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2024-08-14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精选13篇)

篇1: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干了些什么,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多数的语文课堂上,还是有些一致的地方。

许多教师将自己收集到的课文的有关资料,包括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品分析评价,一股脑倾泻给学生。心想讲深一点、讲多一些,总比讲得浅、讲得少要好一些,即使忘掉一些,也总能留下一些吧。或者,有些教师根据考试要求来讲课,按照阅读试题来要求学生逐题进行解答,也顺便处理注释里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是比较普遍的,然而也是比较低效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少有功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现在的学生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内容已然过时,现在的语文考试中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比例也在逐步减少。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主要是将自己曾经接受的或者今天收集到的资料塞给了学生,讲一些自己认为难认的字词强调给了学生,将一些文体知识写作技巧塞给了学生,而没有去关注学生的感受、需要及发展,没去关注学科发展的根本趋势与社会和时代对语文学科的基本需求。课堂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发挥出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得不到学习的成果分享。

那,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这触及了教育学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很精辟的话。

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简单,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中了。这种模式下,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处在听众的位置,即使偶尔举举手回答个问题,顶多也是配角罢了。可是,后果呢?学生习惯了教师的讲,会不会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读书看报的时候请老师讲讲?动笔写点东西了也请老师给改改?

“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教课的本旨并不是教师讲一篇课文给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己读懂其他类似的文章。如何引导?课前要先让学生先预习,试着去揣摩它们,理解它们。通读全文了解整篇课文的大概,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挑选出来,借助字典,了解其读音和解释,并能认识它的用法,用在何种场合。教师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上课时,将问题再次提出,由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听取别人的话,评判别人的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方面,抱着客观的态度,纠正错误,补充疏漏。这样简明扼要的几分钟的话会比滔滔不绝的四十分钟的长篇大论更深入学生的心。总之,课本仅仅是一个例子,借助课本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而精要的“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为了学生的发展,不应该怕难而走容易的路。这需要教师的思考和研究。比如精心设计作业:有一教师曾经出过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写信给他的朋友,假定他的外地朋友要来他家拜访。信中要告之出了车站后,要在何处搭乘几路车,到哪站下车,往哪个方向走,拐进哪条路,然后如何辨认他家的位置。这样的一个语文题目,不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思路顺畅了,条理自然清晰,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其效果不仅在于作文而已,对此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又比如指定些课外阅读书:课本里的文章毕竟有限,只能当做例子和出发点,学习了方法之后要推广开来,多阅读多接触各类文章,纯熟的程度自然更进一步。就像小孩子学说话,能够渐渐熟练而没有错误,不单单是从父母方面学来的,而是从所有接触的人中去学习,才会成功。

语文是工具,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大匠授人以巧,而不是授人以多。语文课堂中,要将更多的学习领悟思考练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的脑力劳动中理解认识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

授之于渔,而非授之于鱼。

篇2: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利州区北街小学 吴玉

薄薄几本书,美美几篇文,读起来或朗朗上口,或发人深省。这么些文章,我们的教育专家一次又一次呼吁教师们:你们要带领学生反复读,要把每一本书读厚,把每一个问题剖深!每每此时,我就羡慕古时候的教书先生,不用给学生不停地讲。也很赞赏古时候的孩子,看似囫囵吞枣地读,也不用练那么多题,照样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出了那么多还那么优秀的文学作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也不由得思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到底该怎样教?

闲暇之际,总不忘去翻翻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标》,它是我们教学行为的总舵手。其实课标给小学语文教学分了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教学; 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比如教学叙事课文,教给它们什么是六要素,教学游记,教给他们写游记的顺序,教学写人的课文,教给他们怎么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内心,品格等;第三阶段:到了五六年级,就是一些综合性教学,主要是培养一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了。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是异彩纷呈,各大流派施展浑身解数,争奇斗艳,煞是热闹。但平静过后,往往有如我的凡人们在思考,语文真是这么教的吗?

本人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并非“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的一堂课教学目标必须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度。本人以为教师在实施教学目标时虽然是有意识的,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无意识的渗透,否则,那不叫语文教学,那叫生吞活剥。

有时我们也深感,教材中为了完成某一个主题教学,编者们会牵强附会地把一些类似教材放在这一单元组,殊不知有些作者的文章有其个性内容,勉强地按这些要求去做,就失去了教材本身应该带给读者(学生)的个性的享受。况且,一本《教参》,很多时候左右着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内化,有时候甚至充当标准答案的角色,难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教这些东西?教师的教学也要个性化,应该不仅仅指教学方法或风格,也应该包括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理解、处理、内化。

纵观成功的教育经验,大的方面就是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至于怎么解决则是学会发现问题后的另一个教育目的:学会独立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正是如此,会学习的人要会思考,其中包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所以孔夫子就说:“学而不思则罔。”本人认为,处理教材,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考虑的并非怎么去教,教师自己首先要去读懂这篇文章,哪怕只懂一点!只有懂得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和编者的编组意图,明白了应该教什么,才能着手思考怎么教。否则,手段再高明,而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没能提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读写层面或会做几个语文试题的初级阶段。

其实作为基础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的。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使疲乏的学生重新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同时,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也至关重要。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篇3: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语文老师, 除了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 我们还应该教些什么?

