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5则范文

2024-08-07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5则范文(共3篇)

篇1: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5则范文

学习流程图:

学习内容:课本78页~80页中应用题

学习任务:

1、找出每道应用题的关键句子及等量关系。

2、画线段图表示等量关系,写出解题流程图。

3、至少会用两种方法解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

1、先找应用题的关键句子: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

2、理解题意,分析关键句子:“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就是指“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部分占八月的”,

3、画线段图示:先画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即第一天的,再画相对量的即第二天的量

第一天成交量:

第二天成交量:

4、写出解题思路图。

方法一:第一天的成交量×

第一天的成交量+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成交量

第二天的成交量

方法二:

1+

第一天成交量×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

第二天成交量

5、列式解答。

方法一:65+65×

方法三:65×(1+)

方法四:65××6

方法五:65÷5×6

教案:

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79~80页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4A、4B号、2号检查3号,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分数混合运算(二)

学习流程图:

学习内容:课本81页~83页中应用题

学习任务:

4、找出每道应用题的关键句子及等量关系。

5、画线段图表示等量关系,写出解题流程图。

6、至少会用两种方法解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

6、先找应用题的关键句子: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7、理解题意,分析关键句子:“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就是指“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部分占八月的”,

8、画线段图示:先画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即第一天的,再画相对量的即第二天的量

第一天成交量:

第二天成交量:

9、写出解题思路图。

方法一:第一天的成交量×

第一天的成交量+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成交量

第二天的成交量

方法二:

1+

第一天成交量×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

第二天成交量

10、列式解答。

方法一:65+65×

方法三:65×(1+)

方法四:65××6

方法五:65÷5×6

教案:

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分数混合运算(三)

学案流程:

学习内容:课本84页~85页

学习任务:

7、找出每道应用题的关键句子及等量关系。

8、画线段图表示等量关系。

9、列方程解决问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

11、先找应用题的关键句子:比八月份节约了

12、理解题意,分析关键句子:“比八月份节约了”,就是指“九月比八月节约的部分占八月的”,

13、画线段图示:先画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即八月份的,再画相对量的即九月份的量

八月份:

九月份:

14、等量关系式:八月份的(1-)是九月份的量

八月份×(1-)=九月份的量

八月份的量-八月份的量×=九月份的量

15、列方程或算术式:

○1(1-)x=12○2x-x=12○312÷(1-)

教案:

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3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篇2: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5则范文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单元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同学们做什么呢?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 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问题:1.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1.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第2题哪错了? 3.第3题哪错了? 4.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第2课时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8页例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4×3=12

4×3+7 7+(4×3)=12+7 =7+12 =19

=19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追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

追问:见下页。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问题: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第3课时: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9页例3。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 7+7-6= 问题: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问题:

1.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6×(7+2)(88-56)÷8 76-(12+25)(12-5)×3 48÷(8-2)问题: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72-18)÷9 24÷4+2(4+5)×7 72-18÷9 24÷(4+2)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 2 2 2 = 2 问题:

1.你看见什么了?

2.你能在前三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这个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四个“2”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1页练习十一,第7题。第52页练习十一,第11题。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P53页例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 72÷(18-9)= 65-8×5 = 20+7×5 = 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1.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 90-36=54(个)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90-36)÷9

= 54÷9 = 6(次)

问题:

1.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2.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3.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4.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5.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

1.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2.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1.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25+15)÷8 =40÷8 =5(只)

3.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4.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5.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你会解答吗? 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60-15)÷5 = 45÷5 = 9(米)

4.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3.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6×3÷9 =18÷9 =2(排)

3.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4.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 5.解答正确吗?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第56页练习十二,第

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P57-58页整理复习和练习十三。教学目标:

1.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2.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4×6÷8= 72-5×8= 30÷6+29= 7×(36-30)= 48-18+32=(14+21)÷7=

5题。

四、课堂作业 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2)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对比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18+27÷9 4×8-3(18+27)÷9 4×(8-3)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在做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复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1.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你会解答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出来。3.解答正确吗? 4.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5.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小男孩: 3×4+5 =12+5 =17(元)

小女孩: 10-(3+5)

=10-8 =2(元)10-3-5 =7-5 =2(元)

26个 19个 2.

(26+19)÷5 =45÷5 =9(个)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5.解答正确吗? 3.

8×3-10 =24-10 =14(瓶)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还剩多少瓶”,你们会解决吗?能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3.说一说你的想法。4.这道题需要加小括号吗? 5.解答正确吗?

