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2024-08-06

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共8篇)

篇1: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一、深化铁路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条)

我县在深化铁路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上,主要是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做好踏勘选址、基础资料提供等方面工作。

二、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五条)

1、近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始终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县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并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初步预计下降4.02%,超额完成市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加快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实施,县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057万元,规划建设规模为日处理能力5万吨城市污水,日处理1.5万吨的一期工程已于12月建成投入运行,二期扩建工程即将动工建设,二期建成后,日处理能力可达到3万吨;积极谋划县石牌镇污水处理工程,计划总投资3190万元、日处理能力1万吨城市污水;推进、两大水泥企业落实脱硫脱硝技改工程;县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工程进展良好,总投资3301万元,建成9个垃圾转运站,配备9辆垃圾运输车、18辆垃圾收集车,新建调度指挥中心,配备数字网络监控系统。

2、全面关闭烟花爆竹企业,淘汰高耗能原煤锅炉;成立县节能监察监测中心,有效推动了全县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积极开展节能产品惠民政策,结合省市文件精神,出台《县20xx年度国家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切实做好推广工作,确保完成推广任务。

三、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八条)

1、一是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县全民健身中心总投资3.6亿元,占地面积约4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108平方米,其中作为一期工程的体育馆总投资1.7亿元。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地下及地面混凝土浇筑已基本完成,整体框架已形成,正在进行看台及馆内设施建设,预计10月底基本完工。二是推动旅游发展方面,省独旅游景区去年底成功获得国家“3A”景区称号,今年已经开始申报国家“4A”景区,有关申报材料已准备,预计年底可以通过国家、省旅游部门审核认证。该景区今年已经开始新的景点——开发。目前洞内抽水、地质勘探、外围施工已开始。三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展演展示工作。去年底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活动为期三天,集中展演、展示我县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有省级、市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如孔雀东南飞传说、石牌戏剧盔帽、顶雪贡糕、牛灯戏等。

2、一是继续实施县与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培训基地建设,每年引进10个该校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区域规划方面的研究生,开展校、县合作培养模式,鼓励实习研究生开展关系我县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方面的课题研究,该校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很好的建议和参考。二是成功引进交通银行在我县设立支行。20xx年1月17日,交通银行支行开业,为我县的金融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将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大力推进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出台了《中共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实施意见》、《县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分部门服务业考核办法和乡镇服务业考核办法),对全县的服务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摸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市服务业发展奖励资金。

四、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九条)

1、一是积极学习国务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xx年本)》、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xx年本)》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做到进一步缩减投资核准范围,更好的服务有关企业。二是建立完善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和用好全国联网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信息系统,确保在20xx年6月13日前做好统计汇总登记工作。

2、摸排首批80个鼓励社会资本建设运营的基础设施等领域示范项目,对于已开工建设和基本明确投资者的项目,应加快建设营运进程,或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尽快形成示范效应;对于尚未确定投资者的项目,应创造条件,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及营运,具备条件的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理。有关项目业主要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依法经营,努力把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对于这80个项目之外的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也要加快推进向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开放。

3、为改进和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行为,县发改委成立行政许可科,按照县政府统一部署,行政许可科窗口整体迁入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加强学习,完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真正践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十六条,第三小点)

出台多项淘汰落后产能的奖励措施,强化非煤矿山生产能力管理,出台《县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方案》,对照方案,符合关闭条件条件的矿山22家,列入20xx-20xx年整治关闭计划的15家,20xx年关闭非煤矿山7家。启动粘土类轮窑企业全面关闭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xx年关闭粘土轮窑企业22家。

 

篇2: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为民办实事为重点,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向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倾斜,并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各级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会议、文件精神,要求各村、各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监督,按照程序,规范操作。成立了乡长任组长的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到各村、各部门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力度,及时公布有关信息。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我乡争取并加大对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投入,以建设“和谐富裕”为目标,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将中央、省、市、县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一落实到位。

(一)补助类项目

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统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类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各项支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监督,各项补贴资金实行专款专户管理,按具体要求发放到农户,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村低保、高龄老人补助、退耕还林资金等资金落实了专户管理,建立了补贴档案,全面实行了“一折通”发放。按规定的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发放各项支农强农惠农资金,按照规定程序拨付、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截止12月1日,全乡发放了以下改善和保障民生资金:

1、农民补贴。发放农民补贴资金1107661.05元,其中综合直补资金632240.00元、机耕机耙燃油补助资金74265.30元、良种补贴资金(水稻、玉米、小麦)166669.65元、粮食直接补贴资金97830.10元、退耕还林525.60亩兑付补贴资金136656.00元。发放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8.176万元。经过积极争取有32户农户顺利购买了满意的农机具,共享受到农业购机补贴25600元。

2、农村低保。我乡严格执行农村居民低保政策,截止12月1日,我乡到账1—12月低保资金为816020元,

发放人数1012人,实际发放资金816020元,全部实行了“一卡式”发放。

3、城市低保。截止到12月1日,我乡到账1-12月资金为90647元,发放98户108人,实际发放资金90647元,全部实行“一卡式”发放。

4、优抚对象。我乡严格执行“优抚”政策,建立优抚对象数据库。截止目前我乡到账资金为216134元,已发放人数257人,优抚资金共发放206504元(其中五保户167人,发放1—6月五保户供养资金168780元)。

5、大病医疗救助。为确保我乡居民大病得到及时治疗,缓解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我乡严格按照医疗救助审批程序,对符合救助的对象,经个人申请、审核,1—12月共救助49人,发放救助资金71000元。

6、受灾临时性救济。1—12月发放慈善捐款36180元,发放爱心水窖建设资金16000元,发放抗旱特别捐款24500元,发放抗旱救灾粮6.75吨。

7、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情况。认真按照县计生局要求,统计及发放从1991年4月至12月拖欠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共174户95460元;完成了云南省双女绝育夫妇家庭享受新农合个人缴费资助660人,19800元;兑现了云南省独生子女家庭享受新农合个人缴费资助473人9460元;并统计完成了的享受人数上报工作共计:484人、14520元;发放了奖励扶助新增人员4人储蓄储存:金额2880元和申批获一次性奖励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8户6000元;发放农村独生子女年奖学金:小学45人,每人每年160元;中学41人,每人每年260元;高中和大中专一次奖学金4人,共计7000元。

