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2024-08-14

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精选8篇)

篇1: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对于音乐的理解,自己想最先表达的,是那些常态的生活状况中零零星星的感性体验。

比如自己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无论骑车还是漫步校园,都带上耳机,让舒缓或激烈的旋律与吟唱给自己与周围的环境铺陈一段距离,于是在路上的时候有音乐相伴,每一刻时光都似乎变成了电影般的影像存留在记忆的河流中;喜欢在琐碎充斥的生活里留一点安静的时间给自己,听听旧歌、找找新歌,期待新的触动自己的纯粹的旋律或是歌声.音乐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它的基本手段是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印象结构形式,音域很难对客观现实进行再现和描述但是极善于抒发感情和情绪。声音是它存在的形式,它具有运动性、流逝性、连贯性、差异性与听悟性。

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乐曲由旋律、节奏、调式、曲式、和声、复调等要素构成旋律也称曲调,是音乐最有表现力的因素,莫扎特说过:“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精神和音乐形态最集中的表现,要求其他音乐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它,因为它是人们理解音乐最基本的,最关键的对象和渠道,也是音乐深人人心的最基本的手段。

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舞台艺术表现之间既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质”的差别。前者所代表的是中国戏剧的重要表演形式,后者所代表的是西方戏剧的重要表演形式。从艺术生成来看,由于其彼此所依托的古典哲学思想和深厚文化背景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包含着文学(诗、词、白)、音乐(声乐、器乐)、舞蹈、杂技、武术、美术(舞美、服装、化装、道具、脸谱、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属于以歌舞表演故事的艺术门类,是我国乃至世界戏剧艺林中独一无二的瑰宝。中国戏曲充分继承了古典诗歌、绘画的创作传统,十分注重神似,以传神为最高品格。写意性是中国戏曲的突出特征,“写意”与“写实”是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写意,即艺术家不注重外在形象,而善于以最省略的笔墨,写出对象的神韵,抒发自己的胸臆情怀。中国戏曲种类在近千年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剧种,除了久负盛名的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之外,还有沪剧、淮剧、吕剧、楚剧等十几种各有特色的地方剧种,它们彼此间有同有异,各有所长,西方歌剧是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它由一系列的戏剧情节所构成。西方歌剧的戏剧情节是通过音乐、舞台和语言来揭示的,这三个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和规则进行组合、搭配、排列而形成歌剧的结构。其中,音乐决定着舞台和语言,舞台和语言为音乐服务,音乐的充分展示和被欣赏是最终目的。

一、什么是歌剧?

1、歌剧的起源

歌剧,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16世纪末期佛罗伦萨。也可以说从这时期起才开始真正有这种艺术的产生。

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聚集在巴尔第伯爵的宅第里,讨论古希腊音乐理论。

而其中对歌剧做出较大贡献的有雅格布•佩里和朱里奥•卡奇尼,他们是歌剧这块处女地的拓荒者。1597年,佩里和卡奇尼根据诗人林奴契尼取材于希腊神话的脚本而创作的历史上第一部歌剧《达芙尼》诞生了。并在贵族宫内首次演出中获得了成功,轰动了整个佛罗伦萨。虽然这部歌剧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意在恢复古希腊戏剧精神。但它却为确立歌剧的形式,以及对后来的歌剧、管弦乐合奏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歌剧的特点

其一,是综合性歌剧融文学、诗歌、戏剧、表演、声乐、交响乐、舞蹈、舞台美术于一体,是最具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这种多重的审美视角,也使歌剧具备了既有经典性,又具有群众性的双重属性。

其二,是音乐性而这又体现在四个方面:

(1)在歌剧诸多构成元素中,音乐是一种主体表现形式,是歌剧的载体,它的贯穿性与逻辑性,是歌剧的特征;

(2)音乐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相融合所产生的巨大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以极具个性的张扬,形成了歌剧的独有风采;

(3)歌剧以声乐为主体,以美声为其演唱风格,易于充分发挥它的歌唱性;

(4)歌剧的交响性拓展,使其音乐组成多层次多线条的构架,更易对欣赏主体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猫》是音乐剧史上最成功的作品。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伦敦西区新伦敦剧院,每周8场,星期一休息,连续演出至2002年5月11日在它21岁生日时,在同一个剧场落幕。

《猫》的故事: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舞会,众猫们会在着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猫格里泽倍拉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上天堂的猫。戏剧内涵: 音乐剧《猫》在海外20年的狂潮不衰,除了作品本身的精纯以外,更多的还应该归功于《猫》剧所倡导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和这种理念可以在生活中对应的人群。猫的伶俐、猫的乖张、猫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此新奇的吸引着人们,从猫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定位,这是个奇特的发现过程,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活与一只猫咪的生活做比,但是从音乐剧《猫》中,从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从他们梦幻般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从生活以外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

2戏剧的表现形式

英国式芭蕾,古典乐,摇滚乐,爵士乐为主要表现风格。

a音乐《猫》中的舞蹈

《猫》中的舞蹈相当突出,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使全剧风格奔放,活力四射。优美的舞姿、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纯洁无暇的美。

b音乐剧《猫》中的音乐

《猫》的音乐非常动人,前后四次出现的主题曲《回忆》更是一首百听不厌的金曲。它传遍了全世界,成为当代的经典歌曲,多次获奖。现在《回忆》已经和《猫》剧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成为该剧的招牌和象征。

c音乐剧《猫》中的戏剧。

韦伯非常注重音乐剧题材的选择,这是充分的考虑到音乐剧的另外一个要素:戏剧性。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在《猫》中,当衣衫褴褛的格里泽贝拉动情的唱出“回忆”(Memroy)时,那经典的旋律把这只饱受生活摧残,离群多年而又风光不在的老猫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她对美好生活的那份憧憬和盼望回到猫家族中的向往,把整部剧推向了最高潮。每当“回忆”的旋律响起,观众总是抱以热烈的掌声,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杰里科猫的一员,来共同庆祝格里泽贝拉被选中升上九重天获得新生。可见音乐为烘托剧情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些经典乐曲都在剧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每部音乐剧的标志和象征。音乐的作用

此剧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美妙的音乐,正是这些风格各异而又高度统一的音乐才把剧情一次又一次的推向高潮,让观众在惊喜和兴奋的同时完全融入到剧情当中,进入到曼妙的神话世界

