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情况调研报告

2024-08-07

扶贫情况调研报告(共8篇)

篇1:扶贫情况调研报告

为认真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改革体系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十二五》计划《新十年规划(纲要)》的制订作好前期数据资料及基本情况的收集分析,根据省扶贫办的有关工作要求,临沧市扶贫办及八县(区)扶贫办开展了针对贫困乡、村,特殊区域及特困山区人群为主要对象的重点调研。此次调研内容主要突出新千年以来全市扶贫工发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及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目前全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建议等。南美乡是临沧市唯一的一个拉祜族民族乡,是全市18个民族乡之一,是全市77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倒数第一的特困乡,是云南省确定作重点调研的四个特困民族之一。基于该乡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市县两级组成调研工作组再次深入村组农户,对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调研。

一、南美乡的基本情况

南美拉祜族民族乡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部,距临翔区政府所在地(临沧城)48公里,东与博尚相连,东北与章驮乡相邻,西与耿马县大兴乡接壤,南同双江县勐库镇相通。全乡国土面积120.86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密度为36人/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2008年底,全乡总农户数为1135户,总人口436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498人,占总人口的57%。全乡耕地面积13450亩,其中水田2792亩,旱地1065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荞籽、小麦、豆类,经济作物以茶叶、核桃为主,兼有竹子、油菜、烤烟、白花木瓜等。在全乡4368人的总人口中,拉祜族人口3616人占83.5%。200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南美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元,排全市77个乡镇的第77位。

二、南美乡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省、市、县各级各部门以不同渠道和方式对南美乡开展了强有力不间断的帮扶活动,通过近二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越过了温饱,实现了安居,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均得到较大的推动,拉祜群众走出困境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一)温饱安居工程使拉祜族山寨面貌有了质的改变。八十年代前,拉祜族群众几乎是清一色茅草房,窄小、拥挤、破烂、黑暗,人畜同居,村寨道路泥泞,遍地牲畜粪便,一出门即满脚满腿的泥巴粪便,群众生活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饥荒状态,靠国家救济度日,生产和生活状况十分令人堪忧。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财政以扶贫温饱安居工程形式,从解决温饱、改善生存条件入手,通过重点村建设等措施,使南美拉祜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有了新的起步,百分之百的农户由茅草房搬进了新瓦房,并实现了人畜分离。

(二)产业开发建设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拉祜族群众由半猎半农向固定耕作过渡和转变提供了生存保障。通过种养殖等产业开发建设使拉祜族群众的收入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到2008年底,全乡共建成茶园10400余亩,泡核桃2.2万亩,仅此两项产业人均面积达7.5亩,其它如竹子、百花木瓜等也具一定的规模。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家畜、家禽饲养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及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群众的增收步伐,农户经济收入由九十年代初的几百元稳步增加到如今的几千元上万元。通过基本建设投入的扶持,使南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建水塘修沟渠、坡地改台地、旱地改水田等措施得到较好的实施,保证了人均一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地,基本口粮得到稳定解决。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一事一议、通达工程等项目实施,使全乡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横穿乡内四个村委会连成一线的18公里水泥大道共投资2000多万元,成为全市最高标准的乡村公路,自然村组的村容村貌整治稳步推进,村内户外道路基本得到硬化。

(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简陋到逐步完备,拉祜族群众就医上学基本得到满足和保证,乡级设有中学、卫生院,村级有卫生室、中心完小、校点。全乡实现了普九,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医保。

(四)智力扶贫作为关键措施之一始终不放松。二十多年来,在实施好对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温饱安居工程建设的帮扶的同时,始终把抓实基础教育、抓好科技推广作为对广大拉祜族群众的智力帮扶措施的重点长抓不懈。抓基础教育,重点解决村民缺文化低素质的根本问题,抓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是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全乡在设立中学、小学、夜校等教育网络的同时针对家长不主动送子女上学,子女不想主动上学的实际,乡村坚持开展纯义务性质的“爱心送学”监督活动,通过督学促教,尽量保证拉祜族孩子多受些教育,多掌握点文化知识。选送部分拉祜孩子到县城学校就读,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大山外面的世界,更多地接触其它民族,开阔眼界,打破封闭思想,接受新观念。采取科技手段到田、科技服务到户、手把手教,让拉祜人从不知到会做、愿意做。如:家畜家禽饲养、蔬菜种植、居家卫生、防病治病等等,从小事情,小细节上帮助、引导。结合产业开发建设适时抓好生产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如:茶叶、核桃、烤烟、油菜等种植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每建成一个产业就培训带动起一批农民学习、掌握种植、管护、采摘加工一整套生产技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茶农、烟农。

三、南美乡群众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此次对26户农户的调查结果及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今天,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的现时要求相比在南美乡还存在着许多重大挑战,需要跋涉的路还很长。对26户农户的调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如下:

(一)总收入(不含粮食折币、下同)138700元,人均1216元;净收入88000元,人均771元。总收入最高农户10000元左右,人均2000元;最低2000元,人均500元。净收入最高的农户6000元,人均1500元,每人每天平均收入4元左右(该数据可视作农户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略低于统计局法定的纯收入指标)。

(二)生产粮食24900公斤,人均306公斤,因水田面积较少,且产量不高,故多为旱地玉米、荞籽、小麦等杂粮粗粮,若按50%的折率计算,实际人均生产成品粮只有150公斤。

