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2024-08-15

“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市教育局抓改促会议的精神的心得体会

体会人: 刘明汉

根据市教育局“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办公室要求,我校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开展学习十八大精神,集中进行了纪律作风整顿。在学习整顿中,我严格按照活动要求认真学习教育相关精神和有关内容,积极寻找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边学边改,在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纪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学习提高、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强化监督等措施,集中打一场“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攻坚战,为服务学生,促学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开展“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就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坚持以“改作风、抓落实、提效率”为主题。

1、实在行动上。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这次学习,要从思想上把“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当做一种责任。我要把“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当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要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的观念。正如李洪同志生前所说“说一尺不如干一寸,说破天不如干出样。”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抓落实的结果,没有落实,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再正确的决策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要能够深入查找自身在“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要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差距,制定缩短差距、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更重要的如何把这些办法、措施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作、提高效率。

3、制定明确的方向。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工作思路,并想尽办法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4、要在“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上有切实可行的方法。立足于实际,应科学、合理地按照以下十个具体的方法,牢记自身的使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靠规章制度的力量、严密的工作套路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紧盯薄弱环节,改

进工作作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规律。

5、不断提升人格魅力。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完成每一项工

作、坦坦荡荡的度过人生的每一天,改进工作作风,勤恳工作,勤奋学习,不断

增强自身修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总之,这次主题活动,我找到了新的工作目标和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先进为榜样,工作上严谨认真,生活上健康向上,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

做人。让领导放心让大家满意,实实在在的走好每一步。

2013年12月10日

篇2:“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以及省市县改进作风各项规定,近日,局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在局机关范围内开展了“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按照活动要求,我积极参加了作风整顿集中理论学习,个人也主动学习了有关文件,使自己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一、开展“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意义重大财政局是全县的重要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政局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县的经济发展。加强财政局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财政局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作为局机关的每位同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树立教育工作新形象。

二、个人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改作 1 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要求,我从思想、学习、作风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对照检查,发现自己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是政策理论水平还不够高。对理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把理论学习摆上重要位臵,只是用的时候随机去学,不用的时候很少主动去学,导致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工作的创新不够,解决新问题的办法还不是很多。二是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由于工作任务较多,对分配的工作任务拿来就干,很少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也不深入,对一些比较繁锁的工作有时耐性还不足,还缺乏持之以恒的干劲。三是调查研究还需再深入。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只注意把精力全部集中在领导交办工作任务的完成上。

篇3:“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核心提示

●《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二五”,基本完成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职普招生比达到1: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职普比达到1:1,毛入学率达到93%。

●2011年,甘肃省继续稳步扩大中职教育规模,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

2011年,国家将对甘肃省“两基”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两基”国检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初中入学率要达到98%,目前甘肃省普通初中学生净入学率达到97.41%。随着初中升学率的进一步提高,众多学生要进入高中,这给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普及高中教育的口号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今年,教育厅进一步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就意味着,普通初中学生的升学率将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初中学生将接受高中教育。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在2011年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

其实,近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心。

但问题是,当前初中学生更加青睐普通高中,而不是中等职业学校。

为何“普高热”、“职教冷”

王华在临潭县某中学高一年级就读,但没有学籍。

“我得上两年高一,到第二年才有学籍。”王华有点丧气地说,“这一年算是补习。”

两年前,王华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第二年,他在初三复读了一年,但是当年中考成绩一公布,他和家人又一次陷入了绝望,“又没能考上高中”。

难道又要复读?“当时压力很大,我不想念书了。”在王华看来,再复读不但学校不接收,而且村里人和同学都会笑话。留给王华的路只剩了一条,那就是外出打工。当年暑假,他随同村子里的人外出打了一个月工。

“我没有技术,只能当小工干体力活,太累。”王华谈到自己打工的经历时说,“我实在想不到我能干什么。”

王华所说的是一个现实问题,没有任何技术、一个初中刚毕业的学生除了干些体力活外,没有多少活可干。

打工回来后,王华找过一次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建议他去上职业学校,而且还答应为他联系学校。虽然他周围同学当中没有几个人去上职业学校,但对王华来说,也只能如此了。

“但我爸不同意。”王华说,在他父亲看来,现在连大中专毕业生都不分配,上职业学校就更没有前途。再说上职业学校出来也是当工人,还不如现在出门去打工。“如果我执意要上,我爸就不给我学费。”

在农村很多人的观念里,上高中、考大学,毕业后有一个正式的工作,这才是上大学的意义所在。如果上了高一级学校而找不到工作,那上学便毫无意义。因为,在农村,没有多少可选择的职业。

无奈之下,王华的父亲到处找关系,费尽了周折才让他上了高中,但无学籍,要跟着高一年级的学生先上一年。“在我班,没学籍的人不止我一人。”在王华看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像王华一样,为了上普通高中,不惜付出大代价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挂靠”学籍的现象,而这种挂靠学籍花费的代价就更大了,“挂靠”学籍学校的学费,还有借读学校的学费都要交。

但就是这样,挤破头皮也要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还是很多。

这种违规上普通高中的现象也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甘肃省教育厅在2010年年底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加强学籍管理工作》通知,要求从2011年起,全省要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加强全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对于突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市州,一律不予注册扩招学生学籍。

今年,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和统筹高中教育,甘肃省教育厅提出:“实施好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备案及学籍审批注册制度,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虽然下了很大力气统筹高中阶段教育,但“普教热”、“职教冷”的坚冰依然无法真正打破。

职教为什么热不起来

有人戏称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政府热,企业冷;学校热,社会冷”。这从一个方面表现出了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尴尬现状。

更多的人一提起“职教冷”的现状,往往会说“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然而,“职教冷”的真正原因是“观念”造成的吗?

