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简答题考试重点

2024-08-19

宪法简答题考试重点(精选6篇)

篇1:宪法简答题考试重点

1.简述公民在宪法关系中的地位。

答:(1)人在宪政国家中的身份与地位是双重的。作为整体出现的人,即人民,宪法将其确认为国家主权的所有者;作为个体出现的人,即公民,宪法赋予其宪法权利享有者和宪法义务承担者的身份。

(2)宪法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以公民的身份参加到政治生活中去。而以公民身份参与到宪法关系中的人必然具有如下特征:

①平等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主体利益要求的社会价值平等化在政治法律领域的表现。

②自由性。包括公民的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

③主动性。公民在宪法关系实践中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政治结构和环境,而是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其意志和行为反作用于社会、国家和其他公民。

(3)正是人在身份和政治地位上的变革,使公民的行为成为宪法关系向新阶段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基本动力,使公民成为宪法关系中最为活跃的主体因素。

2.简述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答:在现代宪法关系中,公民权利主要从国家权力的来源、行使方式和后果等方面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从国家权力的来源看。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主权和公民权利,其产生途径往往是人民通过宪法明确授予,所以宪法和法律在确认公民广泛政治社会权利的同时,也构建了完备的权力授予机制,规定了普选制度。此外,公民直接参与创制、复决和罢免活动,也从根本上体现了权利产生权力的形式。

(2)从国家权力的行使看。宪法主要通过法律制约、政治制约、社会制约等方式来监督保障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这就使公民通过各种行使权利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到国家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去。

(3)从国家权力的行使后果看。宪法关系确定了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行使后果的控制机制,这在制度上体现为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政治责任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在形式上保证国家权力的合法运作,而且促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产生积极后果。

论述题

1.试从公民与国家两方面,论述宪法关系主体实施宪法行为对宪法关系的积极作用。

答:公民行使宪法权利的行为对宪法关系产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1)公民的权利行为是创建一国宪法关系体系的基础;

(2)从个别的具体事项来看,公民权利行为是引起特定宪法关系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3)公民权利行为为是维持宪法关系内部主体之间政治力量平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4)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变革,使公民的权利和权利行为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逐步扩展,从而推动着宪法关系内容与形式的不断更新。

国家行使宪法权力对宪法关系的积极作用体现在:

(1)国家利用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权力行为维护宪法关系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从而为宪法关系的稳定、发展服务;

(2)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国家行使权力可以引起特定宪法关系的发展、变更和消灭,这是宪法关系运作的基本政治动力之一;

(3)国家权力负有制约公民权利和控制权利―权力秩序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有赖于国家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依法定程序做出的权力行为。

2.试述权利与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的基本内核。

答:在宪政社会中,权利与权力、尤其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体现着社会政治关系应当遵循的运动规律。宪法关系的中心任务,就是处理好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也就是权利―权力关系。之所以说权利―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的基本内核,我们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

(1)权利与权力关系决定宪法关系的性质。社会政治关系的变革是宪法和宪法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而政治关系的变革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则是权利与权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新定位和重新分配。权力社会向权利社会的转变,决定了宪法的产生,权利―权力关系的变革则决定了宪法的基本性质。

(2)权利与权力关系决定宪法关系的基本结构形式。宪法关系是由宪法所确定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对既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确认以及根据客观情况变化所做出的调整,且以权利与权力的分配和组合形式加以实现。正是通过对权利、权力的分配和调整,宪法关系才确立起自己的秩序结构和外在表现形式。所以说,权利与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得以外化的基本形式。

(3)权利与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各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在宪法关系中,权利―权力关系不仅是建立宪政秩序和法律联系的方式,也是确定各主体在宪法关系中的地位的唯一途径。一方面,宪法赋予公民多大的权利和怎样的权利,授予国家机关多大的权力和怎样的权力,以及规定其如何行使;另一方面,公民与国家的主体地位也在宪法关系的动态运作中得以体现,根据社会发展对权利和权力做出的调整,推动公民与国家的主体地位与相互关系向新的形态发展。

(4)权利与权力的冲突和妥协是宪法关系运作的基本形式。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政社会和宪法关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这对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的形式表现在:公民的权利要求和国家的权力要求得到对方主体承认,而权利要求与权力要求的相互对立和抵触则要求适用有关宪法规范对冲突进行仲裁和协调,从而恢复宪法关系的稳定。这样通过对权力与权利冲突的调整,从而维持着宪政秩序的动态平衡发展。

(5)权利与权力的互动关系推动宪法关系的发展。从微观上看,权利与权力在具体宪法事项中的运动是宪法关系运作的基本形式;从宏观上分析,权利与权力的矛盾运动是宪法关系发展的基本动力。权利与权力关系的运转是宪法和宪法关系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而权利与权力的矛盾运动则必然促使国家权力向公民权利、人民主权的回归。

