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2024-08-12

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精选9篇)

篇1: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第四条“<<手册>>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发放。

在本省注册的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省内企业)应当持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及上年度年检证明等相关资料向拟承接工程所在地设区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手册>>。

进入本省承包工程的省外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省外企业)进入本省承包工程,应当持下列资料向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申领手册:

(一)企业营业执照;

(二)企业资质证书;

(三)企业安全资质证书或者企业所在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近两年来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证明;

(四)企业所在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出省施工介绍信;

(五)企业在本省的办公地点证明;

(六)企业法人出具的在本省建筑市场从事建筑活动的授权委托书;

(七)企业进入本省的主要技术人员名单和主要设备清单。”

篇2: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1、《江苏省建筑业企业信用手册登记表》

2、承诺书;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4、企业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副本;

5、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

6、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

7、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及其委托驻南京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书面委托书,驻南京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身份证、任职文件、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凭证;

8、建设方招标邀请函或合法有效的招标公告,直接发包的,提供已经签订的工程合同;

9、工程项目负责人的建造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身份证及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B证);

篇3: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一、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许多行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时期, 供大于求已成为各行业的常态, 为了打开市场, 为自己创造更有利的竞争环境, 许多企业采取了赊销方式。赊销方式下完成的交易额已占到60%—90%。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以及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落后, 企业间交易呈现出一种严重信用失控的混乱局面。“不赊销是等死, 赊销是找死!”是这种局面的一种真实写照, 许多企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根据有关部门调查,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 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 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 在发达市场经济中, 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 而在我国, 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

二、企业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

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 企业变成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因为沿袭传统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其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欠缺和落后就逐渐暴露出来, 并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我国企业当前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缺陷需要弥补和完善呢?

1.经营管理目标的偏差

我国许多企业过分注重销售业绩的增长, 虽然能快速扩大账面销售额, 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不容乐观、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利润下降。这些问题, 根源产生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摇摆不定和激烈冲突, 有的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 不顾企业长远利益, 急功近利;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 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 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 就是要在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和一致, 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2.基本管理职能的欠缺

在我国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 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却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 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 国内外成功的管理经验表明, 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 以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3.管理重点的严重滞后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是在“追账”上面。有些企业的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参与讨债, 有些企业甚至专门成立了追账机构, 但收账效果并不理想。有经验的管理者清楚,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 从表面上看, 是一个财务问题, 但实际上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许多方面, 从客户开发、订单处理、合同审订到账款回收和债权管理。因此, 必须用系统和流程的观点来解决问题。从业务流程的角度看, 我们认为当前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重点必须前移, 至少应将70%的管理工作 (或管理成本) 放在“事前”和“事中”阶段。

4.信用管理方法的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 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 交易中仅凭主观判断作决策, 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 缺少信用额度控制, 往往是重权力而不重职能, 一旦出现风险问题又相互推卸责任。

三、完善中国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性方案

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上述信用管理落后的状况, 应建立健全合理的企业信用管理体制;完善一套严格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改进销售/回款业务流程。全程信用管理模式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逐步总结、完善起来的。

1.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或设置信用监理) , 从而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 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 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2.改进销售/回款业务流程

现代企业管理在传统职能分工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作用和流程设计。销售/回款业务流程是企业关键性的业务流程之一, 最为重要而且复杂。实践表明, 企业实施信用管理, 可以有效地将企业销售和回款业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流程设计的方法, 跨职能部门地实现销售业绩增长和降低收账风险这两个最基本的目标, 从而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实行全程信用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和改进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客户开发与信息搜集业务流程;客户信用评级业务流程;订单处理与内部授信业务流程;销售风险控制业务流程;贷款回收业务流程;债权处理业务流程。企业通过上述各项业务流程的建立和改进, 将在销售/回款这一企业最重要的价值链中获得较大的增值, 其中卖方 (企业) 信用控制能力的提高和买方 (客户) 信用风险的降低是使各项业务流程得以改进的关键。

3.建立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1) 事前控制——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 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强化信用管理, 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 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需要在五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

(2) 事中控制——赊销业务管理制度。

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销售部门或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赊销期限的控制。一些企业在给予客户的赊销额度上随意性很大, 销售人员或者个别管理人员说了算, 结果往往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实践证明, 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间直接的信用关系, 实施直接管理, 改变单纯依赖于销售人员“间接管理”的状况。因此, 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 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应包括三个方面:信用政策的制订及合理运用;信用限额审核制度;销售风险控制制度。

(3) 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 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改进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应在如下四个方面制度化: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账龄监控与贷款回收管理制度;债权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 信用管理无疑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一块重要基石。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 全面实施信用管理, 将是更多的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选择。 同时, 不从企业内部解决信用风险控制问题, 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就无法真正规范起来, 政府的各种规章和宏观措施就会失去效果。因此, 当前我国企业的信用管理改革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和先导性的工作。企业是整个社会信用链条、债务链条中的最关键一环, 只有用市场经济的办法, 在企业中建立起一种既自我制约又相互制约的信用运行机制, 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是每个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这就要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组织, 改进销售回款业务流程, 建立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篇4:加强信用管理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确定信用管理在企业中的基础管理地位

