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2024-08-06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精选14篇)

篇1: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教学设计

胶州市常州路小学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3.观察图画,了解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同时进行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

词语卡片

收录机

游动物园视频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齐读课题)(出示老虎图)老虎看见了我们来了,它会说什么呢?想不想听一听?

放录音:同学们,我是动物园里的老虎,我们动物园里可热闹了,你们想来参观可以,但必需要闯过三关,你们能行吗?第一关,你们要读准12种动物的名称。

二、初读韵文,认识生字词语。

1.看图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每一种动物的名称都读到。2.把你觉得难读的词语读给你的同桌听,请他帮你正正音。

3.在刚才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难读,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问题,需要提醒大家的?

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总结:

① “狮”“猴”“猩”这三个字都有部首“犭”,我们一定要记牢它的第一笔是“丿” ②“猴”这个字在写的时候不要多写一笔竖。③“袋”这个字斜钩上没有“丿”。

4.(去掉拼音读)你们看这些词语没有了拼音你能读得准吗?(看板书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播放老虎的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很棒,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一关。

三、看图读词读韵文。

录音:第二关,请说出这12种动物中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或者相关的知识,能行吗? 1.在小组里说一说。

2.指名说说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及相关的知识。狮子

大象

老虎

狮子和老虎谁的本领大呢?

在合作小组内讨论 指名交流。

仙鹤

孔雀

鹦鹉

这三种鸟你觉得哪个更漂亮?你更喜欢哪一个? 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补充知识: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富贵吉祥的象征。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仙鹤又被称为丹顶鹤,丹顶鹤“雍容华贵”,体羽主要为白色,喉、颊、和颈部为暗褐色,尾部覆有漆黑的飞羽,头顶上戴着鲜红的肉冠,身高腿长,确实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

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它会学人说话,有条成语叫——鹦鹉学舌。3.用刚才老师带领大家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后两组动物词语: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马

棕熊

袋鼠

放老虎录音:同学们,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第二关又被你们合力闯过了,现在我们再闯过第三关就可以来到我们动物乐园参观了。

四、第三关,你能读出对我们动物的感情吗?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放老虎录音:同学们,恭喜你们闯过了第三关,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动物乐园。看录象:动物乐园游记。

五、课堂小结:

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可爱,它们生活得多快乐!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第二课时

一、认读字词卡片。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2.朗读课文。3.指名背诵。

二、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汇报交流自己从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动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三、指导写字。1.学生自己描红。

2.你觉得哪个字在书写时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笔是横,不是撇。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竖。斑: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

3.学生再一次进行描红联系。4.教师范写,学生临写。5.反馈。

展示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四、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

师()

星()

代()

机()

狮()

猩()

袋()

虎()

2.扩词。

斑()()()

袋()

())

篇2: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并能正确书写。3.初步了解台湾的相关风景名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台湾的美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并能正确书写。[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一系列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风景,看看那里的风光与我们这里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出示台湾、日月潭、垦丁、阿里山、妈祖、博物院、金门海峡的风景照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词

.1、教师范读课文词语,学生认真听,听清字音,圈画出不理解的词。

2.借助拼音读词语,把读不准的字词多读几遍。(“潭”注意为前鼻音,“丁”为后鼻音,“柳”注意区分“n ”和“l ”)

3.出示生字卡片,采取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学生自由识记生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三、结合图片,理解生词

1.出示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3.出示第一组图,板书:台湾、宝岛、日月潭。(1)学生自由读生词,注意读准字音。(2)教师出示地图,标示出台湾所在地。

同学们,你们了解台湾吗?你们知道台湾最有名的景点有哪些吗?有谁来说一说。

(3)教师简述关于台湾的历史故事,拓展学生的视野。(4)出示“日月潭”图片。

你能观察图片说一说日月潭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吗?(指名说,指名读词语)

4.(出示第二组图片)我们游览到了第二个地方,看看这里会有怎样的美景。板书:野柳垦丁阿里山。

(1)同学们,你们知道野柳、垦丁、阿里山在哪吗?(台湾)台湾的风景名胜可真多!有谁来读一读它们?(2)指名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请“小老师”领读词语。

5.(出示第三、四组词语)教师领读词语,结合图片游览当地风景区。全班齐读生字词。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认识新偏旁,指导书写难写、易错字。祖:左边为“礻”字旁,只有一个点。帝:上宽下窄,上面不是“立”而是“”。阿:与“啊”区别开,没有“口”字旁。3.学生描红,练习书写。4.教师巡堂检查,及时纠错。

五、课堂小结

台湾有许多风景名胜,它一直与我们是一家,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去台湾看看,感受台湾的风光。[教学反思]

篇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一线的大多数教师总是让用简单枯燥的识字教学来教学, 结果孩子们注意力不能集中, 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本节课教学, 我旨在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孩子们能够乐学, 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因此,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我用了“复习导入新课——借助图画, 初知偏旁和韵文——探究规律, 区别‘礻、衤’——看图读韵文识字, 理解词语——小结——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这几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比较“礻、衤”两个易于混淆的偏旁, 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3.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区别易于混淆的“礻、衤”这一组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 这学期的《识字4》我们已经辨析了“木、禾”“、艹”“日、目”和“冫、氵”这四组形近偏旁。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2.板书课题:识字7, 生齐读。

