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2024-08-11

感恩实践活动感悟(通用10篇)

篇1: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有人问我问我:“你是当老师的,认为首先应教给孩子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感恩!”

感恩,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看起来如此简单,但又有多少人能付之于实际行动中呢?作为教师,又该怎样教会学生感恩呢?

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在平日的班级管理中,利用点点滴滴,和各种有益的活动中进行的。感恩的主题,我除了利用班会之外,还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12月4学校组织和倡导全校学生走向社会,为学校中102名贫困学生募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的活动。

在活动之前,我向学生进行教育,举出学校中的几名特别困难的学生,因为家里困难而要面临退学,虽然学校也在尽量的帮助他们,但是力量微薄。我们做为同窗同学,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作为学生是没有经济来源的,我们不妨试着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帮助他们,借助社会的力量,为他们献一份爱心。同时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也可以感受一下在校园中所不能感受的东西。那天的天气格外的冷,可是同学们的热情却是很高涨的。我到各个活动地点看他们时,每个人都冻得脸通红,手麻木,在大街上边跺着脚,边做着宣传。有的同学采用的方式是卖橘子、荧光棒等,数钱的手都要僵了。看着他们的认真劲头,我的心里被感动充满了!

学生们很认真也很尽力的完成了任务。下面是我对着次活动的总结。总结来源于活动后学生们写的总结,都是他们真实的感受。

一、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生活的艰辛。

“我们捧者募捐箱在街上徘徊着,路人看着我们的募捐箱很诧异,尽量躲着我们。我们觉得很难过。可是一位阿姨却主动朝我们这边看,我们走上前,阿姨问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对她进行了解释,阿姨笑了,说:“我身上没带多少钱,那就把身上的钱都给你们吧”。说着阿姨将钱全都放进了箱里。十几元钱并不多,但阿姨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望着阿姨远去的背影,我们觉得好温馨,世界上好人多啊!”

“这次实践,我们选择是卖荧光棒.而没有这次募捐,我们不会实实在在感受到那些生意人急切地想把自己的东西卖掉的感觉.当我卖掉第一只荧光棒,赚到第一块钱时,心情真实非常的激动,可以说是心潮澎湃.虽然那天天气很冷,手指已经冻僵,嘴都发木了,但是心里仍是暖意浓浓.特别是那些买完东西还叮嘱我们下山时要小心点的人更让人觉得温暖.不过泼冷水的也有,有的人指责我们卖的东西不环保,更有人认为我们是骗子!让旁边的人不要相信我们!”

“碰钉子是必不可免的,毕竟现实是复杂的,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差异,对待事物的看法因人而异,还是善良的人多,有许多人笑笑,拿出钱来放进了我们的募捐箱。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时间的机会,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献出的爱心。”

二、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感恩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

虽然有他人鄙视的眼光,虽然有他人冷落的语言,但并那样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当我们战胜自己,让他人投来钦佩的目光时,尽管募集的钱数不多,但我们是成功的。刘墉曾经说过“还生命以过程”。与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就是我记忆港湾中散落的珍珠,当把它们串在一起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时,我的生命也会愈发厚重。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看到了集体的力量,看到了我们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如果没有我们之间互相配合,我想我们是挣不到那8块钱的”(这个小组批发橘子,到街上去卖)。

三、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华”生活。我们根本不知道父母为了能让我们过上这种“奢华”生活而付出的代价,我们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和辛酸。可是这次活动,真正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不知道的道理。”

“曾经有多少个夏日父母在炎炎烈日下,为了那微薄的报酬而累得大汗淋淋;曾经多少个夏日父母摇着蒲扇为我们驱蚊遮阳.不知道有多少次我们直气壮地向父母索要钱,索要衣物,索要我们需要的一切,我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上这是大错特错的.对于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他们并没有想过什么回报,但是我们却不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我这次实践的最大感触。”

“这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父母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那么不容易!我们要懂得珍惜,懂得回报,知道只有回报才有资格索取。”

四、感恩于学校和社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和所生活的社会。

“我想我们要想永远保持战立的姿势,那他必须懂得奉献一颗爱心,就会收获一份快乐,收获一份快乐就会赢得一种人生,一种保持战立的人生,充实的人生,美满的人生。”

“我们捧着带有希望之色的红色募捐箱走在大街上,穿梭在商店中。面对忙碌着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一种陌生而又熟悉,温暖却又不知所措的感觉涌上心头。陌生,是因为面孔陌生,或是对我们热情或是对我们冷淡;熟悉,是因为在陌生的面孔之后都有一颗热情的爱心。这颗心是充满温暖与热情的,充满希望的爱心。这颗爱心会使人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颗爱心会淡化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这颗爱心会使人们在危机情况下团结在一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正是因为这颗爱心,陌生而熟悉的面孔向我们学校102名贫困生捐助。如果要我在天上、人间、地狱选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人间,因为人间有一颗美丽、动人、温暖的爱心。作为我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要自己充满爱,真正映衬出那句家喻户晓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经历看了这次活动,我更加珍惜我所生活的环境,竟更加坚强地生活,更加努力的学习来回报父母和社会!”

