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24-08-19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精选5篇)

篇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浙政发〔2011〕59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八月五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推进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各地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目标,大力做好老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老龄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老年社会保障工作全面推进。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深入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体系,全省享受企业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老年人达75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居全国前列;率先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年人达685万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全省老年低保对象达到23万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5%以上,医疗救助资助农村五保、低保老人和残疾老人等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05万人。老年福利事业加快发展,全省养老机构床位达到18.9万张,百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4张;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人群覆盖面不断扩大;老年优待政策进一步完善,享受各类优待的老年人达到709万人;百岁老人长寿补贴标准继续提高。老年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持续较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今后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趋势。“十二五”时期,我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年均增长4.5%;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157万,年均增长5.3%。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相伴随,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交织,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老龄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将更加艰巨。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应对。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围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总目标,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工作方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确保老年人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坚持老龄事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围绕“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总体目标,确立老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纳入统筹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坚持生存保障与发展提升相结合。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充分关注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低保、残疾、高龄、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逐步满足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精神文化、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推动老龄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确保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坚持体制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切身利益作为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当前突出的老龄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作为老龄事业的全局战略,着重加强老龄工作体制建设,创新老龄事业发展机制,实现老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政府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创造条件,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培育和壮大养老服务业;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倡导和探索个人储蓄养老和以房养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老龄工作格局。

(三)总体目标。围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着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着力保障老年人医疗健康需求,着力增强老龄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各项老龄工作继续走在前列,促进城乡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制度公平、城乡一体、区域平衡、发展可持续的老龄事业新局面,让老年人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具体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构建惠及全体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以“老有善养”、“病有良医”、“困有优助”为目标,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以最低生活保障、困难老人救助为支撑,以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高龄老人补贴为补充,覆盖城乡、惠及全体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主要任务: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保障老年人群全覆盖,切实增加养老保障收入,不断提高老年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困难老人救助力度,逐步缩小老年人与城乡居民在收入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

1.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1)深化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企业基本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发展,扩大老年人群覆盖面,实现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

(2)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制度兼容性,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基础养老金覆盖到城乡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3)健全和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先保后征,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4)继续推进企业年金制度,探索建立以房养老、土地养老等自助、互助养老模式,鼓励、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办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保险。

(5)继续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扩大奖励扶助覆盖面,提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水平。

2.进一步深化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1)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积极探索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异地结算办法,方便老年人就医。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为重点,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大病报销比例为重点,逐步减轻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当扩大老年人大额门诊特殊病种报销范围,稳步提高老年人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

(3)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轨,逐步将二者整合转化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4)继续开展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活动,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3.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社会救助体系。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应保尽保;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因各类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得到及时救助。

(2)加快推进医疗救助工作,确保将低保、农村五保老人和低收入家庭老人等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对经济困难老人参加医疗保障个人缴费部分的补助力度,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有困难的老人,及时给予医疗救助,全面推行医疗救助即时结报,提高医疗救助效率。

(3)继续开展为困难老年人“送温暖”、“送光明”活动。

(二)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主要任务: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老有安养。

1.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建设。

(1)继续加大投入,调整结构,完善功能,增加养老机构床位供应量,切实提高床位使用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国办养老机构建设,通过采取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购买服务等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到2015年,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养老床位数达到老年人总数的3%以上,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总床位数的50%以上。

(2)重点发展养护型养老机构,政府投资的养老机构以养护型为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民办养老机构向养护型转变。加快将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范围,实现医疗保险与养老服务的对接。

2.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居家养老服务列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2)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和设施,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生活服务、日间照料、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养老服务能力。到2015年,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实现社区和中心村全覆盖,新建5000个以上农村“星光老年之家”,基本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

3.建立养老服务评估、监管和政府补贴制度。

(1)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开展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低保人员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给予基本养老服务政府补贴。

(2)研究制订养老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估办法,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工作。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逐步完善行业自律自查机制。

(3)建立完善行政监管体系,制定实施基本养老服务标准和养老服务业监督考核制度,强化行业管理和服务指导功能。

(三)构建全面和谐的安养环境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居住更加舒适、人际关系更加融洽、社区更加安全、全面和谐的安养环境。

主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强老年人居住环境、人际环境、社区环境建设,加快推动环境友好型老年社区的形成和发展。

1.营建适合老年人的公共设施和居住环境。

(1)合理规划布局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老年文教体育等服务设施。新建、改扩建公共建筑、社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场所,全面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对既有建筑分期分批逐步完善无障碍功能,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机构等无障碍率达到100%。

(2)逐步实施对老年人聚居的城市旧住宅区(危旧房)改造,新建和改造的居民住宅小区建有适合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公共配套设施。大力推进方便老年人居家养老和家人照料的新型住宅建设,探索实施“住宅适老化改造”和“多层公寓电梯改造”工程。

(3)积极改善困难老年人居住条件,对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条件的老年人,优先给予认购和配租。

2.营造家庭温馨、邻里互助的融洽人际环境。开展“敬老月”活动,树立和表彰敬老爱老模范。倡导赡养纠纷家庭签订赡养协议书,明确赡养责任。积极开展邻里互帮互助,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开展“老年温馨家庭”创建活动,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幸福指数。推进孝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到2015年,“三进”活动推进到3000所学校、30000个社区(村)、300000户家庭。

3.创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人宜居社区”。按照国家关于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活动的要求,研究制订创建方案,建立创建机制,共同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到2015年,全省力争创建10个“老年友好型城市”和200个“老年人宜居社区”。

4.共建社区安全环境。

(1)加强社区管理创新,关注老年人的诉求,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创造和谐社区环境。

(2)实行人防、物防、群防相结合,构建警民互动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巡防,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

(3)针对老年人易受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特点,做好防范和打击工作,开展防范知识预警宣传,维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预防和打击针对老年人家庭暴力,对涉老家庭暴力案件,依法及时作出严肃处理。

(四)构建充满活力的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体育健身全面普及、终身教育乐在其中、社会参与积极主动、生活观念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老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主要任务:按照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强老年文体设施建设,培育老年文体队伍,发展老年教育,共建充满活力、参与广泛的老年社会文化生活。

1.加强老年文体设施建设。

(1)省财政继续资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全省所有县(市)建有1个以上综合性、多功能老年活动中心。配合全省中心镇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完善农村基层老年活动设施,90%以上的中心镇建有老年活动中心,95%以上的中心村建有综合性老年活动场所。推进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俱乐部)建设,5年间建成省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俱乐部)250个。

(2)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构建社区15分钟、村落30分钟文化圈。提升公益性文化场所面向老年人的服务能力,积极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2.推动老年文体活动。

(1)积极鼓励发展各类老年文艺队伍,全省重点培育1000支基层老年文艺骨干团队。

(2)坚持办好每年一届的全省老年文化艺术周,各市县每年至少举办1次有一定规模和影响、老年人广泛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

(3)组织开展以老年人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原则,大力开展“送戏、送书、送讲座展览”下乡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和生理心理特点的健身活动,支持和引导老年人参加群众性体育比赛。

(4)继续开展老年人国民体质监测,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3.大力发展老年教育。

(1)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的老年大学办学机制,引导县以上老年大学合理定位,分类发展。

(2)拓宽浙江老年电视大学办学渠道,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促进老年远程教育规范化发展。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欠发达县老年大学资金帮扶机制,完善福利彩票公益金扶持老年电视大学教育网络建设有关政策。

(4)整合老年教育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服务,并进行规范管理。

4.加强老年影视新闻出版工作。

(1)鼓励影视制作机构制作更多老龄题材的影视作品,广播电视媒体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老龄栏目,通过专题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形式播出老龄节目。

(2)探索和改进老龄节目的表现形式,提高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充分发挥网络传媒的作用,及时、生动反映老年人生活。

(3)鼓励、扶持出版面向老年人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网络出版物,支持老年报刊的出版和发行。

5.建立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

(1)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成立各类兴趣组织和俱乐部,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创造条件。

(2)开展基层老年人协会骨干培训,支持和引导基层老年人协会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方针,加快自身发展,规范协会建设,做好老年人协会登记、注册和备案管理工作。

(3)发挥老年专业社团作用,支持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送医、送科技、送文化活动。重视发挥老年人知识、技能和经验优势,支持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关心教育下一代、维护社会治安等公益活动。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五)构建平等共享的老年人权益保护体系。

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法律法规更加完善、法律服务渠道更加畅通、老年优待更加全面、基本权益得到普遍保障、公正平等的老年权益保护体系。

主要任务:紧紧围绕“法治浙江”建设,以保护老年人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宗旨,进一步加强老年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加大老年法律援助力度,全面深化老年人优待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1.进一步完善老年法律法规。加强老年法制体系建设,完善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老年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法规规章,修订《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

2.深入贯彻实施老年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完善执法体系,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列入各级人大执法检查范围。把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纳入“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实行一起创建、一并考核,推进基层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的开展。

3.开展老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纳入全省“六五”普法规划,充分利用“浙江法治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一些节庆日活动,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把普法宣传教育与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结合起来。

4.加大老年法律援助服务力度。

(1)加强各级法律援助站建设,建立健全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拓展法律援助渠道,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完善法律援助服务机制。到2015年,力争85%以上的县(市、区)建立法律援助老年工作站,所有乡镇(街道)、村(居)建立工作站或联系点,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覆盖面达到95%以上。

(2)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解答、优先指派”政策,对低保、残疾、孤寡老人进一步放宽受理条件,扩充援助事项,实现“应援尽援”。

5.加强和创新老年社会管理。建立完善党政主导的老年社会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公安、司法、民政、人力社保、卫生、信访等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机制,推进基层老年服务和维权组织建设,坚持服务与维权并重、调解与处理相结合,妥善处理涉老纠纷和矛盾,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6.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优待老年人规定》,逐步提高老年优待工作法制化水平,扩大优待项目,提高优待标准,推动老年优待工作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平衡发展。把老年人优待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建立督查制度,确保各项优待规定落到实处。

四、重点工程

(一)老年人收入保障提升工程。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标准提高幅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增长水平基本同步。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适当提高精减退职人员等的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完善低保救助政策,实行分层分类施保,对老年低保对象给予重点照顾。完善高龄老人补贴制度,提高百岁老人长寿补助标准。

(二)老年人医疗健康促进工程。推进各级老年医疗、康复机构建设,建设省老年医疗中心,鼓励各地兴办老年病专科医院、老年康复中心、失能老人护理机构和临终关怀医院,在精神病治疗机构中设置一定比例的老年病床位。加强全省200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医疗、康复能力建设,并普遍设置老年病床位。稳步提高各项医疗保障报销比例,逐步降低个人支付比例,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支付比例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个人支付比例降至30%以下。探索建立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低收入家庭老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费政策,逐步实现由公共财政负担参保费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构建“20分钟医疗服务圈”,提高老年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加强老年慢性病防治与管理,老年人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