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实行信用管理,建立和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是当前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化解经营危机的一条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独立承担其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与其在出现问题、发生风险之后采取补救措施,不如在健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中首先把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融通于制度的管理范畴之内,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手段达到防危度渐,控制风险的目的。

因此,企业在制度化管理过程中,要勇于实践,敢于打破原有的部门设计模式,全方位的导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配备专职信用管理人员,对专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之成为对内加强沟通与联系,对外加强监督与协调,研究政策、动态分析客户资信,处理危机、化解风险的一个综合性管理部门。

二、建立客户资料档案制度,对主要客户经常性动态分析

信用管理部门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加强企业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企业产品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营模式不断变化,口头合同、电话合同、电子合同形式多样,合同订立形式、目的、法律效力与书面合同相比难于把握,由此给企业带来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成本控制等难题也会越来越明显。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制度,尤其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动态收集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制度化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加强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要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档案,合同签订前、合同履行过程中,都要动态跟踪客户的资信情况,并对重要客户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年底对客户作出一次综合性资信评价,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三、搞好信用管理。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搞好信用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在计划与行政管理之下进行的,企业的交易大多是在同一个所有者或管理者的安排下进行,企业不会过份的关心信用与风险问题,但进入市场经济后,信用管理则成为企业防范风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制度、客户信用申请制度、赊销业务预算与报告制度、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债权管理制度之后,企业就从制度上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市场风险监测机制和预防机制,不但能对客户进行动态的跟踪、分析和管理,还能够有效的建立起销售分类管理体制和应收账款总量控制制度,从而为决策者有效决策提供政策依据,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点,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奠定基础。

四、维护职工权益。增强职工信用意识

企业经营的好坏,经济效益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职工收入的高低、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认同感和企业主人翁意识的增强,也从另一方面反应出企业形象建设工作的好坏。因此,企业在加强信用管理,提高对外部风险控制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职工的薪酬待遇,不断改善现场工作环境,加强企业职工内部培训,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权益,从而在企业内部为职工搭建起“和谐、进步、发展”的工作平台,在整体上树立起全员信用管理意识,从车间基本操作岗位,到职能部室管理岗位,人人讲诚信,人人懂得用信用风险测评机制做好本职工作,帮助企业从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产品销售到资金回收每一个环节上都能做到监测机制正常运行、各项管理制度有效执行、计划指标正确落实。

篇5: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北京泰利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目 录

1物业管理企业登录..............................................................................................................................3 1.1 登录系统..................................................................................................................................3 1.2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4 1.3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打印..................................................................................................5 2系统服务对象管理..............................................................................................................................7 2.1小区管理处管理.......................................................................................................................7 2.1.1小区管理处信息录入....................................................................................................7 2.2.1 小区管理处信息变更................................................................................................15 2.3.1 小区管理处信息打印................................................................................................26 2.2物业公司管理.........................................................................................................................32 2.2.1物业公司变更..............................................................................................................32 3系统查询............................................................................................................................................39 3.1小区管理处信息查询.............................................................................................................39 3.1.1选择小区管理处信息查询..........................................................................................39 3.1.2选择不同查询条件进行查询......................................................................................40 3.1.3选择小区管理处..........................................................................................................41 3.1.4打印小区管理处信息..................................................................................................42 3.2物业公司信息查询.................................................................................................................43 3.2.1选择物业公司查询......................................................................................................43 3.2.2选择不同查询条件进行查询......................................................................................43 3.2.3选择物业管理企业......................................................................................................44 4退出本系统........................................................................................................................................45 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1物业管理企业登录

1.1 登录系统

图 1-1-1 登录画面

在登录画面,物业管理企业操作人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录”按钮,即可登录进入北京市专项维修基金管理系统主画面,如下图1-1-2所示:

图 1-1-2 系统主画面

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1.2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

(a)选择物业管理企业注册

在图 1-1-1 登录画面上点击下侧物业管理企业“注册”超链接,系统弹出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录入画面,如图1-2-1所示

图 1-2-1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录入画面

(b)录入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录入画面

画面输入项说明

*组织机构代码: 必输项,输入10位字符

*资质证书编号: 必输项,输入30位字符

*企业名称: 必输项,最长输入80位字符

*联系人:

必输项,最长输入40位字符

*法人代表: 必输项,最长输入40位字符

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办公地址: 必输项,最长输入100位字符

*联系电话: 必输项,最长输入20位的电话号码

*邮政编码: 必输项,输入6位字符

*Email地址:必不输,最长输入40位字符

备注: 可不输,最长输入400位字符

(c)注册物业管理企业

正确录入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后,点击图1-2-1中“注册”按钮,系统将显示注册成功画面,如图2-2所示

