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2024-08-14

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共8篇)

篇1: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通知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

自1987年开始,国家对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制度。2003年,农业部印发了《关于2003—2010年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在沿海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渔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海洋捕捞渔船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捕捞强度控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渔民的合法权益和长远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06]9号)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海洋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 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之后,特别是2003年以来,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 制度措施、强化监督管理,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渔民和社会各界控制捕捞强度、养护海洋生物资源的理念逐步形成,海洋捕捞渔船盲目增长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渔船管理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渔船管理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人口数量多、就业压力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海洋捕捞强度仍然超过资源的可承载能力。特别是随着新的国际海洋制度的建立,我国与周边国家陆续签订渔业或海域划界协定,我渔船的作业渔场缩小,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仍然是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坚持并不断完善海洋渔船控制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控制捕捞强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控制制度,“十二五”末,全国及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不突破《实施意见》确定的2010年实际控制数(详见附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完成“十二五”控制任务的基础上,加大渔船控制和减船转产力度。超额完成控制 任务的,空出指标可由相关省(区、市)统一调剂,用于以提高渔船安全性和节能减排环保为目的的标准化渔船更新改造,具体办法由农业部制定。

沿海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不动摇,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化执法监督,加强部门协调,确保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完成“十二五”海洋捕捞渔船控制任务,争取早日实现捕捞强度与海洋生物资源可捕量相适应的目标。

二、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渔船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渔船标准化建设。渔业部门要组织科研单位和有关机构研究开发标准化渔船船型,推广使用国产船用关键设备,引导和鼓励渔民使用标准化渔船,提高渔船安全适航性,促进渔船节能减排,推进渔船现代化、自主化进程。要加强对修造船企业和渔船用柴油机厂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渔船修造企业资质认可制度和产品型式认可制度,推进渔船标准化管理和柴油机型谱、机号管理,禁止企业和个人随意更改渔船主机功率、随意标注柴油机型号和铭牌功率等行为。对存在上述行为的企 业或个人,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依法严肃查处。

切实加强渔船建造等环节管理。按照法律法规和渔船管理制度,对渔船建造、更新改造、购置、进口、拆解等环节进行严格审查,落实签发人责任,对违反规定、违规签发各类证书证件的要依法追究签发人责任。沿海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渔业、工商、公安、船舶行业管理、交通和安监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加强渔船修造企业的监督管理,制造、更新改造渔船必须凭省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有效船网工具指标批准文件。加强辅助船、养殖船、休闲船、远洋船和出口船等渔业船舶的监督管理,禁止以建造上述渔船名义建造国内捕捞渔船,禁止制造(按规定淘汰旧船再建造、更新改造捕捞渔船的除外)、进口在我国管辖水域生产的渔船。加强对跨地区建造渔船的监督管理,渔船建造地和渔船所有人所在地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采取措施,避免新的“三无”渔船产生。根据《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污染防治要求,制订老旧渔船报废标准和操作管理办法,推进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对报废渔船实行定点拆解并监督落实。

进一步规范渔船流转和登记管理。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 办理渔船购置审批手续,及时收回相关船舶证书证件,并按规定重新办理过户登记,明确船舶权属关系,维护渔民合法权益。要积极推进渔船交易服务中心或信息平台建设,引导渔民进场交易,规范交易行为,维护交易秩序,公开交易信息,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捕捞业准入制度,捕捞许可证要优先发给当地专业渔民和渔业企业。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申请、渔船登记和捕捞许可证申请应在渔船所有人户籍所在地进行,强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渔船和船舶所有人的安全监管责任。

加强渔船动态管理系统建设。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海洋捕捞渔船档案和动态管理数据库,整合船网工具指标、渔船检验、渔船登记和捕捞许可数据,确保渔船数据统一规范,实现渔船管理各环节相互衔接。积极推进渔船船位监控、渔船自动识别和电子标识等管理系统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渔船实行实时、动态管理,提高执法监管效率,提高渔船管理和安全生产现代化水平,减少船舶碰撞等安全生产事故。

三、规范渔具渔法,强化海洋生物资源养护

加强渔具渔法规范管理。尽快制订捕捞渔具准用目录,实行渔具渔法审查认定和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重要经济鱼类最小可捕标准,规定最小网目尺寸,制定各种渔具的限制使用措施。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约束,逐步淘汰对渔业资源和生态破坏严重的作业方式,合理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和渔船、渔具规模。到“十二五”期末,未列入渔具准用目录的渔具渔法一律禁止使用。

坚持并不断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统筹考虑资源利用和保护效果、渔民接受程度、经济社会影响及执法管理能力等各种因素,不断完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巩固休渔成果。加强对渔民的宣传教育,采取配套政策措施,帮助解决好休渔期间部分困难渔民的生活问题,确保休渔制度平稳有序执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加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逐步修复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

四、加强政策支持,努力促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继续鼓励渔民减船转产。要落实好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和项目,重点支持压减拖网、张网等对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的渔船以及因海域划界等原因而退出传统作业渔场的渔船。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落实配套措施,加强就业服务,积极引导捕捞渔民向水产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及其他非渔产业转移。要利用各部门、各地培训优惠政策,落实培 训经费,开展职业培训以及转产转业和阳光工程等转移就业培训,切实提高渔民素质和生产技能,拓宽渔民就业渠道。

完善渔区社会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转产转业渔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妥善解决转产转业渔民生产生活出路,根据渔区社会经济特点,按照政府补贴、社会统筹、渔民合理负担的原则,将其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积极推进渔业保险进程,引导鼓励渔民参加渔业互助保险,提高渔业风险保障能力,维护渔区社会稳定。

认真执行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要严格按财政部、农业部《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确定补助对象,规范补助发放程序,防止以有证无船、一船多证、一证多船、非法船舶、伪造证件等形式套取补助资金,严禁扩大补助范围发放补助资金,禁止挤占、截留、挪用补助资金。

五、强化执法管理,确保渔船管理制度实施

加强渔政队伍建设。推进渔政人员纳入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不断改善执法装备水平,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执法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效、廉洁的渔政队伍。按照农业部《渔业行政执法督察规定(试行)》,建立渔政队伍层级督察机制,规范渔 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渔政管理、渔船检验和渔港监督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严格渔船建造审批、检验、登记、捕捞许可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各个管理环节相互衔接,防止出现管理漏洞。