篇2:宪法简答题考试重点

答:宪法形式是指宪法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而宪法结构则指构筑宪法的各要素的组合和排列。从广义上说,宪法结构属于宪法形式范畴,因而可以将宪法结构归并为宪法形式的一个方面。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宪法结构与宪法形式并非等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区别。

(1)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宪法结构和宪法形式都是宪法内容的表征状态。但宪法结构的内涵包括宪法的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方式和方法等问题,这是“宪法形式”难以涵盖的,而宪法形式不仅包括宪法的结构形式,还包括宪法的渊源形式。也就是说,宪法结构侧重于宪法内容的内部组合方式,而宪法形式侧重于宪法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

(2)二者的作用和功能不同。既然宪法结构侧重于宪法内容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方法,因而内容要素相同的宪法,由于组合方式、方法不同,宪法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宪法规范的地位和效力等级自然存在差别。各国宪法在形式上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各国宪法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不同。

2.简述宪法正文的总则与宪法序言的区别。

答:宪法正文的总则与宪法序言之间的区别明显:(1)从法律效力的作用上看,序言虽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的作用方式不完全相同,有的序言如目的性序言和序言中的史实记载部分,就不具有规范性的效力和作用,而总则中的内容一般都有规范性效力,可以或者应该予以具体适用;(2)在宪法文本中同时规定序言和总则(总纲)的情况也不鲜见,如瑞士宪法、中国宪法等;(3)从排列方式上看,总则是法律正文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序言则是独立于正文之外的一部分。

3.谈谈宪法序言的功能。

答:宪法序言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宪法序言是国家的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一国民主政治的建立,而且宣布该国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原则和精神。宪法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书,而宪法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确认,往往首见于序言之中。当然,各国宪法序言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确认方式并不完全一样,有些国家宪法将宣言之类的政治文件载入宪法之中,直接构成宪法的序言,有些国家的宪法序言则直接规定人民主权原则、基本原则等等,以指导宪法全文。

(2)宪法序言是国家的总纲领,它明确规定一国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从而有利于组织动员全国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世界各国的宪法序言中,有的直接表现为纲领性序言,有的综合性序言中含有纲领性条款,这些条款具体表述了一国一定历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方向。虽然这一部分内容不具有规范性效力,但它体现了一国宪法的整体精神,对该国人民具有号召和鼓舞作用以及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3)宪法序言规定一国的基本原则,对具体宪法规范、普通法律原则和规范的制定及其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在各国宪法中,以宪法序言方式规定基本原则的为数不少。由于宪法序言关于基本原则的规定位居篇首,统领全文,因而无疑是宪法分则内容的纲目,也是其他部门立法的基础,因此,对一国的执法、司法活动和法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论述题

试述宪法典的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

答:宪法典的结构可分为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

(1)宪法典的形式结构是指构筑一国成文宪法典的各个要素的外部组合,具体包括宪法典的体例和宪法典的格式两个方面。宪法典的体例是指构筑宪法典的全部条文,划分为大小不同、层次各异的部分,分别由相应的文字符号排列而成的形式结构。这些文字符号有篇、章、节、条、款、项、目等等。宪法典的格式是指宪法典的整体布局。具体是指由名称、目录、序言、正文(总则、分则、附则)、附件以及制定机构、制定时间和公布令等等所组成的形式结构。

篇3:宪法简答题考试重点

1)欲望竞争者,指提供不同产品、满足不同消费欲望的竞争。消费者在同一时刻的欲望是多方面的,很难同时满足,这就出现了不同需要,即不同产品的竞争。

2)属类竞争者,指满足同一消费欲望的可替代的不同产之间的竞争,是消费者在决定需要的类型之后出现的次一级竞争,也称平行竞争。

3)产品竞争者,指满足同一消费欲望的同类产品不同产品形式之间的竞争。4)品种竞争者,指满足同一消费欲望的同一产品不同形式品种之间的竞争。5)品牌竞争者,指满足同一消费欲望的同类产品同一品种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竞争。

2、简述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

(1)核心产品,是指向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获利益。

(2)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由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构成。

(3)期望产品,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期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4)延伸产品,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

(5)潜在产品,指现有产品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前景。

3、定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成本导向定价法。这是一种主要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和目标定价法。

(2)需求导向定价法。这是一种以市场需求强度及消费者感受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感知价值定价法、反向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三种。

(3)竞争导向定价法。这是一种以本企业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基础和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随行就市定价法和投标定价法。

4、市场营销渠道和分销渠道有何区别?

