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2024-08-10

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精选9篇)

篇1: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朱建超

一、实验是化学世界的精灵,它为化学爱好者带来快乐,它为化学家带来灵感的闪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实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好奇的目光。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实验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体验。《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形式将由传统的“讲授”和“演示”为主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动手做”(主要指化学实验)将是化学课堂中最为常见的重要活动,以学生动手为主的化学实验必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扮演无法替代的角色。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细致严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品质,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有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教学中强调演示实验,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全面细致的观察,获得关于化学实验对象的各种现象和事实、各个方面和外部联系的感性认识,以此归纳出物质的性质和规律,然后学生再通过实验验证,形成“实验室——正规仪器、药品”的路线。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重复,不需要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许多学生根本就不想动手。这种实验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真正由“讲科学”“看科学”转化为“做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国内外情况来看,在课程改革中尽管涌现出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课本,但有一个最显著的恒定的趋向是“走向实验”。以人教版化学实验教材为例,第一章就是“从实验学化学”,而且不再严格地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加设“学与问”“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等实验板块。有一句话很恰当地表达了做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起;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

人的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实践对于人类的认识发展来说,是具有基础性的动力因素。只有经历必要的感性阶段,积累相应的直接经验,才能促成学生有效的思考,使知识的掌握富于意义,最终上升为学习的理性认识,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时间对客体进行观察、操作,在操作中进行探索,学生才能充分积累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化学实验是以掌握化学学科知识要素及其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实践活动,化学中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也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运用化学实验所确立的化学学习的平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形成化学概念,上升为化学规律,进而编织知识网络。

国家新的课程标准既包纳了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与技能,还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知识不再是课程的全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成为实验活动的重点。新的课程标准将“提高学生的素质”改为“提高学生的科

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测量标准中有一条就是“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做科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累积和认知能力的增长,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更注重学生整体精神的构建,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在教师帮助下学习和掌握书本知识,认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真理”。验证性实验是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形式,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等,授课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实验辅助,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实验事实,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我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究等活动,否认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理论,所以在教学中必然置学生于消极、被动处境,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难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终难以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科学探究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化学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时,“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视和强调学生自主地、开放地探究学习,这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探索性实验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是相对验证实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实验在观念上认为:社会中的人是一个天生的探究者,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强调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使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相统一。在探索性实验中,可以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影响研究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在探究性实验中,化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以实验探索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课堂教学也要求尽可能用边讲边实验来展开,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事实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因此,探索性实验注重的是在过程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的是体验,既包括成功的体验,也必然包括失败的体验。而事实上,在探索性实验中,学生从失败中的获益往往比成功时还要大,因为学生需要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达到掌握知识的最高层次——应用。

探究性实验强调学生自始至终是实验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提出问题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学习才具有主动探索的意义。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思考活动,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知识、能力、态度得到统一的发展。

教师要重视实践、探索、发现在实验中的地位。现代学习的新观念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而探究性实验的显著特点要求学生逐步进入“会学”的境界。因此,要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实验中,主张学生由主动经验和探索的实验中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并强调以外部的实际操作和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的实践,通过设计、动手、观察、总结、交流而体会学习的价值,实现获得知识经验和行为变化的协同发展,使思维领域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深化,开发出创新的潜力。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学习。实验作为化学研究和教育的主要手段,根据自身特点,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突出探究性。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这种个性和能力。倘能如此,对学生、对教师或对化学教育本身都是极有意义的!

