义问题,又不是简单的义位相配问题。再加上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所以词与词搭配起来就没有完备的语法形式制约,似乎只要逻辑上、意义上说得过去就可以搭配,这样的搭配既自由又复杂,正是这种操作的“自由”,导致了结果的“复杂”( 林杏光,1994) 。

关于搭配性质的探讨由来已久。如《语法修辞讲话》( 1952) 持“非语法说”,邢公畹( 1978) 持“阶段语法说”,郭绍虞( 1979) 认为搭配是语法问题,类似的还有王力( 1981) 的“逻辑说”、常敬宇( 1990) 的“语义说”。这些认识往往都是基于单一角度来认识。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开始从多个角度综合看待词语搭配的性质问题。如林杏光( 1990、1994) 的“词汇( 语义) 、语法说”; 范晓( 1992) 从语法的三个平面( 句法、语义、语用) 看待搭配问题; 王希杰( 1995) 在区分语言规则和言语规则的基础上指出,“词语的搭配不仅不单纯是一个语法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它还牵涉到非语言因素: 交际情景、社会文化、民族心理和个人心理”。这种搭配性质的探讨正折射了词语搭配问题所涉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正因如此,搭配现象成了语言交际中最直观、最基本、最核心的表现形式,并进而成为历年高考病句中最稳定、最基础的考点。

( 四) 语文教育思潮对病句试题的影响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语法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不易平衡的问题,时至今日,虽然高考试题对病句的赋分和命题方式已十分稳定,但语文教育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还在不断延续着。1952—1959年的探索阶段重视语法教学的思潮盛行,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都比较看重语法,不仅提出中学语法课要从文学课中独立出来,还编写了中学《汉语》课本以及《汉语知识》《汉语知识讲话》等大量语文知识普及性书籍,病句成为高考试卷中的重要考查内容。1960—1965年的迟滞阶段,随着新的中学语文大纲重新定义了语文教育的目的,淡化语法教学的思潮兴起,语法教学的地位降低,病句也就暂时退出了高考舞台。1977—1989年的徘徊阶段是重视语法教学的思潮和淡化语法教学的思潮两相抗衡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病句试题很不稳定,时考时不考,时而分值高时而分值低。1990年以来的相对稳定阶段两种思潮在高考试卷命题中取得了相对的平衡,病句试题日趋稳定。目前,中学语法教学已经相当式微,因此对病句理解和修改的说明已经成了教师不太好说明的任务。病句考试在一般考试中基本上带有点缀的性质。这实际上又将老问题在新背景下凸显出来: 病句试题考什么? 怎么考?

四余论

高考病句试题的命题看似是中学语文的教学问题,但经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除了语言生活和广大社会语言文字水平的影响外,语言研究的观念和热点、语言规范化的观念和实践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高考命题对语言学观念和研究成果的吸收和应用; 另一方面,却不可避免地反思为什么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与语法教学、语法研究渐行渐远。新课改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成为一个基本取向,中学语文课在对人文性的过度强调下,只教“文( 学) ”不谈“语( 言) ”,几乎成为文学知识课和文学鉴赏课。

篇4:小学英语历年试题分析解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17-02

为了更好的帮助小学英语老师做好毕业考试复习工作,笔者对2009——2013年小学升初中的五套英语试题进行了分析解读,以下是笔者的分析意见。

一、题型

笔试题共有九道大题、十二类题型。在这些题型中,英汉互译、按要求写单词、单选、句子问答搭配、连词成句、阅读六类题型出现的频率最高,五套试题中均有出现,因此,为考试重点。

这其中选择不同类的单词在五套试题中出现4次,情景对话、改错和补全对话出现各3次,单词拼写是否有误出现 2次,选择单词的正确解释出现1次。听力只在2013年英语毕业试卷中出现,但就教育方向和试卷走向来说应为考试重点。

