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冷链管理制度

2024-08-11

医院冷链管理制度(精选14篇)

篇1:医院冷链管理制度

西丽人民医院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⑴ 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儿童数、适龄的流动儿童数及疫苗的损耗系数等制定第一类疫苗计划。此外,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⑵接种单位在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时,接收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发、供应的疫苗时,应当查验疫苗的冷藏条件。在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同时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3)接种单位领取或使用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疫苗记录。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接种单位要经常核对疫苗进出情况,日清月结,每月盘查1次,做到帐、苗相符。

(4)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疫苗储存和运输应符合温度要求,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二类疫苗在2 ~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在-20 ~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其他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按照药典和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5)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并设有专人负责管理与维护。制定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每台冰箱都必须要有冷链设备档案。

(6)每台冰箱/冰柜都必须建立温度记录表,冷链设备的管理人员每天应至少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统一时间记录:上午8:00,下午17:00)查看并填写温度记录表,并妥善保存温度记录本,社康下班关门前再巡视冰箱运转情况并签字记录。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详细请参照停电应急预案)。

(7)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过期疫苗及其他物品,保持库房清洁。多个冰箱的冷链室禁止用同一插排,避免同一电源故障造成冰箱温度异常。

(8)因玩忽职守、弄虚作假,不认真登记冷链设备及疫苗使用情况,造成设备损坏、疫苗报废及帐物不符的,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及主要负责人的相关责任。

篇2:医院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和冷链设备实行专人管理,职责明确。

二、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保证疫苗质量。

三、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存放,疫苗纸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

四、贮存疫苗时,存量不能超过设备容积的2/3,且疫苗间要留有间隙,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制冷效果。

五、冰箱内应有温度计,每天上班后、下班前两次记录温度,并妥善保存温度登记本。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检修。

六、冰箱必须专用于疫苗的贮存、运输,严禁存放和运输其他药品、食品、过期疫苗。

篇3: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一、我国目前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现状

1. 冷链物流中心的现状分析。

(1) 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近年来, 我国冷链物流已逐步形成了“生产者或代理商——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生产者或代理商——社区专卖店——消费者”等“三位或四位一体”的快速运作模式。但目前, 就整体冷链体系来说, 我国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损耗浪费惊人。 (2) 冷链物流的市场现状。按我国各类易腐物品平均年产值在4000亿美元来计算, 超过25%的商品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保温技术而在运输和储藏中被浪费。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对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与冷链物流相关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消费和销售市场的各种设备在市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商机, 给冷链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软硬件设施的基础。 (3) 冷链运输能力现状。我国的冷链运输能力可以从公路和铁路两个方面来说:第一, 冷藏公路汽车运输。我国的公路冷藏运输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据2005年一项统计表明, 2005年我国生产的冷藏车、保鲜车和保温车共计约4093辆。其中冷藏车2478辆, 占60.5%;保鲜车82辆, 占2%;保温车1533辆, 占37%。目前, 我国冷藏车辆约有3万辆, 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 汽车冷藏运输占冷藏货物运输总量的比重是20%。第二, 铁路冷链运输发展。我国铁路冷藏保鲜运输一直处于设施简陋、模式单调、数量匮乏的状态。2005年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铁路总运行车辆为557655辆, 冷藏车占全国总运行车辆的1.34%。其中, 机械冷藏车2588辆, 加冰冷藏车3884辆, 其它冷藏车1020辆。 (4) 冷库容量现状。冷库是冷链物流中心发展的基础, 是冷链物流的储存地, 是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 我国冷库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超低温冷库、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高温冷库。初步统计, 我国目前的冷库总量为700多万立方米, 大概在880万吨左右。在这些冷库中, 大多数限用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 但是当原料资源不足和生产淡季时, 冷库往往处于限制耗能的状态。

2. 冷链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 冷链物流意识不强, 缺乏高素质的冷链物流专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法律法规也不完善, 同时冷链物流的管理缺少制度和监控手段, 使得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上基本处于粗放型的发展和运行阶段。具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 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正在重视并建设自己的冷链, 但更多的主要集中在冷链物流, 并没有向冷链物流中心方面发展, 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没有建成。在供应链的某些环节达不到标准, 大量的冷链运作因某些薄弱环节造成效率低下, 形成类似“木桶效应”的结果。而发达国家在运输过程中运用了冷藏箱或冷藏车, 并配以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 采用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式联运, 建立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 使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得到提高。 (2) 冷链物流的市场化没有形成, 第三方物流不占主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是冷链物流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了冷链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 (3PL) 是指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 以签订合同的方式, 在一定期间内, 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结果。通过调查, 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在30%以上, 在欧洲, 英国为34%、德国为23%、法国为27%, 大型的产业使用其比重在76%以上。而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物流配送模式大部分是由企业自身和销售商来完成的, 第三方物流介入比较少。从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这整个过程, 还是处于一个投资大, 回报期较长, 物流成本在产品价格中占的比重较大的储运模式中, 不利于资源和资金的合理利用。 (3) 缺乏冷链物流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从冷链物流体系的整体来看, 存在点多面广、物流量大、时间较长和牵扯面广等特点, 为了保持冷链物流中心的正常运转要求各个部门统一协调, 而这一点就是我国冷链物流中心所欠缺的;从基础设施来看, 在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中, 人们大多数是重视肉类冷库的建设, 而轻视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方面的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 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在城市中经营性的冷库建设, 轻视了在生产加工地区的冷库建设。这些现象, 使得冷库的整体规划影响了冷链物流中心的资源配合, 从而不能够拉动冷链物流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易腐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这就决定了易腐食品的环境卫生和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几年, 我国的冷链物流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和我国消费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说, 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已经迫在眉睫。

