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的诗歌简单

2024-08-07

儿童节的诗歌简单(共9篇)

篇1:儿童节的诗歌简单

【导语】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下面是东星资源网分享的简单易懂的现代儿童诗歌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简单易懂的现代儿童诗歌

好孩子是只小鸟,总想飞得高高,每天都在练硬翅膀,不断地丰满自己羽毛。

好孩子是棵小树,欢迎别人剪枝打杈,沐浴灿烂的阳光,使劲地往上蹿高。

好孩子是条小河,挫折面前不屈不挠,为了加入大海的歌唱,只知勇敢地向前飞跑。

好孩子是红红的朝霞,紧紧把蓝天拥抱,用自己的美丽,给红领巾增添荣耀。

呵,好孩子,永远把祖国装进心中,时刻按照党的要求,把自己的形象塑造。

【篇二】简单易懂的现代儿童诗歌

森林的早晨多美好!

踏着晨露,拨开杂草,穿过林间小道,少先队旗飞入森林,森林的早晨多美好!

你看大树的枝叶多茂密,灌木丛比我们的个子还高。

这儿有大蘑菇和酸甜的野枣,那儿百合花朝着我们微笑。

你看黄莺在愉快地歌唱,小松鼠在树枝上蹦跳。

还有那怕羞的小兔儿,看见我们转身就跑。

【篇三】简单易懂的现代儿童诗歌

天上月亮圆又圆,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月亮还是圆又圆。

【篇四】简单易懂的现代儿童诗歌

爸爸有一本童年的相册

里面珍藏他儿时的照片,哈,这些照片真逗,想不到爸爸也淘气好玩。

你看他骑在木马上,望远镜挂在胸前,一支小枪别在腰后,那神气,真像将军一般。

最滑稽的要数这张,爸爸穿着长衫,摇着小扇,鼻子使劲往上一翘,正给同学说相声小段。

那一张更叫人开心,爸爸在海滩上为大家做饭,脸上抹成花花褡褡,袖口还烧出大窟窿眼。

啊,我真羡慕爸爸,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有这本童年相册

永远把他陪伴。

我更希望爸爸,还给我一个童年,让我从书本里走出,去见见窗外的春天。

然后拍几张彩照,放进童年的相册

等我长大了,让童年也留在身边。

【篇五】简单易懂的现代儿童诗歌

妈妈是棵大树,我是树上小鸟,每天,在妈妈身边,快活得又蹦又跳。

热了,妈妈给我绿荫,绿叶摇响催眠小调;

冷了,妈妈把我搂紧,雪花谱出春的歌谣。

啊,妈妈,将来不论飞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这翠绿的林梢。

妈妈是一片沃土,我是一棵小苗,沃土把我滋养,让我一天天长高。

妈妈的爱,给我生命一片翠绿,给我人生的田野,一个成熟的欢笑。

啊,妈妈,我像谷穗那样,用沉甸甸的敬礼,感谢您养育的功劳。

妈妈是蓝蓝的港湾,我是离港远航的船帆,您用祝福和期望,为我铺出前进的航道。

我知道,前面会有

激流、暗礁、风暴,妈妈的港湾,会随时把我拥入怀抱。

啊,妈妈,不论遇到什么惊涛骇浪,我都坚定地奔向目标,绝不会有半点动摇。

篇2:儿童节的诗歌简单

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

【答案】袋鼠

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打一动物)

【答案】龟

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打一动物)

【答案】青蛙

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打一动物)

【答案】鱼

先修十字街,在修月花台,身子不用动,口粮自动来(打一动物)

【答案】蜘蛛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打一动物)

【答案】公鸡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动物)

【答案】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天生脖子长,身穿花斑衣。想吃嫩叶子,不用费力气。(打一动物)

【答案】长颈鹿

小小尾巴高高翘,不会走路只会跳。房檐树洞是它家,爱吃谷物不吃草。(打一动物)

【答案】麻雀

尖尖的.长嘴,细细的小腿,拖一条大尾,疑神又疑鬼。(打一动物)

【答案】狐狸

粗壮尾巴短前臂,弯曲前爪最有力。大大脑袋尖牙齿,称霸晚期白垩纪。(打一动物)

【答案】霸王龙

家住美丽大森林,擅长爬树动作灵。行动像人最聪明,喜怒哀乐有表情。(打一动物)

【答案】猩猩

身穿硬甲袍,横行又霸道。随身带剪刀,不会裁衣袍。(打一动物)

【答案】螃蟹

水族馆,大明星,跳圈顶球样样行。温顺聪明又可爱,小朋友们夸它灵。(打一动物)

【答案】海豚

身长约一丈,鼻生头顶上。背黑肚皮白,安家在海岸。 【答案】—海豚

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个钗子。 【答案】螃蟹

两眼外秃大嘴巴,有个尾巴比身大,青草假山来相伴,绽放朵朵大红花。 【答案】金鱼

脚着暖底靴,口边山胡须。夜里当巡捕,日夜把眼眯。 【答案】猫

脚像细牛脚,身像大狗重。行象后生子,须象老大人。 【答案】羊

脚儿小,腿儿高,戴红帽,穿白袍。 【答案】丹顶鹤

黑脸包丞相,坐在大堂上。 【答案】蜘蛛

海上有种鸟,爱跟船儿跑。寻找海中鱼,从不怕风暴。(打一动物)

【答案】海鸥

叫马不是马,地上不见它。若用它做药,请到海里找。 (打一动物)

【答案】海马

叫马不是马,有张大嘴巴。经常在水里,样子挺可怕。 (打一动物)

【答案】河马

穿绿褂的大肚哥,蹲在笼中真快活。咕呱咕呱咕咕呱,不会跳舞爱唱歌。 (打一动物)

【答案】蝈蝈

身穿白大褂,长着红嘴巴。替你把信捎,准时又可靠。 (打一动物)

【答案】信鸽

尖尖牙齿大大嘴,长长尾巴短短腿。捕捉猎物流眼泪,可惜那是假慈悲。 (打一动物)

【答案】鳄鱼

身体肥,头儿大,脸儿长方宽嘴巴,名字叫马却没毛,常在水中度生涯。(打一动物)