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我乡参合人数14162人,参合率97.7%,1至12月全乡新农合减免医疗费用1042272元,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建设类项目

一年来,乡人民政府争取实施了一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程项目,并通过加强工程项目规划、立项,工程项目审批和建设中的公开工作,努力做到投资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的公开透明。

1、全乡劳动就业落实情况。,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500人,实现劳务收入800万元,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我乡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共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13期1700人次。

2、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乡党委、政府一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强协调,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立足实际,全力以赴促进教育事业,今年我乡共争取资金1078万元,对一贯制学校、柯乐小学、光明小学的校舍进行排危改造,在新民小学征地1.7亩,投资22万元修筑篮球场一块,围墙160多米,大门一道。目前以上项目即将竣工启用,这些工程的完成将极大地改善我乡校舍破旧的面貌,大大降低了校舍危房率,有力地推进全乡集中办学进程。

3、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项目争取及实施情况。一年来,乡党委政府把争取民生工程项目、对外争取资金作为振兴全乡经济、完善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到市、县有关部门跑信息,多次请市、县领导相关单位的领导到我乡调研工作,争取项目、争取资金,鼓励各村、各站所跑项目、跑资金。一年来,争取实施了以下民生工程项目:

(1)向宣明会争取实施了楼海、柯乐村委会玉米高产科技示范种植481亩,投资3.6万元;

(2)向宣明会争取实施了海联村委会厥菜坪灌溉引水项目,投资3.4万元;

(3)实施了水井五组、水井鱼勺罗、光明姜家村三个市级整村推进项目,投资45万元;

(4)实施了43户扶贫安居工程,每户补助10000元,共43万元;

(5)争取实施了一贯制学校道路建设,投资7万元;

(6)争取实施了光明村委会五郎坪村、新生村委会春东村、新民大营一村三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投资122万元,争取财政奖补资金63万元;

(7)争取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10户,共投资31万元;

(8)争取实施了柯乐村委会五组、六组人马驿道建设工程,投资5万元;

(9)争取实施了村委会大地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项目,投资24万元;

(10)争取实施了新民村委会大营一村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投资22万元;

(11)争取实施了新民村委会黑乐村小组通村道路建设项目,投资28.4万元;

(12)争取实施了新生村委会下西、上西、春西、东富和柯乐小学人饮安全项目,投资28万元;

(13)争取实施了柯乐、楼海村委会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

(14)顺利完成了总投资531万元的至海联、至楼海通达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楼海、海联两个村委会出行条件;

(15)全力配合好总投资1700余万元的康家河、大研两个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有效增强全乡的防讯抗旱能力,有力保证全乡的农业生产用水安全。目前,这些项目大部分已顺利完工,部分工程的扫尾工作也将在年内完成,这些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改善全乡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继完成960套“村村通”设备发放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在光明、新民、村委会发放了第二批“村村通”设备364套。进一步改善和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教育、文化、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问题,涉及到群众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就我乡而言,虽然一直争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支柱产业支持,农民增收缓慢。我乡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所得,全乡还没有有规模的支柱产业支持。为此,我们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以“一片叶(烤烟)、一朵花(朝鲜蓟)、两棵树(核桃、青花椒)”的产业发展思路,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加大劳务型输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实现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缺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虽然实施人饮安全、农村通达公路建设等一大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工程项目,但全乡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还有部分村的群众喝不上清洁卫生自来水;部分村村民小组没有通电;通村道路基础仍然很差,处于晴通雨阻的状况,很多村民小组还没有通路,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缺乏文化娱乐场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现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文娱体育活动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但现状是,农村的文体活动相当缺乏,可农民的文化设施几乎空白,我乡的村级阵地建设虽然得到了加强,但村级没有宣传文化知识的平台,更没有娱乐健身的场所。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农村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真正使农村的文化事业繁荣起来。

4、缺乏科技扶持,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从全乡来看,农民文化素质还较低。农民的生产生活还是比较落后,依赖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在农村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给予更多的科技扶持,培育农民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从而切实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5、缺乏长效机制,短期内解决民生问题困难重重。目前,乡党委政府的一切工作都以“民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但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感情投入和资金投入。只有感情投入,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才能做到“利为民所谋”,才可能实现“权为民所用”。只有资金投入,使改善民生问题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使各项“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动员社会各界时时刻刻都心系“民生”,关注“民生”,促使民生问题扎实有序推进。

6、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不够健全。制度是工作得以落到实处的保障,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很多民生工程实施中没有做到及时公开,信息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账目不全、不清楚,无法完全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没有得到群众的监督。因此,必须加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的建立健全,把我们的工作置于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

四、下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打算。

1、进一步加强对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领导,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各种资料,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2、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及城乡低保户的核查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行动态管理。

3、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管理;加强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4、加大对工程类项目监督检查,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我乡在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各级改善和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好事办实办好,营造安全、稳定、和谐、健康的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篇3: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关键词: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双联”

近年来, 国家围绕加强、支持和服务“三农”, 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不断增补和完善, 当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涉及农业、林业、畜牧业、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农机等多个领域。2013年, 静宁县原安乡共实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27项, 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1500多万元。概括起来, 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原安乡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的特点

㈠补贴种类较多

一是农业生产类, 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草原生态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二是社会保障类, 包括农村养老保险补贴、农村低保补助、农村五保户供养补贴、抚恤补、高龄补、孤儿补等。三是公益事业类, 包括雨露计划、农村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四是其他补贴类, 包括残疾人燃油补贴、村干部报酬、村计划生育小组长补助、独生子女家庭奖励补助、二女户结扎补助、洪涝灾害补助、危房改造补助、乡村医生补助、义务兵家属补助、重残补助、大病救助等。