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有许多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而音乐剧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唱段得以流传经久不衰。音乐的出色与否决定了一部剧作能否成为传世的经典。

四.戏剧性

音乐的写作对于表现剧情的戏剧性矛盾冲突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剧情需要表现人物内心激烈复杂的情感斗争而又不能通过言语或肢体来传达时,音乐就承担了这个任务.总结(个人思绪):

戏曲艺术本来是我国的一种“大众艺术”,是通都大邑、穷乡僻壤、老幼妇孺,有目共睹、有耳皆闻的东西,但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切断了它与广大观众的联系,许多人不再能够欣赏它、理解它,到了现在它似乎也成了某种“高雅艺术”了。于是也出现了与西方歌剧类似的“症状”。只有这一点,它有点“像”西方的歌剧。

但,现在西方的歌剧是作为“高雅”的“上层人士”欣赏的东西被供奉着的。戏曲呢?

参考文献:

1,《西安音乐学院学报》05年02期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 王群英

2,http://jpkc.jnu.edu.cn/2007/ysgl/bbs/dispbbs.asp?boardID=11&ID=177&page=1 3,《中国古代戏剧的传播与影响》 曹萌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版

4,《戏剧鉴赏》 谭霈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版

5,《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修海林 李吉提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6,《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美)马克.伊万.邦兹著 周映辰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版

篇2: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人文学院08英语班 刘慧敏 200801023032 摘要:《歌舞青春》是在中国风靡并且赢得了很多好评的美国迪斯尼创作的舞台版音乐剧。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入时的音乐及炫人的舞蹈,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同时也以其青春、另类的形式和流行的音乐获得了不少中国音乐爱好者的追捧。随着音乐剧在我国的发展,人们易从东方文明的角度去欣赏音乐剧,所以就不免会把他们与东方戏剧相比较。本文便从音乐剧与东方戏剧的不同之处来了解西方音乐剧及其特点。大致从以下方面:音乐、舞台美术、风格。

关键字:歌舞青春 音乐剧 戏曲 特点

一、音乐剧《歌舞青春》所引起的思考

《歌舞青春》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高中的一个有关追求梦想的故事。剧中的男主角——篮球天才Troy Bolton自小以篮球为目标,他的父亲兼教练,指引着他。Gabriella Montez 则是难得的理科奇才,又有“爱因斯坦”的称号,而且她取得了不少惊人的成绩,而且心地善良。他们两人本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新年假期的一个卡拉OK比赛中,将重唱发挥的淋漓尽致。假期结束后,他们便发觉由于Gabriella的妈妈调换了工作环境,Gabriella和Troy就读于同一学校!学校音乐剧角色的选拔也即将开始,于是 Troy 及 Gabriella 打算参加试音,希望成为学校最新音乐剧的男女主角。由于篮球比赛和学术比赛渐渐逼近,这都关系到学校的荣誉。为了能够参加音乐剧的表演,但又保证不损伤学校的名誉,Troy 及 Gabriella 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同学和父母的反对和对手的阻拦,终于成功的完成了篮球和学术比赛并顺利的参加了音乐剧的表演,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获得了身边人的理解和赞许。

这部音乐剧以其男女主角清新脱俗的形象和动感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又运用了鼓励青少年坚持追逐自己梦想的积极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青春流行摇滚乐,赢得了大众的喜爱,令人回味无穷。细看此部音乐剧在传承了西方音乐剧的主要特点之外,同时还根据观众的口味,心理和欣赏需要增加了情节的表演性和趣味性。体现出美国音乐剧轻快、风趣幽默的风格。

从《歌舞青春》这部音乐剧引起了对西方音乐剧的关注,并开始了解其特点及发展历史。发现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同样都是西方和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并且与中国戏曲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它与中国戏曲的相似点在哪?又有哪些鲜明的西方特色?

二、西方音乐剧的发展:

与中国戏曲发展有相似之处,西方音乐剧同样也是对于人民生活的反映,即“以歌舞形式演故事”。其起初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三、西方音乐剧的特点:

1、音乐剧音乐的特点(1)、音乐在音乐剧中的重要地位音乐剧原文是Musical.其直译是“音乐的”。从音乐剧与歌剧亲密的血缘关系中,也足以看出音乐在音乐剧中的重要性。可以说音乐剧是用音乐和舞蹈写成的戏。其中尤其是音乐,可以称得上是音乐剧的灵魂。(2)、根据剧本内容和作曲家的风格来创作音乐根据剧本内容和作曲家风格特点来创作音乐,没有一定模式的限制是音乐剧音乐与戏曲音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3)、音乐种类的多元化,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现代气息音乐剧在音乐创作上不仅继承和融人了大歌剧、轻歌剧的传统,使其音乐形象较戏曲更为完整。(4)、乐器种类较多,音色、音量、音区较为丰富传统中国戏曲音乐使用的乐器较少,以京剧为例一般是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而音乐剧的乐器种类繁多。例如大部分音乐剧特别是大型制作的音乐剧一般采用管弦乐队伴奏,阵势庞大。(5)、现代音响的应用音乐剧借助现代音响设备的帮助,在作曲和歌唱时不用考虑音量的问题,可无所顾虑地表现剧情、人物和注意音色的动听优美,使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2、表演艺术的特点 音乐剧的表演有相当多的舞蹈部分,在舞蹈创作上音乐剧没有程式化,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对舞蹈的种类有不同的选择。音乐剧的舞蹈种类丰富,有爵士、芭蕾、踢踏、摇滚,现代、流行、民间及表演性舞蹈等等,如表现丹麦童话家安徒生与芭蕾舞女演员恋情的《汉斯·安徒生》(HansChris-tianAnderson)里的舞蹈就是基本以芭蕾为主。

3、舞台美术特点 舞美、灯光及化、服、道、音响在音乐剧中的运用由于音乐剧的商业属性使得它十分注重强调在演剧过程中的视听愉悦。但要想获得商业效益也有两条途径,一是小规模减少成本,另一种是形成规模效应,大投资大制作来吸引观众。所以音乐剧的舞台形式也有两种:主流是百老汇的超大制作,除此之外还有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小型实验形式。在此主要分析具有特色的大型主流音乐剧。而中国戏曲在这一方面更多的体现是简单朴实。

