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野炊作文

2024-08-19

我的第一次野炊作文(通用17篇)

篇1:我的第一次野炊作文

周二上午当老师告诉我们明天要去野炊并可随意组队比赛时,全班立刻沸腾起来。有的兴奋得大叫起来,有的还向别人炫耀自己以前独自野炊的经验……直到老师拍了好几下讲桌,大家才安静下来。

当我找到自己满意的搭档后,老师提出要给我们这个小组做一下调整时。我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不必了,保证没问题。”第二天一早,在操场集合后,我们便出发了。不过,天公不作美——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在路上,我暗暗祈祷:希望这雨不要再继续了,否则好好的野炊就要泡汤了。还好雨没有继续下大。在经过近三十分钟的跋涉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块山腰上的草地。大家顾不上休息,有的抢占有利的地方,有的抢石头……

等我们找到令我们满意的地方后,便开始忙活起来。我所分配到的任务是捡柴,但由于天还在下着毛毛细雨,根本没法找到可以点燃的木柴,我只好空手而归。回来后,我看见灶已经砌好了,火也生起来了,不过却因木材短缺,怕一下子就烧完了,所以只好将火烧得很小很小,这也是为了我们找木柴赚取了一个宝贵的时间,虽然最后我们还是一丁点儿可燃物也没有找到。

不久,我们就开始煮米饭了。大约十五分钟后,我们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一掀锅盖才发现米放得太多了。没办法,只好继续。我们小队六个人轮流煽火,我们的汗水像冲出闸门的洪水,我用手一抹脸。呵!都快成唱京剧的了。

又是很长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掀开锅盖,天哪!由于水放得太少,饭都煮了两个多小时,还是夹生饭。没办法,只好拿下来将就着吃了。接下来是炒鸡蛋,当我们刚刚摆脱汗水的“淋浴”,又开始被熏得眼泪直下,个个都变成了“火眼金睛”。最后,在大家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才没有饿着肚子回去。

这次野炊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为亲身尝试过之前,可千万不要说大话呀!

篇2:我的第一次野炊作文

我们带着炊具出发了,虽然挺沉的,但我们心情很好,一点也不觉得重。

现在是春天,花红柳率。我们很快到了山上,休息了会儿。

开工了,妈妈捡柴,爸爸搭灶,我洗米。我下了山,来到河边开始洗米。我把米盆放进水里,让水进来,洗好后再排掉水,就好了,我顺便抓了几条鱼,就上山了。

哇,爸爸搭得灶真好,下面二个洞,一个放柴,一个通风,上面没洞。妈妈的柴也捡到了,开烧了,爸爸点起火,放进一些粗柴,坐在一旁休息。我在烤鱼。

鱼和饭都好了,我们像一只只饥饿的小猪向锅扑去,“当心,锅很烫!”爸爸在后面叫。哎,差点就烫伤了。

我们吃着饭,啃着鱼,乐趣无穷。

篇3:我的第一篇作文

是啊, 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绝不是偶然的, 除了他的天赋 (fù) , 一定也和他的成长环境分不开。

客观地说, 我的家庭并没有给我提供成为作家的环境。我的父亲是知识分子, 他的同辈亲戚虽然大多也是知识分子, 但他们从事的几乎都是技术性工作, 比如高级工程师一类。父亲受过高等教育, 至今还能讲一口标准的英文, 建国后曾参与过国家对工程概预算的制定。当年他到下面检查工作, 站在一栋楼前, 可以一目了然地说出这栋楼的造价, 甚至连一颗螺丝钉多少钱都一清二楚。但父亲的精明仅限于他的专业领域, 在社会学方面, 我经常开他的玩笑, 认为他“很天真”。我的母亲生长在农村, 后来能读书看报全靠解放后的成人扫盲班。

