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2024-08-11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精选12篇)

篇1: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精华版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认真研读古人的医术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促进作用,在本次学经典活动中,我认真的温习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在运用临床方面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

首先我学习了四大经典的内容概括如下:

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目前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四大名著。还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四大名著。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的内经,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思想—— “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精华版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年。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该书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张仲景运用《素问•热论》的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外感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治疗等进行了精辟的阐发,将外感疾病具有规律性的各种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证,每经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辨证论治,既有“同病异治”,亦有“异病同治”,确立了严谨的治疗规范,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着,书中按伤寒传变规律,以条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简间赅,辨证严谨,治法灵活多变,制方药少而精,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该书辨证论治的原则不仅适用于伤寒病的治疗,而且是指导其他临床各科治疗的准则;其所运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基本治法,被后世广泛应用;其所创制的113个基本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承气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四逆汤、五苓散、泻心汤、乌梅丸等,成为临床广为应用的有效方剂。可见。《伤寒论》对祖国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金匮要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精华版

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

其次,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把握理论联系实际,有目的的学习:

在发展中医学事业中,把握中医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为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诚如周凤梧教授指出:“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至出乎规矩之外,而仍不离规矩之中。”,“规矩”就是经典著作中基础理论,从而明确指出,只有掌握好经典著作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着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通过临证来验证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理论,也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支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中医学的发展正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实现继承与创新的过程。随着时代的不一,疾病谱的更换,中医临床水平的提升,需要不断的继承与创新。医家在临床中多能融会古今,学贯中西等等。岳美中根据《类聚方广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疥癣内陷的一身搔痒、发热、咳喘、肿满的记载,运用该方治疗肾炎合并皮肤湿疹的患者,并将此方合甘麦大枣汤加生地、紫草等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这些都体现了着名医家在临床中善于融会古今,不断创新的特点。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仅本专业现存书目就有19000余卷宝籍,欲成为大医,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内经》中就要求习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一生的精力。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精华版

篇2: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第一章: 理--中医学的基本观念

学习中医,正确掌握和运用中医知识与技能,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明医理。医理不明,纵然知道很多中医学的知识,但使用起来可能会不得要领,甚至动手便错。中医的医理并不是一大套高深玄妙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而是自然之道,就是人本来如此的、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千万年来都没更变过的那些生命规律。比如人总是要吃喝拉撒睡,这吃喝拉撒睡的规律或机制,也就是最基本的医理。失眠、便秘、厌食、胃肠疾病等等,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问题,各种对治的药品或保健品经常在各式的广告中出现,似乎也能够说明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和对治的乏效。我们如果不清楚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机制,就不知道如何调节以帮助身体回归到常态,也就无法断绝出现问题的原因。原因没有解决,只在业已出现的结果上大做文章,怎么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呢?就像一边在治理污染,一边无视污染源的继续活动一样,其治理当然是乏效的。并且这种无视根本的治理过程本身很可能也是一种污染方式,这样的话,这种所谓的治理也只是治理者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罢了,对于被治理的对象而言,其实是在承受着更加深重的污染。很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并不罕见,在医疗领域内可以说是时有发生,我们所能见到的辗转求医、久治乏效或病情反复的病人,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治疗”名誉的“污染”。就像美国的一项研究所显示的一样:每年由于医生误诊、用药错误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手术失误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25400人。临床医疗差错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死亡原因,仅仅排在癌症和心脏病之后。其中最重大的一类死亡原因是住院患者死于“药物的有害、意外或不良作用”,而且发生在用药剂量正常的情况下。尽管所使用的是经过严格审批的药物,用药的程序也是严格无误的,但是每年仍然有10万多患者死于这种药物意外反应。这篇报告总结分析了39项研究工作后,发现大约有7%的住院患者,即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在此类病例中,患者都是按照医嘱用药的。上述数字并不包括那些给药或用药方式错误的受害者,也不包括“可能”属于不良药物反应的受害者,也不包括那些未能达到预期疗效的用药患者。换句话说,“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位患者经历过不良药物反应”还属于非常保守的估计数字。