篇2: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求实

求真

——对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邱克稳

新一轮的高中课改即将在天津市全面铺开,新课程中历史教材的改动无论从体例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同时也提出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即“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主人”。应该讲这是历史教育的一个突破,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努力方向。就我的理解而言,是希望还给学生一个真正认识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为尽快适应新理念,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也曾多次去听新课改地区的实验课,这些实验课大多课堂活跃,教学手段多样,课件精美,但总有些东西让我对历史教育的方向产生了一些模糊,反复思考之后,有如下一些认识,可与同行商榷。

一、“活中求实”应是历史课堂中教学手段运用的出发点 在我听到的这些历史课中,所有的老师都在为课堂是否活跃大伤脑筋,为此,老师们几乎将能让课堂活跃的招数悉数用上,课堂提问、学生表演、课件演示、竞赛讨论、现场采访等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以说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有的教师还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了发言或展示的机会。然而,一节热热闹闹的课下来,学生体会如何呢?记得我曾在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问到身旁的学生几个本课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生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说不太清楚,我又问到这课教材你看了几遍,回答是大概一遍吧,再问你有没有不懂或要问的问题吗?答曰没有,我都懂了。(这可是在刚刚没有答出我的提问之后说的)。我想也许学生是怕让自己的老师没面子,抑或是我问到的学生恰巧学习不太认真。可是仔细思考后也不难理解,一课教材不读几遍怎么能对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又如何提出问题,然而如果连一些基本史实都不知道的话,历史思维能力如何发展,历史素养如何提高?

我认为课堂活跃不等于浮躁,特别是在高中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节课不一定有多少表演或提问,但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教材,并能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再或者围绕一个问题大家认真探究,深入思考,让学生的思想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也许有的学生对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好,一节课中没有发言,但课下他却为了能弄通一些问题而积极寻找资料,这能说这节课不活跃吗?记得曾听过一节课,由于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同学们认真听老师阐述观点,之后仔细思考,课堂中大约有25分钟以上都是在静寂中度过的,但当我看学生们的表情时发现,学生们时而皱眉、时而看书、时而点头,随手翻看一位学生的教材,上面画了许多记号和问题。可想而知这是在认真思考后的痕迹。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从表面上看并不活跃,甚至还有些死气沉沉,但学生的思维却被极大的激发出来。当然,我不是说历史课堂热闹就不对,课堂活跃是必然的,但问题是怎样的一种活跃,如果能就一个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运用的多媒体课件确实让学生深刻感悟进而产生思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在活中求实,这才是我们设计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引起思考的问题:例如你怎样看拿破仑?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等等,或创设能让学生感悟的情景,如课前向学生收取纸张税来理解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等。这种在活中求实的问题,学生既要了解当时的基本史实背景,又可以产生一些思考,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方向。

二、“活中求真”应是指导学生探究思考的关键

还有一种课堂,教师给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学生也搜集了许多资料,在课堂中学生们确实在激烈的讨论或辩论,同时还不时闪现出不同的智慧火花或不同的观点。应该讲,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倡导学生感悟体验的教学风格在逐步推广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它符合新课程理念中“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但问题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中过于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唯恐承担起“扼杀学生创造能力”这一恶名,因此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均冠以“你很有想法、你很有创造力、你的思维很独特”等等激励性语言。或者还有一种就是在整个课堂中几乎听不到教师的点评,任由学生高谈阔论。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尊重学生个性吗? 我们知道,中学生是学生的思维正在走向成熟期,也就是说他们还不能比较客观的看待历史。他们确实有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有的非常好,但他们形成这些观点的同时又有许多是不太完整的,甚至还有些错误或偏激的观点,那么,我们的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或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观点或见解,老师要分析出“好”好在哪里,不科学又体现在哪里,在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学生主体体现的同时必须要有教师的主导。尤其是历史学科。

历史学科本身是人文科学,我们所学到的史书本身有很强的科学道理,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同时许多社会现象也容易混淆学生的观点,而许多历史实现现在也很难定论,是需要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的,我们历史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去努力探究历史中的真,探究并还原真的历史,那么老师就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如何识别历史中的真,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怀疑态度去研究历史,所以点评非常重要。学生思考和教师点评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学生读书感悟,教师送氧助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熊熊燃烧。

