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磨课

2024-08-09

溶液的形成磨课(精选11篇)

篇1:溶液的形成磨课

“溶液的形成”磨课过程

“溶液的形成”(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科书第九单元第一课时)是笔者参加2006年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课评比的一节课。回想整个磨课过程,感触颇深,现择其要点,与大家交流。

一、教学设计要讲究自主性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集中集体的智慧,听取他人的意见,但整个设计必须以自己为中心,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跟着别人的感觉走。因为对于某一节课而言,你的思考比其他人都全面,你有自己课堂设计的主线,你有异于别人的教学风格,如果一味模仿别人,势必会丧失自我。在打磨这节课时,不少好心的同行提醒我,在某地听一位老师的课,感到该老师语言活泼、动作夸张,很能吸引学生,还提出了其他教学环节出彩的建议。对于同行的建议,我既没有充耳不闻,也没有照抄照搬,而是采用了保留性的听取,对有借鉴意义的建议,取之并改进之,对与自己教学设计、教学风格不吻合的建议,则去之。在整个磨课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背离自己设计的四个探究活动的主线,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精练、优美的语言风格。

二、过程设计要讲究流畅性

说话讲究流畅、唱歌讲究流畅,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保证课堂教学流畅性的关键之一是理顺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顺序,本节课的逻辑顺序是:由九寨沟的风景图片及乐曲(神奇的九寨)导入新课→学生配制蔗糖或食盐溶液→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溶液形成的宏观过程、微观过程→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运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路推出溶液的概念→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用探究溶解影响因素中的前两个学生实验,探究酒精能否溶于水→用探究溶解影响因素中的第三个学生实验探究乳浊液及乳化现象。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保证课堂教学流畅性的关键之二是删除教学过程中的琐碎提问。在学生配制好蔗糖(食盐)溶液之后,我原先设计的提问是: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试教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有说发现蔗糖(食盐)溶解的,有说蔗糖(食盐)消失的,有说蔗糖(食盐)分散的,从下一个问题(蔗糖或食盐为什么会消失呢?)的提问角度看,学生回答蔗糖(食盐)消失最好,但学生的回答很难“到位”,其间浪费时间不少,最后老师还是要把答案往这个方面靠,预设痕迹太明显。后来,我删去了这一提问,改为: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所配制的溶液的名称?然后再设问:蔗糖溶液、食盐溶液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加以分析。设计的问题变得简明了,师生活动中的疙瘩也就减少了,教学进程流畅了许多。

保证课堂教学流畅性的关键之三是提炼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在由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向探究酒精能否溶于水这一环节过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用语:同学们还记得刚才所做的三个实验吗?(让一位学生回答)好,现在我们就在已经做过的这三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来探究其他的问题。如此,既避免了下一个探究活动出现的突然性,又为后续探究活动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埋下了伏笔。

三、实验安排要讲究简约性

现在很多公开教学中取消了教师的演示实验,满眼都是学生实验,甚至出现了学生实验过多过滥的状况。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这一教学环节,教材上安排了碘、高锰酸钾分别加入到水、汽油中四个探究实验。教研组讨论时,也有不少老师认为这四个实验必须由学生去做。我觉得无色汽油市场上难以买到,即使买到了,二十多组的学生实验也会使教室里充满了汽油味。因此,对教材上安排的实验进行了重组和增添(原先设计的实验顺序是先教师演示,后学生实验,后采纳教研组同仁建议,将实验顺序作了调整):学生做碘、高锰酸钾、植物油加入到水中三个实验(通过上述实验让学生发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我本人演示碘、高锰酸钾、植物油加入到汽油中的三个实验(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进一步验证上述规律,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汇总分析,得出: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实验的简约性不仅体现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也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整节课学生共做了四个实验,每一个实验都得到了二次利用(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利用率的比较

