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怎样选择材料

2024-08-07

通用技术怎样选择材料(精选8篇)

篇1:通用技术怎样选择材料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怎样选择材料》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怎样选择材料》教学反思篇1

上午的第4节作文指导课,新授了《怎样选材料》。设置此指导课为教学计划的第一教时,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找不到所选的素材,无内容可写,这也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这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三点:

1、教会学生怎样选择材料;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3、学有所用,课后写一篇作文。教学效果良好,总的感觉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

一、导入新授,明确目标。

首先出了一题“______的味道”半命题作文题,要求学生思考:选词填空,补全作文题目,并用一句话概括写什么?学生们的回答与课件呈现出的选材调查结果大致吻合;接着又分别呈现了“从现在开始_____”、“与_____相伴的日子”作文题,教法与第一题一样。学生们见自己的回答与调查结果大致一样时都笑了起来,我接着谈了根据选题评分的看法:“有新意的选材得高分,大家选材大致雷同的得低分。”学生们有点傻眼了。接着抛出话题“怎样选择材料”,并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当场训练。

指导学生掌握选材方法的第一步:选择范围,发散思维。这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思考,一方面:实际生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与自然”;另一方面:思想情感。再次呈现作文题“与_____相伴的日子”,引导学生们从实际生活中选材,学生们见到课件上的所填选材分类范围的词语,思路一下子打开了,露出喜悦之色。接着,又呈现作文题“让我紧握你的手”,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方面来选材,学生的参与度明显增高,再见课件上的选材词语,终于有所领悟,教学目标1、2基本达成。

三、选准切口,佳作点评。

我选取了两篇不同类型的学生作文,一篇内容较空泛,一篇内容很具体,要求学生点评,指出第一篇的不足处,第二篇具体生动。顺势引导学生要掌握选材方法第二步:选准切口,具体生动。

四、达成目标,布置作文。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选材“二步走”的方法,根据作文提示,课后完成作文:“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整个这节作文指导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怎样选择材料的方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一定程度地培养,最终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参与度还不太高,有待继续激发提高,少数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课堂上表现出被动接受。

《怎样选择材料》教学反思篇2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来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自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百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度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怎样选择材料》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2.时代的选择教学反思

3.怎样才有深度教学反思

4.怎样写教学反思

5.动物怎样过冬教学反思

6.教学反思怎样写

7.《读书要有选择》教学反思

8.读书要有选择的教学反思

篇2:通用技术怎样选择材料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自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百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篇3:怎样指导学生选择材料

关键词:指导,选择,材料

材料是形成观点的基础, 观点必须通过材料来表现。因此, 必须重视选择材料的指导工作, 选择材料包括了对材料的占有、鉴别、剪裁三方面的功夫。

一、掌握选材的基本原则

1. 要围绕主题的需要选材。凡是和主题有关, 并能有力的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 就留下;反之, 就舍去。

2. 要选择典型的、自己熟悉的材料。

所谓典型, 就是那些深刻地说明事物的本质, 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说服力的材料。所谓熟悉, 一般指那些亲身经历的、看到和听到的第一手材料。

3. 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所谓真实, 就是说材料既要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 又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所谓准确, 就是文章所引进的各种材料, 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4. 要选择生动、新颖的材料。

即面对实际生活, 捕捉新事实、新情况, 使人读文章有新鲜感。

二、确立选材的范围, 搜集有关的材料

确定选材的范围是为了更有目的地更充分地占有材料。它为选择材料提供了前提条件。

学生写作文时, 在审题之后往往草率、急切地就确立某人、某事来写, 很少想想还有哪些材料适合这个题目的要求。材料不丰富, 就无选择可言。因此, 选材能力的训练首先就应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 尽量多地去占有材料。

选材范围的确定是第一步。范围的确定其依据是作者表达的需要 (或命题的要求) 。我们要表达某人的好思想、好品质, 就应在某人的优点方面尽量地搜集有关材料, “优点方面”就成了选材的范围;题目要求我们去表达“妈妈真关心我”, 就应启发学生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搜集妈妈关心我的具体事例, “妈妈关心我的几个方面”便是选材的范围。范围既体现出时间空间的限制, 又体现出思想内容的限制, 还体现出人物关系的限制。