图 1-2-2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成功画面

(d)打印注册信息

在图1-2-2上点击“此处”超链接,系统将调用打印功能打印注册信息

1.3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打印

(a)选择打印,输入申请编号

在图 1-1-1 登录画面上点击下侧物业管理企业“打印”超链接,系统显示物业管理企业申请编号输入画面,如图1-3-1所示

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图 1-3-1 申请编号画面

在图1-3-1中输入由注册物业管理企业生成的申请编号,点击“下一步”按钮,系统将显示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打印画面,如图1-3-2所示

图 1-3-2 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打印画面

(b)打印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

在图1-3-2 上点击“打印”按钮,系统将调用打印功能打印物业管理企业注册信息,效果如图1-3-3所示

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图 1-3-3打印效果画面

2系统服务对象管理

2.1小区管理处管理

2.1.1小区管理处信息录入

操作员可以通过本功能对小区管理处注册信息进行管理,包括注册信息录入、维护(1)录入注册信息(a)选择“录入新信息”

操作员点击主页面左侧菜单栏中:小区管理处管理-小区管理处注册信息录入,显示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小区管理处注册信息录入/维护选择画面,如下图2.1.1-1所示:

图2.1.1-1 小区管理处注册信息录入/维护选择画面

① “返回”按钮

点击小区管理处注册信息录入/维护选择画面(图2.1.1-1)上“返回”按钮,系统提示是否返回主画面,如图2.1.1-2所示,在图2.1.1-2上点击“确定”按钮系统将返回到主画面,如图1-2所示。

图 2.1-2系统提示信息

② 选择“录入新信息”单选按钮,再点击“下一步”,系统将显示注册信息录入画面,如下图2.1.1-3所示

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图2.1.1-3注册信息录入画面

(b)录入注册信息

① “上一步”按钮:点击图2.1.1-3画面上“上一步”按钮,系统将返回到小区管理处注册信息录入/维护选择画面(图2.1.1-1)

② 画面输入项说明

*小区管理处代码:必填项,系统自动生成 *小区管理处名称:必填项,最长输入80位字符 *联系人:必填项,最长输入40位字符 *经理姓名:必填项,最长输入40位字符 *办公地址:必填项,最长输入100位字符

*区域总面积:必填项,最长输入40位字符 *区域总户数:必填项,最长输入40位字符

*移动电话:必填项,最少输入8位电话号码,最长输入40位

泰利特青岛软件研究所

北京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房管局端

物业管理企业版

*固定电话:必填项,最少输入6位电话号码,最长输入40位 *邮政编码:必填项,输入6位数字 Email地址:必不填,最长输入40位字符

备注:可不填,最长输入400位字符

③“保存”按钮:正确输入注册信息后,点击图2.1.1-3画面上“保存”按钮,系统将提示确认信息,如图2.1.1-4所示:

图2.1.1-4 提示保存画面

点击图2.1.1-4中“确定”按钮,系统将显示成功画面,如图2.1.1-5所示

图2.1.1-5 保存成功画面

(c)打印预览信息

保存成功画面

①“返回”按钮:点击图2.1.1-5画面上“返回”按钮,系统将返回到小区管理处注册信息录入/维护选择画面,如下图2.1.1-1所示 ② “这里”超链接:

篇6: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物业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物业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行为,构建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19号)、《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64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物业服务企业对物业项目实施物业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及其信用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使用活动。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通常视为一个物业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企业,是指取得《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本办法所称项目负责人,是指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在项目中组织实施物业服务活动,并保障物业服务质量符合约定标准的责任人。

本办法所称信用信息,是指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在物业服务活动中形成的能够用以分析、判断其信用状况的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绩信息和警示信息。

第三条 本市建立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对其物业服务活动实施动态监督管理。

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的信用信息管理工作,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北京市物业服务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和《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核记分标准》(以下简称记分标准),并适时调整补充;负责项目负责人考试与执业注册,并建立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档案。

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及其负责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查、处理、记分,并将结果记入信用信息档案。企业注册地所在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应职责分工,依据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的信用信息记录,做好企业资质管理工作。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北京物协)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本市物业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项目负责人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可以制定发布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形成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物业管理行业的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

第四条 信用信息管理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统一和审慎的原则,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五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其职责范围内的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加强与工商、税务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联系,实现信用信息互通、共享。

第二章 项目管理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本市实行物业服务合同备案制度。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自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应当自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备案手续。

业主共同决定聘请其他管理人的,应当与其他管理人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并应当自签订之日起15日内向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各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受理物业服务合同备案的,应在受理后10日内办理备案手续,并在备案后5日内将相关信息告知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物业服务合同备案的项目基本信息,应当通过北京建设网向社会公示。

第八条 物业服务合同中物业服务内容及费用、项目负责人等事项发生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原备案申请人应当在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后15日内到原备案部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备案。

第九条 拟退出项目的企业,应当在发出退出公告的同时,以书面形式告知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条 本市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包括:

(一)建设单位按照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指派的项目负责人;

(三)业主共同决定聘请的其他管理人。

一个项目应当有一名驻场项目负责人,物业服务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本市实行项目负责人持证上岗制度。

(一)项目负责人经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考试合格的,颁发合格证书;