很显然,临床医生进行的是“完全正确”的治疗,但却导致了至少每15个住院患者中就有1人曾经历过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性残疾或死亡”,而且这种事情发生在被普遍认为医疗科技最为先进、现代医学最为发达的美国。这说明了什么呢?如此的治疗当然是在其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那么,这样的事实是不是足以提醒我们反思作为指导医疗的理论的重要性呢?在当代,这样的事实并不是只发生在美国,如果指导医疗的理论、观念出现了偏差,类似的事件可以发生在任何方式的医疗活动中。所以中国有一句古语:“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意思是有病时不要盲目地求治,只靠着自身的调整与修复机能,自己会康复过来,不过可能会康复得慢一点或辛苦一些,但也相当于一个中等水平的医生在给治疗了。言外之意是如果遇到了一个中等以下的医生,那就不如不治了。可见我们学医,最起码要当个“中等”以上的医生。很显然,中等以上的医生至少应当知道人体自身的功能及其机制,从而保护、帮助它而不是破坏、扰乱它。中等以下的医生往往是那些骄傲无知地干扰破坏人体的人,就像《灵枢》所说的“下工绝气危生”,等而下之的医生更是时常会做出灭绝人体正气,危害病人生机的事情。这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很坏,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明医理。我们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人应该时刻谨慎地观察自己是不是沦为下工之列,观察的标准就是中医的医理。一个好的医生不仅在于他治好了多少病人,更在于他明了多少医理。那么,中医的医理是什么呢?就是中医对人体及人体生命规律的认识。我们学习中医也就是要如实地了解一直以来能够经得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传统中医学对这些认识的描述,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我们的学习与理解是否正确。

篇3: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一、学习中医经典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医妇科教学在教改方面也提出来较多方法, 但达到真正意义的改革和创新却较为少见, 这可能是中医妇科教学质量提高较慢和人才的培养不利的主要因素。中医经典是中医学发展的核心基础, 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 认真阅读、领会, 才能学通、学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经典在中医诊治中的指导作用, 才能体现传统医学的魅力, 才能使传统中医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医的四大经典是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并且也是现代中医教学和传承必备的核心内容。因此经典著作的教育必须体现到中医妇科学的教学当中。现在中医院校的学生入学之初即安排了四大经典的课程, 此时, 他们对中医的认识还是个初学者, 对于深奥的经典来说, 可以说是一头雾水, 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 所以就出现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当学生们接触到临床学科以后, 就会认为没有学习经典的必要了, 由于经典著作形成的历史遥远, 之乎者也, 文简意繁, 阅读起来枯燥、乏味, 因此学习经典著作的兴趣越来越淡漠。

二、中医经典在中医妇科学中的学术价值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被中医医学界称为“四大经典”, 这些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临证的基础和准绳。《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书籍, 它以人与自然、天人相应的理论揭示中医学的内涵。《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每一部著作从不同的方面认识疾病有着各自的理论体系, 贯穿于始终的整体观和恒动观, 并有其独特的辨治特点, 其理、法、方、药一线贯通, 真正做到知常达变, 它是中医临证之航向。学习中医经典是提高和巩固师生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和临床辨治能力的需要。通过对历代名医应用经典的临床病案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同样对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1. 明确目标, 激发兴趣。

明确目标就是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即教学应达到的标准, 它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具体方法:在中医妇科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 教师就应该把本节课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告诉学生, 让他们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提出目标时要选择最佳方法, 要简单明了, 易被学生接受。在教学之初, 可引用一些古代医家的诊病小故事,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胎死不下”这节课时就可用:李将军妻病甚, 呼佗视脉, 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娠, 胎已去矣。”佗曰:“案脉, 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 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 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 一儿先出, 血出甚多, 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 旁人亦不寐, 不复迎, 遂不得生。胎死, 血脉不复归, 必燥著母脊, 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 并针一处, 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 不能自出, 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 手足完具, 色黑, 长可尺所。[5]

