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读书法

2024-08-10

鲁迅读书法(共14篇)

篇1:鲁迅读书法

多翻法——鲁迅先生说:“在手中,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看一遍序言,或者读几页内容。”书并不是放在橱柜中了事,更不能写上自己的姓名就算拥有了。书是要读的,不管它是什么书,开卷有益。

跳读法——鲁迅先生说:“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读书,谁都会遇到不懂的地方,如果固执于一点,一味地死抠一字一句、钻牛角尖.那么,就会因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甚至连这障目的“一叶”也弄不明白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选读法——鲁迅先生说:“倘要看文艺作品呢,则先看几种名家的选本,从中觉得作品最爱看,然后再看这一作者的专集;倘要知道得更详细,就看一两本这个人传记,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

背书法——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掩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加强记忆。等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下来了。

读书务必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篇2:鲁迅读书法

鲁迅的读书故事以及读书方法

作者: 木瓜

鲁迅的脑子,就是万有文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除了他有不凡的记忆力之外,就是他的勇于进修,勤学不倦,以及十分注重念书体例。

鲁迅师长教师目不转睛地工作。为了如斯,他的工作时刻老是在深夜。有一天,差不多是暮秋,天快暗了,他还在那儿那里拿着笔写不完地写啊写啊!夫人许广平筹算劝他歇息一下,双手放在他的肩上,那晓得他却满脸的不欢快。原本,许广平那时是很孩子气,满心好意,碰着这么一来,真感受到气也透不外来地难熬。稍后,他给夫人诠释:”写开工具的时辰,什么旁的工作是顾不到 的,这时最好不理他,甚至吃饭也是多余的事。”

鲁迅的工作立场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他亲手校对书稿时,每行的凹凸,每字的巨细、偏正,全页的位置,他都一眼看出,严加更正,不惜再三变换,直到对劲为止。至于字句的正误,那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校稿时,也许使人感受厌恶,但等到书一出书,是没有过错劲的,没有不博得精采诺言的。

鲁迅研究学问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鲁迅认为需要学的某一种学问,便静心专门钻研,坚韧不拔。好比社会科学,原先他并不十分注重。但1927年是革命转折时代,严酷的阶级斗争不美观实,使鲁迅深深感应进化论思惟的偏颇,因为革命的需要,他吃苦进修马列主义理论,读的书真是惊人。

从1929年起,三、四年间几乎天天手不释卷。这样吃苦进修的功效,他后来以杂文的形式多次揭晓对教育的评论和定见,痛击国平易近党反动派压制

学生思惟、镇压学生抗日救国行为的反动教育政策,深刻分解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教育的本色。能一文刊露,群丑敛声。鲁迅师长教师终于用阶级不雅概念看待问题,剖析问题,慢慢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不美观,成为伟年夜的共产主义战士。

鲁迅认为念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统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年夜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鼓吹仙人方药、鬼魅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阐述人世得失踪、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谈吐,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篇3:鲁迅冬夜读书

有一年,鲁迅离家到苏州求学。到了冬天,外面下雪,天气异常寒冷,冻得人们读书都困难。可鲁迅还想看书,怎么办呢?

第二天,鲁迅想到可以用辣椒驱寒、茶叶提神,便卖掉了前一学期学校颁发的金质奖章,买了好多茶叶和红辣椒。

到了晚上,鲁迅在屋里生起了煤火,烧了热水,泡上茶,然后看书,困了就喝茶,冷了就吃个辣椒,一直到深夜。

如此刻苦,鲁迅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公派留学生的资格。

篇4:大文豪鲁迅的休闲养生法

喜篆刻 鲁迅先生喜好篆刻,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便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它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猜谜语 孩提之时,鲁迅的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鲁迅还常幽默地用“谜语”来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鲁迅用过的一百几十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圉)”之意。

种花木 鲁迅先生一生喜爱花木,即使没有栽种的地方,也爱在书桌上摆一盆绿色的生命。少年时,鲁迅就读了许多有关花木的书籍,像《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的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合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夏秋之夜,每当夜深人静,他独自徘徊在花下,闻着略带苦涩的香气,以求解除疲劳。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他对花凝视良久,想构思一部《杨贵妃》的剧本。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看戏文 鲁迅先生从小爱看绍兴的戏文。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一个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鲁迅晚年定居上海后,在繁忙的写作之余,他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鲁迅常同许广平一起,携带海婴去剧院看有趣、有教育意义的新戏。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