总而言之,音乐剧作为西方艺术的代表之一与中国戏曲一样有其独特之处,都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葩。从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的对比能够更鲜明的看出西方音乐剧的特点,更好的帮助我们欣赏音乐剧。

参考文献: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的比较研究

陈刚

篇3: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在海顿时期,长笛就已经是交响乐队的固定乐器,如今长笛也被编入了戏曲乐队中,由于它的音色柔美清澈,音域较宽广,高音区明朗,中音区委婉柔和,低音区低沉、甚至有点哀怨冷漠,可以更丰富的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例如黄梅戏,是很具有民族色彩的艺术,50年代的黄梅戏基本上都是民乐伴奏,如今的我们上课观看那时的影片,不如那时的观众觉得完美,总觉得少了什么,不足够吸引我们的眼球。如今加入了长笛的伴奏,使整个乐队的表现力更强,也更能适应我们的审美需求,让我们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想要去了解的欲望,尤其是黄梅戏的引子、阴司腔、花腔等抒情段使用长笛长音演奏,其音色更加柔美、流畅,把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更加丰富,烘托了剧情的气氛,大大增加了黄梅戏的艺术感染力。感染更多的人去了解黄梅戏的文化,去学习黄梅戏,从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所以长笛在戏曲乐队中充当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二、戏曲中为什么要引进长笛

中国戏曲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引进西洋乐器。而且吸收引进就是艺术发展创新的必经之路,这也符合了艺术美学的基本原理。中国戏剧在传统的发展中,随着时代的不同艺术的形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但是戏曲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长笛是西方的经典乐器,这种把长笛引入戏曲中的形式,是一种融合中西艺术的形式,主要是在戏曲文化中引入器乐的文化,并且不断的发展、融合、变化、创新中形成中国式的新的戏曲艺术形式。”我们的音乐还在继续发展,我们要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长处,来丰富提高中国的艺术。”事实的确如此,翻开中国音乐史,吸收、引进外来音乐的实例也不胜枚举,例如早已成为我国民族乐器的唢呐,其实并不是我们本土的乐器,而是金元时期传入中国的。不仅中国的艺术在不断的与不同的文化融合入,世界上很多的艺术都是在不断的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以特点。例如最近西方音乐史课上欣赏的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就吸收引进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而且这部歌剧故事背景就发生在一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所以中国戏曲乐队引进西洋乐器是发展创新的重要路径,多年来,大量成功的经验及其取得的显著艺术成果,充分证明了引进的重要性。

三、怎样让长笛在戏曲中更好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目标。”早在解放以前,这种引进就已经开始了。当然,这个过程也会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因此在以长笛引入戏曲中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期间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让长笛在戏曲中有更好的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让文化之间更好的结合。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的如何在戏曲中展现长笛的器乐特点,所谓的“艺术性”,包括艺术原则、艺术风格、艺术方法三大问题。首先是艺术原则。我们在引进时,一定要坚持民族戏曲的本体特征,不可丢失自我。融入的过程中主要是便戏曲长笛器乐的特点和把中国传统的戏曲作为融合创新的发展特点,这样既可以提高长笛的特点、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表面看来,中西结合,似乎有些非驴非马,但非驴非马也没什么不可以。关键问题是,中西二者要有机结合,并且在融合中不断的发展各自的特点,这样既可以始终保持中国戏剧的民族性的特点又可以把西方器乐在中国艺术中进行融合。

其次是在艺术风格上的展示,乐队、戏剧、声音这种三种艺术风格相合融合形成新的中国戏剧的新特点。在引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把握住长笛的乐器的不同特点,同时还要了解戏剧的特点和风格,这样才可以把西洋乐器与中国戏剧进行艺术性的融合,达到艺术中的最佳效果。例如西洋乐器中的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音色柔美,音量不大,适合于细腻柔美的越剧风格;西洋乐器中的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音色突出,适合于高亢激越的梆子风格;铜管乐除圆号、萨克斯管号以外,声音都比较强烈,可以用于营造强烈的气氛、渲染感情等。风格是民族性的核心,也是一部文艺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引进西洋乐器,达到风格与艺术的相互贯通。

最后在表现形式中,引入长笛的方式主要是在配器与演奏两个重要问题。在配器方法上,一定要突出民族乐器的主导地位,并做到中西乐器的协调一致,风格统一。演奏方式中首先需要考虑乐器的性能上的关系,其中要把握住观众与戏剧艺术的什么需要,在强调音乐与艺术的风格中形成密切的练习,在引入西样乐器中必须要把自身风格与戏曲相一致,必须改变原来的演奏方法,在把长笛的西式演奏风格中进行一种转换,迎合中国戏曲的民族化特点。在这方面,粤剧引进的西洋乐器在演奏方法上就取得了成功。引进西洋乐器是中国戏曲音乐发展的必由之路,它需要所有戏曲人的长期努力,使戏曲文化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把戏曲文化更好的继承并且传承给每一代人。

参考文献

[1]张亚秋.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唱念做打[J].现代交际,2009,05.

[2]李玉昆.中国戏曲艺术“四功”的表演技法与审美诉求研究[J].戏曲艺术,2014,03.

[3]耿海英.浅谈戏曲表演的特点与程式[J].青年文学家,2007,03.

篇4: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关键词】戏曲鉴赏课;音乐课堂;必要性

当前,在广大高中学生中迅速流行的影视、流行歌曲、卡通动漫、网络游戏等快餐文化,使他们对戏曲文化意识越来越淡薄,传统戏曲越来越隔膜。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可见,只有广大的高中生综合素质提高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有鉴于此,在高中音乐课堂开设戏曲鉴赏课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一、增强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和强调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戏曲是我们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之一,它的文化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群众基础三个方面。

(一)戏曲的文化价值

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反压迫斗争或者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多数被作为传统戏曲的剧目。据统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组织老艺人口述并加以笔录,记录并保存了一大批珍贵遗产,计陕西省3000本,甘肃省1500本,宁夏、青海、新疆也都有一批,就其题材而言可以说异彩纷呈。” 从而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文化创新提供了基础与动力。