㈡兑现公开透明

各类惠农资金的兑现, 全部通过农户“一折统”到账, 由农户在当地农村信用社领取, 补贴项目及内容在“一册明”上逐项全部注明, 补贴内容一目了然。

㈢作用比较明显

近年来, 国家逐年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 对农民的各类补贴涉及范围广、资金数额大, 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效益, 政策效果比较明显, 也以“输血”带动了“造血”功能的提升。仅2013年, 原安乡就发放粮食直补114万元, 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 以前被撂荒的土地又逐渐恢复。

二、原安乡强农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㈠粮食直补方面

政策与基层实际贴合不紧, 事与愿违, 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按照政策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 只能补给种粮农户, 但实际执行中为了避免产生矛盾, 影响社会稳定, 乡上基本是按耕地面积平均补贴, 这样粮食大户有补贴, 撂荒地农户也有补贴, 没有真正起到鼓励种粮大户积极性的作用。

㈡农村低保方面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 上面分配的保障人数、保障类别等都有量化要求。在原安乡, 除“痴、呆、傻”必保外, 每年对家庭患有重大疾病, 因病致贫的家庭进行保障救助, 帮助他们暂时渡过难关。但是, 在这样一个偏僻落后的贫困山区, 大多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贫富差距并不是很大, 所以难以用“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来安排低保户, 除了必须保障的人员外, 低保户的调整安排很难操作。按照低保办理程序, 有申请、调查、评议、公示、审核、审批、公示、建档、发证、拨款等多个环节, 其中评议是最大的难点。随着低保比例逐年提高, 目前原安乡已达20%, 而“痴、呆、傻”必保人数比例占到5%左右, 余下的15%, 人人争享, 导致群众为低保长期上访, 恶化了党群干群关系, 给乡、村两级干部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也造成了群众之间的互不信任, 产生了许多矛盾。另外, 低保政策落实得不好, 在农村也导致了个别“养懒汉”的现象, 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越扶越穷, 越扶越懒, 致使一些“懒汉”长期靠低保和社会救助为生, 缺乏靠勤劳致富的进取意识, 不愿出力, 只愿坐享其成。

㈢林业方面

2013年, 静宁县原安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46万余元, 森林效益补偿资金60.9万元, 天保工程补偿资金4.5万元, 仅林业一项补贴就达到310多万元, 这笔资金按照每户林权面积全部通过惠农“一折统”支付给农户。而在原安乡, 有近600户有户无人的农户, 这些农户常年在外, 林业补贴资金正常领取, 但是从来没有对林木进行过管护。乡政府每年筹措资金调运大量的苗木, 免费发放给农户, 对退耕、荒山荒沟及天保区工程林区进行补植补造, 导致乡政府债台高筑。每年花费巨大的资金用于造林绿化, 但因缺乏有力的管护措施, 养羊户偷牧现象严重, 退耕及天保区林木受到严重毁坏。林木管护、冬季防火无人负责, 靠乡镇干部自掏腰包分片负责, 长此以往难以为继。乡政府白天组织人员禁牧, 但养羊户晚上放牧啃青, 给禁牧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同时, 由于晚上偷牧, 羊只对覆膜地块任意践踏, 给地膜农作物造成了重大损失。

㈣医疗方面

随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但在偏僻落后的农村, 经济欠发达, 交通不便, 看病依然比较困难, 小病扛, 大病拖, 得不到及时治疗。在静宁县原安乡, 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到98%, 新农合政策给农民看病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减轻了部分家庭因病致贫的实际困难。同时通过国家支持和“双联”行动帮扶, 行政村村级卫生室都已建成, 但大多数未配备有资质的医生, 村级卫生室基本闲置, 没有发挥作用。即使有医生的村级卫生室, 遇到重大疾病或雨雪天道路不畅, 很多病人因延误救治, 失去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㈤通村道路养护方面

乡镇干部反映,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通村道路建设的投入, 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 目前通村道路只建不养, 无力维护的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3年底, 原安乡所有行政村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 甘肃省审计厅在两年的“双联”工作中, 协调通村道路资金1494万元, 6个联系村全部实现了通硬化路。但通村道路建设本身标准就不高, 加上湿陷性黄土的地质特性, 遇到暴雨等自然灾害, 通村道路损毁问题极为普遍, 由于没有配套的保养和维护政策措施, 损毁道路得不到及时维修, 通村道路的政策效应将会大打折扣, 好事可能会变成农民的烦心事。

三、建议

篇4: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一、文件学习传达汇报情况

自农业部7号文件和省农业厅21号文件下发后,南阳农广校高度重视,给市农业局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征得了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市农业局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农广校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专门下发了贯彻落实的文件。去年10月份,各县区农业局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具体落实措施。

二、逐条贯彻落实的情况

1.对农广校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全面提高。市局将农广校招生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区的目标管理,并将分值从去年的3分提高到了6分,各县区农业局也都在工作计划上把更多的培训任务分配给农广校来做。中职教育招生工作得到重视和支持,去年,全市招生数量突破800人。

2.全市各级农广校都保持了“三个不变”,没有撤并整合现象。

3.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南召县农业向县政府申请,计划将隶属于农业局的农业技术培训班的场地和资源整合给农广校;社旗、新野等县通过随县农业局一起迁入新址办学场地和办公条件得到加强;内乡新增科技直通车一辆已投入教学培训一线;目前各县正在推动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等。

4.办学队伍得到加强和提升。西峡、新野、唐河等县相继选拔调整德才兼备、事业心强、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员进入到农广校的办学队伍,配齐配强农广校领导班子;部分县农业局对借用农广校的编制和人员进行了调整;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各地农业局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师资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展开,全市第一期师资培训班已举办。

