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生入学适应分析

2024-08-08

初中新生入学适应分析(共8篇)

篇1:初中新生入学适应分析

初中新生入学适应分析

中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是新生(初

一、高一)进入新的学校之后,由于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要求等不能很快地适应、协调,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迷茫、困惑、痛苦等心理感受,表现为学业跟不上、人际关系趋于紧张、环境适应不良等。

华东师大崔允博士曾对1765名学习困难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87%困难学生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缺失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青春期烦恼。刚步入中学的新生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教学方式及老师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相当多的孩子对变化不敏感或不能摆脱原有的定势,依然按原来的学习习惯去做,结果便会感觉不适应,甚至不知所措。有位初中心理辅导老师通过近两年的初一新生跟踪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学生在适应阶段(即刚入学的头一两个月)做得好,以后的学习也比较轻松顺利,如果没能尽快适应的话,以后的学习就会非常吃力。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适应不良呢?入学适应不良有什么具体表现呢?这儿,我们和您一起分析一下。

1、环境变化是新生心理不适应的导火线

从小学到初中,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的变化

孩子小学时绝大多数都在家附近上学,由父母家人照顾生活起居,孩子除了学习不用考虑生活的问题。而升上初中有些孩子要在学校住宿,需要自己料理生活起居;生活在一起的不再是处处都迁就自己的父母家人,而是和自己境况差不多的同学,遇到问题有时无法得到有经验的人的指导,这些都会增加孩子的紧张感。

(2)人际环境的变化

孩子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在小学,教师长时间呆在班中,一位教师往往跟一个班走几年,甚至带上六年,各方面管理得比较细致;而中学教师往往同时带几个班,班主任也不像小学时总能看得到,孩子难免会觉得初中教师离自己很远,有时会感觉心理失去依靠和支持。

而同学方面,原来熟悉的小学同伴大都分散开来,教室里,很多面孔都是陌生的。因此,人际关系的重新确立,朋友的重新组合,对升入初一的孩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新课题。

(3)学习环境的变化

学习环境的变化是环境变化中变化最大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内容和节奏变了

进入初中,学习环境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科目的增加和节奏的加快,小学时一般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到了初中一下子变成了7门(甚至更多),而且各门学科难度加大,每门课都有不同的学法、不同的要求,课堂节奏明显变快、新课的进程也加快,用于复习的时间却大大减少,这些都与小学的授课方式完全不一样。这样,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孩子就很容易掉队。

②学习要求变了

小学时期,应该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并不高,期末成绩单上一般也采用“优”、“良”、“及格”的评价制度,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家长眼里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初中就不一样了,成绩的好坏一目了然。特别是一改小学时测试较少的状况,差不多每个阶段都会有各种形式的测试,这些都会让孩子压力突然增大,于是心态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③学习环境变了

很多孩子在进校前对初中生活有许多美好的想法,但很快,新的作息时间特别是在校时间明显延长、活动课减少等一系列的变化会让很多孩子觉得压力增大,变得紧张;讲究系统。很多孩子因为自己不能同学之间的竞争也比小学时要激烈得多。

④学习方式变了

小学时,往往是老师手把手教,初中则十分看重自学的学习习惯,因为初中的知识点繁多,讲究系统。很多孩子因为自己不能主动学习而很难适应快节奏的学习。

2、初中时期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是新生心理不适应的内在因素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夫研究指出,12— 13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危机年龄”。这个阶段心理的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初一新生的心理呈现以下特点:伴随生理的快速成长,心理活动激烈、动荡,开始萌发模糊的性意识,伴有羞耻心和自尊感,初步的成人感;开始用自我观念来认识事物,渴望自我肯定,又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容易产生与师长沟通的压抑感和沟通障碍;情感和意志脆弱,较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

3、社会支持系统和社会期望的变化加剧了孩子初中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业上了一个新台阶,自我意识也开始凸显,家长眼中的他们似乎也一下子长大了,有的家长忽视了孩子并未真正成熟,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有的家长则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孩子嘘寒问暖,甚至有时让孩子误感觉到父

母对自己“狠心”了。父母和其他成人的这种“你已经长大成人”的观念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对孩子“成人感”的一个肯定,但有时会导致对孩子关心少、了解少。初中这个时期确实是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好时机,但是要注意教育方式和管理方法需要循序渐进,有一个过渡过程,不能让孩子有太突然的感觉,否则会增加其适应新学校的困难。

篇2:初中新生入学适应分析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理论分析

进入大学是个体人生中一项重要的生活事件,但它同时也会使大学新生要经历自身和环境关系的`多方面改变,这种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压力和挑战,引发入学适应问题.建立和完善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并积极主动地利用其中的资源,是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有效途径.

作 者:段兴利 赵娟 DUAN Xing-li ZHAO Juan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刊 名: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YOUTH LEADERS COLLEGE 年,卷(期): 19(5) 分类号:G641 关键词:大学新生   社会化   入学适应  

篇3:初中新生入学适应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入党,适应教育

18岁左右是每个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 进入大学, 个体所面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此,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 是整个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 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位于地级市的四批二高职院校, 办学规模和条件在湖北省地方高职院校处于中上等水平。特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新生入学适应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为例, 探求加强高职新生适应性教育策略。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2012年9月中旬军训期间, 笔者通过书面及网络方式, 对随州职院2012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回收率100%。共设计12道问卷题,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显示如下:男生121名, 女生79名;农民家庭占64.5%, 工人家庭占23.5%, 干部家庭占0.2%, 企业主家庭占0.35%, 其他占11.55%。