二、不同题型所占分值比重

为了分析各类题型在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现将十二类题型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将单词拼写是否有误、英汉互译、按要求写单词、选择单词正确意思、选择不同类单词划分为单词短语类。

第二类,将情境对话、句子问答搭配、连词成句、补全对话划分为句子类。

第三类,将单选、改错划分为语法类。

第四类,将阅读题划分为阅读理解类。

从统计表中各类题的分值来看,单词类所占比重最大,所占分值最高为65分,占总分的54.2%,最低为40分,占总分的33.3%;其次为句子类,所占分值最高为35分,占总分的29.2%,最低为30分,占总分的25%;再次为语法类,所占分值最高30分,占总分的25%,最低20分,占总分的16.7%;最后是阅读理解类,所占分值最高为15分,占总分的12.5%,最低为5分,占总分的4.2%。

在本次统计中没有将听力列如其中,因为无论是100分制还是120分制,小学部分所见试卷中听力所占分值均为20分,占总分的20%或16.7%。

(一)语法知识

从卷面来看,以语法知识为考点的题通常以按要求写单词、单项选择和改错的形式出现。

1、按要求写词语

在按要求写词语中,对于语法知识主要考了以下几种:动词的过去式、ing形式、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同音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反义词、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名词的复数形式、缩写的完整形式和各种形式动词的原型。按要求写词语在每套试卷中所占分值为10~20分,其中动词的过去式考了18次,共26分;形容词比较级考了13次,共20分;形容词反义词11次,共15分;各种形式动词的原型4次,共6分;动词的ing形式出现3次,共5分;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出现2次,共3分;其余各出现1次。

从统计结果看动词的过去式、形容词比较级、形容词反义词为考试重点。

2、单选

在单向选择中,主要考查了形容词比较级、动词的过去式、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there be句型以及定冠词的使用。单项选择在每套试卷中,所占分值为15~20分,动词的过去式考了11次,共20分;定冠词的使用考了9次,共16分;there be句型考了3次,共5.5分;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考了2次,共4分;其余语法知识只考了一个小题。

从出现次数来看,动词的过去式、定冠词的使用应为单项选择中的重点。

3、改错

在改错中,主要考查了形容词比较级、一般疑问句、冠词、介词、过去式、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名词的复数形式、现在进行时。改错题所占分值一般为10分,其中,介词的使用出现了5次,共10分;一般疑问句出现3次,共6分;形容词比较级出现2次,共4分。其余均出现1次。

从出现频率来看,重点内容应为介词的使用、一般疑问句、形容词比较级。

(二)句型

再试题中,对句型的考察主要以五、六年级所学句型为主,更偏重六年级一些。其中六年级下册所学的一般过去式,及其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否定回答在整个试卷中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比较级的句型;再次为询问别人身高、体重和身体状况的句子;最后为周末的活动。到达某地的方式、询问天气状况、一般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偶尔也会出现,但次数明显低于前几种句型。

因此,从卷面中反映出考点的重点主要在六年级下册,辐射六年级上册和五年级的句型。

(三)阅读理解

从内容上看,每套试题中的短文无一例外的出现了周末活动,自我介绍则出现了3次。阅读理解提问时均以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形式提问,内容主要是询问文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要求学生能准确的分辨人物及其社会关系,并准确的使用人称代词。阅读理解的问题中,最难的是通过理解短文内容计算文中人物的年龄,这种题在五套试卷中出现了3次。

