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2024-08-10

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精选5篇)

篇1: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引领 努力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奋斗历程。90年来,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历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六市”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课题,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大力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转”战略,用三到五年时间初步完成产业转型,改变“一煤独大”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006的80%以上下降到50%;经济结构从原来的“一煤独大”转变为煤焦产业、非煤工业、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多元并举”。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省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背景下,1

GDP、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没降反增,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五位,发展指数位居第二位。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山西省文化强县”、“省级文明和谐城市”、“全省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等光荣称号。

一、以观念更新为抓手,推动思想转型

资源型地区实现转型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型,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真正从“煤情结”、“煤依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与时俱进的观念更新、理论革新、工作创新的成果,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

一是走出去学习取经。组织各部门、各乡镇和工矿企业负责人到江苏苏州、浙江余杭、北京大兴、河南济源以及我省的长治潞宝、襄垣、屯留、潞城、阳城等地,就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等进行学习考察;组织100余名民营企业家赴清华大学、江苏苏州就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进行学习培训。2009年以来,在苏州农村干部学院举办了五期短期培训班,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普遍进行了一次轮训。选派15名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到浙江余杭挂职锻炼。通过走出去学习,使全市各级干部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看到 2

了差距、学到了经验。

二是请进来开办讲堂。开办了“**大讲堂”,邀请省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到**传经送宝,目前已举办15期。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了“21世纪创新思维总裁班”,100余名厂矿长经理参加了学习培训。先后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113期,培训党员干部3万余人次,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是沉下去搞好调研。持续开展了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主题的“百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织全市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宣传调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了“六个一”大调研活动,要求市委中心组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示范村、一个经济薄弱村、一个农户、一个项目,市直单位负责人每人联系一个企业、一个村、一个农户,领导干部到所联系农户中吃一顿饭、过一夜,从思想和灵魂深处增强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念大更新、思想大解放,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市情、民情、企情把握更加准确,加快转型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在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上,确立了城乡一体化、特色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转型 3

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实施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两个转移”战略和建设四大工业园区、组建六大企业集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加快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要求。

二、以“两个转移”为重点,推动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是一个城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基础。为了从根本上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单一畸形发展的被动局面,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实施“两个转移”步伐、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全面打造“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格局,努力建设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平安和谐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奋斗目标。

(一)加快实施“两个转移”步伐。“两个转移”,就是按照“资源转资本、地下转地上”的要求,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充分发挥资本、土地、废水、厂房等优势,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社会公益事业、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化和三产服务业项目,真正形成一批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地面产 4

业。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规划建设七大经济区块。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规划建设了西部煤电化、冶铸机械制造建材、轻工食品、医药生物以及生态农业、物流和文化产业七大经济区块,促使相关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提高了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度。二是积极组建六大企业集团。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适应市场竞争、具有**特色的煤炭、焦电、冶铸、服饰、饮料、生猪加工六大企业集团,通过集团化的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努力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走出一条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新型化的企业发展之路。三是强势推动全民创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大力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带头创业,下岗职工、退伍转业军人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农民增收创业。截止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总数达到6000余家,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激活了全市县域经济的活力、生机和效率,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增多的主要力量。

(二)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按照党中央“二十字”方针要求,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八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富民工程,围绕“三种、三养、5

三加工”的思路,依托三大龙头企业,加快生猪、果蔬、蚕桑三大龙型产业链建设,厦普赛尔3万吨果汁饮料、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佶利迩100万套服装家纺扩改等项目进展顺利。从2004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补助生猪产业发展,全市生猪出栏达到130万头。健康工程,围绕“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的目标,按照“村巩固、乡达标、市提高”的工作思路,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3所,全部达到甲级一等医院标准;实现了村村有卫生所全覆盖的目标,建成甲级卫生所320个。被省政府列为全省医药体制改革试点县(市)。希望工程,市财政每年投入1亿多元,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两免一补”全部到位;实施了中小学标准化、幼儿园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建成农村标准化小学132所,“六有”幼儿园144所,消除危房面积29.1万平方米,实现了校舍安全工程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生态工程,全市投入资金4.7亿元,累计完成道路绿化里程600多公里,河道绿化50余公里,荒山造林3万亩,建设生态园林村100个,育苗面积1万亩,发展干果经济林8000亩。完成了长晋高速公路、世纪大道、北环路、丹河两岸、七佛山、西山、羊头 6

山等一批绿化工程。林木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24%,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太行山绿化先进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光荣称号,被列入全省“绿色山西”建设12个重点示范县之一。户通工程,全面铺开了户通水泥路工程,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补贴资金4亿元,完成硬化面积1150万平方米,434个行政村实现了户通水泥路全覆盖。从2007年开始,市政府每年拿出2000万元用于扶持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站25个,供气户数达4万户。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95处,解决了275个村、14.6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创建工程,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示范村和达标村全部达到“五有”标准。平安工程,全面实施了“天网工程”,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民调和治保组织建设,所有乡镇都建立完善了综合治理机构和制度。强基工程,大力加强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支村两委活动阵地建设,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三室八有”标准。

(三)全力构筑“一城五镇双百村”特色城镇化格局。大力实施了“一城五镇双百村”的特色城镇化战略,初步构建起以市区为龙头,以5个中心城镇为支撑,以100个新农村示 7

范村和100个经济薄弱村为基础的特色城镇体系。完成了第三轮《**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城市建成区9.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性规划。全市13个乡镇、239个村全部完成了总体规划。五年来累计投入20多亿元,先后完成了世纪大道、神农路、北环路等19条城市道路新改建工程,基本形成了“五纵九横”的主干道路网。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县级体育中心,全面启动了丹河市区段综合整治、职工活动中心、“三馆三中心”、城市集中供暖供气、火车站改造等重点城建工程,实施了306套经济适用住房和30套廉租房建设工程,建成10个高标准住宅小区,新增居住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完成市区7个小游园、16个临街单位拆墙透绿,开工建设长平苑、南湖公园和丹河湿地,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打造绿色**为目标,推动生态转型

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把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统筹考虑,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了生态转型。

一是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绿化工程。按照“绿色**”总体规划要求,围绕“全民造绿、身边增绿、以煤换绿、以水养绿、8

依法护绿”的思路,先后投入2亿多元,大力实施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先后完成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通道绿化等一批重点工程,累计造林9万余亩,育苗6000亩,封山育林5000亩,林木覆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

二是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通过园林工程规模增绿、道路绿化路通街绿、临街单位拆墙透绿、庭院小区见缝插绿等形式,完成了世纪大道、友谊街延伸、康乐街延伸的绿化改造和朝阳路、丹河路延伸绿化建设。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绿地率3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2平方米。

三是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程。按照国家产业、土地、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政策要求,严把源头关口,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闭取缔“土小”污染企业574家,爆破工业污染烟囱300余根。认真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成了一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市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展了环利达、晋丹建材等一批新型墙体材料厂,促进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普及应用。

四是全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蓝天工程”方面,实施了 9

市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开展了市区燃煤锅炉治理,严厉查处市区使用劣质煤炭和烟尘污染案件。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4天,比上年增加4天。“碧水工程”方面,组织实施了丹河综合治理五大战役,目前“双清”、绿化、护坝三大战役已经胜利完工,丹河市区段改造一期工程全面竣工。重点加强对丹河流域两侧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确保了饮用水水质安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处理水质达到了设计要求。

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推动社会转型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实在民生改善上、体现在社会和谐上。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抓了民生改善和平安创建两方面的工作。

在关注和改善民生方面,在关注和改善民生方面,举全市之力,下功夫解决农民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活难等问题。针对烧煤难问题,每年都组织国有、二轻和乡村煤炭企业,为全市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以成本价格供应煤炭近20万吨,相当于让利于民近1亿元。针对吃水难问题,全力组织实施了饮水安全工作,累计解决了解决了275个村、15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0

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达到39.3万余人,参合率达到95.4%,目前全市共有41万人次获得了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补偿金额达3796万元。针对住房难、住房贵问题,目前已落实经济适用住房306套、廉租住房30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廉租住房90套已经开工建设。针对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每年下拨义务教育公用经费2500余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9860万元,其中市区农户享受人数达2722人次;补助寄宿生生活费75.37万元,享受人数达5430人;免除教科书费96万元,享受人数达24021人次。针对就业难问题,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800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与就地转移1.4万人次。针对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按时足额发放了国有企业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对全市70岁以上老人实施了生活补助,实现了老有所养。针对农民群众洗澡难、购物难问题,在全市广大城乡建设大众太阳能浴室工程180个,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130个农家店。

在平安创建方面,以创建省级平安市为目标,积极推进“十大平安创建”活动。投资3000万元实施了“天网”工程,完成了市区、46个乡镇所在地、重点村的“天网”工程,95%的 11