(三)家畜家禽养殖情况,61%的农户养牛,最多的8头,最少的1头;96%的农户养猪,最多的养有16头,最少的2头;38%的农户养羊,最多的26只,最少的2只;100%的农户养鸡,最多的80只,最少的10只。极少数农户有少量的特种养殖,如野猪、山地鸡、毛驴等。饲养业畜禽产品出售收入约占农户收入的20%左右。

(四)种植业,截止2008年底,共种植核桃490亩,人均4.3亩,茶叶371亩,人均3.25亩,两项合计人均种植面积达7.5亩。

(五)接受教育及培训情况,在接受走访的114人中,有17人上过初中,占14.9%,中专1人,占0.8%,其余均为小学以下或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人口中普遍接受过2—3次以上的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多为种养业方面的适用技术培训)。

(六)群众住房情况,南美乡拉祜族群众住房集中建盖于九十年代,标准和结构统一为60—65平方米的土坯房木屋架瓦顶。

(七)村民外出劳务打工情况,在接受调查的114人中,有3人季节性地在本县区内打点零工,年收入2000元左右。

(八)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网络及体系基本健全。

以上基本数据所反映的基本状况总体能代表和反映南美全乡的基本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的改善,产业建设有了较好的规模基础(全乡茶叶、核桃总种植面积达32400亩,人均7.42亩),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讲,南美乡二十余年的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成绩卓著。但是,由于南美乡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区位,目前和今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基础不牢固。全乡虽努力实现了普九验收,但全乡村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极底,四十岁以上人口绝大多数为文盲,这部分人,他们的知识、思想、观念决定着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如:与外界的接触联系,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对子女的教育、影响等等方面,他们占据着主导因素。

(二)收入水平极低,生活水平提高艰难艰辛。劳作一年,年底结算,所得收入不及城市职工半月工资。

(三)产业单一,种养业成为经济收入的全部依靠,群众生活跟随市场潮涨潮落,起伏不稳。

(四)思想封闭、观念落后、发展的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极弱。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从自然历史、现时政策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自然、历史的原因分析:拉祜族同胞同众多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历史上是经过长途迁徙,为躲避饥荒、疫病或争斗战乱,不得已而选择了深山老林为栖息地,从此过上了几乎与外面的其它民族完全隔离的半猎半农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处百年乃至几百年,每一步都饱含辛酸与血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他们被拉下了,掉队了,思想封闭意识滞后就在所难免。新中国成立,党的民族政策使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但在经济上,国家还无力全方位顾及,尤其无力顾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经济发展扶持。近四十年的时间,使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内地汉民族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的今天,全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再次相比,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更显积弱积贫,与内地其它发展快的地区相比,又形成了新的更加巨大的差距,南美拉祜族乡的现状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意识差距和现代几十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用这十几年的时间,是难以做到尽快改变和全面较快发展的。因为,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区域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千差万别,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扶持标准,往往难以收到同等的效果,这就是特殊贫困类型的特殊性。

现行政策分析: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性的扶贫攻坚给贫困山区的脱贫发展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契机,特别是“十五”、“十一五”近10年的时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提升阶段,各民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南美乡属于特殊区域的特殊群体,生活在这里的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脱贫步履艰难,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依然缓慢,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了甚至比其它贫困地区更大的力量,但仍然无法与其它地方实现同步解困。从现时政策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研究。首先,现行扶贫政策强化了普遍性,弱化了特殊针对性,内地与边疆、普遍情况与特殊情况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突出重点和针对性缺乏。其次,项目资金的扶持方式和标准散而少,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如,以自然村为单位的15万元的补助和几十万元一个项目的产业扶贫。第三,项目资金整合匹配,全国全省一个标准要求,使贫困地区的发展雪上加霜,地方财力弱就意味着争取项目的机遇和条件有限,实施项目难度大也就意味着项目少安排或不安排,发展差距也就随着机会条件的多少,实施能力的强弱因此而明显的拉开,这是否是人为的、政策的因素造成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值得思考研究。第四,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政策的贯彻实施存在着具体或细化不够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使用等等。有特殊或优惠政策,但实践中没有做到,体现不出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培养,官员领导、专家学者、干部员工是人才,种地养牛、务农经商是人才,任何领域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有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政策需要特殊,实践更需要特殊。教育基础差是现时,人才培养、使用的门槛最需要特殊,若只按现行的升学就业加5分、10分照顾少数民族(几个特少民族更突出)子女永远也进不了门(那这5分、10分的优惠是专为钻空子改族别的汉族老大哥设置的了)。这种恶性循环,若在类似南美乡这些地方得不到遏制,各民族共同小康,共同富裕就是空话。像南美乡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如果新的劳动者一代又一代都处在文盲状态中,要脱贫发展实在是希望渺茫。

四、政策措施建议

南美地处山区,山宽地阔,适宜种养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茶叶、核桃基地,标准高,管护力,已颇具规模,若市场情况好,再过5至10年,两产业将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如前所述,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基础等都有一个良好的现时基础。当前和今后着重是研究好现有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政策措施方面提以下建议:

(一)抓教育,切实把人口素质提高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措施长抓不懈。一抓基础教育。控制和杜绝新文盲产生,国家实行全免费选送部分拉祜子女进入上一层学校接受教育,力争初高中毕业生在乡村人口中占相当的比重,逐步使他们成为劳动生产活动中的主力军,农村家庭中的当家人,如此,山乡观念的转变,走出封闭才有平台和希望;二抓职业技能培训。中专技校、大专院校破格招收特少小民族学生,必要时办特殊民族班,通过特殊措施培养,让拉祜族后代回到本地、本乡或他乡就业、打工,在不同岗位上影响和带动本民族,通过外出读书,劳务打工等方式,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使封闭意识得到逐步改变;三抓优先录用。在公务员招收、提职提干过程中,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和素质,应尽量放低门槛,制订特殊准入制度。现象上看只是解决照顾了一个或一批人,更深的意义在于关爱了这一个民族,让这一措施促动和影响该民族增强求学上进的思想和意识,树立发展的欲望和信心。

(二)继续加大对南美乡的扶贫投入。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提升。在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抓好市场链节。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把农民带入市场,把产品变为商品,让农民获得最优的收入。

(三)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和基础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强拉祜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开发民俗旅游。充分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茶叶、核桃、竹子等产业的沿途布局景观,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依托南美乡离临沧城近(48公里),可直达双江勐库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开发度假休闲项目,带动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注重当地农特优产品的生产、销售推介,注重拉祜传统手工艺品的挖掘开发,让大山蕴藏的各类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2:扶贫情况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此次对三个乡镇的调研,涉及8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三个乡镇在xxxx年实施的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中,第一批共安排了222户、931人,其中坡头镇142户

685人、杉树乡80户246人,安排的总户数中少数民族126户604人。改建面积5950平方米,其中坡头5380平方米、杉树570平方米;改造面积6171平方米,其中坡头1501平方米、杉树4670平方米;总投资141.626万元,其中坡头84.026万元、杉树57.6万元;国家补助资金88.8万元,其中坡头56.8万元、杉树32万元;群众自筹52.826万元,其中坡头27.226万元、杉树25.6万元;杉树乡改建改造茅草房80户,坡头镇改建改造杈杈房35户、窝棚32户、石草房52户、土草房21户、石木房2户。第二批共安排了240户、993人,其中坡头镇140户607人、果珠乡100户386人,安排的总户数中少数民族196户782人。改建面积4675平方米,其中坡头2105平方米、果珠2570平方米;改造面积8045平方米,其中坡头5770平方米、杉树2275平方米;总投资155.706万元,其中坡头88.72万元、果珠66.986万元;国家补助资金96万元,其中坡头56万元、果珠40万元;群众自筹59.706万元,其中坡头32.72万元、杉树26.986万元;坡头镇改建改造杈杈房3户、茅草房99户、窝棚2户、石草房34户,消除无住房户2户,果珠乡改建改造杈杈房7户、茅草房72户、窝棚5户、石草房15户,消除无住房户1户。

二、我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长期以来,我县扶贫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及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干部群众较为满意,特别是近年来由县扶贫部门组织实施的安居(整村推进)工程,为全县的扶贫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解决温饱,为创建平安xxxx、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xxxx“三个三分之一”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认真组织,规划实施。我县的贫困户大多处于高山、深山区,这些地方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依靠大面积的扶贫方式已不适宜偏远、分散贫困户分布的实际。因此,把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贫困村、贫困户,集中打歼灭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扶持、技术培训等方面规划实施到村,把扶贫的资金和项目集中落实到户,真正做到雪中送炭,从而实现“整村推进、逐户解决”的目标,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能得到尽快解决,进而巩固温饱,防止返贫。

(二)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主要有“五难”(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而解决水和路是贫困地区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目前,各地的扶贫物资和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则,整合各种扶贫资源,以贫困村为单元,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逐村规划,分步实施,一次脱贫。同时,教育广大贫困群众增强主动脱贫的意识,发挥政府、社会和贫困户三方面的积极性,使扶贫工作通过“外因”推动“内因”的变化,变过去政府“要我干”为群众“我要干”。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人员、机构、经费“三落实”。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遵守规律、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提前准备、相互促进的原则。始终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群众与干部之间形成了上下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围。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及时组织县、乡两级有关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对安居房建设的选址、户型、外观、结构、功能等进行详细研究论证。

篇3:扶贫情况调研报告

1 昭化区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昭化区坚持“大扶贫”工作理念, 瞄准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 围绕扶贫规划, 健全工作机制, 整合资源力量, 探索创新实践, 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劳务扶贫、产业扶贫四大扶贫工程为重点, 以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公告公示、绩效评价四项监管措施为保障, 先后建成昭化至大朝社会扶贫线, 建成紫云、沈家阁、柳桥等生态小康新村6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6个, 有效改善了贫困区域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贫困人口增收。2013年,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391元, 比2010年增加2 379元;2013年底, 按照扶贫新标准, 全区减贫2.4万余人。

从实地调研来看, 紫云乡中漕村地处紫云乡东端, 有192户755人, 其中劳动力468人。全村收入主要来源于为猕猴桃种植、生猪家禽养殖和外出务工。2011年使用连片扶贫项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0万元, 用于产业道路硬化2.02 km, 入户路硬化1.76 km, 修建蓄水池4口, 种植猕猴桃60.33 hm2。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 679元, 比2010年增加了2 919元。文村乡党阳村位于文村乡东南部, 有314户1 132人, 其中建卡贫困户128户223人。全村主要收入来源是种养业和外出务工。2013年使用整村推进项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 用于道路整治1.8 km、村组道路硬化1.5 km, 山坪塘整治1口, 发展猕猴桃4 hm2, 土鸡养殖88户7 000羽、大耳羊养殖83户220只、能繁母猪养殖10户20头, 新改建生猪圈舍41户2 221 m2, 建立养殖专合社1个。2013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 305元, 比2012年增加了1 660元。中漕村和党阳村实施扶贫项目后, 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培育了增收支柱产业, 人居环境显著变化, 深受群众欢迎和赞誉。