范围确定后, 就应尽量多地搜集材料。这是第二步, 材料多了, 就有选择余地。老舍先生曾这样对初学写作者说:“先搜集材料, 越多越好。”教师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 启发学生把储存在自己头脑中的有关的材料尽量地挖掘出来。

要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挖掘出自己的材料来, 教师还必须摒除头脑里概念化倾向的影响, “高”、“大”、“全”的人物不应让其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里, 应从学生生活出发, 以生活为源泉, 在学生生活这座大矿山中, 引导学生按需要挖掘出某一类矿藏来。

三、鉴别材料, 弄清材料的意义

鉴别材料, 就是对材料进行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 弄清材料所蕴含的本质意义。它是材料的基础, 是形成观点、确定写作意图的过程。有了正确的鉴别, 观点才能正确, 选材才能恰当。如果不对材料进行鉴别, 那么, 学生感觉到的东西就无法深刻的认识它、理解它, 选材就失去了依据, 准确的表现生活更是一句空话。

学生鉴别材料的能力是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的一种体现。要从学生认识事物的差异性及其年龄特征来培养学生鉴别材料的能力。

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 不要不切实际的拔高材料的意义。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受心理特征的制约。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不同于成人。他们是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大千世界的, 并按自己的认识来认识生活的。如果不尊重儿童的特点, 要儿童用成人的观点去分析材料的话, 就会影响学生思想与语言的发展。

对儿童认识特点的尊重并不等于放弃教师必要恰当的指导。对学生在鉴别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理解材料的片面、肤浅、错误———应及时地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予以解决。学生暂时不理解的问题, 不要强求解决。剪裁材料, 使之集中、典型。首先要取舍材料。现实生活是缤纷多彩的, 情况的发展又是错综复杂的。小学生在它们的面前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取舍材料的训练, 对小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围绕中心思想取舍材料?那就是要注重设计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取舍材料的能力。

其次, 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按一定的顺序给材料排个先后。应该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性和人们认识过程安排材料的顺序。一般说来, 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因果、层递、总分、主次、并列等) 、认识顺序 (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等) 。

再次, 对上选材料要定个详略。哪些该详写?哪些该略写?可从三个方面来确定: (1) 要替读者着想, 读者容易忽略的事物, 或者了解得不很清楚的事物, 或者根本不知道的事物应写得详细一些, 至于读者都很了解的事物, 就不必翻来覆去的说了;2.要为主题服务, 做到浓本淡末, 详主略从;3.要看表达的需要, 表达“点”的事物, 详写以求一定的深度, 表达“面”上的事物, 略写以求一定的广度。

篇4:怎样选择材料

怎样选择材料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这篇文章,小作者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印象最添的一个人

小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是有一位老师至今让我思念;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让我敬佩,让我永远不能忘记。她就是我以前的音乐老师——张老师。

有一天,我忘了带音乐书。来到音乐教室,同学们都准备好了音乐书,只有我两手空空。我的心怦怦乱跳,脑子里在想我将要被罚站还是被罚写,一个小女孩儿被罚站多难看啊!但愿张老师罚写,求求老师罚写,写10遍,20遍,100遍,都行!张老师扫了一眼全班同学,好像眼光落到了我的身上。我急忙低下头,等着挨老师的批评。过了一会儿,张老师开始讲课。她边走边讲,走到我面前,把她的简谱书轻轻放在我面前。我双手捧书,心中不知是酸还是甜。从此,我再也没有忘记带音乐书。