“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我们完成了任务。看着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心里美滋滋的。这些钱是要捐助给贫困学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这是多么美好、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很多在校园了里不能知道的。人活在世上,就该多做有益的事情,让自己过的更充实,让别人活得更温暖。我挣到了懂事以来的第一份钱。我证明我也可以做到,我超越了我自己,超越了过去。但我也看到了丑恶的一面,人间的世态炎凉,不禁让我打寒战。但我相信人间处处有温情。我爱这次活动,我爱社会,我爱每一个人!”

篇2: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电气1008班宋遥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感恩,关于感恩,我平时就比较注意,一来是平时回家,跟父母接触 多,二来我平时做兼职工作,减轻了父母经济压力,四个月来,没向家里要一分钱,还留了几千块钱。不过,利用长假,跟父母好好聚一聚,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家是开干洗店的,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虽然工作量不算太大,但是还是很辛苦,毕竟没什么节假日可言,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们还是要工作,难得有春节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最近,也考虑过改行,这样即使钱赚的少些,人也能轻松点。

我父母每天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都还好,没有过度劳累的情况,但是父亲有些胖,因而有高血压,坚持服用降压药,正在减肥中,即使最后不能减下来,也能控制住体重。母亲身体很健康,人也乐观自信,我跟她关系非常好,不仅是母子,更是知心朋友。

我们一家最主要的锻炼方式就是散步,全家一起散步聊天,其乐融融。运动频率吗,基本上是两天一次,如果是夏天就是一天一次,每次走一两个小时。走的路线就是围绕家附近的地区,其实家附近变化很大,记得我原来读高中的时候,也是周末才能回家,高中课业繁重导致我回家也是足不出户在家学习,而家周围却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也就是散步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家周围已经发生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娱乐活动吗,我爸喜欢玩游戏,我妈呢则是看电视。高考之前,我也是靠看电视放松,我们家最喜欢看“非诚勿扰”这种相亲节目了。

其实这几年来,我明显感觉父母还是老了,他们自己也这么觉得。父母以前年轻,总有使不完的劲,现在有时也是力不从心了,这也是准备改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我所知,我家的家庭氛围还是非常不错的,很和谐,争吵很少,我上高中后基本就不跟父母争吵了,我觉得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解决的,更何况是在家里。而我的有些同学经常跟父母吵架,还是公开的吵,这让我很不赞同,虽说有代沟,但是家人之间还是应该避免吵架,这样的原因就是缺乏沟通和理解,在我家,沟通和理解都没有问题,这要归功于所有家庭成员。我比较懂事,父亲脾气温和,母亲善解人意,家庭自然和睦。

感恩这个东西说起来,很多时候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比如你在花父母钱的时候,要知道心疼,除非有时候面子要求你多花钱,其他情况还是要有节制的意识,我觉得我这一点做的还行,而且我现在用自己赚的钱完全不心疼了。很多人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花自己的钱心疼,我正好跟他们相反。

其实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学生,给父母最好的回报还是优异的成绩,这个虽然老套,但却是真理,父母最以儿女为自豪,我的父母也不例外。

篇3: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一、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

在展开小学感恩教育专题活动设计时, 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感恩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感恩意识上相对还较为缺乏, 无论是父母对自己的奉献、教师对自己的付出还是生活中所得到的施予, 大部分孩子对于这一切都会觉得理所当然, 学生很难意识到对于自己的拥有以及他人的付出应当心生感激。因此, 在展开小学感恩教育专题活动前,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心里具备基本的感恩意识, 让学生心里有更多爱和感动。

感恩意识的培养可以从很多不同方面展开,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与启发。我从学生日常的生活为切入口, 让他们从很多生活细节中来体会感恩意识的意义。课堂上我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班上很多同学的家长每天会很早就起床, 做好早餐然后再叫醒自己起床准备上学。大部分学生在享受父母的给予与付出时都不太懂得应当对于这一切心存感激, 学生对于父母的付出与给予太习以为常。于是, 我继续给大家讲述。父母每天也需要上班, 晚上回家后需要做饭、照顾自己, 第二天还需要早起, 父母其实是非常劳累的, 但父母为了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这一切从来没有任何怨言, 作为孩子自己应当有怎样的感受呢?很多同学听到这里都非常专注, 不少同学在听完我的阐述后都会从心底说出要谢谢爸爸妈妈。学生终于明白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的意义, 学生内心的感恩意识也在一点点滋生。