1. 加大扶持力度并健全法制, 加强宏观调控和整体规划。

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结合国际标准, 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标准和法律法规, 并放入市场中, 形成监管机制。首先, 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竞争规则, 为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和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加强冷链物流中心的整体规划布局, 防止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 维持市场的秩序。其次, 冷链物流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 存在着投资资本大、运行及维护成本高、资金回笼较慢等特点, 而且易腐产品在时间上和保鲜度上要求较高, 必须要改革现有的不合理政策, 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优惠和支持政策, 帮助冷链物流行业发展。

2. 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能力。

冷链物流行业是一个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 要维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跟上国际冷链物流现代化的步伐, 就必须培养专业型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操作人才。第一, 可以和相关高校进行合作, 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 企业与有关机构合作,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 使其具备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冷链物流知识。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机构也可以编制冷链物流的实训手册, 并建设培训和实习基地, 培养在冷链物流领域高技能和高管理能力的人才。

3. 加强冷链物流信息中心建设, 实现信息一体化。

建设一个开放式的物流信息中心, 通过信息一体化的平台将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到相关部门和机构。冷链物流体系的信息系统通过收集相关部门的信息, 做一定处理后, 再经过信息平台分享给所有的成员。这样消费者就能够对产品从采购到自己消费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4. 加速第三方物流的加入, 提高其市场化程度。

篇4:疫苗冷链全程管理难在末梢

冷链数据要连续

冷链数据的内容包含疫苗的基本信息、冷链设备的基本信息及其维护记录、监测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维护记录、冷链管理者的基本信息。根据疫苗冷链的运行方向,由起点制造商出品开始,呈分支分布形态向受种人群移动,最终到达受种人。根据疫苗冷链的目前状况和管理特点,整个冷链可以被分为三个分段,分别是首段、中段和末段。

首段是从制造商生产线下线后的产品开始,到省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入库为止。这个冷链分段中含有各级单位的库存、批发、运输。一般来说,冷链首段的冷链数据是完整的,管理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中段的起点由省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向下配发疫苗时的出库节点,到地市区县的医疗卫生机构接收入库为止。冷链中段的数据也比较完整,但是缺乏效率,运输工具的冷链质量保障在部分地区存在缺陷,冷链监测工具大多是手工登记操作。在疫苗运输过程中的冷链管理要依靠医疗卫生机构的冷链运输工具或者是第三方物流商提供的运输服务来完成,所获得的冷链数据的完整性可能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这个冷链段值得研究。

末段数据,还可以细分为前后两个段,先是从地市区县的医疗卫生机构库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库存,然后到受种人完成接种。前段数据完整性受到影响比较大,主要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而后段的数据完整性容易出现空白,在我国大部分不发达地区尤其明显。可以把后段称为冷链末梢。冷链末梢的特点是时间和温度的不确定性大,数据获取困难。

疫苗冷链的连续数据很重要,连续冷链数据是疫苗冷链管理所需的信息来源。连续数据的获得关键在于两方面:每个冷链段的数据采集和冷链段之间的交接。

疫苗冷链中的温度信息是核心数据,而其他信息是附属数据,根据核心数据判断疫苗的质量变化,根据其他数据判断温度变化时的外环境状况和责任人。如果在冷链的末梢进行免疫接种时发现疫苗的冷链数据不完整或者脱离冷链,就有了判断该疫苗是否有损害的依据。并且可以按照发生时间、地点、责任人等数据进行责任认定,给整个冷链管理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因此完整连续的数据支持了冷链管理和冷链时间发生的可溯源性,给监管取证和责任确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创造了从法律层面进行系统保障的条件。

加强冷链末梢管理

冷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解决整个疫苗冷链的实时保存温度控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少疫苗失效。一旦有疫苗冷链事故出现,即可判定疫苗变质将其检出销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数据事实界定问题环节,以便认定事故责任方和追究法律和经济责任;甚至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发生事故的地点、车辆、操作人员经常出现问题的频率。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现状,解决方案有两种选择。

1. 以加强冷链末梢管理为重点的分段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小系统的冷链管理模式。由每个冷链段的责任人根据规范来对疫苗冷链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数据采集工具和其他相关设备由该冷链段的责任单位配备;对于数据的记录、保存和管理由冷链段责任人负责。

该模式的优点是在社会经济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对现有的冷链体系进行适当改造,尤其要注重对冷链末梢的管理。由于疫苗冷链的分布是呈树状的,中段和末段的分段数量很多,冷链末梢就更多。同时,地区因素造成的人员和设备的同质性降低,由此可能出现各种管理误差。

2.大平台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由政府引导的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该平台的规划以互联网、GPS、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语音通信、移动短信和GPS车载设备为主要接入方式,旨在为疫苗和其他产品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适合发达地区的疫苗冷链管理,管理内容可以扩大到其他药品和食品等领域。

在此系统中,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冷链设备、监测设备以及数据采集、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服务,实现对整个疫苗冷链的系统管理。在各个冷链段,甚至冷链末梢,利用冷链末梢管理系统,都可以实现对疫苗冷链的监控和报警,并且可以将分析后的数据提供给疫苗使用者、政府相关部门和科学研究机构。而且,数据是实时动态的,政府对疫苗出品总量、运输情况、各冷链段的库存和用量情况一目了然,是政府对疾病控制决策的重要工具。

大平台解决方案动用的社会资源比较全面,在经济发达地区是可行的。除有国家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套规范支撑。配套的行政管理也是很关键的要素。

篇5:冷链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冷藏药品收货验收、储存保管、发货运输整个经营过程。

职责:1.采购中心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冷藏药品包括具体冷链运输方式、途中温控记录、到达公司仓库时间等在内的质量保证协议;具体通知供应商冷链发货时间及公司仓库接货、收货 时间;

2.)配送中心负责冷藏药品接货、储存保管、配送;负责冷链设施设备的保养、维修、及正常运行;负责药品冷链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3.)质管中心对冷藏药品冷链收货、贮藏保管养护配送整个经营过程进行监控,督促各经营流程严格按相关规定操作;验收组具体负责购进冷藏药品的到货常规验收、测温和查看途中温控记录。