(三)空巢老人关爱工程。借助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立以乡镇(街道)为组织单元、村(居)为节点、基层老年人协会为骨干的空巢老人帮扶网络。明确重点服务对象,确定重点服务内容,开展个性化帮扶服务,做到生活照料与精神关爱并重。政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保证帮扶活动的顺利开展。改革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政策,为空巢老人与赡养人随迁提供条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为空巢老人献爱心活动。建立法律约束和道德监督机制,确保空巢老人家庭子女履行赡养照护和精神慰藉责任。到2015年,空巢老人帮扶网络覆盖面城镇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80%以上。

(四)失能老人照护工程。把失能老人照护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机制。加强护理型养老、医疗机构建设,增加照护床位供给,逐步满足失能老人机构照护需求。国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优先用于失能老年人的介助、介护服务。积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照护和康复服务功能,为失能老人开展上门治疗、家庭病床、护理康复等服务。逐步实施家庭服务政策,加强家庭照护支持,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对家庭主要承担照护者提供免费或低偿照护技能培训,提高家庭照护质量。到2015年,为城镇80%以上、农村50%以上的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或照护技能支持。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鼓励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设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降低老年人支付风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失能老人提供稳定的护理保险费用。

(五)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工程。高度重视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机制,通过院校培养、集中培训和远程教育等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建立和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机构,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实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新从业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原有从业人员实施三年轮训计划。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逐步培育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专业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力争到“十二五”末,80%左右的从业人员取得初级护理证书,20%左右的从业人员取得中级护理证书。

(六)百万志愿者助老工程。规范志愿者组织建设,加强志愿者注册和培训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志愿者为老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基地为依托,以专业性助老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以低龄、健康老人服务高龄、失能老人为补充,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为重点,开展贴近实际需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常态化志愿者助老服务行动。广泛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进行志愿服务储蓄,促进为老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七)百万老人乐学工程。组织力量开发建设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有计划地编定一批适应老年人多层次需求的辅导教材。依托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室)和城乡基层社区组织,通过开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文化下乡、科技下乡、专题讲座、专题培训等活动,为全省百万老年人提供包括家庭理财、生活照护、医疗保健、精神健康、信息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新知识、新技能,使老年人进一步融入社会。筹建浙江省老年教育中心,进一步满足“老有所学”需求,提升老年教育水平。

(八)老龄产业培育工程。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制定实施老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订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业,培育一批养老服务业龙头企业,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开发养老服务产品,优化养老服务业资源配置,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连锁经营和品牌效应,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立老龄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引导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加强对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照护产品的研发生产,特别是老年住宅、老年康复辅具的研究开发。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服务项目。引导旅游企业完善和开发老年旅游项目,满足新一代老年人旅游文化需求。建立完善老龄产业的相关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培育行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行业服务和监管,促进老龄产业健康发展,为社会服务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各地要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将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相应综合性政策文件,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调动发挥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兴办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夯实老龄事业发展社会基础,形成老龄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建立老龄事业发展经费投入机制。建立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把老龄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经费投入逐年增长。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慈善捐助投入老龄事业,逐步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老龄事业发展的比例,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三)加强老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在老龄宣传中的作用,大力做好老龄宣传工作。抓住党委、政府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中与老年人利益相关的结合点,坚持从保障改善民生的视角,扩大老龄宣传的社会影响力。鼓励新闻媒介做好老龄化发展形势、老龄政策、老龄工作和社会为老服务等方面的宣传报道。积极创新宣传形式,把敬老爱老活动与和谐社区、文明村镇、五好家庭等主题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营造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老龄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适应老龄事业发展需要,在机构建设、人员编制、办公条件、工作经费上给予切实保证。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组织建设,完善基层老龄工作网络,充实配备乡镇(街道)老龄工作专职干部。把老龄工作干部培训纳入组织人事部门培训计划,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加强和规范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老年人组织建设,逐步实行依法登记或备案管理。

(五)提高老龄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水平。跟踪老龄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关注老龄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老龄问题调查研究。进一

步做好老龄问题科学研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开展老龄事业重大项目和前瞻性课题攻关。建立老龄科研课题组织引导机制,资助中青年学者和基层老龄工作者开展老龄问题研究。建立老龄事业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字平台,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开展老龄科研国际国内交流和学术合作,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推动我省老龄事业发展。

(六)建立完善检查评估激励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老龄事业发展实际和老龄工作职能,按照本规划的要求,制订本地、本部门的规划或实施方案,建立完善老龄事业目标考核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自查和监督。各级老龄工作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和期末检查评估,及时报送和发布规划执行情况评估报告。继续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单位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完善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篇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浙政发〔2011〕82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促进我省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十一五”时期,全省各地以改善民生、促进民主、增进民利为主线,大力推进民政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民政事业整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一是适度普惠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初步形成。率先制定实施全省社会福利专项规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老年人优待政策全面落实,孤残儿童福利制度基本建立,慈善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二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以低保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覆盖城乡全部困难群众,救助水平稳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基本形成,青川地震灾区等援建工作富有成效。三是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制度框架率先形成,城乡基层民主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四是优抚安置保障机制不断健全。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显著提高,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深入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序展开,军队离退休人员待遇全面落实。五是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平稳实施,滩坑水电站水库移民安置任务圆满完成;行政区划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平安边界”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殡葬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六是民政事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全省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344.64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54%;民政事业基本建设投资21.65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73%;发行福利彩票232.3亿元,筹集彩票公益金75.22亿元。率先建立厅校合作新机制,成立浙江大学民政研究中心,开启民政理论研究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民政事业的发展成就,为今后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应当清醒看到,我省民政事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战略定位和功能作用有待进一步明确,事关公民基本社会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公共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支撑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要素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民政工作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高度重视,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全省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维护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社会权益为根本,以实现全省民政事业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深化民政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新管理、强化服务、改善民生、促进民主、增进民利为抓手,以法制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确保全省民政事业整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加快实现民政事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社会权益,更加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服务对象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强化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统筹城乡、区域民政工作,促进各项民政业务协调发展,提升民政事业整体发展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切实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公共财政对民政事业的保障作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增加社会服务供给总量,提高社会服务供给水平。

——坚持立足基层,强化基础。大力推进民政法制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推进民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壮大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民政事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民政事业整体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适度普惠的民政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公平、正义、普惠、均衡的事业发展方向,完善以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优抚对象为保障服务重点,惠及全省人民的民政民生保障体系。

——规范有序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内容,以民主参与为基本形式,权利义务清晰明确、运行规范有序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社会自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全面覆盖的社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社会服务体系,确保城乡居民各类社会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三、发展民政民生保障事业

(一)健全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居民,以机构福利服务、社区福利服务、慈善公益服务、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内容,以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为主要对象,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机构、社会、家庭相协调,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度普惠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

1.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全覆盖、农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基本覆盖。鼓励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到2015年,基本实现区域、城乡社会养老服务均等化。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机构床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以上;优化床位布局,国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优先满足失能(智)、半失能(智)老人所需。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到2015年,力争实现每百名老人平均拥有床位数3张,其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全部床位数的50%。健全养老服务组织体系,省、市、县(市、区)建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乡镇(街道)建立养老服务中心。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功能,完善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制度,探索建立老年人养老护理补贴制度、服务需求评估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按需分类提供服务,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实施养老机构政策性公共责任保险制度。到2015年,全省30%左右的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养老机构和10%的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达到省定示范标准。

2.健全孤残儿童福利体系。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全省11个市和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均建有一所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提供养育、预防、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支持等综合服务。异地扩建浙江民政康复中心,使其成为全省养老康复和残疾儿童医疗康复科研中心。发展残疾儿童康复特教服务,健全以残疾儿童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工作站为骨干、儿童福利机构和专业性残疾人康复机构为示范的社区康复教育训练体系,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儿童康复特教服务机构。完善孤残儿童保障制度,建立孤残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集中养育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的70%、分散养育标准不低于集中养育标准的60%。切实提高孤残儿童医疗保障水平,按规定解决孤残儿童医疗费用。逐步扩大“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计划”覆盖范围,力争完成10000名孤残儿童的康复治疗任务。

3.推进残疾人与精神病患者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加快省假肢科研康复中心建设,加大康复辅具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充分发挥民政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作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定。继续实施“福彩助我行”行动,为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员免费安装辅具并提供相应的康复服务。加强精神病患者福利机构建设,重点加强省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温州市精神病院等建设。到2015年,全省精神病人福利床位数达到5000张,基本满足“三无”人员、复退军人中的精神病患者和特困精神病人的收治需求。健全精神病患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精神病患者居家服务补贴制度,培育相关社会组织,建立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养等多项服务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体系。

4.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慈善公益类非公募基金会,加快培育覆盖到乡村、社区的慈善组织网络。探索制订慈善组织行业规范,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慈善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度。全面推动慈善救助项目化,重点加大安老、助孤、扶残、济困、赈灾、助医等项目的扶持、资助力度,并逐步向其他社会公益领域拓展。进一步健全彩票公益金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机制。深入开展“对口援助”、“结对帮扶”、“送温暖”等活动。创新慈善超市组织形式,健全布局合理、运行良好的慈善超市网络。

5.促进福利彩票事业与福利企业健康发展。切实加强福利彩票发行机构自身建设,确保发行安全健康。稳步扩大站点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电脑福利彩票和网点即开票竞争力,力争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全面建立“中福在线”大厅,努力实现“十二五”期间福彩销售量和公益金筹措额年均增长10%以上。加快推动社会福利企业立法,完善扶持福利企业发展相关法规政策,实现福利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促进残疾人集中就地安置和转移安置。严格福利企业资质管理,加强行政监督,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推动社会救助立法,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1.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化建设。建立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体系,完善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办法,组建专业收入核定工作队伍,建成面向城乡低收入居民、多部门协作配合的收入核定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规范基层低保管理服务,健全基层低保监管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省平均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实现全省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不低于城镇平均标准的75%。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因突发事件致困的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2.提高医疗救助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筹资水平,加大医疗救助力度特别是重特大病的救助力度,到2015年,全省医疗救助人均筹资额达到15元以上,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救助工作程序,全面实现医疗救助即时结报。