企业、单位安装了电子监控,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平安互助大喇叭”工程农村全覆盖。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矛盾排查调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指导意见》,整合乡镇原综治、信访工作力量,完成了16个乡(镇、街道)的综治中心、437个村综治工作室建设,构建起市、乡、村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机制。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2010年,全市累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54起,打掉犯罪团伙29个,保持了连续7年命案全破,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一批安全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落实和完善市乡书记大接访、领导干部包案、机关干部下访等信访工作制度,妥善处理了一批信访积案、疑案,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稳控了一批上访老户。进一步推广化解社会矛盾的“四级六步”调解机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重大信访事件不出市”的目标,被省委、省政府,晋城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和谐社会建设先进市”。

五、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载体,推动环境转型

我们坚持从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的“两转”入手,12

强化服务,完善机制,努力优化转型发展的软硬环境。

在作风转型方面,建立了“三考两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对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理论考试、工作考评和考核,实行党委(党组)、群众“双向推荐”,树立了“以项目论干部、以实绩论干部、以服务论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了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和联系村(户)责任制,要求处级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三个月,科级领导干部不少于五个月。成立了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盯住不落实的事,倒查不落实的人,追究不落实的责任,使各级干部不能懈怠、不敢懈怠,用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在政策转型方面,在产业发展规划上,规划建设了七大经济区块(四个工业园区、两个物流园区、一个生态农业园区、一个文化产业园区),提出了招商引资和“盘活内资”相结合、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支持配套政策。在产业发展扶持上,提出了“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核并举、多元发展”的思路,在做精做细煤炭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煤炭资金发展非煤产业、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我们将实施“两个转移”战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引导各级干部推动转型;对煤炭老板转产或发展非 13

煤项目施行重奖;大力推行“百矿百园”工程,累计投资近2亿元,由煤炭资金建起各类农业园区110个,旅游园区4个,生态园区8个。

在环境转型方面,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的“两转”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双服务”理念,强化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另一方面,积极改善城乡硬环境,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强市、精神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平安和谐城市、一流宜居城市、富裕幸福城市的“六市联创”活动,努力做到筑巢引凤,为转型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篇2: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一、特色办学凸显研究型大学的源头作用

长期以来南京大学对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十分重视,始终坚持基础研究瞄准学科前沿;始终坚持应用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研究,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始终坚持培养科技创新与创业的专门人才和领军人才。

南京大学连续七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位居中国大陆高校首位,连续八年位居被引用论文数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拥有13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28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30位两院院士、49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8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4个“教育部优秀创新梯队”;六年获得1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位居全国高校首位;2006年上半年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上发表论文5篇;2006年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教育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南京大学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同时,积极融入江苏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适应社会需要,形成了以新材料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5个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优势方向。“十五”以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0余项,2004年突破200件,居全国高校第7位;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200余项,其中1300余项花落江苏;与国内外企业建立研发联合体100多个;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平台10多个;为江苏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创新举措提高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

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目标,面向区域经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省份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是历史赋予高校的使命,也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南京大学围绕创新体系建设,提出“高精尖”战略、服务江苏面向全国战略、卓越管理战略、国际化战略“四大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和思考一系列创新举措:

1.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科技人才高地

一是以“985工程”建设为契机,构建9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物质科学、资源与环境、生命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4大领域形成优势和特色,形成科技创新的源头。二是根据江苏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的需求及南京大学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地位,创建“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围绕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和量子信息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三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全球公开招聘教授制,改革评聘机制,广揽大师级人才,构筑人才高地。

2.创新管理机制,加大成果转化推进力度

一是实施专利战略。实行与SCI评价体系相平行的专利评价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仅2004年发明专利申请占南京市发明专利申请的七分之一,占全省发明专利申请的二十分之一。二是构建应用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制定工程学科教师的评价办法,以成果、专利、效益对应用技术研究人员进行考核、评聘。三是调整横向经费管理办法。体现贡献和利益对称的原则,支持大项目的科研组织。强化知识产权的导向作用,保护发明专利人权利。四是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市场需求、绩效挂钩、创新基金扶持、成果转化条例规范下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五是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培育具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提高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水平,帮助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成果及时走上市场。

3.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创新人才

办学国际化,是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南京大学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并从2006年起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中德法学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中外合作法学教育项目之一。同时南京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合办南京—纽约学院,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办中加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合办中日文化研究中心,与法国巴黎十二大合办中法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我们还将通过仙林国际化校区的建设,把国际上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力量引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

4.构建和谐校园

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才能增进学校的凝聚力,提升学校的国内外形象,才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才能科学发展。我们今天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做到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相互冲突。队伍的凝聚力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证。对学校来说,就是要加强队伍的凝聚力。学校强调凝心聚力,为解决好各类人才队伍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通道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三、服务社会求得研究型大学的跨越发展 在强调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今天,科技成果转化正在成为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现实需要,是南京大学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1.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南京大学通过创建十多个省部级研发平台,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南京大学“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国内外“MO”源市场的发展需要,与苏州工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成立“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三甲基镓(TMGa)等四个研发产品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2500万元,学校以技术入股,占总股本的30%,并获得技术研发费400万元。

2.科学家领衔科技创业,投身地方经济建设

南京大学在为自主创新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支持科学家以多种形式领衔科技创业,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一是科学家带着科技成果加盟科技企业。这是迄今为止高校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模式。科学家以其前瞻性的研发能力和企业经营团队的有机结合使科技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由我校物理系教授加盟的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国际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为基础,集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成为国内光伏业三巨头之一,是教授走出实验室,完成“科技创新”到“科技创业”的成功案例。

二是创新团队和教授创办科技企业。由科学家领衔并持股把科技成果直接产业化。由南京大学联合其他投资方共同成立的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以大孔树脂吸附处理有毒有机废水技术入股,其中科研人员占股14.56%。

三是校办科技企业。由学校参股或控股把科技成果直接产业化。2001年4月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的江苏南大苏富特软件有限公司,实现了江苏高校企业和软件企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是国内唯一提供全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入选中国软件百强企业。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我校与全国最大的镍钴生产商金川集团公司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关系,金川集团二期提供1000万元经费,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针对金川集团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联合攻关。这一合作模式开创了国内校企强强合作的先河,也为我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开辟了新路。2005年以南京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与企业联合申报并获得5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

4.广泛建立校府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南京大学分别与南京市、南通市、无锡市、苏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常州市等省内地级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由科学家领衔,走出校门在地方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形成官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

我校以环境学院为主体与宜兴市人民政府、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合成立“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科技研发中心”。

5.走出校门办学,服务经济发展

全省首家异地研究生教育机构——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由我校与苏

州市政府共建。面向苏州市特别是苏州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工程硕士等高层次应用性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4.6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大楼已投入使用,首期5个专业学位的258名研究生已于今年春季入学。同时南京大学的部分重点实验室将在苏州设立分室,把最新的创新研究成果汇聚到经济建设一线,实现教育资源和研究资源的同步输送。

6.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官、产、学、研、金联合

我校与南京市鼓楼区政府、驻区其他8所高校合作共建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是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发展空间,已建成8个创业园。目前园区孵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入驻科技园的科技企业520余家,从业人员10000人。其中师生创业企业及高校技术入股企业占1/3。2005年技工贸收入达19亿元。

7.牵手国际巨人,创新先进技术

依托国家级南京大学国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与美国IBM公司开展全面合作,共建江苏省—IBM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联合培训国际高级软件人才。与美国国家干细胞公司合作共建中美合作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实验室。与美国Motorola公司共建先进材料实验室。与德国BASF公司共建催化化学实验室。与日本富士通公司共同组建南京富士通南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8.以创新理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3: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由于唐钢是大型普钢企业, 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 他们的做法可供大部分钢铁企业参考借鉴。

一、钢企发展非钢产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 钢企非钢产业发展很快, 人们的认可度和重视度越来越高, 逐步由开始的安置型、服务型向稳定的产业型多元化发展。钢企发展非钢产业的目的和意义何在?面对这个问题, 笔者从钢铁行业全局出发, 结合唐钢实际, 从宏观到微观, 从理论到实践, 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究和梳理。

(一) 新常态下钢企保生存、求发展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 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国家严格控制钢铁工业产能扩张, 企业发展主业严重受限。从近年来钢铁实际产量明显看出这个问题。2001年~2010年的10年间, 粗钢年产量增幅一直保持在10%以上, 2014年已下降到2%, 2015年上半年已出现负增长, 前8个月同比下降2%, 其中8月份下降3.5%;主业收入、经济效益也相应下降。从效益看, 在钢铁工业高发展、高效益时期, 仅重点钢铁企业每年实现利润都在500亿元以上, 2010年曾达到930亿元, 销售利润率在3%以上, 2014年却下降到0.59%, 实现利润下降到277.8亿元, 其中主要靠投资效益等非钢产业收入支撑, 主业已处于盈亏边缘。2015年1月-8月钢协会员单位的销售收入总计为20089.39亿元, 同比下降18.32%, 利税280亿元, 同比下降59.06%, 实现利润总额-180亿元, 销售利润率为-0.9%, 而主营业务亏损高达436.58亿元 (详见表1) , 主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大部分企业主业亏损, 非钢产业成为钢企利润最大来源。