2. 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2.1 对学校的第一印象。

主要调查了新生对随州职院四个方面的第一印象。一是生活方面:主要包括住宿和饮食, 其满意度基本一致。很满意的占8%, 满意的占33%, 基本满意的占38%, 不满意的占21%。二是服务态度方面:主要针对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初步印象。3%表示很满意, 39%表示满意, 31%表示基本满意, 17%表示不满意。三是校园环境方面:所接触的校园环境。11%表示很满意, 33%表示满意, 39%表示基本满意, 17%表示不满意。四是精神面貌方面:主要针对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氛围。9.5%表示很满意, 32.5%表示满意, 36%表示基本满意, 25%表示不满意。总体上看, 有部分新生对学校存在不好第一印象。有关部门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原因, 着实解决存在问题, 抓住第一印象这个教育良机, 让更多的新生来到学校后立即产生好感, 从而安心舒心地开始大学生活。

2.2 对未来和学习的规划。

当问及学生父母 (家人) 对孩子进入随州职院读书的态度方面时, 有67%的家长表示理解且满意, 20%表示理解但不满意, 10%表示不理解但能接受, 3%的说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到高职学习是支持态度, 也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提升。

提及职业生涯规划, 对此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很深的认识。但谈到对现在所就读专业前景认识时, 只有13%的同学认为很满意, 36%满意, 27.5%基本满意, 23.5%认为无所谓。对于大学的生活规划, 52.5%的学生目标明确而且有规划, 46%的目标虽明确但还没有规划, 1.5%的表示还没有想过。因此, 教育管理者应对学生专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的淡薄意识进行及时的填充指导和理念培养, 深入学生, 解答疑虑困惑, 使学生尽快适应专业学习。

当问及新生们进校后最关注的事情时, 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大学学习方法、专业定位、大学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可见, 高职新生对学习还是有较高的热情的, 大多都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有所收获。

2.3 对学生工作与社团活动的关注。

调查显示, 只有11%的同学没有参加学生组织, 其他同学参与学生组织的情况如下:参与社团的占63%;学生会及班干部占26%。有81%的学生认为积极参与到学生组织中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提高个人组织领导能力, 为将来职业竞争增加筹码;22%的学生认为参与学生组织可以加强人际沟通能力, 扩大交友圈, 为将来的事业培养人脉;也有6%的学生是为了可以得到老师的青睐, 以增加获得评优评先的机会。

2.4 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学生对融洽的人际关系的认可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学生会主动和同学接触并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25%的学生交往较为被动, 同时也乐意接受友情;但也有9%的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在宿舍集体生活调查中, 有6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宿舍关系融洽, 对舍友们使用兄弟或姐妹之间的特别称呼。4%的学生“感觉与同学间思想差异大, 难以有效沟通”;同时有10%的学生认为关系冷淡。

3. 高职新生适应性教育及策略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 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指导和帮助。

3.1 加强学习适应教育, 开启专业学习之门。

调查现象表明, 部分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有一定的盲目性, 加上长期接受教师主导教学模式, 对大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模式不太适应, 尤其是地方高职基本上招收的都是在高中期间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新生,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甚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所以在新生入学后, 首先要进行专业常识学习, 通过举办讲座和高年级学习经验报告会等形式, 向学生介绍各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 包括不同专业的特色性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法及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总结等, 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增强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而且有助于他们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尽快主动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其次, 教师要抓好开学第一课及第一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腾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让其学会自主学习, 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介绍大学高效率学习模式的“必经之路”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计划的制订、怎样读书、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使用工具书与查找文献资料、怎样科学用脑等。只有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就感及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为今后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3.2 加强环境适应教育, 点亮学生第一印象。

面对眼前陌生的学习新环境, 部分新生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 很容易形成对校园环境的不适应感。随州职院建校十年来,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职教育体系, 凝练出“厚德、重能、创新、求特”的校训, 打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徽、校歌、校训、校旗、楼舍、道路、景点, 以及校园文化广场, 无处不彰显出强烈的随州文化气息和职业教育色彩, 弥散于师生之中,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集中体现在校风、班风和学风上。

为此, 该校在新生开学一个月时间内, 集中向学生展示良好的专业教学实践和生活服务条件, 设计周密的教学环节和贴心的师生交流场景, 组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和多样的社会实践, 尤其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和鼓励那些性格较孤僻、内向的学生参加进来, 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 从而让他们感知友谊的真谛、集体的温暖。同时,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并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孕育学生的集体感与荣誉感, 让多姿多彩的校园率先在学生心中竖立起一面坚定信念的精神旗帜, 从而点亮学生第一印象, 使其目标明确, 身心愉悦地投入激情四射的大学生活当中去, 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达到对大学的良好适应。

3.3 加强人际适应教育, 建立融洽人际关系。

首先, 适应大学学习环境需要新生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建立密切关系。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 都是一些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各异、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共同生活, 相互间难免会产生碰撞摩擦。尤其90后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新的集体生活中, 或因性格不合、行为习惯不同, 或因对他人习惯不够尊重等原因, 同学之间产生隔阂情况较多。为此, 要迅速找到大学学习的益友———与周围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尽快“定位”学习伙伴;寻求大学学习的良师———与大学老师建立良好关系, 都能对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起

WENJIAOZILIAO

到促进作用。

其次, 学校要大力提倡并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团体辅导学习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动关心别人的意识。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见解, 也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态度。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和成长的任务,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最后, 要帮助学生在新的集体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定位。90后学生通常自我表现欲较强, 自我感觉较良好, 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摆正心态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鼓励新生积极参与各种迎新活动, 如专家讲座、辅导员座谈会、学长交流会、社团纳新会、迎新晚会……这些活动, 新生都应当多多参加, 在活动中与院领导、老师、学长, 以及同学沟通交流, 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对学校的认识, 有效帮助新生认识新群体新环境, 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人际关系定位。

3.4 加强心理适应教育, 培育积极健康心态。

进入大学后, 新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新的环境和自身角色转变, 由此引起心理上的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用感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 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具体表现为自我定位的摇摆、奋斗目标的迷茫、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社交困惑等。所以学校在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的基础上, 还应建立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档案, 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以“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主题的主体讲座、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处理好理想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心理落差, 选准参照系, 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给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扬长避短, 发展自己, 学会与人相处, 调整人际关系, 合理安排时间,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重新确立在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

总之, 高职院校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三年大学生活及将来的发展, 同时新生适应性问题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全方位共同努力, 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 平稳渡过困惑时期, 为顺利完成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艳.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我见[J].高等函授学报, 2008 (5) .

