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读本读后感

2024-08-12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精选8篇)

篇1:新语文读本读后感

我看过许多书本,有作者是

《新语文8》中我最喜欢一篇是“特别的朋友”中的《看不见的爱》这篇

《新语文读本》就是这样令我回味过去,感受今天。

龙湾区沙城镇第一小学五年级 柳荫

 

篇2:新语文读本读后感

我看过许多书本,有作者是中国的,还有作者是外国的,我第一次看中外作者作品收集在一起的书——《新语文读本》就是这样的。

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是二三年级,读《新语文5》,直到《新语文8》。但,妈妈在买“7”的时候,就一下子把8、9、10、11、12全买回来了。所以我只要有空闲,就立刻把9、10、11、12本翻翻看看,所以,我是《新语文读本》的忠实读者。

《新语文8》中我最喜欢一篇是“特别的朋友”中的《看不见的爱》这篇文章是讲述一个失明的孩子打七八迷远的玻璃瓶。这是爱创造的奇迹。文中的母亲告诉孩子一个信心:“总是会打中的!”爱创造了奇迹,一声音清脆的瓶子碎裂声,是送给这位母亲的最好礼物,而成功对于盲孩子来说,更是意味深长。

这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母亲博大的爱,生活中,我的母亲也是这样爱我的。那是一个早上,爸爸上班去了,妈妈不知道去哪里了,就我一个人在家,我很小,家里人都不见了——太怕了,我就哭了。不一会,妈妈回来,看见我像个泪人儿一样,抱着我,轻轻地哄:“妈妈在这儿,不哭!”

《新语文读本》就是这样令我回味过去,感受今天。

篇3:新语文呼唤新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崭新的课程理念, 构建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 同时也明确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那么, 如何在全新的语文课堂中落实科学有效的新型评价呢?

一、评价观念要转变

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 有些教师在考察一堂课是否成功还是把目光聚焦在教师的身上, 仍然把教师的“教”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观念的体现。其实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课程实施的主体,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 因此, 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 看学生是否学得轻松、主动而高效。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时应该要体现语文课程特征, 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为根本, 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以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评价语言要改变

看过不少课堂, 也见过不少老师, 对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 常常会这样评价:“你读得真棒!”“你真不简单, 大家鼓励他!”于是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诚然这样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但这样的评价又太空, “你读得真棒!”———棒在哪里?“你真不简单!”———哪里不简单?朗读的学生自身不知道, 倾听朗读的学生也不知道, 以后自己朗读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朗读才是最好的, 在评价别人的朗读时也只能用像这些老师说的“他读得很好!”之类的评价语言了。因此这样的评价只能起到激励的功能, 而缺少了指导功能。如果语文教师在上课时能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 做到客观、真实、智慧、艺术, 就一定能在课堂上从容自如, 学生也能更自信地融入学习活动之中。

1. 客观真实。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客观真实,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评价语言要丰富, 要能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如学生读完课文后, 可以这样评价:“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 给人以享受, 请你再读一遍好吗?”“你读得真投入, 把我们都带进课文里了。”这样的评价既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同时又具体地指出了朗读好在哪里, 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当然也要切忌不符实际的评价, 如学生读得不够好, 也要善意地指出努力的方向。

2. 充满智慧。

好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课堂, 好的评价也应该是充满智慧的评价。教师智慧巧妙的评价,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活学生思维, 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老师的评价, 并积极主动地加以改进。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 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杂草被喷了除草剂后的一段话“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起来啦。”, 一开始这位学生读的声音很响亮, 于永正老师来到这位学生身边说:“你这棵杂草蛮厉害的, 我再喷点除草剂。”说着做喷除草剂状,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位同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紧接着于老师让这位学生再读一遍, 他马上意识到了老师的意图, 把声音压低, 作有气无力状地读了起来。这是多么巧妙而又智慧的评价呀, 把激励和引导无痕地融入其中。

3. 富有创意。

教师的评价还应不拘一格, 可以是有声的语言评价, 可以是无声的体态评价, 也可以兼而有之,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课堂上, 教师的一丝笑容,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根竖起的拇指, 都是对学生的评价, 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曾经听到一位老师执教《三袋麦子》, 一个学生在朗读小猴的话时, 读得也蛮好的。不知怎么的, 贴在黑板上的小猴图片突然掉了下来, 同学们都偷偷地笑了起来。这位老师见了并不慌张, 很自然地低下身子把小猴从地上捡了起来, 但出乎意料的是, 他并没有再次贴到黑板上, 而是转过身对这位朗读的学生说:“你把小猴的话读得多好, 看看, 小猴都迫不及待地从黑板上跳了下来, 要和你做朋友呢!这样吧, 老师就把小猴送给你了!”接过小猴, 那位同学喜形于色, 其他学生也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眼神。很自然, 后面的教学中, 学生发言都很积极, 课堂气氛也十分宽松和谐。