(单位:亿元)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钢铁主业无论是实现利润或销售收入利润率都呈下滑趋势, 而同期内工业企业中其他行业利润率却在逐年上升, 2015年1月-8月,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平均为5.38%, 而大中型钢铁企业为-0.9%。非钢产业平均利润率却在持续上升, 大部分企业的非钢产业利润率接近于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以上事实说明, 钢铁工业已进入减量发展时期, 适当减量是当前形势发展需要和必然趋势。所以, 要做大做强钢铁工业, 必须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发展非钢产业就成为钢铁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唐钢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在钢铁工业高发展、高利润时期每年实现利润都在10亿元以上, 近年来由于钢材产量和价格双双下滑, 盈利相应下降, 有些品种开始出现亏损, 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均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他们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发展主业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显然是不可能的, 必须大力发展非钢产业, 全面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现主业萎缩非钢补, 才能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事实正是如此, 自2010年兴办非钢产业后, 唐钢先后清理了一大批外用工, 节省了一大笔人工费用;安置了1.7万名非钢人员就业, 2014年不仅为主业消化14.3亿元的成本, 而且实现120多亿元的收入, 占主业收入的10%以上。这样, 虽然钢产量下降, 价格下滑, 但总体收入保持增长势头。2015年上半年, 在钢产量逐月下降的情况下, 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同比分别上升17.91%和17.41%, 不降反升, 主要得益于非钢产业的发展。

(二) 钢企发展非钢产业是支持国家产业政策调整, 保持协调平稳发展的需要

在国民经济高发展时期, 全国各行业的发展出现许多不均衡, 有的行业发展较快, 如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加快扩张, 产能严重过剩;而有的行业如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严重滞后。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实施了产业政策调整, 重点对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实施总量控制, 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全局协调发展的需要, 大势所趋。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把协调发展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 进一步证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增强协调性才能使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十三五”期间要扣紧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 调整结构, 补齐短板, 加强薄弱环节。所以钢铁工业适度控制发展规模, 把多余的人力物力用于发展国民经济需要的其他行业, 对国家实施产业政策调整, 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是有力的支撑。以唐钢为例, 他们一方面控制已经严重过剩的钢产量, 另一方面通过发展非钢产业, 开办了钢材深加工与大物流、资源综合开发与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与工程技术服务、化工深加工产品、服务与教育培训、房地产等六大类产业 (见图1) 。最近, 他们为了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产业发展, 又投入大批人力物力, 从微观做起, 优化企业产业结构, 优先发展新兴产业, 对促进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优化调整十分有利。

(三) 发展非钢产业实施多元化经营, 是钢铁企业分散经营风险, 保证企业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经济发展周期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在发展中都会出现相对上升期和衰减期。钢铁业也不例外, 早在八九十年代, 西方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就开始走下坡, 称为“夕阳工业”, 有些钢铁企业为保证企业安全, 就开办了许多非钢产业, 分担风险。目前我国钢铁产品表观消费量开始下降, 出现减量发展。因此, 实施多元化经营, 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 对企业安全是有利的。

(四) 钢企发展非钢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钢企发展非钢产业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完全可行的。因为钢企在发展非钢产业方面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1. 资产基数大, 实力雄厚

长期以来, 国家对钢铁工业一直高度重视,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工业和支柱产业, 投入了大批资金;又由于钢铁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 资金需求量大, 所以多年累积起来的资产总额要远远高于一般行业。据统计, 截止到2015年初仅重点钢铁企业资产总额达47426亿元, 其中流动资产达17383亿元, 这么大的资产量是发展非钢产业巨大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撑。以唐钢为例, 到201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达1284亿元, 仅非钢产业总资产近200亿元, 这么大的资产是发展非钢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

2. 技术装备资源丰富

唐钢属于大型重点钢铁企业, 具备了年产钢1800万吨级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 主要技术装备均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由于钢产量负增长, 不少固定设施和机械装备处于闲置状态,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设备效率和利用率拿出大量多余的技术装备发展非钢产业, 充分利用钢企存量资产, 这既是对非钢产业的支持, 也是提高主业装备效率和效益的实际需要, 一举两得。

3. 可供二次利用的再生资源丰富

钢铁企业绝大部分是从矿业开发、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到金属制品工序齐全的长流程联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既消耗大量资源, 又排放出大量可供二次利用的再生资源。以唐钢为例, 既有铁矿、石灰石矿、炼铁厂、焦化厂、烧结厂、炼钢厂、轧钢厂和金属制品延伸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除生产主产品外还要排除废弃物和污染源, 如矿山排出的废石、废水;选矿厂排出的尾矿、废水;焦化厂生产的煤气、煤焦油和其他化工产品;炼铁厂排出的废渣、废水、废气;炼钢厂排出的钢渣等都是可供综合利用的再生资源, 也是影响企业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城市二次资源开发其源头绝大部分来自钢铁企业。通过二次开发,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增加企业收益。而且可以变废为宝, 变害为利, 大大改善企业和所在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 不少钢企的非钢产业开始都是从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入手, 逐步发展起来的。有的钢厂通过利用这些废弃物大大提升产值甚至再造一个钢厂 (指收入和效益) , 潜力很大。

4. 改善职工生活服务的迫切需要

由于不少大型钢铁企业远离市区, 单成体系, 形成一个完整的小社会, 从幼儿园、中小学、医院、餐饮业、服务业、日用百货等第三产业都要自己解决, 这里既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机会和非钢产业的发展空间, 也是改善企业职工生活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

5. 人才富集有余、素质较高是办好非钢产业的栋梁之才

钢铁企业由于地位重要, 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较高, 特别是一些生产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大型现代化钢企, 高素质人才占比较高, 明显高于普通企业, 人称技术密集型企业。但是由于主业发展受限, 随着技术装备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 富余人员越来越多, 劳动生产率低下成本上升成为企业发展新障碍。据2010年统计, 唐钢吨钢成本比国内领先水平企业高出200多元, 一年多支出人工成本10亿元以上, 而现有非钢资源则大量闲置或推向社会, 在保持人力资源自然减员的基础上, 仍有部分人员可以充实到非钢产业, 这支队伍中专业化和技术水平高的人员占比较高, 可以成为唐钢发展非钢产业的主力军。

(五) 国外有先例、国内有典型、国家有政策

钢企发展非钢产业并非我国独创。据有关专家介绍, 在国际上如美钢联、蒂森克虏伯等世界著名钢铁企业, 其非钢产业收入已接近甚至超过钢铁主业, 比如蒂森克虏伯的非钢收入占40%~60%, 新日铁占35%, 印度米塔尔占40%。

以蒂森克虏伯集团2011/2012年度各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占比情况为例:其中属于主业板块的欧洲钢铁和产品服务分别占销售收入的26%和31.2%, 合计为57.2%, 其余四个非主业板块如升降技术占13.5%, 工厂技术占9.7%, 零部件技术占16.5%、船舶系统占2.8%、其他占0.3%, 非钢产业合计占销售收入的42.8%。非钢产业不仅占比较高, 而且比重在逐年上升, 如果按这种趋势发展每年提高7%计算, 一年后非钢产业将撑起企业的半边天。

这些事实说明钢企发展非钢产业是有国际先例的, 并非不务正业或冒险作业, 而是钢企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国内也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典型经验。早在八九十年代我国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减人增效时期, 有首钢开办八大非钢公司, 多元化发展的经验;鞍钢先挖渠后放水开办附属企业合理安置下岗职工的经验;之后还有河北钢铁集团、昆钢、杭钢、太钢、湘钢、马钢等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经验, 而且提出了非钢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有的提出要超过1000亿元。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典型, 如邯钢、唐钢、沙钢等企业正式提出发展非钢产业的新模式, 这里既有国企发展非钢产业典型, 也有民企发展非钢产业经验, 不同类型的企业身边都有各自适用的样板。

另外, 国家也非常重视钢企非钢产业的发展, 陆续出台许多相关的优惠政策, 如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税收方面、投融资方面, 安全环保方面和发展新兴产业、小微企业方面等国家都出台了一些扶植措施。今后随着非钢产业的发展, 国家还将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 必要性和可行性双向齐全, 是大势所趋。

二、通过转型升级, 实现跨越式发展

唐钢的非钢产业发展很快, 成绩显著, 经验丰富。但只要仔细分析、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些经验中都贯穿着一条共性的红线, 即转型升级是唐钢非钢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由传统的安置型、权宜型向效益型、产业化发展