冬天,我在学校吃饭。一天,寒风刺骨,我哆哆嗦嗦地端着刚刚打来的饭向教室走去。可一不小心踩在冰上滑倒了。当时我都要哭了,饭撒了一地,手也很痛。就在这时,一双温暖的手扶起了我,还为我拾起了饭盒。我一看,是那张熟悉的面孔。啊!张老师。她掸了掸我身上的土,擦了擦我的手,问我痛不痛。我望着那张慈祥的面乳,疼痛不知哪儿去了。张老师从她的饭盒里拿出两个包子递给我,我忙说:“谢谢张老师,我不要。”张老师亲切地说:“你不要,中午吃什么?”我说:“我爸爸说中午来看我,我让爸爸去买。”张老师把我送回教室并一再叮嘱我:“如果你爸爸没来,你一定来找我,不能饿着肚子上课。”我看着那张熟悉而慈祥的面孔,泪珠在眼眶里滚劝。四年级开学后,我再也没有看见她那可亲可敬的面孔。有的同学说张老师病了,有的同学说张老师退休了。我没有勇气问别的老师,只是在心中想念,想念張老师,祝福张老师:

这篇习作十分感人。文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这主要得益于小作者善于精选材料。面对学校那么多教过自己的老师,作者经过回忆,最终选择了张老师。张老师教了“我”好几年,关心“我”的事例一定数不胜数,作者一一排列、比较,最终选出两件事——第一件事发生在课内,张老师尊重“我”的自尊心关心“我”的学习;第二件事发生在课外,张老师关心“我”的生活,像妈妈一样给予“我”温暖。材料感人,覆盖面广,张老师的形象怎不呼之欲出呢?这就提示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广泛回忆,收集材料

要在题目限定的范围内,广泛地回忆,尽量多地收集作文素材。

需要强调的是:回忆的面一定要广,收集的作文素材的数量一定要足,至少不能少于三个。如,要求我们写一个人,我们至少要想出三个人;限定我们只写一件事,我们至少要想出三件事来。这样,才有选择的余地,选择出的材料才能保证质量,才能写出精品。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数量要求,就不要急于“选择”,也不宜开始动笔作文。

为了拓展选材面,开阔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我们还可以练习采用“坐标”的形式进行回忆,收集作文素材。如,要求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选材时就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不同的范围去收集素材。

二、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筛选材料

篇5:怎样选择具备技术含量的简历

求职者需要知道只有具备两项技能才能成就个人简历,如果在制作过程中仅仅只是重视简历内容而忽视简历模板,就等于唇亡齿寒。那么怎么样选择简历模板才能够为个人简历加分呢?接下来,专家就为求职者分析选择简历模板时不可不知的事。

如何选择简历模板?

在选择简历模板时求职者可以反方位思考,如果自己是招聘人员会喜欢什么样的简历模板。这样就能够知道简历模板需要如何选择,才能够增加个人简历的竞争力。

A)在选择简历模板时需要重视阅读性,好的简历模板能够提高简历内容的阅读性。因此在选择时需要避免过于花哨的简历模板,设计感过于繁杂会增加个人简历的阅读难度。

B)当然,并不是说简历模板不需要任何设计感。只有具备设计感的简历模板才能够吸引招聘人员眼球,因此在制作简历模板时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能够凸显个人特色的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要过多起到点缀作用就可以

怎么样编写简历内容?

掌握选择简历模板的方式之后,在编写简历内容时就需要知道结合自身优势。只有将自身优势作为个人简历的重点,这种编写方式才能够打造出获得招聘人员认可的个人简历。

篇6:通用技术怎样选择材料

——教学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客观基础,这对通用技术基础课程来说尤为重要。在新课标中,提到了通用技术课程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几年来,在实施课程教学中,我以新的课程理念,重新审视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加速自身专业的成长,保证新课程的新教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本文中我主要阐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通用技术课程理念的理解,这是做好本次研究的根本,是理论航标;二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分类,这是后续资源库建设收集整理各类资源的依据。同时,我会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现和利用好已有的的资源和当地的资源,为通用技术教学服务。

一、深入理解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

在进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更深层次理解通用技术的课程理念、内涵,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统一,实现教育观的转变和课程理念的转化,然后在课程实施中积极探索,努力使这些观念转化为实践行为。

1、深刻理解课程理念,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新时期的教师要正确对待传统的教学方法,明确新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通用技术的过程中,是主动构建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生动活泼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讲授、提问、思考、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等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教师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学习的潜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与知识,交流师生感情、体验与感悟,使师生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乐,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使学生表现为自信、大方、思维活跃、进取向上的良好心态。