【上课开始, 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 让孩子们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助图画, 初知偏旁和韵文

1. (多媒体出示图表) 看看图表上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3.生自由读韵文的第一、二行。要求:看清音节, 读准字音。

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 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互相正音。

4.不带拼音, 自由练读, 然后开火车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 初步感知偏旁和韵文, 让孩子们从画面中感受偏旁的区别。培养孩子们观察、探究能力、说话能力。】

三、探究规律, 区别“礻、衤”, 识别两个偏旁的字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 读一读, 找一找,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 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 读读词, 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 (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礻”有关的字?指名说。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 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读一读, 找一找, 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 认识裙。

(2) 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 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 (大都与衣服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衤”有关的字?指名说说。

(3) 指名读, 齐读这组词。

(4) 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行。

【通过观看部首演变, 让孩子们对部首和字的印象深刻。这样, 孩子们学生生字的兴趣也变得浓厚, 更好地记忆了生字。】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 理解词语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这三幅图。

神话:我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自由说说。如: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

祝福:请学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祖先:如图中画的原始人, 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让孩子们通过学过、读过的神话故事来理解词语, 感知词语和图之间的关系, 让孩子们一看到图就能想到“神话、祝福、祖先”】

五、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第二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都与什么有关 ? 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

2.齐读词语。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两个偏旁的汉字的规律, 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类似这种偏旁的汉字进行分类。渗透到这类词语, 让孩子们产生梳理同类词语的意识。】

六、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5.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 教师巡视指导, 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所以教学中要做到扎实有效。我注重让孩子们先观察、分析字形结构, 比较两个偏旁的不同后, 再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写字练习时, 我们进行适当的讲评, 并将孩子们写得好的字展示出来, 让其他孩子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取长补短, 在以后的练习中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所以本节课我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揭示部首的演变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现汉字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学习、理解词语, 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 在学习中认识词语, 领会词语。在学写生字前, 再一次回顾两个偏旁的区别, 回顾本课内容, 再一次强调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摘要:本文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 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果。

篇4: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背景介绍: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一线的大多数教师总是让用简单枯燥的识字教学来教学,结果孩子们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本节课教学,我旨在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孩子们能够乐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用了“复习导入新课——借助图画,初知偏旁和韵文——探究规律,区别‘礻、衤——看图读韵文识字,理解词语——小结——自主识字,指导书写”这几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礻、衤”两个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区别易于混淆的“礻、衤”这一组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这学期的《识字4》我们已经辨析了“木、禾”“、艹”“日、目”和“冫、氵”这四组形近偏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2.板书课题:识字7,生齐读。

【上课开始,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助图画,初知偏旁和韵文

1.(多媒体出示图表)看看图表上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3.生自由读韵文的第一、二行。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互相正音。

4.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初步感知偏旁和韵文,让孩子们从画面中感受偏旁的区别。培养孩子们观察、探究能力、说话能力。】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识别两个偏旁的字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礻”有关的字?指名说。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认识裙。

(2)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衤”有关的字?指名说说。

(3)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4)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行。

【通过观看部首演变,让孩子们对部首和字的印象深刻。这样,孩子们学生生字的兴趣也变得浓厚,更好地记忆了生字。】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理解词语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这三幅图。

神话:我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自由说说。如: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

祝福:请学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祖先:如图中画的原始人,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让孩子们通过学过、读过的神话故事来理解词语,感知词语和图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一看到图就能想到“神话、祝福、祖先”】

五、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第二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

2.齐读词语。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两个偏旁的汉字的规律,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类似这种偏旁的汉字进行分类。渗透到这类词语,让孩子们产生梳理同类词语的意识。】

六、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教学中要做到扎实有效。我注重让孩子们先观察、分析字形结构,比较两个偏旁的不同后,再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写字练习时,我们进行适当的讲评,并将孩子们写得好的字展示出来,让其他孩子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取长补短,在以后的练习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所以本节课我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揭示部首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学习、理解词语,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学习中认识词语,领会词语。在学写生字前,再一次回顾两个偏旁的区别,回顾本课内容,再一次强调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篇5: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主要板书:识字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2.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2.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4.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2).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三.同法学“灶、歪、尾” 四.复习巩固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2.给生字找朋友。五.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3.反馈检查。

4.齐读儿歌,读通读顺。五.课堂练习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3).指导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二.教学生字,正音。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2.教学新偏旁。3.学生看笔顺、描红。

篇6: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识字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挂图。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野外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3)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3)“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三.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

2. 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后以组为单位读一读。3. 练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词语。(2)多种形式练读。

4. 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 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2.继续学习生字词,巩固字音、字形。

3.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相结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生机勃勃和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写字。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 出示生字,指名读。

2. 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 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 认识新偏旁“羽”。

2. 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3. 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 教师范写难写的字。“梅”、“滑”、“绳”:左窄右宽。“蛇”的左右基本等宽。5.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6.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三. 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识字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学目标:

1.能有顺序地看图,认识图上所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你能知道我国东、南、西、北部各在什么地方吗? 3.今天,我们去这四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看图学词

1.(出示挂图)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1)相机把词卡贴在骏马旁。(出示:骏马)(2)齐读两遍。

(3)骏马生活在哪里?(出示;塞北)齐读两遍。(4)你对塞北有什么了解?古诗中有描写塞北的吗? 2.(出示挂图)在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1)相机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图画旁。(2)(出示词卡:杏花 春雨)齐读两遍。(3)词语训练:()的杏花()的春雨