当然,要做到这点,教师自身要勤于学习,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说,教师的点评能否恰当,能否掌握好是否送氧的时机,就要倚仗教师的源头活水了。因此,我主张,在充分尊重学生活跃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学会去伪存真,这样的活中求真,才是我们所要发扬的创造性思维。

三、“真中求活、活中求实”会让我们历史学科恢复它应有的地位和功能。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高中教材改了,但由于初中历史学科的不受重视,基本没什么历史基础,突然改成模块教学,师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听的几节课中,就有的老师抱怨,为了这一节课,已经给学生补了几节课。试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恐怕现在的课是谁也完不成任务,而为了完成任务,就势必又回到原来的满堂灌的局面。满堂灌的结果是学生再次成为历史史实的奴隶。何谈历史学科的地位和功能。

篇3:对新课程理念下实验教学的思考

(1) 现有实验器材与新课程实验要求不配套。 (2) 实验开出率不高, 实验效果不尽人意。 (3) 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4)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这些现象作深层次的分析, 其背后的原因如下:

第一, 多年的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 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实验教学, 没有真正重视实验教学这一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没对学生的实验探究学习方法进行启迪和训练, 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练习题上。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 基础知识丰富、扎实, 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 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这正是应试教育长期影响的结果。

第二, 缺少足够的课外实验探究。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实验探究。许多家长和老师把课外实验当成是儿戏, 真正支持的很少。这样,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烦琐枯燥的分析和讲解实验, 真正能起到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东西接触太少了, 成了实验操作的“贫血者”。

第三, 教学观念落后。由于信息交流和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 许多老师的实验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对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思考。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 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这预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作为物理教师, 我们应审时度势, 更新观念, 大胆创新, 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新路子。

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 以“趣”激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核心因素, 学生一但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学习便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勤奋的探索, 执着地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 饶有兴趣地学习,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是实验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实验教学成功的向导。

二、创设民主、合作、交流的实验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习, 心情才会舒畅, 才会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创新、敢于创造。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把课堂气氛激活, 也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 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有一个心理安全感,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信任, 相信他们具有探究学习的潜能, 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实验探究中去。如果学生的观点和思维与教师的有差异, 我们要辨证的对待, 要给予肯定和尊重, 从而建立师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另外,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讨论、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和团体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师生的有效互动是实验教学的保证

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总喜欢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 并给予肯定、表扬和解答。另外,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 组织他们观察现象, 引导他们分析思考。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高高在上”, 要深入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并尽快帮助解决。

四、注重实验教学的检测和评价

《物理课程标准》在学生学习评价建议中就提到“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 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惟一的评价方式。”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 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 应该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 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以人为本,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不断探索, 大胆实践, 我们的实验教学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篇4: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23-01

新课程标准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作为教育者,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更好的吸收,以便达到高效的教学成果。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理念,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尤为重要,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还要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高中化学是全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设置的较高层次的基础学科,满足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技能,促使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有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实践,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求学态度,明确科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高中化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知识是指化学科目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技能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的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是因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把化学和其他学科综合,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综合,培养学生潜能,同时高中化学还有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高中化学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现如今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的关心,比如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衛生问题和健康问题等等。化学学科结合实际生活,不但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上的培养,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生活和化学课程的设置是不可分割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探究

(一)情景教学,引人入胜。化学这门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也将实验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到氛围中去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不要将固定的实验步骤告知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增加教学内容。为了完成大纲要求,经常会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或者实验教学时将实验步骤直接告知给学生,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试验,学生失去了对知识探索的乐趣。

作为教育者,要跟着新课程的标准走,所以一定要解放应试教育思想,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多用鼓励的言语,要积极看到学生努力的一面,用客观正确的眼光对待所有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应该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要注重学生掌握的效果,也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

(三)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学成果是否高效,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课堂氛围。传统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学生心中大都是严师的形象,学生惧而远之,造成师生间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为问题,自然而然教学成果不会非常理想。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必然的产物,因为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在这种新型关系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贴近于学生,和学生站在同样的立场。