唐钢的非钢产业是2010年做出发展规划, 全面推进的, 但早在八九十年代有的单位就已开办三产, 安置多余人员, 虽然名称定位不同, 但都具有非钢产业的雏形。当时由于企业实行三项制度改革, 打破铁饭碗, 搬掉铁交椅, 减人增效, 提出三个人的任务两人干, 抽出1人搞三产, 从而分离出一大批人员。为了做到离岗不离厂, 人人有事干, 企业从安置下岗人员需要出发, 自发地开办了一些应急性的第三产业, 有的称为附属企业, 主要是依附于钢铁主业开办一些餐饮业、服务业。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 不仅产权不明晰, 账目不清楚, 有的企业还形成领导兼职、主辅不分、人员混岗、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等情况, 大部分亏损, 惨淡经营, 主要靠主业补贴过日子;有的因长期亏损, 难以为继, 自生自灭。

2010年5月, 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 唐钢领导正式提出要发展非钢产业。于当年5月12日召开了唐钢第一次非钢产业工作会议, 将发展非钢产业提升到与钢铁主业比肩的位置, 同年8月12日召开“创新管理模式动员大会”, 并提出了“做精主业、做大非钢、适度多元、持续创新”的发展新思路, 统一规划, 突出重点, 从实际出发, 明确了六大非钢产业群:钢材产品深加工与大物流、装备制造与工程技术、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化工深加工产品、房地产、服务与教育培训, 组建或新成立了20个非钢产业公司, 并专门设立了非钢事业部, 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加强对非钢产业的领导与管理。以经营效益为中心, 形成了非钢单位资产经营责任制考核管理体系, 注重对企业经营活动特别是经济效益的考核评价, 并陆续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在外委外采、设备维修、备品备件加工制作、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等方面都有了明确规定, 并对非钢发展提供多方政策支持。

为安定非钢产业从业人员情绪, 公司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 明确承诺转岗人员待遇不变、劳动关系不变、工作和生活环境不变、让非钢从业人员吃了定心丸。为加快非钢产业转型就位, 对从原生产岗位转到非钢产业的各级领导进行了培训, 对“角色认知”、“角色转换”迈出了关键一步, 完成了从“厂长”、“段长”向“经理”、“经营者”的角色转换, 促使企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换;在经营理念上由安置多余人员向办好企业增加效益转换。所以在2010年消化主业10亿元人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盈利800万元。当年全国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平均为6.2%, 大中型钢铁企业只有2.91%。而唐钢非钢产业的许多公司资产报酬率都在7%以上, 气体公司尚达12.93%, 不仅大大超过大中型钢铁企业, 而且超过了当年全国工业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

(二) 由“散、小、弱”的小打小闹向规模化、公司化发展

2010年以前, 唐钢的非钢产业与其他钢企的三产一样, 由于基础薄弱, 资金缺乏, 普遍存在着分散经营、小打小闹、实力薄弱、竞争力低的问题。各企业之间缺乏关联性, 难以实现互动, 形成合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从2010年起坚持走体制机制创新、重组整合之路。比如原来在唐钢内部存在两家经营生产石灰石的单位, 分别是冶金炉料厂和唐山钢源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钢源炉料) , 两家业务基本相同, 但由于各自经营规模小、实力弱, 不能形成合力, 缺乏竞争力。为了实现石灰石供应统一管理, 唐钢领导十分重视, 成立了由常务副总经理任组长, 董事会办公室、财务经营部、法律事务部、人力资源部、审计处、设备动力部、纪委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石灰石业务整合项目组, 紧紧围绕唐钢“十二五”非钢产业发展规划, 以钢源炉料为平台对石灰石业务实施整合, 建立唐钢石灰石统一管理平台, 并加大力度拓展石灰石业务产业链, 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整合后带来明显效果。

1. 实施业务整合, 提高企业效益

通过整合, 在唐钢搭建起了石灰石业务统一管控平台, 结束了公司石灰石业务分散经营局面, 大大提高了公司石灰石业务的综合竞争能力, 为公司石灰石业务的发展壮大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整合后冶金炉料厂246名职工全部进入钢源炉料公司, 通源公司原有职工由钢源炉料统一安置, 公司每年可减少人工费用支出2460万元;整合前钢源炉料公司和冶金炉料厂流动资金占用合计在5000万元以上。整合后原燃料和备品备件资金占用可控制在3000万元以内, 从而大大减少资金占用, 降低财务费用;同时, 整合后通过加强管理, 提高设备检修和维护水平, 每年设备维修费用也比过去明显降低;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消耗, 年可增加效益200万元。

2. 厂区环境大大改善

整合完成后, 按照5s的标准, 钢源炉料公司对原冶金炉料厂厂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治, 拆除危旧房屋, 修建围墙, 进行设备防腐, 厂区绿化, 使原冶金炉料厂厂容厂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有效促进了职工责任意识、进取意识,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过去, 唐钢的检修业务也是分散经营的, 各单位不管检修业务量大小都设专门的检修机构, 一方面有的单位由于检修业务量小, 检修人员每天实际工作量只有3个小时左右, 造成窝工和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有的单位则由于检修业务量大, 检修人员忙不过来, 每年都要外委人员检修支付高额的外委费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公司将所属单位的检修业务进行整合, 统一成立了唐钢检修公司, 统一负责公司各个单位的检修任务, 合理调剂余缺, 从而实现双赢, 使企业节约了大量检修费用, 提高了检修质量, 延长了设备检修期, 企业受益;对检修人员来讲, 实现了工作满负荷, 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应提高了职工收入。这样通过对不少单位重组整合实施统一管理, 使原来一些散、小、弱业务相对集中、扩大、强化, 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 由内向型、服务型向外向型、市场化发展

唐钢的非钢产业起源于历史上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 开始主要是为公司内部主业搞好服务, 附属于主业公司。对主业的依赖性和依存度大, 所以在业务设置、项目开发、服务方向上基本都属于内向型, 与社会和市场相互脱节, 从而受到体制、机制、投入、服务范围和依赖思想影响, 打不开局面, 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发展受到制约。从2010年唐钢提出“做大非钢”的目标后, 企业经营者树立大局观、开阔视野, 打破了传统思维模式, 冲出壁垒, 真正从思想上走出去。既不满足于唐钢, 也不局限于服务行业, 而是要多元开发, 全面发展, 开拓新业务, 走向市场化。实现了观念更新、业务转型, 逐步由内向服务型向外向效益型转变, 跳出唐钢, 服务社会, 闯出新天地, 使非钢业务遍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唐钢副总经理、气体公司总经理姚力介绍:唐钢气体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 是河北省第一家中外合资气体生产企业, 其前身是唐钢氧气厂。企业组建后, 确立了要将唐钢气体公司建设成我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气体先导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气体公司氢气技改工程完成后, 产量增加急需用户时, 一次该公司管理人员去北京出差, 发现一家企业搬迁, 有大量氢气需求缺口, 就主动上门拜访, 并签订2万立方米订单, 使气体销售由唐钢内部走向北京大市场。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临市场、临资源的优势, 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盯住用户, 加紧在周边48个钢铁企业促销, 关注周边企业液氧、液氮市场变化, 及时拿下一大批订单, 使这两项产品在销售区域内市场占有率达45%~55%, 产品外销率达70%左右。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已成为集各类气体生产、运输、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企业。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发展, 得益于“走出去”战略。以前气体公司的利润70%来自唐钢内部, 现在正好倒过来, 利润大部分来自社会和市场。气体公司共有职工470余人, 在抓好内部气体供应的同时,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借助唐钢品牌迅速打开和占领外部市场。通过了医药系统最严格的GMP认证, 踏入了从未涉足的医用氧领域, 一举打破外资企业在唐山地区的垄断。高纯氧、高纯氩等产品相继取得突破, 高纯氧销往北京、天津、山东、吉林、河南等地, 高纯氩远销至青海、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今年上半年在液态工业气体市场持续走低的情况下, 该公司实现利润6528万元, 同比增长42%。

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他们还十分重视科技创新打造品牌, 靠产品质量和名牌占领市场。为此, 他们专门成立了科技攻关组, 开发了多产品流程效率分析软件, 在国际上首创内外结合的“氧氮互换变负荷”操作技术;建立了多台制氧机组相匹配的液化装置;在国内首次实施了氧气输送系统工艺优化, 将用氧管网的输送压力降低近一倍。到2012年上半年, 气体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钢铁企业制氧系列产品“零”放散, 气体放散率比国际一流企业最好指标低0.18%, 在中国气体行业打出了名牌。2013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攻关的“钢铁企业制氧系统最佳节能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课题, 获得了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同时研发了多项创新性自主产权技术, 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四) 由单打独斗向协同联盟型发展