三、评价方式要多变

1. 正面评价。

在上课之前, 教师就要充分熟悉教学内容, 了解相关资料, 深入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实际, 这样上课时才能应对自如, 才能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而又全面。如教学《诚实与信任》, 学完课文, 问学生:“读了课文, 是‘我’把小红车主人的车反光镜弄坏了, 当‘我’留下纸条并联系小红车主人时, 你觉得那个小红车的主人为什么还要向‘我’表示感谢呢?”学生回答道:“因为是‘我’的诚实打动了小红车的主人。”这时, 教师及时加以肯定和补充:“是啊, 其实诚实与信任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基石, 希望大家和文中的两个人物一样, 做一个对人诚实, 同时也能赢得别人信任的人。”这样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回答的补充, 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的引导。

2. 激励评价。

如果把学生当做是一艘等待扬帆起航的船, 那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就是一股顺风, 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源泉。上课时, 对于踊跃发言的学生, 尤其是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敢于质疑的学生, 我总是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那些胆子小、不善于言辞的学生, 我也总是把发言的机会优先让给他们, 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当然, 这样的表扬和鼓励是需要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 必须要真诚, 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

3. 延时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老师都能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 这固然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但不容小视的是, 这样的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长期下去也容易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 学习主动性有所弱化。而延时评价则可以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 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让他们先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教师可作总结性的评价。

篇4:“世说新语”话语文

近日读了著名文学杂志《收获》副编审、上海作家叶开刊发于《东方教育时报》上的一篇《高考改革由英语下手,语文教育失败不能怪罪英语》的评论,该评论说,“母语教育失败不能怪罪于英语,以为削弱英语就能提升母语教育质量,无异于缘木求鱼。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通用语言,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的交流日渐深入,普通公民的交往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从有效学习的角度来说,普通人具有英语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不但便于工作上与外国友人交流,在旅游上可以获得自主自由便利,在正规学习或者自我学习上,更可以获得全世界无穷尽的资料和信息。新时代学生不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将会失去竞争力,也将会失去很多人生机会。单方面削弱英语考试比重,会给尚在成长、缺乏足够判断力的学生一种“英语无用”的强烈暗示,而降低学习热情。当他们长大、明白英语的重要性时,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而事倍功半了。”

看了这段文字,你是否会明白我的隐忧?你是否也会有感而发呢?我们的决策机构干嘛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国力的强大,必须辅之以文化的强大。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清末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一书中阐述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术,使中国富强起来。此观点历久而弥新,应该对政策制订有所启发才对!

当发现我们开始“提笔不会写汉字”的时候,当发现我们连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读不下去的时候,当发现我们压根不会写毛笔字,写出的钢笔字歪歪扭扭,东倒西歪,只有自己当时认识,过了几天连自己都不认识的时候,我们开始大力声讨英语,都是英语惹的祸,英语教育太热,各种英语课外辅导班泛滥成灾,占用和挤压了我们大量的时间。最后学出来的还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我要说的是,当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学习英语,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能力,并且要有意识地自觉地构建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而对于那些外语专业人员,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语法、翻译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但我们更要学好汉语,语文遇到所谓新课改,遇到英语大规模蚕食,遇到学生群体集体兴趣转移。语文老师该要怎么做?当北京正式推行新考试改革,削弱英文强化语文时,一个系统庞大的新考试体系,将不可避免地在全国蔓延。

那么,英语降分,语文真的可以学好吗?语文老师该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在自己的班级中,小范围内进行实践。所有语文教师应该达成共识,要从语文教材的狭隘视野里走出来,让学生读书!读书!阅读!阅读!要切实提高母语水平,真正重视汉语,就必须让学生系统地阅读,学习文、史、哲等不同学科的经典著作。即使受到高考这根功利性指挥棒的导引,也应该挤出最多的时间去阅读。近日我看了英国曼彻斯特都会大学视觉传播硕士陈之华先生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秘密》的文章,根据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的研究,芬兰中学生阅读能力表现极为出色。文中说,“芬兰法律规定,每人每日至少进行半小时的阅读。在芬兰设有种类繁多的图书馆,拥有琳琅满目的图书,丰富的阅读资源让全民受益。芬兰教育为什么敢称全球第一:芬兰为什么是全球“成长竞争力”的第一名;芬兰教育为什么是全球最均衡、学生成绩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的高等教育,为什么几乎被每一届世界经济论坛评为最佳;《经济学人》更是建议,欧洲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活动,“回芬兰的学校上课。”看到此,你该明白我写此文的目的,文化的渗透应该比其他渗透来得更快、更直接吧!外界的诱惑太大,应酬太多,而挤不出哪怕半个小时来阅读,什么《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演讲与口才》,只是放在家里当摆设,更甭说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就笔者而言,本人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上课,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我告诉学生学语文要做到“四会”:会说话、会读书、会作文、会写字。所以,我会有意识地把“口语表达”“佳作展台”“成语接龙”“诗词鉴赏”引进课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有时,我还会充满激情的朗读一些励志文章,或给学生推荐《演讲与口才》《交际与口才》;我还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认为一个会读书的孩子,会从书中汲取精神之钙,来丰富自己的涵养。毕淑敏、余秋雨、周国平等大家的作品常常成为学生手中喜爱的读物;每天语文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里,学生会按座位轮流上台或演讲或讲成语,或读自己认为好的作文,有时碰到好的段落我还会让学生抄下来;作文课上,我认为“评论家高于作家”。于是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相互评讲作文,找出同学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我还要求学生每天临写钢笔字,我认为,练字就是练心,可以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沉稳。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陡然增长。