3.内容

3.1 冷藏药品的采购

采购中心必须从能够确保药品质量具有冷链配送运输保证能力的合格供应商采购合法、合格的冷藏药品。3.1.1 采购人员根据公司经营需要联系供货单位实施采购:冷藏药品应签订包括冷链运输方式等在内的质量保证协议;

3.1.2通知供应商冷链发货并预先联系到货日期,及早通知仓库主管安排人员冷链方式接货;

3.1.3仓库对冷藏药品的接货,不管对方以何种冷链方式运输,一概用冷藏车接货。到接货地点冷藏车厢内温度应达到2-8度。

3.2.冷藏药品的验收、贮藏保管养护、出库复核配送 3.2.1:验收

冷藏药品到达仓库所在地,第一时间卸货到阴凉场所,去除运输包装,迅速把药品搬运至冷藏待验区(没有运输包装的直接搬到冷藏待验区)。验收员应首先检查药品运输方式及途中温控情况,对药品去除运输包装后应立即开3-5箱对冷藏药品内部进行测温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与质量管理部门领导联系处理。经查资料齐全的可一次性搬进相应库房并在一小时内验收完毕。3.2.2贮藏保管养护

仓库主管对在库冷藏药品对保证按该药品的贮藏温度贮藏负责,并督促仓库人员遵守冷链管理各项规定。

冷藏药品在库房内贮存期间,库内环境温度始终应符合该药品的[贮运]项温度要求。库房保管员、药品养护员应随时检查库房温度是否符合。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仓库主管,由仓库主管联系冷链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如在短时间内(2小时)无法修好,应及时安排冷藏药品移库。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养护员应把该库房的异常情况、处理情况及时记录以备查。

3.2.3.药品销售出库复核配送

仓库主管对冷藏药品保证按冷链温度运输到客户目的地负责。

3.2.3.1 药品未发货前,仓库主管应对每票销售单的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书面做明确指令安排交待复核员。复核员具体落实冷藏药品的发货运输指令。3.2.3.2 取货、复核发货、冷链运输

A、药品每次入库取货应尽量考虑多单品种集中取货,复核员应同时入库复核,复核无误的产品经药品电子监管扫码器扫码后,由复核员直接按仓库主管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指令,在阴凉发货区安排冷链打包或搬上事先温度已经达到2-8度的冷链配送车上。

B、冷藏药品发运方式:以冷藏车运输为主,冷藏箱+冰袋为辅

浙江省内或省外量大的客户冷藏药品配送必须采用冷藏车2-8℃度全程运 输,并对途中温控自动记录。

对订单批量零散、距离偏远的客户,可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冷藏运输(泡沫)箱加适量冰袋(使箱内药品处于2-8℃范围),选择最快捷物流方式,确保冷藏药品24小时内到达客户单位。3.2.冷藏药品的验收、贮藏保管养护、出库复核配送 3.2.1:验收

冷藏药品到达仓库所在地,第一时间卸货到阴凉场所,去除运输包装,迅速把药品搬运至冷藏待验区(没有运输包装的直接搬到冷藏待验区)。验收员应首先检查药品运输方式及途中温控情况,对药品去除运输包装后应立即开3-5箱对冷藏药品内部进行测温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与质量管理部门领导联系处理。经查资料齐全的可一次性搬进相应库房并在一小时内验收完毕。3.2.2贮藏保管养护

仓库主管对在库冷藏药品对保证按该药品的贮藏温度贮藏负责,并督促仓库人员遵守冷链管理各项规定。

冷藏药品在库房内贮存期间,库内环境温度始终应符合该药品的[贮运]项温度要求。库房保管员、药品养护员应随时检查库房温度是否符合。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仓库主管,由仓库主管联系冷链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如在短时间内(2小时)无法修好,应及时安排冷藏药品移库。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养护员应把该库房的异常情况、处理情况及时记录以备查。

3.2.3.药品销售出库复核配送

仓库主管对冷藏药品保证按冷链温度运输到客户目的地负责。

3.2.3.1 药品未发货前,仓库主管应对每票销售单的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书面做明确指令安排交待复核员。复核员具体落实冷藏药品的发货运输指令。3.2.3.2 取货、复核发货、冷链运输

A、药品每次入库取货应尽量考虑多单品种集中取货,复核员应同时入库复核,复核无误的产品经药品电子监管扫码器扫码后,由复核员直接按仓库主管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指令,在阴凉发货区安排冷链打包或搬上事先温度已经达到2-8度的冷链配送车上。

B、冷藏药品发运方式:以冷藏车运输为主,冷藏箱+冰袋为辅

浙江省内或省外量大的客户冷藏药品配送必须采用冷藏车2-8℃度全程运 输,并对途中温控自动记录。

对订单批量零散、距离偏远的客户,可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冷藏运输(泡沫)箱加适量冰袋(使箱内药品处于2-8℃范围),选择最快捷物流方式,确保冷藏药品

24小时内到达客户单位。

3.3.冷链设施设备日常使用、维修保养及相关记录管理

冷藏药品冷链系统设施设备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箱及冰袋冷冻用冷冻柜及温控检测设备和报警设备等。

仓库主管应对冷链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维修定岗定员,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做好冷链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维修等相关记录。冷库、冷藏车应配备有自动检测、调控并即时显示、记录温度状况和报警的设施设备,自动温度记录数据每月拉成纸质资料统一归档到仓库主管并妥善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及药品质量跟踪。