【答案】河马

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水上划船子。(打一动物)

【答案】鸭

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象当家人,一早催人起。(打一动物)

【答案】公鸡

黑夜林中小哨兵,眼睛限像两盏灯,瞧瞧西来望望东,抓住盗贼不留情。(打一动物)

【答案】猫头鹰

身穿皮袍黄又黄,呼啸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打一动物)

【答案】虎

说它是虎它不像,金钱印在黄袄上,站在山上吼一声,吓跑猴子吓跑狼。(打一动物)

【答案】金钱豹

头像绵羊颈似鹅,不是牛马不是骡,戈壁滩上万里行,能耐渴来能忍饿。(打一动物)

【答案】骆驼

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打一动物)

【答案】马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

篇3:儿童节的诗歌简单

2007年, 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来北京演讲时说, 从上世纪60年代, 他就开始留意寻找优秀的中国图画书, 或者把优秀的中国童话故事改编成图画书。可是最终, 他只找到了一个好故事——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

《萝卜回来了》是方轶群在20世纪50年代的童话作品, 由陈永镇插图。《萝卜回来了》故事简短却寓意深刻:小白兔把找到的萝卜送到了朋友家, 而它的朋友又把萝卜送给另一朋友, 送来送去, 结果萝卜又回到小白兔家里, 最后, 四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一起把萝卜吃了。作为低幼儿童读物, 整个故事情节简单, 重复的叙事手法达到了强化故事节奏感的目的。松居直先生的感觉的确敏锐, 强调教育功能而缺少童心, 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儿童启蒙读物的老问题, 而《萝卜回来了》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同时, 又能真正打动孩子, 是教育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一、儿童插图画家陈永镇

陈永镇, 生于1936年9月, 浙江温州乐清人, 自幼喜爱绘画, 受当时许多著名儿童画的影响, 立志从事儿童插图。14岁时 (1950年) 从上海育才学校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北京, 在《漫画》杂志社工作。《漫画》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漫画权威刊物, 在《漫画》杂志社工作期间他发表了大量优秀的漫画作品。1958年起专门从事儿童画创作和儿童美术读物的编辑工作, 发表了《洋葱头历险记》、《宝船》、《快乐的小鸡》、《动脑筋爷爷》等。后来在《安徽红小兵》杂志社担任美编, 又创作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如《小马过河》、《会摇尾巴的狼》、《值夜班的动物》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小马过河》。1990年前后任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陈永镇是擅画动植物的著名画家赵白山的弟子, 画动物最擅长, 一生塑造了很多成功的动物形象, 如在寓言《葡萄是酸的》小细腰、长尾巴、尖嘴巴的狐狸, 造型写意中近乎漫画。在《会摇尾巴的狼》中的狼缩颈弓腰、贪婪狡诈, 而在《三只小猪》中狼的打扮如同跳霹雳舞的青年。《小马过河》里的小马天真幼稚、可爱羞涩, 而《过家家》里的小白兔甚至穿着时髦的喇叭裤, 《小乌鸦搬家》里的乌鸦先生一副绅士装扮。当然还有《照镜子》里的小鹿、《报恩的老鼠》中的小老鼠, 《龟兔赛跑》里的小兔子, 《小公鸡做好事》里的小公鸡等, 都是拟人化的典型。而寓言《方向不对》中呈现的马, 完全借鉴了汉画像石的风格特点。

陈永镇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协儿童美术艺术委员会委员。早期作品《小蜜蜂学唱歌》, 1964年2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形象塑造相对写实, 比例关系靠近对象, 而后期作品更加注重形象的变形或夸张, 逐渐形成独特的适于儿童观看的造型语言和风格。陈永镇从事插图40余年, 出版儿童美术读物100余种, 创作儿童文学插图数千幅, 《小公鸡办好事》、《数数看》、《金鸡的故事》、《动脑筋爷爷》等20余种作品获国家奖, 《小马过河》、《会摇尾巴的狼》被翻译成12种文字发行, 出版有《陈永镇儿童画选》。1987年被列为“中国十大儿童画家”之一。

二、从《萝卜回来了》看陈永镇儿童插画的主要特征

我们通过对图画书《萝卜回来了》的解读, 从造型、色彩、图文关系、时空处理等方面, 试析陈永镇儿童插图的主要特征。

(一) 造型拟人化

图画故事书俗称“图画书” (Picture story book) [1], 适于低幼儿童阅读, 属于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儿童读物。为了满足孩子的阅读心理和适应孩子的理解力, 插图通常采用拟人化形式。陈永镇的儿童插图也不例外, 大部分都以拟人化的形象呈现给小读者。

如《萝卜回来了》第二个跨页, 小白兔寻找食物满载而归, 手里托着两个大萝卜, 红眼睛、红衣服、红靴子, 系围巾, 戴手套, 画面上的小兔子从远处走来, 看上去活脱脱就是一个生动的北方冬天出门的孩子。接下来, 小白兔回到家里, 脱下衣服、靴子, 摘下手套、围巾, 换上拖鞋, 在桌前坐下来准备吃萝卜, 外套搭在椅子后背上, 旁边是燃烧得旺旺的炉火, 完全是拟人化的生活环境。

其他作品也是完全采用拟人化的造型。如1973年创作的《小马过河》, 为使小马表现得更可爱, 陈永镇曾经画了很多草稿, 但都不太满意。一次在街上行走, 偶然看到一个女孩, 风儿吹起, 长发飘飘, 极为可爱。受此启发, 他就把插图中的小马画成了插图中的形象:怯怯的困惑神色、顽皮的步态, 眼睛大大, 马鬃飘飘, 如同女孩神态, 而卷着波浪的小河仿佛会说话一般。由此可见, 作者是有意追求拟人化的。正如陈清之在《陈永镇儿童画选》序言里的评价:“ (他的) 儿童画大都以寓言和童话故事为题材, 他笔下的主人公都是拟人化的各种动物, 富有灵性, 生动可爱, 夸张而不失真, 稚气而富有内涵。”[2]