二、结合课本内容深化感恩教育

在展开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时, 仍然应当以课堂为第一阵地。课堂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 很多教学知识点都能够让感恩教育得以渗透, 教师应抓住这些良好的契机, 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这节教学内容是促进孩子和父母间良好沟通的蓝本。这节教学内容不仅要化解父母和孩子间的隔阂, 让成长中的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也被父母所理解, 同时, 这节内容也是深化感恩教育的良好素材。课堂上我展开了一次小活动, 我让学生都说说自己想要对父母说的话。一个学生说:“我平时喜欢看电视, 妈妈老是不让我看。我知道妈妈是想让我尽快做完作业, 能够认真学习, 但我想对妈妈说, 我只是想看完那个动画节目, 我希望妈妈以后不要不让我看。”另一个学生说:“我早上起不来床, 爸爸总是会训斥我, 还说要告诉老师, 我想对爸爸说不要老是训斥我, 我只是有赖床的习惯, 以后会慢慢改的。”不少学生都在课堂上说出了自己心里的一些小疙瘩, 大部分都是和父母间存在的隔阂, 也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心愿。学生发言完毕后我会引导学生来反思, 爸爸妈妈无论是不让自己看电视、还是早上催促自己起床, 其实都是为了培养自己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在学习上能够有进步。父母的唠叨、训斥其实是出于对自己的关爱。很多学生都明白这一点, 并且表示能够理解父母的用心, 内心也是感激的, 只是父母和自己的沟通方式上让自己不太能接受。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后, 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父母的理解, 同时, 在这份理解的基础上也让他们对于父母的感激之情得以激发, 感恩意识在他们心里也逐渐深入。

三、开展相关活动让感恩教育得以实践

想要让感恩教育进一步得以深入, 有效的活动设计是很有必要的。感恩教育专题活动可以从很多方面展开,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年级、具体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我们设计了如下专题活动。活动主题为“帮父母做一件小事”。学生可以回家后做任何一件自己觉得值得做的小事, 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从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 有的学生回家后帮妈妈做饭;有的学生会吃完饭后和爸爸一起洗碗;还有学生没有再让父母唠叨, 回家就主动做作业, 并且和父母保证以后不让他们担心。学生的“这一件小事”都选择得很贴心, 在做这件事情时也的确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为了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们设计了如下专题活动。活动主题为“给老师的一份小礼物”。同样,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及创造, 可以以任何方式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感激。有的学生写了一封信给老师, 感谢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终于不再那么没有信心;有的学生给老师买了一瓶水, 并且跟老师说平时讲课时嗓子都哑了, 要多喝水 (老师收到后非常感动) 。班上还有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给英语老师准确了一份很特别的礼物, 他主动将英语听写中自己不会的单词每一个都抄了10遍, 这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障碍很大, 平时也不愿意听从老师的管教, 然而这一次他非常主动地交出了这份小作业, 让老师都有点吃惊, 惊喜之余也十分感动。

四、结语

篇4: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关键词 关注 溺爱 竞争 感恩 综合活动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118-03

一、“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设计背景和意义

新学期开学,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在感慨: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育了!他们根本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稍不如意,就怨天怨地,怨父母怨别人。在他们的眼中,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他们坐享其成都是应当的。

是啊,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太安逸了,认为父母为他们付出的都是应该的。换言之,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而不知道付出,不知道回报。一个不懂得体谅人,不知道关心别人,动辄就走极端的孩子,今后怎么与人交往,怎么融入社会?家长会的反馈引起了我的深思,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哪怕学生成绩再好,能力再强,在做人方面,始终会有缺陷,这是我们做老师的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只有让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这样才能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然而,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1.家庭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现代家庭中,孩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爷爷奶奶亲,外公外婆爱,爸爸妈妈宠,所有人只围着他一人转,家庭的重心落在孩子身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不知给予了他们多少的爱。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是一个没有“童年玩伴”的家庭。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了相爱、互助的经历,没有了模仿、尊重的经历,更没有了共同分享、共同努力的经历”,使得孩子难以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其次,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由于家庭结构导致孩子受到的关爱强烈而集中,从而使得孩子只知道享受,独占欲无限发展,自私自利,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

2.教育的“顽疾”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之前实行“应试教育”,在客观地测评学生知识水平方面有了统一的评判标准。现在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希望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性格等品质。但好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等眼前的名利,高考指挥棒逼着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要应付种种“非人性”的考试,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后使他们变成考试的机器。各种名目繁多的竞赛更是比比皆是,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是在被动中加强了,但在学习生活中却感受到不到成功的愉悦,也体会不到人性的光华,它们不会分享,更不懂得感恩。

