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浪漫主义比较

2024-08-11

英美浪漫主义比较(通用6篇)

篇1:英美浪漫主义比较

建构主义中的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教学多从知识、技能分解中,来帮助学生构建自我认知与理解,其遵循“刺激-反应”条件反射理论,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导向者,也是知识的权威者,学生的认知是建立在控制刺激与预测行为效果基础上,具有较大的弊端性。梳理英美文学课程内容,文学教学以外部研究为主要方式,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文艺理论等板块,教师时常陷入主流式的作品研析与探讨,尤其是在理论讲授上,空谈倾向突出,缺乏对作品、作家及其创作背景、社会现实等有机部分的独立探讨。从文学研究实践来看,对于英美文学教学中断章取义现象,更多的是从社会批判层面来进行定格,忽视作品本身所追寻的道德教义,更难以从作品的文学性、时代性、艺术性、审美性上,帮助学生建树独特的认知体验,以致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作品往往被贴上相同的标签。

一、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观及意义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其理论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客观表征基础上,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知识在个体建构过程中,并非一味地消化吸收,而是与知识互动的过程。同时,一个经验世界不是单一地发现客观现实,更要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自主性。知识建构的意义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知识的意义是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条件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实施者,要从知识本身呈现上,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而非依赖于教师的说教。当学生自己在阅读、聆听、鉴赏中获得自己的解释时,知识便形成了。如在英美文学鉴赏教学上,将死板的条框扣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妨碍了学生自我对文学作品的自主思维,也消磨了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好奇与向往,陷入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中而不能自拔。再者,从英美文学教学方式来看,教师的个人表演肩负着时代评介、作家评介、文学常识评介、作品内涵挖掘与作品意象评介的重任,教师的角色无情的剥夺了学生的自主交流权利。以文学史为例,从文学文本到读者的研究,一部作品并非是由一个读者来阅读,而是不同时代下不同读者的共同审视,因此在文本评判中,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是多元化的,尤其是在学生的感受上,不能听命于文学学术权威的导向,要从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上来增强学生的意识觉醒。

二、建构主义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从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纲要来看,英语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诱导学生的创造力,并非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建构主义教学观,更能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1)多角度的探究英美文学史料及文艺理论

英美文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上是以具体文学史料、文艺理论及文学作品的解读为主,对于学生来说,其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导致课时较长,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析能力却无法获得提升。这一模式注重对社会文化共性的理解,而忽视对文学作品及作家所处背景的分析,从而陷入知识机械记忆的定论中。阿诺德·豪泽尔在《艺术社会学》中提出“所有的艺术都是受社会制约的,但并非所有的艺术问题都可以从社会学中加以界定”。对于英美文学,同样学生不仅要学习文本的历史意义、审美趣味,还要从作品的评价与反思中,养成正确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观,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来建树知识形成理解和看法。可见,对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和经验固然重要,但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比则有所欠缺。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不能单纯的从文学史料、文艺理论上来灌输知识,更要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研析与探讨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探究文学作品的内在涵义。

同时,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随机通达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以学生自主方式来获得知识,形成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与认知。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学生不用单纯的探讨文艺理论,而是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自我解读中,多视角来探索文学作品的不同表达,巩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以《大白鲸》为例,从社会学视角来审视主人公亚哈统帅的“裴廓德号”,似乎是美国社会的缩影,但从原型批判视角,小说的叙事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急剧发展进程。另外,《圣经》中对于伊沙梅尔原本为流浪者,将捕鲸作为了结生命的一种方式,亚哈因不服上帝的安排,使其成为刚愎自用、报复心强的人,与大白鲸的对抗却被解释为人与自然的抗争。可见,对于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应该从具体的作品所处的时代情境中来把握文学脉络,帮助学生从独立分析文本中获得审美情趣。

(2)强调以学来代替传统的以教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对学生主体的认知性,而对于传统英美文学教学,教师是课堂架构的组织者,其重心是教,而非学生的学。因此,利用建构主义,来鼓励学生从自我亲身体验和阅读中,来感受文学世界的真实性,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来培养其独立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养成。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观,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确设定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将时间和主动性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来建构知识空间。如在课堂教学上,对于学生能够看懂的、读懂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作者生平等,不再赘述,而是由学生自己从阅读中来理解。对于文学作品的研读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逐步树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后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当然,对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应用,要从知识点的分解上,善于从概念框架的解读中,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运用学习方法,尤其是在英美文学教学上,不能消极的被动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介入来呈现知识架构,促进学生从中提升自我学习力。学生的“学”要取代教师的“教”,教师的角色要进行转换,学生的地位要给予尊重,要明确教学组织中微观细节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师要从基本概念、学习策略导入中,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从英美文学教学中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当然,对于文学传统及文学术语等概念的理解,教师也应该从讲解方式上,通过对比与图表方式,结合文学作品的渗透来加深学生对之理解。

三、结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将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知识讲授者,更多的是从知识的启发,学生认知理念的转变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明确建构主义的理论价值,要积极从自我教学实践中,来设定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必要的,那些是可以由学生自主获得的。对于课堂构建,不能单纯从学生视角来粗暴的扼杀学生的想法,而应该通过对课堂的开放,从师生平等对话与教学互动中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

篇2:英美浪漫主义比较

英美是当今世界新闻业发展最强盛、最富盛誉的两个大国,英国赫赫有名的“舰队街”、世界上最大的报纸生产基地沃坪、美国享誉世界的“普利策新闻奖”、世界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因秉持客观公正报道而闻名遐迩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无不隶属于这两大国的门下。英国和美国的媒体更是代表了西方媒体的精髓,英国是近代报业的发源地,美国媒体更加是代表了当今世界新闻传播业的前沿。同属西方新闻世界的英美媒体在新闻的选择和制作上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但也因着不同的文化与历史,以及对新闻本身的不同理解,而表现出种种的不同。本论文就是在这苍茫海域中撷取其中的一朵浪花:英美媒体

