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2024-08-10

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篇1: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浸没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③初步了解浮力在轮船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体验浮力的广泛存在; ②通过探究理解F浮=G排;

③体验由“实践→理论→实验→实践”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了解轮船搁浅的实例,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 2.探究式教学。

四、教具和媒体

氢气球、乒乓球、土豆、弹簧秤、阿基米德演示器、水桶、盆子、盐、鸡蛋、饮料桶、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一、设情导入

师:演示实验,乒乓球从水中浮起来,氢气球离开手上升,是什么力使它们上升? 生:浮力。 师:(出示课题:浮力)生活中还有那些受到浮力的物体? 生:(举例)

二、探究新知

师:请看这儿有两例受浮力的例子(投影图片)这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能受到浮力,那么放入水中要下沉的土豆受不受浮力呢? 生:(思考回答)

师:下面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想想做做: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土豆,再把土豆浸在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

生:(实验、讨论、发现) 师:(归纳发现投影)一切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浮力的大小:弹簧秤两次的读数差;(获得了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换上其它的物体,浮力的大小会变化吗?下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想想做做:

1.在水桶中装大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瓶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瓶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2.将鸡蛋放入清水里,然后不断加盐,观察鸡蛋怎样运动,思考浮力有无变化。 生:(实验、思考、发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 大小与浸没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归纳学生的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师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师:我们能不能影响浮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归结为一个因素呢? 生:质量。

师:质量越大?什么越大? 生:重力。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投影)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小组讨论:设计思路、如何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 生:前台展示实验方法。 师:(投影实验设计方案:如果水没有溢出,我们怎样判断塑料块排水的多少?两种设计图,引导学生设计数据表格,分发记录数据表格,说明

1、2分别是浸没、部分浸在) 生:实验。

师生:分析得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师:(过渡)由阿基米德原理我们发现,物体排开的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下面来做游戏:造“船”比赛,怎样获得最大的浮力? 生:做游戏,获胜小组谈做法。 师:(投影)“轮船搁浅”──谈环保

三、总结深化

1、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新收获? 生:略

2、师生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四、拓展延伸

列举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篇2: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从新课程“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中走向社会”的理念出发。在设计时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测出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关系,最后由分析加表达式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样层层推进,分散难点。

设计存的不足也有很多,在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也可再挖掘,以突出浮力与被排开的液体的密度和排开体积的关系,在过程中应多点及时积极的过程评价。

二、教学过程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边上课,边做实验,边进行观察。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多动口。使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实际设计和实施实验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的潜在创造动因。

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

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发挥协作的团队精神,分工合作,有序进行。采用“新课-实验-观察”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选用小组教学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充分发展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的团体性思考和创造等要求。同时,教师能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指导。

3、亲切交流,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

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的态度和蔼可亲,表情丰富、幽默,教学气氛轻松自然,力图使教学活动活泼,激起学生兴趣,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出错,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性评价,耐心启发引导,使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篇3: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单元: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一、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传说和故事”这个话题, 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重点训练“讲故事”这个语言功能项目。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用过去时态讲述一个故事, 描述古老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理解并体会传说和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了解目标语言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能理解优美的传说和有趣的故事, 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 讲述自己喜爱的故事。

(二) 学生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利用课件上英语课, 学生视听感受明显, 表现出极大兴趣, 学生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 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效果会很明显。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述一个故事, 并学会unless, as soon as, so...that等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述故事, 让学生学会掌握一个故事的细节和人物, 并能利用目标语言讲述一个传说或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We can’t always have good luck, when we meet difficulties, we should face them with a smile, we should learn the spirit of Yu Gong.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solve our problems.Never give up!

4.教学重点:学习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相关细节。

5.教学难点:学习本课时的目标语言,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Recorder and tape, PPT.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生词和课文, 标注疑难点。

三、教学过程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一) 自研自探环节

Self-study&Self-exploration

Step 1:词汇大冲关

Let’s have a word test.Fill in the blanks in Step 1.

Step 2:短语大盘点

Translate the phrases into English in Step 2 andchoose two phrases to make sentences (注意人称和时态) .

Step 3:语法大梳理

画出句子中的重点短语。

Step 4:话题大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一定学会用英语讲故事了吧。请回顾总结一下, 试着用英语讲一下Yu Gong Move s a Mountain吧。

(二) 合作探究环节

★PAIRWORK

两人小对子:

1.对子间就随堂笔记处的书写及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

2.对子间互相检查随堂笔记处Step 1的成果, 用红笔核对并补充修改。

★GROUPWORK

三人互助组:

小组长主持, 组内就Step 2的短语翻译进行核对, 并互相讨论编写的句子。然后讲解并核对Step3的答案。

六人共同体:

在大组长的带领下, 根据本组抽到的展示任务进行明确分工, 带领组员在组内进行预展。

(提示:3人完成板书, 另外几名组员在组内进行口头检测单词和短语。)

(三)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展示单元一:语法梳理

Please show the grammar on the blackboard.