(二)戏曲的历史价值

戏曲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也是社会沧桑巨变的时代见证和中国历史演绎。戏曲,大多表现的是才子佳人、忠臣烈士的坚贞报国的天作之合,戏曲中的一些英雄情怀对激发当时人们的爱国精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大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伦理意识、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等。而且戏曲艺术本身具有的鲜明个性对我国戏曲的发展、衍变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戏曲的群众基础

戏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拥有无数的爱好者。戏曲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生活的土壤,群众是戏曲繁荣的基础。同时,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情感、心态、认识都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在今天某些过于陈旧的传统艺术形式也已经不再适应。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趋势中,戏曲作为古老民间表演形式,又面临许多问题与困境。

二、弘扬中华戏曲艺术的重要方式

为什么说高中音乐戏曲鉴赏是弘扬中华戏曲艺术的重要方式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是进行戏曲鉴赏的主阵地。学生对于戏曲的最初认识,来源于小时候的肤浅印象和生活环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通过音乐课堂上戏曲的鉴赏、音乐教师的引导讲授、参与戏曲表演活动等,对学习戏曲的意义和重要性已深入精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戏曲概莫能外,所以要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精心创设戏曲鉴赏的情景,从教室布局到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尤其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设备,以兴趣为先导,通过戏曲本身的艺术魅力来唤起高中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不自觉的步入戏曲的艺术殿堂。

2.戏曲独具的艺术魅力为自身的大力弘扬做了最好的注解和诠释。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外貌美、形象好,仔细推敲,原来他人本身具有“美”的资本和条件,戏曲也是如此。究其历史,戏曲起源于原始的歌舞,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歌舞戏”,唐朝时出现了“参军戏”,到了宋代,民间的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综合一起,产生了“宋杂剧”,直至元代,戏曲形成了。纵观戏曲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经典的“大戏”,其中在历史更迭变化中,演绎了以历史事件、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数不清的悲欢离合。使得学生通过戏曲自身的魅力知道:昆剧是“中国戏曲之母”;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打开了学生学习戏曲的心灵大门,从而也优化了课堂教学。

让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走进我们的课堂,不断挖掘它的教育资源,这是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面向全体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提高戏曲素养的重要环节。

三、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倡导普通高中开设戏曲艺术课,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和对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了解,还能增强高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戏曲唱词中的平仄韵律、精深的文化底蕴、词牌曲令的多变,这些都是吸引学生的亮点,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更是树立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高中阶段正处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黄金时期,所以充分利用戏曲鉴赏教学,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

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基本都是以声乐为主的单一教学局面,在教材里也体现的不够充分。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用单薄的几页纸就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戏曲一概而过,学生略知皮毛而已。自然谈不上学生对戏曲传统剧目、戏曲人物、剧作家的了解了。这种状况和当前我国音乐素质教育极不吻合,改变这种不良现状须付出努力。怎样从普通高中音乐教学中找到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的切入点呢?我们中华文明古国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经历几千年繁衍几千年孕育,戏曲正是其中独具魅力的重要艺术形式。只有通过戏曲鉴赏教学,学生才会领悟戏曲的精髓和独到之处。例如:经典戏曲剧目《穆桂英挂帅》、《天仙配》、《赵氏孤儿》、《三娘教子》等这些必将激起高中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所以,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更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高中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势在必行,是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作者简介】

张笑野,供职于宝鸡文理学院附中。

篇5: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论文

浅谈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鉴赏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

发展

认识

正文:

在我大一的时候曾经连续花了两天看了为纪念莫扎特诞生250周年而制作的《莫扎特传》和为Beethoven专门制作的《永远的爱人》,又同时喜欢上了日剧《交响情人梦》,再加上从小学习钢琴和声乐的缘故,在高中三年里,我专门对“西方古典音乐和钢琴的完美结合”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认识,在对交响乐的研究上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在此,我很乐意和老师分享一下自己的拙见。

首先,大体介绍一下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在J.S,Bach出生之前,是音乐界著名的巴洛克音乐时期,之后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的音乐,大致从Bach到早期的Beethoven,这一时期称为古典音乐时期。在Beethoven去世后,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开始发展,Chopin和Franz Lizst崭露头角。