三、总结出好的做法和经验

在具体做法上,我市各级农广校一是广泛联姻,积极争取各项培训项目,不断积累培训经验,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扎实切入当地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有为促有位,不断强化公益性职能;三是以校长队伍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县校校长谋事创业、组织协调和引领作用,激发县校发展内动力;四是自我加压,积极主动要任务、争担子,将办学招生任务纳入农业局目标管理,逐步提高农广校办学工作在农业局整个业务工作中的地位和比重。

四、没能落实的方面及原因

1.个别县校在这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被拟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上报。这主要是个别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向当地政府编制部门汇报沟通不够、个别领导对农广校认识有偏差造成的。

2.部分县校办学场地和条件较差,急待改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市县农广校得不到来自各级政府的专项的基础建设投入,基础条件很差、教学设施匮乏,设备陈旧老化,教学手段也相对落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迫切需要改善。

3.体系不稳、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市还有一个县没有农广校,部分县校没有独立的财权和人事权,财务不独立,人员编制与农业局混岗使用,大部分分校编制太少,市校和部分县校超编严重,大部分分校开展工作人手严重不足,现行体制下新生力量难以补充到基层分校去。

4.体系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强制性措施和专项经费支持,部分单位、领导认识不足,认为7号和21号文件,是农业部门的行业文件,强制力度有限,工作推广有难度。

五、进一步贯彻落实的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相关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强化业务建设,以有为促有位,加强对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力争使存在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篇5: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一、加快棚户区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一)20xx年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20xx年,我县新增建设任务为城市棚户区改造200户,目前确定项目为:

1、xx县xx家园住宅小区,共拆迁危陋旧房210户,上半年度开工建设100套,现该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建设。

2、xx县xx豪庭住宅小区,共拆迁危陋旧房100户,占地28.8亩,建筑面积61447.82㎡,现该小区危旧平房已拆除完毕,正在进行地质勘探等前期开工准备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二)资金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20xx年下半年至今棚户区改造项目未争取金融机构、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土地供应、税费政策支持。

(三)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分配入住情况

xxxx二期80套,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广厦小区二期174套,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名仕公馆棚户区改造50套,项目总投资1480万元,现已全部竣工验收完毕并安置入住;万宏俪城棚户区改造100套,现已全部建设完工,小区内配套设施完备,正在进行综合竣工验收,争取尽快验收完毕并分配入住。

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1、实现天然气传输扩容。投资6000万元,铺设德州至县城17公里天然气传输管网,建设综合服务站一座,并与县经济开发区和宋门园区完成管网对接,全面实现接通供气,日供气量由原来的4000立方米跃升至10万立方米。

2、三处污水管网工程实现贯通排污。投资1151万元,开工建设长江路东段南侧(泰山道至桑兴河桥)、铁路西北街至104国道、县城南排水渠至桑兴河三处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总长度4.5公里,有效解决上述三个区域污水明渠排放问题,20xx余户居民因此受益。

3、老干部乐园建成使用。投资293万元,在原老干部局位置建设占地15亩的街景游园。工程由江苏嘉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建设。游园建设有水冲式公厕、太极广场、门球场、健身广场、休闲广场,安装庭廊1座、健身器材30余件,种植丁香、油松、北京栾、小龙柏、银杏等常绿植物4500平方米。

4、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完成建设。投资287万元,实施钱塘江路东段(太行道至泰山道)翻建工程,道路长度541米,道路宽度15米;投资118万元,实施钱塘江路西段(南立交桥至太行道)罩面工程,道路长度829米,道路宽度15米;投资320万元,实施嘉陵江路(华山道至东外环)罩面工程,道路总长2360米。目前,三处道路工程均已完成铺设并通车。

5、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营。xx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选址在第八砖厂附近窑坑,总投资2798万元,占地200亩,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40吨,总库容98.74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工程于20xx年8月份建设完成并试运营,采购挖掘机、压实机等专业作业机械,进一步完善了垃圾填埋场硬件设施,保证了日常垃圾处理作业需要,并在填埋场周边完成了1500米防护林带和场区内绿化种植,确保环境质量达标。截止目前,累计垃圾清运处理量11.8万吨,日平均垃圾处理量为90吨,运行负荷为64.29%,剩余库容为86.9万立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

(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情况

1、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及清淤工程。投资460万元,开工建设淮河路至桑兴河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管网长度765米。投资55万元,实施开发区三条道路(黄河路、嵩山道、嘉陵江路)排水管道清淤工程,管网全长8.5公里。目前,污水管网建设工程与开发区污水管道清淤工程均已全部完成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现污水泵站正在建设,管网工程正在进行地上物补偿及前期入场准备工作。

2、全力推进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利用xx国能生物发电厂余热实现城区集中采暖供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底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经县规委会批准,国能生物发电厂已与友源供热公司正式签订供用热合同,项目初步设计、首站选址和具体施工方案编制已完成,现正在进行土方工程和管道购置招投标。

3、地表水厂工程进展顺利。县城地表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投资6171万元,选址为海河路北、桑兴河西、祁西村南、国土局北侧,占地64.5亩,建设规模近期(20xx年)为3万立方米/日;远期(20xx年)为6万立方米/日,可满足县城12万人的用水需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办公楼、反应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及变配电室、加氯加药间、工艺厂房等工程,铺设配水管网4215米。工程于20xx年11月份破土动工,20xx年3月份正式启动主体工程建设。目前主体工程清水池、沉淀池、过滤池的基础砼已全部浇筑完毕,现正在绑扎样体钢筋。附属工程的综合办公楼、后勤设施主体即将完工,设备安装单位已进场配合土建工程安装设备预埋件。预计7月底主体工程地下部分全部完工,附属工程的主体全部完工。9月份完成全部土建,开始设备安装。11月份安装完毕,并进入调试阶段。预计20xx年年底工程竣工建成。

(三)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改革情况

篇6:老干部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县老干部局:

按照中组部《关于对党的十七大以来老干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的通知》和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对十七大以来老干部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精神,就十七大以来老干部政策落实情况认真开展自检自查,现汇报下:

一、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中央关于老干部政策的总体情况。

为了让离退休干部更好的学习十七大报告,组织老干部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新内容、新提法、新亮点。让老同志们通过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学用结合,用实际行动把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处。落实津补贴,受到了基层和广大老同志的好评。生活待遇深入基层的这一做法,真正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在了实处。

二、贯彻落实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成效情况。

1、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离退休干部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况。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教育系统的老同志在我县教育事业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们除了在经费上支持帮助他们外,主要还在人力上支持,教育系统离退休的老同志大都是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工作经验足、知识面广。他们退休后有的被反聘,充分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为老年人作出了贡献。在学习、组 织活动时,我们也从来把老同志摆在首位。如:组织学习十七大精神和深入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都坚持请老同志参加。

2、坚持和完善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的各项制度,加强离退休干部情况通报、走访慰问、开展重大活动。

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在重大节假日,每年春节我们都坚持到老干部家中走访慰问,在生活上关心爱护老干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身体有病的老同志,我们不仅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报销问题,而且还经常去看望他们,并送上慰问金。

3、完善和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保障机制。

健全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落实提高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和扩大发放范围、规范离休干部生活补贴、提高离休干部医疗待遇政策和建立健全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机制。积极落实老干部经济待遇。我们历来坚持按照政府批准的规范津补贴标准和执行时间,及时足额发放给离退休干部。

4、加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情况,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具体化、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措施。

针对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的实际,组织开展了在职干部与离休干部结对帮扶活动,不断完善离休干部生活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按在职人员的标准给予离休干部发放节日福利,努力使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坚持按规定为离休干部过生日、老干部生病探望、健康查体等制度,使每一名离休干部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 怀,极大地方便了老干部的晚年生活。

5、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为老干部做实事。我局历来重视做好老干部的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到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把老干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每年都要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老干部工作,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局党组研究决定由局长对老干部政策执行落实情况负总责,副书记具体分管老干部工作,并指定专人专门负责老干部的具体工作。今年改善了离休老干部活动环境,把离退休老干部活动室安排到县老干部局,使离退休老干部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完成了老干部局报刊杂志的征订任务,为每名离休老干部都订阅了《退休生活》和《退休参考》。

三、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老干部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当前离退休干部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管理方面。从目前情况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有单建和联建的,尤其联建的党支部大多是与在职党员一个支部,不利于离退休干部过正常的组织生活。

二是在老干部生活待遇落实方面。由于经济条件差,阳光补贴和阳光福利没有落实,老干部的收入相对较低。

三是在老干部亲情服务管理方面。由于当前离休干部已整体进入了“双高期”,许多老同志年老体弱不能出门,有些常年有病,有的长期卧床不起,有的鳏寡孤独,对他们就近提供便利化服务成为他们的迫切需求。

四、进一步抓好十七大以来老干部政策贯彻落实的打算和意见、建议。

以自查为契机,全面提高老干部工作水平,有针对性地推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与提高离退休干部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结合起来。要认真分析民调结果,总结提高离退休干部满意度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分析影响满意度提高的工作因素和环境因素,研究提出推动满意度提高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与推动离退休干部活动学习阵地建设结合起来。了解掌握老干部活动、学习的基本情况,着眼于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三是与深入开展“五老四教”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发现和推广实践中的创新做法和载体,研究推动老干部工作部门创先争优活动经常化长效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老干部工作自身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篇7: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核查工作的通知》(渝改办社会[20xx]1711号)文件要求,国家将对各地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核查,并要求各地开展自查整改。为做好自查整改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自查内容

社会办医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渝办发[20xx]384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xx]14号)中有关社会办医政策的落实情况。具体包括:

(一)社会办医发展空间和准入方面

1. 制定并发布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情况。

2. 20xx年以后公立医院新建、改扩建项目合规情况。

3. 20xx年以后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中社会办医占比情况,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落实社会资本同等优先的政策。

4. 社会资本办医、中外合资办医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条件等规定情况,审批时限,以及向社会公示情况。

5. 鼓励举办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的具体措施,简化对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等审批手续的具体措施和执行情况。

6. 放宽对营利性医院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限制的具体措施和执行情况。

7. 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范围情况。

(二)人才政策方面

1.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执行情况。

2. 20xx年后,从公立医疗机构流向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有关医疗行业协会、学会中任职的变化情况。

3. 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规定。

4. 鼓励医务人员在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间充分有序流动的具体措施。

5. 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认证等方面的规定,以及目前的.实际结果。

6. 有关医疗专业行业协会、学会的组委、副组委中来自非公立医疗机构人员的比例。

(三)监管政策

1. 把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执业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审核的情况。

2.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将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纳入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日常监管范围的具体措施和执行情况。

二、时间安排

(一)自查阶段

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卫生计生委)于8月份进行全面自查工作,9月10日前完成自查工作。

(二)整改阶段

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整改,并于9月15日前将自查和整改工作总结(包括对照自查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工作建议等)报市卫生计生委。

(三)国家抽查阶段

8月底至9月迎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抽查。

三、工作要求

(一)各区县卫生局要对照检查内容逐项检查在实际执行中的落实情况。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等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以及政策执行中的薄弱环节,要深入进行重点督查清理和整改。

(二)要积极创新核查方式,广泛听取社会意见,深入一线和现场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确保反映真实情况。

(三)要认真分析梳理所查实的问题,属可立即纠正的,要立即布置整改并反馈结果;属需修改地方有关规定或制定具体实施措施使政策落地的,要明确提出整改措施和完成期限。

篇8:政策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2011年8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办发[2011]38号) (“国九条”) 出台以来, 政府有关部门分头落实, 广大物流企业充满期待。为深入了解政策落实情况, 收集和反映企业诉求, 促进政策全面落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12年2月在会员单位内开展了“物流国九条”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截至3月1日, 本次调查共收到会员单位有效调查问卷120份。

一、“物流国九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分析

总体来看, “物流国九条”出台以来, 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落实, 在税收、交通、投融资和土地等政策方面, 都有不同程度进展, 但与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与物流企业所需要的政策环境还有相当距离。