(提示:可以用课本上、笔记本上的例句总结归纳。)

展示单元二:口语、听力挑战

谈论愚公移山和其他故事,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组各选一个故事进行谈论) (组员齐上台, 一个接一个, 做到声音清晰洪亮, 接力顺畅, 台下复述准确无遗漏)

展示单元三:话剧表演———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提示:注意句式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得体性。)

展示单元四:辩论赛———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四、总结归纳

Step 1:词汇大冲关

1.射击;发射

2.石头

3.虚弱的;无力的

4.提醒;使想起

5.愚蠢的

6.除非

Step 2:短语大盘点

1.一……就……

2.如此……以致于

3.有点儿

4.代替;反而

5.提醒某人做某事

6.放弃

7.搬走;拿走

8.尽力做某事

9.做完某事

Step 3:语法大梳理

so...that..., unless, as soon as

1.My elder brother will watch TV______he comes back.

2.The box is___heavy____I can’t move it.

3.You won’t get into a good college____you study harder.

【课堂检测】

基础题:

翻译下列句子。

1.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2.把这些书带走。

3.他们俩中没有一个。

4.继续学习。

5.代替玩电脑游戏。

提高题:

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完成句子。

1.I think the problem is a little____ (difficulty) .

2.I will come up with a good way____ (solve) the problems.

3.We should exercise instead of____ (play) games.

4.He must stop____ (practice) ____ (swim) .

5.Smoking is bad for my health.I decide____ (give) it up.

6.We all know we live in a place____ (call) Xi’an.

7.We should keep____ (practice) ____ (speak) English every day.

8.We should have the best way____ (solve) the question.

9.It took him three hours____ (finish) (read) this interesting story.

【Homework】

根据汉语完成句子。

1.他们正着手做奶昔。

They’re ____________the milk shake.

2.很久以前, 村子前面有棵大树。

____________, there was a big tree in front of the village.

3.一直尝试, 并且不放弃。

____________and don’t____________

4.她有一点儿害羞。

She is____________ shy.

5.例如, 他能移山。

____________he could____________ the mountain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This story ____________my childhood.

7.今天晚上你能提醒我给汤姆打电话吗?

Could you please____________ Tom up tonight?

【拓展题】Writing

Tell the story Y u Gong Moves a Mountain in English to your parents.

【自主反思】 (日反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 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 关注体验性学习, 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以下是笔者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

反思一:好的导入是一堂课的首要环节, 能让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听下去。笔者先让学生一块唱了一首《愚公移山》,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自然地引出主题。

反思二:教学过程中, 笔者设置了4个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环节:语法梳理、口语、听力挑战、话剧表演:Yu Gong Moves a Mountain、辩论赛, 让学生在快乐中展示学习。

反思三: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可谓是一堂课的基本骨架, 教学目标可以说是学生在一堂英语课堂中智力发展的终极目标, 重点和难点便是一堂课应该了解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 笔者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学会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相关细节,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 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练习。

专家点评

篇4: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关键词:浮力;教学设计;教学思考

一、教材特征

该章节主要可分为三节,首先以浮力概念及大小因素为教学重要内容对浮力产生的具体原因予以分析总结,后在此教学基础上对物体浮沉基础条件及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予以探究。

该章节教材具有综合性及理论性特征。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浮力的研究需依托于力、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液体压强的基础概念之上,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相关浮力内涵以及其综合性质的研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理论性特征主要是指该章节所需掌握及可有效应用的理论性知识较多,其中浮力产生原因等主要是在抽象物理模型基础上实现,在此过程中,学生需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及概括总结能力,可有效地应用数学工具,但大多学生在“浮力”知识点学习中,特别是在抽象物理模型等学习中具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主要对“浮力”章节相关教学内容予以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促进教学目标的合理实现。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实施前

(1)设计理念

本次教学设计主要是对各类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予以分析,后针对此实现对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在教学项目中将不同内容予以连接,结合情境设计相关任务,并在任务合理基础上使学生围绕任务予以相关知识点探究。以乒乓球及小石块为主要研究工具,首先可通过漂浮乒乓球使学生产生疑问,认识浮体,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浮力”的基本定义,后以沉于水底的小石块为例,引导学生实现对相关实验的设计及认知,引出空气浮力,最后得知浮力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分析及思考。

(2)教学目标

在教授过程中,主要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实验工具,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及认知基础上树立探究意识,找寻科学规律。在本次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验过程主要使学生清楚生活中的浮体类型,掌握基础性浮力定义、施力物体及方向,明白液体表面、内部以及空气均存在浮力,知晓不同物体、不同类型的浮力成因;后在实验教学期间及教学后使学生动手自行操作,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与浮力相关的现象,留心生活,提升观察能力,促进学习兴趣增长。