3.依法规范集中供养。完成敬老院事业法人登记工作,推行供养机构等级评定,实现管护服务专业化,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将供养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专账核算,确保五保、“三无”对象供养标准不低于上所在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4.健全综合救灾减灾体系。完善省、市、县、乡镇(街道)、村五级救灾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将灾民基本生活救助应急服务时间缩短至12小时内,确保受灾群众衣、食、住、医等救助所需得到及时满足。规范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到2015年,各市、县(市、区)均建有一所避灾安置中心,乡镇(街道)、多灾易灾城乡社区建有一所避灾安置所,全省避灾安置场所可容灾民总量达到300万人以上。优化救灾物资仓储布局,建立完善省级救灾物资储备网络,新建浙江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各县(市、区)均建有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实现救灾物资仓储布局进一步优化。探索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为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供保障和支持。建立全省无线灾情速报系统,提升灾害信息员素质,提高灾情报送效率。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规程,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将县(市、区)灾害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建立规范有序、运转有效的基层救灾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城乡社区减灾能力。深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图1“十二五”省级救灾物资储备网

(三)构建军民融合的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双拥工作平台作用,完善优抚保障政策,深化安置改革,促进军政军民和谐发展。

1.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双拥共建机制,广泛开展双拥宣传和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对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支持,积极配合部队完成战备执勤、训练等重大任务。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拥军工作水平,广泛开展科技、信息、教育拥军等活动,帮助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2.完善优抚保障服务制度。健全优抚保障机制,扩大优抚政策覆盖面,提高优抚保障水平,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进一步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医疗保障服务制度,加大重点优抚对象门诊就医和老年病、慢性病医疗救助力度,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工程。完善全省优抚数据和信息系统,提高优抚对象动态管理水平。推进优抚事业单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成省荣军医院新院建设并投入使用。依法规范烈士褒扬工作,加强全省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普查和集中保护管理工作,大力宣扬烈士先进事迹。

3.深化退役士兵及军休干部安置改革。健全城乡一体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建立安置补偿费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推行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增强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能力。优化军休安置服务,规范军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交接安置,全面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稳妥推进住房、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机制,提高军休安置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全面加强军供站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提升保障服务水平。启动省军供站分站建设工程。

四、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

以城乡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完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一)统筹城乡社区建设。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市、县(市、区)建立以服务热线为标志的网络信息化服务统一平台,乡镇(街道)建有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总数超过15000个。加强社区组织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展新型社区治理组织,建立备案制度,逐步形成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等主体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社区自治组织体系。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加大社区公共服务投入,广泛推行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资助补贴机制,鼓励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基本建立有效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需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到2015年,城市、农村社区志愿者分别占城市、农村社区居民人口的10%和5%以上。

(二)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完善居民自治制度,推广直接选举,降低非本地户籍社区居民参选“门槛”,社区居民委员会直选率力争达到60%以上。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议事协商、民主评议等制度,依托社区监督委员会、协商议事会等载体,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居民自治,增强社会生活共同体意识。完善村民自治,加强以农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规范村委会选举,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服务能力,依法保障农村居民权益。

(三)健全社会组织培育监管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健全财政资助奖励机制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落实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培育慈善公益类、基层服务类、行业组织类社会组织。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优先扶持发展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承接社会服务职能,着力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大力倡导诚信建设,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组织党建覆盖面,以党建工作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探索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全面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建设全省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社会组织执法监察队伍,及时查处非法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

(四)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健全政策体系,强化行业规范,探索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完成民政领域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设置,以社区为重点开展社工服务,并积极拓展社会保障、人口计生、医疗卫生、文体教育、残障康复等领域的专业社工服务。到2015年,全省拥有专业社会工作人才10万人。广泛推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积极培育扶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培训机构,发展社工行业管理、评估、继续教育机构,提高社工理论研究和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培训,建立政府机构与高校、科研单位、社会组织合作机制,拓宽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交流渠道。

五、优化民政基本公共服务

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增加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服务结构,提升服务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

(一)推动水库移民创业致富。加大移民生产开发扶持力度,加强资金规划、项目管理和产业组织引导,突出项目扶持重点,拓宽就业渠道,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增强移民创业致富能力,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具体困难。到2015年,力争实现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加强新建拟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管理,维护移民合法权益,加快移民和谐融入安置地进程,切实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围绕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突出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科学调整行政区划,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系,进一步健全“平安边界”建设长效机制。深化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完成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到2015年,全省建成覆盖面广、功能强、技术先进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

(三)建立惠民殡葬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殡葬制度,到2015年,全省所有火葬区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惠民殡葬制度,提供文明、优质的殡葬服务。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殡仪基础设施和服务设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省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县城所在地均建有殡仪馆。按照“管办分离、依法监管、强化执法、规范服务”的思路,深化完善殡葬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殡葬执法监察机构建设,健全殡葬联合执法机制。大力推行“绿色葬法”,继续推进“三沿五区”坟墓整治,到2015年,全省完成30万穴坟墓治理任务,治理率达85%以上,生态葬法行政村覆盖率达88%。规范公墓管理服务,扶持乡村公益性墓地建设。

(四)依法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建立婚姻登记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机制,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与全国婚姻登记信息库联网步伐,提升婚姻登记员整体素质,依法完善婚姻登记规程,提高婚姻登记机构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收养工作,完善事实收养办法,推动大龄、病残儿童回归家庭,完善社会散居孤儿涉外送养程序,建立收养跟踪反馈制度,推动“寻根回访”工作。

(五)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加强临时性救助、家庭保障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长效机制,提高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大救助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市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完善以市救助管理站为中心,县(市、区)救助管理站为依托,街道、社区救助点为补充的救助网络。加强救助管理机构的等级评定和规范化管理,到2015年,力争90%以上救助管理机构达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六、推进民政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本思路,重点建设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综合防灾减灾、精神卫生服务、儿童福利服务、社会救助服务、优抚安置服务、假肢康复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等10大类项目,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强化民政社会服务保障基础支撑,有效满足城乡居民需求。

注:本表主要选取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部分项目。

七、强化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民政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安排,精心部署实施。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本规划及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业、老龄事业、养老服务、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强民政事业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保障相关政策的衔接,拓宽视野,改革创新,努力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发挥民政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研究制订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落实。积极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尤其是城乡一体的科学指标体系,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定期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加大民政事业发展资金保障力度,切实扩大民政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资助项目的范围,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和支持民政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慈善捐赠事业,有力促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安全稳定地扩大福利彩票发行规模,提高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绩效,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民政事业发展资金筹措机制。进一步健全民政资金使用、监管和支出绩效评估机制,全面推行民政资金社会化发放,提高资金使用综合效益。到2015年,全省民政资金社会化发放 率达95%以上。

(三)加快工作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基层民政工作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充实县(市、区)及乡镇(街道)民政工作力量,探索建立与履行民政职能相适应的行政管理系统。积极推行乡镇(街道)、城乡社区民政领域公益岗位设置,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基层民政公共服务。进一步扩大开放度,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和民政干部实训基地,不断提高民政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切实加强民政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民政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有职业技能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民政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篇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2年8月6日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 “十一五”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时期, 国家把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一五”期间, 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1.04下降到0.59, 节约能源6.3亿t标准煤。

———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十一五”期间, 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十五”后三年上升9.8%转为下降19.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由“十五”后三年上升32.3%、3.5%转为下降14.29%、12.45%。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与2005年相比, 电力行业300MW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由50%上升到73%, 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产能比重由48%上升到61%, 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39%上升到81%。

———推动了技术进步。2010年与2005年相比, 钢铁行业干熄焦技术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 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普及率由开始起步提高到55%, 烧碱行业离子膜法烧碱技术普及率由29%提高到84%。

———节能减排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 通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形成节能能力3.4亿t标准煤;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6500万t,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燃煤电厂投产运行脱硫机组容量达5.78亿k W, 占全部火电机组容量的82.6%。

———能效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与2005年相比, 火电供电煤耗由370g标准煤/kW·h降到333g标准煤/kW·h, 下降10.0%;吨钢综合能耗由688kg标准煤降到605kg标准煤, 下降12.1%;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乙烯综合能耗下降11.3%;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14.3%。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与2005年相比, 环保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26.3%, 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五类水质比例由27.4%下降到20.8%, 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三类水质比例由41%上升到59.9%。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 我国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t,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展示了我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十一五”时期, 我国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与环保执法监察相结合的减排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 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对调结构、转方式重视不够, 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入、政策措施不落实、监督检查不力、激励约束不强等问题。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十一五”期间,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预期目标, 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68.1%上升到70.9%, 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增长过快, 结构节能目标没有实现。

三是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 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010年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 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创新驱动不足, 企业缺乏节能减排内生动力。

五是基础工作薄弱。节能减排标准不完善, 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计量、统计体系建设滞后, 监测、监察能力亟待加强, 节能减排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三) 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如未能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 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日益强化。从国内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 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 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 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断加大。从国际看, 围绕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博弈更加激烈。一方面,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部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开征碳税并计划实施碳关税, 绿色贸易壁垒日益突出。另一方面,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 不少发达国家大幅增加投入, 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等领域创新发展,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

虽然我国节能减排面临巨大挑战, 但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 全民节能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各方面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完善, 这些都为“十二五”推进节能减排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抓住机遇,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 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坚持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加强管理引导相结合, 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格局, 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基本原则

强化约束, 推动转型。通过逐级分解目标任务, 加强评价考核,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的约束性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控制增量, 优化存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产业政策,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严格能评、环评审查,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增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完善机制, 创新驱动。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增强用能、排污单位和公民自觉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建立长效机制, 实现节能减排效益最大化。

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根据各地区、各有关行业特点, 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农业源和机动车污染防治, 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三) 总体目标

到2015年,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t标准煤 (按2005年价格计算) , 比2010年的1.034t标准煤下降16% (比2005年的1.276t标准煤下降32%) 。“十二五”期间, 实现节约能源6.7亿t标准煤。

2015年, 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t、2086.4万t, 比2010年的2551.7万t、2267.8万t各减少8%, 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01万t、654万t;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t、2046.2万t, 比2010年的264.4万t、2273.6万t各减少10%, 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9万t、794万t。

(四) 具体目标

到2015年, 单位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 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 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能耗增幅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产品 (工作量) 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先进节能标准的比例大幅提高, 部分行业和大中型企业节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见表1) 。风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等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国产家用电器和一些类型的电动机能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业重点行业、农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 (见表2) 。

三、主要任务

(一)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火电、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发展规模, 提高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准入门槛, 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完善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违规在建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有关部门要责令停止建设, 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贷款。对违规建成的项目, 要责令停止生产, 金融机构一律不得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有关部门要停止供电供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把能源消费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能评和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 对电力、钢铁、造纸、印染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对新建、扩建项目实施排污量等量或减量置换。优化电力、钢铁、水泥、玻璃、陶瓷、造纸等重点行业区域空间布局。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高标准, 严禁高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