新闻报道风格上的异同。

[关键词]:

“客观”报道 无冕之王 新闻娱乐化

引言

2006年3月8日,两个很受欢迎的中国媒体人博客——《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晓峰的“按摩乳”和中国博客圈中的著名娱乐记者袁蕾的“奶猪”,突然变成空白页,上面只能看到一行字:“因为众所周知不可抗拒的原因,本博客暂时关闭。” 而其中所指的“众所周知的原因”其实只是“三八国际妇女节”,但一位路透社记者却把这与我国正在进行中的两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随即便向全世界发布了:中国两个言辞大胆的博客“按摩乳”和“奶猪”被政府下令关闭,这是中国在控制整肃互联网的新一轮行动,尤其目前两会期间。于是,西方各大新闻媒体如BBC、“美国之音”等,也都一窝蜂地跟进报道1。

这所谓的“中国博客门”(China Blog Gate)事件虽然是西方媒体“自摆乌龙”,大名鼎鼎的路透社连“查证新闻事实”这个基本功都没有做,就向全世界发布了假新闻。但身为一个中国人却怎么也乐不起来,为什么西方媒体对中国负面报道的炮制是如此迅速而不假思索?是不是中国的 “媒介外交”做的不够到位?《新共和》的国际版主编约瑟华•科伦兹克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们可以失去数百万的收入,但是有一点我们决不放弃,那就是影响政策2。”我们的媒体在对外报道和宣传本国文化上确实有些不够周到,不该等到西方媒体已经把中国的形象做了定势之后,才想着如何改变这种误解和歪曲。

美国总统布什可谓利用媒介运筹“公共外交”的专家,2006年7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和《人物》杂志的记者、白宫的工作人员一起度过自己的60大寿,即拉拢了媒体又很好的塑造了自己亲民的政治形象。公共外交是政府影响海外公众和舆论的一种手段,这种软力量在整个世界舞台能够发挥武装力量、经济手段和精英外交所无法发挥的作用

3。

如果说英美媒体恶搞的“中国博客门”事件本身,是对英美媒体对华的不实报道敲响了警钟,那这又何尝不是对我国目前新闻报道态势的预警?英美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的热衷,似乎古已有之,但我们却一直都不曾找到有效的应对机制,通常只能很被动的做一些解释、澄清类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当今媒体应该反思和引起重视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措施,捍卫住自己新闻媒体的尊严?“我的地盘我做主!”是时候把我们的舆论主动权从英美等西方新闻媒体手

中夺回来了!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图书馆、在各知名学术期刊上、在各大新闻专业类网站上,笔者找寻所有有关英美新闻媒体的信息,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后来,渐渐的有些蛛丝马迹开始展露头脚,却总是不能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直到有一天,读了周乃菱女士《用历史的眼光探寻新闻》这篇文章,里面对比了路透社和美联社在新闻报道和选择上的差异,寥寥几句话,却让我有种拨开乌云见天日的感觉,这就是我一直要捕捉的口子——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的异同。

第一章 英国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简析

1.1 以《泰晤士报》为例

《泰晤士报》,由约翰•沃尔特创办于1785年,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以“历史纪录报”自称,是全球最负声望的大报之一。绰号“大雷

神”(Thunderer)。

在英美狼狈为奸的伊拉克战争之后,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又匆忙飞抵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布什就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问题举行会谈。对于此次访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布莱尔堪称是一个“双面人”。在美国人看来,布莱尔是一个眼光犀利的勇敢者,在“9·11”袭击后立即与布什站到了一起,并与他一起发动了战争。但是在英国,布莱尔却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个忠实追随布什的“狮子狗”,并因此以

谎言玷污了自己的首相生涯1。

由此可见,英国媒体并不总是跟随政府的利益摇摆,对于战争这个异常敏感的领域、对于首相的执政行为,也是敢于提出异议。其中的讽刺与挖苦意味更体现了英国式的幽默。

1.2 以路透社为例

路透社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数据公司,是全球主要的财经新闻和信息的提供者。总部位于东伦敦船坞区金丝雀码头的路透社,是早期创办的世界通讯社硕果仅存的一个,素以新闻报道迅速和准确闻名。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使得路透社声名鹊起: 1859年,法国和奥地利关系恶化, 路透社驻巴黎记者抢先拿到了拿破仑三世的演讲稿,并高价包租海底电报公司的电报传送线路,在演说开始时通过电报线路向英国传送,再由翻译人员将其译成英文,仅仅两个小时之后,伦敦各报的编辑们就看到了拿破仑三世警告奥地利的报道,《泰晤士报》也全文刊载了路透社提供的拿破仑演讲内容。

及时、准确、客观而充分的新闻报道风格:在路透社的《采编人员手册》中,第一条就明确要求其采编人员要把准确性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路透社还对新闻写作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如新闻报道必须交代消息来源及事实出处、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尽可能地使用中性词汇

等等。可见,路透社一贯是秉承“迅速、准确、客观、公正”原则的,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简明、清晰,自成风格,在世界新闻领域都极富盛名。