市场营销渠道是指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而分销渠道是指促使某种产品和服务能顺利地由市场交换过程,转移给消费者(用户)消费使用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市场营销渠道包括产品供、产、销过程中的所有有关企业和个人,如供应商、生产商、商人中间商、代理中间商、辅助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等,而分销渠道不包括供应商和辅助商。

5、试述可供选择的市场定位战略。

(1)产品差异化战略。即从产品质量、产品款式等方面实现差异。寻求产品特征是产品差异化战略经常使用的手段。

(2)服务差异化战略。即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质服务,通过服务差异化战略可以提高顾客购买总价值,保持牢固的顾客关系,从而击败竞争对手。

(3)人员差异化战略。即通过聘用和培训比竞争者更为优秀的人员以获取差别优势的市场定位战略。

篇4:宪法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宪法与法的共性:宪法是法,在性质、反映的内容、调整目的和社会效果等方面具有法的基本特征。

宪法与法的区别:

(一)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与法律相比较,在内容上具有根本性、宏观性和全面性,而法律具有派生性、微观性和具体性。

(二)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特殊性。全国人大投票通过,普通法律半数,宪法3/5。

(三)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四)宪法是实现民主价值的基本形式。

(五)宪法的本质。首先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2、82年宪法(现行宪法)的特点 p55

(1)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4)注意吸收外国有益的经验;

(5)既强调相对稳定性,又注重改革发展;

(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3、82年宪法的修改 p57

四次修改:

(1)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条、第2条,增加规定了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修宪案第3条至第11条,①增加规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判断是所有法律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②“国营经济”一律改为“国有经济”。③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④“农村人民公社”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⑤县级人大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3)1999年3月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修宪案第12条至第17条。①增加规定了作为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理论”。②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将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改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将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⑤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改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⑥将反革命的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4)2004年3月通过了14条,涉及13项内容。①在指导思想部分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文明”;③在爱国主义统一战线部分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④将“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⑤增加了对私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及相应的补偿的规定;⑥增加了国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⑦将对非公有制经济形势的政策由原来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改为“鼓励、支持和引导,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⑧在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增 1

加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⑨将“戒严”改为“紧急状态”;⑩在国家主席的权能部分增加了“参加国事活动”的规定;⑪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部分增加了“特别行政区”;⑫将乡级人大的任期由原来的3年改为5年;⑬在国家象征部分增加了“国歌”。

4、宪法修改的程序 p136

宪法修改是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的,一般包括提案、审议、起草、议决和公布等阶段。

(1)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的第一阶段。如何规定修宪提案权的主体直接关系到休闲的社会效果。在我国,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1/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提出修宪提议。

(2)公告。提出的修正案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公告程序的意义在于广泛听取社会不同主体的意见,在形成正式修宪案以前形成社会共同体意志,消除因修宪可能引起的社会冲突与矛盾。

(3)审议。公告期过后,修宪案进入议决程序。重要环节是法定人数的确定,各国规定不一。

(4)议决。经过有权机构审议后决定修改的内容,经过一定程序作出议决。

(5)国民投票。有的国家在宪法修改程序中规定,经议会议决的修宪案通过国民投票方式。

(6)公布。最后一道程序,是修正案发挥法律效力的前提。公布的具体机关各国规定不一,在我国,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公告形式公布实施。

5、我国单一制的特征 p83

(1)我国没有实行一般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制度,中央与地方在行政管理事务及相应立法上没有严格的统一的立法分工,除分别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外,它们之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地方在法律上不具有与中央相平等的地位和资格。

(2)在单一制下,为处理多民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照顾少数民族自身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建立了特别行政区,实行特别行政区制度。

6、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内容 p163

(1)宪法序言确认了宪法的最高地位和最高效力。

(2)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了违宪审查的目标。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3)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了违宪审查对象。

(4)现行宪法规定了我国违宪检查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实施。

(5)现行宪法规定了协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反违宪审查的机构。各专门委员会。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7)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批准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检查。

(8)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对提交备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违宪审查。

7、宪法的基本原则 p61-87看书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原则(宪法形成的基本前提和根据)、基本人权保障原则(制宪的基本目的)、权力制约原则(达到制宪目的的基本手段的基本形式)、法治原则(既是这三原则的基本内涵、也是这三项原则的外在表现)、单一制(我国)。

8、宪法权利的属性、功能

9、我国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 p184

从基本权利的内容来看,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类型包括:(1)平等权;(2)政治权利与自由;(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文化教育权利;(6)社会经济权利;(7)监督权与请求权;(8)特定主体权利。

10、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与界限 p198-209

基本权利受限性是20世纪宪法的重要特征,反映了基本权利相对化、社会化的趋势。

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

(一)维护社会秩序。正常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保障国家安全。在一个社会里,保障基本权利首先要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即国家政权的稳定。