陈永镇在采用拟人化方法的同时, 还重视形象塑造和细节刻画, 突出各种小动物的形象特征。如《萝卜回来了》中的“人物” (或者说“动物”) 造型天真可爱——长耳朵、红眼睛的小白兔;小猴瘦瘦, 尾巴翘翘, 居然还穿着高筒靴;小鹿则更像一个女孩子, 身材苗条, 走起路来风姿绰约;小熊则凸显憨态、笨拙。陈永镇在《萝卜回来了》中较多采用圆形造型, 不但大萝卜是圆的, 所有小动物形象都是圆的, 尤其是小白兔、小鹿、小熊的圆脑袋, 圆眼睛。而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他其他作品中, 如1980年版的《小猫钓鱼》, 第一页猫妈妈在用搓板洗衣服, 穿着裙子、戴着花结的猫姐姐妙妙在扫地, 睡懒觉的咪咪床头的台灯在当时是比较时髦的。

(二) 色彩情境化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善于利用色彩和造型来营造画面氛围。如《萝卜回来了》, 为了突出寒冷冬天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 陈永镇特意采用暖色调, 即邻近色的红与紫, 小兔子、小熊红色的外衣, 红红的大萝卜, 以及紫色的环境, 让人感觉虽置身冰天雪地, 却透出温暖和喜庆。《萝卜回来了》采用淡彩水墨, 以温暖的色调, 热烈的色彩, 柔和平滑的曲线, 诗化的情节, 飘扬的雪花, 营造出唯美的场景、温馨的意境、诗意的画面, 不但具有意境美, 而且柔和的色调使情和景交融一体, 把读者带进童话的梦幻世界。

同样的特点也体现在《小马过河》中。在强调独立思考的《小马过河》里, 陈永镇以蓝、白色为基调, 红色在色彩面积对比中形成视觉补充, 如小马背上驮的一袋粮食和路边的鲜花, 由此可见, 色彩、造型都是为强化主题而设定的。比较外国改编的《萝卜回来了》, 则完全是另一景象:2007年版的英文故事《Rabbit's Gift》, 不但兔子是写实的白色, 封面为蓝色, 而且整个故事的画面也是蓝色基调, 读后让人清冷、孤寂, 难以感觉温暖友情。

(三) 图文互补性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善于处理图文间的关系。《萝卜回来了》虽然是为低幼儿童讲述的故事, 情节须尽可能简单, 但画面却不能简单。陈永镇在插图中不是单纯地图解文字, 而是给予艺术再造, 补充了很多原著没有的细节。以放萝卜为例, 虽然文字叙述完全是重复的, 但陈永镇却画出了完全不同的画面:“用近距离特写表现小白兔放萝卜, 中景表现小猴推门而入, 走进小鹿家送萝卜;远景表现小鹿放下萝卜, 正从小熊家走出去, 人们看到的是桌上红红的大萝卜和小鹿的背影和脚印。”[3]通过一系列画面的调动, 以形象思维增添着故事的信息量, 补充原文没有的生动细节。

(四) 时空交叉处理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善于处理时空关系, 经营不同画面间的形式美感。随着故事情节展开, 第三、五、七个跨页左右两幅图, 表现了不同的小动物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动作, 如小白兔放萝卜时, 小猴正在外面找东西……而第四、六、八个跨页则是按照动作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 小动物发现萝卜, 然后给好朋友送萝卜, 但画面不尽相同:小猴面向读者在思考怎么办, 小鹿抱着萝卜刚刚上路, 而小熊处在画面中间位置, 显然是已经走了一段路。因为作者在处理画面的时候, 借鉴了电影的处理手法, 因此颇有点电影蒙太奇的意味, 因此《萝卜回来了》虽然故事简单, 但画面的巧妙处理和丰富的细节场景, 却使人不感觉单一、重复或乏味, 大大提升了故事的可读性。

从《萝卜回来了》的封面设计, 也可以看到作者对时空关系的巧妙处理。封面上是最后一页的情景:小白兔醒来, 发现萝卜又回来了。而画面上方是动物们手里抱着萝卜, 走在送萝卜的路上, 解释了萝卜为什么又回到小白兔家, 从而将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即整个故事情节浓缩在一幅图画中, 使这个封面具有很强的现代时空感。这个封面给我们启发, 让我们和道应如何在有限的平面空间表达丰富的视觉信息。

三、图文互补、寓教于乐

陈永镇的儿童插图, 故事纯净而不幼稚, 色彩温暖而不焦躁, 温婉画风掩映着智慧, 具有中国文化特有的含蓄与通达。通过《萝卜回来了》, 我们感受到陈永镇的儿童插图具有鲜明特点:将自然界的动物完全人格化, 利用这些角色的人性欲望, 来组织戏剧化和人性化的矛盾冲突;色彩高纯, 情景交融, 图文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尤其在图文关系的处理上达至很高的艺术层面。这也是松居直推崇《萝卜回来了》的原因所在。

图画故事书需要图文并举, 文字与图画相互补充、协调。《萝卜回来了》叙事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 文图互补。插图作者充分利用视觉语言进行再现, 借助画面拓展和丰富故事情节。画面中空间、时间不断变幻、交叉, 使得画面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从而避免了简单的重复。1979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鲁兵文、陈秋草绘制的《小蝌蚪找妈妈》, 采用民族的水墨技法, “小蝌蚪的特性与故事情节相处得还是十分融洽的, 水墨的绘画笔法也与故事的情境相映成趣, 但图画同样没有溢出文字所表达的内容。”[4]如果与《小蝌蚪找妈妈》相比, 可以看出优秀插图往往能赋予原著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2]陈清之.陈永镇儿童画选.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3.7页

[3]南圆.1979—1989年中国本土图画书艺术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 2010.23页

篇4:复苏儿童式的简单情感

这是一桩添堵的经历。孩子和大人在这一幕面前的反应截然不同:孩子第一时间被戳中笑点;母亲则没有,不但没有,她显然觉得发笑是不礼貌的。

刘宝瑞先生的长篇单口《解学士》说的是明人解缙小时聪颖的故事,其中有段情节,说明了古人和今人所受的风俗道德约束的不同。

解家寒微,有一天放学回来,绵绵春雨,解缙在家门口摔了一跤,旁边的邻舍大人看了纷纷笑了起来。解缙爬起来之后,对众人说:学生不才,愿为各位作一首诗。众人稀奇,便说快快作来——其实这不是找倒霉吗?——解缙张口道:

春雨贵如油,落地满街流。摔倒我学生,笑坏一群牛。

这几个观众当时就不干了,去找解缙的父亲论理。老解出门来,问明原委,让儿子把那两句诗再重复一遍。解缙改了最后一句:

春雨贵如油,落地满街流。摔倒我学生,笑坏众朋友。

这一番口头交锋实在是太文绉绉了,本身没有多大好笑的地方。大人们自找没趣,得无聊到什么程度才会以嘲笑小孩取乐呢?随后,他们的告状又属于反应过激。如果说听这段相声的人会感到喜悦,那无非是听到孩子动动嘴捉弄了大人而感到一点爽快而已,而且那些大人还小题大做地把祸殃往自己身上揽——当解缙说完“笑坏众朋友”时,大人们责备他说瞎话:“你刚才分明说我们是一群牛!”解缙作无辜状:“爸,他们非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

非得到这时,这群大人的小题大做、狭隘自贱才能引起足够的憎恶,让听故事人认同解缙对他们的折磨。

“恶魔”的放风

在网络上看图,最简单的,比如一个人站在一头海象旁边,两者都有一副横着长的胡子,图下便会有人留言说“我很邪恶地笑了”,这意思就是我心里的“恶魔”苏醒了,我发现了某种对图中人不利的东西。

人人心里住着个“恶魔”,但是在社交中它被看守着,压抑着,偶尔能被释放出来,重的形成暴力,轻的可能是个恶作剧,多数时候它是放不出来的。为了释放,有文字的民族都生产出了自己的笑话,相声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这一心理需要。听相声时,我们认同台上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折磨,我们内心的“恶魔”在观看别人的互相折磨时探出脑袋:它放风的时间到了。

对比一下现在的剧场相声和当年的广播、电视、晚会上的相声,就会发现剧场里的表演之所以“口味重”,是因为它要把观众心里的那个“恶魔”彻底赶出窝来,这不但有赖于甲——进攻方的充分使坏,还得靠着乙——防守方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也就是一个周瑜、一个黄盖的组合。

最近看郭德纲、于谦的一个视频,郭德纲说于谦遛狗,出门二十分钟又回来了,于问:“遛完了?”郭答:“忘带狗了。”这时于谦有几种接话方式:表示重度不满的“去你的!”表示轻度不满的“没听说过!”表示委屈无奈的“像话吗?”而于谦的回答却是:

这不就是遛我吗?

句话甚妙,它至少有两重功效:

其一,于谦主动增强了加到自己身上的折磨的力度。现实中很少有人会这么主动去联想作自嘲的,但是,若是有这么一个朋友在身边,时常对你的攻击报以一种积极而无可奈何的反馈(“好,我服了你了”,“真拿你没办法”,“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你早晚要引他为心有灵犀的密友;

其二,也是更微妙的一点,于谦暗示观众,我本人都没拿这种折磨当回事,你又何必对我感到同情呢?

捧逗之间

要是任相声自由施展,必然有无数这种愿打愿挨的桥段出来。所以,1950年成立“相声改革小组”后,老艺人们找到老舍先生共谋相声出路,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捧逗之间这种强弱关系,如果甲乙二人的口舌都干干净净用在内耗里了,那还能有何正面贡献?

因此,《白事会》、《拴娃娃》、《卖五器》这些通篇甲拿乙开涮的传统节目就不太好演,《相面》、《夸住宅》等则需要清除一些“过分”的东西。这个变化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多少年后,常演《白事会》的津派演员还是对京派横竖看不顺眼,嫌他们太端着,太“和谐”,不敢去撩动观众讥刺他人的本能。

我经常举姜昆、李文华的《谈美》为例,这是他俩最早的作品之一。姜昆上来就拿李文华说事:“您在后台,往镜子前头一站,弄点红抹脸上……一站站了二十多分钟,谁也挤不到前边去”,李文华腼腆笑答:“我觉得我自己,越看越有看头。”

按现在的演法,说到这一步,下面逗哏的就该“折磨”捧哏的了,比如这样:

李:我觉得我自己,越看越有看头。

姜:这就叫人要脸树要皮。

李:你这话我听着别扭。

或者这样:

李:我觉得我自己,越看越有看头。

姜:您的自恋让人肃然起敬。

李:你这叫什么话?

但《谈美》并没有二人的互相嘲讽,姜昆接下去谈到李文华虽然上了年纪,却有一身合体的衣服,最后落实到主题:“这就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一番开场对白,用李文华的年岁和他煞是天真的表达(“我瞧着自己那么短小精悍的”)搔搔观众的笑纹。演员跟观众维持着这样一个共识,即,观众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他们不会对演员期待得不到的快乐——放出“恶魔”后的快乐。

安全地看人出丑

那些年与相声有关的出版物,也在向读者解释为什么捧逗是平等的。1988年出版的陈连升、孙立生所著《相声群星》一书里,说到为王谦祥捧哏的李增瑞的情况:

李增瑞被固定捧哏以后,有一段时间产生了悲观情绪,自卑感相当严重。由于多种原因,捧哏演员历来被某些人所轻视,他是从小要强惯了的,在学校里总是一帆风顺,想起将来的“命运”,总有许多不安,而又无法解脱……

王李的长期搭档后来被美称为“祥瑞档”,很难判断,李离开王能否有更好的发展。上面这段引文把李增瑞当成一个思想“出了状况”的积极分子,经过批评教育、自我学习后,才认识到应以大局为重。文章要说服读者,捧逗之间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孩子的快乐很多时候得于他们内心的恶魔无人看管,他们甚至不知道嘲笑一个跌倒的人,可能会在第一时间遭致报复。相声演员利用周瑜黄盖式的折磨表演,设法在成人心中复苏儿童的这种简单情感,还得告诉观众,请你放心,我们是心甘情愿的。

当着观众,郭德纲经常说些安抚语言:“玩笑归玩笑,日常生活中我很尊重于老师,于老师出道比我早,艺术和人品都比我高,我们是好兄弟……”云云,仿佛一团和气,然而话内一旦冒出机锋,观众立刻切换入幸灾乐祸的状态。说穿了,相声本质上就是演员付出牺牲,给观众一个安全地看人出丑的机会。

篇5:儿童节的简单祝福语句子

六一儿童节到了,祝愿可爱的孩子们,像初升的太阳, 明天心比天还要高, 如涓涓的小溪, 明天将变成大河, 若出巢的小鹰, 明天将飞得很高很高。 六一儿童节快乐无限。

曾经年幼无知,曾经莽撞少年;岁月于指间无声滑过,当儿童节走在街头,才意识到过去的日子不回头。开支红酒,为这不属于我们的节日干杯!儿童节快乐!