一位研究社会学的人士指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之所以不受人们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当前很多职业学校建设滞后,专业设置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学校甚至还沿用着普通中学那样的授课方式。他说:“一位学化学的教师给学生讲电器修理,而他本人连一个手电筒都不会修理。学生会学到什么?这样的教师在中职学校不是没有。”

这些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欠账过多,要想在几年时间发展起来是不可能的,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它与当前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才是主因。

这主要表现为,当前中职教师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课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短缺,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跟不上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同时,由于过去教育政策调整的滞后性,使职业教育高需求与低投入的矛盾突出。

就拿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天水市来说,随着职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实训设备短缺,生均建筑面积仅为8平方米左右。

这位人士特别强调说,“职教冷”并不是因为学生家长的观念,因为现实摆在眼前,家长考虑到自身利益,这是人之常情。更为可怕的是,现在社会上从政府部门到一般单位用人上的学历化倾向的影响很坏。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上普通高中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越是普通高中教育发达、高考升学率高的地方,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越少。

强娜娜是会宁县某中学的学生,连续两年中考她都以失败而告终。经人介绍,她来到离家30公里外的乡里一所中学,也就是她现在就读的中学读书。虽然离家远、花费大,但她觉得这样做值得。“比上中职好多了,如果我上了中职,将来我的同学们都考上了大学,我怎么见他们?再说,亲戚、邻里会笑话。”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就业途径少,在当地人眼里,只有上大学才是走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因此,广大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仍然较低。

破解中职招生难题是关键

不容置疑的是,职业教育拥有无比广阔的前景,对甘肃这样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更是如此。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之路已证明了这一点。

人们都明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着力点在于扩大中职招生规模,难点就是中职招生。如何破解中职招生难题,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上职业学校、复读、到外地职业(技工)学校就读、打工就业。”张掖市一位从事招生工作的张老师分析未能考入高中学生的去向时说,“在这几个去向中,不同教育发展水平地区的学生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他分析认为,在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家长普遍较为重视教育,学生首先会选择复读,其次才会选择上中职学校。而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大多数学生会直接选择外出打工。

怎样才能不让这些学生“赤手空拳”地直接进入社会,而是进入中职学校学点技术呢?

“俗话说,打铁要靠自身硬。”张老师说,“一句话,那就是学校要有实力。”

张老师说得不无道理,如果学校的实力强,学生在学校里能学到技术,进而找到一个好工作,挣到了钱,不用多说,学生自然会选择职校。

“出口顺、进口就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但是,在目前中职教育还没有真正繁荣之前,光靠中职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天水市是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之一,2010年中职招生2.2万人,职普招生比为4.6:5.4。

据天水市教育局介绍,在招生中,除了大力宣传国家对中职生助学、免费政策,深人开展联合办学以外,市上给各县区下达职普招生指导性计划,各县区根据初中学校生源状况,向初中学校分解为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任务指标。

在中职招生方式上,天水市运用的“双线招生”也让人眼前一亮。这两条线分别为:教育局与中职校为一条线,即招生线;教育局与各初级中学为另一条线,即输送新生线。

天水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后一条线的作用是让初中学校成为中职招生工作“责任人”,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这样,初中学校既为普通高中输送生源,又为中职校输送生源,具有“一岗双责”的作用,形成了良好分流格局。

有关研究人士指出,解决中职招生难题,就要从初中学校入手。以前,在初中阶段,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有初中教育真正担负起为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双重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才有望得到较好落实。

因此,在初中毕业年级有必要开设职业指导课,确保让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择业就业指导,为他们积极主动地选择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注入精神动力。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提倡,让初中学校追求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以此引导初中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趋向,特别是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要逐个落实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这才是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让中职教育撑起半边天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在统筹,难点在职业教育。这已是人们的共识。虽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困难重重,但无论如何,甘肃中等职业教育这艘承载社会重任的大船依然扬帆远航了。

教育厅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甘肃省中职学校招生18.5万人,超额完成了教育部下达的招生任务。

教育厅对职教的扶持力度也是空前的,争取到了中央6个国债项目约6000万元,使6所中职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争取到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3140万元,共资助职业学校17所。

在政策方面,教育厅还制定了高校对口招收中职学生考试制度改革办法,建立了符合中职教育实际的升学考试制度,拓宽了中职学校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

2010年,甘肃省通过各种手段,调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比例,实现了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合理分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1%。

在过去几年当中,各地在发展职业教育上已成功探索出不少路子。以天水市为代表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在《努力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中谈到,天水市抢抓实施“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战略的机遇,组建成立天水旅游职教集团和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职教资源共享,与关中地区实现区域对接,全面提升天水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管、但求所用”,集团的成立,促进了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也促使行业、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参与。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中职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指出,今年,甘肃省将继续稳步扩大中职教育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施“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示范校项目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好一批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

篇4:“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該局根据“四级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思路,以“县城建设、重点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三大目标,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城乡规划方面,修编完善了黄龙县总体规划,完成《避灾移民搬迁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制度,严格落实公共空间管理制度,严把城镇“五线”关。加强部门协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通过开展入户调查、公民代表进机关等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住房保障方面,该局按照市级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共实施保障房及配套工程6个。截至目前,除2015年瑞士风保障房工程完成基础施工外,其余5个工程已全部完工,完成投资3.79亿元;在城市建设方面,2015年共累计投资1.04亿元,完成了市政建设项目10个。按照县城“一中心三片区”规划布局和“一桥一景”思路,打造“500米公共服务圈”,实施景观桥梁新建与改造工程,先后建成城东龙文化景观区,城北汉文化等五处城市景观,逐步实施旧城改造和居民下山工程。