习武功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习、练过柔道等武功,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上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跄踉倒地,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爱绘画 鲁迅先生童年时就喜爱绘画,上世纪三十年代曾为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设计过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画过插图。“君无常”画像就是他于1927年6月25日亲笔作的一幅,至今保存在他的《朝花夕拾·后记》中。

饲壁虎 鲁迅先生饲养过壁虎。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五十年代写的《追忆鲁迅先生》诗云:“雅人不喜俗人嫌,世顾悠悠几顾瞻;万里仍旧一掌上,千夫莫敌两眉尖;窗余壁虎干饭香,座隐神龙冷紫髯;四十余年成一瞑,明明初月上风帘。”

篇5:鲁迅《药》读书笔记

“药”是一颗沾满了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它医治不了痨病;“药”是为了争取民族光明而牺牲自己,是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拯救全民族。

“馒头”可以给人温饱,血腥的“人血”却令人可怕的不寒而栗。鲁迅的《药》里的华老栓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迷信地认为这样的馒头可以救人一命,不惜把所有的积蓄,替儿子买来人血馒头,这是一种何等伟大而又无奈的父爱啊。而他的表现在反映其温厚、朴实的温情的时候又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地愚昧、无知和迂腐,这使得本该善良的人、感人的举动都被烙上了血红的烙印,让人不觉有丝丝的反胃。

亲情与现实之间的无奈,封建与进步二者的矛盾,显示出鲁迅先生对于文中那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更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失望和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心境。

篇6:鲁迅传记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体会

题目:《世界名人传记—鲁迅》读书心得 姓名:孔祥悦 学号:09150801 班级:8班

完成日期:2016.2.10 指导教师:吕玉莲

《世界名人传记—鲁迅》读书心得

摘要:鲁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用笔批判和针砭社会,运用丰富的学识和自身旺盛的革命热情,照亮了近代中国前进的道路,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遗产。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应当传承下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在地发春华。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鲁迅先生的诗,也是他作为一个大作家,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真实写照。

1881年9月25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的新台门。他原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是北宋著名道学家周敦颐的后代。鲁迅经历了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在百草堂愉快的玩耍,听长妈妈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在三味书屋学习知识文化„„这些启蒙教育为鲁迅之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鲁迅原本家庭富裕,可是在他十三岁那年,祖父周福清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入狱,父亲也生了重病。家里为此花费了巨额的财产,因此家道败落。鲁迅的亲戚族人也因此变得冷漠无情。鲁迅由一个富家公子变成了亲戚口中的“乞食者”。这时的鲁迅亲身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与身处上流社会的亲戚们的虚伪和丑恶。不甘屈辱的他,毅然离开了家乡,前往南京求学。他先后进入了免交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和南京矿路学堂。想学习新学为国家效力。求学时代的他,生活简朴,省吃俭用。因成绩优异获得的钱大多数都用来买书,寒冬时节,时常一个人读书到深夜。那时候的他,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在矿路学堂,鲁迅学到了地质学、化学、熔炼学、测算学、绘图学等新鲜的知识,他也时常去阅读新报,这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跟上了时代的步伐。1902年他在矿路学堂毕业,被选中留学日本。

少年清贫,勤学不怠,嗜书如命,这就是求学时期的鲁迅。从小热爱学习,不断学习的鲁迅,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增强了自己的文学水平,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高度。反观现今,像鲁迅这般热爱学习的青年是少之又少。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有鲁迅这种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学习奋斗的热情和精神。他能够因为国家的国情,而多次改变自己的志愿,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去书写近代祖国文学革命的篇章。在南京的4年间,中国经历了怵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八国联军蹂躏国土,这促使鲁迅更加急迫地寻找新鲜的知识和救国的真理。出国后的他接受了更多的新思想,成为了一名革命家。在日本学医的过程中他体会到,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文艺。从此,他走上了文学思想的道路。

工作以后,他由普通中学教员到教务长、教育部员、大学教授,因为宣传进步思想,揭露政府劣行和帝国主义列强罪行而受到排挤和迫害。而他在描写自传的时候,经常用谦虚的口吻去叙述自己的遭遇。把被政府通缉轻描淡写,无畏生关键词:鲁迅 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 奉献 文学家 奋斗无悔 死。表达出对反动革命政府的蔑视和坚持革命的英勇精神。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鲁迅先是在教育部工作,后来被他的同乡钱玄同说服,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出版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接着先后前往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在这些“战场”进行革命斗争。后来他又定居上海,走进了无产阶级的战斗行列。成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一面战斗的旗帜,无数革命文艺青年正团结在他的周围,为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而斗争。从他参与“左联”开始,他就彻底背叛了本阶级,投入到了共产主义革命当中。鲁迅经常不分昼夜的工作,全然不考虑自己身体有病和精力不济。他从事着翻译、创作、编辑等工作。他批判着当时污浊的社会思潮,针砭了消极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论调。而且还培养了叶紫、萧红等文学青年。晚年时期的他不顾一切全身心地工作,就是为了中国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拥有这样的奉献精神,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工作者能够做到的。