实验内容 第一次利用 第二次利用

分析溶液的形成 将硫酸铜溶液加入

配制蔗糖(食 过程、特征,为溶 其中,证明两种物质 盐)溶液 液概念的建立提 也能分散到另一种

供感性材料。物质里,形成溶液。碘加到水中 加入酒精,证明酒精

让学生发现:不同 溶于水。

高锰酸钾加到 溶质在同一种溶 加入酒精,证明酒精 水中 剂中的溶解情况 溶于水。

植物油加到 不同。

探究乳浊液及乳化 水中 现象。

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苏州大学马经德教授,在省优课评比闭幕式上作总结性点评时,曾对该堂课的实验设计,作了高度的评价,马教授认为,四个学生探究实验,简约明了,环环相扣,富有实效。

四、亮点预设要讲究适度性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强调把科学探究的开展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鉴于此,不少老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探究性设计,试图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出彩,都有亮点。事实上,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决定了这种想法是难以实现的。

备第一稿教案时,我曾把“几种物质也能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的探究预设为亮点,具体方案是:(1)学生猜想(能)。(2)设计方案(将氯化钠和蔗糖同时加入到水中搅拌;将硫酸铜晶体加入到食盐或蔗糖溶液中;将高锰酸钾加入到食盐或蔗糖溶液中;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蔗糖或食盐溶液中;将配制的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混合等等)。(3)学生实验。(4)学生从便利和现象明显的角度评价上述实验方案(从便利以及节约药品的角度看,将配制的食盐溶液和蔗糖溶液混合这一方案最好;从实验简捷以及现象明显的角度看,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蔗糖或食盐溶液中这一方案最好)。无论从学生思维发散的角度看,还是从探究要素完整体现的角度看,这种预设都是有亮点的。但试教情况表明,学生在这一环节上花的时间太多,影响了其他探究活动的进行。因此,修改教案时,我简化了这一探究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已经配制的溶液以及实验桌上提供的溶液(硫酸铜溶液等),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也能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溶液。虽然这种设计亮度不及原先的方案,但亦能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同时也保证了其他教学环节亮点的存在。

看来,修改教案也类似于修改文章,要学会忍痛割爱。试图每一个环节都有亮点,其结果很可能是每一个环节都亮不起来,甚至会影响整节课教学的流畅与完美。

五、双边活动要讲究主体性

双边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说白了,就是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代其动脑,学生能表述的教师不代其动嘴。这就要求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要有思考价值,问题的表述要清晰明了,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当学生遇到思维障碍时,教师不是急于“和盘托出”,而是要耐心地“引航导渡”。

溶质、溶剂的概念建立以后,我设计了一个师生双边活动,要求同学们填写表格(划线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如表4所示)。

表4 溶液构成的组分

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水(液体)碘酒 碘(固体)酒精(液体)稀硫酸 硫酸(液体)水(液体)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水(液体)

原先设计的表格中前两种溶液是食盐水和澄清的石灰水,设计的问题也比较含糊(从溶质栏目所填写的内容看,你发现了什么?从溶剂这一栏目填写的内容看,你发现了什么?将两个栏目填写的内容结合起来看,你又发现了什么?),试教后发现,学生回答情况不好,耗时也较多。有的老师觉得在这里费时没有必要,不如由老师直接讲述,一带而过。我认为让学生主动发现规律的机会不应该放弃,于是对表格内容进行了修改,将食盐溶液换成了硫酸铜溶液(食盐溶液的溶质、溶剂学生已经知晓,换成硫酸铜溶液更有思考价值),将澄清的石灰水换成了碘酒(引出水以外的溶剂——酒精)。同时对问题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从溶质栏目所填写的内容看,你发现了什么?从溶剂栏目所填写的内容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媒体展示溶剂栏目中各种溶剂的状态)两种物质相溶时,物质的状态常常可以作为溶质、溶剂判断的依据,如何根据物质的状态来确定溶质和溶剂呢?通过上述改进,学生的回答流畅了许多,他们主动发现了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固液相溶、气液相溶时,固体、液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溶时(不包括水),量少的为溶质,量多为溶剂等规律。

磨课是打造好课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很艰苦,但我们一线教师要学会苦中寻乐,通过磨课,磨掉落后的教学观念,磨掉陈旧的教学方式,磨出精彩的教学人生。

篇2:溶液的形成磨课

化学教学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教学难点: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学情分析:溶液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溶液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手段: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分组实验

课前预习作业:

1、你接触过哪些液体物质?举例说明。

2、一些物质(如:食盐、蔗糖、泥土、植物油、面粉等)分别放入一定量的水中,然后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3、什么叫溶液?你上面举出的例子中哪些是溶液?