(3)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浮力”课程授课之前,学生已在之前的教学中掌握力的概念、作用以及测量,同时掌握压力、压强等力学基础知识,学生在本次课程学习及设计研究中便可应用。其次,学生在学习浮力相关课程时,需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及理解能力,可在理论知识及思维理解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点的分析及扩充。再次,学生均已初步掌握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基础探究方法,可在本次教学中予以合理应用。最后,初中八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生活探知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具有一定的理解基础,因此在本次研究中,结合生活现象向学生予以浮力等知识的介绍及讲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提前准备好小石块、乒乓球、塑料泡沫、曲别针、水槽、水等,后将小石块、乒乓球、塑料泡沫、曲别针一起投入水槽,让学生认真观察各个物体,看其会发生哪些现象。

(2)深入引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水槽,看哪些物体浮于水面,并让学生比赛看谁所观察并说出的物体类别多。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向学生提示,并告知学生漂浮在水面上或其他液体中的物体均称为浮体。在此期间,教师可向学生以江河湖泊中的船舶为例进行分析,将湖泊中的船舶作为浮体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思考船舶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树立课程研究意识。

(3)感知浮力

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观察并延伸的塑料瓶、乒乓球及小木块等进行引导分析,后向学生介绍水面漂浮的物体均为浮体并向学生提问浮体漂浮于液面的原因。学生可分组并将乒乓球向下按,感知球对于手部的作用力,引导学生感知力的方向及大小(预设:乒乓球受上托力,力在未浸没前越往下力越大),松手,让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并研究力的方向特征(初步:竖直向上跳出);后将水槽倾斜,重复上述操作,得出结论。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乒乓球是否都是竖直向上跳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予以回答,教师可给予不确定答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予以证实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结论整合:浮力指漂浮于液面物体受液体垂直向上的托力,浮力施力物体为液体。在实验中,乒乓球越往下按其浮力越大,在往下按的过程中乒乓球逐渐取代原有水的空间,越往下,水排开面积越大,浮力越大。

(4)浸没水中物体浮力

提问:沉在水底的小石块会不会受到浮力?

实验:细线、弹簧秤挂重物,显示示数,若向上手托,数字减少。

讨论:学生可结合实验进行讨论,上台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并询问有无其他方案。

总结:浸在水中的物体均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5)气体浮力

提问:气体是否存在浮力?氢气球为什么可以向上飘,原因有哪些?

学生根据上述研究可答:受到浮力,而气球在空中也会受到相应的浮力。

提问:若自由释放下端附有勾码的氢气球,学生可发现什么?

学生:勾码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氢气球可保持平衡,而其竖直向上的托力便是浮力。

教师总结并予以肯定。

(6)浮力产生原因

实验:将一个乒乓球放置于自制漏斗并向内倒水,水由漏斗下流出,后将漏斗口堵住,观测两次此操作现象的差异。

结果:乒乓球前后具不同运动状态,结合液体压强分析可知上下表面压力差便是浮力。

3.教学反思

首先,在课程引入过程中大多会以故事或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予以课程讲解,使学生更易了解相关概念及内涵,而在故事选择中,教师需注意对典型及代表性强的事例进行选择,且仅可选择一个,避免事例的分散性导致课程主题的削弱。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话语的凝练,对于无意义的话语可选择尽量不说,在课程教授时,需提前写好详细的课程教学内容,避免课程教学杂乱无章现象的出现。

再次,教师还应注重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选择合理的、新型的实验操作方法向学生展示,使之发挥更加明显的实验效果。如可将多媒体视频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向学生予以课堂现实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资源的高效性利用,挖掘课堂资源,合理组织应用形式,充分发挥效用。

最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对重点知识的教学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在实验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一起实验、一起讨论,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从而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凡生.基于学生理解情况研究的浮力教学设计[J].贺州学院学报,2011(3):93-95.

[2]露森.关于初中“浮力”典型相异构想的教学设计[J].学苑教育,2012(17):52-53.

[3]吴建兵.“做中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之路——关于《浮力》实验教学设计的课例反思[J].中学物理,2012(24):7-8.