———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 (2010年本) 》, 重点淘汰小火电2000万kW、炼铁产能4800万t、炼钢产能4800万t、水泥产能3.7亿t、焦炭产能4200万t、造纸产能1500万t等 (见表3) 。制定年度淘汰计划, 并逐级分解落实。对稀土行业实施更严格的节能环保准入标准,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线, 推进形成合理开发、有序生产、高效利用、技术先进、集约发展的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格局。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和企业, 依法落实惩罚措施。鼓励各地区制定更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 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性能, 打造绿色低碳品牌。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 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油气战略进口通道、国内主干管网、城市配网和储备库建设。结合产业布局调整, 有序引导高耗能企业向能源产地适度集中, 减少长距离输煤输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核电。加快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煤层气等清洁能源商业化利用, 加快分布式能源发展, 提高电网对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到2015年, 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到2015年,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推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到2015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二) 推动能效水平提高

———加强工业节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通过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理, 推进工业行业节能。

电力。鼓励建设高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 加强示范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IGCC) 和以煤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技术。发展热电联产,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加快现役机组和电网技术改造, 降低厂用电率和输配电线损。

煤炭。推广年产400万t选煤系统成套技术与装备, 到2015年原煤入洗率达到60%以上, 鼓励高硫、高灰动力煤入洗, 灰分>25%的商品煤就近销售。积极发展动力配煤, 合理选择具有区位和市场优势的矿区、港口等煤炭集散地建设煤炭储配基地。发展煤炭地下气化、脱硫、水煤浆、型煤等洁净煤技术。实施煤矿节能技术改造。加强煤矸石综合利用。

钢铁。优化高炉炼铁炉料结构, 降低铁钢比。推广连铸坯热送热装和直接轧制技术。推动干熄焦、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等二次能源高效回收利用, 鼓励烧结机余热发电, 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企业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50%以上。支持大中型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有色金属。重点推广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低温高效铝电解等先进节能生产工艺技术。推进氧气底吹熔炼技术、闪速技术等广泛应用。加快短流程连续炼铅冶金技术、连续铸轧短流程有色金属深加工工艺、液态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工艺与装备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石油石化。原油开采行业要全面实施抽油机驱动电机节能改造, 推广不加热集油技术和油田采出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提高油田伴生气回收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新建炼油项目发展炼化一体化。原油加工行业重点推广高效换热器并优化换热流程、优化中段回流取热比例、降低汽化率、塔顶循环回流换热等节能技术。

化工。合成氨行业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节能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 实施综合节能改造。烧碱行业提高离子膜法烧碱比例, 加快零极距、氧阴极等先进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纯碱行业重点推广蒸汽多级利用、变换气制碱、新型盐析结晶器及高效节能循环泵等节能技术。电石行业加快采用密闭式电石炉, 全面推行电石炉炉气综合利用, 积极推进新型电石生产技术研发和应用。

建材。推广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普及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到2015年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70%以上。推进水泥粉磨、熟料生产等节能改造。推进玻璃生产线余热发电, 到2015年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30%以上。加快开发推广高效阻燃保温材料、低辐射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产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 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 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到2015年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65%以上。

———强化建筑节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 提高建筑能效水平。

强化新建建筑节能。严把设计关口, 加强施工图审查, 城镇建筑设计阶段100%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监管和稽查, 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95%以上。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 对达不到节能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强新区绿色规划, 重点推动各级机关、学校和医院建筑, 以及影剧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商业房地产、工业厂房中推广绿色建筑。

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 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开展大型公共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节能改造, 推行用电分项计量。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 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开展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 鼓励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 采用加层、扩容等方式开展节能改造。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不断优化运输结构, 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 进一步提升运输工具能源效率。

铁路运输。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 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加强运输组织管理。加快淘汰老旧机车机型, 推广铁路机车节油、节电技术, 对铁路运输设备实施节能改造。积极推进货运重载化。推进客运站节能优化设计, 加强大型客运站能耗综合管理。

公路运输。全面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优化货运组织。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 继续开展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实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推广节能驾驶和绿色维修。

水路运输。建设以国家高等级航道网为主体的内河航道网, 推进航电枢纽建设, 优化港口布局。推进船舶大型化、专业化, 淘汰老旧船舶, 加快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大宗散货专业化运输和多式联运等现代运输组织方式。推进港口码头节能设计和改造。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航空运输。优化航线网络和运力配备, 改善机队结构, 加强联盟合作, 提高运输效率。优化空域结构, 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开发应用航空器飞行及地面运行节油相关实用技术, 推进航空生物燃油研发与应用。加强机场建设和运营中的节能管理, 推进高耗能设施、设备的节油节电改造。

城市交通。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优化配置交通资源,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重点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加快发展快速公交。探索城市调控机动车保有总量。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推行节能驾驶, 倡导绿色出行。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加快加气站、充电站等配套设施规划和建设。抓好城市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发展智能交通, 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加大交通疏堵力度。

———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完善农业机械节能标准体系。依法加强大型农机年检、年审, 加快老旧农业机械和渔船淘汰更新。鼓励农民购买高效节能农业机械。推广节能新产品、新技术, 加快农业机电设备节能改造, 加强用能设备定期维修保养。推进节能型农宅建设, 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建筑节能示范力度。推动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推进农业节水增效,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秸秆综合利用。科学规划农村沼气建设布局, 完善服务机制, 加强沼气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强化商用和民用节能。开展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减排行动。商业、旅游业、餐饮等行业建立并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开展能源审计, 加快用能设施节能改造。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 优化空调运行管理。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型住宅, 推广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和高效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严格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和超薄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相关规定。

———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新建公共建筑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实施供热计量改造, 国家机关率先实行按热量收费。推进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 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严格油耗定额管理, 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各级机关和教科文卫体等系统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 创建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健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统计监测考核和培训体系, 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源计量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三) 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现有设施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为重点, 提升脱氮除磷能力。到2015年, 城市污水处理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85%和70%, 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70%, 基本实现每个县和重点建制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加强重点行业污染物减排。加强重点行业污染预防。以钢铁、水泥、氮肥、造纸、印染行业为重点,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加快重大、共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完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农业和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以汞、铬、铅等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 在重点行业实施技术改造。示范和推广一批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 (产品) , 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及排放有毒有害废物的重点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以制浆造纸、印染、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 继续加大水污染深度治理和工艺技术改造。制浆造纸企业加快建设碱回收装置;纺织印染行业推行废水集中处理和实施综合治理, 大中型造纸企业、有脱墨的废纸造纸企业和采用碱减量工艺的化纤布印染企业实施废水三级深度处理;发酵行业推广高浓度废液综合利用技术、废醪液制备生物有机肥及液态肥技术;制糖行业推广闭合循环用水技术;氮肥行业推广稀氨水浓缩回收利用技术、尿素工艺冷凝液深度水解技术, 加大生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农药行业推广清污分流和高浓度废水预处理技术。

推进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新建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脱硫脱硝, 实现达标排放。尚未安装脱硫设施的现役燃煤机组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 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燃煤机组要实施脱硫改造。加快燃煤机组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设施建设, 对单机容量30万kW及以上的燃煤机组、东部地区和其他省会城市单机容量20万kW及以上的燃煤机组, 均要实行脱硝改造, 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

加强非电行业脱硫脱硝。实施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 到2015年, 所有烧结机和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球团生产设备烟气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有色金属行业冶炼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3.5%的冶炼设施, 要安装硫回收装置。石油炼制行业新建催化裂化装置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 现有硫磺回收装置硫回收率达到99%。建材行业建筑陶瓷规模>70万m2/年且燃料含硫率>0.5%的窑炉, 应安装脱硫设施或改用清洁能源, 浮法玻璃生产线要实施烟气脱硫或改用天然气。焦化行业炼焦炉荒煤气硫化氢脱除效率达到95%。水泥行业实施新型干法窑降氮脱硝, 新建、改扩建水泥生产线综合脱硝效率不低于60%。燃煤锅炉蒸汽量>35t/h且二氧化硫超标排放的, 要实施烟气脱硫改造, 改造后脱硫效率应达到70%以上。

———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分散居住地区采用低能耗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 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地区采用集中处理方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 鼓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就地减量无害化处理。选择经济、适用、安全的处理处置技术, 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城镇周边和环境敏感区的农村逐步推广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发展有机肥采集利用技术, 减少不合理的化肥施用。

推进畜禽清洁养殖。结合土地消纳能力, 推进畜禽养殖适度规模化, 合理优化养殖布局, 鼓励采取种养结合养殖方式。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 因地制宜推行干清粪收集方法, 养殖场区实施雨污分流, 发展废物循环利用, 鼓励粪污、沼渣等废弃物发酵生产有机肥料。在散养密集区推行粪污集中处理。

推行水产健康养殖。规范水产养殖行为, 优化水产养殖区域布局, 国家重点流域以及各地确定的重点保护水体要合理减少网箱、围网养殖规模。加快养殖池塘改造和循环水设施配套建设, 推广水质调控技术与环保设备。鼓励发展人工生态环境、多品种立体、开放式流水或微流水、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品与农作物共生互利等水产生态养殖方式。

———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提高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准入门槛。加强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审查。加快淘汰老旧车辆, 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用于运营的“黄标车”。推进报废农用车换购载货汽车工作。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严格实施机动车一致性检查制度, 不符合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辆禁止生产、销售和注册登记。实施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 在有条件的重点城市和地区逐步推动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十二五”末实现低速车与载货汽车实施同一排放标准。全面提升车用燃油品质。研究制定国家第四、第五阶段车用燃油标准, 推动落实标准实施条件, 强化车用燃油监管。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燃油, 部分重点城市供应国家第五阶段标准车用燃油。大型炼化项目应以国家第五阶段车用燃油标准作为设计目标, 加快成品油生产技术改造。

———推进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 (PM2.5) 治理。促进煤炭清洁利用, 建设低硫、低灰配煤场, 提高煤炭洗选比例, 重点区域淘汰低效燃煤锅炉。推广使用天然气、煤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加大工业烟粉尘污染防治力度, 对火电、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以及燃煤工业锅炉实施高效除尘改造。大力削减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推动柴油车尿素加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城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加强建设施工、植被破坏等因素造成的扬尘污染防治。

四、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一) 节能改造工程

———锅炉 (窑炉) 改造和热电联产。实施燃煤锅炉和锅炉房系统节能改造, 提高锅炉热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在部分地区开展锅炉专用煤集中加工, 提高锅炉燃煤质量;推动老旧供热管网、换热站改造。推广四通道喷煤燃烧、并流蓄热石灰窑煅烧等高效窑炉节能技术。到2015年工业锅炉、窑炉平均运行效率分别比2010年提高5个和2个百分点。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大城市居民采暖除有条件采用可再生能源外基本实行集中供热, 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背压式热电或集中供热改造, 提高热电联产在集中供热中的比重。“十二五”时期形成75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电机系统节能。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等更新淘汰落后耗电设备。对电机系统实施变频调速、永磁调速、无功补偿等节能改造, 优化系统运行和控制, 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开展大型水利排灌设备、电机总容量10万kW以上电机系统示范改造。2015年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十二五”时期形成800亿kW·h的节电能力。