2 多措施加强扶贫工作

1) 突出贫困对象, 着力构建财政扶贫工作机制。项目规划区域重点突出贫困村, 按照贫困发生率高低, 通过比选入围方式, 确定项目实施村。规划项目充分尊重民意, 通过反复征求群众意见, 按照急需、必建和缺啥补啥原则, 结合乡镇、村发展总体规划, 由项目实施村确定实施项目。规划对象突出贫困户, 以建卡贫困对象为主。贫困农户到户项目逐户规划建设内容, 逐户核算补助资金, 贫困农户补助标准高于一般农户20%以上。规划到户项目通过验收后, 扶贫补助资金直接打卡到农户。

2) 整合资源,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紧紧围绕项目村实际和产业发展规划, 坚持量力而行、缺啥补啥原则, 按照“大扶贫”理念, 以财政扶贫项目资金为杠杆,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 发挥各行业部门优势, 集中解决贫困村道路、饮水等突出问题, 提升贫困村整体水平, 推进贫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使贫困区域和贫困村、贫困户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3) 发展产业, 构建产业持续扶持机制。贫困山区现有产业不能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 运输难、灌溉难、规模经营化程度低。为此, 在扶贫项目建设中, 注重畜禽养殖圈舍、高标准农田、产业道路等基础项目。围绕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思路, 确定贫困户产业门路, 将贫困对象全部纳入扶持范围, 补助标准高于一般农户, 并制定贫困农户产业建设内容、发展目标和持续帮扶措施等, 引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 保障资金安全, 着力项目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在加强财政扶贫项目的规划管理基础上, 更加注重财政扶贫项目实施每个环节的管理。明确镇村是项目实施责任主体, 加大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力度,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和干部联系扶贫项目责任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监督,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 分级负责、专户储存、专账核算, 直接支付到施工队伍或打卡到户。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力度, 科学评价资金使用绩效, 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5) 完善参与式扶贫机制, 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三公开”制度。按照民办公助方式, 统一制定公示公开要求和操作指南, 对项目规划内容、资金使用安排、资金补助标准、项目实施方式、施工队伍选择等内容全面公开公示。坚持公开民主决策, 加大对扶贫政策、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宣传力度, 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坚持“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原则, 做到“项目内容民选、建设方式民议、筹资投劳民商、资金使用民管”, 不断巩固完善群众“参与式”扶贫开发机制。

3 提高扶贫资金使效果的建议

1) 进一步搞好贫困村、贫困户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相关行业和部门应做到信息共享。贫困村和贫困户对象准确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 直接关系到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扶贫、“雪中送炭”的效果。建议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识别界定办法, 制定更科学更完善的评定标准, 统一标准测算口径, 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界定的准确度, 做好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行业贫困对象信息共享, 实行动态管理。

2) 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改变扶贫资金的投入模式。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渠道单一, 大多数是单个项目或单次投入, 后续投入跟不上。为拓宽投入渠道, 加大扶贫投入力度, 建议围绕连片贫困地区发展规划, 整合项目, 聚集资金, 集中投入, 协同推进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同时, 改变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 加大定向财力转移支付力度, 赋予县级充分自主权限, 切实做到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

篇4: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

一、1270个县已全面开工,项目开工率达98%以上

截至9月底,22个省(区、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工县数1270个,占计划县数的99%以上。开工项目1726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8%。其中,已竣工项目2093个,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万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以来,项目开工率达到100%的省份由此前的仅重庆市1个,增加到吉林、山东、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青海8个,山西、河北、宁夏3个省份开工率提高了5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仅河北、广西、福建3省区因土地审批程序等原因,开工率在90%以下,分别为88.6%、84.7%和84.4%。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政策“红线”之内

截至9月底,全国已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08万套,924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1345个、卫生院所1347个、安置区活动室1964个。已累计完成总投资951.58亿元,投资完成率41%。初步统计,2016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的“红线”之内。

三、各省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3月和6月分2批下达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193.6亿元,实现对年度建档立卡搬迁任务计划的全覆盖。截至9月底,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分解下达到市(县),并按照今年249万人搬迁任务要求,用于补助年度计划内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

四、18个省级政府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贴息贷款承接速度明显加快

目前,22个省(区、市)均已明确由省级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与省级投融资主体签订易地扶贫搬迁政府购买服务协议。除安徽、福建、河南、重庆4省(区、市)外,其余18个省份省级政府均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其中:吉林、江西、山东、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份为现场会后新签订购买服务协议。同时,省级投融资主体承接贴息贷款速度明显加快。河北、山西、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10个省份已与两行签订贷款合同,并承接贴息贷款337.7亿元,较现场会前增加238.3亿元,其中云南、四川、湖北3省分别新增105亿元、74.5亿元、47.6亿元;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8个省份已承接专项建设基金189.95亿元,其中,湖南、四川、云南3省已完成“十三五”时期专项建设基金全部额度的注入工作。