3.社会的“影响”

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传统教育中常用“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要学会关心幼小,主动谦让。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我们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传统文化却正在经受着跨文化融合的考验。以可爱的卡通形象现身的网络版“孔融让梨”告诉孩子们孔融的行为太过虚假。社会生活本应充满竞争,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一个道德判断标准很快在孩子心中形成,进而体现于自身的行动中。如果和现在的孩子聊聊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对于传统榜样人物的认识已经加入了更多新的理解。比如雷锋,他们认为是花费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做了许多对自己帮助不大的事情,如果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定早被淘汰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竞争的压力在孩子们的心中早已形成。

那么,该如何“唤醒”孩子的感恩之心呢?感恩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精神环境,它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太严肃了,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由此我想到了配合德育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必将受到良好的效果。正值11月西方的“感恩节”,虽然感恩节并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一样被中国人重视起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洋节。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对周围给与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我以这个节日为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了“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系列感恩教育活动。

二、“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1.做好感恩表率,培育感恩之心

在活动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孩子收集有关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收集有关名人感恩老师的故事,让孩子自己通过故事学会感恩,培育感恩意识。在课堂上,首先我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中国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故事。并且身边用典型的事例来教育感染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长、老师及其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让他们知道,要感恩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教给自己知识的老师以及帮助过、关心过、鼓励过自己的人。

2.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忙,而你也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孩子不知道父母养育的艰辛,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才导致了自私个性的养成。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要让他们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的背后,原来隐藏着那么多的辛苦;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就是要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对别人的帮助常怀感激之心。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在学生通过故事有一定的感恩意识之后,我设计了第二个活动:“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学费、书杂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分别统计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自己学习成长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让“数字说话”,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养育自己的不易,父母的恩情是一笔还不完的“亲情账”。

3.布置爱心作业,开展感恩体验

在家庭中,在学校里,感恩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动员上,还需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搭建实践的舞台,教给孩子感恩的方法,把学会感恩落实到生活中去。

在开展“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活动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在此时布置爱心家庭作业: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制作一张贺卡送给父母,给父母揉揉肩、洗洗脚,帮家里做几件家务……在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课堂上有的孩子说:我第一次发现妈妈的手那么的粗糙;有的孩子说:我给妈妈捶背,妈妈哭了……

三、“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效果体现

有了自己的感受后,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中,一封封家书中都洋溢着对父母深深的感激和爱,读后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例1:我先到卫生间倒水,可找了半天,我不知道哪个是脚盆,在爸爸的提示下,我兑好水,用手反复地试了水温后,开始给妈妈洗脚。脱下袜子后,我惊呆了,妈妈脚上的老茧怎么这么厚,回想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天,妈妈送我上学的情景,我什么都明白了……

例2: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一直想说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在别人家的孩子嘴里说出来的甜言蜜语,我怎么也说不出口,但是我真的真的很爱你们。不想让你们再这样劳累下去,真的不想再去花你们的钱,想自己挣钱给你买一些好的吃的,穿的,最好是能让你不要再去做那些太累的事.可是现在我没有那个资本,没有那个能力,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

感恩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感恩教育,孩子有多少改变?我们深切地感到“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收获颇多。不少孩子的家长觉得:孩子与自己更亲了,也变得懂事了。一位一年级孩子的家长说:“通过感恩教育,孩子在吃饭时会给我们碗里夹菜,还会说‘爸爸妈妈辛苦了,这种感觉真的特别温暖。”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通过感恩教育,孩子说感谢的话多了,而且不是扭扭捏捏、应付了事,而是大大方方、发自肺腑地说出这些话。

四、“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延伸教学

在懂得感谢父母后,另外还可以将感恩综合活动延伸拓展,如感谢老师,教给我知识;感谢朋友,在我身边帮助我;还有“感谢祖国”“感谢自然”等。同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阿姨给你的,你要感谢阿姨;这本书是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姐姐。又如走在干净的马路上,让孩子对清洁工人心存感激;当别人帮了自家一个小忙,一定要领着孩子上门道谢;在学校里,要把关心帮助他人的好人好事及时通告给大家,树立典型,号召大家共同学习……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要让孩子知道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贵之处,都有需要感恩的言行,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使孩子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理解并感谢父母,学着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五、“感恩之心,常伴身边”综合活动课的课后反思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德育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但综合活动课与日常的德育活动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等系统的设置,综合活动课需要精心精细地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来感知。通过“感恩之心,常伴身边” 这个系列综合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拥有了感恩之心,相信这样的他们也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

有一首歌这样写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编写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参考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刘道溶.综合实践新课程教学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篇5: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活动目的:

1、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2、通过歌唱,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并为妈妈送上祝福

活动准备:

《我的好妈妈》音乐、乌鸦图片

活动过程:

一、相互问候并出示乌鸦图片引题。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中D班的林老师,很高兴由我来主持国旗下的讲话。

(出示乌鸦图片)师:瞧,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了,是乌鸦。今天大C班的XX小朋友要为我们带来一个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乌鸦是怎样爱自己的妈妈的。掌声欢迎大C班的XX。

二、幼儿讲述故事一遍。

幼:现在我给小朋友带来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小乌鸦爱妈妈》:一天,天气真好,小燕子和小喜鹊一起出去玩游戏。小燕子看见小乌鸦,对它说:“小乌鸦,我们一起捉迷藏好吗?”小乌鸦说:“不行,我不能玩,我要捉虫子。”

小喜鹊站在树枝上唱歌,看见小乌鸦就对它说:“小乌鸦,我们一起唱歌好吗?”小乌鸦说:“不行,我不能和你一起唱歌,我要捉虫子。”

小燕子和小喜鹊都笑话小乌鸦说:“小乌鸦,大肚汉,肚子填不满。”

小乌鸦对它们说:“我捉虫不是自己吃,是喂我妈妈。”

小燕子说:“乌鸦妈妈是懒虫,还要孩子来喂它!我妈妈捉虫子喂我!”

小喜鹊说:“也许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燕子说:“对呀,我们去看看。” 它们一起来到小乌鸦家,看到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正在喂妈妈吃虫子。小燕子和小喜鹊看到这种情景,不好意思的说:“我们错了,小乌鸦是爱妈妈的好孩子,我们不应该笑话他。”

三、根据故事的情节提问,理解故事的内容。

1、XX小朋友说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她吧。

2、故事讲完了,谁能说一说故事里的小乌鸦是怎样爱自己的妈妈的?小乌鸦为什么不和小燕子和小喜鹊一起去玩?它捉虫子给谁吃?为什么小乌鸦要喂妈妈吃虫子呢?引导幼儿说出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正在喂妈妈吃虫子。

3、小结:乌鸦真是个爱妈妈的好孩子,我们大家应该向它学习。

四、告诉幼儿5月的第2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师:你们知道吗? 5月的第2个星期日,就是本周的星期日是母亲节,你们知道母亲节是谁的节日吗?对了,是我们的妈妈的节日。

五、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母亲节即将来临,小朋友们,在母亲节这天,你们准备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幼儿自由回答)(提问从中班到大班)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师小结:母亲节你们可以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妈妈端茶、捶背,可以抱抱妈妈、亲亲妈妈,为妈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送上自己的祝福。

师: “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唱一首《我的好妈妈》献给我们亲爱的妈妈!

幼儿集体唱歌

师:这周的星期日母亲节别忘了把祝福送给我们的好妈妈。

四:升旗仪式

第一项:介绍小旗手:首先请出中(D)班的两位小旗手上台。

第二项:行注目礼—升国旗—奏国歌:请全体小朋友立正,双手放大腿两侧,行注目礼。第三项:介绍本周礼仪之星

第四项:礼闭

篇6:母亲节感恩活动个人感悟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洋人”的东西,我们大肆宣扬是否有点崇洋米外之嫌,我想不尽然的,最真挚的文化是民族荣誉,也应是属于世界的骄傲,如对于母亲的感恩记载,远在我们中国的《诗经、卫风、伯兮》里就记载着:“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其中这“谖草”指的就是萱草,古人也叫它忘忧草,而“背”,就是北,泛指母亲所住的北房。若把这句话翻成今天的白话,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就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这虽然不能堪称是我们中国人对母亲节的根源,可是在这个记载里,这看似简单在母亲堂前种一支萱草,让母亲乐而忘忧,其实,何尝不是儿女对母亲最真的祝福与牵挂,对母亲的那份感恩呀!因而,唐朝诗人孟郊在写到母亲的诗便这样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于是,母亲、母爱与萱草联系在一起,因而在我国从古到今,萱草就渐渐成了母亲的代称,也成为了我**亲之花的美称。

妈妈、娘,母亲这一个个个亲切的名字就根植于我们生命的历程上,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离不开,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最美丽的名字,就像是蓝天里一片片温馨的爱闪烁在每一个人的心空上,熠熠生暖,处处生温!

行走在母亲节里,品读着这一天人们对我们母亲声声的祝福,脑子里就想起了母亲往昔对我的那些轻声细语的叮咛、意味深长的教诲,以及默默无言的呵护,四十多年过去,我也为人父亲十多年,可是,母亲那一份份体贴入微的挚爱,在我的心中依然如孩童时代那样充满了温馨和温暖的阳光,岁月长河,我们母亲老去,可我们母亲的爱依然年轻着!