(一) 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在被调查企业中, 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企业有51家, 占43%。统计显示, 2011年, 试点企业平均减少重复纳税额3 7 2万元。其中75%的企业减少重复纳税超过50万元, 63%的企业超过100万元, 33%的企业超过500万元, 27%的企业超过1000万元。部分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减负效果明显, 调查中有3家企业减少重复纳税额超过5000万元。相对于其他政策, 税收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受到企业普遍欢迎。

对于未能享受该项政策的被调查企业, 48%的企业是因为不符合试点政策条件, 12%的企业不知道有该项政策, 10%的企业符合条件但申请没有通过。总体来看, 试点政策门槛仍然偏高, 试点范围还有待扩大。被调查企业中, 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偏小, 达不到试点政策规定的条件。 (见图1)

(二)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企业税负增加较多

被调查企业中, 参与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的企业有21家, 占18%。统计显示, 2012年1月份, 67%的试点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平均增加税负5万元。换算成营业税体制, 57%的企业税负增加超过5万元, 24%的企业税负增加超过10万元, 个别大型物流企业集团税负增加超过100万元。调查企业反映, 税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服务税率上调幅度较大, 而企业实际可抵扣项目较少。运输和仓储等其他物流环节仍然实行不同的税率, 不利于物流业“一体化”运作。

(三) 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有待继续落实

在被调查企业中, 已有32家企业享受到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 占27%。统计显示, 享受政策的企业平均少缴纳土地使用税170万元。其中, 38%的企业少缴土地使用税50万元以上, 31%的企业少缴100万元以上, 19%的企业少缴200万元以上, 部分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少缴土地使用税超过5 0 0万元。 (见图2)

对于未能享受该项政策的被调查企业, 主要原因是部分地方税务管理部门尚未收到正式文件, 未能及时落实该项政策。此外, 地方税务管理部门在具体执行中缺乏实施细则指导, 对政策解释存在偏差, 导致企业无法充分享受政策优惠。如, 河南某地税务管理部门只针对单一仓储型物流企业执行此项政策, 而综合型物流企业则无法享受。

(四) 过路过桥费仍是物流企业沉重负担

在被调查企业中, 运输型物流企业2011年过路过桥费平均支出4459万元, 其中, 37%的企业支出超过5000万元, 有部分大型公路货运企业支出超过1亿元;过路过桥费平均占运输成本的34%, 其中, 37%的企业超过40%。

综合型物流企业过路过桥费平均支出693万元。其中, 44%的企业支出超过100万元, 26%的企业支出超过500万元, 19%的企业支出超过1000万元, 6%的企业支出超过5000万元, 部分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支出超过1亿元;过路过桥费平均占运输成本的11%, 其中48%的企业超过10%, 13%的企业超过20%。有1家企业超过30%。

与2010年相比, 48%的企业认为过路过桥费支出变化不大, 27%的企业认为过路过桥费不降反升, 22%的企业认为有所降低, 3%的企业认为降低较多。反映有所降低和降低较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天津市、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陕西省等省市。

(五) 公路罚款总体变化不大

在被调查企业中, 运输型物流企业2011年公路罚款平均支出123万元。其中, 50%的企业支出超过50万元, 41%的企业支出超过100万元, 17%的企业支出超过500万元, 部分汽车物流、大件物流企业支出超过1000万元。运输型物流企业公路罚款平均占运输成本的1.4%。其中, 70%的企业超过0.5%, 39%的企业超过1%, 20%的企业超过2%, 部分汽车物流、大件运输企业支出超过3%, 个别企业达到6%以上。

与2010年相比, 5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公路罚款支出变化不大, 19%的企业认为不降反升, 16%的企业认为有所降低, 8%的企业认为降低较多。反映有所降低和降低较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天津市、浙江省、福建省和陕西省等省市。 (见图3)

(六) 过半物流基础设施纳入地方规划

在被调查企业中, 62家企业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规划, 占52%。仍有48%的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未纳入地方规划。企业获得较多的支持政策为财政补贴和用地支持, 42%的企业能够获得这两项政策支持;其次是税收返还政策、税收减免政策, 分别有31%和27%的企业能够享受;再次是贴息贷款, 15%的企业能够享受;租金优惠占比最小, 只有5%的企业享受。部分企业还能够享受地方政府物流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或其他专项资金补助支持。

(七) 仓库租金持续高位运行

调查显示, 2011年末被调查企业平均仓库租金为15元/平方米·月。其中, 73%的企业租金超过10元/平方米·月, 49%的企业租金超过15元/平方米·月, 22%的企业租金超过2 0元/平方米·月, 1 4%的企业租金超过2 5元/平方米·月, 6%的企业租金超过30元/平方米·月。从区域分布看, 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厦门市等一线城市仓库平均租金最高, 超过2 5元/平方米·月, 其中, 深圳市平均租金超过了30元/平方米·月;天津市、苏州市、义乌市等经济发达城市仓库平均租金超过20元/平方米·月;此外, 中西部地区的西安市、武汉市、银川市、西宁市和东北地区的长春市等内陆城市仓库平均租金也接近20元/平方米·月。

在被调查企业中, 69%的企业租金有所上涨, 与上年末相比平均增加13%, 其中, 59%的企业租金增加10%以上, 25%的企业租金增加15%以上, 18%的企业租金增加20%以上, 16%的企业租金增加25%以上, 1 0%的企业租金增加超过30%。数据显示, 成都市、西宁市等中西部城市仓库租金上涨较快, 都超过20%。

(八) 企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调查显示, 银行贷款仍然是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渠道, 占被调查企业的93%;占第二位的是民间资本渠道, 占被调查企业的14%;政府财政支持也是重要的融资渠道, 占6%;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分别占5%和2%。此外, 还有部分企业由上级企业直接注资, 或采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等方式, 也有部分企业引入风险投资。 (见图4)