六一儿童节,祝福不停歇,愿你身体好,留有童真笑,生活美如意,爱情甜蜜蜜,家庭更美满,幸福开心伴,永保童真心,美梦都成真,祝你节日快乐。

今天你最大,你说什么都算话;想吃啥就吃啥,想玩啥就玩啥;风儿为你轻轻吹,雨儿为你轻轻洒;爸爸妈妈爱你!宝贝,儿童节快乐!

“六一”到了,找回你的童真吧:关上房门在屋子里裸爬,穿鞋在自己床上乱蹦,在床上画个圈晚上把它尿湿,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六一儿童节,愿你是天山童姥,年年可以换新颜;愿你是华府书童,天天可见梦中人;愿你是善财童子,时时可用菩萨心;愿你是六小龄童,样样可显真功夫!儿时好友,现时老臭,敢问:童心还在否?

六一节带上宝宝出去遛遛,把童年的烦恼遛光,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把童年的欢笑留住,把最美的玩具拿在手上;童年就像阳光一样灿烂的写在孩子的脸上。

儿童广播电台公告:此短信接收的:出去数星星,快乐;转发的出去数月亮,幸运;回复的赠块棒棒糖,甜蜜;删除的继续尿床。哈哈,儿童节快乐!

虽然你已经过了尿床的时代,但在儿童节来临之际,我还是要对你这位超龄儿童说声:儿童节快乐!今天允许追着别人的影子踩,但被发现了,别说认识我。

广大的儿童小朋友注意,在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时也要注意休息!这样才会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有你,看完短信后赶快吃奶睡觉去!

是否还记得儿时的歌谣,是否还记得母亲的怀抱,是否还记得清脆的口哨,是否还记得游戏的墙角。明天是儿童节,愿你重拾童年记忆,青春常在!

今天的节日非比寻常,今天的短信非你莫属,今天的快乐让你幸福,今天的天气给你棒棒糖,今天是你的节日,今天不要尿床

让懒羊羊教教你,啥时可以偷个小懒。让美羊羊告诉你,怎样将臭美进行到底。和喜羊羊在一起,一起痛扁灰太狼。愿你渡过一个充满欢笑的六一儿童节,祝节日快乐。

你要是六一节儿童节敢不快乐,我就把你的脸打成彩屏的,脑袋打成振动的,耳朵打成和弦的,你要还装,我就把你全身打成直版的,再装,把你打成二手的!

童年的烂漫你曾度过,童心的天真你曾有过,童趣的快乐你曾得过,童颜的美丽你没错过。六一儿童节,愿你童心未泯,童趣长存,童颜常在!

发条短信让你永远长不大,快乐的事情你永远落不下,烦恼的东西你永远不理它,因为今天就数你最大,别为这是为什么,我只能快乐的告诉你:儿童节快乐!

祝岁数大心眼少的小朋友们六一快乐!放纵一下吧,别憋着啦!知道你平常装大人挺辛苦!过节了,想吃手就吃手,想尿床就尿床,谁管就咬谁!儿童节快乐!

你头上戴着一朵小红花,嘴里啃着一支大冰棒,身上穿着一件花肚兜,口水流得滴滴嗒,我奇怪地问你怎么啦,你害羞地回答:人家也想过儿童节嘛!

童年生活多美好,梦中时常把它找。穿着新衣戴新帽,红领巾儿胸前飘。少先队员多骄傲,舞台之上竞妖娆。老师夸奖家长笑,同学伙伴也荣耀。六一转眼又来到,愿你童心不老常欢笑!

我的孩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祝福你。你是个永远长不大的BaBy,祝你节日快乐!

伸一伸你的小爪,把压力赶跑;扭一扭你的小腰,把孤独释放;谁说年纪大一点,就要把童心忘掉,疯狂起来,原来,人生可以这样!祝儿童节快乐!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照照镜子,收起憔悴挂起快乐的笑脸。整整衣衫,掸去疲惫撑起一身的轻闲。出去转转,抛弃烦恼放松心的大自然。发发短信,祝你拥有一颗纯真、快乐的童心

无论时光离去了十年还是二十年,无论你曾佩戴小红花还是满脸泥巴…亲爱的超龄儿童,提前祝你六一节快乐!愿你永远怀揣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快乐地生活!

爱劳动,爱科学;讲道德,讲文明。勤奋学习学三好,刻苦钻研登高峰。儿童节快乐,永远童真的你!

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载着对小朋友祝福的船,漂向快乐的你,轻轻地问候六一节快乐!

一首嫩声嫩气的童谣,唱出我对你的祝福,愿你纯真如孩童;一曲扭扭捏捏的童舞,跳出我对你的祈愿,祝你幸福如孩童。六一儿童节快乐!

喜欢你那种“童言无忌”的说话风格,喜欢你那种“童心未泯”的可爱性格,喜欢你那种与众不“童”的独立人格,喜欢你那种非“童”凡响的高贵品格。呵呵,朋友,儿童节到了,我又把你当成老顽童了。那就祝你节日快乐吧!

给天空画上信任的模样,就晴朗了,给大海画上信任的模样,就平静了,给空气画上信任的模样,就温暖了,给快乐画上信任的模样,就幸福了,明日六一!