(三)维护公共利益。各国规定不同但都遵循一个总的原则,即行使权利和自由不得违背社会的公共利益。

限制基本权利的基本形式:

(一)基本权利内在的限制。

(二)宪法限制和法律限制。

(三)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1)紧急状态下限制基本权利的宪法依据。①通过基础权力界限的解释确定基本权利的规范领域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宪法解释的标准与具体规则。②迅速控制紧急状态的需要,恢复宪法秩序。③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需要。

(2)紧急状态下基本权利的限制界限。①限制的范围。肯定式、否定式、折衷式、模糊式规定。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一般可以克减,人的生命、思想、信仰方面的权利不得克减。②限制的程度。不能无限制地限制或克减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得侵害人权的本质内容。③限制的条件。限制或克减基本权利需要符合以下几方面的条件,市政府行使的紧急权不仅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权威性,防止可能出现的紧急权的滥用。时间起点: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限制依据:形式法律。实施主体:实体和程序合法。

(3)紧急状态下基本权利的保障与救济。①宪法限制基本权利的合理界限。合目的性或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合比例或狭义的比例原则。②限制基本权利的救济。对规范性文件的违宪违法审查(附带性审查、抽样审查);对限制行为的违宪违法审查。③特别权力关系与基本权利的限制。是基于职业的特殊性而作的属于合理范围内的限制,同宪法确定的平等原则并不矛盾。

11、政治权利的广义和狭义 p229

所谓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它表现为两个形式:一种是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驶为基础;另一种是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通常表现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简称为政治自由。政治权利可分为广义与狭义概念。狭义的政治权利仅指选民行使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广义的政治权利包括参与组织管理活动的权利与表达的自由。

12、选举法修订的创新点p349-351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主要内容:

(1)首次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2)进一步增强候选人透明度,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或者代表候选人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

(3)规定“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从而保证无记名投票制度的实现,同时对投票站的设立和选举大会的召开、加强流动票箱管理作了规定。

(4)增设“选举机构”专章,选举委员会履行的职责包括进行选民登记、划分选区、组织介绍代表候选人情况、确定选举日期、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等。

(5)规定禁止公民同时在两地担任人大代表,并规定代表候选人应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如实提供个人身份、简历等情况。

(6)提高了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总名额上限,由最多不超过130名修改为不超过160名,并强调人大代表广泛的代表性,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

(7)对代表辞职程序作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8)增强了对破坏选举行为的查处能力。

13、选举法的基本原则p353-356 看书

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无记名投票原则。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p426

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少数民族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依据宪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现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制度。

15、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基本职权p377、388

全国人大:

(一)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二)立法方面。

(三)人事方面。选举、决定。

(四)监督方面。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提出询问和质询、罢免。

(五)决定重大国家事务方面。

(六)其他方面。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二)制定法律,解释法律。

(三)人事任免。

(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

(五)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自身的组织工作。

(七)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

权。

16、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p449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高级、中级、基层)、专门人民法院。

17、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的基本制度 p454

(一)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二)合议制。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由三人及以上单数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做出判断或者裁定的制度。合议庭审判是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

(三)审判委员会制度。是各级人民法院设立的审判工作组织,又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一项制度,该制度对保证办案质量和实现国家审判职能具有着重大作用。(重大、疑难案件)

(四)审判监督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法定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发现确有错误后,依法重新审判的一种特殊制度。

(五)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如果与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应当回避对案件审理的制度。

篇5:简答题重点【徐敏讲的】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概论

1. 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 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4)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 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角色。

4. 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职能?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1. 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

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理解: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原则:满意原则。

依据:适量的信息。

3. 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尽力获取精确地、可依赖的信息。

(2)明确目标:所想要获得的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下来。

(3)拟定方案: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为了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案,需要从多种角度审视问题,这意味着管理者要善于征询他人的意见。

(4)筛选方案:管理者起码要具备评价每种方案的价值或相对优势/劣势的能力。在评估

过程中,要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并仔细思考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奉贤,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管理者必须仔细考察所掌握的全部事实,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

(5)执行方案: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的会对各方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6)评估效果: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出现偏差。如果存在偏差,则要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已经出现的偏差不扩大甚至有所缩小,从而使方案取得预期的效果。

4. 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①环境的稳定性②市场结构③卖卖双方在市场的地位

(2)组织自身的因素:①组织文化②组织的信息化程度③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3)决策问题的性质:①问题的紧迫性②问题的重要性

(4)决策主体的因素:①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②个人能力③个人价值观④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1. 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活动安排。我们又是用“计划工作”表示动词意义上的计划内涵。因此,计划工作是对决策缩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提供一种合理的实现方法。

性质:

(1)计划工作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2. 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

(1)时间长短:①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②短期计划:具体的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哥各个较短的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应该从事何种活动,从事该种活动应达到何种要求,从而为各组织成员在近期内的行动提供了依据。

(2)职能空间:①业务计划:长期业务计划主要涉及业务方面的调整或业务规模的发展,短期业务计划则主要涉及业务活动的具体安排。②财务计划: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③人事计划: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3)综合性程度(设计时间长短和涉及的范围广狭):①战略性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为爱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②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

(4)明确性:①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②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的自由处置权,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上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

(5)程序化程度:①程序性计划:对某类活动的决策时经常反复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而不需要重新研究。②非程序性活动:处理某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程序,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或极为复杂,再或因为这类问题十分重要而需用个别方法加以处理。

4. 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

(1)确定目标(2)认清现在(3)研究过去(4)预测并有效的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6)制定主要计划(7)制定派生计划(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1.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根据美国学者波特的研究,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如图所示。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也会随着这种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公司的竞争战略的目标在于使公司在行业内进行恰当定位,从而最有效地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并影响它们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化。

2.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有哪些?

(1)规模经济;

(2)产品差别化;

(3)转移购买成本;

(4)资本需求;

(5)在位优势;

(6)政府政策。

9.何谓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

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标,对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特点:1.目标的整体性2.目标的激励性3.重视最终成果4.应变性。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1、制定目标。包括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分目标。总目标是组织在未来从事活动要达到的状况和水平,其实现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协调这些成员在不同时空的努力,各部门的各个成员都要建立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分目标。

2、明确组织目标的作用。理想的情况是,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应有某一个人的明确责任,然而,几乎不可能去建立一个为没的组织结构以致每一特定的目标都成为某个个人的责任

3、执行目标。组织中各层次、各部门的成员为达成分目标,必须从事一定的活动,活动中必须利用一定的资源。为了保证他们有条件组织目标活动的展开,必须授予相应的权力,使之有能力调动和利用必要的资源

4、成果评价。成果评价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评价,也包括下级对上级、同级关系部门相互之间以及各层次自我的评价。

5实行奖惩。公平合理的奖惩有利于维持和调动组织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奖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第八章 组织设计

1. 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组织设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任务:组织设计的任务是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

(2)影响因素:①环境: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②战略③技术④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

2. 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

(1)部门化即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2)形式:①职能部门化:是一种传统而基本的组织形式,就是按照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②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即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果划分法。③地域部门化:就是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计管理部门管理其他业务活动。④顾客部门化:就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⑤流程部门化:是指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⑥矩阵型结构: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矩形组织结构,打破了统一指挥的传统原则,它有多重指挥线。⑦动态网络型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性组织形式,是一种临时性组织。

3.何谓管理幅度?如何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只会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1)工作能力

(2)工作内容和性质:①主管所处的管理层次②下属工作的相似性③计划的完善程度④非管理事务的多少

(3)工作条件:①助手的配备情况②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③工作地点的相近性

(4)工作环境

4. 组织层级设计中影响分权的因素有哪些?

(1)组织规模的大小

(2)政策的统一性

(3)员工的数量和基本素质

(4)组织的可控性

(5)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1. 何谓领导?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含义:“领导”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行为”的简称,指“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

(2)作用:①指挥作用②协调作用③激励作用

3.菲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或者说,领导者和领导方式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即S=f(L,F,E),S代表领导方式,L代表领导者特征,F代表追随者的特征,E代表环境。即领导方式是关于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

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体。

4. 路径—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有效的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所应遵循的路径。同一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表现出任何一种领导风格。

5.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

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关系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它对于深化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第十二章 激励

1. 何谓需要层次论?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需要层次论主要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决定人的行为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有些什么内容? 只有在认识到了需要的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组织的领导者才能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效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组织激励员工,提供了一个参照样本。

2. 何谓激励因素?何谓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对我们可提供哪些启示?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发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1. 何谓控制?为什么要进行管理控制?

控制是管理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必要性: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2. 控制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有何特点?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类:

①程序控制: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Z=f(t)。

②跟踪控制:控制标准Z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的函数,Z=f(W)。

③自适应控制: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的函数。也就是说,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Z=f(K)。④最佳控制:控制标准Z值是由某

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引资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Z=max/min f(X、S、K、C)。

(2)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分类:

①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②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③反馈控制:亦称事后控制或成果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3. 控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的工作?

(一)确立标准:

(1)确定控制对象:①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②资源投入③组织的活动。

(2)选择控制的重点:①获利能力②市场地位③生产率④产品领导地位⑤人员发展⑥员工态度⑦公共责任⑧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3)制定标准的方法:①统计性标准②根据评估建立标准③工程标准

(二)衡量绩效:

(1)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三)纠正偏差:

(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3)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5.如何进行有效地控制?