篇5: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下《9.4 浮力》教案

三、进行新课:1.什么是浮力?(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实验)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①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学生回答后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文件大小: 19K文件格式: rar 下载地址: 击本地免费下载地址

篇6: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本课主要通过“再塑生命”这个话题,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富有爱心的莎莉文老师的高超的教育艺术和一个盲哑女孩的追求精神。本课运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小组交流、协作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提前预习的自学能力,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拓展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这节课的价值及重要性: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领悟“爱”的含义,借助课外资源,实现课外资料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预习与课堂学习中交流合作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极其不稳定,甚至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态或心理障碍。他们还不大懂得怎样面对人,怎样面对生命,如何面对挫折,人活着的价值何在„„鉴于此,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进而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积累“企盼、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

②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准确获取语言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

②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学习海伦•凯勒不怕困难、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难点】

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及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更不要说出类拔萃。有所成就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再朔生命》,去感受一个生命顽强的足迹和引领她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二、作者介绍 1、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2、美国著名女作家。

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

3、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会投入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生活中去,寻找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所有感动„„当永恒的黑暗再次向我袭来之时,我才感到我丢下了多少东西没有看到,然而,我的内心充满着甜蜜的回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望世界带来希望:海伦•凯勒自传出版100周年纪念版

三、新课讲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捻(niǎn)

繁衍(yǎn)

迁徙(xǐ)

觅食(mi)惭愧(can)

譬如(pi)

栖息(qī)

小憩(qì)

遨游(áo)

花团锦簇(cù)

冥思遐想(xiá)

2、解释下列词语。

企盼:盼望。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迁移。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3、整 体感知课文人内容。

同学们,本篇文章的题目是<<重塑生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重塑生命”的历程:

回答要求:要求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在文中找出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进行朗读,体味语言。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②光辉的起点: 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④成长的浪花: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大自然,课文第14自然段)⑤生命的升华:生命中拥有了______(爱,课文第39自然段)4、自主探究,释疑解惑。(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各板块的问题)

(一)议一议

(1)、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见课文1---13段)

(2)、莎莉文老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见课文14---21段)

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角、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

(3)、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见课文22---39段)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

(二)谈一谈(1)、这几件事情体现了海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感情?

从这篇课文可以看出,海伦是一个求知欲强、悟性较高、感情丰富、自强不息、好学敏思、积极乐观的女孩。通过他的经历,表现了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高贵品质。

(2)、你认为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莎莉文老师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家。

(三)讨论交流(1)、莎莉文老师用什么再塑了海伦的生命?

莎莉文老师是充满爱的心和艺术的教育方式帮助海伦重塑了生命。(2)、课文题目“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的意思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了自然,理解了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我们既看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莎莉文老师的高超的教育艺术,也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的追求精神,海伦深深的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的凝视着我的老师——安妮 莎莉文。【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这篇课文写莎莉文老师让“我”认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我”了解大自然,引导“我”理解给爱的含义,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

上课前,我利用三月的早晨充满生机,校园里小树发出鲜嫩的绿芽、桃花粉嫩惹人,这样的美景我们看到是多么自然、多么容易的一件事。而我们要去认识一位聋哑盲女孩,对她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但要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让我们走进这个奇迹,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海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是谁让海伦凯勒走出痛苦的深渊?莎莉文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而再塑后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涵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在我的感召力下,大家富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说出了全文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在品味语言环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找出了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动的句子进行交流,同时被的坚毅、顽强所打动,许多同学在畅谈感受时表示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勇敢地面对挫折,成就一番事业。

同时,这篇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很值得我们好好品读,我让同学们反复朗读那些描写景色的句子;第三节中什么是爱的那些感悟的句子。

在这堂课上,教师良好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营造了情感交融的氛围,大家上课积极发言,朗读也充满感情。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了解海伦凯勒的人格特点时,没有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海伦凯勒”。在这个环节中,应该让同学们说出了霍金、贝多芬、史铁生、保尔、张海迪等等令人崇敬的人士。应该让学生趁热打铁,让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人,或许这些人并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令世界动容。这样才会加深她们对课言语的理解。

2、在时间把握上,还是过于纠结在细节上,没有从大点上让学生能迅速进入下一个环节。还欠缺一些情感投入,缺少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没有更好的激发学生用心去学习,去感悟从而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被作者的坚韧顽强的精神所感动。这样的课堂效果就最好了。

3、由于条件限制,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直观的展现课文内容。

篇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手段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征。

2.方法与过程:(l)通过分析、评述,从不同画种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形象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师生互相讨论研究,认识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提高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

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讲述本课的目的是为了欣赏和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

2.老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画种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出示课题。

3.请学生谈谈感受。 欣赏再现性美术作品,并发表意见。

三、知识要点讲解 1.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形象并不等同于世界存在的一切自然物象,它是经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选择、提炼、概括、改造等艺术加工。

2.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要形神兼备。再现性美术作品不仅要真实生动地表现外部特征,还要表现对象的精神、性格和气质。

3.再现性美术作品强调“情”的感受和“美”的体现。任何艺术作品都要以情动人,再现性美术作品也是如此。

4.老师讲述并板书:1.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形神兼备3.“情”的感受“美”的体现 欣赏并谈感受,使学生主动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和特征,并在一开始就通过讨论营造出一种氛围。