(二)合格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三个月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三)取得合格证书后,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参加不少于40学时的继续教育。

第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取消其合格证书,并在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中予以记录:

(一)未按规定参加岗位考核、继续教育的;

(二)在记分周期被累计扣分超过规定分值的;

(三)其他应予取消合格证书的情形。

项目负责人被取消合格证书的,自证书取消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在本市担任项目负责人,不得受聘担任本市物业管理行业专家。

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的,项目所在地的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处理,并在信用信息系统中予以记分处理。

第三章 信用信息的采集与发布

第十四条 信用信息的采集是指对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分类和储存,形成反映其执业情况的信用信息档案的活动。

信用信息采集渠道,包括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自行申报。

信用信息的采集应当坚持客观、准确、公正、及时和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

第十五条 信用信息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业绩信息和警示信息。

(一)基本信息。企业在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基本情况、物业项目基本情况、资质等级核定情况,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和执业情况。

(二)业绩信息。企业或者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受到的省部级以上的奖励、表彰、认定情况,或我市区县政府,或市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物业管理方面的奖励、表彰、认定情况。

(三)警示信息。企业或者项目负责人在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被行政处罚或者处理,以及北京物协按照行业自律办法给予处理等情况。

第十六条 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和自行申报人应当对所提供和申报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发现提供和申报的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的,应当及时修改并在信用信息变更或失效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原报送部门提交修改后的信用信息。

第十七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信用信息的录入和变更,应当以已具备法律效力的文书或者其他有效证明文件为依据。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依照权限、程序,不得擅自修改、增删信用信息。

第十八条 信用信息的披露方式,包括对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的公示和查询等。

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通过北京建设网、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开。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按照信用信息查询的有关规定,查询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情况。

第四章 信用信息的动态监管

第十九条 本市实行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记分制度。

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查询信用记分情况,并予以改进。

记分标准中企业记分满分为20分,项目负责人记分满分为15分。记分周期从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记分周期期满,重新记分。原分值记录作为历史数据保存在信用信息档案中。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调查、确认,按照记分标准记分,并记入信用信息系统。记分信息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至企业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

依据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记分结果,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应当接受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北京物协组织的物业管理行业相关法规和信用知识培训。

第二十条 依据信用记分结果,对企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一)企业记分达到3分时,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提出书面警示,责令限期整改,改正期间该企业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并告知企业注册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二)企业记分达到5分时,注册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约谈该企业法定代表人,予以行政告诫,同时核查企业的资质条件。经核查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责令限期改正,改正期间不得承接新项目,一年内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一年内不得晋升资质等级。

(三)企业记分达到20分时,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查企业的资质条件,一年内不得承接新项目,不得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不得晋升资质等级,不予开具出京诚信证明材料;核查不达标的,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或注销企业资质证书。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做出重新核定资质等级,或注销资质证书的,不再记分,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结果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在北京建设网上予以公示。

上述处理措施中,依法应当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核定一级资质等级、注销资质证书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将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违法违规行为的信用信息和处理建议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做出行政处罚或处理决定前,不予办理该企业在京承接新项目的物业服务合同备案、不予开具出京诚信证明材料和参加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考评,不予办理项目负责人执业注册。

第二十一条 依据信用记分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其企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1、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3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警告;

2、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5分时,由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记入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档案。

3、单个项目负责人记分达到15分时,注销《北京市物业项目负责人考试合格证书》,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建议企业撤换该项目负责人,将其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在北京建设网进行公示,并扣除企业5分。

第二十二条 荣获物业管理示范项目称号的项目,记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可作为企业晋升资质核查的业绩;项目负责人获得本市物业管理相关荣誉的,可作为入选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的业绩条件。

第二十三条 北京物协可以建立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排行系统。以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基本信息、业绩信息、警示信息等为评定指标,进行信用排行,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信用信息的使用

第二十四条 信用信息可为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北京物协等实施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等级核定、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物业服务评估监理、物业管理行业专家选聘等工作,提供监督管理的依据。

个人、企业及其他组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依法申请查询本办法中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

第二十五条 市、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记录或者有多项业绩信息记录的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给予鼓励:

(一)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可以优先提供相关服务;

(二)在物业管理示范项目评定中,可以作为优良或优秀业绩;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鼓励措施。

第二十六条 北京物协可以建立行业失信警示制度,对于信用记分中减分累计达到20分以上的企业,从业人员记分达到15分以上的项目负责人,可将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予以公布,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承担前期物业服务的,物业项目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

前期物业管理期间,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提供物业服务的,该项目不计入其基本信息。

第二十八条 业主共同决定聘请其他管理人的,物业项目及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

第二十九条 业主共同决定自行管理的,应当在业主委员会委员中确定一名负责人,并自决定之日起15日内,书面告知项目所在地区县房屋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外埠物业服务企业在京从事物业管理服务活动,按照本办法纳入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负责人信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记分达到重新核查资质条件的,由市房屋行政主管部门将书面通报该企业注册地所在省级房屋行政主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篇7:南京市企业信用手册管理办法