作为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 我们既要教给他们知识, 也应教会他们做人;作为孩子的语文教师, 除了教他们学习语言文字, 还应该带着他们走进历史, 感受我们曾经的辉煌与屈辱, 了解支撑着我们祖国巍然屹立五千多年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做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并重, 不偏其一?如何实施才能切实做到工具性、人文性有效结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备教材与备学生相结合, 因文、因人实施“人文”教育

其实几乎任何一篇教材, 只要老师充分解读, 都不难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点。只是, 不同的文章, 适合对学生进行的人文渗透的内容不同, 有的适合进行爱国情感、民族精神教育, 有的适合进行学习态度、处世态度教育, 有的适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教育, 有的适合教育学生如何与人团结协作、和谐相处……而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学生, 需要接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也有所不同罢了。

比如对低年级孩子来说, 需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一年级上册的《轻轻地》可以教育孩子在家里、在学校应该尊重别人、不影响别人的学习、工作;《小粗心区分“己”和“已”》可以教育孩子学习尤其是写生字的时候要细心、分清字形;《自己去吧》可以教育孩子学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不依赖大人;《谁住顶楼》可以教育孩子在生活中要学会关照别人;《快乐的小青蛙》和《司马光》是教育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要乐观、镇定的最好例子……

中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 对事物已有自己的见解, 这时候, 语文教学就要结合教材随机对他们进行为人处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优良传统等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放飞蜻蜓》、《争吵》可以教育学生如何与人沟通交流, 《我不能忘记祖国》、《林则徐》、《陈嘉庚办学》等描写历史上仁人志士的课文可以教育学生学习先人的爱国精神, 《桂林山水》、《走进丽江》、《观潮》等写景的文章则可以带领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妖娆多姿, 激发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在具体的教学中, 究竟应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人文渗透, 得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考虑, 因文、因人实施“人文”教育。

二、拓展延伸, 悟语、悟情和悟理相结合

在读小学的时候, 老师曾经这样教我们概括文章中心:课文通过写……表现 (赞美、歌颂) 了……于是, 当我们这一代人也走上讲台的时候, 每一堂课总结时, 这样的话语也屡屡在最后几分钟响起:同学们, 学了这篇课文, 我们知道了……所以今后你们……苍白无力的语言对学生已经不起任何作用, 听话一点的孩子还可能用笔记一记, 心不在焉的孩子心早已经飞到窗外了!所以, 可以说, 人文教育不是我们没有渗透, 而是不曾想过如何有效地渗透。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因势利导, 拓展延伸, 在字词句的品析、感悟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同识, 这是最为有效的人文渗透方法之一, 也是知识、能力、情感一举三得的好办法。比如教学《我不能忘记祖国》, 结合对“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 有勤劳的人民, 有悠久的历史, 有富饶的物产, 有优良的传统……”一句的理解,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结合对“有多少仁人志士正在为她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啊”一句的理解,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革命历史教育。了解了我们民族的历史、革命的历程, 知道了历史进程中的一个个“仁人志士”, 学生体会“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 没有被淘汰, 也不可能被淘汰”便不再是难事了。读起宋庆龄那一句“我不能忘记祖国, 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学生也会和她一样充满信心和真情。

三、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课外实践、课外练笔相结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人在一生的成长中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 单靠教材中的文本、课堂上老师的拓展, 那是非常有限的。语文知识也好, 能力也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好, 课堂上的学习仅是“抛砖引玉”中的“砖块”, 只有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课外实践活动, 并和练笔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 但农村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期望不见得比城市父母的低, 实际上, 他们的困惑和多数城市孩子的父母一样:想创造一切条件给孩子搞好学习, 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因此,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 召开家长会, 告诉他们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根据我们的教学和孩子学习的需求, 给家长列出一些课外书单, 鼓励他们给孩子购买。另外, 在家长和孩子自愿的前提下, 我们还可以筹集资金建立班级图书角, 实现图书资源共享。至于课外实践活动, 我同样认为农村孩子的活动场地、活动机会不比城市孩子少, 农村孩子的课外生活无拘无束, 山坡野外, 田间地头, 哪儿他们都能去;花草鱼虫, 家禽鸟兽, 什么他们都可以看见。这是城市孩子在社区、公园无法享受到的乐趣。

解决了课外阅读书籍和课外实践场地、内容的问题, 关键还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和实践。我想, 最基本的, 我们首先要做到把课外阅读、课外实践的内容和课内学习有机结合。比如学习《这个办法好》、《十里长街送总理》, 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关于主席、总理的故事, 开展赞颂主席和总理的诗歌会、故事会;学习《飞夺泸定桥》, 我们可以给学生读读长征过草地、翻过雪山等其他长征故事, 有条件的也可以组织学生看一看有关长征的电影;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自己去吧》一文后, 可布置他们回家学着做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总之, 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只有和课内学习相结合, 方能做到一举数得, 既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 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其次, 课外阅读、课外实践还应该和课外练笔相结合, 写一写读后感, 记一记参加活动的过程、感受。经常进行这样的练笔, 把课内外阅读和写作结合进行,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将大有提高。

篇4: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

教学定位中的“言”与“意”

我们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即:这一堂语文课,或这一个教学单元,我们要“教什么”这个问题。这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或者不突出的,在数学课、音乐课、美术课里,我们教什么,直接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但语文课不是这样,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么一个在其他学科里老师们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现时地从教材中生成出来。

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同化语言、发展语言、丰富语言。可目前语文课上学生学的是什么?往往学的是课文内容,而不是课文的语言。原因在哪里?就是在于教师在阅读文本时过分强调了内容的理解,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达出语言深处的美。”的确,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其语言精华,让学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人文精神的熏陶。真正能吸引学生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多媒体课件如何漂亮,而应是文本精美的语言文字折射出的五彩光芒美化心灵的感觉,经典的语句产生的叩击人心的力量,语言的魅力滋润心田后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千万不能脱离文本,千万不能冷落文字”。

内容取舍中的“木”与“林”

系统论认为,整体是“林”,部分只是存在于整体中一棵“木”。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都相对于文章整体而言,都是作为肌体中有价值的部分出现的。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本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文章的理解也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