4、溶液有几部分组成?指出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

5、观察一下溶液,从外观上看有哪些特征呢?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收集溶液的相关资料

从自己家中寻找常见的溶液,带少量样品到学校

创设趣味性化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

要求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图9-1及图9-3

看图片思考

让学生在欣赏精美的图片中感知化学的魅力。

【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中的溶液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液体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们将与大家一起走进化学溶液世界,领略化学的魅力。

结合图片中有关溶液的介绍,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作用下,深切感受到学习溶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情感。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

一、溶液

做【实验9-1】

分组合作

创设实验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溶液就在我们身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溶质?

2、什么叫溶剂?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溶液组成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及分析归纳能力。

【介绍】常见溶液中的 溶质和溶剂

【实验9-2】、【实验9-3】

做练习

分组实验

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对溶液的认识,树立学以至用的意识。

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溶液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组讨论,交流资料。

引发学生对溶液的亲近感,感知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液有关的现象或事例。

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意识。

深入研究

溶液与浊液的区别

【实验9-4】

小组讨论,提交结论

让学生在猜想、解疑中体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创设情境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与探究】

一些物质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

小组实验,讨论交流

让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归纳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

让学生真正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课堂小结

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

学生总结

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上,给予指导。

板书设计:

一、溶液:

1、什么叫溶液?

2、什么叫溶剂?

3、什么叫溶质?

4、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5、常见溶液中的 溶质和溶剂

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本节课达标自测

A组

一、填空题:

1、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③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①稀硫酸: ,②澄清石灰水: ,

③碘酒: , ④锌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⑤氢氧化钠溶液: 。

2、少量的碘加入到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得到的溶液名称是 。

3、少量的植物油加入到水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混合物叫做 。做完实验后,这支试管用 洗涤,因为 有 的功能。

4、 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用滴管缓缓加入少量酒精,不要振荡,现象是 ,然后振荡,现象是 ,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水银B.蔗糖水 C.石灰浆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2.以下不属于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均一 B.稳定 C.无色 D.透明

3.组成溶液的溶质( )

A.只能是固体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D.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4.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C.只有上层是相同的 D.无法确定

5.溶液一定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D、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7、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 )

A、两种块状固体接触 B、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

C、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 D、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

B组

一、选择题:

1、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

A.石灰水 B.泥水 C.碘酒 D.牛奶

2、一种液体是否是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

B、一种物质被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均匀进入另一种物质里

C、液体是均一的、稳定的`

D、长期放置不分层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溶于水是扩散过程,所以溶解都是要吸热的

B、溶液中只可以有一种溶质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多久,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向图中的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二、简答题: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剂的名称

碘酒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

硫酸铜溶液 ,医用酒精 。

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的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1 ,你的预测 ;

因素2 ,你的预测 。

(2)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社会实践:调查干洗衣服的原理

篇3:溶液的形成磨课

第一次教学设计———以教师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学习

最初考虑上课活动时间、各班试教等实际问题, 精选了课题。“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是首次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解决问题, 接着我便翻阅了不同版本的教材, 希望能将两数比较大小的内容融合起来, 结果发现教材都是以贴近学生经验的活动或素材来引出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中, 我很希望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凭借学生操作, 直观地分析比较过程, 让学生获得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计算, 同时在练习的设计中, 增加了变式练习, 以此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

师: (呈现修改过的例题情境图, 缺少两人对话) 看看这幅图, 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谁抓得多呢, 多几个?

生:在抓花片, 男生抓得多。

师:哦, 这幅图上的花片太乱了, 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能让人知道里面到底是谁多, 而且知道多多少个呢?

生1:数一数。

生2:比一比。

师:现在花片就在小朋友们身边的信封里, 轻轻地拿出来, 同桌合作比一比看哪组最快得出结果, 开始!