(4)这是哪里的景色呢?(出示词卡:江南)齐读。(5)你对江南有什么了解?(景色:特产)(6)这么美的江南,让我们齐背白居易的《江南好》。3.(出示挂图)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1)(出示词卡:椰树)齐读。

(2)椰树通常生活在哪里?(出示词卡:海岛)(3)海岛的气温怎样?我国有哪些海岛?(4)是呀,那里的太阳那么辣,阳光那么强烈,这时我们就把这种太阳叫“骄阳”。齐读两遍。

4.(出示挂图)我们继续西行,看,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1)(出示词卡:牦牛 冰雪)齐读两遍。(2)教师简介牦牛。

(3)这些牦牛就生活在高原上。

5.自己读读词,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6.交流汇报自己已经会读的生字词。7.学生各自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8.去掉拼音再齐读。

三、阅读课文

1.这些生字词你们是否全部认识了?

2.做游戏:(一学生报一词,另一个学生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画旁)。借以巩固生字词。

3.这些词都显示出各地的特点,根据不同特点有感情读韵文。4.示范读,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词语。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学会用文中的词语造句、说话。教学重、难点:

写字、运用有关的词练习造句、说话。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本课韵文.

2.你能不看书,看着图,把这篇韵文背下来吗?

二、培养说话能力

1.你最喜欢哪幅图的景色?你就把这幅图的景色介绍给大家。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评议,纠正。3.指名介绍,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4.喜爱相同一幅图景色的同学就在一起,分成四大组。互相说、互相帮助,最后推选出一名代表。

5.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田地景色。

三、教学生写字

1.说得好,写得也会好。

2.出示字卡,读读生字。

3.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自学课后笔顺表,按笔顺描红。

5.指导写字。岛:里面的山字头中第一笔竖要缩短。骄、骏:左右等宽。塞:“八”要充分打开,才显美观。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7.反馈、交流。

四、当堂达标练习:

1、填空:

我国北部有(),东部的江南有(),南部的海岛有(),西部的高原有().2、组词:

骏()塞()娇()岛()俊()赛()骄()鸟()板书设计:6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识字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正确、美观地书写“亭、闻、鸣”。2。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宇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宇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关键

1.能把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出来。2.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教学过程:

1.(出示)

根据这几幅图,你能写出相应的汉字吗? 2.今天,我们还要学类似的生字,这些生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出示第一幅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图右边的字像什么?(2)出示生字:亭。

读准后鼻音,齐读两遍。(3)怎么记住这个字?(指导学生借助图来记)2.(出示第二幅“鸟”图)(1)看看“鸟”字与图上的小鸟有什么相似之处? 写“鸟”时一定不要忘记什么?(小鸟的眼睛)(2)齐读“鸟”两遍。3.小结:像“亭”、“鸟”这样的字与原来的物体很相像,这类字叫“象形字”。以前我们学过这样的字吗? 4.(出示第三幅“亭”图)(1)一个人走累了,他采到小亭子边准备干什么?(2)出示“停”,齐读两遍。5.(出示第四幅图)(1)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呢?(2)从图上看,你知道这会是什么字呢?(3)出示‘闻”齐读两遍。(4)怎么记住这个字? 6.(出示第五幅图)(1)这只鸟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呢?(2)出示:鸣

齐读两遍。(3)“鸣”表示什么意思呢? 7.小结:像“闻”、“鸣”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字表示一个新的意思,这类字叫“会意字”。

三、指导书写

1.自己看笔顺,描红。

2.反馈检查,“亭、闻”的笔顺。3.指导书写。

鸣:左窄右宽。“鸣’的“口”应在左上与“鸟”的眼睛同在一条线上。“亭”:要压在横中线上。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理解课文的意思。2.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剩余的生字。3.扩展一些写景的古诗,引导学生背诵积累。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复习

1.读一读生字:“亭”、“闻”、“鸣”。2.说一说“停、闻、鸣”的意思。

二、理解语意,背诵诗。

1.这课有一首很美的诗歌,写的是什么呢?自己借助拼音把诗句读准。

2.这首诗中还有四个生字,我们必须掌握,谁来读一读?(出示:耳、侧、停、但)(1)自己读一读这四个生字。(2)正音“停”;韵母是“ing"。‘侧”:读平舌音。“但”:韵母是“an”,“耳”:韵母要卷舌。(3)指名读,开火车读。(4)去掉拼音再读,齐读。

3。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注意一边读一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 4.学生相互读,相互交流自己读懂的意思。5.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相互交流,教师适当点拨。6.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出示挂图)看一看,这里的树林长得怎样? 为什么只听鸟叫,而不见鸟,明白吗? 7.怎样才能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出来呢?指读,齐读。8.这么美的诗,能把它背下来吗?试试看。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教学生字

1.卡片认读生字并组词。2,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3.指导写字。

“耳”,最后三笔是从上到下的三横,中间一横要靠近横中线。‘但“停”,左窄右宽. 4.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评析。

识字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2.认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学习声旁“包”