计量人员对冷链系统温湿度检测设备准确性负责,并按规定每年对强制性鉴定的计量器具送检。3.3.1冷库及阴凉库管理

A、仓库应设具一定冷链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冷链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做记录,确保冷链设施设备处于完好、随时可使用状态。B、冷库内冷藏药品应按不同品规、批次放置,遵循同品种、同性能尽量同库放置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冷库内有限的库容又要符合GSP规定。不同品种间留隙15cm、不同批号间留隙10cm,以防出库发货差错。C、仓库管理人员应随时观测冷库及阴凉库温湿度控制状况。冷库报警温度界限应设为3.5-7.5℃,湿度报警界限应为50-70%。每个冷库及阴凉库报警系统24小时不得关闭。冷库报警铃响若超过10分钟,仓库主管、养护员、冷库维修员应无条件赶到现场,了解异常情况并解决问题,同时养护员、设备维修管理员应做好相应记录。D、每个进出冷库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冷库温湿度符合规定要求,不得人为造成冷库温湿度超高。为保证冷库内温湿度相对稳定,进出冷库必须随手关门;货物进出应充分利用有关货运工具一次性尽可能多搬运。无关人员不得进出冷库。冷库和阴凉库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应24小时开机,不得随意关闭。3.3.2冷藏车管理

A、仓库主管负责公司冷藏车的定员定岗、冷藏药品接货及配送调度,并督促冷藏车驾驶员按冷藏药品规定的运输温度运输和做好冷链配送记录。

B、冷藏车驾驶员应相对固定并对车辆正常运行、制冷温控完好状态负责:

1.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冷藏车的动力系统及制冷系统,并做好相应记录(一年至少4次);

2经常保持车厢内整洁,不得有杂物;

3.冷藏车装运冷藏药品前应事先发动制冷系统使车厢内温度达8℃左右,装货结束,立即关闭车厢门。

4.冷藏车配送药品整个运输途中车载温度实时自动记录仪不得关闭,记录间隔应设为5~15分钟记录一次;记录数据按每票(或当天数票)送货单打印纸质并保存(至少三年)。

5.驾驶员应随路注意冷藏箱体内温度状况,如发现制冷意外,不得打开冷藏车箱门,应就近寻找修理,如估计短时间内(1小时内)不能修好,应立即向车辆调度主管(仓库配送主管)联系并商讨其他方式或车辆冷链配送冷藏药品。同时把意外情况记录在冷藏药品运输记录以备查及质量跟踪。3.3.3冷冻柜冰袋放置管理:

A.仓库主管应安排专人负责冷冻柜设备的管理和冰袋的放置,并督促该员工冰袋放置规范和冷冻时间的充分。

B.冰袋必须干净、无破损,应平整放入冷冻柜。冰袋层与层之间应有塑料泡垫间隔以免冰袋间霜结,方便取用及保留一定空隙以利柜内冷空气循环。冰袋放入冷冻柜应在正常制冷状态下48小时后方可取用。冰袋的冷冻状况应有明确的标志:可使用或冷冻中。

C.冷冻柜的制冷状况应用温度自动记录仪记录,冷冻柜设备负责人应每天上下午查看两次是否温控正常并记录温度。冷冻柜内应保持清洁、有序并经常除霜。3.3.4发货运输包装管理(冰袋+泡沫箱)

A、药品运输包装必须按客户单位分别打包,冷藏药品与常温药品一起运输时,温控就低不就高。在运输包装外面应有明显的收货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送货信息。泡沫箱外不得留有上家供应商的任何运输痕迹,箱体必须清洁、密封。泡沫箱有破损、不干净及不能密封的,不得用于冷藏药品的运输。

B、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待发冷藏药品的数量、体积及发货目的地的远近不同,应选择不同大小的保温箱和冰袋。要求以最快的物流方式,使冷藏药品从发货打包到客户手中运输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C、冷藏药品一经托运,仓库应及时告知收货方货运信息提醒对方注意提取(可采用短信或电话或传真方式)。同时应关注药品流向及到目的地时间。

篇6: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一、电冰箱

1、电冰箱应安装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火炉、暖气、干燥箱、恒温箱等)。

2、电冰箱的上、后部分要留30、10厘米的空间,底部要配有20厘米的搁架。

3、电冰箱的电源应在5安培以上,每台电冰箱要安装一个(专用)插座,不能与其它电器设备共用插座。

4、每台电冰箱的电源插座要配有2安培保丝,大于或小于2安培的保险丝不能使用。

5、电压不稳(高于220伏电压的5%或低于15%)的地区应配备稳压装置,否则不能使用。

6、电冰箱要安装电阻小于5欧姆的地线,地线不能接在自来水或煤气管上。

7、电冰箱搬动时,倾斜面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小于45度,电冰箱要摆放平稳,避免震动。

8、一个房间安装电冰箱时,应有空调装置或排气风扇。

9、电冰箱要有专人管理,每天上’下班各记录一次冰箱温度,除要疫苗外,不能随意开启冰箱门。

10、电冰箱冻结柜贮存冻干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冷藏柜贮存冻干卡介苗和百白破三联疫苗。

11、电冰箱仅供存放疫苗,不得放入其它物品及私人食物。

12、电冰箱内贮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盒与箱壁、疫苗盒与疫苗之间应留1~2厘米的空隙,疫苗要按品名和失效期分类摆放。

13、经常保持电冰箱的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垢。

14、电冰箱冻结柜内结霜厚度超过4毫米时要及时化霜和除霜。

15、电冰箱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将箱内外擦干净,每周开机2小时。

16、每季对电冰箱进行一次全面保养。切断电源、检查电冰箱链、门封条、螺丝是否松动变形,彻底清除电冰箱内外暴露部分的污物。

17、每年对电冰箱的性能进行就、一次全面检查测试。

18、发现电冰箱出现异常或故障时报告县站,由专业人员或修理单位检查和修理,非专业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19、为了便于管理,增强责任心,按谁受益,谁出钱的办法,电冰箱修理费由使用单位开支。