第 106 号

《 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 已经 2002 年 8 月 13 日市人民政府第 51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2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市 长

刘淇

二○○二年八月三十一日

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

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促使企业增强信用观念,促进本市行政机关信息公开与共享,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机关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关信用的信息进行归集、公布、使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信用信息,是指在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关于各类企业及其经营活动中与信用有关行为的记录。

前款所称各类企业包括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企业。

本办法所称行政机关包括本市各级行政机关以及依法授权或者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实现行政机关信息互联和共享,为行政管理提供墓础信息服务,并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服务。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身份信息系统、提示信息系统、警示信息系统和良好信息系统构成。

第五条 下列信息记入身份信息系统:

(一)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

(二)企业取得的专项行政许可。

(三)企业的资质等级。

(四)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结果。

(五)行政机关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前款规定的信息包括登记、变更、注销或者撤销的内容。第六条 下列信息记入提示信息系统:

(一)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和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

(二)企业未通过各类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

(三)行政机关认为应当通报的企业其他违法行为。第七条 下列信息记入警示信息系统:

(一)企业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处罚的。

(二)企业因严重违法行为未通过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以及经检验被定为未合格等级的。

(三)企业因同一类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和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

(四)企业因违法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企业其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交易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

第八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下列信息,记入警示信息系统:

(一)对本企业严重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的。

(三)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5 年或者因犯其他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3 年以及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 5 年的。

(四)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 3 年的。

(五)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其他情形。.第九条 下列信息记入良好信息系统:

(一)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受到市级以上行政机关有关表彰的情况。

(二)被评为“北京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

(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

(四)被金融机构评定为“ AAA ”信用等级的。

(五)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以及产品被列入国家免检范围的。

(六)市级行政机关认为可以记入的有关企业信用的其他良好信息。

第十条 行政机关通过政府专网,按照统一规定和标准,及时、准确地向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企业信用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市级各行政机关负责确定和公布本系统有关企业信用信息的具体项目、范围和标准,收集、整理本系统的信息,并统一负责信息的提交、维护、更新和管理。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提交的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交信息的行政机关名称;

(二)企业的基本情况;

(三)需记录的信息内容

(四)行政机关的结论意见或者决定;

(五)作出结论意见或者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

(六)需要限制的行为及其期限。

除前款规定外,提交记入警示信息系统的信息,还应当同时提交下列书面材料或者电子文档;

(一)本部门提交信息的审批表;

(二)移送信息的通知书和登记表;

(三)行政处罚决定;

(四)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

(五)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 行政机关依照授权对提交的信息数据进行追加、修改、更新和维护,对信息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具备条件的行政机关应当实时更新和维护信息数据,条件尚不具备的,应当至少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前 10 日内追加和更新一次;属于特殊情况急需记入或者更新的,不受上述时间限制,可以即时提交。

第十三条 企业信用信息记录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设定:

(一)身份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至企业终止为止;

(二)提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 3 年;

(三)警示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 3 年,但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对企业的限制期限超过 3 年的,依照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期限记录。

(四)良好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记录期限为企业受到表彰、获取称号的有效期限。

前款规定的记录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记录并转为永久保存信息。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通过政务专网可以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交或者查询信息,实现各行政机关之间信息互通与共享。

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审批、企业资质等级评定以及周期性检验和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应当按照授权查阅企业信用信息的记录,作为依法管理的依据或者参考。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对于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记录或者有多项良好信息记录的企业,给予鼓励:

(一)减少对其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抽查;(二)在周期性检验、审验中,当可以免审;(三)在政府采购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鼓励。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纳入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系统记录的企业应当加强监督管理:

(一)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作为重点进行检查或者抽查;

(二)不将该企业列入各类免检、免审范围;

(三)不授予该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有关荣誉或者称号。

(四)不予出具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所需的合法经营证明;

(五)在政府采购时,不予纳入或者取消其资格。除前款规定外,法律、法规、规章对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有限制登记注册、对外投资、行政许可、资质等级评定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属于依法限制企业有关注册登记、对外投资、行政许可以及资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事项,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限制期限的,从其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的,限制期限为 2 年,限制期限届满时,系统自动解除其限制。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利用企业信用信息,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目的运用,不得滥用,不得违法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第十九条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的警示信息系统和良好信息系统的信息,通过政府网站依法向社会公布。

行政机关对于企业严重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在提交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同时,可以通过本部门的政务网站或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公布企业信用信息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属于个人隐私、涉及企业商业秘密以及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不得公开的其他内容,提交信息的行政机关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公布和披露。

第二十一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政府网站登录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查询公布的相关信息,并可以通过企业身份电子认证系统查询企业身份信息。

第二十二条 企业认为本企业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可以向提交信息记录的行政机关提出变更或者撤销记录的申请,行政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并告知申请人;企业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对信息确有错误以及被决定或者裁决撤销记录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变更或者解除该记录;因信息错误给当李人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本办法的要求,制定关于提交、维护、管理、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的内部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执行本办法的情况,作为对该部门落实政务公开以及依法行政工作考核的内容。