巡视过程中, 发现有的学生只是数了一下两种花片的个数;有半数学生将两种花片排成两排后进行比较, 其中一部分只注重了颜色, 忽视了花片的大小和形状, 导致没能一一对应, 直接影响了观察得出的结果。教师提醒可以先排一排, 结果有的学生将一种花片就排成了两排。

反思:教师在情境中少给了数据信息, 且并未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操作过程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而已, 学生只是执行操作, 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样, 变式练习“校园里有杨树15棵, 柳树比杨树多4棵, 松树比柳树少8棵。 (1) 柳树有多少棵? (2) 松树有多少棵?”的增加误导了学生, 使刚刚建立的“用减法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数学模型, 得以颠覆, 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变得糊涂了。教师有心重视练习的设计, 却忽视了学生接受新知、运用新知的一般规律。总之, 教师竭力为学生学习创设探究、运用的条件, 但无疑都是以教师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学习。

第二次教学设计———以教材的视角准备学生的学习

再次学习教材及教学用书, 还原了题目情境中的信息, 按照教材对例题的处理方式, 借助花片的摆一摆, 利用过去直观图比多少的经验, 获得结果, 同时理解“用减法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中, 删除了可能导致学生加、减法混乱的练习题, 以书本“想想做做”为巩固练习。

教学片段:

师: (呈现例题情境图) 看看这幅图, 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哪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

生1:在抓花片。

生2:女生一把抓了8个, 男生一把抓了13个。

生3:男生抓得多, 多5个, 13-8=5 (个) 。

师:他说得对不对?为什么要用减法呢?让我们拿出花片来摆一摆。

出示操作要求:先把两种花片排一排, 注意红花片和蓝花片要一一对应。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看着摆好的花片, 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巡视过程中, 学生都准备了同样大小的花片之后, 操作要求中的一一对应, 让学生的操作一成不变, 感觉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没有自主性, 学习积极性也受影响。

反思:教师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编排, 注重了学生对情境图中信息的收集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可能先列式也有所预设, 但是依然按照书本直接给出了“先把两种花片排一排, 再和同学交流应该怎样列式计算”的操作活动的要求以及小组合作的要求, 且要求过细, 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后面的练习设计, 基本以书本想想做做为主, 在处理上方法单一, 几乎都是同一模式, 注重问题的不同表达, 追问学生列式的理由, 显得过分地以本为本, 缺乏应有的目的性与层次性。

第三次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视角组织学生的学习

两次磨课经历, 让我了解即使是一年级学生, 他们依然有着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 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 并不能完全按照老师对他们的估计, 或者教材上的编排来学习。因此,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这样的理念, 在头脑中显现, 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 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才能最大效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此,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 或者说学习心理去设计了导学单, 以导学要求为指导, 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片段:

(出示导学单) 注意听清要求, 认真阅读导学要求 (强调:先一个一个问题独立完成, 再同桌进行交流) 。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参与小组交流。

巡视过程中, 学生静静地阅读题目, 收集信息, 了解条件与问题;在列式过程中, 有部分孩子开始用了加法, 但在摆一摆之后, 能自我反思, 改正方法。同桌交流气氛活跃。

全班交流:

师:哪种花片抓得多, 首先要进行比较?谁愿意上来排一排。追问: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一个对一个。

师:因为一个一个对齐了, 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吗?

生: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 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师:那我们要列式的话, 该怎么列式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13-8=5 (个) , 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也就是要求13比8多多少?就是从13里去掉8个。

师:谁愿意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要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 就是求13比8多多少, 所以用13-8=5 (个) 。

师:这道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呢?出示问题。

明确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 蓝花片就比红花片少几个。 (齐读)

小结:明确两个问题表示一个意思, 都是比较两种花片相差多少, 都要用 (减法) , 用多的减去少的。

反思:不再以教师或教材的视角去决定学生学习的过程, 而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 以学生的视角去组织学生学习, 让“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内, 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 习得方法, 拥有清晰的思考过程, 才是真正教会了学生学习。当然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的主导地位依然重要, 唯有教师对教材、对学生都有充分的钻研, 才能给予学生更为精要的点拨与指导。