(四)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教学可以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在高中化学科目中,大部分都是非常抽象的,仅限于文字式难以理解的。教师除了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证明观点外,还可以借助强大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图片的展示和动画展示都是很好的例子,不但直观,而且还可以三百六十度全面观察。例如在进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金刚石、石墨、CO2等晶体的内部空间结构用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形式,配以简单的讲解,和学生共同分析晶体形成的原因、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三、结语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门学问。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改变教学手法,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进行服务的。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学生“要学习”、“会学习”、“能学习”、“懂学习”、“爱学习”。只要教学贴近新课程的要求,符合实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篇5: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作者/ 张灵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使得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浮出水面,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英语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同和理解程度出现分歧,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束缚了教师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理念。因此,有效实行新课程英语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上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篇6: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在此结合当前中学数学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针对问题精心创设情境

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一般性,还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注意体现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精神。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第20章的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有了对扇形统计图有初步的了解,除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中的扇形统计图之外,还请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请他们对班级中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数量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通过课前预习,自己先试着绘制一张扇形统计图,并分别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由于课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每个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研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索发现,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出了扇形统计图反映数据情况的优缺点,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这种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开发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作业设置多样化,正确评价学生

新课程则要求作业既要有巩固和检查功能,也要有深化和提高功能,还要有体验和发展功能。所以我们布置作业时,内容上宜注意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形式上要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作业形式可以有解答题、探究题、想一想、动手做一做等。开展同学间作业相互纠错。注意作业评判的过程性和激励性,作业批改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勾一叉和打个分数,而要重视学生在解题时的思维过程。同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既指出不足,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结束了扇形统计图知识的学习后,我布置学生自定主题,设计一个扇形统计图,并涂上彩色作为作业上交。学生们确定的主题很多,设计出的扇形统计图也美丽自然。比如调查学校或班级同学姓氏、同学年龄、出生月份或生肖星座、男女生比例、喜欢的电影或歌曲类型、喜欢的明星类型、喜欢的科目或书籍类型、喜欢的颜色、喜欢的饮料或水果、近视情况、家庭人口数量、长短发、爱好的体育活动或球类、团员和非团员比例、拥有QQ号和上网时间、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课余时间的安排,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三、多关注和赞赏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前提。从讲台上走下来,到同学们中间,从权威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不但做学生的良师,也做他们的益友。只有当学生从心理上认同这位老师了,他们学起这个科目来自然就会有更大的信心和兴趣。

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尤其不能歧视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只要讲究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大家都能成才。须知,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和后天的成长条件不尽相同,自然会造成能力上的差异,但这并不是他们将来能否成功的惟一决定因素。况且人的智力和能力发展有先后快慢之分,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未必是一流的。我们不经意的偏见和冷眼也许会让世界少了一个爱迪生。学生王某,初中刚入学时数学不及格,一直以来对这门学科带有极大的恐惧心理。我通过观察发现,该生实际上有学习潜力,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成绩不理想,信心不足。于是平常注意对她多加鼓励,定期给她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其实际情况给她制定了阶段学习目标,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其学习兴趣。通过三年来的努力,该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已经跃居中上。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支持是学生找回自信、勇于努力进取的最佳良方。

篇7: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马云鹏 唐丽芳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省 长春市 13002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实验;调查

[摘要]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城乡实验效果差异显著、小学与初中实验效果差异显著、课程资源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应当关注实验区的整体效果,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指导;从多种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总结经验;努力建设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文化。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04(01)—11-05

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于同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实验。2002年9月,又有50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行这一实验。2001年末和2003年初,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的成员,我们前后两次参与了对部分(共计22个)国家级实验区的评估,共回收了教师问卷1437份,小学生问卷2083份,中学生问卷1005份。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我们了解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状况,并进行了评估。这里,我们仅在学校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步效果、遇到的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新课程改革实验取得的成效