五、283亿元地方政府债所筹资金已支付到项目,部分省份存在债务资金滞留现象

截至9月底,除山东、湖南2个省份未发行地方政府债外,其余20个省份已发行地方政府债635亿元,占“十三五”时期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控制规模的63.87%。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湖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份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发行完毕。在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中,有615.54亿元已注入省级投融资主体,283.06亿元已支付到具体项目,分别占已发行地方政府债总额的96.93%和44.57%。其中,内蒙古、吉林、江西、重庆、甘肃、宁夏、新疆7个省(区、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全部滞留在省级投融资主体或市县实施主体,滞留资金132.1亿元,其中甘肃49亿元、重庆24亿元、江西和内蒙古各20亿元。有11个省份出现部分资金滞留,其中贵州100亿元、山西34亿元。仅湖北、西藏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支付到具体项目。

六、搬迁与脱贫同步规划,后续脱贫措施和就业岗位正在加快落实

各地在编制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时,同步制定了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计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工作。初步统计,今年计划搬迁的贫困人口中,各地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2.33万人次,在本地落实就业岗位42.2万个,拟劳务输出人口81.73万人,通过产业扶持人口117.6万人。

七、12个省份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篇5:扶贫整改情况报告

通过自查,发现我镇在脱贫攻坚上存在如下问题:

一、精准管理问题 1、帮扶手册中的贫困户属性填写不一致或者填写错误。依山村李青山,帮扶手册 2017 年体现为低保户,2018年手册体现为一般贫困户,前后信息不一致;柞树村赵福金今年村里给申报低保,现在还没有审批,手册体现为低保户。

2、手册填写与帮扶台账、信息一览表不符。依山村梁志和手册填写耕地面积 2.4 亩,一览表填写 1.6 亩,实际耕地面积 1.6 亩。

3、贫困户家中手册是复印件。乌鸦泡村张海民原扶贫手册丢失后复印村里扶贫手册,先贫困家长扶贫手册为复印件。

4、多数贫困户的 2018 年扶贫手册在帮扶干部手指,没有放到贫困户家中。

5、依山村申请书和档案中农户前后签字不一致或代签的现象。

二、精准成效问题 6、有些台账收入计算缺乏依据,有些贫困户为享受贫困户相关政策而隐瞒收入,使收入填报错误率非常高,另外转移性收入各项也没有分别标出,其他收入来源不明确。

7、脱贫程序需要进一步规范。脱贫户口述的脱贫时间与脱贫户建档立卡的计划脱贫时间及脱贫告知书的具体日期不一致,部分贫困户和脱贫户的建档立卡的具体识别日期和退出日期不明确。

三、政策不熟 8、帮扶干部对政策不熟、情况不明,基层干部掌握脱贫攻坚政策不全面不到位。

9、群众掌握脱贫攻坚政策不全面。只知道分红给钱,看病报销了一部分,但对于应该享受哪些扶贫政策不清楚。

四、作风漂浮不务实 10、存在帮扶责任人到贫困户家只是入户对接了解情况,填填表、照照相、简单发钱给物,没有具体帮扶措施或者帮扶措施缺乏针对性。

针对发现的问题,镇、村两级档案补全缺少的材料、公章;有代签字现象的,入户重新告知签字,如身体原因不能签字的,让家属代签,保留代签音像材料。

包村领导将入户走访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各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具体要求是 1、将 2018 年的帮扶台帐和帮扶手册填全、填规范;2、重新核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要去帮扶手册、帮扶台帐、情况一览表一致;3、重新核对贫困户家中的土地数、房屋面积数;4、重新核对贫困的家庭收入;5、将有代签字的地方重新由贫困户本人签字;6、入户了解贫困户实际致贫原因,符合实际制定帮扶措施和脱贫计划。整改时限为 5 月 23 日前。

在与帮扶责任人沟通和入户走访时发现,帮扶人和贫困户对贫困户应享受的待遇政策都不太清楚或者解读不透彻。镇政府针对扶贫政策方面进行培训,要求所有在乌鸦泡镇有帮扶任务的帮扶人参加、村三职干部参加、每村选出 2 人有表达能力、了解贫困情况的人员参加培训。

经过全镇上下和各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乌鸦泡镇已将发现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在以后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整改。

篇6: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本文是关于山区连片的扶贫工作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大家!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市政协农业委员会近期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分两组深入万源市白沙、八台、长坝、花楼、庙坡、大竹、庙子、白果和宣汉县黄金、新华、清溪等已经(正在)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的乡镇,采取看现场、访群众、查资料、听汇报等方式,对我市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成效

年国家实施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以来,我市各级党政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大力推进,共争取省以上财政投入 19300 万元(万源市大竹河片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 2300 万元,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 17000 万元),项目覆盖 97 个乡镇、228 个村、11 万多户、42 万多人(贫困人口 11.1 万人),全市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2011 年初,我市锁定建卡贫困人口 121.61 万人(万源市 14.6 万人,宣汉县 33.36 万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实施两年来,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 101.89 万人,减少 19.72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18.45% 。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两年来,共新建改建贫困乡镇村社道路 494.3 公里 ;实施人畜饮水项目 42 个,解决了 7074 户贫困群众饮水困难;易地扶贫搬迁高寒山区贫困群众 1945 户,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三)产业发展明显增多。 发展板角山羊养殖户 82 户,旧院黑鸡养殖户 944 户;新建茶叶、核桃、中药材等产业基地 31582 亩,贫困群人均增收 1000 元。

(四)社会参与度明显提高。 建立并实施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业主投入、干部帮扶的扶贫机制,国家、省、市县级单位为贫困村捐助了资金,资助了贫困学生。

(五)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结合新村聚居点打造,大力实施了贫困地区农户 “ 三改三建 ” ,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新村建设步伐加快。