欢乐和谐庆六一,激情飞扬献爱心

童年,虽然短暂,但快乐可以延续;童心,也许幼稚,但纯真最是美丽。儿童节将到,愿你像孩子般无忧无虑,怀着一颗背童心做个快乐的超龄儿童。

六一到来,再想一回那放飞的红晴蜓,那会眨眼的小星星,那储存宝贝的玻璃瓶,那独一无二的快乐和纯真吧。给疲惫的心放个假。儿童节快乐。

人老心不老,热情是宝;身老容不老,青春永葆;岁老天难老,爱比天高。有童心,没烦恼,六一儿童节就到,祝福把你关照,愿你一生都做大龄儿童,天天都美!

祝岁数大心眼少的小朋友们六一快乐!放纵一下吧,别憋着啦!知道你平常装大人挺辛苦!过节了,想吃手就吃手,想尿床就尿床,谁管就咬谁!儿童节快乐!

花蕾是你的年华,包在丛丛的绿叶之间;春天是你的节日,歌声装满了你的书卷;繁华是你的等待,五彩斑烂的梦想随你实现。六一儿童节,愿快乐为你呈现!

每当儿童节到来,我总会意识到,原来我已经长大,今天又是儿童节,在这个纯真的日子,真心祝愿同样已经长大的你,快乐似小孩,年轻永不老。节日快乐。

儿童节是人生第一节,从儿童节到青年节,从光棍节到情人节,从父亲节到母亲节,从重阳节到清明节,每一个里程碑,都是一颗童心。童言无忌,六一快乐!

最爱他们的人,另外还要告诉你,我一直被你蜡炬的情怀深深的感动着

祝福赐予玫瑰,芳香袭人;祝福赐予生活,多姿多彩;祝福赐予心情,心花怒放;祝福赐予朋友,幸福快乐;祝你的快乐尽在每分每秒,幸福每时每刻。

抛弃忧愁烦恼,放松心请快乐来找;抹去憔悴疲惫,快乐纯真笑容展现;除却疾病感伤,幸福平安健康相随;六一儿童节,愿你拥有一颗纯真快乐的童心,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

告别烦恼的工作,纵情欢笑,离开纠结的凡尘,放歌奔跑。给自己一天童心,相守自然纯真的精彩。快乐过六一,开心伴着你,跑跑跳跳打打闹闹,游戏书包糖果拥抱。

让童心苏醒,让快乐同行;让童真回归,让虚伪崩溃;让童趣回放,让烦恼遭殃。六一儿童节,愿童颜永驻,美丽如故,好运入户,生活幸福!

“六一”猜个字谜,谜面儿童不宜。保持一颗童心,谜语猜出童趣。如果脑筋想歪,确实少儿不宜。不要少见多怪,马上公布谜底。奇!儿童节快乐!

篇6:简单的环保诗歌介绍

当春天的阳光不再明媚和清新,

当唯一的源泉从视野里消逝,当最后的城郭被黄沙所掩去。

我们的祖国啊,已危在旦夕!我们的祖国啊,已充满危机!

不要说金钱可以拯救一切,那无知者才相信,金钱可以万能!

当孩子的目光找不到鸟雀的身影,

当城市的喧嚣只剩下机械的噪音当所有的珍禽都成为书本上的文字

我们将失去那最后的绿色基因!   我们的祖国啊已危在旦夕!我们的祖国啊,已充满危机!

生命的代价无可替代,有绿色才有希望和光明。

请珍惜你所得到的所有资源,哪怕那只是毫不起眼的一点一滴。

绿色的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只有绿色才能够唤醒沉睡的山林。

请阻止那些打着科考名义的捕猎,惟利是图的笑脸掩饰不了背后的贪心!

我们的世界啊,将危在旦夕,我们的祖国啊将充满危机!

请不要再观望和犹豫,生命原本要靠我们自己来获得延续。

众志才能成城,携手才能共进!

篇7:简单的幼儿环保诗歌

如果家园被大家无情破坏

美好的生活将消失在我们眼前

当人类无奈迁居外星时

世界已经无法挽回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由身边的小事做起

拯救独一无二的家园——地球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的唯一

21世纪已经来临,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

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

做21世纪的优秀世界公民,

篇8:儿童节的诗歌简单

1. 弗罗斯特的诗学观

弗罗斯特深受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和美国诗人爱默生的影响。在诗的语言和题材上, 弗罗斯特遵循华兹华斯推崇的浪漫主义原则。在主题和形式上秉承华兹华斯的传统, 崇尚表现人与自然的主题。在形式上, 他的诗歌继承了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的形式, 他说:“语言由口传出, 华兹华斯的诗歌不仅重现了普通人日常谈话中的有限词汇, 而目还重现了它们正确的音韵。”[1]所以, 他的诗歌大多以美国新英格兰乡村为背景,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的诗歌雅俗共赏;以质朴、清新的语言, 自由而又富有韵律的诗风在20世纪美国诗坛上独树一帜。[2]

在认知方式上, 弗罗斯特受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史威登堡的“应合论”的影响, 但受影响最深的还是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应和论”认为在自然界万物之间, 在可见的事物和不可见的事物和不可见的精神之间有着相互契合的关系。弗氏曾说:“我被养大成人时是一个史威登堡信仰者, 虽然我现在不是了, 但他对我影响很大。我是一个神秘主义者, 我相信象征。”[3]但弗氏所说的象征不同于以“应和论”为理论基础的象征派的象征, 强调的是外部事物与内心世界的息息相通和感应契合, 主张诗人要在外部世界寻求客观对应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发掘了对应就表现了自我。对弗氏影响最大的是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爱默生认为整个自然界终极时都要归属于“超灵” (oversoul) 。爱默生在《论自然》 (Nature) 中指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某种精神现象的象征物”“世界在发生的每一事件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缩影, 一切自然法则都可在最渺小的事物中得到解读和印证。”[4]弗罗斯特把爱默生的《散文和诗歌集》 (Essays and Poems, 1841) 列入他最喜欢读的十本书的名单上。[5]对于爱默生的作品, 弗罗斯特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 他也不知不觉地应用其中的手法和观点。所以诗人在观察和描写某一特定的事件、现象或情景时, 忽然有所感触, 引起联想, 在所写事物和更大的经验范围之间建立类比, 最后得出近乎顿悟式的结论, 揭示事物中的哲理性内涵或启示。