这样的家庭背景似乎和我爱好文学并成为作家毫不沾边, 我也真的成了整个家族中的另类。到现在为止, 我是家族中唯一以写作为生的人。

我是五岁开始上学的。三年级时, 我转入百万庄的建工部子弟小学, 直到毕业。对小学生活的记忆几乎都在这所学校, 我也一直把它当成我的母校。

在这里, 我遇到了一位可以称得上“启蒙”的小学老师。

到了新的学校后才知道, 同年级的同学们已经上了半年作文课, 而我, 还不知道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一天课后, 老师把我单独留下来。老师先问:你学过造句吗? 我点头:学过。老师说:那现在老师要考考你, 看你造句造得好不好。我有点紧张, 也有一点兴奋, 因为我知道自己很会“造句”。老师说:就造“因为……所以……”吧, 老师先造一句。老师说: 因为我是人民教师, 所以我有责任带好全班的孩子。我马上说:因为我是小学生, 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老师很高兴, 说我用词准确, 反应快。接下来她又出了一道题:用“虽然……但是……”造句。我想了一会儿, 说:“虽然我没有写过作文, 但是我有信心学好这门课。”老师一下子笑了, 连夸我“很聪明”, 说我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接下来她领着我在校园内走, 指着天上的云问我想用什么样的句子形容, 我看了一会儿, 说云彩很白, 像棉花。她说对。又问, 云还像什么? 我说像堆在天上的雪堆。

老师接着就讲到作文。老师说, 造句是将一个或两个词用在一句话中, 用这句话说明一个意思, 而作文呢, 也并不难, 就是将很多有意思的句子组合在一起, 来说明一个有中心意思的故事。那天老师指着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跟我说了很多话, 我也大着胆子把我看到的东西一一“形容”了一番。老师高兴, 我更高兴。

第二天, 我上了平生的第一堂作文课, 作文题是“一件好事”。又一周的作文课上, 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 让我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这是我的第一篇作文。它不仅得 到了老师的夸奖, 而且作为范文张挂在学校的走廊里, 整整挂了一个学期。

老师的鼓励培养了我对写作的兴趣, 也培养了我对写作的自信。自此我喜欢上了作文。 而我的作文不仅在小学, 后来到中学, 也经常成为学校里的范文。

现在想来, 我后来能成为作家, 大概和小学的第一节作文课有关。

多年后, 我在长篇小说《蒙昧》中写了一个女教师的故事, 其中一些地方多少融会了我对这位小学老师的感念。

“那天, 阳光带着闷热的湿气照进小学二年级的教室, 还算明亮的讲台上又出现了白兰老师, 她穿着白衬衫蓝裤子, 干净明亮地站在黑板前。那个时代那个年龄的男孩远不懂得如何评价女性的相貌, 他只知道这个二十来岁的女老师很漂亮, 她的脸十分白净, 大眼睛十分明亮, 当她站在讲台后面讲语文算术时, 声音也十分清爽。刚刚迈进学校的小男孩小女孩都仰着小脸, 用近乎崇敬的目光看着干净明亮的女老师在高高的讲台上……”

篇4:一次难忘的野炊

脚步声、流水声、说话声组成了一支欢快的交响曲,伴随着我们来到了期待已久的目的地——安溪罗内冬青水库。

第一步是什么来着?做灶!对!就是做灶!我们迅速地在附近找来几块大石头,垒成一个灶。然后我拿起小树枝,点上火,放进灶里,可没过几秒钟火就灭了,经过三番五次的点火后,还是没点着。这时候,白龙骧主动走上来,说:“你们这样做不对,瞧我的吧!”说完,他鼓起腮帮子。向灶里猛吹气。没见火点着,只见乌烟滚滚,把白龙骧的脸给熏黑了,而我也被熏得直掉眼泪。大家看着我们这两个活宝都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爸爸走了过来,对我们说:“你们这样摆柴不行,正所谓‘火要空心,人要虚心,应该要把柴交错地摆才容易生火。”听了爸爸的话,我和伙伴们赶紧试了试。我们把小树枝点着放进灶里,再加些报纸让它烧旺些,这样就能把下面的粗一些的柴点着。我们终于学会了生火。

火旺时,我们就放上锅,我们的大厨——妈妈终于出战了。她拿着铲子,爸爸和叔叔阿姨则拿着油、水、盐、菜等材料,听从她的指挥。“大厨!不愧是大厨!做菜的速度和味道都是一流的!”我们在一旁称赞道。菜都煮好了,闻到阵阵菜香,我们的肚子也不禁敲打起了锣鼓。等饭煮好了,我们便争先恐后地盛饭夹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着自己辛苦劳动而来的成果,大家心里甜滋滋的,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这次野炊令我难忘,同时我还明白了两个道理:火要空心,人要虚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篇5:第一次野炊作文

那一次野炊,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可是,那一次野炊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一直不能忘却。