2、运用新的课程理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通用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组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合作小组,选出组长,分工合作,沟通协调。在设计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后,小组合作设计一件相关作品(我校通用技术教室配备的制作工具目前无法满足学生制作的需要,但是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教师鼓励他们课后自行收集材料和工具完成制作),学生可以自由设想、自由发挥、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设计完成后,学生代表上台发言,谈谈设计思路,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共同进步。从去年开始,上级部门下发倡议文件,鼓励学生参与技术创新和发明制作,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这个契机,鼓励学生参加活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实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

二、通用技术课程资源分类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资源不仅存在于课本、学校,同时也存在于家庭、社会,对于如何去开发现有的课程资源,这就有赖于我们教师在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有所作为。首先我们通过向学生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浏览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有关的通用技术课程资源。这也是我们通用技术科组的重点研究课题。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主要包括传媒资源、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通过开发这些通用技术课程资源,更好地为通用技术教学服务。

1、丰富的传媒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或学生缺少生活经验的内容,教师们寻找可以支持教材的资源,利用学校的教师多媒体网络制作室,搜索教学所需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动画资料,挖掘丰富多彩的传媒资源,补充到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存入通用技术教学资源数据库。

2、身边的物质资源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技术与设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才会觉得它并不神秘。于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技术与设计就在身边,我收集了相关教学视频:“呼啦圈”、“拖把”、“晾衣架”等,观看完毕教师指出,这些设计都是缘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你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吗?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创造适合讨论的氛围,教师还事先将学生分成了小组,要求各小组利用讨论,提出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写在纸上,讨论完毕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汇报结果,并于课后交流,比比看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最多、最好。实践证明,视频一播放,一下子把学生吸引过来了,学生很感兴趣。在自由讨论时,气氛也很热烈,大家就生活中的发现将问题一个个提了出来。

3、合理的社会资源

在开发通用技术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宁城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构成具有本地乡土气息的通用技术资源。比如:讲到有关建筑设计时,我们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采访、摄影等活动,了解大明塔的设计建筑,然后学生发言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之间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讲到有关流程设计时,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作酿酒、工厂流水线加工等视频,并作为教学资源向广大学生进行了演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更深入地理解了流程设计与优化的有关知识及技术革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4、多维的家庭资源

家庭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是指学生的家长及亲属,学生家长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工作种类也各不相同,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当然,这部分资源的开发目前很不理想,这与地域的限制和家长的认识有关,想要在这一方面取得成绩,我还需要不断努力,任重而道远。

5、已有的教学资源

在我们选用的这本教材中,带有一张教学光碟,里面也含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认真浏览,将里面适合我校教学现状的资源整理出来纳入资源库中,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以上是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浏览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好,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分析得出的符合我校教育教学实情和学生情况的教学资源的分类,这五类教学资源并不是毫无交集的,很多是共通的,因此,为了后期研究方便,在上述五个分类的基础上,我本次研究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网上和教学光盘中收集整理出有用的媒体资源,比如说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案例资料等;二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制作,即利用有利条件收集社会资源。最终的研究目标是能够建设出一个适合我校实际和学生情况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

篇7:怎样写技术标兵事迹材料

孙金梅,女,1986年开始从事质检工作, 昌邑市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所所长,兼实验室主任。任职以来,带领全所人员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争创一流业绩为目的,在食品、化工、建材等产品的检验检测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全市的定期监督检验、委托检验的工作量年年有增加,技术创新项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昌邑质检所被昌邑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被潍坊市质监督局授予“规范化实验室”,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在质检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22年,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能力,展现了一名优秀技术人员对质检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一、以党的事业为己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平时注重学习,一是注重政治学习,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工作中有较强的政策观念,严格执法,热情为企业服务,深受企业和客户的好评。三是注重业务学习,积极争取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的同时,认真自学,坚持不懈。几年来,带领全所人员,以开展创建“巾帼文明岗”、“规范化实验室”等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针对质检工作的特点,所里开展了以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从基础理论开始学起,通过对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有机化学分析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掌握了朗伯比尔定律、能斯特方程式、阿基米德定律以及惠斯顿电桥工作原理等知识学习和在检测工作中的应用,规范了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的习惯性操作,同时又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检验检测,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全所积极倡导“以诚信为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明显提高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经常组织全所人员进行技术练兵活动,由于技术过硬,在省、市质监系统2007至2008年期间组织的能力验证工作中,所参加的九个项目能力验证全部合格。在工作中,经常为及时完成检验检测任务加班加点,甚至牺牲许多的休息时间,但仍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热情服务。