二、困难及问题

(一)基础设施较差,扶贫难度大。 贫困地区水利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公路建设滞后,村社道路不畅,交通瓶颈严重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相对保守,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因灾、因病致贫和返贫的现象有所发生。

(二)产业发展落后,农民增收难。 部分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村风貌打造上,对产业发展重视不够,整村推进的项目村规划栽植了核桃、茶树,但管理十分粗糙、产业相对薄弱。产业市场占有率低,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设施和手段不完备,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程度不高,茶叶、黑鸡、中药材、牛肉、奶牛、蔬菜等特色产业虽已有一定数量,但与大市场、大竞争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农业附加值低。甚至个别农业企业把工作重心放在申请国家项目补助和贷款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能力弱。全市农业专合组织虽然有 804 家,但真正运作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却没有几家,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三)投入标准低,资金严重不足。 在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中,万源、宣汉属于山区县,贫困程度较深,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项目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财政给予每个村 100 万元的扶贫资金,只能修 1-2公里 村道,难以综合推进工作,实现扶贫目标。

(四)科技人员缺乏,劳动力不足。 项目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不仅无法吸引外来人才,而且本地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形成 “ 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引不进,越穷越缺人才、越缺人才越穷 ” 的恶性循环。同时,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家大都是 60 、70 岁的老人,一些投工投劳工作无人参与,扶贫工作推进缓慢。

(五)进展不够平衡,区域差别大。 项目安排存在差异,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庄,通过环境整治、新村建设、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等项目实施发展较快,但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边远山区,步伐相对迟缓,扶贫到户工作尚未真正落实;区域存在差异,市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公路沿线和城乡结合部与边远山区之间差别大,工作进展不平衡;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少农户仍然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一些陈规陋习难以破除,不文明行为难以克服。

三、对策及建议

(一)深化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一 要强化考核奖惩。 各级政府要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明确和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和奖惩。二要强化规划统筹。整体编制扶贫攻坚规划,统筹协调各部门的涉农资金向贫困户、贫困村和连片扶贫区聚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三要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上的政策、项目支持,尤其要争取宣汉县享受民族待遇县政策,争取宣汉、万源等地享受革命老区扶持政策,并落实到位。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四要强化宣传激励。通过宣传引导、项目支持、政策扶持,调动各地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激发贫困户自力更生、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形成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争取上级投入。汇报 争取中央将整村推进扶贫标准由目前的 100 万提高到 800 万元 -1000 万元,并将扶贫年限由目前 1 年延长到 3 年; 市 和县(市、区)财政也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整合项目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整合资金、打捆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整体作用;三要积极探索创新。逐步扩大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范围,鼓励和支持互助社与其它金融机构合作,有效解决贫困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培育产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要科学规划项目。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高效产业。二要强化政策扶持。对已经确立的支柱产业,要用好用活信贷扶贫政策,降低信贷门槛,全面推广小额贴息贷款,提高信贷扶贫效益,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三要强化龙头带动。大力引进和培植一批有实力、有潜力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四要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组织的发展,鼓励农民通过 “ 公司 + 基地 + 员工 ” 等模式,不断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五要强化人才培养。配强配齐乡镇农业科技人员,大力培养和培训一批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实用技术型人才。

篇7:某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是集“边、山、少、穷、战”为一体的全国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位于**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096.86平方公里,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756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215833人,少数民族人口212778人,占总人口的98.6%,其中,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8177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收入8355万元,增长36.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7499万元,增长3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元,增长15.1%。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1986年,**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281.2万元,建成153个温饱示范村,15个重点村、113个整村推进村、2个小康示范村,安居温饱农户3668户16510人,组织输出劳务85000人次,解决了8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406元,农民人均口粮从280公斤增加到310公斤。

截止2008年年底,共经实施项目的村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涉及10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3931户17690人;牛孔乡31个,涉及10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1624户7308人;大水沟乡26个,涉及7个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1828户8226人;大黑山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3101户13954人;半坡14个,涉及5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685户3082人;戈奎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2964户13337人;平河28个,涉及10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783户8025人;三猛46个,涉及8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752户12386人;骑马坝28个,涉及7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523户6853人。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4、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各项目村建设前养猪大都采用放养,熟喂的老办法,出栏一头肥猪需一年半至两年,效益很低,户均仅有1-2头猪,通过扶持建盖猪厩,培训技术,更换品种,实行厩养和科学喂养等项目建设后,疾病得到控制,存活率明显提高,出栏周期缩短,效益显著提高。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

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动思维方式为“我要干”的积极、主动、向上的思维方式。、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单位帮扶,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的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在大水沟乡开展“无偿投入,有偿使用,长期滚动,受益群众”试点工作,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整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种渠道的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抓出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县扶贫开发工作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建县晚(1958年建县),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一是自然条件差。全县3096.86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没有一块足以1平方公里的平地,山高谷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局面没有根本得到改善,因灾年返贫的状况依然突出。二是贫困程度深。到2007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7元以下还有8.09万人,其中758-1067元之间的3.27万人,758元以下的4.82万人。目前全县还有4150户20750人居住在茅草房、篱笆房或破房中,极少数特困农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不蔽风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是农民素质低。由于教育起步晚,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生产方式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接受先进思想、先进观念和推广实用技术的能力缓慢,科技普及率低。四是县级扶持能力弱。因县域经济增收缓慢,县级可支配财力十分有限,谈不上拿出资金搞开发式扶贫。