我们的第一次野炊的地点是在灵山寺脚下的好溪边。我们到了野炊的目的地,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烤炉、煤炭和各种各样的烧烤肉串,准备开始大烤一顿了。我们架起锅,放进了一块一块板开了的煤炭,放进了固体酒精,用打火机点上了火,火立刻就旺了起来,我们激动极了,叫到:“快把肉串放在烤炉上。”于是就把那里脊肉、羊肉串、牛肉串等等一一地放上了烤炉。由于火势太大,那些肉串不仅没有烤熟,反而烤的又黑又焦。没法吃了。接着我们又烤了2次、3次……始终都是烤的又黑又焦。我们开始气馁了,这是陈老师走过这里,说:“你们这里烤的还成功吗?”我们垂头丧气地说:“差极了,根本烤不起来,烤起来的也是又黑又焦,没法吃的。”陈老师见我们的火炉里的火这么旺,说:“这火这么旺,还不把食物给烤焦?”说着灭了火,把煤重新放进火炉里,点上小火,用小火不停地扇着,又说:“像这样,等煤炭烧红了,就可以放进食物去烤了。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呀!煤炭红了,我们紧接着放上了肉串,过了一会,只听见肉串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说明肉烤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吃着自己烤的美食,心里感到万分高兴。

这次野炊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我会永远记住这美好而快乐的时光。

篇6:第一次野炊作文

在一个平凡却特别的夏日里,我和朋友曹秋淼一起,跟着大人们,来到陨水岸边,一起野炊。那时,每个人的心里都带着期盼和喜悦。

汽车停在了一处静谧的水岸。放眼望去,长长的河滩上,砂石横七竖八地排列着。小小的林子泛着浅绿,在不远处藏着。河水静静地流淌在这绿意盎然的地带。唯有一座小小的桥在河上架起,连接尘世与自然。

我们走下汽车,没有举行仪式与典礼,而是在初夏清凉的风中悄然进行了这次活动。

我和曹秋淼的第一个任务,是砌一个小小的灶台。在野外,砌一个最简单的灶台,也是一件体力活。用砖头砌成的灶台,不仅要保持它的紧密,还要注意它的坚固。我们不说把它建得多么精致美观,连它的稳固都无法保证。

我连忙请来专搞工程的曹叔叔做参谋。他先是深思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们,砌一个灶台也是要一个地基的。要不断用沙土填充空洞,才可以保持整个灶台的稳定。在叔叔指点迷津下,我们终于建好了一个灶台。

妈妈和阿姨一样忙得不可开交。她们淘米洗菜,摊开桌布,在为野外准备餐具。整个现场你忙你的,我忙我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着。

一晃几个小时过去,野炊终于进入了最高峰。妈妈和阿姨蹲在灶台前,切菜烧火,蒸饭,煮鱼,炒菜。我和曹秋淼一样,也跟着拾柴拾物,场面异常火热。

黄昏之时,我们席地坐下,分享半天的劳动成果。这里当然没有山珍海味,但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篇7:第一次野炊作文

刚一停下,同学们就像脱缰的小马……可是,场地不平,到处都是鹅卵石,这也难不住大家:带餐布的,带炉子的,带锅碗瓢盆的,带水果蔬菜的,让人眼花缭乱。

开始生火了,打鸡蛋的,炒菜的……大家各司其职。我们组还包起了饺子。另外两组还请了“烧烤大师”呢!他们就是徐意恒的爷爷和赵粤涵的爸爸,还有其他家长也都帮起了忙。场面真是热闹沸腾。调皮的男同学们从这组跑到那组,还到处串门子呢!

这边在喊,青菜熟了,盘子呢!那边在说蛋炒饭好啦……

看!我们组的饺子包好了,它们快乐地躺在快餐盒里,各种各样,有半圆形的,有带花边的,还有的像包子一样圆圆的,因为是大家一起动手包的,每个人的手法都不一样,所以,包出来的饺子也是形态各异……我们小心翼翼地把饺子放进了开水锅里,看着锅里的饺子,我们真是既开心又兴奋啊!