总之,套用哲学家为其弟子讲的“欲无杂草,必种庄稼”的话,作为决策者,单纯依靠减分增分来达到目的,收效会很慢,而且容易顾此失彼。最好的办法是:营造氛围,文化渗透。这样,语文和英语都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篇5:新语文读本3读后感

这本《新语文读本》,最使我感动的文章就是曹文轩写的《第十一根红布条》。这篇小说首先鲜明地刻画出了“麻子爷爷”和“独角牛”两个生动的形象。小说在前期说了,麻子爷爷把骑在牛身上的孩子拽下来,摔在地上,写出了麻子爷爷很“可怕”,接着又从当地特殊的`抢救落水儿童的方法开始描写,切入正题。

亮仔被救了上来,麻子爷爷也牵着独角牛来了,经过一番抢救终于活过来了。但是麻子爷爷因为太劳累,已经筋疲力尽了,在草垛上静静地死去了。

后来的叙述才真正让我心灵震撼――“独角牛跟随麻子爷爷几十年了,如果它真的通人性的话,他是不会因麻子爷爷锯掉了它的一只角而怨恨麻子爷爷的――当年它刚被卖到这儿,就有小孩儿落水了。麻子爷爷牵着它去打谷场,但是这头牛在途中赖着不走。孩子被耽搁了,当然没有救活。也就是那天,麻子爷爷锯掉了它的一只角……”读到这儿,我的心为之一怔,也自然有疑问油然而生:这篇小说开始用了“可怕”、“不近人情”、“古怪”这三个词来形容麻子爷爷,为什么孩子们会对麻子爷爷产生这个印象?后来为什么又对他感到了“悔恨和歉疚”?

篇6:新语文读本读后感

王富仁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一文,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击中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要害,我是很赞成的。但为什么鲁洪生先生会反对,甚至认为这是“误人子弟”呢?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

一是对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的这句话理解得不够全面。何谓“甚解”,我以为这是指汉儒“解经”的那种烦琐的注释,甚至是曲解。例如《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毛诗正义》上的“解”就是“颂文王后妃之德也”。好好的一篇情歌,不让你去感受体会“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境界和意趣,非要“归纳”出这么一个“伟大的主题”--“文王后妃之德”,这不是曲解吗?我想,陶渊明“不求”的就是指的这样一种“甚解”。联系今天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来看,每一篇文章都要归纳入“本文通过什么什么,说明了什么什么……”的主题模式,而后面那个“什么什么”往往就有“后妃之德”之类的“甚解”,使学生每拿起一篇文章,都习惯而乏味地想到这文章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解”--它的“伟大意义”,你说这样的学习怎么会不乏味?这样教师当然也乏味,但是一想到这个“解”在我的手里,是我的“独得之秘”,我的全部本领就在于给你们学生“解一解”,于是又“信心大增”,习惯地进入这个“教学流程”中去了。所以我说,真正“误人子弟”的正是这个“甚解”。当然,老师能帮助学生去“正解”从而比较容易“会意”,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二是必须领会陶渊明完整的意思。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排除了“甚解”,他才能真正地“会意”。“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的过程中“相会”,有真感受,有真领悟,能相通,能共鸣在这种“对话”中互相交融了。读书的目的全在于“会意”,而不在于“甚解”,“甚解”的坏处在于妨碍了“会意”。“会意”了之后,才能“欣然”;而“甚解”之后只能使你“知然”。有些语文老师总是死抱着教学参考书上统一规定的那个“解”来进行教学,而不管学生会意不会意,那就是舍本逐末;真正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来“会意”,而且能在“会意”之后得到“欣然”之趣。至于“忘食”那倒大可不必,最好的境界反而是“胃口大开”--是读书的“胃口”大开。

这一年多来,我们几个对读书有同好的朋友聚集在一起,编写《新语文读本》,真正享受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乐趣,在彼此的交流中,眼界大开,“胃口”大增,这才发现在“教科书”之外,竟还有如此广阔的语言艺术的天地,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正在此。现在,书已出版,我们希望广大的.同学和老师,能从中得到“会意”的乐趣,千万不要去求那些本不存在的“甚解”。

阅读就是与文本作者心灵对话

《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一句早已脍炙人口,传为美谈。如用合乎时下的术语来套,“求甚解”约相当于“精读”,“不求甚解”则与“泛读”相似。陶渊明之“不求甚解”也许与他厌恶汉儒死抠章句、崇尚皓首穷经有关,姑且撇开这一点不说,就读书方法而论,精读、泛读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可偏废。书必精读,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一味泛览,陶渊明必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文中紧接着下面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特别是“会意”二字真正点出了读书的奥秘所在,与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对话”暗合。