非钢产业由于起步较晚, 规模较小, 实力较弱, 要打造名牌提高竞争力, 只靠单个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所以唐钢的一些开拓型的非钢企业在与其他企业开展竞争的同时, 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相关企业的协同发展, 走联盟整合之路, 从而大大加快了新产品开发、打造名牌的竞争力。

物流是唐钢非钢工业的重要产业和支柱。唐钢物流系统承担着相当于企业产能5倍的运输量。2011年以来, 唐钢不断推进管理体制变革, 外联内合, 搭建集装卸、储运、服务于一身的物流专业化、信息化管控平台, 实现了从采购物料资源到厂内物流, 从产品下线到用户手中全流程管控。唐山地区钢产量在4000万吨以上, 相关的物流量约20亿吨, 其中外部物流量占一半以上, 发展对外物流业务市场潜力很大。“唐钢非钢工业‘后十二五’发展方案 (2013-2015) ”称, 到2015年, 实现物流业立足唐山地区钢铁企业, 占据环渤海区域市场, 延伸至东部区域, 集铁路、公路、港口、航运、信息服务和贸易于一体, 总量4.2亿吨, 自主运营码头吞吐量2000万吨, 运送船队500万吨, 运营收入200亿, 赢利3.5亿元以上, 跻身国家5A级物流公司队伍。唐钢有自身临港、临资源、运送便利的优势。唐钢董事长于勇曾算过一笔账, 若是唐山区域钢铁公司需求的外矿量是1.55亿吨, 每吨能挣10元钱, 就意味着一个15.5亿元的市场。为完结物流工业的设想, 唐钢正在跟唐山港集团协作, 方案中将唐山港作为唐钢物流工业中的一个节点。该方案将唐钢涣散在曹妃甸港、天津港和唐山港的事务都会集到唐山港来, 以取得在港口费用方面的降低。

在目前物流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 不少人认为同行是冤家, 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但唐钢领导却表示唐钢与唐山港集团不是竞争关系, 而且是利益共同体, 期望两边进一步敞开思路, 发掘协作潜力。

通过走向社会与相关单位协同合作, 使唐钢吨钢物流成本不断下降。2011年5月组建物流公司, 当年下半年物流成本降低60元/吨钢, 2012年降低100元/吨钢, 2013年和2014年分别降低37元/吨钢和24元/吨钢, 预计2015年降低28元/吨钢。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与相关单位互相配合, 协同作战, 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一是深化与各港口合作, 充分利用铁路“一口价”运费优惠政策, 合理优化布港方案, 利用铁路运费比汽车运费低9元/吨这一优势, 加大京唐港进口焦煤铁路运输组织, 铁运比由54%增加到94%, 有效抑制了汽车运价上涨。其中, 唐钢积极协调分、子公司焦炭火运改汽运工作, 实现了中厚板山西焦炭全部采用汽车运输, 节约租用站台费和厂内倒运费32元/吨;不锈钢焦炭运输由火运改汽运, 节省费用12.47元/吨。二是在优化物流组织减损增效方面, 唐钢一方面加大外购焦炭直供比率实现降费, 焦炭直供率大幅提升到91.85%, 比计划提高12.85%, 吨材增效0.68元;另一方面通过港口杂料回收、减少炼焦煤亏吨损失、合金粉率损失、降低冷轧加工产品包装费用等措施, 实现吨材增效0.5元。三是针对国际燃油价格持续下行的情况, 唐钢通过调整采购原料资源结构, 优化销售区域等手段, 下浮海运费、原料运费、销售运费。

为配合外部协同发展, 唐钢狠抓内部全流程管理控制职能, 从2015年4月份起, 唐钢在物流系统实行调度集中管控、地面调车、机车跨站作业改革, 实施精细化管理以达到优化管理架构、提高作业效率、压减机车和人员的目的。

1. 集中管控重心下移

在调度系统中全面实施“集中一贯制”管理模式, 全面推行“作业长制”管理, 重心垂直下移, 减少管理层级, 坚持扁平化管理。调度指令直接下达给一线人员, 将各车站生产副站长、调度员、信号员及远程道口操控人员一并划入总调度室, 由总调度室统一组织厂内铁路运输业务, 同时, 在全公司9个生产库区中, 设置6名专职和4名兼职地面调车员, 为生产现场提供更为高效的物流保障服务。物流公司根据运量合理配置机车使用, 6月份以来, 压减机车2台, 月降低燃油消耗13000多升。

2.地面调车减员增效

唐钢厂区面积大, 每个地方都设地面调车员不现实。唐钢物流调度系统实行集中管控前, 每台机车上有2名跟乘调车员, 检车工作由他们来完成, 改革后提高工作效率, 每台机车上的跟乘调车员由2名减少为1名, 富裕出的跟乘调车员变为地面调车员。同时, 充分发挥库区管理员作用, 赋予他们新的职责, 原来只负责检查货物的装载情况, 现在也检查股道上停留车辆, 真正做到一专多能。角色的转换带来效益的提升。以1700生产线成品库区为例, 每天大约倒运7000吨冷料, 缩短检车时间至少2个小时左右, 在人员没增加的情况下, 作业效率整体提高了25%以上。

3. 机车跨站作业一车到底

今年以来, 唐钢改造自身的物流流程, 打破传统站段区域界限, 整合资源, 实现“一车到底”跨站作业的一贯式物流组织模式, 使整个物流系统形成一盘棋。在实行跨站作业以前, 物流公司机车司机按照惯例只需把列车开到综合性车站的“管辖界”即可, 而现在则必须直接运到炉料仓库, 这要求运输人员必须熟悉每一个作业区情况, 从始发地到目的地省去中间转运环节, 整个运输更加高效、经济。

此外, 他们还利用公司现有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重去重回”双程配载运输业务;采取多途径抑制公路治超带来的汽车运价上涨问题, 加快推进铁路、港口钢材和进口矿“一口价新直通”铁路运输优惠政策实施, 动态跟踪管理各线路汽车运输量, 严格监控车载重量, 适时调整汽车运价。

下半年他们还将以打造唐山“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 实现铁路、港口和社会资源的联通共享, 船舶、车辆、货物等资源信息网络跟踪与定位, 逐步拓展社会物流业务, 推动物流业务深度优化以及车队和货代的管理模式创新。

自2011年5月6日成立物流公司以来, 4年时间累计降低物流费用15.6亿元。今年上半年, 唐钢实现吨钢全物流费用310元、吨钢物流费用降低27元, 挖潜增效1.1亿元。为落实河北钢铁集团提出的2016年吨钢物流费用再降100元的要求, 他们又提出后5个月吨钢物流成本再降30元挖潜目标, 誓将物流板块打造成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

此外, 唐钢持续推进和延伸物流业务, 实现创效168.32万元, 吨钢创效2.59元, 比目标多实现1.59元。同时, 该公司继续发挥现有人力技术资源优势, 承揽社会铁路检修、社会钢材代储代运业务累计创效58万元;承揽进口矿货物代理、内贸钢材货物代理业务, 降低代理费用26.2万元;积极组织本部钢材、矿粉“重去重回”双程配载运输业务, 创效27.52万元。从7月份开始, 唐钢物流公司全面接管重机公司运输业务, 有效地降低了外雇车运费39% (见图2) 。

唐钢非钢产业“走出去”战略, 不仅是与国内相关企业开展协同合作, 而且走向世界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利用国际高端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最近几年, 唐钢一直在不断向世界一些知名钢铁企业学习。他们学习研究过的对象包括韩国浦项、德高公司、西门子奥钢联公司以及世界最大的钢铁服务商哈斯科公司等。

“发达国家钢铁业的今天, 就是中国钢铁业的明天。今后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 将更多会是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是合作方式的竞争。”由于历史原因, 新事业公司成立前一些实体对主业依赖性强, 职工自嘲为“弱势群体”。现在, 大打循环经济牌的新事业公司5个重点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并且前景广阔, 职工士气高昂。其下属企业金属包装厂, 伴随着唐钢发展, 成为包装质量领先、成本低、创效能力强的优势非钢企业, 荣升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唐钢各专业管理部门和非钢单位合力, 继续加快非钢单位经营模式转型, 进一步开拓市场, 实施品牌战略, 特别是一些有实力和特色的非钢企业都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打造各具特色的名牌产品。微尔自动化公司、唐龙 (唐昂) 公司等产品或技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并逐步打造成全国、全行业的知名品牌, 将企业做大做强。创元方大公司是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器产品知名企业, 拥有3C产品认证、高新技术认证等8种资质, 拥有四大类、20个系列、457个规格产品, 其高端产品成功推入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奥运会场馆等重点工程项目, 目前的目标直指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电气产业。目前, 在几个国家倡导的新型产业都有很大发展。