四、分析和讨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特征及艺术效果 1.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蒋兆和的《流民图》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流民图》是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再现形体、质感,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该作品创作于1942年到1943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已经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的苦难激发了画家创作这幅中国画长卷。《开国大典》是油画,以丰富的色彩层次,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2.通过课件展示中国花鸟画和油画静物,让学生来谈体会。 学生可以就课件上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共同探讨再现性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及艺术效果上所体现的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新知识。

五、学生讨论研究 要求学生把握再现性美术作品和表现性美术作品的区别和联系及再现性美术作品和现实生活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重点分析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解。

六、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讨论,同学们了解再现性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素材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并融入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思想感情和时代的审美理想创造而成。

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谈一谈优秀的再现性美术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 自主探索再现性美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关系,再现性美术作品与表现性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篇8: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 一) 朋辈学习的理论依据

“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意思。“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朋辈主要就是集中于同学这个群体中。

从社会学习理论来看,班杜拉等人认为,儿童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习得社会行为,从而形成了一种“认知策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同伴之间的交往恰好满足了儿童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从而使儿童激起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朋辈榜样是儿童社会化的基本过程。由朋辈构成的社会网络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以后适应成人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二) 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的实践意义

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这一阶段是他们对父母、教师的心理封闭的高峰同时也是与朋辈敞开心扉交往的加速期。这一阶段,他们更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的身心特点,正确认识朋辈关系对初中生的影响,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发挥其正能量,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促进教学实效增强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这正是新课程的宗旨。而这是无法通过传统的说教来解决的,朋辈教育的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恰好能迎合这个问题。根据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通过学生的朋辈发挥正能量,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和教育,有助于增强思想品德学科的实效。

3. 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在新课改中,教师缺乏的不是教学资源,而是缺乏挖掘教学资源的理念。教学资源来自多方面,而其中学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则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无穷的。潜心挖掘学生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吸引学生游离之心,将成为促使课程改革取得较高成效的捷径。因此,教师在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方面的探索过程中也促使自己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二、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的具体教学实践

(一)从学习形式层面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课题,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挖掘学生资源,并使之产生积极影响,以利于达成最佳教学实效。

1. 时政演讲提素质

通过设置课前时政演讲环节,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小课堂大社会”的特点,促使学生从不关心时事到习惯于了解时事再到能对时事和社会热点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从自己的朋辈身上,可以学习如何选取新闻作为演讲素材、学习演讲的技巧、学习正确的价值判断、学习语言的组织、学习关爱他人之心,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学生的素质必定有很大的提升。

2. 合作互助展成果

课例: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中的“与友同行”

教师首先准备一个盒子“成长宝盒”,让学生将自己在同学交往中的烦恼无记名写在纸条上放进盒子,然后分组抽取这些纸条,以小组合作之力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在这堂课中,烦恼的素材来自学生,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 解决的方案也来自学生,集学生集体之智慧,既解答了相关学生的烦恼困惑,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了交友思路。同龄人提出的观点、提出的方案也特别容易让人接受。学生感觉收获很大,对日后的人际交往很有帮助。

3. 助手导学效果佳

朋辈教育的本质特征,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关系,因而便于通过人际交流与反馈,相互分享生活中有用的经验和信息。助手导学这种方法对于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青春期教育的话题是比较合适的。

课例: 青春期教育

以往上这个话题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几个胆大的活跃的学生能够发言,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不了解,或者害羞知道也不说。而一些内向的女孩更是有疑问也不敢说。因此,教师从班中选择一部分品行端正、有责任心的愿意承担起对同性同伴的青春期知识教育的学生,对他们针对青春期性教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先加以指导解惑。等到正式上课时,全班进行分组,并将这些导学小助手分配到各个小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游戏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交流,并将困惑在同性同伴前暴露出来。此时,导学小助手可以把以前学生们不愿多谈,而事实上又有了解必要的知识传达到更多的同学。从实际操作看效果是比较好的。学生从这些导学助手身上不仅学到了必要的对自身有用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正确的看待青春期各种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4. 辩论对质明道理

有些话题教师自己讲,尽管道理很正确,举例很震撼,但是学生就是觉得老师在说教,或者是将信将疑。而让学生自己来辩一辩,印象反而更深刻,更容易接受观点。

课例: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网络是把双刃剑”

课前,由学生自己组织分成三部分,其中两部分人为辩论双方,辩题为网络利大于弊和网络弊大于利。最后一部分学生为评判席成员。评判席的学生对辩论过程要进行点评并作总结发言。学生在课前查好资料,做好辩论分工。上课时,只见辩论双方你来我往,铿锵有力地开辩,讲道理摆事实,讲得远比教师生动,甚至有学生“牺牲自己”,拿自己的切身体会来痛述当年自己玩网络游戏入迷导致成绩下降的过往史。而在传统由老师讲述的课上,没有学生站出来这样讲自己的过往史。经过双方激烈的辩论,评判席宣布时间到,在总结中,评判席成员肯定了双方的辩论都是有理有据,并指出虽然双方看似针锋相对,但其实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分寸”二字,能掌握好分寸,合理利用网络,是利大于弊; 否则,是弊大于利。多么精彩的总结啊,课上到这里,教师已经无需多言。