切实加强渔业执法工作。有关部门要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加大对“三无”渔船、违规建造渔船、使用假船名标识及“套牌”渔船、骗取或伪造渔船证书证件、擅自涂改遮挡船名船号、擅自改变主机功率等主要船舶技术参数和无证生产渔船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未取得渔业船舶修造企业资质、非法建造海洋捕捞渔船的企业,工商、公安、船舶行业管理、交通、安监和渔业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六、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管理责任

各地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渔业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渔船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将渔船控制目标纳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目标责任进行考核。

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加大责任 追究力度。对因工作不力未完成渔船控制目标任务和渔船管理混乱、“三无”渔船、非法渔业活动多等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对违反规定审批建造渔船、违规发放渔船证书证件,以及弄虚作假、伪造变造证书证件、套取骗取国家油价补贴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渔业、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沿海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资源养护的关系,树立全局观念,认真组织实施渔船控制和捕捞强度控制工作,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十二五”渔船管理和捕捞强度控制目标的如期实现。

篇2: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职成[2011]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现就“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普遍加强领导和统筹,加大经费投入,全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推动培养培训基地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培训模式,加快推进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教师企业实践、编制标准、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深入开展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五年来,教师队伍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大幅提高,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之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快解决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摆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规划,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新局面。

二、“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三)“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四)“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

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30%以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135万人左右。

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中,学历达标率超过95%,研究生层次教师比例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50%。教师师德水平明显提高,普遍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培养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达到100个、教师企业实践单位达到100个,省级基地和企业实践单位进一步优化布局、突出特色。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全面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基本形成。

教师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师资格、职务(职称)、编制等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培训制度全面加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全面建立。

三、“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五)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将职业理想教育与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树立先进人物典型、引导职业生涯发展等综合措施,使教师坚定职业方向,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增强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使命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修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建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

(六)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

加强新教师培养的整体规划。改革培养院校招生制度,进一步拓宽招生渠道,提高生源质量。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强化企业实践和职业学校实习环节。加快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步伐。加快培养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的教师。鼓励培养院校通过对口支援、委托培养、免费师范生等方式,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力度。

加快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各地要认真总结“十一五”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项目的做法和经验,制定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与管理办法,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工作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各地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解决兼职教师的待遇和管理问题,切实发挥好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对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的引导和管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指导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推进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改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协调和配合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抓紧制订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要积极探索实名编与非实名编相结合、设立附加编等编制配备和管理方法,加强对专兼职教师配备的统筹,不断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配置。要研究制定相关的人事政策,建立和完善技能型人才从教的制度,形成更加多元的教师供给机制。

(七)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面推进和落实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确保教师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学时(学分)数。要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广泛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师、班主任培训。鼓励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加快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11〕16号),把企业实践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工作机制,搭建实践平台,积极推动企业实践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

(八)完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质量。

合理布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和地方结合产业发展、区域发展需要和教师培养培训需求,依托普通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继续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建立基地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基地的区域和专业布局。

全面推进培养培训基地能力建设。基地中的普通本科院校都要建立具有教学、科研和统筹协调职能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加强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一批教师培养培训专业点,改善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开发一批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师培养课程和教材。

(九)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激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活力。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充实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增加相关工作经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将双师素质基本要求纳入教师资格评价体系。国家按专业大类开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制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办法。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

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序列,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积极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职称)结构比例。

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政策和要求,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中等职业学校用人机制。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统筹和领导。根据本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制订好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十一)保障经费投入。

各地要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地方教育事业费和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中,均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要落实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相关项目经费。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在公用经费和其他事业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

(十二)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要大力宣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师德楷模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关心职业教育、尊重职教教师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向全社会展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风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篇3: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1 面临的机遇

1.1 国家政策支持使大力发展农业有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显著增强, 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 增加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已经开始逐步落实。西部大开发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得到了加强, 为农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国力明显增强, 已初步具备相应的“以工补农、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和财力,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财力和物力保障。

1.2 宏观经济环境更加有利

农业宏观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极大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开发农业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 农村经济将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1.3 农产品市场环境更加成熟, 种植效益稳步回升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对优质粮油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 发展优质粮油已成为增加农民种植效益的重要增长点。种植业是大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推动该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提高种植业整体竞争力, 促进种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快现代种植业发展步伐, 推进传统种植生产向现代种植业生产转变, 必将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1.4 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随着科教兴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效益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农业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显著提高, 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知识逐步更新, 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科技推广体系逐步调整和完善, 科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大提高。

1.5 农业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 通过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 不断加强农作物生产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 农作物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已建立区域性病虫测报站, 耕地保护更加严格, 耕地地力调查、耕地质量建设全面启动, 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初步形成。种子依法管理不断加强, 市场竞争秩序不断规范, 品种选育工作不断加强, 新品种应用能力稳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 更加有利于无公害粮油产品产地整体推进, 推动农产品质量建设。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正在逐步深入, 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 培育高效种植业是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1.6 地理区位比较优势明显

大通县地处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位于青海省东部祁连山南麓, 处于湟水河上游地带。地处东经100°51′~101°56′, 北纬36°34′~37°23′, 海拔2 280~4 622 m。东邻互助县, 西接海晏县、湟中县, 南与西宁市城北区接壤, 北与门源县相依。国道227线横穿全境, 宁大高速公路、宁大铁路通过省会西宁市将大通县与全国各地连为一体, 距西宁市仅30 km, 素有西宁市“北大门”之称。县乡公路全部黑色化, 且四通八达, 十分便利, 通讯设施齐全, 电力设施完善。

1.7 资源优势

大通县总面积为3 090 km2, 辖9镇13乡, 在全国农业区划中属东部黄土高原林牧区, 即湟水河上游粮油菜、畜禽、水源涵养林区。该县是青海省重要的粮、油、薯、菜生产基地县。大通县是西宁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供给地, 水资源丰富, 全县年均水资源总量6.8亿m3, 境内有大型水利设施———黑泉水库。