下面,我就顺着这条线来阐述一下我对各个音乐家的认识。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J.S.Bach。20世纪的评论家和作家这样评价Bach:“他是巴洛克音乐的巅峰人物,艺术史上的巨人。他将自己触及到的一切发展到极致,对作曲技巧的掌握无与伦比”、“他的管风琴音乐将科学与诗歌、技术与情感、精湛技巧和高贵思想融为一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对Bach最初的认识是在学习钢琴的时候所学到的一首著名的曲子《G大调小步舞曲》,在学习了他的《C大调前奏曲》和《风笛舞曲》以后,我对他的音乐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和谐”。为了推广十二平均律定音法,Bach在1722年先后创作了上下两集《平均律钢琴曲集》,每一集二十四首套曲,分别建立在不同的大小调上,每首套曲又各有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平均律钢琴曲集》是Bach键盘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他音乐创作的巅峰,彪罗把它比喻为音乐上的《旧约圣经》。我最佩服Bach的一点就是他的十二平均律,学音乐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巴赫在音乐界的地位就如同牛顿在物理界的地位一样。没有他,无法想象现在音乐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再要说到的人物必然是Wolfgang.A.Mozart,自从在高一看了《莫扎特传》,我就对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的天赋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因为刘老师前一段时间重新放了这部电影,我当时那种惆怅的心情又被钩了起来。如果不是萨列里,Mozart的命运会截然不同,或许还有有更多的经典的曲子被创作出来。但是,如果没有萨列里,估计Mozart的才能或许还不会被发现。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Mozart指挥乐队演奏他的音乐,不是他和他的妻子一起玩耍游乐,而是他病入膏肓时,仍然躺在床上创作《安魂曲》的场景。他的脸色和嘴唇苍白,不时地咳嗽,却不停地在写,在哼唱。之后,我也无数次的聆听了《安魂曲》,好像真的能直接通过音乐抵达他的内心,他好像真的通过《安魂曲》诉说了些什么长期压抑在心里说不出来的东西,所以直到现在,我每次听《安魂曲》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平静和敬仰。Mozart是可悲的,他的妻子和孩子在他病得快要死去的时候离开了他,萨列里因为嫉妒他的才华,摧残他的精神,将他陷害致死。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老天让他拥有了别人永远也无法触及到的音乐创作上的天赋,让他创作出来了这么多经典的音乐。说到他的音乐,我不得不提的是《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这是Mozart一生中唯一一首双钢琴奏鸣曲,在我看《交响情人梦》的时候就深深地喜欢上这首曲子。当老师前几天放这首曲子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因为我原来觉得大概有很少的人才会欣赏这首曲子。我还很喜欢Mozart的另外几首曲子,比如《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土耳其进行曲》以及《费加罗婚礼》序曲等等。说到电影《永远的爱人》,我最先想到的是Beethoven在耳朵听不见的时候坐在空旷而安静的琴房里,将耳朵贴在钢琴的琴板上,聆听自己弹奏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时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认真,是只有一个音乐伟人才达到的最高境界。每次想到Beethoven,我都会诧异,他在耳朵听不见的时候,是如何创作出这么复杂而好听的交响乐的。对于一个身体完好的人来说,能创作出来一首像样的交响乐已经是实属不易,他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是如何写出一首又一首经典的作品的。在他的音乐面前,他所有的性格上的缺陷都可以被我完完全全地忽略。我对Beethoven真正的了解是在看了《永远的爱人》之后,因为电影里留下了太多的秘密和让人不解的地方,在看完电影以后,我花了很多天去了解Beethoven,却总是觉得他是个谜,他的很多事情我还是不懂。说到他的音乐,真的可以说是百变,有时候过于悲伤,有时候过于欢乐,有时候却是雄伟壮丽。我最喜欢的不是《欢乐颂》,不是《英雄》和《田园交响曲》,而是Beethoven的《第七号交响曲第二乐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有可能是因为喜欢它的或喜或悲,或快或慢,也有可能是因为喜欢卡拉扬当时激情的指挥,也有可能是喜欢《交响情人梦》里乐队对这首曲子演奏时的样子。反正一听到这首曲子,我就很激动,忍不住的想指挥一下。如果说Bach是已有之物的完善着,Mozart是音乐上唯一最明亮的耀眼瞬间,那么Beethoven就是力量,是扼住那不曾向任何人或神低头的命运的人。他宣扬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准则,在身后留下了任何一位作曲家从未创造出的最强有力的音乐。他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的性情极为恶劣——用传记家的话来说,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热爱,爱他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他雄壮的悲伤,他令人感动的奋斗,还有他扼住命运喉咙那铁一般的意志!

篇6:西方音乐鉴赏感想

经济与贸易学院 08金融1班 何茵 200836650237

西方音乐欣赏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来了解和欣赏一下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和优秀作品,而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自觉这门课程真的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虽说不上大有长进,但总的来说已经对西方音乐发展史上赫赫有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有了起码的印象,不会再是一问三不知的囧样了,这就是我上这门课程的最大收获吧。

西方音乐发展史可说的上是一部精彩纷呈的人物传记。

首先登场的是巴洛克时期。

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政治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巴洛克音乐应运而生,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於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名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被誉为“文 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但是说到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不得不提J.S.巴赫,他被誉为“音乐之父”,他 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 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而这个时期的演奏乐器——管风琴最令我为之惊艳,印象深刻。管风琴的体积之大,声音之洪亮,气势之磅礴都是那么的独树一帜,让人深深着迷。另外,亨德尔的清唱剧和歌剧闻名遐迩。

然后要介绍的是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欧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艺术已不再仅仅是贵族所欣赏的高雅艺术,新崛起的中产阶级也成了剧场和音乐厅的观众。因此,来自民间的喜歌剧和平易生动的器乐音乐大量涌现,而这就是古典主义音乐的萌芽。古典音乐的风格表现为在艺术上崇尚理性,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这个时期的音乐大家个个都是声名显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的一代音乐巨子,他在命运上的坎坷经历与他的音乐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让世人对他更加充满了尊进和崇拜。他流传于世的著名作品有《月光》《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悲怆鸣奏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更是被公认为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最后出场的是浪漫主义时期。十九世纪初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在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音乐,它以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浪漫主义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舒伯特、肖邦、柴可斯夫基也都是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家。舒伯特的创作中心是歌曲,有“歌曲之王”的美称,他的歌曲优美、质朴而深刻,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意境。作品中折射出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压抑、欢乐与痛苦,成为浪漫主义艺术的典范。另外,肖邦他的音乐潇洒、飘逸、含蓄、柔情,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热烈、深沉的富爱国热情中表现出来的,所以人们称他为“钢琴诗人”。他为后世留下了二百余首钢琴珍品,其中的圆舞曲和夜曲更是不能不知的代表作。

在这之后,西方音乐还经历了印象主义时期、表现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等多个阶段的发展壮大,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西方音乐。

在这一整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不仅对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整体的简单认识,知道了许多世界知名的音乐家,听到了他们的成名乐曲,而且通过老师不时播放给我们欣赏的音乐电影、露天音乐演唱会和音乐歌舞剧,也让我为音乐的魅力所折服。

首先,那部音乐电影所述说的是著名音乐大师舒曼与他的妻子克拉克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中始终贯穿着舒曼一生的优秀音乐作品,这部电影将这位音乐大师的真实生活完整的重现于观众的眼前。我最先对这部戏有兴趣是因为女主角的名字和新加坡著名的克拉克码头同名的缘故,但是当我看完整出电影以后,我真心的为男女主人翁之间因音乐而起的爱情所感动,克拉克在舒曼死后终身未再改嫁,而是将舒曼的人和他的音乐始终放在她的心中的最深处。

然后,我要说的是一场在法国露天广场举行的音乐会,世界各地的现代音乐大师级人物都在那倾情演出,让我在教室观看这段录像都会为之兴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法国的口技男歌手,他的名字我并不清楚,但是他那充满磁性的嗓音却让我记忆犹新,我感觉他甚至能模仿出double bass的声音,真是太让人叫绝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一场法国的音乐歌舞剧——《romeo et juliette》,它讲述的就是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编剧完全将优美的音乐融入到了这一爱情故事当中,让人们在视觉欣赏的同时也得到了听觉上的享受,主演们都表现出了出色的唱功和舞台感染能力。因为这一音乐剧我没有全部看完,所以还没有太多的感触,在这就先点到即止了。

篇7:西方古典音乐鉴赏(共)