弗罗斯特在《诗歌创造的形象》这篇文章里提出的“诗以欢乐开始, 以智慧结束”的诗学原则, 正好承传和契合了先辈们有关诗歌的说法———既能给读者快乐, 又能启迪读者, 包含了功用诗学和表现诗学的观点。在诗歌创作的实践中, 弗罗斯特就是以“诗以欢乐开始, 以智慧结束”作为他创作的宗旨。弗罗斯特强调诗以见智结尾, 换一句话说, 就是诗“最终应澄清生活, 不一定是一次彻底的净化, ……只是暂时避免了混乱”[6]。弗罗斯特常常用田园式的描绘作为自己探索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手法。他认为人生是个谜, 诗歌能帮助人们探索人生之谜, 但尽管这样, 诗歌也无法穷尽人生的真理。因此, 弗罗斯特的这种思想决定了他的诗歌形式的貌似简单性特点。

2. 弗罗斯特的诗学观在作品中的运用

2.1 朴素的语言

弗罗斯特的诗语言朴素, 尤其是措词平实, “简单到了运用日常用语的程度……就连华兹华斯的语言也比我的更难”[7]。例如《金色光华难常驻》 (Nothing Gold Can Stay) [8]: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大自然的新绿珍贵如金

Her hardest hue to hold可金子般的色泽难以保存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初绽的新芽宛若娇花

But only so an hour但花开花谢只在一刹那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随之绿芽便长成绿叶

So Eden sank to grief, 乐园也陷入悲凉凄恻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清晨转眼变成白昼

Nothing gold can stay.金子般的光阴永不停留

全诗所有词汇都是普通读者常见的。整首诗非常凝练, 仅有40个单词。除八个单词为双音节外, 其余32个单词均系单音节词, 40个单词中无一个多音节词。其中“So Eden sank to grief,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两行诗中除“Eden”一词外, 其余的单词均属单音词。从单词的长度来看, 最长的只有8个字母, 全诗单词的平均长度只有4个字母。

2.2 句子的声音

弗罗斯特的“句子声音” (sentence sound) 理论, 或者称“有意义的声音” (sound of sense) 的诗歌创作理论。[9]弗罗斯特诗中的措辞、语调、重音的结构变化往往与诗行的格律及其格律替换达到完美的结合, 拓宽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例如《雇工之死》 (The Death of the Fired Man) [10]一诗中, 玛丽看到她家原来的雇工靠在椅背上体息, 替他难受, 她对丈夫说:

“No, but he hurt my heart the way he lay

And rolled his old head on that sharp-edged chair-back.” (Frost:39)

第一行中hurt与head押头韵———摩擦音[h], 第二行中rolled与o1d head三个词都以爆破音[d]结尾, rolled与old押同一韵, 更突出了这两个词。“sharp-edged chair-back”这几个词中, 拗口、刺耳的辅音堆积在一起———[蘩], [d廾], [d], [t蘩], [b], 使读者感觉到自己就坐在那把硬硬的椅子上, 脖子被椅背硌得生疼。

2.3 孤独

弗罗斯特常常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展现自己孤寂、矛盾的内心世界。《荒野》[11]一诗首先描写荒凉的田野雪景:“大雪和夜一道降临, 那么迅捷, /压向我路过时凝望的一片川野, /川野儿乎被雪盖成白茫茫一片, /只有少数荒草和麦茬探出积雪。”诗人还多处运用孤独寂寞 (lonely, loneliness) 、大雪纷纷 (snow falling) 、黑夜降临 (night falling) 、恐惧 (to scarce) 等描绘白雪覆盖的荒凉田野以映衬孤独悲哀的内心世界, 表现了诗人经历了许多人世艰辛, 又遭爱女玛乔丽病逝的沉重打击后, 那种寂寞、忧郁、痛苦的心情。

2.4 象征

弗罗斯特本人曾经说过:“对于诗歌, 我曾做过许多评论, 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诗歌就是比喻, 说一件事而指另一件事, 或说另一件事而指这件事, 因而具有一种秘而不宣的快乐。诗歌简直就是由比喻组成的……每一首诗内部都是一个新的比喻, 否则它就毫无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 所有的诗歌总是那种相同的、古老的比喻。”弗罗斯特所说的比喻常常是那种延伸比喻, 因此, 有时整个一首诗就是一个比喻或象征, 而且这些比喻或象征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或从不同的方面传达弗罗斯特的思想和意图。比如, 弗罗斯特《修墙》[12] (Mending Wall) 一诗的诗中人似乎就把“墙角下隆起”的“冻土”和“从墙头掉下”的“垒石”当作大自然中一种“不喜欢一道墙”的“某种事物”。这种事物使墙“裂开一个缺口, 两人并肩都走得过去”。读者似乎可以隐约地感到, 这种捉摸不定的事物在告诉我们他不喜欢人与人之间有种种隔阂, 它向往人们之间和睦共居。又比如《人生一瞬》[13]:

The old dog barks backward without getting up./那条老狗只狂吠而不起身逞强。

I can remember when he was a pup./我还记得它是条小狗的摸样。

这首小诗只有两句, 栩栩如生地勾勒出老犬和幼犬的形象:第一行用一连串的爆破音和重音, 沉重笨拙, 使人感到老犬虽有大生的警觉, 但毫无夕日的雄风了, 老迈龙钟之态, 跃然纸上;第一行连续用有节奏的重音和四个间隔的爆破音, 富有动感, 幼犬生动活泼, 精力旺盛, 灵活机敏的可人神态, 历历在目。诗人抓住老犬有气狂吠而无力起身的一瞬间, 其幼时身影闪现在眼前, 情不自禁, 感慨万千。在时空无限的宇宙中, 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历程, 何其相似。年老, 是生命历程的必然, 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诗人捕捉到一只老犬身上所蕴涵的深意, 注入自己的审美因素, 使之带有鲜明的个性投影, 折射出对世事沧桑的感叹和社会人生历程的感悟。诗人内心波澜起伏的情感世界和老犬面对生命消散所呈现出来的安详平和的情态, 形成了鲜明对照的审美特征, 升华为具有深邃哲学意蕴的境界。所以说, 弗罗斯特的诗歌都有着深刻的象征内涵。而对诗中普通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是读懂其诗的关键。

篇9:儿童节的诗歌简单

随着发展心理学对儿童朴素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越发认识到原来儿童头脑中的竟然已有了这么多“物理知识”、“心理知识”、“生物知识”。因此,教育者在教学前有必要寻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真正“有意义”,避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今,不少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都有关于光的主题。于是,笔者也试图从儿童对光的认识这个角度入手,通过文献查阅、对话访谈和科学探索活动,探寻儿童对“光”的概念的理解。可是,要怎么才能了解到儿童对“光”的认识呢?