篇8:《野炊图》中的小人物黑眉

作者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林场。这里没有钢筋水泥的丛林, 没有尾气毒瘴的污染, 也没有混浊不堪的河水。有的是清新的空气、蓊郁的树影和珍稀的兽类与植物。自然环境极适宜人们居住。然而, 这里的人心却比都市更显得浮躁与焦虑, 因为贫穷。

上层领导为了引进资金, 为了升迁, 从林场副主任到派出所所长、老父亲、妻子到书记、场长, 无一不在蹿上跳下, 如跳梁小丑般地以各种方式谄媚于更上级。

下层百姓为了生存与尊严, 男男女女、老老壮壮拼出命去要跳出让他们无法发声的窒息圈子, 争取几声作为人的“呐喊”。固执的苏建和、泼辣的包大牙、玩世不恭的冯飚是他们的代言人。

上下层的矛盾不可调和, 两派人物脸谱鲜明, 而让这两派人物激化的矛盾公诸于众、大白于读者的关键人物--“黑眉”却亦邪亦正, 极具品味价值。按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的说法, “黑眉”是一个按照生活本来面目塑造的更真实、更深入地刻画出来的复杂、丰富的圆形人物。福斯特曾说:“一个圆形人物必能在令人信服的方式下给人以新奇之感。”所以, 虽然在这个小说中故事情节充满荒诞与讽刺, 但在“黑眉”这个人物形象上充分凝聚了作者对生活所充满的矛盾与无奈的深刻理解。哪怕作者对这个人物着笔不多, 甚至没有外貌描写, 连其身份都是通过苏老爷子的絮叨点出“调到场部当了主任”, 读者才弄清的。“黑眉”无疑应是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故事由他的活动展开, 阴谋由他设计制作, 矛盾冲突由他引出、曝光, 他是“钳制”下层百姓呼声的权力代表们的帮凶。他骗回了拦路告状的苏建和, 拉走了“蓬头垢面”的冯飚, 甚至背叛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友, 与“可以做他母亲”的包大牙野合。他骗苏老爷子回来的手段高明, 摸准其脾性, 欲擒故纵;他拉走冯飚是投其所好;他与包大牙苟合后也反复思量“反正没有什么物证留在她手上”。可以说, 他是个极具头脑、圆滑世故的帮凶。连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样的龌龊事都要蒙上“野炊座谈”这么个温情脉脉的面纱。甚至, 将领导拨的五百元“座谈”费也私吞殆尽。

然而, 我却以为, 这种行为并不能完全彰显出他那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从种种迹象表明, 他只是一个在社会夹缝中为求个人生存、发展而不得不倒服于恶劣社会气候的知识青年, 他应该是在思想的漩涡中痛苦挣扎过的。因为正直倔强的苏建和认为他“以前在学校教书时倒像个本分孩子”;再者, 他曾做过“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而且, 作为一个青年人加上知识分子素质, 凡此种种加诸于身, 使他不可能如场长、书记等人那般将人性的善铲得彻底, 把“恶之花”开得泼洒。虽然他对苏建和的光荣历史, 满腹委屈没有同情, 有的只是几句程式化的捧场“英雄呀、英雄”、“光荣、光荣啊!”;对包大牙含冤而死的女儿也没有愤慨, 有的只是顺口一问“你当时怎么不报警?”那该是他“调到场部后”目睹太多而麻木, 碰得头晕而得出的人生经验———一切须小心谨慎从事!所以, 他不会硬碰硬地打压百姓, 不管事大事小。哪怕是苏建和与冯飚斗斗嘴, 他也是低声下气, 求爷告奶。因此, 他办起上面吩咐的事来, 既使“头疼”、“违法”, 也得“悄悄进行”。稍有不周全, 他就会急得“脑子嗡嗡叫”、“惊出一身冷汗”。可就算他多么想拼命地让自己的知觉感觉统统麻木, 狠狠把良心深深地挤压进潜意识, 以至和女友“干事”都只有“干涩”, 但无意识却透露了他的秘密:老人喝醉尿湿了裤子时, “黑眉呆呆地看着老人湿透的裤管和上衣别着的那些奖章, 忽然一阵心酸。他蹲下来, 轻分开老人的双腿, 期望微风和阳光尽快把裤子给吹干了”;面对“包大牙的润泽和可以做他母亲的年龄”, 他“百感交集, 哭了起来”。