2. 把握提问, 激励求知。

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问, 学生答, 严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性, 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要有问题意识, 把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彻学习过程的主线, 要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一些经典的小故事,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后, 向老师提出有关故事的时代背景、医者的学术思想、诊断过程以及治法方药。如果学生把握了提问的主动权, 就说明了他们具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已经有了初步的创新萌芽。与此同时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有效地提高了经典在中医妇科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3. 注重方法, 提高能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先导, 在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 阐述学习方法时, 大部分是由教师完成, 学生只是唯命是从。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方法印象不深, 同时也压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展现学生个人风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以及临床的实践能力, 这是教改中的重要环节,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给予学生发表议论的空间,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4. 改变考核方式。

学生经常在考试之前, 根据条文类别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此后便忘得一干二净。针对中医经典的特点, 可以增设一些随堂测验, 每一节课结束后, 都会有1~2个小病例, 运用当堂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每个病例。这样才能使“活学活用”这一方法得以实施, 解决了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困难, 同时起到了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的作用, 切实巩固与提高经典教学地位。

中医学历史悠久,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经典是医学根源和灵魂。对于中医学下属学科———中医妇科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的中医教育, 不仅偏离了这个轨道, 甚至摒弃了传统四大经典的教育模式, 致使学生甚至部分临床学科的教师, 对经典著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用, 大多数医生缺少中医的基本功。所以, 要想培养出现时代合格的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人才, 必须要重视经典的研习, 用经典理论指导实践, 这是传承中医、发展中医事业的必由途径。只有这样, 中医及中医妇科学才能真正发展强大。

参考文献

[1]Schmidt HG, Machiels-Bongaerts M, Hermans H.The develop-ment of diagnostic competence:a comparison between a prob-lem-based, an integrated and a conventional medical curriculum[J].Academic Med.1996, 71:658-664.

[2]郭敏, 韩军.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0) :64-66.

[3]周伟.医学创新人才规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1, (4) :23-24.

[4]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篇4: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摘要】由TBL教学法改良的TBL学习法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自我学习的一种新型团队协作模式,成员之间互相促进互相监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经初步观察,参与TBL学习小组的成员具有清晰的中医临床整体思维,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TBL学习法 ; 中医经典 ; 自我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32-01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鄄Based Learning,TBL)教学模式是由美国Oklahoma大学Michaelsen教授于70年代创立的[1],它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将5~7名学生按一定方式分成小组,单个学生通过自学后首先对基本知识及理论进行个人测试(IRATs),然后各组通过讨论,分别得出结论并选派代表陈述理由(GRAT),之后各小组进行辩论,最后教师给出正确或最佳答案。在掌握基本知识及理论的前提下,各小组应用所学知识完成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TBL教学模式逐渐扩展至生物医学教育领域,如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伤寒论教学、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神经科临床见习等[2-6]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因此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经典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反复学习、理解和应用,课堂之外的自觉学习尤为重要,且难以坚持。借鉴TBL教学法,对中医院校学生的学习模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进而可以转移成为一种大学生自我学习的新模式,近年,尝试着将TBL法用于经典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经典的背诵和学习,学习效果良好。

一、TBL学习法的开展情况

TBL学习法适用于大二以上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领悟能力。从2010级、2011级中选择部分学生,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共征集14人。每7个人组成协作小组,每组设1名教师进行定期指导和答疑。学生每周会面一次,每人交流背诵学习的心得体会、遗留的疑问,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各抒己见,互相融合汇总各自的观点,帮助理解经典的内涵;布置下周背诵学习的任务。指导老师可每周进行指导,交流老师的体会和建议,并适当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和指导,以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经小范围开展TBL经典学习的尝试,逐渐凸显出以下优势。