在重点镇建设方面,以“强基础、兴产业、聚人口、惠民生”为目标,积极指导和督促市县两级重点镇建设步伐(市级重点镇石堡镇、县级重点镇白马滩镇分别完成投资1.94亿元和3300万元)。同时发展特色产业,整合景区资源,完善旅游一条龙服务,带动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制定了具体建设规划,启动各条干线公路沿线19个村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实施“一村一品”。结合农村危房危窑改造项目,以美丽乡村示范点危房户改造建设为重点,按照“先入库、再建设,经验收、后兑现”的原则,共通过验收1016户。

据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局长介绍,近几年全局紧扣建设“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的山水休闲宜居城市”中心任务,围绕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县域“城、镇、村”三级城镇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分别获得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奖励资金500万元和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三等奖奖励资金200万元。

高标准强化科学管理,大力度描绘城乡蓝图。2016年,该局以城乡建设为纽带,突出“宜居、宜业、宜游”主题,不断完善居住功能,书写新型城镇化建设新篇章的同时,也拉开了黄龙县经济迅猛发展的序幕。

篇5:“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张少华

2月18日,公司召开全体管理干部会议,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对我公司“改作风 抓落实 促发展”主题教育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通过公司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明确了工作前进的方向,同时对这次“改作风 抓落实 促发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时性有了深刻的体会,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对“改作风 抓落实 促发展”这九个字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改作风。作为发供电企业,我公司担负着县域内供电、供热的双重社会责任,是全县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一名企业基层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立足本职工作、本专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抓好设备维护管理和设备检修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其次是增强工作责任心,要爱岗敬业,才能对所分管的设备、专业、职责,对设备的健康水平,对设备的经济运行做到心中有数;再次是打铁先要本身硬,要严以律己,严明工作纪律,端正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要有扑下身子肯干、遇到技术难题肯钻、对于不遵章守规敢说不、压歪风树正气的精神才能带领好自己的团队完成所担

负的工作任务,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抓落实。再健全的制度、再有效的措施、再详尽的发展计划都要靠严格的落实和执行来实现。不能把做事放在纸上和嘴上,而要踏踏实实干出来,真真切切的做出来。我公司是一个发、供电老企业,是原来行业的标兵模范单位,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重要的是要执行好落实好。坚决杜绝不思进取、执行不到位、不作为、执行力不强的问题;要重点抓好计划检修工作,做到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严格执行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规程,确保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每次检修。对于已暴露出来的设备及安全问题,要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切实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设备缺陷和隐患,有效的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要加强设备运行管理,提升设备运行质量和效率。严格执行运行操作规程,加强运行分析和反事故演习,提高电气运行人员分析和处理异常状况的能力,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事件的发生,使“安全”二字在我们每个员工的脑海里扎根,行动上体现。

促发展。这是根本,也是目的所在。只有转变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才能把设备搞好,把人员管理好,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到促进公司的发展。近年来公司在经营困难重重地情况下,加大设备改造、建设、增容力度,主变增容、首热站建设、4#供热锅炉的建设为公司的发展打

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我们只有加强工作责任心、树立主人翁思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用心去管理好、维护好、运行好这些设备,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和效力,才能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张少华

篇6:“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深入贯彻落实好胡锦涛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总队机关于2月26日召开了“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动员会。按照总队“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具体安排,积极参加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集中理论学习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实践学习,通过近一阶段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开展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并深刻认识应该切实加强自身的学习,养成良好学习、工作、生活作风,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做到令行禁止,依法办事、认真履行职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下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提高认识是搞好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所谓作风,是工作中一以贯之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做法,它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左右着我们的行动。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就其具体内容来看,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思想作风看,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会失去不竭的源泉;从学风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离开了群众的具体实践,就会成为空洞的教条,所提出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就要犯错误;从工作作风看,如果脱离群众,就必然会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从领导作风看,如果脱离群众,也必然会出现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等不正之风;从生活作风看,如果脱离群众,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如果我们不加强作风建设,如果我们作风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将严重影响“依法行政,依法调查”作风的发挥和提高,如果任其发展,我们的统计调查事业不仅不能与时俱进,而且很可能与时俱退、与时俱变。我们的数据质量就难以保障,不能为党和政府提供宏观决策的依据,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

第二,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对基层单位、被调查单位,我们要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首先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去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一定要做到热情礼貌、耐心细致、态度温和,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满腔热情地为基层做好服好务,为统计调查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法制工作是调查队的新业务,我们接触的少,更要勤奋学习,熟悉和掌握好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和职责,为基层调查队和被调查单位做好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通过两年多来的建设,在统计法制基础建设、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对基层调查队进行了积极的指导,在统计执法检查实践方面,虽然制定了系列的制度,但要在执法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基层单位牢固树立执法服务意识,把统计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来,改变重执法轻服务、重查处轻指导的思想,切实把统计执法寓于服务之中,融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第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思想作风旗帜的重要保障。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总队的法制建设添砖加瓦;始终要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两个务必”;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爱岗敬业干干净净干事。

篇7:“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开展“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使我们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必将有力地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作用的充分发挥。开展“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 活动,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任务、历史责任,广大干部就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是加强我们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使广大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党的肌体不受腐蚀,党的战斗力不受削弱,党的形象不受损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动员报告、学习会议精神和思想作风建设制度,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干部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统计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贯彻落实上,迎难而上,营造出一门心思干事业。