———能量系统优化。加强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合成氨、炼油、乙烯等行业企业能量梯级利用和能源系统整体优化改造, 开展发电机组通流改造、冷却塔循环水系统优化、冷凝水回收利用等, 优化蒸汽、热水等载能介质的管网配置, 实施输配电设备节能改造, 深入挖掘系统节能潜力, 大幅度提升系统能源效率。“十二五”时期形成46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余热余压利用。能源行业实施煤矿低浓度瓦斯、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钢铁行业推广干熄焦、干式炉顶压差发电、高炉和转炉煤气回收发电、烧结机余热发电;有色金属行业推广冶金炉窑余热回收;建材行业推行新型干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玻璃熔窑余热发电;化工行业推行炭黑余热利用、硫酸生产低品位热能利用;积极利用工业低品位余热作为城市供热热源。到2015年新增余热余压发电能力2000万kW, “十二五”时期形成57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节约和替代石油。推广燃煤机组无油和微油点火、内燃机系统节能、玻璃窑炉全氧燃烧和富氧燃烧、炼油含氢尾气膜法回收等技术。开展交通运输节油技术改造, 鼓励以洁净煤、石油焦、天然气替代燃料油。在有条件的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城际客货运输车辆等推广使用天然气和煤层气。因地制宜推广醇醚燃料、生物柴油等车用替代燃料。实施乘用车制造企业平均油耗管理制度。“十二五”时期节约和替代石油800万t, 相当于1120万t标准煤。

———建筑节能。到2015年, 累计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m2以上,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m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m2, 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m2。“十二五”时期形成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交通运输节能。铁路运输实施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空调发电车节油节电、动态无功补偿以及谐波负序治理等技术改造;公路运输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改造;水运推广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港区运输车辆和装卸机械节能改造、油码头油气回收等;民航实施机场和地面服务设备节能改造, 推广地面电源系统代替辅助动力装置等措施;加快信息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十二五”时期形成1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绿色照明。实施“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分阶段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等低效照明产品。推动白炽灯生产企业转型改造, 支持荧光灯生产企业实施低汞、固汞技术改造。积极发展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 加快半导体照明关键设备、核心材料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支持技术成熟的半导体通用照明产品在宾馆、商厦、道路、隧道、机场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标准检测平台建设。加快城市道路照明系统改造, 控制过度装饰和亮化。“十二五”时期形成21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二)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民用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家用电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 商用领域重点推广单元式空调器等, 工业领域重点推广高效电动机等, 产品能效水平提高10%以上, 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完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机制, 扩大实施范围,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强化监督检查。“十二五”时期形成1000亿kW·h的节电能力。

(三) 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

扎实推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0]25号) 的贯彻落实, 引导节能服务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 提高融资能力, 不断探索和完善商业模式。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 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要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扶持,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积极培育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到2015年, 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 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000多家, 其中龙头骨干企业达到20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 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十二五”时期形成60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四) 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示范推广低品位余能利用、高效环保煤粉工业锅炉、稀土永磁电机、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发电、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等一批重大、关键节能技术。建立节能技术评价认定体系, 形成节能技术分类遴选、示范和推广的动态管理机制。对节能效果好、应用前景广阔的关键产品或核心部件组织规模化生产, 提高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产业化能力。“十二五”时期产业化推广30项以上重大节能技术,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的节能产品制造企业, 形成15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五)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十二五”时期新建配套管网16万km, 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t, 升级改造污水日处理能力2600万t, 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2700万t/日。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置。“十二五”时期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280万t、30万t。

(六)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

加强“三河三湖”、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等重点流域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综合治理, 加大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 加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渤海等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实施一批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推动受污染场地、土壤及其周边地下水污染治理, 重点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十二五”时期造纸、纺织、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石化等行业分别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00万t、60万t、60万t、600万t、200万t、300万t。

(七) 脱硫脱硝工程

完成5056万千瓦现役燃煤机组脱硫设施配套建设, 对已安装脱硫设施但不能稳定达标的4267万kW燃煤机组实施脱硫改造;完成4亿kW现役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 对7000万kW燃煤机组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到2015年燃煤机组脱硫效率达到95%, 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钢铁烧结机、有色金属窑炉、建材新型干法水泥窑、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焦化炼焦炉配套实施低氮燃烧改造或安装脱硫脱硝设施, 高速公路沿线逐步建设柴油车脱硝尿素加注站。“十二五”时期新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能力277万t、358万t。

(八)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

以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 鼓励废弃物统一收集, 集中治理。建设雨污分离污水收集系统和厌氧发酵处理设施, 配套建设分布式粪污贮存及处理设施。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沼气预处理设施、发酵装置、沼气和沼肥利用设施建设, 实现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 5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 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能力140万t、10万t。

(九) 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工程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 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 以及重点行业、重点流域、中西部产业承接园区实施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力度。加快共性、关键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和推广, 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和工业园区。

(十) 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

推进节能监测平台建设, 建立能源消耗数据库和数据交换系统, 强化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汇总、预测预警和信息交流能力。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和城市能源计量示范建设。建设县级污染源监控中心, 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完善区域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 建立减排监测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共享。加强氨氮、氮氧化物统计监测, 提高农业源污染监测和机动车污染监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监管机构标准化和执法能力建设, 加强省、市、县节能减排监测取证设备、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测试分析仪器配备。初步测算, “十二五”时期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需投资约23660亿元, 可形成节能能力3亿t标准煤, 新增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削减能力分别为420万t、277万t、40万t、358万t (见表4) 。

五、保障措施

(一)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坚持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制定实施国家有关发展战略、专项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和土地等政策过程中, 要体现节能减排要求, 发展目标要与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衔接, 政策措施要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

(二) 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 合理确定各地区、各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 健全节能减排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评价制度。各地区要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纳入政府绩效管理, 实行问责制, 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抓好本地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三) 加强用能节能管理

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 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 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地区及时预警调控。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 切实改变敞开供应能源、无约束使用能源的现象。依法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落实目标责任, 实行能源审计, 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 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在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开展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试点, 从严控制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新建燃煤火电机组。

(四) 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

完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加快制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等。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 扩大标准覆盖面, 提高准入门槛。组织制修订粗钢、铁合金、焦炭、多晶硅、纯碱等50余项高耗能产品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平板电视机等40余项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 制定钢铁、水泥等行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等。健全节能和环保产品及装备标准。完善环境质量标准。加快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根据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制定实施排放标准, 加强标准实施的后评估工作。

(五) 完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完善“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支持机制, 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军队重点用能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 创新投入机制,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多渠道引导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完善财政补贴方式和资金管理办法, 强化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六) 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 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差别电价、峰谷电价、惩罚性电价, 尽快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和煤层气发电的上网政策, 全面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严格落实脱硫电价, 研究完善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电价政策。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热计量收费制度。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 提高收缴率, 降低征收成本。完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扩大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 完善促进节能环保服务的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 改革资源税, 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 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 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积极改进和完善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 建立企业节能环保水平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联动机制, 探索建立绿色银行评级制度。推行重点区域涉重金属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七) 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

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环保产品认证实施力度, 扩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实施范围。建立高耗能产品 (工序) 和主要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制度, 明确实施时限。推进节能发电调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开展城市综合试点。加快建立电能管理服务平台, 充分运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完善鼓励电网企业积极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加强政策落实和引导, 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 推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以及企业污染治理等环保设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营。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 建立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体系, 研究制定排污权交易初始价格和交易价格政策。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 完善矿产资源补偿制度, 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八) 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 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计划 (专项) 等对节能减排相关科研工作给予支持。完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发, 在节能环保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强政府指导,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支持成熟的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示范和应用, 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布节能环保技术推广目录, 加快推广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节能环保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加快国外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推广应用。

(九) 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和能力建设

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 依法从严惩处各类违反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行为, 实行执法责任制。强化重点用能单位、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 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联网共享。完善工业能源消费统计, 建立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季度统计制度, 强化统计核算与监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节能管理体系, 形成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突出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计量管理、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等监督检查。

(十) 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抓好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专项行动。把节能减排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及基础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体系, 增强危机意识。充分发挥广播影视、文化教育等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相关社会团体的作用, 组织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日常宣传和舆论监督, 宣传先进、曝光落后、普及知识, 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粮, 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积极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

六、规划实施

篇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1-201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攻坚时期。妇幼保健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对策措施,提高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根据《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县“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妇女儿童预防保健网络。

近年来,县卫生局高度重视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建设,增加投入,加强指导和督查。一是加强县妇幼保健技术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县妇保院坚持“以保健为中心”的办院方针,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加强每季一次全面的面上督导工作。二是积极创建规范化妇儿保门诊。按照《省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规范工作标准(试行)》和《省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规范工作标准(试行)》,对妇儿保门诊的设置要求、门诊用房、设备要求、人员资质、学习培训、服务内容、服务技术等都进行了逐步规范,我县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创建率为100%。三是稳定乡镇保健队伍,确保妇女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

(二)积极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有效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我县继续按照省妇儿工委关于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项目”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在妇幼保健网络建设、人员培训、仪器装备、产科布局调整、孕产妇和新生儿抢救中心建设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分别在县人民医院和县妇保院的设立了县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新生儿抢救中心,在乡镇中心卫生院等医疗单位设立了孕产妇抢救分中心和新生儿抢救分中心,同时,积极推广应用产科、儿科适宜技术,为降低我县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提供了技术保障,实现了连续五年孕产妇零死亡。

(三)依法加强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管理,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

县卫生局依据《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和省卫生厅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对全县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单位实行许可制度。通过单位申请、资料初审、现场考核评审等程序,8家医疗保健单位取得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单位开展安全分娩质量评估工作,改进薄弱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增设一批产科抢救设备,完善产科配套设施,改善住院分娩条件。

(四)广泛开展妇幼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在各医疗单位开设的婚育学校、家长学校、妇女学校中广泛开展妇幼保健、母婴生命知识普及教育和宣传活动,使妇幼卫生保健意识逐步深入人心,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五)认真实施免疫规划工作,使广大儿童的健康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近年来,我县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协调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大了《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疫苗接种的《条例》的宣传贯彻的力度,积极