1.背诵经典,自我领悟

实践来自于理论,理论以指导临床,经典的学习是提高临床水平的基石,对中医院校医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经典的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查阅、分析和利用文献资料,纵向、横向进行贯通融合,可以用理论来分析病案,也可以用病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学经典,背条文,不可拘于句下,既要熟读背诵,又要正确理解,更要活学活用,方为良医。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知不覺中提升学生“悟”的能力。

2.自我学习,拓展课堂

课堂的学习时间有限,大学生的课堂授课应以方法学习为主,旨在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人的惰性使之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将几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则能够较好地促进学习的连贯性,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理论学习与临床病例的结合,能够让学习小组的成员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用临床病例来验证理论,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印象更深刻。

3.自我评价,基功扎实

目前,各大院校都较为重视经典的学习,关于经典背诵的竞赛也在全国比赛、省级比赛中的占据重要地位。笔者所在的学校中,基础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都极为重视经典的学习,授课课时在增加,并且每年都举行经典背诵大赛,旨在激励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和主动性,而部分参赛学生仅仅为了参加比赛。与其赛前热情高涨,赛后兴趣大减,经典抛之夭夭,不如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将经典的学习融入到平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医学无法脱离临床,因此,鼓励TBL学习小组的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深入临床见习或实习,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真正将自己所学与临床结合,用临床来检验学习内容。

二、TBL学习法的效果评价

经2年的观察,在学生实习前和进入临床实习中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以检验学生对TBL学习法的评价。调查内容包括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临床思维能力是否提高、能否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等6 项。经对比发现,发现坚持参加TBL学习小组的学生基本功扎实,临床诊疗思路完整、清晰,乐于开展诊疗见习、实习和义诊等工作。

经统计分析,参与TBL学习法的学生收获颇丰,TBL学习小组的成员在面对患者进行分析辩证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中医整体思维,远远优于其他学生。小组成员们对各种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临床整体思维能力均较其他学生扎实、全面,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兴趣,积极查阅探索古典医籍,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对TBL学习法的成效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TBL教学法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提供教改思路。

参考文献

[1]Larry Michaelsen,Michael Sweet,Dean X. Parmel ee.Team-Based Learning:Small Croup Learnings Next Big Step. 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 2008.1-99.

[2]黄燕梅,詹红,赖晓娟.TBL结合典型案例在急诊科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17-118.

[3]何新慧,周毅萍,孔祥亮.TBL在《伤寒论》本科教育中的优势.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6):12-13.

[4]袁小平,陈建宇,李勇,等.T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6):696-698.

[5]黄敏,金维捷,杨晓冬,等.TBL结合SP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院校普通外科临床教学初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88-89.

[6]杨炼红,刘淑琼,许冰,等.TBL联合LBL在神经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医学教育.2013,15(3):287-290.

篇5: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是构祖国医学灿烂史的主要部分,是推动促进医学发展史的生力军!

学习中医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本次学习中医经典课程中,我受益颇多。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着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内经》中就要求习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一生的精力。

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

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

中医经典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

学生:李唐昌

学号:201203030126

篇6: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数千个寒暑,《黄帝内经》揭示生命大道一路走来,它开辟了道法自然的天地,展示了生命之神的辉光,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奇迹。面对这么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惊讶于古代人们的智慧而深深地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只能截取《皇帝内经》的一小部分——它的养生思想,来谈谈自己在阅读这本书后的感想

养生,也被称为“摄生”,指的是更好地保持生命,增进健康的的方法。《皇帝内经》作为医药学的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成分。蕴含在其中的养生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未病先防

养生的目的就是保养生命,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所以必须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养生要未病先防,未老及养,不使生病才能延年益寿,推迟衰老。当病症能被检测出来时,其实它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了,这时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因为机体再也恢复不到未患病的健康状态了。比如癌症,很多时候发现得癌症时,癌细胞已经扩散。如果能通过避免辐射,不食用可能致癌的食品,来减少得癌的几率岂不是最好吗?