二、冷藏箱

1、乡医每次运转必须带冷藏包,包内必须有冰排,运转结束,及时将冷藏包送会卫生院,随时保持冷藏包清洁,无积水。

2、乡医送回的冷藏包,防保组人员应及时清理包内的海绵盖是否丢失,如丢失应责令乡医赔偿。

四高压锅实行专物专用,严禁挪做它用,发现不专用一次,罚50元。

篇7:冷链设备管理制度

1、冷链设备要有专室或固定房间存放,有足够储存疫苗的免疫规划疫苗专用普通冰箱和低温冰箱,配置能适应带冰接种的疫苗冷藏设备,做到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2、专人负责冷链设备管理工作。要求设备要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每台冰箱建立冰箱维修登记记录卡和温度记录簿,确保冷链设备正常运转。

3、每天上午、下午分别记录普通冰箱(上下两层)和低温冰箱及室内环境温度,两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做好停电、发电、停机、故障维修记录。发生故障及时抢修,并把疫苗转移到其他冰箱。管理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班。

4、坚持每季度一次冷凝器散热板清扫,冰箱内蒸发管道结冰超过5毫米要及时除霜。保证冰箱使用安全,开门装置完好,有防火防漏设施。

5、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按品名、批号分类整齐摆放,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糖丸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底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门内搁架不存放疫苗。

篇8:社区服务站疫苗冷链管理

1疫苗冷链中的设备

在社区服务站,疫苗冷链过程中主要设备有冰箱或者冰柜、冷藏包及温度记录仪和特制温度计等。冰箱主要是各类疫苗的存放和贮存;冷藏包是用于一、二类疫苗的少量转运;温度计使用于监测和校正冰箱和冷藏包的温度。

2疫苗冰箱的管理

2.1首先疫苗贮存的冰箱或冰柜要存放在易于通风、干净整洁的地方。冰柜或者冰箱不要距离墙壁太近,要有一定空间,按照设备说明书放置即可。

2.2冰柜或冰箱要配有5A保险丝的专用插座,最好配有稳压电源、温度或者断电报警装置。

2.3冰箱要有人专门负责,每天查看运行情况并记录温度,该人要配有智能手机,能在冰箱温度异常和电源断电时,接收到短信提醒。

2.4冰箱在贮存疫苗前要做温度校正和监测,合格的冰箱才可以用于存放疫苗,还应做到专门用于存放疫苗,不得存放其他杂物。

3冷藏包的管理

3.1冷藏包应存放在干燥和干净的房间内,冰包冷冻在冰箱或者冰柜内备用。

3.2冷藏包在使用前要校正、监测和记录温度合格时长情况,合格的冷藏包才可以在最长温度时间内使用。

3.3冷藏包在使用后,把冰包和温度记录仪取出后,温度记录仪读取在途温度,冰包冷冻备用,擦干冷藏包内水滴,并晾晒防止发霉。

3.4冷藏包应做到专门使用疫苗储运,不得用于其他物品的冷藏运输。

4疫苗的保存和管理

4.1疫苗的接收和保存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免科或者生物制品科每月定期会有冷藏车冷链配送疫苗,不能接收其他没有获得国家药监部门颁发资格证企业的疫苗。接收疫苗时,首先要查看配送单位的出库单和各类疫苗的批签发合格证和质量检验合格证,要核对所配送的疫苗是否和出库单上的疫苗在品名、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及生产企业是一致的;另外还要求现场打印在途温度记录存档;然后再把所接受的疫苗分门编类的储存在冰箱。存放时要按照不同疫苗说明书的存放要求存放,要保证不同类疫苗之间,以及疫苗存贮设备的各个面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保证冷空气的流通和疫苗的分类。

4.2疫苗的出入库管理疫苗出入库时,应建立细致的领用和收入记录,方便核对和查询,要及时按出入库时间登记疫苗的出入库数量、批号、有效期和生产厂家的台账,以防发生疫苗的缺少、过期、破损而造成的接种异常事故。在防止疫苗过期接种,尤其是对快到失效期疫苗最好建立电子表格出入库管理单,在疫苗过期时表格自动变成红色,起到警示作用。

5疫苗冷藏包使用的注意事项

每次接种时,需使用冷藏背包,冷藏包内放入冻制好的冰排,从冰箱取出疫苗放入备好的冷藏包;同时尽量减少打开冷藏包的次数,以充影响保存疫苗的温度,并做到一用一取;当日接种后应将该冰排清洁冲洗消毒后,再冷冻,以备下次使用。

6疫苗冷藏设备的温度监测和除霜

6.1疫苗冷藏设备温度的监测在疫苗冷藏设备冷藏室至少放置两个特制的温度计,做到每天上、下午各查看1次温度并作好记录;以确定疫苗冷藏设备内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便随时调控温度。夏季因室外温度高,应在下班时查看冰箱温度,以保证疫苗冷藏质量。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安装温度实时记录报警装置,该装置可以实时记录疫苗冷藏设备内温度变化情况,尤其是在断电情况下,会及时发送信息到疫苗冷藏设备管理人那里,使得管理人员即使在下班后也能及时掌握疫苗冷藏情况,一旦有温度超标趋势,即可及时处理,有效防止在夜间疫苗温度出现过冷或者过热,引起疫苗的报废或者质量下降。

6.2疫苗冷藏设备的除霜疫苗冷藏设备内结霜超过3 mm时要及时除霜。将设备内疫苗转移贮存后,断电等待设备温度升高后,擦干溶化的水,最好是消毒后,让其晾干后再使用;使用前,等到冰箱内温度降到2~8℃之间,经过温度测试后,再将疫苗按其所需温度分别放入疫苗冷藏设备内。

7讨论

疫苗冷链管理是疫苗有效安全接种的最根本保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疫苗有效接种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保障。通过采取细致的有效措施,从疫苗的接收、贮存到接种等各个关键点入手,从而确保了各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基础;更是我国建立起最大的免疫屏障,遏制各类传染性疾病蔓延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因此,广大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把疫苗冷链管理当做日常工作的大事要事来办,因为这是关系到全国百姓健康和安全的大事。