二、强化干部意识。强化干部意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原

则不能变;强化党员意识必须加强组织纪律性,每一位干部都应该明白,组织上入党只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的,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三、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素质,必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普通党员要具有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本领。

四、发挥干部作用。一是要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来。不管你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不能仅仅是“过得去”,而必须是“过得硬”,切实把干部作风体现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二要做到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每一位干部都要经常重温入党誓词,想一想向党承诺过什么、向党保证了什么,时常反思和检查自己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是否能够高风亮节;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是否能够挺身而出;在生死危难关头,是否能够豁得出去。

五、树立干部形象。一要树立为民形象,多做加快发展的事。只有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是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二要树立务实形象。广大党员要按照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三要树立清廉形象。这不仅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普通党员的基本要求。普通党员,要坚持“两个务必”,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六、要做到坚持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

一个优秀的干部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形成的。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防腐拒变的能力。讲正气,必须养正气,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

七、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决定的。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永恒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以基本理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要自觉地加强思想改造,清除头脑中非无产阶级思想,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二,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干部的职责。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篇8:多渠道抓督查 全方位促落实

一、强化责任, 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是抓好落实的关键。我们以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核心, 把督促检查贯穿于决策实施的全过程, 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县实际、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工作落实机制。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年初, 我们把全县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立项, 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书, 制订考核细则, 年终, 按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落实奖惩。对工作认真、起色较大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行动迟缓、敷衍应付的, 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组织谈话, 责成其分析原因, 完善思路, 制定改进措施;对因工作失职、造成工作被动和重大损失的, 给予责任追究。对职能交叉的工作, 加强协调, 密切配合;对工作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实际出发, 不等不靠, 创造性地予以解决, 真正形成了劲足、心齐的良好发展局面。二是实行大事实事责任推进制度。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明确县委县政府承诺10件实事责任单位的通知》, 明确要求各主办单位负责拟定10件实事的具体方案和推进落实措施, 并明确1名固定联系人, 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上报进展情况;各协办单位主动加强与主办单位的沟通和联系, 认真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强力推动10件实事的落实。三是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或重点企业制度。我们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或重点企业的通知》, 明确规定每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重点项目或一个重点企业, 主要负责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和企业运行情况, 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经济发展。四是实行联合督查制度。在组织好每年的县领导督查调研活动的基础上, 积极打造高层次督查平台, 形成了领导带头督查、部门联合督查的督查工作机制, 发挥了互动督查作用, 确保了上级党委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 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

为确保督查实效, 我们紧紧围绕全县重点工作、相对优势的产业, 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督查。一是突出农业农村、工业、城建三大重点工作。根据工作需要, 成立农业农村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城建工作领导小组, 逐步完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渠道, 引导工业集聚、骨干支撑、园区载体的发展模式, 形成扩容提质, 城镇聚集明显的格局, 全体干部和县直单位共同参与, 形成合力, 做到重点工作重点抓, 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突出八大比较优势产业。结合实际, 在全县筛选出了化工、羽绒、粮食加工、林木加工、畜牧养殖、特色种植、劳务输出、物流等具有相对优势的八个产业, 制定下发了《关于调整台前县八个比较优势产业联系、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 成立了八个产业联系、协调小组, 明确优势产业小组由1名县委常委牵头, 主要负责联系、协调和督促、指导八个产业的发展, 及时协调解决产业规划、产业发展、产业招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推进比较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 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产业配套效应, 带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突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坚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督查要点来抓, 特别是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督促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与山东毗邻地区“联防、联调、联治”工作, 争创并巩固“省级治安模范县”, 做到查则必清, 清则必办, 办则必果。

三、加大力度, 改进方法

督查的效果取决于督查的力度, 督查的力度有赖于方法的改进。近几年来, 我们积极改进督查方法, 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责任督查。督查工作抓得好不好, 关键在领导。在督查工作中, 我们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督促检查, 亲自担任督查组组长, 以影响和带动基层广大干部抓落实。同时, 还坚持把落实的责任压给一把手, 把督查的对象瞄准一把手, 把督查通知单发给一把手, 落实督查责任, 提高督查效果。二是协调督查。对于县委的每项重大决策部署, 都及时召开督查协调会议, 交办落实任务, 提出工作要求, 规定完成时限。特别是对一些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问题, 由县委督查室牵头协调各种关系, 帮助处理各种矛盾, 促进问题尽快解决。三是暗访督查。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 我们采取“不发通知, 不打招呼”的方法, 深入基层, 掌握第一手资料, 并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改进工作, 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实地督查。对一些重大决策的督查, 我们坚持以听汇报为辅, 实地查看为主, 有效防止了说空话、假话的现象。五是跟踪督查。对上级和同级党委领导视察工作时做的重要指示, 我们要求有关单位及时给予县委阶段性的落实反馈, 直至指示落实。六是舆论督查。充分利用电视台等媒体, 大力宣传真抓实干的先进典型, 正面引导, 凝聚人心, 振奋精神, 形成合力。同时, 将督查结果公开, 接受舆论监督, 既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 又增强了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确保了各项工作如期保质完成。

四、完善措施, 强化调研

督查调研是督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督查调研, 可以及时向领导反馈决策落实的进展情况, 为领导再决策抓落实提供决策依据。一是着眼全局。为更好地协助县委驾驭全县工作大局, 我们坚持定期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包括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建议, 向书记办公会或常委会汇报, 为再决策提供参考。二是总结典型。根据全县的中心工作, 我们及时总结、推广全县各条战线不同方面落实决策的好做法、好经验, 促进了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开展。三是挖掘问题。我们坚持督查与调研紧密结合, 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 对影响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 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 供领导参考。