(二)顺应自然、动以养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人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来源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得要遵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自然界的变化,会通过温度,湿度,阳光等等各方面影响到人体,所以养生就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长收藏变化规律。

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指出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俱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其中“广步于庭,披发缓行”正是体现着“生命在于运动”的思想。

(三)恬淡无为、静以养神

“无为”最早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中,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在《黄帝内经》中“恬淡无为”的思想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这里说明了“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对养生的重要性。在今天这样一个竞争强度如此大的时代,我们更是需要回归这样一种“恬淡”“清静”的境界,少一些忙碌,少一些名利,少一些争吵,静静地品味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这样,我们可以拥有更平和的心态,获得平静的内心。《内经·痹论》言:“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通过静养,才能将神气内藏,达到清静内守的境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那么后果只能是“故半百而衰也”。

(四)避邪去害

篇7: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姓名: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至今如宝收藏,但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温病学”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经是经得起考验,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开始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中医,中医古籍经典是一个中医生必读之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治未病等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针灸理论知识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一部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奇书,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文学、社会科学等。当时先进的各项科学成就。因此,要读懂《黄帝内经》要追溯秦汉历史背景。《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辩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论疾病,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其中刘河间依据《内经》有关“火”于“热”的病机条文,结合《伤寒》,首创“火热论”,世称“寒凉派”李东垣发挥《内经》“胃气”结合《难经》、《金匮》,提出“脾胃论”世称“补土派”,张子和发挥经文治责创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金元时的学术,特色鲜明各自不同角度阐释经典,对明清及今后医家产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具有代表的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梦英四大温病学家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思想和“三焦”辩证的独特思想。

通过四大经典的朗读,老师的讲解,给我的认知是:一,树立中医学习的信心,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中医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辩证论治思维,不注重中医经典的学习,欠缺方法及中西医比较课程,学习混淆中西医概念等,经过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都是老师经验介验,特别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中医经典的热爱和绝对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树立坚定的信心。二,培养自身辩证论治思维是理论核心所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已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及发展出各种中医的辩证方法,现在学习经典就是要学好这些理论,培养这种思维,而真正的中医理论部分就是四大经典,因此,背诵原文理解是学习经典的前提。三,熟读诵读经典更要在实践中运用经典,在课堂上,老师很多次不厌其烦的要求我们背诵条文,可是我们都没有注重,总是对经典的学习以理解为主,看着老师随口而出的经典条文,所述的医案病例,两者结合如一,真的感觉惭愧,想在临床看病时候就想经典。可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看不出个所以然,条文的熟记更重要是在实践中去运用才会有所获,也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篇8: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将实施“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特色康复”等四大“中医药+”行动计划,以促进大中医、大健康、大数据有机融合。

这四大行动计划是:“中医药+养生保健”行动计划、“中医药+特色康复”行动计划、“中医药+健康养老”行动计划、“中医药+数据信息”行动计划。其中,“中医药+数据信息”行动计划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自动化、智能化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另外,计划将深入推进远程医疗政策试点、“智慧医疗”、互联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开展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的远程中医诊疗服务,让基层共享名老中医和古籍文献知识库,为基层中医师提供远程教育、辅助诊断和处方参考。

篇9:中医四大虚证补品

气虚 多食人参

表现 主要为神疲乏力、气短、倦怠等乏力症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体力不济。

代表补品人参,包括西洋参、白参(生晒参)、野山参、红参(朝鲜参、高丽参)等。一般说气虚而稍偏热的,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综合征者应服用西洋参为宜;单纯气虚者可服用白参(生晒参),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野山参,因为野山参补气的功效显著;反之,气虚偏寒的应用红参(高丽参)进补,红参有补气温阳的功效。