1.绝大多数教师表示适应新课程和教材的变化

在对“就您所了解到的情况,您认为本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是否能实现”一题的回答中,有14.2%的教师认为完全可以实现,有72.2%的教师认为“创造条件,可以实现”。

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方面,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教师表示能适应新的课程和教材。在“您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是否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一题中,选择“完全适应”的占33.3%,选择“基本适应”的占62.3%。对新教材的适应情况,选择“很适应”或“基本适应”的占98%。可见,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能够适应新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转变,适应新课程和教材中发生的变化。

2.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发生变化

在回答“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你认为在实际教学中是否能做到”一题时,有32.8%的教师选择“能做到”,有59.0%的教师选择“创造条件,可以做到”,仅有不到5%的教师选择“太理想化,不能实现”。

调查显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已经开始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在教师的心目中,一堂好课的标准依次为:(1)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2)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3)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4)课堂气氛和谐、民主。(5)组织合理,方法灵活多样。(6)教师讲授系统、准确。(7)基础知识扎实。(8)课堂秩序井然。(9)其他。从教师对“一节好课的标准”的认识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已经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强调“教师主导”、强调“秩序和纪律”、强调“基础知识扎实”的倾向。对教材的使用,教师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视教材为圣经、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来教的做法。有78%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不同程度的调适,完全按照教材教的人仅占3.7%。

在回收的学生问卷中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方式和对待学生态度上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在回收的中学生问卷中,有57%的学生答的是教师经常要求他们准备操作和实验材料,59%的学生答的是教师经常使用投影、幻灯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84.5%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37%的学生答的是教师在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的时候经常问学生的想法,64%的学生答的是课堂上教师能够理解学生的观点。在回收的小学生问卷中,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对他们采取的是鼓励的方式,而不是训斥的方式;教师能够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可见,新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而且推动了教师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

3.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法

教师不仅在观念和价值取向上认可新课程评价方式,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尝试使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有14.5%的教师认为“完全可以做到”,有 70%的教师认为“创设条件,可以实现”。有64.9%的教师采取“平时表现为主,参考考试成绩”的方式评价学生。从评价方式变化的程度看,有47.7%的学校和班级“发生了很大变化”,有48.3%的学校和班级“有所改变”。对于教师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中学生认为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日常观察”、“测验与考试”、“成长记录袋”;70%以上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常常给我写评语”,并且绝大部分小学生不知道自己在班级的名次。

4.学生学习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调查发现,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听教师讲课,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预习复习,自习和作业,社会调查,其他。小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除了听教师讲课外,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可见,虽然学生学习还是以听教师讲课为主,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从作业形式上看,中学生比较喜欢阅读图书和查阅资料的形式。小学生认为“思考性作业比以前有明显增多”,“我觉得教师留的作业不多,而且很有意思”。中学生认为,新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的收获很多: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会搜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解题能力更强了,更喜欢学习了。

新课程改革实验存在的问题

1.城乡实验效果差异显著

被调查的学校分布在省会城市、地市县城区、镇和乡村等4类地区。交叉分析的结果显示:受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培训的机会和形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教师在对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实现度、对课程内容难度的认识、教材对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乡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趋向于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差,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不大。