五、提高素质, 狠抓队伍

搞好督查工作, 推动工作落实, 离不开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督查工作队伍。一是健全督查网络。按照“增强督查工作权威性”的要求, 充实调配督查人员, 并在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成立了以综合办公室为网点的督查网络, 选聘了一批思想素质高、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业务骨干担任专兼职督查员, 形成了层次分明、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的督查网络体系。二是强化人员素质。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实效和水平。为此, 我们注重从日常学习、业务研讨、写作能力和办事能力等四个方面培养督查工作人员。三是提供权利保障。经县委常委会研究, 授予县委督查室六大权力, 即参会阅文权、巡视检查权、督查调研权、直接查办权、直接汇报权和通报权。县委主要领导下基层调研、检查工作让督查人员跟随, 并经常给督查部门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树权威。同时, 在经费、交通等方面, 优先满足督查工作的需要, 提供物质保障。

篇9:“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加强党风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工作

本着“团队协作、共进共赢”的团队精神,党支部顺应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建立了学校党建网,并使之成为全县教育系统“书记项目”的示范。学校党支部于今年6月升级为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使党务工作更深入更细致,党务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党建,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大发展。

学校全面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校务公开,让全校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学校的各项工作如党建、师资培训等各方面工作情况向全校教职员工全面公开,同时经常听取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尽可能做到从计划安排到落实执行,大家共同参与,增强了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提高了管理效能。

坚持德育为首,突出教育工作特性

学校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狠抓礼仪习惯、行为习惯、保洁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育。大力推广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学校发挥团委学生会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不断优化多班主任制度,德育处每年坚持对班主任进行工作培训不少于5次,通过培训帮助班主任解决在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班级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多班主任制度发挥最大效能;成立“学生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学校从2009年9月起,每学年招募教师自愿参加学困生“导师团”,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无偿辅导在成长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实行违纪学生听证会制度,学校德育处和学生会组织“学生听证会”,针对学生的严重违纪行为,确定对违纪学生的处分结果,通报全校作警示教育;学生会设立生活服务部,由学生志愿者参与管理和服务,所得利润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会成立膳食管理部,帮助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有序、卫生、愉快的就餐环境;校园不设果皮箱,让学生把在室外产生的垃圾带回课室,分类摆放回收,变废为宝,将变卖废品所得用来资助有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坚持推行升旗手制度,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体验成功,享受快乐,获取肯定。致力于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升节约环保意识,学生会成立文体部、生活部等部门协同学校管理,提升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让学生做有知识、有理想、有责任感的人;抓好校风和班风的建设;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在每次假前给学生发放《假期安全保证书》和《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学生和家长签字,提高认识,有效防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等;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读国学、诵经典、做优秀文化的传承人”读书活动,一方面能够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该项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国学经典中学会待人,学会处事。

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育教学成效

学校规范教学行为,抓细抓实教学过程,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教育、教学、教研齐抓并举,从根本上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步伐。创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通过平台,广大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研能力;通过教学技能培训、教学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研组、科组、级组和备课组建设;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促青年教师成长,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更快走向成熟;创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发挥了集体智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社团协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科组团队合作精神,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找到施展技艺与才能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在按国家标准开足开齐各学科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把课堂搬出教室、搬到校外,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题带动教研,科研促教,办学以来,学校充分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的职能,课题组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手段,组织教师撰写论文,开展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改之路,大力推广课题研究经验,努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培养发展学生特长,做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在教务处的组织协调下,学校加强了特长生辅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使各阶层学生均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每学期三个年级的竞赛辅导工作均全面展开,各个备课组开展竞赛辅导的专题研讨和竞赛试题的研究,积累竞赛辅导所需的相关资料,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本学科竞赛辅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科技创新活动卓有成效,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校鼓励学生发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全面推动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平台。2004年起,学校每年均组织师生参加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大赛,取得累累硕果。

建校十二年,办学成果显著

集思广益抓落实,齐进共赢促发展,办学12年,学校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一,学校师生自主研发的应用软件“中小学校图书管理系统”“《校园之星》课间音乐铃声系统”“基于用户自定义的成绩系统”“《校务通》公文签收系统”,获得市、县级发明奖。

第二,学校古筝兴趣小组获邀于2011年7月赴北京参加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并获金奖。

第三,云浮市实行中考统一评卷以来,梁宛兴、麦辉培,郭晓君和李明慧同学先后夺取云浮市中考状元,有26名学生被保送到广东实验中学就读,有六届中考囊括了广东实验中学在新兴县招录的所有保送生名额。

第四,学校积极寻求与海内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香港教育促进社多次到学校访问,促进了两地的交流合作;学校相继聘请了多位外籍教师任教,接受了美国马丁路德大学学生前来实习;2008年至今,学校共组织师生158人分11批次到香港沐恩中学交流访学,而香港沐恩中学也分三批次派出师生98人到新兴县实验中学回访,进一步推动了两校之间的文化交流,大大拓展了师生的视野。

第五,学校先后获得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实验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书香岭南”全民读书活动书香学校、广东省“朝阳读书”先进集体和国民语文应用实验校等20多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办学以来,师生共获国家级奖项819个,省级奖项495个,市、县级奖项1637个。2014年底,笔者被选为广东省第二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2015年5月工作室正式挂牌开展工作。