———在打造绿色转型方面。2013年6月, 时任唐钢董事长于勇与浦项ICT公司签署了两边LED协作结构协议。浦项ICT是浦项钢铁集团部属子公司之一, 主要运营自动化、通讯等非钢事务, 是与三星SDS、LG%CNS齐名的韩国四大IT服务公司之一。当年12月, 由唐钢创元方大公司和浦项ICT公司携手组建唐钢浦项 (唐山) 新型光源有限公司, 总投资为6126万元, 产品定位为节能、长寿、高效的高端LED照明灯具。通过唐钢对中国LED市场远景的详细调研, 发现在工业、民用、城建等领域远景宽广, 行业潜力巨大。此前浦项ICT有核心技能, 唐钢有市场和资源二者联盟, 强强联合。在新型光源公司, 浦项仅派驻了几位技术骨干和高管人员, 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则是由从唐钢钢铁主业转移出的百余名干部职工共同承担, 将唐钢的管理方式带到了新公司。在“唐钢非钢工业‘后十二五’开展方案 (2013-2015) ”中, 创元方大公司被定位为“职业抢先、国内一流的电气设备制作公司”, 计划到2015年创元方大可以到达6亿的销售收入。

———在水务处理方面, 唐钢还与法国威立雅水务公司合作, 在唐山市滦县建设工艺先进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 将当地污水处理后服务于当地企业作为生产用水。在水资源的问题上, 唐钢与城市发展更加紧密和谐。

———在节能环保方面, 2014年4月唐钢公司与西门子 (中国) 有限公司签署了“节能环保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协议》涉及的范围包括冶金行业的水循环、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清洁生产、能源管理等环节。双方将把各自在冶金行业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 培育成熟的新技术面向全国冶金行业推广。项目所包含的制造、研发等项目, 均在中国本土完成。

合作双方认为, 钢铁生产链条衍生出大量的废弃物, 其中钢渣、尘泥等含有丰富的资源。钢铁行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具备资源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 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例如, 对于炼钢产生的钢渣, 钢厂原来仅进行一次筛选、回炉回收, 将剩余钢渣作为尾料处理。现在, 工艺已经成熟, 钢厂有能力、有技术进行深加工, 将钢渣“变废为宝”。

2012年6月, 唐钢与哈斯科联手, 启动了国内最先进的钢渣综合利用项目, 采用钢渣深度提铁技术, 大幅提高金属回收率, 积极开展钢渣综合利用, 属于新型建筑材料, 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环保类项目。通过对钢渣全部进行综合环保处理, 使处理后的钢渣可用来生产钢渣超细粉、水泥掺和料、路基材料、钢渣砖、砌块等建材产品。尾渣全部综合回收利用, 彻底解决了钢渣处理环保问题,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2013年3月, 唐钢又与哈斯科合作建设转炉煤气发酵法制乙醇项目, 日处理转炉煤气65万立方米。该项目是世界上第一次将生物技术应用到钢铁领域, 给传统钢铁产业能源综合利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进一步推动国内新能源的发展。发酵法制乙醇利用微生物技术将转炉煤气制成燃料乙醇, 开辟了转炉煤气再利用的新途径。与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将富余转炉煤气主要用于发电相比, 这种新的煤气利用方式具有更加清洁、高效的优点, 可以减排50%的二氧化碳, 使效益增加1.8倍。

(五) 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等现代化模式提升

目前, 大部分钢铁企业中的非钢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时代,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已成为非钢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必然选择。在这方面唐钢非钢产业走在了前面, 他们大胆地提出并着手实施“互联网+”和现代化管理手段, 要让非钢产业借助“互联网+”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2015年上半年, 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并取得新的进展。据唐钢负责非钢产业的副总经理姚力介绍,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非钢单位提升经营业绩。在市场经营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唐钢采取多项措施, 力促各非钢单位持续改善提升经营业绩, 使整个非钢板块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 25家非钢单位中有17家实现盈利, 机械重机装备公司、唐龙 (唐昂) 、商贸公司等单位的经营业绩实现大幅改善;唐钢浦项新型光源公司生产的LED灯具已成功用于唐山市中心区照明改造, 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不断取得新成果;唐钢自动化公司研发的“智能设备管理系统”、“计量无人值守系统”、“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成功用于承钢、宣钢以及黄骅港的项目建设, 企业对外创效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加快谋划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互联网+”项目, 目前正全力谋划推动“物联宝”、“智慧物流”、“智慧服务”等项目, 力争今年年底完成平台搭建, 明年实现上网试运行。依托唐钢自动化公司技术优势, 借助与惠普公司合作, 积极谋划开展唐钢云计算业务, 全力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目前项目已经完成省发改委的立项备案, 各方面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同时, 他们还继续推进一些成熟企业实施资本运作。另外, 大力实施创元方大公司的集团化建设, 积极致力于打造轻资产、投资小的新兴产业, 电器、LED绿色光源、生物质能源三个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目前, 其旗下的唐信新能公司处于注册阶段, 正全力推进生物质能源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唐钢发展非钢产业规划明确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个阶段是公司内部资源整合与高效利用;第二个阶段是把非钢产业与公司的钢材产品增值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三个阶段是整合社会资源, 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全面参与外部市场竞争。

从2010年10月起, 唐钢成立了非钢事业部, 开始非钢产业综合布局。第二年, 非钢事业部整合公司各类资料, 占领了公司内部各类市场, 服务钢铁主业, 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三年开始带领非钢公司整合社会资源, 走向市场, 与社会企业竞争发展。2013年, 非钢事业部编制完成非钢单位“后十二五”发展规划, 加速推进非钢产业全面实施公司化、市场化运作。2014年, 推墙入海, 创新联动。下发采供、薪酬、全面预算管理指导性意见, 在全体非钢单位推行全员绩效管理。截止到目前, 前两个阶段目标已圆满完成, 基本实现了由内向服务型向外向市场型的转化和发展。

下一步, 唐钢非钢产业将沿着“中国制造2025”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的方向, 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优势, 聚焦新兴产业、“互联网+”项目和营销渠道建设, 加快改造物流运输、剪切配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 全面提高非钢产业发展质量。

将突出抓好“三个战略重点”:

1. 紧抓项目建设, 着力提升非钢产业创效能力

将非钢系统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紧密结合。密切跟踪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政策导向和“智慧唐山”建设规划, 引导非钢单位全方位对接政府机构和企业院校, 挖掘商机, 开发项目, 为非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融入互联网思维,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一, 全力抓好“云计算”项目。下步, 唐钢将搭建唐钢“云河”云计算中心平台, 利用大数据资源, 迅速做大业务流量和资金流量。目前, 利用现有机房, 云计算的软、硬件环境已初步形成, 并陆续开始对社会提供服务。“云河”项目数据中心和研发中心选址已经确定, 预计2016年9月项目建成、全面投运。未来, 以唐钢云河平台为依托, 采用PPP模式, 以亚投行方式, 推进“智慧唐山”建设, 依托政务、民生、产业平台可能派生出的136个左右项目的招商、建设、运营, 迅速提高唐钢非钢产业的营业收入和经济体量。

第二, 着力抓好“互联网+”项目。首先重点抓好物联宝、城市智慧服务、智慧物流、唐山市智慧医疗、唐山市中小企业运营平台等项目的开发, 力争在2015年底前后具备上线运行条件。

第三, “互联网+”项目融入社会。初期建立的三个平台, 除了服务唐钢, 还将全面融入和服务社会, 创造产值和利润。其中, 唐钢物联宝平台建设的初期目标是唐山地区工业企业备件、设备采供链的阿里巴巴, 进而期待其成为中国工业行业供应链的阿里巴巴;城市智慧服务平台将提供智慧商业、智慧园区、智慧物业、智慧汽车、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养老等9大服务;智慧物流平台将利用开放式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 融入社会物流业务, 全面辐射唐山物流生态圈, 使唐钢物流成为唐山地区有影响力的物流核心企业。

3. 引入社会资本, 切实提升配置和使用社会资源的能力

一是加速推进资本运作。二是紧跟国家发展战略, 以政策支持助力非钢产业发展。“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 是区域非钢类企业转型发展的重大商机。唐钢要以此引领非钢项目建设, 抢抓和利用由此带来的衍生资源与发展机遇, 将非钢发展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借助政府力量和社会资源, 迅速扩大非钢产业规模, 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

三、唐钢经验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 既要看到成绩, 更要找到取得这些成绩的动力