1.3 以BBC为例

有媒体称BBC是“吃着皇粮数落政府”的特殊机构。历史上,曾有英国内阁官员大骂,BBC是“激进左派的温床”、“狭隘的保守派恐龙”等

等。

BBC历史上几次关键场合,都曾采取与政府不尽相同的立场,包括丘吉尔的收购计划,对苏伊士运河战争的报道与马岛争端上,最终都化险为夷。最激烈的一次是2003年科学家凯利之死,尽管BBC一直监守“保护消息来源”的原则。但凯利的死仍然掀起了BBC历史上

最大的**。

事后BBC公开道歉。但BBC同时认为,正是这一事件使人们深思,一个强大而独立的BBC正是英国的长期价值所在1。

可见,BBC并不会因此而偃旗息鼓。《纽约时报》报道了BBC的一个独特现象,BBC的节目组可以就这次BBC危机2采访其总经理,并就此提出难题。由于BBC的新闻理念中坚持公正和平衡的报道,它对自己引发的新闻也不会回避不报。BBC的广播原则一向是“有利于大众”,财政来源绝不依赖商业广告。正是因为在财政和制作理念上都离不开一个“公”字,它的新闻品格就很高,地位也非常的独立。

1.4 对华报道的态度和取向

近年来英国媒体对中国的发展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并倾向于承认中国的发展,英国《泰晤士报》于2005年初发表的一篇题为《这是中国的世纪》的文章,可以说很好体现了这种观点。

相比较其他西方媒介而言,英国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能秉持中立态度的较多,这一方面与其向来的均衡报道理念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英媒体已逐渐认识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蓬勃的发展势头。

第二章 美国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简析

2.1 以《纽约时报》为例

《纽约时报》自1851年创刊开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罢工以及多次的家族危机,历经百年,长盛不衰。1912年4月,因报道“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声誉鹊起。而且以其客观严谨的报道态度,庄重凝练的大家风范,赢得了“档案纪录报”的美誉。该报还有一句被浓缩了的编辑方针,置于报头左侧:刊载一切适于刊印的新闻。

举世闻名。

2005年12月16日,《纽约时报》首先披露了“窃听门事件1”。报道称,在“9•11”事件发生后几个月,布什曾秘密授权在未经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在美国境内监听国际长途电话和偷阅电子邮件,以收集恐怖

活动的证据。

对此,布什政府极力开脱,称监听计划合法、合宪。媒体这一行为等于给敌人通风报信,无视公共安全,应该受到谴责,甚至应该负法律

责任。

新闻自由在美国宪法中占据中心地位,但涉及到政府的内政外交,这所谓的“新闻自由”便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纽约时报》表示:我们坚决拥护新闻自由这一原则,哪怕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被打上“不爱国”的标记2。

《纽约时报》无疑是美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但这主要源于其大受欢迎的讣闻报道,铺天盖地的超长报道,以及别出心裁的纠错更正制度。“窃听门”事件只是让美国所谓的“新闻自由”稍稍的见了些阳光。

2.2 以美联社为例

作为美国新闻业的供稿支柱,美联社一向以报道特写类新闻和突发性新闻见长。报道内容丰富全面,包罗万象。

在美联社的文化中,消息汇集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对某些人来说新闻报道就好比是呼吸——必不可少,但绝非是那般复杂或有趣1。

“胡锦涛穿着黑色西服,看上去比他2002年就任国家主席时放松许多。他神色愉快,从不失态……在西雅图,他对比尔盖茨说:„我每天都在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华盛顿,他更像一个强硬但开放的领导人……在耶鲁,他用诗歌般的语言说,中国的发展依赖人民,也服务于人民2。”

这是今年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美联社的一篇稿子。一方面体现了美联社在报道国家政要时的独特角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其中的娱乐化、亲民、迎合广大受众口味的风格。

2.3 以CNN为例

CNN,全称为Cable news network(有线电视新闻网),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播送新闻的电视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电视频道。

2006年1月14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驻德黑兰记者因误译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讲话 “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为“拥有核武器是伊朗不可剥夺的权利”而造成重大政治错误,从而被禁止在伊朗从事新闻采访活动,CNN总

部为此向伊朗表示道歉3。

CNN在提供最新消息上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新闻的准确性、严

谨性上略显不足。

2.4 对华报道的态度和取向

我想大家是不是都还记得被诬为“中国核间谍”的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文和诉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侵犯个人隐私”一案?

虽然这个案子最终达成和解——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以及可能被连带的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共向李文和赔偿160万美元,开了美国主流媒体因“新闻来源保密权”而向受害人高额赔偿的先例。其中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是惟一未能与李文和达成和解协议的主流媒体。CNN发表声明说:“我们不知道向李文和赔偿的做法是否合适,所以我们不同意和解1。”CNN还表示,它已经为托马斯与李文和官司掏了100万美元的律师费,因此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其实这很能说明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态度:五大媒体坚称:“报道没有问题”。五大媒体所属的公司就与李文和庭外和解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它们之所以同意支付李文和赔偿金,为的是避免记者被判入狱,而更重要的是保护“新闻来源”。

倘若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没有偏见,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我们的科学家,含冤入狱6年半,竟换不回美国媒体一句诚恳的道歉?