母爱,是人类最真挚、最伟大的情感,自古以来就一直为人们赞美、歌唱。在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时代来缅怀我们的母亲,感恩我们的母亲,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篇7:感恩节主题活动心得感悟

一、达到了活动目的

班会中我们从电影入手讨论到,如果我们都是这一些爱的受益者,我们得学会施恩。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家就没有疼爱我们的父母;没有父母、老师、朋友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包括太阳在内的自然界万物,谁给人类提供吃、穿、住、行,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都来之不易,要知恩感恩。即感激祖国的强大,感激父母的养育,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社会的关爱;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集体,从而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学生几乎能够时时、事事、处处心存感恩,使家庭充满和谐、充满爱心、充满希望。

二、内容与形式

1、从实践体验入手,开展了感恩教育。要求各班干部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了全员发动,公布感恩系列教育活动内容,观看感恩系列电影《美丽的大脚》。

2、从班会入手,开展了感恩教育。结合班级实际,邀请学长,召开了电影观后感主题班会。开展了一些活动,用不同形式大家互相交流一下感情。折射出了同学们自己观点及对家长的关心和感激。

3、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不同的形式了解父母的爱意老师的心意,向父母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并回报社会。

篇8: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一、丰富的资源———为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我们的品德课程有专门的教材供师生们使用, 而且编者们也尽可能提供了适合广大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但是由于地区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及学校、班级、学生等存在着差异, 显然, 在课堂上只利用教材上的资源是不够的。因此, 笔者觉得作为教师, 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开发并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 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铺垫。

1.家庭资源。家庭是每个学生最熟悉的场所, 可以说每个家庭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而且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背景、文化知识、爱好等, 这些都是我们品德教学中开展活动所需要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若能恰当地使用, 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2.社会资源。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 成为一个社会人。因此, 对于资源的选择也可以从家庭、学校拓展到学生生活的社会之中。借助这些资源的有效运用, 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使其形成良好品德, 逐步成长为一个社会人。比如在执教《平安回家》一课, 认识交通标志时, 教材上的标志只有8 个, 而现实中的交通标志远比此复杂, 如果只认识书上的这些标志可能就比较片面。因此, 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上学途中的各种交通标志, 通过画一画等方法记录一下;课堂上就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进行小组和全班范围的交流,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交通标志。这样, 学生下课放学就会更安全, 做到平安回家。

二、开放的时空———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也就是要求品德教师创设条件尽可能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因此, 笔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教材, 依据教学目标, 抓住课前、课中、课后, 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1.课前活动, 丰富知识。课前, 笔者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 引导或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参观访问、实地观察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较为丰富的知识, 从而提升课堂活动的效果。

2.课中活动, 获得体验。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情境, 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 获得最真切的感受。比如在执教《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 学生了解了公用设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后, 我安排了“让学生为莘塔新建的小区请‘朋友’ (公用设施) ”这样一个活动。同学们的想法五花八门, 请进了花草树木、滑滑梯、单杠、垃圾桶、消防栓、路灯、公共自行车、公交站、食堂、游泳池等, 并能介绍清楚请这些“朋友”的原因。通过活动, 可以说学生深切到感受到公用设施这些“朋友”不仅美化我们的生活, 还带给我们方便, 我们应该好好爱护这些“朋友”。教育效果可谓“润物细无声”。

3.课后活动, 形成品德。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社会性, 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 而应向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回归。因此, 笔者在课堂上会布置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 亲身实践, 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多样的形式———为活动开展注入活力

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需要教师紧扣教学目标,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选择多样且符合学生年龄的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又让学生获得了最真切的感受。

1.探究活动。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探究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形式。比如《怎样和他联系》中, 为了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 选择最恰当的联系方式, 我通过创设以下情境: (1) 红红同学端午节想回老家一趟, 她妈妈想向学校校长室了解一下端午节放假的具体时间, 应该怎样和校长室联系? (2) 阳阳想向山区的伯伯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 用哪种通信方法好? (3) 老师的朋友去了国外工作, 平时两个人经常要相互交流各自的生活工作情况, 你认为用哪种方式联系比较好?……先由小组合作探究, 再进行全班探究。在自主的环境中, 学生学会了正确选择联系方式, 为他们更好地生活提供服务。

2.游戏活动。游戏活动一直受学生喜欢, 它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比如《平安回家》中, 学生看懂了交警指挥交通的手势后, 现场跟着视频中的交警叔叔学做手势;接着邀请学生带着交警帽指挥交通, 部分学生分别扮演行人和司机, 并配以动感的音乐;游戏活动后, 师生对参与活动的同学作出评价, 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会安全过马路。