调查结果发现,按照从省会、地市县、镇到乡村的顺序排列,对新课程改革“完全适应”的教师的百分比呈逐渐下降趋势(38.6%、28.6%、22.8%、11.1%),而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新课程所要求的“还存在一定差距”的教师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3.6%、4.2%、5.0%,22.2%)。在对新课程评价方式的探索方面,农村教师的评价方式还比较单一,没有摆脱传统评价注重考试、注重结果的弊端,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规范。尚有11.1%的乡村学校对教师“很少评价”,而“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评价的比例(38.9%),也明显低于省会(75.6%)、地市县(85.3%)和镇(73.5%)。另外,乡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低于省会、地市和镇的教师。认为新课程理念“完全可以实现”的仅为5.6%;认为“受条件限制而暂时不可以实现”的为44.4%,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教师;认为“创造条件,可以实现”的教师也仅为50%,低于其他地区的教师。另外,农村家长对改革的态度,也反映了新课程改革在农村推行的难度。调查发现,乡村学生的家长对新课程改革比较担心:对新课程改革持“有些担心”和“非常担心”态度的家长比例达到 33.3%和5.6%。相比之下,省会、地市县和镇选“有些担心”选项的比例为9.6%、16.4%、19.2%;“非常担心”的比例为 1.5%、3.3%、4%。农村家长对新课程改革“非常支持”的仅占11.1%,也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4类地区的教师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基本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经济、文化现状决定了它在改革中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采用区域推进策略,应当是恰当的选择。

2.小学与初中实验效果差异显著

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评价变化的程度相对较小。例如:对新课程评价方式的认可程度,初中教师认为新课程提倡的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方式,“受条件限制,暂时不能做到”(20.8%)和“操作困难,很难做到”(9.6%)的比例明显高于小学(7.8%和1.9%),而“完全可以做到”(7.1%)和“创造条件,可以做到”(62.4%)的选择比例低于小学。从学生评价的方式看,小学采用“平时表现为主,参考考试成绩”的评价方法的比例高达76.2%,而初中仅为30.9%;小学采用“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表现”的评价方法的比例为8%,而初中为 60.8%。也就是说,小学更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初中更注重对学生的结果性评价。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初中“主要看考试成绩”的比例(19.6%)明显高于小学(5.1%),而“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的选择比例(66.7%)低于小学(79.3%)。从评价方式改变的程度看,小学变化的程度较大,选择“发生很大变化”的比例超过一半,而初中仅为29.7%;小学选择“基本未变”的比例仅为0.9%,而初中为12.4%。

家长、教师、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升学率的追求使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敢轻装上阵实施新课程,生怕学生在将来的升学考试中失败。在这里,有必要提到家长对改革的态度。调查数据表明,对于新课程改革,初中学生家长持“非常支持”和“基本支持”态度的比例分别为10.6%、43.7%,明显低于小学家长的29.7%、55.8%,而持“有些担心”和“很担心”态度的比例分别为29.6%、8%,明显高于小学生家长的8%、0.3%。这让我们看到,在初中以致将来的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难度。

3.课程资源建设亟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缺少课程资源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对于“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这个问题,2001年调查时,排在前 3位的分别为“缺少课程资源”、“缺乏指导”和“缺少政策和经费保障”;2003年调查时,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缺少课程资源”,“时间紧、负担重”,“缺乏指导”。在座谈中,教师也集中反映了这个问题:“由于经费不足,教学设施等必备的物质条件尚不能满足需要,缺少课程资源,使探究性学习不能进行,甚至不能完成有些单元的教学任务。”

4.其他问题

(1)教材的难度和容量有待调整

教师反映,新教材的问题主要有难度偏大,学科与学科间联系太少,知识点脱节;个别教材较城市化,与农村生活脱节等。反映问题最集中的是新教材内容偏难。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有40%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过难或稍难,同时内容过多,“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过多,师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入挖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2)班额过大问题不可忽视

从班额看,主要有40人~49人、50人~59人、60人以上这 3类,达到91.9%。在小学,班额在60人以上的班级占24.9%。班额过大是目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困难。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许多教师都反映了班额过大的问题。“班额过大,教师负担过重,难以落实‘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的要求。”“现在班额过大,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缩小班额。”“要想让新课程改革实验见成效,就要先解决大班额的问题,否则最终会造成学生两极分化。”