( 二) 从学习内容层面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1. 自编情境露真情

在教学中,设置情景往往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有时,作为教师会发现,自己设置好的情景,学生觉得很无趣或者是跟他们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从学生自身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设置情景体现了同学们的心声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去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从朋辈身上学到更多的与人相处的道理和方法。

2. 现身说法学一学

在初中三年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坎,比如初一面临的新生适应问题; 初二面临的学科难度骤然加大,两级分化开始产生,与父母、教师的摩擦增多了; 进入初三后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这些适应方面的问题,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也是需要关注的。此时,教师不如从学生当中挖掘对策,对学生来说更贴切更实际。

3. 关注生成巧设问

教师在挖掘和运用学生资源时,要注意设问环节,这关系到能多大程度地挖掘学生资源以及资源起到的是积极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课例: 八年级思品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教师在播放一段母子冲突的小品表演视频后,设问: ( 1) 在视频中展示的母子冲突中存在哪些沟通上的具体问题? ( 2) 分组讨论并模拟演示视频情景中母子双方可以如何沟通,从而避免母子冲突并实现双赢。在这里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双赢”这个词实际上引导着同学的思考方向。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设计正向问题,而不是反向问题。假如题目直接设问成: 你是怎么跟父母相处的? 很有可能课堂上会演变成抱怨课,发泄课,充斥着负面情绪。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动态,及时抓住问题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有一次上这堂课时,起初大家都在介绍好的经验,中途有一个学生还是提到自己跟父母讲时父母听不进的情况,于是,其他学生也纷纷抱怨的确是这样。此时,我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父母听不进我们讲的话可能有哪些原因? 这样一来,学生从单纯的抱怨父母变成理性地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问题。在设想多种原因后,教师又提出: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把钥匙解一把锁。那么针对各种具体原因,我们有哪些具体办法可以跟父母沟通以解决问题呢? 又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如何解决问题上。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学生提出的,原因分析是学生分析的,解决方案也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学生的意外之问在教师的巧妙设问引导下反而成了这堂课的一个亮点。

在教师巧妙设问,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厘清思路,寻找问题的根结,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体会父母的感受,尝试从自己和朋辈的生活经验中总结有效的经验从而尝试解决问题,学会如何与父母更好地相处。

4. 寻访身边好榜样

榜样是个中性的概念。有好的也有坏的,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自发选择榜样过程中的行为和行为趋向,引导学生寻找值得效法的榜样。尤其是在同龄人中发现好榜样,这样更具效仿性。

课题: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在教材P18 上,讲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时举的例子是: 某中学的1200 多名师生为地震灾区人民积极捐钱、捐物,奉献爱心。这则例子缺乏具体信息,学生看了之后感受不大。于是,我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榜样。经学生推荐最后选取了当年学校里初一( 4) 班的同学们一起用自己的零花钱合资捐助了建德大慈岩镇的贫困生吴雯同学并且去看望她的事例。“吴雯的家人去世的去世,生病的生病,家里的重担都由她和妈妈扛着。”“她的家住在半山腰上面,整栋房子就像“比萨斜塔”一般,呈倾斜状态,好似寒风一吹就会倒下来似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推开那扇半挂着的门。”“我们跟着吴雯,踏过了一条又一条崎岖的石子路,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似的。途中,许多同学都扭到了脚。”“教室并不大,里面的桌子椅子都是我们没见过的最“古老”的设备”……

看着、听着与自己一起在校园里读书的同学讲述着捐助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讲述着自己真挚的感受,同学们一下子觉得被“震动”了: 原来这样的尽自己绵薄之力助人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学生不仅体会到贫困山区学子的艰辛生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学习是幸福的,更体会到初一( 4) 班同学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体会到人间真情。这份正能量将鼓舞更多的人投入到积极助人的行列。

( 三) 从学习评价层面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1. 从学生互评中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学生非常在乎朋辈的评价,而且由于同学是在一起合作的,所以评价其实比教师评价更真实,更客观。同学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并在学生互评时,引导学生从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展示现场的表现、在小组内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更科学规范,也更具引导性,促使学生观察和学习朋辈的优点和长处,比如如何有效查找资料、如何制作精美的课件、如何提高现场的介绍感染力、认真做事的态度、细心负责的品质、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等等。而这些正能量,是对学生一生有益的财富。