摘要: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

霍夫曼曾说过“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浪漫主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真正浪漫主义的艺术,因为它的唯一主题就是无限物。音乐向人类揭示了未知的王国,在这个世界中,人类抛弃所有明确的感情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渴望中。”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但是提到古典音乐会想起一个现在很少提的概念—严肃。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会认为是比较刻板、沉重的音乐。大多数人认为像这类的古典音乐,年代悠久,离我们的时代好遥远。比起古典音乐,青年人更喜欢听流行音乐。一直以来我也是抱着这种思想,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听到古典音乐只是匆匆扫过,只是觉得气势很磅礴,场面很壮观而已。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可是这学期,我上了古典音乐赏析的选修课,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深入了解欣赏并剖析。抱着欣赏与学习的态度,通过每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我渐渐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情感。我发现古典音乐与我之前感觉的完全不一样,它是完美、优秀、经典的。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会更高一个层次。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学会欣赏音乐便走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很重要的!在古典音乐鉴赏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古典音乐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4个时期:

1、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我们接触得相对很少。

2、巴洛克时期。大概从1600年到1750年左右。此时期的音乐大多整齐优美,充满活力。活跃而不断反复的的节奏、精致且装饰音很多的旋律也是其重要特征。多旋律交织的复调音乐在巴洛克时期也占很大的分量。

3、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指的是大约1755至1825年这五十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主要代表的音乐家们所作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个伟大成就就是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响曲——它是由海顿奠定了基本结构,并通过莫扎特、贝多芬这些天才的创作走进了巅峰时期的。

4、浪漫主义时期。从贝多芬之后,西方古典音乐就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音乐家们要么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要么着迷于表达文学作品中强烈的戏剧性。他们不停地打破古典

主义的条条框框,只是为了能让人们更易为自己表达的独特内容而感动。很多音乐的旋律性大大加强,和声的处理也是变化多端,所以这些音乐大都有了更为细腻的情感色彩的变化。交响诗、更为自由的钢琴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同时古典主义时期就已经很完善的交响曲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宏伟之作。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在古典音乐赏析的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乐圣”贝多芬、“音乐神童”莫扎特、“歌曲之王”舒伯特、“钢琴诗人”肖邦、“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等等。对于著名的古典音乐更是欣赏至极、如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瓦尔蒂《四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比才《卡门》、莫扎特《g小调 四十号交响曲》、巴赫《小步舞曲》、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肖邦《E大调 练习曲“离别曲”OP.10》等等。然而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大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巴赫(1685~1750),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他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传统概括地加以研究并汇集在一起,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巴赫的音乐作品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他把复调音乐推向了后世无人能够超越的、完美的顶峰。巴赫的音乐有不少都充满了沉思冥想的意味,当然也不乏生机勃勃、激动人心者。

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说第一位大师是海顿,它是交响音乐的泰斗。他的音乐典雅、华丽、结构方整、旋律流畅很少有戏剧性冲突,可以使人飘飘欲仙、悠悠欲睡。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誉,对海顿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是他奠定了古典乐派的形式和风格,并使其发扬光大。在他创作的黄金期,对音乐的形式与语法的掌握已是炉火纯青,乐曲风格精致、曲思丰富,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海顿在交响乐上的贡献是巨大的,柴可夫斯基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环节。没有他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了。”尽管他不如莫扎特、贝多芬那样辉煌,但他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是维也纳音乐真正的奠基者。莫扎特、贝多芬无比辉煌的器乐成就都是建立在他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

第二位大师是“音乐神童”莫扎特。他的音乐则甜美、活跃,富于歌唱性和古典美、突出对比性和层次感,像清泉潺潺似流水滔滔。莫扎特一生的曲风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1770年为界,此时作品中可以看到前古典乐派和意大利古典乐派的强烈影响。中期以1786年30岁为界,此时作品富有典雅的嘉兰特风格和海姆乐派样式的投影。30岁以后的略偏向巴洛克样式,并以此在古典的乐型之外植入更深远的意境。莫扎特的音乐细腻、华贵、含蓄、典雅,风格明朗、旋律优美、结构严谨,具有强烈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伟大的音乐天才往往各有千秋,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则完美地体现了歌德的一句名言即“艺术就是自然,自然就是艺术”。艺术的端庄与艺术的完美在形式、内容互异的作品中得到统一,这正是莫

扎特的才华所在。

第三位大师贝多芬,他的音乐则升华为美中有“奋”、乐中有“哲”、激情洋溢、形象鲜明、矛盾纷呈、英雄气势撼人,如同熊熊烈焰无比辉煌。音乐家大多注意形式与情感的结合,贝多芬《命运》与《合唱》交响曲中把音乐审美中的表现派与形式派的融合推到了极致。贝多芬被后人评为“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作曲家,可以看出在音乐创作从古典走向浪漫的进程中,贝多芬是一块里程碑。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总结;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古典音乐让人心旷神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候,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参考文献:

篇8:音乐鉴赏之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

世纪之交, 代表我国西方音乐史新成果的集大成之作———《西方音乐通史》 (2001年5月版) 隆重面市。这本文化部教育司主持编写的系列《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中的《西方音乐通史》由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编写, 充分发挥了集体攻关的优势。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是当前国内本专业领域中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集体, 其中姚亚平、周耀群、余志刚、李应华、黄晓和、钟子林等科研骨干的执笔, 以及权威人士于润洋对全书最后定稿时的统修把关, 使得这本教材的学术质量有了根本保证。之所以把张洪岛先生主编的试用教材《欧洲音乐史》 (以下简称《史》) 与文化部教育司主持编写的系列《中国艺术教育大系》中的《西方音乐通史》 (以下简称《通史》) 作比较, 原因有三:首先, 这两本书都是出于我国的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家之手。其次, 这两本书有着相同的研究领域———西方音乐史。再次, 《史》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我国对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总结, 继之影响我国音乐史学界上个世纪下半叶的代表性著作;《通史》是对上个世纪下半叶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总结继之将影响21世纪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界较长一段时期的经典之作。

《通史》与《史》比较其突出优点是:框架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翔实;思想开放, 陈述客观。但是, 二者都存在史学学科必然存在的某些遗憾。