2 挑战

“十二五”期间大通县农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市场、资源、环境三大约束进一步趋紧。环境资源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更加突出, 改革和创新农业管理体制的任务更加艰巨, 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的要求更加紧迫。

2.1 自然条件限制

一是大通县自然灾害频繁, 发展空间有限给发展农业造成了制约, 也给农业发展提出了挑战。二是大通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显薄弱, 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现有农业水利设施严重老化, 不能抵御现在的自然灾害。大通县是农业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 农业发展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大, 调整空间狭小, 投入成本高。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十分有限, 加上农民收入水平低, 投入能力有限, 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生产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中缺少大型骨干水利灌溉工程, 耕地中仍有70%没有灌溉设施, 以往的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不能发挥正常效益。近年来大通县对农业的投入虽逐年增加, 但仍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有待加强。

2.2 农产品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农产品市场更加开放, 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种植业生产仍存在生产规模小、质量标准低、产业化经营滞后等问题, 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新技术推广滞后

公益性技术推广手段落后, 工作经费不足, 一些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科技成果推广缺乏有效载体。种植业生产劳动力素质不高, 新技术接受能力差, 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4 农业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人均耕地不足, 从长远看, 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刚性增长的趋势将长期存在, 确保粮食长期安全稳定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压力很大。

2.5 科技投入少, 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一是良种更新换代步伐缓慢, 粮油作物更新换代缺乏新的品种资源。大通县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互助红小麦品种, 但直至现在其仍是互助县浅、脑山地区的主要麦类品种, 新引进的小麦品种几乎无法替代互助红。二是传统小农耕作方式和管理技术有待改善。三是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技服务相对滞后, 特别是在县、乡2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非专业人员过多, 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科技推广经费不足, 对农民的科技培训覆盖面不大,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2.6 生态环境尚未改善, 可持续发展基础脆弱

大通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农业区平均每年有6 666.7hm2以上的土地遭遇春旱、冻灾、雹灾, 病虫害受灾面积达到2万hm2·次。农业生产仍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贫困面仍然较大。全县还有81个村、9.7万贫困农民主要集中在脑山地区, 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7 人才“青黄不接”, 知识更新慢, 农技服务体系弱化

科技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4年后没有补充过新生力量, 现有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 人才“青黄不接”。技术人员多为土壤农化、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等专业, 熟悉传统粮油作物栽培技术, 但对蔬菜、食用菌、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及设施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少, 出现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虽然每年组织人员参加一些培训, 但受多种因素制约, 培训人数比例过低, 对新成果、新技术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农技推广工作的形势要求, 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1,2]。县级技术人员不仅承担推广任务, 而且还承担试验、示范任务。乡镇事业单位改制后, 乡镇农技推广站被撤销, 乡镇技术人员多忙于应付政府日常行政事务, 不能专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时, 乡镇农技队伍中非专业人员较多, 导致乡镇农技推广服务功能减弱。村级技术人员农忙季节在外打工现象时有发生, 对农技工作中发生或突发的问题不能及时上报, 耽误时机。3级技术人员不能并肩工作, 在农技推广的关键时期发生脱节现象。

2.8 病虫预测预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病虫危害严重。近年来, 由于受耕作制度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 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种群、群落发生演替变化。有些病虫草鼠害自然消亡, 有些病虫草鼠害不断加重, 常规性病虫草鼠害日趋严重, 新的病虫草鼠害不断发生, 对农业生产已构成威胁。二是在病虫害监测工作中, 未能应用先进仪器, 监测的准确性差, 信息反馈较慢, 导致错过最佳防治时机。三是有些农民认识不足,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 对病虫害危害性认识差。在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等、靠、要”的不良习惯, 没有主动意识。四是没有掌握防治适期, 浪费了人力和财力, 并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往往导致病虫害大发生。

2.9 农资市场监管还有待加强

大通县虽然法制建设比较完善, 但在各行各业的执法监管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 交通发达, 农资流通畅通, 农资市场五花八门, 购销方式形形色色, 进货渠道多种多样, 给农资市场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销售禁用、限用和过期农药现象时有发生。农资市场执法监管人员少, 缺乏交通工具, 存在农资市场混乱、监管不力的现象[3,4]。

2.1 0 科技培训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大通县农技培训工作是“一张嘴、两条腿”的方式, 凭经验、用老办法指导农业生产, 对农民的培训仍停留在广播、黑板报、讲课等传统方式上, 缺乏现代的高科技服务手段, 农民往往是听过即忘, 培训效率不高, 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科技服务内容大多集中在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的常规技术应用推广上, 对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够;技术推广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技术的环节上, 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研究不够, 致使技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 加强对农民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刻不容缓[5,6]。

摘要:介绍“十二五”期间大通县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遇,挑战,“十二五”期间,青海大通

参考文献

[1]翁伯琦, 刘荣章, 叶菁, 等.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机遇挑战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5 (3) :17-22.

[2]李伟书, 张领先, 傅泽田, 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8) :4923-4925.

[3]周汉章, 宋银芳, 任中秋, 等.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种业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32 (1) :39-42.

[4]赵展, 王素仙.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 23 (4) :62-64.

[5]王瀛.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浅议[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2 (4) :58-59.