(3)教师培训需要加强

教师培训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教师说:“新课程改革辅导不能太过术语化,不能大而空,不能太笼统,应专题明确。”“希望能有机会走出校门,到发展较快的、较先进的地区走走、看看、学学。”“资源与经验共享与交流应更广泛、快捷,我们想及时了解其他新课程改革实验区搞得好的学校是怎样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中,部分学科的指导理念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课程专家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操作的指导较少。”“我希望有实用的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活动,使我们更快、更好地理解新教材。”从教师的反映中可以看出,专家们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的指导,针对性不强;从事教师培训的网络不畅通,教师难以获得专家的指导,难以与校外和其他实验区的同行进行交流;培训的内容忽视了教师的个人需要以及学科特点,缺乏实用性。

调查结果表明,在如何对待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上,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通常比较倾向于保守。另外,在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上,小学的艺术、品德、生活、科学,初中的生物、物理、艺术、科学等学科教师明显不如其他学科的教师。因此,今后的教师培训工作应考虑到教师的教龄、学科等因素,更紧密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对策

1.关注实验区的整体效果,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实验的规模越来越大,实验校之间实验效果的差异日益显现,并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在关注实验整体效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改革中的弱势群体,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和支持。例如:对农村实验学校给以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加强对初中教师尤其是初中综合课教师的指导,加大初中考试制度的改革等。

2.多种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水平决定了课程实施的程度。当前,我们应当多种渠道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加速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另外,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运用能力,是决定对课程资源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教师的角度说,应该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利用资源的能力。

3.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总结经验

对实验区的评估结果表明,实验区地方领导的组织是否得力,是影响实验成果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加强实验区和实验校的组织领导,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的经验,大力进行宣传、研讨和交流。

4.努力建设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文化

新课程改革应当是建立在技术取向、政治取向和文化取向三者统一基础之上的改革。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导致改革的失衡甚至失败。这其中,往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文化取向。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想什么和做什么,而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是其赖以成长的文化。任何改革,如果不对现有的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和重建,就都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文化重建的过程,也是一个要求教师形成新的价值和观念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重建问题。

本文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是马云鹏,参加本课题问卷设计与整理分析的还有吕立杰、马延伟、闫建敏、丁锐、杨琳等。

参考文献

[1]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科恩、罗登布什、保尔:《资源、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2)。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Hall,G.E.and Hord,S. M.(2001).Implementing Change,Massachusetts:Allyn and Bacon.

[5]Fullan,M.(2001).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 Change(Third Edi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篇8: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观念指导行动,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认识到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新课程教学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走进新课程, 理解新课程, 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1. 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教学过程应该不仅仅是“教师教, 学生学”的简单过程, 更是一种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 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2. 培养学生基本化学素质

初中化学科的教学, 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学生从此自觉地建立起化学思维的品质, 建立个性化的化学素质。只要教师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 认识到这对于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就会对教育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观念引导行动, 所以初中化学教学就应该对学生落实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思维方法。

二、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方式, 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不合乎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及态度, 调整师生教学活动的整体结构, 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 使教学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逐步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课堂模式。

1. 认真进行调研, 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既要有教师的“教案”, 也得要有学生的“学案”;既有写教师要讲的, 更有写学生要练的。要精心设计,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从中找出规律, 探索性地追求知识, 掌握知识。

进行调研是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教学策略, 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情况等, 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以及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教师可以得知: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学生对知识理解如何, 学生的兴趣状况如何, 学生还有哪些地方没弄清楚, 学生还想了解什么。因此, 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调研可以有效落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 加强实验教学, 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实验教学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 教师要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观点贯穿在教学中, 从而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发散性、综合性等。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三个标志性的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功能, 促进学生化学实验素质的提高。