第三章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的相同之处

3.1 重拳出击,全方位突出

世界杯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英美主流媒体借助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打造了一支支“报道铁军”,杰出的运作能力一览无余。不仅在报道篇幅和版面上,乃至其报道的深度、广度以及分析性、解释性和人物传记性报道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以2006年世界杯报

道为例:

n 版面特点:篇幅大:整版、专版、巨幅赛事照片。

n 调查性体育新闻报道:在各场赛事进程中,英美媒体都会就双方球队以往的赛绩以及双方球员组成进行的逐一介绍,体现出了媒体细致

深入的调查。

n 更多场外的信息:对休息室、会议室、餐厅、球场、草皮的描述;赛前的战术、阵容分析和赛后分析评论;

n 对细节的关注:裁判有争议的判罚、球员的恶意违规、球迷的狂热反应、警方的严阵以待、球赛的门票问题以及赛事收视率等等事无俱

细。

总之,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风格有其一致性,如尚趣味、求客观、重深度、追效应。以上虽是对体育新闻的报道风格,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出英美媒体对于新闻角度上和立场上的倾向,那就是对重大新闻,新闻价值大的新闻报道,不遗余力,重拳出击,全方位突出。

3.2 擅长运用“客观报道” 西方媒体一直标榜所谓的“客观报道”:不偏不倚、纯客观报道、无任何主观倾向性。但事实上新闻报道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产物。任何一个新闻成品的出炉,都需要经过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编辑的修改、配照片、拟标题等工序。这样一来,客观事实难免受到主观因素的影

响。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是英美媒体灾难报道的一次集中演练。

《时代》周刊:黑色封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标题引自德莱塞的著名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内文的一篇《后果》叩问当局:政府都在干什么,纳税款都到了哪儿;《新闻周刊》:一个黑人母亲抱着两个孩子让读者直击飓风灾难里的百姓,题目“为美国祈祷”直指报道的亲民走向,内文《失落的城市》着重描写灾难的前前后后以及灾后重建工作;英国《经济学家》则把飓风掠过的地带形容为“沉寂的城市1”。

不需要更多的评论声音,画面和对真实场景的再现说明一切,很多叩

问是潜在的,无声的。

英美媒体运用细心挑选、剪裁过的“事实”,包括引语、细节背景材料的提供,很好的掩饰了新闻的主观倾向性,给读者以亲临新闻现场的感受,将已经被媒体精心摆布的新闻当成了最纯粹的“客观报道”。

3.3 标榜“第四权力”,“无冕之王”

一直以来,英美媒体对“新闻自由”旗号的追逐都不遗余力。“无冕之王”的提法最早出现在 19 世纪的英国。当时,《泰晤士报》被称为英国上流社会的舆论权威,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就称这些报纸主笔是“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泛指记者为“无冕之王”,认为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众人之上的特殊地位。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发生马岛战争的时候,BBC因为在报道中偏袒战争对手阿根廷而遭到“铁娘子”撒切尔的强烈谴责;1991年海湾战争中,BBC由于偏袒伊拉克,被人们称为“巴格达广播公司”;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BBC又因为偏袒前南斯拉夫被戏称为“贝尔格莱德广播公司1。最严重的要算BBC对爱尔兰各派冲突的系列报道,当时英国工党首相威尔森据报甚至威胁将对BBC当时在1970年代的报道提出法律限制。

伦敦城市大学新闻系主任罗德•艾伦表示:“比起其他任何事情来说,每个(英国)政治家都更想驾驭BBC2。”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为了抓住本•拉登,即将攻打阿富汗。此时的美国之音不顾政府的劝阻,坚持播出阿富汗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对美国政府的战争动员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惩戒美国之音,政府削减了它的经费,撤消了台长,就连主管美国之音的广

播局长也受到牵连3。

英美高调谈论的“新闻自由”却屡屡触礁,这一方面体现出英美媒体对于“第四权力”的不懈争取,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英美政府对所谓“无冕之王”的虚伪认定。在新闻自由与政府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媒体的报

道终究是无法“自由”的。

3.4新闻报道风格渐趋“软化”

软化历程

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以1200万英镑收购《泰晤士报》后,曾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干涉报纸的编辑方针,不降低其历史积淀的品质和风格,但《泰晤士报》仍发生巨大变化:在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在加大;在政治倾向上,出现了亲美国政府的趋势。这个“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也不忠实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了4。

一些新闻批评家抱怨说:“真正的新闻被„非新闻‟或„软新闻‟排挤出去,然而看来这些被称为„生活方式‟的报道将保持着或增加了它们的新的声誉,她们拥有新闻最重要的素质——影响力1。”

标志性事件:

因为一度坚持严肃的风格而拒绝使用彩色印刷,被人们戏称为“灰色贵妇”的《纽约时报》也于2006年7月18日宣布:其版面宽度将从现在的13.5英寸缩小到12英寸(1英寸=2.54厘米),即宽度缩小了

约3.8厘米。

2003年到2004年期间,英国《独立报》与《泰晤士报》发行量锐减,减少多少?分别是50%和24%——如果是炒股的话,这个负增长足够某些人去跳楼了。两报瘦身运动之后,版面规格缩减,发行量回增,“报纸变小,生意就好”——这就是报业的key,《纽约时报》并不是弄潮儿,它是在赶末班车2。

报纸变小对美国人来说有一道心理上的屏障。连英国的大报在瘦身之后也不会称自己为“小报”(tabloid),而是用“紧凑”(compact)一词。“小报”一词听起来档次比较低,散发着血腥、色情、饕餮的气息。“紧凑”则让人们想到迷你奔驰车,迷你美洲虎攻击机。

小结:

综上所述,英美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或者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事件时,会运用报纸版面上的大标题、粗字体、通栏、破栏等方式突出新闻主题;较多进行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以及背景材料的广泛运用;在题材内容上,包罗万象;语言生动犀利,细节突出;典型人物、事件能广泛吸引眼球,甚至是耸人听闻。