我很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新出的《新语文读本出版前言》中的一句话:“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是的,阅读是与文本的对话,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我的一位研究生有志于阅读教学论的研习,搜罗了不少有关论著,我从他的书架上随机抽出三本,关于阅读的说明,几乎都认为是读者通过对文本言语的感知从而把握它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其实,这一相当流行的见解是有片面性的。阅读不是读者单向的被动的吸收过程。现代哲学解释学告诉我们,文本原是“死”的,只有通过读者的读才能“活”起来,阅读是由“潜在的文本”转化为“现实的文本”的关键。也就是说,意义并不是先验地客观地存在于文本之中,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由读者自己生成的,固不能与文本无关,也取决于读者自己的“前理解”(我以为指的主要就是语感)和他文化的精神的有关“内存”,因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伽达默尔说得好,“释义的文字是释义者的文字”。一个词如此,一句话、一篇文章、一部书,就更不用说了。不能认为意义已经先存于文本之中,阅读就是把它提取出来而已。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用巴赫金的话来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构成同情和反对、否定和补充、问和答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读者总是从自己之意出发,经由对于文本的言语感知(泛读往往比较大略肤浅,精读则是从容探究、反复玩味)以求与作者之心至相沟通、交流、碰撞。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会意,说的就是对话双方同时臻于一个新的境界。因而它必然具有生产性、创新性、建设性,无怪乎陶渊明要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了。

阅读教学自然不同于阅读,但我认为它也应该是对话,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四重对话的交织。主体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实践,学习如何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学生作为对话者一般比较稚嫩、肤浅,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但这种引导、帮助,决不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强加就更是错上加错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指点如何与文本对话的门径,帮助克服在对话中遇到的困难。在这方面,《新语文读本》在文后所附的“阅读建议”作了有益的尝试,以资中学教师和学生参考。

阅读教学,不光要在“不求甚解”与“力求甚解”之间作出选择,而且要在教师包办代替与学生自由自主阅读之间,为应试而阅读与为“主人”而阅读之间,在阅读-灌输与阅读-对话(会意)之间作出选择。

时下的问题是:“读之甚少而求甚解”

阅读,应当尽早考虑读经典。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的最高成就。正由于学生处于成长期,学习时间宝贵,所以更应当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学生需要文学的熏陶,需要陶冶情操,需要培养人文精神。我认为,一个人应当在他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打好语文的“底子”,进而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中学生的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应当坚持高起点、高品位,即使一时读不懂,有障碍,也当坚持。担心“高不成,低不就”吗?没有必要。虽然见识不可能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上,有的也许会往下滑落一些,可是即使他往下落,也比一直在地上爬的人所处的位置要高!总是在地上爬的人,会连“飞”的意识也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有识之士在阅读问题上一再强调“精神高度”的原因之一。过去教育界在这一问题上走过许多弯路,总是过低地估计中国中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读通俗浅近的东西,固然省时省力,但是营养欠缺,导致先天不足。我们的下一代应当读一些“大气”的作品,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只有了解世界、了解历史,才有可能充满自信地面对未来。至于“解”的问题,多读书、好读书,自然能有所感悟,未必停留在一知半解上。时下的问题是“读之甚少而求甚解”。--换个角度,中小学生,才读了那么一点点可怜的东西,就要求他“解”,要考他的文法,要他谈“意义”,这是鼓励他读书呢?还是用“读书”吓唬他?

社会群体文化素质的低下,必然会影响独立个体的素质;反过来,独立个体素质的普遍不高,也就不可能构成高素质的社会文化群体。时下社会风气讲究实用,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人们重视金钱的作用,也就会相对比较重视自然科学而忽略人文科学的学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流行了40多年,至今仍有市场,道理何在?读书仅仅是为了“不怕”,这种学习观是培养赚钱机器和精神侏儒的。自然科学给人以机械的力量,而人文科学给人以精神的力量。如果阅读中没有了“人文”,也就没有了“制高点”;没有了“真、善、美”,自然就只有庸俗。如此下去,青少年的理智、道德和情感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有机会参与《新语文读本》的编写,我自认为体会比其他编委要深。这套书中的许多文章,我也是第一次读到。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让这些文章尽早进入我的学生的视野,我要和他们一同读,一同去感悟。

“求甚解”与“猜谜”

一.总以为经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不会再有人公然提倡“支离破碎”了,不料,竟仍有人理直气壮地为“碎尸万段”招魂。在这里我想先举几道这些年来常见的现代文、文言文阅读题,请有兴趣参与这个问题探讨的读者做一下。

(一)阅读朱弁《送春》,按要求回答问题

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结就客愁云片断,唤回乡梦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问:这首诗用“□□□”和“□□□”写出了春天的“□□”。

(二)阅读下文,答题: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夫!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问:本文表现了戎夷的__精神。

看完题目,不知你作何感想,这样的题目以及比这更“难”回答的题目比比皆是。文言文如此,现代文更不必说了。尤其是本来很浅的现代文,提的问题更是深不可测,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举例了。还是回到这两道题上来,我们来对一对答案。第一道题的答案:“花初见”,“絮未飞”,“短暂”。第二道题的答案是:“心忧天下,舍己为人”。你的答案是不是与之相同,若不同,就不符合“标准答案”,就全错。毫不隐讳,我这个做了三十多年中学教师,而且是做过阅卷官的,是怎么也做不出的。分数全部扣掉,“0”分。

但是,这个“标准答案”首先本身就不“标准”,“花初见”和“絮未飞”是诗中所用,所以问中用引号,提醒考生在诗中找;然而“短暂”却不是诗中所用,这个答案用引号,岂不是误导!第二,本诗关于春天短暂的含义,是到尾联才凸现出来的,颈联的“花初见”、“絮未飞”,本身正是春光初露、万物复苏的景象,是春的“来临”,焉有“短暂”之意?第三,根据所给定的“春天”信息的限制,至少可以有几组“答案”:“三月人”、“恋褚衣”是否写出春天的“寒冷”?“云片断”、“雨霏微”是否写出春天的“天气”?“花初见”、“絮未飞”是否写出春天的“来临”?