一、《通史》的框架结构合理

《史》书共分四个篇章:第一编, 古代奴隶社会时期;第二编, 封建社会时期;第三编,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第四编,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从标题的内容看, 这种结构框架明显包含着浓郁的政治和阶级的气息, 更何况每一编的导言都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阶级矛盾进行了阶级分析, 第四编的总论竟长达八页 (95页-102页) 。而且, 每个章、节、作曲家和音乐流派的开篇语中几乎都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与音乐本体关系较远的陈述, 如第四编的第二章对贝多芬长达23页的陈述中, 只有第二节“创作特征”的记述中简要地对贝多芬的作品予以介绍和作品分析, 但几乎没有音乐学理的分析, 更没有对谱例进行和声和曲式分析, 而是在第一节“生平及创作道路”和第三节“小结”中浓笔重彩地描述当时的政治氛围和贝多芬的政治精神状态。总之, 《史》对音乐生成的环境比对音乐本体的陈述要多, 而且《史》的谱例部分集中放在书的附录部分, 既没有中文简介也没有对作品的技术和内容分析, 因此, 谱例和书的文字内容不易对应, 实际的应用价值没能得到体现。另外, 《史》既没有序言也没有参考书目 (只有少量的页下注, 此点是值得肯定的) , 不利于读者对全书的整体把握, 也不利于读者对本书内容的考证和文献引用, 因此, 《史》的学术规范性和典著质量性大打折扣。

《通史》开篇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序和编写说明。它有七个编章:第一编, 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姚亚平编) ;第二编, 中世纪音乐 (姚亚平编) ;第三编,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周耀群编) ;第四编, 巴洛克时期音乐 (余志刚编) ;第五编,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李应华编) ;第六编,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李应华、黄晓和编) ;第七编, 20世纪音乐 (钟子林编) 。所有七编均有概述, 多从文化、思想、人文、宗教、艺术、情感、风格和流派等这些与音乐文化紧密相关的内容对通编予以概述, 廓清了音乐的继承、发展、创新和未来流变的趋势和基本状况, 把握了某个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 可谓史论并举、清晰而深刻。大量有针对性的谱例 (谱、文445页) 穿插文字叙述之中, 既增强了语言观点的说服力, 又加强了读者对音乐本体的感性认识, 可以说《通史》向有声的音乐史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史》的第一、二编只有14页的内容, 第三编也只有80页的简述, 而第四编用了365页的陈述, 本该有的20世纪音乐被忽略, 因此著作结构不够合理。而《通史》与《史》比较, 其最鲜明的结构特色是古典时期以前用了大量的新材料达172页, 20世纪的音乐论述达73页, 著作有着合理的结构布局。

二、《通史》的内容丰富翔实

现在国内出版的西方音乐史教材大多是“简史”、“史略”、“简明”或“简编”性的音乐史, 字数从8万到33万不等, 《史》是上个世纪的代表之作, 不过33万余字, 而《通史》却有50余万字, 篇幅和内容量增大很多。书中还收进了少量的谱例和珍贵的图片。《通史》的内容有较大的扩展, 尤其对中世纪、文艺复兴等早期音乐的现象及20世纪的现代音乐这两个过去不大涉猎的领域用了较多的篇幅, 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使得这门学科的系统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比之下, 《史》以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为起止端线, 而对20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音乐文化持漠视或否定的态度。这种以单纯思想意识概念为出发点的音乐发展史观, 显然既不能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 也不利于我们对现代音乐的全面认识和研究。20世纪是科技和文化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 一些反传统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技巧的演进, 以及音乐与多种学科的交叉, 甚至与科学技术的交汇, 形成音乐学科的多种新兴和边缘学科, 音乐学呈现出立体的复杂结构和缤纷异呈的景象,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的重要音乐现象。新型的音乐理论, 以及这种理论与西方现实生活的变迁关联等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历史史实, 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予以对待。正如《通史》第七编“20世纪音乐”的编者钟子林在《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回顾》中所言:20世纪是“开拓、融合、多元”的世纪, 并寄希望于21世纪的“成熟”。《通史》面对现实, 力求客观地展示20世纪音乐文化的全貌。20世纪的西方正是资本主义处于动荡和危机的社会状态, 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摧毁了人们原有的精神状态, 产生了各种思想意识流派, 各种苦闷心态反映为欧洲乐坛上的个人主义、唯心主义、抽象主义等, 在欧洲音乐方面则表现为新古典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序列主义音乐、未来主义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概率音乐等先锋派音乐。这些音乐从根本上瓦解了欧洲千百年的调性音乐, 摧毁了调性音乐的根基 (乐音、音阶、和声、对位等) , 形成以十二音音乐体系、无调性和泛调性等音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标志的20世纪西方音乐的主流形态。当然, 这些音乐理论和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自我理念的膨胀到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照, 从单一的音乐思维到多元思维和表达的艺术发展过程。尽管这时的音乐情感常表现为扭曲态势, 音乐语言、和声语言表现得支离破碎, 音乐寓意抽象含混而扑朔迷离, 音乐作品内容反映出消极、悲观、失望的情绪, 音响上也出现类似心灵呐喊式的刺耳噪音, 但它毕竟部分地反映了20世纪的政治、经济、生活、情感、精神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体现了音乐艺术家们极其丰富和复杂的心理体验和哲学思考。基于此, 这时的音乐仍然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和精神价值。如果像《史》那样只讲到20世纪初叶的民族乐派, 而对反调性音乐只字不提或忽略不记, 无疑会造成史书的断代现象, 就该点来说, 《史》显得保守而不合时宜了。对于《史》书中用笔相对较多的作曲家和作品, 《通史》从内容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充实, 理论深度的阐述也有深入和提高。例如:《通史》的第一、二编对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从音乐与神的崇拜到器乐、诗歌和戏剧的繁荣, 音程、音阶和教会音乐的兴起, 圣咏的形成和特征, 日课和弥撒, 音乐美学, 记谱法, 教会调式, 六声音阶, 附加段, 继叙咏, 宗教剧等有条不紊的梳理, 使读者在漫长而庞杂的音乐发展事项中理清了音乐艺术的脉络。第二章“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兴起”、第三章“中世纪单声歌曲”、第四章“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音乐”均出自姚亚平先生之手, 风格较为统一, 整体质量较《史》的同样部分丰富、饱满、深刻有力。全书对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文艺思潮的论述, 具体作家、作品与背景的关联, 作品内容和音乐形象, 艺术技法的特点与创新等方面的诠释, 都较为成熟。