成绩说明过去,同时也是新的起跑线,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刻,教育者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之路,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才能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借用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诗《大林寺桃花》来表达笔者对教育现状的理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虽然落后于发达地区,但这只是暂时的,只要虚心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加上自身的理解和提炼,相信教育之花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篇10:“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以及省市县改进作风各项规定,近日,局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在局机关范围内开展了“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按照活动要求,我积极参加了作风整顿集中理论学习,个人也主动学习了有关文件,使自己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一、开展“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意义重大

教育局是全县教育的综合办事机构,是教育系统的指挥中枢和执行各项决策部署的核心,在科学决策、推动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局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局职能的发挥。加强教育局机关作风纪律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教育局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作为局机关的每位同志,我们要充分认识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树立教育工作新形象。

二、个人在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按照“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要求,我从思想、学习、作风等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对照检查,发现自己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是政策理论水平还不够高。对理论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把理论学习摆上重要位置,只是用的时候随机去学,不用的时候很少主动去学,导致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工作的创新不够,解决新问题的办法还不是很多。

二是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由于工作任务较多,对分配的工作任务拿来就干,很少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也不深入,对一些比较繁锁的工作有时耐性还不足,还缺乏持之以恒的干劲。

三是调查研究还需再深入。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只注意把精力全部集中在领导交办工作任务的完成上,到中小学等调查了解情况还不是很多,对个别学校信息建设情况掌握的还不是很透。

三、以本次主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今后,我将严格按照局党委改进作风各项要求,改进不足,积极进取,努力为全县教育事业有序推进贡献自己力量。

一是加强学习。更加重视学习,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看书、多实践,增加知识的积累,增长人生的阅历,增益生命的厚重,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为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打下基础。

二是开拓视野。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提高全局观念,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工作,胸怀全局,换位思考,站在未来的高度和角度思考问题、审视问题,努力让我县教育系统的信息技术在全市领先。

三是主动工作。主动承担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多调研、多学习、多思考、多借鉴,在工作的过程中学,在工作的过程中“悟”,在工作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篇11:“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开学后,学校组织开展了“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对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建立起“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教师队伍,对于搞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面我结合个人的学习谈一些体会。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此次活动是为了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就是要使全体教职工在学习上要加强,作风上要端正,纪律上要严明,效率上要提高,按照“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的要求认真扎实的开展日常工作。

二、端正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展“改作风、兴勤廉、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认识问题。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要形成良好积极的心态,树立和弘扬服务人民、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增强工作责任感,提高责任心

责任感就是事业心,对事业的热爱,对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会使人想方设法地去做好这一工作,要求我们树立起教育工作要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意识。

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学习,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了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严于律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针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从自身做起,认真整治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散漫等现象;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篇12:“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活动学习心得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中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纪委二次全会以及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区委十六届四次全会精神,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巩固和提升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成果,为全面开启“五个秦都”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秦都区国税局开展了“改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教育。按照活动要求,我积极参加了作风整顿纪律主题活动学习,通过学习,使自己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具体有以下心得体会:

篇13:“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心得体会

要以新的要求, 正确评估清远“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年多来, 清远按照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要求,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取得了“五个创新”的初步成效。

(一) 创新扶贫观念, 推动了“五个转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07年汪洋书记首次在清远提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为清远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全市广大干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书记扶贫开发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指示精神, 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从思想认识上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开发式扶贫向科学发展扶贫转变、从单一扶贫向连片开发转变、从计划扶贫向市场扶贫转变、从政府扶持高贫困群众向自主脱贫转变、从一般性扶贫向责任型扶贫转变。切实把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 创新扶贫思路, 着手开展“五个一”工作。一是组织一次参观学习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重庆等地参观学习。二是召开了一次全市动员大会。徐萍华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重要讲话, 并与各县 (市、区) 及市直106个单位签订了脱贫责任状。三是出台了一份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即《关于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若干意见》。四是成立了一个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 市长任常务副组长, 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五是从市到县 (市、区) 落实了一批帮扶群众的干部。

(三) 创新扶贫方式, 实施了“两个全面启动”。一是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启动。2009年上半年全市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10.2万户、31.5万人, 全部完成了造册登记、电脑录入、建档立卡工作。二是扶贫互助资金的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据统计, 全市25条试点村, 财政投入资金575万元, 带动农户1025户、4100人, 其中贫困户410户、1640人。

(四) 创新扶贫投入, 取得了“三个新的突破”。一是扶贫技能培训取得了新的突破。2008年清远市扶贫技能培训工作共投入财政资金1636万元, 完成培训3.3万人次, 全市新增转移劳动力12.7万人, 其中贫困劳动力1.2万人。2009年上半年新增转移输出6.4万人, 其中贫困户6008人。二是扶贫资金争取有新的突破。从2008年开始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 安排2000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一保五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1) 低保基本解决。2008年, 全市享受低保的对象5.1万户、15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3.64%, 其中贫困户、农村人口4.6万户、13万人享受了低保待遇。 (2) 看病难基本解决。2008年, 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08.1万人, 参保率96.49%。贫困户或贫困人口基本上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3) 群众行路难基本解决。2008年, 全市完成1405公里, 其中有400多公里是通贫困村的公路。 (4) 读书难基本解决。2008年全市42万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其中贫困户学生5万多人享受了免费义务教育。