血虚 首选阿胶

表现 相似于现代医学的贫血症,指经常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失眠、多梦等症状。

代表补品阿胶、当归等。阿胶就是驴皮胶,有补血、止血的功效,除了用阿胶熬制膏方外,可作为妇女补血调经的常用补血药。

阳虚 谨慎吃鹿茸

表现 一般是指除了气虚证之外,还有畏寒、怕风、四肢发凉等症状。

代表补品鹿茸。鹿茸的壮阳功能较强,可磨粉或浸酒后服用;但阴虚内热者应禁忌,否则有可能造成出血、烦热不安等不良反应。

阴虚 还要银耳补

表现 主要是表现为五心烦热,面赤升火,口干易怒,性情烦躁,如更年期综合征大多表现为阴虚证。

篇10: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学著作,分为《素问》和《灵枢》,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汉医学经验和理论总结。

这学期能开设《中医经典选读》课程,我非常高兴,因为学习中医离不开经典,经典是学习中医的理论基础,而《内经》是学习中医的的必读之作。《内经》可称为源泉,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中医的《内经》是产生各种思想的来源,每个人读经典,读出不同学派,不同心得。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此阐述了养生之道,在于调和人体阴阳,遵循养生的方法和技术,有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劳逸适度,才会形神俱调,尽享自然寿命。我们要与大自然亲近,遵循自然规律,时时想到天人合一。我们作为现代人,要注重自我养生及养生知识的推广。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人的精气的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伴随着人的一生。五七时阳明脉衰,此时女性的胃气并不衰败,为到五七时女性的气血减少,不能濡养颜面,故面始焦。现代的美容养颜不可违背规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寒极生热,是谓真寒假热;热极生寒,是谓真热假寒。寒气生浊,本在下,却上逆上焦,阻滞气机,致气机不通,故(月真)胀。热气生清,本在上,却下陷下焦,下焦气机失常,故飧泄。故上焦之病不可忽视下焦,下焦之病莫忘上焦。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本为阴阳,阴阳的变化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清代医家黄元御很重视阴阳,它认为一切皆在阴阳中。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为阴也,“重阴必阳”,故 春必温病;风为阳也,“重阳必阴”,夏生飧泄;暑为阳也,“重阳必阴”,故秋必痎疟;湿为阴也,“重阴必阳”,故冬生咳嗽。此为圆运动的伏邪变化。

《伤寒论》

《伤寒论》最重要的是六经辩证理论体系,是临床上辩证的重要工具。在学习中,认识到了许多,如桂枝汤中的甘草,黄连阿胶汤中的鸡子黄等,学习伤寒更重要的是认识六经辩证的本证及传变、兼证、变证。

“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外感疾病多为脉浮,太阳经循行于头项,故项强,恶寒则为卫气较弱,不能温煦机体。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中风,由于汗孔而入肌肤腠理如矢之中靶,名曰中风,人体发热由于正邪斗争剧烈,恶风则因为风邪入里与正气相争,风邪盛于正气故恶风,属于阳,属于阴者,其性和缓;属于阴,属于冷者,其性紧急。风者阳邪也,其性温,故脉缓。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方中桂枝实表阳,调荣卫也,荣气偏郁,运动不圆,中气必虚。故用炙草以补中气,生姜大枣助胃气,补胃液,以调荣卫也。

芍药敛荣气之疏泄者,降胆经也。桂枝汤中用生姜、大枣、甘草补中调气,重视中焦脾胃的功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恢复是驱邪的重要武器。