篇4: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通过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能够有效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未来10年尤其是未来5年,我国应在如下五个方面加强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运用。

(一)完善劳动力市场统计数据标准

我国劳动力市场统计数据在指标范围、频率和及时性上,基本达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的要求;但是与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比如从频率上来看,该系统要求按季度公布就业、失业、劳动报酬指标,目前我国还没有做到。

此外,我国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而不是相比较而言更接近真实失业情况的调查失业率(虽然调查失业率的准确性会受样本数量、调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透明、准确、完整的数据能够节约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政府应该按照SDDS的标准提高劳动力市场统计的频率和及时性,并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开始公布调查失业率。

(二)加强失业预警机制建设

失业预警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就业政策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政府应该从两个方面加强失业预警机制建设:

1、确定失业警戒线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失业率“度”的掌握大体标准是:3—4%以内的失业率属劳动力供给紧张型,5—6%左右属劳动力供给宽松型,7—8%为失业问题突出型,9%以上为失业问题严峻型。这对我国失业警戒线的划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属于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国家,因此标准应该略低一些。此外,如果我国划定了失业警戒线,一定要注重建立适时调整机制,不然可能会对一些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

2、建立并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制度

我国曾在国发[2009]4号文件中提出,要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制定应对规模失业的工作预案。建立健全企业空岗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到“十三五”期末,这一目标应该全面完成。

(三)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制

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对于促进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应该从三个方面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制:

1、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机制

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杜绝各类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欺诈行为,让劳动者拥有良好的求职环境,让用人单位拥有良好的求人环境,切实维护市场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

2、健全就业信息传递机制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广告牌等途径,及时公布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时收集和公布劳动力供需双方的信息,定期召开供需双方见面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就业信息传递。

3、健全就业指导机制

为求职者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求职技巧、能力测评、政策咨询等服务;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针对农民工、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等不同的群体的具体特点,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计划和细则,形成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让社会成员享受充分的、高质量的教育或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根本办法。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在未来10年内,政府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让每一位公民都享受到规范的小学、初中教育,在适当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二是加强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降低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到高等教育工作中来,争取让受教育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教育,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加强对失业人员或待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针对每一个人员的具体特点,结合其自身的爱好,为其制定恰当的培训计划;通过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其知识和技能,帮助其适应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帮助其实现就业。

(五)加强劳动力流动

加强劳动力流动,是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条件。当前阻碍我国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主要是两个:一是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是户籍制度,它极大的阻碍着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使得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总是显得不那么稳定,也缺乏保障。二是具有很强“分割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极大地阻碍着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不利于提高就业质量,也不利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培育。

二、进一步充实扩大就业的财税政策

为扩大就业,在未来10年尤其是未来5年内,我国应采取如下四个方面的财税政策。

(一)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国应通过增税、扩大国债规模、扩大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转移支付等方式刺激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其中转移支付特别是利用社会保障实现的转移支付是最为重要的政策。

(二)加大投入

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特别是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金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推行,也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需要说明的是,加大投入并不意味着排除其他资金来源。相反,在国家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挖掘其他资金渠道,努力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特别应该注重非赢利组织对于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本投资的支持。

(三)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有针对性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引导劳动力的流动。国家应该增加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加大对驻地在中西部地区的各类型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劳动力向中西部流动;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加大对驻地在农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对于愿意下农村、去中西部就业的大学生,应给予长期的随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的财政补贴。

(四)减免税收或行政事业性收费

一是对吸纳失业人员或安置残疾人员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在确定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确定优惠水平时,既要考虑吸纳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员的总规模,又要考虑所安置人员所占的比重,安置规模在一定水平以上的,可以按照比例划分为若干档次,档次越高,优惠水平越高。二是对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创办的中小企业,在企业创办初期,免征或者少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是对于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免收管理类、等级类和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大学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相关政策的,一定期限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进一步丰富扩大就业的金融政策

(一)加强小额贷款政策的运用

1、要特别注重对下岗失业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的小额信贷

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其中的4050人员,多数是因为自身技能无法适应企业用工需求而下岗失业。他们的下岗失业,是我国国企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付出的代价。国家一方面要积极帮助他们接受职业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鼓励其进行灵活就业,鼓励他们在社区、街道、工矿区等从事的商业、餐饮和修理等个体经营项目。对于后者来说,小额信贷支持特别重要。

促进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有效办法,而且是保持整个民族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一直很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积极向大学生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能够有效拓展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是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手段。

返乡农民工群体是农民中眼界较宽、视野较广、阅历较多的群体,他们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信息,具有很强的自主创业的潜力。通过提供小额贷款,可以为其提供启动资金,同时有效帮助其分散风险,从而有效促进其创业。

2、注重对银行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激励

为激励金融机构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政府可以考虑如下办法:一是完善成本补偿机制,对每一笔小额贷款,国家都对银行给予一定的成本补偿,以增大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二是完善代位清偿机制,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扶持力度,对于借款人因为经营状况不好而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以及还款意愿不强而逃避还款责任的情况,应做好代位清偿工作。三是创新经营方式,进一步推进“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机制建设工作。

(二)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扶助力度

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三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却存在很大的交叉,其共同点是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劳动密集型产业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低,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强,天然具有吸纳就业的优势;而且,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应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是相辅相成,只要能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办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这种升级就是成功的。同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伴随劳动力素质无法及时跟进的情况,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其中的服务业则能有效消化这些不能跟进或者暂时没有跟进的劳动力。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提高很快,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998—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从1.89亿增加到2.49亿,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26.7%增加到32.4%;但是从国际比较来看,2005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美国为77.8%,加拿大为75.3%,日本为66.4%,巴西为57.9%,中国仅为31.4%。

据统计,2007年我国约有800多万家中小企业,解决了7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但融资难,却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显然,通过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扶助力度,可以有效扩大就业。建议采取如下具体办法:完善金融扶助体系,使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都能明确方向、找准市场定位;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满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对商业银行面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给予一定的补贴,或给予存款准备金、资本金等方面优惠政策;适度放开民间金融市场,鼓励民间资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

还可以采取如下办法: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降低中小企业抵押、变现的能力;完善担保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减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完善中小企业板市场,适当放宽股票上市的条件。

四、进一步完善扩大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

(一)加强管理、增加投入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我国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接近30%,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会造成就业机会的减少。

降低社会保障费用是可以扩大就业的。但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却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如果降低了费用收取则必然导致水平的进一步降低。在此情况下,政府可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社会保障管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之所以不高与社会保障管理的不健全存在很大的关系,保障基金运营收益不高、闲置和挪用的现象非常常见。二是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存在大量的结余,2007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471.7亿元,支出217.6亿元,当年收支结余254.1亿元,累计结余979.1亿元。失业保险收支大量结余反映的问题:一是缴费群体和失业群体的不一致。二是失业保险金标准过低或者缴费标准过高。三是失业保险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功能的缺失。

一个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不仅具有补偿功能,而且还具有预防失业功能和促进就业的功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失业保险的预防失业功能和促进就业功能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这两项功能,应该成为未来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内容。