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于永正老师把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放置在《水浒传》这部著作的背景当中来认识,所以人物形象就格外鲜明,个性鲜活的林冲就成了唯一的林冲,是一个与其他好汉显然不同的林冲。于老师的课堂弥散着浓浓的语文味,他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和人物的纵深地带,抓住林冲这个人物人品的核心——“让”来展开教学。学生由此进入相当高度的文化层面,拥有相当广阔的阅读视野。同样的文字带给学生的是更加深刻的理解,更具个性的人物形象。没有对课文的深入解读,林冲的“让”就与孩子们失之交臂了。对于文中的次要人物洪教头,一般的课上带给学生的就是洪教头是个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缺乏教养的人。但是在于老师的课上,教师提出:“洪教头是坏人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发现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即洪教头虽然如此,但是从“满面羞惭”等表现看出他能够认识自己的问题,有羞愧之心,这样的人不能算作坏人。这样的认识就比较客观全面,一分为二。事实上作品刻画的就是这样具有多面性、多重性的形象。没有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我们课堂上看到的人物就是孤立的、单一的、绝对的人物形象,显然和作者认识相悖的。不难想象,如果教师本人没有读过《水浒传》,却在语文课上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那么不仅“语文”丢了,名著的艺术魅力必定会丧失殆尽,甚至会闹出许多笑话。

把握文本是一种本领,这个本领来自于丰富的读书、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阅历。语文教师如果不读书,即使观察了、思考了也不行,因为他们没有“会消化生活的胃”。语文教学不要跟风,不要总在方法技巧上动足脑筋,语文教师应当具有大智慧,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时是一个整体与部分不断往复的过程,切不可偏废。

价值取向上的“真”与“伪”

印度寓言故事《一路花香》讲述了一个挑水工用一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和一只有裂缝的水罐为主人挑水,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故事,因为:“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挑水工让它注意路边美丽的鲜花,并告诉它:“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

因为文本的笔墨重在描绘有裂缝的水罐,不少教师在上课时就把“有裂缝的水罐是否应该感到惭愧”当作教学重点。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纷纷表示,愿意做有裂缝的而不是完好无损的水罐,换言之,学生宁愿做一个残疾人,而不愿意做一个健康人。

学生为什么会厚“有裂缝的水罐”呢?因为文本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它拥有了“一路花香”,就如挑水工所说:“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谁拥有“一路花香”?四年级的学生读一遍就能从文本中获知正确的答案。如果老师的解读仅仅停留于此,就难免出现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因为老师对“一路花香”的解读仅停留在实景的“一路花香”上,而学生也自然会做出“做一只有裂缝的水罐”的选择。因此,教师正确的做法是,深入思考:谁还拥有“一路花香”?

谁还拥有“一路花香”呢?是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主人能用来喝,用来烧饭,用来洗衣……这不是完好的水罐走一路而开出的花,拥有的“一路花香”吗?只不过这“一路花香”不像有裂缝的水罐带来的“一路花香”那样一眼就能看到而已,它已引申为价值、作用的体现。

挑水工就不拥有“一路花香”吗?他让完好的水罐每天为主人挑满满的水,对于有裂缝的水罐,他“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让有裂缝的水罐重拾自信,让不同的水罐都能发挥作用,这不就是他一路走来拥有的花香吗?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不仅仅是有裂缝的水罐,还有那只完好的水罐,还有那智慧的挑水工……)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路花香”不仅仅是挑水工挑水时利用“有裂缝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也是每个人一路走来都能形成的美好景象。所以,谁都能拥有“一路花香”!我想这才是这则寓言真正要告诉我们的。

阅读课应该让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多重的主题,不要把丰富的课文主题、思想、审美趣味简化、窄化和庸俗化。伽达默尔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理解其实是历史的解读与现代的解读相互交织往复。由此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必须合理处理好阅读主题的关系,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从文本中提炼出富于时代性与现实意义的人文内涵,以最真实的人文情怀滋养人生。

篇5: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

———姚立军工作室

提起这个话题,心情不免有些沉重。看看当下的小学语文,各门各派可谓五花八门,王崧舟提出“诗意语文”,孙双金倡导“情智语文”、薛法根提出“智慧语文”、窦桂梅高举“主题教学”、盛新凤提出“和美语文”······说实在话,几年前,我是顶礼膜拜这些名师,一有讲课任务,我就迫不及待的搜索名师的教学实录,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有事没事,都要看看。不仅如此,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上,一有杨再隋、王尚文、周一贯等老先生的文章,我便手不释卷,读之又读,每每都会有新体会,新感悟。

但是最近,在名师博客中我无意间看到了特级教师滕衍平的教学实录,引发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任何教学问题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总觉得让王崧舟老师用诗意语文的思路去讲《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让薛法根老师用“智慧语文”的思路去分析《长相思》,效果是不会太好的。古诗文教学侧重于“情”,说明文教学侧重于“理”。所以,我想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有文体意识。而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风格里,一味的激情,或一味的理智。我们应该把握好文体特点,将激情、理智有机的融于教学中,使学生得言、得意、得法。

当前,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对小学语文教学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缺少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我有肤浅的理解:“字、词、句、段、篇”抓好了,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提升了,便是语文味。语文教师应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一节语文课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内容是课文内容和补充资料,形式是言语形式、文章的表达方式。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文体特点、作者思路、编者建议,学情,争取让学生一课一得。想到这里,我便又想到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里即要有重要的教学内容,又要有文章的表达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三项是不能随意分割的,应有机融合在一起,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状态。

篇6:留学个人陈述到底应该写什么?

高分、出自名牌大学、研究生以上学历„„这些条件摆出来却未必进得了国外名校。而有些条件不怎么出跳的人却成了“黑马”,令人羡慕地冲进外国校园。有什么门道吗?一部分原因出在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以下简称PS)这只“黑匣子”上!