[2]雷宇华, 严玉平, 吕雨虹, 等.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状况调查[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3) .

[3]郭淑华, 陈延娜, 姚芳, 等.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 2006 (3) .

篇4:新生入学怎样面对“适应不良”?

告别九、十月,大学开学也已经两个月时间了,这些刚刚考上大学的新生们,带着或喜悦、或无奈的种种心情跨入校门,进入大学生活,开始人生发展的新起点。从轻松与自由的假期,马上投入紧张的学习中,身体与心理上的不适应在新生中普遍存在。

当前,不少大学新生在入学后由于在生活环境、学习要求、人际关系、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与中学生活有极大差异,经过短暂的生活体验,在新鲜感逐渐消褪后,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凸现出来。有些学生出现生活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现象,诱发焦虑、孤独、恐惧等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支持的变化、自我认知不当、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不正确等。专家提醒应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度、认知矫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来有效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

一、生活适应不良。大学新生从父母身边来到他乡独立生活,在人地两生的新环境里,没有父母的呵护,事事都要自己安排,对新生活方式难以适应。因而产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绪,“每逢佳节备思亲”的怀旧情绪和对陌生环境新生事物的紧张情绪等,这些情绪的长期影响会诱发认知水平下降、习惯性无助、自我意识障碍等心理问题。

二、学习适应不良。学习适应不良主要发生在三种学生身上。第一是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和自我控能力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不再有他人强迫和监督,因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然而大学的学习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又会出现焦虑、浮躁、自我否认等情绪。第二是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主要是专业调剂生和报考前对本专业了解不够的学生,理想的失落和进校后学习的迫不得已,使学生感到苦恼,缺乏自信心,情绪起伏大。第三是中学时的尖子生,到大学后优秀者如林,感到学习优势丧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感到烦恼和不安,产生不自信甚至自卑的情绪。

三、人际适应不良。进入大学后,学生远离父母,与教师的关系也不如高中时亲密。这时,同伴关系在学生的人际关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同住一室的同学,由于空间关系的接近,他们之间容易成为好友,也容易产生矛盾。对新生来说,人际关系不适应主要表现为:认为他人不理解自己,同学关系疏远,宿舍关系紧张。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害羞、孤僻、自卑、自负甚至敌对的人际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敏感、情绪不稳定、多虑等心理问题。

产生适应不良的原因

一、社会支持来源及程度的变化。社会支持是影响新生适应的重要因素。新生入校后,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高中时,学生主要接受来自父母和教师的支持。入学后,学生远离父母,来自父母的支持降低;同学关系尚未建立,支持度也较低;这时,学生尤其需要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支持,但是高校扩招后,师生比例下降,学生的增加使学校和教师无力给学生以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从而导致来自教师的支持急剧下降。这种状况使得新生在最需要社会支持的时候处于社会支持的相对薄弱时期,导致学生产生孤独、无助、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对学校生活难以适应。

二、认知不当。①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产生落差:社会的重望,同辈的羡慕,在客观上助长了大学新生对自身的估价,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理应受各方面的关心、扶持,生活也应该是完全自由的,不应该存在丝毫的约束和限制。②对大学的期望值与现实的满意度产生落差:中学时代,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真正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大学生活远不如想象中那样多姿多彩,浪漫温馨,每天要自己处理各种各样的生活琐事,要适应各种各样新的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较大差距,激化了一些新生的心理矛盾,他们在感到希望破灭的同时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导致大量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家庭环境及教育导致心理问题。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尤其是一部分独生子女,在家里养尊处优,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倾向。进入大学后,他们只强调自己的感受,只顾自己的利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清高、自负、目中无人,致使同学对他们敬而远之。此外,由于他们在生活上长期接受过分“包办”制的服务,加上阅历、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大多生活处理能力缺乏,自我服务意识淡薄,依赖他人的惯性过强,他们大多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好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容易陷入极端的苦恼与矛盾冲突之中。而贫困家庭的学生,常为交不起学费、生活拮据而苦恼,沉重的经济负担,使这些学生心理压力很大,与经济宽裕的同学比较,他们会产生自卑、嫉妒等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增加社会支持度。在新生进校之初,学校和教师要多关心新生,尤其是在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提倡新生之间,尤其是室友之间互相帮助,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指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以提高社会支持。第三,发动高年级同学关心新同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为新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在学习方法方面,帮助新生制定学习目标,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增加活动。充实而忙碌的生活是减少心理问题的良方。学校的学生社团要为新生开展丰富多彩,新颖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减轻心理焦虑。通过活动促进新生之间的交往和了解,也有利于新生同伴关系的建立,提高新生的社会支持度。

增加学习负担。研究表明,個体在适度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下,可以提高思考力和机敏度。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应有一定压力。这种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及学业的完成是必要的。但不应该负担过重。适当增加一年级的专业课的比例,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他们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对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