落实国家免疫规划有关政策,保障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二是强化宣传效果,普及儿童免疫规划知识。在每年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前后,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和《条例》的活动,宣讲国家免疫规划等相关政策和保障要求,动员全社会关注预防接种工作,普及免疫规划知识,努力营造了全社会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氛围。三是加强了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针对工作薄弱的地区和特殊的人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预防接种工作的力度,同时,强化监督和检查,落实了儿童在入托、入学实施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四是积极创建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为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我县预防接种门诊管理水平,全面规范接种流程,提高接种质量,保证接种安全,二、主要存在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有一些指标离目标要求存在一些差距:如妇幼卫生项目后续保障不足,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仍需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主动受教、受检积极性不高,免费婚检等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性病及艾滋病的感染率居高不下,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人口的流动性比较频繁,流动孕产妇、儿童的情况比较难掌握,不能有效地提供孕产妇、儿童保健服务;县妇幼保健院基础设施建设与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要求不相适应,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设备配置不足,已不能满足妇幼保健技术服务需求。

三、“十二五”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发展理念,以创建“卫生强县”为目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政府对妇幼卫生事业的主导作用,加大投入,改善民生,深入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政策方针,合理配置妇幼医疗保健卫生资源,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责任医生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惠及全民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将免费妇幼保健工作向所有妇女儿童提供,不断缩小健康差距,以供方为主向需方为导向转变,使全县妇女儿童共享卫生改革和发展成果。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充分体现妇幼保健发展规划的综合性和全局性,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居民对妇幼保健卫生服务的需求,制定适宜的总体规划目标和各项具体指标,实现供需平衡。

3、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按照区域覆盖、合理布局、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对全县妇幼医疗保健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妇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4、坚持政府主导,深化改革原则。强化政府职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妇幼卫生机构良性运行机制和财政补偿长效机制,坚持各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保证优质妇幼保健服务的提供,(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卫生强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医疗卫生制度。全体居民人人拥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区域、不同人群之间的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明显提升,居民健

篇5: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2-4-1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我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东莞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2015)》,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目标,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通过总结我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分析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和对策,努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农业农村方针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动植物疫病、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方面的冲击,努力探索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实现了农业稳步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园区建设、产业化经营、农业安全、经济管理、农村扶贫等方面实现了六个明显提升。

(一)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明显提升。自2006年开始,先后规划建设了14个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内容、兼具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功能的市级农业产业园,总面积5.5万亩,构建组团式的都市农业发展平台。市现代农业科技园、东坑、桥头、清溪、中堂、大朗、寮步等7个园区基本建成,其余7个园区加紧建设,其中:清溪、中堂、谢岗等3个园区被认定为广东省现代农业园区,清溪园区进入省部共建现代农业园区行列,都市农业发展平台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园成为农业招商引资、对外交流、品种引进、技术推广的主要载体,累计引进农业项目29个,协议投资超过5亿元;累计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106个、新技术21项;建成投产的功能区,平均土地生产率近1万元,是全市耕地平均水平的2倍多。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共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家,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6家、15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增加1家、5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联结带动农户超过1220家20家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农产品交易额分别达36亿元、135亿元。从2009年开始,累计推动2.5万亩农地集约流转,全市耕地规模经营率达33.4%。建成石碣蔬菜、麻涌香蕉、东城水稻及市农科中心荔枝等4个具有东莞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辐射面积2.6万亩。实施农业名牌带动战略成效凸显,至2010年底,有23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称号,另有无公害农产品49个、绿色食品44个和有机产品9个。

(三)农业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了畅顺高效运作。2010年,全市蔬菜农药残留、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及莱克多巴胺残留检测合格率分别达98.6%、99.9%、99.4%,多年来未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全面加强。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禽流感免疫率均达到100%,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市镇两级均建立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全面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红火蚁、香蕉枯萎病等重大植物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红火蚁发生点100%落实防控措施。以保障生猪、蔬菜的稳定供给和质量安全为目的,大力开展供莞生猪、蔬菜产销联建工程,着力构建市外农产品供莞基地。到2010年共认定供莞生猪定点基地206家,保持2倍于我市生猪需求的供应能力。启用供莞生猪电子标识,与32个合作市、县实现产销对接,实现生猪采购基地化。从2009年开始实施活猪储备制度,累计储备活猪5.8万头。与云浮、韶关、湛江等7市签订合作协议,认定首批供莞蔬菜基地18家约3.76万亩,年供应能力18.3万吨,蔬菜产品的安全稳定供给能力得到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创建了5个省市共建农机安全村,建立了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人制度,开展无牌无证拖拉机专项整治行动,实现农机安全事故“零发生”。

(四)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对连片100亩以上的农田进行标准化整治,共在麻涌、望牛墩等22个镇街新建现代标准农田57片,新增面积3.84万亩。大幅增加市财政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投入力度,大力推广应用适用农机具。至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7万千瓦,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6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推广温室大棚、节水灌溉等设施1.24万亩,建立设施农业示范基地16个、面积6000余亩,设施农业生产效益提高30%至1倍多。“科教兴农”战略深入实施,主要农作物良种及先进种养技术覆盖率达到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积极创新科研体制,全市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单位共承担农业科研项目47项,通过省市科研成果鉴定27个,其中达国内先进水平的17个,达国内领先水平的10个。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5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9项,2项技术列入省农业主推技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东莞农业信息网四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建立“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累计服务农户50多万人次。

(五)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了“一刀切、生不增、死不减、进不增、出不减”的股权制度和“盈利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揽子化解了“出嫁女”等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矛盾。建立了3000多个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和组级股份经济合作社,119.9万村民成为集体经济组织股东。组织制订并出台了重大事项审查、土地款管理、经济审计、干部责任追究、干部薪酬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规章体系。建立并完善集体经济运行月度统计、季度通报、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多管齐下、惩防并举的监管体系,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遏制了过度分配情况。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物业经营管理水平,物业闲置率从金融危机时最高的6.6%下降到1.6%,村组两级物业收益稳定提升。2010年,全市村组两级总资产1228亿元,净资产936亿元,经营总收入143亿元,经营纯收入77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6%、6.4%、3.5%、1.2%。

(六)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通过落实村(社区)公共管理经费补助、基本农田和非经济林生态补偿、延长欠发达镇村扶贫贷款贴息期限、发放欠发达村定点帮扶资金等一系列扶贫新政策,大力帮扶欠发达镇村加快发展。到2008年,沙田、大岭山和茶山镇已实现了脱贫,全市欠发达镇由11个减少至9个。2010年,9个欠发达镇生产总值470亿元,各项税收总额60.53亿元,财政可支配收入36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29.5%226.9%、15.2%,各欠发达镇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90个欠发达村的村组两级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73.8亿元、46.8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19.5%、21.7%,欠发达村总资产、净资产的增速均为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多。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诸多良好机遇:中央和省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城乡统筹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和主流趋势,宏观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农业的安全保障、生态平衡、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生活休闲等作用和功能日益突出,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旺盛,发展都市农业前景向好;全市经济发展稳步向前,市、镇两级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具备加大“三农”投入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逐步完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和都市农业发展平台初步构建,加快农业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村级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但是,“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农业土地分散经营,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业生产用地仍然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专业户、规模农户的数量比较少,土地未能充分实现集约化、高效化利用。部分农地缺乏稳定保障,影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部分农民存有等待土地被征用的念头,生产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土地、劳动力、农资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生产经营效益难以持续提升,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加。

二是农村经济模式单一,抗御风险能力薄弱。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以物业经济、租赁经济为典型的农村集体经济逐渐暴露出产业过于低端、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端,可持续发展面临考验。农村集体的公共负担不断加大,只增不减的集体福利分红模式难以为继。

三是区域发展欠缺平衡,脱贫解困难度加大。受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镇村发展不协调仍然存在,部分欠发达镇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无地可用或有地难用的局面,大型工业、商贸项目难以实施,经济造血功能难以持续提升,脱贫奔康难度加大。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必须紧紧把握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清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水平,全力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幸福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要契机,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目标,全面拓展农业的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稳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农业发展方面:立足于农业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全面推进都市农业发展,使农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升级。以精耕细作为手段,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全力推动精致农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农业安全保障更加有效,农业产业园发展平台基本建成,优质高效农业项目持续引进,现代农业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有效推广,基本构建起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发展体系。

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集体经济运营机制,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环境,努力缩小地区和群众贫富差距,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开展名村创建工作,打造一批幸福宜居名村样板,示范带动全市农村宜居建设,使村一级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三)具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着重推动“集农地、强基础、建园区、调结构、育龙头、创品牌、保安全、促发展、造名村”等九项主要目标的落实。

集农地。严格执行农用地管理政策,确保农业用地的稳定。按照“政府引导、依法自愿、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农业用地集约化。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全市农业种植大户、产业化组织经营的农地面积占全市农用地面积的60%以上。

强基础。按照“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2015年新建现代标准农田5万亩(含2015年新建现代标准农田5万亩(含农业园区新建的标准农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到49万千瓦,农机拥有量增加到3.7万台。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超过3.8万亩,建成设施农业示范基地50个。

建园区。按照“功能成团、产业成块、基地成片、辐射成圈”的思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到2015年,基本建成14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科技含量高的市级农业产业园,力争其中5个以上列入省级乃至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结合精致农业发展,引导每个园区在产业分工和品种布局上挖掘特色、突出专长,加强生产和经营管理,全力打造2-3个精致农业样板。

调结构。围绕蔬菜、水果、花卉等主导产业,按照“扬传统、重创新、育良种、挖特色、造精品”的精致农业发展战略要求,初步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园艺产业带。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30万亩,荔枝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香蕉面积适当调减至2万亩,花卉苗木和珍稀优水果种植面积分别增加到3万亩和2万亩,全市种植业总产值达15亿元以上。稳定畜牧业生产,规范畜禽养殖业,大力促进饲料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生猪年出栏量不少于15。饲。饲料(含单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量达400万吨、产值达100亿元,年增长达10%。主要动植物良种及先进种养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

育龙头。培育一批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农业产业化组织。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25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45家,6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加入农业产业化组织或与其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创品牌。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蔬菜、花卉、水果、食用菌等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农业知名品牌。力争到2015年,新增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0个,新增获“三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农产品50个,大宗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0%以上,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业品牌群体规模明显增大,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保安全。建立和完善人员到位、经费充足、技术规范、运转高效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力争蔬菜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生猪“瘦肉精”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100%,有效遏制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促发展。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不断优化,收入增长点有所拓宽,资产总量持续壮大,地区差距逐步缩少,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到201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0100元,年均增长8%;村(居)组两级总资产达1486.6亿元,年均增长4%,净资产达1164.4亿元,年均增长4.5%;集体经营总收入达166.2亿元,年均增长3%。实现欠发达镇村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有劳动能力低保困难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阶段脱贫目标。

造名村。加快名村创建步伐,同步创建市、镇名村。每年在全市因地制宜重点打造5-7个生态环境优美、生产生活舒适、村民安居乐业、社会管理精细、岭南风情明显,具有一种或多种特色优势,在全市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较高知名度,能代表全市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农村建设发展方向的宜居幸福名村。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条件,创建一批镇级名村。到2015年,实现全市10%的行政村为名村的目标,其中25-30个为市级名村。通过大力创建名村,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