1.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2.板书:包

二、学习4个形声字: 1.看图启发

2.学习“炮、包、饱、泡”4个字 3.齐读生字、词语。

三、指导练习写字

1.出示范字,认学生仔细观察“炮、包、饱、泡”。

2.分别指导:后3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书写示范。

4.学生练习书空、描红、仿写。

四、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2.练习读儿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给“包”找朋友。2.读生字新词。

二、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2.教师师范。

3.指名读,正音后再练读。

4.观察插图,认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习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范字:饱、吐、泡 2.重点指导: 饱:左窄右宽,左边是食字旁,右边是包。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仿写。

篇7: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4教案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2.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课时安排] 2 课时 预习任务:

准备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自主、合作、探究:[导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

二、揭示目标

1、朗读课文,会对文中的对子。

2、认会13个生字,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会的。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自学指导: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目标检测:指名读、开火车读,四、认读生字

(一)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再读课文,在书圏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2、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

3、交流识字方法:

⑴有雨字头的:雾、霜、霞。⑵有虫字旁的:蝶、蜂。师相机介绍形声字的特点。

⑶用熟字加一加识记的:李、杨、秀。目标检测:

⑴指名领读,并说说,三拼音节的字、翘舌音的字、后鼻音的字是哪个字有哪些。⑵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练习设计:

1、给加点字注音,再读一读。

2、蝴蝶 朝霞 蜜蜂 万紫千红 山清水秀 桃李满天下 和风细雨 鸟语花香

2、比一比,说一说

李——杨 和——秀——香

(二)熟读课文

1、师生交叉读

2、男女生对读

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练习设计:

1、读一读,填一填。

对字歌里提到的植物有:柳树 _________________ 对字歌里提到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对字歌里提到的天气现象有:风 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朝霞:__________ 夕阳:___________ 碧野:_____________

3、找朋友: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一张纸上,把这张纸放在胸前,然后找到能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比谁的朋友多。

4、口头组词

朝()蝶()李()霞()夕()蜂()杨()雾()

拓展练习:听老师读下面的对字歌,把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然后自己多读几遍。

冬对夏,杨柳岸,暮对晨,杏花树,走兽对飞禽,白雪对红云,鱼唇对鹿角,鸟归沙有迹,虎爪对龙鳞。帆过水无痕。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读课文,试着对读。

2.认识13个生字及课后“我会读”的生词。

二、揭示目标:写好6个生字

三、指导写字

自学指导:观察田字格中的“和、秀、香”范字。1.你发现了什么?2.你认为哪几笔该给大家提个醒的?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秀、香、和”

1、“秀、香”二字都有禾字头,应注意“禾”字应该写的扁一些,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竖要写短,给下面的“乃、日”留下空间,撇捺要尽量伸展。

2、练习在田字格中书写。指名差生板演,集体评议、纠正。

3、说一说“和”字应注意什么。

结构特点:左右结构,禾字旁应写的瘦长。笔画变化:第五笔变成点。

4、练习书写,集体评议。

5、分别指导写“语、千、李” 指导要点:

“千”要写好主笔;“语”要安排好结构;“李”要注意木字头的写法,尤其注意观察撇、捺的写法。

篇8: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两条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写三点水, 认识“河”、“湖”、“海”这些含有三点水的字。

2.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 你们去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大海的什么?

设计意图:由于我们并未生活在海滨城市, 大海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 无形之间拉大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而这样的说话设计, 潜移默化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能引领学生较快地进入韵文所创设的情境。

这节课, 老师就再带你们去海边走一走。看一看, 玩一玩!

二、精读感悟

(一) 学习第一组词语

1. 学习第一组词串。

(1) 出示沙滩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相机呈现:沙滩, 贝壳, 脚丫) ?

(2) 你能读好这组词语吗?自己练练。 (指名读) (3) 重点指导读好“贝壳”一词。

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102页, 仔细观察书上的这片沙滩上的贝壳, 练习说话:

沙滩上的贝壳真漂亮啊, 有 () 的, 有 () 的, 有的像 () , 有的像 () ……

(4) 练习读好第一组词, 带着高兴的心情, 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女声读, 男生读, 齐读) 。

(二) 学习第二组词语

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 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海边, 多舒服呀!听, 阵阵海风吹来, 瞧, 海鸥自由飞翔, 大海妈妈托起了无数的浪花宝宝, 正在追逐, 游戏呢 (播放海浪声、海鸥声) !

你有信心读好这组词语吗?呈现“海风、海鸥、浪花”, 同桌互读, 指名读, 齐读。

(三) 学习第三组词语

过渡:小朋友, 你们知道吗?大海妈妈可神奇啦, 她的肚子里珍藏着数不尽的宝贝, 想看看吗?

1. 出示图片:

这是珍珠, 你看到了 () 的珍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这是鱼虾, 这是海带, 小朋友在生活中吃过海带吗?

2. 整体呈现词语:珍珠、鱼虾、海带 (开火车读:单列, 双列, 齐读) 。

3. 你还知道大海妈妈的肚子里藏着些什么?那就让我们随着镜头做一次海底旅行吧!