善于自我调节。大学生具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教给学生适当的调节方法,提高学生心理防御能力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①认知调节法。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正常的认知过程可以形成正常的观念,支配正常的行为和情感。但是一旦认知过程发生错误,就会导致错误的观念,进而产生不适当的行为与情感。让学生学会并扩大自己的理性思考,减少不合逻辑、非理性的观念是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基本方法。②转移宣泄法。帮助新生认识到自己消极情绪的来源,正视这种原因,接受这种情绪,然后指导他们用适当的方式将消极情绪释放出来。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切实手段。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个别心理问题较为严重,通过自我调节无法解决的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症结所在,找出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其恢复心理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篇5:新生入学适应度调查

华中师范大学

新 生

调入 学 适 查问

应 卷 度

经济学院调研部

2011年10月

又到了桂花飘香的时候,作为桂子山的新主人你是否已经适应了这山上的生活呢?你是否爱上了这个四季飘香的地方?你是否愿意在这儿展开你为梦翱翔的翅膀……

本次问卷题目形式为单选(另有说明的除外),每题限选一项。请您认真作答,我们保证对您所填信息保密。

1.上大学前你对你所学的专业的了解程度

A.没有了解B点滴了解C.比较了解D.非常了解

2.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

A.找学长学姐或同学帮忙

B.找辅导老师帮忙

C.自行解决,反正也不一定考

D.其他_____________

3.平均每天自习时间长度

A.1个小时以下B.1~2小时C.2~3小时D.3个小时以上

4.你认为大学学习的关键是

A.认认真真听好老师的课

B.多看课外书籍,拓宽视野

C.多参加各种活动,积累实际经验

D.其他_____________

5.你对大学学习的期望是

A.学会扎实的理论知识,为考研做准备

B.学到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准备好迎接工作

C.上上网、玩玩游戏,大学是玩的天堂

D.随性而为,自己快乐就好

6.你对食堂风味有何看法

A.种类很多却没有什么爱吃的B.有几种好吃的,但反复吃有点腻

C.多数食物还是比较爱吃的可以经常换换口味

D.无所谓,对食物要求不大

7.你对学校的宿舍条件有何看法

A.条件不错,住的很习惯

B.条件一般,学校应该加以改善

C.对各院系宿舍条件不一样而悲愤

D.其他_____________

8.平均每天睡眠时间

A.6小时以下B.6~7小时C.7~8小时

9.你对学校集体生活有什么感想

A.很乐于融入集体,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B.集体是我必须经历的一部分,能躲避就躲避小时以上D.8

C.不喜欢与各种性格的人在一起

D.对集体生活已经无所谓了

10.平时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吗

A.每天都打B.一周一次C.一个月一次D.很少打过

11.你对学校的布局,各楼功能及周边环境熟悉了吗

A.基本处于路痴状态

B.整体方向初步形成,大概可以不走丢

C.路路通,还可以给别人指路呢

12.你对班级同学的认识度

A.没认识几个B.认识一部分C.基本都认识

13.你参加社团的数目

A.0B.1个C.2个D.2个以上

14.你认为社团对你大学生活的影响

A.丰富业余生活,为单一的生活增添乐趣

B.社团工作过于繁忙,令本来紧张的学业更加吃力

C.基本无影响

15.你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思念家人

B.对武汉的环境难以适应

C.对学习很担忧

D.时间安排不合理,生活无序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谈谈你对经济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建议来促进大家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

篇6: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河北屯中心小学

一年级开始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生活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初入学的孩子他们对学校生活感到新鲜好奇,但自制力较差,还保留着幼儿好玩、多动的特点,对学校的制度要求不熟悉、不习惯,其行为也往往单以兴趣出发,专注性、持续性较差,许多行为还带有感情冲动和模仿的特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重视入学教育,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进入学生角色,帮助他们认识集体、认识学校,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们迈好入学的第一步,尽快地适合小学环境和学习生活。

【活动目标】 总目标:

通过入学教育,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成为一名小学生。

分目标(开学第一周):

1.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2.熟悉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初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3.认识新同学和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自我介绍。

4、通过常规学习,明确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5.入学教育规范,各学科老师、班主任及配班教师根据实际要求渗透规范。

【教育内容】

1、安排座位。

2、认识校名、年级、班级。师生互相认识。

3、介绍参观校园,初步了解学校制度。

4、队列训练。

5、常规教育。(课堂、课间、做操、排队集会等习惯训练等)

6、各学科老师在课堂渗透学科上课常规,并训练。

【参加教育活动人员】

活动组织:张怀志、李颖、曲丽丽、石光甫 班主任:李志颖、郑桂竹、李玥 协管老师:朱光华、吴海荣、邢东春 体育老师(负责管理年级集队):邢东春 【教育活动安排】

星期一(8月29日上午)

1.迎接新同学。

2.教师自我介绍,排列座位,认识校名、年级、班级,学生自我介绍,互相认识。

3.班主任、协管老师进行队列及训练。

星期一(8月29日下午)

1、队列训练。

(1)每一位学生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2)熟悉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稍息等口令。

(3)去功能室上课、做早操、放学排队都要做到:静、齐、快。

做到“三个一”:一个动作,一条直线,一声不响。

2、参观校园:班主任和协管老师一起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及参观校园,设计路线。

★提前准备好校园图片,课堂欣赏了解。

★提示学生按照安排的队列走,做到轻声慢步,保证安全,同学间文明礼让。

路线参考:

从教室——厕所——接水区——教师办公室——操场——功能室(根据班级位置设计浏览路线)

教育要点:

(1)接水区:告诉学生水龙头的正确使用方法,下课排队取水、接水不拥挤。

(2)认识厕所的位置,认清男、女标志,上厕所时慢走,教师告知学生下课要记得及时上厕所。

(3)认识老师的办公室及座位(有事找老师,报告允许方可进)