另一方面, 新教材中的很多“演示实验”内容都设置成以“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具有发现学习特征的形式呈现, 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思想, 强调的是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发现、探究、互动与合作。这些都符合科学发展和认知的规律。因此, 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遵循教材的指导思想,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要尽可能用实验来说明问题, 实验既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途径, 也是突破难点的最好方法。多采用预测性质、实验探索、验证预测、得出结论的教学形式, 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交流, 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实验事实, 形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意识;当实验现象与预测不相吻合时, 更要认真分析、寻找原因, 大胆质疑, 养成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3.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化学充满浓厚的兴趣,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首先要成功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质, 从情感上能激发兴趣, 从智力上富有挑战性, 从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几乎大多数学生都对化学实验感兴趣, 特别对色、态、味、声、光等现象的实验更是兴趣倍增。教师在起始阶段时就要借助实验来化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原来的性质”这一知识点, 笔者用一支试管、一勺铁粉和一块磁铁就能充分说明问题。把一勺铁粉倒入装有水的试管中, 水与铁粉就构成混合物, 它们是否保持各自的性质呢?振荡, 立即用磁铁靠近试管侧壁, 看到铁粉在水中被磁铁吸引形成的“磁力线”。现象直观明显, 效果好, 有说服力,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化学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 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物质名称、俗称、颜色、状态等等, 常有学生抱怨内容太多记不住, 理解困难, 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记住和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方程式, 那应该是相当有效的。例如,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在氧气里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也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通过这些实验现象, 使学生毫不费力地记住和理解这一性质和相关的方程式。

(2) 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

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就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 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 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新授课的导入方式很多, 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必须说明的是, 导入时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艺术化等原则。

(3) 精心设计优质学案

学案的设计很重要, 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的题目应具有科学性、开拓性、启迪性、条理性、概括性和简洁性。旨在给予学生思维方法上的指导,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应用能力。例如, “盐的性质”的复习, 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某固体可能含有Ca (NO3) 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1)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 加适量蒸馏水, 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液体; (2) 取少量上述溶液, 加过量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3) 取 (2) 所得溶液少量, 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 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 一定没有___, 可能含有___。

本题意是要通过几种盐的性质实验现象进行判断, 根据盐具有的化学性质, 确定原混合物中所含有的成分。解题时可先从“无色透明”入手, 复习盐的溶解性规律, 回忆典型离子具有的颜色, 再复习盐的化学性质, 碳酸盐、硫酸盐所具有的个性, 形成盐类知识的复习体系。这种教学设计,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 在新课程改革中, 要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从教师一方面来说, 就是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 改变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 发挥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展现自己亮丽的教学风格。从学生一方面来说, 通过自主性学习活动,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改善自己的心理素质, 建立和提高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的精神, 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审定.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9:对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课程标准 英语教学 评价 实践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教学评价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诚然,与其他课程相比,英语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评价有其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一、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维度

1.基本理念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富有实效的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英语活动,掌握基本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表达、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材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同时,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2.基本维度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应当关注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环境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英语活动之中,学生是否对英语有较强求知欲;应当关注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能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使学生有效地经历英语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应当关注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知识,使得不同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着不同的发展。我们要在“应当关注”中开展两个方面的评价:(1)学习方式。教师能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是否体现积极交际、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2)思维发展。教师能否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事实上,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能够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组织教学。

二、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评价的所持原则和所用方法

1.所持原则

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中,我们所开展的教学评价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同时,开展英语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表述,那就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评价中,一定要看教学是否能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所用方法

传统英语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往往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考试改革的发展,我们必须考虑与时俱进的评价方法。我们既要运用形成性教学评价,也要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他们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是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发展性外语教学评价是指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是一种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一种着眼于未来、侧重于发展、有利于改进的评价,课堂中学生得到的评价,不是以选拔和甄别优劣为目的,而是以辨析、诊断、激励、导向为主要功能的评价。教师要具有创造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发展性教学评价就是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结合,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

总之,英语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评价的多元化,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和资料,帮助教师更全面、客观、科学地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马俊明.英语教师的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Flaine Tarone.论以学习者为中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6]徐勇,龚孝华.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描写小猫的儿范文下一篇: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