(1)适时控制

(2)适度控制:

①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②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③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3)客观控制

篇6:市政学简答题重点

答:(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2)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3)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2、市政的含义。

答:(1)市政的主体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

(2)市政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3)市政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

(4)市政的客体或对象是城市的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

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特点。

答:(1)自我管理。居民委员会的自我管理是指居是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2)自我教育。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没有行政强制权力,居民委员会主要依靠说服教育的方法展开工作。

(3)自我服务。居民委员会可以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4、市民参政的条件。

答:(1)透明的市政决策。(2)高素质的市民。(3)多元的参政途径。

5、中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答:(1)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4)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

6、我国城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

答:(1)自愿参加、关爱他人、义务服务、不计报酬。

(2)城市志愿者组织的种类繁多。

(3)自愿行动是多元的,其中有短期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有辅助性质的工作岗位,也有负责独立领导的工作岗位。

7、市民参政的意义。

答:(1)市民参政是城市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

(2)市民参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

(3)市民参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保证。

8、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答:(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9、市政体制的作用。

答:(1)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

(2)市政体制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

(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了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0、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答:(1)市政体制形式多样化。

(2)政党通过竞选的方式参与市政体制。

(3)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相互制衡。

(4)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市县分离。

(5)存在大量利益集团。

11、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国家原有的市政体制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1)大都市区中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跨地区提供服务。

(2)某些公共行政事务如社会治安等需要市县乡镇政府的合作处理。

(3)市县乡镇还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等。

12、中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征。

答:(1)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2)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同一性。

(3)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市政职能具有全能性。

13、中国原有市政体制的弊端。

答:(1)市政职能转型不到位。(2)市政机构设置不合理。(3)城市行政区划不够优化。

(4)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合理。(5)配套制度改革不深入。

14、中国市政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答:(1)加快市政职能转型。(2)科学设置市政机构。(3)合理设置市政体制层级结构。

(4)完善基层市政管理体制。(5)实现市政管理的法治化。

15、市政职能的意义。

答:(1)市政职能是城市政府各项公共事务及其管理活动的组织化,代表了城市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反映了城市政府行为的基本宗旨和目标。

(2)市政职能决定了城市政府管理的范围和组织规模。

(3)市政职能既取决于国家和地方的行政体制,又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各级政府上下左右之间的行政关系,是中央、省和城市政府的权责分工和事务分割的重要依据。

(4)市政职能决定着城市财政收支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5)市政职能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政府管理的绩效和成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未来。

16、市政职能的原则。

答:(1)市政职能取决于城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地位。

(2)市政职能取决于城市的特色和工作重点。

(3)中国城市政府是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家在城市设立的一级行政机关,这决定了城市政府既要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还必须担负起管理整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履行一级地方政府的一般职能;同时还要履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门职能,发布决定和命令,管理本区域内的各项公共事务。

(4)市政职能必须依法确立和调整。

17、我国城市政府的职权。

答:(1)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执行国务院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议和命令。

(2)制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3)全面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各项行政事务。

(4)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一切合法权益。

(5)领导并监督所属各工作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改变或撤消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决议。

(6)管理其他城市公共事务。

18、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

答:(1)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2)更新管理理念,吸纳民间力量参与公用事业。

(3)依法行使各种审判权、认证权,对各项公共事务实施监督和检查。

(4)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

19、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基本特点。

答:(1)市政职能的法治化程度高。(2)内容广泛的市政职能体系。

(3)市政职能以服务为导向。(3)多样化的市政职能实现方式。20、中国市政职能的基本特征。

答:(1)行政主导型的市政职能体系。(2)单一化的市政职能实现方式。

(3)发展不均衡的市政职能体系。(4)重管理、轻服务的市政职能导向。

21、我国重管理、轻服务的市政职能导向的具体表现。答:(1)在城市管理中强调政府为本位,行政权力过分集中。

(2)依靠行政强制手段干预从微观到宏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市政管理过程缺乏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的主动参与度低。

22、中国市政职能转变的路径有哪些。

答:(1)调整城市政府行使职能的外在环境,为转变市政职能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2)调整城市政府内部系统的经济行政职能,为转变市政职能提供保证。

(3)转变城市政府的经济行政职能,为确立科学的市政职能开路。

(4)在市政职能实现方式上,坚持从过去的以行政命令为主,向综合使用规划指标、经济杠杆、经济信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这五种调节手段转变;坚持从过去的直接管理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向间接控制、引导企业行为转变;要进一步充实加强综合经济管理和经济检查机构,适当合并和精简专业性管理部门。

23、城市发展战略的作用。

答: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1)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对城市产业和人口发展的承载力。