擅长运用“客观报道”,精心打造一个“看起来真实”的新闻事实。

开门谈政治,不惜与政府作对。很好的利用“小骂大帮忙”来塑造自己“不偏不倚”的形象:不为政府歌功颂德、高调娱乐化、商业性、迎合大

众口味。

随着世界市场对新闻行业整体性、大范围、深层次的进犯,英美新闻媒体人竟也渐渐的漠视新闻与广告、新闻与炒作、新闻与娱乐的不同,新闻报道越发的变得“软”了,这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新闻媒体,一直都存在、却愈发不加掩饰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英美媒体新闻报道风格的不同之处

4.1 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同

美国媒体对新闻的选择比较功利,有时效、趣味性、轰动效果,就报;没有明显的符合受众口味的新闻,就压下来。

英国媒体则秉持全面、负责任、均衡报道的原则,较官方、顾全大局、看重公众的利益,姿态较高。就对比CNN和BBC在报道伊拉克战争上的差异,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出CNN的私营性质和BBC的公营体制在新闻报道上的不同追求。

“在两次伊拉克战争期间,CNN每天都是新闻、新闻、新闻,而BBC则提供了更多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深度分析。”其中,BBC的公众电视台的身份决定了其新闻制作的特点,更多的为公众利益服务。

篇3:简析英美浪漫主义的异同

英国浪漫主义时代首先是诗歌的时代。英国诗人彭斯和布莱克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到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浪漫主义到达了顶峰。由于诗人的社会立场和作品的思想内涵不尽相同,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流派,即以歌吟湖光山色、田园风光为主的消极“湖畔派”诗人和更富有时代气息与时代精神的积极浪漫主义。前者代表作家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等人。湖畔派诗人愤世嫉俗,忧郁失望,作品以歌咏湖光山色和田野风光为主。而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则充满破除封建束缚的革命激情和向往新生活的崇高理想,作品强调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充满瑰丽的想象和奔放的热情。然而,尽管英国的浪漫主义分为两个不同的流派,但他们在创作中却表现出某些共同的艺术特征。他们一般都视大自然为“美”、“生命”及“理想境界”的象征,他们不仅能从美丽的景色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而且能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透视生活的本质,揭示永恒的真理,诗歌的格律也跳出传统规范的制约,更加舒展、自由、灵活。

浪漫主义时期也是伟大的散文时代。其中柯勒律治、赫兹利特、德昆西是散文界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小说家有简·奥斯汀和沃特·司各特。奥斯汀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有深刻了解,但她的作品风格和道德意识还保留着18世纪的烙印,她对生活抱有完全的现实主义,没有感伤情调,也没有过分的激情。她的作品的主题是爱情和婚姻。司各特是当时最著名的小说家,在他对苏格兰、英格兰及欧洲大陆从中世纪至18世纪的变迁的描述中,司各特表现出对政治与传统的力量及他们对个人的影响深刻的洞察力。哥特式小说也是浪漫主义的一部分。它盛行于浪漫主义前期的18世纪末,这种小说的题材多为暴力、恐怖及对超自然的描写,这些内容极能刺激读者的情绪。哥特式小说代表作主要有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夫之谜》、玛丽·雪莱的《夫兰肯斯坦》等。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18世纪末,到南北战争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国外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对美国这一时期的作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美国作家同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一时期的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性,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和对自然力的描述。其中作品的主人公展现出敏感激动的特质。强烈地表现、赞扬个人和普通人几乎成了美国这一时期的文学信仰。简言之,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既继承了英国的文学传统,又开创了美国文学之风。他们描写、赞美美国本土壮丽的自然风光:在美国文学作品中,这些未开垦的荒原几乎成了人们品格的象征,它代表着道德准则,形成了美国文学中渴望离开尘世、回归自然的传统。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重要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最初,这个运动是地方性的,逐渐的,它的影响扩展到全国,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中影响很大。其代表作家是爱默生和梭罗。超验主义认为自然使人高尚,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美国浪漫主义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很难像划分英国浪漫主义那样对美国浪漫主义进行归类。

总之,英美浪漫主义在不同时期表现出自己的特色,美国浪漫主义与美国浪漫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各自的文学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文学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钱青.美国文学名著精选[M].商务印书馆, 1994.

[3]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

[4]何树.英国文学导读与应试指南[M].兴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5.6.

篇4:近年英美购书动态及趋势比较

增长规模

根据书业研究集团(BISG)报道,美国图书整体市场(含个人团体销售量),2008年购买额达580亿美元,而英国出版商协会统计的2008年图书消费额仅为34亿英镑(约合52亿美元)。美国购书2008年比2007年提高了3%,英国同期却下降了1%,可见美国图书市场规模是长期高于英国的,在2004-2008五年期间图书消费市场增长率超过18%,同比英国上升了6%。

购买者

2008年英国购书者比美国多,但就性别而言各国购买状况比较相似,美国购买者中57%是女性,英国为56%。两国女性购买数量独占鳌头,2008年美国女性购买占总购买量的65%,而英国占了58%,这意味着2008年在美国,男性购书比例仅占1/3,英国男性购书为2/5。另外,图书消费在人们心中仍占较重位置。从销量额来看,男性的消费额比重更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男性更注重每本书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册数的累加,男性买低价图书少于女性,诸如小说平装本和儿童读物购买量都比女性少,他们倾向于购买非小说和精装图书。

购买者年龄

近年来,美国购书市场中,年长消费者的数量持续上升,2004-2008年期间,61岁以上老年读者从26%升到了32%。美国2008年老人与少儿的图书购买率占68%;在英国,老人与少儿的图书购买量占到整个市场的2/3, 而青壮年读者群购书比例仅占11%。

虽然两国购买者年龄老年化,但相比而言,美国市场购书人的年龄比英国略显年轻,30岁以下购书者美英分别占15%和11%。通常在图书购买率下降时,年长消费者的重要性更会得到强调和关注,两国都是60岁以上购书者居多,30岁以下的购书比例最小。