三、贫困人口分布

(一)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

以1300元为贫困线标准,到2008年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42190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兴镇总人口有48094人,其中贫困人口28352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瑶族,分布在牛洪、岔弄等11个村委会;戈奎乡总人口有20507人,其中贫困人口14664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加梅、哈鲁等8个村委会;牛孔乡总人口31414人,其中贫困人口20591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者俄、模东等12个村委会;大水沟乡总人口19174人,其中贫困人口12847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分布在大水沟、龙普等9个村委会;大黑山乡总人口有19862人,其中贫困人口12717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拉龙、老白寨等8个村委会;半坡乡总人口9909人,其中贫困人口6005人,主要为哈尼族、拉祜族,分布在二甫、哈的等6个村委会;骑马坝乡总人口12711人,其中贫困人口8643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分布在莫洛、杯倮等8个村委会;三猛乡总人口24949人,其中贫困人口17715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分布在桐株、塔甫等8个村委会;平河乡总人口29213人,其中贫困人口20656人,主要为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瑶族,分布在大头、东哈等11个村委会。

(二)未纳入规划贫困村数及分布

未纳入“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规划和未扶持过的的贫困村数有426个,其中,大兴镇47个,戈奎乡25个,牛孔乡81个,大水沟乡63个,大黑山乡41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34个,平河乡54个,三猛乡67个。

(三)已扶持过但未解决贫困的村及分布

截止2008年年底,已经扶持过的村寨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戈奎乡32个,牛孔乡31个,大水沟乡26个,大黑山乡32个,半坡乡14个,骑马坝乡28个,平河乡28个,三猛乡46个。但都未能脱贫致富,主要原因是:一是投入不足多为每个财政才补助15万元,由于**县交通不便,建设成本高,而**财政薄弱,无法增加投入,内地可建设2个项目村的资金在**县只能建设一个项目,甚至1个也建设不了;二是自然灾害反贫,由于防灾能力弱等原因,脱贫后反贫现像严重。

四、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统一领导,统一安排,主要工作思路是进一步加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县级财源,增加群众收入;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开展卫生、文化、广电等设施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十年努力,实现人均1亩基本农田地,户均3亩经济林果,人畜饮水困难得到解决,农户通电率达95%以上,巩固“普六”成果,实现“普九”目标,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二)目标任务

1、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线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60公斤以上;

2、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和困难问题;

3、基本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贫困群众看病难、收听广播电视难等“八难”问题;

4、基本实现贫困村通简易公路和村内道路硬化;

5、户均发展1-2项稳定可靠的产业增收项目,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6、贫困乡(镇)、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达到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三)具体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县级扶贫开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由县委、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县乡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县直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要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省、州、县挂钩帮扶单位积极参与规划的实施。

2、资金保障措施。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确保中央、省、州下达到我县的各类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加大县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开发,鼓励乡(镇)、村及贫困户加大自筹资金的额度(包括贫困户投工献料折算资金);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

3、政策保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贫政策法规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制定和完善更加有利于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特殊政策,吸引县内外各种经济组织和能人开发我县的各类资源,促进和带动县内经济发展。

4、技术保障措施。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根据规划实施的项目任务,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技术指标体系,从适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搞好技术服务。

(四)政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万村建设千村推进的力度和社会帮扶力度。因我县山高谷深,交通不畅,群众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项目建设成本高,向上级争取每年多增加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每个项目增加到50万元以上,以促进万村建设千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重视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走科技脱贫致富之路。但由于贫困,使大批少数民族儿童无法入学,或因家庭困难而中途辍学者居多,现代耕作方式和实用科学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向上级争取政策倾斜,在全县全面推行“三免”政策,每年补助一定的农业科技培训资金。

3、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我县尚有142190人分困线下,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向上级争取每年增加一定的产业扶贫资金,以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篇8:扶贫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政协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7月下旬至8月上旬,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带领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调研组,就“我省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了省扶贫和移民办负责同志的情况通报后,深入到吉安市永新县、吉安县和上饶市横峰县、余干县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吉安市、上饶市扶贫和移民办负责同志和四县党委、政府的情况介绍,与有关职能部门、乡(镇)村负责人和扶贫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民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察看了部分扶贫项目。

一、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

我省现有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开展以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扶贫攻坚工作,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

1、实施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以3069个重点贫困村为单位,实施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解决温饱为重点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计划。“十一五”期间,省本级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3亿元,每个重点村五年安排50万元左右,共帮助重点村修建道路1.5万公里,解决饮水困难人口38.1万人,新增可灌溉基本农田110万亩,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面貌得到改善。上饶市以“六到户”工程为抓手,共完成610个重点村的整村推进任务,重点村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清洁能源”的目标。

2、推进移民搬迁,条件恶劣地区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显著改观

为从根本上解决易发生灾害地区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按照“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的目标,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等形式,对身处库区、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十一五”期间,省本级共安排移民建房财政补助资金9.25亿元,累计搬迁移民26.63万人,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262个,移民户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观。永新县把移民集中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建设,共搬迁移民1403户6322人,兴建移民集中安置点35个。

3、拓展产业扶贫,贫困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现状,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科技扶贫示范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善扶贫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十一五”期间,全省投入产业开发扶贫资金2.5亿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覆盖范围内的贫困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吉安县通过财政补贴、建立信贷担保联合体、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实行贷款贴息和建立村级产业发展资金等多种措施,扶持贫困农户发展葡萄、肉鸡、肉牛、肉猪等致富产业,扶贫产业已覆盖全县70%的贫困户。