篇9:参加企业实践活动的感悟

熟悉的专业,陌生的环境,实实在在的物流运营,这一切都使笔者的实践学习充实而有序。经过实践,笔者真正体验到了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熟悉了公司在物流运营中的具体操作流程。

按照在公司不同部门实践的先后顺序笔者做以下总结。

一、销售部

初到销售部,笔者随着公司招聘的新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了解宝洁和惠宝的发展历史;系统学习麦克销售模式、快速拜访销售路线、货架摆放的销售策略、BCP“店内五部曲”,如何有效处理反对意见,在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的技巧,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方法等。通过培训,笔者深刻体会到宝洁销售模式的规范性和先进性。

理论培训结束后,公司对我们7位教师进行分组,由几位有经验的销售代表当师傅,带我们实践销售。通过两周的销售实践,笔者发现用麦克模式武装的销售代表,按照公司设定好的快速拜访路线,遵照BCP“店内五部曲”,利用掌握的高效沟通技巧销售商品确实效果好、效率高。

二、信息部

进入信息部后,信息部的经理先将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做了简单介绍,然后为笔者系统讲解了DMS分析系统处理软件,着重演示了其中的采购中心和仓储中心这两个系统模块。

其实,笔者学校也大多装有类似的信息系统,但是在辅导学生上机实践时,由于条件所限,学生只能使用系统自带的少量数据,只有几个供应商、销售商和几种常见的商品等,并不能体会信息系统带来的高效率。

在信息部,笔者看到DMS分析系统在5名员工的操作下快速、高效、准确地将上千件商品销售给上千家客户时,真正体会到了信息技术的强大。

三、物流部

物流部的实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配送,第二阶段为仓储。

配送阶段,7位教师自由结合,根据物流部的安排,跟随去往郑州市各个区域的配送车辆,将不同客户所需要的货物送达。在长达一个月的跟车过程中,笔者认识到了配送理论中的运输路线闭合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即根据快速拜访路线制定的配送路线和后到货物先装原则等课堂上讲到的这些理论,确实在现实应用中带来了运输成本的节约、配送效率的提高;GPS管理软件这些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使得对于车辆监控管理更加高效、科学。

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第一,学校课堂上频繁讲到配送要实现满载,但实际上公司的配送车辆经常出现没有满载的现象,有时只装了一半甚至更少。通过跟物流部门及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笔者发现,这种现象其实可以改变,可以使得每辆车都实现满载,但可能要打破现有的一整套工作流程,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去管理,这样固然可能使得配送的运输成本降低,但也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成本的上升。第二,“最后一公里”的老问题。已经做好的配送计划、配送路线却要因为交通问题、客户经营管理需要等原因被迫做出调整,这样可能会造成某些客户配送成本大幅甚至成倍的上升,每每看到这种现象都很无奈,找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法。第三,配送路线的设置应该最优化,呈闭合状态,而实际中路线的设置存在迂回、远距离运输的情况,应该重新考虑最优的路线设置。

仓储阶段,笔者主要学习了仓库布局设计和标准操作规程管理,其中包括仓库设计9大原则、仓库面积计算和分析、玉兰油专用仓库设计要求、分销商仓库标准流程等。仓库设计的9大原则为:设计主通道和次通道;划分功能区域;快速流动产品;合理距离;使用地台板;划分排位地面;统一划线标识;规范货卡管理;绘制布局图,并及时更新设计主通道和次通道。

通过对仓库设计的优化,企业可以用同样的劳动力或成本来做更多的工作;利用增值服务把仓储行业由资金密集转化成劳动力密集行业;减少订单履行时间,提供更快捷、更周到的服务。同时,我们经常谈到所谓的“仓库关键业绩指标”,即生产率、运送精度、库存周转、入库时间、订单履行时间和存储密度紧密关联的货位优化管理已经得到实践。货位优化管理是用来确定每一品种的恰当储存方式,在恰当的储存方式下的空间储位分配。货位优化管理追求不同设备和货架类型特征、货品分组、货位规划、人工成本内置等因素之间的协调以实现最佳的货位布局,能有效掌握商品变化,将成本节约最大化,而裕华惠宝公司则实现了两者的结合。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标准化的流程亦是同样的道理。既然是流程标准化,就要有据可依,有据可循,有据可查。流程标准化可以在人员流失的时候,让刚来的新人更快地熟悉部门作业,在遇到问题时能更快更好地解决。