购书者的社会经济状况

英国图书市场近年出现的另一显著趋势是,社会经济状况处在低端的阅读群体显著增多,随着C2Des人士(指技能、半技能以及非技能工人)的增加,图书购买率显著提升,从2004年的38%升至2008年的41%,低阶层的社会群体近年购书量比重也越来越高,当然,高端阶层仍占大比例的购书份额,2008年ABC1s(中上阶层)购书比例占59%,这个比例人数不到英国总人口的一半。另据BML书商统计,美国购书似乎比英国更显高档消费,美国25%的购买者是年收入7.5万美元的13%人口充当,而英国承担这个购书比例的购买者占到18%。至于其他社会经济结构占比:2008年英国50%的人口承担41%的图书购买量,美国则表现为50%的人口承担着37%的购书量。

购书渠道

2004-2008年期间,在英国,图书在超市和网络同时销售,占比从15%提升到28%,书店连锁店尽管购买量从39%下降到了34%,但仍是最大的销售渠道。同时图书俱乐部、邮购也降低了热度,从16%下降到了11%。在网络销售市场方面,2004-2008年期间,英国网络销售量仅为美国的1/4,2008年英国网络销售量为美国的23%,图书连锁店销售量为美国的22%。这些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据业者估计,2005年美国图书网络销售的市场份额为14%,英国2008年才达到这个数字,这意味着如果英国市场按照美国的路子走,到2011年网上购买量才会占据1/4的份额。英美两个市场其他主要区别是,美国超市的共享很低,2008年美国大众市场8%,不及英国的14%,美国图书通过俱乐部和邮购销售量占比分别为13%和11%。

购书范围

英美混合性购书的消费差异很大,2008年,美国购书市场中成人小说购买量占据半壁江山,是英国的2/3。在英国,成人和非小说所占比重最大,达总量的45%,美国只占35%。2008年英国儿童图书占到市场总量的1/4,美国占1/6。

购书体裁

2008年,英美购书体裁区别较大,美国33%的小说是神秘/犯罪的题材类型,24%是爱情题材;英国同比分别为22%和9%。另外,英国小说更趋向大众题材和冒险/刺激题材,两国分别占比为17%和9%。从大范围看,两国市场神秘/犯罪和冒险/刺激小说类型占比为42%和39%。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英国古典小说占比很大,2008年,购买量占到13%,而美国只占1%,但美国市场社会型插图小说和恐怖小说比例远高于英国,占比为21%和13%。

购买版本

篇5:英美浪漫主义比较

年 2 月 至 6 月 ,最 高人民法院 、中央电视台等联合主办了“谁是最美基层法官”活动,从全国 15 万基层法官中评选出十名“最美基层法官”. 这些优秀法官既是由公众普选推荐,反映出社会大众心目中的“样板法官”;又受到法官内部系统的赞扬、宣传,代表着法官队伍建设的目标。 因此,深入剖析十名法官在专业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特质,并与国外的优秀法官进行比较,对于透视中国的司法系统、政治体制、社会文化,乃至探讨优秀法官的社会影响因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十位优秀法官的剖析

“最美基层法官 ”活动有着全面 、系统 、公开的评估程序,其中,评选标准、获奖理由是研究十位优秀法官个人素质的可靠材料。 接下来,笔者以上述材料和他们公开的判决书为视角,分析当代中国优秀法官在专业水平、道德修养、政治素质三方面的特质。

(一)评选活动的标准

“最美基层法官 ” 的评选标准共四条 , 即 “ 为民 ”、“ 公正”、“清廉”、“奉献”. 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很少涉及法官作为法律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专业素质。 而且,“为民”、“清廉 ”、“奉献 ”三项标准全然未涉及 ,其主要内容类似行政官员的行为规范,比如服务为民、竭力维护社会稳定。

即使在“公正”这一标准中,除了每个合格法官所应具有的品质外(如依法审判外),还需要“努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以及“所办案件数量多、质量好、效率高”. 因此,在“公正”标准中,优秀法官与合格法官的不同之处在于所办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及工作效率高,并未全面提出职业化、专业化法官所应具有的其他法学修养要求,比如法学理论水平高、法律思维缜密、裁判文书优秀等;这种“公正”标准提出的要求亦模糊了司法人员与行政人员的界限。

(二)十位优秀法官的获奖理由

评选结果中的获奖理由是整体上对该法官个人素质、道德品质、工作方式、取得成就的介绍。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首先,他们具有评选标准所要求的优秀品质,比如以调解作为主要的纠纷解决手段,司法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方式积极、主动、亲民,办案多且上诉、信访率低,廉洁公正。另外,结合新闻媒体的宣传[1],可以发现大多数法官还具有评选标准要求以外的突出表现,它所反映的信息亦具有深刻的内涵。 由此可知,在评选标准提出的优秀素质之外,普通百姓与评选主体还关注,(1)偏爱调解、协商等无损社会关系的纠纷处理方式和能够促成问题解决的联合协调机制;(2)超出普通公务员应有职责和合理的 “奉献 ”程度之外的无私奉献健康和甘于艰苦等事迹。

(三)部分优秀法官的判决书

判决书的内容既反映一位法官能否做到评选标准中的“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准确”,又能够体现法官的论证推理过程、对条文内涵和立法宗旨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判决书毫无疑问是法官所有职业成果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2]