(2)在认识自然环境、产业结构、人口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3)科学地确定主导产业的个数和相互关系,正确把握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环节。(4)城市发展战略指导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规划的制定。

(5)城市发展战略对本城市与所在城市体系之间的关系作出科学的定位,有利于形成城市与城市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24、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答:(1)科学地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

(2)科学地预测城市的人口规模。

(3)科学地规划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

(4)科学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体系。

(5)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承载力。

(6)部署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措施和步骤。

25、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答: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

(1)国家和上级政府的生产力布局等规划。

(2)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而形成的城市体系。(3)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4)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现状。

(5)城市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客观条件所构成对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承载力。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则。(1)实事求是。(2)始终抓住主要矛盾。

(3)统筹兼顾城市发展战略各组成部分关系。(4)长远目标和分期实施相结合。

(5)法制法。

26、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应该坚持的原则。

答:(1)城市化的速度要适度,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

(2)合理、集约利用资源,分类引导人口城市化。

(3)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

(4)走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市化道路,健全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5)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27、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内容。

答:(1)对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城市规划管理。(2)对规划区内的各项建筑进行城市规划管理。(3)参与重点工程竣工验收。(4)监督检查城市规划的实施。

28、中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答:(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都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都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安排。

(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中要根据各自城市的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和开发。

(3)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综合开发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核心,产业转移是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连接点。

29、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应注意的事项。

答:(1)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不得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

(2)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注意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的地段进行改建,不得破坏城市环境和城市历史文脉。

(3)城市旧城改造应当强调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改善居住和交通运输条件。

(4)城市新区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瑞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

(5)城市新建铁路编组站、铁路货运干线、过境公路、机场和重要军事设施等要避开市区。30、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答:(1)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2)城市基础设施是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3)城市基础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

(4)城市基础设施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5)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答:(1)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生产性,决定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必须有偿使用。

(2)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决定了它的部门和企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3)城市基础设施具有承载性,决定它必须与城市的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相适应。(4)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决定了它必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必要的竞争。

(5)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超前性,决定了在建设的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处理好它与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关系。(6)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系统性,决定了必须保持它的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32、如何健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

答:(1)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根本保证。

(2)市政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以及区、县政府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组织保障。

(3)改革和依靠城市基础设施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是健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关键。

(4)吸收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和经营基础设施,是搞活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新途径。

(5)人民城市人民建,是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源泉。

33、城市科技管理的意义和内容。答:城市科技管理的意义:

(1)城市科技管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2)城市科技管理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城市整体实力的重要手段。(2)城市科技管理是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挑战的主要途径。

城市科技管理的内容。(1)确定城市科技发展规划。(2)制定并实施城市科技发展计划。(3)城市科技活动的组织和领导。(4)城市科技活动的调控和评估。

34、质量监督的原则和意义。答:质量监督的原则:

(1)统一管理和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2)公平、科学。(3)突出重点。(4)对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督并举。(5)区别对待。

质量监督的意义:质量监督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是充分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有力手段,是保证实现国家质量目标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国际贸易、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质量法律和技术标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企业提高素质、健全质量体系的重要条件,是城市政府获得质量信息和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

35、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答:(1)城市土地本身的特点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

(2)城市土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

(3)中国城市土地的国有制要求加强城市土地管理。

36、城市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符合的条件。

答:(1)只能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城市土地使用权才能进行转让。

(2)取得使用权的城市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必须按照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期限和条件对城市土地进行投资、开发、利用后,城市土地方可转让。

(3)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必须签订合同,并办理过户登记。

37、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答:(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人起着重要支配作用。

(2)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完整性,对外依赖性很强。

(3)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非稳定性。

(4)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

38、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标志。答:(1)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

(2)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最优化。

(3)实现人口、资源、设施、环境相协调。

(4)实现环境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39、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在中国环保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答:(1)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

(2)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

(3)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

(4)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是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准绳。

(5)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40、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答: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城市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超出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容量。(2)不尊重生态规律,片面追求经济的数量增长,因循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模式。(3)城市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

(4)社会消费需求猛增,生产技术、防治环境污染技术落后。

41、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协调发展,互惠共赢。(2)强化法治,综合治理。

(3)依靠科技,创新机制。(4)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42、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

答:(1)环境质量标准制度。(2)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三同时”制度。(5)环境监测制度。(6)排污管理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赔偿制度。(9)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10)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1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43、生态市的主要标志和基本条件。答:生态市的主要标志:

(1)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2)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4)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5)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

(6)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态市的基本条件:

(1)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得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并获得命名。

44、建设生态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因地制宜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综合性原则。(4)区域整体性原则。