以学生的视角去准备学生的学习, 当然应该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维特征, 因此最后在课中增加课中操, 以帮助学生再次集中注意力;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中, 立足形式多样, 图文题、对话题、表格题,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切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磨课,发挥集体的作战力

一、加强课前磨课针对性,关注学生学习有效性

以实效性为主要检测指标,研究课活动中的集体磨课明显区别于以往的集体备课。一是内容上的区别,解读课标、讨论学情、确定授课内容、学法指导策略、教学资源共享以及课外练习的有效性等成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二是形式上的区别,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强调专家引领,但备课组成员在独立备课的前提下人人都就备课内容谈自己的见解,不仅说怎么教,还说为什么这样教,这样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同伴互助;三是目标上的区别,变一切统一为求大同存小异。即在学习目标定位上的统一,学法指导策略上的统一,而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学法指导的具体方法、教学风格等方面保留各位老师的自主权。集体备课是一个相互切磋、拓展思路、取长补短的过程,落实在教师个体的备课中,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取舍、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研究课活动中备课组磨课的质量明显高于以往的集体备课。磨课前,备课组教师及时了解学情,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要求。了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召开座谈会,找各种类型的学生聊天,进行问卷调查,开展书面交谈等,及时了解学情。磨课时,老师们认真分析学生的意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结构、学习心理、学习困难和思想误区,调整教学策略。经过认真细致地进行学情分析,各位老师交流先前独立设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课件,在此基础上,备课组重点研讨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互动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逻辑组织方式以及课外练习的有效性如何?尤其对需要增补或删除的教学内容更是反复研讨的重点内容。备课组长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资源优势,努力做到人尽其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体磨课不但成为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师带徒的主渠道,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精心选编校本练习,研究课活动中备课组集体编印的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依据课标、基于学情” 的理念除了贯穿于课堂教学,还落实到课外练习上。一些现成的练习,与课标不能完全吻合,其难易程度也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此,各备课组根据课标、基于学情的原则,通过集体磨课,自行编写各模块的校本练习,其中有前置作业、课堂练习、每课一练、单元测试、模块检测、拓展训练等日常教学必备的各类练习,同时注意把握练习的适量性、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探究性,大大提高了练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集结成电子书稿供下一届学生使用。在校本练习编写的过程中,由于是备课组成员全员参与磨课,全体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资源共享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团队凝聚力不断提升。

二、坚持“同课异构”研究课活动,提升校本教研评课针对性

系列活动,联合教研,组织得力,坚持不懈。“同课异构”研究课系列活动即两位教师上同一年段、同一学科、同一内容的同一节课,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分析、研讨开课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也是磨课的内容之一。由于研究课是在每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进行的,两位老师能够基于备课组的共识、发挥个人特色开展公开教学。开课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把课上得更好,而不是检查评比,因此教师们不再害怕上公开课了,这使学校领导感到特别欣慰。每两周各备课组至少开两节“同课异构”研究课,为了便于管理和教师听课,我们将研究课的周开课计划挂到了校园网上,教师们随时上网都可查看,再决定听课。此外,我们还与兄弟学校、联合办学学校开展了以“有效教学”“少教多学”“如何上好复习课”等为主题的“同课异构,联合教研”校际教研活动,广大教师颇感收效很大。

同课异构,风格各异,拓展思路,受益匪浅。这些研究课选材好、形式新,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形式开放,广征博引,着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在问题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师生交互性强,气氛活跃;注重知识网络结构的形成,以适宜、适用为原则,讲练结合,层次分明,实效性好;教学手段先进新颖,多媒体课件制作创意好,水平高,引领现代化课堂之方向。透过这些研究课,不难看到我校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功底日趋扎实,特别是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引领了我校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持续发展的方向。