篇9:第一次野炊作文

首先,我们找来了一些干柴火,再找一些砖搭成灶的形状,再和我二姐找到一口大锅放在上面。

我和妹妹去人家的菜园里摘了一些菜,有萝卜、青菜等,我看见一朵很漂亮的大蘑菇,可是那个漂亮的大红蘑菇是毒蘑菇,所以我没摘。

我和妹妹摘了好多好多其它新鲜的菜,多的数不清,你看,小蘑菇像一朵朵的小花伞;西红柿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小粉脸蛋儿;菜花像一个个可爱的白衣天使。

之后哥哥找了一片干净的瓦片,拿着小刀熟练的把菜切好了,我和姐姐把菜下到锅里生起火来,倒上水来煮,我又去偷偷地取调料,然后下入锅中。

过了好一会儿,水烧开了,我和哥哥、妹妹把火点的大大的大家就去玩捉迷藏了,只留一个小妹妹看着,玩了一会儿,菜也煮熟了,大家就大口地开心得吃了起来,吃完后我们把火熄灭了,兴高采烈回家了。

篇10:第一次野炊作文

我们步行约40分钟后到达了目的地。确定“领地”后,我们组的组员都去干活了。搬石头的搬石头,垒灶的垒灶,干的热火朝天。

不一会,灶垒好了。我向老师接了打火机,拿出捡的柴和带的报纸少了起来,不一会火就烧起来了,

火是烧起来了,但是并不旺。这时,林翼过来,看到火烧得不好,就说:“我帮你们我对火很有研究的。”只见他拿出一些报纸,说:“你们把下面堵得太满了。”经过林翼的帮助后,火烧得旺旺的,冒出的烟把我们都熏出了眼泪。不一会,饭就煮好了。

开始做菜了。曹文昊先放油、加水,再炒了一会,就完成了第一道菜——芋头鸭。后来,黄翔嘉也做了一道菜——土豆炒紫菜。这两道菜组员都非常喜欢。我想: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下次野炊时自己也要做一道菜!

篇11:第一次野炊作文

妈妈从厨房里拿了一个小锅,又从后院的坛子里拿了几个毛芋头,爸爸拿上打火机,我带上草帽,“万事俱备,直奔河滩”。

爸爸、妈妈、姥姥、还有我和弟弟一行五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我们穿过小溪,走过一片菜地,来到了河滩边,河水像一块大大的丝巾铺在田野上,一望无际,波光粼粼。我们在河边选好一块地方,爸爸搬来石头一圈一圈的围起来,灶台就渐渐形成了,爸爸在灶台的底部留了几个通风口,又留出了一个烧火口,姥姥和弟弟从河滩上捡来干柴火,妈妈把锅里的芋头洗得干干净净,又兑上半锅水,可以开始煮喽!

爸爸拿干枯的野草点火,一刹那间就点着了,我一见到火光,兴奋得不知所以,拼命地往里面塞干树枝,把灶都差点塞倒了,但让我意外的是火苗越来越小,最后竟然熄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爸爸一直默不作声,直到火熄灭,他才缓缓地弯下腰,拿开锅,用手指了指灶坑,我定睛一看,只见里面的树枝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堵得水泄不通。“这下明白火为什么熄灭了吧?你一次性塞的树枝太多,空隙太小,氧气进不去,还怎么燃烧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原来如此!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把里面的干树枝全部掏了出来,重新点火,这一次我非常小心,一根一根的放着树枝,不一会儿,火越烧越大,涌出了浓浓黑烟,呛得我直咳嗽,熏得我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好在最后火势终于稳定了。

很快,水烧开了,蒸汽顶着锅盖“噗嗤”作响,我掀开一看,毛芋头在里面上下翻滚,水面上浮出了很多泡沫,妈妈用干树枝撇去泡沫,再次盖上锅盖,又不时增减着柴火。在我们捡回半袋子石子后,妈妈宣告说芋头煮熟啦!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芋头剥开,露出了白白的瓤,软软的、粘粘的,咬一口,味道香糯可口,自己动手做的东西就是好吃!