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机关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违法公布、利用企业信用信息,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损害企业信誉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监察机关以及有关行政机关对于违反本办法不按规定提交、维护信息以及违法记录、公布和利用企业信用信息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二十六条 行政机关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外商投资企业驻京办辜处以及广告媒介等单位有关信用信息的归集、公布、利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篇8:企业信用管理探析

一、信用销售的市场意义

1、信用销售可以提升企业销售能力

在买方市场主导下, 供货方为占有市场份额, 获取更多的利润, 除了运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竞争手段外, 还需要改变销售策略, 即通过向客户提供信用销售的方式稳定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有效提升企业销售能力, 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信用销售可以减轻企业库存压力

大量的库存商品积压会占用很多流动资金, 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机会成本, 如果能够将这部分资金解放出来投入到其他领域, 如扩充生产线, 对外投资等, 无疑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库存商品积压会导致仓储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些技术发展迅速, 更新换代快的产品, 如电子、家用电器等, 商品存储时间过长很可能会造成企业资产严重贬值。通过信用方式可以加速库存商品销售收入的实现, 减轻企业库存压力。

3、信用销售能达到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

就单个企业而言, 信用交易既可以从上游企业赊购到原材料, 又可以赊销的方式出售给下游企业, 在整个采购、销售链条中无需占用企业自有资金,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这对企业来讲是非常有利的。

4、信用销售是一种变相的融资行为

信用销售对于购买方而言, 实质上是一种短期的融资, 可以帮助客户克服临时的资金短缺, 给购买方带来便利, 因此, 对于资金暂时有困难的客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5、信用销售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只要有信用销售就会存在信用风险, 即客户到期不付款或不按时足额付款给供货方带来的利益损失。信用风险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 增大发展难度, 阻碍消费需求增长, 信用风险的沉淀最终可能导致经济危机。

二、我国企业信用销售的现状及成因

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我国的信用销售现状不容乐观。买方拖欠卖方货款的现象司空见惯, 债务拖欠成为一些企业的经营策略, 不少地方“三角债”严重, 很多企业存在应收账款数额大、账龄长、坏账率高的问题, 与美国企业0.25%到0.5%的坏账率相比, 我国企业高达5%到10%, 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7天, 而我国却高达90多天, 由于担心风险过大, 很多企业不敢大范围开展信用销售。目前我国信用销售比例在20%左右, 而美国信用销售的比例高达90%, 信用销售明显滞后,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 这也说明我国的信用销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现阶段信用销售存在的问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整体信用环境较差。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和失信惩罚机制, 涉及征信法律、机构、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是信用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我国信用销售存在的问题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整体信用环境较差、信用服务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密切关系。

二是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不完善。我国信用调查评估、保险、保理、商账追收等信用产品和服务滞后, 尚不能有效防范和分担信用风险, 尽管中国出口信保等公司已尝试摸索开展国内贸易保险业务, 但是由于保费较高且操作复杂, 还未被广大企业所接受。

三是信用信息分散封闭。目前企业及消费者信息分散、封闭, 信用信息不能有效共享, 信用销售单位无法采集到散布在交易伙伴间的相关信用信息, 也难以从政府部门共享到相关信息。因此, 很难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

四是企业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机制。企业自身管理欠缺是当前企业应收账款和坏账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许多企业未掌握信用风险的管理技术, 想进行信用销售但又不敢, 宁愿低价让利现款销售。

三、强化企业信用管理的途径

1、制定行之有效的信用政策

企业信用政策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状况、风险容忍度、外部经济环境和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 对企业信用管理流程、信用额度、信用期限、收账方法等制定的相关措施。处于发展期的企业往往更关注于销售额, 为谋求快速发展和占领市场, 他们通常愿意承担较大风险, 推行激进的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地位;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则通常采取保守的信用政策, 减少赊销, 严格控制客户质量以规避风险。针对不同的客户, 企业应按照其所属行业、经营状况、信用等级等进行分类, 区别制定不同的信用销售策略。同时, 信用销售政策并非一成不变, 要根据企业的需要或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例如:在全球经济危机蔓延的今天, 以出口为主、技术含量不高的玩具、成衣等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系数大幅上升, 有必要对其信用管理策略进行适当调整, 可以采取适当收紧信用额度、缩短放账期限等方式来降低信用风险。

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要认真分析信用成本因素, 包括因占用资金而不能用于其他投资所取得收益的机会成本, 因无法收回货款而给企业造成的坏账成本, 为控制赊销风险对客户信用进行全程监控的管理成本以及因未能实现最大销售而产生利益损失的短缺成本。对信用成本考虑不充分, 很可能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引发坏账。