集体听课,及时评课,一起修正,共享成果。研究课活动中的课后评议明显区别于以往。一是目标上的区别,变甄别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非区别等级与高利害挂钩。二是内容上的区别,变关注老师的教为关注学生的学,评价授课实践实现集备意图的程度,评价教学与课标、学情的吻合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三是形式上的区别,以往评课后没有反思的过程和资源共享的过程,现在备课组成员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练习题等教学资源都在校园网上实现了资源共享。我校现在组织评课的老师都十分注意用新课程的理念引导评课,点评的要点主要围绕内容有:授课内容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即深广度的把握情况);学生学得是否快乐,是否有收获,是否有兴趣,是否有成就感?教学容量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科的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教学节奏的调控是否得当?学与教的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状态如何?学与教的互动(内容选取是否恰当;互动的方式和时机是否恰当);教学反馈的时机、方式、效果怎样?教学辅助工具应用是否恰当?基于以上原因,教师们在评课时对两节课的评点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优点,诚恳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教研气氛空前和谐。评课后的发展性评价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着力加强个人集体反思,切实挖掘教育教学潜力

个人反思,注重课前,优化教学。在集体磨课,互相听课评课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个人和集体反思。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比较注重课后反思,而忽视了课前和课中反思。实际上,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反思可以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课中反思可以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后反思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忽略任何一个都是不完整的反思,不利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个人反思注重强调课前反思,教师要反思备课问题,做到胸有成竹。一般来说,教师在上课前要在反思自己过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写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方案。其次,还要认真地分析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然后再与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找出自己在课堂教学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课前的反思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集体反思,同伴互助,升华经验。教学反思是教师转变教学行为的重要前提,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思则进,不思则退。经过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内省,发挥集体团队的智慧,同行们的互帮互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备课组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自觉而有效的反思团队,从而不断促进备课组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也是集体磨课的重要内容。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的过程。通过反思能使教师更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后果,进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因此,不但每个教师开展自我反思教学,而且还应该开展集体反思教学活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践证明,集体反思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分享。通过集体磨课,老师已经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将集体反思行为变成一种日常习惯,贯穿在每一节中,每一件教育教学行为中。教师在办公室里,下课互相交流的话语,多是有关教学的探讨,或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体会、感触,同事间毫无保留地互相指点,共同促进。

篇5:《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

优点:

1、学生参与面比较大,学生自主学习落实比较到位,小组展示还比较充分。

2、制作的课件简洁实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而不是让课间牵着老师和学生走。

3、达标练习环节新颖,使用了“摘星啦”抢答形式,而且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老师再说“开始”,在答题时追问步步紧逼,提升了课堂的深度。

存在的不足:

1、演示实验没有做(我有点懒——准备一个实验最少两节课的时间,再说这个实验用品实验室也不全)只放了实验视频,学生虽然从视频中有了清晰的直观认识,但是毕竟不如做实验好。

2、学生预习不是很充分,小组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概念个别同学掌握的不是很牢。

3、对于“学困生”关注不是很到位。

篇6: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

化学组 刘学兴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洗衣服入手,展开实验探究,层层深入。学生兴趣较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新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体现了化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探究,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够准确,语言表达还缺乏逻辑性。这就提醒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的用完整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受时间限制,本来学生有一些问题和疑惑想问,但教师没能给与充分的时间来解答,是本节课的不足。

篇7:《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

一、我应该继续保持的方面:

这一节课教学中的实验活动设计,获得大家一致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中不会过于单调。上下过渡流畅,课堂衔接好;讲练结合;以上都是我应该在往后的教学继续保持的优点。

二、我需要不断改进的方面:

1、概念构建——对于溶液来说,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得到溶液的形成过程的描述、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并不容易,必须在此下功夫。课堂上我没处理好溶液的形成过程,而是急于让学生得到。其实这是构建中的一难点,我可以先得到这一过程,而通过不断地补充实验让学生理解。这样的效果可以更直观。

2、溶液命名——对于常见溶液中,溶剂是水的命名规律并没有处理好。这个内容处理方法可以更加直观,从开始常见的溶液命名出发,通过对比找出差异,再得到规律的处理,可以大大降低难度。

篇8:《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

《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能简单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介绍和思考,学会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喝过糖水吗?尝过盐水吗?他们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他们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样呢?因为糖水和盐水中溶解了糖和盐。今天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溶液的形成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糖水的形成【回忆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吗?