调查显示, 46%的企业认为投融资环境一般, 28%的企业认为较好, 22%的企业认为不大好, 4%的企业认为很好。调查企业反映, 目前主要投融资问题包括: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银行贷款间接融资占比较大, 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难度较大;银行贷款申请难、审批难、利率偏高;银行贷款对不动产等抵押物额度要求高, 担保额度小, 贷款期限短等。

对于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渠道, 78%的调查企业认为主体准入门槛高, 25%的企业认为发行成本较高, 10%的企业认为税收制度不完善, 5%的企业认为会计制度不完善。还有部分企业认为, 企业自身组织架构不完善、盈利模式不清晰, 政府没有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也是重要原因。

(九) 企业兼并重组程序复杂、困难较多

对于企业兼并重组、剥离物流资产和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73%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审批程序复杂, 63%的企业认为相关税费高, 50%的企业认为资产处置困难, 45%的企业认为劳动关系处理困难, 35%的企业认为债务债权关系复杂。 (见图5)

(十) 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引导

在被调查企业中, 2011年企业信息化投入平均为2 1 6万元。其中, 52%的企业投入超过50万元, 41%的企业投入超过100万元, 30%的企业投入超过200万元, 23%的企业超过300万元, 14%的企业超过500万元, 7%的企业投入超过1000万元, 部分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总投入超过3000万元。

调查显示, 企业信息化投入平均占投资总额的18%。其中, 42%的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投资总额的10%以上, 25%的企业投入占比20%以上, 20%的企业投入占比30%以上, 13%的企业占比超过50%, 6%的企业占比超过80%, 个别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投资总额比例超过90%。

对于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52%的企业反映企业信息平台与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困难, 42%的企业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成本高, 36%的企业反映信息化相关标准缺乏, 15%的企业反映实施效果不明显, 13%的企业反映技术选型困难。还有企业反映信息安全性问题得不到保障, 信息化建设行业信誉度不高, 以及企业自身业务整合度不高制约信息化发展等问题。

(十一) 物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门槛较高

调查企业中, 仅有7家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占6%, 大部分企业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原因是不符合享受政策条件, 占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0%。企业普遍反映高新技术企业申请门槛较高, 物流企业难以通过。 (见图6)

(十二) “绿色通道”政策有待继续落实

在被调查企业中, 仅有5家企业享受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占4%, 企业反映部分地区政策执行还有待落实。如, 河南省只针对单车单趟承运鲜活农产品给予免缴通行费优惠。

(十三) 企业设立分支机构仍有困难

被调查企业反映, 在设立分支机构方面, 一些地方还存在阻碍和限制分支机构设立和经营的问题。如, 许多地方要求企业在当地登记注册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 不允许注册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有些地方规定, 物流企业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 必须找“挂靠”单位, 要求进入指定地点经营, 硬性规定车辆台数, 要求运营企业缴纳押金等等;一些地方不承认物流企业总部取得的经营资质和证照, 设立分支机构时需要重新登记申报。同时, 赋予总部的政策, 有些分支机构还享受不到, 如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等;还有的地方仍然存在地方保护现象, 设置准入门槛, 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

(十四) 物流管理体制障碍制约行业发展

被调查企业反映, 物流业尚没有独立的产业目录, 企业申报经营范围和缴纳税费时需要拆分不同的环节分别申报。一些物流相关资质如道路运输、医药物流、快递物流、超限运输、危险品运输等资质需要向不同部门分别申报, 申请周期长, 难度大。物流业尚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 企业在办理行政许可、资质申请等手续过程中涉及部门多, 手续繁琐。不同地方审批标准、流程和收费不统一, 超限运输等跨区域审批难度大, 还存在地方保护现象。

二、继续深化落实“物流国九条”政策措施的建议

2012年是落实“物流国九条”的关键一年。为继续深化落实政策措施, 结合调查问卷和我会专题调研,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 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

一是放宽物流企业认定。凡是按照国家标准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 自动纳入税收试点企业范围。集团型物流企业取得A级物流企业资质, 下属分、子、控股公司即可适用差额纳税政策。

二是放宽“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的限制。鼓励物流企业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 对租赁达到一定期限的社会车辆也可认定为自有车辆。总部取得自开票资格, 分支机构自动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

三是放宽试点企业纳税额限制。将上一年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不低于100万元的标准, 降低为50万元。中西部地区物流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 再降低30%左右。

四是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扩大税收试点的办法。明确试点企业“所属企业”的范围。界定“仓储业务”差额纳税的内涵。推行个体车辆税收代扣代缴制度。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

我们建议建立“物流综合服务”概念。将运输、仓储 (场站) 、货代、快递等物流各环节统一执行3%的营业税税率。这是物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国九条”提出的重要政策措施。

(二) 调整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

一是在不改变试点方案基本框架的前提下, 将“货物运输服务”从“交通运输服务”中剥离, 纳入“物流辅助服务”, 采用6%的税率 (经测算, 略高于营业税实际负担率) 。同时, 我们强烈要求, 在今后改革中, 明确设立“物流综合服务”统一税目, 与物流相关的各环节业务执行统一的税目和税率, 以适应物流业一体化运作的需要。

二是适当增加进项税抵扣项目。例如对于占有较大成本比例的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房屋租金等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对存量资产 (非不动产) 采取过渡性抵扣政策, 允许物流企业在用运输工具及设备依据一定比例纳入进项税额抵扣。

三是抓紧研究解决试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保证“营改增”试点政策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建议有关部门慎重对待试点扩围。在上海试点中应进一步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以后即使扩大试点, 也应该按照行业, 而不是地区稳步推进, 避免引发地区间的不平衡。特别是像物流业这样全国网络化经营的行业, 更不宜因试点政策的不同, 造成新的地区分割。

(三) 进一步落实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

一是地方税务主管部门应尽快了解政策内涵。对于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异议, 提交国家税政部门审议, 统一执行标准, 减少和限制地方自由裁量权, 使物流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实惠。