2. 从学生的重要他人评价中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

学生的重要他人除了朋辈以外,还有父母、教师等。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重要他人那里获得对学生的评价,从而挖掘学生资源,并使其发挥积极影响。

课例: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

教师事先联系了家长,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主题是请家长写写自己的孩子尊重孝敬自己或者家中老人的生活细节。然后,在课堂上请学生自己来念念家长的信。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看到了父母关注自己的这一面,同时也听到了自己的朋辈是如何尊重孝敬父母和老人的,从而审视自身行为。当学生听到父母在信里夸奖自己时是无比欢欣的。从父母的信中,我们也发现了同学们平时不为我们所知的一面。比如,有一个学生平时在班里默默无闻,成绩也是平平,通过父母的信,大家了解到原来她是一个很有爱心、孝敬父母的孩子。从父母的信中,也发现了很多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则趁热打铁: 孝亲敬长,我们可以做什么? 学生罗列了很多,他们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在很多方面表达对父母和老人的孝心。

三、结语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因此,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树立朋辈榜样,发挥朋辈正能量,使之产生积极影响,成为学生前行并获得成功的动力,这是落实新课程标准,使思品课的创新教学落到实处,以确保教学育人实效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摘要:基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学科新课改的要求,尝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树立朋辈榜样,发挥朋辈正能量,使之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落实新课程标准,使思品课的创新教学落到实处,增强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具体从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评价三方面入手,阐述了挖掘学生资源,发挥朋辈正能量的教学实践。

篇9:人教版九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用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探究,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发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

2教材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主要内容是浮力概念的建构以及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力现象,并结合学生已有的力学知识结构,综合应用密度、重力、平衡力、合力和受力分析等知识来展开,因此本堂课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又由于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又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3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2)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观察、交流,了解浮力的存在;(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与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5重点难点

重点:(1)建构浮力的概念;(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6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综合应用了直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突破本堂课的难点,设计了两个相关的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多,实验方法较多,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各小组进讨论,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的优势,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这样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分组实验的成功完成.

7教学仪器

弹簧测力计、细线、圆柱体、小圆柱体、小石块、水、盐水、酒精、小桶、乒乓球(2个)、烧杯(大小各1个)、矿泉水瓶(大小各2个)、跳棋子、溢水杯、口服液瓶、水槽等.

8教学过程

8.1新课引入

活动一:观察对比实验

师生共同分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与放置在水面的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回忆浮力现象,从而引入新课——浮力.

8.2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浮力

活动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挖掘学生生活记忆——直接引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那么,石块、铁钉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说出猜想的原因,强调猜想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初中物理课堂中浮力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找到间接测量浮力的方法.

交流与评估:(1)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2)点明这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活动三:讨论浮力的方向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概念.

第二部分:阿基米德原理

活动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提出问题:有些物体受到的浮力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那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猜想与假设:设计一个小船载重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难点:如何测量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F浮? 如何测量此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收集数据: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F浮=G排;点明这是阿基米德原理.

8.3课堂练习(略)

9设计特色

特色1: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设计课堂架构

特色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本堂课共设计了16个问题,提问学生达35人次,组织学生讨论6次,交流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2次,交流学习经验1次,课堂演示实验3个,学生分组实验2个,学生设计及实施的实验方案6个,课后小制作2个,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回忆、观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与交流的思维操作,非常巧妙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了的主体地位,这深刻地展示了教与学的主体关系和辨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的现代物理教学观.

特色3:体现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标理念

篇10:人教版八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1923年上半年,为缓解父子矛盾,朱自清一度回到家乡扬州教书。由于他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很让他的父亲失望,加上当时朱自清父亲失业在家,缺少了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心中十分郁闷不快。朱自清教书的收入也不多,还有自己的家庭负担比较重,给父亲的钱就少了些。于是,他就臆测是儿子变心,还有后妻的撺掇,就把自己内心不快都发泄到儿子身上。发生了父亲通过校长把儿子朱自清薪水全部给支走的事情,而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如此一来,朱自清自己一家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他不得不靠向朋友举债度日。从此,父子反目成仇,形同路人。其时,朱自清正好接到清华大学的邀他去任教的信函,学期一结束,他就辟下妻儿,独自一人动身北上北京就职。这便是《背影》开头讲到两年余里和父亲不相见的原由。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为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主要代表作品:《背影》《儿女》《悼亡妇》

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代表佳作:《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境界是丰富的。有抒情、叙事、游记、特写和杂感,有对现实社会片断的描写,有对人生无情的揭露,有对个人生活际遇的诚挚抒说。他的散文既展示了朱自清的主观精神世界,又描绘了客观社会现实;既显示了他曲折的创作道程,又体现了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朴实、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朱自清散文谨严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