第二道题的标准答案更为离奇,恐怕战国时期的作者自己做梦也不会想这个伟大道理的。

这就是所谓“求甚解”!多少年来,“阅读教学”早已走上了这“求甚解”、找“标准答案”的死胡同。为了“训练”回答这个标准答案的能力,老师天天地讲“分析”,学生天天练“分析”,为了“训练”回答这个标准答案,“教辅”满地跑,“题海”满天飞,为了“训练”回答这个标准答案,教语文成了教数学,成了猜谜语,什么读书修身,什么人文精神,都抛到九霄云外!终于,学语文成了学考语文,结果是“学生不读书,教师对答题,悠悠十二载,腹中空如洗”!

二 .陶渊明关于读书的几句话,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可断章取义。

他老先生说:“好读书,不求其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首先,是要“好读书”。要“读书”,而且还要“好”。“好”就是要有兴趣。没有读书的兴趣,视读书为苦事,则无论怎么读,也难以奏效。“碎尸万段”恰恰是把活生生的文章,分割得鲜血淋漓,死气沉沉,把可以作不同理解的文章,硬是要用强制手段加以规范,加以统一。学生读的不是书,而是你的分析,你的答案,这实在是一种教学专制主义。语文教学是要把自然人变成文明人,变成读书人,要养成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爱好。而“碎尸万段”、“标准答案”只能扼杀学生的读书兴趣,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问题的根本所在。

其次,对“不求甚解”的理解也大有学问。不求甚解,并不是不想甚解,而是承认真正的“甚解”是不可能的。对于中小学生则更不可能,只能随着他们的阅历增长,渐渐加深体会。

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决不否定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但引导是引导同学们去读书,去思考,去创造,而不是去压制,去束缚,去统一。教学专制主义往往不让学生自己读文本就下了结论。至于那些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这是连作者和语言专家都弄不清楚,争不明的“学问”,非要学生套上统一标准,实在令人难以容忍。

对不可能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偏要求统一,这就是“求甚解”,“求甚解”本质上就是“死读书”,“读书死”。这种“求甚解”不知害了多少学生!也害了多少教师!

其实,陶潜先生的读书经,最重要的还是最后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并非目的,目的是“会意”。读书最高兴的是能会意,能悟。会意是不容易的,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谈得上会意。读书贵在会意,而不是为了对别人的答案。一旦会意,五柳先生就高兴得忘记吃饭了。

三 .孩子学讲话的基本方法,是不断地听、讲,知其大意,不求甚解。

积累到一定时候,便渐渐领悟。关键是给他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学语文的基本方法也应该是不断的听,说,写。其中最要紧的又是读!读要有好的文本。有了好文本,通过反复诵读,再加上编者、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自然会渐渐会意。

近来,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读本》,是集全国众多大中小学优秀教师,经历三年时间编撰出的一本课外读物,为学生提供了古今中外很多大师的精神资源。

篇7:新语文读本读后感

晏志新

暑期读了张仁贤主编的《影响教师的100篇教育美文》,我觉得很受启发。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在教书之余很少能读到这样富有智慧、充满深情、蕴含哲理的教育美文,每一篇都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

全书由四个部分组成:“我爱孩子”、“教师,出错的地方”、“教师是灵魂守望者”、“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编者通过这样的编排,意在强调教师要充满爱心,宽容对待学生,勤于思考,努力自我修养,不断充实并提升自我。

一、充满爱心,宽容对待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事实,但教师不能因此把他们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而应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让他们在关爱中成长、进步。

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关爱必须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思想、学习、生活上,都应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所以要尽可能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树立起良好的信心。

爱学生就要对学生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要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爱学生不是姑息、放任学生,对学生的毛病不闻不问,而是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要求严格。当然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理解、宽容、善待他们,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安慰,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帮助,真正感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用于改正,不断完善自我。

二、勤于思考,努力自我修养,不断充实并提升自我。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要去调查研究、进行分析,确立研究课题,勤于动手去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实践。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新形势,新要求。教师要以书为主,多读书,读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要博览群书,在脑子中建立一个“活书库”,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师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

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的理论修养,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有与时俱进、创一流业绩的不懈追求,永葆教育者的青春。

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

篇8:“新语文”的构思

课程改革以后,笔者致力于“新语文”体系的建设,在概念界定、理论体系、教材编辑、课堂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先后在杭州市青蓝小学、采荷一小,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广场路小学进行了较大范围的课堂实践。现将“新语文”的构思介绍如下,以求证于各位同行。

一、“新语文”的立意

关于“新语文”,我们进行了四次大的立意、修正和提炼:

第一次立意:(1)“新语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新语文”集中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2)“新语文”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概念,应努力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3)“新语文”是一个新质的概念,课堂教学追求动态、变化和生成,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4)“新语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语文状态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统一、划一的“新”是不存在的。

第二次立意:“新语文”有以下特性:“新语文”是真实的;“新语文”是感性的;“新语文”是人文的;“新语文”是生本的;“新语文”是言语的:“新语文”是提升的;“新语文”是转换的。

第三次立意:“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有五个指标:期待、正确、矛盾、变化、提升。因此,“新语文”课堂要多一点语文味,少一点思想性;多一点聚焦,少一点泛化;多一点语言,少一点情节:多一点突破,少一点描述:多一点曲折,少一点直问:多一点课文,少一点课件:多一点深度,少一点平移。

第四次立意:(1)“新语文”是一种“感受”。它是一种整体感受,很难用条目性语言罗列出来。对语文课,不只是看、听、想和记录,还要闻,闻出课的气息,即“闻课”观。(2)“新语文”是一种“本质”。语文教学不能只看教学形式的新旧,而要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抓两个“本”,一是语言,二是学生的身心特点,即文本和生本。(3)“新语文”是一种“简约”。简约是一种大气,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在精心设计、深沉思考之上的一种高境界。(4)“新语文”是一种“效率”。新语文讲究实效,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当前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提倡“听、说”少一点,“读”要控制住,把“写”挤进去。(5)“新语文”是一种“特色”。一是语文文本的特征,二是学生的学习特点,再是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这三者要有机结合起来。(6)“新语文”是一种“超越”。这种“新”应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二、“新语文”的体系

“新语文”的理念和实践体系从个维度42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建构和验证。主要内容如下:

1语文理念。主要包括11个理念:语文教育文化、语文教育智慧、语文思维方法、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主体、语言文字习得、语文思维训练、语文人文素养、语文教学实验、语文教学评价、西方语文模式等。

2语文课改。主要包括3个内容:课改的构思、课改的理性反思、课改“课堂”的反思等。

3语文课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课标的新体系、课标的新理念、课标的新策略、课标的新学习方式等。

4语文教材。主要包括2个内容: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教材编写特点。

5语文心理。主要包括12个方面: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语感、突破性教学、体验性教学、有感情朗读、课外阅读、读写结合、作文教学心理、作文与智力、作文与非智力。

6语文课堂。主要包括6个内容:语文“新课堂”、情态语文课堂、“生成性”语文课堂、生态语文课堂、和谐语文课堂、语文课堂调控。

7语文名师。主要是对4位名师的个案分析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张化万的语文教学思想、吉春亚的语文教学论点、卢雁红的阅读教学观点。

以上内容在本人60万字的专著《语文教学专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3月)中已有逐章阐述,这里不再重复了。

三、“新语文”的形态

(一)本色的语文

“本色”是针对“彩色”而言的。众多的语文课堂上了“彩”、涂了“色”,如教学内容五颜六色,教学形式五彩缤纷,教学效果却远离语文教学目标,华而不实。本色是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本色语文有三个基本依据:

1语文教学的本位。对语文教学本位、本体的确定,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立足点问题。目前尚有师本、生本、文本之说。定位于“师本”,已不多见。定位于“生本”或“文本”的争论则是常见的。从语文的本色看,应侧重于“生本”。只有在对“生本”的解读中凸现“文本”,才是科学而辩证的。脱离“生本”而去强化“文本”,语文教学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陷入“本本主义”的泥潭之中。所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发展,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对话和解读,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2语文教学的本质。关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合理性,它们各支撑着语文教学的某一个属性。事物有一般属性和关键属性之分。从理论上讲,“本质”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二是“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他有关的一般属性。据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属性不是上述的众多观点,而是言语性。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积累、训练、感悟和提升。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所在。

3语文教学的基本法则。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想,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必须遵循中国语文的基本规律,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特点。

(二)简约的语文

“简约”是相对于“繁琐”而言的。语文教学中“繁琐哲学”时有抬头。有一句话很有哲理: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任教语文课,难;上好语文课,更难;能把复杂的语文课教简约,难上加难!

简约语文的基本思路是:简朴的教学理念、简明的教学目标、简要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过程、简练的教学方式。

关于简约语文,笔者有四点温馨提示:(1)简约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2)简约排斥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3)简约拒绝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4)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

(三)灵动的语文

智慧是灵动的,凌空的。变化、发展、生成、提升是智慧的特质。唯有动态,只有变化,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灵动,不只是课堂表面的热闹,更是师生思维的活跃。

1灵动的语文以“熟练”“巧妙”为

基础。靳家彦老师对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的所有课文都能背诵,包括篇幅较长的契诃夫的《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背错一个字,靳老师都能听出来。正是由于这种熟能生巧的基本功,才使得他的课堂充满灵动。