四、主要任务

(一)加速土地流转集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一是稳定现有农地。加强对现有基本农田、一般耕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土地开发。严格贯彻执行现有的农用地管理政策,对土地规划调整、土地置换等事项从严审核把关。凡是划入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园地、鱼塘,原则上不能随意调整用地规划、变更土地用途,确保现有农地至少保持15年以上的经营年限。重点加强对农业产业园、标准化农田、规模化农地的规划控制,确保20-30年内不改变农业用地性质。通过保护和稳定农地,保障农业发展的基本空间,增强农户、专业户、农业企业长期经营、长远投资的信心,打消农民粗放经营土地、等待土地被征用的念头,促使农民专心投资经营土地、发展农业生产,为农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鼓励扶持土地流转。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规政策,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鼓励村组集体和农民集中连片出租土地,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经营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形成规模开发,避免农用地粗放耕种或弃耕丢荒。建立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土地流转管理,设立财政扶持土地流转专项奖励资金,引导本地零散耕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流转,着力为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集约化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引导农业比重较大、农民耕种意愿较高的地区,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把分散农民和土地有机整合起来,对种植结构进行统筹规划,按统一标准组织生产和开展技术指导,实行分户管理,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在鼓励现有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增加种养面积、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经营理念新、生产效益好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作为精致农业的规模经营主体,促使小而散、人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二)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打造都市农业发展平台

加快推进市级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充分集聚土地、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大力推行优质高效、节本增效的生产技术和种养模式,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农业项目,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努力把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及对外展示交流的新窗口。

1、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的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定位,将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我市都市农业的新样板、科普教育的新基地、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的新载体。一是突出生产。要将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作为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在继承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强调以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以现代科技改造农业,把农业建设成为科技含量高、效益显著的现代产业。二是突出“精耕细作”。不搞“大而全”,注重“小而精”。认真学习台湾农业“精耕细作”的经验,通过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积极引入优新品种、先进技术和科学的耕种模式,努力把每一个优良品种都打造成为一种特色产业,改变当前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缺乏特色、效益低下的局面。

2、优化经营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视并精心谋划园区的经营管理。一是强化经营意识。将经营意识、经营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立足于生产经营,合理布局经营性的产业,选择优质高效的经营项目,引入专业、诚信的经营主体,以产业促生产、以经营促发展。二是优化投入产出。坚持“标准适度、经济实用”的原则,控制投资成本,优化投入产出,使农业产业园成为都市农业的样板,以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典范,从而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同时,依托现代化农业生产,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交易、物流配送等二、三产业和多元化经营,拓宽收入渠道、提升经济效益。

3、做强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办出自有特色,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一是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充分发掘各个农业产业园的优势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开发“名、特、优、新”的主导产品,加快发展精品花卉苗木、种子种苗等高效新兴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园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催生特色产业镇、特色产业村,引导特色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积极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二是抓好错位发展。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状况、产业传统,为园区找准功能定位,突出产业主题,在产业选择、结构布局、项目设置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实行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以此来保持园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三是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挖掘东坑“卖身节”、寮步“千年香市”、桥头“荷花节”、麻涌“香飘四季”、横沥“百年牛墟风情节”等地方传统文化和人文风俗,为农业产业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提升文化品位、树立文化品牌,将园区打造成为展示、传播、弘扬农业农村传统文化的平台和窗口,使园区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成为都市农业和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从而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加强招商引资。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切实加强项目引进工作。一是加强国内招商。借助各类信息渠道、网络平台、大型农交会等载体,广泛发布招商信息,积极宣传推介招商项目。将园区招商纳入到市、镇的对外招商目录,用工业招商的手段推动园区的农业招商,由外经、农业部门联合组成专业招商工作队,到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上门招商。鼓励引导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进驻园区投资经营,创办产业基地。大力鼓励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入园创办研发示范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要积极创造优惠条件,引导支持已入园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挥已入园企业的客源优势,吸引其上下游企业投资,推动以商引商。要学习推广东坑农业园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把农业招商与二、三产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紧密结合,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和质量。二是加强对台招商。将台湾地区作为农业招商的重点地区,加强对台招商推介。保持与台湾苗栗县、彰化县等有关县、乡农会的密切联系,主动邀请各级农会、农业企业到园区参观考察,开展经贸洽谈和项目对接。重点加强与台湾在农业优良品种、种质资源和先进栽培技术方面的合作交流,将台湾名优花卉、水果及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技术作为引进重点,争取在花卉、水果、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引入一批台湾投资项目,促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水平提升。

(三)夯实农业基础,强化物质技术装备

一是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东莞市现代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分期分批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100亩以上规模连片的基本农田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幅提高,成为精致农业的重要集约发展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管护工作,逐步建立合理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沟渠清理、道路维修等现代标准农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二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农业补贴政策、农技推广体系及网络,切实做好设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服务。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镇一示范基地”的发展格局,努力构建设施农业发展产业带。加快温室大棚、喷滴灌、控温控湿等设施农业装备推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设施农业补贴标准,力争补贴设施农业资金占当年市农机购置补贴总额的比重达80%。

三是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力度。积极落实中央、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用好市财政每年安排的农机补贴专项资金。按照“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业装备水平”的原则,适时调整《东莞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逐步将水果、林业、渔畜业和农产品储藏加工以及抗旱、节水等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优先满足从事规模化种养场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我市农业生产实际,以农业生产大户为重点,积极做好各种先进适用机械设备的推广,着力提升香蕉、蔬菜、花卉、荔枝等重点产业的生产机械化和农产品精加工的综合水平。

(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一是建设农业污染监测体系。进一步增加土壤和灌溉水源污染监测网点,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蔬菜产地的环境质量普查,加强后续监测,建立动态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构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体系。

二是运用监测数据指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根据不同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开展农用土壤评估与安全性分析,分别提出适宜耕种品种的意见和建议,指导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开展土壤修复治理。

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推广精准化的施肥用药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化学投入品使用量,降低化学物质沉淀对土壤造成的污染。

四是推广生态种养技术。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以及易降解的农用薄膜,推广使用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和频振式杀虫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果实套袋技术,推行无公害化种植。

五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施沃土工程,在玉米、水稻、蔬菜种植区深入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提高耕地地力。以规范畜禽养殖为重点,推进标准化养殖、健康养殖,积极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六是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对未绿化的园区道路、机耕路、河涌、河堤予以植树绿化,对原有缺株缺段的农田林网实施补植套种,全面提高农田林网覆盖率和绿化率,努力实现农田林网的方格化、网络化,提高抵御洪涝灾害、台风灾害的能力,维持农业生态平衡。

(五)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兴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粮食产区和战略后备产区的建设,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全面落实种植水稻和玉米的种粮直补政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粮食深加工技术,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率和单位面积产量。加快实施优质稻产业工程,将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与良种推广补贴相结合,全面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力争全市水稻、玉米良种覆盖率达100%。

二是建设特色园艺产业带。积极参与珠三角园艺产业带建设,全力提升我市园艺产业竞争力。以市场消费需求为主导,通过培育主导品种和适当引进名贵品种的方式,发展清溪、塘厦、谢岗等镇的剑兰、百合、红掌等鲜切花产业,形成东莞特色的花卉产业带。将传统农业与现代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桥头荷花种植产业带。重点以农业园区为龙头,发展东坑、横沥、麻涌、中堂等镇的“新、奇、特”盆花、观叶植物、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带。以品种改良和市场营销为主要手段,发展以大岭山、大朗、黄江、谢岗、清溪、塘厦、樟木头等镇为主的丘陵片、山区片糯米糍、桂味、观音绿等优质荔枝品种产业带。以设施建设和技术提升为实施重点,发展以石碣、高埗、道滘、中堂、望牛墩等镇种植棚菜和反季节蔬菜,厚街、沙田、石排、横沥、塘厦等镇种植菜心、白菜、生菜等常年绿叶蔬菜的特色蔬菜产业带。继续做大做强望牛墩镇的奥运蔬菜产业。

三是优化蕉区产业结构。继续在麻涌、沙田、洪梅等镇兴办蕉田改种玉米、木瓜、蔬菜、花卉等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蕉区转产改制,优化蕉区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服务,降低香蕉病害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农业企业向种业、生物技术等战略性产业和高新产业纵深推进,大力发展现代大棚式、工厂化式食用菌栽培、设施花卉等新兴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发展。

五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推广,大力提升香蕉、荔枝、蔬菜、花卉等重点产业规模化水平,积极扶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大力推行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逐步扩大标准化生产面积。加快制定农产品产地管理、生产技术规程、检测技术、产品采收、包装标识和质量安全等标准,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轨道,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识。

六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以生产体验、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索创办一批休闲农场、休闲果园,打造一批花卉、蔬菜、水果种植示范村和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扶持有条件的农场、果园等通过构筑简易的休闲配套设施,并收集荔枝、香蕉、蔬菜等名特优稀品种,开展田间采摘、水面垂钓等活动项目招揽游客,尽快形成一批主题鲜明、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农家乐”景点,将其作为我市新的旅游产品,列入市旅游网点进行宣传推介。同时,采取“果进篮、花进盆、菜进盒、农副产品进袋”的方式开发农产品与乡土特色餐饮经营,扶持发展一批诚信规范的旅游农业购物商店,并以建立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通过“农家乐+农户”的模式提高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六)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政策扶持与指导协调并举,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并重,着力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成长性好的新型带动类龙头企业。重点加强对特色产业、创意农业、流通类农业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其升级创“龙”。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龙头企业实施贷款贴息。支持龙头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争取上市融资,进一步做大做强。完善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指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充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

二是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效载体。协助合作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合作服务机制,完成工商登记,提升联结带动能力。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引导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品牌建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和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活动,为合作社产品直销搭建平台,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经营效益。

三是继续实施农业名牌带动战略。以争创名牌产品及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为主要手段,突出培育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品牌,壮大加工农产品及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品牌群体。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产品为增长点,推动我市荔枝、香蕉等特色优势农产品走向企业化、品牌化经营,增加农业品牌创建培育对象数量,做到储备一批、推荐一批、形成梯队,扎实有序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工作。定期举办特色名优农产品展示推介会和优质农产品评比等营销推广活动,力争在花卉、荔枝、香蕉、食用菌等方面打造一批享誉度高、具有东莞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