三、课堂作业

作业:第58页练习十三,第1~3题。单元检测:

一、口 算

(1)15×3=(2)42÷7=(3)9×5=(4)28÷4=(5)12×3=(6)35÷7=(7)19×2=(8)18×3=(9)21+32=(10)19+17=(11)28+9=(12)36+5=(13)28+3 =(14)16+30=(15)28-6=(16)13×3+20 =(17)45÷9+37=(18)100-9×3=(19)80+5×4=(20)30 -36÷4=

二、计算

(1)9×8+12(2)20+24×2(3)72÷8+30

(4)56-8×3(5)21+6×3(6)15-40÷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8+16÷8 改正 :(2)40-15×2 改正: =24÷8 =25×2 =3 =50

四、脱式计算

(1)63-40+25(2)35+4×8(3)27+81÷9(4)6×8-24(5)36÷6×4(6)49÷7+63

五、在〇填上>、<或=

(1)5×4+5〇5×4-5(2)6+7×2〇7+7×2(3)5×2×3〇5×(2×3)(4)42÷6+7〇42÷7+6(5)40-8×5〇40-8×4(6)30-49÷7〇20-49÷7

六、列式计算

(1)7与8的积是多少?(2)42除以6得多少?

(3)45与32的和是多少?(4)78比36大多少?

七、应用题

(1)菜站上午进10筐西红柿,下午进12筐西红柿,一共运进多少筐西红柿?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

(2)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新 |课 |标| 第 |一| 网(3)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4)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5)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篇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混合运算5则范文

【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教材第47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讲解,探索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用脱式正确计算。

2.通过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重点难点】

探索只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正确。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7×3= 29-19= 8×4= 12+24= 5×6= 17-9= 9×9= 9+45= 9×4= 45-21= 7×6= 15+17= 2.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花瓶有7枝花,5个花瓶共有多少枝花? 7×5=35(枝)

(2)小红买了6只气球,每只气球3元,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 6×3=18(元)【情景导入】

师:很好,在刚刚的简单复习中,同学们都已经熟练掌握了一步计算,不知道两步计算大家还记得吗?

板书:你还记得58-14+6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吗? 生:先计算58-14=44,再算44+6=50。师:真聪明!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新课讲授】 师:我们知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板书:15÷3×5 师:那么大家知道在没有括号的乘、除法算式里要怎么计算吗? 生1:先计算15÷3=5,再计算5×5=25。生2:也是从左往右计算。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

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2)抽学生板书计算过程。(3)教师逐一讲解。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2)抽学生板书计算过程。(3)教师讲解、订正答案。3.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1)学生分组比赛完成本题。

(2)教师点同学给出自己的答案,集体交流,看是否一致。(3)教师给出正确答案,集体订正。4.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写出正确计算过程。(2)同桌互相交流。(3)全班集体订正。(4)教师小结。【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再次学习了只有加减法、乘除法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希望同学们能记住运算顺序,熟练运用。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教学板书:

第1课时 混合运算(1)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教材第48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跷跷板乐园”的情境,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用脱式正确计算。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1.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2.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算理。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脱式计算下列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16+5-6 30+7+2 3×8÷4 7×1×2 【情景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跷跷板乐园逛逛,看看会有一些什么收获。(2)看教材第48页图,说一说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3个跷跷板,每个坐了4人,边上围观了7个同学。)

(3)小组讨论:怎样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4)小结:从同学们计算人数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一个两步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新课讲授】 板书:

①等号写在算式下面左边。②加号和7要照抄下来。

小结:在乘加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落下来。

师:计算时,乘法和除法是同级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到这个结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抽学生答题。(3)集体订正答案。【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计算两步算式,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乘除,后加减”。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 对应练习。教学板书:

第2课时 混合运算(2)

①等号写在算式下面左边。②加号和7要照抄下来。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混合运算(3)

【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教材第49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括号的作用。2.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重点难点】

1.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2.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

6×9= 30+15= 45-7= 26+4= 63÷7= 50-8= 42÷6= 54÷9= 37+8= 18÷3= 5×4= 18+9= 30-6= 72-40= 48÷6= 2.脱式计算。

7×2+30 46-6×4 15+25÷5 36-9+10 18-12÷4 80-40÷5 63÷9+7 9×6+9 【新课讲授】

1.复习“跷跷板乐园”情境,翻开教材第48页出示图,学生观察图片。图中告诉了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从图中我们知道:3个跷跷板,每个4人,围观7人。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 2.试一试:怎样解答?

3.分析评价。

冬冬分步列式解答,算出了,做对了。

乐乐列出综合算式,结果也是一共19人,像乐乐这样列式对吗?(乐乐写的算式中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上一课的时候,我们还没学习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如果先算7+4就不符合题意了。)

老师请小括号来帮忙,在乐乐写的算式上加上小括号,7+(4×3)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4.尝试练习。板书: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抽学生板书此题做法。(3)教师讲解,集体订正。2.教材第49“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2)汇报,教师评讲。

3.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互相检查。(3)全班集体订正。(4)教师小结。【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了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教学板书:

第3课时 混合运算(3)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2页练习十一。【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情感。

2.感受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理解混合运算知识,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题。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正确使用小括号。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对混合运算进行复习。【练习讲授】