【总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这些实验。)

活动二: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讨论交流】生活、生产中你见过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化学实验中在溶液中反应可以加快反应;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医疗过程中的注射现象;鱼池中的鱼较多时用喷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浊液的形成活动三:认识生活中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回忆生活中使用洗涤剂的过程,讨论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交流】共同总结乳浊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活动四: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根据教材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讨论“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浊液”则是一种液体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解”与“乳化”是一种过程,具体区别如上。

3、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五: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教材第30页“活动与探究”内容,设计实验。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中第31页的内容,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扩散”和“水合”过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思考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中的“习题”内容:第1、2、3、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学完本节课,我们知识了哪些内容?

【拓展资料】教材第31页的“资料”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3页“习题”第4题。

2、教材第32页的“家庭小实验”。

《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

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1.溶质+溶剂 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水

碘酒 碘(固体)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体)水

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水

5.师生活动4:

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

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

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

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4.教师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师生活动2:对比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媒体)。

溶质 溶剂 溶解情况

碘 水 碘难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难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总结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板书: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四、探究活动

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要求学生在所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

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滴加酒精的过程中不要振荡,滴加结束后振荡;要留心观察振荡前后的现象)。

5.教师总结:如果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动

4(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1.学生实验:观察3号试管中的液体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

2.学生实验:向3号试管中滴加2-3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篇9: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溶液的形成》,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第一节。这是一节课前说课。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及教学程序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介绍溶液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学习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基础。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当中发生的,所以要求学生系统的掌握溶液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A.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2)了解乳浊液的概念,知道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溶液形成的现象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形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2)通过一些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对比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认识同一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产生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好习惯;

B.教学重点

1、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2、溶液的特征与组成 C.教学难点

1、乳浊液的概念,乳化现象的解释

2、溶液与溶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教法分析

溶液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物质,它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通过对这些物质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对溶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更加直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首先从学生们最熟悉的物质入手,引出新课溶液的形成,通过蔗糖溶于水的实验介绍溶液的概念,讲解溶液的特征和组成。通过实验介绍溶质与溶剂之间的辩证关系。再由实验引出乳浊液、乳化现象,最后介绍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板书设计

9.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的定义 特征:均

一、稳定

组成:溶质、溶剂

二、乳浊液的定义

乳化现象

溶液的应用

篇10:溶液的形成磨课

1、学生参与面比较大,学生自主学习落实比较到位,小组展示还比较充分。

2、制作的课件简洁实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而不是让课间牵着老师和学生走。

3、达标练习环节新颖,使用了“摘星啦”抢答形式,而且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老师再说“开始”,在答题时追问步步紧逼,提升了课堂的深度。

存在的不足:

1、演示实验没有做(我有点懒——准备一个实验最少两节课的时间,再说这个实验用品实验室也不全)只放了实验视频,学生虽然从视频中有了清晰的直观认识,但是毕竟不如做实验好。

2、学生预习不是很充分,小组合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于概念个别同学掌握的不是很牢。

3、对于“学困生”关注不是很到位。

篇11:溶液的形成磨课

近年来,中考对溶液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溶液的概念和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和相互转化、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过滤和结晶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上。

1.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特征判断几种物质混合能否形成溶液、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判断溶液说法的正误等基础题重现率仍较高。对乳化现象的考查偶尔也会出现。

2.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考查,将多以考查概念为主,如判断概念叙述的正误、判断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结合具体物质提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等。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是中考的热点,根据溶解度曲线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考查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应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从溶解度曲线中总结相关信息,将是考查的重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溶解度表提供的数据作出溶解度曲线并利用该曲线解决相关问题,是中考命题新的发展趋势。此外,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影响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也是较重要的考点。

4.过滤、结晶等混合物分离的原理、方法及操作要领等在中考中也将有所体现。

5.结合生产实际的实验方案设计,将溶液知识、化学反应和物理的浮力、压强、电学知识等融合起来命题的理化跨学科试题,将是今后命题的又一趋势。

上一篇:大学英语夏令营,建议作文示例下一篇:2010年山东省十大新闻 – 2011年山东选调生、事业单位,省考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