4. 学生欣赏海底奇景。

5. 拓展词语:珊瑚紫菜夜光藻

带鱼鳕鱼金枪鱼乌贼蓝鲸大白鲨

(1) 指导读好生字:珊瑚, 紫菜, 夜光藻, 带, 鳕, 枪, 贼, 鲸, 鲨。

(2) 领读, 小老师领读, 齐读。

设计意图:海底生物种类繁多, 千姿百态。第三组词语为学生探寻海底世界的奥秘打开了一扇窗。利用文本的空白,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 设计这样的词串, 且在形式上较课文有了一定变化 (两字词、两字词、三字词) , 增加了词汇, 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使识字教学悄然无痕, 趣味盎然。

(四) 学习第四组词语

过渡:时间不早了, 太阳要落山了, 渔民伯伯驾着渔船回家了。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渔船的家是哪儿吗?多么温暖的家呀, 谁能读好它。

三、整体整合, 诵读课文

1.多美的大海呀, 海滩上……海面上……海底下……海港里…… (引读)

2.能不能把这篇韵文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配乐朗读, 捧起书来读)

3.去掉注音, 朗读全文, 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四、指导生字

出示“沙”、“浪”、“渔”, 找找规律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都含有三点水的偏旁) 。

2.补充含有三点水的字“河”、“江”、“湖”。拍节奏记住这些含三点水的字。

水—加工—成江

水—加可—成河

水—加胡—成湖

水—加每—成海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口令配上节拍进行游戏。给同一偏旁三点水加“零件”组成一个新字, 再组一个三字词语, 按照一定的节奏吟诵, 学生对这类字的音、形、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游戏中识字, 初试行口令记生字, 让学生也来“附庸风雅”。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的起点极力拉近, 定位在学生真实的学情上, 把教学的终点无限推远, 着眼于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础上, 那我们的教学就能达到有效乃至高效。

3.你还认识哪些含有三点水的字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 。

4.根据板书引读:“水加×成×”。

5.区分“鱼”和“渔”的不同用法。鱼:上为头, “田”为鱼身体, “一”可想象为水面, 鱼头鱼身正跃出水面。渔:捕鱼。小字谜:水中捕鱼, 打渔为生。

6.选字填空:

我会填:金 () , () 船, () 夫, () 群。

7.拓展“渔”组成的词语。小朋友, 你们知道吗?“渔”的好朋友可多啦。捕鱼的船叫———“渔船”, 捕鱼的人叫———“渔夫”、“渔民”、“渔翁”, 靠捕鱼为生的村子叫———“渔村”, 捕鱼用的网叫———“渔网”, 捕鱼时唱的歌叫———“渔歌”, 捕鱼船上点的火叫———“渔火” (呈现词语, 引读) 。

五、小结

篇9: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1. 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

2. (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配以轻音乐,学生静静地欣赏)

二、 初读词串,认读生字

1. 在金秋的水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卡)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3. 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乘着想象的小舟到水乡游一游、看一看。你能把这课的生字朋友都读好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 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生字的任务,词与词之间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犹如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滋有味……就在学生一遍遍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

三、 想象画面,感悟诵读

1. 想一个好名

小朋友们,如果给《识字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儿?(“金秋水乡”“水乡的秋天”“水乡真美”等等)

2. 展一幅画卷(指导学习第一行词串)

(1) 我们坐上小船,乘着秋风来到了绿水荡漾的水乡。瞧,一望无垠的湖面在微风中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湖面烟雾茫茫,是那么辽阔。(出示图画:水乡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生字的对应)

(2)(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3) (出示“秋”的古文字)教师讲述“秋”的造字规律:小朋友,你们看,“秋”的左边是个“禾”,它表示是庄稼。秋天,庄稼成熟了,变成金灿灿的,就像火烤过一样,所以,古人在“禾”的右边加了一个“火”字。当庄稼像被火烤过,黄灿灿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4) 教师有感情范读第一行词语。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水乡秋天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古文字“秋”字,是中国几千年汉字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在孩子们追本溯源,探寻汉字的造字规律时,我们的情感与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就贯通了。教学时要发挥汉字表音、表形、表义的优势,变机械识记为明字理、悟结构的文化熏染。]

3. 赏一池秋色(指导学习第二行词串)

(1)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朋友想不想去荷塘找一找秋天?多媒体播放荷塘的秋景,展示一组画面,让学生说说芦苇、菱藕的样子。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荷塘的简笔画。

(2) 在一个碧绿的荷塘上,一片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洁白的苇花随风飘舞,一节节莲藕嫩生生的,多美的荷塘啊!(出示:一片芦苇、一节莲藕、一个荷塘、几个菱角)刚才我们看到的像“一片、一节、一个”这些词,我们叫它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出笑话的。现在,谁想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间赛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美丽、富饶)

(4) 把水乡的美丽景色读出来,齐读第二行词串。

4. 听一曲渔歌(指导学习第三行词串)

(1) (多媒体播放一段渔歌)听,这是什么声音?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一只只小舟从远处归来,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满载而归了。

(2) (出示:一轮夕阳 一只只小舟 渔歌)同桌练读,汇报朗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忙碌、富饶、幸福)

(4) 把你对水乡的赞美加进去,齐读第三行词串。

[设计意图:不同的量词和名词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有色彩的图画,奏响了一支有旋律的乐曲。内涵丰富的识字课,既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紧相连;又活学活用,在积累中简单运用语言,加强了字词的综合训练。]

5. 赏一湖夜景(指导学习第四行词串)

(1) 夕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在皎洁的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枫叶 灯火)

(2) 你能在“枫叶”前面加上一个词吗?(火红火红的、红艳艳的)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3) 想一想,在“灯火”的前面,可以加个什么词呢?(星星点点的、若明若暗的)