但根据北大法宝数据库对十位优秀法官的搜索结果,发现没有黄志丽、郭兴利、春强、才让旺杰四位法官的判决书。 囿于篇幅,笔者仅分析两位在北大法宝搜索到的双方当事人或代理人都到庭的案件①,即姜霜菊判决的“陈某某诉周某某婚约财产纠纷案”(简称彩礼案)和朱正栩判决的“原告赵玉连诉被告刘国和赡养纠纷案”(简称赡养案)。 从判决书中可以发现与法官专业化、职业化趋势相背离的现象:

1.判决书整体表述不流畅 , 事 实认定不清 , 逻辑不严密。 虽然两份判决书的框架结构均严格按照着 “原告、被告、事实、法院认为”四个步骤在书写,但各个部分写的内容简略过多,造成相互之间不衔接。 问题比较突出的是经审查认定的事实未得到当事人的辩解和证据的印证。 比如,彩礼案中关于“被告是否给原告见面礼 1600 元”,姜法官在最后判决部分是给予了认定态度,但在其他部分未提到这一事实,仅是有“提出”的表述,且没说明这一事实有无法律事实证明或得到原告的`承认。 又如,在赡养案中,事实认定部分未对被告的“分家”答辩进行认定和回复。

2.判决理由论证不充分,引用法律不明确。 彩礼案中涉及的彩礼归属问题是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规范可以适用,且难以妥善解决的“家务事”,这就需要法官以极具说服力的论证说理进行裁断,但姜法官的判决理由是“依农村当地风俗,被告实收原告彩礼数额较大,在双方终止恋爱关系后,被告应予以返还。 在双方终止恋爱关系前,被告为准备结婚已经购买许多东西,给被告造成一定损失,故被告应返还彩礼款的 50%为宜”. 并未给出“农村当地风俗”所设定的返还情形、返还原因,亦没有说明“被告损失”的具体数额及其是否构成最终判决结果“返还 50%”的全部条件。 在朱法官的赡养案中,判决书有被告“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的表述,但未说明是哪些规定。 另外,判决书判定被告应承担原告生活费中的四分之一,即 80 元,但未说明原告 320 元生活费的计算标准。

(四)十位优秀法官所具有的特质

通过上述评选标准、主要事迹、判决书三个具体视角的研究,可以总结出十位优秀法官在专业素质、道德品质、政治素质方面,总体上存在着如下相同点:

1.专业水平不高且偏向追求实质正义。 作为职业群体,十位优秀法官的法律专业修养并没有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的关注程度高。 “

对于法官, 中国民众虽然也会关注到‘技术 ’层面的推理技巧 ,但更为关注的是 ,法官的执法作风、个人品格和政治道德等素养。 ”[3]而且,在司法活动中,优秀法官为了追求实质正义,会出现忽视程序的作用、手段的限制和不同机关单位的功能定位的现象,比如能动司法、协同调解。

2.较高的道德修养。 甘于艰苦,无私奉献是获奖理由和优秀事迹中经常出现的词汇,它们反映了优秀法官应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 “最美基层法官”活动中所树立的优秀法官形象,大多数都为了普通百姓的利益,愿意自己多付出一些努力和辛苦。 无论是身体上、时间上、物质上还是无法计算的精神上,他们大多数都有过超越职责范围外的奉献。

3.合格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在十位优秀法官认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几乎贯穿评选标准始终。“为民”的宣传口号 、亲切能动的工作方式以及尽可能多的使用调解、协调等无伤社会关系的纠纷解决手段,实质上是服务型官员的特点。 同时,“公正”标准中工作效率高的内涵更多是特指调撤率高而非办案效率高亦溯源于此。

二、中国与英美当代优秀法官的比较

(一)英美当代的优秀法官的特质

首先,英美当代优秀法官的特征体现在裁判文书的撰写上。 在这些国家,能否写出优秀的判决书被看做衡量法官的最重要的标准。 就司法判决书的论证而言,应当说普通法的法官展示了非同寻常的技能和热情;特别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更是十分出色。[4]优秀的英美法系法官更是看重自己的判决书,反复修改、字斟句酌,以求认真地探求事实,准确地适用法律,充分地说服他人和自己。而且在新颖的案件中,优秀的法官还会基于政策和裁判的影响作出创造规则的判决。 耳熟能详的美国违宪审查制度是由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创设;施行多年的“隔离但平等”的民族歧视政策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中被九位大法官共同推翻。

其次,英美当代优秀法官的法律思维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形式主义的特征也体现在裁判文书的写作上,这些优秀法官的裁判文书总是首先认定案件事实,接着通过先例确认某些规则,并考察这些规则如何被其他判例限制、扩大和改进,然后针对相似案件的背景检验他的解决办法是否合适,最终做出判决。 其思维过程一直围绕着“判例”,而体系化的条文。 另外,英美优秀法官严格遵照着程序正义的要求。 着名的辛普森案正是美国优秀法官恪守“正当法律程序”和形式正义的典范。

另外,英美法系的法官与中国法官相比,几乎不受政治因素干涉。比如,美国联邦法官的政治立场经常出现摇摆,8位大法官由保守派变成了自由派,其中 6 位是由共和党总统任命的,3 位大法官由自由派变成了保守派,他们 3 位都是由民主党总统任命的。[5]

(二)中国与英美当代的优秀法官的比较研究

1.法官的功能不同。 与中国优秀法官并不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相比,在西方,人们牢记的好法官,通常具备高深的理论素养,掌握精湛的法律推理技术,能够阐释司法裁判中的精深法理,甚至,他们不仅能够裁断疑难案件,而且能够创造出一般性的规则。[6]