参考文献

篇9:基于血液质量安全的冷链管理探析

【关键词】血液质量;冷链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35-02

1 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薄弱环节

1.1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和成分输血水平的提高,血站冷链环节也变得更加复杂。各地血站也提高了对储存和运输血液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视。血库大多采用自动报警的专用贮血冰箱,并密切观察贮血冰箱的温度,有的血站虽然配有自动温度监控系统,但温度计监测这一关键环节却常被忽视。目前,90%以上的血液是在流动采血车和街头献血屋采集的,所采血液放置在采血点普通冰箱中暂时保存。但因采血过程中常开门放进37℃左右的血液,冰箱温度常偏高,加之采血车常年颠簸,冰箱性能不稳定,温度也很难精确控制。街头血液采集工作受环境影响,采集的血液虽及时放进冰箱中,但留取的血样标本通常放置在工作台上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受细菌污染等影响,会导致标本溶血,严重影响检测结果。溶血的标本红细胞破坏引起红细胞内酶类物质的非特异性反应,造成假阴性结果[1]。采集的血液一般3~4小时一次成批运回血站,条件好的血站则2小时1次。各血站送血箱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采用泡沫箱,有的用隔热效果不达标的金属箱;制冷用冷源包装也未统一,有的血站用报纸或棉布包裹冷源,血液在运送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在2~8℃范围。

1.2血液运回血站后,采血部门与待检库核对交接一般需10分钟左右,如果大规模采血或待检库人员工作繁忙,交接时间则可达30分钟。血站主要产品悬浮红细胞的室温暴露时间3~4小时,虽然红细胞不会溶血,但细菌感染率会大大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血液质量。新鲜冰冻血浆一般需经6~8小时才能进入血库冷冻箱,非专用速冻冰箱还需要3~4小时才能冻成冰块,若冷冻箱中物品过多或摆放不合理,新鲜冰冻血浆冻结的时间大于5小时。

1.3 医疗机构急救取血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冷链专业知识,加之运输血液的专用设备配置也不尽合理,采供血机构对这一过程往往无法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导致医疗机构急救取血的过程成为冷链管理的薄弱环节。

2 加强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培训,增强冷链意识:组织采供血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冷链知识,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出冷链的薄弱环节,以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明确冷链中最重要的是从献血者献出血液到血液输入用血者整个过程“人”的因素。制定全站冷链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确保血液在各个环节冷链受控。

2.2 血液贮存的冷链管理:加强血站采血车,献血屋贮血设备的投入,根据临时贮血冰箱开门频繁的特点,采用功率大、制冷快的专用贮血冰箱,增设制冷效果较好的空气调节设备。因采血车隔热效果差,夏天应选择阴凉处停靠,停靠点应相对固定,最好采用外接电源,避免因车辆长期处于振动状态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2.3 血液检测标本的冷链管理:血液检测标本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标本在采集及运输过程中严格保证质量,标本应留置于带盖试管内,并在工作台上的放置时间不宜>30分钟。运输过程应保证在“冷链”的环境(2~8℃)条件下,防止剧烈振荡、摇晃,防止标本溶血等。

2.4 血站血液运输的冷链管理:增加设备投入,各采血点采集血液后,每隔2小时就用专用送血箱将血液运回血站,并尽早作进行成分制备,对于县区和市区采血点派专人专车运送。根据气温和运送距离决定送血箱内冷源的量和包装方式,如高温天气长途运送,则须使用备用冷源或电源制冷专用送血箱,血液送到时须确认箱内温度是否在2~8℃,如果是送到醫院,须请医院工作人员在送血清单上记录温度并签名。

2.5 医疗机构急救取血中的冷链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输血科(储血室)工作人员冷链知识的培训,并为急救车辆配备专用的取血冰箱和其他必要设备,保证急救用血运输过程中的血液温度处于2~8℃之间。如遇高温天气或长途运输,则建议血站工作人员及专用车辆运输血液,不提倡医疗机构在高温环境下长途运输血液。血液运输至医疗机构输血科(储血室),工作人员应检查血液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签字确认后方可移交临床科室使用。严禁将血液交送班车司机捎运现象发生。

2.6 血液交接和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冷链管理:血库和成分科所有需放置血液的工作台应采用低温工作台,除放置血液外,热合机、天平、分浆夹、封口机等工作必需品也需放入其中。最好采用立体低温工作台,形成冷藏房的效果,让整个血液成分制备过程在立体的2~8℃环境中进行。新鲜冰冻血浆应在采血后尽早制备,制备越早其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有效成分的活性或含量越高,制备后采用专用的血浆速冻冰箱,以保证在采血后6~8小时内制备并冻好。

参考文献:

篇10:冷链室管理制度

1、对工作认真负责。

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设备干净无尘。

3、每天上、下午测冷库、冰箱(柜)温度两次。出现停电故障应及时记录上报,结霜超过0.5厘米应刮霜。冷库或冰箱(柜)门闭合严密,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4、运转前冻制冰排、冰块、用于冷藏箱包,保证冷链运转需要。

5、疫苗保存:疫苗保存于2-8℃。百白破、卡介苗等疫苗,不应低于0℃,冻干疫苗、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应保存在-20℃.冷库、冰柜、冰箱架上的疫苗应按品种分类排列整齐,新旧分开;不同疫苗要分隔清楚,不能混放。每个冰箱、冷库应作进出疫苗数量、批号、失效期登记,先用近失效期,再用远失效期,及时用完,避免浪费损失。

篇11:冷链管理制度范文

一、疫苗冷链设备是指为了保证疫苗质量,在疫苗的生产、贮运和使用过程中对疫苗进行冷藏的设备。疫苗冷链设备主要有电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冰排等。