(4)操场:告诉学生这里是我们做操、集会的地方,在操场上要听国歌原地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5)运动场:告诉学生要爱护设施,不能随破坏。

(6)篮球场:看器械、花草等,告诉学生安全游戏很重要,爱护花草和器械,不随意乱扔垃圾。

(7)回教室前的走廊:在走廊里,要靠右侧轻声慢步行;走廊上和上下楼梯不拥挤有秩序。

(8)明确学生课间活动的范围。

(9)回教室:告诉学生在教室里不准随便乱扔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认识的时候,应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哪里玩耍是危险的,要避免危险发生在我们身边。

3、放学:排队静、齐、快。班主任在队列前,协管老师在后,一路上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走路时看着前面同学,不要掉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讲话。

学校大门口的环境:告诉学生父母在哪里接你们放学,如果父母没来,你们该在哪里等候?(强调等候纪律)再次强调安全(不中途离队。不奔跑,在规定地点等待家长)。

星期二(8月30日)

晨会(7:50铃声响,一年级7:55开始整队)升旗仪式和全校开学典礼。

第一、二节课:师生学习《开学第一课》。

第三节课:

1.迎接新同学,安排新生入座。

2.教师自我介绍,排列座位。

3.班主任进行队列及训练(做操集会队列)(任课体育教师协助)

第五节课:班主任分发新书,指导学生认识书本,知道要爱惜书本,布置回家要给新书穿件漂亮的新衣服。

第六节课:班主任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值日生工作,班级里卫生岗位有哪些?平时我们在保洁方面要注意什么?请班主任落实到细节。班主任指导学生放学时要先整理好课桌上及桌肚内的东西,不留纸屑在桌肚里,捡起周围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将凳子推入桌内。放学:排队静、齐、快。班主任在队列前,辅导员在后,一路上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走路时看着前面同学,不要掉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讲话。再次强调安全(告诉学生父母在哪里接你们放学,如果父母没来,你们该在哪里等候?)布置回家作业:包封面;准备好第二天的自我介绍,可以说说——你叫什么名字?你喜欢你的名字吗?你的家住在哪儿?你家周围都有些什么呀?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你平时最喜欢干什么啊?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

(第一天值日生要求班主任一起做)

星期三——星期五(8月31日——9月2日)

晨会:从8月31日起“特色晨会”是“认识我的小伙伴”,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彼此互相认识,逐渐让学生熟悉、了解自己的小伙伴,以此建立集体的概念和伙伴的意识。

1、继续巩固课堂常规和队列训练。

2、各科任教师进行常规教育和文明教育。

贯彻我校“静听、凝思、敢说、分享”的课堂要求,让学生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学习用品准备:

老师应结合学科中的具体要求确定上课内容,告诉学生上课前要做些什么?强调一下学习用品的准备:铅笔5枝;绘图橡皮,不要买花俏的;上课时要怎么做;回家后要如何复习、作业等等。培养学生在开学第一周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课间纪律教育。

(1)下课后,及时去厕所。

(2)预备铃响后,学生应立即进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将本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整齐地放在课桌角,静候老师上课。值日生在课前擦好黑板,保持讲台整洁。

(3)课间做安全的游戏,不在教室、楼道内奔跑,上下楼不拥挤,注意安全。

(4)没有经过同学的允许,不乱拿别人的学习用品,不乱摸教室里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5)课间可以在哪些地方游戏、活动。

(6)大课间不扔沙子、石块等,不私自玩耍,不追逐打闹。

5、文明礼仪教育。

(1)早上进校门前,先与家长说再见,自己进校门,向值日老师、值日同学问好。

(2)待人热情大方,会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粗话。

(3)听从教导,不任性,做人诚实,不说脏话,有错能改。

(4)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文明入厕,不在墙上乱涂乱画,纸屑垃圾等要扔进垃圾箱。自觉认真地做值日,并在课间经常自我检查,随时清理。

(5)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花草树木,爱护桌凳、宣传栏,门窗玻璃等公共财物,不破坏,爱惜学习用品,学会收拾整理。

(6)不带玩具、零食进校园,不到校外摊点购买不卫生的食物。

6、安全教育。

(1)遵守校园规则,不追逐打闹,不推撞。

(2)不攀窗台、围栏、爬门、上树。

(3)不乱接触电器开关,电线等。

(4)活动有序,不争抢,不拥挤。(5)不在水龙头边玩水,不随意进入草地。

(6)不私自离开学校,有事情找老师。

7、培养学生在开学第一周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穿:脸洗净,头梳好,衣着整洁要做到;穿校服,运动鞋,保持一天精神好。

(2)课前(坐、立)

会听铃声上下课,上下课的礼仪训练。每一堂课开始都有铃声,叫上课铃。上课铃一响,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儿歌:铃声响,进课堂,课本铅笔放得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

我是小学生,上课小手放得好,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专心听,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学生。

(坐:头正、身直、脚并拢。立:回答问题先站直,出门站队快静齐。)

(3)上课(听、说、看、读、写)

听:上课认真听讲。老师讲话不插嘴,同学讲话不打断。

说:说话训练。⑴跟师讲。⑵自由讲。⑶指名练说。⑷开火车练讲。(说:普通话要坚持,小声议大声说,要发言先举手,一句一句讲清楚。)(说得好用眼神、微笑及语言如“你真棒”表扬,说不好,不取笑,有礼貌。)

看:老师讲话看教师,老师写字看黑板,同学发言坐正听。

读:书斜立,眼睛看,大声读。(训练:跟老师读,朗读,自己读,跟伙伴一起读。)写: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写错了,擦干净、不乱写乱画)