(五) 创新扶贫载体, 实现了“四个新的发展”。一是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有了新的发展。2009年上半年, 新增沼气池1200个, 其中贫困户新增沼气池360个。累计全市农村沼气池达2.25万个。二是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号民心工程, 全市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16.2万人, 涉及到贫困人口近20万人。目前, 市政府已贷款2.5亿元提前垫付中央、省、市补助资金, 使该项工作进展顺利。到2009年7月15日, 全市已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78宗, 已完工124宗, 完成投资3亿多元, 已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达到25万人, 其中贫困人口近3万人。三是产业扶贫有了新的发展。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5个, 其中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个, 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个, 省扶贫龙头企业8个。全市163个农业产业化组织, 年销售收入51.6亿元, 出口创汇2739万美元, 带动农户29.6万户, 其中贫困户1.8万户, 户均年增收入3125元。四是社会帮扶有了新的发展。根据省扶贫办安排从今年起连续三年, 省直、中直驻粤单位和佛山市帮扶清远贫困村174条, 其中省直和中直驻粤单位帮扶59条村, 2.9万户、13.8万人;佛山市帮扶115条村, 8.9万户、41.6万人 (其中贫困户4万户、18.7万人) 。省直单位和佛山市已着手开展帮扶工作, 佛山市已出台了《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

要以新的举措, 强势推进清远“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的落实

消除贫困, 共同富裕, 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要确保这一目标任务的完成, 必须要在“五个落实”上有新突破:

(一) 要在落实增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上有新突破。要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积极拓展农业外部增收渠道, 让贫困农民稳定就业、如期脱贫。在贫困户脱贫增收上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围绕全市五大特色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基地, 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 结合经济薄弱村的资源优势和农民的种养习惯, 积极引导贫困农户和返乡农民工从事种养等高效农业项目。二是要抓好创业就业扶贫。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创业, 支持农村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积极领办和创办企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建立利益的联结机制, 帮助贫困农户发展增收项目, 带动贫困户增收。引导经济薄弱村整合资源, 利用外界帮扶和现有剩有劳力发展“三来一加”项目, 实现贫困户就地转移。三是积极抓好培训转移。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贫困农民扩大非农就业, 增加稳定收入的重要抓手。按照“实际、实作、实效”的原则, 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 提高贫困农民增收技能, 不断扩大培训规模, 提高培训质量, 确保今年完成1.3万人的培训任务。四是深入开展机关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活动。着力抓好六件实事, 即“六个一”:帮助贫困户要理清一条发展思路、要新上一个致富项目、要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转移一名贫困劳动力、提供一笔启动资金、兴办一件增收实事, 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二) 要在落实增强贫困村发展的活力上有新突破。一是要把改善经济落后村的发展条件作为首要任务。办好农村新一轮实事工程, 在符合规划条件下, 负责农村实事项目的各部门, 要按照先急后缓、先贫后富的原则, 优先向贫困村安排, 争取项目早到位、多到位, 为贫困村的发展生产、方便群众生活提供条件。二是把集聚各类人才资源作为根本举措。积极引导企业家、能人大户、大学生村官和务工返乡人员积极投资创业, 进一步加强村“双强班子”建设, 着力打造一支“双强”型的村干部队伍。三是要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主攻方向。清远302条贫困村, 经济收入不到1万元的有180多个, 占了全市贫困村的60%, 要围绕集体年收入突破3万元具体目标, 积极帮扶有条件的贫困村,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开发利用集体存量资产, 努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加快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 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年内全市要有35%的贫困村建立主导产业。四是要大力开展“结对强村”和“牵手致富”工程。积极策应省直单位挂钩帮扶、佛山挂钩帮扶, 组织街办、村企对接, 加强挂钩村企双方的联络和沟通, 强化典型带动, 争取40%以上的村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使参与村企挂钩的企业更多、挂得更紧、成效更大。每个市、县机关单位都要挂钩帮扶一个贫困村, 所有党员干部都要结对帮扶至少一个贫困农户, 不脱贫不脱钩。

(三) 要在落实构建脱贫攻坚的载体上有新突破。一是要加快培育一批富民产业带动脱贫。围绕资源开发上项目, 围绕特色产业搞加工, 充分利用贫困村的农业资源优势, 积极对外宣传推介, 引进对当地种养加工带动性强的项目, 进一步提升贫困村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要引导各方力量合力脱贫。充分利用各级扶贫资金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办加工厂, 引导农村种养大户、各类科研科技人员、创业能人等牵头领办实体, 带动贫困农户。三是要强化组织合作促进脱贫。支持和鼓励贫困村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 今年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至少80家以上, 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保障脱贫。争取财政、金融和工商资本支持, 加快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担保公司及小额贷款公司, 努力解决贫困村融资难, 投入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做好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 要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及时纳入低保, 做到应保尽保。五是要抓好移民搬迁的试点工作, 实现稳定脱贫。对于生活在条件恶劣高寒山区的困难群众,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 要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移民搬迁, 要坚持三条搬迁原则:即“以自愿为前提, 不留尾巴;以合理为标准, 不造新矛盾;以脱贫为目标, 不再返贫。”今年要抓好连南、阳山两个下山移民试点, 抓紧实施, 早日见效。明年在全市范围全面铺开, 力争用五年的时间, 解决自愿搬迁7.8万人下山移民的脱贫问题。

(四) 要在落实扶贫攻坚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一是要创新信贷资金的投入新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支持贫困农户的小额扶贫贷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培育壮大小额信贷的主体, 深入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的试点工作, 拓宽农户融资渠道, 简化贷款手续。二是要创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对自愿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贫困户, 各级财政要给予一切的补助。同时, 土地流转企业要保证在流转期内优先安排贫困农户参加劳务, 使贫困农户获得租金和劳务双重收入。三是要建立村企挂钩的帮扶有效机制。要抓住省直单位和佛山帮扶的机遇, 引进一批民营企业参与清远扶贫开发工作, 积极搭建村企挂钩服务平台, 在财政奖补、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在安排企业发展资金、农业龙头扶持资金时, 要优先支持挂钩帮扶成效显著的企业, 对在村企挂钩帮扶中做出突出成效的企业和企业家, 在评优、宣传、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 努力在村企挂钩帮扶工作上出亮点、出成效。