二是明确物流企业认定范围。政策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仓储型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凡是拥有仓储设施用地的均可享受该项政策。对于按照国家标准评估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 自动纳入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企业范围。进一步明确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类单位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 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三是明确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的认定。严格按照政策要求, 凡是仓储设施占地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的, 且储存商品列入政策条文的, 均可享受该项优惠政策。

(四) 加紧落实清理收费公路工作

一是切实按照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关于清理收费公路的通知, 做好收费公路清理工作。在此基础上, 加大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 撤并不合理的收费站点, 逐步降低偏高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对已出让经营权的繁忙路段及快到收费期限的公路, 应根据政府财力状况逐步回购经营权。

二是加强对收费公路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 削减公路管理和维护费用, 规定还贷比例和期限, 使所收费用大部分用于归还贷款。禁止超过收费期限的公路继续收费, 逐步减少收费公路规模。控制新建收费公路, 充实资本金, 减少贷款比例。

三是尽快出台《大件运输管理办法》。完善跨省综合协调机制, 规范申报和审批程序, 制定全国统一的公路赔 (补) 偿费标准, 公开路桥通行条件、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

四是清理各地不同执法标准, 设立全国性的统一执法与处罚标准。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 并形成长效机制。

(五) 改革物流用地制度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仓库货场等物流基础设施, 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回收周期长, 是带有公益性的城市主体功能区。当前, 城市物流用地急剧收缩, 物流基础设施持续紧缺, 导致大中城市周边仓库货场租金不断提高, 物流成本持续上升。与此同时, 一些地方提出的物流发展目标盲目性较大。也有的借物流名义, 圈占土地, 搞房地产开发。我们建议:

一是出台强制性规划。抓紧制定全国性的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要在摸清现有仓储类物流设施的基础上, 明确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的基本标准和原则, 严格相应的约束机制。

二是推行租地建库方式。地方政府不再将土地50年使用权一次性出让给物流企业, 而是采取租赁方式, 企业在政府规划的物流园区租地建库。这样, 既保证物流企业用地需求, 有效减轻企业一次性投资压力, 也有效抑制圈占土地、等待升值的投资冲动。

三是支持城市配送中心建设。中等以上规模城市要将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纳入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规划, 优化城市物流配送区域布局, 完善城市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开展城市物流共同配送工程, 在用地紧张、交通问题突出的商业聚集区域推行共同配送方式, 支持专业化的共同配送企业和城市配送车辆更新改造。

四是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把物流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物流需求, 确保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仓储类物流设施的用地需要。对于既有物流用地, 不得随意变更用地性质和规模, 不得因为地价升高, 强制物流用地无限度外迁。对新建物流设施用地做出硬性规定, 该地块只能用于物流活动, 不允许随便改变用途或转租。

(六) 优化物流企业投融资环境

物流业是资金需求量大, 投资回收周期长。企业自有资金不能满足需要, 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瓶颈。我们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给予优先贷款和财政贴息。积极支持物流企业进行网络建设, 对于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的物流企业、园区的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节能减排设施以及周边交通条件改善等项目, 给予财政补助。适当增加金融机构面向中小微物流企业网络建设的贷款比重。支持物流行业诚信体系和担保机制建设。

二是开展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积极推进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配合国家产业政策, 满足于符合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项目, 已经发育成熟、但暂时还不能上市的物流企业, 以及企业重组、并购等资金需求。

三是对物流企业在股票上市、企业债券发行方面给予支持。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发行成本, 完善物流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 允许有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发行不同期限的长期债券, 鼓励其推进股票上市。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创业板市场发行股票融资。

(七) 支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近年来,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发展很快, 积累了一定的经营实力和管理经验, 具有做强做大的潜力。但是与跨国物流企业相比, 一体化、网络化服务能力不强, 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建议:

一是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引导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和托管。简化企业兼并重组审批程序, 协助解决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遇到的资产处置、人员安置、债务核定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简化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内部产权转让程序。国有物流企业内部产权的转让行为, 原则上由企业自主审批, 免去专项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等程序。国家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组织的国有企业之间的重组合并行为, 应采取行政手段、无偿划拨方式。

三是为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提供便利。允许物流企业异地设立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 取消分支机构车辆挂靠的不合理规定。加强物流资质管理, 精简相关资质证明。对于必须的资质证明, 允许企业分支机构在全国通用。凡赋予总部的优惠政策, 各类分支机构同等享受, 无需重新申报。

(八) 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改造

一是支持物流行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支持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 提高物流运行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持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大力扶持具有市场潜力的物流信息化运行模式。

二是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加快形成标准制定机制, 抓紧制修订物流信息、物流服务流程、工具器具和技术装备等领域的标准和规范, 加大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力度, 引导企业现代化升级。

三是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平台间信息交换标准, 完善平台间互联互通机制。加强物流信息平台与政府金融、税务、海关、检验检疫等行业信息系统的合作, 发挥政府信息公益性和社会指导性作用。

(九) 加大农产品物流支持力度

农产品物流仍然是薄弱环节。一边是农民“卖菜难”, 一边是居民“买菜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建议:

一是支持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 强化起运地负责制, 明确回程空车免缴通行费, 进一步减免农产品进城的各项税费。

二是支持大型批发市场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增加加工、存储、拣选、包装、检验检测等物流功能, 新建或改造农产品冷库、冷藏车辆等冷链设施。对参加“农超对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市投资建设物流中心、冷链系统等设施的投入给予专项补贴、贷款贴息、税收等扶持政策。

三是支持农产品物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加强物联网在农产品物流领域的应用, 对与可追溯系统相关的检测中心、信息系统等进行补贴扶持, 建立贯穿农产生产、物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十) 改革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

物流业是复合型产业, 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主管部门。尽管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已经确立, 但在国民经济各方面都找不到对应的类别。我们建议:

一是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几年来的实践表明, 没有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 物流政策难以落实。建议在下届政府机构改革中, 参照能源和粮食管理体制, 设立国家物流局。统筹协调全国物流业发展工作。各省市建立相应机构, 承担相应职能。

上一篇:浅谈学校安全教育下一篇:美术培训合作协议草案2014.2.13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