鲁迅先生在我心里是最富有革命人情的人。他既敢于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又能无情的批判阻碍社会进步的腐朽思想,无私帮助战友和同事,又关爱自己的亲人。印象中的革命家,是冷酷无情的,但是我在鲁迅的身上发现了作为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独有的善良和人情味。他有着伟大的人文情怀,痛恨阻碍人民走向幸福的黑暗反动势力,以笔为武器,不断地进行批判与斗争。他去世以后,人们通过各种形式举行追悼活动,怀念这位伟人,并给予崇高的评价。宋庆龄在上海发表谈话,指出纪念鲁迅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的那种为中华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精神,扩大宣传到全世界去而帮助完成他未完成的事迹和伟业”。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更是有责任继承鲁迅先生未完成的事业,那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富强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当今有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鲁迅的作品该不该被逐出中小学课本。我认为最重要的,使人们能够用科学的头脑去分析鲁迅先生的作品,既不盲目崇拜,也不偏激否定。面对社会现状,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挖掘鲁迅的文学作品和鲁迅精神,用清醒的头脑去吸取有价值的东西。青年学生们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鲁迅先生遗留给我们的文化财产精华传承下去,运用到社会的建设中。也让鲁迅先生的作品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常读常新。

篇7:鲁迅社戏读书笔记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孩子形象的一个塑造。孩子们远离“名教”世俗,没有接受严格的封建正统教化,他们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保留着一颗自然纯洁的童心。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人。来了远客,农家的孩子都来陪伴游戏。我们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决不吃,照例全要送到客人嘴里,这体现了农村孩子们的热情好客。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他们却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这说明了孩子的本性纯真,丝毫不受到礼教的束缚,敢于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社戏对双喜和阿发的塑造,让我感受到比如说双喜,当外祖母和母亲不放心一群孩子去看戏时,他一口气说出了几条理由来“写包票”,这正体现了双喜很聪明并且有主见,具有很强的领导才能,而正是因为他的帮助“我”才能去看社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双喜的热心和淳朴。在看戏时他的品评都是孩子气的天真、活泼可爱,他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也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他在这里尽情的释放着自己的天性,坦诚的对别人,不像城里的孩子那样会拘束着自己。阿发的形象由偷“罗汉豆”这一场景得到了表现,偷罗汉豆之前在伙伴问偷谁家的“罗汉豆”时,,他先上岸调查一番,偷豆时考虑到阿发的娘可能会发现,最后便决定偷自家的,因为自家的“罗汉豆”长的大的多,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阿发的真诚无私。

除了对孩子的塑造外,还有农村的场景描写也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起来就显得特别亲切,一幅美丽的“农村夜景图”仿佛映入我的眼帘:蓝蓝的天空、圆圆的明月、石板型的小桥、小巧玲珑的划船。“我”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农村孩子来到河边,他们下船、点篙。飞一般的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麦散发出草香味,河边的小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赵庄、婉转悠扬的笛声,还有点点渔火等等。这些本来是农村中很普通的景色,也是我们农村孩子很熟悉的,但经过鲁迅的一番艺术加工,看上去简直变成了人人向往的神仙美景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鲁迅对农村的怀恋,对他小时候在外婆家的眷恋之情。同时更激起了我和农村孩子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在《社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描写小伙伴们时,文字所透漏出的温纯与喜悦,在描写田园风光的,透露出了浓浓的喜爱。文中最后一句话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于一九二二年十月,我想是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篇8:鲁迅的读书生活及启示