3、下课,备:下课了,换书本,先入厕,再休息,文明游戏要牢记;听铃声,进课 堂,安静坐正把课上。

(4)课间

上好厕所,好好休息。

集会,做操:铃声响,队站好,快静齐,心间记。

课间活动有秩序,公共场所要有爱环境,讲秩序,重礼让,轻说话。

游戏安全有礼让,文明礼貌待师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关心同学)(5)课后

按时上学不迟到、爱护学习用品、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互助合作、参加活动守时,有事先请假、多读书。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放学不在学校逗留,按时回家、不能按时回家要及时打电话告知父母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在家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不贪睡,不迟到。

重点: 安

全:(忌追逐打闹

安全第一);上下梯靠右行;下课上好厕所。

貌:(尊重别人,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

日常卫生:不在桌子上乱写乱画,垃圾放到垃圾桶,削笔屑倒垃圾桶。

篇7: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讲座稿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老师祝贺大家成为乡宁二中的学生,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小学毕业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我们乡宁二中的学生。小学升入初中,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多同学在刚刚踏入乡宁二中的校园时一定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这是因为我们即将开始美好的中学生活,学习新的知识、结识新的同学和老师;那么现在快一个月过去了,大家的感觉如何呢?大家适应了吗?

暑假期间,同学们一定对新的环境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对吗?这是很自然的,这说明大家是积极向上的,想把自己的初中生活过得精彩、成功。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大家已经遇到和将要遇到的变化。

第一、我们遇到了“五多一少”。五多即:书多、课多、教师多、作业多、活动多,一少:老师盯得少:在初一,除了大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之外,还将增加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在初二会增加物理,初三增加化学学科。老师一人教一门课。这节课刚上完,下一节又换了老师,换了内容,几乎每门课都会有作业布置。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性格和要求,这都需要同学们去适应和接受。1

因为中学的培养目标在于自主性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第二、我们来到新班级,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风险,以前优秀的未必现在能够继续优秀,以前突出的现在可能平常。

第三、家长、学校对我们的要求有所改变。我们来到新的学校,我们学校也会有新的规范和新的要求,会有校规、班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家长要求更高。从以前的听话,现在要求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也许有些同学会问,我到目前为止感觉一切都很正常啊,我挺好的,什么事也没有,其实这正说明你们的适应能力很强,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那些正处于还没有很好的适应的同学,我在这里告诉你们,不用担心,也不用灰心,因为这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善的。

打个比方说,当你不经意间被人推到河里去了,虽然你本来是会游泳的,但是你有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惊慌失措,又不知所措了,在那里进行狗扒式呀,说不定还会呛上一两口水,可当你缓过神来,也就是说当你能适应这突发情况后,你就不会那么害怕了,你可能还会游得非常好,在水里来个自由泳呀、蝶泳呀,游得不亦乐乎。其实这跟我们初一新生的学习、生活是同一个道理。你们能不能游得自得其乐,全看你们的反应速度了!其实,我们今天这个讲座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个醒:你们是会游泳的,别愣着,赶紧游了!

好了,那现在怎么开始游呢?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应该如何来适应?并把初中生活过得精彩呢?

一、用积极态度面对新生活

大家都知道关于恐龙灭绝的一些猜测,最有可能的一种说法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巨大的恐龙没有办法适应,于是很快就灭绝了,而有很多生物却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方式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至今生活得都很好。这件事告诉我们,面对新的环境必须要采取积极适应的态度。

当你进入中学后,生活节奏变快了,老师教学的方法不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一些小方法、小技巧,积极地去应对,这就要看你要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了。(具体方法指导,如作业多、老师讲得快等)

二、学会与人交往

有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不喜欢的人》

某班里学生闹不和,班主任老师知道了,一天上课时,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要求全班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他们所不喜欢的人的姓名。

有些同学在30秒之内,仅能够想出一个,有的同学甚至一个也想不出来,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能一口气列出15个之多。

老师将纸条逐一收上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那些列出不喜欢的人数目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众人所喜欢的,而那些没有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人很少的同学,也很少有人讨厌他。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大体而言,他们加诸别人的批判,正是对他们自身的批判。

当你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会接纳你;但是当你不喜欢别人时,别人也可能不会接纳你。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还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去年我心里咨询室的一个案例:

一个女生找到我,说她有些烦恼,随后她开始跟我倾诉,她的同桌有多讨厌,她很爱在人前显摆,自己的手机啊,mp3啊都要拿给别人看看,然后告诉别人多少钱买的,是名牌等,太讨厌了„„随后她又提到她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就不像初中语文老师一样,每天从基础知识开始积累,而现在的语文老师总是让同学讲课,感觉特别不靠谱,自己很不舒服„„等她说完,我就问她:你是替你同桌咨询吗?你是替你语文老师咨询吗?她坚决地摇摇头。无限烦恼地说,老师,我当然是说我的烦恼了,怎么不理解呢?我不禁失笑„„这样的女生怎么能不烦恼呢,她不能承受同桌的样子,是因为她不懂得宽容,她不喜欢语文老师,是因为她不懂得欣赏他人„„

到了初中,人际交往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从彼此陌生到熟悉到了解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从老师对同学们的完全陌生到师生的逐渐熟悉了解。

怎样做一个让老师同学喜欢的人,估计是大部分同学的心愿。和老师交往,需要做到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体谅老师的辛苦。和同学们相处,我们就要做到善解人意、真诚尊重。做一个善于欣赏他人优点的人。(多换位思考,多帮助他人)

三、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这样一个片断,爱丽丝在梦游中遇到一只猫,就问猫,我这是在哪里?猫回答:你要去哪儿?爱丽丝说:我就是不知道要去哪儿。猫回答: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儿,那你在哪儿一点也不重要。

可见,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航向,那么什么风都不是顺风。我想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知道你为什么学习吗? 第二,为谁而学? 第三,学知识有什么用处?