《背影》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记实散文。《背影》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父子送别的小题材,着力于叮咛、嘱托、买水果等细节,没有重大的主题和宏伟的结构,没有华丽的文字和刻意的雕饰,但却极其生动地抒写了纯真圣洁的骨肉之情,再现了人伦之中深邃幽微的生活情趣,确是一篇叙写实境、抒发真情的文艺珍品。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深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感激之情。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由此可见,《背影》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写真情和实境。《背影》就是紧扣生活细节,加以着重渲染和深刻发挥,通过“爬月台买桔子”作为文章核心,对父亲背影的简叙,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把深厚的抒情和具体事件的叙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篇散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开头破题--点题(背影);事情开端--引出;望父买橘--刻画;父子分手--惜别;结尾抒怀--照应。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乃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即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三部分:即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车站送别,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简洁,又非常典雅文质。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昧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白描的核心就是“真”,实际上,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艺术的本质特点。以白描的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作者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

文中文白夹杂,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像“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文中详略得当,也是《背影》的一大特点。 南京“勾留”不是本文所要叙写的主要内容,况且作者本也无心“游逛”,因此一笔带过。

文章中一共用了六次双引号,对父亲的语言描写有五处,内容也非常简单。其中送别时的这四句话足以表达出其对儿子的爱。首先是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几番踌躇,终究还是不放心,决定还是自己送儿子去,这句话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其次是,临别前,父亲不辞辛苦的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他说:“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步履蹒跚,但为了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还不在乎。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何等的关怀,而且父亲知道去买橘子很艰难,他就叫自己的儿子在原地等他,不让他去,也叮嘱他不要乱跑。这也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再次是父亲买来橘子上车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里体现了父亲对儿子去到北京生活的担心,于是叮嘱他要写信回来。父亲对儿子依依不舍,因此说:“进去吧,里边没有。”这里更体现了父亲对儿子要离开的不舍和无奈,感情真挚也隽永。父亲的这四句话都很平淡很普通,同时也带点命令的口吻在里面,看似严肃、冷漠,却是从另一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无私的关心和爱

二、学前分析: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亲情的理解远不如作者深刻,教学过程中需加大感性教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汇,明确“狼籍”、“踌躇”、“赋闲”、“颓唐”、“触目伤怀”等词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来感知课文,体会文章主旨

3、学习文章中的白描手法并学会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情深

2、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仔细揣摩文中各种描写手法的表达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珍爱亲情,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四、重难点:

重点:背影是全文描写的焦点,但背影不仅是父亲的形与行;要深刻理解父亲的爱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不能不顾及父亲所说的话。因此,我把父亲的形、行、言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分析并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初二学生,他们的阅读范围还不是很广,掌握的阅读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亲那个不怎么优美的背影?学生还无能为力。因此,我把此当作本文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置学生于现实的阅读情境中,教会学生质疑、解疑、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师设计对课文阅读过程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六、教学媒介: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环境,。

七、教学课时:2课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一首熟悉的老歌让我们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那些默默操劳,默默关心我们的父亲。那是怎样让人心动的一份父爱呀。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欣赏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曾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亲情感动了几代人。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

2、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背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①、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答案:两年前作者奔丧完毕,父子在浦口依依惜别的情景.)

②、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谁?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课文以背影为线索主要写了我的父亲反映了父爱这个主题)

③、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祖母去世 父亲失业 家境惨淡 父子离别)

3、文本分析

1.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请从课文中圈画出来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刻画背影(望父买橘)惜别背影(父子分手)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你认为哪个背影最感人,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为什么?

买橘送别。因为作者用白描记叙事实,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昧浓,蕴藏着一段深情,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3.父亲爬月台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学生齐读课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4.关于“买桔子”与“紫毛大衣”,可以读出父亲对“我”的疼爱吗?

如果是,你是如何读出的?

(在过去的日子里,不要说几个桔子,就是金桔子、银桔子也不稀罕。然而,当时的父亲已是负债累累,囊空如洗,这一堆朱红的桔子便不同寻常了。在文中父亲的穿戴是这样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与些相对照的是:“我”却带着一件较为华美的紫毛皮大衣。在那时时,一方面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贵重衣物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我”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我”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这样足见父亲对“我”的疼爱。)

4、主题概括: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深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感激之情。

5、鉴赏:⑴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说的四句话进行赏析: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明确: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⑵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

①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感动之泪

③与父分别,惜别背影--------感伤之泪

④泪光莹莹,再现背影--------伤心之泪

6、小结::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用朴素的语言写出深挚的情感;选材时,也要善于选择那些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从这一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请同学们课后,再去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九、作业布置:

1、回报爱:回家后为父母亲做一件他需要的事。

2、描写爱:回忆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片段,学习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细节描写。写完后念给父亲听听。

韦媛元

上一篇:广东基层医务人员评高级职称不再考职称英语下一篇:工程合同签订及履约标准化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