在求学时代, 鲁迅就广泛涉猎经史子集, 野史杂说, 古今哲学, 甚至是画谱古碑等, 可谓是无所不读。据周作人回忆, 鲁迅少年时就已博览群书:《诗经》、《楚辞》、《古文析义》、《东莱博议》、《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华阳国志》、《六朝文絮》、《剑南诗稿》、《古文苑》、《唐代丛书》、《太平广记》, 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李长吉、温飞卿、李义山、苏子瞻、黄鲁直……唐宋杂著、明刊十八史……小小少年, 无不涉猎。七岁时, 鲁迅进入私塾, 他的第一本书是老师要求读的《鉴略》。“我的第一本读的是《鉴略》, 桌上除了这一本书和习字的描红格———不许有别的书”, 面对这种刻板的生活和枯燥的书本, 鲁迅主动向老师玉田老人搜求其他书读。正是在玉田老人家, 鲁迅利用课外时间读过有关动植物的书, 如《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他最爱看的书是讲述园圃花木的《花镜》, 这些书中有许多插图, 画面生动形象, 符合少年鲁迅的求知心态, 这些书籍成了鲁迅的精神启蒙之书, 引导他步入书海, 增强了求知欲望和心智。从此以后, 鲁迅就开始广泛搜集图书, 对读书兴趣浓厚。这些书对鲁迅后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学生时代的鲁迅, 不仅买书借书看, 而且抄书, 比如由于对百花诗感兴趣, 便将《唐诗叩弹集》中的百花诗归类抄录。《农政全书》有丰富的野菜知识, 因买不到就抄。买书藏书、抄书, 就成为鲁迅课外生活的主要内容。鲁迅这种自觉的课外阅读习惯, 并没有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而放弃, 在日本仙台医专时期, 鲁迅的课业负担很重, 他晚上睡得很迟, 每天坚持看政治、哲学、文学等书籍, 特别喜欢德国籍犹太人诗人海涅的诗歌。正是鲁迅长年累月的课外阅读, 使鲁迅弃医从文用文艺唤醒国民的艺术活动成为可能。

鲁迅的阅读始终不是停留在某一领域, 而是随着年龄、身份和环境的变化, 对知识不断进行更新, 最终形成了博又专的知识素养。在三味书屋前, 鲁迅就非常喜欢读《山海经》和花鸟草虫兽等书籍, 到了大学南京矿路学堂,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小说, 比如笔记小说、西厢记、红楼梦, 等等;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的启蒙, 他不断关注自然科学的前沿类书籍。当听说《天演论》单行本正式出版时, 鲁迅特地跑到城南, 花了500文钱买来看, 尽管胃病发作, 但仍坚持读这本书, 对某些章节甚至达到熟诵程度。在日本弘文学院时期, 他主修日语兼修普通科, 虽然普通科的许多课程已经学过, 但学习上并未放松。他利用弘文学院阅读的方便性, 用更多的时间阅读其他书籍, 比如哲学、文学, 拜伦的诗歌, 尼采传、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 被同学称为“顽强苦学、毅力惊人”。他从译学汇编里又发现了卢梭、孟德斯鸠等人, 对青年、儿童有独特认识, 为鲁迅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鲁迅除了阅读大量的书本知识外, 还始终保持课外阅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性。比如在日本求学期间, 他的阅读视野不断拓宽, 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皆是他感兴趣的领域。另外, 他也时刻关注国内政治动向、改革趋势。为此, 每一天他都阅读《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报纸杂志, 日本的报纸也天天看。弃医从文后, 离开仙台回到东京, 开始自学, 形成了独特的学习读书方式:早上看新闻报刊, 下午逛书店, 晚上夜读。

鲁迅在学生时代, 究竟买了多少书, 读了多少书, 是一个无人知晓的数字, 正是这无法统计的数字构成了鲁迅这位精神战士无穷的战斗力与无限生命力。鲁迅的读书生活留给我们深深的启示。

启示之一:科学与人文不分此重彼轻。

从先生的阅读史可看到, 先生在求学时代人文与科学并重, 双管齐下, 关注人文学科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吸收, 形成文理贯通的知识结构。小的时候, 鲁迅接受的教育主要是中国传统的人文学科, 但是在课外阅读中, 他热爱自然科学书籍, 从小就爱看诸如《释虫小记》、《南方草木状》、《广群芳谱》等有关草木虫鱼的古书。从这些书中了解到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为日后喜爱现代自然科学打下了基础。弃医从文后, 鲁迅将主要精力放在文艺创作上, 但他仍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自然科学读物, 介绍西方科技成果, 主动致力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 如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不久, 鲁迅就写出《说镭》一文, 介绍人类这一新的伟大发现, 宣传西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启示之二:课外阅读是一项持久的学习活动。