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设置信用管理部门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由财务部门负责信用管理工作。财务部门信息全面, 能及时掌握公司生产销售各环节的数据, 可以通过财务分析有效地控制企业的信用额度, 同时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较强, 具备专门的财务知识, 能够较好地控制风险;但是由于与客户缺乏直接接触, 信用管理专业知识不足, 往往因为偏于保守而影响销售业绩。二是由销售部门负责信用管理工作。销售人员处在经营第一线, 对客户资金状况、信誉等方面的了解更为直接, 有利于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但是销售部门往往为了做大销售量忽视了对信用风险的控制;而且将授信权和业务执行权集中在一个部门, 不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 极易导致失职和腐败。三是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信用管理知识, 熟悉信用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制定政策时能更好地把握信用销售和信用风险的关系;由于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避免了偏于保守和偏于激进对企业信用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能够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同时, 信用管理部门的建立有利于协调财务和业务部门的关系, 便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因此, 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应该是企业较为理想的选择。

3、做好客户资信调查与评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赢得了客户就是赢得了市场, 质量好、数量多的客户群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 企业的风险也来源于客户, 加强客户信用信息管理、做好资信调查与评估是企业信用管理的初始环节, 是进行信用销售之前必须做的工作, 有效的前期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风险排除在外, 反之, 资信调查缺位、信用评估不当将导致后期信用管理失效。

资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赊销客户的行业概况、营运状况、财务状况、商业信誉等内容。企业可以要求客户提供营业执照、最近三年财务报表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信息, 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进行核实;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公共传媒、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征信机构以及客户其他交易对象等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客户资信状况, 建立客户档案并进行动态跟踪与维护。

客户资信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价, 企业通过对客户资产负债水平、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分析以及行业基本面、组织形式、商业信誉、产品和市场、发展前景等非财务信息的分析, 对客户在信用交易过程中的违约风险进行评分和评级, 以确定是否符合企业的赊销条件以及授信额度的大小和授信期限的长短。信用管理人员在对客户进行客观分析的同时还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出主观的评价。

现阶段, 我国除了专业资信评估机构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外, 大部分企业还无法达到资信调查、分析与评估的要求。因此, 通过选取同行业、相似经营规模和财务状况的企业为参照物, 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资信调查与评估机制应该是很多企业努力的方向。

4、加强应收账款全程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包括账期内应收账款管理、逾期应收账款追收、坏账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指标评估等内容。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关乎企业的生死, 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一是加强账期内应收账款管理。账期内应收账款管理的缺位很有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拖欠, 甚至最终形成坏账。首先企业要及时取得并保存好欠款证据, 即客户在收到货物后对货物数量、质量等方面的书面确认, 要防止客户在收货确认书或签收单上做手脚。其次要保持与客户经常性的沟通, 跟踪分析其经营状况和偿还能力,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第三要定期与客户对账, 保持账务清晰, 减少客户拖欠货款的借口。第四是进行付款提醒, 在应付账款到期前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提示客户按时付款。

二是加大逾期应收账款的追收力度。对欠款的追收要坚定信心, 分析客户拖欠的真实原因, 持续不断地给债务人施加压力。对于临时遇到困难、难以按规定时间付款的客户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延展期, 以保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故意赖账不还的债务人, 要立即停止赊销并采取电话催要、信件催收、上门追讨、委托收账机构追收等方式加紧催收欠款, 通过“粘”、“缠”等手段, 断绝债务人赖账不还的侥幸心理, 经验告诉我们:债务人会首先付款给催得最紧的债权人。如果通过上述手段还是无法收回欠款, 企业就需要通过仲裁或法律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了。

三是建立健全坏账准备制度。无论企业采用多么严格的信用管理政策和严密的控制手段, 只要存在信用销售行为就有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企业必须针对应收账款的特点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进行合理估计, 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

四是定期对应收账款管理指标进行评估。企业要定期对应收账款余额、账龄、收账天数、周转率、坏账率、逾期收账率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估。以账龄分析为例, 通常账龄越长, 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账龄长的比重占全部逾期账款的比重较大, 表明企业的信用销售政策或应收账款管理可能存在问题, 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视。

5、建立和落实清欠考核制度

企业要建立清欠考核制度, 明确清欠工作职责和奖罚条例, 做到奖罚分明, 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发生逾期账款时, 按照“谁批准、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清欠责任人尚在岗但追收进度缓慢的, 可以采取暂扣部分工资, 再按收回欠款的一定比例返还工资的措施对清欠责任人施加一定的压力, 促使责任人积极解决欠款问题而又不至于辞职走人;对于欠款额度大、逾期时间长的清欠责任人要求离岗专职清欠;对于历史陈欠, 根据清收难度, 在考核时以激励为主, 如由非责任人收回的, 可按收回款项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6、合理利用信用风险转移工具

除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防范信用风险外, 企业还可以考虑通过信用担保、信用证、银行保函、信用保险、保理等方式转移信用风险。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信用风险转移在欧美国家有了很大的发展, 转移工具类型不断增加, 市场交易额逐年上升, 对信用风险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信用风险转移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 企业需要权衡转移工具成本高低、被转移方信用、客户意愿等因素适当选择信用风险转移工具。

7、设计与开发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信用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数据庞大、程序复杂的管理活动, 企业应该设计和开发专门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 以提升管理效能。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并坚定不移地执行是企业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信用销售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本文阐述了信用销售的市场意义, 对我国企业信用销售的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 就如何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探析