(4)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水乡的秋夜怎么样?(宁静迷人)把你的感觉带进去,齐读第四行词串。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中,一行词串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四行词串连起来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迷人的秋景。“读到这一行词串,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教师用语言激活了一个个词语背后的画面、情感,虽是同一个问题,但每一行的回答却不相同,或悠远、或清新、或富饶、或宁静,水乡的金秋就在这一次次的叠加中越来越丰厚、有意蕴。]

四、 回归整体,赏读全文

1. 小朋友,这篇识字课文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指黑板上字卡“乡”“塘”“光”三个字红色的韵母)哈哈,原来它们都押韵呢!(教师范读,强调韵尾。同桌连读,汇报朗读)

2.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虽然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但每一行词语串起来读就觉得很美,像一首优美的小诗,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四幅图连起来就是金秋水乡美丽、富饶的场景。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

3. 金秋,我们摇着小舟来到碧波荡漾的水乡,首先看到了——(引读)金秋 烟波 水乡。我们来到了清凌凌的荷塘,看到——(引读)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西下,渔民们满载而归,我们看到了——(引读)夕阳 小舟,听到了——(引读)渔歌。夜幕降临,水乡变得格外宁静,只见——(引读)枫叶 灯火 月光。

4. 学完课文,你对金秋的水乡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5. 带着对美丽水乡的热爱之情诵读《识字1》。

五、 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1. 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的办法最奇妙!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3. 指导书写,引导实践。

(1)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新偏旁:“火”和“欠”。

(2) 重点指导:“歌”和“烟”。

篇10: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课后反思:理解日记内容的过程,既是学生体会关爱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以朗读、听读、评价的方式去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目的?学生自己写的日记也许有不少的问题,或许标点不正确,或许有错别字,或许有漏字,但是,有哪些值得赞赏的地方呢?教师要思考如何指导孩子写日记,如何保护写日记的兴趣。

……………………

[识字6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11: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守礼

教学设计:

《识字4》在引导孩子明白四种偏旁部首的演变同时,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受“晴空温暖晾晒”、“寒冷冻结冰雪”两组词语所传达的意境,做到读词语、想意境、悟感受,真正做到切己体察。借助多媒体感受“东海黄河长江”等词语所传达的意象,通过诵读再现意象,感受东海、黄河、长江的壮美。

一、识偏旁的演化及“日”字旁与古文字“日”与太阳形状的联系。

1、师出示“日“字旁演变图。引导孩子说说有什么发现。

2、生自主识读“晴空温暖晾晒”,师结合读指导读准字音。

3、引导发现:这组三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都是“木”字旁?

4、诵读感受:

(1)联系生活感受“晴空”明丽壮美,春季“温暖”的感受。

(2)诵读词串,感受万里无云的温暖,及小朋友在太阳下洗衣服晾晒时的情景。

二、同法引导孩子认识“目字旁、两点水旁、三点水旁”及由这些偏旁组成词语的内在联系。重点引导诵读感受,做到披文入情。如:

“眼睛瞄准眺望”边读边做动作感受。

“寒冷冻结冰雪”联系生活体验感受。

“东海黄河长江”借助多媒体感受。

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每一个词语的意象丰富起来,让孩子在边读边想象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升语感。

三、指导写字。

篇12: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狮、猴、猩、袋、鹿、斑6个生字,书写“鹿、斑、猴”三个生字。

2、认识由生字组成的动物名称。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词串。

3、观察图画,初步感知十二种动物的样子,同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并书写“鹿、斑、猴”三个生字。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在那儿你看到了哪些动物?

2、今天,动物乐园里的动物们准备开个生日晚会,特地邀请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呢,你们想不想去?那现在准备好了吗?那就出发吧。(配乐《一起去郊游》)

3、动物乐园到了,瞧,这就是今天晚会的海报,上面都贴有到会动物的照片,(出示课件:动物园里的动物。)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指名说所认识的动物名称。)

4、难办了,动物乐园里的管理员说:如果你们能把动物们的名字都读准确了才给进去呢?你们有没有信心闯过这道关呢?这些动物的名字就在我们课本的<识字6>里,揭示课题,板书:识字6,请你们跟老师齐读课题--识字

二、创设情境,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拼读,读准每个字音。

导语:为顺利闯过这道关,下面请你们打开书,根据课文插图和拼音,自己先好好练练,开始吧。(学生练读)

2、检查自读情况(闯关:①开火车读(每人读一个词),②分组读(每组读一行),③齐读)。

3、图文对照,再读词语,理解词义(即把词语和动物形象联系起来)

导语:闯关成功,恭喜你们!你们看,动物们都出来迎接你们呢。请你们热情地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动物,读词)

4、玩游戏,巩固生字词。

导语:你们表现得真棒!招呼打得真热情,动物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跟你们进入智慧乐园里去玩游戏呢,你们愿意吗?(愿意)那让我们一起来喊喊智慧乐园的口号:智慧乐园真有趣,智慧乐园玩游戏,欢乐多又多。

(1)摘果果:瞧,智慧树上的果子成熟了,动物想请大家帮他们摘下来,谁能把果子上的字读得又准又响亮,这个果子就可以摘了。(指名读)

(2)猜猜我是谁?(猜谜,做动作,描述动物样子)