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学习活动, 也是个体获得持续发展的学习方式。有人说课外阅读不是短跑, 而是马拉松式的长跑,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需要不懈地坚持。无论是在三味书屋时代, 还是在日本的弘文学院、仙台医专时期, 鲁迅始终是一位学习的自觉者, 对学习一直抓得比较紧, 他往往在规定时间完成布置的作业, 其他时间就是他课外阅读的时间。鲁迅从入私塾开始的好奇于图画书, 到少年时代的买书、藏书、抄书, 一直到去世前在书桌签的创作, 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成了鲁迅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主动的行为习惯。因此,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校教育都要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指导, 让学生学会选择, 学会根据需要自觉挑选阅读读物, 也就是说学校既要重视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 又要体现学生自身阅读的独立性, 不可强制, 更不能追求阅读的统一性。老师应该把阅读当做一种习惯、一种学习习惯培养, 不附带任何功利的色彩。

启示之三:课外阅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丰富的课外阅读, “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而且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他在一次演讲中说:“读死书是害己, 一开口就害人。”鲁迅在课外阅读中重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让书本的知识成为分析了解社会实际的工具。他极力主张读书“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 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并且要求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时, 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正是由于鲁迅在阅读大量中国历史书籍的同时, 能联系清朝末年的社会现实情况, 才真正读懂了中国“吃人”的传统文化实质, 才能发出震耳欲聋“救救孩子”的呐喊声。应用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的阅读方式, 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而且拓宽了视野, 这就是鲁迅始终能站在时代前言、洞悉复杂历史的真相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高杰.鲁迅的读书生活中原农民出版社, 1999年-2-1版.

篇9:鲁迅先生读书六法

一、多翻法

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多翻书的方法可以防止受到某些坏书的影响,不会受骗上当,另外还有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

二、博览法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指出:“……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先生年轻时,除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卉鸟兽等方面的书籍几乎都读,他说:“爱看书的青年,可以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这样多读书,才能博览群书,才能得到“多方面的优点”,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跳读法

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遇到暂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先生认为,要“跳过去,再向前进”,这样,读到后面“连前面的都明白了”。书读多了,理解力提高了,知识面扩大了,疑问就会迎刃而解。

四、设问法

鲁迅先生读书,爱提出问题,他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给自己提出一大堆问题。例如:书上写的什么?自己对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边读边问,逐渐深入,效果会更好。

五、背书法

鲁迅先生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个工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面,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一个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等他把书签上的十个小楷字盖完,也就把一篇文章背下来。

六、剪报法

鲁迅先生在学习中,非常重视资料的积累,剪报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他的剪报册贴得十分整齐,分类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他曾利用这些剪报写过不少犀利的杂文,还用剪报编过一部《萧伯纳在上海》的书,该书的封面就是用各种剪报图案画拼成的。剪报的确有益于学习与写作,他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持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篇10:鲁迅读书的故事

鲁迅先生聚精会神地工作。为了如此,他的工作时间总是在深夜。有一天,差不多是深秋,天快暗了,他还在那里拿着笔写不完地写啊写啊!夫人许广平打算劝他休息一下,双手放在他的肩上,那晓得他却满脸的不高兴。本来,许广平那时是很孩子气,满心好意,遇到这么一来,真感觉到气也透不过来地难过。稍后,他给夫人解释:“写开东西的时候,什么旁的事情是顾不到的,这时最好不理他,甚至吃饭也是多余的事。”

鲁迅的工作态度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他亲手校对书稿时,每行的高低,每字的大小、偏正,全页的位置,他都一眼看出,严加改正,不惜再三变更,直到满意为止。至于字句的正误,那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校稿时,也许使人觉得厌烦,但等到书一出版,是没有不满意的,没有不博得良好信誉的。

鲁迅认为读书,不应无重点地乱读一气,什么书都去涉猎;就是同一本书,也不必每章每节“一视同仁”。有一次,他在指导清华大学文学系学生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读《抱林子》时就指出:该书“内篇”宣扬神仙方药、鬼怪迷信,是错误的,可以不读;“外篇”论述人间得失、臧否世事,有不少正确的言论,这就是要读的重点。

鲁迅这样的指导名之曰“重点进攻”读书法。平均使用力量,会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只有采取“重点进攻”的方法,比平均使用力量收效会好得多。

名人名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高尔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道理)不习乎?——孔丘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篇11:鲁迅《社戏》读书笔记

就在课堂上,足足的一节课用来阅读,然后写一些初读的感受。为下面品读做好准备。

以下就是孩子们的初读。有的已经深刻,有的还比较粗疏,有的只是表面,有的已在深思,读到了他自己眼中的童年。

篇12:鲁迅《故乡》读书笔记

尽管作者描写的故乡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绍兴,但这篇文章对我来说实在不易读懂。原因有四:一、文中有些字和我们现在的不太一样,如“哪里”写成了“那里”;二、有些事物是我没碰到过的,如胡叉、秕谷之类;三、有些字词是作者自己编造的,如“猹”、“弶”等;四、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不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体会文章背后所要揭示的深刻含义。