以前我曾问过新生这三个问题,很多同学是这样回答的“为了父母学习!”今天,我之所以把这三个问题问大家,就是想请大家从今天开始就把目标变得清晰起来吧,也许你还从没有想到过这件事情,但是我认为,你们是该考虑自己人生目标的时候了,用我们心理学的术语说就是要进行生涯规划!

目标确定以后怎么才能实现目标呢?

(列举,大目标是由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而实现的)

许多人做事之所以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困难大,而是成功距离较远,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逐一跨越它,你就会轻松很多。

四、养成好的习惯

和大家分享个故事:养成好习惯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

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对你的成长,对你的初中生活的顺利开展非常重要。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中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生活习惯和好的学习习惯会为你的初中生活事半功倍。

我们的学校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班规等,这些制度都是为了帮助你形成良好的习惯,是保障你顺利进行血液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能够心服口服地欣然接受,那么,会为你顺利适应初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文明礼貌 关心他人 尊敬师长 守时诚信等等很多。

好的学习习惯有:课前,课中,课后。认真听课、勤于思索、记好笔记;善于提问,主动复习等等。认真听课、积极复习、谦虚谨慎、耐心细致。

有的同学可能困惑,我也想养成好习惯,可是,可能以前已经养

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下定决定没有两天就放弃了,我是不是就改不了呢,那你跟我做一个活动:交叉双手

交叉双手,看看左手拇指在上还是右手拇指在上。然后,换过来,左手在上的换成右手在上,右手在上的换成左手在上。请问你有什么感觉,你会觉得不舒服不习惯,是吧?确实是,因为你长期以来形成了习惯,而习惯改变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人觉得不舒服的过程。你试着做21次,再做一次,就换过来了。21是个习惯改变的周期,主要努力坚持就一定能改正坏习惯,树立新习惯。

一个成功的人知道如何用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和坏习惯做斗争,从现在开始。

篇8: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 从河南省南阳市4所高校抽取五年制高职新生600人, 学生分别来自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广告设计与制作、建筑设计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教育、美术学教育等专业。他们所在的学院类型有医学类、师范类和工艺类。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 经过筛选和统计整理, 保留有效问卷589份, 有效率98%。

1.2 方法

(1) 人口学资料问卷:该问卷主要了解被调查者的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自愿到该校就读、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工作等信息。

(2) 入学适应问卷:该问卷一共51道题目, 包括5个维度:生活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情绪适应和生活自理适应5个方面, 采用5级分制记分。

对该问卷正式施测前进行了预测。计算预测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各维度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用来做研究是可靠、有效的。

2 结果

2.1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状况不均衡 (见表1)

从表1中看出, 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入学适应情况是不均衡的, 有的适应良好, 有的适应较差。

2.2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同 (见表2)

注:***P<0.001;**P<0.01;*P<0.05

对有效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自愿就读等变量对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学校适应总分不存在交互作用, 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单亲、是否学生干部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表2显示,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在生活环境适应 (t=2.45, P<0.05) 、学习适应 (t=2.71, P<0.01) 、交往适应 (t=2.57, P<0.05) 等维度及总体适应上 (t=2.94, P<0.05) 男、女生差异显著, 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来自城市和农村的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入学适应在生活环境适应 (t=5.58, P<0.01) 、交往适应 (t=2.96, P<0.01) 以及总体适应 (t=4.40, P<0.01) 方面差异显著, 而且城市学生得分高于农村学生;属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入学总体适应上 (t=1.80, P>0.05) 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生活环境适应 (t=9.08, P<0.001) 、交往适应 (t=2.02, P<0.05) 、情绪适应 (t=3.98, P<0.001) 及生活自理适应 (t=-2.71, P<0.01) 方面有显著差异, 其中在生活环境适应、交往适应、情绪适应方面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 而在生活自理适应方面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自愿就读与父母强迫就读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差异不显著, 但在生活环境适应 (t=8.18, P<0.001) 、学习适应 (t=3.07, P<0.01) 及情绪适应 (t=6.50, P<0.001) 上差异显著, 自愿就读者适应良好;来自单亲家庭与非单亲家庭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入学总体适应上差异显著 (t=-2.44, P<0.05) , 另外在生活环境适应 (t=-2.12, P<0.05) 、学习适应 (t=-2.14, P<0.05) 及交往适应 (t=-2.81, P<0.01) 维度上差异显著, 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如非单亲家庭孩子适应好;担任学生干部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入学总体适应 (t=4.02, P<0.001) 及生活环境适应 (t=2.18, P<0.05) 、学习适应 (t=2.64, P<0.01) 、交往适应 (t=2.84, P<0.01) 、情绪适应 (t=2.89, P<0.01) 各维度上差异显著, 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

3 讨论

3.1 从总体上来说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表现为不平衡性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状况是不均衡的, 适应总体水平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五年制高职新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 这一阶段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而五年制高职新生恰恰在这样一个阶段离开父母和家庭, 开始独自学习生活, 他们需要与同学、朋友、老师等进行各种交往, 经常要面对和处理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他们虽然强烈渴望友谊、迫切需要交友, 但常常会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知识及交流方法、技巧而在交往中受挫。再加上他们情感上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值过高, 遇到问题后往往会出现归因的偏差, 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在学习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与普通中学明显不同。高职院校强调的是专业技能教育,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等特点突出, 而普通中学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难以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方式的学生, 表现为事事等着教师决定、安排, 保持着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依赖和顺从, 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因此, 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五年制高职生年龄小, 许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习惯了生活由父母安排, 严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在脱离父母呵护的情况下无法安排与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 从而引起适应不良。