篇12:我的开学第一课

这学期,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吴”,今年43岁。师范毕业后一直在本校教语文。我本来的名字叫“吴夕龙”(板书),上师范后不久,我把名字中间的“夕”字改成了“锡”,原因是有一次老师上课提问时,将“夕”字看成“文”字,唤我作“吴文龙”,因为行书中的“夕”和“文”字形太相似了,是我写得模糊,怪不得老师。为便于今后使用方便,我自作了这个主张。工作之后办理人事档案出了问题,才知道自己的姓名到户籍所在地登记“注册”后是不能随便改动的,费了些周折,在户口簿上添加了一个曾用名“吴锡龙”,才前后吻合起来。同学们可要注意呀!不要随意用别字代替姓名中的字,更不能写错自己的名字。文字是一种表示相应意义的特殊符号,写错字、别字就不能清楚地表达相应的意义了。

说到写字,你们一年级到五年级的老师一定反复强调过“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要求。一手漂亮的字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马虎邋遢的字给予人的是视觉的折磨。字如其人,看到你的字,就会想象到你是怎样的人,你的作业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你的自我要求是严格的还是松懈的;你的心态是浮躁的还是平和的等。做人就要做积极上进的人,自我严格要求的人,稳中求进的人。

我教过的几届学生中在写字、作业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以下毛病,归纳出来供大家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是轻易下笔,又随意涂改。作业要先思考再动笔完成。本学期继续重申学校作业的规定,不得使用改正纸或改正液更改答案。二是作业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今日事,今日毕。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把昨天的事拖到今天,是放松自己,轻视学习的表现。三是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独立思考。抄袭别人的作业,看上去井井有条,实际上当了一回“抄书匠”。大脑像机器,不去用,久而久之,就会生锈。不会的问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学问,就是“学”“问”出来的。

谈到语文学科,它太重要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就是语言,“文”就是文字,“语文”研究的就是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又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刚才我已向大家提出了写字、作业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练习语言文字的一种基本形式。我们写信、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是通过书面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我们与人讨论、交流、问答等,是在运用口头语言来表情达意。因此,同学们要驾驭好这两个轮子,探索语文的规律,做语文学习的主人。

要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我建议同学们养成以下五大习惯。

1.听课的习惯。所谓“听”即“用耳朵接受声音”,但课堂中的“听”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而主要是动脑筋,用大脑去接受知识。听课是大家在校学习的基本形式,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极其重要的渠道。其基本要求是听清楚、听明白、听完整。同时要做到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

2.提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任何问题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问题往往是思维的导向,学会提问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未知。

3.检索的习惯。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在不同的篇章中选择相同相关信息,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与矛盾,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及时调整目标、修正个人认识等。现有条件下,同学们拥有广阔的阅读空间,可以应用索引、图书、卡片、互联网等寻找信息,逐步形成检索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4.积累的习惯。丹麦语言学家耶培森说过,“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课本中有利于语言积累的内容要按要求完成,如“读一读,再抄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等,课本中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也要能够记在脑子里。此外,还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要将阅读中遇上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反复咀嚼品味,进而形成一个积累运用的体系。

5.探究的习惯。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和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一样,它需要一种科学精神,“打破砂锅问到底”或“试图发现新大陆。”一种是个体探究,以个体面目出现,自己围绕目标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然后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问题,并将自读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一种是合作探究,通过与他人的共同协作解决疑难,同时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一种是立足课内,走向课外进行探究。从课文的启发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课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当然是高要求。

有了以上这五大习惯,加上我们的持之以恒,你一定能够得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但愿同学们早日获得这把钥匙。有信心吗?

这节课老师由写字入手,通过你们的学哥、学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向大家提出了写字的几点要求,继而要求大家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做语文学习的主人。看上去扯得远些,但这是我们毕业年级同学所必须明确的,我愿与大家共同度过小学阶段第六学年的美好时光。

篇13:第一次野炊作文

“出发喽!”随着一阵欢呼声,我们出发去野炊了。我负责端水,叶存烧饭,夏凡和姚亿欢去拾柴,队长沈思远和黄子盈领食材,孙培文是杂工(什么都可以干)。

到达了野炊地点,我和叶存同时选中了一个灶台,可是孙培文说:“这儿太陡,容易滑下来,我们还是用下面那个吧!”我们便走到那口灶台前。可其他外出人员还未归,我们就去捡了一些备用的柴。这是有人说可以去拿锅子了,叶存听了赶紧冲出去拿锅子。他回来时,去领食材的沈思远和黄子盈也回来了。我们先把米倒进锅子里。刚准备再倒菜时,队长说:“等会儿,让我把脏米都挑出来!”接着他拿起铲子就挑起来,总是扔出好多米,我们见了齐声喊:“沈思远,你浪费!”他只好停下来。我们见了赶紧放入菜,我也端来水到要放水时,又出了问题。差不多水出了食材1厘米时,我们都说:“够了!够了!”可队长说:“不够不够,再加一点!”“够了!”……争执过后只好加了点儿。拾柴的人还没回来,我们只好等着。