从基金使用的角度看,失业保险基金除用于参保对象失业保险费用的发放外,还应该用于全体劳动者的失业预防和再就业促进。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预防功能和再就业促进功能逐渐得到重视。各地灵活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失业预警机制,和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信息传递等促进再就业机制的做法时常出现。但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各地对失业保险的认识不一,做法不一,“灵活使用”有可能成为“盲目使用”或“随便乱用”。二是要建立失业预防和再就业促进的长效机制,而不只是金融危机下的应急行为。这两个问题的应对都需要政府政策的调控,具体包括:出台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合理拓展失业保险制度的定义,重新界定失业保险制度的各项合理功能,规范失业保险基金使用的程序和范围,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

(三)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城乡分割。政府应该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全盘考虑、综合规划,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将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落到实处;在未来10年特别是未来5年内,我国可以不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一,但是一定要争取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

当然有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并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那么,当更多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并且居住下来之后,是否会形成城市就业的更大压力呢?答案虽然不很明确但是也许是肯定的。以体力劳动者为主的农民工进城必然导致城市体力劳动者工作岗位的减少,虽然由于进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而增加的消费有可能会扩大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因此可能会扩大就业,但是这种消费增加所带来的就业扩大常常不足以弥补这种减少,虽然脑力劳动者可能成为纯受益者。从长期来看,如果农民工能够在城市稳定下来,则其下一代新成长为劳动力后,会自然而然的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

如果更为全面的理解失业的定义,则会发现,农民工如果不进城务工,他们在农村将继续处于隐性失业的状态,而隐性失业也是一种失业。这种因为制度性障碍而导致的隐性失业是一种不平衡状态下的畸形失业,虽然不明显,但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也与国家的城镇化进程相背。

因此,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让农民工能在城市稳定下来,有利于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扩大就业。

篇5: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四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按照“四化”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突出农民增收这一工作重点,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加大投入,着力结构调整,着力科技支撑,着力深化改革,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围绕“四型”、“四化”现代农业的目标定位和“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工作思路辐射带动全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坚持“立足乡镇、跳出乡镇、抓城镇化进程”,“立足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坚持“立足农村经济,跳出农村经济,抓特色经济发展”,扩规模、抓规范、调结构、提档次、创优质,着力在科技应用上求突破,提质增效上求创新,产业化经营上扩规模,规范化种养殖上下功夫。重点抓好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优质无公害果蔬菜产业和无公害畜禽产业。重点抓好产业化优质无公害果蔬基地和无公害规范化养殖、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倾力打造城郊农村“三园”(以保障城市供应的“菜园经济”,依托于红色旅游资源和优质无公害鲜果基地资源打造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乐园经济”和鲜果产业基地发展的“果园经济”)经济发展。

二、做好规划,持续投入,凸显城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大力发展“四型”现代农业。

围绕我区城郊农业发展的三大主导特色产业(果蔬、畜

牧、城郊旅游及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四型”现代农业。2010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区农业部门立足于区情实际,深入一线调研,先后完成了《红花岗区2011—2015年优质肉猪基地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总投资16726万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2514.1万元,整合资金(含区级匹配和农民自筹)14211.9万元。《红花岗区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总投资9667.18万元,争取上级专项2500万,整合资金7167.18万元。《红花岗区2011—2015年蔬菜产业化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总投资19485万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2600万元,整合资金16885万元。《红花岗区“四型”农业发展规划》区级投入资金2500万元,以及《红花岗区2011—2015年蛋鸡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总投入3033.5万元,争取上级专项投入1000万元,整合资金2033.5万元,《红花岗区2011—2015年辣椒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投入2000万元,争取上级专项500万元,整合资金1500万元。

根据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要求,区本级财政在“十二五”期间要按财政增长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对城郊农业发展的投入力度,按规划项目实施要求,足额匹配相应的本级财政投入项目资金。2011年预计投入生产性发展资金1200万元,规划期内逐年递增。

三、以城乡统筹试点为载体,突破农业结构调整用地制

约瓶颈,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打造“四型”农业发展亮点。

1.继续实施土地流转鼓励扶持政策,加大地流转工作力度,促进规模种、养殖业发展,在规模种、养殖业发展用地上,充分发挥村级民主自治的作用,以村集体土地用地的形式,统一规划用地,保证农业结构调整用地需求,报国土、农业主管部门备案。

2.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用地,可以采取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最大限度地服务和带动基地发展。

四、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打算:

1.继续推进和实施“四型”农业发展项目,严格按照《红花岗区“四型”农业发展规划》,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资金投入。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项目库建设,主动对接,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二是在区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四型”农业专项发展资金500万元以上;三是整合农口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统一打造四型农业亮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2.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结合调研情况和当前实际,努力向上争取项目,重点扶持打造以下产业:

⑴优质、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建设(菜园经济):

①深溪镇、巷口镇、金鼎山镇3万亩商品蔬菜;主要分

布在交通干道沿线的可视范围内。

②南关镇食用菌连片种植基地50—100亩,工厂化食用菌栽培菌包加工场(日产菌包5000袋)一个。

⑵优质无公害鲜果产业基地建设(果园经济):

①忠庄镇:草莓、葡萄产业化连片种植6000亩;其中葡萄新增600亩(原有插花地块,桃溪寺—红河沿线)。

②巷口镇:新增集中连片优质葡萄基地700亩(沿红河—巷口公路一带)。

③金鼎山镇:新增葡萄基地3000亩(集中连片),折耳根基地4000亩(相对集中连片)。

④海龙镇:优质葡萄基地集中连片2000亩,其中新增700亩,(原有插花地块),2011年新增600亩。

⑤深溪镇:新增标准化葡萄基地600亩(集中连片),全区在“十二五”规划期末达到2万亩目标。

⑶无公害畜禽主导产业基地建设:

①深溪镇无公害蛋鸡产业基地:存栏50万羽,鸡蛋年产量达2万公斤,主要分布在龙江、大窝村。

②深溪镇、金鼎山镇林下养殖生态鸡50万羽。

③深溪镇、金鼎山镇、海龙镇规范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和专业村3个依托于农丰科技公司和野里香养殖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800户年出栏100头,存栏50头的养殖大户。年出栏生猪8万头,常规存栏4.5万头。