近5年来, 唐钢的非钢产业发展是很快的, 成绩是显著的。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动因是得益于公司领导班子认识高、观念新, 不是对传统管理办法修修补补, 而是通过转型升级、创新模式、实现了非钢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学习借鉴唐钢经验, 不能只盯着他们组建了多少公司, 安置了多少员工, 收到了多少效益。主要从本质学起, 首先是公司领导要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并将这些认识和观念运用到企业非钢产业实际工作中去, 要像抓主业一样扛在肩上, 抓在手上, 改革到点子上, 要明确非钢产业的定位, 彻底摒弃非钢产业“可有可无”、“权宜之计”、“应急措施”传统观念, 跳出非钢产业是“辅业”、“三产”的陈旧认识。当然, 对这些认识应该历史、客观地看问题, 在当时条件下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也起到了应有的应急作用, 不能说当时就是错的。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坚持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适合现实环境的模式, 借助混合所有制优势, 引入社会资本, 利用高科技、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国家相关政策, 提升三产企业竞争力, 实现“做就做最规范, 做就做最真实, 做就做最好”的高标准, 并要继续坚持下去。

(二) 既要机动灵活, 又要坚持和发扬国企特有的优良传统

唐钢经验的重要一条就是改变传统模式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痼疾, 解放生产力。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哪些是束缚生产力的痼疾, 哪些是应该继续发扬的优良传统, 不是一概而论, 统统废除。因为国企中有些优良传统比如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作风不仅过去需要, 现在仍然需要发扬;国企需要, 对非钢产业也是无价之宝。非钢产业成立时, 当时唐钢董事长、总经理于勇同志的思路十分明确, 他认为办非钢产业不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若干个新的产业, 而是利用现有的资源、装备和人员发展非钢, 优化人力资源, 最大限度盘活现有非钢资产, 让闲置资产变成创效资产。这个思路告诉我们, 发展非钢产业一定要坚持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 少花钱多办事;如果大手大脚地铺新摊子, 办新厂, 招新人, 肯定是办不起来的, 一定要坚持勤俭办厂的优良传统, 唐钢正是这样做的, 才能在有限的资金和现有条件、现有人员下, 把非钢产业尽快做大;还有国有企业产业队伍的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等等, 不管到什么时候、在什么企业都应继续发扬光大。

(三) 既要加强领导, 大力扶植, 又要放手放权, 打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

唐钢的经验说明, 非钢产业发展初期, 需要加强领导大力扶持, 做出全面规划, 找准定位, 明确关系, 及时找出和纠正问题, 使非钢产业始终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但是, 又不能包办代替, 主非不分。要放手放权, 给予非钢产业开拓发展的自由空间, 把非钢产业打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使他们真正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精品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理顺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和管理体制, 做到定位准确、产权明晰、责权明确, 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独立开展工作, 去掉依附性, 建立独立性, 力争发展成为与主业并肩的半壁江山。

(四) 既要跳出本行, 又要保持本行业比较优势

钢铁行业要加快发展非钢产业, 必须解放思想, 打破传统的安置型、服务型、画地为牢只靠内循环的封闭式做法。要冲出钢铁行业, 走向社会, 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广阔的天地大展身手。仅靠在内部搞服务型、安置型的第三产业, 只能是小打小闹, 发展受限。一方面行业内资源不足要大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另一方面是市场受限, 双向受控, 难以有大的发展。所以, 钢铁行业的非钢产业要实现突破性进展, 必须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 跳出行业小圈圈, 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发展新兴产业, 开拓潜在市场。

但是,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 要跳出本行闯天下,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方面唐钢深有体会。因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各个行业内部本身又都存在着激烈竞争, 一个外来户白手起家从零做起闯天下, 更是难上加难。比如钢铁行业纵向延伸发展矿业开发就必须具备矿业开发竞争中的有利条件。因为矿业开发曾一度属于高效益行业, 但仍有不少经营不善的企业处于亏损, 绝非入门就能挣钱, 经营不善、条件不利仍然会赔钱。有的横向延伸发展物流运输或金融产业。同样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和风险, 条件不利决策失误或经营失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 钢铁行业发展非钢产业不仅要有跳出本行业的雄心壮志, 还应尽量寻找隐性获利空间, 要找准定位, 协同发展, 牢牢把握并发挥产业链上与本行业相关的比较优势, 坚持扬长避短才能在新行业的竞争中持续生存发展。从唐钢确定的发展非钢产业的六个板块中就有钢材深加工与物流、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与技术服务、化工类、服务与教育培训等五个板块, 虽然在许多方面跳出了钢铁主业却仍然都与主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是发展优势所在。

要做到这一点, 以下几个方面可供选择:

一是向上游延伸开发矿业, 打造坚实的原燃料基地, 包括开办铁矿、煤矿和各种辅助原料矿, 挖掘潜在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互惠互利优势。但目前在铁矿石和煤矿价格低迷的情况下, 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 需要谨慎。

二是横向扩展。在环保门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发展环境治理既可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 又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增加收入。因为钢铁工业属于资源高消耗、环境重污染的重点行业之一, 在环境治理项目中既面临艰巨任务又蕴藏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特别是在国家确定的“十二五”环保治理中关于水、大气、土壤、垃圾等六大体系中, 钢铁行业大有用武之地。既有经验和基础, 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既能改善本行业的生存环境, 又可为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 发展低碳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三是向下游延伸, 发展钢铁产品深加工和服务行业。积极延伸产业价值链, 搞好钢材加工配送, 服务到家。这样做不仅大大扩展非钢市场, 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为主业扩大钢材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一举两得, 潜力较大。

四是向高端发展, 利用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 发展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钢铁工业资源消耗量大, 排弃的污染物量大, 所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重, 潜力大, 优势也自然蕴含其间。钢铁行业发展这些项目具有得天独厚、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条件。

五是向高效产业扩展, 实施产融结合, 向金融产业进军。根据钢铁行业资金充足而利润率低的特点, 调整投资方向, 优化投资结构, 搞好资本运作,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适当发展金融业和其他高效产业。

(五) 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兼顾长远, 保持非钢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唐钢的经验告诉我们, 发展非钢产业绝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产业。过去钢铁行业发展非钢产业所以会出现时起时落, 断断续续, 甚至带来许多后遗症。主要原因是缺乏总体规划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所以, 今后要办好非钢产业。一定要吸取过去的教训, 既要立足于当前形势需要, 又要兼顾长远利益。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重点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兴产业和投资少、见效快的高效产业。长期坚持下去。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此, 唐钢不仅确立了长远规划, 而且提出若干年后, 非钢产业将成为唐钢的半壁江山。同时还要反哺主业, 目标明确, 前景喜人, 但要做到这一点, 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

1. 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 将非钢产业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非钢产业作为钢铁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确定就应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 与主业同时策划、同时决策、同时部署、同时实施、同时肩负企业发展目标任务。不能因为是非钢项目就纳入另册或另眼相看, 要有企业主要领导分管, 相关部门要按分工抓好落实, 对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也要像抓主业那样及时解决, 保证其健康发展。

2. 要以效益为中心, 坚持产权明晰、自主经营, 成为独立法人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钢铁企业办非钢产业, 一定要与主业分开,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第一, 产权要明晰。不能把主业的厂房设备无偿转让, 更不能在资金上长期靠补贴过日子, 一切都应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和产权转让手续办事。这样做, 不仅可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而且可以增强非钢产业管理者的责任感、事业心, 克服依赖心理和临时思想, 培养其独立作战的能力, 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当然, 母公司要办非钢产业需要支付一笔开办费和原始投资, 这是必须的, 但不是无偿的, 必须依据公司法的要求按产权管理办法处理。第二, 必须建立完善的独立法人治理机构, 尽可能减少主业人员在非钢产业任职而由主业支付薪金的情况。实践证明, 要办好非钢产业, 建立一个事业心强的领导班子是关键。过去有的单位在办三产时, 为了加强领导, 委派几名母公司领导及一些高层管理、技术人员到三产任职, 工资待遇由母公司照发, 表面看是对非钢产业的支持, 实际上既影响领导班子的事业心、责任感, 又容易动摇军心。因为这些人的工资待遇在原单位照发, 新产业办成与否与其关系不大。职工看到领导存有临时思想, 也容易缺乏信心。一旦遇到困难, 就会出现人心涣散和不安定情绪。这正是有些非钢产业难以持久稳定的重要原因。唐钢的非钢产业所以能办好, 首先是唐钢领导的高度重视, 从建立初期到每一关键时期, 公司领导都高度重视,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 又有明确分工, 落实到位。

3. 保证原料、加工、市场三落实, 国家、企业、职工同受惠

首先是原材料, 这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不管发展什么产业, 都要有可靠的、稳定的原材料, 否则, 就是搞无米之炊, 难以为继。比如, 实施产融结合、发展金融业, 必须有足够的资金, 没有资金要搞金融业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发展服务业必须有足够的稳定的用户, 没有用户或用户不足, 服务业难以发展。所以要发展某一行业, 首先要有可靠的原材料或服务对象。其次是系统高效的加工能力。包括设备、工艺、人才都应该是高效的、一流的, 起码是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 只有这样才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最后是市场, 这一条能否落实, 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惟有市场不落实, 以上各条也会前功尽弃。另外。要保证非钢产业持续发展, 一定要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关系, 保证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个人多得三方共同受益, 其中任何一方利益受损, 企业就难以为继。