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作者回到故乡,看到了小时候的玩伴闰土,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变得衰老、拘谨和麻木,完全不像小时候那样可爱、机灵和富有活力。经过对儿时的闰土与现实的闰土的比较,可以知道作者对儿时的故乡、儿时快乐的生活、儿时的闰土非常怀念,对现实社会的破败感到非常不满。

篇13:向《朱子读书法》学习读书之道

《朱子读书法 》第一篇的第一句为:“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读书是求学的第二件事, 那么什么才是求学的第一件事呢? 朱子随后提到我们读书是因为“未曾经历见许多”, 圣人写书, 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 这就告诉我们, 求学最重要的是“经历”。 从学习规律来看, 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是从生活中和经验中学习。 但是个人的经历和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所有知识都可以从自身的经历获得。 此外,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 越来越趋向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灌输, 学生越来越像考试和背书的机器。 面对这样的现实, 对于不能改变整个社会评价标准的我们, 可以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时多游历名胜, 见过庐山瀑布的孩子, 肯定更能把握“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陪家长体验生活; 可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见识和经历。 朱子说圣人能写出书来, 主要就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 我们不能为了考试分数, 剥夺了学生成为“圣人”的机会。

“ 大凡看书, 要看了又看, 逐段、 逐句、 逐字理会, 仍参诸解、传, 说教通透, 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 方得。 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 杜元凯云:优而柔之, 使自求之, 厌而饫之, 使自趋之。 若江海之浸, 膏泽之润, 涣然冰释, 怡然理顺, 然后为得也”。 读书是一个从容不迫、自我求取和满足的过程, 就好像江海浸泡, 油膏滋润, 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 心中的困难和疑惑都会冰雪消融。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道理, 都是一个将外在的东西内化为个人思想的过程。 “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会比“暴风骤雨”式的灌输好得多。 学习知识, 要有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 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一味求快, 那么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比如背唐诗, 每天逼着学生背5首、10首, 不如每天背2首, 剩下的时间复习巩固前一天所背诵的。 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 并且能获得成就感, 学会坚持。 至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必须有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成长, 有爱心地容忍学生犯错, 有恒心地接受学生反复。 一遍遍地教, 更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遍遍地引导。

朱子认为:“圣贤之言, 须常将来眼头过, 口头转, 心头运。 ”朱子的读书法, 主要是针对儒家的经典所说的, 因此他说如果看书看到和圣人的想法不一样的, 就要对照自己反思改正, 这就是假设书上总是对的, 而自己总是错的。 但是在知识爆炸, 观念更新的时代, 从书中读到和自己原有的知识、观念不同的内容, 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书上的内容, 通过探索和钻研, 寻求真理。 遇到问题时, 既要反思, 又要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能单单盲从书本, 也要有独立的思考, 深入探索知识。

读书是一种休闲娱乐还是一种人生追求呢? 朱子说:“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 此乃自怠之一说。 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 虽不可急迫, 亦不放下, 犹可也。 ”读书和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 要达到良好的效果, 就要下工夫、出力气, 这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每一个学生都有阅读偏好, 有喜欢读小说的, 有喜欢读散文的……从培养习惯的角度出发, 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培养阅读习惯的动力, 鼓励学生要么不读, 读了就要认真读, 不要让阅读过程变成一场走马观花的游戏。 读小说, 不要光看情节;读散文, 不要只关注优美的语言……有些学生会觉得集中精神、态度认真地读课外书是没有必要的。 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 读自己有兴趣的课外书你都不能全情投入, 那怎么可能在读书学习这样艰苦的过程中做到认真刻苦呢? 如果能把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学生自己的阅读兴趣结合, 就会比逼着学生刻苦读书更有效果。