申请失败:为何总归咎于分数和名校?

在申请国外名校的硕士或博士时,很多中国学生失败,原因在于对考试分数的认识有误区。对于申请失败的原因,开始大家认为是考试分数不够高,但是研究后发现,很多考分高的人也没申请上,并不是GRE、TOEFL分高就能进好学校。后来,大家又认为和毕业的学校有关,分析是不是因为没读过研究生的关系?可是,在同一年,国内一所名牌大学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学生申请赴美读博士失败率极高,而本科生申请成功率反倒很高。

根本的问题就在这里:对很多中国申请者来说,申请文书还停留在对自身成绩优势的吹嘘上,并不真正知道到底里面该装些什么?

到底个人陈述这个“黑匣子”里面应该装些什么?

西方学校会看你的硬件,但他们更看重软的东西。比如,你对所申请的专业是否真的感兴趣?再比如,你对这一专业领域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即便这个看法不正确,也比没有看法强。西方学校要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必须有设想,有创意。

很多有在美国读书经历的人都知道,写论文时,你一定要真正有自己的东西,否则绝不会通过。现在,美国的学校越来越了解中国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所以,在分数和PS两者之间,他们更看重后者。

“PS”不是命题作文和英语作文

说到PS,这里有个有趣的例子:很多人把PS当成命题作文和英语作文。曾经有一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认为写PS一定要英语好才行。这样的话,学校不用招学电子工程的学生,只要招英语系的学生不就行了吗?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PS的重要,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写。一般,PS写1000字就可以了,很多人在PS里详细写自己的经历,比如学习如何努力,成绩如何好,如何积极献血„„以体现自己的责任心。他们很注重文笔,认为文笔好就可以打动人,但没有说出最关键的内容。PS就是个人说明,要说出你到底喜不喜欢这个专业、喜欢到什么程度、你对未来有什么设想„„不一定要说得很高深,因为你是去读研究生、读博士,所以一定要谈对这一领域的看法,说出自己对它的热爱,要有自己的见解。去留学:先想清楚,再行动

对于想要去留学的人,提出两点建议。

1.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想想:我真的想出国吗?真的喜欢这个专业吗?真的了解这个专业吗?

2.用专业的方式表现自己。该想的问题确定之后,就要用西方化的方式表达你的兴趣和看法。还要了解申请本身,这是西方化的体系,与国内的不同。

如何了解国外学校喜好哪种PS?建议到专业网站上看专门为中国人写的文章;不要在贴吧、论坛上道听途说;要研究成功的案例,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可以研究、学习成功者的方法。或者给毒师留言,毒师会告诉你适合你自己的PS写作内容。

如何让自己的申请脱颖而出?

很多优秀的中国学生没能如愿进入美国名校学习,他们把重点放在分数上(总担心分数不够高),而不是放在对自身的分析和把握上,更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意识到自己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一个人成功之处在于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所以,只要在PS里写清楚自己对院校专业是否喜欢,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想法,并且,这些想法都是真实的,你就会脱颖而出。

篇7: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应该学什么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幼儿园教育是为孩子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对学习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些地方,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学会生活生存:学会生存就是让孩子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识以及各动作要领,比如中班的小朋友要学会穿衣服、折叠物品、会系鞋带、分发餐具、收拾桌面、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学会学习能力:幼儿能自己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那么对于他(她)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益,而幼儿园各领域开展教育活动,都注意儿童能力开发,比如概括分类、形状、时空等数字概念„„幼儿园重视幼儿亲自参加活动,通过不断体验,学会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篇8: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这里所说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语文陈述性知识, 是那些指出事物是什么、怎么样的知识, 主要是指语文基础知识, 如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作家作品知识等。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其中一部分体现在对这类知识的习得、保持和运用上。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说明科学事理的文章, 传统上被称为说明文, 所以很多人过去和现在还习惯了这类说明文的教学内容, 那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如果再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教学目标的界定, 就是:概括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能从文中找出例句并指出所用说明方法, 分析和概括说明顺序。

这节课打破了以上教学内容, 对有些内容进行了重新组构。

1.最重要的一点, 一节课从始至终, 教师一直注意教承载这些知识的“语言”, 而不是教“语言”被归纳概括后的“知识概念”。

2.一节课从始至终, 教师一直注意把“语言”和语言所承载的“思想”联结起来。即把“文”和“情”牢牢地结合起来, 带领学生在“文”“情”之间转换。

3.在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这样的说明方法时, 对于其中最关键的词语, 包括这些词语前后的修饰性词语, 只要从中能发现作者言语背后的“情绪”, 教师就一并指出并带着学生分析解读。例如:

(1) “移民”“生物入侵者”都是打比方的用法, 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生物入侵者”本身就带有比喻意义, 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 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

(2) 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 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 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

(3) “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一句, 文中把五大湖附近的水域比作是斑贝生活的天堂, 生动形象地写出五大湖的水域非常适合斑贝生活繁衍。

(4) 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形象、生动地说明生物入侵的途径, 更吸引读者。

(5) “啸聚山林”一语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又呼应下文的“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6) “站稳脚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

再如, 在“列数字”中, 对于“几只、数十亿美元, 11种、9种, 两千多亿美元”这些数字, 教师和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文章第3段介绍了“几只”斑贝迁移到北美大陆后, 无节制地繁衍, 为了清除它, 耗资“数十亿美元”。这两个数字的悬殊, 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之大, 非常有说服力。数字的运用, 使语言十分准确。“从二战至今, 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 随时有绝种的危险”。用数字的急剧变化, 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4.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了以下内容:

(1) 程度副词:竟、或许、可能、几乎、极大;往往、非常。“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表示由于人们的疏忽, 几只斑贝的数量急剧增长, 几乎“占领”了五大湖内的全部疏水管道, 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或许”“可能”表示猜测, 并不确定, 语言准确、严密。

(2) 限定词:在自然条件下、当时;到目前为止、目前、二战期间、从二战至今;近年来在范围、时间上加以限定, 表述严密。

(3) 关联词:不仅, 而且;因此;如果, 会;然而, 由于;也;一旦;尽管, 但由于;此外;即使, 仍;一旦;不仅……而且……。既写了生物入侵者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 又写出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 较全面。“一旦”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 强调了下文所述情况的严重性。

5.这节课的最后环节, 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或句子, 使短文变得生动。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 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 (“植物杀手”) 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们 (宛如一张张巨网, 黑压压地) 笼罩在 (美丽的) 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 (无声无息地) 死去, 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 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 (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 内伶仃岛, 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我们来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因为语文课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以及我国语文课程建设和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不成熟和缺陷, 造成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困难。我们研究的课题初衷就是能从一篇篇课文入手, 探讨每篇课文或某类课文的教学内容, 即用这篇课文或这类课文教什么。

教什么的问题一定要有立足点, 即教什么是适当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可遵循的参考, 其中对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学生有这样的阅读评价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 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教的不是语文知识本身, 学生学的也不是这些语文知识的概念, 而是在解决这些语文知识所带来的问题时, 理解他们背后蕴藏的深层次含义及在运用上的特点、作用等。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语文素养”其中就包含“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些也是我们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依据。

在此课题中, 我们认为确定教学内容的另一个依据是“学情”, 即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经验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所以, 从这节《生物入侵者》一课确定的教学内容中, 我们可以看出, 它尽可能地避免了一些语文课上常见的“教学内容”问题, 舍弃了那些不对、没用、学生会的东西, 如什么是“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者的特征, 人们对生物入侵的态度, 有哪些生物入侵的情况, 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概念) , 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是什么 (概念) ”, 等等。这些教学内容教的是文章内容, 与语文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都是背道而驰的。

按照王荣生教授对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最低标准, 教师起码做到教的是对的。他主张要从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文本的阅读规律发现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 这里涉及到很多关系和学理。但是, 归根结底, 语言是最核心的视角, 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素。如果放弃语言这个核心要素, 一切都无从谈起。

●怎么教

很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没错, 但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不理想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怎么教”出了问题。那么, 《生物入侵者》这一课是怎么教的呢?简单地说, 就是和学生一起“解读语言”。这篇科学说理文时刻都在告诉人们:生物入侵的危害已经到了一个非解决不可的紧迫的地步。这种发自内心的紧迫感是怎样产生的?那一定是“语言”———一个个鲜活的词语、句子所带来的, 而教师也是牢牢把握住了这一关键点。

文本解读, 或者是文本细读, 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最好方式。文本其实说的就是语言。至于说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言解读”教学, 我们可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分析, 从这节课看:

教师是这样做的:指出文章某些语言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带领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这些特点和作用的语言案例, 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词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组织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案例和语言知识概念之间进行思维转换, 启发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

学生是这样学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找到文章中某类词语, 指出这些词语的含义, 判断某些词语属于哪类词语, 分析词语含义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之间的关系, 分析并概括一个词语或一类词语的作用, 拓展和延伸生活和学习经验, 调出他们掌握的文章之外的词语……在这个过程中习得、掌握、运用语言和语言知识。

也就是说, 在某种程度上, 语文知识其实是由一个个活的个体的“语言”构成的。所谓知识只是对他们的概括。可能有的老师会问, 我们为什么不舍弃这个概念, 只学这一个个语言不行吗?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要让学生获得阅读方式的自觉, “语言知识概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相当于一个个“印章”。当学生在今后的阅读生活中, 读到一篇文章、一段话、一个词语, 觉得好, 他们马上会知道它为什么好, 读到某个地方, 这个“标记印章”就会自然显现在他的头脑中, 我们称其为“阅读的自觉”。

而如果只教语言,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失去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 语言是不需要教的, 所以为什么说没有人教莫言学语言, 他却会进行语言表达。但是一个国家的母语课程目标, 绝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像莫言这样的作家。

如果只教概念, 把知识概念当做目标, 让学生识记所谓的“概念”, 那么语言的习得和掌握运用, 就无从谈起。概念的掌握是需要一个个鲜活的语言做支撑的。没有鲜活的语言, 语文知识教学就会大打折扣。概念要让学生知道, 但它绝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让阅读者获得“阅读的自觉”。我们把它当做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来教学。

目前, 我们理解和实践的, 也许就是找到语言和语言知识二者之间的教学点。我们只是找到了冰山之一角, 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

所以我们看到, 这节课, 老师带着学生学语言并不排斥概念知识。但是这样做要比那些以“知识概念”为主角, 让“语言”当配角跑龙套要好得多。

篇9:低段阅读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雷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茹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我们先来回味一下茹老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老师播放了一段自己画的小视频,让学生猜猜用蓝色蜡笔画的是什么。孩子猜的是蓝天、大海,最后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竟是两朵白云。

二、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了象形字“雨”,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2.出示各种形态的“雨”字让学生欣赏,读“雨”字组成的词:绵绵细雨、倾盆大雨、冷雨如冰、久旱逢甘雨……

3.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三、品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到有“雨”字即停下来,其他学生画出写“雨”的句子。通过读和划,引导孩子发现:明明是写雨的文章,写到“雨”的却只有短短的四句。