一会儿,夏凡和姚亿欢也回来了。我们放好柴,等着老师来生火……生起火大概几分钟后,火不够旺了,我们见了都手忙脚乱地去加柴:我拿着树枝把柴往里放,沈思远却往外扒;孙培文说要放小的,姚亿欢说要放大的……乱忙了一通后,火终于旺了起来。可第二个困难接踵而来那就是——烟。我站在一旁不敢靠近,还是熏得直咳嗽;黄子盈更是熏得“泪眼朦胧”; 队长沈思远则戴上了防毒面具——口罩,像个海盗……这时,我突然发现宦翔那组在用脸盆扇烟,马上现学现卖,果真管用!

最后,我们要焖了。大家就把柴扒出来,只留下一些炭。因为老师说要焖15分钟,我们只好等着。乘这时,我又打来一盆水,让大家洗手洗碗。路上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还不时地传来欢呼声:“哦!大功告成喽!”引得我“口水直下三千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终于要开锅啦!大家齐声念:“一,二,三,开!”一股香味飘了出来,我们迫不及待地拿来碗筷,大勺大勺地盛了饭。一屁股就坐在地上吃了起来,有的大口大口塞;有的含糊不清地说:“太美味了!”;还有的吃了一碗又一碗。

篇14:初中第一次野炊作文

野炊在我想象中是很简单,很具有特色的一种烹调环境,初中第一次野炊。在秋游那天我享受了这般特色。

那里环境与农村厨房相似,有着浓厚的乡村特色。我走进去一看,设施虽然很简陋,但是却别有一番风味。

我和同学在12:00开始准备材料了,我们先分配人手,男孩子力大,去劈柴和木头,女孩子就去准备丰富的材料。在实行过程中,男孩子他们把木依靠在墙边,然后用脚,在一瞬间把木给劈开了,我觉得他们的样子好象在为生活而烦垴,不知是否能吃上一桌好饭。女孩子在男孩子“奋斗”的过程中,用娇嫩的小手把菜肉洗干净,还用那闪闪发光的刀,切出一片片“精美”的肉,而我负责洗碟子,我用双手和柔和的.水把碟子洗得一干二净,有时还被那太阳镶了一层金,中学生作文《初中第一次野炊》。

当我们男女孩子都准备好饭前工夫后,我们就合作开始煮菜了,男孩子点着了火,放了些木头,火在一瞬间熊熊烧起了,我把锅放上火坑口,然后急急忙忙的把油给倒下去,接着我叫我们的“大厨”刘同学开始炒菜了,她拿起铲,挥挥袖子,把材料一点点一点点地放下去煮,这时我看得目瞪口呆,也想参与进去,领略一下怎样做大厨,我拿起另一个铲,帮起刘大厨来了。由于生火的男同学加大了火,突然锅子着火了,浓浓的烟熏着我的眼,旁边的人看了也不觉呀然一惊,我和同学急忙地倒了一盆菜下去,火魔消灭了,但是可怜的菜啊,这样就没了。这时老师看到了,偷偷地拿出照相机把那“精彩”的一瞬间拍了下来。我们没有灰心,继续做了下去。

当锅上的浓烟渐渐消失的时候,我们开始尝试这些菜,当我们夹起一条条菜时,觉得有一种喜悦的感情,当我们把菜放进口里吃时,虽然有点难吃,但是还是吞了下去,因为我们明白这是第一次野炊,也明白这是汗水的结晶,所以我们学会了珍惜。

篇15:第一次野炊三年级作文

我们上午去捞菱角、拔萝卜、挖地瓜。中午自己烧饭,下午去玩好玩的游戏。

捞菱角可难捞了,还要去臭水沟里捞。刚开始捞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难玩,但是我捞着捞着,就捞了一个。然后我们就往里走,找另外的菱角,我用竹竿捞上一根根,上面有几片绿油油的叶子,根上面有很多奇怪的东西,有点像菱角,可又不是,我很快就在这根根上面找到了一个菱角,菱角有点像牛角,两个角竖在那里,但这个菱角跟我们平时吃的有点不一样,我们平时吃的菱角都是黑色的,我们捞的这些菱角不是黑色的,而是红色加绿色的。后来我一问妈妈才知道,原来这些菱角需要烧过变成黑色,才能吃。我和妈妈一起捞,捞了好多好多,但还有同学捞了满满一袋。