读书一定要读到位, “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 此乃自怠之一说。 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 虽不可急迫, 亦不放下, 犹可也”。读书要下工夫、动脑子、弄得懂、记得住。 但有些学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题、看不完的书, 成绩却没有进步。 这就是因为功夫没有做到位。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没有目标和计划, 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学习的目的就是交作业和应付考试。 如何才能做到位呢? 要在学习过程中,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力求真正理解掌握。 作业和考试只是检测学习的手段, 而不是学习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做作业之前要先回顾消化。 做作业的时候要结合所学知识, 开动脑筋, 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 就认真写到自己能做的那一步, 等待老师批改, 第二天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 考试和作业里的错题, 老师讲解订正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归纳, 考试前将错题集拿出来研究巩固。 单词和课文这些记忆性的内容, 根据艾宾斯浩记忆曲线, 背下来后要时常回顾, 从而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读书太慢、看不懂时该如何呢? “读书看义理, 须是胸次放开, 磊落明快, 恁地去。 第一不可先责效。 纔责效, 便有忧愁底意。 只管如此, 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 今且放置闲事, 不要闲思量。 只专心去玩味义理, 便会心精;心精, 便会熟”。 朱子说读书不要“责效”, 不是说读书不要效果, 而是说读书不能急功近利, 要以理解和懂得道理为先。 如果在开始读的时候就是奔着一个功利的目标读, 就很难有成就。 要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和老师在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 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读书的目的也在于此。 读书就要一心一意地体会书中的道理, 放下其他想法, 让阅读和学习恢复本真的快乐, 深入体会书中的道理, 学到了道理, 再用来指导自己的成长。 一个多读好书、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的孩子, 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才能真正学好知识, 做好人。

“读书, 只看一个册子, 每日只读一段, 方始是自家底。 若看此又看彼, 虽从眼边过得一遍, 终是不熟”。 看一本书, 就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这本书上, 先不要想其他书。 老师应该告诉学生, 学习一门功课的时候, 就要全心全意地解决这一门的问题, 暂时不要想其他学科。 一本书、每一章的内容, 都要仔细读, 才会有好效果。 文科生为了高考看《红楼梦》, 很多人是赶着进度往下看, 可是不把每一回认真看懂, 记下来, 就不可能把后面的内容理清楚。 理科的学习更是这样, 一本本、一章章的内容都是密切相关的, 只有扎实弄懂, 才能学得好。现在市面上有一些精华版的教辅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但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 对学生的理解非常重要。 教师备课, 是希望能把书上的内容, 配上合适的例题和解析, 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和运用。 学生买了这些精华版的教辅书, 就觉得足以应付考试, 上课不专心听讲, 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这样学来的知识, 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很难牢固掌握。

“‘诵数 ’云者, 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 ‘贯 ’字训熟, 如‘习贯如自然 ’;又训 ‘通 ’, 诵得熟, 方能通晓。 若诵不熟, 亦无可得思索”。 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之法。 过去的私塾先生, 教学生读书, 不是先讲解, 而是自己诵读几遍之后, 让学生先跟着齐读, 再各自读, 反复读, 直到学生熟读成诵。 一般来说等到书能背下来, 书上的意思就懂了一大半。 学生不喜欢出声诵读, 只习惯无声默读, 而且往往是年级越高的学生, 越不喜欢出声。 就算在学校组织的早读课上, 也常常看到学生不肯张口, 不愿意出声。 但是诵读具有一系列好处, 比如说可以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可以锻炼发声, 培养说话、表达、交流和演讲的能力;可以锻炼专注力, 融入书本中, 等等。 诵读时, 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 边看、边读、边听、边想, 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就会增强记忆效果。 特别是在文科记忆性内容的学习上, 诵读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该建议学生每天都拿出固定的时间诵读课文, 从而加强记忆, 才能理解透彻, 掌握更加牢靠。

朱子收录了黄庭坚的读书法即“泛滥百书, 不若精于一也。 有余力, 然后及诸书, 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盖以我观书, 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 则释卷而茫然”。 他认为, 读书就是要踏实、深入地读到每本书的精髓, 再主动融入自己的理解, 才能真正有收获。 如果只是死读书, 被书上的内容束缚了理解, 那么只会越读越糊涂, 越读越茫然。 学生习惯于接受老师的分析, 等待老师的答案。 老师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悲哀:课堂上, 精心设计了问题, 想要和学生讨论对文章的理解, 可是学生却拿着笔, 望着书, 默不作声。 即使老师想尽办法去鼓励、去引导、去启发, 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到讨论和解题中, 大部分学生都在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呢? 首先, 要让学生知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在学习中只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是关键, 在课堂上要积极动脑,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力求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 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 鼓励孩子大胆提出疑问, 不要盲从权威, 要主动思考, 把思考的问题与老师和学生讨论。 再次, 学生要能够主动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新学到的知识相融合, 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 民族的教育, 必须追求现代化, 同时也必须坚持民族化”。 《朱子读书法》书中向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读书方法。 因此, 我们应重视继承优秀传统, 通过对朱子读书法的解读, 寻找其与当代读书方法的联系, 学习民族读书方法中的宝贵经验, 使优秀的读书方法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彩。

参考文献

[1]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黎靖德.朱子语类[M].长沙:岳麓书社, 1997.