2.完成练习单:读词语,哪些是课文中写到的?打上“√”。

3.组织学生学习写“乌云”“闪电”“雷声”等和天气现象有关的句子,学习写“蜘蛛”“蝉”“房子”等不直接写雨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法: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雨前的蜘蛛、蝉,雨中的房子、树,还有雨后的蜘蛛和蝉,其实都是在写雨。

4.联系课前的视频(明明画白云,却用蓝色蜡笔画出蓝天来衬托),欣赏摄影作品(明明拍荷花,却拍了一池的荷叶来衬托),读古诗《罗敷》(明明写罗敷长得很漂亮,却只字未提罗敷的外貌,而是写了路人见到罗敷时的表现来衬托),进一步体会衬托的写法。

四、课堂写话

1.出示练习单,仿写句子“雨越下越大。____________”。为帮助学生写话,教师提供了一组大雨中的图片,有车灯、雨刮器、车玻璃等的特写。

2.用文中没出现的 “操场”“田野”“山坡”等词语写句子:“雨越下越大。_____________。”

五、课后延伸

出示课前读过的写雨的词语,指出课文写的是倾盆大雨,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写一写其他雨。

【商榷问题】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茹老师的课的确很有新意,很有思想,但进一步思考:茹老师的课堂教学重点定位在指导学生写话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在为写话指导服务,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是不是“越位”了?窃以为,茹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有偏颇,值得商榷,试提出以下几点疑惑。

一、年段教学重点体现是否充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显然,识字、学词、写字、朗读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结合《雷雨》这篇课文,要求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识字任务相对较轻,在第一课时中完成完全没有问题,但写字任务比较重,分解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比较适宜。“垂”“越”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都很有必要进行指导,教学是不可忽略的。在茹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动笔的机会有三次:一是听同学读课文时画出有“雨”的句子,二是在作业单上选出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三是写句子。课堂作业的时间虽然得到了保证,但没有涉及生字的书写指导。另外,在朗读方面,茹老师安排了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但总觉得分量还不够。

二、是否充分顾及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语文学习,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识字、学词、学句,学会阅读,学会表达,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扎实有效比形式新颖更重要。在茹老师的课中,为了让小朋友体会学习衬托的表现手法,课前谈话中播放了画画的视频,课中小结时欣赏了摄影作品,并简单学习了古诗《罗敷》,可以说,这是茹老师的浓墨重彩之笔,这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合适吗?首先,尽管许多习作的方法是渗透在阅读教学中的,但衬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二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还是为时过早了。其次,画画的视频、摄影作品是比较直观的,但《罗敷》这首古诗并非耳熟能详,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不要说体会衬托的手法,连读正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三,茹老师最后安排的写句子环节,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完成。雷雨不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吗?把语文学习和生活融合起来,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吗?从这一点而言,前面衬托手法的学习是出重拳却打在棉花上了。

三、教材是否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

《雷雨》这篇课文,条理清晰,文字精练,用词准确,是值得落实学词学句任务的。在课后练习中,有三句话用学习小伙伴提醒的形式出示:1.一条彩虹挂在空中。2.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3.蜘蛛又坐在网上结网了。其中,“挂”“垂”“坐”三个字加点,小伙伴提醒:带点的词用得多好哇!像这样的词语教学,在课堂中落实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文中“黑沉沉”“一动不动”也是很有特点的词语,也可以作为教学点。还有,文中像“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这样的短句子频繁出现,语言非常朴实,但表达很清楚,是值得低段学生学习的表达方式。因为茹老师的教学目标定位决定了教什么,以上的教学内容都忽略了,实在有点可惜。

教无定法。我认为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比“教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为何教”是语文阅读教学永恒的话题。我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上只是自己的一孔之见,谨以此与茹茉莉老师商榷。

篇10:语文课堂上到底应该教什么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就感觉自己没有一刻停下来,整日忙忙碌碌,对未来忧心忡忡。仔细想想,我都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放松下自己的神经了。

就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闹钟,不管自己情愿不情愿,每天都要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强迫自己接受不喜欢的生活,去见不喜欢的人,去做不喜欢的事,时刻提醒自己:你都这么大了,已经没有继续任性的权利了。动起来,快起来!

效率!效率!时不我待!

那种感觉就像一千匹狼在我背后不停地追着,如果我不拼命地跑起来,便会落得个尸骨无存。

加班的时候,我得泡很多浓得发苦的茶,才能勉强阻止沉沉的眼皮掉下来;晚上回家时,我挤在拥挤的地铁中,仿佛是没了力气的皮囊,跟随着人潮的动作机械地晃动。

按照传统的成功标准,我要买房,我要买车,我要挣很多钱,我要爬到更高的职位,我要赶快结婚生孩子……生命有多匮乏,脚步就有多匆忙。

二十多岁,好像要把一生的事情都完成,把所有的不足都填补上。

就像一只被皮鞭不停抽打着旋转的陀螺,永远无法停下来瞧一眼周围的风景,看一看足下的土地,享受一下掠过的秋风,和心底涌上的喜悦。

陀螺很忙,却早已忘了忙碌的初衷。

可是,之后呢?坐吃等死吗?更何况,事情的完成都是需要时间的,你即使再急,除了让自己变得浮躁和功利外,也取得不了任何进展。欲速不达的道理不是很简单吗?