2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灵动的语文以矛盾为依托,并作为其重要机制。这个矛盾就是课堂教学的内因,即学生本身的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3灵动的语文以变化为标志。“灵动”是相对于“静止”而言的。传统的、相对静止的课堂教学,本身没有错。然而,它因循守旧、机械单一,容易使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僵化的状态。运动、变化、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也应是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的思维方法。“灵动语文”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变化”的状态,变化意味着对现状的改变,变化预示着进步和发展,小变化小发展,大变化就会大发展。正是由于不断的变化带来语文教学质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新语文”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关注语文课堂的变化。

(四)人文的语文

语文既是语言的,也是人文的。语言和人文的统一,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1人文语文的三要素。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观念。“人文语文”的主要内容是:精神关怀、思维方式、审美意识、价值导向。

2人文资源的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篇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一不富有人文精神。如:(1)课文描写了文化沉积的”物”。(2)课文记叙了有文化色彩的“事”。{3)课文歌颂了有人格魅力的“人”。(4)课文揭示了哲学启蒙的“理”。

3人文底蕴的揭示。(1)在语言积累中丰富人文知识。语言中有人文底蕴,精彩的语言中人文底蕴更为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对精彩的语言现象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在积累语言中培养人文意识。如《落花生》一文的背诵,既积累了借物喻理的语言表达,又丰富了人生哲理。(2)在语言感悟中弘扬人文精神。语文中的人文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这些意蕴要用心去感悟,领会语言背后的形象,进而穿透形象领略其背后之意义。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晏子使楚》等课文通过对语言的感悟,体会出人生智慧;随着语言的积累,就能逐步形成强烈的人文意识。人文精神是渐进的,沉淀的。(3)在语言品读中体会人文意蕴。良好的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再现作品形象,使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理念上的共鸣。

4课堂文化的建设。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课堂是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是一味地宣讲,而是在倾心地交谈。不是在展示口才和词汇量,而是在付出爱心、传递信息。不是居高临下地训斥,而是平等地对话、聊天。不只是师生间已知向未知的倾斜,而应是朋友间走向共识的心灵共振。

(五)和谐的语文

“和谐”指的是配合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画的颜色和谐等。“和谐”的含义有三:一是涉及两个事物以上,二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三是这种联系是整体协调的。

1和谐语文的价值观。(1)它是一种理想的文化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是一种文化观念,是一种人文的认识和感受,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谐语文课堂”的要求是:目标共有、资源共生、人际共和、成功共享。(2)科学的发展观。基本含义有三: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平衡、生态、和谐、全面的发展。(3)整体的方法观。用整体、全局的观点审视语文教学,追寻语文教学整体功能最大化、最优化。

2和谐语文的认识观。(1)有序是和谐语文的基础。语文教育“循序渐进”中的“序”包括4种顺序: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学习顺序、教师的认识顺序、课堂的教学顺序。(2)趋同是和谐语文的外部要求。例如:课堂常规的允许、教学思路的认可、教学方法的接受。(3)兼容是和谐语文的内部要求。和谐语文尽管需要有绝大多数师生都认同的东西,但在现实中总是存在差异。一个和谐课堂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体现多样性。没有一种包容的气度,课堂很难和谐。(4)协调是和谐语文的重要机制。和谐不是一种“和和气气”的情调,也不是一种“平安无事”的心态,它是一种主动的面对、勇敢的出击。有差异,就有不同。有差异,就有矛盾。如果没有调控能力,从而导致矛盾的激化、冲突,就无法和谐。课堂必须有化解矛盾的机制和能力。

3和谐语文的实践观。(1)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课堂的基础。其基本要求是:师生的民主意识、课堂的参与文化、信息的对称思想。(2)弹性高效的课堂教学规则。其基本途径有:教师促成规则、集体促成规则、任务促成规则、自我促成规则。规则的形成需要经过规范化、习惯化、制度化和内隐化三个阶段。(3)多元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第一,多种教学目标的整合。目标的单一性与多元性、认知性与交际性、群体性与个体性、外显性与内显性、长期性与短效性都需要整体认识、辩证把握。第二,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媒体需要统一考虑。第三,多种教学因素的整合。对情趣与理趣、内容与形式、数量与质量、过程与结果要有度处理。第四,多种教学方式的整合。例如,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说写结合、读写结合。第五,多种教学评价的整合。(4)化解矛盾的课堂教学机制。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矛盾要先归因,分析原因,再民主协商,后有机调节。

(六)个性的语文

1对语文教育个性的追求。一个人的智慧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是一个人所特有的个性特征,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特有的思想和方法。语文教育智慧更多地与教育个性联系在一起,教育个性化本身就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追求教育个性化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寻求教育思路创新的关键。寻求语文教育大智慧,就是要追求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个体应当努力追求个性风格,大胆亮出个性风格,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开拓创新。语文教育个性化,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人们常说”不求完美,但求卓越”。就是对语文教育个性化要求的智慧应答。当然,形成教育个性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历练和不断的积累。

2语文教育个性的形成。它是建立在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长、语言的特例、教学的特性、教师的特色等因素基础上综合内化而成的。笔者认为,名师各有特色,如:于永正的本色语文、支玉恒的灵动语文、贾志敏的人文语文、靳家彦的深度语文、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等等。一般认