我有一对长长的牙齿,一个长长的鼻子。(大象)

我像仙女一样高雅,全身洁白,头上顶着颗红宝石。(仙鹤)

我是一头乱发的万兽之王。(狮子)

我的尾巴像一把五彩折扇,高兴的时候就会展开,向别人炫耀。(孔雀)

(3)给动物挂牌--你还认识我吗?请把我的名字贴在我的照片上。

5、感情朗读喜欢的动物,字理识记“鹿、斑”两个生字。

⑴师范读,将机分类,指导感情朗读。

导语:你们真能干!都认识这些动物了,都贴对了,那这么多种动物,你怎样才能读好它们呢?下面听老师读一读,你听出什么来了?(生讲自己的看法,师将机指导小结:

出示第一行动物:这些都是大型的兽类,都很凶猛,朗读时要读出它们的威武凶猛。

出示第二行动物:这都是漂亮的鸟类动物,读时可边读边想象,美美地读,读出它们的特点,读出它们的美丽。

第三行:它们都很机灵活泼,读起来可欢快些。

第四行:这些动物都是大型的较笨重的动物,所以读起来可以沉稳些,缓慢些。

(2)大家试试看。(分组读,齐读)

(3)这么多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呢?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指名读)

(4)你们读得真好,老师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读读自己喜欢的动物呢,想不想听听?(师读--麋鹿、斑马)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两种动物吗?(想)因为这两种动物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

有趣的汉字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秘密?(想)出示动物鹿的图片,配上字理演示图,

师讲解:指鹿图片,问:这是什么动物呀?(鹿)对呀,我们的祖先可聪明了,能根据鹿的样子造出了“鹿”字,看,这就是最早出现的鹿字(出示鹿的甲骨文),你们说它像不像一只鹿?(像)(师点甲骨文的鹿字引导学生一起说解鹿的每个部位,这是鹿的头,头上长着两个角,这是它的脖子、身子、前腿、后腿)古人根据鹿的样子造出了鹿字,所以它是象形字,后来随着汉字的不断演变依次出现金文、篆书的“鹿”字,再后来,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演变成现在的鹿字。听完鹿字的由来,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出示字迷让学生识记:广字里头把弓收,丢了弓尾比弓头;弓头上边插双箭,射得一物谜中求。

(3)斑:师:今天梁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你猜猜会是什么,(出示实物玉手镯)看,这是什么?(玉镯)大家仔细观察,看看玉镯里有什么呀?(花纹)那这玉中的花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斑字,(出示斑),玉作偏旁时写作王,(师指明斑字的王旁)中间的这个就是玉中的花纹(师指斑中间的文字),文同纹,所以斑的本意是玉中的花纹。

大家把这个斑字读一读,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字--班

这两个字读音相同,长得也很像,你有什么办法分清呢?教师利用顺口溜教给学生识记方法。(双玉作旁省去点,纹在中间丝不见;玉中斑纹颜色杂,常常用它表斑点。)

(4)指导书写

导语:知道这个秘密你是不是很快很容易记住他们呢?(是)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现在你们记住它们了吗?记住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空,并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临帖。

三、深化主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动物乐园认识了很多的动物朋友,玩得开心吗?(开心)是呀,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如果没有动物,我们的生活就不会那么多彩有趣,所以让我们大声地向在座的老师们宣誓--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让我们的决心表达得更强烈些--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四、拓展延伸,课后作业:(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做)

1、把你今天认识到的动物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

2、你还知道哪些字的字谜或者顺口溜,请你写下来。

篇1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 ,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2.使学生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 ,体会估算的价值 ,形成估算的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亲爱的同学们,在家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看哪些动画片? 《熊出没》喜欢看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在家喜欢看的动画片。

师:知道《熊出没》里经常出现的人物有哪些吗?

生:熊大、熊二、光头强……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熊出没》,熊大、熊二、光头强三位主要人物都登场了,看看谁最厉害。

课件出示情景图:

2.新 课探究

(1)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他们在干什么?从图中我们知道些什么?

小组长带领组员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

师追问:我们怎么知道熊大、熊二、光头强他们三个谁厉害,谁摘得最多? 猜猜看。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生1:光头强最厉害,因为它比熊二多摘了28个,熊大比熊二才多摘了23个。

生2:我要算出光头强和熊大分别摘了多少个才知道。

生3:……

师继续追问:那么想知道光头强和熊大各摘了多少个吗?

师出示问题:

1熊大摘了多少个?

45+23=____(个 )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试着估计结果的大小, 小组讨论交流后推荐组员发言。

师:每组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可能出现的结果:

生1:比60要多。

生2:应该不到70。

生3:……

师:怎么估的? 说说你的方法。

生1:40+20=60,而45大于40、23大于20;所以比60要多。

生2:40+20=60,5+3=8;所以不到70。

生3:……

师:那谁能快速地说出它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举手回答:45+23=68。

师1:请你说一下你的方法,好吗?

生1:40+20=60、5+3=8;60+8=68。

师:是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不是这样做而听懂的同学也请举手。

师继续问:其他同学还有另外的方法吗?