二十多岁,到底应该干什么?可能是很多人都在想的一个问题。

小的时候,我做梦都想快点迈入那个“二十多岁”的圈子,因为他们于我而言,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过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不仅有自己的职业,还可以有足够的自由去交际、去生活;那些二十多岁的人可以自己做主,他们离自己的梦想很近,他们过的简直就是好莱坞大片中的生活啊。世界仿佛就是给二十多岁的人准备的,供他们娱乐玩闹,大展拳脚。

我那么迫切地渴望进入二十多岁,可是真的到了二十多岁却又忍不住发出“不想长大”的感慨。

恍惚回首,曾经拼了命想要逃离的那段岁月才是最好的时光,专注而充满希望。那时候,一切都有盼头,觉得要考个好大学,再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便此生足矣。可是,现在呢,反而不知道以后想做什么了。似乎一切都在跨入二十多岁的门槛后戛然而止,整个人迷失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以至于都不知道自己整日都在忙些什么。

二十多岁的阶段,看起来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因为都想要反而不知道该从哪个下手。每个人仿佛都在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情。我们身处流水线,因为惯性一直向前,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休息一下。大家都很急,都急着找一份好工作、拥有一段好婚姻,对生活和梦想的差距也由最初的挣扎变为妥协。

最近一次同学聚会,感受尤其明显,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想要追上那些买车买房结婚的人。生活的步伐落后一步,是不是就意味着满盘皆输?生命啊,本不应该是一场输赢的较量,而应该是对遭遇的美好的礼赞啊!

年轻的时候,生活是一场旅行,阳光、沙滩和海浪,鲜花、飞鸟和四季。然后,你开始长大,学会小心翼翼,你学会了藏拙,选择大家都在走的路,因为这样既安全,也容易。可是生活并没有安全网,什么时候生活开始迫切得令人害怕而不好玩了呢?

我经常看到马路中间几辆大车横亘其中,因为大家都很急,反而把自己困在自己制造的困境中,一个都走不了。

一个长辈看着我整天步履匆匆,眉头紧皱,就好像有一座大山压在身上,整个人每天都绷得紧紧的,似乎随时会断裂崩溃一般,终于忍不住对我说:“你现在才二十多岁,何必这么逼着自己?钱财、权势、名誉、地位,这些都是你四十岁以后要考虑的事,何必那么急着长大呢?”

何必呢?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啊。当我们的步伐与同龄人的步伐不一致的时候,享受生活也许是一件难事儿。

与众不同有时意味着异类。世俗中的人往往崇尚世俗的活法,那些活得明白、活得通透的人反而与世界与众。

我也曾经喜欢坐在角落,看着路上的行人与车,享受着与他们擦肩而过的奇妙感觉。后来,我也沦为行人中的甲乙丙丁,交流只为目的,吃饭只为填饱肚子,时刻提醒自己,效率效率!

日子久了,越过越发现,即使一天到晚忙到死,也毫无成就感,也没有感到一丝快乐。然后,一边挫败,一边继续做着无用功,继续挫败……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在我的身体再次出现故障,精神又一次快到崩溃的边缘时,我想,我或许应该放缓一下脚步,让自己的身体、能力和心灵同步吧。

我们总要学会在恰当的年纪做适合的事情。20多岁正是你享受大好年华的时候,30多岁是你靠教训和经验立足的时候,而40多岁才是你为后人撑起天空的时候。成熟不用那么着急,该来的时候自会来。

也许只有你慢下来,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听见别人听不见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

毕竟,当你只顾埋头赶路,怎么能发现你错失了多少美丽的风景?当你陷入高速运作的生活旋涡中,又怎么可能好好感受阳光的温暖?毕淑敏在《星光下的灵魂》中写道:“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稻谷成熟,都慢得很。那些急遽发生的自然变化,多是灾难。如火山喷发、飓风和暴雨。一个孩子要长大是很慢的。一个人睡觉,也是很慢的,从日落到日出,人才能休息过来。”人生何其漫长,何必在二十出头用完所有后劲。

如果我们站在海边的时候看到过春暖花开;经过麦田的时候邂逅过怒放的生命;如果我们为听到空谷中的山歌流过眼泪……我们的心灵就会越来越丰盈。

让生活慢下来,还生命一个本来面目。想想小时候,每一天都过得很仔细,很悠长,生活清晰地在眼前铺陈开,甚至可以回忆起一天天是怎么度过的,以及当时的心情,和每一个反应,是喜是怒,是嘴角上扬还是眉头紧皱。

不知从何时起,生命里就充斥了太多的东西,我们像海绵一样吸收加之于我们的种种,却不加分辨,尽管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些东西是不是必要的,入梦前唯一记得的也只是忙或者忙到什么程度,生活无趣到似乎只用一个“忙”字就足以概括,至于它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却全无头绪。

人生应该过成一本童话书,你会想起玩耍的田地或小沙丘,想起飞舞的红蜻蜓和草丛间的蚱蜢。这也许才是你能带给身边的人最好的礼物,也是你给自己最大的奖赏。慢一点,至少你能微笑,能真正关心他人,能给陌生人腾出一点时间,给自己留出一些喘息和治愈的机会。

篇11:信息技术课程到底教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业界一直都在争论不休,其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1982年我国开设计算机选修课至今,已经过去了30多年,经历了程序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信息素养论等不同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到底教什么似乎一直没有定论,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随着人们信息技术技能的逐渐提升、信息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技能内容已经逐渐弱化。那么,信息技术课程还要教些什么呢?是要回归程序设计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吗?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挖掘的问题。

面对信息技术课程到底要教什么的追问,信息技术课程专家以及实践者需要进一步深度思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人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特别是要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信息技术课程既不能单单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不能将其发展成为一门纯方法、纯人文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程首先应该还是一门技术学科,带有一定的技术特性,同时又要响应技术操作和使用中的人文需求。

篇12: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1.教知识:语文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积累知识,使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

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各科的教学,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奢望在一堂课上教给学生多少“考的着”的东西,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会积累知识,丰富素材。语文课的特殊性,就是要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且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学语文必须多读多背多写,自己不读不背不写,光听老师讲得天花乱坠,是学不好语文的。认真听讲是重要的,但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要培养自己对知识和书籍的渴望。学会对课文进行速读、细读、研读,精彩的篇章一定要能够背诵;课外要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并学会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要学会有条有理地做笔记,坚持不懈地记日记,有感而发地写文章,生动活泼地开展各种活动,还要关注社会生活。