(六) 既要放开搞活, 又要防范风险, 保障产业安全

要发展非钢产业, 不仅要跳出行业小圈子, 放眼全国, 而且要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实践证明, 视野越广, 可选择的余地越大, 效果越好。但也不能盲目发展, 要看到发展非钢产业是新起炉灶, 从零做起, 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可预知的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四点:

1. 投资风险

由于开办非钢产业在融资难、融资贵方面比国企更难。所以投资决策一定要谨慎, 一定要在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效益分析、风险预测等四脚落地后才能投资建设, 从源头做起, 防范投资风险。

2. 经营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营环境千变万化, 供求关系、市场行情起伏不断, 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经营风险。所以一定要搞好经营风险的预测、预警和应对措施, 保持企业盈利水平。

3. 环保风险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非钢企业中因安全环保因素而被叫停生产的比率居高不下。因为安全环保门槛是市场准入的否决条件, 其他各项指标和条件均好, 只要这一条不达标也无法投产, 即使已经投产的也要停下来。

4. 财务风险

目前非钢企业中资金十分紧张, 有不少是因为资金运转不畅, 供血不足而限产甚至停产, 从而大大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受市场因素影响外, 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财务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财务人员少, 而且素质较低, 使财务管理与企业经营不相适应。所以, 在防范财务风险中应加强非钢企业的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七) 既要学习外界经验, 又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切忌东施效颦

发展非钢产业对不少钢铁企业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不仅需要学习行业内非钢产业办得好的经验, 而且还要学习国内外的经验。在这方面唐钢确实受益匪浅, 值得学习借鉴。但是也要注意因为各企业之间条件差异较大, 不能照搬。无论学什么经验, 都要结合本单位实际, 因地制宜。目前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学先进切忌照葫芦画瓢, 照搬照抄

比如在办非钢产业问题上, 有的人认为要学习宝钢, 就要照搬宝钢办法, 实施产融结合, 发展金融产业, 开发高科技项目, 发展治理环境污染产业这种做法对于与宝钢条件相似的钢铁企业来讲有其合理性可供参考。但对于环境差异较大的中小企业来讲, 不可能千篇一律去照葫芦画瓢, 一定要因地制宜。宝钢所以能实施产融结合, 是由于宝钢有充足的资金和高水平的金融管理人才, 这是宝钢的优势所在。而有些地方中小型企业, 目前资金十分紧张, 连维持正常生产都捉襟见肘, 没有多余资金。如果硬是把购买生产原料和支付运输、电费、职工工资去投资金融业, 就会本末倒置, 如东施效颦, 结果适得其反。

2. 要扬长避短, 选择本企业比较优势最强的行业或项目, 加快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 全国各地资源状况比较复杂, 差异较大。不同企业, 不同情况下发展什么, 收紧什么, 都应从企业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选择那些本企业比较优势最强的项目或行业加快发展。所以唐钢提出的“一厂一策”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 深入挖掘存量资源潜力

开办非钢产业虽然是新兴产业, 但企业中有些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却是共用的, 既可用于钢铁生产, 也可用于开办其他产业。比如厂房, 公路, 铁路和一些大型通用设备等, 能利用的尽量利用, 充分挖掘企业存量资源的潜力, 降低非钢产业的投资成本。

篇4:抓住机遇,在创新中实现跨越

一、明确机遇内涵,找准发展契机。《继续教育》杂志面临的战略发展机遇是什么,我想,主要有三条: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给杂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跨人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个特点必将对知识和人才产生巨大的需求,而继续教育也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二是新型的发展战略思路,将给杂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不管是走“新型工业化路子”,还是“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都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必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三是继续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将给杂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将给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继续教育理论将不断创新,继续教育需求将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在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将不断凸显,作为以继续教育理论和实践宣传为己任的《继续教育》杂志,也必将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阶段。

二、观念创新,准确定位。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是一项事业发展的原点和突破口。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必须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刊物的发展。一是目标定位要高。一个较高较好的目标是催人奋进的旗帜和灯塔。作为全国继续教育领域一份颇具影响的综合性刊物,其目标不应仅仅定位在继续教育领域的一般刊物上,而要把眼界放宽些、放广些,要立足于国际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面向建立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这个视野,强化高标准服务继续教育事业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办刊整体质量,努力把杂志办成一流的教育类期刊。二是服务对象定位要准确。《继续教育》由总装备部司令部军训局主管,首先要为军队继续教育事业服务,为军队人才资源开发做出贡献。同时,《继续教育》也要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将国家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服务对象,要把如何为地方继续教育事业服务作为一个课题认真深入地加以研究,拿出对策来。

三、研究强手,寻找差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继续教育》杂志要跨越式发展,把强手研究透是前提。我们在研究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机遇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研究教育领域乃至整个期刊行业那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刊物。把它们的特点、运作方式、规律等研究透,并对照这些优秀刊物查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找到自己的优势。只有把握期刊发展的最新态势,找到竞争对手的强中之弱、优中之劣,才能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把握住刊物发展的战略机遇。

四、敢于突破,探求良策。刊物要在创新中实现跨越,首先是办刊人要有一个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寻求刊物的跨越式发展,编辑部的同志必须要有胸怀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眼光,面向未来的前瞻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殚精竭虑的务实作风,以对继续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事业心、使命感,主动地去闯去试,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刊物跨越式发展的良策。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继续教育事业正展现出灿烂美好的前景。我希望《继续教育》杂志的全体同志,要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即高标准服务继续教育事业的使命意识;不断提高办刊整体质量的精品意识;突出重点和特色的策划意识;面向读者需求和继续教育产业的市场意识。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实现《继续教育》杂志跨越式发展,把《继续教育》杂志办成精品刊物而努力奋斗。

篇5:以党先进性建设在转型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但是在企业中青年人才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容易产生困惑。当前,青年就业选择、择业观念趋于多样性,当毕业生从踏进公司起,就进入生产第一线施工现场,面临工资低、积蓄少、购房、结婚、生子、提升学历等各项实际困难,面对现实生活巨大的利益反差,极易产生落差感和困惑感。

信息容易闭塞。青年与企业、青年与领导、青年与青年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很多青年对企业管理流程不熟悉,对企业远景发展目标不了解,对企业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关注,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尊重,心境会感到压抑,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工作的兴趣,更谈不上对企业的热爱与忠诚,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

衔接出现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一部分职工即将面临退休,这就使得问题更加明显了,年长的职工即将离开工作岗位,而青年职工却不能真正地适应工作岗位或者说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部门负责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便是公司的员工年龄结构断层,中层领导者相对匮乏,而青年职工由于经验技术等原因,还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针对上述问题,充分发挥青年人才作用,全力助推企业转型跨越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是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冲力。“初生牛犊不怕虎”,青年职工在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大多不会思前想后,畏首畏尾,而是会尽一切可能,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人的一生各个年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精彩,长者老谋深算,足智多谋,中年成熟干练,而青年就是以他的拼搏进取,无所畏惧而展现出他这一时期的特殊魅力。因此,要充分发挥青年自身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冲力。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强的优势。据科学分析,人的最佳学习时期正是在18~30 岁这一时间段,这一时期,知识能够被大脑充分地理解和把握,并且能在实践中很好地应用。企业中的青年职工能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从而在企业中不断进步,为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三是要提升自身承受失败考验的能力。青年在失败面前要更加拥有自信感,年轻没有失败,任何的挫折在年轻人面前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历练,所以,青年在工作过程中要敢于尝试,努力进取,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过程其实本身就是人生经验的一次积累。培养在失败过程中百折不挠的精神对于青年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跨越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是积极参与企业创新。在现代化的企业当中,尤其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创新便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如果企业固守着原来的模式,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的。青年职工在企业当中可以说应该首当其冲来进行创新,因为青年职工的思维方式便是不受束缚,便是打破常规,他们的冲力和想象力总是可以为创新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是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明显的标志,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企业文化精神是离不开青年职工,他们给企业带来活力,带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力量,这样的企业才是有发展的,在未来的竞争中才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也才能顺利实现转型跨越。企业应结合拓展经营渠道的实际,研究青年的知识背景、工作优势和个人兴趣爱好,研究企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以青年需求为依据,着重素质提升;以打造竞争平台为手段,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体现以服务求凝聚,以服务谋发展的思路,从而在对青年的培育过程中,体现培育思想,成就行为;培育行为,成就习惯;培育习惯,成就性格;培育性格,成就命运。

上一篇:XX集团企业形象画册策划案下一篇:水文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