(五) 要在落实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上有新突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各县 (市、区) 和各级部门要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家、个体户、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国际慈善机构及非政府组织, 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 通过多种形式, 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乐于扶贫行善的良好氛围, 充分调动贫困农民参加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要以新的环境, 全力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能否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创造良好的扶贫环境, 督查考核是保障。归纳起来就是“三个严格”:

(一) 要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责任。搞好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于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 坚持“市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工作责任制, 明确责任主体, 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明确领导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 做到认识到位, 领导到位, 机构人员到位。各级扶贫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的作用, 扎实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 及时总结经验;各基层的专职扶贫干部, 要对贫困人口全面建档立卡, 实行动态监测, 确保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市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本部门的工作职责, 积极主动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经贸部门要认真做好村企挂扶工作, 推动村企挂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好各项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组织部门要加强扶贫工作的考核;民政部门要做好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要开辟渠道, 承接有用的闲置设备、物资, 组织援送到贫困地区;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要配合做好贫困农户的培训和转移工作;农业部门要引导贫困户参与高效规模农业生产, 及时提供技术指导;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 要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工作, 积极扩大贷款规模。

(二) 要加大投入力度, 严格资金管理。要继续整合财政打包资金, 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扶贫贷款、社会帮扶资金以及工商和民间资金等, 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确保帮扶资金到村到户, 确保贫困人员得益受惠, 科学使用、统筹安排好脱贫资金, 做到资金投向准确、操作程序公开, 使用方法多样, 监督管理到位, 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各县 (市、区)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 严格扶贫资金的投向和使用范围, 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专户运行, 并严格执行扶贫资金报帐制和到村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

篇14:勤思考 促“学讲” 抓落实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讲计划;分组讨论

“学讲计划”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教学思路,以前根深蒂固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被打破,课堂不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学的活动取代了传统教学教师的主体地位,课堂成为学生学、讨论、展示、收获的场所。

在推进“学讲计划”实施中,学生活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热闹了,但回到现实,学生究竟学会了多少,或者说比起传统教学,学生成绩提高了吗?通过观察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我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确实非常活跃,想要积极展示自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施之初,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活动确实有些纪律乱、效率低、花费时间长。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效率,让学生学得更扎实,作为教师,我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学案的使用

1.个性化编写学案

在以往的教学中,每课学案都是由备课组统一备课编写,每个教师只承担其中一部分工作,然后統一印刷。现在实行“学讲计划”后,每个平行班级的个性更加鲜明,只有任课教师才能真正掌握学生活动的薄弱点,这就要求学案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我们备课组讨论后决定,依然由备课组统一学案的框架,但是里面的具体细节,可由任课教师自己修改。虽然这样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學案的针对性也就更强了。我会根据本班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学案中编排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工作量虽然增加了,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

2.学案的科学使用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是新课讲授的基地,学生的学和思主要在课堂中进行。但“学讲计划”实施后发现,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削弱了教师的影响力,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掌控者,而是退居后位对学生学的活动进行调整和补充。这样课堂进度就变得缓慢,以前一课时的课堂要变成至少两课时。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使用好学案这一利器。

想要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效率,势必要求学生课前多思,学案就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载体,也是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工具。这样大量的课前预习、课前思考就变相成为学生的课余作业,与以往相比,这是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呢?这也是教师担心的问题。在我看来,还是应该尽量在学生在校时间完成学案。那应该怎么利用时间呢?按照我所教学科语文来说,每周有三次早读以及两节自习课时间,自习课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剩余时间以及每个早读支出10分钟留给学生完成学案的预习工作。通过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也加强了。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合理分配

课堂上“学讲计划”的实施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现,但在四十五分钟内,每个小组讨论的问题是有限的。以语文来说,课堂上每个小组主要讨论一个问题,然后给其他组同学展示成果,全班再就此进行讨论补充以加深记忆。

那么,教师如何分配讨论问题呢?我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结合学案完成情况分配讨论问题

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显示在学案上,课前教师对学案进行批阅以掌握学情,这样就对每个学生的掌握特别清晰,并以此为根据分配讨论问题。结合每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特别难的问题我会分配给学案完成较好的一组学生,请他们详细阐述自己的思路,以此为契机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如果课堂难度一般,我会重点检查完成情况较差一组学生的问题探讨,以此发现学生的思考缺陷,有针对性教学。

2.根据学生兴趣分配讨论问题

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点的兴趣分布是有差别的。在“学讲计划”实施之初,我会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分配到一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调整问题分配,分配时更多考虑学生学习的薄弱点,以此为撬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三、“学讲”课堂的知识巩固

在课堂上学生讨论非常积极,成果展示气氛热烈,每堂课都很热闹,但是真正学到多少呢,这需要我们通过课后作业来查漏补缺。“学讲计划”后我们的作业布置也进行了调整,更具有针对性。课堂上每组学生都有重点讨论的问题,那么对于其他知识的掌握情况到底如何,作业上会体现出来,所以作业检查的是课堂上未分配到的问题,在未来的教学中重点讲解。

“学讲计划”的推进是由浅入深,从一开始学生热闹学到现在学生扎实学,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教师要在“学讲计划”中做好引导人角色,多教学反思,开拓教学新局面。

上一篇:民主价值的要求下一篇:培训机构各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