还可能出现的结果:

生2:40+23=63;63+5=68。

生3:45+20=65;65+3=68。

生4:个位上5+3=8,十位上4+2=6,合起来是68。

……

可能有学生说成:5+3=8,4+2=6,等于68。

可适当追问:“4”和“2”各在什么位上,表示多少? 说4+2合适吗? 应该怎样说? 可让学生把正确的口算过程再说一说。

老师根据举手同学的多少判断每种方法懂的同学有多少,再确定怎么引导和讲解,如果懂的同学多只需稍作提示即可。

(2)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师生小结。

师: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己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想到用不同的方法口算这道题,真了不起!同学们的方法叫“拆数法”,把两个加数拆成四部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把两次的结果合起来。或者是拿其中一个加数来拆成两部分,然后再相加。用这些方法(拆数)使口算变得又对又快。

(3)继续探究。

2光头强摘了多少个?

45+28=____(个 )

师:这一题会算吗? 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算给同桌听。

师:除了你喜欢的方法,再找一种方法说给同桌听。

如出现45+30=75,75-2=73,这种算法教师给予适当说明。28非常接近30,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整十数30相加 ,再去掉多加的2就可以,这种方法叫凑整,所以在口算的时候,方法不止一种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择。

(4)初步感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

比较两道算式在计算过程中的不同处和相同处。

师:上面两道题口算的思路相同吗? 口算时,哪一道题感觉困难些? 主要难在哪里?

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加以引导。

3.教学“试一试”

1口算

82+7= 66+9= 64+6=

32+50= 26+40= 14+50=

2口算

32+57= 26+19= 14+56=

23+36= 28+63= 25+62=

25+69= 26+42= 38+44=

3先说说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54+14= 38+54= 69+25=

49+37= 26+29= 32+45=

4.课 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怎样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是多少?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篇14: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教案一

一、 角色互动中的“牵引”

《木兰从军》一课的课后练习第5题:“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对文本语言“她说服了家人”的拓展性训练。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时,我设计了一个角色互动“说服家人”的环节:首先是教师和学生间的角色互动,我扮演“父亲”,学生扮演“木兰”。一学生率先站起来:“父亲,您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让我替您从军吧!”我故意弯腰驼背咳嗽两声,然后豪气地说:“尽管父亲年老,但为了保家卫国,即使战死沙场我也愿意!”此时,一名同学接口道:“父亲,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您去打仗的!”我叹了口气:“木兰啊,可惜你是个女孩!哪有女孩上战场啊!”学生很快反应过来:“我可以女扮男装呀,只要我穿上战袍,带上头盔,没有人会怀疑我是女孩!”我接着问下去:“就算你女扮男装,可你终究是女孩,怎能和男人在战场上一起拼杀呢?”又一名同学抢着说:“父亲,我从小跟您练功学艺,我一定能英勇杀敌建立战功,您就让我去吧。”我开心地说:“木兰,父亲答应你了,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几个来回,在角色互动中不露痕迹地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这样一引导,学生们把书读活了。第二步是学生间角色互动,他们不仅有扮演木兰和父亲的,还有扮演母亲和弟弟的,表演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了。最后,用几句话写下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 谈话讨论中的“牵引”

《会走路的树》的课后练习4要求续编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我在谈话讨论中引导学生们充分地想象:现在你就是小鸟,和曾经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重逢时,你最想说的话有哪些呢?学生们纷纷发言,最后帮助学生们归纳:小鸟他们会回忆去年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会诉说分别后的想念和牵挂;会交流分别后各自的见闻和生活;会相邀再次一起游玩……课堂上,学生们完成了自己的续写。

三、 评价激励中的“牵引”

有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指导方法。如《沉香救母》的课后练习4:“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想象一下,这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学完全文,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大胆写下来。批阅了所有的写话作业后,在教室的《小作家在线》专栏了,我贴上了一篇新的文章:

母子相逢 百感交集

——《沉香救母》续编

分别15载,历尽千辛万苦,沉香与她终于母子相逢,他们心里百感交集,你是怎么续编这个故事的?看看这几个同学的想象吧——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激动地喊着:“妈妈,妈妈!”妈妈紧紧地抱着沉香,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孩子,我好想你啊!”沉香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这些年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您啊,妈妈,我们快回家吧!”沉香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向家奔去……(陈泽萱)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含着眼泪对妈妈说:“妈妈,我终于见到您了!”妈妈抚摸着沉香身上那一道道血痕,不由得流下了眼泪,她心疼地说:“孩子,你为了救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啊。”沉香说:“妈妈,只要能救出您,再多的苦我也不怕!”妈妈听了感动地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们俩紧紧地抱在一起。(王晓琪)

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哭着说:“妈妈,我好想您啊!15年了,今天我终于见到您了。”

妈妈说:“孩子,我也很想你啊!我们家离这里很远,你怎么找到我的呀?刚才,我听到一声巨响,身上的大山就裂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沉香说:“妈妈,我不知翻过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多少道深涧,才来到这里。我是用仙人送给我的神斧把压在您身上的山劈开的。”

沉香和妈妈相拥着一起回家了,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朱梦真)

自习课上,我先请三位“小作家”一一上台朗读自己的作品,自豪和兴奋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接着,我让同学们谈谈从他们的写话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学到了哪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孩子们听得认真说得积极;最后,我让大家重新修改自己的写话,把学到的好词语和句子添加进去。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进行激励和牵引,这篇课堂“小练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初中生暑间学习时间安排表下一篇:关系营销文献综述与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