二、以过硬的技术、满腔热情为客户服务

由于我们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深受广大客户的信任。几年来,在按时完成定期监督检验任务的同时,还热情接待当地和邻县的工商、企业以及个人的委托检验达七百余批次。经常有工商行政等部门的委托检验是在节假日进行的。

今年夏天的一个周五,天气闷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下午5点了,昌邑市工商局急急忙忙送来一批化肥样品,委托

质检所以最快的时间给出检测结果,接到任务后,化工实验室的全体同志,二话没说,立即进行检测,尽管任务紧急,检测工作依然井然有序,经过检验,这批标称为氮、磷、钾含量各含15%的化肥,除含氮10.5%外,磷钾含量分别是0.5%和1.0%,总养分含量不到标称含量的三分之一!当准确无误的报告出检测结果时,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后来据工商部门的工作人透露,这批化肥有二十吨之多,他们接到举报立即进行抽样送检,由于我们积极配合,及时进行检测,使不法商贩得到了及时、严厉的打击!为方便农民朋友检测化肥质量,专门开设了化肥检测服务通道,随到随检,决不耽误农时,对那些有经济困难的客户免费进行检测,让农民朋友不仅避免受到假化肥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让他们由衷觉得质监部门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部门。

今年七月十六日,中国质量报地方质监版头条以《饮用假酒造成深度昏迷,昌邑质检所与医院联袂上演生死大营救》为标题,报道了我们以过硬的技术和热情服务的态度,为抢救生命,简化手续,及时实施检测,运用色谱分析技术,及时检测出假酒中甲醇、杂醇油含量,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治,这仅是我们工作态度的一个缩影。几年来,昌邑质检所实验室是昌邑市的“文明服务窗口”之一。随着检测手段不断完善,人员具备了过硬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有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煤炭掺假现象时有

发生,有些企业因为煤炭质量不稳定而发愁,当我们得知这个问题后,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技术优势,热情帮助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检测煤炭质量,企业按照检测结果以质定价,一些用煤大户,每年用煤上万吨,通过我们的检测,使煤炭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同时还帮助企业上检测手段,培训检测人员,为企业节能降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受企业的好评。

三、敬业爱岗,为质监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2005年昌邑质检所共有200多个产品和(160个产品的)2000多个参数通过了山东省实验室资质认定,新增加的产品和参数有100多个。作为质量运行体系的主要管理者,承担了质量体系各个要素和活动的组织、协调、落实工作,主持修订了《质量手册》和30多个《程序性文件》,编写操作规程80多个以及相应的记录表格,制订了人员培训和期间核查计划,建立了文件管理档案,几个月的时间里,不分白天黑夜和休息时间,全心身的投入到工作上。

因为在资质认定时缺少灰铸铁检查井盖承载力的检测手段,未能申请认定。为此,大胆敢想,利用平时所学、日常知识积累,提出了移动式井盖承载力检测仪的设计理念,并带领有关人员,对灰铸铁检查井盖的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从各个方面论证了发明这一新型仪器的可能性,此项目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认可,作为今年的科技项目立项,专门下发资金用于该项目的制作,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移动式井盖承载力检测仪终于出炉,目前样机已经基本完成制作,丞待实施计量检定。