篇5:历年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赛题

解法

93A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

拟合、规划

93B足球队排名

94A逢山开路

94B锁具装箱问题

95A飞行管理问题

95B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

96A最优捕鱼策略

96B节水洗衣机

97A零件的参数设计

97B截断切割的最优排列

98A一类投资组合问题

98B灾情巡视的最佳路线

99A自动化车床管理

99B钻井布局

00A DNA序列分类

00B钢管订购和运输

01A血管三维重建

图论、层次分析、整数规划 图论、插值、动态规划

图论、组合数学

非线性规划、线性规划

动态规划、排队论、图论

微分方程、优化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

随机模拟、图论

多目标优化、非线性规划

图论、组合优化

随机优化、计算机模拟

0-1规划、图论

模式识别、Fisher判别、人工神经网络

组合优化、运输问题

曲线拟合、曲面重建

赛题

解法

01B 公交车调度问题

多目标规划

02A车灯线光源的优化

非线性规划

02B彩票问题

单目标决策

03A SARS的传播

微分方程、差分方程

03B 露天矿生产的车辆安排

04A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

04B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

05A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05B DVD在线租赁

06A出版社书号问题

06B Hiv病毒问题

07A 人口问题

07B 最佳交通线路查询

08A 照相机问题

08B 大学学费问题

09A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

09B 眼科病房的合理安排

10A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标定

10B 2010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价

11A城市表层重金属污染分析

整数规划、运输问题

统计分析、数据处理、优化

数据拟合、优化

预测评价、数据处理

随机规划、整数规划

整数规划、数据处理、优化

线性规划、回归分析 微分方程、数据处理、优化多目标规划、图论

非线性方程组、优化

数据收集和处理、统计分

析、回归分析

物理模型,计算机仿真

综合评价,决策与预测

微积分理论,数值计算

综合评价,统计分析

综合评价,统计分析

11B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图论,动态规划 12A葡萄酒的评价

综合评价,统计分析 12B太阳能小屋的设计

多目标规划

13A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交通流理论,排队论 13B碎纸片的拼接复原

算法

14A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微分方程,最优化问题 14B创意平板折叠桌

微积分,几何

赛题发展的特点:

1.对选手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赛题的解决依赖计算机,题目的数据较多,手工计算不能完成,需要使用计算机软件。问题的数据读取需要计算机技术,如00A(大数据),01A,13B(图象数据,图象处理的方法获得),04A,07B(数据库数据,数据库方法,统计软件包)。计算机模拟和以算法形式给出最终结果。

2.赛题的开放性增大 解法的多样性,一道赛题可用多种解法。开放性还表现在对模型假设和对数据处理上。10B 3.试题向大规模数据处理方向发展

篇6: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年赛题

1993:A 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 B 足球队排名次 1994:A 逢山开路 B 锁具装箱

1995:A 一个飞行管理问题 B 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 1996:A 最优捕鱼策略 B 节水洗衣机 1997:A 零件参数 B 截断切割

1998:A 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B 灾情巡视路线 1999:A 自动化车床管理 B 钻井布局 C 煤矸石堆积 D 钻井布局

2000:A DNA序列分类 B 钢管购运 C 飞越北极 D 空洞探测

2001:A 血管三维重建 B 公交车调度 C 基金使用 2002:A 车灯线光源 B 彩票中数学 D 赛程安排 2003:A SARS的传播 B 露天矿生产 D 抢渡长江 2004:A 奥运会临时超市网点设计 B 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 C 饮酒驾车 D 公务员招聘

2005:A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B DVD在线租赁

C 雨量预报方法的评价 D DVD在线租赁

2006:A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B 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C易拉罐形状和尺寸的最优设计D 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 2007:A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 B 乘公交,看奥运

C 手机“套餐”优惠几何 D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 2008:A 数码相机定位 B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

C 地面搜索 D NBA赛程的分析与评价

2009:A 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 B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C 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 D会议筹备 2010:A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

B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C输油管的布置

D对学生宿舍设计方案的评价 2011: A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B 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C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D 天然肠衣搭配问题

2012: A 葡萄酒的评价

B 太阳能小屋的设计 C 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 D 机器人避障问题

2013: A 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B 碎纸片的拼接复原 C 古塔的变形

D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2014: A 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

B 创意平板折叠桌

C D 2015: A B C D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 储药柜的设计

太阳影子定位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月上柳梢头

上一篇:商业银行设立的程序下一篇:跳绳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