这种法律专业素质要求的不同首先体现上述中西裁判文书的撰写上。 在中国,判决书只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确定案件终点的一个证明。 而在西方英美法系,裁判文书至少有三个主要作用,即确定案件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向社会公众报告司法过程,提供法律渊源。 这些重要作用要求法官应该详细地说明思维过程和判决理由。 另外,英、美是严格遵循三权分立的国家,公开的司法文书所阐明的论证说理过程是普通公民监督司法权行使的主要途径。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 英美国家优秀法官都需要具有较高的法律专业水平,做到思维缜密、论证充分、以理服人。

2.司法权保障制度不同 . 英美法官之所以能够摆脱政治因素的影响是因为国家政治体制赋予法官享有独立的司法权,而且这一理论式的表述还有诸多具体制度的保障。

比如法官的遴选程序、终身制、高薪制。 因此,在英国,法官不受女王和其大臣们、政府机构或议会的控制和指挥。 他们是完全独立的。 ……在美国,司法独立于政治干涉和压力被认为是根本。 以美国的制度保障为例,在州法官选任方面,由律师和非律师组成的选举委员会提出州法官候选人,由州长选择任命,上任一年后,再由公民重新投票决定其去留,该程序能够使州法官摆脱政界的干涉。 在联邦法官方面,尽管是总统任命,但法官的终身制和高薪制使得他不用顾忌“背叛”其原来持有的政治立场的后果,能够抵御外界因素的影响。

3.司法制度不同 . 司法制度不同亦是中国与西方在法官思维、专业素质方面出现差别的主要原因。 英美国家的司法制度贯穿着“正当程序”的形式思维。 在英国,它产生于着名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来经历代国王的反复确认,到14 世纪末成为英国立宪体制的基本标志。 在美国,“正当法律程序”亦在 1692 年就已经出现。 另外,英美国家的司法制度属于英美法系,它们有着严格遵守以“令状”为诉讼形式的传统,“遵循先例”是其根本的运作原则。 因此,在英美两国,法官并不是“逻辑地”从法律条文体系中得到运用的法律条款, 而是运用过去的司法经验得出应然的判决理由,遵循着“经验的”司法逻辑。

三、结论

“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候。”[7]法官作为推动司法机器运转的主体,无论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英美法系国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利用“优秀法官”这一司法系统全体法官学习、效仿的社会角色,对司法体制乃至社会系统进行深入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篇6:英美浪漫主义比较

一、概念与特征比较:

1、英美法的定义与特征:合同是由两个以上当事人之间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或者由一个以上的当事人对于他方当事人负有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义务。承担这项义务的人即为“允诺人”(promisor),享受这项权利的人为“受允诺人”(promisee).英美法系实质上将合同定义为一种协议,合同必须要通过双方的协议才能成立,而协议的内容则是双方当事人一致的意思表示。要约一经受要约人承诺,双方之间的协议即告成立,但并不是所有当事人之间的协议都是具有法律效果的合同。对于那些没有法律上约束力的协议,当事人并不能要求强制执行。

2、大陆法系的定义与特征:大陆法系对合同的定义继承了罗马法的传统。将合同定义为“一种协议”。但是,由于立法体例、法律传统和法律用语本身的差异,作为大陆法系两大分支的德国法系和法国法系对合同又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德国法系国家是以法律行为为概念定义合同的。即合同是发生、变更债的关系的法律行为,合同的本质仍然是一种意思表示的合意。因此,德国法系国家的合同特征可以归纳为:合同是一种发生法律效果的法律行为;是依照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所成立的法律行为;是相互对立的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所成立的法律行为。

法国民法上的合同首先是一种合意,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合同是产生债务的根据之一;合同所产生的债务的内容是“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

二、两大法系合同形式的差异比较:

1、大陆法系的合同形式:法国法系的国家和德国法系的国家在合同形式的要求上都规定了一些合同只有采用法定的形式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都对缺少法定形式的特定规定了无效的法律后果,而且对形式的要求通常是非要式这个一般原则的例外。

2、英美法系的合同形式:英美法系把合同分为签字腊封合同是必须以热定形式订立,毋须对价支持的要式合同。简式合同是必须持有对价支持的合同,简式合同一般是不要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用口头形式或者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是简式合同不等于不要式合同,有一些简式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其作用有的是作为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有的是作为证据上的要求。

三、两大法系的合同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差异比较:

1、大陆法系合同的诚实信用原则:大陆法中,债务人必须按照社会交易实践中的有关诚实信用和公平交易原则来履行他的义务。解释合同应遵照诚实信用原则并考虑交易习惯。这种规定实际上为合同关系披上了道德的外表,被用来修正民法典中严格的合同自由主义。

2、英美法系合同的诚实信用原则:英美法系的典型代表国家的普通法不认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进行磋商或履行合同是一项一般性义务。合同的订立的本质在于双方当事人的对立的地位,这与诚实信用的概念是不一致的。至于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双方显然有资格基于他们所选择的任何理由行驶合同或者于违约的法律所产生的权利。

四、两大法系合同违约形式和违约补救方法的比较

1、关于实际履行的比较:大陆法系奉行优先原则,在德国,即使出现了违反契约义务的情形,债权人也依然享有履行请求权,除非实际上已不可能履行。这种援助实际上是将承诺人答应受诺人的一切好处都给予受诺人,强迫承诺人遵守诺言防止违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英美浪漫主义比较】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08-13

英美刑法07-01

英美英语08-03

英美概况试题05-23

英美文学专题04-14

英美文化汇总05-07

英美文学简介05-21

英美意象派05-16

英美文学经典05-17

英美文学课程06-26

上一篇:高级教师职称答辩题库下一篇:工作升职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