⑷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基地(乐园经济):

①忠庄镇重点打造葡萄走廊5.6公里(桃溪寺—勤乐一线),依托于“四在农家”创建和鲜果产业分布,打造以郊

区生态观光和休闲为主生态园建设,展示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崭新风貌。

②海龙镇围绕温泉开发项目,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亮点,尤其是精品葡萄园建设项目区。

③长征镇着力打造板山区域的城郊旅游观光农业,打造高标准花卉园、生态园建设,力争使板山区域成为我区城郊旅游、休闲、观光的亮点。

⑸扶持南关镇筹建红花岗区高标准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一个(占地50亩,总投资7000万元,日宰杀加工量700头以上),扶持我区农村合作社建设。如:沼气池合作社、鸡蛋养殖合作社、生猪养殖合作社、蔬菜生产合作社等,巩固和加强“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发展链条,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扶持优质农产品的无公害产品和产地认证。

⑹扶持我区黔兴油脂、乳品公司、农丰公司、金鼎农业科技、仁和公司、皇源米业、海龙米业、博园果蔬批发市场等一批市级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全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⑺充分发挥区域和区位优势,多途径转移乡村农业人口,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红花岗区农牧局

篇6: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的调研报告,以供讨论。

一、“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评价

“十一五”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三个”建设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各项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正逐步迈向宽裕的小康社会。

(一)“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gdp从的19.36亿元发展到的31.59亿元,年均增长17.9%(按现价计算),人均gdp由5574元增加到8975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农业产值由的3.76亿元发展到的5.7亿元,工业总产值由的10.92亿元提高到的21.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9%、26.1%(按现价)。财政总收入由的1.81亿元提高到的2.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的1.26亿元提高到的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1.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的25.27亿元提高到的42.06亿元,比期初增16.79亿元,年均增长18.5%。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十五”期末,三次产业结构为13.5:38.5:48,调整为11.9:36.9:5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继续稳步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7万亩/年以上,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5.6万吨/年左右,茶叶、山地蔬菜、食草动物、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橡胶塑料制品业、汽摩配、装饰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工业企业个数已达2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较增加12家,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县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总量增幅加快,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旅游发展步伐加快,氡泉旅游景区、廊桥文化园等重点景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旅游主业化进程加快。

发展空间有效拓展。随着新的58省道、新城开发等项目建成或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市政功能不断健全,县域发展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一是58省道产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我县积极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取得明显成效,《县58省道产业带发展规划》颁布实施,提出了构筑“一轴一核三区”的产业发展架构,为我县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彭月产业基地雏形已基本形成,目前已引进企业31家,其中落地29家,建成投产13家。二是城镇化进化加快。县城核心地位不断提高,建城区面积达到了5.2平方公里,特别是新城开发后,直接新增城市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左右,为我县人口聚集、做大城区拓展了广阔空间。同时,52省道、58省道及其连接线的建成为沿线的司前、雅阳、三魁、泗溪等乡镇城镇化进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一五”以来,我县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大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力度,采取了“项目建设年”、领导包项目制等项目推进措施,项目建设取得了有效突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安排的6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47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占71.2%,新58省道改建工程、彭月产业基地、城关引供水工程、城关污水处理工程、新城大道、新城大道等一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龙丽温(泰)高速公路、温州()抽水蓄能电站、交溪流域水资源开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不断深化,新58省道至彭溪公路、黄桥至文成铜铃山公路、52省道至龟湖公路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前期的推进,为今后尤其是“十二五”的项目建设预留了较大的可操作余地。

篇7: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文号】商流通发【2011】479号

【发布日期】2011-12-1

5旧货流通是商贸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发挥旧货流通业引导绿色环保消费、推动消费升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要求,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情况

(一)旧货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据行业协会统计,至2010年底,全国约有各类旧货市场5000多个,旧货企业5500多家,个体经营门店18000多个,从业人员近500万人。2010年旧货交易额约3000亿元,2006年至2010年,年均增长15%。

(二)旧货流通种类逐步增加。旧货流通从单纯为居民生活服务逐步扩大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旧货交易由以生活资料为主,逐渐扩大到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重。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仅工程机械二手设备交易额就已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三)旧货流通网络不断完善。以旧货市场为枢纽的城乡旧货流通网络逐步形成;区域性旧货流通网络不断发展;一些沿海沿边城市的旧货经营者积极探索进入国际市场。

(四)旧货流通模式不断创新。在传统旧货市场、寄售店、委托行、旧物租赁、跳蚤市场的基础上,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经营模式快速发展,二手设备以旧换新、维修等相关服务不断完善。

旧货流通的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便利消费,促进商品更新换代,扩大内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推动循环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旧货流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明显滞后,旧货经营网点不足;旧货交易诚信度不高;旧货经营企业规模较小;旧货物流便利性不强;旧货市场缺乏规范;流通秩序亟待规范;旧货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制约了旧货流通行业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方便居民、服务生产、节约资源为宗旨,以健全流通网络为主线,加快旧货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发展环境,提高流通水平,推进旧货流通的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国旧货流通业的发展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形成网络布局合理,组织化程度较高,市场秩序良好,交易便利安全,绿色环保的旧货流通体系。全国旧货年销售额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8%。

三、工作任务

(一)大力发展二手设备市场建设。推动一批现代化、规范化的二手设备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交易登记、鉴定评估和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二手设备市场服务功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价廉的机械设备,缓解企业资金短缺难题。带动大型综合旧货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市场交易、集散、分拣、结算、质检和维修等服务功能,提高市场管理和经营服务水平,形成管理先进、服务完善、交易规范、环境整洁,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旧货市场。

(二)重点培育旧货流通品牌企业。努力引导和推动一批有实力的旧货流通企业向产权

股份化、经营专业化、组织连锁化、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逐步成为具有先进理念的大型现代流通企业。培育一批以收购、维修、拆解、包装、批发、零售为一体的旧货流通企业。