仓库管理操作流程标准化提高了仓库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包括仓储、配送、运输处理等方面的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仓库的运作成本,达到公司及所有客户在仓库管理方面的要求。但是,仓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验货装车的过程中,一般是仓库经理会先验货,而后配送的两位师傅再验货,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由一位配送的师傅和仓库经理一起验货,验完货后直接装车,减少一道验货的程序;对于有赠品的,一位师傅和仓库经理去验货(在正品仓),另外一个师傅去提赠品,避免装完正品再去赠品仓提货,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裕华惠宝公司送货的过程中,卸货进仓效率太低,建议公司可以用地台板把一种货物装在一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篇10:感恩实践活动感悟

—2011---2012学社会实践经历总结

院系:管理学院 学号: 姓名:

这次的社会实践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此我想社会实践不仅是学校留给我们的一次作业,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一次人格的培育与提升。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还比较弱,责任与担当还比较欠缺。这次社会实践给我的最大经验就是他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独立。

我做的是家庭角色类的实践活动,在假期里无非就是帮父母亲整理家务、做饭洗衣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表面上看起来很小、很微不足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很多事需要自己重新去学习。例如做菜这种家常劳务了,首先我以前只是会做些简单的菜,但这次不同了,我要尝试复杂的菜,尝试自己去学习去总结。在这里妈妈帮了我不少的忙,她在这个暑假里教会了我很多事情,这些事情都会对我的未来起到作用的我想。因为这是母亲很多年的经历总结。

古人很早就教育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之报,况且父母养育我们的恩情比滴水之恩大得多了。每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总能感觉到一丝丝的愧疚感,这愧疚感来源于我看到父母的头发有了白发,脸上又多了些皱纹。他们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其中的心酸又有谁能体会到呢,我想也只有他们体会的更为深刻了。感恩永远不是一个落后的话题,尤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更需要去亲自去实践,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心酸。母亲对我们的恩情千千万万,实数难以报答,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知其中深义,对自己的母亲毫无感恩之心,而儿女对父母的孝敬应是有实际行动的,只顾自己而不为父母着想,是十分令人愤恨的行为。回想起成长道路上的种种片段:牙牙学语,背时识字,生病时母亲对我的守护,上学前的叮咛,放学后的欢乐与忧愁;春日里的风筝和草地上的滚闹,夏日里的游泳,秋日里的郊游,冬日里灯下伴我读书。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对我的爱所构成的温情。谢谢你,母亲!是你教会了我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你给予我生命。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更加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了。

其次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而这次实践他培养了我的责任心。这个责任心是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因为我已经作为一个大学生了,该替家庭承担一些责任了。我觉得假期里帮父母做些家务也是个人承担责任的一个体现。承担责任,让孩子背负适当的压力。责任心让孩子长大,责任心让孩子变的出色。

生活过于安逸,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过的这些生活。没有任何的压力,一切都有父母爷爷奶奶顶着,自己从来不需要为任何事情担心。孩子没有任何的责任心,觉得任何事情都和自己无关,只要自己过的安逸舒服快乐就行。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是让人失望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也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责任心是孩子自立的第一步。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家庭责任感弱化。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舒适安逸的生活也使大学生们产生懈怠,沉浸在对现实生活的享受和家长的过分关爱中,忽视了自己作为子女的义务,在家的时候总是只考虑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想着看电视或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家庭责任感,不能体会父母的辛苦,还颇多要求,甚至在大学住宿时,不多跟思念自己的父母问候,而编出诸多谎话叫家里拿钱来挥霍充阔,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养成了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的习惯。这些事件在现今社会中是屡见不鲜的,这些人严重缺乏家庭责任感,不明白作为家里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那个义务来维持家里的和谐,让全家人过得更好。所以正是这些简单的家务活动锻炼了我的责任感、完善了我的人格、改善了我对责任的看法,加深了我家庭责任的价值观。

第三,他教会了我要学会独立,因为独立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所必须具有的东西。实践过程中就是个人独立的一个过程。当代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究其原因在于父母的溺爱,在家长的庇护下我们像是生活在蜂蜜中一样。没有风吹雨打,没有磨难,很多大学生就是在过分的溺爱中,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就像没有晒过太阳的小草弱不禁风,得了天生的软骨病。在家长的呵护下很多大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当代有些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例如有些同学会把脏衣服打包带回家交给父母,更有甚者有些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不得不退学。我想这里面既有父母的原因也有孩子自己的原因。我想本次实践类活动尤其是家庭角色这个活动,确实起到了增强人们独立生存的能力,教会了我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自己的事还需要自己去做,少麻烦父母,多给自己一些锻炼提升自己独立生存能力的机会。在家里帮父母多拾掇拾掇、多做些家务、多打扫下卫生。在学校里尽量不麻烦同学和父母,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我想这才是实践活动所要求的结果。

上一篇:爱婴医院评估复核自查报告专题下一篇:《雷雨》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