参考文献

[1]、李红艳、刘丽珍.信用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静.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技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2006

篇9: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构建

关键词:工商企业;信用管理;诚信;风险

一、信用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然要和客户搞好关系,所以,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正确的判定变得非常重要。企业只有了解到客户的信用度,才能给客户提供合理的结算方式和信用额度,这样既保证了企业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又为企业降低了一定的经营风险,可见,信用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意义重大。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其具体表现:

首先,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各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企业间就会以诚信的态度进行交易,这必然会让交易市场变得更加稳定,更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在当今时代下,企业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些企业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往往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这必然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而如果各企业都讲诚信,守信用,那么不当得利的情况就会减少,公平竞争就会增加,市场的经济秩序就会转好。

最后,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才能创建知名度高的企业品牌,才能让企业自身更具竞争力。如果企业不讲诚信,那么企业就难以迅速发展,更会面临破产的风险。例如: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当地著名的食品生产企业,它主要以生产月饼、元宵、各种糕点等食品为主,在没被媒体曝光前,该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每年至少有两、三千万的收益,但是,自打该企业出现“陈馅事件”后,南京冠生园的商业声誉一落千丈,企业形象几乎降到冰点。时隔半年,企业生产难以为继、申请破产,究其原因是该企业本身失去了起码的“诚信”,不重视产品质量,只想着获取不法利润,结果既害了消费者,又害了自己,更给当地月饼市场也带来了严重影响。可见,企业自身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就不会为了谋取利益而使用“陈馅”生产月饼,就不会造成企业破产。

二、我国企业在信用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尽管我国工商企业一直在研究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有效办法,但是,我国工商行业信用管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首先,我国工商企业内部信用管理部门太多,这必然给企业信用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财务部门不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和实际情况,只知道客户和本单位间的财务往来状况;而企业销售部门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情况,而不知道客户和本单位的财务往来状况,由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客户的认知不同,它们在企业信用管理中必然会出现意见分歧,这必然会造成企业信用管理的正常开展。

其次,销售部门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会给信用管理带来过大的风险。企业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以业绩论英雄,工作人员销售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销售人员的工资档次,更有些企业单位的销售人员工资实行全额绩效,也就是说,这些销售人员没有基本岗位工资,只有销售产品,才能得到报酬,所以,销售人员往往会为了获得提成而违规操作,或者隐瞒客户的一些不良信息,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后果往往是难以预测的。

最后,财务部门独自承担信用管理工作,会出现信用管理不合理现象。例如:财务部门只了解客户和本单位的财务关系和财务状况,财务部门分析企业信用度的好坏也只是以财务往来账目资料为判断依据,而有些企业单位可能和本单位合作时间较短,根本无法以财务往来账目为判断依据,很容易造成判断错误问题出现,因此,让财务部门独自进行信用管理是不合理的,只有发挥单位内部各部门的优势,让各部门相互间沟通和协商,才能保证企业信用管理更加合理化,才能为企业降低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有效手段

1.提高全体职工的信用管理意识

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就能完成,它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才能做好的。因此,企业要多宣传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意义,让全体员工都认识到信用管理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只有全体员工相互沟通、共同合作,才能保证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为企业降低一定的经营风险。还有,企业也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信用管理,以避免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出现漏洞。

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在以往,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主要依靠销售部门或者财务部门,这必然会导致企业信用管理不合理问题出现,因此,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非常必要。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后,该部门可以对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规划,以保证企业信用管理向系统化方向发展。当需要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时,该部门完全有精力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走访,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只需要简单的配合工作可以了。

3.提高信用管理者的能力

信用管理者是企业信用管理的领导者,他的工作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工作的优劣。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信用管理者一定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有调节部门关系和优化员工配置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4.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管理系统有利于企业信用管理的顺利开展。信用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收集客户资料并归类建档,而且要及时进行信息更新,通过资料来判定客户的信用度并进行科学评估,还要给客户设立信用额度。还有,信用管理人员也要多去税务、工商部门了解客户信息,多收集有利于评估客户信用的有关资料。

5.严格审查客户信用额度

针对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自己获得利益,瞒报客户不良信用信息问题,企业内部一定要严格审查客户信用额度,避免出现超额度赊欠问题。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当客户需要赊欠货款时,不管是谁办理赊欠业务,都要经过信用管理部门进行信用评估,杜绝一切违规操作问题出现,保证客户信用查询按流程办理,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6.实行客户等级制度

企业信用部门首先根据客户和本单位的交易记录来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然后再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判断客户的还款能力,最后再对客进行等级定位,为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对客户实行等级制度,企业的信用管理会更加合理,对企业自身和客户来说都有好处。

结语

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是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工商企业一定要完善企业信用管理模式,制定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定,让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真正的发挥作用,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瑞玲.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内部机制的构建[J]. 经济师. 2006(07)

[2]陈殿左,贾栗杰.企业的信用管理之道[J]. 当代经理人. 2008(04)

上一篇:教师节赞颂诗歌下一篇:学习省委全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