(三)加快完善旧货流通网点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建设统一规范的城镇社区、乡镇及农村旧货网点,形成便民连锁的旧货收购和销售网络。鼓励发展库存积压商品销售、规范高端旧货寄卖店、探索现有商业网点兼营旧货业务、完善旧货慈善捐助网点建设。积极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式创新旧货信息发布平台。

(四)鼓励开展“跳蚤市场”试点。强化“跳蚤市场”的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其调换和处置个人消费品的作用,积极引导各地在居民社区空地、学校和现有商品市场发展“跳蚤市场”,鼓励各地创造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跳蚤市场”试点工作,为居民提供便利,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五)促进旧货流通现代化发展。运用供应链管理等新型管理方法,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旧货流通现代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城乡旧货流通的快捷、顺畅。提高旧货流通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积极发展网上服务平台与实体店面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引导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旧货交易服务,规范和促进网上销售,促进居民便利消费;推动旧货物流配送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旧货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旧货物流。

(六)规范旧货流通秩序。加强对旧货经营企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营造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规范旧货交易行为,逐步建立、健全交易信息登记制度和旧货经营物品登记制度,坚决打击诈骗、以旧充新、以次充好、收赃、销赃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加强行业信用建设。加强旧货流通行业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违法违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用档案,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鉴定估价师等人员诚信管理制度,推动部门间监管信息的公开和共享。

(八)促进国际交流与协作。制订政策措施促进旧货行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鼓励有条件的旧货及二手设备经营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二手设备流通采购和营销网络建设,参与国际竞争;支持大中型设备制造企业到境外开展二手设备业务,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规建设。加强旧货流通业的法制建设,研究修订《旧货流通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鼓励地方制订相关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旧货流通秩序,推动旧货流通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行业规划。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旧货流通发展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旧货流通加快发展。各地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在市场调查和预判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设置旧货经营网点。各地要将旧货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

(三)建立促进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各项政策,研究完善支持旧货流通体系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专业从事旧货回收、清理、维修的经营企业规范经营;加强旧货维修处理等有关技术设备的研发与示范;研究推动旧货流通的鼓励政策。

(四)推进标准工作。加快旧货流通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开展规范旧货经营秩序、保障旧货流通安全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发挥标准对旧货行业管理的保障和支撑作用,逐步建立起分类科学、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技术先进的旧货流通标准体系。加大标准宣传和贯彻力度,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标准实施和监督机制。

(五)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推广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开展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规范经营,推动行业诚信

建设,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六)加大人才培养。加大培养旧货流通业经营人才的力度,积极推进鉴定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尽快提高旧货业经营者的素质。开展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对旧货经营者定期进行法制教育与治安业务培训,鼓励从业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七)倡导旧货科学消费。抓好舆论宣传工作,转变公众对旧货的认识,正确对待旧货购销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引导公众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篇8: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规划,思路,目标,任务,对策,青海湟源

制定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是农机部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所需和任务所在。为制定好农业机械发展规划, 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 现结合湟源县农村工作和农机化发展实际, 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目标, 科学制定2011—2015年农机化发展规划。

1 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五”末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超过16.7万k W。其中:柴油机16万k W, 汽油机0.009万k W, 电动机0.71万k W。尤其是实施购置补贴政策以来, 该县农业机械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 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较快, 平均每年增加10余台以上。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04台, 小型拖拉机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年末保有量为13 219台, 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1台, 机具配套比达到1.00∶0.65。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各类合作社的相继成立, 农牧业机械向大型化、科技化加速发展。

1.2 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 机械化领域进一步拓宽

“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完成任务情况:一是农机化作业面积。机耕面积累计完成3.3万hm2;机械化半机械化播种累计完成4.1万hm2;机收累计完成7 266.7 hm2;机脱累计完成17.5万t。二是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完成情况。化肥深施技术累计完成3.5万hm2;精少量播种技术累计完成2.1万hm2;蚕豆点播技术累计完成8 666.7 hm2。三是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完成。旱作沟播技术累计完成8 000 hm2;保护性耕作技术累计完成4 120 hm2。四是农机人员培训完成情况。“阳光工程”累计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 100名, 农机操作手10 200名;检修农机具15 850台。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 播种质量、机收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 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 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 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2 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依据

目前, 湟源县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农户数量多且生产规模小, 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调整时期。由此决定农民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手段, 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特点, 具有该区域的发展特性。为此, 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拟定紧紧围绕该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结合“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的发展特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大力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管理工作, 分析发展形势、预测发展趋势及走向等综合因素而拟定。

3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 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科技示范推广为依托, 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农机服务市场化为载体, 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其全程机械化发展, 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 大幅度提高湟源县现代农业装备实力和机械化水平;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机具和技术, 逐步引导和扶持农机户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之路, 培植农机大户, 加快形成农机作业服务体。循序渐进提高全县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

4 规划总体思路及目标

4.1 总体思路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程的加快, 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1]。发展湟源县农业机械化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结合县情, 今后一个阶段内湟源县农机化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提高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主攻方向, 强化农机管理, 增强服务功能, 完善服务体系, 促进湟源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2 总体目标

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农机具, 逐步形成自己的农机化发展格局, 走适合县情、有特色的农机化发展路子, 建立一个专业化、社会化的农机服务体系[2]。以县农机站为依托, 引导农机户、专业户联合发展, 逐步建立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作业机械加工机械和农机技术的一条龙服务实体;强化农机管理, 发挥监理职能, 加强技术培训, 形成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稳定农机队伍;盘活现有机具存量, 做好资源配置, 转变增长方式, 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3]。形成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市场化的农机作业机制, 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加大农机化向这个领域的延伸, 提高农产品加工总量和附加值, 促进湟源县农机化事业上新台阶, 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5 主要任务