三、《通史》的思想开放, 陈述客观

通过阅读《通史》的作者们在参考了大量中外文献, 经过分析、研究和思考著就的这本教材, 不难看出作者们十分重视该学科在国外研究的动向和成果, 尤其重视选择其中被公认的、学术水平最高的成果 (有些是最新的, 有些不一定最新, 但水平最高) , 这种选材在《通史》中贯穿始终、随处可见。在第三编“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陈述中对法—佛兰德作曲家约翰内斯·奥克冈和比斯努瓦的阐述, 对意大利的弗罗托拉和劳达赞歌及法国尚松的介绍。在第四编“巴罗克时期音乐”中, 对音乐本体的分析 (两个常规、通奏低音、情感论、调性和声与对位等) 也是本书的亮点。在第五编“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中对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奏鸣曲、奏鸣曲式、协奏曲、交响曲和贝多芬的声乐作品等) 这些每本书都要涉及的内容, 李应华先生赋予其新的内涵。在第六编“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中, 对罗西尼、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的重视, 对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和音乐家的全面陈述, 特别是对欧洲各民族乐派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音乐文化本体的关照更是个性鲜明, 只是对音乐文化的理性思考尚待深入。第七编“20世纪音乐”是《史》书中没有的部分, 也是西方音乐中的“百家争鸣”期, 内容庞杂、鱼龙混杂, 有的昙花一现未成流派, 有的尽管形成了流派但是“各领风骚三五天”;有的思想性健康, 有的思想性不健康。要想用不太长的篇幅把20世纪的西方音乐文化廓清实非易事, 何况很多音乐家尚健在, 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很多, 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而钟子林先生以学者应有的风范、开放的思想, 直面客观史实, 予以编纂, 实属难能可贵。但是, 本编的阐述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 再者, 若能对各种主要的音乐流派发生的思想根源和作曲家的个性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予以深度挖掘将更为完美。《通史》作者们还注意研究原始文献, 甚至在《通史》当中对这些文献加以介绍。而《史》书通篇只有55个页下注释, 书后也没有列参考书目。相比之下, 《通史》通篇有页下注释360个之多, 参考书目也相当可观 (60多部) , 其中书目多为上个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的最新研究成果, 没被译成中文的原著就有30本, 这些被我国学者看成第一手资料的选用, 无疑对《通史》的学术水准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充分体现了作者们的教授和学者风范:力求注重客观史实;以开放的思想、敏锐的学术眼光关注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从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着力, 全面架构学科体系, 为学习研究本学科的人士由学习达到研究的境界寻求到一条有效的路径。

四、《史》和《通史》的缺憾

之所以说《史》和《通史》存在缺憾, 原因有三:一是人们对于“历史”的观念问题;二是“西方音乐史”学科本身的问题;三是这两本书作为教材存在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历史”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定义, 它包含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形式, 即已经发生的事项, 有不可再现性, 也包含对过往的事项的记录, 有可再识性 (即历史记录) 。可再识性的历史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历史学, 它是联结历史客体与历史主体的一条纽带。但对于专业研究历史的人来说, “历史记录”的路径有三:对过往事项的客观性记录;对过往事项的社会性评价记录;对过往事项的情感性理解记录。客观性记录是以文字为工具对正在发生的事项进行“摄影”, 这种历史被黑格尔称之为“纯历史”或“原始历史”, 它不含有个人的主观意愿和社会性评价, 只是历史学的原始材料 (当然, 眼见也未必为真) 。本人以为, 这种“摄影”历史只是为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 就其本身还称不上历史学。意大利美学家克罗奇说过:“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2]因此, 对过往事项的社会性评价、情感性理解记录, 既是必然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关于“西方音乐史”学科本身的问题, 主要是指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音乐史。就具体的研究而言, 首先是学科定位问题, 是对音乐家、作品、风格等进行音乐本体研究还是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其实, 在西方音乐史学界对史学研究应该注重音乐本体风格研究还是关注社会文化内涵或两者兼顾之一直是争论不休的。很多史论著作中, 要么侧重音乐本体分析, 走向作曲技术理论, 要么超出音乐本体的分析, 走向空泛的文化描绘, 要么出现音乐本体分析与文化描绘骨肉分离式的生拉硬扯。《史》书中就多了些阶级、政治、经济与音乐的描述, 少了点社会文化与音乐的结合。《通史》中虽然有了社会文化与音乐的结合, 但是社会文化陈述略显单薄;直接引用西方史学的第一手资料丰富, 但用我国文化的视阈对西方音乐的关照不够, 缺少作者对音乐史学独到的见解, 因此, 《通史》给人一种西方著作翻译本的感觉。“对传统的西方音乐史学挖掘整理更加深入全面, 并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西方音乐史学体系, 使之呈现既有西方音乐史的属性, 又具有更加丰富、多元、深邃的中国文化特点”, [3]“历史学家的作品, 像艺术家的作品一样, 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他的个性的一种表现”。[4]因此, 学者们要敢于表现自我, 使作品充满灵性的光辉和中国文化的光芒。《史》和《通史》同为教材, 自然与个人著述有所不同, 因此对历史上或现实中存在有争议的问题则尽可能不给出作者个人的见解, 对此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为了加强史书的学术含量, 适当提出问题并预设一些解决方案是研究者应具备的客观态度, 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指出研究的方向、开拓学术思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 《史》和《通史》可以说都是里程碑式的著作。《史》集建国以前中国西方音乐史研究成果之大成, 并统领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界近半个世纪。《通史》则是新世纪中国西方音乐史学对20世纪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成果的大盘点, 它对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界的影响是空前的, 至于影响的时间长度要看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速度和史学观念的更新的速度, 以及我国西方音乐学者成长的速度。昨日《史》的读者已成长为今日《通史》的作者, 今日《通史》的读者也必将谱写西方音乐史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3.10.1.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 (修订版)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3.07.3.

[3][英]汤恩比·阿诺德著.刘北成, 郭小凌译.历史研究 (修订插图本)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3.

上一篇:平湖片区比赛课磨课下一篇:《亲政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