为《泊船瓜洲》的诗眼是诗中的“绿”字,而孙双金老师却把诗眼定在“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上。于是他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如此之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又是一年,时间久了,早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可终究羁旅他乡,却不能还。一字之差,决定着对诗的定位,是写景诗还是写景抒情诗,影响着对学生学习的不同引领。

四、“新语文”的走向

为了增强“新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提出当前”新语文”的发展方向:

(一)从“语言能力”走向“语文素养”

在我国解放以后历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核心概念是,语言能力”。这种定位是有价值的,并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定位日益表现出它的保守性、单一性。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素养”这一角度对语文课程目的进行新的规定。在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史上,首次把语文课程目的规定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涵养,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修养之一。笔者认为,语文素养的内容包括以下基本点:

1热爱祖国语文。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学上的具体体现。热爱祖国语文包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祖国的语言文化。

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态度:等等。

3丰富的语文知识。对语文知识的规定主要有:在对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规定,九年义务教学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中规定,九年义务教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指出:学生应掌握词的基本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限于二重)的类型以及常见的修辞格等。还要求把社会常识、科普常识作为教学内容安排在各年级的课程、教材之中。

4发展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促使这些能力适应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

5培养语感。语感指的是对语言文学敏锐的领悟和品味能力,主要包括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语感强调个人经验、个人感悟和个人的语言修养。

6提升思维水平。语文课程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为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7养成良好的个性。个性是个人面貌的独特侧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气质和性格,如自信、自主、创意等;二是良好的语文品质,如个人的语言习惯、语言风格和语言品位等。

8完善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品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生活情趣等等。

(二)从“单一教材”走向“课程资源”

开发课程资源是一种意识、观念和策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唯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教教材就能达到获取知识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以后,“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仅用教材是难以达成的。有了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教学的视野拓宽了,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最终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了。

课程资源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富矿”。正如美学家罗丹说的:“美到处都有,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程资源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我们要有对课程资源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不仅要重视条件性课程资源,而且要重视素材性课程资源,特别是要重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即使是条件相对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可能条件性课程资源相对不足,但素材性课程资源是大量的。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的内容十分宽泛,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材是最基本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意志,反映了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各学科的基本质量要求,为基础教育树立了一个落实课程标准的参照性尺度。教材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资源,而是最基本、政策性又很强的课程资源。

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在课程政策上,鼓励学校选用教育部审定的教材,鼓励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发展,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和开发,做出适合的调整、筛选和补充。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和开发教材。

(三)从“繁琐哲学”走向“简明扼要”

据此提出几个基本观点:(1)从简论。学会“减法思维”,删繁就简,从繁分数走向简分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东西,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2)朴实论。朴朴实实,返璞归真。倡导语文教育的“三实”:朴实、真实、落实。(3)得失论。语文教育因素太多,内容繁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失,才能更好有所得。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某种意义上,放弃也是一种智慧。(4)效益论。陶行知早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中就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语文教育要从效果走向效率进而产生高效益。

(四)从“人为注入”走向“生态生成”

尽管生态学研究的是自然生态问题,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已逐步应用于教育研究。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是“多样性的和谐”,即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相互达到高度协调的状态。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能力的,而且也是多样的、和谐的,如果从整体与部分、对象与环境、独立性与依赖性角度考察课堂,其基本思路是强调课堂中部分对整体的不可分离性、环境对师生身心的滋养意义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前者只是知识的转移,后者才是知识的学习。就是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要经历精神的“孕育”,必须在一个知识的生存图景中方能实现。

1课堂教学时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证明的是课堂教学时间多少与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之间的关系。生态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学时间提出了要求:(1)时间对教学内容来说必须是充裕的:(2)时间对师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必须是适宜的;(3)时间对教学效果来说必须是有效的。

2课堂物理空间。课堂物理空间中的各种要素、位置及其结构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益。大凡要素清晰、位置恰当、结构合理的物理空间,都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效益。反之,则不然。

3课堂思维空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一种思维产生、变化、交流的活动。问题从思维开始,效益来源于思维。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思维的课堂是高效益的课堂,思维是维系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助力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应大力推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提升思维的品质。

4课堂情感空间。情感是课堂教学的调节者。生态性的课堂是流淌情感的,而课堂的情感是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因情感而激荡,因情感而高效,也因情感而美丽。

(五)从“平移教育”走向“智慧教育”

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的一种品质,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教育智慧可以划分为知性智慧、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实践智慧四个方面。智慧性课堂的基本描述是:有趣味、有情境、有疑问、有沉思、有灵气、有挑战、有联想、有生长。

庸者丧失教育机会,弱者等待教育机会,强者抓住教育机会,智者创造教育机会。让智慧回归语文教育,让智慧唤醒语文课堂,让智慧引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实现由普通教师向教育智者的转变,拥有教育大智慧,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终身的追求。

语文教育智慧的培养和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文化积累的过程,是建筑在语文教育经验基础上不断感悟的过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相关文章:

新语文读本11读后感09-13

新语文读本目录范文06-19

新语文读本练习二04-24

新语文读本测试题07-19

新语文读本5测试题05-28

高中语文读本读后感05-27

普高课标语文读本04-07

留美读本科范文05-20

语文读本06-27

高中语文读本06-04

上一篇: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材料目录下一篇:个人在民主生活会上的自查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