(七)加强农业安全监管,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业安全保障体系。增强检测机构资源配置,添置必要的检验监测仪器,扩大检测范围和项目,提升监测效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防疫机构队伍建设,理顺镇级机构设置。积极协调相关镇街优先安排部分在职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入编,适当提高农技中心编外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努力确保检疫检测及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稳定。优化基层防疫队伍,建立统一管理、素质良好、尽责高效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二是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防治和检疫监督体系,加快建设动物卫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不断提升动物疫病监测诊断能力,确保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要求。认真开展春秋两季动物大防疫、冬季禽流感集中免疫行动和日常免疫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免疫措施。健全以检促免、以监促免制度建设,强化检疫监测和飞行检查,推进检疫申报点建设。加强对牲畜定点屠宰场、家禽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监督管理,强化检疫、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制度建设及设施完善,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各镇街牲畜定点屠宰场的动物卫生视频监控系统。注重动物疫病应急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防疫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红火蚁、香蕉黄叶病等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继续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指导辖区内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业投入品经营者按要求建立生产经营档案,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严厉查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化学物质的行为。加大蔬菜实时联机检测力度,力争到“十二五”中后期实现蔬菜产品100%联机检测监控。引导有条件镇街检测机构通过计量认证,开展农产品药物残留定量检测。加强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有重点、分步骤地落实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定,逐步实现主要食用农产品包装标识上市。

四是强化农机安全监理。全面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大对田间、场院农机违法违章操作行为的查处力度,积极打造“平安农机”,确保我市农机安全“零事故”。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示范村建设活动,“十二五”期间,全市力争再创建30个市级农机安全示范村。

(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不断完善市、镇、企业(中介)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探索和构建农技人员直接到企业农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每年筛选确定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建立一批科技入户点。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建立一批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优良新品种、新技术区域性和适应性试验,大力引进农业高新适用技术,推广优新品种,力争主要农作物良种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良种化。

二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发挥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健全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围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重点支持生物繁育种、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等项目以及优质新品种、高效安全生产新技术研究,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科技成果。

三是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发挥科技人才对发展都市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大引进和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力度。结合我市农村发展实际,大力培育发展农村实用人才。围绕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加强对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技能培训,普及农业科技、市场营销、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知识,提高农民吸纳、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结合农村干部换届选举,对基层新任农业干部和农业工作者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培养现代型农业干部。根据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在岗农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四是构建农业信息体系。开发和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建立以农业市场信息、科技服务为主要功能,以农业信息采集、传输、储存、开发、发布等服务为重点,以体系完备、高效共享、反馈灵敏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信息体系,大力普及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精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原有的农业数据资料,建立农业生产管理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料的共享。

(九)推动生产跨区域发展,稳定大宗农产品供给

一是实施农业领域“总部经济”战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异地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完善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将本地及异地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现市场与技术在内、生产在外的跨区域产业化经营。

二是推进主要农产品产销联建。重点鼓励建立以东莞为销售市场的蔬菜、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种养基地,保障食用农产品有效供给。生猪方面,在维持生猪供莞基地年供应能力800万头基础上,逐步完善生猪定点供莞基地动态管理,确保全面实现生猪采购来源基地化。完善供莞生猪电子标识信息化管理,加强产销两地监管部门协作,继续推行生猪产销联检制度,共同确保供莞生猪质量安全。蔬菜方面,落实蔬菜产销合作衔接,引导基地与我市农批市场、流通大户及配送公司等签订购销协议,构建产销双方紧密协作关系,建成市内外蔬菜生产基地21万亩,供应蔬菜能力达105万吨,约占全市蔬菜年消费量70%。

(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是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围绕现有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东莞特色的蔬菜、荔枝、香蕉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结合推广特色品种、知名品牌,在农产品收获旺季,通过举办展销会、销售节等形式,开展农产品展示推介,促进农产品销售。充分利用我市庞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引导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积极参与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鼓励和组织农批市场、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学校、工厂等直接与农产品生产组织进行产销对接。支持发展前景好、经营规模大、基础设施健全、管理规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批市场实施现代化升级改造和业务拓展,支持开展农产品包装、分级、加工、储运、配送和连锁经营等业务。组织相关企业和经济组织参加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展示交易活动,不断扩大东莞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我市农产品购销渠道。

(十一)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深化股份合作制改革。指导股份经济组织健全理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深入落实股权固化、按章分配、按股分红等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股东成员参与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股东村民集体经济权益。探索健全有偿购股、项目入股等方式方法,拓宽入股渠道,因地制宜化解疏导新增人员集体股权诉求。在“村社分离”的地区,探索取消集体股并等额配置到全体股东,逐步推进集体经济全面量化。深入推进股权继承制度,稳步试行股权内部转让,探索建立股权有序流转机制,增强股权流动性和集体经济组织活力。推进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培育引进职业经理人和专业运营团队,提升集体经济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强化股份经济组织的集体经济法人主体资格,配合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推进管理区、村委会、经联社(经济社)已办证集体资产免费变更至股份经济组织名下,保障股份经济组织资源资产权益和依规有序运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统筹协调,探索以股份制形式跨区域进行土地和项目开发,建立“市镇主导开发,市、镇、村三级分利”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统筹集约利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动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经营指导,引导、鼓励和扶持农村集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逐步形成以物业租赁型经济为基础,资本运营型、配套服务型、特色产业型经济并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推进“三旧”改造,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城市形象提升和功能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战略部署,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产出效益。

三是推进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村级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理清和明晰农村各类组织的职能和关系,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事务、行政事务和自治事务三分离,推进村社两账独立核算,设立政务服务中心承担原由村级承担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减轻村级组织行政管理和公共支出负担。改革村组经济体制设置,推进组级经济撤并和村级集中管理,增强集体经济统筹发展能力。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政经职能分离的基础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的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公司化改造。

四是严格落实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集体分配制度和财务检查制度,落实重大事项审查、土地款管理、合同管理、责任追究和干部薪酬管理等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和债权债务管理台账,强化债权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建设农村集体资产镇级交易平台,通过交易平台统一公开发布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出让和招标投标信息,强化集体资产监管。进一步抓好民主理财工作,落实委派会计定期轮岗、列席村(居)两委相关会议等制度,密切监测集体经济运行情况,全面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常规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是建立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制度。抓好谢岗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省试点镇建设,开展村内户外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环卫设施、文体设施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立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大力改善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二)加大镇村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继续实施村级公共管理补助。继续落实市财政分档补助村级公共管理政策,减轻村级社会管理开支压力。加强定点帮扶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成效。在相关政策调整中,落实政策倾斜措施,保证欠发达村补助标准不降低,确保欠发达村日常管理正常运作。

二是继续落实欠发达镇村扶贫贴息借款政策。继续为欠发达镇村提供余额扶贫贴息借款,适当放宽资金使用范围,着力解决欠发达镇村发展启动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延长贴息借款期限,减轻欠发达镇村还款压力。帮助开发创收项目,提升经济发展能力。

三是优化基本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承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村(社区)经济补助力度,区分农保区使用状况类型,提高正常耕作农田的补偿标准,平衡欠发达村因承担农保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利益关系。适度扩大补偿资金的使用范围,减轻村级公共支出负担,促进村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2010年扶贫政策的基础上,每年从上年市级税收收入中扣缴一定比例作为新增市内扶贫资金,用于帮助欠发达村发展优质项目,探索镇村统筹开发新模式,完善欠发达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群众就业。

五是完善结对帮扶制度。根据扶贫工作周期和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扶贫标准和帮扶对象,完善市直单位、经济发达村、帮扶干部对欠发达村和贫困户的结对帮扶。

六是完善农村公共事业设施和服务。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宜居乡村建设,提高乡村宜居环境质量。完善市、镇二级办学管理体制和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农村文化室、老人活动中心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水平。继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中介服务、创业激励等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就业创业。通过完善公共事业设施,进一步提高农村政务服务水平。

(十三)打造名村示范村,建设宜居农村

一是整治村庄环境。按照宜居村庄要求,全面整治河涌池塘、巷道危桥。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强化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村庄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治理,清除河塘淤泥、杂草飘浮物等,整治环境“脏、乱、差”现象。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和村庄绿化,加强村庄道路、河涌堤岸和农家庭院的绿化美化,扩大村庄绿地面积,提高绿化档次。加强对农村古树、大树的保护,抓好乡村公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二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标志性景观建筑、景观道路及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电、通信及公共交通等设施。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实现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木结构住房面积30-40平方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等社区服务机构,提升各项服务功能。完善农村文化室和各类文体娱乐设施,不断满足当地居民精神生活需求。对经过名村、示范村的交通干道及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醒目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岭南风貌和地域特色。

三是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千方百计解决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开展基层民主法制教育,建设人际和谐、文明祥和的村庄,推动邻里关系融洽。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重提高班子成员素质,增强村务管理和经济发展能力,促使农村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四是提升丰富特色优势。重点挖掘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有针对性地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明显。促使有产业特色的村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生产效益;有文化特色的村加强对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工作,拓展文化内涵,开发文化产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有生态特色的村整治和保护自然风貌,巩固并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

(十四)开展对外交流,加强区域合作

一是深化珠三角区域合作。继续落实贯彻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大力推进深莞惠产业一体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珠三角九市的密切交流和深化合作,主动参与并努力促成珠三角九市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争取在都市农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经营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实现紧密合作,推进区域优势互补。

二是加强对台交流。积极开展与台湾各级农会及农业企业的互访交流,争取每年一次组织农业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农民合作组织成员、农业企业家等农业工作者到台湾参观考察,深入学习借鉴台湾农业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做法。探索设立莞台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区,推动莞台农业合作。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始终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加大全面统筹力度,同步推进城市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抓紧出台都市农业发展意见,明确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路目标、工作要求、扶持政策、保障措施,为发展都市农业奠定思想基础和确立政策依据。引导各镇街营造良好的农业发展氛围,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农业发展纳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当中,科学制定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统筹谋划本镇街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推动新一轮的农业大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借鉴农业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积极运用政策手段和财政手段,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进一步夯实农业的发展基础。一是加大支农投入。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对现有的常规性支农项目,逐步扩大扶持范围、提高补贴标准、放宽补贴限额。根据发展的需要,将农业补贴由生产环节适时延伸到加工、品牌、物流、销售等产后环节,引导支持农产品实行分级包装、开发食品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二是整合支农资金。在落实好现有支农政策、保持现有财政支农力度不减弱的基础上,整合优化资金分配,确立财政支农重点领域。将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精致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教育培训、农业行政执法等领域,并在扶持标准和投资比例方面对重点项目实行倾斜。

(三)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工作合力

密切与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理解贯彻上级部门的战略意图和工作思路,及时了解掌握重要的工作动向和政策信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实施、项目立项、资金分配等方面的扶持帮助。建立市本级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组织有序、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确保各项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有效落实。加强对“三农”问题的政策研究和工作调研,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适时调整现行政策或出台新政策,努力探索并逐步健全能够有效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细化任务分解,提高工作实效

上一篇:XXXX年街道武装部部长个人述廉报告下一篇:《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观后影评以及观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