篇11: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的时候,我知道了《皇帝内经》,那时候的我只知道它是中医学的发展的奠基,但不曾认识它到底是什么?后来由于我不太喜欢古文,所以也失自然失去了对古文的学习兴趣,本以为“饱学”中医基础理论课,中医诊断课,中医内妇儿外,就可以当个好医生,谁会想到再学习中医经典呢?但事情往往总是偶然和必然共存的,在我去医院实习的时候,我接触了《伤寒论》。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宿舍的桌子上看到了《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这本书,打开一看,没有全本的文言文,而是可以用我能看的懂的中医理论来诠释的,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后来郝万山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他运用中医经典《伤寒论》里的方药和治法,治好无数临床杂病,然我慢慢对坚信到经典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它才能真正成就一名良医,由于那时才刚刚接触经典,再加上经典是需要一辈子来攻读的,我也并没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后来,我到了本科学院,逐步认识到经典的魅力,才开始了真正的中医经典学习之旅。中医经典是古代医者的智慧结晶,在反复实践过程中,从独特视觉出发,运用哲学思想总结出的具有中医学特色的自然科学,只有真正从古代圣贤那把它继承过来加以运用,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中医学生,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中医学体系。中医治病自古至今有着很多的神奇的地方,也有很多人近年来说中医是伪科学,要取消它,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现状呢?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这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丢失,要是不进入本科学院,我也是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丢了传统医学的医学生,为什么会丢失,因为丢了学中医的本,这个本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经典。中医学,这门祖国的传统医学,它的传承和弘扬,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医学工作者,而现今医学工作者为了生活和虚名,又有几个能静下名利之心来好好学习和传承中医学的呢?而我也作为这么一个时代的医学生,接下来的医学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才能保证不为诱惑所动呢?只能是任重道远,时刻保持清醒罢了。无论任何一门古代学科,能承载数千年,而经久不衰,是必有它存在的价值,而且直到现在还有无数优秀的医学工作者在研究它,说明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对于中医经典的认识我才刚刚起步,没有太多的高谈阔论,也没有太多的学术理解,只希望自己保持着一颗认真至学的心态,稳稳的行走在学习中医学的道路上,不为世俗动吾医志,只为济世良医而努力终生。

篇12:中医经典选读_学习心得_(8)

健康的四大基石:第一,平和的心态;第二,均衡的营养;第三,适量的运动;第四,充足的睡眠。第四条通常宣传的是戒烟限酒,我把它改成了充足的睡眠食疗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不但可以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减肥、护肤、护发,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补益气血的根本是调养脾胃,调养脾胃的根本是饮食!

【黄帝内经】中的原文:“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就是说人生存是依靠饮食水谷为根本。水谷的精微都是由脾胃制作成气血输布到全身的,所以断绝了水谷,人就要死亡。“水与谷米”这里没有说肉、蛋、奶、补药……..就是说了粮食,五谷杂粮!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最精华的最有生机的部分,吃下去就会生成血。粮食,也就是我们每天的主食才是气血的主要原料。

先人的饮食法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就是最好的说明。五谷是养命之根本,被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其它的蔬、果、畜都是辅助和补充。

食疗养生的分类

粥类:粥即用米加水煮制而成,如加入药物同煮便称作药粥,亦可将适量药汁兑入粥中供病人服用。它包括了食疗养生与药疗的双重效果。如干姜是中医用于温中散寒的药物,但无补养作用,只适用于里寒之症;粳米或糯米可以健脾益气,却没有散寒力量。若用干姜与米合煮粥服食,就成为具有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的食治良方。又如用糯米煮成粥,在煎煮时加入适量葱、姜,煮熟后兑入一小杯醋,既能治疗感冒,又能防感冒。由于谷米煮粥,加入药特别是补益性的药粥,可以正常当作早餐或点心食用,既可充饥,又作食治。粥类食品简便易行,在古今食疗养生中用的最多。

羹类:羹又称汤,它是以肉、蛋、奶、海味等为主体原料,制成的较稠厚的汤液。可作为正餐,亦可作为佐餐食用。如百合银耳羹,用百合50克,银耳25克,冰糖50克,先将百合、莲子、银耳加水煮熟,用文火煨至汤汁稍粘,再加入冰糖,冷后即可食用。具有安神健脑之功,每晚睡前服,治失眠、多梦、焦虑、健忘。

茶类:又称“代茶饮”,是指含有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物,经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制品(有些药物不经粉碎亦可)。一般不用峻猛或过苦的药材。药茶用开水沏后或加水煮后,即可象日常饮茶一样频频饮之。如治疗风寒感冒的姜糖茶,即由生姜、红糖组成。又如菊花茶,即以中药菊花用水沏后频服,可治头晕、目眩,具有清热、明目之功。