二、疫苗冷链设备必须专人管理、建档建帐、帐物相符、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严禁存放疫苗以外的其它物品。

三、电冰箱应摆放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摆放平稳,电源插座专用。冷藏箱、冷藏背包和冰排(无水)应分类、集中、固定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疫苗冷链设备清洁卫生,做到无灰尘、无污迹、无异味、无积水。

四、电冰箱冷藏室中部应放置一支温度计,疫苗冷链设备管理人每天上班后、下班前各检查记录一次冷藏室内温度,温度应保持在2-8℃;冰箱蒸发器霜厚超过4毫米时要及时除霜;停机时要记录原因和持续时间。测温记录、除霜记录、停机记录保存3年。

六、电冰箱内疫苗贮存应按疫苗品名、批号、失效期分类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要留有1-2cm的空隙,箱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

七、冻制冰排时,应注入冰排容积90%的清洁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冻制时间不少于24小时。冻制冰排数量应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八、运送和贮存疫苗时,应在冷藏箱(包)的底层垫上纱布,以吸水和防止疫苗破碎。每次使用冷藏箱(包)后,应清洗擦干或在通风处吹干,避免阳光曝晒。

篇12:冷链疫苗设备管理制度

1、设专人专职负责疫苗,冷链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2健全疫苗及冷链设备管理档案,执行计划免疫冷链使用管理办法。

3、科学制定疫苗订购,杜绝人为浪费。

4、按规定进行疫苗领取、发放和疫苗贮存、运输。

5、计免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专人管理,严禁转让、出售、挪做它用。

篇13:规范取血 提高血液冷链管理

1 取血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取血人员未经专业培训, 素质参差不齐, 对血液知识不了解或了解甚少, 对血液运输环节的冷链认识不足。

1.2 医疗用血单位填写领血申请单不规范。

1.3 取血时不携带血液运输箱和冰块或取多种血液品种只携带一只血液运输箱造成不同血液品种混装。

1.4 血液运输箱保温性能差、不坚固等。

1.5 取血时不进行核查, 接收血液不规范。

2 取血环节影响血液冷链的因素

2.1 客观因素的影响

即取血设备 (血液运输箱) 和运输方式对冷链的影响, 如血液运输箱保温性能差及在车上位置不正确 (暴晒、无空调) 、送血时间过长 (中途办其他事) 等。通常情况下, 血液运输箱的保温性能越好, 运输时间越短, 冷链的要求就越容易达到。因此, 筛选保温器皿, 提高血液运输箱的保温性能和缩短运送时间是保证冷链不断链的重要环节。

2.2 主观因素的影响

即取血人员的责任心和保温应对措施对冷链的影响。不同的血液制品需要用不同的温度保存, 再加其需求没有规律可循, 因此必须依靠发挥取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确保冷链不断链。相对于客观因素来讲,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环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取血人员处置血液不当, 那么即使拥有最好、最先进的设备和运输工具, 冷链也将不起作用。

3 规范取血, 提高血液冷链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对相关人员特别取血人员的业务培训

要求取血人员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获得取血资格, 不仅要掌握各类血液制品的保存温度以及运输环节的冷链要求, 还要了解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由于医院取血者大多是医院外聘人员, 对于血液专业知识往往了解不够深刻, 而临床所用的血液都得经过取血者这一环节, 所以取血人员培训非常必要。通过培训强调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输血科 (血库) 以及医护人员各自需要承担的职责, 杜绝由患者家属领取血液行为, 同时使取血人员深刻了解到血液是直接用于患者身上,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增强其工作责任心, 明确其需要承担的职责, 保证冷链不断链, 全面保障血液质量。

3.2 规范领血申请单的填写, 加强与临床用血单位医务人员的沟通, 使

其清楚认识正确填写领血申请单是保证临床及时取血的前提, 以免填写不清晰或未加盖单位公章延误取血。

3.3 选择合适的血液运输箱, 提高冷链保险系数

长期以来, 人们对血液运输箱在冷链中的作用并不十分重视, 在血液运送过程中既没有使用统一的血液运输箱, 也没有对血液运输箱的使用提出过明确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仅使用简易的保温袋和保温箱, 这种状况在环境温度接近血液保温条件的情况下对其质量也许不会构成威胁, 但是在环境温度与血液保存温度差距较大时, 就成了维持冷链的隐患。而且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取血单位常用的泡沫塑料箱并不够坚固, 也不能满足血液的保温要求。因此, 建议临床用血单位购买有着密封性及保温性能较好用硬质材料制造带有温度显示的便携式血液运输箱, 以确保在运输过程中的冷链监控。

3.4 建立完善的质量服务体系

按照《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加强血液采集、储存、运输、制备各环节关键控制点[2], 完善血液发放、交接环节的各项制度, 认真执行发血标准操作规程, 确保冷链的完整性。临床医疗用血单位的取血人员需核对所取血液的数量、规格、血型、品种、外观等是否与领血申请单及出库单上相符, 无误后在血液出库单上签名确认, 并领取出库单的其中一联 (红联) 作为记帐凭据。发血人需检查取血人的血液运输箱和保温措施, 不同保存条件以及发往不同目的地的血液应分别装箱: (1) 全血、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在运输中的温度保持在2~8℃, 禁止冰冻或温度过高, 适当放置冰块 (避免直接与血液接触) 以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 (2) 血浆、冷沉淀运输温度保持在-20℃或更低, 运输血浆时运输的周围要放上与血浆等量的冰块, 使血浆一直是冰冻的固体, 并保护好“辫子”导管; (3) 血小板类的运输温度保持在20~24℃。

4 总结

取血是血液冷链过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 也是最脆弱的一个链条, 它包括对取血人员的要求、取血设备的要求以及运输方式的要求。如果在这一环节中出了问题, 轻则可以将导致血液疗效的降低, 重则导致血液细菌污染及溶血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 由家属取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确保临床用血单位取血规范化、标准化, 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才能真正地保证血液的冷链, 保障血液质量安全。

关键词:取血,血液,冷链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和血浆的安全贮存.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M].导言册, 2002:41-42.