鉴于自己对光学概念的畏惧,我们尽量以简单的日常口语列举了几个访谈问题,出于方便原则在小区里选取了6名幼儿,两个小班、两个中班、两个大班。

访谈大都选择在黄昏时分进行,这时放学回来的幼儿常常在吃晚饭前聚集在院子里自由玩耍。研究者私下认为,这是幼儿一日当中最放松自如的时间,可以观察或参与幼儿的游戏,再伺机提出访谈问题,所以不是非常结构化的正式访谈,看起来更像是游戏中的闲聊。但研究者内心要记得自己的研究任务,要在顺应孩子兴趣的玩乐中努力采取适当方法吸引幼儿,使其对谈论“光”能保持较为持久的兴趣。访谈问题根据年龄段来调整难度。

一、访谈提纲

1.你觉得光是什么?

2.哪里有光?光从哪儿来的?

3.光有声音和颜色吗?光是什么样子的?

4.我们抓得住光吗?

5.光可以用来做什么?

6.光带给你什么感觉?

7.我们可以和光做什么游戏?可以怎么玩“光”?(备选游戏:踩影子、捉迷藏)

二、研究结果

1.幼儿关于光的概念大都与光源或日常视觉中的发光体相联系。

几乎所有被问及的幼儿都能很轻松地讲出各种日常经验中的发光体,尤其是太阳、电灯等。有相关文学故事经验的幼儿还能讲出萤火虫,但进一步对“这些事物为什么会发光”给出的答案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在一问三不知之后“动脑筋”想出来的,话语大都关于目的或是对现实状况的描述,“为了让我们们可以看见路”,“当然要发光,否则就全是黑的了”;第二类都是对外来间接知识的背诵,“我爸爸说的”,“我那本幼儿百科全书上写的。”

小班幼儿对日常视觉中的发光体较为敏感,但对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还没有意识,表现在还难以分清真正的发光体(比如“太阳”)和反射物(本身不发光,但因为反射光显得有光),但能回答“是否有光(的现象)”这个问题。比如,下面的小朋友就很明显地注意到“波光”的存在:

刚听到“光是什么”这个较为突兀的问题时,3岁还有些怕生的嘉华警惕地白了我们一眼,又自顾自地去看池塘中的鱼了。刚巧,夕阳的光正投在水面上,微风泛起一阵涟漪,水面上出现了波光鳞鳞的景象。他又回头看我们一眼,手指了一下池塘,以很不以为然的语气对我们说了四个字:“这不是吗?!”

中、大班幼儿经过外界启发和自己的经验回顾,会接受类似于反射光的概念。比如当向大班的桐桐深入提问“晚上水面上有波光吗”,她的回答是:“晚上的波光跟白天的波光不一样,晚上波光是灯的颜色,白天波光是太阳的颜色。特别黑的晚上是看不见水的,走路有时候会踩着水的。”而对于这个回答,身边的中班小朋友孟然和尔夫表示同意,甚至可以复述出来。

2.对于光的特征,小班幼儿展现出直观形象的视觉化特征,也常常把光和光源的特征混淆。而中、大班幼儿有了自我批判的、多样的认识,甚至提出“光气”概念。

对于光的颜色,小班幼儿好好很率真地快速回答:“太阳公公是红色的,中午是白色的,台灯光的是黄色的,日光灯是白色的,小区里的路灯还有绿色的、蓝色的,南京路的灯光各种颜色都有。”而中、大班幼儿则表现出一种前进中的犹豫,当被问及园区中小树上的节日彩灯为什么会发出各色变幻的光时,他们很明显地注意到了灯本身和发出的光的区别,“灯都是透明的玻璃罩着的。怎么可以一会儿绿色,一会儿黄色,一會儿红色呢”,“可能电线里面出来的东西不一样”。

3.对于光与视觉的关系,幼儿几乎都认为“瞎子是看不见光的”,而对于看不见的“不可见光”,他们认为是不存在的。戴眼镜的孟然说:“除非实在是太近视了,只看得见一点点,像半个瞎子一样。”孩子们还假设.如果把眼睛闭上,“捂得太紧.是看不见光了,轻轻闭上,还是可以看见一点点的亮,只是不清楚了,如果眼皮像眼镜一样是透明的,也还是可以看见的。”在玩“捉迷藏”时,中、大班幼儿非常警觉“蒙眼人”的眼睛是否真的蒙严了,也刻意让自己藏在阴暗的角落里。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非常肯定地说“这样他就看不见我们了”。“这里的光少一些”。这些话语似乎表明,幼儿已经意识到视觉对于感受光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而瞎子,也许只会靠着灯感觉一点“热气”,而没有“光亮”。

三、相关分析

1.幼儿对光这种物理现象的感知大多来源自己的日常经验,尤其是视觉直接经验。在探索欲非常强的幼儿期,充分扩充对物质世界的感知经验是他们无穷的生活乐趣,他们的科学概念的建构很明显受着相应直接经验的影响。所以,给予孩子接触各种物理现象的机会和操作环境,是对于孩子建构科学概念比较合理的一种方式。而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是个关键因素,否则,很可能成为无结构的无主题变奏。

2.幼儿关于“光”的认识体现出朴素特点。(关于“光气”的假想和中国古代人对光的认识很相似,当然,这也体现出中国“气文化”的影响。)尽管幼儿生活中见识过各色丰富的光,但仍会首先把光和各种光源联系起来;受着气文化的影响,又能立即把光源和光分开来考虑。

上一篇:治理中梗阻整改措施下一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