5.1 粮食生产水平

“十二五”末 (2015年) 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20%。

5.2 机械化装备水平

一是农机动力配置指标:到“十二五”末, 湟源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9.4万k W, 较“十一五”末增长3.2万k W, 增长率为20%, 其中, 耕播机械动力达13万k W;农田排灌机械动力达0.35万k W;收获机械动力达0.35万k W;植保机械动力达0.2万k W;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达0.7万k W;农业运输机械动力达4万k W;畜牧机械动力达0.8万k W。二是农用拖拉机指标:“十二五”末, 各类拖拉机发展达到1.5万台。三是拖拉机配套机具:“十二五”末发展到1.5万台 (部) , 使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达1∶1。其中:机械化沟播机、分层播种机、精少量播种机、免耕播种机、蚕豆点播机、胡萝卜播种机等发展到1.18万台左右, 洋芋机械化播种机、收获机发展到0.2万台, 小型机械脱谷机达0.1万台, 免耕播种机0.02万台。

5.3 农业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

主要农机耕作综合机械化水平由“十一五”的20%左右发展到“十二五”末的40%左右;农机经营总收入年发展到40%左右, 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发展到60%以上;粮油播种机械化水平发展到60%以上;收获机械化水平发展到50%以上。

5.4 农机经营总收入指标

“十一五”末, 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 274万元, 2015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3 200万元。

5.5 农机培训指标

每年计划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 000名, 到2015年, 累计培训人员达1万人次。

5.6 农机安全指标

“十五”末, 千台拖拉机死亡人数控制在0.8%人以内, 2015年千台拖拉机死亡人数控制在0.5%以内, 每年全县建立农机安全村3个, 5年累计15个。

5.7 其他

此外, 排灌、脱谷、植保、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畜牧业、林业和设施农业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目标, 进一步优化技术结构, 提高作业质量和加工等级, 全面推行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6 对策

现代化农业离不开机械化, 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 只有依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管理水平加强, 才能提高湟源县农机化的整体水平。

6.1 加大农机投入, 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一是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支持, 发挥职能作用, 在资金的分配上适当倾斜, 为湟源县农机化事业发展筹措尽量多的资金。二是利用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和其他资金投入, 引导集体经济、农民个人及私营企业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 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4]。

6.2 争取政策, 搞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服务功能

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的开展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是直接从事农业作业的事业, 应该得到国家的扶持和政策优惠, 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湟源县是农业县, 抓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在农业生产上做文章, 要自始至终地确立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 毫不放松粮食生产, 因地制宜地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机械化进行优质服务。如在农机推广、培训基地和农机安全监理基地建设过程中, 应得到财政一次性的补贴, 以帮助基地建设和开展工作, 对农机具的更新换代等给予贴息贷款扶持等[5]。

6.3 以农机法规建设为重点, 发挥监理职能, 依法治理农机

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是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应尽快出台地方性的农机化管理条例, 使农机化管理有法可依。

6.4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将推动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 因此更需要一支忠于职守、敢于探索、钻研技术、善于服务、勇于开拓的农机管理队伍及农机维修队伍和农机操作队伍作后盾。为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开展农机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二是结合县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 逐步建立一支与农村经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机队伍;三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 逐步引进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充分调动农机管理和农机技术推广及农机监理人员的积极性, 树立敬业奉献精神, 造就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高素质农机管理队伍。

6.5 搞好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调整, 确保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 湟源县农机化得到快速发展, 但也逐渐暴露出装备结构不合理、生产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突出表现在:小型农机具发展快, 大中型农机具发展慢, 动力机具多, 配套机具少;耕种机械化水平高, 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 经济作物机械水平低等方面。为此,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搞好农机化装备结构和生产结构调整。

6.5.1 转变增长方式, 不断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 引导农

民转变观念, 要将过去主要侧重农业机械保有量的提高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 在稳步推进保有量增长的同时, 盘活现有机具存量, 稳步提高利用率和作业质量。一是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大中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发展机械的速度比例;二是调整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的比例。

6.5.2 积极调整农机化生产结构。

一是由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向全过程生产机械化发展, 即向耕、播、整地、植保、收获等全过程机械化发展;二是由主要抓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向以粮食为主, 蚕豆、油菜等经济作物全面发展转变, 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机械化水平;三是由农业生产中机械化逐步向产前的种子加工处理等品种改良、优化, 产后的农产品加工、牧业及林业机械化等服务领域延伸。

6.6 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力度, 加快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要根据湟源县实际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体布局, 因地制宜, 有选择地推广适应当地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具体工作中实行科技承包、分片包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照湟源县产业结构调整布局, 遵循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粮食重点区先一步实现机械化和人、畜、机并存, 大中小相结合, 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原则, 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分为3种方式, 分别走不同形式的机械化、半机械化道路, 以促进整体农机化事业发展[6]。

6.6.1 川水地区全方位机械化。

川水地区是全县的产粮基地, 位于湟水、药水河下部, 是黄海渠灌区和南山灌区的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产量稳定、增产潜力较大, 且农民经济条件较好, 农业基础设施较好, 也是乡镇企业的分布区, 农业劳动力转移快, 转移值高。川水地区应全面发展机械化, 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 办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在今后几年内, 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实现统一耕作、统一种 (肥) 、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田间管理等5个统一和分户管理、分片收获的经营方式。

6.6.2 浅脑山地区机械化、半机械化。

浅脑山地区是湟源县面积最大的地区。应重点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耕地作业实现部分机耕或大部分机耕替代畜耕, 播种技术主要推广机播、半机械化播种相结合的联片大面积种植。二是收获脱粒。主要推行人收、机畜运输、机械脱粒, 并引进适宜山区梯田作业的小型收割机和谷物烘干机, 解决湟源县收获期多雨, 造成粮食霉烂变质、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6.6.3 牧业、林业机械化。

根据湟源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退耕还林 (草) 工程的实施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实现畜牧业增收强县的目标, 牧业和林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因此, 要因地制宜发展牧业、林业机械化, 引进推广起步高的新技术、新机具。要促进农机与农艺优化组合, 发挥综合效益, 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梁宇堂, 桑标, 张春平.太和县“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8) :349, 352.

[2]浙江省出台2008—2012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J].现代农机, 2009 (4) :41.

[3]《浙江省2008—2012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通过论证[J].浙江农村机电, 2009 (1) :43.

[4]认真实施《乌当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J].贵州农机化, 2001 (4) :14-15.

[5]刘江海.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 2012 (2) :57-59.

上一篇:漫画人物表情 教案下一篇:北京海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