1.复习混合运算实练。(1)口算。

9÷3= 20-16= 63÷9= 21-14= 54÷6= 8×3= 18+8= 40-8= 9+27= 42+7= 56÷8= 4×9= 35-20= 24+6= 32÷8=(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①12+12÷6 =24÷6 =4 ②42-(22+9)=20+9 =29 ③7×4-16 =28-16 =44(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42除以6的商是(),再加上19得()。②7乘以8的积是(),再减去30得()。③50减去20的差是(),再除以6得()。④6加上22的和是(),再除以4得()。2.复习解决问题。

讨论: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要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把缺少的信息数据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解决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作业】

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1)抽学生板书题目。(2)学生独立完成。(3)教师讲解。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互相检查。(3)教师讲解,统一订正。3.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4.完成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1)学生分组比赛完成本题。(2)教师集体订正。【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对混合运算以及用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还要多加练习和运用,以便解决生活中的更多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教学板书:

第4课时 练习课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54页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增强学生的情感。【重点难点】

学会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游乐园里玩得真开心,可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

【复习巩固】

1.出示教材第53页例4情景图。2.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师: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

生:面包房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每次能烤9个,剩下的要烤几次?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提问:你能解决“剩下的要烤几次”这个问题吗?(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请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重点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和列式。

生1:我先算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再用它除以每次能烤的个数,得到的就是还要烤几次。列式为:

90-36=54(个)54÷9=6(次)

生2:我的想法和他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90-36)÷9=6(次)

师:你先算什么?

生2:我先算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

生2:我的方法是在90-36的前面和后面加上一个小括号,表示要先算90-36。列式为:(90-36)÷9=6(次)。

师:你从哪里知道要加小括号的? 生2:我上节课学习的。

师:你真会学以致用,你是学习的小主人。

小结:小朋友们,我们的数学家在很早以前就约定,像这样又要写在后面,又要先算的情况,用小括号把后面的算式括起来,表示先算。如果在以前,你们也能成为数学家,你们真棒!

师:你们会读(90-36)÷9这个算式吗? 生:不会。

师:这个算式应该这样读:90减去36的差与9的商是多少。4.自主体验,总结判断。

师:比较上面几种算式,说说自己喜欢哪一个算式,再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5.通过刚刚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6.尝试练习。(1)投影出示:

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瓶插几枝?(2)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列式解答,把先算的部分加上小括号。(19+16)÷5 =35÷5 =7(枝)

答:每瓶插7枝。【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3题。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的第4题。(1)让学生说明图意。

(2)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5题。

(1)让学生板演此题,同时加强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增强学生的数感。(2)教师讲解。4.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6、7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各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8题。(1)让学生仔细看题中的情境图。

(2)请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以及要求的问题。(3)学生先独立思考解题,再在全班交流。(4)老师讲解,统一订正。【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要我们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而且方法很多,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老师希望大家能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教学板书: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方法1: 90-36=54(个)54÷9=6(次)

方法2:(90-36)÷9 =54÷9 =6(次)教学反思:

第6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题(教材第57、58页内容。)【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记住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计算。2.利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知识来上一节数学整理和复习课,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复习讲授】 1.知识梳理。

师:混合运算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看看课本,在小组内讨论、回顾、总结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梳理知识。

2.自主探究解题方法。(1)出示第一个问题。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你有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生1:先看图中一共有3组相同数目的苹果,每组有5个,就可以求出3组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再加上另外的3个,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分步计算 5×3=15(个)15+3=18(个)综合算式 5×3+3=18(个)答:一共有18个苹果。

生2:如果把图中的苹果看成4组,每组有5个苹果,可以先求出4组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再减去多算的2个,就可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分步计算 5×4=20(个)20-2=18(个)综合算式 5×4-2=18(个)答:一共有18个苹果。(2)出示第二个问题。

食堂运来60袋米,第一天吃了9袋,第二天、第三天吃的都与第一天同样多,还剩多少袋米?

师: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几种算法?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学生独立探究,尝试解答。小组交流。集体汇报、交流,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小结:

方法1:先求第一天剩下多少袋,再求第二天剩下多少袋,最后求第三天剩下多少袋。

列式:60-9-9-9=33(袋)

方法2:也可以这样想:先求出三天共吃了多少袋大米,再把运来的米的袋数减去三天共吃的袋数,就是剩下的袋数。

列式:60-(9+9+9)=33(袋)列式:60-9×3=60-27=33(袋)答:还剩33袋米。3.归纳总结。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小结:(1)解决问题应用口诀:解决问题莫着急,数量关系要看细,乘法能求几个几,加求总数没问题。比多比少是减法,部分用减准成立。

(2)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7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1)学生分小组讨论。(2)学生汇报,教师评讲。

2.完成教材第57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互相交流想法。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1)学生分小组讨论。(2)汇报,教师评讲。

4.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三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互相检查,交流想法。(3)教师讲解订正。【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运用所学习的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其中重点是学会使用了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小括号的作用就是表示要先算。

【课后作业】

1.教材第58页第2、4题。2.完成本课时 对应练习。教学板书:

第6课时 练习课

上一篇: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2011年考研复试经验下一篇: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