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8-04-2

2024-08-09

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8-04-2(通用4篇)

篇1: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8-04-2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其中,“三全”指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从建设应用到融合创新

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就表示,教育部将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并引发广泛讨论猜测。

教育信息化2.0与1.0有何区别?杜占元认为,如果说教育信息化1.0是引入外部变量的话,那么,2.0就是要把这些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

具体来说,教育信息化2.0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曾于今年一月撰文表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提出两个阶段的构想:

2012-2015年,初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2016-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建设进展、教育改革发展实际需求和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状况,确定新的建设重点与阶段目标。

他认为,经过前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引发教育的深层变革。

“教育信息化1.0向2.0时代转变,即从重点关注量变向重点关注质变转变;从强调应用驱动、融合发展,向注重创新引领、生态变革转变。”

教育信息化2.0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本月17日举办的“新技术支持未来教育展示观摩”活动上,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表示,教育信息化2.0将带来以下转变:

教育资源观转变。“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但这还不够,我们要更强调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观。这个大资源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知识之间关系、即知识图谱;既包括填充学生头脑的,也包括点燃学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

技术素养观转变。从技术应用能力转向信息素养能力,“我们不仅要利用技术,更要利用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合作。”

教育技术观转变。教育技术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环境,而要嵌入学习系统中去。

发展动力观转变。“过去,我们非常强调教育系统的应用,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教育治理水平转变。过去的教育治理是补救型的,先出现问题、后治理问题,没有强调教育治理现代化。

思维类型观转变。“当今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工业时代,我们的思维类型急需从工具型思维转向人工智能思维。”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实现?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主要提到三点:

“三通”提效增质、两平台融合发展。三通包括“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包括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演进,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推动师生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

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

篇2: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8-04-2

在3月10日的全国“两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坦言,养老保险目前总体运行平稳,但未来收支平衡面临巨大的压力。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综合施策、长短结合、多管齐下。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二是实施职工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三是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四是多方面地筹措养老保险基金,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五是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一张图看懂当前中国养老问题]

篇3:一张图看懂年终奖临界点

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税1155.1元;

发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4950.2元;

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4950.25元;

发41元比420000元多纳19250.3元;

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30250.35元;

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88000.45元。

篇4:一张图看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018-04-2

2019云南楚雄银行招聘考试:一张图看懂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2018银行校园招聘笔试正在进行中,在银行笔试专业知识部分的考试中,越来越重视对《国际金融学》的考察,但广大考生在复习时往往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是很到位。总的来说,对于《国际金融学》大家的复习难点有四部分内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控措施、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之所以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感到吃力,一方面由于考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欠缺,从而很难做到举一反三应对多变的题目;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此部分内容的考点维度较广,可考察的范围较宽泛,使得大家复习起来摸不到头脑。所以,接下来,中公金融人将以“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这个考点为例,让大家通过一张图完全掌握这个考点涉及的高频考察维度,进而分享下对于《国际金融学》的备考技巧。

说到“国际收支失衡”,无非两种表现形式——顺差和逆差。而我们在记忆时,只需记住其中一个即可,另一个的结论相反。我们以贸易顺差为例,看看顺差给本国带来哪些影响。

结合历年银行和农信社对“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这个考点的考察,主要就是从以上这六个方面出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结论呢?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顺序分析下:

1.无论顺差还是逆差,说直白点就是一个国家长期赚钱另一个国家长期亏损,长此以往一定会造成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chuxiong.offcn.com

2.顺差出口多,卖了东西赚来的是外汇,外汇在本国国内无法花,需要将大量的外币兑换成本币。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所以此时对本币的追逐会造成本币升值;3.本币升/贬值等价于本币汇率上升/下降,所以顺差带来本币升值,即本币汇率上升;外币贬值,即外币汇率下降;4.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所以,出口增加使得本国经济发展向好,未来有通胀的压力;5.同理,出口拉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拉动就业以生产产品、创造产值,故失业率下降;6.要想实现出口的增加,很可能对本国资源过度开发以满足生产要素投入的需求,所以顺差往往造成本国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

而这六个维度最常考的还是“对本币币值/汇率的影响”。所以,接下来我们来做一道交行之前的真题,学以致用。

【例题】在不考虑干预因素的情况下,某国连续5年处于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那么,该国会出现的情况是()。

A.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增大 B.外汇储备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减少 C.外汇储备增加,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增大 D.外汇储备增加,本国货币升值压力减少

【答案】C。解析: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出口多于进口,因此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增多,外汇相对于本币贬值,从而导致本币升值压力增大。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chuxiong.offcn.com

由这一个考点大家可以看到,在学习《国际金融学》时,虽然很多内容看似我们日常生活不一定经常接触,考点维度也较广,但只要多进行总结,直击考点,《国际金融学》的复习同样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银行笔试的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笔试。更多云南银行招聘考试关注楚雄中公教育信息网

上一篇:软文中如何植入广告下一篇:五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