(5)集约化原则。(6)有机集成原则。(7)重点性原则。

45、城市人口管理的意义。

答:(1)城市人口管理是维护城市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的需要。

(2)城市人口管理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3)城市人口管理是发挥城市功能有有力保障。

(4)城市人口管理是优化城市人力资源配置的必要前提。

46、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答: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

(1)生态安全:向所有居民提供洁净的空气、安全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业机会,以及市政服务设施和减灾防灾措施的保障。

(2)生态卫生: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

(3)生态产业代谢: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可更新能源的开发、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4)生态景观整合: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街道桥梁等连接点和自然要素的整合,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

(5)生态意识培养: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诱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

47、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

答:(1)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推动城市深化改革。

(2)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于城市市民的政治参与。

(3)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48、城市社区管理的原则。

答:(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家去,循序渐进。

49、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

答:(1)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城市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50、城市医疗保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答:(1)确定医疗保险的征缴范围。

(2)负责征缴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3)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4)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

(5)监督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情况。

51、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原则。

答:(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统一指挥的原则。

(3)各专业力量分工与协作的原则。

(4)确保处置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所必需的物资及时充分供应的原则。

(5)提高市民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的原则。

52、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作用。

答:(1)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着市民生命和健康的底线需求。

(2)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护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着城市生存和发展。

(4)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卫着国家的物质基础。

(5)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存着城市的文化遗产。

5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

答:(1)治理自然灾害的公共安全管理(2)城市消防类公共安全管理。(3)社会治安类公共安全管理。

(4)卫生防疫类公共安全管理。(5)基础设施类公共安全管理。(6)环境污染类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7)应对恐怖主义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8)应对社会**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54、造成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成因有哪些?

答:(1)随着人类向生产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城市公共安全的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核电站安全、信息安全、转基因食品安全、恐怖主义活动等新的公共安全问题。

(2)自然环境的脆弱和社会环境的失调导致其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承受力的弱化,诱发城市公共安全问题。

(3)科技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所引发的技术设备故障,是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4)经济全球化导致受到国外影响(如失业、金融危机、跨国犯罪等)而诱发或加剧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

55、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构成。

答:(1)城市的中共市委是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

(2)城市政府各工作部门既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领导者,又是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和监督者。

(3)城市所辖区县的中共党委就本辖区内公共安全管理对中共市委负总责。

(4)城市的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履行各自处理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义务。

56、市政绩效的意义。

答:(1)市政绩效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2)市政绩效在内涵上与城市竞争力保持着一致性。

(3)市政绩效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

57、市政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明确市政绩效管理的法定地位。

(2)市政绩效管理应以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为基本前提。

(3)建立和完善市政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

(4)以一定的激励制度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

(5)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构建开放、和谐的市政绩效管理体系。

(6)以电子政务为契机,建设高效、统一的市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58、市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答:(1)应注意市政绩效评估维度的选择。

(2)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指标之间的隶属度。

(3)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强化相关性分析。

(4)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关注各项指标的鉴别力大小。

59、市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答:(1)有利于绩效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简洁化。

(2)有利于绩效目标的实现。

(3)信息系统能够为绩效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4)有利于促进市政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60、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因。

答:(1)无论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还是城市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都主要依靠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之间展开的适度市场竞争作为动力,这有利于公共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2)减少政府财政支出需要兼顾经济效益。

(3)把公共事业单位外部竞争的压力转化为改善公共事业单位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基础。61、城市公共安全通告机制的必要性。

答:(1)澄清和抵御有关公共安全事件的错误传闻。

(2)有利于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市民在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的严重威胁面前统一思想、众志成城、统一部署、统一行动。

(3)有利于市政府依靠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市民,贯彻落实市政府的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政策和措施。62、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答:(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增长职能。63、《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内容:

(1)居住、游憩、劳动、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这四大功能的正常进行。(2)居住是城市的第一个活动,住宅应该占用城市中最好的地区。(3)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城市规划成功的关键。

(4)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三维空间而不是长宽二维空间,必须注重高的要素。(5)制定城市规划法规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现。64、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城市财政收入。答:(1)城市维护建设税。

(2)城镇土地使用税。(3)城市公用事业附加。(4)车船税、燃油税。

(5)排污费、过桥费、过隧道费、住宅建设配套费。65、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

答:(1)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和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3)无论实行何种经营管理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和单位都应努力提高经济效益。66、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答:(1)增长极核理论,揭示了大城市的聚集经济规律和带动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经济的作用。

(2)主张城市应该具有更多的人情味,重视保护原有的社区结构,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3)马丘比丘宪章是城市规划理论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城市功能分区是相对的,城市应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我生活环境,大城市的交通政策是使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交通。

上一篇:关于诚信的古代名人名言下一篇:规范管理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