4、加强“雨露计划”培训,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把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雨露计划”,通过“订单式”、“对接式”等多种培训模式,推进扶贫培训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十一五”期间,省本级共投入“雨露计划”。培训资金1.05亿元,累计完成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培训共25万人,基本达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5、坚持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合力得到增强

通过抓好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各类企业参与扶贫、社会各界支持扶贫四大主体,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局面。“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筹集各类社会扶贫资金33.73亿元。余干县、横峰县充分发挥挂点扶贫单位的作用,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分别达3382.2万元和2000多万元。

二、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好地满足全省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目标和要求相比,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

1、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扶贫成本逐步提高。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自然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滞后的偏远地区、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并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偏低、自我发展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帮助这部分贫困人口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脱贫致富,需要付出更大的社会成本。

2、农民致贫返贫因素呈现多元化,返贫现象比较突出。扶贫开发使一部分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巩固温饱的任务还很艰巨。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因病、因学等致贫、返贫因素交织在一起,成为贫困农户的经常性威胁。此外,建设征地、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等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的贫困群体产生。同时,初步解决温饱的人口群体因为贫困标准线较低,存在极大的脆弱性,也容易返贫。

3、扶贫投入偏少,补助标准偏低。整村推进每村每年只有10万元,相对于贫困村急需完成的诸多建设项目来说,资金太少,只能先解决群众受益面最广泛的基础设施问题,而产业发展、环境改造等项目难以实施。上级项目普遍要求资金配套,一些贫困县为了争取到项目只能假配套,造成投入先天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产品供给短缺,贷款门槛过高,到户贴息资金难以落实。移民建房每人补助3500元,补助标准偏低,少数贫困户搬迁困难。劳动力转移培训部分工种补助标准过低,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4、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抗灾能力较差。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与扶贫开发的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至2010年底,全省仍有3.3%的自然村尚未通公路,28%的农户没有安全饮用水,21%的行政村没有卫生室,50%以上的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抗灾能力弱。

5、扶贫开发工作缺乏有效衔接,影响到扶贫的实际效果。少数地方、行业、部门、单位对扶贫开发存在思想认识偏差,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和实际效果有较大差异。由于缺乏有效制度和工作机制保障,扶贫开发实际工作中存在“单打一”的现象。有关单位在扶贫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等方面仍然不能形成有效合力,时常出现各搞各的规划,各确定各的项目,各下达各的资金,往往造成有的项目几家单位扶持,而有的项目又无人扶持的现象。

三、推进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根据国家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制定我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并制定好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扶贫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持衔接。在编制扶贫规划中,要根据国家纲要提出的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的部署,科学划分省级连片特困地区,将没有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重点县和其他老区贫困县归入其中统筹资源给予重点扶持。各地要根据省扶贫规划,制定和完善本级扶贫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2、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搞了十年,各级政府应当认真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地调整工作部署,切忌平均使用力量,应进行分类扶持。对基础条件较好,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应鼓励其脱贫出列,努力奔小康;对基础条件较差,贫困人口较多,脱贫难度大的县,应作为全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新增的扶贫资金和经济实力强的帮扶单位应集中到脱贫难度大的地方。对剩下的贫困人口也应进行分类扶持——对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开发式的扶贫,帮助其摆脱贫困现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户,实行移民整体搬迁。

3、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在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扶贫投入的基础上,调整各级财政的支出结构,建立各级财政扶贫资金随财力增长而逐步增加的长效机制,并通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全社会增加扶贫投入。要着力落实好国家新出台的扶贫纲要关于“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配套资金”的规定,实现贫困地区扶贫项目财政全额投入。适当提高贫困线标准、移民搬迁补助标准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种补助标准,落实专项扶贫到户资金。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丰富品种,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扶贫投入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小额信贷试点、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的问题。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扶持修建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快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和灌溉排水泵站的更新改造。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建后管理和维护制度。

5、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建立产业扶贫专项投入资金,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着力打造新型农民。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能人的发展,在贷款、基地建设和劳动力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6、整合各方扶贫资源,使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以资金政策为手段,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稳定脱贫为落脚点,有效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整合部门和行业力量,实行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发挥合力。要将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有效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建立和完善财政扶贫资金整合绩效考评体系,促进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整体效益的提高。鼓励各地开展整合扶贫资源试点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健全扶贫项目前期工作和动态监测以及事后评估制度,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并充分发挥效益。

7、发动各界力量,积极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和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推进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在现有定点扶贫的基础上,建立经济强县与老区贫困县结对帮扶制度。尽快出台我省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完善社会捐赠减税免税政策,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建立健全慈善奖励表彰制度。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扶贫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扶贫济困、乐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8、打好革命老区牌,争取国家对江西老区建设的支持。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资源优势,打好老区牌,争取国家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加大对江西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制定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以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为重点,精心谋划项目,做好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工作,从中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造福老区人民。

9、出台扶贫开发地方性法规,将扶贫开发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推动国家扶贫开发立法的同时,根据我省实际,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相关调研、论证工作,适时出台我省扶贫开发地方性法规,为扶贫开发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

1 0、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把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落实领导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办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的作用。加强基层扶贫队伍建设,对贫困人口全面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监测,确保各项帮扶政策措施落实到户。把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列入本地区、本部门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将其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各地完成工作的情况,奖优罚劣。

上一篇:中国地理对人力资源下一篇:图解精读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