篇8:通用技术怎样选择材料

“案例分析”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一大特色, 它在课堂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作用, 教师可以用它来说明技术问题, 学生可以用它来理解技术内容, 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材料, 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工具。在很多的通用技术课堂上, 都可以看到“案例分析”的身影, 在学生理解教材困难时, 在新知识学习时, 在碰到重点、难点时。特别是当“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演示讲解时, 图、文、影、声并茂, 形象生动, 教学效果积极, 课堂氛围热烈,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但是, 有时不能正确理解选择和解读“案例分析”, 不能辩证地使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就有可能违背新课程教学理念, 违背素质教育的规律, 甚至造成负面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 “案例分析”的选择与应用对课堂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载体。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历, 谈一谈我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案例分析”的选择策略。

1 教学性与启发性相结合。

“案例分析”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教学服务, 其本质作用就是通过“案例分析”达到教学的目的, 不仅本身要具有教学意义, 同时也要具有启发性。好的“案例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景, 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案例分析”不能是简单的事例介绍和讲解, 应该是二者的结合, 既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加能深入的去学习知识, 了解技术认识生活。例如《技术的价值》一节中开篇谈到技术与人的关系, 从火到灯的一个演变发展过程, 让学生从原始的钻木取火到现代科技的产物氙气灯、节能灯的应用, 真实的感受到技术的发展改变人类生活、满足人类的需求。通过火到灯的转变, 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 去挖掘、总结, 进一步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又如《简单结构的设计》一节中, 教材利用简易相片架为案例来论证先前讲述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 既把先前学到的结构设计知识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验证, 又加深了对先前所学知识的理解。

2 典型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教材中的每一个案例不一定都适合我们教学中的使用, 尽管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已经非常具有代表性, 都很典型, 可是根据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 不同的“案例分析”会对学生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例如:《技术的价值》一节教材中谈到技术与社会, 列举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改革”这一非常典型的案例。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 书中提到的复种、间中、套种这些农业技术知识, 由于生活局限, 理解起来会很吃力, 甚至是根本就不懂。教师就需要好很大时间去解释, 学生也不一定有很兴趣去听。因此对于城市孩子来说, 类似这样的案例分析就很难起到教学效果。由此可见, 案例分析的选择不是光具有典型性即可, 也要适用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的实际认知分析后进行选择。

3 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到书本上的知识, 同样也要学到做人的知识。“案例分析”的选择和使用在通用技术课堂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技术的认知和探求欲望, 学会书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好的“案例分析”, 净化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一节中环保餐具的设计这一案例, 提到当下现实生活中最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人们利用廉价、易得的小麦、稻米、玉米等秸秆制造出了可降解回收的一次性和多次性环保餐具。从中让学生由身边事切实感受到好的开发设计对推动技术的发展和革新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向学生发出了爱护环境卫生的倡议, 提高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远离白色垃圾。又如《技术的性质》一节中, “信息技术带来的困扰”和“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两个案例, 从技术的两面性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把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好的融入到教学中, 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 还关注案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性, 一定会使学生再提高技术素养的同时, 又提高其人文素养。

4 实践性与操作性相结合

通用技术的教学中, 一味的理论讲解是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最好要学生能够亲身实践和操作, 这样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后, 能够在大脑的意识中通过肢体的接触更好的夯实记忆, 消化知识。例如:《技术的价值》一节中, 教师以“分组试验, 制作纸盒”为案例。通过让学生比较使用工具的不同 (用手撕、用刀拉、剪子剪) , 会导致制作纸盒所用的时间以及纸盒的精细度的不同, 从而体会出工具的进步, 是人类技术的一大进步, 更进一步的调动学生认识技术, 掌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热情。又如《结构与稳定性》一节中静态自行车是如何保持稳定的, 通过自行车不同的停放方式 (双脚支撑、单脚支撑) , 分析自行车车梯、地面、车轮三者之间的支撑结构和车身的受力情况, 从而发现物体结构与稳定的必然联系。

综上所述, 我们在应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时, 要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 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案例选择的策略, 选取恰当的案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对技术课程的情感,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基础教育司组织.技术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顾建军.技术与设计1[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顾建军.技术与设计2[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4]顾建军.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通用技术[Z].2008, 7.

上一篇:创建教育强区、均衡区标语下一篇:小学优秀作文:精彩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