我们后来又玩了很多好玩的游戏,缅甸桥是比较刺激的一个项目,是考验我们的平衡力。先要穿上安全带,再把安全带上的绳索套到绳子上,扶着旁边的两根绳子走,我刚开始小心翼翼地走,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渐渐地我掌握了一个诀窍,脚要外八字走,这样才能掌握平衡。我加快速度走,哈哈,总算走到了对岸。

篇16:我的一次不安全经历

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 我在河北省邢台供电公司从事高压试验工作。在一次预防性试验中, 我们一组三人对35k V油断路器做介质损失角试验, 以判断绝缘性能。三人的分工是一人操作, 一人倒引线头, 一人监护。当时使用的还是老式QS1型交流电桥, 用一条细绝缘线与断路器套管相连, 需要升压5 k V后, 调节多个电阻和损失角旋钮, 观看灯带使之达到最窄即平衡。由于阳光直射, 操作人用手遮光趴在仪器上操作了好长时间后, 起身喊了声“好”。听到声音后我立刻爬上断路器, 想把接线头倒至另一支套管。在手即将伸向引线那一瞬间, 监护人对着我大喊了一声“不要”。我扭过头才发现原来试验电源的刀开关没有断开, 顿感脊背发凉。后来才了解到, 操作人因为好不容易才调整出数据, 在没有将调压器回零、没有断开试验电源的情况下, 习惯性地喊了声“好”。而我误以为一切工作措施已经做好, 在没有检查刀开关是否断开的情况下即登上了被试设备, 要不是监护人及时制止, 5 k V电压可能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每当回忆起这次不安全经历, 我仍然心有余悸。安全是供电企业的“高压线”, 触碰不得。在安全管理上, 不能抓大放小, 必须处处讲安全, 时时注意安全, 在危险因素相对较少的地方也不能忽视安全。

这次不安全经历也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首先我们的防控措施不完善, 试验装置合闸升压后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事后我提议, 在刀开关下口并联一只红色指示灯, 当合闸后红色指示灯亮, 表示仪器在运行状态, 拉闸后红色指示灯灭, 表示试验电源断开。试验人员在观察指示灯灭、刀开关断开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此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采纳。其次要完善现场的安全措施, 使工作人员对现场清楚明白。我们制定了措施票制度, 在措施票上标明工作地点, 所做的安全措施、危险点及注意事项, 由负责人宣读并让每个工作班成员确认。这项措施也是现在标准化作业指导卡的雏形。

篇17:一次野炊作文

今天,晴空万里,秋高气爽,天像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轻盈的云朵,雪白雪白,如奶汁一样。我和小姨、万家鸣他们一起乘车到溪滩去野炊。

一路上,我们穿过村庄,来到田野,看到了成熟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随风起舞,飘散着醉人的芳香,翻腾着滚滚的金波,好像灿烂的彩霞撒落在田间,黄澄澄的谷穗坠得直不起腰,可它还是使劲地随风摇曳,好像是在为金色的田野唱着赞歌。

我们很快来到了溪滩的一座小桥下。这里的溪水很清很清,小鱼儿摇着尾巴,吹着泡泡,高兴地游来游去。水边,鹅卵石满地都是。石缝之间开出了几朵黄色的小花,那淡淡的香气,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大家很快地忙碌起来。有的拾柴,有的提水,有的包馄饨,有的烤肉。小姨丈用石头垒起一个灶,放上大铁锅,点上火,开始烧水。我和万家鸣几个小伙伴,脱去鞋袜,光着小脚丫,去水里捉小鱼,小鱼像跟我们捉迷藏似的,我一伸手,它就跑得无影无踪,我直起腰来时,它又游出来,直碰我的脚,我忙伸手去捉,它又逃走,真气死我了。

“烤肉烤好了!快来吃呀!”听到大人的招呼,我和小伙伴赶紧爬上岸,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我忙拿过一串烤肉,那金黄的烤肉,使得我胃口大开。“真好吃呀!”“真香呀!”“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烤肉!”我们一下子吃了十几串的烤肉。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都成了大花猫!

上一篇:错过高考作文下一篇:小学体育训练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