篇14:医院冷链管理制度

【关键词】 HACCP体系 冷链物流管理 运用 优化

前言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品质、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由于生鲜食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管理不善或设施不健全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时有发生,已严重危害了公共食品安全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是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它包括危害分析(HA)和关键控制点确定(CCP)2部分。危害分析(HA)是鉴别有害物质或引起产品腐败的致病菌及任何病源体,掌握产生危害的机理,根据危害特征将食品分类和确定其风险类别程度,并制定出减少食品在生产和批发过程中引起危险的相关措施。确定关键控制点(CCP)是根据所控制危害的风险与严重性。HACCP体系在冷链物流中显示的尤为重要。

1. HACCP体系在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中的运用介绍

HACCP體系是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是对食品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进行安全控制。近30年来,HACCP已经成为国际上共同认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是对食品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安全进行控制。近年来政府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普遍关注和食品传染病的持续发生是HACCP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动力。HACCP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时间比较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资本投入上都略显不足,尤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中心地位的凸显,使得在整个大物流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对于冷链物流体系而言,虽然只是物流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它能有效的连接城乡的消费与生产,能使消费在时间上产生延迟,能较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冷链体系的建设。

2. HACCP体系在我国冷链物流体系运用存在的问题

2.1 HACCP体系在流通加工方面的问题

农产品冷加工良莠不齐。据估计单单食品加工方面,目前全国每年生鲜食品冷加工(慢冻、速冻、冷藏和冷保鲜) 量就达到800—1100万吨, 占生鲜食品总产量的2% 左右。其中冷冻、冷藏食品年生产量约350万吨, 年增长率达25%。但在冷加工品种、数量、质量、包装及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隐患。其一, 宏观管理失控致使行业管理混乱, 产品质量低下, 相关生产、运输、销售等的标准和法规的制定相对滞后。 其二, 产品质量无章可循, 品种单调, 重复现象严重。 其三, 销售条件欠缺。

2.2 HACCP体系在储存方面的问题: 冷藏业的发展仍处于无序状态

有资料表明, HACCP体系在目前全国冷库的实际利用率尚不足40%。在冷库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重视肉类低温冻结冷库的建设, 忽视果蔬高温保鲜冷库建设; 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 忽视产地加工生产性冷库建设; 重视大中型冷库发展及管理,忽视批发销售小冷库的发展及管理。

2.3 HACCP体系在运输方面的问题

HACCP体系在冷藏运输工具运用中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在冷藏运输工具比较单一且发展不平衡, 冷藏运输能力明显不足。冷藏运输设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比地面冷藏设施差, 作为农产品冷藏运输的先导环节的专用冷却站尚处空白。在各种运输方式上, 冷藏运输能力也很不协调, 各种冷藏运输工具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步骤等缺乏统筹规划, 宏观指导和微观支持的机制没有建立。冷藏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浪费严重,物流成本占农产品成本比重过大。

3. HACCP体系在我国冷链物流管理中的优化

3.1 HACCP体系生产温度

所有的冷冻商品根据储存温度的不同都有一个腐败的周期,HACCP体系中大部分的冷冻食品在零下18摄氏度的温度以下,其保质期会相对较长。但是相比之下,冷冻水产品需要更低的温度才能达到同样的状况。 根据生产的条件不同,冷冻冷藏以及保鲜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在零下1.5度到零上14度之间。一般情况下,保质期是以周来衡量的,而不是以月来衡量的。很多商品都有低温下限,低于这个温度,商品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对于那些在临界温度运输的商品,低温会给商品带来冷冻伤害。对于肉类等商品来说也是这样。而对于水果类商品,即使并未达到临界温度,也会给商品带来冻伤等损害。如果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装货,那么只能通过比较低的车辆预冷温度来达到货物快速降温的目的,这种做法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部分商品会因此产生冻伤。

3.2 HACCP体系装运前处理

HACCP体系对于水果和蔬菜,装运前处理包括收获前恰当的处理方法的应用,例如杀菌剂的应用;装运前短期的储存,以及一些机械伤害的避免,诸如分类分级机器对其造成的伤害;或者是装箱时对商品造成的伤害都应该避免。对于冷冻商品,首要的要求就是在整个冷链中温度的控制,不能出现温度失控的环节。这其中就包括了装运前的预处理环节。

3.3 HACCP体系温度控制

与冷冻货物相比,HACCP体系中温度控制对于冷藏货物更为重要。冷冻食品要求最高温度不能高于零下18摄氏度,而冷藏货物通常要求在运输中温度控制在2度上下的范围内。在展示销售中,冷藏食品通常要求温度控制在5度上下的范围内。因此对于冷藏货物的运输车辆温度控制能力要求是很高的。然而,如果是冷冻运输车辆用于冷藏货物运输,那么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温度控制范围。更大的范围意味着比计划更高或者更低的温度,高温会导致保质期的缩短,低温可能意味着结冻或者由于低温给货物带来损害。因此专用车辆运输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HACCP体系冷链系统建设是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借助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冷链物流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全面提升水产品冷链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水平。即便是改进后的供应链在近期内也会出现效益成本的背反现象,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在冷链物流介入后必然在成本优化和居民收入提高方面有所进步。

※项目来源:广西教育厅2011年度科研立项项目基于供应链的广西粮食绿色物流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110306LX8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计划:《我国食品冷链的困境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5年第6期.

[2]申作兰林德山:《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瓶颈的突破研究》[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第4期.

[3]吕峰林勇毅:《我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

作者简介:谭波(1974.9- ),女,黑龙江宁安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仓储管理、战略管理、高职教育。

上一篇:校长师德师风承诺书优秀下一篇:商场收银员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