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后的情绪状态往往和他们在学习、交往和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该群体的年龄特点, 他们在任何一方面出现不适应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状态, 因此在情绪状态方面表现不佳。

3.2 不同类型五年制高职新生在学校适应方面存在不同的特点

在性别上, 大多数男生比女生适应情况好, 尤其学习适应程度差异较显著, 男生比女生总体适应好。首先, 这可能与家庭教育有关。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仍然存在, 家长对女孩的教育大多是保护型的, 对她们各方面的干涉、限制也比较多, 从而使她们从小缺乏各种性格上的锻炼, 依赖性较男生大, 独立性又比男生小。其次与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女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比男生成熟早, 又具有心细、敏感、羞涩、脆弱等特征, 因而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往往比较重视自我形象, 对成败得失看得较重, 一旦遇到挫折, 很容易自责、焦虑、恐慌、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从而影响到对学校各方面的适应度。在学习上的差异可能还与男女生的记忆、思维方式有关。初中后的课程学习, 需要更好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在大众意识层面, 普遍认为初中后男生更有学科优势, 部分研究也表明男生在抽象逻辑思维上优于女生 (郭亨杰, 2001) , 这些因素可能提高男生的学业效能感, 使他们在学习上更有信心。

从生源地上看, 在总体上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适应好, 尤其在生活环境适应和交往适应上表现较明显, 这主要与城乡文化差异有关。城市学生的文化氛围较好, 家庭教育倾向于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人际交往方面也很主动;而农村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相对闭塞, 学习生活条件艰苦, 而且农村学生从小是在比较单一的文化氛围中长大, 进入学校后要适应一种较复杂、多层次的城市生活环境, 因此在适应过程中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 在交往过程中, 缺乏自信与主动, 因此不如城市学生适应能力强。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生活环境方面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适应强, 生活自理方面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适应强。这可能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及所受的教育有关。从本研究中发现, 独生子女大多来自城市, 家庭条件相对较好, 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丰厚的教育资源, 父母也有更多精力照顾子女, 使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1]。但是, 由于父母的精力和教育抚养的费用全部集中于独生子女身上, 使得他们在智力、才能等方面易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 知识面也比较宽, 业余爱好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有利于促进独生子女更好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提升自信度, 更好地适应环境。

在家庭结构上, 来自完整家庭的学生在总体适应水平上要强于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 特别是在交往活动和学习活动方面适应表现要好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完整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内聚力大, 家长权威性较高, 家庭成员之间容易协调。父母接触子女的机会多, 关系更为亲近, 能建立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 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爱和教育, 能体验到关爱、信任、尊重等交往中的良好感受, 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适应性。而大多离异、单亲、再婚家庭的学生在生活中较少感受到双亲的爱, 缺乏安全感、自尊感, 往往情绪沉闷、孤独、烦躁, 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 而大学时期的人际交往很多是学习信息的交流, 因此对他们的学习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 这不利于发展其良好的学校适应性[2,3]。

进入高职院校后, 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总体适应水平要显著地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 在对生活环境、学习活动和交往活动的适应方面, 担任一定社会工作的学生都要表现得更好。这主要是因为担任一定社会工作的学生在能力素质方面要优秀些, 这其中也包括适应能力。

自愿就读的学生比受父母强迫就读的学生在总体适应上没有明显差异, 但在生活环境、学习适应知情绪状态方面比受父母强迫的学生适应好。自愿就读的学生主动性好, 对所学专业感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和学习方式, 而被强迫就读的学生被动性大, 本人并不愿意就读该校或该专业, 只是在父母的强迫下勉强入学,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 在学习上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再加上对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

4 建议

首先, 指导新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新生尽快了解、熟悉新的校园环境, 熟悉学习区、生活区和娱乐锻炼场所以及每幢建筑的归属和功能, 尤其是记清自己学习的教室、实验室等。一般说来, 熟悉的环境容易使人平静, 能消除恐惧和不适感。

其次, 以新生军训为契机, 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新生, 教师应予以帮助, 指导其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自主理财、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等。

第三, 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具有各种专长和爱好的学生提供充分的锻炼、提高机会。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让学生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和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交往能力, 充分发挥专长, 展示才华, 体验掌声和赞扬, 在组织中获得归属感, 在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第四, 开展学习适应的专题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控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适应的指导, 教师要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习兴趣、制订学习计划、学会利用图书馆和工具书等。确立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 以激发学习动机。教会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意志力锻炼, 做时间的主人, 理性上网, 趋利避害[4]。

第五, 要帮助女生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失败进行正确归因, 有意识地通过说服讨论、观察学习、强化矫正等方法使其掌握归因技能, 消除归因过程中自我轻视的偏见,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六, 学校应以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特点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学校的适应任务, 有针对性地开展以适应性咨询为主, 团体适应辅导与适应性咨询相结合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以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主体单位,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继续开展好个体的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每周开展一次以人际适应与学习适应等为主的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防止学校适应性障碍;开展适应性防御机制讲座, 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摘要:目的 了解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情况, 为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并为五年制高职新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新生入学适应问卷, 对589名五年制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总体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说明五年制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状况不均衡, 部分群体适应不良。结论 为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对新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新生,入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红梅, 刘亚, 胡江霞.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报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21~22.

[2]陈君.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04, 6 (4) :69~72.

[3]赵燕鹰.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2) :147.

上一篇:烟花寄语下一篇:二年级乘法应用题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