酒类:亦称“药酒”,即用中药与酒相结合的一种液体剂型,可用浸泡法或酿制法制备。中医认为,酒能通血脉,去寒气,行药势。常用的药酒有枸杞酒、人参酒、鹿茸酒、健美酒等。但这种药酒的缺点是不能饮酒的人或肝肾功能差的人不宜用。

四季饮食宜忌

四时调食,即顺应自然界四时之变化,适当调节自己的饮食。这种四时调食的观点是建立在中医养生学整体观念基础上的。饮食是人体与外界联系的一个方面,所以在饮食方面也应该适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

春三月,人体肝气当令,所以饮食宜减酸益甘,以免肝气生发太过,特别是素体肝阳偏亢者,春季最宜复发,因此除了注意饮食调节外,最好以药物预防,可用甘味食物养脾气。

夏三月,气候暑热,人体消化机能下降,故宜吃清淡、宜消化的食物,特别要注意多吃

些营养丰富的蔬菜、水果等。

夏天出汗较多,津液相对亏乏,故适量饮用“绿豆汤”等冷饮,补充水分、清热解暑。但

冷饮不宜过量,否则有害无益。

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饮茶解暑的习惯。现代研究证明,茶叶除含有粗纤维、胶质、叶绿素外,还含有生物碱、黄酮类、鞣质、维生素、麦角田醇、挥发油,以及少量的烟酸、硫胺、叶酸、蛋白质、矿物质等。饮茶能提神醒脑,解除疲劳,增强记忆力。因此,夏季饮茶解暑

要比冷饮效果更好。

秋三月,是肠胃道疾病的好发季节,此时尤应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此外,立秋之后,不可贪吃冷饮凉食,以免损伤脾胃。

冬三月,阴盛阳衰,是身体虚弱者进补的较好时机。冬季进补的关键是食补,补益之品

甚多,可因人而宜。

气虚者,表现乏力、气短、头晕、出虚汗等症时,可用人参炖鸡汤;血虚者,表现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手足麻木时,可以多吃红枣、桂圆、动物的血和肝脏;阴虚者可吃团鱼、乌龟和淡菜等;阳虚者可进补牛、羊肉及狗肉等温中补虚、和血暖身的食品。

中医所论述的虚症,可分阳虚、阴虚、血虚、气虚。那么该如何分辨这些虚症呢?阴虚

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

阳虚症。

症状表现:怕冷,口不易渴或喜热饮,咳清稀的泡沫样痰,常吐清水,大便稀或常腹泻,常腹痛不适,但用手按压腹部痛可减轻,或热敷腹部腹痛可好转,小便清长,手足不温或很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等。舌苔白厚,舌质淡嫩,脉象沉、迟钝、无力、虚弱。白天不热也容易出虚汗,口唇清淡,口中常淡而无味等。

阴虚症。

自觉内部有热,手心、足心、心口都觉热,咽干口燥,饮水多,有时午后带热,晚上醒后觉出汗(盗汗),大便干结,尿黄短,面部颧红,精神烦躁不安,坐卧不宁,常失眠,唇红干裂。舌红少苔,舌干裂,舌质嫩红,脉细数无力等。

血虚症。

由于心脾功能差,易失血、缺血、贫血而出现血虚。表现为头晕,无力,心悸,心烦,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少言懒语,精神差,舌淡白,脉弱。

气虚症。

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机体抗邪能力减低、生理机能减低而出现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全身虚弱、元气不足、阳痿、遗精、早泄、月经不调、脱发、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等。可分肾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又常和血虚同时出现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水篇”被列为全书之首,并用如此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人们水的医疗保健作用。而美国医学博士巴特曼在《水是最好的药》一书中,解释了一项新的发现:不健康的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震惊了世界医学界。

上一篇:专项调查报告下一篇:二年级学生读书心得格式