[3]朱熹.朱子大全·读书之要[M].北京:中华书局, 1936.

篇14:鲁迅读书法

关键词:“青年必读书”;鲁迅;传统文化批判

1925年由孙伏园主持的《京报副刊》向当时的社会文化名流征求“青年必读书目”:即“青年爱读书十部”和“青年必读书十部”,意在于加强文化界和青年群体的联系,同时客观上也为当时的各派学者提供了一个各抒己见、思想争鸣的平台。一时间围绕“青年”、“必读”、“书”的讨论在文化界、学术界搞得沸沸扬扬。胡适、梁启超、周作人、徐志摩等文化知名人士纷纷在《京报副刊》上开出了自己的“青年必读书目”清单,其中胡适一共推荐十本书,中西各五本,其中既有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也有孔子的《论语》,表明了他中西合璧的学理态度;徐志摩推荐的十本书中,八本是国外书目,并干脆用英文来记名。

鲁迅是第十位推荐的,他只写了一句话“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但是鲁迅后面有一个附注:

“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现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实际,这里的中国书和外国书都变成了一种借代修辞,其含义不言而喻,鲁迅的决绝表示着他对中国书所代表的封建思想、体制的厌恶和抛弃。一直到三十年代,鲁迅看到施蛰存推荐青年读《庄子》和《文选》,还认定是“复古”“倒退”,一批再批,寸步不饶,竟至于骂的地步。

但是反观鲁迅自身,却深受传统文化的给养,他的《古小说钩沉》、《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都表现了良好的汉学研究基础。在1930年,许寿裳的长子许世瑛考取清华大学国文系,鲁迅为他开列了一份应读书目,其中包括《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全上古.隋文》、《全上古.隋诗》、《世说新语》、《论衡》、《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少室山房笔丛》、《今世说》等。可见对于1925年的“青年必读书”事件来说,鲁迅的对“中国书”的批判,有其特殊的思考。

一是文化接受的对象:“青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破”是与他的民主现代国家理想的“立”并向而行的,而他更确信国家与民族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的发现,“新青年”的培养也是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内容。所以在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成为了批判封建礼教“吃人”制度后的第一声呐喊。鲁迅是极为善待青年的,但是历经了被误解、被欺骗;也看到了青年们热情、激进后的盲动、轻信和怯懦。鲁迅对“青年”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了。年轻的另一面,是缺乏经验和辨识,很容易受到误导,面对这样的普遍性群体,没有专门引导和专业基础,外国书知识的正确性要比中国书多。

二是文化批判也是一种政治问题。书目推荐是面向青年群体,而《京报副刊》是面向整个社会。“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是以“五四运动”的政治意义推到高潮,使得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中,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获得了先锋者的特殊位置。但是随着“五四”的落潮,文学革命和社会革命局面的逐步变化,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改良派同时提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审。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6个字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和鉴别,才能区别"国故"中的"国粹"和"国渣",才有利于批判"国渣"和继承"国粹"。他自己也开始整理文学遗产先后发表了《〈水浒传〉考证》、《〈红楼梦〉考证》等有学术价值的文章。从西学向中学的转向,配合着当时新文化、新思想尚未站稳脚跟,军阀政府极端恐惧青年学生接受新思想、参预政治活动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就不仅表明了一种文化理念,更被看成代表了一种妥协于旧制度的保守政治立场。鲁迅在社会范围内对“中国书”的抛弃,是一种宣言,也是他对推动整个社会进程的文化性质的思考判断结果。1934年,鲁迅做了另一篇文章《拿来主义》,应和着30年代左翼文学的大众化使命,对传统文化更强调了“扬弃”的公允姿态。

三是就中国书而言。如果抛开“中国书”的借代意义而言,鲁迅自己读了不少中国书,也推荐许世瑛读中国书。但是他所推荐的书中,以小说、杂史、笔记为主,非古书之正统。这表明对于传统文化,鲁迅实是认为其精华在于民间江湖而非庙堂,他所反对的中国书,其实还是有所限定的。鲁迅的声明发表后,许多攻击文章也纷纷见诸报端。有人说鲁迅这是“偏见的经验”,也有说鲁迅的话“浅薄无知识”,“大胆武断”,还有说:鲁迅先生“读中国书非常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也做文加以解释和辩驳。

上一篇:阶段性测试题一答案下一篇: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