由于课业重,压力大,中学生很少有时间去阅读有关课外读物,获取知识主要或唯一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然而,在有限的课时内,要传授大容量的知识,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教师只能更多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于是出现了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怪现象。这完全违背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思想,即教、学、做三者合一,以“生”为中心,以“做”为中心。在现行的以“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一时充当知识的运载体,知识的最终归宿还是它的传授者——教师,而学生辛苦一场,却并未真正成为知识的拥有者。因此,改变这种单纯的“教课”模式,使学生真正拥有知识才是一堂课的重头戏。

2.教能力: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培养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教给方法,在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学到新知识。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鼓励质疑的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自觉质疑解疑。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成为教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和“学习”这两大人类文明支柱的重建,将无疑带给人们脱胎换骨般的跃迁和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革命”必然带来“学习的革命” 。教育已经开始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都要求每一个人不仅能够学习,更要学会学习。基础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必须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实际获得和学习者能够充分开发自己,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上。《学习的革命》的作者珍妮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博士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特点是一个国家人民的技能,而技能又依赖于这个国家人民学习技能的能力。他们认为,学校是每一个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最好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学会怎样思考。他们认为“怎样学”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

学习兴趣是人们在学习中,积极探索研究知识或进行学习知识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形成各种兴趣:有由事物或学习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也有由事物或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引起的间接兴趣;有产生于学习活动过程中而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即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的内在动力,是好的学习方法的先决条件。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更轻松地学会更多的内容,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3.教学会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生学会做人永远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课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根据上述特点,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我们不是都有这样的体会吗?听一次有味道的语文课,往往是一种极为愉快的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的千变万化,都是以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为原则的,离开了这个原则,语文教学就是空洞的说教,因此,语文教师把握住这样的原则,语文教学的性质也就体现出来了。

篇13:现代诗,我们应该教什么

一、咀嚼语句, 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深刻的思想、鲜明的形象, 只有用凝练、形象、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现, 才能成为诗。儿童诗的教学应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提供优良的条件, 让儿童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丰富语汇, 提高他们驾驭语言、鉴赏语言的能力, 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长江之歌》歌词“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的精确时, 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再请你细细读读这四行诗, 你还有什么发现? 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哪些词让你感受到?

生: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从“走”和“奔”感受到了。

师:这两个词能不能交换呢? 为什么?

生1:不能交换, 一个“走”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春天来了, 冰雪消融, 大雪山上的雪水慢慢融化, 此时的长江如涓涓细流, 缓缓流淌, 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悠闲地散步。

生2:还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 慢慢走来……

师:这句诗该怎样读? 谁来读读这句诗?

师:一个“奔”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生1:波涛汹涌。

生2:波澜壮阔。

生3:千军万马

……

师:此时你看到了%%%%的长江。

生:此时的长江奔腾咆哮, 一路狂奔, 向东而去。一路上, 她汇集了七百多条支流, 气势越来越大。

师:谁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 (生练读)

师: 这四行诗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在空间上跨度很大, 像一根长长的纽带, 贯穿了祖国东西, 所以说她是无穷的源泉。

师:这四行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1:在时间上跨度很大。

生2:历史悠久。

点评:在此环节的教学中, 老师紧扣“走”和“奔”两个关键词语展开教学, 引导学生咀嚼词句, 让学生细细推敲, 引导学生体会“走”表现了长江江水的奔流不息, 而“奔”则形象地刻画出了长江江水的奔腾咆哮, 作者用词多么精确传神, 体会到拟人手法的形象与生动, 让长江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活了起来。

二、感受意境, 想象诗歌的画面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 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 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 教学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设优美的意境, 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 让儿童在奇妙多姿的世界里, 张开想象的翅膀, 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儿童诗时, 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和儿童对话。如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展开想象:

师:同学们, 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 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1:通过读第2小节, 看到了一幅青山碧岭图。

师:看到“青山碧岭”, 你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 我们仿佛看到了山上到处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一片生机勃勃。

生2:我们看到了小动物们在欢快地嬉戏, 听到了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

生3:我们闻到了阵阵花香, 树木的清香。

……

师:让我们打开书本, 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点评: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者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青山碧岭”想象画面,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植树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 从而深刻地领悟了植树的好处, 又实实在在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可谓一举两得。

三、扣住语言, 体悟诗歌的情感

教学现代诗, 理解不是目的, 我们追寻的应该是领悟和体验。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所谓感受, 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 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 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阅读诗歌的最大受用在此。”我们教学现代诗应让学生品词品句, 扣住语言文字体悟诗歌的情感, 从而获得心灵的共鸣。如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体悟《长城和运河》的情感的。

师:如果用一两个词来概括长城的特点, 你想用哪个词? (板书:雄伟壮丽) 把体会到的长城的特点朗读出来。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是谁建造了这了不起的万里长城?

师:谁能回答他的疑问?

生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师:建造长城的砖石有两三千斤重, 在古代, 劳动人民只能靠双手搬、靠肩膀扛, 建造万里长城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些什么?

生1: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伟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人间奇迹。

生2: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厉害。

生3:祖先啊祖先, 你们真了不起。

点评: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者引导孩子由直观到深入再到所感, 随着读书的层层深入, 随着资料的步步展开, 每次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变化, 情感得到升华。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 学生的朗读能力、情感体验及思维能力怎能不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学生很自然与诗人产生了共鸣, 很自然体会到建造长城和运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由此生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上一篇:鲁迅作品仿徨的好词好句下一篇:“讲文明、树新风、倡廉洁”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